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周口心意六合拳教内打斗心法秘传_上_

周口心意六合拳教内打斗心法秘传_上_

周口心意六合拳教内打斗心法秘传_上_

六合心意拳秘传内功

六合心意拳秘传内功 一、炼气的阶段和呼吸法 练拳术的人,首要的是炼气,其次才练筋骨肌肉和关节韧性的发达。如果只在拳术形式上追求而不结合炼气的实际,将来拳术恐怕是没有成就的,对祛病、延年益寿的效果甚微,拳技也不能达到上乘。 1.浅呼吸 六合心意拳在炼气方面,是以呼吸作用为功、以气与力合为用而进行拳术运动的。初学六合心意拳,首先用後天自然呼吸,使肺活量和肺容积增大。气壮力大,勇敢过人,这是第一阶段。 2.中等呼吸 当第一阶段有了功夫,然後再练後天返先天的腹式呼吸,使气深而藏,气量更加增大。鼻吸丹呼,鼻呼丹吸,此谓腹式逆呼吸,呼吸时必须带呼声畅气。因为逆呼吸所起的是吐故纳新作用,一旦肺气充足肺部扩大,便不能含胸、降气、气沈丹田,而肺细胞的过分膨胀,容易使肺出血,使身体反受其害。所以炼气必须得法,这是第二阶段。 3.先天呼吸 两个阶段呼吸得法,使拳术工、顺、真,再把气故意松开,放至足底涌泉穴,周而复始,循环无端,前任後督,气行滚滚。庄子云:“真人之息通於踵。”这是第三阶段的“先天呼吸”,也称“胎呼吸”,是儒道两家追求达到的“大周天”气运全身法。 二、丹田功 六合心意拳是内功拳,全凭丹田之功。以丹田之气发动肢体运动,

必须在炼内功的基本上练外功即练拳术。 丹田功有七种:竖丹田、搂丹田、坐丹田、闸丹田、开丹田、逞丹田、养丹田等。这七种丹田功,互为结合,不能严格分开。 开始站立,两足与肩平。先入静,“心定神宁,神宁心安,心安清静,清静无物,无物气行,气行绝象,绝象则觉明,觉明乃神(即意)气相通,万象归根,合成一气”。入静以後,进行周身运气(也叫贯气)。贯气的方法是:两眼闭上,内视祖窍(眼与心合),稍停即向上意视,至囟门与意合一,这叫心与意合。以意引气,向後往下降气,经玉枕、大椎、大杼、肺俞、气向下行,垂肩,沈肘,塌背,尾闾回收经下丹田顺两腿内侧下行达涌泉,此时两手随之下搂,两膝微屈而稍下蹲。当气降到不能再降(此乃阴气下降),即由涌泉顺两腿外侧上行,身也随之而起,恢复原状。意气到两胯环跳穴时,两胯内缩,意气由此而直抵会阴穴。稍停,由前身上行,至中丹田分由两肋上行,到璇玑穴再分由两耳後高骨处上行至泥丸,下降祖窍。稍停,由祖窍至喉头,从体内直抵夹脊,再直通心窝至降宫,经中丹田至下丹田。稍停,提过尾闾(并提肛),经夹脊、玉枕至泥丸,下降至上丹田。稍停,由上丹田经口内入气管至中丹田而达下丹田,复提尾闾,经夹脊、玉枕、泥丸到上丹田。稍停,由上丹田往中丹田收,下丹田也往中丹田收,将气都集中在中丹田,只收气,不出气,这叫伏气(指的是丹田之气不是呼吸闭气)。然後静守丹田,准备进行练习丹田功。 1.竖丹田 按上法贯气,气伏丹田後,以意导气,由中丹田起至上丹田,手

心意六合拳

此套路荟萃姬龙峰原传心意六合拳秘传七星内劲功定步发力和活步套路(民间庶乎失传抑或演绎异化),以及河南安徽等地流传的“十形连环”“十形合一”“十形七拳”之精华,依据姬祖师墨本“十大形阐微述真”之拳论而创编。 “真”者性也本也,“真形”者,动物之本性本真本能也。取其真意寓其形骸。师曰:“十大真形”是一种功景境界,是一种参悟与体认,是一种自然法则和辨证法规律,绝不是外形的模拟和塑造…… 此套路简洁,劲意遒放。练时寓蕴“勇猛短毒急快狠利”八字心法,以及阴阳暗合五行生克“道”的运化之理、数、象。 演练时必须在心意内功基础上施以心法,方可卓有成效。请注意,演练套路时不存在什么“呼吸之法”。 (一)静立放松 面向东方站立。两手直臂外旋翻掌朝上,从两边缓慢提绕至头顶,随吸气意念宇宙精微从我“五心”进人丹田气穴正置完毕(即直臂上绕与吸气意念同步进行)。略停1秒,两手内旋翻掌朝下,掌指相对,经头胸腹缓慢往下按,按到裆部后,恢复立正姿势的同时,意念宇宙精微从气穴充斥四肢百骸,正置呼吸完毕。一吸一呼约30秒到1分钟(图1)。 (二)第一式熊出洞(侵扑站) 用鼻顿吸一口气立即闭息之同时,震右脚出左脚,右腿半蹲支撑全身重量;双手由怀里向上向前再略向怀里勾搂,抖颤晃膀,左手落于胸前略上,右手落于腹前,双手下勾,松垂拉。头略抬起,两眼下吊(谱曰:熊似观天不看天)(图2)。 (三)第二式鸡形大劈 左脚向前上步,右脚刮地而起,脚尖上翘,离地约四五寸(一般不超过7寸);左手由怀里向上向外拔至胸前的瞬间,右臂上提并迅猛地由右上方往左下方劈下,五指揸开,手心往内凹。意念双手被我劈成两半,体悟狠毒以及落为顺意(图3)。 要点:当右臂向左下方劈至胸前,左手反衬迎击右尺臂内侧可以击出声响并产生发力效果,同时带出风声。左手反衬后向右肩上方反插至右耳旁,掌心向外,以护右头脸部。

释论《心意六合拳谱论》

释论《心意六合拳谱论》 释论《心意六合拳谱论》 中国散手网Copyright 2000--2004 Chinese Sanshou Website 一、心意六合拳的起源与内容特点 具有极高人体科学价值的心意六合拳,是由明末山西平阳府蒲州均村(今山西省永济县张营乡尊村)人姬龙峰(一作凤)创造的我国最古老的优秀内家拳种。《心意六合拳谱论》中曰:“山西平阳府蒲州人,居住均村,姓姬名宏、字龙凤老先生,留下谱论,传于习武君子,钻心玩味,以思其理……惟此六合拳者,则出于山西龙凤姬先生,缘先生生于明末,精于枪法,人见之皆以为神,而先生犹有虞焉,以为吾处于乱世,可操执枪以自卫可也,若太平之日,刀枪入鞘,倘遇不测,将何以御之,于是即枪法改作拳法,而会其理于一本,通其形于万殊,称其名谓六合。” 《谱论》中把心意六合拳创始人的籍贯、姓名、时代背

