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要 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重要 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重要 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重要 整合版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1证实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流行病学方法是D

A 现况调查

B 抽样调查

C 筛检试验

D 实验性研究

E 病例对照研究

2实验性研究有以下特点,除了C

A 可以证实病因假设

B 可以在临床和社区进行

C 先选择病例,再比较暴露因素

D 可以在人群中观察某预防措施的效果

E 可以在临床观察某新药或新疗法的疗效

3实验性研究中采用双盲法的主要目的是D

A 尽可能减少失访

B 减少抽样误差的影响

C 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不知道实验目的

D 消除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对结果的主观影响

E 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特征更具有可比性

4流行病学实验性研究与分析性研究的基本区别C

A 需要计算样本量

B 需要以盲法观察

C 由研究者控制研究因素

D 同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

E 病例需要以公认的诊断标准确定

5临床试验中,某一药物的双盲试验是指E

A 实验组服药,对照组服安慰剂

B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不知道如何分组

C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不知道谁是观察者

D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不知道谁服药物或安慰剂

E 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均不知道如何分组和谁服药物或安慰剂

6以下是临床试验效果的评价指标,除了B

A 有效率

B 患病率

C 治愈率

D 生存率

E 保护率

7 由于实验性研究以人为研究对象,所以必须慎重考虑A

A 医德问题

B 调查员的培训

C 研究的持续时间

D 开展研究的医院

E 调查对象的样本量

8 为避免各种偏倚的影响,最佳的对照类型是C

A 非随机对照

B 历史性对照

C 随机同期对照

D 不同医院的对照

E 不同病种的对照

9 以下哪项研究宜采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C

A 某人群HbsAg筛查

B SARS发病与吃果子狸关系的研究

C AIDS疫苗保护效果的评价

D 肺癌5年生存率研究

E 流感病毒基因变异规律研究

10 100名失眠患者接受气功疗法治疗,随访3个月,80人失眠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E A.气功治疗失眠有效

B.气功治疗失眠无效

C.因样本量不大而无法下结论

D.因观察时间不长而疗效可疑

E.因未设立对照组而无法下结论

11 为探讨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的作用,研究者选择了10万名孕妇,随机分为服用叶酸的实验组和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追踪全部孕妇的胎儿出生情况,观察有无神经管畸形发生。这种研究方法是C

A 现况调查

B 队列研究

C 实验性研究

D 病例对照研究

E 以上都不是

12 如果要评价某一新疗法是否确实有效,最好采用B A.空白对照

B.安慰剂对照

C.已知有效药物对照

D.该药不同剂量的比较

E.人群对照

13 为探讨某治疗方案的疗效,先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实验的第一阶段A组接受治疗,B组接受安慰剂,观察两组的疗效。此阶段结束后,两组患者均停药一段时间进行洗脱。之后将两组在接受治疗措施上对调,A组改为接受安慰剂,B组接受治疗。这种设计称为A

A 交叉对照设计

B 自身对照设计

C 历史性对照设计

D 标准疗法对照设计

E 以上都不是

14在某药物的临床试验中为使两组具备充分的可比性,研究者以研究对象的病历号末位的单双数进行分组,这种方法称为( E )

A 完全随机化

B 区组随机化

C 分层随机化

D 系统随机化

E 未作随机化

15 某项临床试验结果中,以下各项参数表示临床疗效的大小,除了A

A P值

B相对危险度减少(RRR)

C绝对危险度减少(ARR)

D为预防一次不良结果事件所需治疗人数(NNT)

E相对有效增加率(RBI)

16 (多选)在随机对照试验中,常见的偏倚和影响结果的因素有ABCD

A 选择性偏倚

B 测量偏倚

C干扰和沾染

D 依从性

E 混杂偏倚

17 关于疾病预后研究,最常选择的研究设计方案是D

A 描述性研究

B 横断面研究

C 病例对照研究

D 队列研究

E 临床试验

18在预后研究中以下哪种分析方法最为常用E

A 随机化方法

B 限制

C 配对

D 分层

E COX回归分析

19 小样本未分组资料计算生存率用B

A 寿命表法

B Kaplan-Meier法

C 时序检验

D t检验

E F检验

20 大样本分组资料计算生存率用A

A 寿命表法

B Kaplan-Meier法

C 时序检验

D t检验

E F检验

21 某医师近来欲研究急性白血病的生存率和预后因素,随访本院1990年至2000年期间诊断的急性白血病病人,并分析其发病时的临床特征、白血病类型、治疗反应等,研究其预后,这一研究属于D

A 病例对照研究

B 前瞻性队列研究

C 临床试验

D 回顾性队列研究

E 成组病例分析

22 白血病人依次记录有5个日期:①住院日期;

②开始治疗日期;③缓解日期;④复发日期;⑤死亡

日期。研究该疗法的复发率,应使用C

A 开始日期为②,终止日期为④

B开始日期为②,终止日期为⑤

C开始日期为③,终止日期为④

D开始日期为③,终止日期为⑤

E开始日期为①,终止日期为④

23白血病人依次记录有5个日期:①住院日期;

②开始治疗日期;③缓解日期;④复发日期;⑤死亡

日期。研究该疗法的缓解率应该使用A

A 开始日期为②,终止日期为③

B开始日期为②,终止日期为④

C开始日期为③,终止日期为④

D开始日期为③,终止日期为⑤

E开始日期为①,终止日期为③

24白血病人依次记录有5个日期:①住院日期;②开始治疗日期;③缓解日期;④复发日期;⑤死亡日期。研究该疗法的生存率应使用B

A 开始日期为①,终止日期为⑤

B开始日期为②,终止日期为⑤

C开始日期为①,终止日期为④

D开始日期为②,终止日期为④

E开始日期为②,终止日期为③

25 某医院共收治白血病患者200例,治疗后100

例缓解,其中30例在2年内复发,20例因复发而死亡。

白血病复发率是D

A 30/200

B 20/100

C 20/30

D 30/100

E 20/200

病例对照研究习题

C

1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数据如下表,其OR值为:

病例对照合计

暴露18 12 30

非暴露13 19 32

合计31 31 62

A 3.21 B2.33 C2.19 D0.5 E1.6

2.一项病例对照研究,500名病例中有暴露史

者400例,而500名对照中有暴露史者100例,有暴露史的发病率为:E

A 80% B.40% C.20%

D.100%

E.无法计算

3.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得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

示:x2=12.36,P<0.05,OR=3.3,正确的结论为:A病例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E

B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C对照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病例组

D对照组的患病率明显大于病例组

E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少于吸烟者4.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为了增加研究的效率常用1:M匹配,但M的取值一般不超过:C

A .2

B .3 C.4D.5E.6

5.在500名病例与500名对照的配对病例对

照研究中,有400名病例和100名对照有暴露

史,OR值应为:B

A.18

B.16

C.20

D.10

E.无法计算

6.下列哪项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A相对经济C

B根据所得结果可以估计相对危险度

C可以计算发病率

D选择无发病者作为对照

E 对暴露因素的估计可能存在偏性

7.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容易出现

的偏倚是:B

A信息偏倚B选择偏倚

C观察偏倚D混杂偏倚

E诊断偏倚

8.病例对照研究中,比值比(OR)的含义为:

C

A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比

B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差

C病例组的暴露比与对照组的暴露比之比

D对照组的暴露比值处以病例组的暴露比值

E病例组的暴露比与对照组的暴露比之差

二、问答和计算题

1.

有关乳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

(1).现有100例乳腺癌女病人,选对照组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非乳腺癌女患者

(2).假设妇女年轻时怀第一胎可能保护其不患乳腺癌,若进行病列对照研究以检验这一假设,要以社会经济状况为配对条件么?说出你的理由。?

(3).能否用100例患者及100例对照检验未婚妇女乳腺癌率高于已婚妇女这个假设?

没有已婚妇女和未婚妇女的观察人数,不能计算已婚妇女及未婚妇女乳腺癌发病率,无法对其进行比较,不能验证假设。

(4).假定你发现80%的乳腺癌病例是已婚妇女,能否证明结婚可增加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度?

未知对照组情况,不能证明结婚可增加发生乳腺癌危险度。

(5).假若对照组的90%已结婚,请估计未婚妇女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

2.假设酗酒者有较高的汽车意外死亡发生率。请按下述项目设计一个病例对照研究来检验

这个假设。

1)病例的诊断——困难或不困难?你将从哪里去发现?

2)如何选择对照?

3)列出应考虑到的配对对照的条件,其中是否应包括饮酒?

4)你现在需确定每个被研究者的什么特征? 5)在确定这个特征时可能遇到什么困难?

