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导言:智慧的痛苦

爱智慧的路没有终点

什么是哲学?

1、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学问

哲学=爱智慧

Philosophia:philos+sophia

亚里士多德之所以将哲学看作是惟一自由的学问,就是因为它从不服务于任何外在的目的,乃是为了自身而存在的,虽然一切科学都比哲学更有用,但是惟有哲学是真正自由的学问。

哲学的本性:哲学与科学和宗教之间的关系

哲学居于科学与宗教之间:一方面它像科学一样属于理论思维,因而从根本上总是诉诸理性;另一方面它又像宗教一样起源于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追求热爱的是永恒无限的智慧境界。

显然,与科学和宗教相比,哲学自有哲学的优越之处,因为科学知识解决不了人类精神终极关怀的问题,而宗教由于诉诸信仰,从而缺少理性的清晰明确和普遍适宜的特点。

科学宗教

哲学

2、哲学的问题几乎都是一些无法解决没有答案的难题。

―问题‖是西方哲学活的灵魂和源泉。

哲学的意义不是体现在―知识‖上,而是体现在―问题‖上。

哲学问题是永恒无解的难题,可以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根据:

从理论上讲,哲学所探讨的对象不是经验的对象而是超验的对象。

从实际情况看,哲学家们在所有的哲学问题上都是争论不休的,从来就没有达到过一种科学知识应该具备的普遍必然性。

―哲学问题具有这样的形式:?我找不到出路所在‘‖。--维特根斯坦

哲学问题乃是永恒无解因而万古常新的难题,故而一切答案都不具有终极的意义,各式各样不同的解答方式都具有―平等的‖的价值。

哲学是由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那一条条思想之路构成的。

二、智慧的痛苦

人一方面是自然的成员,象其他有限的自然存在物一样受自然法则的限制;另一方面人又是一种有理性的存在,产生了超越自身有限性的理想……终有一死的人向往永生,向往永生的人终有一死,这就是人生在世最深刻最根本的悖论,从中产生了哲学的问题:它意味着人被抛入这样的境域,他自始至终面临着有限与无限、相对与绝对、暂时与永恒、现实与理想、此岸与彼岸之间的激烈冲突,在它们之间横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改变观念就是改变世界

哲学:无用之大用

哲学,特别是形而上学,是一门这样的知识,在其发展中,最终成为?不知之知‘。‖

冯友兰论人生的境界:

1,自然境界:2,功利境界:3,道德境界:4,天地境界

三、学习西方哲学史的必要性

―西方哲学‖:主要指的是一种区别于印度哲学和中国哲学的独特的哲学形态。

所有文明最高的意识形态--思想--都起源于终极关怀的问题,都试图给予世界以合理的说明,而西方思想不同于其他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以科学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所以西方思想=西方哲学。

哲学的思维特性遍布世界,不过希腊人有两个与众不同的特点:一是他们偏爱非个人性的即带有普遍性的解释,二是他们倾向于为事物的存在给出理由。在希腊哲学之初有一个成语:―拯救现象‖。那时候希腊人所说的―现象‖不是与本质相对的现象,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切东西。他们不在乎个人的―意见‖,而追求普遍性的―知识‖,即认识自然的―法则‖,为事物的存在给出合理性的说明,哲学(科学)由此而产生。

希腊哲学的精神:学以致知

科学思维方式=抽象思维

=理论思维

=思辨思维

哲学起源于希腊人因―好奇‖而求知的本性。

科学:―自下而上‖;哲学:―自上而下‖

1、在西方文化为强势文化或主导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下,中国必须对西方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研究,吸取西方文化的营养,使我们变得强壮。

2、中国对西方哲学思想的了解和研究太薄弱、太落后。

西方哲学向来以―学以致知‖为传统,一味地追求―学以致用‖是不可能把握西方哲学的精髓的。

四、学习哲学就是学习哲学史

黑格尔认为:哲学史就是哲学,是历史形态的哲学本身。

学习哲学史要与前人进行对话。

学习西方哲学史不仅是学习知识,即知道哲学家们都说了些什么,更重要的是了解哲学家们―因为什么‖和―为什么‖。学习哲学史也就是―读书‖。

由于哲学家们的思想保存在他们的著作之中,学习哲学史就是学习哲学史上哲学家们的思想。

学习哲学史就是要反思。

哲学从本质上讲是建立在反思之上的。反思就是对一个现实的事实反过来追溯其来源。反思的起点在于对表象的质疑,故有―哲学自怀疑始‖的命题。

哲学反思需要两个条件:

第一,强烈的把握未知事物的要求,即―惊异‖,也就是对―智慧‖的―爱‖。

第二,要寻求和造就能够进行反思和分析的工具,这就是语言。这里的语言就是―逻辑‖。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就是通过语言的逻辑分析建立起来的。

了解哲学家的问题,熟悉哲学家的术语,沿着哲学家的思路,理解哲学家的思想。

第一编

古代哲学

希腊文明的兴起

希腊哲学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发端,一直延续到公元6世纪初,前后一千多年。公元529年,皈依了基督教的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封闭了最后一所柏拉图学园,通常人们以这一年作为希腊哲学终结的标志。就其历史而言,希腊哲学经历了希腊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罗马共和国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所谓―罗马哲学‖不过是希腊哲学的延续而已。

哲学诞生所需要的独特土壤

1,哲学的诞生标志着终极关怀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并且这种思考方式不是通过宗教信仰或者艺术,而是通过理论的方式;

2,哲学的诞生需要有充足的闲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果所有的人都还在为温饱问题而挣扎,谁会有那份闲心抬头望天,思索宇宙、人生、死亡这样的终极问题呢?

3,哲学的诞生还需要有思想的自由。

1.1,希腊精神之―生之快乐

1.2,希腊精神之自由思想

哲学是城邦的女儿

首先,城邦制度意味着话语具有压倒其他一切权力手段的特殊优势。话语成为重要的政治工具,国家一切权力的关键,指挥和统治他人的方式。于是原来那些由国王解决的属于最高领导权范围的涉及全体人利益的问题,现在都交给了论辩的艺术,通过论战来解决。其次,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都被赋予了完全的公开性,甚至可以说只有当一个公共领域出现时,城邦才能存在。最后,那些组成城邦的公民,不论他们的出身、地位和职务有多么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同类人‖。--让-皮埃尔·韦尔南:《希腊思想的起源》

1.3,希腊精神之―万物一体‖

这片土地之所以成为西方哲学的源头,是由它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丰厚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

家庭奴隶制

较民主的政治制度

独特的地理位置(东西方文明相互交融的产物)

古希腊哲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爱智慧、尚思辨、重探索是希腊哲学的基本精神。

第二,探讨phusis(自然、本性)是希腊哲学的基本内容。

第三,朴素直观的辩证性是希腊哲学自然观的基本性质。

第四,哲学与自然科学、哲学与―神学‖不分亦是希腊哲学的独特表现。

第一章早期希腊自然哲学

哲学与神话:哲学从宗教神话止步的地方开始思考。

命运--必然性--规律

补充材料—希腊神话世界观的特征:

第一,自然力和社会活动的人格化。第二,神人同形同性。

第三,迷狂的宗教精神。第四,生成演化的世界图式。

―从神话的思考模式发展到以经验与理性为基础的思考模式‖

最早的希腊哲学家有时被称为―自然派哲学家‖,因为他们关切的主题是大自然与它的循环与变化。

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想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

首先,早期希腊哲学在性质上是自然哲学。

其次,早期希腊哲学研究的中心是―本原‖(arkhe)问题。

再次,早期希腊哲学的方法主要是观察与想象基础之上的类比和猜测。

最后,早期希腊哲学产生于希腊本土以外的殖民地,其思想往往带有地域的特色,并且区分出不同的学派。

第一节伊奥尼亚哲学

哲学起源于好奇(thaumazein)

第一个哲学概念:―本原‖(arche)

所谓―本原‖(arche)就是万物从它那里来,毁灭之后又回到它那里去,万物生灭变化,唯独它不变的东西。--亚里士多德

一、米利都学派的本原论

(一)泰勒斯

1、―大地浮在水上‖,水是万物的本原。

2、灵魂弥漫在整个宇宙中。

泰勒斯命题的意义

1,它表达了关于事物本原的一些看法;

