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学设计)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学设计)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学设计)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学设计)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浙江省湖州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李建荣

【教材分析】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七课时内容。在前面两课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的基础上,本课以一滴水为载体,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识别几种生活在水中的常见微生物。对于微生物,学生应该有一定的间接了解,但缺少亲身体验。通过本课的教学,试图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观察工具的发展,拓展了人类的观察能力

,同时认识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微生物同样具有生命的特征。并力求发展学生对微生物的研究兴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①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生物。

②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

③通过典型微生物的观察了解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

④使学生初步认识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过程与方法

①使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

②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描述观察到的微生物的特征。

③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发展学生对微生物的研究兴趣。

②渗透实证意识。

【教学重难点】

观察、识别水中的微生物。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显微镜、有较多微生物的水、滴管、载玻片等。

教师演示器材:显微镜、电子目镜、有较多微生物的水、滴管、载玻片、课件、资料卡等。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练习使用显微镜,着重辅导“小台灯”的使用。

一、活动引入

1.简介水的来历

2.猜测水中的微生物

3.用肉眼观察

4.提出观察活动

二、初步观察水中微生物

1.制作临时装片

2.学生尝试观察水中微生物

3.交流发现

4.小结

三、观察、识别水中微生物

1.方法指导

2.布置观察任务(PPT)

(1)每人观察一种动的或不动的“微生物”。

(2)关注它的形状、行为、颜色、运动方式等。

(3)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在作业本上。

(4)记录后,阅读资料卡进行比对、识别。

3.学生分组观察,老师巡回指导

4.交流汇报(1)交流已知名微生物(2)交流不知名微生物(3)小结

四、质疑拓展

1.提出质疑

2.了解细菌

3.点题延伸

【教学体会】

1.选好“水”是上课的基础

本想以金鱼缸的水为观察材料,体现生活化的科学课,结果看到的微生物很少,学生很失望。但又不能刻意培养鱼缸中的微生物。无奈,只好让学生观察老师准备的培养液。为了让学生观察到比较丰富的微生物,我到水稻田里拔来了带根的稻草浸于水中,结果得到了较丰富的微生物,算是解决了观察的对象问题。但水中微生物的情况变化很快,需要经常培养。课前要多次镜检,选择合适的“水源”。可以说,这滴水是上好这节课的基础。

2.用好“镜”是观察的保障

在试教中发现,学生对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没有多大问题,但受光的影响比较大,经常因光路遮挡,影响观察的效果;同时,考虑到会场的光线或弱或杂,势必也会影响观察效果。为此,我给每台显微镜配了一盏LED小台灯,并稍作处理。使用时将灯直接置于通光孔下作为光源,给学生的观察提供了方便。另外在教学进程中我预设了两个不同放大倍率的观察活动。试教中发现,学生会不自觉地切换物镜。为此我给每台显微镜只装了一个10倍的物镜。教学中先给学生提供5倍目镜,二次观察时再给学生提供16倍目镜。

3.弃繁从简,减少观察干扰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通常先把标本放在载玻片上再盖上盖玻片,即制作临时装片。对于标本上盖盖玻片,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一是展开标本减小厚度利于调焦,二是避免高倍物镜因与标本直接接触而受污。试教中发现,水滴上盖上盖玻片会给学生的观察带来较多干扰。比如,学生很容易将盖玻片上杂物、斑点误以为是水滴中的物质而真的要将盖玻片擦得很干净是很难的;再有,盖上盖玻片后这滴水铺开的面积大了,而镜头下微生物的量就相对少了。如果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很多微生物就随之而去,镜头下的微生物就更少了。再说初次观察水中浮游生物所用显微镜的倍数不用太高,用不了高倍物镜,所用10倍物镜是怎么也碰不到水的。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就不用盖玻片了。至于用脱脂棉纤维限制活动微生物,对刚会用显微镜的小学生来说,操作上有较大难度。而且,按照书本上先放棉纤维再滴水的方法很不容易成功。倒不如先滴水再放纤维、盖玻片。我想,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技能不是用两三节课就能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的。而本节课的重点是首先要让学生观察到水中的微生物。还是弃繁从简吧!

4.遵循认知规律,了解微生物特征

试教中体会到,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要了解学生的认知需求。

原先想把学生对动、植物生命特征的认识牵引到对微生物上来,让学生带着“猜想”再次观察,找微生物的相关生命特征。试教发现,这样硬着找“特征”不是学生观察到微生物后的认知需求,也就违背了其认知规律。课堂氛围显然很“冷”,学生发展不多。同时发现,学生对“这是些什么微生物”比较感兴趣。有了这个需求,学生就希望进一步看清微生物。在通过资料卡的不断比对中自然而然地关注到微生物的生命特征。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一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一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说明 学生多数都有流血、抽血的经验,对血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血液的成分、各成分的功能并没有多少了解,因此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 通过复习导入到具有运输功能的血液,并通过分析血常规化验报告单引入血液构成——根据血浆成分推断血浆功能——分组实验、比较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及区别方法——自主学习掌握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理解血细胞的功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通过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教学过程以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讨论为主,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自主性,但由于学生在自主观察和学习方面还缺乏足够的深度和全面性,因此,教师应加强指导。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补充,使学生对血液各成分尤其是血细胞的功能和区别能够清晰明了,同时也体现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血液循环系统不可缺少的最基础的一节内容,它和血管与心脏共同构成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又有其独特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是相对独立的知识点。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说出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并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能识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二)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学习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知识,了解食物通过消化和吸收后,营养物质进入血液,也了解吸入的氧气和呼出的二氧化碳会通过血液进行运

