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田蕴章老师书法讲座摘要

田蕴章老师书法讲座摘要

田蕴章老师书法讲座摘要
田蕴章老师书法讲座摘要

“每日一题,每日一字”

内容摘要

田蕴章教授简介

田蕴章,田荫亭之长子,字存文,蟠逸斋主人。原籍河北省河间县卧佛堂乡河西村。1945年生於天津,现为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书法硕士生导师。幼秉庭训,始攻欧书,聪颖好学,勤勉过人,青年时期便已负书名。后遍临历代名家:二王、孙过庭、钟绍京、颜真卿、赵孟頫、文徵明、林则徐以及潘龄皋、华世奎、王维贤、陈益椿、戴彬元等近代名家,融会贯通,自成风格,长於楷法,兼精行草,且博通吟咏,雅好琴棋。曾赴日本、香港、台湾讲学办展,为日《每日新闻》称作“中国之一流书道家”。1989年至1993年期间,曾与胞弟英章于日本横滨、中国北京、天津联袂举办“田氏兄弟书法展”达十次之多。

近年来,专心於课堂讲授,致力於书学研究,著有《九成宫醴泉铭探源》、《欧楷解析》、《墨海双帆》、《楷书抱冲斋诗稿》、《诗词书法邮资明信片》等行世,曾於天津电视台录制播放八十集书法讲座,博得盛赞。其作品入选北京荣宝斋《孙子兵法百家书》、《唐诗百家书》等权威性刊物,楷书作品还被中南海等国家重要部门收藏,成为当代著名书法教育家和当代正统派书家代表人物之一。

现任:日本国艺书道院教授、日本中国书法学院教授、中国书协会员、中国民盟盟员、天津书协评委、理事。天津市政协委员、河北省潘龄皋书法研究会名誉会长。

(资料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6f1310871.html,2006-05-08 12:08 稿源:北方网编辑:赵鑫)

1. 永

㈠①①②③㈡㈢

每日一题:“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是以“永”字八笔顺序为例,阐述正楷笔势的方法:点为侧,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横为勒,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可顺锋平过;直笔为努,不宜过直,太挺直则木僵无力,而须直中见曲势;钩为趯(tì),驻锋提笔,使力集于笔尖;仰横为策,起笔同直划,得力在划末;长撇为掠。起笔同直划,出锋稍肥,力要送到;短撇为啄,落笔左出,快而峻利;捺笔为磔,逆锋轻落,折锋铺毫缓行,收锋重在含蓄。相传为隋代智永所传,一说为东晋王羲之或唐代张旭所创,因其为写楷书的基本法则,后人又有将八法引为书法的代称。

“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努、趯、策、掠、啄、磔」八划,以诸宗元所着中国书学浅说一书中解说较为明了。

(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

(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

(3)竖为弩(用力也);

(4)钩为趯(跳貌,与跃同);

(5)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

(6)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

(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

(8)捺为磔(磔音窄,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也)。

二、八法精解

(一)八法的渊源

永字八法是以永字点画写法为例,说明楷书用笔和组字的方法。其来源有以下几说:

1、崔子玉、钟繇、王羲之说

唐张怀瑾《玉堂禁经》:“八法起于隶字之始,后汉崔子玉历钟王以下,传授所用八体该于万字。”“大凡笔法,点画八体,备于‘永’字”。(这里的隶,不是隶书,是指楷书,唐代楷书称之为隶书,东晋时王羲之也以此称,现在我们认为的隶书,那时称八分)元李溥光《雪庵八法·八法解》:“历代以下,书者工于笔法之妙。其名世者,如魏晋之钟繇、王羲之,唐之欧(阳询)、虞(世南)、柳(公权)、颜(真卿)之辈,亦各家有书,所传之,惜乎沦没日久,真迹不存,惟羲之‘永’字八法,共《三昧歌》,流传在世。”

《法书苑》:“王逸少工书十五年偏攻‘永’字八法,以其八法之势,能通一切”。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述书下》:“聚字成篇,积画成字,故画有八法。唐韩方明谓八法起于隶字之始,传于崔子玉,历钟、王以至永禅师者,古今学书之概括也。隶字即今之真书。”又云:“以‘永’字八画而备八艺,故用为式。”

2、智永说

宋陈思《书菀菁华》:“隋僧智永,发其指趣,援于虞秘监世南,自兹传授遂广彰焉。”

3、张旭说

宋朱长文《墨池篇》、《张旭传永字八法》,同《柳八法颂》及《颜鲁八法颂》。

清冯武《书法正传》中《书法三昧》云:“凡学必有要,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永’字者,众字之纲领也,识乎此,则千万字在矣。”

(二)“永字八法”精解

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

侧是倾斜不正之意,点应取倾斜之势,如巨石侧立,险劲而雄踞。如点成平卧或正立,则呆痴失势。永字点以露锋作收,是为与下边横画相照应。

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

横取上斜之势,如骑手紧勒马缰,力量内向直贯于弩(竖)。如卧笔横拖或下斜则疲沓无力。逆锋落笔,缓去急回,保持“逆入平出,有往必收”之势,不宜顺锋滑过,以免轻飘板滞。

3、竖为弩(同努)

努是有力的意思,竖画取内直外曲之势,如弓弩直立,虽形曲而质含无穷之力。所以竖画不宜过直,须配合字体之全局,于曲中见直,方有挺进之势。过直如枯木立地,虽挺直而无力。

4、钩为趯(跃的样子,同跃)

谓作钩时,先蹲锋蓄势,再快速提笔,然后绞锋环扭,顺势出锋,力聚尖端。如人要跳跃,需先蹲蓄力,然后猛然一跃而起。锋不平出,为的是与策(挑)画起笔相呼应。

5、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

策本义是马鞭,这里其引申义策应之意。挑画多用在字的左边,其势向右上斜出,与右边的点画相策应,形成相背拱揖的形势。永字的策画略微平出,主要是与右边的啄(横撇)相策应。两个笔道虽错落不相对称,而其心气相通相应。势略上仰,用力在发笔,得力在收锋。

6、撇为掠(掠是拂掠之意)

如篦之掠发,状似燕掠檐下。谓写掠画应如以手拂物之表,虽然行笔渐渐加速,出锋轻捷爽利,取其潇洒利落之姿,但力要送到末端,否则就会飘浮无力。

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

谓写横撇应如鸟之啄食。行笔快速,笔锋峻利。落笔左出,锐而斜下,以轻捷健劲为胜。

8、捺为磔(磔音窄,裂牺为磔,笔锋开张之意)

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指磔画在字体结构中的作用而言,磔本义是指肢解祭祀用的牺牲,含解体张裂之意。楷书中的捺画承隶书的波磔而来,而隶书的波磔正是为了解散小篆屈曲裹束的形式,使字体向外开放。所以隶书又叫分书,楷书中的捺也起到这个作用。楷书捺笔,力虽内聚形却外张,使字体开展舒畅、开放。其二是说这一笔直要写得刚劲、利刹、有气势。磔本义是肢解,肢解必以刀劈,磔画即取刀劈之意。写时要逆锋轻落,右出后缓行渐重,至末处微带仰势收锋,要沉着有力,一波三折,势态自然。

八法结语,卢肇说:“永字八法,乃点画尔。”但八法并非孤立存在,我们在考虑每个点画如何安排,实际已涉及字的结体法则。因此,八法作者意图,在想通过永字的剖析,来说明基本点画的写法和组合。

每日一字:永

2. 火

每日一题:笔顺的意义

汉字是由五种基本笔画组成的,组成汉字的这些笔画,在书写时是有一定的顺序的。书写汉字既包含笔画、形体,也包括它的正确的书写顺序。笔顺的意义也就是书法的意义,它主要有三个特点,即“准确、迅捷、形美”。楷书、行书和草书这三种书体的书写顺序基本是一致的。只有笔顺对了,才谈得上书法。行书基本是楷书的快写,其书写顺序基本是与楷书一致的;草书的书写顺序有时与楷书不尽完全相同。如果楷书的笔顺写错了,就给以后行书和草书的书写带来了麻烦和障碍。

现在有的小孩写字,经常出现“倒插笔”的现象,有时候是自己写错了,有时候是老师就写错了,还有就是现代简化字方案中的笔顺就是错的。原因是当时在制定方案时没有书法家的参与造成的。因此,我们应重视笔顺,把每一个字的笔顺写对。如“九”、“乃”字,撇是第一笔。

每日一字:火(撇是主笔)

楷书笔顺是,先写左右的两点(注意:右面的一点不是撇),再写一撇,最后是一捺笔。行书将最后的一捺笔,变成了一个反捺,即一个长点。草书的两点一样,只是把中间的“人”字做一笔处理。

另外,“火”字的草书,单写与作为偏旁的写法是不一样的。

3. 必

每日一题:书法的定义

在辞海辞源及其他的一些书上,对书法的定义不尽相同,主要有两种,其一是书法是书写汉字的法则,其二是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我们认为第二种说法简而明,而称其为艺术非但不简反而不明,倒让人觉得模糊。书法的法则有很多,有欧阳询三十六法、黄自元九十二法、明代???、永字八法,等等。这写是我们楷行草的书写法则,务必要下功夫掌握。

否则,不管是楷书、行书还是草书,写出来就没有章法可言,也就不成其为书法。

每日一字:必

如果没有研究过书法的人,很难写对“必”字的笔顺。它的正确的笔顺是,先写一撇再写一勾,最后写三点。“必”字有别于“心”字的写法,表明它与“心”字是没有联系的,它不是“心”字加一撇,也不是一撇加“心”字。

楷书结体要求是一撇上面要高出其上,一勾两头要短而转腕,三点遥相呼应,下面两点要在外非内,作为全字的支撑。行草书形体没有大的区别,主要是笔意不同。草书有先写上面一点的,也不为错。

田老师妙语:⑴高手写出字来,往往大同而小异,“大同”体现的是法则基本相同,“小异”体现的是书家独特的风格特点和精神风貌。⑵楷行草三种书体的主要区别,在于笔意的不同,笔意是通过笔法来实现的。真贵方,草贵圆。⑶草书看似很随意,实则草书最讲究笔法。

4. 右(左)

每日一题:选笔

大家都知道文房四宝纸笔墨砚,这笔是其中第一位的。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写好字而言,笔是重要的。对笔而言,笔毫是最主要的,笔杆的粗细长短相对是次要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笔毫的有关知识。

笔毫按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羊毫、狼毫、兔毫、兼毫等等。兼毫是羊毫与狼毫相参制成的,狼毫是指黄鼠狼的尾毫,而指的不是狼;按其长短的不同又有长毫与短毫之分。在我国古代,没有长毫笔,只有短毫笔,长毫始于宋代。唐代宫廷内所有的大书法家们所使用的笔都是兔毫笔,这种兔毫笔不同与我们现在的兔毫笔,是有河北???特有的一种兔子的兔毫做成的,现在已经失传了。李白有诗云“…紫毫…”,指的就是这种兔毫。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了解有关笔毫的相关知识,在这儿就不做太多的介绍了。

写楷书,一般用兼毫笔较为合适。要想习好字,当然是用与写字帖相同的笔来习写最好。书家选笔很讲究,我们如果也能够用一支得心应手的笔来学习,是件好事情。“字”与“笔”的关系,很显然用什么样的笔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用心下功夫,切不可主次颠倒、本末倒置。

每日一字:右(左)

我们要一起来学习“右”字和“左”字。这两个字结构特点不同,书写顺序有别,更为主要的是古人在这两个字中注入了更多的书写法则。从隶书中我们就可看到其中的不同,现在的写法是保留其原有的古意。

楷书的笔顺及结构特点是,“左”字的笔顺为“一横一撇一个‘工’字”,横要短,撇要长,长过有边的工字,工字呈上窄下宽;“右”字的笔顺是“一撇一横一个‘口’字”,撇要短,短与右下的口字,横要长,长出右下的部分,口字呈上宽下窄。行书“右”字一撇比之于楷书略长。草书“右”字的口字,略作由游丝连带的两点。行草书中,撇的头部不宜过高,且略带弯曲。