景和创始人当时的心理活动以及对心意六合拳的命名均作 了非常详尽的描述。 姬龙峰“精于枪法,人见之皆以为神”,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姬龙峰造诣非常之深的武功,是常人所望尘莫及的。所以姬龙峰在创造心意六合拳时,并不是简单地“即枪法改作拳法”,而是以他那出神入化的枪法为主,以“天乃一大天,人乃一小天 ”的“天人合一”的大系统理论为依据,经过精心思悟和钻心研习,并以天干之数把世间和传说中的十种生灵的可取之处,融合我国传统的强身健体的功法与枪法贯通为一体,成功地创造了“十大形”为主的心意六合拳。心意六合拳与华佗以“五行”为基因创造的导引健身功法“五禽戏”有异曲同工之妙。心意六合拳是以龙、虎、猫、猴、鹰、熊、蛇、燕、鹞、马等十种动物的特性(龙有搜骨之法、虎有扑战之勇、猫有捕捉之妙、猴有纵身之灵、鹰有捉拿之精、熊有战斗之情、蛇有拨草之巧、燕有取水之能、鹞有侧翅之力、马有奔程之功)寓于人体,从而取得“天人合一”的整体作用。所以心意六合拳又俗称“十大形”。 《谱论》中曰:“不别三意,不时常用,可能调治百病,四梢循环,血梢发脚心到天门,再无别疑真豪雄,牙骨肉梢仔细评,评出理来是一通,觔骨一气要和全,天地

隐仙派丹诀述要

隐仙派丹诀述要 *导读:先说这篇文章写作的目的。在网上看了很多的道友 高谈阔论,这是一件大好事,道家仙术终于有扬眉吐气的机会。但是 先说这篇文章写作的目的。在网上看了很多的道友高谈阔论,这是一件大好事,道家仙术终于有扬眉吐气的机会。但是话又说回来,很多道友见地不真,如果私心自用,难免不会出问题,到时候这笔帐只怕又要算到仙学的头上。在下虽然功夫不好,但初步的见地总是有的,只能义不容辞写点东西来纠偏。也算对仙学作点贡献吧。 说到仙不能不说道。道,有人以为很复杂。以至于作出大幅的文章来阐述,其实这种人根本就不懂。道本至简,我们每天的点点滴滴,无不贯彻着道的真义。一部《道德经》五千余言,说到底也不过说的道的本性,至简而赅。而《淮南子》洋洋大篇,却说不尽道?为何?因为它说的是道的表现,即道的外涵,道包罗万象,当然说不尽了。我们初步工夫先不去管这些,只问学仙是为何。一般人当然是为了长生。不管你信不信仙,每个人在未勘破生死之前,无疑都希望长留在这世上。学仙是长生的唯一选

择,所以古今无论什么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说到死都是很害怕的。故惜时成为文学的一大景观,从孔子的逝者如斯夫到老毛的还看今朝,无一不是极好的例证。故学仙的初步目标就是学会长生。 如何长生呢?为什么学仙的较普通人能长生呢?这是我们 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仙家认为人本长生,只因后天不会摄养,乃至于不但不能维持原来的生命限数,反而要短寿。不知道长生就是不懂道,不懂道所以才会不知如何調养。 以上几点似乎无关宏旨,其实有人一辈子研究仙学,只怕连此等学问都弄不清。先说这些,无非是为了与世间一切其他学术区别开来。 下面说仙学的基礎。仙学重先天一炁,长生*他,圣化也*他。先天一炁是什么,怎么也说不清。诸位须知凡是先天的,都是如此,不是能说得出的。回忆学仙之初,总叹师传不清不楚。到了自己初入玄关,才知此种境界任你如何说,是不可能言清。能说的只是指出一条道路,让大家有门可入。现在人家编出种种

安徽宋门心意六合拳大师李金全

安徽宋门心意六合拳大师李金全李金全,汉族,1934年出生安徽定远县,从小家境贫寒,13岁经亲友介绍举家来到蚌埠谋生,住家和一代宗师宋国宾先生门邻,来到蚌埠先在一家商号担任小伙计,金全先生自幼聪慧,闲时喜欢摆弄拳脚,后经商号老板介绍,拜一代宗师宋国宾先生习练心意六合拳。先生拜师后一边做商号里的工作,一边向宋师学艺。那时先生年轻,夜以继日刻苦练功,先练基本功,踩鸡步,站桩功一练就是三年,宋师看先生很有天份,能吃苦,勤奋好学,深受宋师器重,逐将心意六合拳的心法授于先生,先生潜心用意,深有所悟,一练又是六年,终获得宋师的真传,先生在心意六合拳的技、理、功上有自己独到悟性和见解,每一式、一招都能做到内、外“三合”既“六合”,“脚手齐到方为真”,实战时反应快似闪电与人较技时看人如蒿草,打人如走路,受到师兄弟们一致好评。 一九五四年淮南大通煤矿招工,宋师恋恋不舍和爱徒分手,再三嘱咐,“到淮南找个好工作、按个家,淮南还有你几个师兄可以帮助你,可你千万不要丢了拳,闲时好好练,发扬广大这门拳。”先生牢记宋师的话含泪拜别老师,来到淮南。 先生一到淮南首先拜见师兄周祥山、王成立、薛德昌谦虚向师兄请教,学习、工作后每到休班时都去看望师兄,先生尊师敬兄的美德感动了一代代学生。 在淮南先生几十年如一日,每天练功不辍,到了晚年功夫已达到

化境,其内气已走遍全身,至灵劲上身天地翻之功夫。 八十年代初先生开始收徒,传授心意六合拳,收徒数十人,先生传艺认真、用心、负责,其中入空弟子于志文、刘志海等人最为优先,他们经常参加全国和各省、市的武术比赛,都得到很好的成绩,现在也在教徒弟,为发扬光大宋门心意六合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现今金全老先生以八十余岁,仍性格开朗、身体娇健、步法灵活,继续给徒弟传授品德求武理,为传承弘扬宋门心意六合拳献出了毕生精力。 李金全呈上 2014年7月8日