输。学生对血液虽然很熟悉,但多数情况下并不清楚血液的组成及每部分的功能。必须让学生亲眼看看血液的成分,认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要联系生活实际来介绍它们的功能,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也不太熟练,教学中适合采取小组合作、任务驱动等形式、小组竞赛等形式,适当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观察,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点拨启发,描述血液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能力目标 1.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单,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知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造血干细胞及其研究进展,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和关爱他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 血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搜集医院里的血常规化验报告单以及简化的血常规报告单 学生:预习并完成学案,尝试提出相关的问题。

右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片基本结构示意图

右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片基本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在叶片的结构中,能进行物质生产的部分主要是[______]和[______], 原因是这些细胞中含有大量的______,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叶片才会呈现出鲜艳的绿色.(2)[______]______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因为它能在______的控制下张开或者闭合. (3)被称为叶片的“骨架”,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它主要由两种管道(______和______)构成. (4)〔______〕和〔______〕属于保护组织,②、④应属于______组织. 答:(1)叶片中叶肉是叶片最发达、最重要的组织,由含有许多叶绿体的薄壁细胞组成,在有背腹之分的两面叶中、叶肉组织分为栅拦组织和海绵组织.使叶呈现绿色.能旺盛地进行光合作用. (2)我们把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凸透镜状的小孔称为气孔.保卫细胞区别于表皮细胞是结构中含有叶绿体,只是体积较小,数目也较少,但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紧接气孔下面有宽的细胞间隙(气室).气孔在呼吸、蒸腾作用等气体代谢中,成为空气和水蒸汽的通路,其通过量是由保卫细胞的开闭作用来调节,在生理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3)叶脉就是生长在叶片上的维管束,它们是茎中维管束的分枝,其中同样包括导管和筛管两种管道.这些维管束经过叶柄分布到叶片的各个部份.位于叶片中央大而明显的脉,称为中脉或主脉.形成叶片内的运输通道.被称为叶片的“骨架”,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4)1上表皮与5下表皮中的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它们与2栅栏组织、4海绵组织构成的叶肉(由于含有丰富的叶绿体,是叶片中主要制造有机物的场所,属于营养组织.)及叶脉(支持和输导作用)构成叶片. 故答案为:(1)2;4;叶绿体 (2)6;气孔;保卫细胞 (3)3;叶脉;导管;筛管 (4)1;5;营养

血液(教学设计2)

血液(教学设计2)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血液(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观察血液,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各种成分的功能。 (2)学会用照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的主要数据,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课堂学习目标的共同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通过对血细胞的观察和对血常规化验单的分析,判断该病人所患疾病并对该病人的治疗提出建议,帮助学生认识合理的膳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培养学生审慎的科学态度。 〖设计思路〗 观察和实验既是学生学好生物课程的基本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生的观察能力较强,但观察常常满足于新奇的现象,其目的性、计划性和自觉性较差,所以我根据本节教学内容,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由

