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时代劳动者教学设计

新时代劳动者教学设计

新时代劳动者教学设计
新时代劳动者教学设计

《新时代的劳动者》的教学设计

编写:温州市龙湾中学郑宇

审稿: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林月周一、设计思想

根据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本节课教学按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而设计,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突出“生活逻辑”的体现和操作。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应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创设有利条件,充分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在合作互助的学习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框题讲述了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劳动和就业,二是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课标》内容: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列举几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确立正确的就业观。

千千万万个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辛勤劳动,推动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了解了上一框题《公司的经营》后,学生有必要对财富的创造人——劳动者加以了解,只有了解了劳动者的就业情况和合法权益,才能更全面的掌握公司的经营。因此本框题内容是对前面知识的延伸和拓展。第二单元最后的综合探究活动内容为《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只有掌握了本框题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参与活动,所以本框题又是后面活动课的理论铺垫。

政治必修模块Ⅰ是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讲述消费—生产—交换—分配四个环节,而就业是生产环节的落脚点。特别是劳动者如何就业、创业,如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这些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就业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所以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就业技能、就业常识,提高将来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因此本框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现在的高中生思想活跃,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对社会热点问题也有一定的认识。但不容忽视的是高中生主动接触社会少,社会阅历尚浅,知识面不广,因此对于现实问题的分析容易停留在表面。新课程改革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新的课程标准更加强调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的目标,因此,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采取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的方式,能更好的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和体验,从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劳动、就业的意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维权的途径。理解正确就业择业观的内涵。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应如何就业、如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能力目标:结合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通过分析解决就业问题的紧迫性、分析劳动者的择业观念对就业的影响以及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在对情景问题的讨论、发言和倾听中,使学生在归纳、演绎思维得到深刻训练的同时,学会建构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从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能力方面,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增强自身的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依据:这是今天面对严峻就业形势,每一个劳动者都不得不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热点问题。只有掌握了什么是正确的就业择业观以及怎样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才能指导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考虑到各种因素,使学生懂得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该如何应对,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这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因而是本课的一个重点。

教学难点: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

依据:由于高一学生社会阅历尚浅,还没接触过社会,更没直接参与过社会

劳动,所以有关违反《劳动法》以及其他相关规定的行为,学生很少接触到,没有直接的亲身体验,至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高一学生来说则更为陌生和抽象。因此将它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框题内容采取如下教学策略:情景导引(以案例、表格、图片的形式导入)——活动探究(提出问题—师生、生生交流)——知识建构(得出结论)。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开展讨论、探究等活动以获取知识,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2)、小组讨论法:针对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合作学习法:即学生之间互动、合作,共同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

2)、自主探究法: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主动探究、讨论,然后交流对知识的理解,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

3)、分析归纳法: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要对问题展开深入而全面的分析,在分析之后还需要将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完整的讨论成果。

七、课前准备

先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目前国家的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教师上课则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些就业招聘会的图片、一些小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八、教学过程

本节课按照政治课堂教学流程的三个环节那就是“情景导引、活动探究、知

识建构”来组织教学,用一个大学毕业生小李在求职中经历的几个环节来贯穿整个课堂。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材处理上有增有减。教材开始讲到了劳动的含义、劳动的意义、就业的意义,这部分内容在初中学生早有接触,所以让学生通过课前阅读自学掌握,课堂上不作讲解。

为了使教材内容更为充实,特增加了三名劳动者的先进事迹,对学生进行向劳模学习的情感教育,使教材内容得到一定的升华。

1、情境导引(8分钟)

学生活动:在小李求职的第一阶段——“苦苦找寻”阶段中,让学生通过观看一些图片、分析解读有关数据,全面了解、正确认识我国的就业形势。

教师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就业形势,教师提供以下资料:首先提供4幅图片,展现招聘现场“人山人海”的火爆场面;接下来提供三组数据,一为国家公务员招考情况、二为我国技术工人的技术构成与文化构成情况、三为人才缺口与热门专业预测,指导学生理性分析数据所反映的现象。

设计意图:这个情境导入,首先是让学生知道本节课将以小李的求职历程为线索,探讨与就业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二是因为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学生对于这个问题也有极高的兴趣,所以以这样的情境导入新课,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在设计中,主要遵循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思维认知过程,图片是让学生从感官上了解就业形势,而前2组数据的呈现则充分说明了我国就业形势的严峻,第3组数据说明了我国就业空间比较大,让学生明白现在缺的主要不是岗位而是人才,激励学生提升自己,为就业做好准备。从而引导学生辩证的、全面的看待目前的就业形势,因此在这个环节中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活动探究(20分钟)

探究一:

学生活动:此时小李的求职进入了第二个阶段——高不成低不就,苦寻无果

阶段。学生结合案例和生活实际讨论:从小李艰辛的求职过程中,请你谈谈应该如何面对和解决就业问题?

教师活动:为了使学生有效的展开讨论,教师做适当的铺垫。首先将小李的两次求职经历介绍给学生,一次是要他当建筑工人他不去;第二次是电脑公司以缺乏工作经历而拒绝了他。这时让学生集思广益,帮他寻求一种好的方法加以解决。

由于担心学生的讨论仅仅局限于案例本身,所以还需展现三位劳动者的先进事迹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打开视野,三位劳动者分别是下岗再就业工人白加宁、大学生擦鞋匠罗福欢、吊车司机许振超。

基于两重铺垫,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探究,每小组各推选一名组织者、一名记录人、一名发言人。发言人需要把小组意见形成完整的讲稿,以便进行全班交流。

探究二:

学生活动:小李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遇到了一些“苦恼”。他的一些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学生思考:小李的哪些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怎样解决?