河南邓州心意六合拳十大真形之——白蛇吐信组合

本文由jdzhaoban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河南邓州心意六合拳十大真形之——白蛇吐信组合 马雷石 海 涛 心意六合拳是明末清初姬龙凤先生在诸门派繁杂套路和技术的基础上汲取枪法之精创新而演变成的 优秀拳种,三百余年的传承过程当中,历代门人通过不断地锐意创新,使心意拳在拳理拳法上日臻完善。 今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心意拳与昔日相比,无论在风格还是内功方面,都包容着博大精深的武学内涵,这 颗灿烂的明珠,应该被世人所重视和发展。 心意六合拳取自然界中(龙、虎、鸡、蛇、熊、鹰、猴、马、鹞、燕)十种动物的特长,故其不仅有 心明意灵,应变无穷之妙用,又有开而便击,裹而不露之神效。该拳有虎扑羊之猛,蛇拨草之巧,猴纵身 之灵,龙缩骨之法,烈马奔蹄之功,熊守洞之本,鸡好斗之勇,燕子抄水之功,鹞子钻天之技,鹰捉拿之 精,皆取其形而得其意。身法步法要求六艺(鸡腿、龙 身、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 ,强调内外三合相合来 盘拳练艺,以心意诚于中,肢体行于外,心意支配行动, 行动贯穿心意,心意指挥六合,六合偶有心意为指导思 想。以五劲(踩、扑、裹、束、决)练就浑身七星(头、 肩、肘、手、脚、膝、胯)长短之运用,浑身是功,遍 体为拳。一枝动百枝摇,一动无所不动,上中下三盘一 起进攻,浑身各部都为击敌之武器。随招势而发,浑身 无所不用,讲手脚齐到,起根拔节之打法,充分体现了 古传贴身靠撞之特点。与人较技,既有硬打硬进,又有 蛇形之柔化刚发,避虚击实,穿空钻隙,攻中有守;交 手时强调身手动作协调,连贯一致,无论是防守、退闪 都要势势相连,不丢不顶不滞钝,常有追风赶月,排山 倒海之势,用兼顾兼打之法而击敌措手不及。此拳以它 招式奇绝、简单实用、发力迅猛而著称,是一个内外兼 修,刚柔相济,虚实兼备,看似简单,其意深奥,注重 实用的有价值的内家拳学。 白蛇吐信为心意十大真形的单把之一,此把取意于 蛇分草之能。分草有如蛇之受惊,分草而去后吐信击人, 即如分拦化敌之击,趁劲赶打之法。此把在心意门内是 比较凶狠刁钻的一招,重在击敌眼、喉、鼻、肋;此招 劲力变化奇特,心意高手在用此式时,无论防守反击或进攻性手法,均能在瞬间奏奇效。 本脉心意六合拳以单把盘练为主,每一单把可反复来回盘练,又可组成一个小套路,既是散手又是套 路。现根据河南南阳张志诚一脉心意六合拳谱传七世陈合龙恩师传授及本人二十几年练功浅见,特整理出 本脉的蛇形单把、蛇吐信盘法、劲意及技击,不到之处望同门及方家指正。 一、熊出洞 (1)盘法 熊出洞为心意六合拳之特有姿势,习练时全身放松,侧身而立(心意六合拳习练时必须侧身,因这样 站立受敌面积小) ,左肩领前,左足在前,右足在后,间距一脚左右,前足足尖点地与地面成 15 度(利于 战时变化,取鸡之独立之势) ,两臂下垂,两肘微弯护肋,左手停在左胯里侧护裆,右手贴住胯际里,手 指放松、下垂、微屈,指尖向下,手背向外,头上顶,舌抵下腭,项要竖直,牙齿扣住,两肩松开向下塌 劲,谷道上提,心宁气沉,浑身泰然,目光向前平视,谱云: “熊观天非观天,鹰视地非视地” 。 此式为心意六合拳之临战式, 以便伺机而动, 蓄而待发, 在将动未动之际, 不易摆架势以防暴露真意, 可谓静为本体,动无外形,我形未露,敌则难测,一旦出手,定能出奇制胜。拳谱云: “若言其静,未露 其机,若言其动,未见其形” 。其次敌未动,我不动,敌若动,我先发动。这就要求做到先发制人,拳谱 云: “后人发,先人至,迅雷不及掩耳” (如图 1) 。 (2)劲意 此式又名六合式,或称预备式,侵仆式,扑踩式,侵步站。 它要求六艺(鸡腿、龙腰、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与内 外三合(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 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相合,为心意六合拳之母势, 千变万化,均由此生发而来。心意六合拳以熊、鹰为本,熊形 防守,进取似鹰,如失此二式,则拳意失真。由此可见,熊出 洞在心意六合拳里象征着攻守之中的防守,动静之中的静,阴 阳之中的阴,刚柔之中的柔。 此谱道出了熊形之奥妙。熊有竖颈之力,其心宁静而富含 蓄之劲,两膀健壮有力,而直立之神态尢为强健。熊膀上提时 不但头颈直竖,威猛异常,而且两肘紧靠两肋,护住要害,以 防敌之袭击。拳艺中有头顶、颈竖、沉肩、含胸、肘不离肋之说,即指熊形之含劲。头顶颈竖以护咽喉, 沉肩护胸,裹劲

心意拳守洞尘技

心意拳守洞尘技 心意拳体育心意拳,是汉族传统拳术之一,中国武文化和东方神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大真形是心意拳的精髓,这是一门技击性很强的古老传统实战派拳法。十大真形,其动作简捷,古朴纯真;阴阳互济,内外兼修;刚柔相济,形神兼备;能快能慢,善顾善打;动静结合,心意相连;讲究头、肩、肘、手、胯、膝、足七星并进。姬际可开宗创派以来,历经数百年、十余代人传承,已形成了庞大的体系。更多资料:百度百科·互动百科·360百科·搜狗百科关于心意拳,网友们最关心的问题12060戴氏心意拳22016中国心意拳行功秘法31994心意拳实战41983心意拳内功51979上海心意拳61976心意拳熊形71975心意拳内功火烧身一式81974形意拳和心意拳91974少林心意拳101974心意拳PDF110心意拳简介120心意拳渊源130心意拳四个名称140心意拳创立150心意拳守洞尘技160心意拳修炼含义170心意拳盘根18心意拳的网页搜索结果1戴氏心意拳问戴氏心意拳如何加入武术协会答直接去当年武协办理入会 就行了,现在武协和传销一样,使劲发展下线。来自百度知道2015-04-22问哪个网站可一免费阅读《戴氏心意拳之五行拳》拳谱是祁县心意拳答去买本书吧,山西出版社把这些老书整个全部的翻印了一次,原文原字没动的,而且比较便宜。

