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册题及答案—心理学

2012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册题及答案—心理学

2012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册题及答案—心理学
2012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册题及答案—心理学

心理

单选:

1、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开始于(1879年)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

3、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根本指导性原则是(客观性原则)

4、严格地控制或设计一定条件,借助专门仪器对被试进行实验的方法是(实验室实验法)

5、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人是(冯特)

6、在研究心理活动时,反对把心理现象看作是凝固的、静止的、孤立的东西。这是根据(发展性原则)

7、在自然条件下,实验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或录音录像等辅助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的表情、动作、言语、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方法。这种方法是(观察法)

8、通过有目的、有方向、严格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心里和行为的出现或变化,从而进行规律性探讨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叫(实验法)

9、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指(认知)

10、一方面要求心理学研究实践中出现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求将心理学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这是根据(实践性原则)

11、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定的调查提纲或者言简易答的问题直接访问被试或有关人员,将访问结果统计处理或文字总结,进行心理分析的方法叫(调查法)

12、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的观察,如每周进行一、二次,每周进行一、二小时或十几分钟,到一定时期,对观察积累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叫(定期观察)

13、在教育、教学、游戏、日常生活等自然条件下,有目的地创设条件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叫做(自然实验法)

14、对被试在校长时间里(一年几年或更长时间)连续进行了解,以研究其心理的发展变化。这种方法是(个案研究法)

15、心理学是一门边缘科学,既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有属于(自然科学)

16、人的一切行为动力的源泉是指人的(需要)

17、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注意从人的外部活动的客观事实出发,努力反应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并以实践作为检验的标准。这是指(客观性原则)

18、人的“生命中枢”是指(脑干)

19、人的视觉中枢在(枕叶)

20、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21、成语“谈虎变色”是指(第二信号系统)

22、当全神贯注看书时,人们对周围正在发生的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现象属于(负诱导)

23、协助大脑维持身体平衡与协助动作的是(小脑)

24、对复合刺激系统的比较巩固的刻板式的反应叫(动力定型)

25、由身体传入到脑的信息和由脑传出到身体的信息都要经过的地方,即神经通路的“中转站”是(间脑)

26、人的听觉中枢在(颞叶)

27、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叫做(反射)

28、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或神经机构叫(反射弧)

29、由词和语言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30、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兴奋过程叫(正诱导)

31、在刺激物的直接影响下,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叫(感觉)

32、刚刚能觉察出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叫做(绝对感受性)

33、观察者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的实际运动连续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只觉是(真动知觉)

34、俗话说:“只芝兰之室,就耳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就耳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适应现象)

35、将实际上不动的静止之物,知觉为运动的一中现象叫(似动现象)

36、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

37、从明亮处进入已灭灯的电影院,开始什么也看不见,这一段时间,就能分辨物体的轮廓,这是(暗适应)

38、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进行综合整体的反应叫做(知觉)

39、实际不动静止之物因周围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现象叫(诱导运动)

40、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就叫做(绝对感觉阈限)

41、先吃糖后吃苹果感觉是酸的,先吃杨梅再吃苹果感觉是甜的,这种现象属于(感觉对比)

42、人们吧感觉最小差别量(即最小变化量)的能力,叫做(差别感受性)

43、我们在知觉任何事物时,总是根据已有的认知或经验来解释它,并用语言、词把它标志出来,这一特点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44、尽管客观事物具有各种不同属性,有各种不同部分组成,但我们总是把它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这一特点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45、从黑暗处到亮处,开始是耀眼发眩,什么都看不清楚,稍过几秒钟就能看清楚周围的物体,这是指(明适应)

46、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关系是(反比关系)

47、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是知觉的(选择性)

48、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影响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是指知觉的(恒常性)

49、以语词所概括出来的逻辑思维成果为内容的记忆是(逻辑记忆)

50、第一个研究遗忘规律的人是(艾宾浩斯)

51、通过对材料的理解,找出材料之间的本质联系、因素关系或者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之后而进行的那种识记是(意义识记)

52、人们接受知识经验的速度,即在大脑中建立暂时神经联系的程度(记忆的敏捷性)