2,它没有使用图像和寓言;

3,包含了―一切是一‖的思想,尽管只是萌芽的形式。

一切是一

前苏格拉底哲学的根本态度

―giving an account of all things‖

―希腊思想的一个永恒特点:万有,不管是物质的还是道德的万有,必定不仅是合理的,因而也是可知的,而且也是单一的;物质所显现出来的多样性只不过是表面现象。‖——基托

(二)阿那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曼德是第一位使用―本原‖概念的哲学家。

1、万物的本原是无限者(apeiron,阿派朗)。―无限者‖(阿派朗),意即无限定、无定形或无规定的意思。

2、十分关注万物生成的原因问题,在他看来,生成起源于本原内部的两种对立的力量。

(三)阿那克西美尼

1、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气。

2、第一次用―气‖的量的变化来解释万物的产生与变化。

3、认为―灵魂‖(psukhe)的原义就是气、气息或呼吸,这就使本原与灵魂统一起来了。

米利都学派的基本贡献

探讨变化万千的现象世界背后的基本组成和成分。

通过理性的思考诉诸自然力量来理解自然事物,而非诉诸神灵或者非自然力量。

米利都学派是重要的,并不是因为它的成就,而是因为它所尝试的东西。……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的思考可以认为是科学的假说,而且很少表现出来夹杂有任何不恰当的神人同体的愿望和道德的观念。——罗素《西方哲学史》

二、爱非斯学派的朴素辩证法哲学思想

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盛年约在公元前504-501年。

哭(忧郁)的哲学家谜样的人晦涩者一个傲慢的人辱骂群众的人

(一)本体论

1、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创新:变化亦有一定的尺度,自然万物都是循着这尺度而变化的。(无定形中加入―有定形‖)

2、万物根据逻各斯而生成

逻各斯(logos)可以将其理解为万物必须依据和遵守的尺度或比例、普遍原则或必然性。

对logos词源学的考察:话语与采集

1,说话,讲话;2,挑选,采集

Logos的内涵

1,所说或所写的话、言;2,价值、名声、名誉、评价;

3,思想、推理、盘算、观点;4,原因、理由、根据;

5,名副其实的东西,事情的真相;6,尺度,标准;

7,对应、关系、比例;8,普遍的原则或规则;

9,推理的能力(人是有logos的动物);10,定义

11,一致同意

宇宙的法则与语言的法则同一

―如果你们不是听我本人而是听我的logos,承认一切是一,那么你们就是智慧的。‖

―思想对于所有人都是共同的。‖

―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

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是逻各斯使知识有了可能性。

逻各斯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创举。

(二)辩证法

1、强调火的生生不息,肯定一切皆流,无物常住,声称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坚持运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2、从大量的现象中,概括出运动变化的根源在于斗争。

相反者相成

他们不了解如何相反者相成:对立的统一,如弓和竖琴。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一切都是通过斗争而产生的。

3、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和不同的评价标准

(三)认识论

一方面,他充分肯定了通过感官得到认识的必要性;

但是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说,自然惯于掩盖自己,本性隐于深处,逻各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他主张要运用理性正确理解感觉和语言材料,把握自然或本性,即他所说的逻各斯。

不否定感觉的作用,但比较偏重理性。

赫拉克里特的基本思想

1,万物处在流变之中,但是

2,变化是根据一种不变的logos发生的,并且

3,这种logos包含了对立面的相互作用,

4,这种对立面相互作用的方式,作为一个整体创造出了和谐。

早期自然哲学的局限

1、缺乏自然科学的支持。

2、以经验观察为基础。

3、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4、―无穷后退不可能‖。

第二节南意大利哲学

一、毕达戈拉斯学派的数目哲学

(一)数是万物的始基或本原

万物皆数,数是万物的始基万物的原型,万物都是摹仿数的,是数的摹本,数的原则统治着宇宙中一切现象。

1、凡数都以―一‖为基础,―一‖即绝对的和谐,也就是神。

2、数有两种形式,即奇数和偶数,其中奇数不能平分为二,所以是有限的,偶数可平分为二,所以无限的,二者互相作用构成万物。

思维对感觉的胜利:思想要比感官更高贵而思想的对象要比感官知觉的对象更真实。

(二)宇宙是天体的和谐

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和谐,或产生于和谐。

―和谐‖最初的意思是将不同的事物连接或调和在一起,用于音乐就是将不同的音调结合在一起成为音阶,在毕达戈拉斯学派那里则主要指一定的数的比率关系。

提出了著名的―黄金分割‖,认为最美的线形是长与宽成一定比例的长方形。

黄金分割点(golden section ratio)

在分割时,在长度为全长的约0.618处进行分割,就叫作黄金分割,这个分割点就叫做黄金分割点。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其比值是一个无理数,取其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是0.618。由于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十分美丽,因此称为黄金分割,也称为中外比。这个数值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诸如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艺术领域,而且在管理、工程设计等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灵魂学说

―灵魂‖是希腊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荷马史诗》中表示人死方止的呼吸、生命;在泰勒斯那里表现为普遍的生命力和活动的原则;而在毕达戈拉斯学派那里,同一个灵魂可以流动于不同的身体,因而开始有了个体性和独立性,虽然还不具有完全的非物体性。

灵魂不朽的思想构成了西方唯灵主义的雏形。

所谓柏拉图主义的东西倘若加以分析,就可以发现在本质上不过是毕达哥拉斯主义罢了。有一个只能显示于理智而不能显示于感官的永恒世界,全部的这一观念都是从毕达哥拉斯那里得来的。——罗素《西方哲学史》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灵魂‖学说实际上是在倡导一种道德观。

二、爱利亚学派的存在哲学

如果我们要探讨宇宙的本原,必须先找出可以无条件地依赖的东西;既然感觉中的事物不可依赖,我们唯一可以依赖的不是存在物,而是存在本身。

因此,要超出多变的感觉寻求世界的存在(本原),存在是爱利亚学派哲学的核心范畴。

(一)克塞诺芬尼的一神思想

反对神人同形同性

首先,神是唯一的;其次,神是不动的;最后,―他全视、全思、全听‖。

(二)巴门尼德的存在哲学

鼎盛期为前504-501 第一个形而上学家

巴门尼德:真理之路与意见之路

在《论自然》中,巴门尼德借女神之口,提出了两条研究的途径:一条是―存在存在,不可能不存在‖;另一条是―存在不存在,非存在存在‖。显然,第一条是确信的途径,因为它与真理同行;第二条则根本不可能,因为―非存在你不认识也说不出‖。所以,第一条路被称为―真理之路‖,第二条路则是―意见之路‖。

意见之路:非存在(现象)

真理之路:存在(本质)

存在(to on、Being、Sein )

在印欧语系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基本的语句结构,即系词结构:一个语句通常是由系词连接主词和宾词而形成的。

我们用语言来述说事物。在希腊人看来,语言所表述的东西与被表述的东西是一回事,语言就是存在。在语言中,主词和宾词都是可变的,唯有连接两者的系词―是‖是不变的:天―是‖蓝的,花―是‖红的,这―是‖一棵树等等。一切东西首先是,然后才是什么,换言之,这个―是‖是使什么成为什么的根据和前提。

Ontologia=to on+logos

关于存在的理论

以―桌子‖为例

早期希腊哲学的两派,一派从泰勒斯开始试图通过从构成桌子的材料追问桌子的来源,以这种方式认识桌子。他们会这样追问下去:桌子是由木头构成的,那么木头是从哪里来的?木头来自树木,那么树木是从哪里来的?……。

另一派以巴门尼德为代表则主张,我们不可能从材料上追问出桌子的来源,通过构成桌子的材料也不可能认识桌子。认识桌子的关键在于认识使桌子成为桌子的东西,这就是桌子的―概念‖或定义。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使自然万物成为自然万物的东西是什么,对巴门尼德来说,这个问题也就是自然万物中最普遍的东西是什么,他的回答就是―存在‖。意见Doxa:―人们所见的那个世界‖

(1)向感官所显示的东西;

(2)似乎真实的东西(what seems true)

(3)似乎正当的东西(what seems right)

非存在不能被思想也不能被述说,只有存在能够被思想和述说,因而思想=存在。

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

巴门尼德在以―存在‖为认识对象的―真理之路‖上,集中讨论了存在的特性及其与思想的关系。

第一,存在是永恒的,不生也不灭。

第二,存在是唯一的、连续的和不可分的。

第三,存在是不动的。

第四,存在是完满的。

第五,存在是思想的对象。

在某种意义上说,巴门尼德的这个唯一的、永恒的、不动的、完满的、作为思想对象的―存在‖,是对事物最普遍的属性的概括和抽象。

巴门尼德哲学是希腊哲学的转折点:

首先,他关于两条道路或两个世界(本质世界和现象世界)的划分,确定了后来西方哲学所关注的基本方向。

其次,他将―存在‖确立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奠定了本体论的基础。

再次,他不再象自然哲学家那样武断地宣称,而开始使用逻辑论证的方法,使哲学向理论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

最后,他关于―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情‖的命题确定了理论思维或思辨思维的基本形式。

问题!!!