新华书店有。来自搜狗问问2014-02-26问请教各位师兄,为什么形意拳中没有戴氏心意拳中的蹲猴功。山西的戴氏心意拳有专门的蹲猴功练丹田,但为什么形意拳没有蹲猴功,李洛能老先生学自戴家,为什么么形意没有这样的功法。答形意拳,是李洛能先生在戴氏心意拳基础上创新发展的新拳种,自然要进行一定的改革,用三体式取代蹲猴功,出于新拳种的‘配套’需要,这本正常不足为怪!心意 书曾在北京市灿然书屋等书店,但在去年即2012年五月底前业已脱销,今与作者梁晓峰先生联系是否再版,作者本人梁晓峰先生答:“如在版还需作较大补充, 作者现在正在研究和撰写《兵器谱》无暇顾及再版补充资料,故暂不考虑再版。”因此,目前市场上并无此书及此书再版的供应。现特告知热情读者。敬请见谅! ...来自搜狗问问2013-02-25问《中国心意拳行功秘法》这本书那里可以买到啊?答1.你可以去北京王府井大街的“灿然书屋”购买,它是中华书局旗下的书店 2.你也可以去“灿然书屋”“气”在心意拳实战中的作用分类:专业资料|类型:pdf来自百度文库2005-06-014心意拳内功问请问那里可以学到真正的心意拳内功、心法,现在社会上教的都太简单了答最好不要在网络上找,私下里到民间打听。可遇而不可求。我在网络上没见到练得好的,只见过少林德建大师的少林新意把还不错,你

武当太乙隐仙派秘传-1教学提纲

武当太乙隐仙派秘传- 1

武当太乙隐仙派秘传----寒暑铁布衣功 前言 武当太乙隐仙派秘传----寒暑铁布衣功这门功夫无论对于练武和普通人来说,都是极为神奇的功夫。功法极为简单实用,即使寻常未练过武功的普通人,每天只要技法修炼十五分钟,一个月后便可达到"寒暑不侵"之境,可单衣在零下10°至零上40°间的环境内活动自如,并且全身可不畏拳打足踢、两个月后,周身可任棍棒击打不伤,并可数日不食,真气溢满为大无穷。其实,这门功夫是修道之人所应必修的基础功夫。在古史记载中,武当派祖师张三丰经常不妙不食达数月之久,寒暑唯一蓑一衲,大概就是得益于这门功夫的奥妙神奇。修道之人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尤其为了锻炼心性和身体,经常游方行脚遍天下,以化缘乞食为生,因此有一个好身体以应付气候的恶劣变化及人情的冷暖,如恶奴野犬的袭击实属必要。如果能练成这门功夫,则足以应付这些来自人类社会及自然界的无常变化和意外袭击。因此,这套功夫实为入道修行的必修课。当世武当山紫霄宫进人朱诚德便精通此功,可达不畏寒暑,长力致远及辟谷不食之境界。其功法也十分简便易行。无论有无又化根基,只要师傅点破迷津,均可修炼成功。古人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诚哉斯言!对于普通人来说,不畏寒暑及铁布衫抗击打是无限神秘的,可是这门功夫的道理却几句话就可点透。有多少练武老,为了追求这一成就,勤苦追求,每天披星戴月的苦练也无法达到这一境界,本人也曾是其中之一。自从追随两位裴锡荣、金子弢恩师习艺后,得受此千古奇艺,始知平淡之中蕴天真之理。从此以后,有不知感冒风寒为何物,寒暑均可一件布衣,数日下饮不食也属寻常事。这套功夫的根本就在于一个"气'字。这个"气"也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个神秘奇特的"恭,更不是所谓内功中的真气,而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普通呼吸之气,其关键就在于如何操作这口"气"、锤炼这口"气"而已!所以,修炼这套功夫不需要任何武功根基,从12岁少年到80岁老人无分男女,只要精神与身体都正常,都可以按功法修炼成功。 功法歌赞如下: 寒暑铁布衣,奇功世间稀。三丰祖师传,后学应谨记。阴阳合于心,寒暑两无碍。 男女有别法,修炼要注意。一气先和合,九九须抟聚。再以息贯之,鼓荡不可泄。 息行百十二,哼受丹无力。更将金刚柞.毛穴可封闭,自可辟五谷,又可却宿疾。 手足力无穷,身披铁布衣。言行依道理,动静可如意。 2、上身保持不动,双脚再以脚尖为轴脚跟向外(两侧)横撇,变成两脚脚尖朝前直放。 3、凝神定气,两手同时由确前向上缓缓抬起,掌心向下,高与肩平。

谈心意拳秘传桩功

谈心意六合拳秘传桩功 河南派心意六合拳是一种非常注重桩功的优秀拳种,自开山祖师马学礼先生至世代拳家前辈,均视心意六合拳桩功为看家之宝。在过去的年代此拳只在我国回族之间相传。据已故恩师吕瑞芳所讲,过去的年代对外人来讲别说桩功了,就连拳势是什么样都很难见到、可以说是开门说话、关窗户练拳。由此可见过去先辈们对拳的珍爱与极度的保守。 桩功是以锻炼和培养内功为主的功法,恩师于化龙先生也曾这样高度评价过桩功:河南派心意六合拳的强大内功主要锻炼途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站桩功。极功是拳的生命,此拳的每一形。每一势,都是极功。心意六合拳主要以鸡形桩功为主。一生习拳,只要能够认真地抓住桩功中两三个势子,就可以足够对付一些千变万化强悍的高手。心意六合拳先辈们一有空闲之时就习练功法及桩功,可以说几乎行走坐卧不离桩功。所以先辈的功夫是来之不易的。下面将两位恩师平日里的所授及本人的一点儿心得体会略谈一二。 让我们首先谈谈怎样练好桩功,怎样去认识、理解、体会其中的奥妙。 练好心意六合拳的桩功,可以达到强身、技击、养生、