教师活动:将“小李的苦恼”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指导学生结合书本和平时生活实际展开自主探究。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要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针对新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经过一番讨论、分析、归纳、整理后构建新的知识。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在文字上不难理解,但实践起来并不容易,为了使学生能将知识内化为行为,特准备了三名劳动者的成功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劳模的教育,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小组讨论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

关于如何解决侵权事件,由于学生缺乏亲身体验,所以通过案例的形式让学生掌握劳动者有哪些权益。同时也因为学生在初中曾接触过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有关知识,所以可以大胆的让学生充分调动以前原有的知识,展开自主探究。这样既可以掌握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建构(1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探究一、探究二的讨论结果提炼成具体的知识,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建构新课的知识体系。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总结知识要点,建构知识体系。

总结语——就业=技能+技巧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主动建构起新的知识网络,主要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

4、作业布置(2分钟)

九、板书设计

由于采用多媒体教学,所以板书设计比较简单,就把主干知识列在黑板上,让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与把握。在学生进行全班交流的时候,根据学生的发言,以副板书的形式加以记录,有助于最后的分析、整理、归纳。

十、作业设计

请学生课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查阅有关面试的内容,为后面的活动课《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搜集资料。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旨在通过探究教学,让学生在掌握理解知识的基我国的就业形势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内容 途径

劳动和就业 依法维权 新时代的劳动者

础上,使自身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探究教学是政治课堂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实效的一种较好的形式。探究教学的重点在于如何让探究活动更有效,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得到更多,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探究的实效,是上课教师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经过这样一些尝试与摸索,我对探究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1、案例选择

案例的选择是否恰当,是否具有典型性是决定探究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案例的选择要尽量做到三个字——新、紧、活。“新”即内容尽量新,最好选择一些刚刚发生的事件,或者是一些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这样可以将时政教育很好的融入政治课堂教学。“紧”即所选案例必须紧扣课题,与要讲述的课题内容或教材内容联系紧密。“活”即选用案例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开放性,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疑可问。本节课主要讲述有关就业的知识,所以采用的是一个大学毕业生求职历程的案例,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案例中所出现的都是最新的就业数据统计结果,还包括一些新出台的就业政策,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就业信息。而且关于就业这个话题学生有很多自己的见解,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有利于进行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

2、设问技巧

案例的呈现实际上是情境创设的前奏,而问题的提出是创设情境的核心要素。提问的角度、深度直接影响到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教师在设问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提出的问题具有思考性。思考性是提问的价值所在。要让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但经过努力是可以解决的,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本节课让学生探究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从小李艰辛的求职过程中,请你谈谈应该如何面对和解决就业问题?”,二是“小李的哪些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以从多角度进行探究;同时它又具有一定的思考性,需要学生经过小组的共同努力,结合自身实际以及平时的知识积累来开展探究,要使探究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还是需要付出一定努力的。

3、教师引导

在案例探究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领路人、中介人的角色,具体的探究过程

要靠学生一步步来完成。教师必须事先准备好所需的探究资料、设计好问题、创设好情境,为学生“铺路”;其次指导学生如何开展探究、如何安排探究时间、如何形成组内意见,为学生“引路”;最后组织学生开展全班交流,为学生“开路”。总结起来,教师只不过是学生与开展有效探究之间的一座“桥梁”。

4、组织探究

为了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更有效,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探究,每小组各推选一名组织者、一名记录人、一名发言人。组织者负责掌握整个讨论的进程,记录人需要及时记录、整理本组成员的发言要点,发言人需要把小组各成员意见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完整的讲稿,以便进行全班交流。在交流中还要使其他学生学会倾听、评价别人的观点,这样不仅形成了形式的互动、而且更重要的是形成了思维的互动。在本节课的探究过程中我就让学生按照这样的形式展开讨论,让每位学生都有事情可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探究取得较好的效果。

4、适当点评

教师的评价往往被学生看成是探究后的“回报”,学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因而教师的评价应该是积极的,以肯定为主的正面评价。探究活动不单单注重最终的结果,更应该注重整个过程,教师需要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积极表现和能力的提高予以充分的肯定。

本节课在自主学习和同伴互助中完成问题的探究,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了,课堂预设少了,生成多了。但是在有限的时间里面,要使探究有广度、深度和效度,必须有教师恰到好处的指导和行之有效的操作策略的支持。而课堂中的这种默契,要在师生的长期磨合中形成。思想政治课不仅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开发教学资源,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让思想之花开遍整个政治课堂!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走进新时代教案

