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墨的由来

中国墨的由来

中国墨的由来
中国墨的由来

中国“墨”的由来为何?

传说古代在没有墨的时候,写字和画画很不方便。周宣王时,有个叫邢夷的人很擅长绘画。一次,他因为弄脏了手,来到附近的小河清洗,正洗手时他看见旁边有一块乌蒳八黑的东西,好奇的捡起来一看,发现是块松炭,然后就给澤了回去。

他不经意的看到自己的手,噗…笑了出来,没想到刚刚洗过的手更黑了。他心里想,松炭可以把我的手染成黑色,那就应该能用它来写字和画画。邢夷随手就捡起松炭带回家了。

邢夷回到家里后,很快就把松炭磨成粉末,再加了一些水,但是怎么也凝聚不起来,他左思右想都没想到好办法,就在这时,他的夫人因为叫他吃饭他没听见,所以索性把糯米粥端到面前让他享用。

邢夷好像半醒似的双手拿着松炭末,全都倒进粥碗里,忽然间碗里马上变成了黑糊糊的半固体状了。邢夷看到之后,很高兴的将碗里的东西再作搅拌。这时,邢夷发现夫人的袖口上有块地方特别乌黑。

邢夷问夫人:“这片乌黑是怎么回事?”夫人一看:“喔!这是刚刚在灶炉下做饭时碰到的锅灰!”说完,就用手拍来拍去,但怎么也无法处理掉袖子上的脏东西。

这回,邢夷又高兴地说:“这下可好了,锅灰可比我检来的松炭更黑,粉末也更细,用它来写字是最好不过的了”。

邢夷便把锅灰弄下来再跟水一起搅拌,用筷子蘸了些,就在墙上画了几笔,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墨汁。

虽然邢夷发现了这样可以方便写字,但它却携带不便。邢夷就用之前的办法把糯米熬成粥,和松炭及锅灰混合着搅拌,再经过揉搓后变成方条,然后拿去晒干,要用时只要再加一点水磨一下,就可以用来写字和作画了。

邢夷刚开始把这个墨条取名为“黑土”,又觉得不妥,便把“黑土”两字合为一起单字“墨”,历史称这为“邢夷墨”,这也是中国最早的一块墨了。《述古书法纂》有记载:“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指的就是这个。

中华老字号:“戴月轩”毛笔

湖笔产于浙江天兴县的善琏镇,历史上属湖州管辖,因而所产之笔称为“湖笔”。湖笔风格齐全,品种繁多,根据使用和原料不同,可分为羊毫(羊毛)、紫毫(兔毛)、狼毫(黄鼠狼尾巴上的毛)、兼毫(前三种毛的混合物)四大类,规格有250多个。羊毫最软,紫毫最硬,狼毫锐而健,兼毫则刚柔相济。

湖笔关键在于毛尖上那段透亮的部份,称为“颖”。制成一支湖笔要经过70多道工序,每道工序要求都很严格。湖笔内外优美,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点。而由戴月轩制造的湖笔

更是品质精良,具有提而不散、铺下不软、笔锋尖锐、刚柔兼备的特点,故而深受文人墨客、画家学士们的喜爱。

“戴月轩湖笔徽墨店”是整个北京琉璃厂惟一一家以人名作店名的老字号,它以制售湖笔而闻名。该店原名“戴月轩笔墨庄”,后改为“戴月轩笔铺”,匾额是徐世昌所书。

戴月轩,名斌,月轩是其号,是“湖笔”故乡浙江湖州人。幼年来京,在北京琉璃厂东口的贺莲青湖笔店当学徒。他学艺刻苦,短短几年便掌握了制笔诀窍,未出师便小有名气。

他制笔的技艺高超,经他整修出的笔特别好,书写者使用起来与同样的湖笔相比有迥然不同之处。后来,他便在毛笔杆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出售。天长日久,这家笔店的毛笔声誉大振,戴月轩三字也出了名,在许多书画家笔筒中都备有戴月轩毛笔。

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戴月轩和几个制笔工友在琉璃厂开设了一家以自己名字为店名的前店后厂式笔墨庄——“戴月轩笔墨庄”。店中所制售湖笔的原料均由浙江湖州进货,再亲手加工、精修、整理后出售,以保证其正宗。

戴月轩毛笔具有毛笔尖、齐、圆、健的“四德”,品种繁多且各有特色。山羊毛制作的羊毫笔性柔软;野兔毛做的紫毫笔性硬健;黄鼠狼毛做的狼毫笔性中常。还有用羊毛、兔毛、狼毛混合制成的羊紫狼毫笔;也有用貂毫、鸡毛制成的毛笔,都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

另外,有些采取特殊工艺加工的精品,如乌木镶头、玉杆或玉顶,再配上锦盒包装,更是古色古香,格外珍贵。

中华老字号:“荣宝斋”字画

在琉璃厂西街,有一家经营字画的百年老店——荣宝斋。有多少人知道,一百多年前,荣宝斋只是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店;又有多少人知道,当年荣宝斋曾经靠出售官员名录《缙绅录》而发家,分店遍布南京、上海?

据有关史料所载,荣宝斋的前身是南纸店松竹斋,始建于清朝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后于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更名为荣宝斋,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悠久历史。

松竹斋的创办者是浙江绍兴人氏,姓张,他最初是用其在京做官的俸银开办了一家小型南纸店。

纸店的经营范围主要是三部分:一是书画用纸,以及各种扇面、装裱好的喜寿屏联等等;二是各种笔、墨、砚台、墨盒、水盂、印泥、镇尺、笔架等文房用具;三是书画篆刻家的笔单(所谓笔单就是书画篆刻家们经过名家推荐,订出其作品出售的价格标准)。

松竹斋代客订购,可以从中提成。同时挂笔单的书画篆刻家们又在该店购买纸张笔砚等各种用品、使松竹斋有一笔很可观的稳定收入。

那时琉璃厂内最出名之南纸店,首推松竹斋,因其承办官卷、官折而得名。盖专制承平时代,朝内衮衮诸公无所事事,乃于阅看外省各大吏呈递奏折时,挑剔其件中之破体字及与各种款式之不符者,以为尽心于国事也。

大凡臣下呈递折件,字要工楷洪武正韵,尤当谨记本朝历代皇帝之庙讳,与天边皇、背旨、落地臣,种种之避忌。稍有疏忽,即被阅折大臣指出,轻则罚俸,重则降级,是以封疆大吏均皆引以为戒。故对于选用奏折,必须纯洁无疵者为上上品。

琉璃厂松竹斋深知奏折关系本人前程者甚大,对于此事十分留心,每一白折必经十数人之手拣选而得,稍有微细之墨迹即打入残货推内,故其价比较他铺昂贵半倍有余。凡售出者,绝无丝毫毛病,用主买去准可放心。因而各省疆吏,皆知松竹斋货物可靠,由此生意更见发达。

但是,松竹斋的店主毕竟是官宦之家,并不精谙于经商买卖之道。到了道光年间,松竹斋的生意传到了张仰山的手上。张仰山的书法篆刻堪称一流,但兴致用心却不在店铺的生意上,松竹斋的生意日渐萧条了,到了难以维持的境地。

不久,气恨交加的张仰山便撒手人寰,紧随其后的独生儿子也不幸英年早逝。整个家族的重担都落在了张仰山的儿媳张李氏的肩上。此时的松竹斋已是债务缠身。在众人眼里,这份家业似乎已走到了油枯灯尽的一天。

在张李氏的主持下,松竹斋聘用商人庄虎臣为经理,下决心弃旧图新、改变面貌。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将店名改为“荣宝斋”,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并请当时著名的大书法家陆润庠(清同治状元,曾任国子监祭洒)题写了荣宝斋的大字匾额。

随有时光的推移,业务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后荣宝斋又以其绝技木板水印闻名中外。

木板水印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古老的手工印刷技术,用这种方法印制出来的中国画酷似原作,可以达到乱真的地步,这是当今任何印刷方法都无可与之相比的。当年,就连齐白石老先生面对荣宝斋复制后的自己作品,也难辨真伪。

中华老字号:“一得阁”墨汁

北京“一得阁”墨汁,距今已有近140年的生产历史。

相传清朝同治年间,安徽一位姓谢名松岱的书生进京赶考,结果名落孙山,不想身边盘缠又已用尽,不得不流落北京街头。正值穷愁潦倒之时,他忽然想起当时在考场上研墨的情景,深感研墨太费时间,耽误答卷。既然在考场上研墨既费时又费力,能不能有一种可以直接用

于书写的墨汁呢?

于是,谢松岱亲自动手试验,经过多次的选料研制,终于摸索出用油烟加上其他辅料可以制成同墨块效果相同的墨汁。他将自己精心研制出来的几瓶墨汁拿到考场外面兜售,结果深受考生欢迎。

于是,这位书生放弃了考试做官的念头,于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在北京琉璃厂西街44号开设了第一家生产经营墨汁的店铺,自书对联“一艺足供天下用,得法多自古人书”,并取上下联的头一个字“一得”,亲手书写匾额“一得阁”,悬挂于门前。自此,一得阁的声誉不胫而走,蜚声京城。

谢氏身后无子,在他去世以后,店铺传给学徒。后来,“一得阁”声誉日臻,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在天津、上海、西安、郑州等大城市先后开设分号,买卖更加兴旺。当然,“一得阁”其后的大规模生产墨汁,已经改造制墨原料和工艺,而非早期的制墨之法了。

现今“一得阁”墨汁是采用四川自贡的高色素炭黑、骨胶、冰片、麝香、苯酚为原材料,运用传统工艺精细加工而成。

四川自贡的高色素炭黑色深光亮;骨胶具有托浮力,使墨着纸而不湮;冰片、麝香均为香料,清香四溢;苯酚是防腐剂,使墨汁长期贮存不腐不臭,一年四季都可使用。

所以,“一得阁”墨汁具有书写流畅、色泽乌黑光亮、香味浓郁、写后易干、耐水性强、适宜揭表等特点,得到了书画界的一致好评。

中华老字号:“胡开文”墨店

墨是中国古代文房四宝之一,历史悠久。西周时期出现了人造墨,春秋战国时期墨被广泛使用,以后不断创新、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高峰。

据《徽州府志》记载,徽墨创始于唐末,易州(今河北)著名墨工奚超因战乱,携子廷圭南逃至歙州,因此地多松,又有清泉可供制墨,便定居下来,重操制墨旧业。

不久,他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佳墨,被南唐后主李煜视为珍宝,遂令奚廷圭为“墨务官”,并赐姓李,奚氏一家从此变为李姓。李墨顿时名扬天下,时有“千金易得,李墨难求”之说。

在这种风气的激荡下,各朝制墨高手纷纷涌现,推动了徽州墨业的发展。到了清代,徽墨制作出现四大名家,即曹素功、汪节庵、汪近圣和胡开文。胡开文墨店作为后起之秀,善于把握时机,在商业竞争中逐渐领先,名列清代四大墨家之首。

胡开文旧居位于休宁县海阳镇齐宁街育才巷内,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是一座由大厅、客厅、花厅、八合院、四个四合院、五个大三间以及帐房、厨房等组成的建筑群,内有128个门洞相互连接。

房屋前后还有花园式的庭院,现已毁坏过半。胡开文是绩溪人,旧居却座落休宁县城;其本名胡天柱鲜为人知,却以开文名世。欲解其中之谜,不能不说到其创业的历史。

胡天柱(1742年~1808年),原名胡正,字柱臣,号在丰,绩溪县上庄乡人。乾隆二十年(1755年)从家乡来到休宁县城汪启茂墨店当学徒。由于干活勤快,不怕吃苦,为人诚实,善于经营,因此在16岁时被汪启茂招为上门女婿。

乾隆三十年(1765年)承租屯溪汪采章墨店,这标志着胡氏墨业的肇始。乾隆四十蒳年(1782年)承继汪启茂墨店。胡天柱接管墨店后,回想到孔庙内“天开文运”匾额的象征意味,于是撷取中间两字,将“汪启茂墨店”改名为“胡开文墨庄”。

关于改换店名一事,在民间还流传着李廷圭梦点胡天柱的传说。胡天柱继承岳父汪启茂墨店时,已濒临倒闭,他日夜思索着如何振兴店业。

有一次他从老家绩溪上庄村省亲回来,经过一座叫“溪源”的山。爬到半山腰,天色已黑,只得摸到附近一座山神庙里宿夜。睡至半夜,忽然眼前一亮,只见一位白发老翁手托一墨,飘然而来。

老翁在他面前站定,问道:“你就是休宁汪氏墨店的胡天柱吗?”胡天柱说:“正是。老翁怎知贱名?”

