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最优流法和遗传算法的配电网重构_刘蔚

基于最优流法和遗传算法的配电网重构_刘蔚

基于最优流法和遗传算法的配电网重构_刘蔚
基于最优流法和遗传算法的配电网重构_刘蔚

深圳市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及供电技术导则

深圳市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及供电技术导则 深圳供电局企业标准 Q/3SG—1.03.02—2001 深圳市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及供电技术导则 2001—09—30 发布 2001—10—01 实施 前言 为规范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及用户供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及运行工 作,规范用户电能计量方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划分、规划设计原则及深圳城市中压配电网、低压配电网的结线方式;规定了用户供电方式与技术要求;规定了电能计量方式;规定了实施配网自动化的原则。本标准的制定参照了有关的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并考虑了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本标准由深圳供电局生技部门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深圳供电局规划分部、深圳供电局计量测试所、深圳 供电局生技工作组。 本标准由深圳供电局规划分部负责解释。

目录 1. 范围 (1) 2. 引用标准及规范 (1) 3. 总则 (2) 4. 一般技术要求 (2) 5. 中低压配电网结线 (5) 6. 用户供电 (7) 7. 用户电能计量方式 (11) 8. 配网自动化原则- (11) 附录A:本标准用词说明 (13) 附图1:城市中压配电结线方式图 (14) 附图2:各类用户高压供电方式示意图 (16) 附图3:含居民用电的综合型低压配电系统分类计量设计示意图 (17) 1. 范围 1.1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及用户供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及运行工作。 1.2根据深圳城市发展规划,特区内的福田、罗湖为市级中心;南山区、盐田区,以及特区外宝安区的新安镇、西乡镇,龙岗区的龙岗镇(龙岗中心城)为次级中心。本标准所指的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即为与上述区域相对应的由深圳供电局运行维护及与其联网的中压(10kV)、低压(380/220V)配电网;本标准所指的用户为在上述区域内由深圳供电局通过中压或低压配电网供电的用户。 2. 引用标准及规范 下列标准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本技术导则的条文。本标准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在被引用标准被修订后,应重新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能源电[1993] 228号“城市电网规划设计导则” DL/T 599-1996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原则” GB 12325-90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GB/T 1454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50052-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3-9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Q/3SG-1.03.01-2001 “深圳电网中低压配电设备技术规范及选用原则” Q/3SG-1.05.01-2001 “11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范” SD325-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

高压配电网带电作业发展与现状(一)

高压配电网带电作业发展与现状(一) 作者:舒晓枫;王丽娜;高燕琪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提高供电可靠性已成为当前电力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开展带电作业检修和维护工作,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关键词:高压电网;带电作业;发展方向 保证连续不断供电,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对电力的基本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供电可靠率已成为供电单位重点考核指标,提高供电可靠性已成为当前电力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即使是在配电线路设备上进行维修等而中断供电也变得不允许,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开展带电作业检修和维护工作,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一、带电作业的经济效益 带电作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包括可计算和难以计算的两部分。可计算部分可归结为直接效益和社会效益两种形式。直接效益系电力部门获得部分;社会效益是由于多供电给厂矿企业,使厂家和地方财政多得到的效益。难以计算的效益则体现在降低供电事故中,提高供电可靠性及消除不良政治影响、方便人民生活诸多方面。 二、高压配电网带电作业的工作环境 工作地点位于城市市区,环境嘈杂,斗臂车噪音等;配电线路设备事故多,操作频繁,线路出现异常情况多;线路复杂,多回路及高低压共杆架设;配电线路设备锈蚀严重;配电线路各相间距离及对地距离较小;高空作业。 因此,由于其作业的环境而决定其作业难度和劳动强度都将大于高电压等级的带电作业。三、带电作业方式 由于工器具设备和防护用具的原因,以往的配电带电作业大都采用屏蔽服,利用高架绝缘斗臂车或地电位间接作业。依据规程所确定的安全距离和配电带电作业的现场环境、电气设备结构条件,可以看出在配电带电作业中,为了确保安全而应以间接作业为主。现在,随着国内外带电作业技术的发展,绝缘服的各项性能和指标越做越好,绝缘防护工具也更加可靠、轻便。特别是国外的绝缘工具产品更优于国内产品,各单位基本上都使用国外绝缘服和绝缘防护用具。另外,国外许多轻便的电动液压检修工具,更是大大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因此,目前多采取全绝缘作业法。 全绝缘作业法,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种专业术语用词,我们通过实践,对这种称谓表示怀疑,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一定危险性。因此,愿与同行探讨。不管是哪种状态,其绝缘性质都是相对的,真正的安全是要建立正确的安全思想意思、行为意思和严谨的规章制度管理去体现,而不能机械的依耐某些工具去保证安全。 四、高压配电带电作业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高压配电带电作业必须首先考虑到安全。高压配电网络的电压较输电网低,三相导线之间的空气间距小,而且配电设施密集,使带电作业人员的范围窄小,作业人员在有限的操作活动范围内作业,加上高电压的不可视性和作业人员在电杆高处作业,作业人员经常会出现一些危险举动,很容易触及处于不同电位的其它电力设施。因此,若生产中安全措施不全面、作业方式不规范、工具使用不当时,便很容易发生单相接地、相间短路,乃至人身伤亡事故。安全防护措施不当问题。安全防护措施是配网带电作业中保证生产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安全防护的重要措施一是在作业中利用良好的绝缘工具隔离或遮蔽带电体和接地体;二是作业人员应穿戴合格的全套绝缘防护用具,问题是目前我国自己生产的绝缘防护服,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故此,大多使用的是来自国外的一些产品。这些产品中,品种繁多,选择够置时应特别注意其提供的电性参数,根据用途合理选择正确使用。我们认为,正确使用的方法取决于采用的带电作业方式,根据方式而确定它绝缘和辅助绝缘对象,如采用间接作业法(即地电位法)这时绝缘工具是主绝缘,操作人员穿戴的绝缘防护用具则是辅绝缘,若采