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走进新时代 【学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主动了解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音乐作品在题材、体裁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法定场所。它落成1870年,正式名称叫“音乐协会大厅”,因其金碧辉煌的建筑风格和华丽璀璨的音响效果而得以“金色”的美称。其内部细节处理突出了美学与声学效果的和谐统一。 2、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 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施特劳斯家族中最杰出的代表。他创造了典型的“”结构,被誉为“”。主要作品有:《艺术家的生涯》、、、其音乐保存了奥地利民间音乐的魅力,兼备了维也纳城市音乐的强烈感情,旋律酣畅、节奏自由、生机盎然。 3、《春之声圆舞曲》曲式结构 (1)、回旋曲:起源于民间的轮舞曲。它以一个主题与若干个不同的“插段”交替出现为原则:A+B+A+C+A+D……这种曲式适合于表现、的情景。 (2)、圆舞曲:又称“”。起源于奥地利的一种的舞蹈。舞时双人成对的旋转。音乐特点:第一拍重音较为突出,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常伴以“”的节奏伴奏。现在常听到的圆舞曲,大多是维也纳的圆舞曲。 4、《拨弦波尔卡》 (1)列举你知道的弦乐器 (2)作品运用了哪种独特的演奏方式? (3)波尔卡:的一种民间舞蹈,以男女对舞为主,其基本动作有踏步组成。音乐特点:快速跳跃的。 5、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 为约翰·施特劳斯之父。一生写过150多首圆舞曲。他与作曲家约瑟夫·兰纳共同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基础,因此人们称他为“”。是其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作品。 6、《拉德茨基进行曲》 (1)进行曲:由写成的声乐曲或器乐曲。进行曲的目的是,同时也可以创造一定的情绪气氛。节奏坚定鲜明,强拍清楚突出,结构方整,有清晰的周期性,伴奏,常采用和其他打击乐器。进行曲常用于奏鸣曲、交响曲、歌剧之中,因此,常作为单独作品在音乐会上演奏。如:《土耳其进行曲》《军队进行曲》《凯旋进行曲》等。 (2)列举你知道的进行曲 课堂限时检测: 1、下列不属于约翰·施特劳斯作品的是()

5.2 新时代的劳动者 教案完美版

5.2 新时代的劳动者 ★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就业的意义;正确就业观的含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 2、理解在我国国情下,树立正确就业观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果现在毕业,应如何选择职业;作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能力目标 本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在学习劳动和就业时,使学生具有就业形势的分析能力,能够解释市场经济中为什么存在失业现象,能够分析经济现实中存在的就业问题。通过大量实例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在法制国家,应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2、使学生深切认识,诚实劳动、积极创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3、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 1、就业是民生之本 2、劳动者权利的维护 ★教学难点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教学方法 本框教学应注意加强事例论证,可选用最新的相关经济报道、引用鲜活的数据证明教学

内容。生动的事例会吸引学生,也可以鼓励学生课下搜集相关资料,并引入课堂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适时引入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事迹,帮助学生认识怎样做才是新时代需要的劳动者,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就业观。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通过上课学习,我们了解了如何去创办公司以及如何去经营好公司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当然,不论企业的发展,还是农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因此,我们这节课就学习新时代的劳动者。 (二)进行新课 二、新时代的劳动者 1、劳动和就业 (1)劳动光荣 教师活动:人类的财富,是劳动、生产工具、劳动对象这三种基本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其中,劳动是决定性力量。劳动创造文明,创造了财富,促进人的发展,推动历史前进。广大劳动者在不同的行业和部门,从事着不同的具体活动。虽然分工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光荣属于劳动者。 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一组数据:2004年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600万人,登记失业人员近800万人。三项合计,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总量达2400万人。 请问:对上述材料你是怎样认识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与讨论,得出结论:反映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压力比较大。 教师总结:我国的劳动力人口比较多,而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劳动力素质也比较低,并

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 走进新时代教案

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走进新时代教案 【课题】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走进新时代【学时】1学时【教学目标】1、主动了解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音乐作品在题材、体裁、创作方式等方面的多元化发展特征,并能作出简要的概述。2、认识几位当代作曲家,了解其主要作品。3、熟悉音乐作品中出现的音乐主题。4、感受了解中国新音乐的多 【课题】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走进新时代 【学时】1学时 【教学目标】 1、主动了解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音乐作品在题材、体裁、创作方式等方面的多元化 发展特征,并能作出简要的概述。 2、认识几位当代作曲家,了解其主要作品。 3、熟悉音乐作品中出现的音乐主题。 4、感受了解中国新音乐的多样性风格,并能进一步关注中国新音乐的发展。 【教学重点】认识当代作曲家及作品、音乐主题 【教学难点】作品的多样性风格及多元化发展特征 【预习导学】 一、《百年沧桑》之《南海渔歌》 【背景搜寻】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经历了百年风云之后,香港终于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朱践耳的交响诗《百年沧桑》就是为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而创作的。它完成于1996年,同年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等单位主办的“迎接97 香港回归音乐作品征集活动“的金奖。 作曲家在总谱的首页上写下这样的题记:帝国主义的炮舰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给中国人带来了屈辱和困难,由此,激发了人民的觉醒。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坚持斗争,走过了一条从斗争到最后胜利的漫长道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永存! 这段文字,为我们听赏和理解这部长达22分钟的大型作品,提供了线索和依据。根据音乐

的结构和情绪的转换,可以分为入侵—苦难—觉醒— 挖掘你的潜能铸造巨大的成功 成功源于合作 抗争—胜利、欢庆五个段落。整部作品,用交响音乐的艺术形式,高度地概括了中国近一百多年近现代历史的基本脉络。 【音乐分析】这一部分分为引子、呈示部、中段、再现段、尾声。 引子:富于东南沿海音乐特点的十面锣在钟琴、钢琴、竖琴等配合下,敲响了欢庆的节奏,音乐显得清新秀丽。经过浴血斗争取得胜利的中国人民,心中洋溢的喜悦之情表达的真切而美好。 呈示段:乐队激情的演奏出明亮、优美的《南海渔歌》主题。 中段:仿佛是对过去的再一次追忆,曲调抒情。 再现段:是第一段的移调再现,情绪更为饱满。 尾声:打击乐器奏出行进式的节奏,管弦乐奏出了号角般的不断上升的音调,仿佛象征着中国人民迈着有力的步伐,向着统一和更加繁荣富强的美好明天不断前进。 二、《东方红日》 【背景搜寻】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精心策划下,作为向党的“十六大”的大型交响曲《东方红日》,被委约由中央音乐学院郭文景教授创作。2002年10月17日在北京保利剧院举办的《东方红日》大型交响音乐会上,由余隆指挥中国爱乐乐团和广州交响乐团首演此作品。郭文景认为,他写的是一部“中国20世纪风云激荡的革命斗争史”。他说,在很多人心里都有很强的“英雄情结”。都充满了对英雄的向往、崇敬和赞美,对改变本民族历史和国家命运的英雄尤其如此。这部作品以交响乐的艺术表现手法,描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所走过的80多年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光辉业绩,表达了中国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念,抒发了人民群众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表现了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在中 弘扬你的个性描绘不凡的人生 领先来自争锋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豪迈精神。 【音乐分析】这部交响曲,在采用《东方红》、《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国歌》作为素材进行交响乐处理的同时,按照中国人的欣赏趣味,尽量保持乐曲旋律的完整性。交