3.请考虑一个病例对照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饮用咖啡是否引起膀胱癌。

(1)对照应就下述变量与病例进行配比:年龄、性别、饮用咖啡的浓度、咖啡加糖和吸烟,请说出你的理由。

应当予以匹配的变量是年龄、性别和吸烟。因为这些变量既与膀胱癌危险有关,又与饮用咖啡有关。

(2)如果进行调查,要询问近期咖啡应用情况吗

由于目前认为癌症主要在暴露于致病因素若干年后才出现,所以应当询问受试对象整个一生或发病前10-20年的咖啡饮用情况,另外鉴于他们已经患病,所以新近咖啡的饮用可能已经有所减少。

(3)你会对温习每个病例的病例报告感到厌倦吗?

检查病例报告是一项十分值得做的工作,因为

这有助于确立该病是否存在。另外记录其组织类型,原因在于每种类型可能有不同的病因从而分别予以研究。

(4)如果应用医院病人做对照,应当避免具有何种特殊疾病的病人?

有些病人可能需要予以删除。例如那些因消化性溃疡而住院治疗的病人,因为他们经常被劝告不要饮用咖啡,如果包括这些病人,会使对照中咖啡饮用情况人为地减少。

5.为了研究吸烟和户外工作(日晒)对唇癌发生的影响,对50-60岁唇癌的病人和作为对照的皮肤癌病人进行了比较,结果如下:

(1)该研究设计属于什么类型的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2)请就对照组的选择进行讨论。

选择皮肤癌病人为对照组不合适,因为皮肤癌在户外工作人员中比户内工作人员更为常见,因此对照组不能反映该群体中暴露发生的情况

(3)请比较户外工作与户内工作相比唇癌的相对危险度。

工作情况

户外 户内 病例 51+15 24+3 对照 6+8 10+5

OR=2.6

(4)按吸烟分层后,再比较户外工作与户内工作的相对危险度。

吸烟情况 吸烟 不吸烟 户外 户内 户外 户内 病例 51 24 15 3 对照 6 10 8 5 OR=3.5 OR=3.1

(5)计算吸烟不吸烟唇癌的相对危险度。

⑸吸烟情况 吸烟 不吸烟 OR 病例 51+24 15+3 3.4

对照 6+10

8+5

(6)按户内外分层后,再计算吸烟与不吸烟的相对危险度。

工作情况

户外 户内 吸烟 不吸烟 吸烟 不吸烟 病例 51 15 24 3 对照 6 8 10 5 OR=4.5 OR=4.0

(7)计算户外工作吸烟者与户内工作不吸烟者的相对危险度。

户外工作吸烟者与户内工作不吸烟者的相对危险度 户外工作吸烟者 户内工作不吸烟者 OR 病例 51 3 14.2 对照 6 5

(8)请就上述结果做出解释,对照组的选择

对结果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结果:⑷和⑹标明户外工作和吸烟可以增加唇癌的危险,未分层时,OR 有所低估,这是因为吸烟与户外工作有联系。吸烟和户外工作的联合作用似乎比相加作用大些。

如果户外工作增加了皮肤癌的危险,皮肤癌作为对照

组则会低估户外工作与唇癌的联系强度。

6.有人研究吸烟与喉癌的关系,其结果见下表。 (1)表中资料源于何种类型的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2)请计算X 2值和进行危险度分析。 分级暴露资料的分析,

X 2=37.58 OR=ad/bc

唇癌 皮肤癌

吸烟、户外工作 51 6 吸烟、户内工作 24 10 不吸烟、户外工作 15 8 不吸烟、户内工作 3 5

吸烟量(支/日) 病例组 对照组 OR 0 6 28 1 2 8 10 16 32 20 48 28 30 18 8 40+ 18 4 会计 108 108

()[]()

()2

30201

22232122

1121///-i i t

i i i i t

i i X m T X m T X a T n n T nT n n V V

n T n ∑

===--=T ===χ

7.有人研究了接触X 线与白血病的关系,见下表 1)表中资料源于何种类型的研究? 2)请计算X 2值和进行相对危险度分析。

1,病例对照研究(1:1配对研究) 2, X 2=6.88 OR=2.5 疾病测量指标分析习题 选择题 1.一种新疗法可以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于是发生下列情况: B A.该病患病率减少 B.该病患病率增加 C.该病发病率增加 D.该病发病率减少 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减少 2.发病率指标来自:C A.对住院病人的调查 B.对门诊病人调查 C.对社区人群的调查 D.对所有病人调查 E.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 3.对爆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是:D A.死亡率 B.发病率 C.患病率 D.病死率 E.罹患率 4.某县有人口10万人,1997年因各种疾病死亡1000人,该年共发生结核300人,原有结核病人400人,1997年共有60人死于结核,请计算:(1)该县的总死亡率;(2)结核病的病死率;(3)结核病的发病率。 该县的总死亡率为:D A.300/10万 B.60/1000 C.60/10万 D.1000/10万 E.资料不足,不能计算 结核病的病死率为:C A.60/300 B.60/400 C.60/700 D.60/1000 E.60/10万 结核病的发病率为:A A.300/10万 B.400/10万 C.700/10万 D.300/1000 E.400/1000 5.1996年,共发生200例某病病人,在1996年年初以知有800例病人,年内因该病死亡40例,年

中人口数1000万,如果该病的发生和因死亡的事

件均匀地分布在全年中,问:

(1) 1996年该病的发病率(1/10万)是:

(200/10000000)*100000=2.0

(2)1996年1月1日该病的患病率(1/10万) ;(800/10000000)*100000=8.0 (3)1996年期间,该病的患病率(1/10万)是: (1000/10000000)*100000=10.0 (4)1996年期间该病的死亡率(1/10万)是: (40/10000000)*100000=0.4 (5)对某种疾病采取一级预防措施,评价其效

果最恰当的指标是该病的:

(1) 1996年该病的发病率(1/10万)是: E

A.0.4

B.8.0

C.10.0

D.1.6

E.2.0 (2)1996年1月1号该病的患病率(1/10万)是B A.0.4 B.8.0 C.10.0 D.1.6 E.2.0 (3)1996年期间,该病的患病率(1/10万)是:C A.0.4 B.8.0 C.10.0 D.1.6 E.2.0 (4)1996年期间该病的死亡率(1/10万)是:A A.0.4 B.8.0 C.10.0 D.1.6 E.2.0 (5)对某种疾病采取一级预防措施,评价其效果最恰当的指标是该病的:C A.死亡率 B.患病率 C.发病率 D.病死率 E.死因构成 6.1990年8月,某远洋客轮上发生一起军团病爆发流行。船离开港口时栽有350名乘客、50

名船员。8月1号前1周内,在一次风暴中有1/7的乘客遇难。8月份第一周中,船上有30人发生军团病。其中一半很快死亡。随后的一周内又有20人发病,但无死亡。假设症状持续1个月,请分别计算: (1)8月1日至8月7日的军团病发病率; 30/350*100%=8.57%

白血病病例数 合计 有职业史 无职业

c b c b +--=2

2)1(χb c

OR =

(2)8月8日至8月14日的军团病发病率;20/335*100%=5.97%

(3)8月1日至8月14日的军团病积累发病率;50/350*100%=14.29%

(4)8月7日的军团病患病率;15/335*100%=4.48%

(5)8月14日的军团病患病率;

35/335*100%=10.45%

(6)8月1日至8月7日的军团病病死率;15/30*100%=50%

(7)8月1日至8月14日的军团病病死率;15/50*100%=30%

(8)8月1日至8月14日的军团病死亡率。15/350*100%=4.29%

7.疾病分布是指:B

A.民族分布、职业分布、性别分布

B.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C.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

D.民族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

E.年龄分布、城乡分布、季节分布

8.某地人口为300万,过去几年每年发生伤害患者病例30例,而某年的发病率为10/10万,这种情况称为:C

A.爆发

B.散发

C.流行

D.大流行

E.世界大流行

9.出生队列分析主要应用于:C?

A.急性传染病和病因不清楚地疾病

B.发病率低的慢性病

C.潜伏期长、暴露因素有变化的疾病

D.出生率

10.不同地区的粗死亡率不能进行直接比较,因为:C

A.不同地区的发病率水平不一样

B.不同地区环境因素不一样

C.不同地区人口年龄构成不一样

D.不同地区医疗诊治不一样

E.不同地区经济水平不一样

名词解析:

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

患病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病死率: 病死率是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PYLL:潜在减寿年数,指某年龄组人口因某病

死亡者的预期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

和,即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

DALY:伤残调整寿命年,指从发病到死亡所

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

散发:指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

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散在发生

爆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

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

流行: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

率水平

移民流行病学:对移民人群的疾病分布进行

研究,以探讨病因。它是通过观察疾病在移民、

移民移入国当地居民及原居地人群间的发病

率、死亡率的差异,从其差异中探讨病因线索,

区分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作用的大小

简答题

1.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有哪些?

