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利国家改革福利多元主义及其反思

福利国家改革福利多元主义及其反思

福利国家改革福利多元主义及其反思
福利国家改革福利多元主义及其反思

福利国家改革:福利多元主义及其反思

王家峰

2012-8-3 11:03:24 来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5期摘要:福利多元主义是在西方福利国家遭遇危机以后,对传统福利模式进行改革的一种替代方案。文章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危机催生福利多元主义的机理,并对福利多元主义解决福利国家危机的贡献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认为福利多元主义的理论支柱并不坚实,福利多元主义所提供的政策方案也不能有效解决新的福利供求矛盾。因此,对于中国当前的社会政策而言,要辩证地对待西方福利多元主义的经验。

关键词:福利国家福利多元主义困境

福利多元主义兴起于1980年代,是为应对西方福利国家的危机而对传统福利模式的反思,是为解决福利国家的危机而积极寻求的一种替代方案。它主张超越政府与市场二分的传统思维,在政府与市场之外寻找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具有政府与市场所没有的优势,因而可以整合进社会福利体系之中,建构起多元的社会福利框架,以弥补政府与市场各自在福利提供上的不足。它力图避免不同意识形态的价值之争,希望在“左”与“右”的争论中寻找一条较为妥协、折衷的政治方案。然而,应该清醒地看到,福利多元主义的政策方案存在一些问题,政府和市场以外的其他福利来源,并未有坚实而牢固的基础,社会部门并不能提供充分、稳定和全面的福利,福利多元主义所提出的政策方案也不能有效满足由社会变迁导致的新福利需求。

一、危机与福利多元主义

作为“社会在基本需求方面为其成员的福祉承担法定的因而也是正式和明确

的责任的制度表征”(考夫曼,2004:13-14),福利国家的起源要追溯到西方社会市场化、工业化的早期阶段,它是社会现实和社会思想综合作用的结果,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等各种力量的变化和综合作用。以接近充分就业的经济增长和低通货膨胀为特征的福利国家(米什拉,2003:16),创造了战后西方社会的“黄金时代”。反过来看,创造福利国家辉煌历史的这两项经济上的特征,也充分说明福利国家的成功并不是没有条件的。相反,福利国家的成功取决于“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之间能实现正面的相互作用”,取决于存在“广泛的政治共识”和“较清晰的社会关系”。福利国家的成功植根于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能够说明福利国家制度安排优越性的,正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后果的共同作用。”(考夫曼,2004:22-25)然而,这些前提条件正在逐渐消失并使得福利国家开始出现困境,这种困境首先从物质层面开始,继而影响到认知层面。在物质层面,首先是低通货膨胀不再继续,取而代之的是经济的“滞胀”,然后是充分就业被不断增长的失业所取代。随着经济条件的恶化以及恢复机会的渺茫,对福利国家的普遍信心正在消失。福利国家体制下的政策安排,被认为在两个层次上产生了问题。从微观层面来讲,福利国家导致了公民的“依赖意识”;从宏观层面来讲,导致出现价值冲突、经济增长乏力、财政负担过重等危机(OECD,1981;Mishra,1984)。“共识”已经破裂,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对福利国家的批评及替代方案。在这一过程中,福利多元主义逐渐兴起,并伴随着一股政府改革的潮流而取得了重要的话语权地位。

福利多元主义的概念,起源于1978年英国的《沃尔芬德的志愿组织的未来报告》,这份报告主张将志愿组织也纳入到福利的提供者行列中(彭华民、黄叶青,2006)。1986年,罗斯提出福利多元组合理论。他认为,一个社会总体的福利来源于三个部门,家庭、市场和国家,这三者所提供的福利构成了一个社会的总体福利。社会福利是多元的组合,福利的总量等于家庭中生产的福利,加上通

过市场买卖而获得的福利,再加上国家提供的福利。罗斯的理论由于强调政府之外的其他社会部门在福利提供中的地位和作用而受到重视,并由此开启了福利多元主义的研究路线(彭华民,2006)。此后,有许多学者在这个领域中展开了对社会福利的分析,由此出现了福利多元主义的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甚至六分法。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超越传统国家与市场的二分法,强调其他社会部门在社会福利提供方面的作用,这种强调由多元部门提供社会福利的理论,被称为福利多元主义或混合福利经济。

在西方的社会政策中,福利多元主义要求社会福利和服务的提供由多个部门承担,政府的支配作用降低并且不再是惟一的提供者(Johnson,1987:55)。它同时也意味着社会福利的提供将改变由一个垄断性的组织支配的局面,而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充满竞争(Rao,1996)。福利多元主义有两个核心的内涵:多元化和分散化。从多元化的层面讲,社会总体福利有多个来源,除了国家之外,市场(包括企业)、家庭、志愿组织、社区等也是福利的重要来源。解决福利国家的危机,应该重视政府以外的其他社会部门在福利提供中的作用。因此,它主张应改变以前由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引入市场、家庭和其他社会组织。社会福利的提供,可以依靠政府部门、志愿部门、商业部门和其他非正式部门,这些部门根据自身的特点,向居民提供不同类型的福利。而福利国家向福利多元组合的转变,其核心是“民营化”或“非政府化”,即政府作用的减少。从分散化的层面讲,是指社会福利和服务的提供,应从过去的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独揽的局面,改由较小的地区或组织来承担。它实质是强调社会福利和服务的地方化、社区化及消费者的参与和选择,具有较强的反科层制和反专业化的色彩(黄源协,2001)。

二、福利多元主义的困境及其反思

福利多元主义的兴起,是源于对福利国家危机的反思,它充分反映了西方社会在认识到市场失灵和国家失灵之后,对社会所寄予的厚望。正如吉登斯所说:“政府、国家同市场一样也是社会问题的根源,……一个强大的市民社会对有效的民主政府和良性运转的市场体系都是必要的。”“一个多元社会若想维持,它们之间的平衡必不可少。”(吉登斯,2002:29、57)在福利多元主义看来,通过运用社会组织提供福利,既可以避免因过分强调政府的责任,忽视了公民自身的责任而导致“福利依赖”,也可以使其他组织分担福利的生产,减少政府的责任,从而缓解政府负担过重的危机。福利多元主义被寄予了很高的社会期望。然而,福利多元主义的实践存在着困境,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福利多元主义的内生性困境

在福利多元主义的政策方案中,政府以外的部门,如市场、家庭、志愿组织、社区以及各种互助团体,它们在社会福利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通过分析和实践可以发现,这些部门在社会福利的提供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现代社会中家庭因种种因素有时并不能提供福利,反而成为福利需求的来源之一。家庭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在现代社会中家庭具有多种功能,它除了为个人提供社会化的途径、社会和经济上的保障、心理需求上的满足和情感上的依归外,也为社会提供再生产和加强社会团结的功能(考夫曼,2004:87?90)。福利多元主义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中家庭在福利生产和提供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试图重建家庭在福利体系中的地位。在福利多元主义看来,家庭可以通过建立在亲情和血缘纽带上的互助,为其成员提供生活来源以及具体的社会服务,如养老和看护等。然而,家庭的上述功能能否实现取决于家庭自身的变迁、家庭收