我们如何才能认识到那永恒的且完整无缺的本质?

我们如何可能获得真正的知识?知识的本质与定义是什么?

意见虽然不包含真理,你仍然要加以体验,因为必须通过全面的彻底研究,才能制服那种虚幻。——巴门尼德

(三)芝诺对存在哲学的辩护

1、芝诺反对存在众多的论证

(1)从无限大与无限小的角度论证。(体积)

―如果存在着众多,那么它必然既是大又是小,小会小到没有体积,大会大到无限‖。

(2)从有限与无限的角度论证。(数目)

―因为在存在的东西之间永远有另一个中介,中介之间又还会有其它中介,所以存在着的东西便会无限多‖。

1、芝诺否认运动的论证

(1)―二分法‖。

(2)―阿基里斯追龟‖。

(3)―飞矢不动‖。

(4)―运动场‖

芝诺悖论的意义:

(1)论证胜于事实

论证不是能够用行动去反驳的,对方既然用理由来论辩,你也就必须用理由去反驳才有效。这大致也是说,我们不能满足于感官的确信,而必须诉诸理解。

事实胜于巧辩和雄辩,但事实并不胜于理论。理论所把握的世界才是本质上真实的。理论基于这样一种观念:可见世界是由不可见的机制控制的,而只有一种非感觉的认识,只有启示、灵感、直觉或理性,才能认识实在的机制。理性才能认识本质,这样的观念指引着理论,结果,从理论态度来看,不是事实胜于论证,相反,是论证胜于事实。(2)静止的高贵性

没有事物是变化的。或者,换一个说法:运动是虚幻的,只有静止才是真实的。

静止相对于运动在本体论上的优越地位,会映像到伦理学上,于是古代人就认定静止是高贵的,而运动是卑贱的。

―物体不受外力干扰,就会处在它该处的位置上,这是它的自然状态,也是一种高贵的状态。‖

第三节多元论哲学

经过爱利亚学派对于自然哲学的批判,早期希腊自然哲学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自然哲学家们力图深入到事物的内部结构,用结合与分离来说明万物的生灭变化。

其次,自然哲学家们放弃了水、气、火等单一本原传统,改用多种东西的共同作用来解释事物的生灭变化,因而被称为多元论者。

再次,自然哲学家们开始正面探讨运动的根源或原因。

最后,自然哲学家们开始重视认识论问题,不仅试图解释感觉的产生,而且想说明感觉与理性的统一关系。

一、恩培多克勒

(一)―四根‖与―友爱‖、―争吵‖

火、土、气、水是万物之根。

这四种元素本身并没有组合与分离的能力,是―它们之外‖的―友爱‖与―争吵‖作为动力才使得它们分分合合。―友爱‖是一种亲和力,靠它组合四根,形成事物。―争吵‖是离散力,由它导致事物的分离消亡。

(二)同类相知与流射说

在所有的生成物中都有流射物存在,当这些流射物与感官相接触而进入感官时,感觉就产生了。

(三)灵魂轮回说

灵魂不是从我们的血液和呼吸中产生的,而是从别处来到肉体中寄居的。

二、阿那克萨戈拉

他的光辉业绩可以概括为三个―第一‖:

首先,他第一次把哲学从外邦带到希腊本土。

其次,他第一次明确而公开地把精神性的东西──―努斯‖或―理智‖作为本原。

最后,他第一次把看不见的物质元素―种子‖作为本原,使自然哲学对事物内部结构的探讨更加深入。

(一)无限的―种子‖是万物的本原

第一,―种子‖是永恒的。

第二,―种子‖是无限的

第三,―种子‖是同类的。

第四,―种子‖是混合而存在的。

第五,―种子‖没有运动能力。

(二)自主的理智是运动的原因

―理智‖是阿那克萨戈拉哲学的重要概念,希腊语原文为nous,源于动词noein(思想),通常音译为―努斯‖,亦意译为―心灵‖、―理性‖等,我们译之为―理智‖,意在表明希腊理智观念的发源和连续性。

理智已经是一个全新的、纯粹的精神概念了。

(三)感觉由相反者生成

提出了―异类相知‖说,认为,感觉由相反者生成,因为相同者不被相同者作用。

―由热而知冷,由咸而知淡,由苦而知甜。‖

三、德谟克利特

(一)本体论

1、原子与虚空

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或者说存在和非存在。

原子的特点:

(1)内部充实、不可分、不可入;(2)数量无限,性质相同;

(3)作直线运动;(4)不生不灭。

所谓原子:即绝对的充实,指最后的不可分的物质微粒。

所谓―虚空‖(to kenon)即不充实,它对于原子的存在而言是非存在,但它同样实在,亦是本原之一,因为它是原子的活动场所。

2、原子与运动

德谟克利特以原子——虚空理论为依据,描述了宇宙的生成过程:

在广袤无垠的虚空中,许多不同形状的原子彼此聚集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漩涡运动。

万物生成的原因是漩涡,德谟克利特称之为必然性。

德谟克利特把一切都归结为必然性的观点亦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一方面无法有效地解释原子如何能发生碰撞并且形成万物,另一方面也带有浓厚的机械决定论色彩。但他排除了元素派用外在因素来说明运动的缺陷。

(二)认识论

基本的倾向:轻视感觉,重视理性

(三)伦理观

德谟克利特根据原子论而发挥了伦理思想。

灵魂由精细的球形原子构成,是一种火或热的东西,因为这种形状的原子最适合穿过一切事物,自己运动并使他物运动。因此,德谟克利特实际上主张精神上的愉快要高于肉体上的快乐,幸福就是灵魂的安宁。

原子论哲学的创立也标志着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的结束。

首先,当希腊哲学深入到事物内部,试图说明构成自然的元素和结构的时候,这些问题实际上应该由自然科学来解决,至少需要科学工具和手段的支持,而这恰恰是希腊自然哲学所无法满足的条件。

其次,从米利都学派到原子论,朴素辩证的自然观逐渐具有了比较浓厚的机械论色彩,原本蕴含于本原之中的运动变化的原因被排除在了事物之外,因而难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自我生成。

最后,希腊哲学追求的是关于自然的知识,自然哲学演变的结果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而不可能满足这一要求。

第二章 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

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至前4世纪40年代马其顿统一希腊以前的100多年

希腊城邦制——从繁荣走向衰落

公民社会特点:自由民、共同利益、话语

希腊哲学——鼎盛时期 特点:雅典、人、逻辑推理

第一节 智者的启蒙

一、智者运动

智者的出现乃是雅典民主制的产物,城邦制度意味着话语具有压倒其他一切权力手段的特殊优势。话语成为重要的政治工具,国家一切权力的关键,指挥和统治他人的方式。希腊人后来把话语的威力变为一个神:说服力之神―皮托‖(Peitho)。 为适应希腊尤其雅典的民主政治的需要。高超的论辩和演说能力是在民主政治的竞争中成功的条件。

(一)智者的含义

1、智者:

(1)―智者‖原义:有智慧的人。

(2)―智者‖在此所指:即―职业教师‖,专门指那些以传授智慧为职业、并在公众事业中有所成就的人。而―智慧‖主要指演说和辩论的技巧。

(3)智者常用的方法是论辩术和雄辩术。

2、智者运动:

由智者的思想及影响所形成的反传统潮流,既有启蒙的意义,同时也对文明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二)智者运动的意义

智者们在给学生传授修辞学、论辩术以提高他们论辩技巧和获胜能力的同时,贯穿了批判迷信、抨击传统、藐视权威、高扬个性、崇尚感觉、鼓吹怀疑的思想内容,也正是由于这些内容和风气的传播,客观上起到了社会启蒙的思想解放的作用。

但是,由于智者运动具有―求胜不求真‖的鲜明特色,与真正的―爱智之人‖理解的―智慧‖大相径庭,所以发展到后来,便逐步蜕变为典型的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变成了不顾事实、玩弄文字游戏的诡辩。

二、智者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约前485—前410) 著作:《论神》、《论真理》等

人是万物的尺度

第一,这里的―人‖指的是类的人还是单个的人?