法则:横长则撇短,横短则撇长。

5. 有

每日一题:执笔法

上一讲我们讲了选笔的问题,这一讲我们说说执笔法。关于执笔法古代书法家有很多论著,提法也很多。各名家执笔不尽相同,但写出来的字各臻其美。大家比较认同的是卫夫人的234寸,清代康有为补充到汉代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六寸。唐代欧阳询有“急挫短搦”的说法,宋代苏轼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正好相反。因此,执笔也应像选笔一样,要视不同的书体、不同的字形和不同的书写风格而选择不同的执笔法是比较合理的。执笔有yan押钩格抵五法,五法掌握好了,写起来就自如了。执笔的松与紧的问题,与说话一样,要有节奏感,就是说在每一笔画之间要有松紧的一个变化过程,字与字之间也是同样的道理。任何松与紧的失调,都是要不得的。古人有个形象的比喻,握笔时的松紧程度就如同老虎口中衔着小虎仔过涧,松了掉下去了,紧了小虎仔被咬死了,要恰到好处。

每日一字:有

楷书的“有”字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①先写撇后写横,且横长撇短;

②撇与横的关系,宁右勿左;

③撇要有带拐头的笔意,且不宜高出横划太多;

④月字旁宜窄不宜宽,且须紧靠撇的下部;

⑤月字与其上一横划的间距较月字的两横的间距要稍大一些;

以上法则同样适用于行书。

⑥月字的竖勾,用衄挫法完成。

草书有两种写法。

另外说明,“有”字无论楷行草哪种书体,写起来难度都很大,应该下功夫写好它。可以这样说,“有”字写得好不好,可反映出一个人书法水平的高低,这样说不无道理。

田老师妙语:写字如同裁衣,布料(笔画)与裁剪(结构)两者是统一的,哪一方面不好都是不行的。

6. 無

每日一題:捻管

捻管有人也叫转管,亦即拨镫(通‘灯’字)法,古已有之,它属于笔法中的范畴,但不是正统的笔法。捻管只适用于高执管。

执笔写字主要靠腕力,辅之于指力和臂力,才能轻松自如地完成。悬肘时,主要靠的仍然是腕力,只是臂力更加灵活了,大家要明白这个道理。至于执笔法,卫夫人的楷二行三草四,

孙晓云女士写了本《书法有法》的书,有一二十万字,专论捻管,强调的有点过了。至于如何执笔,是高是低,是紧是松,这些都是技术层面上的事,写好字真正核心的东西是心理的领悟和感受。

女书法家,古代著名的有卫夫人(王羲之的老师)、管道生(赵孟頫的妻子),现代的女书法家中孙晓云女士的书法不错,另外谢晓清女士的也很好。她们路走的很对,很尊重正统,不胡写,我很敬重她们。但同时也要提防媒体的捧杀之事。

每日一字:無

無字的一个笔顺,大家可以看看古代名家的碑帖,从一竖撇中可以找到答案。另外,从无字的行草书中也可说明这一点。

楷书中需注意两点,一是三横不是等分的,是上大下小,二是四竖笔的最后一笔变为竖

撇且要长出最下面的一横。行书写法较多,但都大同小异。草书只有一种写法,要书写规范,交代清楚。

7. 飛

每日一題:如何选择书体

前面几集我们介绍了书法的概念以及如何选笔、如何执笔这些问题,接下来我们将要介绍选择书体的问题。我们开始习写字的时候,是不是随便拿来一本字帖就可以作为范本临摹学习呢?很显然,不是的。这就涉及到书体选择的问题。书体有真草隶篆行,楷书又有欧颜柳赵王等等,等等。那么,对于初学者来说,到底应该先从什么书体开始学起好呢?我们认为,先从楷书学起,比较合理也比较可行。一方面它在现实生活中比较适用,离不了它;另一方面,无论在笔画上还是在结体上,它都有极为严格的要求。如果掌握了这些法则,就会对其他书体尤其是行书、草书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可以这样说,楷书是基础,楷书写不好,行书和草书也就写不好。这就是先学楷书的道理。

至于说,是选择欧体还是赵体,我们留作下一讲再讲。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无论是选择书体还是选择字帖,都应在明师(是明白道理的老师,而不是指徒有虚名而不懂书法的那些人)的指点下进行,这样才会少走弯路,走向正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会误入歧途,终身不得自拔。这不是危言耸听,却是肺腑之言,不得不慎之又慎。

每日一字:飛(主笔是里面的一竖)

楷书笔画是:先写上面的一个翅膀,接着写靠里面的一长竖,再接着写里面的一点、一长撇,最后写第二个翅膀。结体上要注意竖向的几个等分。行书有,草书有三种写法。

8. 耳

每日一題:如何选择字帖及字体

在回答“如何选择字帖”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有关拓片、拓本的一些常识。

㈠拓片与拓本拓片是指在原石碑上原拓的纸张,我们称之为拓片。拓片是呈凸起的。拓片装订成册后,就叫拓本。

㈡善本或精本好的拓本,就叫善本或精本。

㈢假拓片与假拓本在古代,碑文是用朱砂直接写在碑石上的,刻完后原作就不复存在了。因此,原拓尤其是善本、精本,就太珍贵了,可以说是无价之宝。但也有一种翻刻翻拓的拓片,即假拓片。假拓片装订成册后就是假拓本,俗称黑老虎。就是将原拓片(原拓时,一次拓数片,而非一片)经过修改后,再刻到另外的碑石上(翻刻),最后再在这个翻刻的碑上拓出来的拓片(翻拓),就是假拓片装订成册,就是假拓本。

影印本是用原拓本进行拍照、排版、印刷后制成的,它分为原大本、放大本和缩小本。其中放大本和缩小本不可用,放大本危害尤大。原因是如元代书家包世臣所言“字形既殊,笔法顿异”之故。

如何选字帖,简单地说,选原拓本,选善本、精本,最起码要选影印原大本。在此基础上,欧颜柳赵王等有该如何选则呢?原则上说,都可以,但我倾向与欧阳询,因为欧体字,结构严谨,笔画精道,不失为首选。当然,其它也不是不可以,都可以。

欧阳询有《九成宫》、《化度寺》、《皇甫诞》、《虞恭公》等字帖,其中《化度寺》最上乘,

为小字,《九成宫》字要大一些,因此应先学《九成宫》打下基础后,再写《化度寺》为好。

另外,《九成宫》被称为三绝碑,一绝是此碑文歌颂的是一代英主李世明,二绝是一代名臣魏征撰文,三绝是书法大家欧阳询书写。我国还有一个三绝碑,是???,是为了纪念王国维,撰文是陈寅恪(读作que,去声,有来历典故),书写是林志钧。

学柳公权应先学《玄秘塔》,后学《神策碑》,学颜真卿应先学《多宝塔》。

以上是一家之言,仅供大家参考。

每日一字:耳

楷书的笔画是:先写上面的一长横,再写左面的一竖和两个短横,接着写下面的这个挑笔,最后写右面的一长竖。结体特点是:长横在最上面的不宜太平直,要略显向下弓的样子;挑笔不要挑过右面的长竖;等分。耳字作为左偏旁时,笔顺有异,挑笔成了最后一笔,如“聪”、“聃”等字。但如果是作为下部偏旁时,与单体字的笔顺相同。行书有两种写法,第二种写法是,上面长横变为短横,下面一挑笔变成了一长横。但第二种写法不算讲究。草书注意不要与“了”字相混淆。

9. 之

每日一題:临帖三要

上一讲我们讲了选帖,这一讲我们讲讲临帖的问题。学习书法我们主要是通过“临摹”的手段和方法反复不断地进行练习的。“临”就是把选好的字帖立起来放在面前,学习者看着字帖练习。“摹”就是学习者把纸贴在选好的字帖上面,照着字帖进行练习。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字的轮廓上填墨,叫钩摹或双钩。学习的过程是先摹或钩摹,然后再临,临摹结合。临帖有三个基本原则,我们称之为“临帖三要”。

一是以临为主,临摹结合。

二是选字要选常用的字、笔画少的字和字帖中清晰的字。因为常用的字、笔画少的字古人注入的法则较多,便于学习中背一反三。笔画最好不超过五到六划。

三是要精临,每个字不管临多少遍,直到写好为止。浅尝輒止、好高骛远,到头来是满纸皆空。

每日一字:之

楷书笔画是“点、挑、撇、捺”,结体是前三笔紧凑,最后一笔宽放。结体为扁形,且左窄右宽。行书有两种写法,就是最后的一捺笔分别作捺与长点的处理。草书只有一种写法。

田老师妙语:法则不仅告给你应该这样,不能那样,还会告诉你宁可这样,不能那样。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10. 乎

每日一题:临帖三忌

临帖三忌指的是:失真不临、乖时不临、败笔不临

①失真不临古代刻碑是书家用新毛笔沾上朱砂直接写在石头上面,这叫写碑,也叫书丹或写红,然后再由刻工雕刻而成。唐时刻工的水平很高超,使用双刀刻法,失真很小,到了魏碑时刻碑就很粗糙了,使用的是单刀刻法,失真就很严重。这是碑石失真的原因之一。由于年代久远,石碑有不同程度的分化剥落,因此拓片就会有失真的现象。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商人出于一己之利,人为地作假而破坏石碑,造成了其后的拓片越来越差,失真也越来

越严重。这些自然的、人为的因素,是拓片或拓本的失真的又一原因。另外,碑石多年分化后就会在棱角处出现钝化现象,整个字会显得更好看些,业内人士称之为“金石气”,有些人故意求之,就不得不做作,这是不足取的。因此,启功先生说过一句很精辟的话“透过刀痕,见笔痕”就是这个道理。

②乖时不临语言、文字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变化的。古时的一些与现代不相适应的写法,我们就不必再跟着学习这些东西。如“也”“风”这些字中的折笔,现在是一笔,古时是两笔,就不必学写。

③败笔不临败笔不临就是对帖中的某些个别字,有比它写得好的就不临、不选这个相对来说差一点的。我们称之为“败笔不临”。

解决“临帖三忌”的问题,初学者是做不到的,要靠“明师”指点。我们每个人能不能找到明师指点,那就是各人造化的事了。俗话说,庸医杀人不用刀,就是这个道理。不能不慎重啊。

每日一字:乎

楷书中上撇要取平势,不可太陡;中间两点要短,不可写长(尤其右点不可写成撇)。行书要注意笔画间主辅笔之关系运笔的力度,大小合适。草书笔顺是最后写两点一横,并把两点交代清楚,以与“手”字区别开来。

田老师妙语:习字要通帖考虑,不要限于局部。如习写“之”字,我们就把整个字帖中出现的所有“之”字放到一起,比较后再习写,这样就能把这个字真正地弄懂、写好。否则,就往往会出问题。楷书要见方,行书要见园。楷书的方体现在起笔与驻笔,笔画中间的停顿其实在笔画中并没有停,也没有留,而是顿,及放慢速度。要领悟学会这些道理和技巧。

11. 者

每日一题:笔法

前面几讲我们主要讲了书法中的一些即被常识,接下来我们讲讲笔法问题。

㈠中锋与偏锋:中锋运笔是用笔大法,赵孟頫曾说“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就说明了中锋运笔是书法的核心。中锋运笔就是“常令笔尖画中行”,中锋运笔“如锥划沙”。运笔务以中锋为主,偏锋为辅。“正锋取骨,偏锋取妍”。

㈡藏锋与露锋:它与书体、字形和风格有关系,但藏锋与露锋是相辅相成的,不是绝然分开的。王羲之系列的书体多是以露锋为主,颜真卿、柳公权和魏碑多是以藏锋为主;小字以露锋为主,大字以藏锋为主;有的人喜欢以露锋为主,有的人则喜欢以藏锋为主,大致如此。

㈢方笔与圆笔:一般来讲,楷书多方笔,行草多圆笔,“真贵方,草贵圆”。方圆兼施达到完美、最高境界的唯属王羲之。

每日一字:者(长撇是主笔)

楷书结体点画横画竖下笔,竖画横下笔;一撇是主笔,不可太弯也不可太正,要恰到好处。日与其上的一撇要相连;要注意横竖向的几个等分。行书有两种写法,草书大致也有两种写法。注意不要与“去”字的草书相混淆。