入来源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现代社会所导致的家庭的变化,使其无法提供充分的、稳定的社会福利。家庭规模的不断缩小、单亲家庭的不断增多、家庭结构的不稳定,使其本身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更遑论稳定而充分的福利提供。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变化、失业率的剧增,使得部分家庭的收入来源成为问题。由于没有固定和稳定的收入,家庭所能提供的生活来源也变得极不稳定和有限。人口的不断老龄化也使得家庭本身正日益成为福利需求的来源,而不是社会福利的提供者。另外,社会服务由公共部门转移到家庭,可能意味着性别上的不平等(大多数的家务活是由女性来承担的)(米什拉,2003:117),从而容易引起文化上的冲突和管理上的困难。由于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家庭在社会福利提供中,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危机和困难,家庭有时很难成为稳定的福利提供者。

其次,志愿组织存在着“志愿失灵”的可能性,无法提供充分稳定的社会福利。在福利多元主义看来,志愿组织提供社会福利和服务的优势在于它的民间性和草根性。这种特性使得志愿组织贴近服务对象,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能够灵活地对服务对象的需求做出及时反应,能够与公民建立长期性的服务关系并满足公民多样化的需求。另外,它的非营利性和它所倡导的慈善精神,使其能够更多地关注弱势人群的生活与生存状况,有利于减少和改善贫困与不平等现象,有利于缓解和解决社会不公等问题。它的公益性和志愿精神,能够使更多的人参与和关注公共生活,能够整合与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形成强大的社会资本,以推进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党秀云,2007)。然而,志愿组织本身正面临诸多危机,这就是“志愿失灵”:慈善不足,如巨大的资金缺口;慈善的特殊主义,志愿组织及其捐赠人集中关注人口中的特殊亚群体;慈善的家长式作风,志愿组织对捐赠行为的依赖,往往使得这个部门的特征不是由整个社区的偏好而是由社区中的富人来塑造;慈善的业余主义,志愿组织的志愿性质和低工资政策往往不能吸引专业人才,只能以一种业余的方式来提供福利(萨拉蒙,2008:47?50)。有人认为,

提倡志愿组织在福利提供中发挥作用,可以加强社会团结(Abrahamson,2005)。但是,志愿组织本身要发挥作用,首先需要社会具有这种团结精神,而这却是志愿组织自身无法解决的。

(二)福利多元主义的外源性困境

从西方福利国家的客观环境来看,福利多元主义提供的政策方案并不能有效解决后福利国家所面临的挑战。经济全球化、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化,使得后福利国家面临着新的福利需求矛盾,福利多元主义对此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

首先,全球化所带来的变迁超越了福利多元主义的政策方案范围。全球化的概念表明了一个日益增强的国家间相互依赖的客观现象。跨国公司、国际贸易、资本的全球性流动等,使世界在经济层面正变得一体化。哈贝马斯(1999)认为,经济的全球化导致一种“跨国性的”世界经济体系观念,并使民族国家的政治活动日益受到这个体系的限制。对福利国家来说,由于存在一种“现实的跨国经济的超级结构”,民族国家的政策已几乎无法继续成为调控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而民族国家的社会问题主要还是要靠自己来解决,由此导致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之间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冲突。社会政策依赖于政府从经济发展中所汲取的财政,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社会政策的财政支持能力。但随着民族国家经济主权的消失,资本已在很大程度上不受传统的国家调控的影响,这使得资本极易摆脱特定国家的监控,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资本重新取得了优势地位(考夫曼,2004:87?90)。经济全球化导致民族国家经济主权的消失,民族国家的经济政策需要考虑越来越多的跨国因素,这使得民族国家的社会政策安排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而福利多元主义的制度安排仍然超不出民族国家的统治范围,它无法解决全球范

围内协调不同行动逻辑的难题,而这也许需要一种超越民族国家的制度安排。

其次,人口结构的变化也超越了福利多元主义的政策领域。西方福利国家人口结构上的变化表现为,伴随人口老龄化的是新生儿出生率的下降,而新生儿出生率的下降进一步加剧了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人口老龄化是现代各国面临的普遍趋势,也是需要认真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人口老龄化会给社会带来新的福利需求矛盾,一方面是由于不断增长的、巨大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日益紧张的劳动力供给和由此导致的经济增长压力。人口结构变化迫使福利国家进行改革,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问题。在民族国家的范围内,这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解决:一是延长工作年龄,提高老年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二是吸收外来移民。国家虽然可以通过各种鼓励政策,以提高老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但仍然受到老年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意愿、雇主的就业态度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外来移民也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并将会遇到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冲突。这需要对国家的福利制度同时加以改革,以适应这些劳动力市场和经济政策的变化。人口结构变化所带来的挑战也大大超出了福利多元主义的视角,福利多元主义的观点对此贡献甚微。

再次,劳动力市场中的变化,导致福利多元主义的政策方案可能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后果。西方国家劳动力市场在近几十年内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从工业社会迈向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有两个重要的趋势,一个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另一个是经济领域中服务性部门的快速增长(艾斯平-安德森,2003:216),这两者导致西方福利国家劳动力市场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普通劳动者的充分就业将会成为越来越困难的问题,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另外,服务业的巨大需求使“垃圾职业”(保洁工、侍应生、厨工等)以及其他私人服务性职业的数量格外庞大。“垃圾职业”的大量存在,好职业对

人力资本的高要求,以及结构性失业的长期存在,将会使社会差距不断扩大,社会变得更加不公平,而福利多元主义的“市场化”方案不仅不会缓解社会的不平等,反而会加剧这种趋势。

综上所述,福利多元主义作为解决福利国家危机的选择,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从根本上看,政府仍然是居民福利最重要的来源。这表现在实践中,“普遍的社会公共福利的框架,特别是教育、健康和收入保障,基本上并未触动。”(米什拉,2003:19)对此,奥菲(2006:247)认为,福利国家有不可逆转的趋势,“现在大部分需要已无法再通过某些制度安排来消解了,如家庭、社区或某些‘美国式’的自立梦想,因为它们已经沦为现代化过程的牺牲品了。”米什拉(2003:116?117)认为,有必要在“满足需求的集体责任与被当作手段的提供福利形式这二者之间”做出区分。解决福利国家的危机,不能简单地采取放弃政府责任的做法,“抽象讨论公民社会、地方响应、社会资本和公民增权会忽略一个严酷的事实,即需要社会服务的居民比例越高的社区通常也是社会问题最集中的社区”(Gilbert & Terrell,2003:217),政府仍然需要认真地对待其在风险社会中对公民所负有的责任。如果说福利多元主义有值得关注的贡献的话,那么它的贡献与其说是强调社会组织也是福利的来源,不如说是强调政府应该区分福利的责任与福利的生产方式,在不放弃福利责任的前提下,改变福利提供的方式,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在福利生产中的合作伙伴关系(萨拉蒙,2008:47?50),来有效满足公民的福利需求。

三、西方福利多元主义的政策实践对中国的启示

在转型时期,中国有必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福利

体制。在这方面,西方福利国家的政策实践可以提供重要的启示。但同时,它的困境也告诉我们,要在实践中充分考虑各个部门在提供社会福利时可能面临的缺陷和所需要的条件,要充分注意到福利多元主义的政策主张在解决新的福利需求矛盾方面缺乏成功的经验。