?升高因素:

①病程延长; ②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

?③新病例增加(即发病率增高);

?④病例迁入;⑤健康者迁出;

?⑥易感者迁入;⑦诊断水平提高;

?⑧报告率提高.

?降低因素

?①病程缩短;

?②病死率增高;

?③新病例减少(发病率下降);

?④健康者迁入;

?⑤病例迁出;

?⑥治愈率提高

2.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有几种?

有何区别?

(1)横断面分析:是分析同一时期或不同年代不同年龄组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多用于传染病。不能表示同年代出生的各年龄组的死亡趋势,对慢性病和非传染病来说,不能正确显示致病因素与年龄的关系。

(2)出生队列分析:是对同时期出生的一组人随访若干年,观察其死亡情况。该方法可显示致病因素与年龄的关系,在评价疾病年龄分布的长期变化趋势及提供病因线索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发病率和患病率有何不同?有什么联系?

区别:

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

新旧病例所占比例。可按观察时间的不同分为期间患

病率=某观察期间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

同期的平均人口数。患病率通常用来表示病程较长的

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可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

医院床位周转,卫生设施及人力的需要量,医疗质量

的评估和医疗费用的投入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

出现的频率。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

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 。用作描述疾病的分布,通过比

较不同人群的某病发病率来帮助确定可能的病因,探

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说,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

联系: 患病率取决于发病率和病程。患病率的变化反映出发病率的变化或疾病结果的变化或两者兼有。患病率水

平(所有病例)随着发病率(新病例)增高而增高,并随着

疾病恢复的加速或死亡的加速而下降。某地某病发病

率和该病的病程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发病

率*病程 4.简述疾病分布的意义

指各种疾病在空间、时间和人群中的地理流行特征。

由于致病因子、人群特征以及自然、社会环境等多种

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疾病在不同人群、不同地区及

不同时间的流行强度不一,存在状态也不完全相同。疾病的分布既反映了疾病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也集中表现了疾病有关的各种内外环境因素的效应及其互相作用的特点。 某地不同年代按年龄男性肺癌死亡率如表1所示。请完成表2,并根据表1,2资料绘制下列线图:(1)1866、1876、1886年出生队列肺癌死亡率随年龄变化趋势;(2)1966年该地男性肺癌死亡率随年龄变化。请描述出生队列和横断面分析时分布的特点,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二者之间的差异?

答案 1,从1966年该地男性肺癌死亡率的图中可以看出男性肺癌死亡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60岁达到高峰,以后肺癌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但从1866,

1876,1886年出生队列肺癌死亡率的图中可以看

出,不论哪年出生的人随年龄增加,肺癌死亡率增加。 2,造成二者差别原因是分析的方法不同,一是出生队列,另一个是横断面分析。在评价疾病的年龄分布的长期变化趋势时,应用出生队列方法,有助于探明年龄、所处时代特点和暴露经历在疾病的频率变化三者

中的作用。如当某一种疾病在暴露因素很长时间才发病,并且该暴露因素又随着时代发生变化而变化,用横断面的分析方法就不能正确显示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用出生队列分析方法可以纠正这一缺点。 描述性研究习题 选择: 1当对某种疾病或人群健康状态情况不明时,应该从哪类研究开始( B ) 表1 某地不同年代按年龄男性肺癌死亡率(1/1000)

表2某地1866、1876、1886年出生队列男性不同年龄肺癌死亡率

(1/1000)

A 队列研究

B 描述性研究

C 理论性研究

D 实验性研究

E 病例对照研究

2以下是现况调查的目的,除了( C)

A 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

B 描述某些因素或特征与疾病的联系

C 确定某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

D 为评价防治措施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E 调查某地区患病的人群以达到“三早”的目的

3现况调查可以获得( B)

A 发病率

B 患病率

C 相对危险度

D 特异危险度

E 以上都不是

4以下关于普查的错误叙述是( D )

A 普查耗费人力物力,成本较高

B 普查可以发现人群中的全部病例

C 普查可以达到早期发现病人的目的

D 通过普查可以得到某种疾病的发病率

E 普查适用于有简便而准确的检测手段和方法的疾病5以下关于抽样调查的正确叙述是( A)

A 抽样调查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

B 抽样调查适用于调查变异较大的资料

C 抽样调查的设计简单,资料容易分析

D 抽样调查适用于调查疾病发生频率较低的疾病

E 抽样调查的调查工作不容易做的细致,常难免漏查调查对象

6在东北三省进行糖尿病患病情况的调查宜采用下列哪种抽样方法A

A 多级抽样

B 系统抽样

C 整群抽样

D 分层抽样

E 单纯随机抽样

7下列哪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大( C)

A 多级抽样

B 系统抽样

C 整群抽样

D 分层抽样

E 单纯随机抽样

8系统抽样的方法是( D)A 按照地区系统进行抽样

B 按照行政系统进行抽样

C 利用随机数字表进行抽样

D 按照一定比例或间隔抽取调查单位

E 以上都不是

9以下是现况调查样本量的决定因素,除了( B)

A 把握度

B 发病率

C 允许误差

D 变异程度

E 预期现患率

10要保证抽样调查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真实情况,在于(D)

A 样本有代表性

B 样本量足够大

C 调查和测量的方法可靠

D以上都对

E以上都不对

11以下关于调查表的叙述,错误的是( E)

A 调查表可分为自评和他评调查表两大类

B 调查表设计时,对于分类变量最好采用定式问题

C 调查表在正式使用以前应预先在少数人中进行预调查

D 调查表设计时,对于连续性分布的变量应采用开放式的问题

E 流行病学研究中多采用“非标准化”调查,即由调查员决定如何提问

12进行一次肥胖与高血压关系的现况调查,调查资料整理如下表:

肥胖与高血压关系的调查结果(单位:人)

类型低血压正常血压高血压合计

肥胖50 50 100 200

正常体重170 30 100 200

消瘦380 20 100 500

合计600 100 300 1000

上述资料中,结论不正确的是( E)

A 25%的肥胖者为低血压

B 50%的肥胖者患高血压

C 50%的正常血压者是肥胖的

D 1/3的高血压患者是肥胖的

E 20%的高血压患者是消瘦的

13在某市举行的一次大型会议上,会议代表中发生了原因不明的上呼吸道疾病。为确定该病的罹患率,对居住在6个旅馆的代表进行调查以了解发病情况。由

于调查全部代表难以实施,故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获得了较真实的资料,这是因为此次调查C

A 识别出全部病例

B 可以消除抽样误差

C 使每个代表都有同样的机会被进行抽样调查

D 可以避免因选择住宿代表时带来的各种偏倚

E 随机抽样的数据比调查全部住宿代表的数据易于处理

15某地区进行学龄儿童流脑疫苗接种率调查,首先将该地区各县分为好、中、差三类,然后在每类中随机抽1/10的学龄儿童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属于C

A 多级抽样

B 系统抽样

C 分层抽样

D 整群抽样

E 单纯随机抽样

16在某地区进行居民膳食状况的调查,计划从2000户居民中抽取100户作为样本。以每隔20户选取一户的方法进行抽样,这种方法属于( B)

A 多级抽样

B 系统抽样

C 分层抽样

D 整群抽样

E 单纯随机抽样

17在一次社区消化性溃疡的横断面调查中发现35—49岁男性符合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的为80/105,而同龄女性为90/105。以下论述哪项正确( E)

A 本次调查所得的结果为发病率

B 本次调查所得的结果实际上是构成比

C 通过本项研究可以推断妇女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大于男性

D 通过本项研究可以推断35~49岁妇女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大于男性

E 以上均不正确

共同题干(18~20)

1990年在某城区10万人口中进行脑卒中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该区人口中该年由于各种原因共死亡1000人。有370人第一次经医师确诊为脑卒中,其中男性为200人,女性为170人。脑卒中患者中当年已有280人死亡,其中女性135人。

18该城区1990年脑卒中发病率为( D)

A 200/10万

B 80/10万

C 135/10万

D 370/10万

E 170/10万

19该城区男女脑卒中发病率之比为( A)

A 1:0.85

B 1:0.93

C 1:0.73

D 1:0.54

E 难以计算

20该城区男女脑卒中死亡率之比为( A/D?)