小学生《新时代劳动者》教案

小学生《新时代劳动者》教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新时代的劳动者》这一框的内容。(板书)二、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师PPT1)作为未来的劳动者和就业者,同学们对劳动和就业有着 很大的兴趣,就这方面的现实问题希望有更深刻和广泛 的了解。课前同学们认真预习了本框内容,并且分组展 开调查研究,通过对相关课题的调查,大家对本框有了 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困惑。下面我们就一 起来分享认识和解决困惑。小组一探究(小组一PPT)(师)第一组同学的调查研究加深了我们对劳动为什么光荣的 认识,此外,也获得了下列问题的答案,什么是劳动? 劳动有何重要性?尽管劳动者分工不同,但是他们都为 社会作出贡献,所以都是光荣的。(教师PPT2)关于第一 组同学探究得出的结论,其他小组有没有不同的看法?生:劳动光荣是无容置疑,但是我们对光荣属于劳动者 有不同看法。由于劳动者分工不同,为社会所作贡献不同,因此所得到的承认和尊重也有所不同,地位也不会 平等。因此,我们对此观点表示怀疑。很好,对此问题 的研究,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在后面的探究讨论中能得 到答案。所以每个人要以辛勤劳动为荣,要以好逸恶劳 为耻。现代社会中,劳动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家务劳动、义务劳动、集体劳动、就业等,众多方式中,为什么就

业显得如此重要呢? (师)大家思考就业的重要性?问题一 生回答,老师解析。人们通过就业,获得报酬,促 进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可以哺育下一代,养儿育女,为 社会创造新的劳动力。同时,不断地为社会创造物质财 富和精神财富,自身也得到社会的肯定和尊重,实现了 社会价值。 展示就业的意义(教师PPT3、4)(师)党和国家已经把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作为全社会贯彻的一项重大方针。在社会主义国家,每 一位劳动者都是国家的主人,尊重和保护劳动者的合法 权益是国家的责任。目前,我国尊重劳动主要表现在重 视就业这一民生。所以党和国家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就业 问题,那么就业现状怎么样?有请第二小组代表展示他 们的调查成果,大家欢迎! 小组二:就业形势(小组二PPT)(师)分析:上述调查情况,反映的客观事实就是我国的就业问题比任何 一个国家都突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多,就要扩大就业规模,增加就业岗位;二是劳 动者素质与市场需求不符,那么就应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善劳动者的知识结构;三是市场不完善,就业信 息不畅通,那么就要不断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教师

《经济生活》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案.doc

《经济生活》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案 第二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5.2新时代的劳动者【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懂得劳动的含义和地位②懂得就业的作用与意义③了解我国当前的就 业形势④知道如何从政府和劳动者两个方面解决我国的就业问 题⑤理解当代劳动者应该树立的正确的择业就业观⑥了解劳动 者的基本权利⑦知道政府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巨大作用⑧ 懂得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本途径与方式2、能力目标①初步掌握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基本技能②正确认识我国就业形势 的辩证思维能力③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②增强进取心和正当竞争的意识③树立正确的就业与择业观念④树立劳动光荣,劳动平等的观念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考试要求】高考考纲学业水平测试要求1、劳动和就业的意义2、树立正确的就业观3、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4、树立正确的就业观(c)5、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a)6、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途径(a) 【教学重点和难点】1、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2、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3、企业的社会责任。 【教学方法、学法点津】1、教学方法探究法、举例法2、学法点津内引外联,全方位提高素质。夯实基础突出主干,抓住

重点,充分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过程】【交流、合作探究】【学习反思】(一)劳动和就业★1、劳动(1)含义(2)意义(3)劳动者的地位(4)态度★2、就业(1)意义(2)形势(3)如何解决就业问题①党和政府②劳动者 (二)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1、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2、为什么要维护劳动者权益★3、怎么样维护劳动者权益(1)党和政府(2)企业(3)劳动者①基础②重要依据③途径④意识(一)劳动和就业1、【探究】p41我国宪法为什么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2、【探究】p42李师傅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是什么? 3、【探究】p42上述不同观点的合理性在哪里?误区何在? 4、【思考】谈谈你对“行行出状元”的看法 (二)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探究】p44小张的哪些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小张应该怎么办? 【巩固提升】【学习过程】【导学设计】一、单项选择题()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职业,如新闻线人,自由举报人,精神陪护,钟点文秘,专业道歉人,房产经纪人等,这说明a.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会出现一些不正当职业 b.要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c.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能挣钱,就是正当职业 d.我国就业形势很乐观某企业是一家集体企业,由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设计