首先,在建构中国的社会福利体系时,可以考虑充分调动和利用中国社会的各种资源。家庭是中国重要的社会组织。传统社会中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和治理结构赋予了家庭以十分重要的位置自不待言(殷海光,2002:92-103;梁漱溟,2005:15-16)。即使是自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经诸多变迁,但家庭仍然承担着许多重要的社会功能,特别是在农村(罗兹曼,2003:339-341;费孝通,2003)。家庭及其亲属关系在中国社会联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中国人文化心理中的地位,使得家庭成为中国人获取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重要来源之一,因为家庭承担了抚养未成年人、疾病照顾、老年赡养、救济、收入转移等诸多功能。但同时,也应看到独生子女政策、夫妻双方就业、城市移民、婚姻变化、老龄化等因素使得家庭的福利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往往福利需求最强的家庭也是福利功能最弱的家庭。因此,要合理地确定家庭的福利功能及其在福利体系中的合理地位。对于福利多元主义所强调的公民社会部门,如社区组织、志愿组织,虽然在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社区组织、民间组织在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中已经承担起部分过去由政府所负担的功能,但总体来说,它们在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提供中的作用仍然十分有限(俞可平,2002)。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培育、支持、规范这些组织的发展,并出台相应的措施鼓励这些组织发挥更多的福利功能。

其次,应重新思考政府对公民所负有的福利责任。对福利多元主义的反思告诉我们,政府仍然是社会福利的主要承担者,因为“政府是惟一拥有权利和资源

并代表公共利益开展综合性行动的社会机构。唯独政府能(通过税收)使市民为广大社区的利益服务,保证被排斥的个人在困难时得到援助,保证没有人的福利水准降到最低标准之下,以及重新分配资源和促进平等。”(Gilbert & Terrell,2003:72)对于中国的实践而言,从传统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是一个政府向社会分权、放权的过程。但在分权和放权的过程中,政府也倾向于错误地推掉自身所应承担的责任。在这方面要注意防止福利多元主义所主张的“民营化”可能导致的推卸政府责任的倾向加剧这一趋势。政府必须区分其权力与责任之间的不同,重新思考政府的福利责任,这对于建构中国的社会福利体系至关重要,其意义不仅在于福利体系本身,还在于维护社会稳定及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由于福利多元主义的政策主张在解决新的福利需求矛盾方面乏善可陈,在构建中国的社会福利体系时,需要从其他方面汲取成功经验。

参考文献:

费孝通,2003:《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

黄源协,2001:“台湾社区照顾的实施与冲击”,《台大社工学刊》(台湾),2001,5:53?101。

梁漱溟,2005:《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集团。

林闽钢,2002:“福利多元主义的兴起及其政策实践”,《社会》,2002,7:36?37。

彭华民,2006:“福利三角:一个社会政策分析的范式”,《社会学研究》,2006,4:157?168。

彭华民、黄叶青,2006:“福利多元主义:福利提供从国家到多元部门的转型”,《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40?47。

殷海光,2002:《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俞可平,2002:《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英]安东尼·吉登斯,2002:《第三条道路及其批评》,孙相东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德]弗兰茨-克萨韦尔·考夫曼,2004:《社会福利国家面临的挑战》,王学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2003:《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丹麦]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2003:《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郑秉文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德]克劳斯·奥菲,2006:《福利国家的矛盾》,郭忠华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美]莱斯特.M.萨拉蒙,2008:《公共服务中的伙伴: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田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1999:“超越民族国家?论经济全球化的后果问题”,柴方国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5:60?64。

[美]Neil Gilbert, Paul Terrell,2003:《社会福利政策导论》,黄晨熹等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加]R.米什拉,2003:《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国家》,郑秉文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Abrahamson, P., 2005. Neo-liberalism, Welfare Pluralism and Configuration of Social Policies,

https://www.doczj.com/doc/603604268.html,.au/conference.

Gilbert, N., 2000. “Welfare Pluralism and Social Policy.” In Midgley, J., Tracy, M.B. & Livermore, M., eds., Handbook of Social Policy.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Johnson, N., 1987. The Welfare State in Transition. Brighton: Wheatsheaf Books.

Means, R. & Smith, R., 1998. Community Care: Policy and Practice (2nd).

London: MacMillan.

Mishra, R., 1984. The Welfare State in Crisis:Social Thought and Social Change. Sussex: Wheatsheaf Books.

OECD, 1981. The Welfare State in Crisis. Paris: OECD.

Rao, N., 1996. Towards Welfare Pluralism: Public Service in a Time of Change. Aldershot: Dartmouth.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

一、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福利制度的积极作用 福利制度是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税收的形式把一部分国民收入集中起来,而后用于社会上收入不高的居民,以部分改善他们在初次分配中收入过低状况的一种制度。它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最主要的分配方式。福利制度从创设至今,大体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危机、调整五个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福利制度发展为由一系列社会福利措施和项目组成,并且各有一整套具体内容和详细规定的制度,虽说其最初目的之一是为了驱散社会主义的威胁,但它对于战后缓和经济危机,缓解劳资矛盾,保证社会稳定,巩固资本主义制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一种社会分配制度,它是资产阶级政府采取的重要改良主义措施,是资本主义社会调节生产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相对稳定、阶级矛盾趋于缓和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一,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福利是通过高税收来实现的。各国政府通过对不同收入的阶层实行有差别的税收政策,特别是累进税减少了由所有权产生的分配不合理,缩小了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增强了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下的凝聚力,这一税制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得以稳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缓冲器”、“减震器”。广 泛的社会福利措施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状况,保障了大多数人的最低经济要求和社会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社会动荡,平息社会不满,起到缓解社会矛盾的“安 全网”作用,同时向社会成员灌输现存体制和价值观的合理性,减轻对现有制度 的离心力。从而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前提和保证。 第二,调节社会需求,推动经济发展。根据一般规律,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潜力较大,其新增收入绝大部分能够转化为现实消费;而高收入阶层由于其阶段性消费已基本饱和,在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出现的情况下,其新增收入则会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储蓄或其它金融资产。“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覆盖全社会公民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网络,居民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社会福利,使居民在生活上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从而可以当期消费甚至适度超前消费。例如,美国大部分社会福利开支是以政府转移支付形式进入低收入家庭,在贫困家庭或个人较高边际消费作用下,这些支付的90%以上形成了社会购买力,使 美国经济不断维持了一种较高的有效需求状态。[2]因此,社会福利制度作为国 家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它对经济的发展能起到“稳定器”和“调节器”的作用, 政府通过福利支出可以适当调节社会需求,刺激或抑制消费,适度的福利开支能推动经济发展。 第三,促进社会服务,缓解就业压力。资本主义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