A 1:0.93

14下表为一次宴会后发生的食物中毒的调查结果。

宴会后发生的食物中毒的调查结果

吃冷拌海带者未吃冷拌海带者

人数发病人数罹患率

(%) 人数发病人数罹患率

(%)

吃烤牛肉者

未吃烤牛肉者150 106 70.06

42 33 78.57

72 2 2.77

26 0 0

根据上述资料,引起此次食物中毒最可能的原因

A 烤牛肉

B 冷拌海带

C 冷拌海带加烤牛肉

D 吃冷拌海带而未吃烤牛肉

E 冷拌海带和烤牛肉均未吃

B 1:0.85

C 1:0.73

D 1:0.76

E 难以计算

共同题干(21—23)

某项研究在甲城市所有20所小学的约20000名小学生中进行近视患病率的调查,该研究以学校为单位,随机抽取4所小学,将抽到的学校的全部学生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近视患病率为15%。而另一项在乙城市中进行的研究表明,小学生近视的患病率为14%。比较两个城市小学做眼保健操的情况发现,乙城市小学普遍在课间设有眼保健操时间,并有教师监督,而甲城市无此措施。

21.在甲城市中进行的研究所选用的抽样方法为( D)

A 多级抽样

B 系统抽样

C 分层抽样

D 整群抽样

E 单纯随机抽样

22.以下对该抽样方法的错误描述是( B)

A 该方法便于组织

B 该方法抽样误差较小

C 该方法容易控制调查质量

D 该方法容易被调查对象接受

E 该方法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

23.通过该项研究能得出如下哪个结论(E)

A 眼保健操措施的实施与小学生近视患病情况有关

B 眼保健操措施的实施与小学生近视患病情况无关

C 甲城市小学生近视患病率高于乙城市小学生近视患病率

D 甲城市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与乙城市小学生近视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

E 以上均不对

24从总体中抽取若干群对象后对其群内全部单位进行调查的方法是( E )

A 系统抽样

B 整群抽样

C 分层抽样

D 多级抽样

E 简单随机抽样

A 患病率

B 检出率

C 保护率

D 罹病率

E 病死率

问题(25—27)

25要说明胃癌的严重程度,宜采用的指标是( E) 26要调查冠心病的分布情况,宜采用的指标是( A) 27要评价风疹疫苗的预防效果,宜采用的指标是( C)

二、名词解释

1 现况调查:研究特定时点或期间和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

2普查:调查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总体)。

3抽样调查:随机抽样,调查特定时点、特定范围人群的一个代表性样本,以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

4生态学研究:描述性研究的一种,以群体为观察和分析单位,在群体的水平上研究某种因素与疾病的关系,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状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三、思考题

1简述现况调查的目的

掌握目标群体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

提供疾病病因研究的线索

确定高危人群

评价疾病监测、预防接种等防治措施效果

2简述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普查的优缺点

①优点:能提供疾病分布情况和流行因素或病因线索;能起到普及医学科学知识的作用;能发现人群中的全部病例,使其得到及时治疗。

②缺点:工作量大,难免有遗漏;需大量人力、物力,成本高;不能获得发病率资料。

抽样调查

(1)优点:省时间、人力和物力,调查范围小,调查工作容易做得细致,适于调查发病率较高的疾病。(2)缺点:设计、实施与资料分析均比较复杂;重复、遗漏不易发现,且不适于变异过大的资料。

3为什么一次现况调查只能得到患病率,而不能计算发病率

由于现况调查是在一个时点或短时期内收集资料,无法区分新发病例和旧病例,因此不能计算发病率。

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

l 将一个已知灵敏度和特异度的筛检试验应用于A、B 两个群体。欲筛检疾病的患病率在A人群和B人群分别为10%和1%,下述哪项是真实的B

A 在试验阴性者中假阴性者所占比例,A人群低于

B 人群

B 在试验阳性者中假阳性者所占比例,A人群低于B 人群

C 可靠性,A人群高于B人群

D 特异度,A人群低于B人群

E 灵敏度,A人群高于B人群

2 影响筛检试验阳性预测值的是E

A 发病率

B 死亡率

C 罹患率

D 生存率

E 患病率

3 影响筛检试验阴性预测值的是E

A 发病率

B 死亡率

C 罹患率

D 生存率

E 患病率

4为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对几个独立试验可B

A 串联使用

B 并联使用

C 先串联后并联D.要求每个试验假阳性率低

E.要求每个试验特异度高

5在血糖筛检工作中,若将某血糖检验方法的异常标准分别定为>130mg/100ml和>160mg/100ml时,这意味着C

A 采用前一标准时试验的假阴性率较采用后一标准时更高

B 采用前一标准时试验的特异度较采用后一标准时更高

C 采用前一标准时试验的灵敏度较采用后一标准时更高

D 采用前一标准时试验的约登指数较采用后一标准时更高

E 采用前一标准时试验诊断糖尿病的准确程度较采用后一标准时更高

6反映诊断试验可靠性的指标是E

A 灵敏度

B 特异度

C 约登指数

D 阳性似然比

E 符合率

7反映筛检试验信度的指标是E

A 灵敏度

B 特异度

C 约登指数

D 阳性似然比

E 符合率

8诊断试验的可靠性受哪些因素的影响C

A 受检者的个体变异、观察者变异、医院环境变异的影响

B 受检者的个体变异、生活环境变异、试验方法变异

C 受检者的个体变异、观察者变异、试验方法变异

D 医院环境变异、观察者变异、试验方法变异

E 医院环境变异、生活环境变异、试验方法变异

9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A

A 被试验的测定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

B 是重复试验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

C 是观察者对测量结果判断的一致程度

D 是试验结果表明有无疾病的概率

E 指病例被试验判为阳性的百分比

10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D

A 一般可从真实性、可靠性、效益三方面评价诊断试验

B 评价诊断试验可靠性的指标是Kappa值

C 评价诊断试验效益的指标是预测值

D 评价诊断试验可靠性的指标是灵敏度和特异度

E 评价诊断试验真实性的指标是灵敏度和特异度

11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A 灵敏度也称真阳性率

B 灵敏度也称真阴性率

C 灵敏度也称假阳性率

D 灵敏度也称假阴性率

E 灵敏度也称符合率

12 下列哪项不是评价诊断试验的指标B

A 符合率

B 相对危险度

C 预测值

D 似然比

E Kappa值

13 评价某诊断试验诊断某病的价值时,研究对象必须为B

A 一组被金标准确诊的该病患者和一组被金标准排除该病的健康人

B 一组被金标准确诊的该病患者和一组被金标准排除该病而且未患能影响试验结果的疾病的人

C 一组被金标准确诊的该病患者和一组被金标准排除该病的其他疾病患者

D 一组被金标准确诊的该病患者

E 到医院就诊的患者

14 在1000名60岁以上男性中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测定,该人群前列腺癌的现患率为10%;测定人群中有70例前列腺癌病人PSA检查异常。该资料能否计算PSA检查的灵敏度C

A 不能,因为没有非患者人数

B 不能,因为没有患者人数

C 能,因为可计算患者人数

D 能,因为可计算非患者人数

E 以上都不对

15在1000名60岁以上男性中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测定,该人群前列腺癌的现患率为10%;非患者中有90人PSA检查异常。该资料能否计算PSA检查的

特异度D

A 不能,因为没有非患者人数

B 不能,因为没有患者人数

C 能,因为可计算患者人数

D 能,因为可计算非患者人数

E 以上都不对

16在1000例60岁以上男性中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测定,该人群的前列腺癌病人中有70例PSA检查异常;非患者中90人PSA检查异常。该资料能否计算PSA检查用于该人群前列腺癌筛检时的阳性预测值A

A 能,因为有PSA检查异常者数

B 能,因为有PSA检查正常者数

C 不能,因为没有该人群的总人口数

D 不能,因为没有该人群的病例数

E 以上都不对

17在1000名60岁以上男性中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测定,该人群前列腺癌的现患率为10%;该病患者中有70例PSA检查异常。该资料能否计算PSA检查的粗一致性A

A 不能,因为没有非患者人数

B 不能,因为没有患者人数

C 能,因为可计算患者人数

D 能,因为可计算非患者人数

E 以上都不对

18在1000名60岁以上男性中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测定,该人群前列腺癌的现患率为10%;该病患者中有70例PSA检查异常。该资料能否计算PSA检查的阳性似然比。A

A 不能,因为没有非患者人数

B 不能,因为没有患者人数

C 能,因为可计算患者人数

D 能,因为可计算非患者人数

E 以上都不对

19在1000名60岁以上男性中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测定,该人群前列腺癌的现患率为10%、患者中有70例PSA检查异常、非患者中90人PSA检查异常。该资料能否计算PSA检查的约登指数A

A 能,因为具备计算条件

B 能,因为可计算非患者人数

C 不能,因为没有非患者人数

D 不能,因为没有患者人数

E 以上都不对

共同题干(20—21)

