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科技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山东科技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山东科技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山东科技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方法与指导----主题1:学会评价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结合一项具体的主题活动,了解评价与反思的内容与方法,学会正确自我评价。

2、能依据具体的活动项目,设计评价与反思的内容及形式。

3、初步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评价与反思的方法。

难点及:正确评价他人和自我反思。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评价与反思的方法。

教师准备: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评价与反思的相关知识。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通讯感忽而门在参加活动过程中,总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与帮助,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愿望呢?

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评价与反思提出不同方面的问题。(二)结合实例,学习评价与反思。

以我做家乡小导游主题活动为例,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对活动进行评价?这样评价有什么好处?你自己还有什么建议?

(三)、交流互助,突破难点。

交流办理组织的一项活动,回想活动的目的和要求,以及完成任务情况等方面,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好好思考,特别抓住关键问题进行评价与反思。

(四)及时反思,不断进步。

结合本次活动,总结评价与反思的学问。

第二课时

(一)、选择一项自己难忘的活动,从活动的目的、要求、任务等方面,回顾一下自己的表现,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评价和反思。

(二)、叙述形式:文字叙述或者表格叙述。

(三)、阅读同学的评价与反思,提出自己的建议,在认真修改自己的评价与反思。

(四)、总结交流。

方法与指导----主题2:建立活动小档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档案的内容及一般整理的方法。

2、通过具体的主题活动,初步学会将种类繁多的资料进行分类、排序和存放。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建立档案。

教学难点:学会一定顺序建立档案。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建立档案的方法。

教师准备: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档案的相关知识。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围绕建立档案,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梳理问题。

(二)结合实例,自主探究。

以我做家乡小导游为例,引导学生思考:一项活动积累哪些方面的材料?(三)、建立活动小档案应注意的事项:

1、材料要真实。

2、记录要完整。

3、要有活动总结、评价与反思。

4、内容多,可为档案建立目录。

(四)、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活动。

第二课时

(一)、实践体验,突破难点。

结合近期开展的一项活动,小组交流活动过程积累的材料,包括自己的总结、评价和反思,查缺补漏。

(二)、设计制作档案袋。

1、根据活动小档案的类型和材料的多少,教师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废旧纸盒,设计制作档案盒。

2、在档案袋的封面贴好标签。

3、把整理好的档案放进档案袋。

(三)、评价反思,拓展延伸。

结合本次活动,评价自己的表现。

活动与探究-----主题1:饮茶的学问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辨别几种常见的茶叶。

2、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初步形成对生活的关注、参与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几种常见茶叶的种类、特点和保存方法。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认真填写记录表,将资料进行整理,准备全班交流。

教师准备:准备几种常见的茶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前门情思大碗茶》,激发学生对茶叶的兴趣。

(二)探究茶叶的学问。

介绍茶叶的历史。

(三)问题与思考

1、茶叶的种类有哪些?

2、用多热的水泡茶最合适?

3、放多少茶叶最合适?

4、怎样饮茶最健康?

(三)、师生互动、汇报交流。

1、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小组分工,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资料。

2、注重对学生进行平即时评价,科学引导。

3、教师与学生共同小结。

(一)教材分析

《饮茶的学问》是山东科技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与探究”的第一个主题。“饮茶的学问”这一主题,以“茶”为载体,通过识茶、泡茶、饮茶等活动,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中学习,培养和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智慧潜能。“实践与探究”环节安排了“走进茶叶”“健康饮茶”“学会沏茶”3个活动,让学生认识常见茶叶,了解人们的饮茶习惯,掌握沏茶的一般方法和技巧,加深学生对茶的了解和认识。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自我服务能力,促进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 二 )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查阅资料、收集整理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和体验活动,提高学生关注生活意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通过简单地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获得问题探究的初步经验。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茶叶的种类、饮茶的好处以及冲泡茶叶的方法,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查阅资料、方案设计、实践探究、总结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对茶的研究兴趣,逐步形成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劳动的快乐,感受茶文化的魅力,加深对我国茶文化的了解。

本课重、难点:

重点:认识几种常见的茶叶的种类、健康饮茶的方法以及沏茶的方法。

难点:把握泡茶的要领,感受茶文化的悠久历史。

三、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课件演示和学生探究相结合。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发学生的活动和探究欲望。

学法建议: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四、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

本课的教学资源建议: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表格、常见的几种茶叶、玻璃杯、每小组一套茶艺工具。

学生准备:认真填写记录表、将资料进行整理。

本课环境准备建议:多媒体教室

五、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标准:引导学生从多种方式进行评价,把个人评价、小组评价、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等评价手段相结合。

评价方法建议: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六、教学课时建议

建议:3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学习指导语:中国是茶的故乡,茶的发现和利用价值在中国以有几千年的历史。饮茶、品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茶叶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适量饮茶不仅可以消除疲劳,还可以预防疾病。让我们一起走进茶的世界,探究饮茶的学问。

(出示课件一:欣赏美丽的茶园图):

学习指导语:欣赏了美丽的茶园图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谈感受。

(二)问题与思考(16分钟)

学习指导语:现代生活中,茶已经成为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关于茶你想研究些什么呢?

1.学生提出想要研究的问题。

2.组内交流,组长汇总小组内提出的问题。

3.各组代表在全班交流。

课堂预设:

(1)茶叶的种类有哪些?

(2)怎样保存茶叶?

(3)用多热的水泡茶最合适?

(4)怎样饮茶更健康?

……

师、生评价,补充,师相机板书:“种类、保存、沏茶、饮茶”

4.选择主题:

(1)出示课件二:选题指导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你现在想把哪个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呢,为什么?

5.分组:

(1)师根据学生选择的研究主题,学生根据所选择的主题找到小组,研究同一课题的同学将为一组。

(2)小组内竞选或推选出组长,为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并且完成下面的表格。(出示课件三:研究小组一览表)

(设计意图:成立研究小组,为下一步的研究做好准备工作。)(三)方案与设计(16分钟)

学习指导语:刚才同学们提出了非常有研究价值的问题,那么你们打算通过哪些方式来进一步研究了解茶呢?

课堂预设:通过网络、查阅资料、访问、调查、观察、实验等方式了解茶的相关知识。

学习指导语:我们每个小组都确定了需要研究的问题,那就分小组先制定一个活动方案。方案做好了,和小伙伴们一起讨论,把方案进一步完善,然后再开始行动吧!