福利资本主义的逻辑

福利资本主义的逻辑 读《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 阅读艾斯平-安德森的这本《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是个矛盾的过程。 它的行文严谨意涵深刻,似乎每句话里面都可以引申出许多的观念,又与其他段落与章节形成完整体系。正因此,对于我这个社会福利的初学者来说,阅读每个段落都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过程:尝试理解行文的真意,同时不得不面对大量陌生的专业用语;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感觉到一个个概念在头脑中逐渐形成,对福利的理解的也不断深入,有时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通透感,但后来通常发觉实际上只是自以为理解了的错觉。 这个阅读的矛盾过程,自然不可期待能获得什么货真价实的真知,最后也没有将整本书读完。不过回顾起来,观念的积累和更新,确实可以算作阅读中最大的收获了。 一什么是“福利国家”? 本书的题目是《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顾名思义作者是将实行不同福利资本主义的国家按照体制分成了三个类别。因此书中大量使用到了“福利国家”、“福利体制”、“福利世界”等词,但是在书中并没有对它们进行准确的定义。而似乎是以一种“约定俗成”的方法在传达他的含义。 有时候会疑惑这样直接使用这些未加厘定的概念是否会导致不准确与偏颇,但后来发现界定这些概念的确存在非常大的困难。这些概念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各领域,而且因为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分类与模式,内涵相当模糊。艾斯平-安德森在这本书中引用了教科书上常见的定义:“国家对于公民的一些基本的、最低限度的福利负有保障责任”,但他紧接着就对这个定义提出了一大堆问题来质疑。但质疑完了后他并没有正面提出他的定义。 在书后附的译者跋中,郑秉文教授补充到福利国家这个概念的基本范畴应该包括转移支付、物资服务和充分就业。通过这种方式,才基本让人明白了福利国家的大概内涵。 二为什么会出现福利国家? 对于这个复杂问题,我认为艾斯平-安德森的这本书提出的核心逻辑概念是“商品化”与“非商品化”。 1.前资本主义时代的前商品化

社会学概论真题有答案

2016年10月社会学概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中的冲突理论渊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论是马克思的()。? A.历史唯物主义? B.辩证法? C.阶级斗争理论? D.政治经济学? 【答案】C 【解析】冲突理论渊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论。? 2.主张社会批判理论的学术群体是()。? A.法兰克福学派? B.芝加哥学派?

C.哥伦比亚学派? D.功能学派? 【答案】A 【解析】社会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所主张的理论道路。法兰克福学派广泛吸收了马克思、韦伯、卢卡奇、弗洛伊德等人的思想传统,致力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 3.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称为()。? A.预测性功能? B.规范性功能? C.解释性功能? D.描述性功能? 【答案】C 【解析】社会学的研究功能包括? 1、描述性功能:指那些为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2、解释性功能:是指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

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 3、预测性功能:预测是要提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 4、规范性功能:回答“应该怎样”的问题。? 4.统计调查的常用方式之一是()。? A.文案法? B.普遍调查? C.实地实验? D.问卷调查? 【答案】B 【解析】统计调查的常用方式是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一般采用问卷调查收集资料。? 5.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称为()。? A.访谈法? B.典型调查? C.观察法? D.个案研究?

福利国福利多元主义和福利市场化探索与反思

“福利国”、“福利多元主义”和“福利市场 化”探索与反思 黄黎若莲 2012-11-27 15:01:45 来源:社会保障制度 2001年01期【作者简介】黄黎若莲,香港城市大学公共管理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任职于联合国社会政策处。香港 本文的目的是重新探索(revisit )一些近代社会福利理念以及福利发展道路的选择和背景,从而以历史的视角反思当今我们面对的困扰和可能走进的误区。 首先让我们回顾历史。传统的社会福利方式是什么?背后的理念为何?在人类社会未进入工业化和现代化之前,传统的福利工作就是家庭、社区、教会、行会和慈善团体为其成员在日常生活上给予的照顾和遭逢危困时提出的特殊帮助,政府绝少对其子民提供直接的生活补助。在华人社会,家族、乡里的互济功能尤其显著。一个公认的说法是:传统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就是家庭福利制度。政府对老百姓的救援只在大规模灾荒及饥馑的情况下发挥作用。 工业化和现代化改变了上述的状态。由于个人和传统组织承受风险和解决困难的能力日渐减弱,以社会力量共同筹组的支援工程变得重要和迫切,制度性的社会福利设施得以确立。特别是在二次大战之后,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都各自对其福利制度进行了拓展和完善,巩固了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的公共社会服务系统。 在西方,政府为国民提供基本生活需要(basic needs guarantees)和负上

生存风险最终保证的做法称为“福利国”模式(welfarestate model)。这是相对于早期强调个人与市场为满足生活需要的主要渠道、慈善团体作为补充来源、政府只作低度介入的“剩余福利模式”(residual welfare model)而言的。“福利国”亦有人称为“制度型福利”(institutional welfare model)(Titmuss,1974)。理念假设是,大部分的社会问题,包括生活困难的产生,都是由社会结构变型和异化所导致,单凭私人、民间社团和志愿组织的能力无法妥善解决,需要政府的高度承担和投入,以其权力、威信、动员能量、资源,解决有关的困难和满足社会需要。具体的做法是政府把大量公众资源用于社会建设,为国民提供高水平和全民性的服务,以集体干预调整市场分配不公,抗衡因市场运作失调(market failure)而产生的社会矛盾。后果是公平、有效和人人受惠的社会福利制度发挥了作为资本主义市场制度纠正和补充的作用,使后者变得更人性化和更具合法性,避免了资本主义跨台的危机。可以说是用怀柔手段巩固与强化了资本主义,使其在与社会主义阵营的竞赛中取得优势。 在同一时间,社会主义国家推行了比西方福利国家更彻底的社会革命。社会主义相信人人平等、按需分配、公财共享和社会公平。由于推崇公有制,取消了市场,实行计划经济,以党和国家的力量规管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在民生方面,实行了保证就业、福利与工作制度相结合、国家与集体提供文化教育设施和生活资料平均供应等手段,造成一个史无前例由国家集体包揽人民需要的局面。这种福利制度给予人民很大的安全感,分配方面亦比市场经济更为公平。虽然社会主义国家没有使用“福利国家”来形容他们的福利制度,实际上,他们走的全民福利型模式更为彻底。 Mishra 把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福利模式定名为“结构性福利”(structural welfare model)(Mishra,1981)。特点是把福利制度溶合在社会基本结构之