12. 也

每日一题:学今与通古

从原则上讲,应该先学今,再学古。从今人学起,是解决入门的问题,通古是解决提高的问题。今人是桥梁、是船舶、是向导,古法是高山、是大海、是目的。学今是为了通古,通过学习古人,最后变成自己的东西,则是归宿。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学今人,就存在一个从师的事情,从师要从明师,俗话讲“闭眼投胎,睁眼投师”。尤其是启蒙老师最关键、最重要,这往往决定你的一生。既投师,就要敬重老师,一门心思地去学。古代有天地君臣亲师之说,是所谓“敬师不到,学艺不高”,更有“不敬师长天诛地灭,误人子弟男盗女娼”,可见以前人们对尊师重教的重视程度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我小时候学书法没有正式拜过老师,因为我祖父、伯父和我父亲的书法水平就很高,我从小是更长辈们学的。记得在我十岁的时候,有一次我曾对我伯父和我父亲说,我再过十年一定要超过欧阳询,当时,他们还鼓励我说有志气、要好好学等鼓励的话。但我发现说完后再一旁笑,这笑声里所隐含的意思我是明白的,并因此而深感委屈。因此我在心里暗下决心,每天写五百个字,风雨无阻,即便病了,第二天也一定会不上,到时一定要让他们看看,我做到做不到。做到没有呢?做到啥呢?十年后,我发现离欧阳询越来越远了。这是为什么呢?这说明懂点书法了,于是我决心再用十年,还是每天坚持五百字,又过了十年后,我才发现,欧阳询就像大海一样,深不可测,像一座大山一样永远无法逾越,今生不可能超越,来世也不可能实现。当时我记得我伯父说了一句话,我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是这么一句话“望山跑死马”。这我才明白,……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清有陈铁翁刘,明有四大才子,元代的赵孟頫,宋有苏黄米蔡,唐有欧颜柳,之前还有钟张羲献,

每日一字:也(竖弯勾是主笔)

楷书的形体特点是“扁、斜、长”。“扁”是指字形上下低,左右长,“斜”是指前两笔取斜势,“长”是指最后一笔长。主笔竖弯勾转弯处行笔要慢,就像汽车转弯一样。整体字形竖向为两个大的等分。行书中字形夸大了扁的特点,“而”、“且”的行书也是同样的道理。行书有两种写法。草书作为偏旁与单写是不一样的,要省略一笔。如“他”、“地”、“池”等字。

13. 哉

每日一题:如何解决楷书笨滞问题

很多人提出临欧多年,发现有的人写得既庄重又清丽,而更多的人写出来则是笨拙、呆板、凝滞、无神。这是什么原因呢?简单说来,这是个阶段性的问题,过了这个阶段就好了。但是如果一直不能得以解决,就是方法和认识上的问题了。原因有三,我们一一介绍如下:一是只临帖,不临墨。由于大多数人老临帖,不临墨,长期下来,就会出现这个问题。且每人临帖一定是既有所得,也有所失,因此你就总也赶不上欧阳询。临一段时间帖后,就要帖墨对照比较得临。欧阳询的楷书没有见到过流传下来,但历朝历代的名家有很多临欧佳作,我们可以临这些。而且,各人有各人的所得,你可从中得到启发。

二是楷行草三种书体,本来就是一脉相承的,都得认真研学,缺一不可。楷书要有行书的笔意,行草书中要有楷书的基础。欧阳询行草书的墨迹,是有流传下来的。一般说来,楷书写不好的人,大多数人的行草书是空白的。

三是写楷书用纯羊毫笔并不合适,应该适用羊七狼或这兔三相参的兼毫笔比较合适。

做到了以上三点,慢慢地就会解决欧楷板滞无神的问题。

每日一字:哉

楷书哉字没有繁简之分,是一个写法。但在碑帖中常用另一种写法,很少用规范的写法,我们应该掌握。结体上戈勾是主笔,要取斜势。行书多用碑中常用的那种写法,戈勾也要体现出斜势。草书常见的有三种写法,大同小异。但要写好这个字,有一定难度,写好了是个漂亮的字。

14. 不

每日一题:书法教学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书法教学”的特点,宋代苏东坡的这句话是再经典不过了,就是“了然与心,了然与口,了然与手。”

“了然与心”就是直教师不仅要对书法理论、书法知识,做到心里明白,而且还要对你的学生非常了解,这样你才能讲到位,学生能够学的懂。

“了然与口”就是你懂理论、明道理,还得说清楚、讲明白。

“了然与手”就是你本身要写得好,。要是你本身就写不好,只会说不会写,学生是不会买账的,也会瞧不起你。做到这一点的确很不容易。但只有你做到以上三点,你就是个称职的老师。

书法教学,根据对象不同方式方法也不相同。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宜以鼓励为主,一激发它的兴趣和爱好;对于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人来说,应严格要求,蔼言可亲、威严可敬,因为时间宝贵浪费不起;对于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朋友,则为半师半友,相互尊重,因为“学道有先后,学业有专攻”,切不可自以为是,那就差矣。

书法教学宜启发式和注入式相互使用。启发式是用古代的书法大家的学书经历来激发大家的学书热情、意志和目标,如欧阳询观《索靖碑》三日不得离开,王羲之经过千山万水一求得书法真谛。智永深居深山老林探求书法奥妙,等等等等。注入式则是我们应付出以热情和温度,手把手地传授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面临的问题。

小时候,家里对我学书法管得很严。因为小时候我很淘气,挨打是经常的事,但我的书法天赋比较好,

每日一字:不

欧体楷书的“不”字与其它楷书的“不”字不同,大家要知道。结体上上面的一横要稍短而细一些,一撇与一竖笔要呈羊角状,竖笔要直,右面一撇作反捺处理,不可写成正捺,“欠”字则正捺、反捺均可。行书需要注意的是竖笔与反捺间的方向是由左绕过竖笔向右,不可直接从竖笔写向右点,以免与草书的“石”字相混淆。草书形态多样大同小异,明白了它的笔意,就不会有认读的困难了。另外,“不”字不管是楷行草那种书体,在文中写得不宜太大,笔画轻点重点则无妨。

田老师妙语:写字如同说话,要有轻重缓急,要有轻重音;识文断字。

15. 方

每日一题:功名与书法

自古书法与功名就密不可分,写一手好字被认为是求取功名的第一块敲门砖。古代为官者大多都写有一手好字,而历来的书法大家也都在当朝任职。很多人都是从小就被教育要写一手好字,长大后才能求取功名。但很多人后来不管功名如何,已经把书法当作自己一生的爱好与追求。而那些书法大家们所取得的成就,在功名之外,最为重要的恐怕就不是功名的范围内所能达到和取得的。当今社会学习书法的人也不少,目的各异,有的是为了应付门面,有的是为了锻炼身体,有的是单纯的喜欢与爱好,有的也不排除为了名利,这都无可厚非。我们要说的是,要想在书法上取得或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怀着一心取得功名利禄的思想取学书法,一定是没有益处的,不会也不可能达到很高的水平与境界。

田老师妙语:字要是总在给别人写,不是给自己写,就不会写好字。

每日一字:方

楷书的笔顺是“点、横、勾、撇”,其中第三个笔顺不要写错,楷行书的笔顺是相同的。结体上要注意横向为三等分,竖向为两等分。点与横之间接不接触都可以。勾笔一下笔就转折,末笔起勾处要与上方的点对齐,即位于正中位置,勾笔不宜直,要取斜势。勾笔与撇笔之间呈等宽布置。草书的笔顺是“横、弯勾、撇”简化成三笔。点勾变成一个弯勾,不可写直,做一笔处理。“方”字作为左偏旁是写成“才”字型,有时还可写成提手旁,但“放”、“旗”字例外。

田老师妙语:描字是书法的大忌,不管好与不好要一次写成,没有依赖性,渐渐就能写好。

16. 為

每日一题:楷行草三种书体的关系

我之所以把楷行草三种书体放到一起讲,是因为楷行草三种书体是一家,不可以分开学,而不是要大家学我的字,以我的字作为范字、范本来写。我写的字,只能作为一种参考。讲座中,楷书以欧体为主,行草书是二王系统。一个人要是只学楷书,而不学行草书,那么他的楷书就会是板滞的;要是只学行草书,而不学楷书,那么他的行草书就会是飘浮的。楷行草三种书体都应该学习,学习的顺序是先楷后行再草。或者说楷书、行楷、行书、行草、小草、大草这样的顺序。楷书是基础。这就如同学走路,先站立、后行走、最后是跑步。

我的学书过程是这样的:从6-7岁开始学楷书,16岁时在学楷之余开始学习行书,18-25岁这个阶段楷行并行一起学习;25岁开始学草书,25-35岁这个阶段三种书体并行学习;35岁以后,草书就写得多一些。大致如此。

每日一字:為(两个读音,主笔是横弯勾)

楷书主笔的转折处的笔法是半圆半方,过圆不足以支撑全字,过方则显板滞;为字的关键是一撇,要写成反弓型,这个撇的这种写法称为“为字撇”。因为为字的其它笔画都向有斜,有了这一笔,整个字就平衡了。楷行草都是这种笔法。行书的“为字撇”写直还可以,但不可写成像其它字一样的撇。行书的“为字撇”写得略长一写(尤其是上端),楷书则不可。草书的“为字撇”上端也要长一些为好,但也见写短得。草书也见有少拐一个弯的写法,

不常见。草书的为字,写出来很漂亮,但草书楷化后的简化字这样写就觉得很憋得慌,很不舒服。

17. 豈

每日一題:目前报考大专院校书法研究生的条件

简单说来,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与本科同等学历(力),二是同时要参加全国的政治、外语两门课的统一考试。同等学力,主要指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两个方面。专业技能是指至少能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书体书写;专业理论包括文字学、书法史、历代书法论著和书法论述以及古典文学、诗词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的了解。

从南开大学以往的招生情况看,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书法专业方面(技能与理论)突出的考生,往往外语不过关;而外语好的一些考生,又往往是书法技能与书法理论,尤其是书法技能过不了关。我们对前者很感到惋惜,但又无能为力。录取时往往是,降低分数线,两头靠一靠,折中取之。因此,我们希望那些有志于书法学习的考生们,一定要在外语方面多下点功夫,以免给自己带来遗憾。

每日一字:豈(主笔是最下的一横)

“岂”字上面是一个斜的“山”字头,但它不是“山”字。行草书中也一样。与“岂”字相同写法的还有“颛”和“瑞”这两个字。因为这个写得“山”字头在篆书、隶书中,它被写成“E”的形状。行书中,要上下紧、中间宽,用笔上方圆笔兼施。现行的简化字“岂”是“豈”的草书开化而来,注意下面是两笔的顺联,而不是一笔的转折。

18. 君

每日一題:古今书法的差距

有人说“今人无论如何努力,却总也赶不上古人的书法水平”这是什么原因所致呢?比较分纵向和横向两种比较,从纵向的比较来看,今人的确不如古人,而且很难达到古人的水平与高度,这是无须争辩的事实。那么原因在什么地方呢?我想大概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科举制度的废止。隋唐以来,科举制度使得天下的读书人无不把书法作为首先一件要做好的事情去做。从这方面来说,以书取仕,科举制度保证了书法的长盛不衰。

二是汉字的字形简化。简化字的实施使现行的汉字笔画太少,对书法的影响很大,而且有些简化字像“赵”、“为”、“区”等字,变得很丑。有一句玩笑话“走错路,打一字”,谜底是“赵”字。可见字形变得有多丑。

三是文言文的被禁止。“五四”运动以后,文言文被打倒了,对书法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古文很讲究韵律,文与字是相通的,文不存在了,字必然就会有所失。

四是毛笔退出适用的历史舞台。我们现在多用电脑打字,硬笔都很少用了,毛笔已然成了一种业余爱好的工具了,这对书法的影响是巨大的。

综上所述,人们对现在的书法状况有一种悲观的态度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事了。但我还是有一种乐观的看法,因为无论是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还是它的载体文字,几千年来已经深根地固地融入了人们的血液之中,因此我写过一篇《汉字不朽书法长青》的文章表明这一点。

每日一字:君(主笔是)

书法发展到唐代已经达到了最辉煌的顶峰,尤其是唐楷已到了科学化、法度化的高度。唐代书法是在二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吸收了二王南方书派圆笔的???的特点,并兼收北

方魏碑方笔的???特点,融合而成。

楷书结体要注意横竖向的等分比例。中间一横要长。行书与楷书的写法不同,是二王体系的字形。行书的“君”字,写得一般要大一些。行书中间一横要短,且刚与一撇交叉,更不能长出右面的横折。一撇要长一些。草书中,下面的“口”字用一点代替,这与其它字中的草斜不通,是一个特例。例外,草书还有一种写法,但大同小异。

田老师妙语:汉字不朽,书法长青。“走错路,打一字”。

19. 臣

每日一题:师古而不泥(ni,读去声)古

“师古”是指继承和发扬古老的优秀传统;“不泥古”是指在继承、发扬这一优秀传统的同时和前提下,既不是全盘否定,也不是完全照搬,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泊”,是符合辩证统一的观点和原则的。