配电网优化

配电网优化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配电网优化的意义,并分析了我国城市配电网存在的一些问题,对配电网目标函数的建立,约束条件和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分析,然后阐述了配电网优化的基本理论、配电网重构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采用以降低网损为目标的配电网络重构的数学模型,构造了一个基于等效简化的网络拓扑的配电网络重构GA,将其网络拓扑等效简化为线损最小的配电网络拓扑结构,达到网络重构的目的。最后,以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和 MATPOWER4.1为软件基础编写了配电网优化计算程序。关键字:配电网优化;遗传算法;配电网重构;降低网损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optimization, and analyze s some of the problems of the urban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China, the establishment of distributio n network objective function, constraints, and genetic algorithms, the basic theory and then descri bes the basic distribution network optimization theory,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reconfiguration. On this basis, used to decrease network loss as the goal of th e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 is constructed base d on the network topology equivalent simplific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reconfiguration GA, its network topology equivalent simplification of power distribution line loss minimum for network topology structure,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network reconfiguration. Final ly, the MATLAB genetic algorithm toolbox and MA TPOWER4.1 write software infrastructure, dis tribution network optimization program. Keywords:distribution network optimization genetic algorithm;distribution network reconfiguratio n;loss Reduction. 目录 第1章概述 (5)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5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 1.2.1 运行方式的研究现状 .............................................................................................. 6 1.2.2 配网重构的研究现状 .............................................................................................. 7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8 第2章配电网优化的基本理论 (9) 2.1 配电网优化基本思路 ........................................................................................................... 9 2.1.1 配电网优化的总体原则 ......................................................................................... 9 2.1.2 配电网优化的技术原则 ......................................................................................... 9 2.2 配电网络重构的基本理

关于配电网络重构方法的研究

关于配电网络重构方法的研究 摘要:21世纪,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配电网络系统也逐渐走向智能时代。 而配网系统作为电网末端,其承担着分配电能、供电服务的重要任务。配网系统 具有点多、面广、运行方式灵活及构成复杂等特点,近年来,随着我国配网系统 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网络也变得愈来愈复杂,因此这也对其可靠性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的配网系统正逐渐向智能配网发展,然而其中故障仍然无法避免,一旦配网系统出现故障,往往会严重影响到用户的用电。因此,研究故障后配网 系统的网络重构方案非常重要,只有具备了高效的网络重构方案,才能够确保配 网系统发生故障后的及时供电恢复。本文主要针对故障后配网系统网络重构进行 研究。 关键词:配电网;故障;配网系统;网络重构;作用;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与城市化步伐越来越快,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大,在我国用电 负荷逐步上升,这就对电网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代城市的配网系统 正不断发达,其主要表现是配网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同时也对其可靠性有了 更高的要求。只有一个可靠、稳定的配网系统,才能够保证供电的质量。然而, 任何事物的故障都是不可避免的,配网系统同样如此,配网系统的故障会严重影 响到正常供电,因此这就需要一个高效的故障后配网系统网络重构方案,以及时 恢复供电,保障用户的正常用电。以下笔者就来简单谈一谈故障后配网系统网络 重构方面的问题,以期能够对其工作有所助益。 一、配网系统网络重构的作用 二、故障后配网系统网络重构方案 1、限制条件 由于现代网配系统的网络结构都比较复杂,因此当进行故障恢复之时,必须 要针对其自身的特点而采用合理的网络重构方案。通常情况下,此方案需要满足 以下几个限制条件:①当出现故障时能够迅速提供相应的恢复方案,以尽量减少经济损失;②能够尽量多地恢复失电负荷损失,并同时能够区分出用户的优先、 重要等级,尽量不影响正常用户的用电;③能够尽量减少开关的操作次数,从而 延长开关寿命、减少人力操作时间;④能够平衡各个馈线和分支线路的负荷分 配;⑤尽可能地使恢复后的配网系统网络结构接近故障前的结构,并保持其原有 的辐射状结构;⑥严格保障其系统没有发生安全越界状况,如馈线和变压器没有 过载、各负荷点没有越限等。 2、目标函数的构造 本文所采用的算法的前提是假设配网系统为辐射状结构、配网系统故障后的 状态已经可以确定以及其故障已经被有效隔离。故障后配网系统网络重构的目标 函数主要如下:①实现负荷数最大化恢复的目标函数:N∈Nt,本式中,N表示 为需要恢复供电的负荷节点、Nt表示为停电区域中所有的失电负荷节点、It表示 为t支路的负荷电流;②保证重要负荷优先恢复的目标函数:N∈N,本式中,N 表示为需要恢复供电的负荷节点、Nt表示为停电区域中所有的失电负荷节点、It 表示为t支路的负荷电流、NMC表示比较重要的负荷节点;③限制开关操作次数 的目标函数:,本式中,NAw表示为配网系统所需恢复的所有开关数目、Xj表示 为j 开关的状态变化值;④限制变压器负荷的目标函数:max i=1,2,…Nm,本式中,Nm表示为配网系统中母线的数量、i表示为母线线路电流值、Vi表示为母线线路电压值。

蚁群算法在配电网重构中的应用

蚁群算法在配电网重构中的应用 摘要 近几年科技迅速发展,使用智能算法在配电网中得到了极大的应用,例如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禁忌搜索算法、蚁群算法等都可以很好的解决问题,但是由于传统意义上的蚁群算法应用实例比较少,为了得到最佳解决方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并且计算过程复杂,现在多位学者对传统意义上的蚁群算法进行优化,从而改变现状,使蚁群算法得到应用。 关键词:蚁群算法遗传算法配电网重构配电网网络重构信息素配电网络分布式电源无功优化多目标优化配电网规划

目录 蚁群算法在配电网重构中的应用 (1) 摘要 (1) 1 引言 (3) 2 蚁群算法 (3) 2.1蚁群算法的起源 (3) 2.2蚁群算法的基本思路 (3) 2.3蚁群算法的特点 (4) 3 蚁群算法和配电网重构的结合 (4) 3.1配电网重构 (4) 3.2用蚁群算法的应用 (5) 3.3对蚁群算法的改进 (8) 3.4仿真 (10) 3.5算例 (11) 4 配电网重构的意义 (16) 结论 (18) 引用 (19)