福特主义与后福特主义

第二次产业革命建立现代大工业之后,西方企业主要实行以福特公司为代表的福特主义生产方式,它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以较低产品价格作为竞争手段的刚性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是: 1、大规模生产。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一个资本家只有在自己更便宜地出卖商品的情况下,才能把另一个资本家逐出战场,为此他必须提高劳动生产力,而增加劳动生产力的首要办法是更细地分工,更全面地运用和经常地改进机器。由此造成的必然结果是:分工必然要引起更进一步的分工;机器的采用必然要引起机器的更广泛的采用;大规模的生产必然要引起更大规模的生产。 2、标准化产品。在泰勒制原则指导下,通过劳动的标准化、强化的技术分工和高度专门化的机器,可以生产出标准化的产品。这种强化的标准化使流水线上的分工达到最细微的地步,其结果是实现了马克思所说的劳动从形式上隶属于资本转变为实际上隶属于资本。 3、垂直型的组织形式。在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的生产过程中,分工越来越细,为达到提高效率和节省成本的目的,企业的唯一选择只能是运用周密的计划和决策、强有力的指挥和控制以及严格的监督和奖惩来保证生产流水线的有序高效运行,于是就形成了垂直管理的组织形式和大企业中的等级结构。 4、刚性生产,即劳动技能、管理结构、组织边界及产品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刚性特征。在生产组织上主要表现为:(1)生产的内部化,即产品的各个环节都在同一个企业内部完成。(2)系统的封闭性,即产品的各个部分都由同一个企业完成。(3)功能的齐全化,即企业必须具备完整、全能的各项功能。为了在综合型的竞争中获胜,各个企业都必须考虑自己这个“木桶”,尤其要着眼于修补其中最短的木板。 5、生产者决定论。工业经济时代,规模经济效益依靠厂商资本投入的增加、生产的内部化、系统的封闭性和功能的齐全化,这意味着厂商必须和有能力完成产品的各个部分和环节,这些都构成了最终产品生产较高的进入壁垒,生产者从而控制着产品的定制权和定价权,事实上拥有着生产者主权。 6、寡头垄断型的市场结构。在福特主义下,资本利润主要来源于规模经济效益和寡头厂商之间合谋形成的产量限制和垄断高价。面对竞争带来的垄断,当时的市场法制制度大多实行旨在削弱企业联合和各种形式集体行动的反托拉斯法,但保护竞争的举动,正如前面所言,又不可避免地陷入竞争悖论,资本主义生产面临着两难抉择。 (二)后福特主义 后福特主义(Post-fordism)是指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目的,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生产过程和劳动关系都具有灵活性(弹性)的生产模式。它在许多方面具有与福特主义完全不同的特征。 1、大规模定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提高,人们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产品和服务的社会需求日益增大。在竞争的压力下企业必须实现成本的持续下降,而各类企业又必须对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做出反应。大规模定制正好适应了企业必须采取能同时提高效率和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战略。模块化是大规模定制的一个关键。通过将大规模生产的模块化构件组合并装配成可定制的产品或服务,大规模生产和定制生产这两种生产模式的优势被有机地结合在大规模定制这一生产方式中,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又满足了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2、水平型组织形式。与传统的全能型大企业不同,新生产体系通过细化的产业分工,从专业化的角度将原先属于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外包出去,使每个企业只

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统治方式

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统治方式 所谓福利国家,指的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方式。 在福利国家里,国家通过政策或者制度,规定最低的住房、医疗、工资和教育等标准,通过高税收缩小贫富差距,以最大限度保证所有公民享有最低标准的收入、营养、健康、住房、教育和就业机会。其主要载体是社会保障制度,其主要内容就是国家干预国民收入的分配,使每一个公民能保证一定水准的社会福利。 单从现象上看,生活在福利国家的公民,没有的贫富差距的鸿沟,没有紧张的生存压力,竞争也不激烈,生活安逸舒适,社会矛盾缓和,人们的幸福指数较高。而福利国家既有别于经济发达、节奏紧张、贫富差距巨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别于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并存,多种分配体制并存让一部分先富起来的改革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的一种新的现象。 那为什么会出现福利国家呢?实际上,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因为贫富分化造成社会下层的贫困引发政治上的动荡实际上往往是玉石俱焚两败俱伤的局面,西方国家的政治家早就明白这个道理,因此改革社会制度,制定有利于社会下层的福利政策实际上是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稳定。正如肯尼迪所言,“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也就不能保全少数的富人”。此言可谓道出了某些国家实行福

利政策的实质。英国前首相萨切尔夫人曾说过一句话,“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很显然安全网就是福利国家制度,而梯子大概可以理解为不同的人们在财产拥有上应该体现个人的才能,私有财产之间还不能因福利制度而大家一致的公平。 虽然福利国家的福利程度高而且范围广,但其高税收和福利平均化却也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北欧各国的高福利是靠征收高额累进税来支撑的。税收过高,意味着追加的劳动生产物大部分将落入政府手中,这就“截断了劳动与收益之间的联系”,打击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 同时,由于福利政策给予无业者和失业者的社会保险同在职人员的收入相差无几,依赖社会保障不但可以维持基本生活,而且不用纳税,其结果是不愿意工作的懒汉越来越多,造成了一批寄生于该制度的“食利者”阶层,这批“食利者”的存在,不仅破坏了福利制度建设的初衷,而且造成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贝克则把上述现象称为福利国家中的“工作泄劲”,他指出,在高税收和高福利的情况下,产生出一种所谓“替代效应”,即人们宁愿以多缺勤来取代过去的多工作,以便在家里从事某种服务性生产,有的甚至干私活,搞黑市交易,或者以“失业”替代“就业”,以便靠失业救济金生活而等待更好的工作。他认为高税收和高福利所造成的人们“工作泄劲”问题,乃是生产率下降的一个深刻原因。

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政策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集中表现在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的形成和实践上.这种理论同剩余型模式与制度型模式的区别在于,它促进了"生产性的"、有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福利干预.发展型社会政策结合经济议题,力图通过协调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来改善所有人的福利.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是若干实际的社会投资策略和资产建设策略,实现社会政策从以消费和再分配为导向的服务转向提高受助者能力、扩大经济参与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干预方法,这使发展型社会政策明显有别于福利领域的其他方法.中国正力图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同时也处于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改革的反思时期,社会政策的作用凸现.怎样在"社会转型"与"全球化"双重叠加的背景下,发挥社会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正的功能,是当今中国面临的重点政策议题.发展型社会政策对中国的启示意义是: (1)要重新重视和确立政府在社会福利中的主导角色; (2)在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安排上要具备长远性、战略性眼光. 社会保障在西方的兴起与发展并不是一件由来已久的事情,但它在西方国家所释放出的能量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果把整个社会经济比做一艘乘风破浪的舰船,社会保障就是遭遇风暴时的避风港,它消除了人们处于不确定社会中的恐惧,减少了社会成员面临的种种风险。可以认为,西方国家发达成熟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保证最近几十年以来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有力武器。 市场经济的补充与法治精神的体现 社会保障制度最早形成于十九世纪末的德国,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在英、法、瑞典、加拿大等国家中得到正式确立与发展。各国相继以社会保障形式干预国民收入再分配,主要是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缓和随工业化的发展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通过政府干预解决市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社会保障一贯扮演的角色,其实就是对市场配置资源结果的合理修正,也就是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 西方各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历程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是以法律形式确立并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1881年德国首次以“皇帝诏书”形式颁布了《社会保障法》,开了世界各国通过法律确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先河。随后颁布了《事故保险法》、《伤残及养老保险法》、《职业介绍及失业保险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构建了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同样,瑞典、法、英、美、加、日等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构建过程中,无不伴随着大量详细的社会保障法规的颁布与实施,这成了西方国家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一大特色。 “从摇篮到坟墓”的关怀 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因国情不同而异。但不外忽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 社会保险是在国民遭遇疾病、受伤、生育、死亡、年老、残废、失业等情况,造成收入中断或丧失时,给予一定的补助及帮助以保障其生活来源的制度。它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社会保险是一种社会互助式的保障制度,它是在个人与雇主缴费的基础上,由国家财政支持运作的,带有国家强制性。其中社会保险的四大支柱——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事故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基本部分。以瑞典为例,它的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1994年支出能够占到当年整个社会保障支出的86%,其核心地位可见一斑。 社会救济是国家为保障公民的最低生活水平提供的保障制度,一般由财政拨款。具体的救济