将一子宫颈癌筛检试验应用于400名经活检证实患子宫颈癌的妇女和400名未患子宫颈癌的妇女。子宫颈癌妇女中有100人出现阳性结果;未患子宫颈癌的妇女中有50人出现阳性结果。

20该试验的灵敏度为C

A 88%

B 67%

C 25%

D 54%

E 56%

21该试验的特异度为A

A 88%

B 67%

C 25%

D 54%

E 56%

A 灵敏度高些

B 特异度高些

C 粗一致性高些

D 约登指数低些

E 约登指数高些

问题(22—23)

22漏诊可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时,要求诊断试验A

23误诊可给病人造成严重精神负担时,要求诊断试验B

A 约登指数升高

B 特异度升高

C 阳性预测值升高

D 阴性预测值升高

E 灵敏度升高

问题(24~25)

24 两个诊断试验串联时,可使BC

25 某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升高时A

名词解释

Screening:筛检,通过快速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措施,将可能有病但表面健康的人,同那些可能无病的人区分开来。

金标准:是指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可靠的方法。也称标准诊断。

灵敏度:指金标准确诊的病例被试验判为阳性的百分比,可衡量正确地诊断出患某病者的能力。

阳性似然比:是试验结果真阳性率与假阳性率之比。

特异度: 指金标准确诊的非病例被试验判为阴性的百分比,可衡量正确地识别非病例的能力。

阳性预测值: 指真阳性人数占试验阳性人数的百分比,表示试验结果阳性者为真病例的概率。

ROC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是以真阳性率(灵敏度)为纵坐标,假阳性率(1-特异度)为横坐标作图所得出的曲线,以表示灵敏度与特异度之间相互关

系的一种方法。 思考题

1诊断试验的联合应用有几种方法?如何进行?不同的方法对试验的真实性和预测值有何影响?

2在一项糖尿病的筛检试验中,获得资料如下表,试对该试验的真实性做出评价。

糖尿病的筛检试验

试验 糖尿病人 非糖尿病人 合计 阳性 65 263 328 阴性 5 247 252 合计 70 510 580

1.(1)x 2=(b-c )2/(b+c )=(35-60)2

/(35+60)

=6.58 (3分)

(2) OR=c/b=60/35=1.71 (3分) (3))

58.6/

96.11()

/96.11(71.1%952±±==x OR CI OR (3

分)

(4) AFe=(OR-1)/OR ×100%=42% (3分) 结论:淋巴细胞白血病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关,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归因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部分为42%。(3分) 2.灵敏度=92.86%(2分),假阳性率=7.14%(1分),特异度=48.43%(2分),假阴性率=51.57%(1分),约等指数=41.29%(2分),阳性似然比=1.80(2分),阴性似然比=0.147(2分),一致性=53.79%(2分)。

结论: 该试验灵敏度较高,特异度一般,误诊率较高,一致性一般(1分)。

3 以尿糖与餐后血糖试验筛检糖尿病的结果如下表所

示,请计算两者串联应用与并联应用时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联合试验筛检糖尿病的结果

试验结果 糖尿病病人 非糖尿病病人 尿糖 血糖 - - + - - + + + 35 7599 14 10 33 11 117 21 合计 199 7641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

传染病学重点知识点 一. 感染过程的表现: 1.清除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结局:病原体被清除,感染者获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免疫力不牢固,再受感染而发病;小部分成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4.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按病原体种类分:带病毒者,带菌者,带虫者 按发生和持续时间长短分: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 按携带持续时间分:急性携带者(<3months),慢性携带者(>3months) 5.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以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在此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系非感染源,不同于病原携带状态)。注意:1)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重最低 2)上述五种表现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变。 二.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1.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1)患者(2)隐性感染者(3)病原携带者(4)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1)呼吸道传播(2) 消化道传播(3)接触传播(4)虫媒传播(5)血液、体液传播 3.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susceptible person),他们对病原体都具有易感性(susceptibility)。当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达到一定水平,若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时,则很容易发生该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的周期性(periodicity):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经过一次流行之后,需待几年当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发生另一次流行的现象。 三.传染病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坚持综合治疗的原则即治疗、护理、隔离与消毒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病原治疗并重的原则 (二). 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及支持治疗2.病原治疗3.对症治疗4.康复治疗5.中医中药治疗 四. 我国法定传染病包括几类几种?按甲类传染病预防,管理的包括哪几种? 法定传染病分为3类38种(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1种)。 甲类 (1.鼠疫、2.霍乱)强制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2h内,农村不超过6h上报。 乙类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4.艾滋病、5.病毒性肝炎、6.脊髓灰质炎、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8.麻疹、9.流行性出血热、10.狂犬病、11.流行性乙型脑炎、12.登革热、13.炭疽、14.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15.肺结核、16.伤寒和副伤寒、17.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8.百日咳、19.白喉、20.新生儿破伤风、21.猩红热、22.布鲁氏菌病、23.淋病、24.梅毒、25.钩端螺旋体病、26.血吸虫病、27.疟疾 ) 为严格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6h内,农村不超过12h上报,其中,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丙类(28.流行性感冒、29.流行性腮腺炎、30.风疹、31.急性出血性结膜炎、32.麻风病、33.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34.黑热病、35.包虫病、36.丝虫病,37.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38.手足口病)为监测管理传染病。

流行病学考试重点

流行病学 1.发病指标:①发病率(incidence rate)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 率,常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和评价防制措施效果;②罹患率(attack rate)与发病率同样是测量新发病例的频率指标,一般用于衡量小范围、短时间的发病频率,观察时间以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时间单位,多用于描述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及传染病的暴发流行;③患病率(prevalence rate)亦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④感染率(infection rate)指在受检查的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比率,通常用百 分率表示;⑤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也称二代发病率,指在一定观察期内某种传染病在家庭易感接触者中二代病例的百分率。自原发病例出现后,在该病最短至最长潜伏期之间发生的病例称为续发病例,即二代病例。继发率=易感接触者中的续发病例数/易感接触者总数*100%。计算续发率要掌握的资料有:原发病的发病时间、接触者中易感者人数、观察期内的二代病例数。 2.患病率与发病率区别:①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内所调查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的总和, 而发病率分子为异性时期内暴露人群中某病的新发病例数;②患病率是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是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的静态指标,而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的疾病频率,是衡量疾病发生情况的动态指标。 3.死亡指标:①死亡率(mortality rate)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时期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 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其分子为死亡人数,分母为该人群年平均人口数。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是一种未经过调整的死亡率,所以通常被称为粗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是衡量人群因病伤死亡危险大小的指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卫生水平的综合反映。按疾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种族等分类计算的死亡率称为死亡专率(specific death rate),常用于探讨疾病的病因和评价防制措施。②病死率(fatality rate)表示一定期间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通常用于病程较短的急性病。③生存率(survival rate)指患某种疾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措施的病人)经n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占观察病例总数的比例。④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是指某病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造成的寿命损失。PYLL是测量人群疾病负担常用的指标,也是评价人群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用途:(1)可以反映各种死因对人群寿命的危害程度;(2)有助于确定该地区(县)的重点疾病并为制定合适该地区(县)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3)可用于评价疾病防制措施效果;(4)对不同疾病连续多年计算潜在减寿年数,可以了解疾病发展趋势。⑤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是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包括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和疾病所致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用途:(1)有助于宏观上认识疾病和控制疾病;(2)有助于确定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以及相应疾病的高危人群和高发地区,为正确制定防治对策与措施提供重要信息和依据;(3)用于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4.疾病流行强度:指某病在一定时期内,某地区某人群中发病率的变化及其病例期间的联 系程度。描述常用术语有:①散发(sporadic)是指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之间无明显联系。②流行(epidemic)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率水平。③暴发(outbreak)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④大流行:即疾病蔓延迅速,涉及地域广,往往在比较短的期间内越过省界、

暨南大学流行病学 试卷及答案

暨南大学考试试卷一、名词解释(请将答案写在后附白纸上。每题2分,共20分) 1. 队列研究 2. 流行 3. 冰山现象 4. 金标准 5. 疾病监测 6. A型药物不良 反应 7. 偏倚 8. 医院感染 9. 暴露 10.失效安全数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和理论研究三大类。 2. 偏倚按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和。 3. 形成病因假设时常用的Mill准则包括:求同法,,,类推法和排除法 4. 2004年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法定报告的乙类病种中、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三种传染病采取甲类的防制措施。 5. 院感监测常用的指标有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患病率、、和。 6. 队列研究根据观察开始的时间可为和两种类型。 7. 临床试验研究要遵循的三个原则是,和。 8. 病例对照研究类型主要有和。 9. 医院感染的种类包括自身感染,,和代入传染。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10分) 1.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 A.该病发病率将增加 B.该病发病率将减少 C.该病患病率将增加 D.该病患病率将减少 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 2.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 A.年龄、性别和种族 B.职业、家庭和环境 C.国家、地区和城乡 D.时间、地区和人群 E.家庭、社会、国家 3.慢性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主要意义取决于:() A.职业和个人卫生习惯 B.排菌时间的长短