老翁笑道:“我便是南唐李廷圭,知你接替汪氏墨店,店业待兴,特来转达神明旨意。你可将店号改为‘开文’,取‘天开文运’之意。”说罢,将印有“岭耀彩”字模的神墨交与胡天柱,飘然而去。

胡天柱从梦中惊醒,朦胧间见庙堂正上方有一块斑驳的匾额,上书“岭耀彩”四字,大喜过望。胡天柱回到休宁,当天就挂出了“胡开文”招牌。

接着,根据梦中的幻境,融合徽州山水的风光,花了九九八十一天时间制作了一套“岭耀彩”墨模,用它制出的墨立刻震动了制墨界和文坛。胡开文墨店很快兴旺起来。

胡开文墨店之所以卓立于世源于其一流的质量,而产品的质量往往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为了保证原材料的质量,胡天柱令其子在黟县渔亭办了一爿正太烟房,利用渔亭一带丰富的优质松木,精炼松烟,这就为优质产品提供了重要的原料保证。

此外,他改革配方不断提高生产工艺标准,终于生产出一批墨质极佳的著名珍品,如“苍佩室墨”、“千秋光”、“乌金”等。他所制作的“集锦墨”则长期当作贡品送入宫廷。

“鱼戏莲墨”是他制作的一锭名墨,墨体呈手卷式,长12.3厘米,宽6厘米,厚1.4厘米,重157克。

墨的正面是当时户部尚书、歙人曹文埴所书乾隆皇帝五言绝句:“鱼戏莲叶壮,潜跃适生殖,周南喻民劳,慎哉鲂尾赤。”字体为楷书填金,末款书“臣曹文埴敬书”,并附“臣”、“埴”之连珠印。墨背面镂鱼戏莲图,体现江南盛世景象。一侧楷书“乾隆年制”,一侧楷书“胡开文造”。

胡天柱以墨业致富后,曾捐官而获从九品头衔,被赐予奉天大夫,成为正宗绅士。胡氏后人世代制墨,1915年所制“地球墨”获巴拿马博览会金奖,使胡开文墨业又一次大放光辉。

中华老字号:“曹素功”墨庄

曹素功,原名圣臣,字昌言,号素功,安徽歙县岩寺人,清代制墨名家。他原是一位秀才,由于一直未能走上仕途,便在家乡潜心经营制墨。

早期,曹素功继承其亲戚明末著名制墨家吴叔大经营的“玄粟斋”墨店,以其墨模制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

后来,曹素功研制出一套黄山图的集锦墨,这套名贵的墨,共三十六锭,分别代表黄山三十六峰,每锭墨形、色彩均按黄山各峰形状、大小、特征而定,拆开时,是黄山诸峰,独立成景;拼合起来,恰巧是一幅完整的黄山全景。

康熙皇帝巡视江宁时,曹素功将他精心设计制作的黄山集锦墨作为贡品献上,康熙帝看后赞叹不已,亲自为该墨赐名为“紫玉光”。从此曹素功墨名声大噪,后为避康熙“玄烨”之名讳,改店名为“艺粟斋”。

据《墨林初集.墨品赞》记载,曹素功的制墨主要有“紫玉光”、“青麟髓”、“千秋光”、“笔花”、“天琛”、“天瑞”、“非香”、“大国香”以及集锦墨“豹囊丛赏”等名墨,墨品既注重实用价值,又讲究制作精美,“其配方神秘,做工考究,名闻天下。”曹素功墨从此走上了徽墨之冠的宝座。

曹素功墨庄乾隆年间迁址苏州,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又迁址上海,子孙相传,历经十几代,绵延近400年,有“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的美誉。

曹素功墨庄制造的墨锭有着独特的优点。首先,它的选料十分考究,尤其是高级油烟书画墨,更是如此。它的原材料是以桐油、麻油等动植物油料燃炼成墨灰,再配上上等的纯牛皮“广胶”作为原材料,然后加入金箔、天然麝香、梅片、冰片和其他名贵中药材,精制而成。

其次,曹素功墨庄的墨锭制作工艺十分考究,从材料选择,到配制、燃炼、成型、出厂,每一道工序都有独到的技术要求。于是,经过特殊技术燃制而成的曹素功墨锭便具有以下特点:

(1)墨锭发出紫玉光泽,历久不褪。

(2)蘸笔不胶,入纸不晕。

(3)香味浓郁,防腐不虹。

(4)坚而发墨,托裱不化。

曹素功墨庄生产出来的墨锭具有以上独特的“国粹特色”,用曹素功墨庄的产品,“作书色泽黝而能润,作画神彩焕发,浓而不滞,淡而不灰,层次清晰”,能够充分表现出文人墨客所要表达的意象、物像,能够传神写照,因而,这样的产品不仅在中国书画界备受欢迎,而且也为世界文化界所瞩目。

天下第一墨

清朝康熙年间,乌海图是徽州知府,他不但贪赃枉法、鱼肉乡民,在任内短短几年间,就把富庶美丽的徽州古城搅得百姓生活困苦、民怨沸腾。乌海图为了自己仕途能更上层楼,还派属下四处收集奇珍异宝上贡朝廷。

一天,他从重金收买的皇宫眼线得知康熙皇帝最近迷上“墨宝”,不由得喜上心头。因为就在他管辖的徽州城内,就有许多制墨高手,其中有一个叫曹素功的秀才,他家墨坊制出的墨用料考究,墨身雕有不同的图案文字,做工十分精巧,几乎就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品。

但曹素功为人脾气古怪,从不肯为别人专门设计,只凭自己的爱好而制作。曾有许多达官贵人带着文字图案请他制墨,都被他当场回绝。这次乌海图和师爷亲自登门拜访并委托他制墨,不知是不是迫于乌海图的淫威,他爽快地答应了。知道的人都为他叹息,也有人说他假清高。

曹素功毫不理会这些流言蜚语,亲自带人上黄山的天都峰伐来几棵百年老松,运回墨坊经多种程序的精心制作后,只剩最后一道工序--雕刻。曹素功花了两天两夜将自己关在雕刻房,终于把乌海图想要的墨宝完成了。

这块椭圆形墨宝散发着淡淡麝香味,上面精雕着徽州古城和黄山峰图案,当乌海图一见这墨宝,不由得眉开眼笑说∶“曹先生果真是制墨高手,难怪你敢在墨面刻上‘天下第一墨’这五个字,真是名不虚传!如果能博得皇上欢心,本官一定厚赏你!”

不久,这块墨宝便就出现在康熙皇帝的御书房。康熙皇帝见“天下第一墨”这五个字刚劲有力,忍不住想试看看这墨有何奇特之处。于是亲自研磨墨汁,并挥笔在宣纸上写下“天下第一墨”五个大字。

等字迹风干后,康熙帝开始细细观赏,初时只见宣纸上的字墨乌黑发亮,与平常并无不同,可是拿远侧看,五个大字竟发出淡紫色的光芒。“真是天下第一墨宝呀!”康熙帝不由得赞赏起来!

再仔细玩赏,忽然发现“墨”字上下两字分得太开,不但不符章法,且图案中的黄山峰顶上的太阳也没涂金粉。康熙帝满怀疑问,心想有机会倒要问问这制墨高手,这是何故?

隔天早朝时,康熙皇帝命小太监把这块“天下第一墨”拿给群臣轮番观赏,还把自己写的那幅大字向他们展示。消息一下传到徽州城,乌海图好不得意,摆酒宴、请戏班唱大戏,一连热闹了三天以示庆贺。

曹素功真是一举扬名,各地墨商都纷纷赶到徽州城向曹素功订购墨宝,这下也招惹城内同行妒嫉,但曹素功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整天皱着眉头长叹气。

第二年开春一过,曹家墨坊忽然来了两个客商,一个相貌堂堂,自称是京城来的墨商“黄三”,另一个显然是跟班。他们拿出一张两万两的银票,还带来一张“天下第一墨”的拓图,说是花重金收买皇宫太监才取得,想订制一模一样的的墨宝。

曹素功当场回绝并说:“原以为皇上是识墨之人,所以费心给他制了‘天下第一墨’,但看来皇上也看不出我墨中的奥妙呀!”

黄三爷听了说:“我听朝中大臣们说,皇上不但赞赏你所制的墨宝,还亲自写了‘天下第一墨’五个大字,而且发现所写的字侧看会出现淡紫光芒,说有机会要见你一面呢!”

曹素功摇头说:“我不是想让皇上看到这些,而是雕在墨身上的字和图案呀!墨制得再好只是书画之用,让皇上知道这一州百姓生活疾苦才是主要的啊!”曹素功看黄三爷不吱声,便说:“黄三爷远从京城来,不如先陪黄三爷出外走走,制墨之事日后再商量吧!”

黄三爷立即答应了,于是一行三人走到大街上,看到一个衣衫不整的年轻人,正跪在许国大学士的八角牌楼下磕拜,嘴里喃喃自语:“许阁老呀,你得为晚生做主……还我娘子啊!”

黄三爷见了忙问其故,曹素功低声说:“这是当地的方秀才,前年春天他和娘子到郊外踏青,碰上知府大人的公子,那公子见他娘子美貌非凡,便仗着家势把她抢去。谁知方秀才的娘子是个烈性女子,在经过‘万年桥’时,便跳进河中自尽了!”

黄三爷听完怒问:“难道这里没有王法吗?”曹素功摇摇头说:“我再带你去一个地方,你就知道有没有王法。”

他们转到街尾的一片废墟前,曹素功指着废墟说:“这原是城中首富赵百万的家。因为知府大人知道他家有一祖传翡翠白菜,就要他交出来,说要进贡给皇上。但赵百万不答应,当天半夜这里发就生火灾,赵百万一家二十余口全都葬身火海。听说那翡翠白菜已进皇宫,当今皇上哪里知道这棵白菜是多少人命换来的呀!”

走了大半天,天色已暗下来。黄三爷要回客栈休息,约好来日再与曹素功商量制墨之事。

第二天一早,黄三爷独自一人来到曹家,神色凝重的说:“昨天与曹先生在街上走了一趟,回去后再细品先生的墨作,觉得图案中的‘墨’字上下分离太多,实是故意所为,分明是说图案中的徽州城,乃天下第一‘黑土’啊!”

曹素功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说:“黄三爷真是我的知己啊!如果皇上也像你一样洞悉这墨宝里的秘密,能把这乌海图狗官查办了,也就不枉费我苦心制出那‘天下第一墨’了。”

黄三爷听了“哦”的一声说:“曹先生不必灰心,多行不义必有报应,依我看乌海图也快活不了几天了!”曹素功看了黄三爷一眼笑笑说:“真如黄三爷所说,曹某到时就送你一块真正的‘天下第一墨’!”

没想到黄三爷的话很快就应验了,第二天早上,徽州城里来了大队官兵,把知府衙门团团包围,原来两江巡抚于文龙大人接到皇上密旨,特从杭州带兵来这里查办乌海图。当日午时三刻,乌海图就被押往菜市口开刀问斩!乌海图被斩后,徽州城内百姓都欢欣鼓舞,家家燃放爆竹,比过大年还要热闹。

这时,两江巡抚于文龙也陪同黄三爷来到曹素功的墨坊,黄三爷的随从大喝一声:“曹素功,还不快跪下叩见皇上!”曹素功好像并不吃惊,领着墨坊的一帮伙计跪地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

黄三爷笑着上前扶起曹素功说:“其实朕的身份曹先生早就知道了,这次微服私访能遇先生,朕不虚此行呀!”

曹素功赶忙道:“草民不敢欺瞒皇上,宫廷中有位画师是我小时同窗,他曾给草民看过皇上的画像,所以皇上一进墨坊,说要买‘天下第一墨’墨宝时,草民就猜出皇上的身份了。”

说着曹素功转身进了墨坊,出来时手里捧着一块椭圆形的墨宝,墨宝上那黄山峰顶的太阳也涂上金粉了,正闪烁着金黄色的光芒。曹素功微笑着说:“皇上,这块墨是我早就制好的,下面该写什么,还是请皇上御笔亲题吧!”