小组合作完成活动方案。(出示课件四:小组活动方案)

小组活动方案

各组代表到台前汇报交流活动方案,其他学生进行点评或补充。

(设计意图:在方案与设计环节中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活动方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四)活动小结(1分钟)

同学们真了不起,群策群力,完成了小组的活动方案设计。通过观察,我发现:同学们很会合作,小组成员之间配合的很默契,效率很高。老师希望同学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研究方案。

(五)布置任务(2分钟)

利用周末的时间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完成自己要研究的问题,再统一完成“我的记录表”和“饮茶情况调查问卷”。(分别出示课件五:我的记录表和课件六:“饮茶情况调查问卷”)准备下节课汇报。

板书设计:

茶叶

种类

保存

沏茶

饮茶

第二课时

走进茶叶

(一)深入体验、感受区别。

1、教师出示自己准备的几种常见的茶叶,让学生通过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等方法进行现场辨别。

2、教师用玻璃杯冲泡茶叶,让学生认真观察茶叶的茶色、汤色,品茶味。(二)、总结升华、,学以致用。

1、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对常见茶叶的种类、特点和保存方法进行总结。

2、教师引导学生将探究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第三课时

健康饮茶

一、调查周围人们的饮茶情况

二、设计调查问卷

三、调查发现

1、选择茶叶是最重要的。茶分六大类,绿、白、黄、青、黑、红。从左至右味道由淡至浓,如果你的饮食结构油腻,荤腥偏重,就要选择后面的茶比如红茶,反之应选择绿茶、白茶等。另外,青茶也就是乌龙茶。

2、茶叶要注意品质,不要喝已经霉变或有异味的茶叶。尽量不要喝新茶(新茶存放三个月以后再喝比较好),新茶火气大。

3、不要喝隔夜茶。

4、不要空腹喝茶。

5、晚间不要喝茶,以免影响睡眠。

6、不要喝太浓的茶。

7、不要喝袋装茶(大多是茶末等,不卫生)。

8、其次选择好茶具。紫砂壶、杯最好,瓷器也不错,玻璃杯也行,不要用金属和塑料器具饮茶。

9、掌握好泡茶水温,泡茶水温不要过高,80-90度就可以,水温过高营养损失大。

四、交流收获。

第四课时

学会沏茶

一、认识茶具

茶叶的种类不同、需要的茶具也不同。

播放课件,认识不同的茶具。

二、冲泡茶叶

1、,清洁茶具

2、洗茶(温度不宜过高70_80度左右).

3、泡茶.(温度保持在85度左右,也就是水壶里的水刚开始冒气泡).

4、..每种茶叶的温度和泡发都不一样.有中投法,下投法等等

三、品茶

1、学生冲泡铁观音,要求操作规范。

2、一起品茶。

四、交流收获与感受。

活动与探究-----主题2探索宇宙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航天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筛选、编辑,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制作宣传册,探究合理运用资料、科学积累的方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所搜集的资料卡进行了分类、编辑、整理。

难点:对资料卡进行筛选。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前期制作完成信息资料卡,包括我国神舟9号宇宙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神舟9号载人飞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1、交流资料。

教师播放神舟9号飞船课件,学生交流制作的信息资料卡。

2、提出问题:

通过开展专题研究,分享探索宇宙的收获。

3、揭示课题:

展示前期开展课题研究制作的《北京奥运会宣传册》,引导学生交流,揭示课题。(二)学习制作宣传册。

第一步:探究宣传册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规划目录:

1、学生翻阅讨论。

2、观察《北京奥运会宣传册》,有什么发现?

安排内容:

1、继续观察?《北京奥运会宣传册》,还有什么发现?

2、制作细节指导。

设计封面封底:

1、继续交流:宣传册还有哪些部分?

2、小结:怎样制作宣传册?

第二步:确定目录,明辨评价标准。

1、交流。

2、出示最受欢迎的页面评价标准。

第三步:制作宣传册。

(三)展示评价。

1、让学生展示学生制作的宣传册页面。

2、学生填写自评表。

3、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

(四)总结延伸。

第二课时

搭载神州寻奥秘

一、揭示主题

二、资料收集与整理

1、方法:查阅专题网站、书籍、报刊等多种途径了解航天事业发展的进程。

2、整理资料,制作信息资料卡。

3、资料卡内容:

研究的问题、

查阅资料记录

资料来源、

分析与思考

4、制作资料卡

5、将资料卡装订成册。

6、互相传阅,交流体会

第三课时

结识航天人

1. 结识太空人

教师:有了这么多的航天器,世界上都有哪些国家的宇航员进入太空了?同学们都搜集了许多航天员的资料,小组交流一下。

【学生活动】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和图片,寻找答案。【学生活动】汇报小组交流结果。学生展示材料,发言,告诉同学们自己的发现,提出自己的问题。

【教师活动】在学生互相提问解答的基础上,教师精讲点拨,课件展示难忘的太空人:

我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我国早期献身于航天事业的科学家,由于他的壮举,天文学家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环形山”。

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1961年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宇宙空间的苏联宇航员。

图片:阿姆斯特朗登月——1969年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

图片:神州5号航天员杨利伟——2003年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图片:2005年神州六号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

(三)、课堂讨论,巩固提高:

教师: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以牺牲宇航员的生命为代价去探索宇宙,你认为是否值得?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点拨:在地球资源日渐枯竭的未来,对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日渐重要。现在已知浩瀚的太空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巨大宝库,载人航天事业就是通向这个宝库的桥梁。以往只有在科幻电影中才能见到的镜头,将一步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实现。人类转移到其他星球上居住和生活将不再是幻想,完全可以开发出更加美好的生活空间,来解决现在生活空间越来越拥挤的现状。到了那个时候,人类又将面临着更多新的考验和抉择。中国要想在未来占据一席之地,离不开开发太空资源的基础——载人航天技术。神州5号,神州6号,嫦娥2号的顺利升空标志着中国的国力已从经济、军事扩展到科研方面,说明中国人能真正意义上的进入载人航天领域。中国是强国,是科技强国。这也树立了五千年文明古国新的历史形象,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感想和收获?说一说!

学生:自由发言,汇报总结。

(五)、课外拓展:

1、课后同学们收集各种航空灾难的资料,通过资料的搜集、通过观看相关录像来了解航天灾难史,了解人类为航天事业作出的不懈努力。

2、课后收集资料展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第四课时

我做小小航天人

一、引入主题

教师: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以牺牲宇航员的生命为代价去探索宇宙,你认为是否值得?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点拨:在地球资源日渐枯竭的未来,对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日渐重要。现在已知浩瀚的太空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巨大宝库,载人航天事业就是通向这个宝库的桥梁。以往只有在科幻电影中才能见到的镜头,将一步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实现。人类转移到其他星球上居住和生活将不再是幻想,完全可以开发出更加美好的生活空间,来解决现在生活空间越来越拥挤的现状。到了那个时候,人类又将面临着

更多新的考验和抉择。中国要想在未来占据一席之地,离不开开发太空资源的基础——载人航天技术。神州5号,神州6号,嫦娥2号的顺利升空标志着中国的国力已从经济、军事扩展到科研方面,说明中国人能真正意义上的进入载人航天领域。中国是强国,是科技强国。这也树立了五千年文明古国新的历史形象,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二)、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感想和收获?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汇报总结。

(三)、课外拓展:

1、课后同学们收集各种航空灾难的资料,通过资料的搜集、通过观看相关录像来了解航天灾难史,了解人类为航天事业作出的不懈努力。

2、课后收集资料展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

(四)、板书设计:

探索宇宙 1、观测太空 2、运载火箭 3、航天器 4、难忘的航天人

活动与探究----主题3科学使用家用电器

第一课时

使用电冰箱的学问

教学目标

1、了解电冰箱的基本原理

2、了解电冰箱的基本操作常识

3、了解不同食物的存放位置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重点:电冰箱的基本操作常识。活动过程:

1、认真观看课件,了解冰箱的有关知识。

(1)冰箱的分类

(2)认识能效标识

(3)认识冰箱主要部件,简单了解其工作原理

2、观看《冰箱的使用》等视频,要求认真观看,了解食物贮存应注意的问题。提问:通过观看视频,我了解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展示运用

1、展示《这些吃的应放在哪里?》

组内讨论后展示

第二课时

巧用微波炉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使用微波炉的正确方法。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微波炉的使用方法和用途。

难点:制作微波鸡翅。

三、教学准备:

1、鸡翅一斤,微波炉、玻璃保鲜盒、盘子。

2、课件、微波炉使用方法的相关资料及使用说明书。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揭示主题

1、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对微波炉有哪些了解。

2、教师课件出示微波炉烹饪的美味食品图片。

(二)合作探究,了解用途。

1、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说明书了解微波炉的结构和功能。

2、根据搜集的资料,小组合作探究微波炉的烹饪有哪些要求。

(三)示范指导,解决难点。

1、教师请学生品尝做好的鸡翅。

2、教师重点示范

背面划刀-------加入配料----浸泡腌制----覆盖-----加热烹饪

(四)实践体验,掌握技能。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微波烹饪鸡翅。

2、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实践。

(五)、交流评价,拓展延伸。

1、同学生互相品尝自己做的鸡翅。

2、教师出示用微波炉烹饪的不同美味菜肴,激发学习欲望。

第三课时

冷冻食品的解冻与制作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冷冻食品的有关知识和营养价值,学会冷冻食品的解

冻方法。

2、通过学习冻食品的制作,培养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体验劳动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冷冻食品的有关知识和解冻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制作冰块和牛奶雪糕。

三、教学准备 1、冷冻食品一份;微波炉,玻璃保鲜盒,保鲜膜,手套,塑料冰盒,纯净水,牛奶,砂糖,淀粉,冰箱。 2、冷冻食品解冻的课件,和制作冰块和牛奶雪糕的视频。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揭示主题

1、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对冷冻食品有哪些了解。

2、教师用课件出示冷冻食品图片,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揭示活动主题。什么是冷冻食品冰冻食品分为“冷冻食品"“速冻食品”。把新鲜食品在温度低于-30℃下迅速冻结的食品称为速冻食品,而冻结温度在-18℃—-23℃的食品称为冷冻食品。速冻食品的营养成分如何。新鲜食品经过速冻加工,能降低食品基质中水分的活性,抑制微生物和许多酶的活性,降低各种化学、生化反应的速度,减缓食品腐烂变质速度,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天然食品原有的新鲜程度、色泽、风味及营养成分,这也是速冻食品的特点所在。速冻加工对食品的各项品质仍有一定影响。蔬菜中的多种酶即使在低温下也不易失活,而解冻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会使食品变色,影响质量。食品在冻结的过程中,还会因降温、局部脱水及酸碱度(PH值)改变而发生蛋白质变性。冷冻还能影响牛肉的嫩度。

(二)合作探究,了解用途

1、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了解食品解冻的方法。

解冻的方法:冷冻食品的美味与解冻方法很有关系。一般认为自然解冻较好,实际上不同的菜肴,解冻方法也不同。有些未解冻就烹调,或者半解冻,70%、80%解冻后烹调等凭经验处理。

解冻时还要注意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流失(流出来的汁)。冷冻时睡着的食品营养成分,解冻后会活跃起来。解冻后的食物要尽快吃完它。要冷冻未煮熟的食物,前提必需是新鲜而干净。

自然解冻法使用前的前一天晚上,把冷冻食品放在冷藏库,或者室温解冻。有些食品解冻后可以直接吃,如豆类、蛋糕、三文治等。有些食品需要再加热才吃,如米饭、汤、红烧猪肉等。

流水解冻:急需要解冻时,把冷冻食品放在双层袋里,封好口后放在容器里流水解冻。绝不可以把食物直接放在水里解冻。

半解冻(50%~80%):未煮熟的鱼,半解冻状态下烹调。肉类解冻80%左右时烹调。

2、根据搜索的资料,小组合作食品解冻应注意什么,并完成书上表格,进行交流。

微波解冻的注意事项 1、冷冻食品不要放在金属器皿中解冻。

2、食品的边缘部分如鱼尾,要用铝箔遮蔽。

3、为了使食品受热均匀,在解冻过程中,应关闭微波炉,变换食物的摆放位置。

4、密封包装食品要预先在包装袋上扎些小孔。

5、食品块越小、越薄,解冻速度越快。

第四课时

(一)示范指导,解决难点

1、教师请同学们品尝做好的冰块和牛奶雪糕,学生根据看到的、尝到的,以及生活中的经验,总结出需要的食材配料和制作冷冻食品的基本步骤。

2、教师重点示范:(1)冰块冰箱内部有制冰盒,制冰时将自然冷却的凉开水倒入干净的冰盒内,然后放入冷冻室进行冻结。倒入制冰盒的水一般不要超过冰盒容积的五分之四。一般铝制制冰盒制冰需要1.5小时,塑料制冰盒需要3小时。取冰时,先用凉开水浇在冰盒外部,待冰盒周围的冰自然融化后,扭动冰盒冰块,使其与冰盒脱离,然后倒出。

(2)牛奶雪糕配方:牛奶250毫升,砂糖60克,淀粉20克,香草精微量,凉开水310毫升。

①将淀粉用水调开,经双层无菌纱布过滤,再加入牛奶。放置火炉上,边搅动,边加热(火不宜过猛,注意不能烧糊),直至煮成均匀的稀糊状为止。

②离火放凉后,加入香草香精和剩余的凉开水,并搅拌均匀。灌入冰棒模内,放入冰箱冷冻室。温度可控制在-3~-1摄氏度。

③冷冻约一小时后,取出并插上冰糕棍,放回冰箱继续冷冻。

(二)实践体验,掌握技能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冰块和牛奶雪糕的制作。

2、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实践。教师一边巡视一边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并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掌握操作程序和要领。

(三)交流评价,拓展延伸

1、同学们互相品尝自己做的牛奶雪糕,并进行评价。

2、教师出示不同的冷冻食品,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欲望。

板书设计冷冻食品的解冻和制作

1、冷冻食品的解冻空气解冻法流水解冻法微波炉解冻法

2、冷冻食品的制作制作冰块制作牛奶雪糕

活动与探究-----主题4技术与创新

第一课时

创新改变生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身边技术创新的有关知识。

2、树立技术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技术核心是创造、理解创造的价值。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技术创新的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初步感悟。

1、教师带领学生开展脑筋急转弯活动。

2、先独立思考,再集体交流。

3、教师小结:打破常规的思维就是一种创造。

(二)走进生活,寻找灵感。

1、请同学们读一读鲁班发明锯的故事。

2、小组交流:你还知道哪些人的发明创造?有什么启发?

3、小结:平凡的生活蕴藏着创造的机遇。

(三)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1、请学生结合以上发明创造的故事,谈一谈感受。

2、集体交流。

3、小结:如果向他们学习,那我们也能创造。

(四)走进生活、激发潜能。

1、教师结合儿童发明的充气雨衣的创新事例,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发明。

2、从他们的故事中你有什么想法?