调治疾病之功效,也是为以后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拳艺之基本要求。心意六合拳,无论运用何招势,都应有强大的桩功做其后盾,只有这样,拳艺才能够发挥得淋漓尽致。每势桩功内里都包含着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雷声等六艺,同时也内含着十形七拳。心意六合拳每势桩功,基本上以“鸡步”桩法为主。 今既谈站桩功,笔者也有必要谈谈桩功的“桩”字。大家知道,盖大楼需在工地上打桩子,桩的下面一部分被埋入地面以下,以稳固地面上一部分。但人体绝不会一部分埋入地下,只是在人们习练站桩功时,需要人体内在意念有入地之感,藉以稳固周身、来增强人体周身内在的质量。其实,在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只要多观察、多领语、多理解,从中并不难发现与拳艺相通的事物。 例如,刚栽入地里的小树苗,我们很容易将它主干折断或轻松地连根拔出,从这种事物现象中不难看到小树苗的根基及树本身的内在质量并不强大,才致使极容易将其损坏掉。如果小树苗再生长一、二十年之后,它枝繁叶茂时,我们还会轻易将它折断或连根拔起吗?可见树木的生长过程就是一种无形的自然桩功,人们习练桩功也如此道理 再例如,经过长期认真的锻炼,桩功如同一辆三轮

心意六合拳

心意六合拳 心意六合拳心意六合拳又称守洞尘技。故名思义,由于此拳术是由心生意, 又由意传化为拳招,故又名心意拳。 心意拳相传为明末清初的武术家姬际可所创的。由于外族入主中原,当时的际可便产生了强烈的反清思想,后来到了河南少林寺后,因武术精湛,便留在那教学,居留期间又对明朝盛行于少林的五行拳深入研究。后有一天忽见两鸡相斗,便遂悟其理而创了心意六合。后来,心意六合拳自洛阳人士马学礼得际可真传后,数百年来形成了河南心意六合拳一大支流。 在修习心意拳的时候,有“外三合”和“内三合”的要求。所谓“外三合”是指“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即是身体各部分在运拳时都要互相配合的;而“内三合”是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即是要内心的心情与拳招、力度等合一,方可发挥出威力。心意拳的演练路线是以直进直退为主,步法着重稳健坚实。心意拳的十大形是模仿龙、虎、马、猴、鸡、鹞、燕、蛇、熊、鹰的扑击、穿侧、捕食、闪躲等动作,具有明显的攻守意识,每一形皆有其独特含意的。在招式方面多为单式,而套路仅四把捶一套,也有后人心得所创的二把半等等。PS:六合还指鸡腿、鹰捉、龙身、熊膀、虎抱头、雷声这六式相合. 卢式心意六合拳卢式心意六合拳源于河南心意六合拳,源于一代宗师——卢嵩高武术大师对传统武术开创性的继承与创新。卢师是沪上心意六合拳的开山鼻祖,在沪享有第三代“拳王”的美誉,在不断的实践、学习、交流中,拥有自己鲜明特点、独特风格的卢式心意六合拳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逐渐形成并广为流传,开创了中国武术一派之先河。 卢师,生于1875年,河南周口人,归真于1961年上海。自幼拜河南心意六 合拳第七代传人——袁凤仪老师为师,学习心意六合拳,二十六岁时已是武艺超

孙少甫心意拳课程内容

一、心意拳是罕见的健康长寿拳,适合于男女老少各年龄段失去健康,人生便失去很多快乐。 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独特的拳架古朴、科学、高效、合理。拳功一体,核心在丹田和中节。全程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其功效是通奇经八脉、生命力旺盛、身心处于最佳健康状态。习练心意拳的师傅哪怕是到了八、九十岁依旧身体康健、仍然能课徒自娱者比比皆是,生理和心理年龄远小于实际年龄。马梅虎与卢嵩高前辈皆七、八十岁时还如青壮年一般健康生子。经一定时间的习练,可改善大多数慢性疾病直至痊愈。长期习练基本能一劳永逸的获得一生的健康。可极大地提高当代人的生活与生命质量! 戴龙帮,1713-1802,89岁戴文熊,1769-1861,92岁戴良栋,1934-1915,81岁李洛能,1803-1888,85岁车毅斋,1833-1914,82岁布学宽,1882-1971,90岁宋铁麟,1885-1979,94岁买壮图,1779-1877,98岁丁兆祥,1835-1932,98岁尚学礼,1865-1939,75岁卢嵩高,1874-1961,87岁宋国宾,1885-1960,75岁马承智,1888-1974,89岁丁克重,1888-1974,86岁郭汉之,1881-1980,99岁吕瑞芳,1908-1999,91岁李尊 思 1918-2014,97岁于化龙1916-2011,95岁王多凤(女)1918-2012,94岁白云飞1913-2012,100岁王书文1919-2012,93岁凌汉兴在世之百岁老人王木林和李行功已逾九十岁仍教拳。。。 二心意古拳被称为内家拳之母,孕育出如形意拳,大成拳、意拳等诸多著名拳种,有内家拳鼻祖美誉。极具格斗魅力。 自古以来,先人们以并不占优势的体形体格和身体素质,以极高的智慧,千锤百炼,创造出了具有显著民族特质的东方格斗文化之瑰宝——心意六合拳。因其杀伤力太强,被历代宗师视为生存之本,它是

水氏家传心意六合拳法

水氏家传心意六合拳法 水氏家传心意六合拳法含有李祯的心意六合拳法,又有洛阳刘万仪的心意六合拳法,而且融入了唐大用传唐氏家传枪法。每一动以六艺(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作身法,以枪法化拳法,以丹田内劲为基础,以内催外,以身法带动肢体,以大关节带动小关节,发出丹田整体内劲。每一出手必含(鸡、熊、鹰、龙、虎、蛇、马、燕、鹞、猴)十大真形及扎枪的底蕴,螺旋划圆,圆中求直、求灵、求变的三角发力,以变劲为其真谛。其拳法内容有:六艺、十大真形、单把、三拳、七膀、七炮、八身、十二大势、四把锤、蝴蝶手等盘法,及洛阳刘万仪传百花将、撩杆腿等陈中盘法。现据恩师水普慈老师传授及本人三十年练功浅见整理出水氏家传心意六合拳的八身、十二大势、十大真形、蝴蝶手、单把、四把锤盘法。不到之处望心意六合拳前辈及武林同仁指正。 心意六合拳的八样身法必须以六艺: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以作身法,盘出内外六合相合及上下、前后、左右浑身六面整体内劲的基础上,方可盘练变化的八样中节身法的盘练方法。八样身法不是定形的八样身形,身形是静止的而身法是变化的,如手“形”、步“形”是定型的外形,而手法、步法是变化的方法,千万不可把“形”与“法”混为一谈,如此心意六合拳的丹田中节劲的变化也就全失。正如《水氏家传武术谱》曰:“八身:束身、长身、定身、拧身、硪身、回身、蹿剪身、跳跃身。上节不明恐中人之擒拿,中节不明浑身是空,根节不明恐中人之盘跌。” 第一身:束身 一、十字手 1、盘法:

口诵:台斯迷(注:伊斯兰教的阿文,意思是奉普慈太慈安拉之命起,奉真主的命 令行使。)每盘一把艺前必须先口诵台斯迷方可开始盘练,以后不再重复。 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双脚尖向前平行站立,身体左右重心应于两脚之间,前后重心则至于脚掌与脚跟之间,双膝微屈,小腹松园,尾闾中正,头顶颈竖(熊有竖顶之能),臀部似夹非夹,背部似靠非靠,面部表情似笑非笑,神态自然,平心静气,胸空腹实,沉肩垂肘,舌顶上腭,下颌内收,唇齿轻合,谷道上提,含胸拔背,塌腰松胯,呼吸顺其自然。两脚心要悬,双目似闭非闭,如垂帘状,双耳似听非听,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所谓不动 ,视自身与草木万物齐同,对外界干扰漠然处之,又如古树生根,虽有风吹雨打,我自静默而立,外形虽然不动,内部却生机益然,生生不已,如是则神光内敛,意不外驰。杂念不生,双目亦可平视,平视前方,但不可执于具体目标,应漠然之,尤不可野视,野视则神疲,且易生杂念,当由杂念不生而心能入静,静到极处,心与虚空大气合为一体,超然物外,物我不分,万物齐同,从而进入天人合一之境,口诵台斯迷,有以一念代万念,认主独主一之意。 承上势,双手从身体两侧向上捧到胸前,掌心向上,十指平心,肘心向上,沉肩,此为伊斯兰教的“接嘟哇”,意为真心诚意接受真主的恩 赏之意。 正如《四典要会》曰: “捧手乃祈主之准佑,以示其呈贡礼而接受恩赏之象 也。又以十指对心,以示其用十德,上可以对真主,下可以对我心。”(图1)每盘一 把艺前必须先“接嘟哇”,口诵台斯迷,方可开始盘练,以后不再重复。 承上势,全身放松,侧身而立,心意六合拳盘艺必须侧身而立,受敌面小,左肩领前,左脚在前,前脚虚点地,内扣,前膝裹劲。右脚在后,两脚间相距一脚,重心在后脚右膝屈裹胯,两臂从容下垂,两肘下坠,有护肋之意,双手小臂十字交叉在胸前,目侧视前方。掌心内含,一手向内,一手向外,有阴阳合之意,或双手,手心同时向内或向外,皆可随心所欲,两膀扣劲,胸微含,腰下塌,谷道上提,心宁气沉,浑身泰然。目先

秘传心意拳十大真形精解之二

秘传心意拳十大真形精解之二 秘传心意拳十大真形精解之二 一、虎扑把熊出洞 (一)盘法 “熊出洞”为心意六合拳之特有姿势,习练时全身放松,侧身而立,左肩领前,左足在前,右足在后,间距一脚左右,前足足尖点地15度;两臂下垂,两肘微弯护肋,左手停在左胯里侧护裆,右手贴住胯际里,手指放松下垂微曲,指尖向下,手背向外;头上顶,舌抵上腭,颈要竖直,牙齿扣住;两肩松开向下塌劲;谷道上提,心宁气沉,浑身泰然,目光向前平视。谱云:“熊观天非观天,鹰视地非视地。” 此式为心拳之临战式,以便伺机而动,蓄而待发。在将动未动之际,不易摆架势,以防吐露真意。可谓静为本体,动无外形。我形未露,敌则难测,一旦出手定能出奇致胜。拳谱云:“若言其静,未露其机;若言其动,未见其形。”敌未动我不动,敌若动我已先动。拳云:“后人发,先人至,迅雷不及掩耳。” (二)劲意 此式又名六合式或预备式。它要求六艺:鸡腿、龙腰、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与内外三合。千变万化均由此生发而来。心拳以熊鹰为本,熊形防守,进取似鹰。如失此二式,则拳意失真。由此可见“熊出洞”在心拳里象征着攻守之中的防守,动静之中的静,阴阳之中的阴,刚柔之中的柔。 (三)技击 前脚虎步站立,利于起脚趟,稍点地即利用卷地风打人,侧身受敌面积小,三尖照与上步鸡腿相配合,前脚内扣15度以防对方用脚踢前膝,内扣护裆,有利于手肘相助。

二、虎扑双把虎蹲山 (一)盘法 承前式,左脚向前一步前踩跟右脚,身体下蹲重心放在右腿上,再上左足,右腿屈膝悬提于左腿前,足尖点地(教内是足尖翘,我脉是足尖虚点地,与教内有别),要求身体微束下蹲,屈后腿,后胯下坐,后膝内扣,前腿伸直,膝曲并内扣,前胯放松,前脚跟落地,向下有踩意,后脚有蹬意,两膝内裹劲,护裆;二腿合劲,足跟抓地,足心空含。同时守下丹田。由下丹田至胯部环跳穴至膝部阳陵泉穴再传到脚底涌泉穴,这样下部骨节开,气盈力足,步法上时又快又整灵。两腿重心前三后七。两手五指,开,掌心内顶,除拇指外余四指端微内扣,掌心含空,虎口撑圆。此掌可使全手贯气,形成气贯四梢,同时以意引气开启上三节窍,从肩井穴至曲池穴至劳宫穴。这样,意到、气到、力到,内气在臂部鼓荡,骨节松开。前手在前膝,掌心向外,五指向下;后手在肘紧贴,掌心向内与前掌有相合之意,下颏内收,目前视。注意身子仍吃紧于右腿上,切忌低头俯身、耸肩、突臀,前后一条线。在拳艺中此即虎蹲山之重要步型。 (二)劲意 此式蓄而待发,上下缩为一体,束为一团,有虎蹲山之劲意。虎在扑食前必先收而后扑。世人常说:“虎落平川被犬欺”。意为只有放虎归山,使虎借山势才能发挥出威猛来。这说明虎发威猛是以登山为条件的。姬祖师取虎的蹲山之意劲,以其松散直立为先其势。拳艺是否发挥猛勇,基本态势是否正确,关系极大。此束有使浑身的散乱之气聚于丹田,能将分散之力汇集一处,形成蓄而待发之劲,于出势前的瞬间虎视眈眈可慑敌。由虎蹲山一势后腿蹬,可迅速抖身而起,配合精气神纵身一扑,形成收纵一扑的“饿虎扑羊”之势,势如洪水决堤,势不可挡。拳经云:“束展二字一命亡。”《守洞尘技》内五行十字要诀有“束上下为一体,决如洪水倒堤”。腿有裹劲如裹物而不露,外形又含蹲字诀:蹲要诀,蹲者合;下蹲身,