1 引言 近几年科技迅速发展,使用智能算法在配电网中得到了极大的应用,例如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禁忌搜索算法、蚁群算法等都可以很好的解决问题,但是由于传统意义上的蚁群算法应用实例比较少,为了得到最佳解决方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并且计算过程复杂,现在多位学者对传统意义上的蚁群算法进行优化,让蚁群算法大范围的应用,改善当前的状况。 2 蚁群算法 2.1 蚁群算法的起源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一篇论文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计算方法,它是Marco Dorig 再观察了蚂蚁的各种行为,尤其是在寻找食物的时候的行为之后想出了的类似优化蚂蚁进食顺序那样的一种计算方法,被命名为蚁群算法。 蚁群算法可以说是一种在整体算法中不断优化的进化算法,它具有很多优点,如启发式搜索,信息的正负反馈,分布式计算等特性。 Ant系统或蚁群系统最初由意大利学者Marco Dorig和其他人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他们观察了蚂蚁的生命状态。在研究蚂蚁喂食的过程中,他们发现蚂蚁的行为相对单一,可是纵观整个蚁群系统,可以很清晰的看出他们的行为都是十分有秩序,十分明确。一个简单的例子:蚂蚁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下总是能够快输准确的确定最便捷的寻食途径。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它们可以利用自身头顶上的两根触须进行两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传递,这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而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分析,蚂蚁们是通过分泌一种信息素来进行信息共享。在这条路径上行走的每只蚂蚁都会留下一种新的信息素,形成一种类似于正反馈的操作。这样经过短时间的寻找,就可以找到最短的获得食物的途径。 2.2 蚁群算法的基本思路 在蚂蚁寻找食物的过程中的种种途径就可以看做对于一个问题的处理方法。整个蚁群的所有路径构成了要优化的问题的解决方案。蚂蚁寻找食物时分泌的信

配电网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第 1 部分:配电部分(征求意见稿)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Q/ND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ND XXXXX—XXXX 配电网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第1部分:配电部分 Code of content profundity for working drawing design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projects Part 1: distribution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征求意见稿) -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1) 4 总则 (3) 5 施工图设计说明及目录 (3) 6 电气部分 (3) 6.1 设计范围: (3) 6.2 图纸编制 (4) 7 土建部分 (5) 7.1 设计范围: (5) 7.2 图纸编制 (5) 8 施工图预算 (6) 8.1 设计范围: (6) 8.2 施工图预算内容及深度 (6) 8.3 工程量计算原则 (7)

前言 为提高公司配电网建设水平,贯彻落实公司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适应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要求。根据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要求,规范配电网工程设计工作,提高设计能力,全面推广应用标准化建设成果,公司组织编制了配电网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本系列标准共分为 3 个部分: ——第 1 部分:配电部分 ——第 2 部分:配网电缆线路部分 ——第 3 部分:配网架空线路部分 本部分为系列标准的第 1 部分。 本标准是按照DL/T 800-2012标准编写规范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标准分委会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配电网建设办公室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单位):配电网建设办公室、包头供电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凯、袁海、樊海龙、任志远、武国梁。 本标准2018年01月首次发布。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方式及安全防护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方式及安全防护 6~10kv配电网络是直接面向用户的电力基础设施。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国内曾推广配电网的带电作业,但由于作业方式、安全防护用具、操作步骤及后备安全防护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部分地区停止了该项作业。目前,为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各供电单位对配电网的带电作业给予了高度重视,不少单位设立或重组了作业队伍,配电网的带电作业将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保证带电作业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有必要对配电网带电作业的安全作业方式、人体防护用具及操作要求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1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方式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可按绝缘方式或所采用的绝缘工具来分类。 1.1按绝缘方式分类 1.1.1间接作业法 是以绝缘工具为主绝缘、绝缘穿戴用具为辅助绝缘的作业方法。 这种作业法是指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通过绝缘工具进行作业的方法。且人体各部分通过绝缘防护用具(绝缘手套、绝缘衣、绝缘靴)与带电体和接地体保持距离,人体并不是处于地电位,因此,该作业方式不应误称为地电位作业法。 1.1.2直接作业法 是指作业人员借助高空作业车的绝缘臂或绝缘梯直接接近带电体,人体各部分穿戴绝缘防护用具直接作业的方法。该作业方法在名

称上不应称为等电位作业法,因为当戴绝缘手套作业时,人体与带电体并不是等电位的。 在配电线路带电作业中,无论是采用直接作业法还是间接作业法,若按作业人员的人体电位来划分,均属于中间电位作业法。 1.2按所采用的绝缘工具分类 在配电线路的带电作业中,按所采用的主绝缘工具来划分,经常采用的作业方法如下: 1.2.1杆上绝缘工具作业法 作业人员通过登杆器具(脚扣等)登杆至适当位置,系上安全带,保持与系统电压相适应的安全距离,再应用端部装配有不同工具附件的绝缘杆进行作业。采用该作业方法时,一是以绝缘工具、绝缘手套、绝缘靴组成带电体与地之间的纵向绝缘防护,其中绝缘工具起主绝缘作用,绝缘靴、绝缘手套起辅助绝缘作用;二是以绝缘遮蔽罩,绝缘服组成带电体与人之间或不同相带电体之间的横向绝缘防护,避免因人体动作幅度过大造成相间短路或相对地短路。该作业方法的特点是不受交通和地形条件的限制,在高空绝缘斗臂车无法到达的杆位均可进行作业。但机动性、便利性及空中作业范围不及绝缘斗臂车作业。现场监护管理人员主要应监护人体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绝缘工具的最小有效长度,作业前应严格检查所用工具的电气绝缘强度和机械强度。 1.2.2绝缘平台作业方法