表及里,从整体到局部地观察血液分层现象和人血涂片,从而让学生认识血液的组成成分、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 本课时以一位病人的血常规化验单引入,并最终使学生学会解读化验单中的一些数据,使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生物因素学习生物知识,利用生物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解决的问题: 1.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是本节重点,因为血细胞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血液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部分知识和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疾病有关,是教会学生看血常规化验单的基础。 2.血细胞功能学习及教会学生解读血常规化验单,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血细胞对人体的作用过程,学生难以观察到,需要借助一定的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学生看血常规化验单时,必须对各项目的正常值有准确的记忆才能找出化验单中不正常的测量值,并且要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这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提前准备: 1.家兔的血液、5%的柠檬酸钠、人血涂片、显微镜。 2.CAI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整个教学是按以下过程进行的: 1.新课引入 提前在医院找一张病人的血常规化验单,提出怎样阅读化验单,怎样判断化验结果是否正常,教师可以做简单的介绍,对化验单上的符号做一些说明,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对应用性知识的教学,常见采用“一构造、二原理、三使用方法”的步骤进行直接叙述的方式教学。这种教师告知、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虽然讲解有条理,但学生很难有学习激情,实际收效差。若采用探究性教学,效果会有极大的不同!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程标准》认为:物理教学应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实践能力、探索精神及创新意识。新教材内容的选取加强了科学与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经验和体验,注重以实验为基础,突出科学探究思想,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内容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走进了中学物理教学的课堂。 对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毫无疑问都要由教师实施。把教育理念化解到课堂教学的行为之中,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内容确定的前提下,教学方法是获得优良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若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探究思想,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既可学到基本知识、研究方法,也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需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以期达到课程标准的目的。采用探究式进行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归纳总结视角概念,引导设计、组装望远镜和显微镜,学生既可掌握视角、透镜应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还可学习归纳总结形成概念的思想方法、设计实验的思想方法。注重思维方法培养,激发创新思想。 一、由现象归纳总结,形成概念 物理概念是对物质特性、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等本质属性的反映。物理概念是从大量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中抽象出来的,它更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概念是浓缩的知识点。视角、视角放大率概念的引入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典型。 二、引导思维,设计实验 怎样解决看不清楚的问题?思维从问题开始,探究始于问题,问题是创造的起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亚里士多德讲过“创造性思维就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在引导探究过程中,教师需精心设计问题,步步深入启发,激发学生思维。 三、手脑并用合作实验 实验理论方案设计思想明确后,如何选择仪器组装望远镜和显微镜?教师提供事前帮助学生采购的中学生实验所用的不同焦距的透镜片一套(价格不贵,可每人一套,也可多人一套),课堂上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选择、动手进行组装。鼓励交流合作,教师给予适当的辅导,确保学生对显微镜、望远镜的功能有感性认识。 四、引导观察,激发自主探究 新课程非常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动,这是本次课改的一个突出的亮点。我们期待学生能把要求掌握的知识通过自己探究发现,并且通过交流使认识更深刻,这是我们的理想。学生的探究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一个培养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比较弱,在没有任何引导、提示的情况下,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教师适度引导,为探究指明方向,是非常必要的。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望远镜、显微镜的实物及图片,能说出其主要结构; 2.经历两个透镜观察物体的探究活动,能说出望远镜、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成像情况;3.通过了解望远镜发展的历程,感受望远镜在人类探索宇宙奥秘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4.通过观看显微镜的发展及应用前景,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热爱。

用显微镜观察各种血管实验教案

用显微镜观察各种血管实验教案 教师:李秀蓉 教学目标 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现象并找到三种血管。 教学重点 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教学难点 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现象并区别静脉和动脉。 课前准备 准备实验的材料用具: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动、静脉血管的横切面切片或图片。 一、导入新课 我们学习了动脉、静脉,也知道了毛细血管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今天,我们通过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学会分辨血管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二、新课教学 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1.目的要求 观察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

尝试分辨血管的种类(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不同的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2.材料用具 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纱布)。 3.方法步骤 (1)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 (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 (3)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4)找到管径最小的血管,注意观察血液在这种血管中的流动情况。 (5)注意观察管径最小的血管是由什么血管分支而来的,它最终又汇入什么血管中。 4.注意事项 (1)在显微镜下,血管和血液颜色较淡,难以寻找,这是教学的难点,为此,做如下准备:选择实验材料。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选用尾鳍色素少的活小鱼?准备实验用鱼小鲫鱼,它生命力强,存活时间长。野生小鲫鱼观察效果更好。或用凤尾鱼、白色金鱼、草鱼都可以。 (2)实验用鱼的大小。体长4厘米左右的小鱼,尾叉中间距边缘5厘米左右的位置最容易清楚观察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这里色浅,整条小鱼都可防入培养皿中,用浸湿的棉花把小鱼头部的鳃盖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5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习题和答案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填空题。1 ,(1)拿显微镜时,将显微镜向,另一只手托着一只手握住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2)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时,必须把物体制成。 (3)使用显微镜时,我们一般用眼进行观察。 (4)在使用显微镜时,慢慢地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 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 2.填图题。 标出显微镜各个部分的名称并回答问题。 3.排序题。 请将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排序。 ( )上片:将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 ( )安放: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桌面上。 ( )观察: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位置。 ( )调焦:调节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地抬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 )对光: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到一个亮的光圈。4.判断题。 (1)要想观察植物的细胞结构,可以直接将植物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 ) (2)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如果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看到的情 况是视野范围变大,细胞变小。 ( ) (3)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中的小黑点是细胞核。 ( ) 4 / 1 5.选择题。 (1)1663年,( )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结构,他将观察到的“小房间”命名为细胞。 A.詹森父子 B.伽利略 C.罗伯特·胡克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的建立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之一