心意六合拳的死架及活招讲解

心意六合拳的死架及活招讲解 心意六合拳是拳功一体的上乘拳法,属于短打类拳术。但心意六合拳注重实战搏击和内养内保相结合。 学练心意六合拳要想出功就要多盘架子。我在《心意六合拳练习法》一文中说到心意六合拳学练的三个阶段即:模仿阶段,盘架阶段,找劲阶段。这里有一个练“死架”和盘“活招”的问题。实际上心意六合拳的盘架要练“活招”,而不是让你去练“死架”。有的人练拳爱死练,认为这样容易出功,其实不然。练“死架”容易把拳练死,把身体练僵,即练得全身硬棒棒的,这种劲是僵劲。所以,练习心意六合拳要练“活招”,练“活招”可以把身体练的活如猿猴,动如猛虎,它的好处是能够骨节开放,舒筋活络,气血通畅,肌肉放松;全身无一处刚、硬、僵、死之处,故在击敌或者防敌自卫时身法灵活,身无空隙,到处可以击敌应敌。 心意六合拳的内容虽然很多,但均以盘练“十大真形”和“四把捶”等为主。心意六合拳的“十大真形”是练龙、虎、鹰、鹞、熊、鸡、马、燕、蛇、猴等十种动物的真性和灵意为目的,以单盘式为主体,所以,每一个单盘式都是很科学的,而每个单盘式子也是具有灵活性、实战性的。在实际的盘练中,每个单盘式都具有其攻防意识。所以,我认为心意六合拳的单盘式是“活招”而不是练“死架”。我们在练习每一个单盘式时就不能把此单盘式当做“死架”来练习,心意六合拳则要求练拳者要把每一个单盘式当做“活招”来盘练,这一点,做为心意的练习者一定要心知肚明,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才行。 中国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心意六合拳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

瑰宝,它富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内涵。心意六合拳既有“十大真形”的单盘式,也有它自己的套路,这就是有名的斗金不换的“四把捶”。拳术有套路一点也不奇怪,而拳术的套路却有它精彩的一个方面。套路既有连贯性、戏剧性和观赏性,并且含有一定的人为的、固有性的攻防意思(即人为设定的假性攻防),而与此相反,单盘式决不存在这种问题。心意六合拳的“十大真形”单盘式的每动、每形都是具有攻防目的而进行训练的,所以,他的攻防空间很大,这就是单盘式的优点。心意六合拳为什么既有优秀的单盘式又去设置套路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国传统武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单盘式只有攻防意识而不具有观赏性,所以心意六合拳总不能在酒后茶余让人去练单盘式供人欣赏,为了营造一种娱乐的文化需要,但又不能失去心意六合拳原有的拳功一体的功能,所以先贤们创造了“四把捶”这样具有连贯性、趣味性的套路供练功者以儒雅的方式给人欣赏。 那么是不是“四把捶”就不具备攻防意识呢?否!“四把捶”仍是以打为中心线贯穿的一趟“拳功一体”的上好套路,故有“斗金不换”的美名。但套路和单盘式又有不同,有的人认为“四把捶”是一趟“功夫拳”,只要死练、苦练就可功夫上身,就可练出心意六合拳的上乘功夫,因此,有的人就“死盘”这趟套路和架子。这里有一个认识和练法的关窍在里面。以“四把捶”套路中的“鹞子入林”和单盘式的“鹞子入林”来做一些比较分析。“四把捶”的“鹞子入林”是在“横捶”的转身间为防止后面有偷袭才设置的一个动作,所以他在一转身间以左臂横格敌方的来拳为一打,而右臂同时向左胯下插为“入林”再上挑敌臂为二打。如按套路的连续打击下一个势子则是“单凤朝阳”,这样就比较机械。心意六合拳认为比较机械的式子就是“死架”子,在实战搏击时就不好用,或者说用不上。当然此式练得纯熟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可以左臂格、右拳打同时进行而达到“活招”的目的,

心意六合拳谱

心意六合拳谱 心意六合拳谱古手抄本 心意六合拳拳谱是练好心意六合拳的总纲,是武术前辈经过几代人的实战交流得出的经验总结,其中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结晶。在旧时代,武技是一些习武之人的饭碗,他们往往将拳谱视如珍宝,不肯轻易传示外人,即使本门中也并不公开,练了一辈子拳而从未见过拳谱的拳家比比皆是,因而拳谱多以手抄本形式出现。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冷兵器时代的来临,加上西洋拳法的不断渗入,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许多人对中国的传统武术渐渐陌生起来,习武之风眼见日益衰落,在这种情况下,却有许多拳家仍抱残守缺,要么拿着祖宗留下的东西舍不得撒手,遮遮掩掩,生怕别人抢去;要么故弄玄虚,有意增加拳术的神秘感,让想习者也望而却步,致使传统武术正逐步失去它原有的魅力。鉴于此况,我师山西晋中王太晨先生深明大义,为了能更好地将心意六合拳这一优秀拳种发扬光大,愿将自己珍藏多年的手抄本《心意六合拳谱》奉献给真正热爱心意六合拳的同道。由于打印此谱需要时间,因此本论坛将分系列逐步推出。又由于此文摘自手抄本,文中可能有些是白字或错字,甚至有些还缺字,望有此谱者能对照补齐,也希望同道能结合自己的练功体会,积极交流自已的看法。 心意六合拳序 戴龙邦 天下之道有二:曰德、曰威;天下之学有二:曰文、曰武。然武之所重者,技艺也。况国家讲礼有法,狝、蒐、苗、狩各有其时。而其间精微奥妙,更有不容率意妄陈者。余尝拟著为论,公诸同好,特恐言论不精,贻误后世,此心耿耿,曷其有极。