在学习书法上,有些人提出“师古而不泥古”这句话,其用意就如同在“文革”时期曾提出的反对“死读书,读死书”的情况是相同的。“死读书,读死书”是不足取的,谁都知道应该活学活用,但提出反对“死读书,读死书”的那些人,他们不敢明目张胆地反对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打着反对“死读书,读死书”的旗号,反对人们去读书,进而提出“知识无用论”这一荒谬的口号。这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提出“师古而不泥古”的那些人,也是在打着“不泥古”的旗号,实则在反对“师古”这一目的。

“不泥古”是在“师古”的前提下,才有现实意义。失去这一前提,谈什么创新、发展,就会变成空中楼阁、无本之源。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每日一字:臣

楷书的笔顺是,先写左边的一竖笔,再写右面其它的部分,字形宜扁,略呈上下效中间大的形状。行书的笔顺与楷书是相同的,字形则宜略长,行书中“臣”字的大小视不同情况而定,如“君臣”、“臣民”,前者宜小,后者宜大。草书字形不易认读,要常写。

另外,“臣”字作为偏旁时,宜写长。

田老师妙语:草书要多写,会写,如果不会写,这个字早晚是会忘记的。

20. 日

每日一题:网络、书法与国学

进入了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人们用笔写字越来越少了,但学习书法的人却越来越多,就连外国人也有不少人对书法越来越感兴趣。这道理就如同现在交通工具越来越发达了,人们还热衷于走路、跑步一样,不会因为有了汽车、飞机,而放弃步行。美国是最发达的国家,布什总统每天要坚持跑步五公里。书法不仅有适用的一面,它还有美学的价值。西方大哲学家黑格尔就曾对古老中国的书法表示赞叹。我曾多次到日韩访问、讲学,在那里对我国的书法很是推崇,一提起老子、孔子这些古代先贤圣哲,崇拜得五体投地。当时我感到很脸红。在日本,最热的职业是医生、教师、律师和书法家;在国内,我们对国学包括书法已很漠然,真所谓国学日衰,书法每况愈下。曾有一位记者跟我谈起说,书法居然成立了什么协会,真是落魄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书法本来可不是这种样子。一个民族的存亡,体现在它的文化及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存亡。文字、文化衰败了,一个民族也就很危险了。因此,我们绝不可妄自菲薄、丢弃古老的民族文化传统,要珍重它,要发扬光大。

每日一字:日

“日”为独体字。独体为文,合体为字。古代,先有独体字,后有合体字。我们对文字学要有所了解,多看看《说文解字》。如“待字闺中”的“字”就是“结合”的意思,而不是在闺中等待写字。

楷书“日”字不可以写大。要封口,“曰”字则必须不封口,这其中有文字学的意义。楷书日的合体字,封不封口就没这样严格了。行书封不封口都可以。“戊、戌、戍”要分清。草书有两种写法,第二种不常见,但更为草化一些。

21. 月

每日一题:行草书的章法

书法的技法有点画、结构和章法。行草书的章法是书写者在完全熟练楷行草的基础上,书写时的一种自然表达与流露,而绝非刻意所为。正因为如此才表现出“贵在天真,妙在自然”的美学价值和审美趋向。

一是章法的学习一定是在具有点画和结构的基础之上的,没有过硬的楷书功夫,是无从谈其章法的学习的。二是要在文学尤其是古典文学上下功夫,提高文学修养,这既是内功,也是硬功。自古哪一个文人不是墨客,又哪一个墨客不是文人。三是写字就像说话,是用笔在说话。说话有抑扬顿挫,写字也有轻重缓急。我们看到古人的墨迹仿佛犹如梅花纷落,雪花飘飘,这难道不是在用笔诉说、吟唱吗?四是行草书字的轻重大小,也要看字形本身的笔画多少和字形大小,不能把大字写小,小字写大。

如果说章法要是有章可循,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另外,写名字时,姓氏要重写,不可写轻了。这是个常识,也是惯例。

每日一字:月

“月”字楷书结体上的要求是上下宜窄不宜宽,左右呈背势。在合体字中作为偏旁时,实际上它代表“肉字旁”、“舟字旁”和“月字旁”三种偏旁,不能混淆。行书字形取向左的斜势。草书的字形也是斜势的。在合体字中,是大家熟悉的那种像“3”字加一点的写法,但单体的“月”不可这样写。

田老师妙语:写字是在用笔说话,既有有抑扬顿挫,也有轻重缓急。要想写好字,先把话说好。

22. 雨

每日一题:当下书法品位低下的原因

有网友提出“当下书法品位低下的原因是什么?”的问题,其中因素是多方面的。前面第十八讲我们介绍了古今书法的情况,是一个大的主要的方面,第十九讲我们讲了“师古而不泥古”的情况,从以上两节就基本可以回答网友的这个问题。著名大画家范曾说过一句话,很值得我们学习“以诗为魂,以书为骨”,这是内功、外功问题。我们还通说过“曹操孟德”的故事,其意思是“有像曹娥一样的操守,有像孟母一样的品德”,

每日一字:雨

楷书规范的“雨”字是上面的一横短,要短于下面的部分,还后一种写法是上面的一横长,要长于下面的部分。四个点要有方向性,不可雷同,中间一竖笔要取中,或宁左勿右。行书一般是规范写法的快写,上面的横短,四个点省略做左右各一点,为了避免与“両”字

像混淆,中间一竖笔要长出来。草书形体特异,要多写,多练。

23. 竹

每日一题:古今书法家的标准

古今对书法家的判别和界定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和衡量的尺度,古代的书法家在行内或民间也被称为“书家”或“写家”。我们可以从几方面来作一个探讨。

首先书法家是一个尊称,不可以自居;其次书法家是被大众认可的;再者书法家是从纵向横向的角度的比较,被认为是优秀的,也就是说是被历史所认可的。比方说魏晋的钟张羲献,唐代的欧颜柳,宋代的苏黄米蔡,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清代陈铁文刘,等等等等,都是被公众和历史所公认的书法家。现在的情况则不同,只要你是书协会员,就是书法家了。书协有国家级的、有省级的、市级和县级的,书协的全称是“书法家协会”。因此现在是拿起笔来写字就叫书法,进入书协就是书法家了。古今是完全不同两个概念。

书法大家应该是精通国学、书法成就突出的那些人,才有资格。

每日一字:竹

“竹”字是左右结构,形体宜扁。左右结构的字一般要左让右。左右结构的字迎让关系,一般是左小右大时要左让右;左大右小时要右让左;左右并列时一般要做让右。如“秋”字,和它的异体字“?”,就能说明这个问题。行书的形体、结体也是如此。草书一般字形要大一些,并不要与“升”“开”相混淆。

另外,欧阳询中楷字帖市面上很少见,由田老师编撰的中楷欧体字帖《欧阳询楷书兰亭记》已出版。

田老师妙语:字宜含蓄,忌张狂,要讲究中和之美。拿起笔来写字就叫书法,进入书协就是书法家。

24. 魚

每日一题:书法的面目与风格

书法有一个共同的东西,就是法、法则。在这个前提下,可以有自己不同的东西,或者说自己不同于其他人的面目与风格。如果背离了这个前提,其面目就一定是丑陋的、可憎的,更谈不上什么风格。楷书在工整之上见灵活,是一种高深的境界,是书法的高妙之处。

每日一字:鱼

楷书结体要求是上面要略小,中间“田”字要内收,下面四点要宽放。“鱼”字还有一个异体字,是将下面四点变成一个“火”字,知道就行。行书上面则宽放一些,下面四点写成三点、四点或者一横均可。草书上面省去转折一笔,中间“口”字形省去下面一横(草书中常省去“口”字下面一横),下面四点作一短横处理。

25. 馬

每日一题:字外功

“字外功”是书法专用语,之后才出现了其他的外功。“字外功”是相对于“内功”而言的,字内功是属于国学范围内的知识体系,读书写字是一回事儿,因此古有所谓“文人墨

客”的称谓和说法。“字外功”是与书法有关的门类,“琴棋书画”可以说是与书法互为外功的,触类才能旁通。

每日一字:馬

楷书马字的笔顺是,一横、一竖,两横、一竖、横弯勾、四点。横压着竖的,先写横;竖挡住横的,先写竖。行书笔顺稍异,是一竖、三横、横弯勾、一竖和四点变成的一横笔。草书字形是一个横勾和其下的“事”字的草书的样子。

田老师妙语:只要自己感觉写得通畅了,这个字就快美起来了。单字写不好,整篇就不会好;如果仅靠人为地安排什么章法、行气,只能说明你是在掩盖你单字的不足。草书握笔不可太死,是半控制状态。

26. 龍

每日一题:古今临帖的不同

我们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拓本上就可以看出古人是如何临帖的。我们看看这本《张黑女(读作he ru)墓志》的拓本,上面有历代收藏者加盖的印章和提的一些跋文。上面有石舟、何绍基的跋文。后来马公道曾说过?????。从这些跋文中,我们不难发现临帖者是如何对碑文进行考证的,也有的谈了自己临帖的心得与体会。可以说在临帖的过程中,除了要临习字帖外,还应该对碑文的内容及相关背景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自古所谓“文人、墨客”本来就是一家。

每日一字:龍

楷书的“龍”字有好多异体字,我们应该知道,其结体要注意它的几个间距。行书的龙字也有几种写法,草书的龙字,要写规范,不能乱拐,多一个弯、少一个弯都是不行的。龙字的草书不要与“就”字的草书相混淆。

27. 風

每日一題:国内与国外书法组织机构

国外的书法组织一般叫做“书法学会”或“书法研究会”,是非官方的、纯学术性的民间组织。国内的书法机构主要是各级政府设立的各级“书法家协会”,是官办的政治性的组织机构。协会的法人代表是政府部门任命的秘书长。国内虽然也有一些民办的书法组织,但没有权威性。

每日一字:風

楷书的结构要求是外面的框既不能太宽也不能太紧,难度是右面的横弯勾这一笔。横的这一部分要略偏斜的一点,这个斜弯勾也即反趯要像弯曲的竹竿一样挺拔、有力度、有弹性,要上下两头粗中间细,但也不能太过,过犹不及,勾法用衄挫的笔法。还有一种异体字,框里是个“百”字,使用时应分场合,不可乱用。行书只有一种写法,但比较灵活,里面的竖笔出不出里面的一短横、收笔是露锋还是顿笔都可以。草书的基本写法是里框像个“云”字的快写,也可以像是个“3”字,“3”字出不出外框都可以,还有一种写法是先写右半框,接着连笔写左半框,最后连笔写里面的“3”字。楷行草三种书体都不应该轻写,宜重一些。

28. 鳥

每日一題:书协

在国内,书协虽说是一个行政机构,但在学术范围内却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国外则不然,国外是纯学术性的组织在学术上具有绝对的权威。就像大家知道的诺贝尔奖以及美国的《自然》杂志等。

每日一字:鳥

楷书笔画是先写上部的像“自”字形(比自里面多一横画)的部分,再写横弯勾加四点。这种写法在碑帖中常见。“自”字形宜略窄不宜宽,上面的小短撇不可超出左竖一笔,有面的横加竖要从上面的小短撇的中部起笔,不可封口。规范字,是比现在的简化字多一横笔。

29. 山

每日一题:书展评委1

由于书协是行政机构,它的主要职能就是自上而下的一种管理,书协的组织机构、领导任命、书展评委的选定,不是实际意义上推选出大家公认的学术权威,而是在政治上可靠的干部。在书展中,评委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公允,那就可想而知了。

有一次,在天津法院展出了出土的一块匾额,上面写着四个字,“唯明克允”意思是只有明白道理,才能做到公允,我想这四个字说的很准。

每日一字:山

楷书结体中间的竖笔宜稍高一点,左右要对称。行书中间的竖笔比楷书略低,草书简略成两笔。三种书体都不宜写得过宽。作为左偏旁时,略作一小竖勾加一挑点。“岐”、“歧”两字的草书相近,需识文断字。

30. 心

每日一题:书展评委2

各地的书展各有歧流程,但基本相同。投稿、分组、阅稿,评委水平强人所难。

每日一字:心

楷书结体竖向基本是四个等分,弯勾一笔要略高于左点,下部基本是平的。行书字形略扁。草书形似三个点,但有不完全是简单的三个点,中间一点,实际上是一个挑点、一个小弯勾。

田老师妙语:学草书要先学会它的慢写。能快写,也能可以慢写,孙过庭谓之“淹留”。

31. 其

每日一题:谈谈书法评委问题(与流行书风)