53、在完全识记了材料并足以正确回忆之后,有继续增加学习或联系的次数,使学习的巩固水平超过能背诵的程度叫(过度学习)

54、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叫(后摄抑制)

55、有预定的目的,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并在必要时经过一定的努力多进行的识记(有意识记)

56、没有预定的目的,不必经过任何努力,也没有运用任何准们的方法所进行的识记叫做(无意识记)

57、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了(遗忘曲线)

58、先学习的材料及学习活动对人们后来的学习产生的干扰作用叫做(前摄抑制)

59、对所识记的知识经验保持的时间,即在大脑中已形成暂时神经联系的牢固性叫做(记忆的持久性)

60、根据材料的外在联系,采取多次重复的方式所进行的识记被称为(机悈识记)

61、对识记的知识经验能否及时提取、灵活运用、这反应的是记忆的(记忆的准备性)

62、保持时间在2秒至1分钟的记忆是(短时记忆)

63、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就是指(形象记忆)

64、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是指(运动记忆)

65、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是指(情绪记忆)

66、保持时间在1秒钟左右的记忆是(瞬时记忆)

67、保持时间长,从一分钟到几年甚至终生是指(长时记忆)

68、对识记的知识经验准确无误是指记忆的(记忆的正确性)

69、人通过已有的经验或以其他事物为中介来认识事物,这是指思维的(间接性)

70、在人脑里把学到的这是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程序整理成层次分明的系统的思维过程叫(系统化)

71、人在思维过程中,善于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深入事物的内部本质,这是指思维的(深刻性)

72、对头脑内部的认识活动的认知和调控叫(元认知)

73、在人脑里把同类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而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叫(抽象)

74、以一般原理为根据而推演出特殊事物并得出肯定结论的思维方法叫(演绎法)

75、不受别人的暗示与干扰。不随大流,不人云亦云,这样的外显行为表现出其思维的(独立性)

76、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油一定的刺激引起的、不由自主进行的想象叫做(无意想象)

77、在人脑里把事物分解成若干属性、方面、要素、组成部分、发展阶段、而分别加以思考的过程叫做(分析)

78、以观察到许多事例为根据,而推演出某个新原理、定理的思维方法叫做(归纳法)

79、人在思维活动中能主动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机动灵活地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探求问题的新方案,这是指思维的(灵活性)

80、运用已有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叫做(形象思维)

81、在人脑里把抽象出来饿事物的若干本质属性联合起来推广到一类事物中去,使之普遍化的思维过程叫(概括)

82、从两个对象的部分属性相似推演出这两个对象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似的思维方法叫(类比法)

83、以前多次运用某一思维程序解决同类问题,从而逐步形成了习惯性反应,在以后问题的解决中仍然沿用习惯程序去解决问题是指(思维定势的影响)

84、根据别人的描绘在人头脑里构成相应新表象的过程叫做(再造想象)

85、在人脑里把事物的组成成分、属性、方面、要素和发展的阶段等按照一定关系组合成为一个整体进行思考的过程叫(综合)

86、人脑思维过程中快速地在较短时间内找出许多解决问题的新方案,这是指思维的(敏捷性)

87、以类似事物为原型,经过类比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叫做(原型启发)

88、根据一定目的在人脑里独特地构思新表象的过程叫(创造想象)

89、在人脑里把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概念、理论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叫(具体化)

90、按事物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为不同种类的地位过程叫(分类)

91、在人脑里确定事物之间共同点和差异点的思维过程叫(比较)

92、全面辩证地思考问题,防止思维的片面性,是指思维的(广阔性)

93、创造性思维的结构十分复杂,形成多样,但主要是指(求异思维)

94、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并可能实现的幻想叫做(理想)

95、我们正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课,突然从教室外闯进一个人来,这是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把视线朝向他,这种现象是(无意注意)

96、同一时间内人们清晰地觉察到的事物的数量是指(注意的广度)

97、有明确目的而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有意后注意)

98、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是指(注意的分配)