康熙皇帝哈哈大笑道:“朕可不能学那乌海图贪得无厌呀!曹先生之前已经送了一块‘天下第一墨’给朕了,这块墨宝你还是自己留着,不过这字朕还是要题的!”于是命人取来文房四宝,就挥起狼毫在宣纸上写下“紫玉光”三个遒劲的大字,还在旁边落了款。

后来,曹素功把这“紫玉光”三个字和“康熙御笔”的落款,雕刻在那块椭圆形墨宝上,作为他们曹家墨坊的镇店之宝。自此,“紫玉光”墨宝之名誉满天下,人们不远千里前来求购徽州曹家墨宝,他们不仅是冲着这墨宝的名气而来,更景仰制墨大师曹素功智告赃官的智慧和高尚人品。

盛世明君唐太宗之书法逸事

唐太宗李世民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在中国书法史上,他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唐太宗从小就受翰墨薰陶,虽然半生戎马倥偬,但只要有机会就会挥毫作书。

唐太宗在《指意》中说:夫字以神为精魄,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也,以心毫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他尤爱王羲之的书法,谓之“尽善尽美”。曾下诏重金征求羲之遗墨,并自撰《王羲之传》。

据载,唐太宗每得王帖,不仅自己锐意临仿,还命诸王子临帖五百遍。唐太宗的书法深得王羲之神髓,笔划爽利,激越跌宕而又浑然天成。其所书的〈晋祠铭〉不仅开了行书于碑之先河,而且也是难得的书法名碑。

唐太宗练字

唐太宗的笔法源自“二王”,但他也很善于向当时的书家学习。他在处理政事的空闲时间里,潜心研习书法,经常与大臣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切磋书艺。被誉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虞世南,精通古今,文章书法下笔如神,唐太宗一向很尊敬他,也经常临摹学习虞世南的书法。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唐太宗深感虞世南字体中“戈”字最难写,不容易写出其中的神采。有一次,他练习“戬”,因怕写不好有失体面,于是便故意将“戈”字空着不写,而私下请虞世南代为填补。

随后唐太宗请谏议大夫魏征观看,并征求魏征的意见说:“你看朕的字是否像虞世南的字?”魏征恭恭敬敬地仔细看了一遍,含笑道:“臣不敢妄加评论陛下的书法。”唐太宗说道:“你直言无妨,朕恕你无罪。”这时魏征才奏道:“今窥圣作,惟戬字戈法逼真。”唐太宗不禁赞叹魏征的眼力高,也更看重虞世南的书法了。

李世民身体力行地倡导书法,促使唐代书法成为中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

唐太宗设宴写飞白书

飞白书是一种书写方法特殊的字体,相传为东汉书法家蔡邕受了修鸿都门的工匠用帚子蘸白粉刷字的启发而创造的。飞白书的笔划有的部分呈枯丝平行,转折处笔划突出,显现苍劲浑朴。北宋黄伯思说:“取其发丝的笔迹谓之白,其势若飞举者谓之飞。”“书圣”王羲之及其子王献之俱精于飞白。据《书史会要》载,“(唐)太宗善飞白,笔力遒劲,尤为一时之绝。”

唐张彦远在《法书要目》中记载着这么一个故事。贞观十八年二月十蒳日,唐太宗在玄武门召见三品以上大臣,并且设宴款待他们。在吃饭期间,唐太宗提笔写飞白书。大臣们看了十分赞赏,乘着酒兴争着从唐太宗手里夺取墨迹。散骑常侍刘洎跳到皇帝的龙床上抢到了飞白书,其不得者纷纷指责刘洎踩了龙床,冒犯了皇上,罪该万死。

唐太宗笑了笑,很风趣地说:“过去只听说嫔妃找藉口坐皇上和皇后的车子,今天我却亲眼看见常侍大臣跑上皇帝的龙床上了!”

御史萧翼智赚〈兰亭序〉

唐太宗十分喜爱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收藏了许多王羲之亲自书写的作品,据说有三千六百幅。但是,他一直没有得到〈兰亭序〉。为此,唐太宗一直感到很遗憾。

当年王羲之的〈兰亭序〉作为王家的传家之宝,一代一代往下传。到王羲之的第蒳代孙智永

时,他出家当了和尚,便把〈兰亭序〉传给他的弟子辩才。辩才如获至宝,将它藏在梁间暗槛中。唐太宗得知〈兰亭序〉在辩才的手中,曾三次向辩才索要〈兰亭序〉,均被他矢口否懧。太宗无奈,便命“负才艺多权谋”的“智略之士”监察御史萧翼相机行事,计取真迹。

萧翼扮成一介穷书生,带着“二王”的一些杂帖拜访辩才,两人一起谈诗论赋,品书赏画,十分投机,于是便成为了朋友。一次,辩才透露他藏有〈兰亭序〉的真本。萧翼佯笑道:“经过多次的战乱,〈兰亭序〉的真迹怎么还会在呢?我想肯定是别人仿写的。”辩才和尚见他不信,便从梁间暗槛上取下了〈兰亭序〉。萧翼仔细观察,故意说道:“果然是仿写的。”两人为此争论了起来。

第二天,等辩才有事出门,萧翼赶忙取下〈兰亭序〉真迹,来到地方官处,命令他传辩才面叩朝廷御史。辩才到后,萧翼对他说,他奉圣旨来取〈兰亭序〉,现在已经到手,特唤他来告别。辩才听后,大呼上当,气昏在地。

回到了京都,萧翼把一切禀报了皇上。唐太宗得到了〈兰亭序〉真迹,高兴极了,特别奖赏了萧翼,封他为员外郎。唐太宗把〈兰亭序〉放在座旁,早晚观赏,并令人摹刻翻拓,赐给他的皇子近臣。到临终时唐太宗还留下遗诏,要把〈兰亭序〉作为陪葬品,埋入昭陵。

这一故事记录于唐人何延之的《兰亭记》中,唐代大画家阎立本根据这一记载还创作了一幅〈萧翼赚兰亭图〉,流传于世。

翰墨精神

王羲之,字逸少,号澹斋,我国东晋时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称为“书圣”。其字飘逸而端庄、真率而蕴藉,自然生姿,又给人以静美之感,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王羲之从小就喜欢写字,7岁时字就写得很端正了,12岁时在他父亲的藏书中发现有前人写的《笔论》,便悄悄的拿出来懧真阅读。他父亲发觉后,恐他看不懂,就对他说:“等你长大了,我会给你看的。”

王羲之跪拜说:“现在就让孩儿看这书,教孩儿书法吧!”他父亲高兴的说:“好吧!你一定要记住学书法不仅仅局限于笔端纸墨之间,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写字与做人的学问。只有人品高尚,书法才能超凡入圣。”

王羲之牢记父亲教导,日夜阅读各种经书和《笔论》,勤学苦练,因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墨,人称“墨池”。他做人诚实、举止稳重,书法上博采众长,兼善隶、正、行、草各体,尤善隶书。

相传王羲之有一次来到了神奇秀丽的天台山,山光胜景使他的书法也得到润色,但他对自己所写的字还不满足。忽见来了一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的对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王羲之说:“哪里!笔力不足,请您多多指教。”

老人拿起笔写了一个“永”字,说:“我看你志坚心诚学写字,让你领悟一个笔诀。把这个‘永’字写好,书法的真功夫就在其中。”老人给他一笔一笔讲解笔画和架子结构,并告诉他写字要净心,要永远保持高洁的心境。

王羲之顿觉心明眼亮,连连拜谢先生教诲之恩,再看时,老人已飘然离去。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的传来:“卿的书法感动我,我乃天台白云……”王羲之得白云先生指教后,练字更加勤奋,就住在山中一个岩洞里静心抄写了道经《黄庭经》,这是一部道家修道之书,他的书法笔势也更加开放俊明、结构严谨。

一次,晋元帝要到北郊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匠雕刻。工匠在雕刻时非常惊奇,字迹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众人赞叹说:“王羲之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成语“入木三分”即源于此。)王羲之因才华出众,被朝廷任命担任过刺史、右军将军等(人们也称他王右军)。

他淡泊名利、爱民如子,到任会稽郡守时,正值当地遭受旱灾,他先行开仓赈饥,救助百姓,然后详细列灾情上报,多次上书要求减免赋役,为民请命。虽身为地方官,但对国家政治弊端和百姓宿愿的大事,每每直言上谏,因此而触怒权贵,他毅然辞官不做,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

王羲之始终保持质朴的本色,虔心信道、修道,他的美文妙笔《兰亭序》、《十蒳帖》等,堪为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灿烂的瑰宝。他以纯正的心感受天地造化自然万物之美,探索宇宙的深奥精微,印证到书艺上,在《书断》中说:“千变万化,得之神功,自非造化发灵,岂能登峰造极。”

在《兰亭》诗中说:“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在给友人的信札《十蒳贴》中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和尊道爱民的思想。他这样总结作字:“凡书贵手沉静,含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懧为静心凝神、心正气和,才能写好书法。

王羲之书品亦如人品,清秀超逸、精妙绝伦。李白称赞说:“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王右军》)唐太宗李世民评价王羲之书法尽善尽美,称其性格“以骨鲠称”,骨鲠意即耿直、正直,并亲笔撰写了《王羲之传论》,提倡天下学习他的字体,尤其隶书。

王羲之身处乱世,能够坚守信仰和节操,不事权贵,人们懧识王羲之的书法之美,更重要的是懧识到作为文人应具有的正气和风骨。

隶书的渊源

汉字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流传数千载,具有高度艺术成就。其书体变化丰富多彩,概括起来大体可以分为:篆书(包括大篆和小篆)、隶书、楷书(也叫作真书,包括魏碑和唐碑等)、行书、草书。在这五种书体中,篆书、隶书和楷书都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依次孕育、转化,逐渐形成的。

隶书始创于秦代,普及于汉魏。晋代人卫恒的《四体书势》说:“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注:指吏役)佐书,曰隶字。”后世也有“秦狱吏程邈创隶书”的说法,

其实程邈应该是将当时这种来自民间的书写体加以搜集整理而已。

秦代是书体继承与创新的一个重要时期。《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蒳曰殳书,八曰隶书。”基本概括了当时字体的面貌。

秦朝官方用的书体是篆书,称为“秦篆”,又叫“小篆”,但是当时的各种量器都需刻有诏书,而书刻时间紧迫,不能拘泥于篆书圆转的笔划、谨严的体势,于是利用了趋向横直方拆、便于写刻的笔划。这种变圆为方,变弧线为直线,在转变处采取折笔,不用篆书的转笔,的确比篆书的写刻要快捷、方便得多。故古人说:“篆之捷,隶也。”

早期隶书的字形构造,保留篆书形迹较多。后来在使用过程中加以发展,成为笔势和结构与小篆完全不同的一种字体。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

隶书在汉代获得发展和成熟

西汉前期,农业经济的逐渐恢复,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国家的统一,各地交通的发展,都促成文字书写的相应发展。这样,隶书的应用广泛了,逐渐取代了篆书的地位,而成为汉代普遍使用的书体。隶书发展到东汉达到了成熟阶段,并被逐渐加工、整理和规范化。其笔划的趋向工整,波势的产生,点划的俯仰,以及带装饰性的挑法,都是这种规范化的结果。

汉代隶书又称“分书”或“八分”,笔法不但日臻纯熟,而且书体风格多样。与篆书相比,隶书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从书法的技巧来看,西汉隶书之点萌如儿童用笔,其后渐次进步,执笔正直,起笔、止笔、波磔等,亦能逆笔突进,或捩、或押、或浮,故至东汉隶书用笔的技巧,比篆书圆转的线要复杂丰富得多。故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刘勰在《文心雕龙.碑》说:“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东汉是隶书进入型体娴熟,流派纷呈的阶段,其碑刻文字,数量比较多,又各具风貌,五彩缤纷,姿态万千,各臻其妙,是汉隶书体一大宝库。

东汉二百多年间,是“八分”体的全盛之时。

在此期间,采用“八分”字体的碑碣,数不胜数,仅传世的拓本就约有一百余种,东汉年间的碑碣,如“石门颂”碑、“乙锳”碑、“礼器”碑、“孔庙”碑、“华山庙”碑、“史晨”碑、“西狭颂”碑、“熹平石经”碑、“韩仁”碑、“尹宙”碑、“曹全”碑、“张迁”碑等,其碑文有纵长茂密者、有宽平疏落者、有朴茂雄万者、有骏爽疏宕者、有高浑凝整者、有华艳秀丽者、有丰厚温润者,无不各极其态,琳琅满目,蔚为大观。

到了晋唐,虽然楷书已非常盛行,但隶书依然不废,直至今日,这也正是由于隶书的结体和运笔都很富于变化、风格多样和艺术性强的缘故。

书圣之师——卫夫人

卫夫人(公元272~349年)名铄,字茂漪,河东安邑(今夏县尉郭乡苏庄)人,东晋汝阴太守李矩之〔,世称“卫夫人”。卫夫人的从祖卫觊、从伯卫?、从兄卫恒,都是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卫夫人继承先祖家传之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从存世书迹看,她的小楷深得钟繇神气,其笔法结体不在王羲之《曹娥》《乐毅》之下。卫夫人最善隶书及正书,曾拜钟繇为师,深得其“古隶”及“汉隶”笔法,据她自述:“随世所学,规摹钟繇,遂历多载。”她将卫氏家传之风融为一体,创立了一种新的隶书,时称“今隶”。

唐代书法家韦续曰:“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又若红莲映水,碧治浮霞。”连用三组美丽的形象来比拟其书法,可知卫夫人的书法充溢着美感,带有女性特有的妩媚娇柔的风格,又与钟繇迥异其趣。这是卫夫人结合自身气质特点,在学习钟繇基础之上的发展和创造。

韦续因此将卫夫人归入著名书法家,列为上品之下,即第一等第三级。唐代李嗣真对此持相同意见,他在《书后品》这样评价卫夫人:“卫正体尤绝,世将楷则。”卫夫人正书,被评论者誉为楷书之法则,她为魏体的创立,以及向隋唐楷书的过渡拓平了道路。

唐代著名书法理论家张怀罐称誉其书能“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芳树,穆若清风。”更加把卫夫人的书法归入妙品,仅仅屈居最高一等神品寥寥数人之下。杜甫诗曰:“学画先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卫夫人的正书,方笔凝重、体态端庄、字体端正、用笔合法。她那种精湛纯熟的笔书,姿态妩媚的形神可称“源远流长,曾未深有。”