3、小结:发明源于生活。

4、填写“创意新点子”表格。

(五)、课后践行。

1、讲讲自己同龄人发明创造的故事。

2、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创新并不神秘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创新方法,使学生知道创造发明并不神秘,自己也可以尝试创造发明,从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树立创造志向,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刻苦钻研的品质。

二、教学准备:

课件

三、教学过程:

播放歌曲并且课前谈话:同学们,正如歌词中所唱的那样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每个小组也是团结的小组,相信你们在这节课中,也会创造奇迹。

1、用视频导入:

播放小学生发明创造的相关新闻,创设情景激发情感。学生交流观看视频的体会。

(他们能做,我们也一定能!因为创新并不神秘。)

师:同学们,要成为创新人才,还要学会一些创新方法。哪个小组愿意与大家交流你们知道的创新方法。

2、学生展示交流创新方法:

(教师提示学生及时板书)

教师引导小组积极发言,向同学们介绍缺点改进法。小组长介绍什么是缺点改进法,在原有物品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功能,或改进原来物品的不足。下面有我们组成员通过实例向大家介绍。小组成员分别分别介绍,组员1:这是抽取式纸

巾,我们在用纸巾时,不用撕,直接抽取,很方便。组员2:老式电脑携带不方便,占用空间大,创造出平板电脑。(动作)组员3:有一种药叫白加黑,白天吃白片,利于学习工作,晚上吃黑片,利于睡眠。组员5.6:我们这里有两个衣架,哪个更实用?我们通过比较发现,塑料制成的衣架结构设计更合理,功能也齐全,它是在加工改进铁制衣架的基础上创造的。

师生评价。

小组代表用课件介绍并提出思考问题:

大家好,这是多功能刀子,它的作用是既可以剪东西,还可以启罐头,还可以挂钥匙等等。

这是多功能床,既可以休息,还可以学习,储备物品……它是拐杖凳,更利于老人和残疾人外出。大家还知道生活中哪些方面利用组合法?学生发言,组长总结。

小组代表用播放视频及图片的方式介绍仿生创造法。这是我们组搜集到的有关仿生视频的资料:飞机依据鸟创造的。

另外我们还搜集了一些图片,请大家欣赏:船桨模仿的是鱼的鳍。雷达依据蝙蝠的回声定位特点造成。

仿生水母,能使人们能够提前知道将到来的风暴,并做好相应的准备。

请同学们交流其它的仿生创新方法。

学生交流。

教师简介:需要法,创新可以是需要的驱动。如生活中需要光亮人们发明了蜡烛、电灯等,需要快速通达信息出现电话、手机、广播等为了出行方便生产出自行车......

教师小结:创新可以是改良优化;创新可以是巧妙组合;创新可以是仿生创造;创新可以是需要驱动。

教师出示“大显身手”:

(1)教师手里有编了序号1-6的物品,参与游戏的同学随便说两个物品组合。(2)点号同学分析两种物品是否能组成新物品。

(3)其他同学可以对组合后物品进行评价。

第三课时

合作探究:

一、生活中,你发现哪些物品使用起来不方便?小组内探究它们的问题与不足,设计创意方案。

小组讨论,教师出示温馨提示:

(1)小组为单位,选一些物品运用你掌握的创新小技巧设计一个方案。

(2)可以从物品大小、颜色、形状、制作材料、功能进行改造。

(3)完成发明小创意方案,比一比那组设计最新颖,有创意。

小组展示创意设计:

(1)小组代表介绍创新特色。(介绍一下你们的发明动机、发明技法等方面)。(2)其余小组评价哪些设计有创意。

二、总结提升:

教师:同学们,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

第四课时

保护创新成果

一、保护知识产权

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专利,是国家授与发明人或设计人对其发明设计成果在一定年限内享有的独占权。

三、专利的申请原则:谁申请的专利时间早,谁占有专利。

四、申请专利的步骤:

依照我国《专利法》,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依《专利法》第25条的规定,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动物和植物品种,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不授予专利,但动物和植物的生产方法,可以授予专利。公民申请专利应注意以下事项:

(1)首先应弄清楚其所持有的发明成果是属于职务发明还是非职务发明:职务发明指发明人或设计人为完成所在单位指派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所在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取得的发明成果,职务发明由单位申请专利,个人无权申请。非职务发明指完全由职工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单位指派工作后利用个人能力作出的发明。非职务发明可以由个人申请专利。

(2)申请文件要求:申请专利应该提交请求书、说明书及其摘要和权利要求书等文件。请求书应当写明发明的名称、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姓名、申请人姓名、地址及其他事项。说明书应对发明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权利要求书应当说明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

(3)先申请原则:我国专利权的授予采取先申请原则,即当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申请专利时,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4)专利申请的审查和批准:专利局收到发明专利申请后,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专利法要求的,自申请日起满十八个月,即行公布。

总结与交流:你有哪些创新设想?

活动与探究-----主题5了解身边的职业

第一课时

认识职业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职业有分工是社会发展德尔需要。

2、了解不同的职业对从业能力的要求。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为什么有职业分工。

难点:如何适应职业的分工。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访问有关人员,搜集有关职业的材料。

教师准备:查阅收集职业分工、职业发展趋势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各学科的有效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各学科的有效整合 [摘要]:为了使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常态课,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将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各学科有效整合,而这种整合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各学科教学活动是“双赢”的。 [关键词]:整合依据;整合策略;整合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它既符合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又符合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我校从2003年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及教师建设》的课题后,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但由于综合实践课程没有课程标准(只有指导纲要)没有教材,没有教参,没有专职教师,没有评价标准。因此,综合实践活动举步维艰,难以得到全面实施,为了使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常态课,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将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各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使各学科教学成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战场。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各学科整合的依据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纲要》中指出: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和其它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者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又有紧密的联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其它学科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特点:(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学科课程具有基础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学科中的间接经验。(2)综合实践活动方式以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为主,而学科课程以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侧重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而学科课程侧重学生的学习结果。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不能等于各学科,它具有自身突出的特点和优点。 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其它各学科又存在密切联系,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2)综合实践活动所发现的问题,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3)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甚至可以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各学科领域知识综合与融合的基础上展开的,同时学科领域知识也可以在综合实践中得到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各学科的内在联系,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其它学科有效整合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六年级科技教案

六年级(上册)科技活动 教 学 设 计 课题:人造“雪景”总序第1课时执教老师:廖春红 备课日期:2017.9.1 计划执行日期:2017.9.4 课型:新授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升华和凝华的科学概念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欣赏能力。 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什么叫升华、凝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们喜欢冬天吗?喜欢冬天银装素裹的美丽景色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模仿雪的形成,制造人工“雪景”。 二、准备 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好实验所需材料。樟脑丸、玻璃杯、铁皮、蜡烛、火柴、支架、带绿叶的小段树枝、玩具小屋、泥土等。 三、动手做 1、铁皮中心放置几颗樟脑丸,周围用泥土围住,并用树枝和玩具小屋布置