B.植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但是动物体不具有细胞结构 C.橡树树皮的细胞是长方形的 (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是近似( )的。 A.圆形 B.正方形 C.长方形 6.连线题。 请将制作洋葱表皮切片装置的工具与其用途进行连线。 镊子盛放多余的洋葱片 滴管夹取实验材料 载玻片吸取少量液体 培养皿放置切片标本 烧杯吸取多余的水分 裁纸刀盛放液体 吸水纸切割洋葱 7.画图题。 画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结构,并说说与肉眼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结构有什么不同。 不同点: 8.【探究题·选择】小金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遇到一些问题,请4 / 2 你帮他回答。 (1)小金发现显微镜内的视野太暗了,此时建议他调节( )以增强视野亮度。 A.物镜 B.目镜 C.反光镜 (2)小金在制作洋葱表皮切片标本的时候,为了便于观察标本,应用( )进行染 色。 A.酒精 B.碘酒 C.高锰酸钾溶液 (3)如果小金想在视野内看到更多的细胞数目,用下列哪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比较 合适( )。 A.目镜10×,物镜10× B.目镜10×,物镜20× C.目镜10×,物镜4× 9.【实验题·操作】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的表皮细胞,并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正确的顺序,并用语言描述制作步骤。

珍爱生命-牢记安全主题班会课教案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主题班会 邹立 一、教育目的: 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习安全知识,掌握一些安全常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2、掌握一定的自护知识,让学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学会从容对待,不急躁,不慌张。 二、活动方式: 安全知识教育,比赛,视频播放,安全警句。 三、前期准备: 1、结合社会上发生的一些具体事件,向学生宣传自护的重要性。 2、每天教给学生一则关于自护的小常识,以积累经验。 四、活动过程: 1、主持人(男):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对于人来说,是最重要的吗?对,就是生命。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它。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遇到危险。我们要遇事不慌张,学会保护自己,防止受到伤害。 主持人(女):没错,珍爱生命,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对于我们小学生非常重要。前不久,一所小学课间休息时,因为同学们互相追赶,造成在楼梯口处,一些同学拥挤致伤亡。 主持人(男):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 几个男孩子正在一条小巷里踢足球,球从小巷口滚向马路,一个小男孩追着足球跑向马路,这时一辆汽车正好从此经过,小男孩的突然冲出,使司机来不及刹车,将小男孩撞飞了。 小女孩钱红燕4岁的时候去给正在地里干活的妈妈送钥匙,当穿过公路时,一辆大汽车将它撞到。遭遇车祸后,她的身子只剩半截,整天坐在一只篮球里四处爬行。她说:“我今生今世再也不用穿袜子、鞋子,甚至连裤子也不用穿了。我走路的鞋子是一个篮球了······”。主持人(女):多么可怕的画面!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感受? 主持人(男):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做到学法、懂法、守法,安全的出行。做到:出行时选择走路或者乘车,不要骑自行车;走路时必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横过马路时必须走人行横道,横过没有人行横道等过街设施的马路时,要先看左,后看右,注意来往车辆快步通过,还要注意:不要斜穿或猛跑,要垂直通过。注意避让来往车辆。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马路。 2、针对存在的不安全问题、因素谈谈自己的看法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归纳:交通安全——1.从小遵守交通法规,争做文明小市民; 2.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看行动; 3.文明有序不推挤,不从车头穿马路; 4.路上行走,要在人行道内;横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 5.不在马路上打闹、嬉戏或追逐,不翻越道路隔离栏,不在车辆 临近时突然横穿马路; 6.未满12岁,不在道路上骑车;未满16岁,不骑电动自行车; 7.不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行走; 8.乘坐公共汽车要在站台依次候车,待车停稳后,先下后上;汽 车行驶中,不将身体任何部分伸出车外; 9.交通陋习要除掉,交通法规记心间。 [小舞蹈:放音乐---《电话号码和标志》] 电话号码:110---我是110,遇到坏人报告我,除害公正没的说。 120---我是120,生病急救报告我,救死扶伤没得说。 119---我是119,遇到火灾报告我,灭火救人没得说。

初中物理《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 ·过程和方法 通过自制望远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重点 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结构及原理。 ·难点 视角的理解。 ●○教学准备 师:显微镜(每5人一小组)、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 生:预习。 ●○教学步骤 一、提问,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引入新课

二、显微镜 三、望远镜

四、交流、练习、小结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设计 1.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的物体经过________次放大,第一次放大与________原理相同,说明了被观察物体应放在物镜的________之间,成________像;第二次放大与________原理相同,成________像。

2.使用望远镜时,物镜的作用与________原理相同,成________像;目镜的作用和________原理相同,成________像。 ●○能力提高设计 自制望远镜,通过望远镜观察不同远近的物体,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参考答案 1.两、投影仪、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放大倒立、放大镜、放大正立 2.照像机、缩小倒立、放大镜、放大正立 ●○小资料 1609年,在荷兰的密特西波奇城里,有一家眼镜店。有一天,眼镜店老板汉斯的孩子,悄悄地拿了几块镜片,有老花的,也有近视的,和邻居的几个孩子玩儿。 他们本来是想模仿大人,把镜片架在自己的眼睛上,可是他们的眼睛既不近视,又不老花,这些镜片对他们当然都不合适。只有把它们靠在离眼睛比较远的地方,才能看清楚镜片后面的东西。 有一个淘气的孩子忽然想到了一个异想天开的游戏。他一只手拿着近视镜片,一只手拿着老花镜片,把它们一前一后地举在眼前,他透过两块镜片向远处一望,不由得又惊又喜地喊了起来:“嗨!真奇怪,礼拜堂的尖塔,突然变得这样近啦!”他的发现使得小朋友们异常兴奋。大家又喊又叫,惊动了眼镜店的老板汉斯。汉斯起来一看,真了不起!孩子们在游戏中竟发现了一种可以望远的透镜。 当时,荷兰正在跟西班牙打仗。汉斯做了一架望远镜献给了荷兰皇帝,可以用它来侦察敌情,皇帝很高兴,赏了汉斯很大一笔钱。