基于潮流计算的配电网重构方法

2007年9月Power System Technology Sep. 2007 文章编号:1000-3673(2007)17-0060-04 中图分类号:TM727 文献标识码:A 学科代码:470·4051 基于潮流计算的配电网重构方法 韩学军1,陈 鹏1,国新凤1,李 明2 (1.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吉林省吉林市 132012; 2.北京电研天地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海淀区 100094) A Power Flow Based Reconfiguration Method of Distribution Networks HAN Xue-jun1,CHEN Peng1,GUO Xin-feng1,LI Ming2 (1.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Northeast Dianli University,Jilin 132012,Jilin Province,China; 2.Beijing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World Co., Ltd.,Haidian District,Beijing 100094,China) ABSTRACT: To reduce the network loss in distribution networks, a power flow calculation based reconfiguration method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i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power flow calculation of single ring network and by means of calculating the network loss increments for two situations that the circuit breakers at both sides of the node with lowest voltage in the ring network are switched off respectively the optimal circuit breaker to break the ring can be obtained.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s following: for the condition that all circuit breakers in a distribution network are switched on, firstly finding out the optimal circuit breakers in each ring that is to be switched off successively to make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recovering to radial state; then switching on related opened circuit breaker one by one to form a single ring network; and then finding out the optimal circuit breaker to be switched off until the optimal result of whole distribution network is obtained.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to reconfigure two test systems, the reconfiguration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reconfigura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can be implemented more quickly. Comparing with the reconfiguration results by other methods, the correctness and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validated. KEY WORDS: distribution networks;power flow calculation;network reconfiguration;power loss increment 摘要:为减小配电网的能量损失,提出了一种基于潮流计算的配电网重构方法。在单环网潮流计算的基础上,通过计算环网中电压最低的节点两侧开关分别断开后产生的网损增加量得到了最优解环开关。在配电网所有开关闭合的情况下,逐次求得各个环中的最优断开开关,然后使网络恢复成辐射状,然后逐次闭合各断开开关形成单环网,求得各单环网中的最优打开开关,直至得到整个网络的最优结果为止。采用该方法对2个测试系统进行重构,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较快地得到重构结果,与其它方法的比较结果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配电网;潮流计算;重构;网损增加量 0引言 配电网通常是闭环设计、开环呈辐射状运行的。为减小系统网损、提高电压质量、隔离故障区域、实现负荷平衡,可根据网络中负荷的变化情况改变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的状态,实现对配电网的重构。配电网重构是一个非线性的整数规划问题,进行重构时不但要力求找到全局最优解,而且要提高求解速度。目前,配电网重构的主要方法有支路交换法[1-4]、最优流模式法[5]和人工智能法等。支路交换法以网络初始结构为基础,分别对各环网进行优化,由于需要计算潮流的次数较少,所以求解速度较快,但配电网的重构结果依赖于网络的初始结构。在最优流模式法中,所有开关形成弱环网,以网损增量最小为前提,每打开一个开关就对该环网进行解环,直至网络恢复为辐射状。最优流模式法的重构速度很快,但理论依据不足,因此文献[6]在最优解最小的几个开关中取能够产生最小网损增加量的开关为断开开关。人工智能法,如遗传算法[7-8]、模拟退火法[9]、禁忌搜索法[10]等广泛用于配电网重构,并取得了理想的结果,但这类方法的重构速度较慢,不适于在线重构。 本文在潮流计算的基础上,根据支路交换法的结论对环网进行分析,每次找到一个环的最优打开开关,根据所有环的最优断开开关得到配电网重构的近似解。断开上述包含断开开关的序列中的开关使网络恢复为辐射状,逐次闭合序列中的开关形成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方式及安全防护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方式及安全防护6~10kv配电网络是直接面向用户的电力基础设施。在20世纪60 年代至80年代初期,国内曾推广配电网的带电作业,但由于作业方式、安全防护用具、操作步骤及后备安全防护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部分地区停止了该项作业。目前,为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各供电单位对配电网的带电作业给予了高度重视,不少单 位设立或重组了作业队伍,配电网的带电作业将面临一个新的发展 时期。为保证带电作业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有必要对配电网带电作 业的安全作业方式、人体防护用具及操作要求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 研究。 1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方式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可按绝缘方式或所采用的绝缘工具来分类。1.1 按绝缘方式分类 1.1.1 间接作业法 是以绝缘工具为主绝缘、绝缘穿戴用具为辅助绝缘的作业方 法。 这种作业法是指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通过 绝缘工具进行作业的方法。且人体各部分通过绝缘防护用具(绝缘手

套、绝缘衣、绝缘靴)与带电体和接地体保持距离,人体并不是处于 地电位,因此,该作业方式不应误称为地电位作业法。 1.1.2 直接作业法 是指作业人员借助高空作业车的绝缘臂或绝缘梯直接接近带电体,人体各部分穿戴绝缘防护用具直接作业的方法。该作业方法在 名称上不应称为等电位作业法,因为当戴绝缘手套作业时,人体与 带电体并不是等电位的。 在配电线路带电作业中,无论是采用直接作业法还是间接作业法,若按作业人员的人体电位来划分,均属于中间电位作业法。 1.2 按所采用的绝缘工具分类 在配电线路的带电作业中,按所采用的主绝缘工具来划分,经 常采用的作业方法如下: 1.2.1 杆上绝缘工具作业法 作业人员通过登杆器具(脚扣等)登杆至适当位置,系上安全带,保持与系统电压相适应的安全距离,再应用端部装配有不同工具附 件的绝缘杆进行作业。采用该作业方法时,一是以绝缘工具、绝缘 手套、绝缘靴组成带电体与地之间的纵向绝缘防护,其中绝缘工具 起主绝缘作用,绝缘靴、绝缘手套起辅助绝缘作用;二是以绝缘遮 蔽罩,绝缘服组成带电体与人之间或不同相带电体之间的横向绝缘 防护,避免因人体动作幅度过大造成相间短路或相对地短路。该作

配电网建设改造立项技术原则

附件1 配电网建设改造立项技术原则 一、工作思路 配电网建设改造以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和配网标准化建设工作要求,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安全可靠、坚固耐用”的原则,提升技术规、优化设备选型、提高建设标准,规项目需求,全面提升配网设备质量,全面提升设备耐用性,在网架建设、线路走廊规划、配变布点等方面全方位超前谋划,避免重复建设、重复改造、重复投资,确保建设好的网架和改造后的设备30不大拆大换。 二、适用围 适用于公司总部,分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代管单位参照执行。 适用于对10(20)千伏及以下配网一次设备、配电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电缆通道及配电站所建筑物(构筑物)等设备设施进行新建与改造,以满足和适应配网网架优化完善、设备设施健康水平提升、负荷自然增长及新用户接入、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等新型负荷消纳、配网智能化等配网发展需求。 三、总体原则 配网建设改造遵循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坚持

“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安全可靠、坚固耐用”的原则,落实《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和《配电网技术导则》对配电网网架结构和设备选型的要求,全面执行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和配网标准化物料,逐步实现目标网架,采用坚固耐用、技术成熟、免(少)维护、节能环保的通用设备,按照全面提升城乡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逐步建成城乡统筹、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技术先进、环境友好、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配电网。 四、技术原则 (一)配网标准化网架建设 1.建设改造目标 1.1按照标准化、差异化、可升级的原则规划建设配网网架。 1.2架空线路标准网架结构为3分段3联络。规划A+、 A、B、C类供电区域装设具备自动化功能的分段开关,为缩短故障停电围,根据用户数量或线路长度在分段可适度增加手动操作分段开关;规划D、E类供电区域装设手动分段开关。 1.3架空线路联络点的数量根据周边电源情况和线路负载大小确定,一般不超过3个联络点,联络点应设置于主干线上,且每个分段一般设置1个联络点。规划A+、A、B、C 类供电区域应实现3联络,其中线路末端宜实现与对端变电站形成联络,D类供电区域可采取多分段、单辐射接线方式,具备条件时可采取多分段、适度联络或多分段、单(末