第二,人的哪一方面是万物的尺度,是理性还是感觉,抑或二者兼而有之?

一般认为这里的―人‖指的是单个的人,且是人的感觉。

依据:人们因各自的感觉对同一事物作出不同的判断

断言:―人是万物的尺度‖,―知识就是感觉‖

特点:强调个人的作用和价值,认为道德也是因人而异

这个命题带有明显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它将事物的存在及其性质视为个人主观感觉的产物,否定了它们的客观性。

然而,这一命题具有积极意义:它一反神是万物尺度的神话传统和人是自然产物的自然哲学传统,把神、物、人的关系颠倒过来,使人成为衡量存在的标准,主宰万物的力量,可以看作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强调主体能动性的典型命题,对于破除外在的限制与束缚,启发人们重视自身价值,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第二节苏格拉底的哲学

苏格拉底简介

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既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又是一位个性鲜明、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历史人物。一、认识你自己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认识你自己!‖

1,斯芬克斯之谜的隐喻

2,俄狄浦斯破解斯芬克斯之谜的工具:人类的智慧

3,自我身份的认同过程

二、德性即知识

对苏格拉底而言,认识人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德性。

所谓―德性‖(arete)在希腊语中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亦即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而人的arete 就是人之为人的本性,所以后来便有了伦理上的意义。

德性是人的本性,由神平均分配给了每一个人,因而人人都具有德性。

但是说人人都有―德性‖,并非指现实地拥有,而是潜在地拥有。

所以苏格拉底认为,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他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得出了―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的结论。

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德。——苏格拉底

三、―是什么‖的问题( 与智者的区别)

苏格拉底要求认识的是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质规定,因而他所理解的知识乃是对事物之一般、普遍的类本质的认识,唯有它才是具有确定性、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

苏格拉底的哲学活动具有深刻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

希腊人在开始哲学思考的时候,还没有抽象概念可以使用,最初都是用感性事物来象征抽象的东西,例如用水、火、气等说明本原。经过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思维劳作,希腊人才从感性经验中超拔出来,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抽象思维。当苏格拉底把哲学的问题集中在―是什么‖的问题上的时候,其意义就在于他把哲学要解决的问题确定在如何从感觉经验中归纳抽象出普遍概念来。所以亚里士多德把两项贡献归功于苏格拉底,这就是―归纳论证‖和―普遍定义‖。

四、精神助产术

苏格拉底在施行助产术时所采用的方式是问答法,即通过发问与回答的形式,运用比喻、启发等手段,使对方对所讨论之问题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一步步逐渐深入,最后得出正确认识,生下自己孕育的真理胎儿。

这种方法,一般被总结为四个环节:

1、―反讥‖是助产术的第一步,指通过反问揭露对方谈话中的矛盾或漏洞。

2、―归纳‖是通过对答问者具体而片面的意见的否定,一步步地将其导向普遍的、确定的、真实的知识。

3、―诱导‖是通过启发、比喻等方式,帮助对方说出蕴藏在头脑中的思想,进而考察其真伪。

4、―定义‖即通过对所论德性的共同性质作出说明,获得确切的概念性认识,并牢牢掌握它。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因研究天文、败坏青年、信奉新神被判处死刑,饮鸩而亡。

第三节小苏格拉底学派

哲学史上一般把苏格拉底的其他学生所创立的派别统称为―小苏格拉底学派‖,以区别于柏拉图这个大门派。

小苏格拉底学派虽然一致认为最高的德性──善是人生的目的,但是在究竟什么是善的问题上,却有着各自不同的理

解和主张。

一、麦加拉派:善即存在

创始人是欧克里德(Eukleides,约公元前450-380年),重要代表有欧布里德(Euboulides,公元前4世纪)。

欧克里德认为善即是存在,它是一种道德实在。一切与善相反的东西,他称之为非存在,认为应该统统摒弃。

善是不动的。正因为善是不动的一,所以只有思想才能认识,感觉在此不仅无能为力,而且是骗人的。

欧布里德为证明欧克里德的观点,进一步说明感觉事物的虚假性,也提出了许多著名的论证,如―说谎者‖、―隐藏者‖、―谷堆‖和―秃头‖等。

二、昔兰尼派:善即快乐

创始人阿里斯底波(Aristippos,公元前435-350年)

昔兰尼派的特点:一是快乐原则,二是实用倾向。

肉体的快乐远胜于灵魂的快乐,所以,他们注重的是肉体而不是灵魂。一旦快乐来临,就应尽情享受。

昔兰尼派厌恶抽象思辨,注重实用。

三、犬儒派:善即节欲

创始人:安提斯塞尼(Antisthenes,约公元前445-360年);重要代表:第欧根尼(Diogenes,约公元前404-323年)。有智慧者在公众面前不是根据已设定的法律行事,而是根据德性律行事。智慧是最牢固、最可靠的堡垒,既不能被攻破也不能被出卖。

该学说提倡回归自然,清心寡欲,鄙弃俗世的荣华富贵;要求人克己无求,独善其身。

第四节柏拉图的哲学

一、柏拉图的生平与著作柏拉图(前427-347)

1、柏拉图的哲学史地位

―柏拉图就是哲学,哲学就是柏拉图‖ ——爱默生(R.W.Emerson)

―几乎所有的哲学主题都为柏拉图所涵盖,或都源自柏拉图,好像哲学始于他,也终于他一般‖——雅斯贝尔斯(K.K.Jaspers)

―两千多年的西方哲学传统都是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怀特海(A.N.Whitehead)

2.柏拉图对话录的发展

1)、苏格拉底时期:讨论苏格拉底观点,讨论德性的定义,但多无定论。包括《申辩篇》、《克里多篇》、《欧梯佛罗篇》、《普罗泰戈拉篇》等;

2)、过渡时期:柏拉图本人观点的酝酿,包括:《高尔吉亚篇》、《美诺篇》等;

3)、成熟期:表达了柏拉图本人的理念论,包括《会饮篇》、《斐多篇》、《理想国》、《斐德罗篇》等;

4)、晚期:进一步发展他的理念论和政治学说,包括《泰阿泰德篇》、《巴门尼德篇》、《智者篇》、《政治家篇》、《蒂迈欧篇》、《法律篇》等。

3.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来源

1)、毕达戈拉斯:继承奥尔弗斯教义,如宗教倾向、灵魂不朽的信仰、出世的精神、僧侣的情调以及洞穴比喻中所包含的思想,以及对数学的尊重和理智与神秘主义的密切关联;

2)、巴门尼德:继承了如下信仰:实在是永恒的、没有时间性的;并且根据逻辑的理由,一切变化都必然是虚妄的;3),赫拉克利特:继承了消极的学说,即感觉世界中―无物常驻、一切皆流‖。这和巴门尼的学说结合起来,就成为了知识并不是由感官得到的、而只是由理智获得的结论;