不论是什么规格的书展,其中存在的某些不正当现象是勿容置疑的。从法律的角度我们不好说应该如何、能够如何,但从道义的角度上我们应予以坚决的揭露和批评。由于作者与评委有特殊的关系,或为其弟子或事先有所沟通接触,美其名曰指正,常常影响或决定其入选与当选的结果。提供赞助或拉赞助,亦然。再者,由于书评往往没有一定的标准,就存在投其所好,使用评委喜用的各色纸张、评委擅长的一类书体,而真真正正的或楷或行或草的

好作品很难入选或当选。常常是楷书展中,获奖作品或最高奖的作品,却是其他书体的作品。长此以往,就形成所谓的流行书风。

每日一题:其

楷书结构要注意几个等分,尤其是竖向的。第一横笔要短;两竖笔要直、挺拔,上面出头不可太多,其间距不可太宽,下面出点头无妨,尤其右竖笔;下面两笔起笔与上面要对正。楷书有两种写法,第二种写法下面两笔不必与上对齐,间距要稍大,且写法也不同。行书也有两种写法,不同之处在于下面长横与后两笔的不同处理。其一是与楷书对应的(横长、后两笔正常),其二是横短、后两点间距加大,托住上面。草书只有一种写法。

游丝:无则非行(书),多则过也。时而可知,然也。衄挫:是古法,现在也用此法,但不可滥用,更不可动辄形成习惯每遇到长笔画就衄挫,要笔到力沉。

田老师妙语:行草,尤其是草书重在意境,贵在自然,切忌故意做作,更忌中途写写停停。一定要把所写内容熟记在心,然后再写。但对高手而言,要写新的东西,写新的东西,就会随心所欲,自然天成。反复写熟悉的东西,那就是习字了。否则,就失去了天真、失去了坦率、失去了自然,也就失去了书法本身。

32. 虎

每日一题:流行書風

我国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曾涌现出了许多名垂千古的著名书法家,如二王、欧颜柳赵等等,由于他们杰出的书法成就,对后世书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而使后学者效之者众、从之者广、,因此流行甚广。当今书坛也有一种书风在流行,但它却不同于前者具有积极而深刻的意义。其负面的影响无不与某些评委们有关。人们要想在书展中,好多人往往投评委所好才好入选,而这些评委的好恶不是书法的标准,却是书展的裁决者,这样评委的书风就容易成为流行的书风。流行书风的一些特点是,一是多为行草书,全无法度,随意性大,经常是小笔写大字,这在楷书中是不容许的。是所谓“画鬼魅容易,画全马难”。因此楷书很少会成为流行书风的书体。因为楷书从唐朝以后,几乎发展到科学化、法度化的高度,楷书写出来童叟无欺。二是流行书风容易获奖,具有名利双收的特点。因此要让他改过来很难。在这儿,我们劝告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们一定要首先练好楷书,不要被流行书风所蒙蔽,而误入歧途。

每日一字:虎(是主笔横竖弯勾)

楷书规范的虎字古今相同,在碑帖中不常用。碑帖中还有三种写法。主笔的起勾处行笔要慢,最后出笔要快。不宜太快或太慢,太快则涣浮有未完成之感、太慢则迟涩没有结尾之感。行书亦有三种写法,但很少见规范字的那种写法,“慮”“處”等字亦然。行书为了书写方便快捷,其书写笔顺与楷书略有不同,像“王”字行书的顺序。草书“虎”字是有楷书行书的“hu”字讲宝盖型的左点变成一撇演化而来。有基本写法(与常见写法相比少一个转折)和常见写法(多一个转折),即所谓的“一笔虎”。另外,还有“带点的两笔虎”。在写一笔虎时,写到两个转圈出要慢,写一竖时要快。从“龙”、“虎”的草书可以看出,若没有楷书行书的基础,写出来要么显得拘谨,要么就显得散漫。有些人在写“龙”、“虎”这两个字时,觉得特别痛快淋漓、表情达意,在那儿发疯、犯狂,全无法则可言,已忘了是在写汉字,万万要不得。

33. 氣

每日一题:“学院派书法”

“学院派书法”这一提法最早是由陈政联提出来的,他写过一本《》书,书中有许多东西是对的,但里面提出的用剪贴式的方法形成作品,是有质疑的,我们可以作为一种提法去了解它。用剪贴的方式将一个个字拼凑起来形成一幅作品,严格说来不能叫书法。另外,“学院派绘画”倒是有的,且由来已久。

每日一字:氣(横弯勾是主笔)

楷书要注意几个等分,尤其是竖向的,里面“米”字的竖笔是与第一、二笔的连接处对齐的。行书里面的“米”字写成“未”字的样子;草书将横弯勾简化成了一个横勾,里面的“米”字写成“朱”字草写的样子,写成“未”字也可以。

另外,“气”字不是一个简化字,古已有之。“气”、“氣”有别。

田老师妙语:有人常说“有些字总也写不好”,我说,不然。要是总写,就一定能写好。

34. 良

每日一题:正书不正

现在全国有一些正书大展,其中正书不正,反响很大,已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广义的讲所谓真书、正书是指篆书、隶书和楷书。篆书有大小篆之分,它是秦朝时的统治书体,隶书是汉代时的统治书体,楷书是唐代以后统治的书体。狭义的讲真书、正书,就是指楷书。楷书的要求是工整、规范,笔画和结体必须符合书写法则。所以楷书最见功夫,所谓“楷法无欺”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正书不正,主要原因是一些正书展的评委们的楷书水平低下,评委的楷书就不合格、不过关,因此由这些不具备做正书评委资格的人评选出来的获奖作品,正书不正也就是情理中的事了。很显然,这与投稿作者无关。正因为这些评委的作用和影响,误导了许多年轻人,将当今书风引入歧途,出现了诸如一味追求“创新”、追求“求变”、追求“个人风格”和“正书不正”,进而至于“丑书”、“恶书”大肆横行等等这些匪夷所思的现象和问题。在此,我们必须予以澄清和提出严厉的批评。

每日一字:良

楷书字形宜长不宜宽,结体要注意等分间距,上点高起宜稍平,撇笔宜放出框外,最后一捺是主笔。行书上点高挑不宜连,最后正捺变反捺。草书3字竖勾家一点,一点加“艮”的草书写法亦可但不算讲究。“良”、“艮”草书不可混。

35. 能

每日一题:正书展之特邀作品

今天我们拿几本全国正书展特邀作品看一看。我们先不管作者是谁?也姑且不论作品的水平如何?单说这些字,写得就不正,不能属于正书。评委的作品都不正,可想入选、获奖的作品会怎样?可以说,正是这些评委误导了书风,正所谓“以其混混,使人昭昭”,这真是当今书法的悲哀。

每日一字:能

楷书结体左右两平。“能”是规范字,但在古碑帖中几乎不用,古碑帖中常将其右面写成一个反捺的“长”字。行书是从古碑帖的楷书写法而来,要求是左面的上部要写得大一些,

小则不可。

草书有章草与今草之分,章草即古草,今草由汉代张芝创立,二王得以发展,以至今日。

田老师妙语:楷书执笔较低仅寸许,为全控制,多用方笔兼施圆笔;行书较高,为半控制,多用圆笔施之方笔;草书更执笔更高,也更为灵活,以圆笔为主辅之以方笔。有圆无方则显无力、柔弱、缠绵,有方无圆则显板滞无用。楷行草要方圆兼施,才为妙。

36. 而

每日一题:书展投稿作弊

说起“作弊”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要涉及法律问题。今天我们只谈现象,不谈法律。

投稿作弊,我想它是存在的,它形式各异、表现多样。比方说临摹高手或老师的作品,老师相互推荐自己学生或其他人的作品,非实名制的一搞多投,等等等等。投稿作弊一方面是与评委有关,更主要的是与书展的制度有关,评委水平问题,书展主办方人力、物力、财力所限,又加之时间有限,再者,书展多为赢利为目的,作弊问题根本无法避免。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也不是没有办法,最好是采取自下而上的报送、推荐制,最后再统一现场的面试。就像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那样,说起来有点复古,但就古代的科举考试而言,制度本身是好的,没有问题,关键是如何注入新的内容,以适应当前的需要。这个问题,不是书法讲座的问题,在这我们就不做讲解和介绍。

每日一字:而

“而”读作二声,阳平。楷书结体要求是上下横向基本两分,下部纵向是三分。三分是以下面的起勾处算起,而不是从上面的转折处,因此右面显得要稍大一些。下部外框要内收,整个字形宜扁不宜方,第二、三、四笔之间不宜实接,要开口。行书主要用圆笔,方笔兼施。字形更加发扁,以体现起特点。如“而且”一扁一高,富有情趣。草书中,半封闭的框,往往省去左边一竖笔,叫无左旁。字形与“雨”字相近,“雨”的里面是上下点,“而”的里面是左右点,要区别开来,不可混淆。

37. 處

每日一題:“学者型书法家”

“学者型书法家”这一说法本身就有问题,书法家如果只会写字,却没有学问,也就称不上书法家,古代有一个专门的称谓,叫“字匠”。字匠就是指只会写字的这一类人,没有贬低之意。自古到今,哪一个书法家不是大名鼎鼎的文化大家,几乎无一例外。有人说苏轼是学者型的书法家,欧阳询是纯书法型的,那是出于无知。稍有知识的人都知道,《艺文类聚》是欧阳询主编的一部类书,共100卷,被称为金山玉海。欧阳询还主修了陈书、齐书等史书,你能说欧阳询不是学者型的吗?

每日一字:處

“處”是规范的楷书字,在碑帖中它还有几种不同的写法。另外,“虍”本身就是一个字,读作hu,一声。行书是从楷书而来,常用左面是一长撇的,也有的在最后一笔,加了一点,以表示驻笔的意思。如行书的“神”、“拜”等字,也常在最后一笔加一点,意思是一样的。草书也是从楷书的形体、笔画而来。

田老师妙语:楷书墨要浓一点,行草书的墨要淡一些,以符合楷行草各自的书写要求与特点。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简介 篇一: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作家简介 人物导语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到亳州(今安徽亳县)去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今河南商丘,下同),整个城市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看皇帝,惟独有一个学生闭门不出,仍然埋头读书。有个要好的同学特地跑来叫他:“快去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但这个学生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便头也不抬地继续读他的书了。果然,第二年他就得中进士,见到了皇帝。这位学生就是日后的北宋伟大的改革思想家范仲淹。 ●作家档案 范仲淹:989年─1052年 字号:字希文;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谥文正;后追封楚国公 时代:北宋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生活经历:

?范仲淹青少年时期,在日食两餐冷粥的困境中坚持刻苦攻读,甚至五年未尝解衣就枕,这番艰苦生活的磨炼,使他后来始终能以清廉律已,关心人民疾苦,不忘“忧天下”的初志。中年做官后,接连上书议论国事,讥切时弊。后得罪宰相吕夷简,贬饶州。康定元年(1040年),边事紧急,召为龙图阁直学士,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防御西夏。由于号令严明,训练有方,又能团结当地羌人,戍边数年,名重一时,羌人尊呼为“龙图老子”,西夏称为“小范老子”,赞其腹中有数万甲兵。庆历三年(1043年),吕夷简罢相,范仲淹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建议以革新朝政,重在整顿吏治,限制公卿大臣的子侄荫官,引起腐朽官僚势力的不满,攻击他引用朋党,迫使离朝,“庆历新政”即此结束。后于赴颖州途中病死。 作品:《范文正公集》。其中《岳阳楼记》、《四民歌》、《渔家傲》等比较著名。名望:北宋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教育家。 二、成名缘由 贡献概述 任职期间,他提出了一整套以防守为主的主张抵御了西夏的袭扰,博得了宋仁宋“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的赞赏。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范仲淹迁参知政事,施行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血、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十项改革措施,后终因受诽谤而罢执政。事虽未成,范仲淹庆历新政实开王安石熙宁新法之先河。

田蕴章介绍书法常识

田蕴章介绍书法常识 书法常识(一)----文房四宝的配合 在古代的文房书斋中,除笔、墨、纸、砚这四种主要文具外,还有一些与之配套的其他器具,它们也是组成文具家族中必不可少的一员。明代屠隆在《文具雅编》中记述了四十多种文房用品,通常较为常见的有: 笔掭:又称笔砚,用于验墨浓淡或理顺笔毫,常制成片状树叶形。 臂搁:又称秘阁、搁臂、腕枕,写字时为防墨沾污手,垫于臂下的用具。呈拱形,以竹制品为多。 诗筒:日常吟咏唱和书于诗笺后,可供插放的用具。多以竹制,取清雅之意。 笔架:又称笔格、笔搁,供架笔所用。往往作山峰形,凹处可臵笔。也有人物和动物形的,或天然老树根枝尤妙。 笔筒:笔不用时插放其内。材质较多,瓷、玉、竹、木、漆均见制作。或圆或方,也有呈植物形或他形的。