福利多元主义:福利提供从国家到多元部门的转型

摘要:福利多元主义是继古典自由主义、凯恩斯-贝弗里奇范式之后为解决福利国家危机,于20世纪80年代新兴的理论范式。它主张社会福利来源的多元化,既不能完全依赖市场,也不能完全依赖国家,福利是全社会的产物。福利多元主义兴起的背景是福利国家演进中的危机以及理论界对福利国家的批判;福利多元主义的内涵有三分法及四分法之不同;对福利多元主义发展趋势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对中国社会政策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福利多元主义/福利国家侈元部门/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的研究沿着不同的范式向前推进。古典自由主义者重视市场的力量,赋予市场交换关系于支配性的地位。在工业革命时代,社会政策扮演“残补”的角色。在自由放任思想主导下,社会政策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方面作用有限。随着西方国家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国家介入社会问题解决的凯恩斯-贝弗里奇的社会政策范式占据主导地位。二战后西方国家纷纷建立福利国家,社会政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提供福利的制度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分依赖政府的福利提供成为一个公认的问题,“政府失灵”和福利国家危机给居于主导地位的凯恩斯-贝弗里奇模式以致命的一击。福利多元主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提出来的,它主张社会福利来源的多元化,既不能完全依赖市场,也不能完全依赖国家,福利是全社会的产物。它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政策研究的一个新范式。 一、福利国家角色的历史演进 任何理论的发展都源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福利多元主义作为一个社会政策的分析视角也不例外。从其兴起的时间来看,它是在福利国家经历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扩张,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显露出危机问题以后产生的。审视福利国家背后的价值意识形态,国家的角色无疑是讨论的焦点。本部分通过回顾福利国家角色的历史演进,进而分析国家角色的变化,讨论福利多元主义范式提出的背景。 (一)福利国家角色显现福利国家的发端往往要追溯到1883年德国健康保险,当时西方国家普遍开始工业革命,农业日益衰弱;城市化、工业化蓬勃兴起,因经济衰退周期导致的贫困家庭数量日益增加,在认识到有越来越多的人可能因疾病、老龄、死亡、工伤等原因不能再工作而面临长年难以忍受的贫困生活,执政者在社会保险中寻找答案,试图要在事前规避工业秩序中的风险而不是事后处理。不久大多数西欧国家纷纷效仿德国,在二战前后建立了健康、工伤、养老、失业保险等计划;而美国的国家保险计划直到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才出台。“社会保险的出现表明人们已经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私人慈善和家庭支持,以及朋友和教友的帮助是不能完全确保无疑的,所以政府要承担新的保护性责任,主办、指导和资助那些为特定风险和工人提供保护的保险计划。”政府被推到国家福利的前沿,私人机构和地方社区的作用被削弱了。 (二)福利国家角色的成长福利国家的成长阶段是20世纪中期。这一时期社会保险无论从覆盖人群还是保障水平都得到很大发展,原先设计为解决特定人群的计划被放宽限制逐步扩展到全民,最初设定为接近最低生存标准线的援助水平也放宽到符合主流社会的合理标准水平。凯恩斯主义几乎在全球获得统治性地位,二战经济迅猛发展,强劲有力的经济发展为福利国家的成长提供了坚实后盾。这个过程产生的结果是将中产阶级纳入到福利国家的框架中。社会福利覆盖面的全民化,使几乎所有的收群体都逐渐变得越来越依赖政府的帮助,政府在福利提供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三)福利国家角色的成熟福利国家的成熟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经济持续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观念自由开放,新政治选举提升了少数民族、妇女、残障人士和其他人的民权和社会权利,人们注意到了社会不公平问题的各个方面,经济的发展使人们也愿意支持福利计划以改善公民权利和就业机会。

福特汽车发展史

福特汽车发展史 提起福特汽车的创立,就不能不提起世界上第一位使用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汽车的人: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1863年7月30日,亨利·福特生于密歇根州格林费尔德城。父亲是爱尔兰移民,在兄弟6人中亨利排行第一。

亨利自学成为一名蒸汽机技术师。1887年进底特律爱迪生电灯公司当技术员,后升为总工程师。他潜心设计汽车,1896年试制成一辆二汽缸气冷式四马力汽车。1898年辞职,成立了第一家汽车公司,但只生产了25辆汽车后便于1900年破产。 1903年福特6月16日再次成立汽车公司(就是今天的福特汽车),并一直担任总经理。同年,公司生产出第一辆福特牌汽车。他的生产方式使汽车成为一种大众产品,不但革命了工业生产方式,更对现代社会和文化起了巨大的影响。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中,亨利·福特是唯一上榜的企业家。 福特与11位其他投资者和2.8万美元的资金于1903年建立了福特汽车公司。他新设计的车只用39.4秒就开过了一英里,当时的一个著名的赛车运动员将这辆车命名为福特999型,并带着它周游美国。这样一来福特在美国就出名了。

福特1903年生产的A型车 福特汽车成立后仅几个星期,便向加拿大的一位客户售出了一部A型汽车。

福特T型车 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T型车,世界汽车工业革命就此开始。 福特汽车公司又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这一创举使T型车一共达到了1,500万辆,缔造了一个至今仍未被打破的世界记录。 这种新的生产方式使汽车成为一种大众产品,它不但革命了工业生产方式,而且对现代社会和文化起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有一些社会理论学家将这一段经济和社会历史称为"福特主义"。 福特非常注意他与他的雇员的关系。他的雇员每天工作八小时。他首创了工人日工资5美元/8小时的标准(当时是2.34美元/9小时),造就了千千万万的有车阶级,使T 型车的足迹遍布世界每个角落,亨利·福特被尊称为"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

如何认识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

如何认识西方的福利国家制度? 福利国家制度,是由国家立法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经济环境来讲,战后西欧经济的迅速恢复和繁荣为建设福利国家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从政治环境来讲,战后西欧各国的执政党在福利国家问题上达成了不同程度的共识,这种共识保证了福利国家发展的延续性。从国际政治环境来看,美苏对抗为西欧各国发展经济和福利事业提供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另一方面,东欧国家的存在给西欧各国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迫使西欧各国增加社会福利。 福利制度的产生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福利制度的内容与水平决定于生产水平,是资产阶级自觉调节本主义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可减轻贫困程度但却不可能消除贫困。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福利国家制度”,没有改变社会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性质,只是在新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下,垄断资产阶级通过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保证资本积累和继续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方式,从而是整个现代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福利制度也是一把双刃剑 一、积极作用 1、维持劳动力的正常生产与再生产,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2、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工人阶级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 3、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公民个人的自由 二、局限性 1.竞争力下降。高成本无论对于企业来说还是对于国家来说,其结果就是竞争力的下降并影响到国家经济增长水平。 2.政府借贷和赤字增加。从根本上说,福利国家再好的社会保障,都是来自工作者的缴纳。3、福利制度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福利制度可减轻贫困程度但却不可能消除贫困 因此,完全的向西方福利制度“看齐”是不现实的。降低福利会导致社会不稳定,这也是一个规律。这些规律已经或正在被西方福利国家的实践所证明着。 目前我国必须结合自己的国情,要建立一个符合国情的福利制度,选择一个具有长效机制的福利制度模式,不断完善已经初具规模的福利制度雏形。