99、在校长时间内,人们把注意保持集中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这是指注意的(稳定性)

100、下列哪个心理现象不能称为心理活动过程(注意)

101、能使注意对象得到清晰、准确、深刻的反映,并能把事物的这些映像和内容保持在意识之中,知道活动的目的完全实现为止。这是指注意的(保持功能)

102、有预定目的而且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有意注意)

103、根据新的任务,有意识地吧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是指(注意的转移)

104、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人是(马斯洛)

105、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叫(正强化)

106、生活中人们常说“愈合熊掌不能兼得”这是指(双趋势冲突)

107、一个人面临两个威胁性的目的并且必须接受其一时的心理矛盾状态是指(双避式冲突)

108、通过呈现厌恶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如对学生来说给予批评就是(I型惩罚)

109、人的意志行动的关键阶段是(执行决定阶段)

110、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是指(习得性无力感)

111、一个人在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善于支配自我、调节自我的心理品质是指意志的(自制性)

112、通过消除愉快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如对儿童来说禁看动画片就是指(Ⅱ型惩罚)

113、与盲从性和独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自觉性)

114、在活动过程中,使人经常意识到目标,不断提醒自己为达到目标而不懈努力,从而使活动起到加强作用,这是指动机的(强化功能)

115、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叫(负强化)

116、一个人在意志行动中所表现的善于适时地、坚决地采取决定、执行决定的心理品质是指意志的(果断性)117、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机叫做(学习动机)

118、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叫做(自我效能感)

119、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该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只是指(动机)120、当一个人对同一目的保有趋向和退避两种不同动机而进行选择时的心理矛盾状态,这是指(趋避式冲突)121、个人为完成既定目的善于百折不挠,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品质,这是指意志的(顽强性)

122、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探求真理并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的认识倾向叫(认识兴趣)

123、一个人经常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活动的目的及其社会意义,并随时主动指派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与行动目的和意义的心理品质是指意志的(自觉性)

124、失去自己心爱的对象或自己所追求的愿望破灭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是指(悲哀)

125、人对认识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是,产生的态度体验是(理智感)

126、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叫(激情)

127、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过程只中遇到难易克服的障碍和干扰,致使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是的情绪状态是指(挫折)

128、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带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叫(心境)

129、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高速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叫(应激)

130、所盼望的目标达到或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其紧张性解除时的情绪体验是指(快乐)

131、由于事物或象不断产生妨碍和干扰,是个体不能达到目标而产生与愿望相违背的状况,从而逐渐积累紧张性情绪体验是指(愤怒)

132、企图摆脱危险情境时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指(恐惧)

133、个人用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感知、比较与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时,所体验到的一切情感属于(道德感)

134、一般能力主要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能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其中起着核心作用的是(思维能力)

135、多元智能理论提出的者是(加德纳)

136、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叫做(特殊能力)

137、在创造活动中能产生出具有价值的、独特的、新颖的思维和事物的能力叫做(创造能力)

138、成功完成各种活动所必须的能力叫(一般能力)

139、与气质类型粘液质相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强、平衡、不灵活型)

140、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一贯的行为方式叫在(性格)

141、与气质类型不多血脂相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强、平衡、灵活型)

142、人格中最重要、最显著的心理特征,即在人的人格中起着核心作用的是(性格)

143、提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的心理学家是(巴甫洛夫)

144、与气质类型胆汁质相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弱型)

145、借助与某种媒介而展开的咨询活动形式叫(间接咨询)

146、在医院或咨询机构按照门诊的办法进行的咨询形式叫(门诊咨询)

147、通过和咨询对象的商谈、讨论、帮助、启发和教育等活动,以使咨询对象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使其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的一种专门技术叫(心理咨询)

148、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这种行为改变的方法叫(强化法)

149、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映,来形成某种复杂的行为。这种行为改变的方法叫(行为塑造法)150、学生由于长时间高度紧张的学习,学习效率下降、学习兴趣降低的一种不良心理现象,是指(学习疲劳)151、不能通过听、说、读、写、算以及各种实践活动去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的现象,这是指(学习障碍)152、教师工作态度的核心是(感情)