C.活动范围的大小 D.携带病原体的多少 E.排菌量的大小 4.构成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三个条件:()A.生活条件、经济条件、文化素养 B.年龄、性别、职业 C.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D.病情轻重、接触者的多少、疫源地是否经过消毒E.以上均是 5.经空气传播的疾病的流行特征是:() A.疾病的发生与季节有关,多见于冬春季 B.传播广泛,发病率高 C.在未经免疫的人群中,发病率呈周期性变化 D.儿童多发 E.以上都是 6.现况调查主要分析指标是:() A.发病率B.病死率C.死亡率 D.患病率 E.罹患率 7.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新病例的优点是:() A.需要的样本较小 B.保密性问题较少 C.可以减小回忆偏倚 D.费用较低 E.便于发现病例 8.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区别是:() A.年龄不同 B.性别不同 C.目标人群不同 D.干预措施不同 E.观察指标不同 9.为探索新生儿黄疸的病因,研究者选择了100例确诊为新生儿黄疸病例,同时选择了同期同医院确诊没有黄疸的新生儿100例。然后查询产妇的分娩记录,了解分娩及产后的各种暴露情况,这种研究是:() A.临床试验 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现况研究 10.对头胎的孕妇进行随访观察,询问并记录她孕期的吸烟情况,而后研究分析吸烟史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联系,这种研究类型是:() A.临床试验 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三级教育培训试题及答案.doc

厂级培训教育试题 姓名______分数______ 一、填空题(40分) 1、三级安全教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2、当泄漏现场有人受到危险化学品伤害时,应立即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发生化学品泄漏,在泄漏扩散区域应该向____方向移动。 4、危险化学品就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等危险特性的化学品。 5、危险化学品事故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6、物质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____、____、____。 7、苯乙烯的灭火方法____、____。 8、邻苯二甲酸酐灭火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 9、化工生产的“三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单位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10分) 1、不饱和聚酯树脂属于剧毒品() 2、职工对违章指挥或强令冒险作业,有权决绝执行。() 3、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

4、对固态的酸进行处理时,可以不用辅助工具,直接用手操作。() 5、在充满可燃气体的环境中,可以使用手动电动工具。() 三、问答题(30分) 1、邻苯二甲酸酐的腐蚀性表现在那几方面? 2、简单叙述苯乙烯的危害和急救措施? 四、论述题(20分) 简述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权利和义务?

车间级培训试题 姓名______分数_____ 一、填空题 1、事故管理的四不放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____和____的劳动防护用品。 3、易燃易爆危险胡血拼场所的照明应采用____灯具。 4、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 5、邻苯二甲酸酐属于_____化学品。 6、搬运剧毒化学品后,应该________。 7、强酸灼伤皮肤不能用______冲洗。 8、投料岗位存在____、____、____、____等危害。 9、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坚持“三定”即____、____、____。 10、不饱和聚酯树脂含有____的苯乙烯。 二、判断题 1、如果有化学品进入眼睛,应立即用干净手帕擦拭。() 2、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时,应所有的人员参加事故救援。() 3、任何电器设备,在未验明无电之前,一律认为有电。() 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但在生产任务

流行病学复习要点

(绪论) 1、流行病学的定义: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按研究设计类型分类,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试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3、流行病学认识疾病的途径是: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病因与疾病的分布) 1、病因:与疾病发生和流行有关因素的总和。一般认为,那些能使人群的发病概率升高的一切因素都是病因。 2、疾病发生的三要素(病因三要素):致病因子、宿主、环境。 3、共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因果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例如:甲肝的发病率与生食毛蚶的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4、流行病学探索病因的一般程序是:从统计学关联(相关)到因果关联。(相关不等于因果,因果也不一定相关)。 5、衡量疾病危险度的指标是:发病率。 发病率=某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 同期暴露人口× K 一般为1年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6、较短时间内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是:罹患率。 罹患率=观察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 同期暴露人口× K 7、适用于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的指标是: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患病率=某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现(新+旧)患病例数/ 同期平均人口× K 8、续发率又称“二代发病率”。 续发率=接触者中二代病例数/ 接触原发病例的易感者人数× K 9、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 10、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人群、地区、时间分布。 人群分布(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家庭)、地区分布(国家间、国内、城乡、局部地区)、时间分布(流行、爆发、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 11、横断面分析(属描述性研究)是指:对同一时期不同年龄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分析。 12、易感人口增加,导致麻疹流行:宿主因素发生变化,宿主比重增加。 13、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引起流感流行:环境因素不变,病因比重增加。 14、夏季气温高、雨量多、蚊媒密度增加,引起乙脑流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病因比重加重。 15、战争年代因饥荒、贫穷、流离失所、生活条件恶劣,引起传染病流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宿主比重加重。 16、自然疫源性疾病: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是依靠自然界的野生动物绵延繁殖,人只在偶然的情况下才感染该疾病。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森林脑炎、狂犬病、鼠疫、莱姆病等。 (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对病因不明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寻找病因线索。主要用途是:提出病因假说。 2、进行爆发调查时的首要工作是:核实诊断。 3、某病的流行曲线只有一个高峰,所有病例都集中在该病的常见潜伏期内,据

疾病预防控制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传染病学考试题库【2020年最新】

1、单项选择题我国法定的传染病分为() A.2大类25种 B.2大类35种 C.3大类25种 D.3大类30种 E.3大类35种 本题答案: E 2、填空题布氏杆菌病主要经()传染,以()为主要表现。 本题答案:皮肤粘膜接触寒战;高热、多汗和游走性关节痛本题解析:试题答案皮肤粘膜接触寒战;高热、多汗和游走性关节痛 3、问答题简述暴发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本题答案:要点:①黄疸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高于171本题解析:试题答案要点:①黄疸 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高于171μmol/L;②肝脏进行性缩小、肝臭;③出血倾向,PTA低于40%;④腹水、中毒性鼓肠;⑤精神神经系统症状(肝性脑病):有定时、定向障碍,计算能力下降,精神异常,烦躁不安,嗜睡等。早期肝昏迷可出现扑翼样震颤;⑥肝肾综合征: 出现少尿甚至无尿,血尿素氮升高等。 4、单项选择题司他夫定(stavudine)() A.免疫调节剂 B.β-内酰胺酶抑制剂 C.蛋白酶抑制剂 D.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E.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本题答案: D 5、多项选择题某患者疑诊肾综合征出血热,血象检查会出现哪些改变:() A.白细胞总数增高 B.中性粒细胞增高 C.淋巴细胞增高 D.出现异常淋巴细胞 E.血小板减少

本题答案:A,B,C,D,E 6、单项选择题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的三个环节是() A.传染源、传播途径和健康人 B.病人、传播途径和人群 C.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D.病原体携带者、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E.受感染的人和动物、易感人群 本题答案: C 7、单项选择题脑膜炎球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A.内毒素 B.外毒素 C.肠毒素 D.直接致组织坏死作用 E.神经毒素 本题答案: A 8、多项选择题有关HIV感染Ⅱ期正确的描述是:() A.为无症状感染期 B.时间不长于2年 C.全身有多组淋巴结肿大 D.有传染性 E.血中能检测到HIV及其核心蛋白和包膜蛋白的抗体 本题答案:A,D,E 9、单项选择题自疟疾非流行区到海南旅游,预防措施可采取:()https://www.doczj.com/doc/603782235.html, A.乙胺嘧啶25mg,每周1次 B.氯喹0.3g,每周1次 C.哌喹0.6g,2~4周1次 D.甲氟喹0.25g,每周1次 E.周效磺胺0.5g,每周1次 本题答案: A

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姓名: 工号: 成绩: 一.填空: (每题3分) 1.我国的安全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我国的消防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3.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是企业安全教育基础制度,三级教育是指(入厂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正式颁布实施的时间是(2002.11.1). 5.生产过程中的三违是指(违障指挥)(违障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6.职业病防冶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冶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冶理) 7.国家规定的安全色有(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8.任何电器设备.线路在没有验明无电前以前,都视为(有电). 9.灭火器的指针在(红色)区就达不到灭火效果,在(绿色)区是正常灭火效果. 10.灭火的方法有(冷却法)(隔离法)(窒息法)三种方法. 二.选择题: (每题3分) 1.推车试干粉灭火器一般有( B )几个人来共同操作. A. 一个人 B. 二个人 C. 三个人 2.试用二氧化氮干粉灭火器时人应站在( A ).