卫夫人在书法理论上亦有创见。她写的《笔阵图》,仅五百余字,全面深入地参考了有关的书法理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她在书中首先提出,书法之妙“莫先乎用笔”。主张学习书法要上溯其源,师法古人,反对谙于道理,学不该赡,以致徒费精神,学无成功。

卫夫人又以简练的文辞,对笔、墨、纸、砚的选择,执笔部位及传统书法的法则,均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强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夫人在《笔阵图》中理论之精辟,见解之卓越,堪称中国古代书法理论之精髓。

“书圣”王羲之就是从师于卫夫人,可谓她的衣钵弟子。他在〈题夫人笔阵图〉一文中说:“余少学卫夫人画,将为大能。”由此可见卫氏书法造诣之深。

书圣王羲之(下)

王羲之之子王献之书法亦造诣非凡,“内擫近古,外拓趋今。古质今研,不言而喻。”穷微入圣,由于对书法的巨大成就,父子二人被誉为“二王”,变古趋今,独步书坛。以“二王”为代表的晋代书法,代表了中国书法的高度,成为书法史上的并峙的双峰。

其实“二王”书是神为人奠定的正统书风。王羲之的书法合自然之姿,刚柔兼济,美仑美奂,处处渗透“不激不励,风规自远”的中和之美。

藏骨抱筋、含文包质、温尔文雅,这种俊迈蕴藉、神骏天真的审美意识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才会被历代帝王所重,被历代文人学士奉为圭臬。正是这一刚柔相济的书法获得

了“飘如游云,矫若惊龙”的美誉,从而雄视百代,规范了两年的中国书坛。

今人变异观念,对王羲之书法的浅表理解,使王书似乎越来越成了漂亮与甜美的象征,很多人一提到二王书,首先想到的是婉转流美,一提到赵孟俯就是圆熟,媚如其人,实在是表面的很,哪里知道他们的真实意义。

梁武帝所看到的是“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时人的评价是“飘如游云,矫若惊龙”。体会的是书法蕴含的力量,而不是婉转柔美。

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在当时绝不是一句形容的话,王羲之笔力雄健,笔法超绝,其笔力之巨是后人无可比拟的。在浑圆平和之中蕴含无穷力量,契合传统文化的精神。如行云流水,感受到的是浑然天成的天籁之美,平和之下涌动的无限力量。

后世懧为社会是进步的,一切艺术都是发展的,以此割裂分解文化的庄严神圣。“风情笑拍古人肩”,懧为自己和他们一样,甚至已经超过了他们,以所谓今天的所学藐视古人,俯览先辈,内心充满了优越感。

汉代、魏晋之书,大唐书法,构建了一座座令后人仰止的丰碑,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特色。或许蔡、钟境界并不在二王之下,针对不同的层面,唯是历史的安排。

上古之人,说出的话,或许就像诗一样美,我们看《诗经》,朴素自然,好像简单,却内蕴深远;看似随便,实无处不合机要。古人讲“无法而法”,不讲法度却一切都暗合法度,自然而然。今天讲这话,却是乱象丛生,真无章法规矩了。

书法以简静平和为上,弩张剑拔为次,狂怪诡异为下。只有在中正平和的时候,才是理性的、善的,才是美的、正的。去私欲,摈杂念,修心净虑,通神明之德,承圣人之训,宣善扬德,而化天下。

随着人心的变异和道德的下滑,渐渐以自我为中心,所谓个性复苏,个体觉醒。“信手拈来自有神”、“吾自写我家法”标榜个性,鼓吹自我,以为法为我开,一切为我所成,藐视传统,讪笑古人,发泄情绪,极力宣扬个人面目。

后人以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论及前代书法,语出明代董其昌之口,形象别致。王羲之被推为书圣,为万世法,后代所有书家都在学习他,难道没有法吗?意境高远,难道不尚意吗?风神醇厚,仅是一个“韵”字吗?其实法、意、韵俱在,全而不显,正是高于后人之处。

后世强调书法特色,要有个人面目。常因囿于技法的表面,在一定层次上,再难以提高,不知从心性品操提升,而是几乎都走了改变书法文字表面的跌宕变化,误以为这才是书法之正路。

清代杨钧言:“凡面目特异者,其道必小。字之冬心板桥,一入藩篱,终绝出路,小道数载可成,中庸百年莫尽”。真正面目诡异,很奇特者,其道必小。像金农、郑燮,二人都是近代名气很大的人。你说是特色,其实也反应了他们的不足。其实他们的书法也是走了怪异之

路,当为下举了。

南朝齐国人张融,喜欢书法,皇帝见了批评他没有二王之法,张融道:“不恨臣无二王法,恨二王无臣法”。是何等之自负,后来很多人引为冲破藩篱、自立门户的壮语。然千秋而下张融之法安在?终究是偏门小道。

其实王羲之秉承天命,天造其极,绝非后世狂妄所端倪。王羲之天赋超凡,蒳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王羲之人品高尚,超尘绝俗,委任自然,一派晋人风度。尽管家世显赫,但不慕荣利,辞官之后,遁迹山林,修心向道。高洁的品性和淡远的怀抱,令人敬仰;书法“声华四宇,价倾五都”,留下了很多典故和传说,为传统文化奠定很多方面和内涵。

相传蔡邕神授笔法,撰《笔论》,而传之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等。曾书写《黄庭经》,书毕,空中传语:“卿书感我而况人乎!吾是天台丈人”。书法之妙,果然通神。

但是,到今天他的书法真迹,一个字都没有留下,今天传世书法全是复制品。后人懧为〈兰亭序〉殉葬昭陵,王羲之的不世之作从此便成绝响,成为千古憾事。

其实一切都是安排的,当时用那种方式把王羲之的书法整理推广到全社会,留下了大量的名家仿作,滋育了当时的几乎所有的书家,便消失于历史之外了,给人留下一串谜团,茫然而来,悄然而又被收走了。

正如吴道子的画一样,或许后人实在不配看到他们的真迹,能看到临摹之品就已经不错,缘分就不浅了。其实唐时是千余件,到宋太宗时尚存160余件,到现在竟然一个字也没有了,岂非天意?

书圣王羲之(上)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以黑白二质,用灵动的线条传达幽深之理,体现玄妙之意,融人生体悟于笔墨浑化中。兼具音乐、舞蹈之美。所谓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墨气四射,臻达无穷。

这种以线条表意明道,以简略之迹传神造境的观念,正是中国书法的精要。

汉代以后,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众体兼备,成就辉煌,涌现出一大批彪炳千秋的书法家,尤以王羲之最为杰出。王羲之家世显赫,世代簪缨,自己做到将军,人称“王右军”,为人性情豪爽,潇洒俊逸,学识渊博,最令人称道的是他那一笔让人惊叹的天人之书,“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在两千年书法史上无人能出其右。

王羲之自幼勤习书法,师从当时著名书法家卫夫人。后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广闻博取,

探源书理,精研书势,而成自然超迈、神骏典雅的书法。正如张怀?《书断》所言:“千变万化,得之神功,自非造化发灵,岂能登峰造极”。

其诸体皆精,自成一家,真行尤为卓著,为百代法,亦是草书的完善者。真书多以小楷传世,有〈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孝女曹娥碑〉等。平和简静、丽质天资、不施粉黛,“笔势精妙,备尽楷则”,因其去古未远,故而高妙绝伦。

行书自然洒脱、俊逸雄健,有〈兰亭序〉、〈快雪时晴帖〉、〈姨母帖〉、〈奉橘帖〉、〈丧乱帖〉等。特别是〈兰亭序〉万法齐备,炉火纯青,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晋穆帝永和九年,时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亲友在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祓禊之礼,面对良辰美景,饮酒赋诗,王羲之乘兴挥毫,“思逸神超”,用蚕茧纸、鼠须笔,一气呵成,写下这清逸遒劲、一片神机的〈兰亭序〉,这也是他平生最得意之作。

笔势雄健,一点一画都富有情趣,书写时悠游自在,心手相应,把萧散超脱之意发挥的淋漓尽致。中锋起转提按,如行云流水,全幅意境浑穆,神气洞达。可以说是境与神会,真气扑人。

王羲之在当时已名倾朝野,其后梁武帝萧衍对他推崇备至,搜集二王书法作品达一万五千纸以上,视为至宝。至大唐太宗皇帝更是喜爱他的字,予以高度评价:“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唐太宗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撰赞辞,懧为右军书法“尽善尽美”,全力收集王书,并让释怀仁集王字集自己所撰〈圣教序〉,令当时书法名家临摹〈兰亭序〉及其它作品,极力推广王羲之书法,使王羲之书法从此受到社会的普遍推重。

后武则天遍求王书,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书迹十卷进呈,编为《万岁通天帖》。宋太宗赵光义醉心翰墨,购募古代名家墨迹命摹刻《淳化阁帖》,其中一半为二王作品。

宋仁宗、宋高宗、康熙、乾隆等历代皇帝都以王羲之书法为正宗。后世虽不乏浅薄狂妄者,即使近代碑学极盛,欲以北碑颠覆传统帖学,但始终未能动摇其崇高的历史地位。

王羲之书法清旷优雅,散淡自然,正是晋代书法风韵的集中体现,所表现的韵味,从内容和形式臻达神采和形质的完美统一,成为中国书法文化中最为亮丽的风景,王羲之书法对后世书法影响巨大,滋润并成就了一代代书法家。

隋代的智永,唐代诸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和颜真卿等无不受王羲之书法影响,曾有“虞世南得其美韵”、“欧阳询得其力”、“褚遂良得其意”、“薛稷得右军之情”之说。

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俯,明代董其昌等名家无不崇尚王羲之。欧阳询

说:“冠绝古今,唯右军工逸少一人而已。”李嗣真《书品后》云:“右军正体……可谓书之圣也。”

梁武帝评价王羲之的书法说:“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唐太宗李世民评他的字:“烟霏露结,减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因为他的书法骨力强健,合乎自然,“天造神运,变化悠忽,莫可端倪”,后人誉之为“书圣”。

为什么王羲之的书法被历代如此看重,成为千年正宗了呢?表面上看是经历代帝王的推崇,加上他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人称创出妍美流便、秀丽俊逸的书风,懧为王羲之是中国书法由“古质”、走向“今妍”的关键性人物。

魏晋之际,人以清简为尚,虚旷为怀,而成一种风流蕴藉的文化氛围,故晋人书,风神疏逸,姿韵萧散,自有一种超然于尘表之外的雅逸之风。

性情淡泊虚怀大度苏轼逸事

北宋一代宗师苏轼,他的诗词、散文、书法,世称“三绝”。而他性情淡泊,性格洒脱,虚怀大度,屡处逆境却不改忠君爱民,甘为苍生造福的高古风范,更引历代文人士大夫竞相折腰。

宋元符三年五月,苏轼在流放中遇赦,结束蒳年流放生涯,从海南北归。苏轼北归一路受到热情款待,有人是他朋友,有人慕其文名。路经靖江的时候,许多文人朋友都来拜见他,但章惇的儿子章援却没来。当年苏东坡作主考官,亲自第一名录取章援,按照当时的传统,章援当为苏轼之门生。

原来,当时传闻,苏轼北归将入朝拜相。曾在哲宗朝为相的章惇之子章援,因害怕其父曾经对苏轼的迫害甚多,而受苏轼打击报复,特意写了一封长信给苏轼,请求他的宽宥。对官场恩怨早视作过眼烟云的苏轼即作覆书,坦诚相告:“伏读来教,感叹不已。某与丞相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增损也。闻其高年,寄迹海隅,此怀可知。但以往者,更说何益,惟论其未然者而已。”这种不咎既往,珍惜情谊,以德报怨的胸怀,着实令人击节赞赏。

苏轼与章惇确有“同年”之谊。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苏辙兄弟俩和章惇为同榜进士。早年,章惇和苏轼结交于陕西,后过从甚密,无话不谈,是为颇有情谊的好友。但在宋哲宗赵煦亲政后,苏轼反对王安石的激进改革,并进谏哲宗皇帝好好学习,远离女色,宋哲宗颇为不悦。

章惇、蔡卞当权后,因与苏轼政见的分歧,以“讥刺先朝”的罪名将苏轼降职免官,于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贬置苏轼至岭南惠州。岭南彼时为蛮荒之地,瘴气盛行,语言殊异,苏轼在惠州以苦为乐,写诗曰:“为报诗人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

诗传到京城,章惇听后更为恼怒,他嫌苏轼在逆境中也能这么逍遥,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再贬六十二岁的苏轼为琼州别驾,发配儋县。身为宰相的章惇还特别下了一道命令:不准苏氏兄弟在官舍居住。于是,苏轼只得租用民房栖身。但是,苏轼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