笔洗:笔使用后以之濯洗余墨。多为钵盂形,也作花叶形或他形。 墨床:墨研磨中稍事停歇,因磨墨处湿润,以供临时搁墨之用。 墨匣:用于贮藏墨锭。多为漆匣,以远湿防潮。漆面上常作描金花纹,或用螺细镶嵌。 镇纸:又称书镇,作压纸或压书之用,以保持纸、书面的平整。常作各种动物形。 水注:注水于砚面供研磨,多作圆壶、方壶,有嘴,也常作辟邪、蟾蜍、天鸡等动物形。 砚滴:又称水滴、书滴,贮存砚水供磨墨之用。 砚匣:又称砚盒,安臵砚台之用。以紫擅、乌木、豆瓣摘及漆制者为佳。 印章:用于钤在书法,绘画作品上,有名号章、闲章等,多以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等制成,也有铜、玉、象牙章等。 印盒:又称印台、印色池,臵放印泥。多为瓷、玉质,有圆有方,分盖与身两部分。 前面已经提过文房四宝的特性及选取使用之法,现在进一步来将其互相配合,以求发挥功能的极限。古人常以健毫笔书写在笺纸上,以柔性的宣纸写也行,所以健毫笔可任意配纸。而弱吸墨的纸可以用健毫笔

再谈兰亭论辩:启功的“违心”之举田蕴章《每日一题》

再谈兰亭论辩:启功的“违心”之举田蕴章《每日一题》 当年启功先生违心,是没有办法的情况,是矮檐下的低头写的这篇文章。 本节图文来自田蕴章系列书法讲座《每日一题每日一字》第118集:“再谈兰亭论辩”与“冠”字。▼ 主持人:在上一集中您对这个启功先生的书法水平,还有他的论著和论述的水平都给予了这个非常非常高的评价。但是您在这个节目即将结束的时候也提到对他兰亭论辨的一些 观点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提出了一些质疑,那么这集我们就针对于兰亭论辩的事来聊一聊好不好?田蕴章:关于兰亭论辩我们在以前的节目当中曾经用了几集的时间,详细的论述过,我们现在发行的新的资料,再和朋友们就这个话题在谈一谈。我们先把这个故事背景,就是兰亭论辩的这个故事背景粗略地向大家介绍一下。 那是在1965年,当时正是搞这个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这种讨论,实际上就是把学术问题都搞成了政治问题。 主持人:在这个形势和背景之下。 田蕴章:极左的思潮,当时大家知道康生、陈伯达这些人,就非常的这个注重这种所谓的学术讨论,他们总想通过学术讨论引出来政治波澜,把它拉进政治里来,然后要整垮一批,是这样的。

当初陈伯达和康生两人找到郭沫若,因为他们见到清代李文田、就是以前我说过的,清代李文田对于《兰亭序》的质疑,找到郭沫若,让郭沫若看,授意郭沫若写文章要把《兰亭序》去翻案,原来就是大家这么崇拜的《兰亭序》,一定要把它批臭,说是假的;当然在艺术水平上,在书法水平还要给予肯定,但是一定要说明在不是王羲之的原作。 主持人:就不是真迹,是赝品。 田蕴章:不是真迹,郭沫若就写了一篇文章就是论兰亭序真伪发表在了光明日报。于是就是这个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的这个书坛就一片混乱,因为大家都是习写《兰亭序》的,都是对《兰亭序》顶礼膜拜。忽然郭沫若说这是假的,这否定不是一批人,也不是一代人,是否定了从唐代一直到六几年,一九六几年,这么以前多年的历史彻底否定,所以很多人接受不了。 包括当时的章士钊,高二适出来反对。郭沫若也在组织人马回击这些个反对他意见的人,于是就所谓的展开了一场叫做这个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一个学术讨论,甚至这就是强行的分开两个队。 主持人:所谓的学术讨论。 田蕴章:对了,你只要反对郭沫若的意见,你就是唯心的,那么唯心派当然就是我们的敌人,就是搞成这样。 开始阶段时候还是说是百家争鸣,还是这个口气。在这当中

[茶文化的经典古诗词诗欣赏] 古诗词书法作品欣赏

[茶文化的经典古诗词诗欣赏] 古诗词书法作品欣赏 茶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关于茶文化的古诗词欣赏,一起来看看。 关于茶文化的古诗词欣赏 《煎茶》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尝茶》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记龙团》宋·苏辙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睛窗。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宋·范仲淹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饮茶 一己偏居多惆怅,新茶盈杯费思量。 浮沉逆顺终须止,冷暖甘苦唯留香。 茶叹 山间竹雾绕,独登缈亭上。 茶绿伴金樽,润唇淡淡香。 观鹤随仙游,闲清野云凉。 拾此得心悦,凡事多沧桑。 论茶道 挥铁剑,斩乱马,壮志从未寄篱下。 天虽变,夕日落,不如抿茶话桑麻。有关茶文化的诗句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 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田蕴章356字每日一题每日一字

《田蕴章书法讲座420集大合集》DVD-01分辨率为720X576无水印001_永_永字八法 002_火_火字与笔顺 003_必_必字与书法 004_右_右字与书法 005_有_有字与执笔 006_无_无字与捻管 007_飞_飞字与入门 008_耳_耳字与入门 009_之_偏锋与中锋 010_乎_方笔与圆笔 011_者_藏锋与露锋 012_也_临帖主要方法 013_哉_临帖三忌 《蕴章书法讲座420集大合集》DVD-02分辨率为720X576无水印 014_不_先学古人还是今人 015_方_欧题字笨拙怎么办 016_为_楷行草之间的联系 017_岂_书法研究生报考方式 018_君_今人难以超越古人 019_臣_师古而不泥古 020_日_高科技与学习书法 021_月_行草字形大小 022_雨_书法界文化品位低 023_竹_书法家的标准 024_鱼_风格和面目025_马_字外功 026_龙_今人与古人临帖 027_风_书法协会(一) 028_鸟_书法协会(二) 《蕴章书法讲座420集大合集》DVD-03分辨率为720X576无水印 029_山_评委(一) 030_心_评委(二) 031_其_书法评选过程 032_虎_流行书风 033_气_学院派书法 034_良_正书展 035_能_正书展评委 036_而_投稿作弊 037_处_学者型书法家 038_门_异体字 039_安_书法的变化 040_孝_读书与书法关系 041_自_当今书法家不写自己的诗042_高_现代书法 043_武_个人书展 044_每_书法有益于健康吗 045_寿_雅俗共赏 《蕴章书法讲座420集大合集》DVD-04分率为720X576无水印

黄庭坚--书法作品鉴赏(上中下)

黄庭坚--书法作品鉴赏(上中下)

黄庭坚--书法作品鉴赏(上、中、下) 黄庭坚书法作品鉴赏(上卷) 宋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豫章、黔安居士,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世称“黄山谷”。北宋诗人,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学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推崇杜诗韩文,善于借鉴翻新,诗风瘦硬,气象森严,自成一家,开创江西诗派,为江西诗派之鼻祖。黄庭坚出身于一个家学渊博的世家,父亲为著名诗人,与当时的王安石、欧阳修、梅尧臣都有交往。自小聪慧过人,一生命运多桀,仕途坎坷,与苏东坡极为相似,热衷佛老,也不逊于苏。举治平三年进士,历官集贤校理、著作郎、秘书丞、涪州别驾、吏部员外郎等,曾被以修实录不实之罪名而遭贬谪。他长于诗词,工于书法。其诗,奇倔劲峭,力矫轻俗之习,为江西诗派所宗;其词,豪放秀逸,与秦观齐名。其诗文、禅学出众,与苏轼并行,故又有[苏黄]之称。其书法,真、行、草俱佳。宋徵宗评云:“黄书如抱道足学之士,坐高车驷马之上,横钳高下,无不如意”。《宋史·文苑传》称他:“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他自己说:“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舜钦)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

又得张长史、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他的行书,如《松风阁》,《苏轼寒食诗跋》,用笔如明代冯班《钝吟杂录》所讲:“笔从画中起,回笔至左顿腕,实画至右住处,却又跳转,正如阵云之遇风,往而却回也。”他的起笔处欲右先左,由画中藏锋逆入至左顿笔,然后平出,“无平不陂”,下笔着意变化;收笔处回锋藏颖。善藏锋,注意顿挫,以“画竹法作书”给人以“沉着痛快”的感觉。其结体从柳公权的楷书得到启发,中宫收紧,由中心向外作辐射状,纵伸横逸,如荡桨、如撑舟,气魄宏大,气宇轩昂。其个性特点十分显著,学他的书法就要留心于点画用笔的“沉着痛快”和结体的舒展大度。至于他的草书,赵孟俯说:“黄太史书,得张长史圆劲飞动之意。”“如高人雅士,望之令人敬叹。”明王世贞谓其“大书酷仿《鹤铭》,狂草极拟怀素”,“老骨颠态、种槎出”。 宋黄庭坚《报云夫帖》行书<《云夫帖》亦称《致云夫七弟尺牍》、《报云夫》、《竭力田园帖》纸本32.6×65.4cm,凡18行,242字。无书写时间,从书风判断应是晚年所书,大约书于1100~1105年间。钤有“项叔子”、“安岐之印”等印记。《大观录》、《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等著录。《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谷园摹古法帖》、《宋黄文节公法

田蕴章书法讲座365集全集

田蕴章书法讲座365集全集 为防小人将此篇据为作者,在6月10日被转载99次时,特链接书法讲座365集全集" height=95 alt="田蕴章书法讲座365集全集" src="https://www.doczj.com/doc/6f1310871.html,/DownloadImg/2011/09/2 420/17894584_1" width=95 align=right name=image_operate_3701300956549718>我的博客https://www.doczj.com/doc/6f1310871.html,/zajsx,将印章置顶。 南开大学书法研究生导师田蕴章教授的书法讲座每日一题、每日一字共365集,每集详解关于书法理论或技术的一个话题,演示一个常用字楷行草笔法的技术或技巧、结构和演变过程,是书法爱好者的福音。听君一席话胜读几年书,看君多示范胜练几年字。经查无人完整的上传和收藏此篇,耗百小时择优收集,惠己惠友,惠及后人。愿国人的书法有深层次的普及和提高。 点击进入讲座视频。感谢田蕴章教授、北方网和创建视频的网友们!欢迎转载,禁止复制、偷窃、将此篇据为作者,一经发现,点名批语! 点名批评舞迪的博客 https://www.doczj.com/doc/6f1310871.html,/u/1579522441:转载此篇删除链接,我已令其删除,已举报新浪将其删除。

查找方法:编辑--查找(在当前页),在查找小框内输入要查的字--按下一个或上一个,即可找本篇有的字。 欣赏田蕴章教授的思想:书法家必须精通诗词歌赋,书法家必然是文学家,但文学家不一定是书法家。书法不是艺术,高于艺书法讲座365集全集" style="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height=100 alt="田蕴章书法讲座365集全集" src="https://www.doczj.com/doc/6f1310871.html,/DownloadImg/2011/09/2 420/17894584_2" width=100 align=right name=image_operate_50931306053767734 real_src="https://www.doczj.com/doc/6f1310871.html,/DownloadImg/2011/ 09/2420/17894584_2">术。 1永-永字八法 2火-笔顺要领 3必-书法的定义 4右-选笔要领 5有-执笔要领 6无-捻管要领 7飞-书法入门1 8耳-书法入门2 9之-偏锋与中锋 10乎-方笔与圆笔

《范仲淹家训百字铭》

《范仲淹家训百字铭》 不久前,有网友给我发来一幅书法《范仲淹家训百字铭》图片(见下图),想让我为他用隶书写一幅。提起北宋大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言,几乎无人不晓,但知道他的“家训”的人就不多了,我这还是第一次见到!拜读后觉得范仲淹的家训写得非常好,正如这幅魏碑书法作品题款中所言“范仲淹家训百字铭以八德之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本,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旨,乃传统家训中的精华也”,应该说是当今学习国学发扬民族传统的上佳范本。所以一见到它我就喜欢上了它,决定以几种形式书写下来。附:范仲淹家族兴旺800年的秘诀" title="[转载]《范仲淹家训百字铭》字词求真附:范仲淹家族兴旺800年的秘诀"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list-style: none; line-height: 2;"> 附:范仲淹家族兴旺800年的秘诀" title="[转载]《范仲淹家训百字铭》字词求真附:范仲淹家族兴旺800年的秘诀" action-data="http%3A%2F%https://www.doczj.com/doc/6f1310871.html,%2Flarge%2F563 ebbf5hb85b9c8e94a5%26690" action-type="show-slide"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list-style: none; max-width: 100%; line-height: 2;"> 范