4),苏格拉底:学到了对伦理问题的首要关怀,以及为世界找出目的论的解释而不是机械论的解释。

目的论的解释vs机械论的解释

―当我们问到一件事?为什么‘的时候,……我们可以指:?这一事件是为着什么目的而服务的?‘或者我们也可以指:?是怎样的事前情况造成了这一事件的?‘对前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目的论的解释,或者说是用最终因来解释的;对于后一问题的答案就是一种机械论的解释。‖

——罗素《西方哲学史》

4.柏拉图与苏格拉底

―过去和将来都不会有柏拉图写的著作,现在以他署名的作品都属于苏格拉底、被美化与恢复了本来面目的苏格拉底。‖——《第二封信》

二、理念论

回顾苏格拉底方法:普遍定义与枚举法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方法的总结

―苏格拉底专门研究伦理问题,不管那作为整体的自然界,而在伦理问题中寻求普遍的东西,是第一个把注意力放在下

定义上的人。柏拉图也接受了这种说法,但他主张定义的对象不是感性事物,而是另外一类东西,任何感官对象都不能有一个普遍的定义,因为它们都是变化无常的。他把这另外一类的东西成为理念,认为感性事物都是按理念来命名的,因理念而得名的,因为众多的事物之所以存在,是靠?分有‘与它们同名的理念。‖

―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美德‖的理念(eidos,idea)

肉眼或者感官所见:蜂样一群的―美德‖

(一)理念的含义及特征

1、理念的含义

所谓―理念‖,柏拉图使用的原文是idea和eidos(多数时候用的是前者),它们均出自动词idein(看),本义指―看见的东西‖即形状,转义为灵魂所见的东西,是具有―一‖的统一性和―存在‖的实在性的观念,即:普遍的概念、共相或形式。―理念‖显然是从苏格拉底关于―是什么‖的定义而来,它的基本规定之一就是―由一种特殊性质所表明的类‖,不过―理念‖并非单纯的抽象概念,而是超越于个别事物之外并且作为其存在之根据的实在。

2、理念的特征

1)本原性,2)超感性;3)不变性和永恒性,4)真实性,5)等级性

(二)理念与具体个别事物的关系

1、分有说

具体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分有了同名的理念。

―如果在美自身之外还有美的事物,那么它之所以美的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它分有美自身。每类事物都是如此。‖所谓―美自身‖或―某某自身‖,意指美的理念或某某理念。

2、―摹仿‖说

造物主是根据理念来创造具体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

按照柏拉图,有三张桌子,即作为理念的桌子自身,因摹仿理念而存在的可感的桌子,以及因摹仿可感的桌子而存在的画家所描绘的桌子。这三张桌子当中,哪个是真实的存在?画家画的桌子不过是现实存在的桌子的摹本或者影像,而现实存在的桌子不过是桌子的理念的摹本或者影像,真实存在的是作为理念的桌子。

柏拉图的本体论

理念是事物的共相,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

三、知识论

(一)两个世界与两种知识

将世界二重化,划分为理念世界和事物世界,或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这是柏拉图整个哲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

大前提:不同的认知能力与不同的认知对象相对应;

小前提:意见和知识是不同的认识能力;

结论:意见的对象和知识的对象是不同的。

可感世界与理念世界

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在柏拉图看来,前者是可感世界,后者是可知世界。这两个世界实际上是赫拉克利特与巴门尼德的结合:自然万物始终处在运动变化之中,唯有变化本身是不变的(赫拉克利特);始终处在运动变化之中的东西都不是真实的,唯有不动不变永恒为一的存在是真理(巴门尼德)。

1、―日喻‖

―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的伦理原则外在化为世界本原,用太阳比喻善。可感领域中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是太阳,善在可知领域占有同样的位置。……在认识能力方面,太阳是肉眼视觉的源泉,善则是?心灵的眼睛‘认识的源泉。……从认识对象方面说,太阳是可感事物生长的源泉,使可感对象显现出来;同样,善决定可知对象的所是,使之向心灵显示。‖

2、―线喻‖

影像:猜想具体事物:相信数理理念:推论伦理理念:理智

可见世界可知世界

3、―洞喻‖

(二)灵魂学说

1、关于灵魂与物体的关系:

灵魂先于物体,物体是第二位的、后生的;灵魂是统治者,物体是被统治者。

二者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灵魂运动、统治、支配物体,另一方面,物体在有益和有害的双重意义上反作用于灵魂。

2、灵魂的等级和构成

世界灵魂最高,是神的影像和第一个创造物;

其次是人的灵魂,独具理性;

再次是动物灵魂,虽无理性,却有欲望和激情;

最低是植物灵魂,只有欲望。

人的灵魂的区分

理性、激情、欲望

3、灵魂转向说(认识的四等级)

人的灵魂也有四种不同的功能,从低到高依次为猜想、相信、推论和理智。

猜想(eikasia)产生的是人们的偏见和成见。相信(pistis)产生的是感性认识。

推论(dianoia)产生的是数理理念。理智(noesis)产生的是伦理方面的理念。

实际上这个过程不是从低到高的发展,而是灵魂的转向。

灵魂的转向

知识是每个人灵魂中都有的一种能力,而每个人用以学习的器官就像是眼睛。整个身体不改变方向, 眼睛是无法离开黑暗而转向光明的??于是这方面或许有一种灵魂转向的技巧, 即一种使灵魂尽可能容易尽可能有效地转向的技巧。它不是要在灵魂中创造视力,而是肯定灵魂本身有视力, 但认为它不能正确地把握方向, 或不是在看该看的方向, 因而想方设法努力使它转向。‖——《理想国》

4、灵魂回忆说

柏拉图认为,我们的灵魂原本高居于天上的理念世界,但是后来灵魂附着于躯体之后,由于受到躯体的干扰和污染,因此而遗忘了一切。只有经过合适的训练,灵魂才能回忆起曾经见过的东西。因此,回忆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感觉在对理念的回忆中具有某种诱导的作用。

灵魂对理念的回忆,分为突发与渐进两种形式。

突发形式表现为疯狂,那是一种忘我的直观状态;渐进形式表现为理性的进展。

灵魂不朽的理论论证

首先是回忆说论证。

其次是运动说论证。

最后是神圣性论证。

―知识即回忆‖与―灵魂不朽‖

灵魂就是不死的。―如果是我们在出世前获得了知识,出世时把它丢了,后来又通过使用各种感官能重新得到了原来具有的知识,那么,我们成为学习的这个过程,实际上不就是恢复我们固有的知识吗?我们把它称为回忆对不对呢?‖——《斐多篇》

―人应当通过理性,把纷然杂陈的感官知觉集纳成一个统一体,从而认识理念。这就是一种回忆,回忆到我们的灵魂随着神灵游历时所见到的一切;那时它高瞻远瞩,超出我们误以为真实的东西,抬头望见了那真实的本体。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只有哲学家的心灵长着翅膀,因为他时时刻刻尽可能地通过回忆于那些使神成为神的东西保持联系。……正义、智慧以及灵魂所珍视的一切,在它们地上摹本中是暗淡无光的,只有少数人才通过昏花的感官,艰难地端详着这些摹本,从其中认出原本来。‖——《斐德罗篇》

四、对于理念论的反思

理念论的困境

1、理念的普遍性

2、理念的分有

3、―第三者‖

4、―分离‖问题

众多个体不可能分有一个型相。分有的原意是―分别占有一部分‖,表示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但是柏拉图的分有说所依据的却是个别与普遍的概念关系。

不可知论的质疑

一个人不能研究他所知道的东西,也不能研究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不能研究他所知道的东西,因为他知道它,无需再研究它;他也不能研究他不知道的东西,因为他不知道他要研究的是什么。‖——《美诺篇》

通种论

在《智者篇》里,柏拉图指出,理念之间的关系有而且只有三种可能情况,即全部能结合、全部不能结合、有的能结

合有的不能结合。论证表明,前两种情况都不可能,所以,只剩下一种可能情况:有的能结合,有的不能结合。为简明起见,他没有对各种理念的关系进行讨论,只选择了―存在‖、―非存在‖、―运动‖、―静止‖、―相同‖、―相异‖这六个最普遍的理念作为代表来讨论,而这些理念所体现的正是希腊哲学所讨论的中心问题。由于这些最普遍的理念外延最大,在逻辑上也被称为―种‖(genos),所以,哲学史上通常把柏拉图关于这些理念关系的研究称作―通种论‖。

政治哲学及柏拉图的理想国

政治哲学问两个问题:

1、谁得到了什么?分配正义问题

2、谁说了算?政治权力合法性问题

《理想国》

(一)什么是正义?