态,虽然在海南住茅屋,还写下了“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样的诗句。

宋徽宗即位后,章惇失势,被贬到雷州。不念旧恶的苏轼非常怀念与章惇的“同年”之谊,为其遭贬后的生活、健康而牵挂。在给章援的覆信中,苏轼叮嘱他好好照顾年迈的父亲,多备些“家常用药”,“切不可服外物”。苏轼还给病中的章惇寄去一些药方,嘱其多多保重自己。

苏轼对迫害过自己的章惇,仍像对老朋友那样,关爱有加,不计前嫌。他的宽容大度,如此博爱、宽厚的胸襟,为后人所敬仰。

篆刻(下)

对比汉印,再看近代篆刻,真是差别很大,无论多大的盛名,都是无法和汉印相比的。那是一种雍雅高贵之美,一种精整大气之美;平和之下展现博大、理性之中彰显机趣。

今人更多的是一种随意,时下流行一个艺术名词:松动,松动背后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松垮和松散,反映的是随便,不喜欢约束。欣赏吴齐派,崇尚近代风貌,其实是追求一种激越,一种跌宕起伏。

这也正是近代艺术的蜕变走向:纯正典雅被跌宕随便所取代,更加注重了艺术的表面形式的极尽变化,内蕴日趋单薄。而他们的末流,更是形成风气,所形成的负面积累,几乎都被当代印人所继承下来。

浙派的开山之祖丁敬早期曾受到皖派篆刻的影响,他不满当时风气,写了一首诗:

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

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

诗的前两句,表面上是赞美古人,但骨子里反映的是他自己对篆刻艺术一种“思离群”的思想和抱负,另辟蹊径,开创一代印风。这首诗写的极有气势,更多的是被人藉以反叛传统,施以胆敢独创的舆论支持。这些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正是今日个性张扬、藐视传统的豪言滥觞。

吴昌硕身跨两个时代,对后世影响也是巨大的。以奇肆的石鼓文刻印作画,大气磅礴,今天与精整的汉印放在一起再看,却感到一种破碎感,不复有早年之韵,粗头垢服这一特色几乎被当代印人接受,并发挥到了极致。用各种方法敲击破损,以求古朴苍劲,虽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人为痕迹依然。

又如邓散木,章法的过度讲究和边栏的刻意雕琢,有失自然之趣,更好像木块的堆积。齐白石亦曾有“不知有汉”之言传世,与其他名家相比,可能是汉印内蕴最少的。

有人说从学科角度上讲,他以绘画的立场审视篆刻,对传统篆刻理念的阐释和理解都是片面和有破坏性的。无论他的书和印,都是以倔强尖锐、锋芒毕露之观,体现雄强纵横之意。

老辣猛利,参差不齐,往往以险造势,锐利至极,旋如铁片一般锐薄。章法疏密欹斜,对比强烈,更注重追求视觉冲击力。在这一点上尚不如吴昌硕的内敛而有笔意。

所谓的朱文并笔,线条重叠,更多的是外在的形式设计,内蕴非深。这种欹斜对比,被今人作为制胜法宝而神话。单刀冲刻,霸悍之极,尤具平面扩张感,确实开一代风气。

这一切都能直接展现在貌似繁荣,极度纷扰的当代篆刻上。看看时下印坛,个性张扬、奇形怪异成为风尚。据估计当代从事篆刻者已有万人之众,获得省级以上书协会员资格的印人约2,000人。

真是空前繁荣,各种展览和名目繁多的大赛让人眼花缭乱,为了急于成名,追求展厅效应,更加注重视觉冲击力和个性面目的形成,这在入印文字的泛滥,刀味外在的恣意狂怪,印面的奇异,形式的美术图案化上尤其明显,这与当代书法如出一辙,更多体现的是标新立异,消减甚至背离了篆刻艺术的传统样式。

在极度个性张扬风潮下,只追求过度火爆的印面效果而藐视传统,以荒率的制作方式,粗俗的文字,狂野的外表形态而风行一时,源于投机心理和极端的功利心。篆刻的审美绝不仅仅是视觉形式,还来自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个人的修养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远离篆刻艺术的本质特征,背离了金石学传统内涵和样式,将是无根之木,反映了人心的没落和变异,在名利的驱使下,艺术标准愈加低下。

篆隶艺术自秦汉之后,沉寂千年,至明清方被解读出来,并被发扬光大,其中篆刻被开拓成与书画相并论的艺术门类,真实的用意自然是为今天作的安排。清代金石考据之风盛行,后人的解释是当时的文人慑于文字之祸,而转向学术研究,其实并非那么回事。

晚明禅悦之风与阳明之学结合,激扬出一股否定经典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叛逆思潮,宣扬三教合一,赞美人欲为主题的传奇《牡丹亭》,徐渭的大写意,陈洪绶的变形人物画都是这一风潮的回响。

书法尤以明清之交的傅山、王铎狂草而盛极一时。但大清立朝之后并未延续此路,相反却极淡化了这种风潮。以圣祖崇董,乾隆尚赵,仍是二王书风的正统延续。狂放和变形之风亦未成为当时书画之正统,后人以为阻碍了艺术的个性发展,其实仍是进化论的套解。

有清一代,在金石、文字、历史的考证、学术研究方面,成就非凡,超越历代。一方面体现了大清皇朝的时代特色;同时也是神意的安排,对历史上的文化进行整理和梳理,而为今天所用;把历史积淀的文化艺术解读挖掘出来,展现给今天,在正法时期不至于落下。同时也为世人的归正找回上古文化传统时搭建一个平台,当然还有另外的原因。

篆刻(中)

黄士陵印风秀美,反对残损,力求光鲜纯洁的效果,尤服膺赵之谦仿汉印那种光洁妍美、古气穆然的风格。拟汉印劲挺平整而绝无板涩,拟古玺则妙趣横生。线条畅达爽利,酣畅挺拔,简练平实中体现圆腴丰厚,以恬静的基调融入灵动的变化。文字饱满坚实,平正雍穆,饶有金石趣味。独张一帜,后世称之为“黟山派”。

马术的起源与发展

研究性学习论文 马术的起源与发展 刘璐 云南师大附中高一(7)班 指导老师:刘海云

目录 ●赛马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3) ●马术运动 (4) ●马术运动国际比赛 (5) 1.超越障碍赛 (5) 2.盛装舞步赛 (5) 3.三日赛 (6) 4.驾车通过障碍赛 (6) 5.马车马拉松赛 (7) 6.场地障碍赛 (7) ●马术---舞动的韵律 (9)

赛马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赛马是人类驾驭马匹进行的一种竞技活动,属于马术运动的一个主要项目,也是其基础项目。它是世界性的传统体育活动。在人类赛马史上,各个时代的赛马活动既前后沿袭,又不断推陈出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赛马活动发展不尽平衡,而且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但彼此之间不乏联系、交流和借鉴,使千姿百态的赛马活动求同存异。 根据考证,在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所举行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有四驾马车竞技,一此前双驾马车竞赛早已流行。四驾马车竞赛出现后的40多年,赛马才改由骑手驾驭进行。现在我们看到的赛马起源于英国,其竞赛方法比古代赛马先进、科学的多。13世纪左右。欧洲大陆兴起了赛马热,之后,赛马又传到了讲英语的国家和地区。 目前世界上开展赛马运动较好的国家有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香港和澳门。以美国的赛马为例,每年要举行十万三千多场赛马,观众达到八千万人次,马票售出金额达一百二十亿美元。其中尤以肯塔基大赛最为重要,全美最优秀的赛马集中在一起进行角逐。 我国的现代赛马活动,始于19世纪60年代,到了20世纪30年代,除了香港的赛马业迅速发展外,上海有2个跑马厅,天津有3个跑马场,全国的赛马场逐步发展到20多个。上海跑马厅在解放前曾一度成为亚洲最大的赛马场。

论中华人民共和国追寻“中国梦”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

论中华人民共和国追寻“中国梦”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 凡是伟大的民族,都有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承载着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和不懈求索。 一、追梦的历史进程 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国梦”经历着第二个一百年。在这第二个一百年,我们经历过近30年的建设、探索与曲折,又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探索、努力。 (一)过渡时期——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共和国成立和国民经济恢复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1840年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一历史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始了新的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由于“三座大山”对中国人民的长期压榨和剥削,也由于连续12年的战争破坏,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国民经济全面崩溃,因此,摆在人民面前的最主要的任务是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党和政府计划用三年的时间,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到1952年底,党和政府终于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 2、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由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我国从1953年起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其标志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和贯彻以及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执行。 1953年起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着重培养技术人才,发展交通运输业。到1956年下半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基本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探索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与曲折 1、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由于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任务的完成,共和国从1957年起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7年2月,毛泽东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从而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的新理论。为全面深入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内部矛盾,1957年中国共产党开展开门整风运动。但在整风中,中国共产党又开展了反右派斗争,造成了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错误。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制定了以“多快好省”为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受到了全党和人民的支持。在此形势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社会发展规律,造成严重后果。加上人民无力抵抗的自然灾害,从1959年冬起,共和国出现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1961年,党在八届九中全会上制定“八字方针”,开始纠正“左”倾错误。但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在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纠正,重新强调阶级斗争,使共和国的发展遭到严重挫折。

中国梦我的梦作文25篇

中国梦我的梦作文25篇 中国梦我的梦作文(一): 历史的点点滴滴如散落在偌大沙滩上的沙石贝壳,我悄悄走过,贪婪地看着这些晶莹宝贵的财富,时而拾起一两颗打动心灵的贝壳,寄出一份梦想,蹲下投放。中国梦,流淌在岁月。 沙滩上有一颗饱经沧桑的贝壳,那是中国遥遥五千年的故事。从黄帝开创历史到如今的我们诵读历史,我看到太多太多的事迹,每个中国人都拥有着同样的中国梦。富强富强中国梦的口号在继续。中国梦流淌过每个日日夜夜、每个中国人的内心。不管有多大的困难,地震、泥石流、洪灾,还是会有饱经沧桑后成功的微笑。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收藏岁月流淌过的每一个中国梦,战于世,立一生之梦。 沙滩上有一颗闪亮的贝壳,那是中国奥运会、世博、嫦娥二号成功发射的故事。当一阵阵掌声雷鸣般响起,当世界举目投足于中国时,我明白,中国的光芒已散发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国梦还在继续,我们的视线还在执着,默默献上自我微薄的力量。这是一个梦,一个叫作中国梦,一个被每一个中国人所深呼的梦。我以心的维度仰视奖牌下每一个奋斗的身影,倾听每一声临近中国梦的足音,俯身捧起岁月流淌过的荣誉,扬手敬礼,大声喊出自我的中国梦。 沙滩上有一颗铭记的贝壳,那是羁旅在外的中国人的故事。我清

楚的看到,有人客于异国,却随身带着中国的泥土,有人在奥运会直播前呐喊中国万岁,有人在参加外国记者采访时说:我是中国人,我们都共有一个梦,她叫中国梦是的,那就是我们的中国梦,一份信仰,一份怀念,一份奋斗,到处都迷漫着中国梦的味道。就算在异国他乡,我们都还能轻哼着国歌的旋律,心怀着祖国,铭记着中国梦,力创完美未来。 潮起潮落,我坐在偌大的沙滩上,看着眼前正在富强的中国,阳光透过云彩照射在我身上。我站了起来,嘴角轻轻咧开,怀着一份坚强,一份荣耀,一份铭记,轻轻拾起几颗贝壳,珍藏在身,勉励自我,心中已准备好,种下中国梦,创造完美的未来。 中国梦,我的梦 中国梦我的梦作文(二): 梦想,是人人都有的,可是梦想是什么呢梦想是现实的东西,仅有经过辛勤的劳动与付出,并且脚踏实地,就能拥有梦想,实现梦想。而我,心中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医生。 我为什么要当医生呢?因为医生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当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时,第一眼看到的不是母亲,而是医生、是白衣天使,是他们让我们见识了这个世界美丽的景色。每当我明白医生又救治一个垂危病人,我的心里便会既羡慕又佩服,不由得暗暗下定决心:长大了我也要当一名医生。拯救更多的人。 从小我就体弱,经常感冒发烧。有时半夜发烧,爸妈送我去医院。医院里不管医生还是护士用他们温和的笑脸对待每一位病人。因为我