疫情防控下小学生珍爱生命教育开学第一课教案.设计【最新整理】

疫情防控,生命教育 2020年四月 一、班会背景: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难当头,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强烈威胁着每个人的生命安全,面对危机,无数中国人义无反顾站了出来,我们追逐面对不逃避,果敢向前不怯弱,众志成城不孤单。在这浩大的战“疫”面前,人人都不是“病鸟”“鸵鸟”“孤鸟”。 面对近期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全国上下都在为抗击疫情不懈努力,国家各部门从中央到地方,从市区到乡村,从街道到住户,都在紧随抗疫方针严格执行;在这过程中,每一位成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着,尤其是奋战在救护一线的医生,他们不畏生死,甚至是远赴千里,治病救人,体现了崇高的医德精神,彰显医者风范,面对疫情也再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相信一定能够打赢这次战役。 二、班会主题: 疫情防控,生命教育 三、活动目的: 1、科学认识病毒,不恐慌、不畏惧,做好健康防护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场“战疫”,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了解抗疫英雄的先进事迹,感受他们的高大形象优秀品质,激发学习英雄好榜样的热情。 四、活动准备 春节空城照片、致敬逆行者背影照片、武汉24小时视频、同学们停学不停课期间的各种作业和赞美疫情工作者的作品。 五、实施过程: (一)情境导入,不一样的2020年。 同学们!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让2020年本应该喜庆热闹的春节变得紧张,本该繁荣的街道变得静谧,它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商场关闭、工厂停工、学校延期开学,总之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春节,不一样的假期。 下面,请你们说说哪里不一样?(同学举例子)老师总结: 1、迟来的开学“不一样” “位卑勿敢忘忧国”虽然目前我们各自隔离在家,但在停课不停学的同时我们也时刻关注着新闻,疫情的发展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每一位不幸的感染者都让我们揪心,每一位冲在前面的医护人员都让我们敬佩,每一位还坚守在岗位上的人都让我们尊重,每一位伸出援手无私奉献的爱心人士都让我们尊敬,每一个支援物资和声援中国的企业和友邦都让我们感激。 2、我们的祖国“不一样” 在面对疫情的过程中,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祖国制度的优越、政

初中八年级生物《血液》名师精选教案

血液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2.知道血液的组成及功能,说明血浆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生理功能。 3.解释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 4.说出什么叫贫血、发炎和血清 5.知道人体的血量、输血和血型的知识。 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对三种血细胞的比较,培养学生对比归纳的分析能力。 3.通过学习三种血细胞的正常值,培养学生具有自我保健的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探索血液成分的实验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人体的血量、输血和血型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每个健康公民都有献血义务的思想教育。 3.在分组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相互协作。 教学建议 本节知识结构体系 教材分析 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关于血液这部分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之一。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人血永久涂片分组实验观察的组织与指导,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是本节的难点。按照从感性到理性的熟悉规律,先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加抗凝剂的血液)及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获得感性知识,再结合讲解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教法建议(1) 创造条件做好血液成分的演示实验,从感性熟悉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从色泽和容积上将血浆和血细胞加以区别。识记血液是由血浆、血细胞两部分构成的。结合课上用显微镜“观察血液永久涂片”的分组实验和三种血细胞的挂图,来加深学生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数量、结构的熟悉,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而且结合阅读教材将有关知识以表格或两歧分枝表解式加以总结归纳,从而实现精加工和组织策略的练习。表格式归纳法大致如下: 1、血液 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成分 百分比或每立方毫米含量 细胞特征 功能 血浆 (55%) 水分