1、克法洛斯论正义

有话实说,有债照还就是正义。

2、玻勒马霍斯论正义

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

3、色拉叙马霍斯论正义

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

人类被黜的历史

1,黄金种族

2,白银种族

3,青铜种族:

4,英雄种族

5,黑铁时代:

(1)苏格拉底反驳色拉叙马霍斯:强者的利益VS弱者的利益

遵守对强者有利的法是正义,连遵守对强者不利的法也是正义了。

(2)何谓―严格意义上的统治者‖?

在任何政府里,一个统治者,当他是统治者的时候,他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属下老百姓的利益,他的一言一行都为了老百姓的利益。

(3)不正义者的典型特征

正义者不要求胜过同类,而要求胜过异类。至于不正义则对同类异类都要求胜过。

(二)正义与幸福

即便是不正义的人在内部也是需要正义的!

不正义似乎有这么一种力量:不论在国家、家庭、军队或者任何团体里面,不正义首先使他们不能一致行动,其次使他们自己彼此为敌,跟对立面为敌,并且也跟正义的人们为敌,

正义是心灵的德性,不正义是心灵的邪恶

正义者是快乐的,不正义者是痛苦的

总结:

《理想国》功能论证的内在逻辑

1,不正义者力图胜过所有其他人,而正义者只想胜过不正义者;

2,不正义是一种力量,存在于个人或者社会中,具有促进不和的能力;

3,任何东西都有一种特有的功能(ergon),某个工作或者只有它能做,或者它做得比其他更好。(非它不能做,非它做不好)

4,灵魂的功能是生活(living,psuche);

5,正义是灵魂的德性(virtue);

6,正义的人生活得好(eudaimonia);

7,正义的人是幸福的。

(三)城邦的正义与灵魂的正义

1、城邦与个体灵魂的对应性

灵魂:理性,激情,欲望

城邦:护国者、辅助者和生意人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

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

(四)哲学王

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而为一

1、政治不稳定的原因

(1)政治不安定的原因是统治集团不团结

(2)政治稳定的理想方子是上位者团结而在下者分裂。

2、问题:结合了凶猛与温顺品格的护国者是如何可能的?

哲学使不可能的事情发生!

哲学王培养手册:教育与优选生育

(1)教育:音乐与体育

哲学与诗歌之争

第一,诗歌制造了影像,而非对事物原本的理解,也就是说,假象伪装成了真实;

第二,诗歌有道德或政治上的缺陷,因为它怂恿满足欲望、尤其爱欲。

(2)优生学

最好的男人必须与最好的女人尽多结合在一起,反之,最坏的与最坏的要尽少结合在一起。

3、哲学王的―悲惨‖生活:废除私有财产制

政治制度的退化图式

―有五种政治制度,就应有五种个人心灵‖

1、贵族政治或好人政治(理想国)——善者和正义者

2、荣誉统治(斯巴达)——好胜争强、贪图荣名的人

3、寡头统治

4、民主制

5、暴君统治

民主的敌人

1,民主制度以轻薄浮躁的态度践踏所有这些理想,完全不问一个人原来是干什么的,品行如何,只要他转而从政时声称自己对人民一片好心,就能得到尊敬和荣誉。

2,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

3,一个民主的城邦由于渴望自由,有可能让一些坏分子当上了领导人,受到他们的欺骗,喝了太多的醇酒,烂醉如泥。而如果正派的领导人想要稍加约束,不是过分放任纵容,这个社会就要起来指控他们,叫他们寡头分子,要求惩办他们。

结语:如何定义《理想国》

1,《理想国》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探讨的是至善政体以及国家正义的问题;

2,《理想国》是一部伦理学著作,探讨的个体灵魂的和谐,国家正义只是为了说明前者;

3,《理想国》之所以在表面上主要陈述国家正义,实质上陈述个体正义,是因为政治上可能的改革只能源自于个人的改造,而且是统治者、哲学王的个人改造,这是给予一系列的具体教育。

第五节亚里士多德的哲学

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

1,学园时期(前367-347);―读书人之屋‖求知是人的本性;

2、过渡期(前347-335):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Amicus Plato, sed magis amica veritas.);

前343年,41岁时出任马其顿亚历山大王子的老师;

3,吕克昂时期(前335-323)

吕克昂讲学,史称漫步学派或逍遥学派。―惊人地组织了对自然和历史的详细研究‖

千古第一哲人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322年)

五类著作

1,逻辑学著作:《工具篇》

2,形而上学著作:《形而上学》

3,自然哲学著作:《物理学》、《论灵魂》、《论天》、《气象学》、《动物史》、

4,伦理学著作:《大伦理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

5,美学著作:《修辞学》、《诗学》

一、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形而上学)

metaphysics=ontology ontology=to on +logos

(一)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

理念不能离开个别事物而单独存在。

在事物之外引进理念,无助于把握事物的原因。

所谓―摹仿‖、―分有‖等说法不过是些无意义的废话。

不变不动的理念不能引起事物的运动、变化。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改造

1,彻底清除了非理念的成分;

2,克服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的分离。

(二)形而上学的内容

1、存在论

―存在着一种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以及就自身而言依存于它们的东西的科学。它不同于任何一种各部类的科学,因为没有任何别的科学普遍地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而是从存在中切取某一部分,研究这一部分的偶性,例如数学科学。既然我们寻求的是本原和最高的原因,很明显它们必然就自身而言地为某种本性所有。故假若寻求存在物之元素的人寻求的就是这些本原,那么这些元素必然并不为就偶性而言的存在所有,而是为作为存在的存在所有。所以应当把握的是作为存在的存在之最初原因‖。

―存在‖不可定义。

我们不可能认识存在―是什么‖,只能认识存在是怎样存在的,这就是存在的―存在方式‖。存在有两类存在方式,亦即―偶然的存在方式‖和―本然的存在方式‖。―本然的存在方式‖就是必然为存在所拥有的存在方式。

于是,亚里士多德就将形而上学的任务确定在研究―存在‖的本然的存在方式上,他也称之为―范畴‖。

―范畴‖(kategoria )亦即―关于(kata)……的述说(agorein)‖,亚里士多德用它来表示在判断中论述主词的谓词,不过不是所有的谓词都可以叫做范畴的,范畴是最一般最基本的类概念。因此,所谓―范畴‖也就是对事物最普遍最一般的―说明‖。

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对应的就是存在的存在方式:―就自身而言的存在的意义如范畴表所表示的那样,范畴表表示多少种,存在就有多少种意义‖。

1、―实体‖:他是一个人,这描述的是他―是什么‖。

2、―数量‖:他有2米高,100公斤重。

3、―性质‖:他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4、―关系‖:他比一般人都要高。

5、―地点‖:他生活在北京。

6、―时间‖:他昨天出国了。

7、―状态‖:他住在旅馆里。

8、―动作‖:他买了一本书。

9、―所有‖:他拥有这本书。

10、―承受‖:他深受这本书的影响。

范畴体系=世界的逻辑结构

回答―存在是什么‖的问题的关键是回答―ousia是什么‖。

2、实体说

(1)实体的含义及特征:

实体(ousia)

所谓―实体‖指的是事物的―是什么‖(ti esti,what is),或者是事物的―是其所是‖(to ti en einai,to be what was),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本质‖。

―实体,在最严格、最原始、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存在于一个主体之中,如?个别的人‘、?个别的马‘‖。这里所说的―主体‖指的是判断中的―主词‖或者―主语‖。我们用以描述事物的存在方式的是命题,在命题中所有的宾词都是对于一个主词的描述和说明,这些描述和说明就是―范畴‖,而我们用来描述这个主词的范畴就是―实体‖。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规定,所谓―实体‖就是在判断中只能充当主词而不能充当宾词的东西,换言之,也就是绝对主词。

ousia:绝对主体+独立存在

事物被称之为ousia有两种方式:ousia是终极的主体(主词),它不再述说其他事物;以及ousia是某个―这个‖(tode ti),它也是独立的。--《形而上学》