《新时代的劳动者》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五课的结论课,在第二单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学习了第一框《公司的经营》的基础上,这一框分析了劳动者如何就业、创业;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逐步帮助学生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确立正确的择业观以及增强学生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同时也为学习第六课《投资的选择》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懂得劳动的含义及其地位,就业的作用与意义,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了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劳动者的基本权利;理解当代劳动者应该树立的正确的择业就业观;知道如何从政府及劳动者两方面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以及政府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巨大作用。 (2)能力目标:正确认识我国就业形势的辩证思维能力,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与择业观念,树立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平等的观念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重、难点】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探究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同学们,首先老师给大家看一组图片。(多媒体展示:一边展示一边讲解)第一幅:农民在耕地。第二幅:工人在生产。 第三幅:老师在讲课。第四幅:主持人在主持节目。 那么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呢? 学生回答:他们都是劳动者。 教师活动:是的,他们都是劳动者。劳动最光荣!(多媒体展示) 我们衣、食、住、行、用各方面都离不开劳动者。衣,离不开服装设计者以及服装的制造者;食,离不开菜农以及养殖业者,到餐馆酒店吃饭,离不开厨师和负责酒店管理的一系列工作人员;住房离不开我们的工程师、建筑工人以及设计装修人员;交通方面就离不开道路建设者、司机、交警等等这些人;用就更是无所不包了,同学们所用的笔和书都离不开劳动者的辛勤劳动。 ★新课教学 一、劳动和就业 (一)劳动的含义、意义以及劳动者的含义 教师活动:那么什么是劳动?劳动有什么样的意义?劳动者的定义又是什么样的?请看大屏幕。 劳动就是劳动者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 劳动的意义: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劳动和劳动者都如此的重要,因此当和国家把“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新时代的劳动者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时代的劳动者优质课教学设计 2016-01-22 16:49 589次 新时代的劳动者高中思想政治人教2003课标版 1、识记就业的意义;劳动的含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 2、理解在我国国情下,树立正确就业观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果现在毕业,应如何选择职业;作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能力目标:本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在学习劳动和就业时,使学生具有就业形势的分析能力,能够解释市场经济中为什么存在失业现象,能够分析经济现实中存在的就业问题。通过大量实例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在法制国家,应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就业是民生之本 2、劳动者权利的维护 五、教学难点: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一)劳动与就业 探究活动一: 我们学校里有哪些类型的劳动者?他们各为学校和社会作出了哪些贡献? 学生讨论:略。 1、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2、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劳动是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劳动创造了文明, 促进人的发展,同时推动了历史的进步,所以,光荣属于劳动者。 3、我国劳动者虽然分工不同,但是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都 应该受到承认和尊重。 探究活动二: 材料一:2011年华南师范大学招聘会现场

材料二: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2000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1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 材料三:中央2台每周二晚上10点的《赢在中国》栏目,2006年度总冠军宋文明,他摘取了1000万元的创业基金。他的创业项目是劳务培训,劳务输出方面的。他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他个人的素质高以外,更是因为他的项目符合我国的国情,那就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探究问题: 1、人们为什么要就业? 2、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怎么样? 3、面对这样的就业形势,该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学生活动:略。 1、对个人: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获得生活来源,使劳动力不断发展(再生产),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劳动者的人生价值,提高人的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国家: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的生产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有效的劳动就业,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对社会:就业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社会生产顺利地运转。 2、就业形势:我国的劳动力总量和劳动力数量比较大;劳动力素质比较低,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 3、(1)国家和政府: 首先,要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 其次,需要国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支持人们就业和再就业; 再次,完善劳动力市场,为人们的就业和再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 (2)作为劳动者,首先提高自身素质,努力自主创业;其次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积极就业。 探究活动三:

公开课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设计

思想政治(必修1) 经济生活 新时代的劳动者 教学设计 泉州第一中学高一政治备课组郭鸿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 ①识记劳动光荣、就业的意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维权的途径。 ②理解在我国国情下,正确认识劳动的作用和意义;正确就业观的内涵。 ③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应如何选择职业;作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能力 本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在学习劳动和就业时,使学生具有就业形势的分析能力,能够解释市场经济中为什么存在失业现象,能够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就业问题。通过实例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择业观;在法制国家,应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②使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为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而努力。 ③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等法律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2)教学难点: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和程序 三、学法: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本以及收集相关材料);课堂中听、思、议、说相结合;课后复习、总结、作业和进一步研究性学习。 四、教法 1、口述法、探究式讨论法和现场情景模拟法。 2、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教学,利用电脑演示,采用动画效果让学生更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FLASH动画) 有这样一个大学生毕业了,很高兴的去参加招聘会,在面临择业标准的选择时,出现了两扇门,第一次,月薪3000以上和月薪3000以下,他进了第一扇门;第二次,稳定和不稳定,他进了第一扇门;第三次,体面和不体面,他又进了第一扇门;第四次,前景好和前景一般,他还是进了第一扇门。结果呢?由于要求太高,没有符合他的工作。这则动画说明了什么呢?学生思考。 这反映了当前大部分求职者的心理,没对自身做一个准确定位,对待遇要求过高,没有正确的就业观,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这正是导致他们就业困难的主观原因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优质学案:5.2 新时代的劳动者