配电网规划的主要原则

配电网规划的主要原则 城市电网规划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为依据,强调其整体及长期的合理性与适应性。一些影响整个电网结构的技术原则,如电压等级、可靠性、变压器负载率、变电所最佳容量、一次接线方式与电网允许短路容量等,都应遵循既定“原则”,同时在具体条件下应有适当的灵活性。因为我国城市规模与经济发展程度相差悬殊,情况各有不同,另外,技术原则本身也受时间、地域、社会经济、科学文化与电力工业状况诸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所以,要强调“原则”,但要把“原则”瞧成随时代而进步、发展的结果。这点应就是讨论下面各条原则的出发点。 一、城市电网电压等级 目前,我国省会城市与沿海大中城市基本上已建成220kV超高压外环网或双网,经过多年的改造,基本上形成了220/110(66)/10/0、38kV或220/35/10/0、38kV四级输配电压,一般称220kV为送电电压,110、66、35kV为高压配电电压,10kV为中压配电电压,380/220V为低压配电电压。各级电压电网的功能因城市规模不同而异。 电压等级就是根据技术经济综合论证确定的,它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尤其就是电气设备制造技术水平密切相关。由于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负荷大幅度上升,有的城市负荷密度已达3~4万kW/km2,个别小区高达几十万kW/km2。所以,增大配电网容量就是目前城网的突出任务,其中提高城网配电电压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 尽量简化城网的变压层次,有利于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效益与可靠性。同一电网各级电压要匹配合理,相邻两级电压差不应太小,此外还要考虑变压器容量大小的协调,以免上一级变电站因容量太大而使低压侧出线多而发生困难。 二、供电配电系统的可靠性 供、配电可靠性就是指对用户连续供电的可靠程度。在城网规划中,应从满足电网供电安全准则与满足用户用电要求两方面来考核。 (1)我国规定城市配电网必须满足“N —1”准则,具体就是指: ○1高压变电所中失去任一回进线或一组降压变压器时,必须保证向下一级配电网供电; ○2高压配电网中一条架空线或一条电缆,变电所中一组降压变压器发生故障停运时,在正常情况下,除故障外处不停电,不得发生电压过低,不允许设备过负荷,在计划停运情况下,又发生故障停运时,允许部分停电,但应在规定时间内恢复供电; ○3低压电网中当一台变压器或电网发生故障时,允许部分停电,但应尽快将完好的区段在规定时间内切换至邻近电网恢复供电。

配网10kV带电作业典型经验

配网10kV带电作业典型经验 1 专业管理的目标描述 1.1 专业管理的理念 带电作业不同于一般的停电检修作业,带电作业的操作技能要求严格,操作步骤和动作方式都必须保证严格的安全要求。带电作业必须严格按照事先编制的操作规范和方案进行才能确保安全。操作者如果对规程不熟悉,或随意按个人意愿操作,其后果不堪设想。加强带电作业人员的理论和现场操作培训,提高带电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有计划、有针对性和连续性地开展培训考核,保持专有作业人员的相对稳定,确保作业人员长期熟练地从事这一工作,这是保证带电作业安全的关键。 1.2 专业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1.2.1 专业管理的范围 配网10kV电压等级的不停电作业,带电剪接火、带电安装避雷器、带电安装跌落式熔断器等。 1.2.2 专业管理的目标 由于10KV带电作业是一个特殊工种,每项作业时都有严格的要求,工作环境、作业动作、行为和工作现场防护都必须规范,不得马虎,因此带电作业现场的标准化显得尤为重要。从作业前的现场勘察、工期具准备、危险点分析、现场作业工序、规范动作、工作终结、作业评估七个方面逐步推敲、研究,形成规范的标准化作业方式。 1.3 专业管理的风险 1.3.1 对“带电作业三规”不重视 “带电作业三规”是指《带电作业技术管理制度》、《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带电作业章节和《带电作业操作导则》三项保证带电作业安全的强制性条文,既是从大量血的事故中总结出的经验,也是电力理论计算得出的结论。尽管目前“三规”中对10 kV配电网带电作业的专门条文有待进一步充实,但其中大部分条文是带电作业者安全的基础,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忽视“三规”的基本要求,也就忽视了配电网带电作业安全的基本保障。 1.3.2 忽视电容电流的影响 线路的电容电流取决于线路长度、线间距离、导线类型与截面、线路电压等级等因素。10 kV 配电网的电压等级较低,其电容电流往往被作业者所忽视。经过改造后,配电网的绝缘化程度提