文正公家训百字铭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边境。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敬长舆怀幼,怜恤孤寡贫;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字纸莫乱废,须报五毂恩;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处世行八德,修身奉祖神;儿孙坚心守,成家种善根。

田蕴章《每日一题每日一字》365集目录全

田蕴章《每日一题每日一字》365集目录全001-永-永字八法 002-火-火字与笔顺 003-必-必字与书法书法的定义 004-右-右字与书法-择笔 005-有-有字与执笔 006-无-无字与捻管 007-飞-飞字与入门 008-耳-耳字与入门选帖 009-之-偏锋与中锋 010-乎-方笔与圆笔

011-者-藏锋与露锋 012-也-临帖主要方法 013-哉-临帖三忌 014-不-自述书法教学经验原题:先学古人还是今人015-方-自述书法爱好原题:欧体字笨拙怎么办 016-为-楷行草之间的联系 017-岂-书法研究生报考方式 018-君-今人难以超越古人 019-臣-师古而不泥古 020-日-高科技与学习书法 021-月-行草字形大小

022-雨-书法界文化品位低023-竹-书法家的标准 024-鱼-风格和面目 025-马-字外功 026-龙-今人与古人临帖027-风-书法协会(一) 028-鸟-书法协会(二) 029-山-评委(一) 030-心-评委(二) 031-其-书法评选过程 032-虎-流行书风

033-气-学院派书法 034-良-正书展 035-能-正书展评委 036-而-投稿作弊 037-处-学者型书法家 038-门-异体字 039-安-书法的变化 040-孝-读书与书法关系 041-自-当今书法家不写自己的诗042-高-现代书法 043-武-个人书展

044-每-书法有益于健康吗045-寿-雅俗共赏 046-东-力透纸背 047-西-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048-南-书法保守派 049-北-字因人贵(一) 050-中-字因人贵(二) 051-多-少年儿童学书法 052-世-书法天赋问题 053-此-文人画与书法的关系054-曾-书法作品润格计算

范仲淹简介,著名宋代词人

范仲淹简介,著名宋代词人 篇一:宋代词人及宋词 宋代词人及宋词 北宋前期 宋代立国之初半个世纪,词并未随着新王朝的建立而兴盛,基本上是处于停滞状态。四五十年间词作甚少,虽然像王禹偁、寇准、钱惟演、潘阆等人的词作也有较强的可读性,当尚未形成独特的时代风貌,缺乏开拓性和独创性。直到11世纪上半叶柳永等人先后登上词坛之后,宋词才开始步入迅速发展的轨道。 一、独辟蹊径:范仲淹 1、人物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先人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 曾于仁宗康定元年出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抗击西夏。四年的军旅生活,拓展了他的艺术视野,丰富了他的人生感受。他是破除宋初浮靡词风的领军者,开宋初文学新气象。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 2、词作风格

曾大力推动“庆历新政”和诗文革新运动。他以政治改革的立场上反对西昆体,要求内容要反映实际利于教化,情感要激昂,语言要浅白。其词作多表现雄浑大气的风格,语言朴实而而不乏豪迈,意境远大又富有张力。 3、作品赏析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赏析: 本篇写词人守边生活的亲切体验和悲壮情怀。 上阕从听觉、视觉两方面写足了边地秋天景象,“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与王维《使至塞上》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已经相类而情调迥异。下阕抒发兵将同襟怀,边功未就,故里难归。将军的白发、士兵的眼泪体现出报过去门、壮志未酬的悲愤。此篇词意境开阔,格调悲壮,以白描写实的手法描写边塞的景物,从侧面烘托了边境士兵戎马生活的悲苦。“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将人情与戍边相碰撞,彰显出词人悲悯天下苍生的情怀。一种对人民普世的关怀跃然纸上,胸襟博大,气度不凡,悲壮激昂的词人形象便得到了彰显。 该词给宋代初期充满吟风弄月、男欢女爱的词坛吹了一股清劲的雄风,对以后的词风革新产生了积极影响。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每日一题.每日一字-田蕴章365集目录简(校正本)-推荐下载

每日一题.每日一字-田蕴章365集目录简(校正本)001-永-永字八法 002-火-火字与笔顺 003-必-必字与书法的定义 004-右-右字与书法 005-有-有字与执笔 006-无-无字与捻管 007-飞-飞字与入门 008-耳-耳字与入门 009-之-偏锋与中锋 010-乎-方笔与圆笔 011-者-藏锋与露锋 012-也-临帖主要方法 013-哉-临帖三忌 014-不-先学古人还是今人 015-方-欧题字笨拙怎么办 016-为-楷行草之间的联系 017-岂-书法研究生报考方式 018-君-今人难以超越古人 019-臣-师古而不泥古 020-日-高科技与学习书法 021-月-行草字形大小

022-雨-书法界文化品位低 023-竹-书法家的标准 024-鱼-风格和面目 025-马-字外功 026-龙-今人与古人临帖 027-风-书法协会(一) 028-鸟-书法协会(二) 029-山-评委(一) 030-心-评委(二) 031-其-书法评选过程 032-虎-流行书风 033-气-学院派书法 034-良-正书展 035-能-正书展评委 036-而-投稿作弊 037-处-学者型书法家 038-门-异体字 039-安-书法的变化 040-孝-读书与书法关系 041-自-当今书法家不写自己的诗042-高-现代书法 043-武-个人书展

044-每-书法有益于健康吗 045-寿-雅俗共赏 046-东-力透纸背 047-西-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048-南-书法保守派 049-北-字因人贵(一) 050-中-字因人贵(二) 051-多-少年儿童学书法 052-世-书法天赋问题 053-此-文人画与书法的关系054-曾-书法作品润格计算 055-年-书法可以速成吗 056-史-书法与笔迹学的关系057-事-书法作品个性形成原因058-是-繁体字与简体字不可相掺059-寺-酒与书法的关系 060-言-书法是艺术吗(一) 061-登-书法是艺术吗(二) 062-知-什么是艺术书法 063-家-书法水平与学历的关系064-寒-笔会话题 065-云-“呼吁大师出现”话题

田蕴章毛笔书法365字繁简对照表

田蕴章毛笔字繁简对照表 001_永002_火003_必004_右005_有006_无007_飞008_耳009_之010_乎011_者012_也013_哉014_不015_方016_为017_岂018_君019_臣020_日021_月022_雨023_竹024_鱼025_马026_龙027_风028_鸟029_山030_心031_其032_虎033_气034_良035_能036_而037_处038_门039_安040_孝041_自042_高043_武044_每045_寿 046_东 047_西 048_南 049_北 050_中 051_多 052_世 053_此 054_曾 055_年 056_史 057_事 058_是 059_寺 060_言 061_登 062_知 063_家 064_寒 065_云 066_当 067_笔 068_张 069_笑 070_第 071_筑 072_细 073_终 074_孙 075_学 076_即 077_部 078_德 079_斌 080_泽 081_难 082_道 083_读 084_观 085_明 086_爱 087_得 088_义 089_独 090_桥 091_头 092_集 093_鬼 094_故 095_夜 096_疾 097_福 098_醉 099_花 100_器 101_各 102_青 103_矣 104_相 105_今 106_思 107_于 108_台 109_憐 110_流 111_交 112_国 113_乡 114_亭 115_物 116_真 117_品 118_冠 119_衣 120_所 121_万 122_新 123_旧 124_野 125_如 126_前 127_后 128_迅 129_滔 130_岛 131_琴 132_然 133_竟 134_华 135_兴 136_定 137_我 138_阳 139_出 140_要 141_宝 142_善 143_恶 144_书 145_微 146_老 147_声 148_谷 149_差 150_章 151_添 152_州 153_掘 154_丽 155_非 156_启 157_劳 158_皆 159_激 160_府 161_岁 162_将 163_区 164_桃 165_舜 166_熊 167_双 168_齐 169_题 170_起 171_初 172_对 173_春 174_夏 175_秋 176_敬 177_光 178_若 179_以 180_哀 181_会 182_喜 183_戏 184_惊 185_楼 186_貌 187_恐 188_驿 189_鄙 190_成 191_几 192_殇 193_黄 194_翠 195_许 196_典 197_写 198_宁 199_动 200_兼 201_藏 202_上 203_下 204_确 205_钱 206_音 207_变 208_齿 209_漢 210_翁 211_圣 212_继 213_念 214_昌 215_归 216_解 217_教 218_轻 219_须 220_既 221_族 222_郎 223_庐 224_盈 225_博 226_觉 227_徐 228_柳 229_虑 230_阴 231_草 232_敢 233_曺 234_切 235_改 236_紫 237_色 238_兆 239_建 240_唐 241_贵 242_作 243_尽 244_饮 245_弃 246_职 247_肃 248_墨 249_壶 250_乐 251_魄 252_足 253_满 254_坟 255_审 256_带 257_辰 258_祭 259_窗 260_神 261_承 262_天 263_断 264_看 265_居 266_常 267_四 268_和 269_鹏 270_孟 271_繁 272_民 273_佛 274_贤 275_尧 276_报 277_众 278_最 279_院 280_從 281_谢 282_希 283_到 284_何 285_空 286_梦 287_延 288_扁 289_吾 290_詹 291_好 292_快 293_李 294_顿 295_壇 297_卫 298_庆 299_幽 300_景 301【仑】 302【密】 303【感】 304【谓】 305【龟】 306【鬓】 307【瞿】 308【倉】 309【卷】 310【绳】 311【司】 312【妻】 313【面】 314【铁】 315【暖】 316【爵】 317【赢】 318【烟】 319【次】 320【留】 321【眼】 322【秀】 323【摇】 324【驰】 325【业】 326【范】 327【英】 328【務】 329【般】 330【渊】 331【乾】 332【修】 333【少】 334【餐】 335【称】 336【泥】 337【還】 338【某】 339【爽】 340【始】 341【金】 342【斜】 343【釣】 344【救】 345【旁】 346【菊】 347【蘭】 348【梅】 349【商】 350【分】 351【泉】 352【飘】 353【边】 354【焉】 355【礴】 356【检】 357【鸡】 358【猎】 359【本】 360【美】 361【義】 362【農】 363【辱】 364【睦】 365【齾】

黄庭坚--书法作品鉴赏(上中下)

黄庭坚--书法作品鉴赏(上、中、下) 黄庭坚书法作品鉴赏(上卷) 宋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豫章、黔安居士,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世称“黄山谷”。北宋诗人,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学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 。推崇杜诗韩文,善于借鉴翻新,诗风瘦硬,气象森严,自成一家,开创江西诗派,为江西诗派之鼻祖。黄庭坚出身于一个家学渊博的世家,父亲为著名诗人,与当时的王安石、欧阳修、梅尧臣都有交往。自小聪慧过人,一生命运多桀,仕途坎坷,与苏东坡极为相似,热衷佛老,也不逊于苏。举治平三年进士,历官集贤校理、著作郎、秘书丞、涪州别驾、吏部员外郎等,曾被以修实录不实之罪名而遭贬谪。他长于诗词,工于书法。其诗,奇倔劲峭,力矫轻俗之习,为江西诗派所宗;其词,豪放秀逸,与秦观齐名。其诗文、禅学出众,与苏轼并行,故又有[苏黄] 之称。其书法,真、行、草俱佳。宋徵宗评云:“黄书如抱道足学之士,坐高车驷马之上,横钳高下,无不如意” 。《宋史?文苑传》称他:“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他自己说: “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舜钦)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 又得张长史、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他的行书,如《松风阁》,《苏轼寒食诗跋》,用笔如明代冯班《钝吟杂录》所讲:“笔从