成景物。 2、用玻璃杯倒扣在整个景物上,杯口边缘围上一圈泥土。 3、将布置好景物的铁皮放在支架上,点燃蜡烛,调整蜡烛火焰,使加热位置对准樟脑丸。 4、等樟脑丸变小后,熄灭蜡烛。待杯中温度慢慢下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四、知道吗 提问:大家看到了什么景象?“雪”是从哪儿来的呢? 1、升华 樟脑丸的主要成分是萘。 实验中,蜡烛火焰给樟脑丸加热,是樟脑丸中的萘由固体状态直接变成气体状态,漂浮于杯里的空气中,所以,杯中樟脑丸越来越小。 萘(固体)——受热萘(气体) 科学上把某物质由固体状态直接变成气体状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2、凝华 熄灭蜡烛后,杯中的空气逐渐冷却,萘也由原来的气体状态受冷直接变成固体状态,附着在树叶、泥土、小屋及其他物体上,就好像下了一层薄薄的雪。 萘(气体)——受冷萘(固体) 科学上把某物质有气体状态直接变成固体状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五、拓展训练 在生活中,我们还见到过其他物质是否存在升华和宁化的现象吗? 教学反思: 课题:神奇的力量总序第2课时 执教老师:廖春红 教学目的: 1、轻物体吊起重物体的原理。 2、解释生活中人们利用轻物体吊起重物体的原理。 重点、难点: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走进水果乐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走进水果乐园》教学设计 一、主题的提出: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不是取决于教师能够做些什么,而取决于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走进水果乐园”这一主题的确定,完全来自学生的生活。开学初,很多同学们都带来了过年时家里买的水果,中午在教室里吃,两位同学却因“猕猴桃”和“火龙果”谁的营养价值高而发生了争执,请老师来评理。于是我请同学们通过查找资料来帮助两位同学化解心中的疑团,我们的课题由此产生。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对水果的研究,使学生了解水果的种类、营养价值、吃法等,提高学生食用水果的水平。 2.通过学习削水果、制作个性水果拼盘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 3.让学生在市场调查、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分解主题,小组分工,制订计划(1——2周) 第二阶段:收集资料,实践调查,合作交流(3——11周) 第三阶段:成果汇报,总结表彰,反思成长(12——13周)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分解主题,小组分工,制订计划 活动过程: (一)猜水果游戏,导入主题 1. 小小红坛子,装满红饺子,吃掉红饺子,吐出白珠子。(桔子) 2.黄皮包着红珍珠,颗颗珍珠有骨头,不能穿来不能戴,甜滋滋来酸溜溜。(石榴) 3.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子儿多,个个黑脸膛。(西瓜) 4.壳儿硬,壳儿脆,四个姐妹隔墙睡,从小到大背靠背,盖的一床疙瘩

被。(核桃) 5.胖娃娃,没手脚,红尖嘴,一身毛,背上一道沟,肚里好味道。(桃子) 6.像球样的圆,像血样的红,向珠样的亮,样蜜样的甜。(樱桃) 7.冬天蟠龙卧,夏天枝叶开,龙须往上长,珍珠往下排。(葡萄) …… (二)谈论水果的话题 你最喜欢哪种水果?你对他了解多少?你还想了解水果的哪些知识呢? (三)分解主题,成立活动小组 1.水果的种类与产地 2.水果的营养及吃法 3.水果的储存及挑选 4.水果拼盘的制作 5.水果的价格 (四)小组制订活动计划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收集资料,实践调查,合作交流(3——11周) 活动过程: (一)各小组成员分别到超市、水果市场、水果店和网络上搜集大量水果资料、图片,采访销售人员分清水果的产源地,了解水果品种、价格及储存方法等。说一说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心得和体会,讨论问题解决的途径 (二)引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整理,做到针对问题、生动具体、简明精炼、体现自己的理解。按照此标准来整理个人的资料 教师指导:手抄报的制作、资料卡的制作、小组宣传海报的制作(每项内容大概需要一周的时间) (三)为同学讲解水果营养成分,邀请校医为全班同学举行《水果与健康》的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doc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

白锐 杨集二中 个人行为习惯与健康 一、主题产生的背景 为响应学校提出的养成十个好习惯,所以组织学生学习、讨论:什么是习惯?理解优良的习惯与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说好习惯很重要。 二、活动的总体目标 1、通过自查、调查等途经,了解自己习惯中存在的优缺点,了解习惯与健康的关系。 2、能从身边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能从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活动流程 确定主题→主题分解→方案策划→实践活动→总结反思 习惯与健康 ------主题确定课 根据学生的特点,在这个主题中我们设计了三个递进的课题是:《养成十

个好习惯》、《习惯与身心健康》、《习惯养成的好处》。《养成十个好习惯》主要是通过自查、反思、观察、讨论等,认识习惯的重要性,逐步养成好的习惯。《习惯与身心健康》主要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主动的养成好的习惯。《习惯养成的好处》学生通过调查反思,找到养成好习惯的好处,有利于形成稳定的行为。 四、活动实施 课题一:《养成十个好习惯》 活动目标: 1、通过自查、合作等方法了解自己在习惯养成中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 2、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发现,培养观察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一)确立研究专题 课堂确立研究课题,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结合开学校长提出的养成十个好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讨论,同学们提出了一些问题,现归纳如下: 1、十个好习惯都是什么? 2、哪些我们做的好? 3、哪些我们还要努力做好? 4、怎样自觉养成好习惯? 5、这种自觉的行为能持续多长时间? (二)制定活动实施方案 1、按照学生兴趣和活动要求组成活动小组,制定小组活动计划,明确自

综合实践与科技教育的整合教学

综合实践与科技教育的整合教学 青岛开发区珠江路小学李本凤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在综合实践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是水到渠成之举。 一、结合地方特色开展有效活动渗透科技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一种新型的课程,是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学资源具有很大的区域特点,课程一定要结合本地实际,教学必须贴近生活,走进生活,要开放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真实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学,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所以我们应根据地方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它充满生命活力。青岛属于沿海地带,我们充分利用家乡的海洋资源,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拓展,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家乡的海》是我们综合实践的一个活动主题。该主题分为三个阶段。(一)探究阶段一一以《家乡的海》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二)实践阶段一一赶海(三)展示与总结阶段一一我为家乡海作宣传。 兴趣往往能诱导孩子探索知识的奥秘,对科学产生热情和向往,并能使孩子在科学实践中得到乐趣。因此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有关科技内容的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和思考,得到探索的乐趣和满足,以此增加对科学的兴趣。在第一阶段家乡的海研究性学习中,有的小组研究家乡的海岸线,有的研究家乡的海产品,有的研究海水的质量及污染问题,有的研究家乡的海滨风光,还有的研究家乡的海军基地呢。在活动中根据意愿学生自由分组并选出组长,各小组汇报要研究的子课题,集体讨论。根据子课题,组长进行合理分工、布臵调查任务。这一阶段通过选题、方案制定,调查表的设计以及资料的查询培养了学生调查、搜集的能力。 科学的思维方法可以使学生更迅速地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更准确、更透彻 地理解科学知识,它一经内化就能使智力得到发展,从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使学生掌握简单的抽象、概括、归纳、比较、对比、分类等思维的方法就非常必要。 在第二阶段《家乡的海》实践活动一一赶海中,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家乡的海,知道大海是生命的摇篮,它潮涨潮落,提供给人类源源不断的能源,奉献给人类丰富的海产品;当同学们提着小桶拿着铲子,挖到吐着舌头的蛤蜊,抓到举着大钳子的螃蟹,捡到一个个漂亮的贝壳时,该有多么兴奋呀!书本上再多的语言也不及这亲自实践的一刻!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经济发展等等教学教育目标,就这么水到渠成地深入学生的内心,生活在海边的家乡自豪感就这么深深地打下了烙印,为家乡未来更环保更科学发展的思想在学生心里扎下了根……