六年级下册科学试题--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习题 教科版(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习题 一、判断题 1.向后旋转粗准焦螺旋,镜筒会下降。() 2.把物体直接放到显微镜下,就可以观察物体的细微结构。() 3.某显微镜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25×、40×,则其能放大65倍。() 4.对着物体的透镜焦距较小叫物镜(距被测物体较近)。对着人眼的透镜焦距较大叫目镜。()5.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洋葱表皮细胞的形态像砖墙、像一个个小房间。() 6.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7.最早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罗伯特·胡克。() 8.我们实验室中的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几百万倍。() 9.通过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可以增加目镜中标本图像的亮度。() 10.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是一致的。()11.如果目镜或物镜的镜面比较脏,要用擦镜纸而不能用手直接擦。() 12.第一台显微镜的制造者列文虎克最早发现了细胞。() 13.如目镜、物镜分别标着“10×、16×”;那么图像将被放大160倍。()14.显微镜放大倍数从大到小排序: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二、填空题 15.凤仙花的身体由__________、茎、__________、___________、果实、种子6部分组成。16.在图中标出相应结构部分: 17.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发现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这是洋葱的 __________。 18.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20.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花岗岩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矿物晶体组成。 21.科学家通常用__________来观察艾滋病病毒。它可以把物体放大到__________倍。22.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__________制成的,可以放大近__________倍。 23.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__________组合在一起就制成了一个简易显微镜。 24.洋葱表皮完整的细胞构造包括__________。 25.如果实验中需要将镜筒下降,那么我们的眼睛应该注视__________。(填“物镜”或“目镜”) 26.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7.凤仙花的身体有根、__________、叶、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种子六部分。28.__________用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了像一个个长方形小房间的结构叫做 __________。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 29.显微镜下的视野较暗示,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或__________。 30.从目镜往下看,发现里面黑呼轷的什么看不见,原因是__________,应该调整__________,使之从目镜下能看到亮圈。 31.从目镜里只能看到亮圈,不能看到已经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中央的标本玻片,原因是__________,应该调整__________,使之从目镜下能看清标本。 32.在光学显微镜发明后,科学家又相继发明了更先进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33.1663年,英国的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发现了__________。 34.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有一定的要求,必须把物体制成________________,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35.不论动物和植物,其组织都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36.调节载物台下的__________,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明亮的__________。 37.拿显微镜时,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__________,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38.生物体都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__________是生物体基本的功能单位。 39.物体必须__________,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40.英国科学家__________发现了细胞。 三、选择题

七年级政治:第三课《珍爱生命》(教学实录)

初中政治标准教材 七年级政治:第三课《珍爱生命》(教学实录) Studying politics can make us understand ourselves earlier and have more goals to strive for.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七年级政治:第三课《珍爱生命》(教学实 录)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生命需要关爱,人与自然需要和谐相处,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从而自觉去珍爱生命重点难点生命需要相互关爱步骤教学过程点拨导入视频展示两幅图《干涸的世界》《万类霜天竞自由》,让学生去看图谈感想,导入新课自主学习1、自主阅读5分钟,理清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2、自己出题并找出答案并写出来3、用铅笔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在书上划下来团队互助1、课本24页题目:地球上生物具有顽强生命力,我喜欢什么?喜欢的理由2、生命为什么需要相互关爱3、沙尘暴的原因小结 提纲

思维 导图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1、(1)充满生命力和无穷希望多彩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2)生命是最珍贵的财富2、(1)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2)每种生命都有价值,生命需要相互关爱反馈练习单选题:1、有的青少年在野外捕杀青蛙,对此正确的做法是()a、支持他们的做法,因为青少年要多参加社会实践 b、鼓励他们的做法,因为青蛙是有害的c、反对他们的做法,因为肆意捕杀它们会破坏生态系统d、无所谓,是否捕杀青蛙与我无关2、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事业,也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这说明()a、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b、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c、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d、了解一个人只看外貌就可以了3、关于生命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只有人类的生命才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 b、人类的生命是顽强的,其他生命是脆弱的c、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丰富多彩的重要组成部分d、人类应该左右地球上生命的成长过程教学反思第三课《珍爱生命》人的生命的独特

显微镜和望远镜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点: 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 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教学用具: 投影仪、投影片、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挂图、火柴盒、无色透明塑料膜、水、烧杯、滴管、装片(植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方案一:大家一定知道外国有个情人节是2月14日,你们知道为什么有人把7月7日叫做中国的情人节吗? 这儿有个望远镜,可以看到天上的“牛郎星”与“织女星”,今天晚上,谁想借去试着观察一下? 出示望远镜模型,啊,这样简单,说不定,学了今天的知识,我们每个人就都能用身边的器材自己制作一台望远镜呢?出示课题导入。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使学生带着期待步入课堂。 方案二:播放一段“探索宇宙、微生物”方面的音像资料。 ①大家都知道,在人类同疾病作斗争的历史上,找到像痢疾菌、伤寒菌、艾滋病病毒、非典病毒等样本是找到抑制或杀死这些细菌或病毒的关键。 ②透望天空、漫步宇宙是人类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那么,科学上进行这些显微、远望等探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和望远镜是怎样的成像原理呢? ③你们在七年级已经用过显微镜了,谁知道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属于凹透镜还是凸透镜?想不想自己制作一台显微镜呢?出示课题导入。 方案三:提问激趣,引出课题:生物课上是怎样使用显微镜的?是由哪几部分组成?你们知道为什么显微镜能比普通的放大镜放大倍数大得多吗?