153、教师具有的那种使学生感到的威望和信誉的竟是感召力量,即教师的(威信)

154、它又称再生性思维,使利用习惯的思维方式,解决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类似问题叫(习惯性思维)155、它是用独创的、新颖的方法来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是发明创造的思维方式叫(创造性思维)

156、根据某种目的,自觉地进行想象,叫(有意想象)

157、个人渴望的、指向未来的想象叫(幻想)

158、参加群体活动,与周围人相互交往,保持协调所必可缺少的心理条件叫(社交能力)

159、直接咨询与间接咨询的继续是(现场咨询)

多选:

1、个体心理异常复杂,概括起来可以分为(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

2、从观察的内容分。可以把观察分为(全面观察、重点观察)

3、心理测验要注意的基本要求是(信度、效度)

4、动力定型的特点主要有(定型化、自动化、概括化)

5、脑干是深藏在大脑下面的一个奇怪而显得很复杂的结构,它包括(延脑、桥脑、中脑)

6、大脑皮层由三条大的沟裂,它们将大脑两半球分为(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7、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8、下列感觉中属于外部感觉的是(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肤觉)

9、知觉活动的规律主要表现在知觉的(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10、人的内部感觉主要有(平衡觉、运动觉、机体觉)

11、知觉的基本特征包括(知觉得选择性、知觉得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理解性)

12、记忆表象与知觉形象有着本质的不同,两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直观性、概括性)

13、人们在回忆时都可以利用的联想主要有(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

14、记忆品质主要包括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正确性、准备性)

15、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保持过程的信息储存系统有(瞬时储存系统、短时储存系统、长时储存系统)

16、求异思维的主要特点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17、演绎推理是由下列那些部分所组成的(大钱提、小前提、结论)

18、美国心理学家华菜土把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分为一下几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孕育阶段、豁然开朗阶段、检验假设阶段)

19、思维的主要特征是(间接性、概括性)

20、注意的功能有(选择功能、控制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功能)

21、注意的品质主要有(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22、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主要有(自觉目的性、以随意运动为基础、克服困难、受意识的能动调节)

23、根据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可以把动机分为(近景性动机、远景性动机)

24、动机冲突较为复杂,按冲突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即(双趋势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

25、根据情绪活动发生时的强度、速度和持续时间不同,可把情绪划分为(激情、应激、心境)

26、情绪与情感的功能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27、能力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类型的差异、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28、情商的概念的含义主要有(认识自身情绪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人际关系管理能力)

29、按照心理活动指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类型分为(外向型、内向型)

30、按照个体活动的独立性程度,可以把人的性格类型分为(独立型、顺从型)

31、性格的结构主要包括(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

3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有(面向全体的原则、预防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尊重和理解的原则、学生主体性的原则、个别对待原则)

33、心理咨询的形式主要有(直接咨询、间接咨询、现场咨询)

34、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应遵循的原则有(长善救失原则、委婉启发原则、尊重信任原则、整体性原则、保密性原则)

35、教师工作的态度由以下几种成分构成,即(认识、意向、情感)

36、教师威信的形成,是各种主、客观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自身的主观条件,即教师本身的素质,这是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内容包括(健康的思维道德品质、优良的心理品质、较强的业务能力、得体的风貌、良好的“第一印象”)

37、坚强的意志是教师完成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教师良好的意志品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教师要有坚定性、教师要有果断性、驾驶要有自制力)

38、教师的情感主要是指教师对教育工作和教育对象所持的态度和体验。主要包括(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教师要热爱学生)

39、观察时间分(长期观察、定期观察)

40、间脑包括(丘脑、下丘脑)

41、运动知觉包括(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运动幻觉)

42、动机的功能:(启动功能、定向功能、强化功能)

名词解释: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实验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或录音录像等辅助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的表情、动作、语言、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3、实验室实验法:是在实验室内,严格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借助专门仪器对被试进行实验的方法。

4、无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固定的反射。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一种暂时神经联系。