基于改进的FOA优化算法在配电网重构中的应用

《电扎打矣》(2019.No.l)91文章编号:1004-289X(2019)01-0091-05 基于改进的FOA优化算法在配电网重构中的应用 凌飞鸿,章江海,孙学斌,汪文韬,陈淑群 (国网安庆供电公司,安徽安庆246003) 摘要:基于二进制果蝇算法搜索的盲目性,搜索空间大,产生大量不可行解的问题,根据配电网络与图论中树的相似性,引入环路的概念,提出一种破圈法的果蝇优化算法。果蝇群体随机搜索,形成开关编码,通过破圈法100%的形成最小生成树,指导修正它们的进化方向,从而大大的提高计算效率,能够更快的搜索到全局最优,并通过对IEEE33节点测试系统进行计算和分析,验证算法在求解配电网重构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果蝇优化算法(FOA);配电网重构;破圈法 中图分类号:TM72文献标识码:B The Application Basedon Improved FOA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Reconfiguration LING Fei-hong,ZHANG Jiang-hai,SUN Xue-bin,WANG Wen-tao,CHEN Shu-qun (State Grid Anqing Power Supply Company, Anqing246003,China) Abstract:Based on binary fruit 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 search blindness,the search space is large,produce a large number of infeasibl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tree in graph theory of similarity, i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the loop,puts forward a kind of optimization algorithm the circle of flies.Flies groups random search,forms the switch code,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broken ring method100%minimum spanning tree,guide the evo?lution direction of correct them,so as to greatly improv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faster to search the global optimal, and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test system based on IEEE33node, verify the algorithm in the solu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reconfiguration is effective and feasible. Key words:fruit 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FOA);Distribution network;loop group 1引言 配电网系统中包含大量的分段开关及少量的联络开关,通过改变开关的状态,可以使配电网网络结构发生变化。配电网重构的实质就是在满足网络约束条件下,科学的利用这种变化,优化网络结构,改善配电系统的潮流分布,达到潮流最优,使配电系统的线损最小或其他指标最优[,-2]0 配电网重构是一个大规模非线性混合整数优化问题,在数学上属于NP难问题,目前在理论上尚未提出获得最优解的切实有效的方法。国内外很多学者针对配电网的特点提出许多算法,主要有支路交换法、最优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77035)流算法、神经网络算法、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等等,这些算法为解决配电网重构问题提供了思路A"]O 果蝇优化算法(fruit 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是2011年潘文超博士提出的一种基于果蝇觅食行为推演出的寻求全局优化的群智能算法⑸。该算法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但在电力系统中主要应用于负荷预测、无功优化和故障诊断等方面,其在配网重构方面涉及较少。 针对FOA算法中前期全局寻优能力强,局部搜索能力弱的特点,在图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破圈法产生最小生成树的策略,使产生后的网络结构100%满足辐射状的要求,从而大大提高了计算的速度,在粒子的更新时加入差分进化算法(Differential Evolution,DE)的交叉、变异的策略,使其局部寻优效果得到提升。最

1.《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Q/GDW 1738-2012)