六年级下_技术教案_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技术教案六年组 五市二小

六年级上册技术计划 一、教学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2、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因材施教。 3、鼓励学生自学,先学,虚心向别人请教,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4、加强练习,多多操作,共同提高。 二、教学进度:

第1课时用电话交流信息 教学目标: 1、知道早期的电话。 2、了解早期的电话的特点,知道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能按不同的标准进行早期的电话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组织谈话:生活的变化。 二、新课 (一)观察图片(课件) 1、课件播放早期的电话结合图片说出了解。 2、你知道早期的电话的作用吗? 3、学生讨论、汇报 (二)动手操作、突破难点 1、小组实验 2、演示小组实验(2个) 3、讨论汇报:观察到了什么?通过实验我发现了什么? 方向与距离。 4、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三)小组合作交流收获。 生生评价,老师参与。 三、总结整理笔记

第2课时 教学内容:用电波传递信息 教学目标: 1、通过改变创造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组织谈话:生活中通讯需要变得更好。 二、新课教学 1、瞭望台。 (1)学生看书: (2)引导思考: 为什么生活中的物品需要有变化? 2、学习“知识泉” 看书中文字,讨论: (1)变化后分别起什么作用? (2)师生互动交流。 三、教师讲解: 教师讲解“创意宫”的作用。 师:这些早期的电波变化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四、尝试体验,走进“体验屋”。 看书“体验屋”要求:说说自己家附近有哪些独特的创意,有哪些不足,有什么改进措施? 五、总结整理笔记 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精选20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精选20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精选20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一): “清洁家园、美化环境” 活动目的1透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透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潜力和想象潜力。 3透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潜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活动准备: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都说五(1)班的同学十分优秀,这天我也十分荣幸能到你们班来上课。期望这节课我们能够相处愉快。”一、计算导入:(算一算)“这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但是我也相信凭你们的聪明,必须能够简单解决它。” 1、出示题目:你们班约有个同学,如果每个同学每一天丢一张纸屑,那么1天之内,你们教室会有多少垃圾呢? 如果以整个五年级个同学计算,一天又会产生多少纸屑呢? 如果以整个校园个同学计算,我校每一天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五(1)班人350000张 五年级人10500000张

全校人127750000张 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我校一天之内学生产生的垃圾量,那么对于世界来说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为什么?我们校园就有那么多的垃圾,那么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全球垃圾现状,贴上垃圾覆盖的效果。“这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齐来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这个问题但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是否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 一、看录象:(看一看)“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校园,我们的身边来开展研究。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录象和一些照片中去看看我校产生的垃圾是怎样的一种状况!” 1学生观看录象、照片。 2“看了刚才的录象、照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我校正在争创“省绿色校园”,难道我们能任由这些垃圾散布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它们来影响我们校园的形象吗?” “那我们该怎样做?”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二): 礼貌礼仪伴我行礼仪是人际交往中,以必须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等资料。 “为营造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让每位学生成为礼貌礼仪的示范者,民族文化的传播者”,我将针对校园内普遍存在的一些不礼貌现象,例如大声喧哗、衣冠不整、课桌文化、厕所文学、长流水、长明

小学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案(全册)汇总

------------------------------------------------------------精品文档-------------------------------------------------------- 益阳赫山区欧江岔镇学校 科技活动教案 教者:郑小青 月年20163 1 1 水沸腾的秘密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的实践,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沸腾,沸腾跟什么有关。 教学重点难点: 沸腾跟大气压力的关系

教学用具: 大号烧杯1只,盐水瓶1只,酒精灯1盏,三角架1个,石棉网1个,温度计1支,带针头的注射器1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平时烧水,当水温上升到100℃时,水沸腾起来,我们称为水烧开了。 2、水烧开以后水温还能上升吗? 3、水一定要加热到100℃才能沸腾吗?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新授: 1、动手做 (1)在烧杯里装半杯水,用酒精灯给烧杯里的水加热。 (2)用温度计测量烧杯内水的温度变化。 (3)当水没有沸腾时,水温是多少? 当水沸腾时,水温是多少? (4)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一会儿,再测一测,水温升高了吗? (5)停止加热.待水温下降到90℃左右时,小心地将烧杯中的水倒入盐水瓶中,用橡皮塞塞紧瓶口。用注射器针头刺穿橡皮塞,用力把注射器的活塞向上拉。此时,瓶内的水有什么现象产生? (哇!奇迹产生了。刚才还平静的水一下叉沸腾起来了。) 松开手让活塞返回,水还沸腾吗?再用力拉活塞,水又会怎样? 2、知道吗? 水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水的沸点。 2 水的沸点与大气压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大气压力大,沸点高;大气压力小,沸点低。在通常情况下(地面上的大气压力为1个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是100℃。因此,当水加热到100℃时,水就沸腾了。用普通的容器烧水(如前面用烧杯加热水),水温达到沸点后(100℃),无论你怎么加热,水温只能停留在100℃,再也不会上升。 但是,在实验中,当你用注射器向外拉活塞时,瓶内的空气被抽掉一部分,使得瓶内的大气压力减小了,导致瓶内的水的沸点也降低了,所以,尽管水温低于100℃,水仍然能沸腾起来。 三、想一想: 登山运动员除了要携带各种登山器材外,还要带上高压锅等炊具。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2 沉浮的科学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物体是怎样来实现沉浮的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17最新)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由地方统筹管理和指导,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 (二)基本理念 1.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 本课程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迎接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挑战。 2.课程开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 本课程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要避免仅从学科知识体系出发进行活动设计。 3.课程实施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 本课程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要出发,选择活动主题,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在实施过程中,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的目标与内容、组织与方法、过程与步骤等做出动态调整,使活动不断深化。 4.课程评价主张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 本课程要求突出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充分肯定学生活动方式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和经验分享。提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劳动与实践》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一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新路,着眼于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二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并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为学知识、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平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二、活动目的要求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

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进行课题实验和课题研究等。在广泛的调查、采访和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丰富的各种知识,撰写实践性的记录等。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1)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获得方案,并组织实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4)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实践,开阔视野,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小学生科技活动教案课程

小学生科技活动教案课 程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小学生科技活动教案 一、让针漂浮在水面上 活动目标: 1、知道水的表面张力可以托住一些轻微的物体。而洗洁精会降低水的表面张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探索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活动时间:1课时 知识链接: 针之所以能在水面上漂浮,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使之不会沉下。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内聚性的连接。这种内聚性的连接是由于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间相互挤压,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被称作表面张力,它可以托住原本应该沉下的物体。 后面的活动中,洗洁精降低了表面张力,针就浮不住了。 材料准备:一杯水、针、一小条面巾纸、洗洁精 活动过程设计: 一、提问,揭示课题: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然后出示针,问:把针放在水面上,是沉还是浮