A. 上风向 B. 下风响 C. 无一定位置 D.想站那就站那 3.修理机器.电器设备时必须在动力开关处,挂上( C )警示牌. A.注意安全 B. 有电危险 C. 有人工作,严禁合闸 D. 正在维修小心危险. 4.<<劳动法>>规定,凡从事(C )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相应的作业资格. A.露天作业 B. 水上作业 C. 特种作业 D. 机床作业 5.在气温较高的环境下,由于身体热量不能及时散发体温失调,则容易因起(A ). A.中暑 B. 心脏病 C. 感冒 D. 高血压 6. 220伏电器着火,用带电用水灭火应不上于( B) A.三米 B. 五米 C. 二米 7.在劳动生产过程中违反单位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违反工艺技术 安全管理等方面规定,属于( B ). A.违反劳动纪律 B. 违章操作 C. 违反法律法规 三.判断题: (每题3分 ) 1.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应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义务. ( √ ) 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可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3.《《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尊守安全操作规程,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障脂挥,强令冒险作业可以拒绝执 行.(√ )

流行病学笔记521

流行病学(Epiolemiology)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简述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及其任务与用途 研究范围: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任务分为三个阶段:揭示现象、找出原因和提供措施。 用途:研究人群健康、疾病消长以及疾病特征变化的规律。对社区和人群健康做出诊断。用于卫生决策和评价。疾病预防。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方法或措施的效果评价 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群体特征、社会医学的特征、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对比的特征、多病因论、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流行病学认识疾病的途径是: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病案报告、横断面调查、生态学研究)、分析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试验性研究(现场试验、临床试验、社区试验)、理论性研究。 生态学研究:比较不同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态,他们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以了解某疾病或健康状态在不同人群中分布有无异同点,从而探索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找出值得进一步深入分析的线索。 预调查:为评价开展大规模研究设计的可行性,预先在一小范围内用所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试验的一种调查研究。 率、比、构成比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率(rate)比(ratio) 构成比(proportion) 测量一个时间范围内某事件发生的频率或强度比较两个独立事件大小 的指标(A/B) 说明某特定事件在总事件数中 所占的比重(A/A+B) 有时间单位无时间单位无时间单位 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不能从单次观察中获得横断面观察结果,一次观 察既可获得 横断面观察结果,一次观察既可 获得 不同地区或人群的构成比能相互比较吗? 构成比不能说明某件事件的频率,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构成比不能当率使用,构成比不能相互比较。 给出数据,计算发病率,罹患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 1)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年、季、月),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或强度。发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 2)罹患率与发病率同样是测量新发病例的频率指标。罹患率=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罹患率用于衡量小范围、短时间新发病例的频率。其优点是可以根据暴露程度精确地测量发病几率。 3)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流行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患病率=特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暴露观察人口数*K。 4)死亡率: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是测量人 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死亡率=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K 5)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病死率与死亡率不同,病死率并非真正的率,只是一个比值。病死率=一定时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确诊 的某病病例数*100%。 累积发病率(cumulative incidence, CI):指某一固定人群在一时期内某病新发生例数 与观察开始时总人数之比。观察时间越长,则病例发生越多,所以CI表示发病率的累积影响。适用于样本量大,人口稳定,比较整齐的资料。N年某病累积发病率=n年内的新发病例数/观察开始时的人口数*k。 发病密度的概念和什么情况下使用。 发病密度(incidence density,ID):当观察的人口不稳定时,观察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不一,以及各种原因造成失访,每个观察对象随访的时间不同,用总人数为单位计算率是不合理的。此时用人时为单位计算发病率,称为发病密度。人时,是以观察人数乘以观察时间,时间单位可以用年、月、日等,最常用的是年。发病密度=某人群观察期内的发病例数/观察期内的观察对象人时数*K. 某病的患病率增高:病程延长、寿命延长、新病例增加、病例迁入、健康者迁出、易感者迁入、诊断 水平提高、报告率提高。患病率减低:病程缩短、病死率增高、新病例减少、健康者迁入、病例迁出、治愈率提高。 患病率的意义和用途是什么? 患病率对于病程短的疾病价值不大,而对于病程长的一些慢性病的流行状况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可反映某地区人群对某疾病的疾病负担程度。可依据患病率来合理的的规划卫生设施、人力物力及卫生资源,研究疾病流行因素及监测慢性病的控制效果等。 发病率与患病率的主要区别及联系 ,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或强度。发 病率=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流行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患病率=特定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暴露观察人口数*K。 2)发病率与患病率的主要区别: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所调查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 而不管这些病例的发病时间;发病率的分子为一定时期暴露人群中新发生的病例数。患病率是由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是一种静态指标;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的疾病频率,衡量疾病的出现,为动态指标。患病率反映人群对疾病的负担程度,一次调查既可获得,不能反映出影响疾病因素的波动,多用于慢性病。发病率需要至少两次调查才能获得,描述影响疾病因素的波动 3)发病率与患病率的联系: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病程在相当长的期间内保持稳定时,则患病率、发病率和病程三者之间存在下述关系: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感染率、续发率。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笔记复习资料

概述: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 )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 )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 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 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感染与免疫 一.感染(infection )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 )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 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 )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reinfection )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混合感染(coinfection )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 )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继发性感染(sec on daryi nfection )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 其他病原体感染。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1. 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 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 ):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 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结局:大多数获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无症状携带者,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 3. 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 ):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

流行病学题库1-2-10

流行病学题库1-2-10

问题: [单选,A1型题]下列哪一项不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 A.传染病流行 B.易感人口的迁出 C.计划免疫 D.免疫人口的死亡 E.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免疫人口死亡会导致人群易感性升高。

问题: [单选,A1型题]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暴露标志和效应标志是结合疾病的不同阶段和研究需要确定的;根据研究目的不同,许多情况下,一项生物标志() A.作为暴露标志就不能作为效应标志 B.作为效应标志就不能作为暴露标志 C.有时作为效应标志,有时也可作为暴露标志 D.可以同时既是暴露标志又是效应标志 E.只是作为暴露标志 本题考点为充分理解暴露发病连续带模型的含义。根据暴露发病连续带模型,暴露和效应是相对的。因此很多情况下,一项生物标志在某个研究中可能是效应标志,而在下一级效应标志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它有可能作为暴露标志。

问题: [单选,A1型题]分子流行病学与传统流行病学的主要区别是() A.研究对象不同 B.测量的结局不同 C.研究目标不同 D.群体调查方法不同 E.设计思想不同 本题考点为分子流行病学对传统流行病学的发展。传统流行病学测量的结局一般都是疾病的最终结局,如发病、死亡等;而分子流行病学根据疾病自然史原理,将疾病发生、发展分解为不同阶段,并以一系列生物标志测量来代表疾病不同阶段的结局测量,这是对传统流行病学一个大的发展。(广东11选5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603782235.html,)

问题: [单选,A1型题]分子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的新阶段,关于其认识正确的是() A.从微观方面研究疾病和健康 B.从宏观方面研究疾病和健康 C.宏观和微观综合研究疾病和健康 D.相当于大批量检测临床标本 E.不需要人群现场就可研究 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流行病学设计的综合应用产生了分子流行病学。

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班组名称: 分数: 一、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分) 1、严禁( ) 作业,不得在禁止烟火的地方 ( ) 2、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 ( )报告。 3、 ( )的作用是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周围环境,避免 伤害。 4、火警电话是( ) 5、强令工人冒险作业时,工人有( 6、急救电话是( ) 。 7、预防为主是指安全生产管理要以( 、八 前。 安全生产工作是: 指为了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所采取的各种措 施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的( )。 8 、造成事故原因主要 ( )和( )。 9 、、事故直接原因是指造 成事故发生的直接行为和因素,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机械、物 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 10.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试试卷姓名: 工种: ) 权。 )的发生,防患 于未然为重点, 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把职业病杜绝在发病之

态;二是() 二、选择题(每题 3 分,共45 分) 1、电、气焊工上岗时()随身携带有效操作证件及用火证。 A、必须B 、严禁 2、戴安全帽必须系好()。 A、上颚带 B 、下颚带 3、作业中出现危险征兆时,作业人员应()作业,撤至安全区域并立即向上级报告。 A、暂停B 继续 4、在作业现场休息时,()吸烟。 A、不可以 B 、可以 5、作业人员饮少量酒后()进入施工现场作业。 A、不可以 B 、可以 6、下面对安全理解最准确的是()。 A、安全就是不发生事故 B 、安全就是不发生伤亡事故 C、发生事故的危险程度是可以承受的 D 、生产过程中存在绝对的安全 7、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应当及 时向()报告。