二、推进新课 探究点一 显微镜 1.介绍显微镜的发明 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数以百计的“新的”微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从人体到植物纤维等各种东西的内部构造。显微镜还有助于科学家发现新物种,有助于医生治疗疾病。1931年,恩斯特·鲁斯卡通过研制电子显微镜,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这使得科学家能观察到像百万分之一毫米那样小的物体。1986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奖。 2.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自制水滴显微镜。 参考器材:滴管、烧杯、水、观察纸、透明的磁带盒、放大镜 1.将观察白纸(上面有一个小箭头)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将磁带盒盖中的一块,放在白纸上,再在盒盖上用滴管滴一小滴水,透过水观察。 现象:看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像。 3.再利用一块放大镜(凸透镜)在上面观察水滴中的箭头。 现象:看到一个被放大得更大的箭头。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学习情境,使学生经历体验,领悟显微镜成像的原理,从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突破重点。 教师播放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物镜和目镜由凸透镜组成 显微镜??? 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 (1)显微镜主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2)什么是目镜? (3)什么是物镜? (4)物镜的作用是什么?它与生活中哪种透镜作用相似? (5)目镜的作用是什么?它与生活中哪种透镜作用相似? (6)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为什么? 总结: 1.结构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目镜。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同步练习(含答案)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1.填空题。 (1)拿显微镜时,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托着,将显微镜向 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2)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时,必须把物体制成。 (3)使用显微镜时,我们一般用眼进行观察。 (4)在使用显微镜时,慢慢地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 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 2.填图题。 标出显微镜各个部分的名称并回答问题。 3.排序题。 请将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排序。 ( )上片:将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 ( )安放: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桌面上。 ( )观察: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位置。 ( )调焦:调节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地抬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 )对光: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到一个亮的光圈。4.判断题。 (1)要想观察植物的细胞结构,可以直接将植物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 ) (2)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如果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看到的情 况是视野范围变大,细胞变小。 ( ) (3)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中的小黑点是细胞核。 ( )

5.选择题。 (1)1663年,( )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结构,他将观察到的“小房间”命名为细胞。 A.詹森父子 B.伽利略 C.罗伯特·胡克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的建立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之一 B.植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但是动物体不具有细胞结构 C.橡树树皮的细胞是长方形的 (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是近似( )的。 A.圆形 B.正方形 C.长方形 6.连线题。 请将制作洋葱表皮切片装置的工具与其用途进行连线。 镊子盛放多余的洋葱片 滴管夹取实验材料 载玻片吸取少量液体 培养皿放置切片标本 烧杯吸取多余的水分 裁纸刀盛放液体 吸水纸切割洋葱 7.画图题。 画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结构,并说说与肉眼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结构有什么不同。 不同点:

心理健康教案-珍爱生命主题班会设计

《珍爱生命》主题班会教案设计 新会睦洲中学卢丽霞 一、理论依据 当代的很多中学生因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很优越,因而养成了一种安逸享乐的习惯,解决困难的能力,心理承受力都较差。当困难(在成人眼里算不上困难)突然降临时,往往不知所措,采取逃避的态度,有的甚至“轻生”。 二、设计思路和关键词 通过认识生命的可贵,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学会珍惜生命。 (一)目标要求 1、认知目标 认识人是怎么样来的?让学生明白生命来得不易,从而珍惜生命。2、情感目标 通过一系列的遇到挫折的故事渲染气氛,让学生感同身受,使他 们明白挫折与困难是所有人都会遇到的,并不是只发生在自己身 上。 3、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如何处理挫折,不能轻易放弃生命。

(二)教学对象分析 很多中学生因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很优越,因而养成了一种安逸享乐的习惯,解决困难的能力,心理承受力都较差。当困难(在成人眼里算不上困难)突然降临时,往往不知所措,采取逃避的态度,有的甚至“轻生”。 (三)教学内容分析指导 1、知识要点 唱歌、朗诵、故事、诗歌等表演 2、重点及难点分析 重点和难点都是把握好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教会他们如何来应对挫折,营造开心健康的学习生活心态。 3、课时安排建议 课时1节课 (四)内容指导 生命是美丽的,世界的美好也正在于生命的存在。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无数的生命,而且我们每个人就是一个生命。那么,我们关注过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生命吗?当代的很多中学生因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很优越,因而养成了一种安逸享乐的习惯,解决困难的能力,心理承受力都较差。因此,当困难(在成人眼里算不上困难)突然降临时,往往不知所措,采取逃避的态度,有的甚至“轻生”。生命只属于我的一次,我们该把她打扮得更加光彩,生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会在你的背后留下空白。我们要让生命得有意义,必须对自己负责任。

免疫学实验教案

[键入公司名称] 免疫学实验教案 研究生教育实习 潘熙萍(Y20090201) 2011/1/14 [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