课时2 新时代的劳动者 学习目标 要点晨背 1.懂得就业的作用与意义,全面理解解 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措施;理解当代劳动 者应该树立的正确的就业观念。 2.了解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懂得维护劳 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途径与方式。 3.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树立正确 的就业观和劳动光荣的意识以及竞争意 识。 1.党和政府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 的就业政策。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 观: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 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 2.劳动者享受权利与履行劳动义务是互 为前提的;自觉履行劳动义务有利于维 护劳动者权益;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 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劳动者 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学新知] 一、劳动和就业 1.劳动与劳动者 (1)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 (2)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就业 (1)意义 ①对整个社会来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②对劳动者来说: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途径 ①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②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即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 小提示:1.就业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又可以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环节来看其意义。 2.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总量。 3.快速区分四种就业观 (1)自主择业观——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等不靠。 (2)竞争就业观——提高自身素质。 (3)职业平等观——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 (4)多种方式就业观——就业门路不拘一格。 二、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我国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原因及意义 (1)原因: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2)意义:我国的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实现平等就业、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保证。 小提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不仅有利于劳动者,而且有利于企业发展,也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稳定。 2.劳动者权利的内容 (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2)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3)休息休假的权利。 (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5)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

《经济生活》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 一、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和作用] 《新时代的劳动者》是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的教学内容。第二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生产,围绕的主题是如何理财,而其主体就是生产者(劳动者)。在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中,生产起着决定作用。劳动者的就业状态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作为未来建设者中学生的创业精神,正确择业观的培养对促进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国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方针,现实社会中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的权益问题成为困扰社会的一大症结,如何保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而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从教育的意义上来看,本节课更侧重于德育意义。 在学习了第一框《公司的经营》的基础上,这一框分析了劳动者如何就业、创业;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逐步帮助学生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确立正确的择业观以及增强学生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在学习品质方面,学习意志水平相对比较低,对初中与高中政治教学的差异性的适应能力还不强,对于政治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成为教师在备课中重点考虑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最感兴趣,所以,根据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自主创业和依法维权的典型案例,关于“劳动”的名人名言,课堂教学以大学生为主线索,从辩证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到大学生罗福欢擦鞋行行出状元的典型视频案例带给中学生的启示,再提到许多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到洋快餐麦当劳、肯德基打工被侵权后如何维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和欲望,从而积极参与讨论、探究、生成知识,升华情感。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精品教学设计13:5.2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

新时代的劳动者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就业的意义;正确就业观的含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 2、理解在我国国情下,树立正确就业观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果现在毕业,应如何选择职业;作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能力目标 本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在学习劳动和就业时,使学生具有就业形势的分析能力,能够解释市场经济中为什么存在失业现象,能够分析经济现实中存在的就业问题。通过大量实例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在法制国家,应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2、使学生深切认识,诚实劳动、积极创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3、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 1、就业是民生之本 2、劳动者权利的维护 ★教学难点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教学方法 本框教学应注意加强事例论证,可选用最新的相关经济报道、引用鲜活的数据证明教学内容。生动的事例会吸引学生,也可以鼓励学生课下搜集相关资料,并引入课堂讨论,以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适时引入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事迹,帮助学生认识怎样做才是新时代需要的劳动者,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就业观。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通过上课学习,我们了解了如何去创办公司以及如何去经营好公司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当然,不论企业的发展,还是农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因此,我们这节课就学习新时代的劳动者。 (二)进行新课 二、新时代的劳动者 1、劳动和就业 (1)劳动光荣 教师活动:人类的财富,是劳动、生产工具、劳动对象这三种基本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其中,劳动是决定性力量。劳动创造文明,创造了财富,促进人的发展,推动历史前进。广大劳动者在不同的行业和部门,从事着不同的具体活动。虽然分工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光荣属于劳动者。 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一组数据:2004年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600万人,登记失业人员近800万人。三项合计,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总量达2400万人。 请问:对上述材料你是怎样认识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与讨论,得出结论:反映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压力比较大。 教师总结:我国的劳动力人口比较多,而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劳动力素质也比较低,并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这些就导致了我国的就业问题比较严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当然,我们党和国家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提出了“就业是民生之

高中思想政治《新时代的劳动者》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济宁市育才中学课时教案(复习导入、讲授内容、双边活动、课堂小结、作业布置)导 入新课: 教师:今天的中国更加具有活力与创造力,中国的劳动者们正在各个领域创造着新 的奇迹。让我们一起通过视频来感受一下我国超级工程的震撼力和劳动者的伟大。Array播放视频。 教师:这些工程都是中国的荣耀,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无比的光荣与自豪。在荣耀的 背后则是劳动者的艰辛劳动,既有工程师们的脑力劳动,又离不开普通劳动者的体力 劳动。今天就让我们来探究劳动和就业,走近新时代的劳动者。 无数个劳动者建设了这些超级工程,同学们想一想,劳动者的劳动对国家和 社会有什么重要性呢? 一、劳动和就业的重要性(板书)1、 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板书)同学 回答。 幻灯片展示知识。 教师总结: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体、主导是什 么意思呢?(停顿一下)。主体是指劳动者是生产的主要承担者,无论是生产工具的 制造、操作,产品的生产还是技术的研发都离不开劳动者的劳动。主导是劳动者的素 质决定生产力发展水平。就业实现了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有机结合,有了就业才能创 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促进社会进步。劳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没有劳 动,人类社会将不会进步甚至会倒退。正是因为无数航天人的劳动与付出,快递小哥 —天舟一号飞船才能够发射成功。正是因为有了农民的劳动,我们才能吃上新鲜的 蔬菜;有了建筑工人的劳动,我们才能住上高楼大厦;有了老师的劳动,我们才能 学到更多的知识,健康成长。而这些劳动者,只是分工不同,地位是平等的,都为国 家和社会做出了贡献,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若劳动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将会挫 伤生产的积极性,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所以我们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光荣属于劳动者。我们通过歌曲来感受劳动的魅力。 播放赞美劳动者的歌曲。 教师:劳动不仅对国家和社会有重要作用,对于个人也具有现实意义。大家一起来 讨论:人为什么要劳动和就业呢? 2、对劳动者自身的重要性(板书) 探究活动:结合自己的家庭谈谈就业对个人的意义学 生思考回答。 教师:不仅我们普通人,大国工匠中的王进(幻灯片介绍王进),也是在劳动中 获得收入,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 教师总结: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获得收入的主要来源。通过就业获得收入, 我们才能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目前我国大部分人都是靠就业获得收 入,如果下岗了后果可想而知。就业有利于劳动者实现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 王进等大国工匠们正是因为做出了贡献才被社会所认可,被大家所尊重。一个人若整 天闲着没事干,就会精神空虚,无法实现社会价值;我们的许多知识是在劳动中获 得的,在劳动中,我们才能深入理解课本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 教师:劳动、就业无论是对国家、民族还是劳动者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要求我们 要促进就业,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高中音乐走进新时代教案