5、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6、动力定型:是机能系统性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它是复杂的巩固的条件反射系统,是对复合刺激系统的比较巩固的刻板式的反应。

7、相互诱导:在大脑皮层上,一种神经过程的活动引起或加强另一种与之相反的神经过程的活动。

8、感觉:在刺激物的直接影响下,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9、差别感觉阈限:引起主观感觉的刺激物的数量是经常变化的,但微小的变化并不是被人发现,只有增加或减少到一定限度时,才引起我们新的感觉。人们把这种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叫做差别感受阈限。

10、观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知觉,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主动的知觉过程。

11、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心理过程。

12、表象:是曾经感知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心理形式。

13、遗忘:当识记正确时,由于保持不牢固或产生干扰而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发生错误的再认和回忆的现象。

14、后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

15、联想:由一件事物想起另一件事物的心理现象。

16、想象:是人根据头脑中的已有表象经过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即通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

17、功能巩固:只知道熟悉事物通常的用途(功能),而不知道它的新功能。

18、思维定势:是以前多次运用某一思维程序解决同类问题,从而逐步形成了习惯性反应,在以后的问题解决中仍然沿用习惯程序去解决问题。

19、原型启发:以类似事物为原型,经过类比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20、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1、注意策略:是指对自己有意注意的认知和调控。

19、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该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

20、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1、道德感:个人用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感知、比较于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时,所体验到的一切情感都属于道德感。

22、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

23、性格: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一贯的行为方式。

24、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态度。

25、心理健康;在生理机能正常的情况下,人的心理活动与其年龄特征相适应,没有异常、缺陷或疾病的表现。

26、考试焦虑:是由考试情境引起的一种特殊焦虑状态。

27、心理咨询:心理咨询者通过和咨询对象的商谈、讨论、帮助、启发和教育等活动以使咨询对象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使其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心身健康的一种专门技术。

28、教师的威信:是指教师具有的那种使学生感到的威望和信誉的精神感召力量,即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29、个案研究法:是对被试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了解,以研究其心理的发展变化。

30、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认识。

31、创造性思维:是用独创的、新颖的方法来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是发明创造的思维方式。

32、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的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33、学习疲劳:学生由于长时间高度紧张学习,学习效率下降,学习兴趣降低的一种不良心理现象。

简答:

1、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人的心理现象的实质,探讨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

1探索心理规律,科学地解释人的心理现象。

2运用心理规律,有效地调节人的心理活动。

4将心理规律应用与生活实践。

2、研究心理学应遵循哪些原则?

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实践性原则

3、为什么说脑是心理的器官?

1日常生活经验证明

2医学临床经验证明

3科学实验证明

证明脑是心理活动物质基础,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22、简述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运动规律?

1兴奋与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5、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联系:1、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数量的简单相加。2、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二者常常交织在一起。3、感觉知觉都属于心理过程中的认识过程。

区别:1、二者在感受与反映客观事物属性方面的区别。2、在分析器方面的区别3、经验在感觉与知觉活动中起的作用不同。

23、说明观察与感知的联系与区别?

观察与感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观察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感知活动就不会有观察,这是两者的联系。区别:1)观察是一种主动认识对象的形式,而感知是由对象的特点或人的兴趣多指引的。

2)观察是知觉、思维和语言相结合的活动过程,而感知知识分析器的综合活动。

3)观察过程要求观察者保持稳定的有意注意,而感知和过程不必有这一要求。

4)观察活动常常受到人的情感和意志影响,而感知活动则较少受到这种影响。

7、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

1)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

2)对象的活动性。

3)刺激物的新颖性。

4)刺激物的强度影响选择性。

8、如何减少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干扰?

1)让先学习或复习的材料达到100%的巩固。

2)减少前后学习或复习的两种材料的类似程度。

3)避免回忆材料时的顺序干扰

4)注意科学用脑

10、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

遗忘的发展先快后慢,到了一定的时间,几乎不会再遗忘了;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总的趋势是最初忘的多,最后忘得少。

11、简述如何进行复习?

1)复习要及时。2)复习要多样化。3)要正确运动集中复习与分布复习的方法。

11、思维的基本过程有那些?