社会学概论主要理论

社会学概论主要理论十分以上喔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1.社会学创立时期代表 (1)孔德(社会学之父)将社会学居于科学最高层次;“秩序”和“进步”是他的两个核心概念。 (2)卡尔·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代表 (1)涂尔干: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②社会团结理论;③失范理论;④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 ⑤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 (2)韦伯:①理解社会学--韦伯认为,研究对象是社会行动。 ②社会行动类型。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3.芝加哥学派:社会学起源于欧洲,但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是在美国成立。 4.结构功能论 关注焦点在于社会均衡是如何维持和不断修复的。代表人物是帕森斯和默顿。 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和《社会系统》。其AGIL功能分析图式是理解其结构功能理论的重要内容。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提出显功能与潜功能。 5.冲突理论 (1)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是最早、最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论; (2)辩证冲突论:德国达伦多夫--《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6.交换理论:霍曼斯提出,布劳修正--《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7.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社会学家米德,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鲁默和戈夫曼。 8.社会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所主张的理论道路。 9.艾尔弗雷德·舒茨--奥地利--创立现象学社会学。 11.“五脏六腑”--费孝通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1.实证主义方法论 遵循自然科学法则,用普遍因果律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理论,以孔德《实证哲学教程》为代表。 2.人文主义方法论 反实证主义方法论,是对社会行动过程及结果予以主观意义理论的方法。 基本观点: (1)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 (2)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而非“说明”; (3)立足于微观层面,研究社会现象。 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基本观点 (1)承认客观的社会规律; (2)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进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3)唯物史观,强调人类的历史实践活动,注重制约人的行动的社会物质环境。 4.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 (1)后实证主义--20世纪后期,波普尔的证伪理论、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科学革命论”和“范式理论”占主导地位。 (2)新人文主义--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欧洲兴起的新人文主义,又称新韦伯主义。 (3)批判诠释理论--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被称为“用历史诠释学观点考察真理”的里程碑。 (4)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在文化、文学领域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对社会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福利多元主义

福利多元主义 福利多元主义是继古典自由主义、凯恩斯--贝弗里奇范式之后为解决福利国家危机,于80年代新兴的理论范式,它主张社会福利来源的多元化,既不能完全依赖市场,也不能完全依赖国家,福利是全社会的产物。 本文首先从福利国家的历史演进和福利国家批判两个方面回顾福利多元主义兴起的背景,然后主要论述福利多元主义的理论解释及其未来的实践趋势,最后简要论述了该理论对中国的实践意义。 福利多元主义福利国家多元部门社会政策社会政策的研究沿着不同的范式向前推进。古典自由主义者重视市场的力量,赋予市场交换关系于支配性的地位。在工业革命时代,社会政策扮演“残补”的角色123。在自由放任思想主导下,社会政策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方面作用有限。随着西方国家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国家介入社会问题解决的凯恩斯--贝弗里奇的社会政策范式占据主导地位。二战后西方国家纷纷建立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提供福利的制度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分依赖政府的福利提供成为一个公认的问题,“政府失灵”和福利国家危机给居于主导地位的凯恩斯--贝弗里奇模式以致命的一击。福利多元主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提出来的,它主张社会福利来源的多元化,既不能完全依赖市场,也不能完全依赖国家,福利是全社会的产物。它成为80年代以来社会政策研究的一个新范式。本文将从福利国家的历史演进、福利国家批判、福利多元主义的理论解释、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实践趋势及福利多元主义对中国社会政策的意义五个部分来展开对福利多元主义的研究讨论。 ①本项研究是2005年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西方社会政策最新理论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②彭华民(1957-),女,山西临汾人,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福利博士,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政策,社会保障,经济社会学。③黄叶青(1983-),女,湖北松滋人,南开大学政府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政策,社会保障。 2 任何理论的发展都源于一定的历史背景中,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福利多元主义作为一个社会政策的分析视角也不例外。从其兴起的时间来看,它是在福利国家经历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扩张,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显露出危机问题以后产生的。审视福利国家背后的价值意识形态,国家的角色无疑是讨论的焦点。本部分通过回顾福利国家的历史演进,进而分析国家角色的变化,讨论福利多元主义范式提出的背景。 (一)福利国家角色显现 福利国家的发端往往要追溯到1883年德国健康保险,当时西方国家普遍开始工业革命,农业日益衰弱;城市化、工业化蓬勃兴起,因经济衰退周期导致的贫困家庭数量日益增加,在认识到有越来越多的人可能因疾病、老龄、死亡、工伤等原因不能再工作而面临长年难以忍受的贫困生活,执政者在社会保险中寻找答案,试图要在事前规避工业秩序中的风险而不是事后处理。不久大多数西欧国家纷纷效仿德国,在二战前后建立了健康、工伤、养老、失业保险等计划;而美国的国家保险计划直到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才出台。“社会保险的出现表明人们已经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私人慈善和家庭支持,以及朋友和教友的帮助是不能完全确保无疑的,所以政府要承担新的保护性责任,主办、指导和资助那些为特定风险和工人提供保护的保险计划4p.44)。” 政府被推到国家福利的前沿,私人机构和地方社区的作用被削弱了。 (二)福利国家角色的成长 福利国家的成长阶段是20世纪中期。这一时期社会保险无论从覆盖人群还是保障水平都大

从福特发展看管理

从福特发展看管理 管理理论的形成离不开人类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萌芽的具体时间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但直接追溯到1903年福特创立的时,管理理论已经有了初步的体系,其思想内涵也颇具成熟。因而,从福特的历史,我们看不见管理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全过程。但福特的历史却映射出其重要发展阶段里变革性的印记。本篇论文主要从三个阶段分析福特发展的历史中透露出的管理学思想。 一、福特初发展——管理理论初形成 始建于1903年,福特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理论供其参考,但在其后的日子里,与古典管理理论共同发展成长,也就成了福特汽车不断探索的条件和依靠。福特建厂之初,世界上就已经有了一些汽车制造公司,他们采取流动生产线这类传统的方法制造高价汽车,这也正是产业革命给生产发展带来的技术遗留。旧的管理理念已经渐渐和时代需求格格不入了,一方面是传统的经验主义和臆断法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企业落后的管理方法致使其生产能力低于预算的水平。福特决定不走原路线,而是在其基础上创造出一套自己自足的高效生产法。。站在科学管理的角度,其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的生产效率。福特在高效率生产方面,成为了世界汽车工业效仿的对象。 在1914年,福特就提出了“每天工作八小时,付五美元”的举措,因此,工人的工作效率和他们的收入同步提高。当时的福特具有洞察力的发现了高产量、高工薪和高消费之间的关系。与此相对应的,科学管理理论已有了明晰的中心思想及建构轮廓。泰罗制在福特的计时工资制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福特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大体上体现了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精神上的和谐变革。作为一种管理方式上的变革,福特基于泰罗制原理形成的工人管理方法被普遍采用,节约了时间还降低成本,充分发挥出工人执行职能的主观能动性。 福特这些新的管理方法映射出了当时泰罗制的普及,科学管理理论突破了原有的机械化生产模式,更注重了人存在的经济价值,大大调动了生产积极性,以增加制度、善待人的方法创下了生产效率的高记录。不过福特在大体上还并未秉承着计划重要的理念,T型车仅仅是福特“想做就做”的理念的新尝试。这和管理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并不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也算是福特即兴的成功的创举了。 二、福特危机——管理理论适应社会发展的变革 随着泰罗制乃至整个古典管理理论的渐渐发展和成熟,福特公司也在用其渐渐形成的理念使自身发展过一个繁荣时期。福特已经形成一套体系,称为福特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推行。福特主义中,管理部门实现了对劳动过程的完全控制,工人丧失了对劳动过程的可支配权利。劳资谈判也疯狂地开展,导致了工资增长,诱发了大规模的消费问题,,表现越来越突出。泰罗制的弊端在其中也可见一斑: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高福利的本质