高中音乐走进新时代教案 教学目标: 1、聆听感受歌曲情绪,能正确、完整地演唱歌曲。 2、通过学习本课,了解颂歌的相关知识。 教材简析: 《走进新时代》是一首红色歌曲,创作于1997年,整首歌曲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旋律质朴优美,充满正气,节奏宽广舒展,歌词健康向上,将民歌风格与时代音调巧妙的融为一体,展现了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集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决心和信念,抒发了世纪之交的昂扬情怀。 学习重点: 学会歌曲,并能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 学习难点: 学生能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歌曲 教学方法: 情境诱导式,体验感受式,视唱法与听唱法相结合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播放多媒体课件,导入课题 播放《走进新时代》歌曲视频,感受体验歌曲情绪,回答 问题。

简介歌曲 二、学唱歌曲,体验情感 再次聆听歌曲,学生小声跟唱。 引导学生随琴学唱歌曲,纠正学唱过程中易出错的节奏和 特殊旋律的演唱。 随范唱演唱歌曲,注意体会领唱与合唱部分情绪表达的不 同之处。 三、巩固检测,创新性的表现歌曲 分组展示歌曲,评选出演唱最好的小组,鼓励表扬。 四、课后延伸 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颂歌,并且学习和演唱了颂歌,因为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所以我们欣赏到的颂歌很少,人间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一首首赞美的歌。课下,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络搜集你们听过的颂歌,比比看谁搜集的多。下课! 《走进新时代》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走进新时代》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走进新时代》是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最后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的内容是以学习中国改革开放以

来的声乐作品为主,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从而进一步了解中国近现代音乐的风格特征。这个作品的演唱者是张也演唱的,它是一首红色歌曲,整首歌曲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旋律充满正气,歌词健康向上。这首歌以领唱和合唱的形式歌颂了我们伟大的党和人民。创作于1997年十五大前夕,抒发了世纪之交的昂扬情怀。 作者:印青,1954年5月生,总政歌舞团团长,中国音乐家、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第八届全委,全军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军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委,多次在全国、全军各次重大比赛中担任评委、国家一级作曲。 代表作品《走进新时代》《西部放歌》《母亲河》《采桑小路》《边关军魂》《我相信》等大量的优秀作品。 二、学情分析: 1.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学唱《走进新时代》歌曲。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参与体验、行为辅助、启发的教学模式以及欣赏、谈话、练习、讨论等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充分感受音乐,培养对音乐的 浓厚兴趣,逐步提高分析鉴赏音乐的综合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音乐审美和鉴赏音乐的能力 2.①教学重点:聆听《走进新时代》、《祝酒歌》通过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_1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 走进新课:播放视频新闻:用工荒为何难解大学生的渴。 师: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从事建筑工人这样的职业吗? 生1:我不会,因为我的价值无法体现。 生2:我不会,因为它工作不稳定,收入低,没有保障。 生3:我会,如果没人从事这样的职业,就没有高楼大厦。 师:看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和考虑,但是大家的这种就业观是否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我们如何才能做好一个新时代的劳动者?本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推进新课:一、劳动与就业 .劳动 课堂探究:发现的眼睛 多媒体图片展示:鸟巢、水立方、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嫦娥二号 师:这些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我们学校里有哪些类型的劳动者?他们各为学校和社会作出了哪些贡献? 生1:老师,教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和很多知识。 生2:门卫师傅,我们进出时,他们开门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和安全。

生3:保洁员。给我们创造了清洁的校园环境。 师: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都应得到承认和尊重。光荣属于劳动者。 .就业 多媒体展示图片:大学生找工作场景,济南农民工进城先充电,再就业女工露笑脸。 师:展示任务1。为什么毕业大学生、农民工和下岗工人都在想方设法寻找就业机会?就业的意义何在?.2。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如何?3。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生:各学习小组的组长领取学习任务,各组成员相互讨论,合作探究。学生展示成果。 组:我们组领取的是任务1。我们觉得大学生、农民工、下岗工人之所以千方百计寻找就业机会,是因为就业对于他们而言,是生活获得的重要途径,也正是因为父母的就业才使得我能坐在这里学习劳动技能。 师:这说明就业对于个人意义重大。正是就业使得劳动者得以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组:我们领取的也是任务1。我组认为就业对社会同样意义重大。正是就业使得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生产出我们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以才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意义重大。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学设计

