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班级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确凿.(záo )菜畦.( wā )讪.笑(shàn)人迹罕.至(hǎn)

B、澎湃.(bài)哺.育( bǔ ) 祈祷.(shòu)鲜.为人知(xiān)

C、炽.痛(zhì)嗥.鸣(háo)污秽.(suì)锲.而不舍

(qì)

D、田垄. (lǒng) 斑.斓(bān)筹.划(chóu)迥.乎不同(jiǒng )

2.请选出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

A.人声鼎沸万丈狂澜芳草凄凄九屈连环

B.回环曲折亦复如事绝壁断崖家喻户晓

C.妇孺皆知鞠躬尽瘁潜心贯注一反既往

D.丛山迭岭义愤填鹰一泻万里博学多识

3、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他一来就谈起巴黎的事情,讲述着这个贪图享受

....、寻欢作乐并十分活跃和愉快的巴黎。

B. 我认识奥本海默是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

....的人物了。

C.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的境界,平原无际,回环曲折

....。

D.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

4.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人迹罕至:少有人来。无从:没有办法。

B.骊歌:告别的歌。炽痛:热烈而深切。

C.萦带:弯曲的带子。铤:疾走。

D.迥乎不同:很不一样。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5.请选出下列文学常识叙述正确的一项()(2分)

A.《孙权劝学》选自由司马迁组织编纂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

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莫泊桑,英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C.《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朝花夕拾》。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还没吃晚饭,我就已经做完了作业,只剩下外语作业还没动笔。

B.初中语文课的综合性学习,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强了能力。

C.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D.多读多写是能否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

7.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2分)

世间万物皆有各自的美丽,无论高大还是微小,永恒还是短暂。山涧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着。

8. 默写。(10分)

(1)山际见来烟,___ _________。(吴均《山中杂诗》)

(2),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独坐幽篁里,___ 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4)峨眉山月半轮秋,__ 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5) 故园东望路漫漫,_ ____。(岑参《逢入京使》)

(6) _ __________,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7) 《木兰诗》中表现木兰轻富贵、情系故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8) 《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及其艰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12分)

小刚要参加市里的诗歌朗诵比赛,为此他每天练习得很晚。有一天邻居陈伯伯对小刚说:“小刚呀,你学习可真刻苦,每天晚上12点多了,我们都睡下了,你还在大声朗读什么东西。”小刚谦虚地回答:“陈伯伯过奖了,我还差得远,还需要努力。

9.陈伯伯说话的言外之意是:(2分)

10.如果你是小刚,你应该怎样说:(2分)

“环保”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显现,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善待环境,人类的家园会更美好,生活会更幸福;漠视环境,人类将会受到无情的报复。某班同学举行了题为“我的环保行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11. [活动一:实地观察] 留心观察学校周边的农村或社区环境,了解当地环境

污染的状况,并把令你感受最深的情景,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描绘出来。(4分)

(1)镜头一:

(2)镜头二:

12.[活动二:献计献策] 请为解决当地环境保护问题献出你的锦囊妙计。(不少

于两条)(4分)

(1)我的计策一:

(2)我的计策二:

三、阅读理解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弧?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1) 稍稍宾客

..其父()(2) 泯然

..众人

矣()

(3)当涂

..掌事( ) (4)但当涉猎

..( ) 14.翻译句子。(8分)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蒙辞以军中多务: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5.画出下面句子的停顿,每句两处。(2分)

(1)余闻之也久

(2)自以为大有所益

16.写出出自乙段文中的两个成语:(2分)

17.试比较仲永与吕蒙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3分)

(二)现代文阅读

我的麦子熟了(15分)

14岁的高占喜,青海农家子弟,因为湖南卫视的《变形计》,他和城市的一个叫魏程的富家少年互换了7天人生。节目打出了议题:7天之后,高占喜愿意回到农村吗?

第一天,占喜在机场被新爸新妈接进了豪华的宝马车,他害羞地靠在真皮座椅上面,不说话,认真地看着窗外闪过的高楼大厦,忽然,他泪水盈眶。

这个以前在山沟里疯跑,活泼开朗的孩子,曾经在作文里写道:我想考上大学,在城里生活。可是他知道,他更可能中途辍学,流浪在城市某条喧嚣的马路上。这次机缘巧合,他提前进入了城市,小小的心里波澜起伏,何况现实的城市,比那个瑰丽的梦,仿佛更精彩。

占喜住进了一栋豪华如天堂的复式公寓,拥有一间无比舒适的大卧室。面对丰盛的晚餐,他无所适从,紧张得5次掉筷子。接着,新爸新妈一次给了他200元的零花钱。从前,他一个月只有1元的零花钱。

在气派的理发店里,占喜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又一次泪水盈眶。

不久,他迅速适应了这种新生活。

白天,他靠在松软宽大的沙发上,茶几上是他之前从未见过的零食,面前

是尺寸巨大的液晶电视。他自在地享受这一切,除了脸颊上两抹褪不去的高原红,就像是在这里长大的。

此时,观众们忧心忡忡——这个孩子会丧失本性,沉迷于吃喝玩乐吗?

某天,占喜被安排去卖报。归途中,占喜变得少言寡语。他看到城里人行色匆匆,在马路之间穿梭,犹如他在田间穿梭,也看见天桥下的乞丐,衣衫褴褛地等待施舍……那天,他对记者说,城里人也有穷人,生活也不容易。记者问,那你同情他们吗?占喜说,不,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幸福靠自己。

说话时,他分明又是那个崇尚奋斗、一直努力的高原孩子。

当晚短信预测,大多数观众仍然觉得占喜不愿回乡。然而,谜底提前揭晓——当占喜得知父亲不慎扭伤脚的消息时,他立刻要求赶回家乡。

“为什么急着要走?父亲的脚伤不是大事,难得来一次城里。”记者问。

占喜只说了一句:我的麦子熟了。

父亲很早双眼失明,哥哥在外打工,弟弟还年幼,14岁的占喜已经成为家里的主要劳力。他难以不被城市吸引,这无可厚非,但同时,他也眷恋自己贫穷的家、艰辛的父母、几亩薄田和已经成熟的麦子。

城市是他的梦,贫穷的家,却是他牵肠挂肚的现实世界。

回到农村后,占喜仍然五点半钟去上学,啃小半个馍馍当午餐,学习之余割麦挑水,补丁长裤配布鞋,刻苦读书不改初衷: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真正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占喜见识了前所未见的繁华都市,享用过从未经历的物质生活,却始终未曾忘记自己是个印着高原红的孩子,未曾忘记担当家的责任——“我的麦子熟了”,当《浮士德》的俗世诱惑变相重演,这是一句最朴实的箴言。

18.通读全文,说说占喜是个什么样的男孩子。(3分)

19.文中两次描写占喜流泪,请你揣摩他当时的心理。(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详写占喜卖报的情形有什么用意?(2分)21.文中多次写到观众的短信预测——占喜一定不会回家,有什么作用?(3分)

22.请你谈谈对本文题目“我的麦子熟了”的理解。(3分)

四、作文(共5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有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学会了感谢,他就成熟了。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有很多人,很多事,都给了我们帮助、教育和启迪。

请以“感谢”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②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600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