画中起,回笔至左顿腕,实画至右住处,却又跳转,正如阵云之遇风,往而却回也。”他的起笔处欲右先左,由画中藏锋逆入至左顿笔,然后平出,“无平不陂” ,下笔着意变化;收笔处回锋藏颖。善藏锋,注意顿挫,以“画竹法作书”给人以“沉着痛快”的感觉。其结体从柳公权的楷书得到启发,中宫收紧,由中心向外作辐射状,纵伸横逸,如荡桨、如撑舟,气魄宏大,气宇轩昂。其个性特点十分显著,学他的书法就要留心于点画用笔的“沉着痛快”和结体的舒展大度。至于他的草书,赵孟俯说:“黄太史书,得张长史圆劲飞动之意。”“如高人雅士,望之令人敬叹。”明王世贞谓其“大书酷仿《鹤铭》,狂草极拟怀 素” ,“老骨颠态、种槎出”。 宋黄庭坚《报云夫帖》行书V《云夫帖》亦称《致云夫七弟尺牍》、《报云夫》、《竭力田园帖》纸本32.6X 65.4cm, 凡18 行,242 字。无书写时间,从书风判断应是晚年所书,大约书于1100~1105 年间。钤有“项叔子” 、“安岐之印”等印记。《大观录》、《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等著录。《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谷园摹古法帖》、《宋黄文节公法 书》、《宋四家墨宝》等收录。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释文:雲夫七弟,得書知侍奉廿五叔母縣君萬福,開慰無量。諸兄弟中,有肯爲衆竭力治田園者乎?鰥居亦何能久堪,復議昏對否?寄示兄弟名字曲折,合族圖幾爲完書矣。但欲爲其中有才行者立小傳,尚未就耳。龐老《傷寒論》無日不

书法心得体会1000字

书法心得体会1000字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书法心得体会1000字,一起来看一下吧。 书法心得体会1000字篇一岁月如梭,新的一年不可逆转地又要结束了。或许是逢年多思的缘由,书法与人生这一看似互不相干的命题,却时常萦绕于心,并且有了以笔留痕的冲动。 人生难,学书亦难。人年少时,言谈举止常常无所畏惧。而到中年,无形中就变得有所顾忌甚至小心翼翼了。究其原因,大概是真正领略到生活的不易与人生的艰辛吧。对于学书,可以说是“童心便有学书癖,手指今余把笔痕”!因之获得不少夸赞与奉迎。而窃喜之余,甚至以己之长较他人之短,内心不免生出些许的轻浮与自傲。当聆听了南开大学书法研究生导师田蕴章教授的三百余集书法讲座之后,可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方知什么叫大、什么叫家、什么叫风范。羞愧之余,庆幸自己被田老适时地导引向“书法人生”的“中年“,开始变得理性而自知了。按照古人通论,成一画家得需十年,而成一书家得需二十年。真正的书家,既是文人,又是墨客。自己年近不惑,已无缘于书家光环。然有幸直面书法这一国学文化的高峰,虽然像无知的孩子挨了巴掌,但已知足矣。我感到书法是上苍赐予我人生中年的礼物,让我在传统文化中感知中年的厚重,在提笔临习中体味努力的艰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辛。对于书法,不仅是写好字而已,还有其背后丰厚的国学文化。没有国学文化支撑的书法是苍白的,把书法看成只是写好字的认识是肤浅的,而背离书法之“法”、盗用“书法”之名的所谓“创作”、“艺术”更是装神弄鬼、迷惑良知甚至是别有用心的。同样,对于人生,如果仅仅满足于吃喝拉撒、养尊处优,我们的人生将是怎么样的一种境界?我们的社会将是怎么样的一种状态?作为一个普通人,对于社会来讲,不允许我们无为,更不允许我们无知。 人生有道,书学亦有道。立足于现实的多元化思潮,人们常讲各人有各人的活法,也由此产生诸多的人生态度。我想,不论哪种活法,都是要有前提的,就是在尊重个人意志自由的同时,遵守社会普遍法则、伦理道德等等。概而论之,就是活出自己而又尊重他人,正所谓人生大道。正如田老所言,如此大道,你不遵守它,别人就要骂你。而书法之法则,是古人赋予汉字音、形、意“三美合一”的大道。前及二王父子、欧颜柳赵,后到苏黄米蔡、近代书家,尽管体范不同,但仍大同小异,万变不离其宗,从而成就了书法之大法,且千年传承,为人称道。而时下,热衷名利之风,以丑为美之行,有悖书法初衷,愧对先贤志士。坏的风气,反映在个人行为和人生态度上,就是多了无知、多了无畏、多了投机、多了伪装,其渗透并颠覆着主流社会价值观与书法之大道,认为我就是法。相较于田老,几十年如一日,师古而不泥古,享受着“笔墨情深何寂寥”,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和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呢? 书法之法,有人生之巨细事。有道是,人字好写人难做。然对书

高考作文人物类素材:范仲淹

高考作文人物类素材:范仲淹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作家简介 人物导语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到亳州(今安徽亳县)去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今河南商丘,下同),整个城市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看皇帝,惟独有一个学生闭门不出,仍然埋头读书。有个要好的同学特地跑来叫他:“快去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但这个学生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便头也不抬地继续读他的书了。果然,第二年他就得中进士,见到了皇帝。这位学生就是日后的北宋伟大的改革思想家范仲淹。 作家档案 范仲淹:989年─1052年 字号:字希文;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谥文正;后追封楚国公 时代:北宋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生活经历: 范仲淹青少年时期,在日食两餐冷粥的困境中坚持刻苦攻读,甚至五年未尝解衣就枕,这番艰苦生活的磨炼,使他后来始终能以清廉律已,关心人民疾苦,不忘“忧天下”的初志。中年做官后,接连上书议论国事,讥切时弊。后得罪宰相吕夷简,贬饶州。康定元年(1040年),边事紧急,召为龙图阁直学士,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防御西夏。由于号令严明,训练有方,又能团结当地羌人,戍边数年,名重一时,羌人尊呼为“龙图老子”,西夏称为“小范老子”,赞其腹中有数万甲兵。庆历三年(1043年),吕夷简罢相,范仲淹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建议以革新朝政,重在整顿吏治,限制公卿大臣的子侄荫官,引起腐朽官僚势力的不满,攻击他引用朋党,迫使离朝,“庆历新政”即此结束。后于赴颖州途中病死。 作品:《范文正公集》。其中《岳阳楼记》、《四民歌》、《渔家傲》等比较著名。 名望:北宋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教育家。 二、成名缘由 贡献概述 任职期间,他提出了一整套以防守为主的主张抵御了西夏的袭扰,博得了宋仁宋“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的赞赏。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范仲淹迁参知政事,施行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血、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十项改革措施,后终因受诽谤而罢执政。事虽未成,范仲淹庆历新政实开王安石熙宁新法之先河。 范仲淹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尽管作品不多,但凡读过他传颂千古之名作《岳阳楼记》的人,无不被巴陵胜状洞庭景色所陶醉,无不被这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卓越政治家的崇高抱负和宽广胸怀所折服。他的诗词尤其是词在宋代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意境宽广,风格沉雄,一扫唐末五代词的萎靡之气。 范仲淹不仅以政声文名著称,他的书法也被世人所重。范仲淹无意当一位书法家,但他的墨迹如他的《岳阳楼记》,字字珠玑,行行珍宝,广为后人所喜爱。 突出成就 《岳阳楼记》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后世所传诵。 评论资料

田蕴章书法教学经验谈

作为一名书法教师,非常之不容易。为什么呢?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大学里当教师,其他的门类和系别,他们做为教师,当然也很不容易,比起来,我们就更难一些,这话怎么能这样说呢?比如说你教数理化文史哲这方面的东西,不管文科还是理科。你只要作为一个教师,你有一个非常好的表达能力,和非常渊博的学识,和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应该说就是一个很合格的教师。但是作为书法教师,仅凭这些,还不够! 作为书法教师,你必须得能写,而且你必须写得好! 你必须给学生有示范能力,你一边要讲,一边要写。如果你写的字不好,你给学生不能做一个好的示范,学生听你讲的夸夸其谈,条条是道,可是你写出的字,歪七歪八的不像样子,学生是不服你的! 很多书法家现在存在两方面的不足,要么是书法理论不行,书法理论还行知道的不少,口才能力也不差,但是一旦拿起笔,做示范的时候,就觉得水平不够用了。所以你还得能写,你还得能讲。 但是有些书法老师呢,字写的不错,示范能力还行,但是往往有很多书法老师讲课能力太差。你让他讲出来,古代的和现在的书学理论,特别是讲的很系统,很完整,又往往做不到。 所以作为一名书法教师的话,难就难在这两个方面。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宋代的书法大家苏东坡,总结了三句话。我觉得,特别是作为我的座右铭,应该是经典之谈。 他说这样三句话: 一、“了然于心” 他说你心里必须非常地明白,而且你要明白,你教学的所有内容。包括你对学生的了解情况,包括你整体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案,各方面都得了然于心。你很清楚,你有一个很清楚的教学计划和一个系统的理论基础。 二、“了然于口” 你心里虽然很清楚,但是你说不清楚,你道不明白。你心里都明白,只是你自己明白,你不能把他表达出来、不能说的很清楚,你不配做一个教师。所以,一定要能讲,讲的要系统,能够让学生听得懂,听的明白。 三、“了然于手” 大家看这三句话,多么的系统和完整!说来很轻松,要想做到,谈何容易啊! 所以你作为书法教师,就不同于一般的其他的教师。你必须要做到这三点,尤其是这个“了然于手”,当你的示范能力不行的时候,学生是看不起你的。他认为你本人就做不到,那讲

【绝品收藏】艺术奇才_田蕴章

绝品收藏】艺术奇才_田蕴章 2007 年8 月黄河之声本刊记者于英骏 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书法硕士生导师、著名书法 家田蕴章,几十年如一日进行书法的研习与教学,成为当代著名书法教育家和当代正统派书家代表人物之一。近年来,他专心于课堂讲授,致力于书学研究,著有《九成宫醴泉铭探源》、《欧楷解析》、《墨海双帆》、《楷书抱冲斋诗稿》、《诗词书法邮资明信片》等行世,曾于天津电视台录制播放八 集书法讲座,博得盛赞。其作品入选北京荣宝斋《孙子兵法海等国家重要部门收藏。2006 年至今,他与北方网合作开设“每日一题,每日一字田蕴章书法讲座”系列视频节目在网络上引起不小的轰动。 百家书》、《唐诗百家书》等权威性刊物,楷书作品还被中南田蕴章,字存文,蟠逸斋主人。原籍河北省河间县卧佛 堂乡河西村著名曲艺家、书画家田荫亭之长子。幼秉庭训,始攻欧书,聪颖好学,勤勉过人,青年时期便已负书名。后遍临历代名家:二王、孙过庭、钟绍京、颜真卿、赵孟頫、

文徵明、林则徐以及潘龄皋、华世奎、王维贤、陈益椿、戴彬元等近代名家,融会贯通,自成风格,长于楷法,兼精行草,且博通吟咏,雅好琴棋。曾赴日本、香港、台湾讲学办展,为日《每日新闻》称作“中国之一流书道家”。1990 年,他应河北省南皮县有关领导之邀,为清末军机大臣张之洞书写碑文。后来分别为我国风景名胜地黄鹤楼、岳阳楼书写碑文,为岳阳楼书写的碑文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1996 年,南开大学为纪念已故校长、著名教育家、化学家杨石先诞辰 100 周年,在校园内为其树碑立传,由田蕴章书写碑文。1997 年,他为天津市重建挂甲寺碑记书写了正楷行书共两块碑 文,同年,他还为扬州高民寺书写巨型抱柱楹联,每联高米多、共54 言,皆用欧楷书写,堪为当今一绝! 临池百万水滴石穿 田蕴章,1945 年5 月1 日生于天津。祖父田士杰和大 伯父田起山都是曲坛知名演员。父亲田荫亭更是享誉全国的著名曲艺家。田氏家族并不单以曲艺著称,还是实力雄厚的

书画作品题词集锦

书法题材集锦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宋人李膺《隐逸》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陶弘景《答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结庐在人境》晋末宋初陶渊明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愿借天风吹的远,家家门巷尽成春。李方膺题梅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范仲淹《江上渔者》 ☆唐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梅花》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唐)虞世南《蝉》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注:南北朝时慧能禅诗)。 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2.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3.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天增岁月人增寿。 4.宁静致远

5.天道酬勤(天道酬勤人道酬善商道酬信书法作品办公室装饰商务礼品) 6.明月一壶酒,清风万卷书。 7.书山有路 8.锲而不舍 9.鹏程万里 10.感恩常乐 11.纵横四海,飞腾九州 1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3.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14.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15.上善若水大道无极 16.“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17.五言律诗,唐·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8.唐代常建《宿王昌龄隐居》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19.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0.宋朱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21.王维田园山水诗《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22.道源《早梅》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宋)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3.陆游《红梅》:雪里溪头已占春,小园又试晚妆新。放翁老去风情在,恼得梅花醉似人。 24.宋朝诗人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