Q/GDW 1738 — 2012 1 配电网:从电源侧(输电网和发电设施)接受电能,并通过配电设施就地或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的电力网络。年最大负荷:全年各小时整点供电负荷中的最大值。 网供负荷:网供负荷一般分电压等级计算,指同一电压等级公用变压器所供负荷。饱和负荷:区域经济社会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电力消费增长趋缓,总体上保持相对稳定(连续5年负荷增速小于2%,或电量增速小于1%),负荷呈现饱和状态,此时的负荷为该区域的饱和负荷。负荷发展特性曲线:描述一定区域内(一般小于5km2)负荷所处的发展阶段(慢速增长初期、快速增长期以及缓慢增长饱和期)的曲线,也称为负荷发展S 型曲线。容载比:容载比一般分电压等级计算,指某一供电区域、同一电压等级电网的公用变电设备总容量与对应的总负荷(网供负荷)的比值。容载比一般用于评估某一供电区域内35kV 及以上电网的容量裕度,是配电网规划的宏观指标。10kV 主干线:变电站的10kV 出线,并承担主要电力传输的线段为主干线。供电半径:变电站供电半径指变电站供电范围的几何中心到边界的平均值。10kV 及以下线路的供电半径指从变电站(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出线到其供电的最远负荷点之间的线路长度。供电可靠性:配电网向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N-1停运:a )110~35kV 电网中一台变压器或一条线路故障或计划退出运行。B)10kV 线路中一个分段(包括架空线路的一个分段,电缆线路的一个环网单元或一段电缆进线本体)故障或计划退出运行。N-1-1停运:110~35kV 电网中一台变压器或一条线路计划停运情况下,同级电网中相关联的另一台变压器或一条线路因故障退出运行。供电安全水平:配电网在运行中承受故障扰动(如失去元件或发生短路故障)的能力,其评价指标是某种停运条件下(通常指N-1或N-1-1停运后)的供电恢复容量和供电恢复时间.负荷组:指由单个或多个供电点构成的集合。组负荷:指负荷组的最大负荷。转供能力:某一供电区域内,当电网元件或变电站发生停运时,电网转移负荷的能力,一般量化为可转移的负荷占该区域总负荷的比例。应急能力:在发生突发事故时,电网维持或及时向重要用户恢复供电的能力。网络重构:通过改变分段开关、联络开关的分合状态,重新组合优化网络运行结构,以达到隔离故障、降低网损、消除过载、平衡负荷、提高电压质量等目的。自愈:电网在正常运行时能够及时发现、快速诊断、调整或消除故障隐患,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快速隔离故障、自我恢复、不影响用户正常供电或将影响降至最小的能力。双电源:分别来自两个不同变电站,或来自不同电源进线的同一变电站内两段母线,为同一用户负荷供电的两路供电电源,称为双电源。双回路:指为同一用户负荷供电的两回供电线路。 4.1 为安全、可靠、经济地向用户供电,配电网应具有必备的容量裕度、适当的负荷转移能力、一定的自愈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合理的分布式电源接纳能力。 4.2 配电网涉及高压配电线路和变电站、中压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线路、用户和分布式电源等四个紧密关联的层级。应将配电网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规划,以满足各层级间的协调配合、空间上的优化布局和时间上的合理过渡。 4.4 配电网规划应遵循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的原则,分析由投资成本、运行成本、检修维护成本、故障成本和退役处置成本等组成的资产寿命周期成本,对多个方案进行比选,实现电网资产在规划设计、建设改造、运维检修等全过程的整体成本最小。 4.5 配电网规划应实行差异化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用户性质和环境要求等情况,采用差异化的建设标准,合理满足区域发展和各类用户的用电需求。4.6 配电网规划应适应智能化发展趋势,满足分布式电源以及电动汽车、储能装置等新型负荷的接入。 5 供电区域和规划目标 5.1.2 供电区域划分主要依据行政级别或规划水平年的负荷密度,也可参考经济发达程度、用户重要程度、用电水平、GDP 等因素确定。 5.2.2 供电可靠性指标主要包括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用户年平均停电次数等。在低压用户供电可靠性统计工作普及后,可靠性指标应以低压用户作为统计单位,口径与国际惯例接轨。 5.3 建设参考标准 电网建设型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变电站建设型式(户内、半户内、户外)、线路建设型式(架空、电缆)、电网结构型式(链式、环网、辐射)、馈线自动化及通信方式等。各类供电区域配电网建设的基本参考标准如表3所示。 6 负荷预测与电力平衡 6.1.1 负荷预测是配电网规划设计的基础,包括电量需求预测和电力需求预测,以及区域内各类电源发展预测。 6.1.2 应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用户类型以及空间负荷预测结果,确定负荷发展特性曲线(S 型曲线),并以此作为规划的依据。 6.1.3 负荷预测的基础数据包括经济社会和自然气候数据、上级电网规划对本规划区的负荷预测结果、历史年负荷和电量数据等。配电网规划应积累和采用规范的负荷及电量历史系列数据,作为预测依据。 6.1.4 负荷预测应采用多种方法,经综合分析后给出高、中、低负荷预测方案,并提出推荐方案。 6.1.5 负荷预测应分析用户终端用电方式变化和负荷特性变化,并考虑分布式电源以及电动汽车、储能装置等新型负荷接入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6.1.6 负荷预测应给出电量和负荷的总量及分布(分区、分电压等级)预测结果。近期负荷预测结果应逐年列出,中期和远期可列出规划末期结果。 6.2 负荷预测方法 6.2.1 配电网规划常用的负荷预测方法有:空间负荷预测法、弹性系数法、单耗法、负荷密度法、趋势外推法等。 6.2.2 应结合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功能区域划分,开展规划区的空间负荷预测。通过分析、预测规划水平年供电小区土地利用的特征和发展规律,预测相应小区电力用户和负荷分布的地理位置、数量和时序。 6.2.3 可根据规划区负荷预测的数据基础和实际需要,综合选用三种及以上适宜的方法进行预测,并相互校核。 6.2.4 对于新增大用户负荷比重较大的地区,可采用点负荷增长与区域负荷自然增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预测。 6.3 电力平衡 6.3.1 电力平衡是确定规划水平年新增变电容量规模的主要依据。 6.3.2 电力平衡应分区、分电压等级、分年度进行,并考虑各类新能源、电动汽车、储能装置等的影响。 6.3.3 分电压等级电力平衡应结合负荷预测结果和现有变电容量,确定该电压等级所需新增的变电容量。 7 主要技术原则 7.1 电压等级7.1.2 配电网应优化配置电压序列,简化变压层次,避免重复降压。 7.1.3 主要电压等级序列如下: a )220(330)/110/10/0.38kV b )220/66/10/0.38kV c )220/35/10/0.38kV d )220(330)/110/35/10/0.38kV e )220(330)/110/35/0.38kV A+、A 、B 类供电区域一般可采用a )、b )、c )电压等级序列,C 、D 、E 类供电区域一般可采用b )、d )电压等级序列,E 类供电区域中的一些偏远地区也可采用e )电压等级序列。 7.2 供电安全标准 7.2.1 配电网供电安全水平应符合DL/T 256的要求。供电安全标准规定了不同电压等级配电网单一元件故障停运后,允许损失负荷的大小及恢复供电的时间。配电网供电安全标准的一般原则为:接入的负荷规模越大、停电损失越大,其供电可靠性要求越高、恢复供电时间要求越短。根据组负荷规模的大小,配电网的供电安全水平可分为三级. 7.3 容载比是配电网规划的重要宏观性指标,合理的容载比与网架结构相结合,可确保故障时负荷的有序转移,保障供电可靠性,满足负荷增长需求。 7.3.2 容载比的确定要考虑负荷分散系数、平均功率因数、变压器负载率、储备系数、负荷增长率等主要因素的影响。 7.3.3 对于区域较大、负荷发展水平极度不平衡、负荷特性差异较大、分区最大负荷出现在不同季节的地区,可分区计算容载比。 7.3.4 根据规划区域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应的配电网负荷增长速度可分为较慢、中等、较快三种情况,相应电压等级配电网的容载比如表5所示,总体宜控制在1.8~2.2范围之间。 7.4 短路电流水平 7.4.2 对于变电站站址资源紧张、主变容量较大的变电站,需合理控制配电网的短路容量,主要技术措施包括: a ) 配电网络分片、开环,母线分段,主变分列。 b ) 合理选择接线方式(如二次绕组为分裂式)或采用高阻抗变压器。 7.4.3 对处于系统末端、短路容量较小的供电区域,可通过适当增大主变容量、采用主变并列运行等方式,增加系统短路容量,提高配电网的电压稳定性。 7.5 无功补偿和电压调整 7.5.1 配电网规划需保证有功和无功的协调,电力系统配置的无功补偿装置应在系统有功负荷高峰和负荷低谷运行方式下,保证分(电压)层和分(供电)区的无功平衡。变电站、线路和配电台区的无功设备应协调配合,按以 下原则进行无功补偿配置: a ) 无功补偿装置应按就地平衡和便于调整电压的原则进行配置,可采用变电站集中补偿和分散就地补偿 相结合,电网补偿与用户补偿相结合,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等方式。接近用电端的分散补偿装置主要用于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路损耗;集中安装在变电站内的无功补偿装置主要用于控制电压水平。