《新时代的劳动者》 教学设计 王丽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五课的结论课,在第二单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学习了第一框《公司的经营》的基础上,这一框分析了劳动者如何就业、创业;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逐步帮助学生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确立正确的择业观以及增强学生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同时也为学习第六课《投资的选择》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劳动光荣、就业的意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维权的途径。理解:理解正确就业观的内涵。 运用:如何择业,作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能力目标 在学习劳动和就业时,使学生具有分析就业形势的能力,能够解释市场经济中为什么存在失业现象,能够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就业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进一步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为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而努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教学难点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 四、学情分析 本课涉及的现实生活热点问题较多,学生较感兴趣,但这些问题与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了解较少,因此理解本课内容有一定难度。针对这种情况,要善于整合教材,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能能够主动参与课堂,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五、教学方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教学情境;问题探究法,设置悬念,启发思考;案例教

学法,引导学生体验感悟。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体验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童谣《劳动最光荣》,要求学生一起唱。 教师活动:从小我们就知道劳动最光荣,作为劳动者进入新时代我们需要掌握什么本领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新时代的劳动者》。 教师活动:从《劳动最光荣》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劳动是光荣的,劳动是幸福的,美好生活由劳动来创造。 教师活动:(总结)劳动不但光荣而且重要 过渡:与劳动紧密相关的是就业问题。我们认识一位热爱劳动,在就业路上不断探索的王小二。 情景设置一:《王小二进城记》之进城篇 我叫王小二,今年18岁,初中毕业,家穷没法继续上学。喜欢《劳动最光荣》这首歌,我从小就爱劳动,知道只有劳动才能赚钱,有饭吃。你说呢? 教师活动:王小二说劳动或者就业只是有饭吃,就业还要没有其他的意义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就业?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为什么就业——社会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能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对劳动者的意义: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过渡)就业如此重要,王小二进城的首要任务就业,可是他发现就业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简单。 情景设置二:《王小二进城记》之找工作好难 本以为进城了好找工作,可是来到一看,怎么这么多人,我在人才市场逛了3天了,在公路上蹲了2天了,可是还没有工作。城市大,按说好找工作,现在找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1》教学设计

第24课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探究平台1 举世瞩目的成就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生活,关心祖国发展的思想情感。 2.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正确看待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和新问题。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2.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感悟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3.引领学生正确观察、分析社会现实生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好《走进新时代》VCD歌曲,收集有关图片资料。 学生,通过上网、翻阅中国历史课本或其他资料,了解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到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历程。完成P93图表调查。 【教学过程】 走进生活 1.欣赏歌曲: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教师与学生一起放声跟唱。 2.思考问题:请同学们结合这首歌的歌词,阅读课本上的正文第一、第二段,思考课本上的三个问题。(教师用辅助手段出示三个问题。学生看书、思考,可以自由讨论) 3.发言交流:请同学们就这三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明确观点 4.教师用多媒体或其他媒体手段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走过的奋斗历程。边引导学生简要分析边图示历史线索: 1921年 1949年 1956年 1978年 28年 共产党成立 新中国成立 社会主义 进入改

革开放新时期 经济制度建立5.归纳总结:在学生发言交流、图片展示历史过程的基础上,教师作简要归纳、提炼。 师:中国共产党成立80多年来,领导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和压迫,成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随后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国经历了很大曲折,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中央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我国才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新时期。 《走进新时代》这首歌展现了这一奋斗历程,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说的是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人民群众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说的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走进改革开放新时 期。“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着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说的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全国人民继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深入体验 今天这堂课,我们着重来学习、思考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1.展示情景 (图片资料):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三峡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引导学生思考: (1)三峡工程到改革开放时期才变为现实,这主要说明了什么? (2)试从农业、工业、科技等方面,列举一两则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祖国面貌巨变的实例。 2.图片展示: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在农业、科技、国防方面发生的变化,并用经济发展的有关统计数据作强有力的证明。(如下图) 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美元)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 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 2. 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体会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心情,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3. 了解西藏解放的具体过程。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难点: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本课内容有三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三部分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展现了建国前后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线索:筹备—成立—解放全国领土。 重点:本课的重点内容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难点: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老师展示提纲,请学生结合自学提纲看书,并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完成答案,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共同纲领》的内容、作用。 2、开国大典的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拓展: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教训。 3、祖国大陆最后解放的领土是______.西藏是通过什么方式解放的?解放西藏有什么意义?

重点内容强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会议召开的背景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会议目的,就是为新中国的 建立做筹备工作。 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毛泽东主持大会并致开幕词。 2、会议的主要内容 (1)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会议决定,新中国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北平为首都,改名北京,采 用公历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五星红旗为国旗,在天安门广场 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3)会议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6人为副主席。 3、地位 《共同纲领》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建设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宪法制订 前具有临时宪法作用。(要说明纲领之所以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是因为它 规定了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1954年,此文献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取代。 讲述这个标题时,注意区别政协会议的内容和共同纲领的内容。 新中国成立意义: 教师展示图片(、火烧圆明园、《马关条约》签订、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 胜利),请学生归纳新中国成立意义。 难点突破: 打出“西藏和平解放历程”的图片,并解说其过程。 解释:解放前西藏情况十分复杂,外国的一些政治势力利用宗教和历史上遗留 的民族矛盾插手西藏问题,企图使西藏与祖国分离。所以解放西藏的核心问题 是政治问题,应采取和平解放的办法。消除汉藏之间的民族隔阂,争取藏族同 胞的支持,孤立少数分裂分子。1951年5月中国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 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10月鲜艳的五星红旗终于插上了雪域高原, 西藏千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