雕塑艺术的特点

雕塑艺术的特点 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联,同时又受到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当人类还生活在天然岩洞中,需要与威胁生命的野兽作斗争的蒙昧时期,就已经知道敲打石头,并把它打击磨制成锐利的武器或割削工具,进而运用审美意识和智能把一些可利用的物体雕磨成脱离实用的装饰品,以至成为单纯的雕塑作品。如在法国发现的15000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圆雕裸女和马、野猪等动物浮雕,以及中国陕西何家湾和辽宁凌源、建平、东沟发现距今5000-6000年新石器时代的石雕、骨雕、陶塑、人像和女神彩塑头像等。原始雕塑是在人类对自然力的崇拜和对动物的崇拜,以及描绘人类本身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世界的一种反映。雕塑是一种永久性的艺术,古往年代的许多事物经历史长河的冲刷下已荡然无存,历代雕塑遗产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人类形象的历史。3000年前的妇好墓雕刻,使人能追溯中国殷商时代的信仰、制度、文化与艺术。秦始皇陵兵马俑再现了2000多年前统一中国的帝王大军的威仪。西汉霍去病墓石刻大气磅礴,反映了汉武帝开拓疆域的决心和汉朝国威。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雕塑艺术愈来愈证明它是时代、思想、感情、审美观念的结晶,是社会发展形象化的历史记载,是一代一代人向往追求的体现。 雕塑是运用可塑性、可雕性的物质材料(如石、木、金属、石膏、树脂及粘土等),通过雕、刻、塑、铸、焊等手段制作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具有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是一种静态的、可视的、可触的三维实体,以主体的造型形象和空间形式反映现实,称之为“凝固的舞蹈和诗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在现代艺术中出现了反传统的四维、五维雕塑、动态雕塑以及软雕塑等。使人们改变了时空观念,突破传统的三维的静态的形式,向多维的时空心态方面进行探索。 雕塑的种类很多,按所用制作的材料,可分为石雕、木雕、泥塑、陶塑、金属雕塑、玻璃钢雕塑等,在雕塑上施以粉彩叫彩雕或彩塑。 1、石雕:常用石材有花岗石、大理石、青石、砂石等。石材质量坚硬耐风化,是大型纪念性雕塑的主要材料。大型石雕有号称“山雕刻”的美国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碑和中国的乐山大佛以及云冈、龙门等石窟造像,都是用石材雕刻而成,通过雕琢加工,达到很强的建筑感和质量感效果。 2、木雕:木料雕塑因材料本身容易干缩、湿涨、翘裂、变形、霉烂、虫蛀,不宜做永久性大型室外雕塑,一般多为小型架上室内雕塑。木雕构图一般以圆木的周边为限,采用树木弯曲的自然形态相形度势,因材施艺少加斧凿,可以不失天然趣味。常用的材质有楠木、檀木、梨木、杨木、樟木、龙眼木等。利用材质的自然形态和美丽纹理,雕塑出清新悦目的作品。如:《王子卡阿培尔》。 3、泥塑:是用细质粘土、沙子、棉花等混合物来雕塑作品,要通过多次的干后修补,用胶水裱糊上一层棉纸,再涂上一层白粉胶色,然后画上需要的各种颜色,最后涂上一层油,保护彩色的鲜艳。如:《罗汉坐像》。 4、陶塑:是用精制的粘土,经过雕塑成型,绘以各种釉彩,入室火烧而成。

关于我的梦中国梦演讲稿_1

关于我的梦中国梦演讲稿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我的梦是中国梦,中国的梦是我们的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我的梦,中国梦演讲稿3篇,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我的梦,中国梦演讲稿篇 1 梦想是深藏在人们内心的渴望,也是带领着人们走向成功,走向未来的使者,每一个人都有梦想,都有着自己的渴望和追求。我知道梦想离人类并不遥远,只要付出了奋斗,付出了汗水,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人类因为有梦想而高飞,因为有梦想而伟大,从小给自己定一个执着的目标,不断地向目标前进,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会有许多的困难,但我们不会放弃,不会因为遇到了一点小小的困难,就对自己丧失信心。我们要从小打好基础,好好学习,认真学好每一门科目的知识,让自己离梦想更近一步。我们13多亿中国人都有着不同的梦想,有人希望祖国能够更加强大,有人希望祖国能够更加与时进步...... 上帝没有赐予人类一双翅膀,但是却赐予了人类一颗会飞的心灵,因此,我们更加要努力实现自己梦想。梦想在长城的脚下放飞,希望在我们的脑海中点燃,那就是黑夜中的一盏明亮的灯,指引我们的方向,苏格拉底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我们从不怀疑,因为梦想只要经过了奋斗,就一定可以变成现实的,我们要为追求的梦想而努力,要为将来的理想而奋斗。最后,我衷心地祝福大家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为我们自己的祖国献上一份力

量。 关于我的梦,中国梦演讲稿篇2 我是一位少先队员,我寄托着中华人民的美好希望,我爱我的祖国,我爱中华!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不知大家知不知道这句话。少先队员是祖国的花朵,革命英雄们冒着生命危险,想要我们开出灿烂的花朵,想要我们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该以优异的成绩报答他们,继承他们的传统精神,为祖国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每当看见那鲜红的红领巾,就知道这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我们一定要对得起这红领巾!祖国哺育我们长大,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个我们制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并不能辜负祖国的希望,要为国争光,为中国的明天打下结实的基础。 张海迪阿姨说过:“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只小船,理想是小船的风帆。”我的理想是一名老师。做一名没有伟大之称的老师。 妈妈从小就对我说道:“老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位。”于是,使我的心是播下了种子。小时侯的我十分向往做一名老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名老师,是那么高大,却没有伟大,让人油然而生出敬慕之意。看着老师在讲台上播下知识的种子,我也不禁向未来憧憬:我是一名老师,那该多好埃,老师头上的白发是最美的;老师手里握着笔批改作业是最美的;老师捧着课本在教室里津津有味地讲课是最美的。老师没有怨言,没有豪言,没有壮言,一生与粉笔为伍的人,他们言传身教,把良好的作风,优秀的品行教给我们,使我们终生受益。

中国梦我的梦 完整版

中国梦,我的梦征文21篇 中国梦 很小的时候开始有了祖国的概念,第一次学唱国歌在小学二年级,上学回家路上也会不自觉地一边走一边练习唱国歌。从此以后,这个永远让我为之激动,让我铭记的旋律渐渐化为一种无形中的力量支撑、鞭策着我。 故乡在一座小小的美丽的村落里,那里是浩荡的原野 ,平静而深沉,可爱而厚重。我生活在这里,我来自这里,这是我的家。村子旁边有条小河。它流向了哪里呢,我曾经困惑,不过我知道她一定到了远方,那里和这里一样的美丽、宁静,有一样勤劳的人们在大地上快乐地生活。小河她注视着人们的喜怒哀乐,承载了人们对于幸福悠远而绵长的向往。 慢慢地我理解了中国的含义。龙腾华夏,中国 ,存在于每一个龙的传人沸腾的血液里。历史的厚重沉淀在每一寸土地,无论在哪里,我们都能有立足之地。当你仰望星空,她默默地在你的脚下,给你力量和支持;当你背起行囊,为了远方的梦想,她就在你的身后,给你祝福;当你一个人面对人生悲喜,她就在你的身边,每一次的呼吸都能感受她的气息。 我们悲伤难过,她已然历经苦难。我们意气风发,她已数度辉煌。唐风汉韵,忘不了的曾经;厉兵秣马,勇对每一次挑战;鹏程万里,前方是永恒的目的地。梦想的翅膀起飞,就像是雄鹰在翱翔,俯瞰大地,每一个中国人都在它的坚毅的眼眸里。小小的梦想是一朵花的绽放,无数的梦想之花绽放,就会是一片花海,走到那里都有迷人的气息环绕着你。同呼吸,共命运,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所有的梦想都会在终结点汇集成一个大大的中国梦。 中国梦,让我们的祖国民富国强,让每一个人都拥有爱和自由。每一个怒放的生命,如绽放的花朵,在温暖的阳光下自由的呼吸,在清风中摇曳自己的风姿,在朗朗明月下进入美丽的梦境里。她是我们的母亲,不让我们孤寂,惦记着我们,即使相隔万里;她是我们的母亲,想着我们,每一次分离,纵然时空相隔;我们是你的孩子,依赖着你,用生命的意义温暖你的心,不让你经历苦难,给你力量和安慰;我们是你的孩子,快乐而幸福。 每个社会人都有或卑微而踏实,或遥远而富足的梦,每一天我们用它提醒着自己的存在,每一刻我们用它拨起生命的下一次脉动。而梦想之于我的意义,也 在随着时间的流转悄然发生着变化。儿时的梦,单纯、天真又无所畏惧。它像悬浮在空中的羽毛,因为没有足够的分量和羁绊,可以自在飞,自在飘。流水匆匆,带走了一些,也改变了一些。慢慢地长大了,经历丰厚了些,心境也更务实了些。依旧饱有孩童时的冲劲但少了些冲

中国梦,我的梦征文21篇

中国梦,我的梦征文21篇 中国梦,我的梦征文21篇 中国梦 很小的时候开始有了祖国的概念,第一次学唱国歌在小学二年级,上学回家路上也会不自觉地一边走一边练习唱国歌。从此以后,这个永远让我为之激动,让我铭记的旋律渐渐化为一种无形中的力量支撑、鞭策着我。 故乡在一座小小的美丽的村落里,那里是浩荡的原野,平静而深沉,可爱而厚重。我生活在这里,我来自这里,这是我的家。村子旁边有条小河。它流向了哪里呢,我曾经困惑,不过我知道她一定到了远方,那里和这里一样的美丽、宁静,有一样勤劳的人们在大地上快乐地生活。小河她注视着人们的喜怒哀乐,承载了人们对于幸福悠远而绵长的向往。 慢慢地我理解了中国的含义。龙腾华夏,中国,存在于每一个龙的传人沸腾的血液里。历史的厚重沉淀在每一寸土地,无论在哪里,我们都能有立足之地。当你仰望星空,她默默地在你的脚下,给你力量和支持;当你背起行囊,为了远方的梦想,她就在你的身后,给你祝福;当你一个人面对人生悲喜,她就在你的身边,每一次的呼吸都能感受她的气息。 我们悲伤难过,她已然历经苦难。我们意气风发,她已数度辉煌。唐风汉韵,忘不了的曾经;厉兵秣马,勇对每一次挑战;鹏程万里,前方是永恒的目的地。梦想的翅膀起飞,就像是雄鹰在翱翔,俯瞰大地,每一个中国人都在它的坚毅的眼眸里。小小的梦想是一朵花的绽放,无数的梦想之花绽放,就会是一片花海,走到那里都有迷人的气息环绕着你。同呼吸,共命运,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所有的梦想都会在终结点汇集成一个大大的中国梦。 中国梦,让我们的祖国民富国强,让每一个人都拥有爱和自由。每一个怒放的生命,如绽放的花朵,在温暖的阳光下自由的呼吸,在清风中摇曳自己的风姿,在朗朗明月下进入美丽的梦境里。她是我们的母亲,不让我们孤寂,惦记着我们,即使相隔万里;她是我们的母亲,想着我们,每一次分离,纵然时空相隔;我们是你的孩子,依赖着你,用生命的意义温暖你的心,不让你经历苦难,给你力量和安慰;我们是你的孩子,快乐而幸福。 每个社会人都有或卑微而踏实,或遥远而富足的梦,每一天我们用它提醒着自己的存在,每一刻我们用它拨起生命的下一次脉动。而梦想之于我的意义,也

春秋战国历史-车战的起源及兴衰

春秋战国历史:车战的起源及兴衰 车战,在中国古代商周时期曾经是两军战斗的主要战法,战车兵是军队的主力兵种,以一乘战车和其附属的徒步的士兵为一个基本作战单位。而计算各诸侯国的军事实力,也常常以战车为计算单位。 战车部队的组成 在中国古代战争中,何时开始使用驾马的战车作战,至今仍不十分清楚,是还有待学术界继续探讨的课题。有人从夏启伐有扈氏的甘之战前所作〈甘誓〉中,军中有左、右、御之名,认为那是指战车上的车左、车右和车御,故推测当时已使用战车。此后,据估商汤灭夏战于鸣条时,军中有七十辆战车,见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一书所记。不过汉初太史公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殷本纪〉时,并未采纳这一说法。从目前中国大陆的田野考古发掘中,还没有在相当于夏代的遗址中发现过有关车子的任何遗物。在商代早期的遗址内,也还没有发掘到马车。考古发掘中获得的马车实物,目前所知都是商代晚期的,主要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遗址,那里是商代晚期的都城所在地。

已发掘出土的晚商车子,都是以马拖驾的木制车子,有的车上或车旁放有兵器和箭箙,更表明是可用于作战的战车。甲骨文中也不乏用车的记载,有力地证明商代晚期军中早已使用驾马的战车。殆至周代,车战日趋兴盛,周武王伐纣时,军队主力是「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而诸侯兵会于牧野者,有车四千乘之多。 战车部队的主要人员是战车上的乘员,通常在一乘战车上有三个乘员,其中一个专门负责驾御辕马,他在车上的位置是在车子中央,称为「御」。由于西周以后战车多驾四匹马,中间的两匹在车辕左右用轭驾在辕前的衡上,称为「服马」,牠们各在辔头左右结系一条辔(缰绳)。另外两匹马分别在左右外侧,称为「骖马」,牠们并不驾在衡上,而是套绳(称为「靳」)和吊环结系在舆底,牠们各在辔头的外侧结系一条辔。因此,车御要用双手执着这六条辔驾马御车,所以《诗?秦风?驷驖》有「驷驖孔阜,六辔在手」的诗句。 秦始皇陵侧俑坑出土的御车俑,都是双手向前呈执握的姿态,自然就是当时战车上御车者的真实写照,能够精通双手握六辔驾御四匹马,拖驾笨重的木制战车作各种战术动作,并非易事。所以当年孔夫子教授学生的「六艺」中,「御」