实验一免疫血清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熟悉免疫血清的制备过程; 了解动物实验的基本知识。 二、实验原理 将抗原物质经适当途径,按照预先制定的免疫方案免疫动物,经过一定时间,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抗体并释放入血液,当血中抗体达到一定效价时采血,分离血清,即为特异性免疫血清(又称为抗血清)。因抗原具有多种表位,可激活多个克隆的B细胞活化产生抗体,因此,这种免疫血清又称为多克隆抗体。 本实验以绵羊红细胞(SRBC)作为免疫原,以家兔为免疫动物,制备兔抗养红细胞免疫血清(也称为溶血素) 三、器材和材料 1.动物健康成年家兔,雄性,体重2-3kg;健康成年绵羊。 2.试剂生理盐水、碘酒、75%酒精。 3.器材剪刀、镊子、无菌注射器、量筒、无菌毛细滴管、无菌试管、离 心管、三角烧瓶(200ml)、动物固定架、手术器械一套、塑料放血管等。 四、实验步骤 1.抗原制备 (1)用碘酒和75% 消毒绵羊皮肤,抽取颈静脉血液,注入含有等量阿氏液的三角烧瓶内,混匀。阿氏液既有抗凝作用,又适于储存SRBC。分装后置4℃冰箱内,可使用3周。 (2)无菌取上述绵羊血于离心管中,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2000r/min,离心5min,吸弃上清液和白细胞层,再用无菌生理盐水与SRBC混匀, 2000r/min,离心5min,重复3次。最后一次离心10min,以使血细胞沉积于管底,弃去上清液。 (3)根据红细胞积压,用生理盐水配成20%SRBC悬液。 2.免疫动物 (1)全班分为4组,每组选择健康雄性兔1只,用于免疫。

新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5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习题和答案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1.填空题。 (1)拿显微镜时,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托着,将显微镜向 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2)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时,必须把物体制成。 (3)使用显微镜时,我们一般用眼进行观察。 (4)在使用显微镜时,慢慢地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 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 2.填图题。 标出显微镜各个部分的名称并回答问题。 3.排序题。 请将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排序。 ( )上片:将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 ( )安放: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桌面上。 ( )观察: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位置。 ( )调焦:调节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地抬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 )对光: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到一个亮的光圈。4.判断题。 (1)要想观察植物的细胞结构,可以直接将植物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 ) (2)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如果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看到的情 况是视野范围变大,细胞变小。 ( ) (3)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中的小黑点是细胞核。 ( )

5.选择题。 (1)1663年,( )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结构,他将观察到的“小房间”命名为细胞。 A.詹森父子 B.伽利略 C.罗伯特·胡克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的建立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之一 B.植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但是动物体不具有细胞结构 C.橡树树皮的细胞是长方形的 (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是近似( )的。 A.圆形 B.正方形 C.长方形 6.连线题。 请将制作洋葱表皮切片装置的工具与其用途进行连线。 镊子盛放多余的洋葱片 滴管夹取实验材料 载玻片吸取少量液体 培养皿放置切片标本 烧杯吸取多余的水分 裁纸刀盛放液体 吸水纸切割洋葱 7.画图题。 画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结构,并说说与肉眼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结构有什么不同。 不同点: 8.【探究题·选择】小金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遇到一些问题,请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五(2)班 毒品就像洪水猛兽,将一切美好的食物吞噬,毁了一个人的所有。以下是小编带来的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欢迎阅读借鉴。 活动目标: 1、使同学了解毒品对社会、家庭、个人的危害,从而珍惜宝贵的生命,拒绝毒品远离毒品。 2、激发同学的社会责任感,使每位同学以后对有关毒品的言行等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活动准备: 学生收集资料,教师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 活动过程: 一、出示题目:《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 毒品都有哪些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回答) 2、讲解:(让学生看图片)毒品的品种很多,一般我们知道的有吗啡、杜冷丁、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冰毒、摇头丸;它的来源也很广,既有天然生长的植物,又有从天然植物中加工提炼的化学药物以及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辅助材料:

1、鸦片:鸦片取自罂粟花落之后结出的果,割开罂粟果,从中流出的白色浆液在空气中氧化分干,就是鸦片,鸦片中有 20 种生物碱,其中吗啡的含量约10%,长期吸食会使人消瘦,体质下降,免疫力下降,感染各种疾病。 2、吗啡:是从鸦片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白色针状结晶。它对呼吸中枢有叫强的抑制作用,用量过大可致呼吸缓慢,甚至出现呼吸中枢麻痹,这通常是吗啡中毒死亡的直接原因。吗啡比鸦片更易上瘾。 3、海洛因:俗称白粉,是吗啡和其它化学物品混合加热合成的。极易上瘾,长期吸食或注射海洛因,会使人身体消瘦,瞳孔缩小,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病毒性肝炎,肺脓肿及艾滋病,极难戒除。 4、冰毒:学名是去氧麻黄碱或甲基安非他明。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一种,它是无臭、带苦味的半透明晶体。吸食冰毒将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极强的刺激作用,长期使用会导致大脑机能损坏。吸食者常发生精神分裂而自杀、自残。 5、摇头丸:学名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一种,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长期服用,会严重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偏瘫,也很容易使吸食者的行为失控而发生以外。 6、可卡因:化学名为苯甲基芽子碱,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小剂量的可卡因能导致心律减缓:剂量增大后则心律增快,呼吸急促,可出现呕吐、震颤、痉挛、惊厥等现象:如果大计量。则可导致死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