b )应从系统角度考虑无功补偿装置的优化配置,以利于全网无功补偿装置的优化投切。c )变电站无功补偿配置应与变压器分接头的选择相配合,以保证电压质量和系统无功平衡。d ) 对于电缆化率较高的地区,必要时应考虑配置适当容量的感性无功补偿装置。e ) 大用户应按照电力系统有关电力用户功率因数的要求配置无功补偿装置,并不得向系统倒送无功。f )在配置无功补偿装置时应考虑谐波治理措施。g )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后,原则上不应从电网吸收无功,否则需配置合理的无功补偿装置。 7.5.2 110~35kV 电网应根据网络结构、电缆所占比例、主变负载率、负荷侧功率因数等条件,经计算确定无功配置方案。有条件的地区,可开展无功优化计算,寻求满足一定目标条件(无功设备费用最小、网损最小等)的最优配置方案。 7.5.3 110~35kV 变电站一般宜在变压器低压侧配置自动投切或动态连续调节无功补偿装置,使变压器高压侧的功率因数在高峰负荷时达到0.95及以上,无功补偿装置总容量应经计算确定,对于分组投切的电容器,可根据低谷负荷确定电容器的单组容量,以避免投切振荡。 7.5.4 配电变压器的无功补偿装置容量应依据变压器最大负载率、负荷自然功率因数等进行配置。 7.5.5 在供电距离远、功率因数低的10kV 架空线路上可适当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其容量应经过计算确定,且不宜在低谷负荷时向系统倒送无功。 7.5.6 提倡220/380V 用户改善功率因数。 7.5.7 电压调整方式 配电网应有足够的电压调节能力,将电压维持在规定范围内,主要有下列方式:a )通过配置无功补偿装置进行电压调节。b )选用有载或无载调压变压器,通过改变分接头进行电压调节。c )通过线路调压器进行电压调节。 7.6 电压质量及其监测 7.6.1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配电网规划要保证网络中各节点满足电压损失及其分配要求,各类用户受电电压质量执行GB 12325的规定。 a )110~35kV 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B)10kV 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C)220V 单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与10%。d )对供电点短路容量较小、供电距离较长以及对供电电压偏差有特殊要求的用户,由供、用电双方协议确定。 7.6.2电压监测:电压偏差的监测是评价配电网电压质量的重要手段,应在配电网以及各电压等级用户设置足够数量且具有代表性的电压监测点,配电网电压监测点设置应执行相关规定。 7.7 中性点接地方式 7.7.1 中性点接地方式对供电可靠性、人身安全、设备绝缘水平及继电保护方式等有直接影响。配电网应综合考虑可靠性与经济性,选择合理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同一区域内宜统一中性点接地方式,以利于负荷转供;中性点接地方式不同的配电网应避免互带负荷。 7.7.2 中性点接地方式一般可分为直接接地方式和非直接接地方式两大类,非直接接地方式又分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阻性接地。 a)110kV 系统采用直接接地方式。b ) 66kV 系统宜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c ) 35kV 、10kV 系统可采用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或低电阻接地方式。 7.7.3 35kV 架空网宜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35kV 电缆网宜采用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宜将接地电流控制在1000A 以下。 7.7.4 10kV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a )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在10A 及以下,宜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b )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在10A ~150A , 宜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c ) 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达到 150A 以上,宜采用中性点经 低电阻接地方式,并应将接地电流控制在150A ~800A 范围内。 7.7.5 10kV 电缆和架空混合型配电网,如采用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应采取以下措施: a)提高架空线路绝缘化程度,降低单相接地跳闸次数。b )完善线路分段和联络,提高负荷转供能力。c )降 低配电网设备、设施的接地电阻,将单相接地时的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7.7.6 220/380V 配电网主要采用TN 、TT 、IT 接地方式,其中TN 接地方式主要采用TN-C-S 、TN-S 。用户应根据用电特性、环境条件或特殊要求等具体情况,正确选择接地系统。 8 电网结构 8.1 合理的电网结构是满足供电可靠性、提高运行灵活性、降低网络损耗的基础。高压、中压和低压配电网三个层级应相互匹配、强简有序、相互支援,以实现配电网技术经济的整体最优。A+、A 、B 、C 类供电区的配电网结构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a )正常运行时,各变电站应有相互独立的供电区域,供电区不交叉、不重叠,故障或检修时,变电站之间应有一定比例的负荷转供能力。 b )在同一供电区域内,变电站中压出线长度及所带负荷宜均衡,应有合理的分段和联络;故障或检修时,中压线路应具有转供非停运段负荷的能力。 c )接入一定容量的分布式电源时,应合理选择接入点,控制短路电流及电压水平。 d )高可靠性的配电网结构应具备网络重构能力,便于实现故障自动隔离。 D 、E 类供电区的配电网以满足基本用电需求为主,可采用辐射状结构。 8.2 转供能力主要取决于正常运行时的变压器容量裕度、线路容量裕度、中压主干线的合理分段数和联络情况等。 8.3 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包括常开点、常闭点、负荷点、电源接入点等,在规划时需合理配置,以保证运行的灵活性。各电压等级配电网的主要结构如下: a )高压配电网结构主要有:链式、环网和辐射状结构;变电站接入方式主要有:T 接和π接。 b )中压配电网结构主要有:双环式、单环式、多分段适度联络和辐射状结构。 c )低压配电网宜采用辐射状结构。 9 设备选型 9.1.1 配电网设备的选择应遵循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坚持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原则,采用技术成熟、少(免)维护、低损耗、节能环保、具备可扩展功能的设备,所选设备应通过入网检测。 9.1.2 配电网设备应根据供电区域的类型差异化选配。在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环境条件恶劣(高海拔、高寒、盐雾、污秽严重等)及灾害多发的区域,宜适当提高设备的配置标准。 9.1.3 配电网设备应有较强的适应性。变压器容量、导线截面、开关遮断容量应留有合理裕度,保证设备在负荷波动或转供时满足运行要求。 9.1.4 配电网设备选型应实现标准化、序列化。在同一供电地区,高压配电线路、主变压器、中压配电线路(主干线、分支线、次分支线)、配电变压器、低压线路的选型,应根据电网网络结构、负荷发展水平与全寿命周期成本综合确定,并构成合理的序列。 9.1.5 配电网设备选型和配置应适应智能配电网的发展要求,在计划实施配电自动化的规划区域内,应同步考虑配电自动化的建设需求。 9.1.6 配电线路一般可优先选用架空方式,对于确有必要采用电缆型式的,应遵循“谁主张、谁出资”的原则。电缆的敷设方式应根据电压等级、最终数量、施工条件及投资等因素确定,主要包括隧道、排管、沟槽、直埋等敷设方式。 9.2.2 应根据负荷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阶段,合理安排供电区域内变电站建设时序。变电站内主变台数最终规模不宜超过4台。 9.2.3 变电站的布置应因地制宜、紧凑合理,尽可能节约用地。原则上,A+、A 、B 类供电区域可采用户内或半户内站,根据情况可考虑采用紧凑型变电站,A+、A 类供电区域如有必要也可考虑与其它建设物混合建设,或建设半地下、地下变电站;B 、C 、D 、E 类供电区域可采用半户内或户外站,沿海或污秽严重地区,可采用户内站。 9.2.4 应明确变电站供电范围,随着负荷的增长和新变电站站址的确定,应及时调整相关变电站的供电范围。 9.2.5 变压器宜采用有载调压方式。 9.2.6 变压器并列运行时其参数应满足相关技术要求。 9.3 110~35kV 线路9.3.1 110~35kV 线路导线截面的选取应符合下述要求: a ) 线路导线截面宜综合饱和负荷状况、线路全寿命周期选定。 b ) 线路导线截面应与电网结构、变压器容量和台数相匹配。 c 线路导线截面应按照安全电流裕度选取,并以经济载荷范围校核。 9.3.2 A+、A 、B 类供电区域110(66)kV 架空线路截面不宜小于240mm 2 ,35kV 架空线路截面不宜小于150mm 2 ;C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