流行病学试题试题库完整.doc

1、病例对照研究是根据是否患病分组.而队列研究是根据是否暴露分组。 2、流行病学中的“暴露”是指曾经接触过某个因素或处于某种状态.或具备某种特征。 3、匹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研究效率.控制混杂因素 .个体匹配一般不超过 4 。 4、现况调查所用的指标主要是患病率。 5、影响预测值的因素有灵敏度、特异度、患病率。 6、RR值是指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性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7、实验流行病学与队列研究的共同点是前瞻性研究.设立对照.验证假设。 8、评价预防措施效果的主要指标有保护率和效果指数。 9、移民流行病学可以探索疾病发生与遗传和环境的关系谁大的一种研究 方法。 10、在描述性研究中.一般无须特设对照 .其研究资料的主要分析指标是患病率。 11、流行病学所说的偏倚一般可归纳为:信息偏倚、选择偏倚、混杂偏倚。 12、疾病的人群分布中最重要的因素年龄.几乎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都与此变量有关。 13、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病例时较理想的病例类型是新发病例。 14、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进行病例组与对照组均衡性检验的目的是减少混杂因素。 15、进行推断性统计所计算的RR值远小于1.表明暴露与疾病之间呈负相关。 16、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是病因、宿主和环境。 17、抽样调查的样本大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现患率和精确度。

18、时点患病率中的“时点”一词.在理论上时无长度。但实际上在现场调查 时要尽可 能的缩短调查期限.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仍认为是时点患病率。 19、目前.用于流行病学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软件种类繁多.请列出三种权威的应用较多的软件 SAS 、 SPSS 、 STATA 。 20、描述疾病分布,其资料来源分为普查、抽样调查 . 名词解释答案 1、危险行为:指一种已经证明会增加人们患某种疾病的易感性或有损健康的行为。 2、续发率: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比。 3、流行:是疾病流行强度的一种表达方式.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水平。 4、大流行:当疾病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且跨越国界、州界时。 5、爆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6、虚假关联:可以看作是人为的、偶然的、假二次的或由于几率、偏倚或未能控制其他变量而引起的所有非因果关联。(该名词现已罕用。) 7、生态趋势研究:指连续观察不同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发生率或死亡率.了解其变动趋势。 8、生态学研究:比较不同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态.他们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以了解某疾病或健康状态在不同人群中分布有无异同点.从而探索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找出值得进一步深入分析的线索。 9、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又称病因分值.指暴露人群中归因于暴露的发病或死亡占全部病因的百分比。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试题及答案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试题及答案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 1. 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核心是( C )。 A 、宪法 B 、矿山安全法 C 、安全生产法 D 、劳动法 2. 《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 B )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及时予以处理。 A 、 1 小时 B 、立即 C 、 24 小时 D 、 12 小时 3. 四种防火的基本措施是:消消除着火源、( B )、隔绝空气、阻止火势爆炸波的蔓延。 A 、控制火源 B 、控制可燃物 C 、控制火势的蔓延 D 、掩埋沙土 4. 灭火的基本方法有:( A )、冷却法、窒息法(灭火器)、抑制法 ( 1211 )、其他。 A 、隔离法 B 、加水 C 、掩埋沙土 D 、控制可燃物 5.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 B )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A 、继续 B 、停止 C 、冒险 D 、以上都不对 6. 安全生产中的“三违”是指违章操作、( A )和违反劳动纪律。 A 、违章指挥 B 、违法 C 、违反规定 D 、以上都不对

7. 干粉灭火器不适宜扑灭( D )火灾。 A 、液体 B 、气体 C 、电气 D 、金属 8.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的危险因素、 ( B )、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A 、管理制度 B 、防范措施 C 、工作性质 D 、以上都不对 9 、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无权提出( D )。 A 、批评 B 、检举 C 、控告 D 、整改 10.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的工作岗位存在的 ( A ),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A 、危险因素 B 、事故隐患 C 、设备缺陷 D 、注意事项 11. 要做到“安全第一”就必须( C )。 A 、将高危行业统统关掉 B 、安全系数越高越好 C 、实行“安全优先”原则 D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12. 医院急救电话和火警电话分别是( D )。 A 、 110,999 B 、 120,110 C 、 119,120 D 、 120,119 13. 为了保证安全作业,在机器设计中,应使操纵速度( B )人的反应速度。 A 、大致等于 B 、低于 C 、高于 D 、远远高于 14. 对于储存易燃物品的仓库,应有醒目的( D )。 A 、禁止烟火 B 、严禁吸烟 C 、严禁带入火种 D 、闲人禁止入内 15.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 行( C )方面的义务。

流行病学重点总结

《流行病学》期末考试总复习 第一章绪论 1、流行病学: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在人群中得分布及影响因素,借以制订与评价预防、控制与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得策略与措施得科学。 2、流行病定义得内涵: ①、研究对象:人群 ②、研究内容:疾病(包括伤害)与健康状态 ③、重点: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得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④、目得:为控制与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得决策依据。 3、根据就是否由研究者控制研究得条件,或者说就是否有人为得干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观察性研究或观察流行病学与实验性研究或实验流行病学。 4、流行病学研究得重要观点:

①群体得观点;②比较得观点;③概率论得观点;④社会医学得观点;⑤多病因论得观点。 第二章 疾病得分布 率与比得概念:率表示发生得频率或强度,可以取任何值,反应动态过程得一个参数。 比就是一个值。 构成比就是指事物各部分所占比重,一般使用圆饼图,取值在0~1之间。 如果把构成比当做率使用,将会得出错误得结论。 k ?= 数 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 率 %100?= 量(个体数之和) 同一事物内部的整体数数量(个体数) 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构成比 发病指标 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得频率。 k ?= 同期暴露人口数 生某病的新病例数 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发病率 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得发病率。观察时间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时间单位。 k ?= 同期暴露人口数 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 罹患率 患病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得比例。 k ?= 同期观察人口数 病新旧病例数 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患病率 影响患病率升高与降低得因素: ?? ?期间患病率 时点患病率按观察时间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汇总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汇总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重点考题汇总 名词解释 1. 临床流行病学 (clinical epidemiology)应用现代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 : 从患病群体探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和临床决策的规律,通过严格的设计、定量的测量及客观的评价,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 暴露因素:指接触过某种因素或具有某种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这些因素、特征或状态称为暴露因素或研究变量。暴露因素可以是生物的、物理的、化学和机体的,是与疾病或某些医学现象发生有关的因素。 3. 真实性:也称效度或准确度,指测量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即测量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在试验的评价中,真实性是指待评价试验的测量结果与“金标准”测量结果的吻合程度。 4. 交互作用: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子共同作用于某一事件时,其效应明显不等于该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子单独作用时的和和/或积,称这些因子间存在交互作用。有时也称效应修饰。 5. RCT: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在病人中进行的,通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结果而确定某项治疗或预防措施的效果与价值的一种前瞻性研究。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选定患有某种疾病的病人,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病人施加某种预防或治疗的干预措施后,随访并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病人的发病结局,从而判断干预措施的预防或治疗效果。 6. Bias:即偏倚,是指在研究推理过程的任何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所获得的结果系统地偏离真实值。

7. 保护因素:影响人群发病率降低的内外环境因素称为保护因素。 8. 盲法: 为了避免试验的执行者与受试者甚至资料分析者一方或多方主观偏性的影响,使其不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这种试验方法称为盲法(blinding)。 9. 普查:是为了了解某病的患病率或健康状况,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的人群中每一成员进行的调查或检查。特定时间应该很短,甚至是某一时点。一般为 1, 2 天、1, 2 周或 1, 2 个月,最长不宜超过 2, 3 个月。特定范围是指某一地区或具有某一特征的人群。 10. RR (relative risk) :即相对危险度,是表示暴露与疾病等生物学事件关联强度大小最重要的指标,又称作率比或危险比,是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人群发病率或死亡率的比值,表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性是对照组的若干倍。 11. 预后(prognosis) :是对疾病结局的概率预测,也就是指发病后疾病未来过程的一种预先估计。 12. Over matching:即匹配过头,把不必要的项目列入匹配,企图使病例与对照尽量一致,就可能徒然丢失信息,增加工作难度,结果反而降低了研究效率。 13. Double blind:即双盲,执行医疗措施的医护人员和受试者均不知道受试者的分组情况,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主要避免来自两方面的观察偏倚。 14. Nest case-control study: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又称套式病例对照研究,是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相结合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开始时,首先选择一研究队列,收集暴露和疾病的有关资料,随访观察研究疾病的病例出现,并达到所设计的样本,将这些病例作为病例组,并在此队列用随机的方法选择非该病病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暴露与疾病的关系,这种病例对照研究称为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