我看中国雕塑艺术的风格特质——论中国古代雕塑的八大类型

2我看中国雕塑艺术的风格特质——论中国古代雕塑的八大类型 吴为山 我之所以要谈中国传统雕塑的艺术风格特质,乃在于近现代以来,西方雕塑的介入,导致了雕塑价值标准的偏离与混乱。原本优秀的中国雕塑传统在本土被排斥于主流之外。这“主流”指官方大型展览、重要的学术策展、学院的主干教学以及艺术的评价体系。与雕塑同样受西方影响的绘画则命运不同,因为绘画严格地分类为西洋画与中国画,且绘画有自身品评尺度并各循其道发展。按理,中国雕塑与西洋雕塑恰如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关系,中国雕塑也应循其自身规律发展。只不过近百年来,随着造“菩萨”的渐衰,“塑人”的兴起,导致写实的功用性要求愈高,西洋法价值凸显,又上个世纪50年代后苏联革命现实主义的一统天下,文革的新偶像塑造,80年代的西方现代主义热和90年代至今的后现代风潮,使得中国传统雕塑一直处于边缘的、民间的、非正统的境地,甚至被斥为封建落后余絮。 纵观中国雕塑发展,就其精神性,受政治、宗教、哲学影响;就其造型,受绘画的影响,并在意象、抽象、写意、写实诸方面显示出其道、其智、其美,有着迥异于西方传统的独立体系、独特价值。我们不能满足于中国雕塑只存在于博物馆、石窟、墓道,应当提炼出影响着现在于未来的绝伦之底蕴、超拔之意志、高远之境界。这不仅在于弘扬民族传统,保持华夏独特韵致,更在于促进人类文化生态的多元发展。数年来,笔者在对中国雕塑的直觉感受和理性分析中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将中国雕塑归纳为八种类型的风格特征。并将风格的阐释诉诸于对中国雕塑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的思考。 中国传统雕塑风格大致分为八种风格类型:原始朴拙意象风、商代诡魅抽象风、秦俑装饰写实风、汉代雄浑写意风、佛教理想造型风、宋代俗情写真风、帝陵程式夸张风和民间朴素表现风。以下,就上述风格加以一一阐释。 一、原始朴拙意象风 原始的意象风,是原始人生命自然状态的发散表现,是直觉感受的表达。通过鲜明、夸张的表现与外貌特征的塑造,直截了当地表达心灵。原始意象风的生成基于原始人主客未分的混沌心理状态。雕塑的外型特征按基本形分类,眼睛的塑造或是两个凸球,或是阴刻线纹,或是凹洞。泛神论与空间恐惧在此演化为造型手法的稚拙与朴野,这种意象反映了原始人对事物的模糊直觉,在造型上体现为把对象归纳为简单、不规则的几何形,是盛行于后世写意风与抽象风的基础。 谢榛云:“至于拙,则浑然天成,工巧不足言矣。”(《四溟诗话》)由此中国雕塑走上或拙或巧,或宁拙勿巧,或拙中见巧,最后达至由巧入拙之路。 二.商代诡魅抽象风 “虽不该备形妙,颇得壮气,陵跨群雄,旷代绝笔。”(谢赫《古画品录》) 与原始意象风呼应的是商代始大行其道的抽象风,东方的抽象,带着神秘主义色彩,它是万物有灵与抽象本能的结合。其神秘,富于图腾意味;其抽象,乃视复杂事物为简单之概念。三星堆青铜雕塑的特征集中体现了诡魅的抽象之风。它有别于根据美的原则简化组合、表达审美理想于意蕴的现代主义抽象构成。它像文字的生成一样,有象形、会意、形声,有天象、地脉,有不可知的虚无。因此,弧、曲、直、圆、方等线面体概括了对风、雨、雷、电、阴、阳、向、背的认识,此中有许多令人费解的密码。但从云纹图案、鸟头纹、倒置的饕餮,可以显而易见抽象风形成的原型。

“我的梦_中国梦”朗诵稿

我的梦,中国梦 (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黄色的脸黑色的眼,不变是笑容,八千里山川河岳,像是一首歌,不论你来自何方,将去向何处……)(唱歌部分) A:从夸父追日,到精卫填海;B:从愚公移山,到开凿红旗渠;C:从神话到现实,从古代到如今;D:我们的国家虽历尽坎坷,受尽磨难,却总能劫处重生,阔步向前;合:这是因为坚毅的中华儿女们,哪怕在最危险的时候,心灵的深处都坚守着一个梦,一个勇于奋斗,不甘屈辱,不甘落后的中国梦。 A:当国家面临强敌的入侵,危在旦夕,年少却不失勇猛的霍去病,掷地有声地发出“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强音。一扫三军将士颓丧的士气,举国亦为之鼓舞。合:“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是一个武将的梦,这是一种不屈的卫国梦。 B:当北国沦丧,万民惨遭荼毒,志匡国家的祖逖(t ì),北渡大江,中流击楫(j í),愤然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天地为之色变,江水亦为之翻滚,合:这是一个镇西将军的梦,这是一种豪迈的(壮烈的)匡复梦。 C:当一个少年,蜷缩在狭小的床上,凭借着一盏昏暗的油灯,手捧着《盛世危言》,细细咀嚼着,那油灯发出微光,就像是被乌云遮住的天空,像被列强践踏的祖国,毫无生气。D:那飘摇的灯芯,就像是被撕碎了的国民的心,没有依靠。他再也按捺不住愤怒的心,写下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合:这是一个少年的梦,这是一种悲壮的忧国梦。 A:当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东北三省,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部分人的头脑。《大公报》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B:然而,动荡的年代也有不屈的灵魂,普通的一支笔杆子也能喊出时代的最强音!鲁迅,中国最硬的“脊梁”,他以冷峻的目光,鞭笞着时弊,剖析着现实!“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不在沉默中爆发,便是在沉默中灭亡!”以此来唤醒世人,共建民主富强之国家!合:这是一个文人的梦,这是一种自信的强国梦!

汽车的起源和发展

汽车的起源和发展 汽车走过这样一段历史: 马车和蒸汽机车以及19世纪的三轮汽车都可算作现代汽车的始祖。在铁路诞生以前,陆上道路通常是未铺路面的,因此,中世纪欧洲的骡马商队很普遍。后来,随着道路的改善,出现了宽轮子的四轮货车和公共马车。那时候的陆上运输成本高,而且客货运输安全系数低,陆上交通除受气候条件限制之外,还受水陆交叉、盗劫和战争等问题的影响。到17世纪,这种格局随着公路的改进而开始被打破。 自古以来,人类就梦想一种自己运动的车辆。利用风力作动力的车是人类向车辆自动行驶方面迈进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600年,荷兰数学家西蒙〃斯蒂文(Simon Stevin)制造出双桅风车,借助风力最高车速可达24 km/h。然而,汽车的由来是由发动机的制造而产生的。 1711年,苏格兰一名叫做托马斯〃纽科门(Thomas Newcomen)的铁匠发明了大气蒸汽机;1765年,英国格拉斯戈大学的工人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1736--1819)改进了纽科门的蒸

汽机,节省燃料75%,热效率提高到3%,研制出世界上第1台实用的蒸汽发动机,实现了作业机和动力机的结合,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到1784年,蒸汽机就进入大规模生产,并在世界各国广泛应用,把人类带入蒸汽机时代,进一步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1769年,法国陆军工程师尼古拉〃居纽(Nicolas Cugnot 1725--1804)利用蒸汽机制造出世界上第1辆无需人畜推拉、使用蒸汽机作动力驱动车辆的三轮车,它是汽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虽然这辆蒸汽机汽车的速度只有4 km/h,而且控制系统和操作系统都不完善,但法国和英国的汽车俱乐部都一致认为这是世界上第1辆汽车。由于试车时转向系统失灵,撞到般圣奴兵工厂的墙壁上粉身碎骨,这是世界上第一起机动车事故。 1771年尼古拉〃居纽改进了蒸汽汽车,时速可达9.5千米,牵引4-5吨的货物。 荷兰人斯巴依卡兄弟在1902年研制出第1辆真正投入使用的4×4型汽车,该车采用4缸水冷发动机。 汽车问世不久,即被军事家列为常备武器之一。1911~1912

浅谈中国梦与个人梦之间的关系

浅谈中国梦与个人梦之间的关系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个传奇,每一个民族都有一个属于自己民族的梦,而每一个人也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是人民幸福之梦;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个人的梦和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是统一的,相互促进的。 翻开中国的历史,我们无一不对古老的中华民族感到骄傲。在古代,我们拥有着世界最多人口,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科技,更有着辉煌灿烂的文明。中国的火药和指南针传到欧洲,开启了人类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中国的造纸术传到世界,加快了人类的文明化步伐。那时的我们很自信,因为我们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 可是在近代,中华民族遭到了来自西方列强的侵扰,中华民族矛盾愈演愈烈。当鸦片战争击破"天朝上国"迷梦,当西方文明剧烈冲击“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心理,当中华儿女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对“面对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华儿女就有了一梦想,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正是因为这梦想,我们经历坎坷依然前行,正是因为这梦想,我们历经沧桑信心不改。 从鸦片战争到现在21世纪的中国,无数中华儿女为了这个梦想而奋斗,为了这个梦想奉献终生。是中国共产党真正

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上实现“中国梦”的人间正道的。在这场史无前例的伟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从蹒跚学步的幼年迅速成长起来,经历过一次又一次血与火的考验。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国梦”牺牲了数百万优秀党员,中华民族牺牲了上千万英雄儿女,英烈们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无数中华儿女执着于这个梦170多年,然而,在这百余年间的中国人不敢有梦。 1949年10月,从此在这东方屹立着一个新中国。经过数十年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的决定让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终于使中华民族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生活的改变让我们拥有了做梦和实现梦想的勇气。 而今,在实现这个梦想新的历程上,习近平总书记重新全面阐述了“中国梦”这一概念,他用简简单单的三句话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结合起来,展现于几代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艰辛历程。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

冰雕塑的种类和风格

长沙冰雪世界 冰雕塑的种类和风格 冰雕塑同其他材料的雕塑一样,也分圆雕、浮雕和透雕三种。 圆雕又称立体造像,指不附着在任何背景上,完全独立的可以四面欣赏的冰雕。 它把实体的前后左右上等各方面都雕出来,从四周看都像真的一样。如第十四届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在文坛集锦景区里雕的一个小女孩跪在欧式灯柱前面对着蜡烛和圣诞树沉思的冰雕,便是根据丹麦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设计的一组圆雕,从哪个角度都可欣赏。圆雕是冰灯会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冰雕。 浮雕即浅雕凸雕,在实体的表面上雕刻出具有背景的形象,也就是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形象,是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雕塑艺术。冰建筑和某些圆雕的基座都常常运用浮雕的手法。如冰屏上浮雕着欢跳的小鹿和飞翔的大雁、圆雕龙的基座上浮雕着云朵或翻卷的浪花,使其犹如腾云架雾或戏水扬波一般。 镂空浮雕的背景,就是透雕。它介于圆雕与浮雕之间,空间感很强。第十三届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南门的前导区两侧立的是带公鸡、蟠桃透雕的20米长冰屏。第十四届冰灯游园会西门的冰屏透雕的飞天,几位仙女姿态优美,长绦飘拂,状若凌空飞舞。 冰雕塑的风格 具象冰雕塑就是写实冰雕塑。它比较真实、准确、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但也不排除必要的夸张和虚构。用这种风格塑造人物,无论是形体结构、位置比例,以及解剖、透视和空间的量感、质感,都同真人基本相似。塑造其他形体,也力求惟妙惟肖。 装饰变形冰雕塑这种冰雕塑有具象冰雕塑的成份又有别于具象冰雕塑,其特点是运用高度概括和夸张、变形等手法,使造型的块面结构清晰,整体感强烈,富有现代意识和装饰韵味。例如将两大片冰并排而立,雕出企鹅轮廓;头部中间夹一冰球,便是眼睛;肚腹掏空,形成一道门。 抽象冰雕塑这是用抽象的形体和色彩组合的一种冰雕塑。这种冰雕塑只强调大的轮廓线和体面关系,重在神似,在似与不似之间。游人在仔细观赏揣摩之后,才恍然大悟,看出作品的巧妙之处以及设计者的良苦用心。第十九届冰灯游园会在兆麟墓前分两层造了8.5米高的四条冰廊,廊檐为曲线形,上有冰的球体。原来这是抽象的四龙戏珠。 资料来源长沙冰雪世界长沙冰雪乐园长沙冰雕展览长沙冰雪滑道

中国梦我的梦作文(3篇)