兹见岳武穆王拳经,意既精纯,语亦明畅,急录之,以志余爱慕之情。王讳飞,字鹏举,河南汤阴人也。父早亡,事母至孝,少负气节,优于将略,刚毅多谋,智勇绝伦,当时名将无出其右者。及长应试于东京,留守宗泽与谈兵法,曰:“如将军者,方可与言孙吴。”此后屡立战功,遂成大将。善以少击众,尝自师八百人,破王善等五十万于南熏门;又八十人破曹城十余万众于极岭;其战兀术于顺昌,则背蒐军八百余。故有胜无败,猝遇劲敌不为所动,,故敌为之言 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浚尝问用兵之术于王,曰:“仁、信、智、勇、严,缺一不可。”王平生好礼贤士,博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然如书生。每战胜,必辞功,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而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余深为宋惜之。 当童子时,王受业于名师,精通枪法,以枪为拳,立一法以教将佐,名曰意拳。神妙莫测,盖从古未有之技也。王以后,金、元、明各代鲜有其技也。独我姬公,名际可,字隆风,生于明末国初,为蒲东诸冯人氏,访名师于终南山,得武穆王拳谱,后授余师曹继武先生于秋浦,时人不知其勇。先生习武十有二年,技勇方成。康熙癸酉科联捷三元,钦命为陕西靖远总镇大都督,致仕归籍。余游至池,先生以此拳授余,学之十易寒暑,先生曰:“子勇成矣。”余回晋至洛阳,遇马公学礼,谈艺甚洽,属余为序,余不文,焉能当此,但见世有能悍之士,未尝无兼人之力,及视其艺,再扣其学,手不应心,论不合道,何也,不得个中真传故也。所谓真传者,名虽曰武,其实贵和。和者,智与勇顺成自然之谓也。岂世传捉拿、钩打、封闭、闪战,逞其跳跃,悦人耳目者可比。有其论,古今英勇之气,刚正之慨,威武矫矫不群者,尽为所失,而与作戏之辈,夫相同也。而论此艺,其大要不外阴阳、五行、动静、起落、进退、虚实,而其妙又须六合。六合者,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眼与心合、心与气合、气与力合。苟能日就月

心意拳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心意拳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练习心意六合拳的人,无不知道“裹、践、躜”乃为心意六合拳法之要义,但是对于“裹、践、躜”的真实含义,却没有多少人明白。有的人练了一辈子的心意六合拳,也没有了解其义,结果练了 一辈子胡涂拳,功夫总也上不去。又有的人由于没有理解“裹、践、躜”的真实含义,为了装点门面,就将“踩鸡步”中的三种手法解 释为“裹、践、躜”,而且进一步指出这是三种拳法,即裹拳、践 拳与躜拳(可是古人在拳经里从来没有将“裹、践、躜”与拳法沾边)。这样一来,前头的错误没有改正,后头的错误就已经误人子弟了,其流毒是很深的。 实际上,所谓“裹、践、躜”并非是三种拳法,也不是某一个拳术动作,而是贯彻心意六合拳训练始终的根本原则,更是心意六合 拳巨大技击威力的来源。可以说不懂“裹、践、躜”三字的含义, 就不懂心意六合拳,而将“裹、践、躜”练成了裹拳、践拳与躜拳 就是曲解了心意六合拳。练习心意六合拳,一上来就必须练习“裹、践、躜”,而在以后的学习中,又必须在每一个动作中找到“裹、践、躜”,理解“裹、践、躜”与运用“裹、践、躜”。那么,到 底“裹、践、躜”的真实含义是什么?而且如何又能将“裹、践、躜”练上身呢?下面我来讲一讲。 刚才我们说了,“裹、践、躜”是心意六合拳的原则方法,心意六合拳的独特力量就从“裹、践、躜”当中来。既然是原则方法, 那么就必须在每一个动作中都能体现出来,而如果将“裹、践、躜”理解成了三种特定的拳法,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了。因此,我们说“裹、践、躜”不是特定的某种拳法动作。 正确的理解是这样的:所谓“裹”,实际上包括“束”与“存”两个部分,“束”指上身的收缩;“存”指下肢的沉蹲。是每一个动 作发力前必须的蓄力方法。我们知道,无论哪一种拳法,只要它发力,就一定有一个蓄力的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很短暂,但这是必然

太极拳文化和哲学思想

太极拳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哲学思想,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老子》、《庄子》、《易传》及阴阳家和道家学说上。 中国的哲学思想可以上溯到夏商时代。但中国的哲学思想真正形成理论体系却是在战国乃至秦汉年代。这里,我们先简略地综述有关“阴阳”的史据考察。《老子》四十二章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此,老子明确提出了“阴阳”属性普遍地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这是道家对阴阳学说的最早理论贡献。《庄子·大宗师》中继续发展了这一观点:“阴阳于人,昏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不仅如此,道家在观察自然与社会的变化中,发现了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的辩证法则:“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老子》二章),提出了“反者道之动”(老子·四十章)的著名辩证学说,为以后的阴阳理论体系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辩证基石,这就是道家对阴阳理论形成的巨大贡献。 战国后期的苟况在其著述里也举起了阴阳理论的旗帜。《荀子·礼论》云:“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肯定了万物的生成和变化,是天地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否定了鬼神支配万物的存在。《荀子·天论》中就指出:“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在这里,荀子指明罕见现象也是服从于阴阳的规律,奇怪是可以理解的,但迷信而畏惧是不正确的。 “易传”中凡有关“阴阳”范畴的论述源于道家,凡“五行”方位说及“天人感应说”来自于阴阳家。统观先秦至战国以前儒家《论语》、《孟子》等等学说中,均没有涉及阴阳五行方面的记载,便是有力的说明。从占典太极拳哲学理论中可以发现,它的很多要求和方法以及运用原则,都离不开道家哲学理念。如《老子》云:“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取之,必固欲之。”这种认识方法沦就在太极拳诀中体现出来,“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欲左先右”,“欲前先后”等等。 《老子》云:“以天下之柔,驰骋天下之至刚。”太极拳的技击原则正是“以柔克刚”,在具体运用时则要求“以弱为本,舍己从人”。 太极拳古典哲学理论中,有关“阴阳”相互间既统一又互相转化的思想随处可见。《太极拳论》中载,“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瓦济,方为懂劲”,上述沦说就体现了有关这一方面的深刻理解和引伸。 二、阴阳家道教文化与太极拳 阴阳家的哲学,主要阐述的是宇宙生成沦,由“阴”、“阳”概念观点而得名。在中国的哲学思想范畴里,阴阳是宇宙形成的两个主要法则,中国古今的人都相信,阴阳的结介与互相作用产生宇宙一切现象。 阴阳家的论述强调“五行”的什用,最早的记载见于《书经·洪范》里,“五行,一口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洪范》中还告诉人们,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是互相关联的,君主方面的恶行,会导致自然界异常现象的出现。这种观念被阴阳家发展成为“天人感应沦”。 《礼记·月令》也是阴阳家的著述,书中概括的告诉君民心当按月做什么事,以便与自然力保持协调。这其中,宇宙的结构是按阴阳家的理论描述的,它的表述是时空的。就是说,它既是空间结构,同时又是时间结构。如,阴阳家把四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