―实体‖的基本含义是指万物存在、变化的基础和主体。

―实体‖的两个特征:一是在逻辑判断中,―实体‖只能做主词;二是―实体‖是独立自存的,它不依赖于其他主体,也不存在于其他主体之中。

(2)实体的种类

A、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

―第一实体‖,是指客观存在的个别事物;

―第二实体‖,是指包含着个别事物的属(如―人‖)和种(如―动物‖)。

两个―实体‖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强调―第一实体‖是真正的、第一性的、最确切意义的实体,因为只有它是独立存在的,并成为其它一切东西的基础;―第二实体‖是在―第二性‖的意义上的实体,由于它以第一实体为基础和内容,并用来述说第一实体,所以其实体性远不如个别事物。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第二实体中,属概念比种概念更加具有实体性,因为它更接近第一实体。

B、第三实体——神学

第三实体即不运动的实体,这一实体必定是永恒的。

这种永恒而不动的实体成为永恒运动的原因,即第一动者。它是被向往和被思想的对象,并以这种方式使事物运动。它之所以是至高无上的最大快乐,是因为这个东西就是神,能时刻分享神所永享的至福。

亚里士多德的神学

―神‖(theos)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最高范畴,不过不是基督教式的人格神,而是哲学家所理解的终极实在。

亚里士多德的论证

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论证存在着永恒的实体:

1、如果实体是可以生灭的,那么一切事物都是可以生灭的;

2、时间和运动是不会生灭的;

3、因此一定存在着一个不会生灭的实体。

永恒的实体不可能是质料性的(物质性)的东西,因为任何物理运动既推动他物也被他物所推动,所以是生灭的。永恒的实体作为第一动者只能是不动的动者,它通过成为欲望和爱的对象而引起万物的运动,这就决定了永恒的实体的本性,它是至善。

2、对事物运动原因的解说——―四因‖学说

事物为什么会运动?亚里士多德所谓的―原因‖(aitia),意指一切事物存在和生成的全部根据和条件,他详细区分了各种不同的原因。

―质料因‖(hule),指―是所从出的东西‖,即事物的构成材料。质料

―动力因‖,事物产生和变化的来源。

―形式因‖,一是指内在形式,二是指外在形式。

―所为因‖: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生成,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形式

总是有所为,即总有一定的目标或目的。

1,事物为什么在运动中继续存在?——质料因

2,事物为什么会以某一种特定的方式运动?——形式因

3,事物为什么会开始或停止运动?——动力因

4,事物为什么要运动?——目的因

质料和形式的关系:

质料和形式彼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可分离。没有无形式的质料,任何质料都要以特定的形式存在,也没有无质料的形式,任何形式都以质料为物质基础。它们二者的结合就生成了具体、个别的事物,这就是第一实体。

质料和形式作为事物的两个根本原因,在同一事物中是彼此对立不能转化的,质料就是质料,形式就是形式。但是超出这个范围,相对于不同事物而言,它们又是相对的、可以转化的了。

3、―潜能与现实‖学说

潜能指事物的这样一种存在状态:具有能够实现其本质和目的的潜在力量,但还没有实现出来,而要实现出来,靠其自身又是无能为力的。

―现实‖(entelekheia,或音译为―隐德莱希‖)是与潜能相对而言的另一种事物存在状态,即存在着的事物自身或获得了自己本质的事物。

运动就是能运动物潜能的实现,一旦把这种能力实现出来,变成现实,就是运动。

亚里士多德对以往的哲学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他认为以往哲学对于自然的探索主要是为了认识事物的―原因‖。所谓―原因‖(aitia)不是我们所说的因果关系中的原因,而是指一切事物存在和生成的全部根据和条件。亚里士多德先是将以往关于―原因‖的理论归结为四种原因(四因说),然后将这四种原因又归结为形式与质料这两种原因,最后通过潜能与现实这一对概念来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和生成。

二、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物理学或形而下学)

(一)宇宙论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本身是不动的,

以月亮为中心,月亮以下的所有东西都是由水、火、土、气四种元素构成的,而月亮以上的其它天体则是由第五元素(即以太,这种元素是纯洁而完美的)构成的。

(二)运动观

1、运动的本质、种类和形式

运动就是能运动物潜能的实现,一旦把这种能力实现出来,变成现实,就是运动。

首先,运动只是变化的一种,而变化有四种可能的方式:从存在到存在;从存在到不存在;从不存在到存在;从不存在到不存在。

其次,运动分为三类:在性质、数量和地点方面的运动。与此相对应,不运动也有三种情况:根本就不能被运动;在较长时间内很难运动或不易开始运动;本性上虽能被运动,但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方式下,这个本来能被运动的东西却没被运动

再次,运动有两种形式:环形运动与直线运动。

2、运动的条件:地点与时间

地点和时间是运动的必要条件。

亚里士多德认为,当每物处在各自的地点时,不可能发生移动。移动的发生,是事物交换地点所引起的。

如果没有运动和变化,也就不会有时间。所以,亚里士多德把时间定义为―是就先后而言的运动的数目‖。在这里,―就先后而言‖指的是均匀的计数方式,―运动的数目‖指的是按此方式衡量运动所得的一个个数目。

3、运动与运动者

―一切被运动的事物都必然是被某物所运动的‖。所以必然有某个最初的运动者。

这个最初的运动者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它是永恒的。

第二,它是不能被运动的。

第三,它是唯一的。

三、灵魂学说

亚里士多德把灵魂当作一种特殊的运动的原则,即有生命的事物运动的原因。在此意义上,对灵魂的研究属于自然哲学。另一方面,他的灵魂学说始终贯穿着形而上学的基本原则,灵魂被当作一种特殊的形式,对它的研究属于实体学说。此外,他的灵魂学说还包含着认识论。(《论灵魂》)

1、灵魂的本质和类别

―灵魂是自然有机体的最初的现实‖,―是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自然物体的形式,在这种意义上,它不能不是一种实体‖。可见,亚氏是从灵魂、肉体和生命个体三者的关系来给灵魂下定义的。肉体是构成生命个体的质料,是潜在的生命体;灵魂则是生命个体的形式,是现实的生命体。灵魂和肉体的结合便形成有机的生命个体。如斧头和锋利、眼睛和视力。实际上,他从目的论出发,把灵魂看作是生物物质(肉体)的机能。

根据生物的机能即灵魂的不同,他把生物分为植物、动物、人类三个等级。这是一个由低到高的序列,每一等级的灵魂都以较低等级的灵魂为前提,同时又潜在地蕴含着更高级的灵魂。

植物灵魂具有营养和生殖功能,动物灵魂还具有感觉和运动的功能(感觉灵魂)

人类灵魂还有思维功能(理性灵魂),这是人同其他生物区分的标志。人的灵魂中执行认识功能的是感觉灵魂和理性灵魂,其认识论主要就是关于这两者的思想。

2、感觉灵魂:蜡块说

感觉灵魂主要执行感觉、记忆、想象等功能,它不能脱离感官而存在,但它也是对外物的反映。他也看到了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指出感觉的对象只可能是个别事物,感觉只能提供关于个别事物的知识,不能告诉我们―任何事物之所以然之故‖,那必须靠理性灵魂。

3、理性灵魂

思维是脱离肉体而存在的,它的对象是一般,认识方式是内在的、间接的和自主的。理性可分为被动理性和能动理性。

前者是与感性知觉相关联的理性,后者则是和感性知觉、肉体无关的理性。

被动理性依赖于感性,理性认识来自于感性认识,它的直接对象是表象,而表象是以往知觉在心灵中的沉淀,所以思维可以无需外物的直接刺激而以表象为材料,内在而自主地在心灵中进行。