2、学生猜测,然后实践操作。不管学生多么仔细,针总是会沉到杯底。 3、设置问题:有没有办法让针漂浮在水面上呢 二、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1、教师把针放在小条面巾纸中间,再把纸巾的两头提起,再小心地放到水面上。纸巾湿润后慢慢沉到水底,针会浮在水面上。 2、学生自由发表自己对“漂浮的针”的原因分析。 3、教师在此基础上解释科学原理。 三、让漂浮的针沉下去: 1、现在我们想要让针沉下去,但是不能用手去直接碰针,也不能故意把水震动,有什么办法 2、让一个学生上台做实验: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 3、集体讨论原因。 四、总结拓展: 1、生活中也有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让我们一起用善于观察的眼睛去发现。 二、《热水与冷水》 教学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讲解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区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整合学科知识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结题报告 一、实验课题的提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了改革中国教育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型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对应于分科课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对应于学科课程,它是一门经验课程。概括起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与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出现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得到了结构性的突破。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有区别,也有联系。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者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又存在紧密的联系。具体说来,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联系: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因此,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既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又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课题。在学科教学中,学生获得了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在综合学习活动中,学生将这些技能和知识运用出来,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学科教学:侧重“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指导性的活动;教师直接指导学生的学习;学生听从指令;外在的学习动机很重要;教师提出学生的不足。综合实践活动:侧重“四基”的获得和运用(“四基”:学会求知、做事、共处、做人);自主性的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学生自由选择;重内在的学习动机;教师构建学生的能力。 我区从2002年4月开始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课改突破口进行了实验和研究。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探索和实践,大家都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性。小学已经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引起了省市教研部分的关注。中学起步比较晚,同时又是区域性推进的必要组成部分。从局到学校和教师都比较重视,积极做好了准备。加上从2003年秋开始中学全

六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六年级科技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张扬,对科技课程有浓厚的兴趣,学习上积极主动,尤其是好奇心强,对周围的世界逐渐拥有自己的认识与发现,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细心观察,动手实验,并让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和制作,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科技活动》包括科学实验、科技制作、科技前沿、创新技法等方面内容,它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了解科技知识在工农业及生活中的应用。为我们打开了科学的窗口,提供了思考与探究的方向,彰显出科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 三、教学目标 通过课程的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成为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 四、实施措施与方法 1.深钻教材,了解学生,对每一堂课中的重点、难点,教师应了如指掌。有实验操作内容的教师在进课堂前要自己进行实验,而且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2.课堂上结合本课程的科学性与趣味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3.根据课文内容可按实际情况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的开展学习、实验与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4.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在生活中学科学、用科学。 五、教学安排 六、教学检测与评价 改革评价制度,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重视对学生实践活动表现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建立促进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学生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考核采取制作、活动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2020新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电子教案

精品文档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第一单元考察探究 活动主题我看家乡新变化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变化与发展。 2、能力目标:能用摄影、绘画、手抄报、演讲、小品等多种形式展示家乡的新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进学生建设家乡责任感和使命感。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家乡的变化与发展。 活动难点: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家乡的变化。 活动课时: 两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一)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二)教师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 1、你听到了什么?你觉得我们的家乡美不美?你的家乡有什么变化? 2、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探究家乡的变化。(教师板书主题) 二、自主思考,合作探究 (一)出示家乡新貌图,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城市夜景、城市夜景、繁忙港口、村民楼房、种植基地”。 1、欣赏完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猜一猜十几年前是这番景象吗?(不是的,发生的很大的变化) 2、你知道自大己的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吗?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二)怎样证明自己的家乡发生了变化?你们想用什么的方法?请与同学交流一下。 预设: 生1:可以通过实地考察、访问等方法了解家乡的变化。 生2:我打算带上相机拍一拍家乡的美 生3:我的家乡美丽,我想为他画一幅画 …… (三)拍照方法指导 师:大家认为拍照是一种好方法,那么你会拍照片吗?怎样拍摄照片? 1、选好手机或是相机 2、确定好拍摄的对象、时间和地点 3、要确保光线照射到被摄的主体上,选择好光线。正面光拍摄,可使景物浪朗具有鲜明的气氛。侧光拍摄,景物会出现阴影,使景物有立体感。 4、构图突出主体,建议用黄金分割法来构图,使拍摄具有多样性。 (四)实践拍照完成后的任务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一一身边的垃圾 城关二小:李毫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保护环境口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二、活动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 三、课前准备: 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 2、提前一周发家庭垃圾统计表及生活垃圾问卷调查,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进行“生活垃圾的种类及处理方法”的调查。 3、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四、活动过程: (一)计算导入:(算一算) 们再来看看后面的这儿张照片,看到这儿张照片你有什么想说的,(生回答)同学们喜欢看照片吗,老师带来了儿张照片请大家一起来欣赏。 二)新授:(初步感知)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 1、出示题目:

沙城约有3万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之内,蛟河市会有多少垃圾呢,如果以30天计算,每个月乂会产生多少吨垃圾呢,如果一年以365 天计算,蛟河市每年乂会产生多少吨垃圾呢, 2、学生计算。(灯片) 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师)“我们刚才算的,只是我市一年之内家庭产生的垃圾量,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为什么,(加上宾馆、饭店以及我市大大小小的许多家厂家,垃圾量大大超出了上面的这个数字)我市就有那么多的垃圾,那么全世界呢,” 5、出示垃圾图片,讲述全球垃圾现状。 6、老师揭题:“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继续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三)“生活垃圾的种类与危害性”调查汇报。 1、生活垃圾有哪些,它们有哪些危害,老师布置的调查任务,你们调查了吗,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调查的情况。 2、生活垃圾有哪些,它们有哪些危害,谁愿意介绍给大家。 3(生汇报)我们大家每天都要制作出许多的垃圾,这些是生活垃圾,另外还有一类垃圾,如工业垃圾。垃圾的成分非常复杂,生活垃圾中常见的物质有:纸、木、金属、塑料、橡胶、玻璃、布头、食物残渣等等,我们每天都以非常可观的数量生产着垃圾,按每人每天产生1千克垃圾,全国一天就有120万吨垃圾?而 我国LI前处理垃圾的能力和速度远远不能满足垃圾处理的需要,大部分垃圾都被堆放在垃圾场。长此下去,终归有一天我们四周将会垃圾泛滥,世界将会被垃圾埋没?垃圾的堆积不仅占用土地,还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恶臭四溢的垃圾还会污染空气和水源,严重地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为了解决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世