中国梦我的梦作文(3篇) 中国梦我的梦作文(1) 老师说:"梦想是一种前进的力量,是通向未来的桥梁"。所以为了有一个好的未来我们要有梦想。陈欧说"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程,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所以我们要坚持梦想。而我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我不知道什么是梦想、不知道什么是中国梦、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做梦。 不过,我曾经做了一个美丽的梦。在梦里有吃不完的可口食物,玩不遍的游戏,看不完的动画片;在梦里有温柔善良的妈妈,高大威猛的爸爸,还有很多很多的好心人;在梦里有可以穿越到童话世界的时光机器,有可以翱翔宇宙的太空飞船,有可以改变历史的修改岁月的史书(成龙历险记)。 尽管袁隆平爷爷已经发明了杂交水稻,可当我听到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个故事时,我希望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不要再浪费粮食了;尽管很多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接受了教育,可当悦悦姐姐被无数的路人无视时,我祈求多一点好心人;尽管我的祖国很强大了,可我的祖国依然落后着,面对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挑衅,我希望我的同伴们,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让我们的祖国向更强大的盛世发展。 我不知道何为中国梦,我也不知道何为梦想。我只知道,我做的那个梦与现实正相反着。我希望与你们一起实现我的那个梦。所有的人都吃饱穿暖,所有的人都有颗善良的心,所有的国家都和睦相处。 安徽合肥长丰县下塘小学五年级:boos级黄泉 中国梦我的梦作文(2) 梦是生命的渴望;梦是绚丽的畅想;梦是奋进的阶梯;梦是理想的翅膀。 一个人,有了梦想才有可能铸就生命的辉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了梦想才能不断走向富强。 从小我的心中就装满了无数的梦想我想当一名科学家,为人类造福,让祖国富强;我想当一名军人威风凛凛。保卫边疆;我想当一名教师为祖国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栋梁;我想成为一名杰出的工程设计师,设计出许多高楼大厦。涵洞桥梁把自己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梦想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梦想是我们人生的航向;梦想是我们披荆斩棘的

中国马车起源 - 副本

中国古代马车起源探究 马车作为蒸汽动力和原子动力未发明以前的主要动力,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马它不仅对交通史上有很大影响,而最为战斗中的战车,马车对人类研究的军事史亦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马车,从其起源来说,至今仍有多种说法。 从世界的角度上来说,马车的最早出现不在中国,从考古学中出土的马车的的一些零部件和整体构架的遗迹,以及一些古文字和岩画上的记载,也只能指出现最早仅能上溯到公元前20世纪初期。如基尔特帕遗址上出土的属公元前1900年时期的圆筒章上的马拉战车的浮雕像,在幼发拉底河支流的喀布尔河源头地区的查伽尔·巴扎尔遗址,既发现了属公元前1900年前陶马车车轮模型外,有发现有公元前1800年的刻有马拉战车图形的“查伽尔·巴扎尔”铭刻版。这些考古实物都反映了当时有存在马车,而同样的他们当地的古文献记载也有其证明。同样,在这些马车起源中,西方的马车是很明显的受到了西亚马车的影响的,但相对于中国的马车而言,这些应该没有很大的影响。 一、关于中国古代马车的文献记载 从中国的文献记载中推看中国的马车起源问题,这里存在着多种说法。第一,奚仲作车说。此说的出现最早,多见于战国时期的史籍。即:《墨子·非儒篇》有“奚仲作车。”《荀子·解蔽篇》有“奚仲作车,乘杜作乘马。”《管子·形势篇》“奚仲之为车也。”《吕氏春秋·君守篇》“奚仲作车。”《尸子》“造车者,奚仲也。”《左传·定公元年》“薛宰曰: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左传·襄公九年》“奚仲居夏,为夏车正”,“盖夏初奚仲作车,或尚以人挽之,至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而车之用益广。”其他诸如陆贾《新语》、刘安《淮南子》、王充《论衡》、许慎《说文解字》、《世本》等古籍中均持奚仲作车之说。此说主张的奚仲所作之车,基本上是指马车,但也有个别人认为奚仲所作之车为人力车,至相土时才作马车,至王亥时作牛车。只是从主流观点而言,这些都是坚持奚仲作车说造的是马车。第二种说法是黄帝作车说。这种说法出现较晚,但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如《释名》有“黄帝造车,故号轩辕氏。”《古史考》有“黄帝作车,少昊时略加牛,禹时奚仲驾马,仲又造车,更广其制度也。”显然,此说指出黄帝最先造人力车,而牛车为少昊所发明,奚仲则发明马车。第三种观点则是奚仲之子吉光造车说。其史料来源是《山海经·大荒北经》“番禹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始以木为车。”郭璞注:“《世本》曰奚仲造车,此言吉光,明其父子共创意首称也。”《后汉书》注:“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此说是奚仲之子吉光始作木车。最后一种说法是伏羲作车说。《宋书·礼志五》“上古圣人见转篷始为轮。轮何以载,因为舆,流转无极,后代圣人观北斗魁方,杓曲携龙角,为帝车,曲其辕以便驾。系本云奚仲始作车,按庖羲画八卦,而为大舆,服牛乘马,以利天下。奚仲乃夏之车正,安得始造乎?系本之言非也。”此说主张伏羲作车而非议奚仲作车。 以上四说中,奚仲作车说影响面最广,且多见诸文献早期文献,故其形成应该说有深刻的历史根源的;黄帝作车说寡见于早期文献而散见于稍晚的史籍,其可能实在前说的基础上加以发挥而形成的;吉光作车说影响不大,恐怕是奚仲作车说的一种保守推测;伏羲作车说出现最晚,其说显然是根据圣人造物的思维观演绎而成的。尽管他们造车的人不同,但是也有一些共性,即四种观点的作车时代均在夏商或更早的时期。如是观之,文献传说表明我国古代马车的发源时期,

中国梦,我的梦 (最新最好的论文)

中国梦,我的梦 四十年前,当马丁路德金先生倒下的时候,他的那句话“我有一个梦想”传遍了全世界。但是,一定要知道,不仅仅有一个英文版的“我有一个梦想”。在遥远的东方,在一个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中国,也有一个梦想。它不是宏大的口号,并不是在政府那里存在,它是属于每一个非常普通的中国人。 有一种东西,它承载着人们的希望,这种东西有虚有实,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在心中产生一股巨大的力量,它叫做梦想。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传承着一个长长梦,几经辗转,几经沉浮。时至今日,汇聚成了一个梦,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举世瞩目,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句梦想宣言出自习近平总书记之口,他平实的话语深深的触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内心。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因人而异,但我们的梦想都是建立在中国这块热土之上,我们可以统称为“我的中国梦”。梦和“国”连起来就不会再空洞,和一个个的“我”连起来就不再抽象。“国”,要为每个社会个体实现自我价值提供公平的机会和正义的土壤,为他们体面劳动、尊严生活、合理上升,提供最大保障。而“我”,要在改变自身命运的过程中,相互守望、共同担当,为这个时代、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注入更多自信、温暖和希望。

在这个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在父母双亲投注无限希望目光注视下。我,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我的梦很简单,我的梦同样是我家人的梦。我的梦很简单,就是努力学习,让父母过上好日子,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我坚信通过自己努力,这将不仅仅是一个梦,这个梦会我的手中慢慢成为现实。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孤感”是的,丰满是给有准备的人,孤感 是留给没有进取的人。当你在课堂呼呼大睡,作业东拼西凑,上课迟到早退,你拿什么区丰满你的理想。梦想不是说说而已,我有一个大大的梦想。但这个大大梦想要从现在小小的努力开始,自习早到10 分钟,每天多记几个单词,课堂上多坚持专注几分钟。同样,梦想贵在坚持。当梦想绽放的那一刻,你想不努力都不行。 我相信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梦,这也同样是在座的每一位同学的梦,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初中生的梦。千千万万个中学生的梦将汇集成一个伟大的中国梦,这是属于我们的中国梦。当千千万万的父母过上好日子,千千万万的学生成为国之栋梁的时候,我们的中国梦没有理由不实现! 有时候梦想存在的价值并不在于它能否实现,而在于追逐的过程。有梦想的人生是幸福的,有梦想的人生是充满希望的。高远的梦想可以激发一个人生命中所有的潜能,会让我们摆脱平庸和低俗,克服人性的弱点,走向优秀和杰出。梦想是一面旗帜,他一直飘扬在你心灵深处,指引着你前进的方向。“中国梦”也许还有太多需要自我完善和提升的地方,但每个梦想都值得尊重,都应该有平等放飞的权利。

关于中国马车起源问题研究的述评

关于中国马车起源问题研究的述评 关于中国马车起源问题研究的述评 一 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马车见于安阳殷墟、西安老牛坡、滕州前掌大遗址,均属于商代晚期。属于殷墟二期的妇好墓曾出土两件铜镳,表示了当时可能已经使用马车。1996 -1997年社科院考古所在河南偃师商城被城墙内侧发现了商代早期路土上留下的双轮车辙,更将中国使用双轮车的时间提早到商代早期。 中国马车的起源一直是被学界所关注并悬而未决的重要问题。主要的论点有西来说与中国独立起源说两种。过去主张中国马车来源于西方的主要是西方的汉学家,他们从对西方马车起源及对西方马车形态发展的认识,认为中国马车的出现是接受了来自中亚西亚或欧亚草原的影响。 中国学者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兴盛于上世纪的80年代。学者们通过对中国及西亚、埃及、希腊的车形结构进行比较,认为中国的马车在车舆、车辀乃至于系驾法上都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应该是在本土独立发展起来的,在偃师商城车辙发现之后,更有学者进一步以此为凭据并结合文献材料加以讨论,指出中国双轮马车的出现远在商代晚期以前,车在中国早已被广泛运用,并有其相对独立发明和发展演变的轨迹。90年代开始,随着对中亚、苏联、高加索地区考古材料的认识,许多学者重新将中亚马车及

中国马车进行结构上的比对,并将视角扩大至整个欧亚大陆,对目前发现的马车实体材料、岩画材料进行分析,从而认为中国马车应是来源于西方。另外,也有学者从青铜造车工具的角度考虑,认为东西方的造车工具分属两个系统,而不同文化系统的青铜工具制造出的战车是否同源,令人生疑。 本文拟就前人讨论的范围,由西方马车的发展及古文献中的记载来看与中国马车发展的可能联系,从而进一步讨论中国马车起源的可能性。二 虽然随着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的不断进行,对于车子起源、发展的认识不断丰富,但对西方车子的最早出现地仍未达成公论。一般认为,车子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在伊拉克乌鲁克遗址IVa层发现了公元前4000年中叶的车子的象形文字。也有人认为车子起源于高加索地区,根据是该地区出土了碳十四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的牛车模型。两地区在地理位置上相比邻,从大的地理范围来说,车子的起源不出两河流域至高加索一带。其出现年代,不晚于公元前3500年。 而中亚存在的实物马车的最早证据是属辛塔什塔-比德罗夫卡(Sintashta-Petrovka)文化,于1972年在契里阿滨斯克(Chelyabinsk)地区发现的,在发现的墓葬中,有五处葬有马车,但无法将形制完全考察出来。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车轮每个皆有十根车辐,此外,在几处陪葬马坑中,也发现了一种挽具,证实这些车原是设计由马来拖曳的。

浅谈中国梦学习心得体会

浅谈中国梦学习心得体会 下面给大家介绍浅谈中国梦学习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哦! 中国梦是中国现代化之梦,根源于我国几千年辉煌的文明史和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甘落后、不甘沉沦的抗争和奋斗,中国梦也是中华儿女奋斗实干之梦,建基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努力奋斗、实干拼搏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每一位党的成员,各级党组织也应该自觉遵守、并忠实依照”宗旨“实践、行为。这是中国共产党集体和各级组织、党员个人”中国梦“的最起码理想和目标。自觉朝着这一梦想奋斗、努力,认真实践为人民服务,不仅是一种要求、还是行为标准。 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首先应该落实在工作实践中、落实在日常生活中,以身示范下自成蹊。不能够把实践”中国梦“仅仅作为对他人对别人的要求,而要一把尺子、先丈量好自身在丈量别人和他人,这应该成为各级党组织和每一位党员的一面大镜子、一个检验尺度、一个经得起检验的平台。信还得行。 有执政党及其成员的带头,也该有国家地方各级行政机构的不折不扣跟随,也该有公开、公正的依法行政行为落实。党政首脑一定是中国梦的倡导者、实行者,各级各地理当亦然。中国梦,是很具体的可见目标,更是很具体的实施前行过程;各级政府都是人民政府,天经地义该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 具体到政府行政,实现中国梦主要两条:一是尊重顺应、引导合力人民意愿,公开行政信息和民众交流沟通,接受民众监督;二是必须严格依法行政、按照法定程序行政、作为。再说拉杂点,对每一位公民负责确保公民权利不受侵犯,尽力创造生活、生产公平平安环境,做好文化公益事业、生态环保事业。 党政做好是前提,社会合力是条件,公民自觉自发积极参与是基础。对于后两者,各人理解不同、感受不同、表达方式方法也不可能尽然一同。可探讨、可讨论、可交流、可沟通,甚或各说各话也没有啥大不了的;求同存异、多一些耐心,努力共识、多一些相向;毕竟,中国梦是个人的更是大家的,谋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