当资代本主义国家实行高福利的原因及其本质 【摘要】福利制度最早可追溯到英国1601年颁布的《贫穷法》,该法旨在安抚因“圈地运动”而失地的大量农民。二战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繁荣,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实施“福利国家”政策,尽管这些政策有利于提高工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资本主义阶级的剥削本质并没有得到改变。 【关键词】资本主义高福利原因本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有了很大的发展,被称为“从摇篮到坟墓”,“从胎儿到天堂”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们宣称国家主要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贫困已不再是资本主义社会间题,而是一个正在消失的回忆”,即所谓实现了充分就业,实现了公平合理的收入和财富的分配。资本主义的一切弊端都可以在“福利国家”中得到解决。【1】不可否认这一政策对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保持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长期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把握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理性分析这一政策产生的原因,了解其实施所导致的困境和最新进展,进而深入把握其本质,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资本主义,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高福利政策的内容和成果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一般有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补助。社会保险,主要包括老年退休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事故保险等内容。这些保险一般以在职职工在工作期间每年按期交纳的部分收入、政府承担的部分财政支出与雇主承担的相应部分共同组成。当职工年老退休、失业或患病而丧失工作能力时,可领取部分津贴,以资补偿。社会福利补助主要由政府财政拨款,给低收入或无收入者以一定的经济补助,以保障他们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一定的社会服务享受。【2】例如,医疗保健服务、国民免费教育、交通补助、住房补助、儿童营养补助、单亲家庭补助与多子女补助等。需要提出的是西方各国的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补助的项目与分类不尽相同,某些国家的社会保险内容,可能在另外一些国家成了社会福利补助。例如,失业补助政策在美国属社会保险内容,在澳大利亚却属社会福利补助内容。这一社会福利制度,使公民的生老病死、伤残孤寡、交通、教育、住房、休假等无一不在其内。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了高工资高福利政策,工人生活状况有明…显变化。工人的实际工资有所增长,1970年和1949年比较,美、日、西德、法、英等国制造业工资分别提高了48.8%、289.7%、242.4%、120.4%、46.1%。随着工资的增长,劳动群众购买力有所提高,电视机、电冰箱、小汽车等耐用消费品基本上已经普及。工人居住条件有明显好转。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得到相应发展。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人劳动时间有所缩短,由战前的每周47小时缩短到40小时。【3】 二、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高福利政策的原因 第一,马克思说. 劳动力的价值, 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战后,西方国家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造就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繁荣。这一阶段,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带来了资本主义经济空前的繁荣。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一方面,要长久保持经济繁荣的发展势头,就必须改善劳动者的生活状况以激发其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生产劳动的新需要:因此,战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西方发达国家实施“福利国家”政策的首要原因 第二,战后, 资本主义国家工人争取提高工资和反对通货膨胀的经济斗争和要求改善政治地位的政治斗争连绵不绝、此起彼伏。面对日益强大的工人有组织的斗争, 资产阶级为了缓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

专题五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 原因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知识梳理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主要有三种途径: (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如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 (2)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如1775~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 (3)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逐步废除旧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如俄国1861年的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1868年的明治维新。 2.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几个阶段 (1)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①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②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 ③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 ①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 ②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③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3)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 3.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特点 (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①革命的手段都采用暴力的形式。 ②革命的过程曲折复杂。 ③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一切反封建统治的阶级、阶层结成了联盟,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改革的特点:多是自上而下,资产阶级与旧势力达成妥协。 4.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颁布的法律文献 (1)英国:《权利法案》对国王的权利进行明确的制约,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英国首先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2)美国:《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 (3)法国:《人权宣言》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4)对于这些法律文献,不仅要掌握其基本内容,而且一方面要理解其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作用,有的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献、理论旗帜,有的对资产阶级革命起了直接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还要理解其对未来新国家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结构的构建作用,开启了现代法治社会的先河。 5.资本主义的发展: (1)美国战后经济发展的特点、原因及其启示(见下表) 时期表现(特点) 主要原因启示20世纪五 六十年代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繁荣①美国利用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有利地位,大力开拓市场,赚取

复旦大学《媒介与社会》期末考试

一、举例说明(福特主义/后福特主义)。 福特主义:福特以较低成本制造商品,再以较低的价格售出以鼓励大众消费,同时还首先支付工人相对高工资以刺激商品购买欲,福特公司代表了其它发达资本主义企业主要特征。常规生产方式为批量生产,在工程设计、电子产品和汽车等生产领域都以标准化生产为特征,由同样的流程和模板被批量制造。造就了一些工业生产特色地区(如德贝的铁路职业)。主流工作群体是产业工人,集中于制造业和采矿业。大众消费成为常规模式,工资相对提高、生活消费品的成本降低、充分的就业、分期付款业务等因素推动着大众消费。如1945年后的英国普通居民可以接触到化妆品、电视和摩托车等过去贫乏社会无法想象的消费品。大众消费成为维持批量生产稳定发展的轴心,依赖于工人阶级对商品购买,经济的兴旺取决于消费者购买力和借贷信用关系,特别表现在汽车市场上。以英国为例,其本土公司对国内市场有坚定的控制力,1968年制造业的87%产量来自本国企业,其在一个稳定安全市场中运作,以纵向和横向兼并拓展市场。福利国家的发展生动地体现了国家合理干预经济的正当性,二战后英国出现国有化浪潮。1973年社会经历巨大经济衰退和大范围石油价格飙升,福特主义体制难以为继。 后福特主义:全球化意味着福特主义难以为继,19世纪70年代始企业为长期扩张需要重组与转型。深刻变迁的前提是劳资关系的政策使工会运动丧失作用,如美国19世纪80年代早期里根总统摧毁航空交通管制工会后就鲜有抵制改革的运动。企业针对市场不景气裁减劳动力通过工人的额外工作或者新科技的应用达成资本增长,许多公司经济扩张伴随裁员,如IBM在1983到2001年收入翻倍却裁员25%。企业逐渐被纵向分解企业倾向于通过与外部组织签订合约来尽可能多地满足公司的需求而不是扩大企业内部的生产规模(实现纵向一体化),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