运用信息技术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研究》-研---究---方---案

《运用信息技术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研究》 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背景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综合素质日益成为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的主导力量。随着国际交流和日常交往的日益频繁,社会对每个人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随着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力度不断加大,从传统的电化教育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再到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空前广泛。多种媒体的组合运用和交互活动,使得真实的教学素材既丰富多彩又生动形象;网络技术强大的储存量和灵活多变的交互性,更是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感性替代经验和自由驰骋的广阔发展空间。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网络环境逐步进入课堂教学的今天,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处理信息就成了一种重要的手段。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信息技术教育得到了有效的加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也在日益增强,但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还很差。我校具备扎实的硬件基础和厚实的软件设施,这为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我校从2007年起,参与了县教研室省级立项课题《贫困山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研究》的研究,几年下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此,我校提出了“运用信息技术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的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旨在探索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的有效措施。 二、理论基础 (一)概念的界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课程,是以学生的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的学习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的基本任务的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非学科性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四大特性;包括四大指定领域和其他非制定领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是研究性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六年级上册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六年级上册 张斌 方法与指导 主题一研究报告的撰写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性活动,帮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激发学生利用信息进行研究的兴趣。 2、确定自己研究的话题并拟定研究计划,为后期的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确定自己研究的话题并拟定研究计划,为后期的工作打下基础。【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教法与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 1、聊一聊你最近获得了哪些信息?分别是从什么途径获得的? 2、揭题: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注意搜集信息,并利用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就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想要探究的问题。(板书课题)二、速读活动建议,归纳出写研究报告的步骤三、阅读材料,提炼写法 1、快速浏览阅读材料2,思考:研究报告由哪几部分组成? 2、默读阅读材料1,思考:两份研究报告在写法上的异同。 四、选题指导 1、师出示几个选题,并指导学生选择。 2、小结选题的技巧五、自主择题 1、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想好后用铅笔写在125页下边的空白处。

2、小组交流所选问题,并说说理由。评出最好的、最可行的研究问题,进行小组研究。 3、集体交流。六、方法指导 1、确定调查研究的问题之后,我们要搜集有关这个问题的信息。 2、在搜集、整理信息时,列表格是一种比较常见措施。看书126页,这是一份记录表。看书128页,这是一份整理表。研究问题不同,表格形式有所不同。这些表格既便于我们记录信息,又便于我们整理信息。 3、结合自己所选问题自己设计调查及整理信息表格。 4、展示学生的调查表七、布置作业 结合自己所选的研究问题,小组合作或个人独立搜集并整理有关信息。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板书设计: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感兴趣、定主题、有价值、可行性强 上网、搜资料、访问(或问卷调查)、查阅书籍??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饺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包饺子的相关知识,掌握包饺子的基本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各种造型饺子的包法,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感受劳动的乐趣。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难 各种造型饺子的包法 三、课前准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拌好的饺子馅和饧好的面团、面粉适量,擀面杖每个小组一个,盛放饺子的盘子每组两块,筷子或勺子每人一双(一个),面板每组一个,围裙每人一条、湿巾、盛饺子的塑料袋。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多媒体出示课题图片:包饺子 同学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些饺子怎么样?那你会包饺子吗? 2、介绍经验 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包饺子的?(邀请包过饺子的同学介绍经验)听了这几位同学的讲述,谁会包饺子了?

看来,光听同学说,就如同“站在岸边学不会游泳”一样,自然是学不会包饺子的。那我们应该怎么办?(让学生懂得得亲自动手做一做才行。) 3、做准备 那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提供了这样一个场地,你们愿意动手试一试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是,要想干好一件事,必须得做好准备,包饺子也是同样如此。现在就请大家将包饺子前的准备工作做好。 (二)、包饺子 1、师生共同学习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包饺子的简单的方法,不过我知道有的同学会包饺子,那你看我我们的方法一样吗? (1)拿起饺子皮手弯成窝形放入适量馅, (2)对折成半圆,捏牢中间, (3)由两边向中间封口,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按住边。 2、学生自己在组内练习包 3、讨论交流在包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4、师强调小结: (1)由于技术不熟练,放馅不能过多; (2)先捏中央,再捏两边,然后由中间向两边将饺子皮边缘挤一下,这样饺子下锅煮时就不会漏汤了。 5、学生再尝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包出完整的饺子。 6、学生欣赏

河南科技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

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 下冶一小信息技术教研组教案

第一课走进多媒体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媒体、多媒体及多媒体作品的概念。 2、知道多媒体的表现形式。 教学重点:了解媒体、多媒体及多媒体的概念。 教学难点:知道多媒体的表现形式。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一课走进多媒体世界,那么我们要先了解什么是多媒体,下面我就来了解什么事媒体,什么是多媒体。 二、新授 1、媒体的概念 信息的传递需要载体,我们通常所见的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影像等这些表示和传播信息的载体都叫媒体。 2、多媒体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的技术就叫做多媒体技术。随着社会的进步及计算机的普及,社会对多没有的需求越来越大,多媒体技术已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多媒体技术能应用在那几个方面呢? 首先是用于在公共展览馆或博物馆等场合。它能形象、直观的展示展品,人们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进一步了解展品。 其次是用于教学领域。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直观形象地讲述比较难描述的课程内容,学生可以更直观形象地去理解和掌握相应的教学内容,而且学生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产品介绍,直观、经济、便捷的获得产品信息,效果非常好。

最后是用于网上多媒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多媒体技术在互联网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一个有声音、动态的页面比静态的只有文字和图片的页面更能引起浏览者的注意,更具吸引力。

第二课初识Powerpoint 教学目标 1.了解PowerPoint中幻灯片的概念。 2.体验最简单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制作。 3.掌握启动PowerPoint的方法。 4.学会制作第一张幻灯片,保存演示文稿,退出PowerPoint,为以后的演示文稿制作打下基础。 5.养成规划演示文稿的操作习惯。 教学重点:能熟练的调用软件并能制作第一张幻灯片。 教学难点:理解幻灯片的内涵。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育网。 2、课件——五桥小学体育节.ppt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校的体育特色吗?是踢跳。每年的三、四月间,我校都要举办“体育节”,大家参加比赛的照片,老师把它们放在了电脑中,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同学们的风采。你们看到的画面有什么特点?(包含有文字、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信息媒体)。其实这并不是简单的图片,这叫演示文稿,也就是常说的“PowerPoint”软件制作出来的,它的中文名字叫“电子幻灯片”。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怎么制作出这样的幻灯片呢?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齐读课题:8、初识PowerPoint 二、教学新课 (一)认识PowerPoint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校园提示语设计 赵湾乡中心学校王文涛 一、活动分析: 校园提示语设计是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综合能力系列单元,活动从学生最熟悉、最贴近的校园开始,通过考察,启发学生联想,让学生为某一区域设立校园提示语,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劳动、合作、竞争、创新的意识。 二、德育渗透点: 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德育渗透目标要求,我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教育,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增进学生关心集体、爱校如家的责任感,用实际行动为学校设计校园提示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观点。 三、实施设计: 本课内容与学生最熟悉、最贴近的校园紧密联系,学生倍感亲切。 1、通过课前分组考察,了解校园哪些地方需要设立提示语,为什么要设立,设立的必要性,设立以后可能产生什么好的影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生活环境,善于发现不良的现象。 2、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维,提出解决实际存在问题的有效方法,为学校设计校园提示语,通过此项活动增强学生热爱学校、关心集体的的责任感和审美意识,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四、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劳动、合作、竞争、创新的意识和审美观点。 2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语文、数学、美术、劳动、思想政治等学科知识与技能设计制作校园提示语的综合能力。 3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提示语的特点及其作用。 五、活动重难点: 针对校园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设计提示语。 六、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材料:纸、笔等 学生准备: 1、课前调查学校校规、校训和其他提示语的设置情况,并观察了解师生的在校行为。 2、彩笔、尺子、铅笔、剪刀等学习用具。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育效果预测: 预计学生通过本系列实践活动能够做到以校为重、关心集体,积极为集体、为他人做好事,让学生知道如何自律等。 九、活动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