能动理性是一种积极的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和被动理性的关系是形式和质料、现实和潜在的关系,潜在的思维之转化为现实的思维的根本原因是能动理性对被动理性的作用。能动理性使潜在于客观现象中的本质成为现实的,即为人们认识到的本质。能动理性是以自身为对象的认识活动。因此,能动理性是不朽的。

小结

他的能动理性,从内容上说,实际上就是绝对真理的知识体系;从认识原理上看,就是理性思维的能动性和反作用。但亚氏夸大了这种能动性,进而把理性知识体系看作是独立的精神世界,而同他的理性——神是第一实体学说相一致。由此,他就从反映论走向了先验论。

四、认识论和逻辑学

(一)方法论

第一,历史批判法。第二,概念分析法。

第三,经验归纳法。第四,问题探索法。

(二)知识说

1、知识的等级

(1)感觉(2)记忆(3)经验

(4)技术(5)智慧,即―哲学‖

哲学作为最高的知识具有三个特征或条件:

其一,因好奇而生。其二,因闲暇而生。其三,为自由而生。

亚里士多德通过对科学知识进行分类,进一步确立了哲学的崇高地位。

2、知识的分类物理学(自然学)

“形而上学”

理学

知识

修辞学

创制知识

论诗

(三)逻辑学

1、关于范畴的学说。

十对范畴

2、关于命题或判断的思想。

质的判断: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量的判断:全称判断和单称判断

关系判断: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

模态判断

3、关于推理方法的思想

凡人都会死。

苏格拉底是人。

所以,苏格拉底会死。

4、关于逻辑思维规律的思想

矛盾律: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为真。

排中律: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之间不能有居中者。

同一律:一切真实的事物必在任何方面其自身始终如一。

五、实践哲学

(一)政治学

理智德性= the excellent functioning of the intellect (correct thinking & reasoning) -- corresponds to the rational dimension of the self

道德德性= desiring and acting in accordance with reason -- corresponds to the desiring dimension of the self

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智慧)

何谓最好的政治社会?一种混合政体

1,公众意见必须得到倾听;

2,国家必须依法治理

在量上实行民主制原则,在质上实行贵族制原则。

政体好坏的关键究竟是什么?

1、人是政治的动物,国家高于人。

2、―中等阶级‖执政的政体。

3、最好的政体——共和制

(二)伦理学

1、幸福哲学

幸福(eudaimonia)

―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

美好人生的内容

(i)快感的人生(the life of pleasure or enjoyment);(ii)政治的人生(the political life)

(iii)思辩的人生(the contemplative life)

内在善& 外在善(周遭环境的确定和安全)

思辨(theoretikos)是最高的幸福

2、中道观

中道

伦理德性是处理情感和行为的,在这里存在着―过度‖、―不足‖和―中间‖。例如在恐惧和自信之间的中道是勇敢,一个人如果什么都不怕,过于自信,就是莽撞。如果过度恐惧且自信不足,则是怯懦。易怒与麻木的中道是温和,挥霍与吝啬的中道是慷慨,献媚与傲慢的中道是友爱,狡诈与天真的中道是明智……。所以,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是不同的。理论知识的对象是不变的东西,对于不变的必然的东西,我们只能认识它而不能对它有所作为,而实践知识的对象则是那些在生活中经常变动的事情,我们需要对之深思熟虑,以便判断什么是对自己有益的。

―实践智慧‖(phronesis)

实践智慧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他所说的伦理的理性,即人寻求对他自身好(善,有益)和坏(恶,无益)的理性的品质和行为的能力,也就是辨别和选择善恶、利害的能力。当然,实践智慧是通过谋划、了解、谅解以及聪明这些精神能力来进行的,而这些能力既可能产生好的(善的)行为,也可能产生坏的(恶的)行为。不过,如果没有实践智慧,我们就不可能在两个极端之间选择中道。所以,实践智慧类似自由选择的能力,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它的背后有一个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这就是人的品质。只有具备好品质的人才能以善为目的,才是真正具有实践智慧的人。

小结

实践智慧选择德性的标准是―中道‖。

―中道‖是相对于人的情感和行为而言的适中,适中的德性就是善,是相对于两个邪恶的极端而言的―中道‖。

各种邪恶情感和行为没有―中道‖。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体系的内在矛盾

逻辑的形式主义与其能动的本体论和神学目的论之间的矛盾。他的宇宙论包含着潜能和现实,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是从潜能到现实,不断追求它的内在目的的一个能动过程,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之中。但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来看,所有这些运动都被归结为实体的一种偶性,实体可以运动也可以不运动,都是外部偶然事物带给它的,实体本身是不动的。产生和消灭以及质的变化、潜能的实现,这些从逻辑的角度都不属于真正的运动,真正的运动最终被归结为实体的空间的位移,这是很机械的,不再是潜能的实现,也不再有内在的目的。如在《物理学》中,他把运动定义为空间的位

移,同时又把这个运动定义为从潜能到实现。但又认为,从根本上说,真正的运动是空间上的位移。

总之,这个矛盾是个基本矛盾,既包含着辩证法和机械论的矛盾,也包含着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矛盾。神学目的论是唯心主义,但他用机械的方式来解释运动,又有机械唯物主义的成分,最终这两种成分的相互冲突导致了他的形而上学体系的解体。这主要是由后人来完成的。他们每个人抓住一方面,使他的这个体系无法维持下去。如古罗马的哲学家就注意到在亚氏那里被没有真正贯彻到底的努斯精神(因为在亚氏那里,努斯在形式逻辑里基本丧失了),把努斯从自然和宇宙的本体提升到一种人格和人生哲学的层次上,从而把整个哲学的焦点集中于自我意识的哲学,建立起一套新型的哲学体系。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区别

一是基本风格不同。柏拉图是激情的理想主义者;亚里士多德则是理智的现实主义者。

二是知识背景不同。柏拉图以数学为其哲学的知识背景;亚里士多德以生物学作为自己哲学的知识背景。

三是治学方法不同。柏拉图继承并发展了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亚里士多德则以探索性的分析见长。

四是哲学的思路不同。柏拉图的理念论将个别与一般割裂开来;亚里士多德克服了两个领域的断裂,用潜能和实现来解决它们的联系问题。

五是崇尚的境界不同。柏拉图崇尚的是直觉的、感悟的迷狂;亚里士多德则自始至终崇尚理智的思辨活动。

总之,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可以说是希腊哲学的顶峰或鼎盛时期。他们的思想不仅体现了希腊哲学的最高水平,而且对整个西方哲学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甚至可以说,西方哲学就是由此而奠基的。

第三章晚期希腊哲学

古代希腊语世界

1,自由城邦时期,自由与混乱;

2,马其顿统治时期,屈服与混乱;

3,罗马帝国时期,屈服与秩序。

所谓―晚期希腊哲学‖包括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的哲学思想。

晚期希腊哲学有两个显著的特征:

一是这个时期没有全新的体系出现。二是伦理化倾向。

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社会剧变的反映。其次是学术发展的结果。

再次是缺少自然科学的支持。最后是哲学内部的争论。

城邦的解体与个人的出现

第一节伊壁鸠鲁主义

伊壁鸠鲁(Epikourus,公元前342-270年)出生于雅典,到过萨摩斯等地,在那里熟悉了德谟克利特的著作。18岁返回雅典求学,约36岁时创办了自己的学校,人称―伊壁鸠鲁花园‖。

一、物理学

伊壁鸠鲁接受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和虚空构成的。

伊壁鸠鲁作出了以下三点重要的修正和发展:

第一,原子形状有限。

第二,原子有重量。

第三,原子有偏斜运动。

二、准则学

判定真理的标准有三类,即感觉、预见和情感。

感觉是绝对真实的;

预见是对外在东西的回忆;

情感是内在的感觉,有快乐和痛苦两种状态。

三、伦理学

提出了―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始点和终点‖的主张。

快乐主义

伊壁鸠鲁的:致力于追求享乐,引申为:奢侈,肉欲,饕餮。

伊壁鸠鲁论快乐: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目标

快乐VS享乐

―每一种快乐由于其自然吸引力,都是某种善,但并不是每一种快乐都值得选择。

1,自然和必需的快乐2,自然但不是必需的快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