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函数 重难点突破 第1课时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函数 重难点突破 第1课时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函数 重难点突破 第1课时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函数 重难点突破 第1课时

初中-数学-打印版

函数重难点突破第1课时

1.找出一个变化过程中的变量与常量.

突破建议

变量与常量是学生刚接触的一个概念,概念课教学一般要经历六个步骤:概念的引入——概念属性的归纳——概念的明确与表示(下定义)——概念的辨析——概念的巩固应用——概念的“精致”(建立相关概念间的联系)

教学中从四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概念:

(1)汽车以6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为s km/h,行驶时间为t h.s的值随t 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2)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张.设一场电影售出x张票,票房收入为y元,y的值随x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3)美丽的水中涟漪图中,圆形水波纹慢慢地扩大.在这一过程中,设圆的半径为r,圆的面积S,S的值随r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4)用10m长的绳子围一个矩形.设矩形的一边长为x,邻边长为y,y的值随x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然后进行相同属性的归纳: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些量的数值是不变的,而有些量的数值会发生改变,从而得出常量与变量的概念.

形成概念之后,师生再对概念进行辨析与应用:

问题1 指出下列问题中的变量和常量:

(1)某市的自来水价为4元/t.现要抽取若干户居民调查水费支出情况,记某户月用水量为x t,月应交水费为y元.

(2)某地手机通话费为0.2元/min.李明在手机话费卡中存入30元,记此后他的手机通话时间为t min,话费卡中的余额为w元.

师生活动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在2个常见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中,通过合理、正确的思维,指出同一问题中的变量和常量.第(3)题仍然沿用圆形水波的问题背景,但讨论的角度由圆的面积变为圆的周长,常量为圆周率π,变量为圆的半径r和周长C.

问题2 请根据下列背景构造变化过程中的常量和变量:

(1)水中涟漪(圆形水波)不断扩大.

(2)把10本书随意放入两个抽屉(每个抽屉内都放).

师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合作交流,探索结论.

【设计意图】本题是在学生认识了变化过程中的常量和变量后,只给出问题背景,让学生通过思考,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构造变量,进一步认识常量与变量.

第(1)题可以记圆的半径为r,圆周长为C,圆周率(圆周长与直径之比)为π.

第(2)题可以第一个抽屉放入x本,第二个抽屉放入y本.

2.体会运动变化过程中量的变化.

突破建议

本节课我们研究的问题中涉及两个变量,其中的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且是单值对应,即(1)另一个变量有对应值;(2)对应值只有一个.这为下一步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作了铺垫,因此教学时不仅让学生理解变量的概念,而且要让学生体会两个变量之间的单值对应关系.可以在学生找出变量后,让学生对其中的一个变量取适当的值,看另一个变量取值的变化情况,教师对其中的“联系与对应”加以分析.

初中-数学-打印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