1)分析与综合2)比较与分类3)抽象与概括4)具体化与系统化

12、思维与语言有什么关系?

密切联系: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是以语言为工具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活动。语言对思维的主要作用主要是:语言是个人思维活动的工具;语言是标记思维活动成果的工具;语言是人们互相交流思想的工具。区别:语言是物质现象,思维是精神对象。思维与外部世界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语言与外部世界则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

系。语言规律有民族性,思维规律则是全人类性。

13、简述解决新问题包括哪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2)孕育阶段3)豁然开朗阶段4)检验假设阶段

14、影响注意转移快慢与难易的因素有哪些?

1)原来的活动吸引注意的强度2)新的活动和任务的特点3)事先是否有转移注意的信号4)人的神经类型与生活习惯

15、简述注意的对外部表现?

1)产生适应性运动(人为了更好地去感知某事、回忆某种往事,会习惯性地产生一系列积极的适应性运动)2)无关动作被抑制(集中注意力时,心理活动表现为相对安静的状态)3)呼吸的变化(人在集中注意时,呼吸会变得特别轻微和缓慢)

16、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1)加强目的动机教育,培养正确观念意识2)规范管理教育,养成自觉、自控的习惯3)加强行为练习,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与毅力4)启发学生的自觉性,加强意志品质的自我锻炼。5)根据学生意志表现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17、简述意志行动的特征?

1)自觉目的性2)以随意运动为基础3)受意识的能动调节支配4)克服困难

18、简述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

1)语言提示的方法2)活动的方式

19、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需要4)尊敬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20、情绪、情感的两级性有哪些表现?

1)积极动力作用与消极阻力作用2)肯定与否定性质3)激动与平静状态4)紧张与轻松作用

5)情绪的强弱两级状态

21、简述情绪、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联系:1)认识过程是产生情绪、情感的前提和基础2)情绪、情感对认知过程有动力作用

区别:1)反映的对象不同2)随意性程度不同3)机体表现不同

22、情感、情绪的机体表现?

1)内脏器官活动的变化

2)外部表情的变化:面部表情、语言表情、身段表情

23、怎样控制激情?

1)自我意识调控2)理智控制3)合理释放4)艺术升华5)适当转移

24、如何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平?

1)正确认识与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2)正确认识与判断他人的情绪、情感3)协助人际关系的能力关系

25、简述情商的含义?

情商又称情感商数,是人的情绪、情感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也就是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表达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

1)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2)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3)自我激励的能力4)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5)人际关系管理的能力26、简述人的外部表情变化?

1)面部表情2)言语表情3)身段表情

27、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如何?

紧密关系:1)知识、技能推动和促进能力的发展,是能力的发展的基础。2)能力又制约知识的上我和技能的形成。

区别:1)掌握知识、技能基本属性与于心理活动的范畴,而能力属于人格心理特征。2)知识是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

28、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1)语言—语言智能2)逻辑—数理智能3)视觉—空间智能4)身体—动觉智能5)音乐—节奏智能6)人际交往智能7)自知自省智能8)自然观察智能

29、能力的差异表现在那些方面?

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2)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3)能力类型的差异

30、影响中小学学生能力发展的因素?

1)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2)教育对能力发展起主导作用3)社会实践是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

31、简述影响中小学生性格形成的因素?

1)家庭教育影响2)学校教育影响3)社会教育影响4)自我教育影响

32、简述性格的结构特征?

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

33、简述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具有一种“成人感”2)发现“新的自我”3)具有强烈的自尊心

34、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什么?

一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地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困扰,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35、心理咨询的原则具有那些?

1)长善救失原则2)委婉启发原则3)尊重信任原则4)整体性原则5)具体分析原则6)预防性原则7)保密性原则36、简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1)面向全体的原则2)预防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3)尊重和理解的原则4)学生主体的原则5)个别对待原则

37、简述教师心理里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2)情绪稳定3)意志健全4)人格完善5)自我意识客观6)人际关系协调7)反应适度

38、简述情绪、情感的关系?

区别:1)从需要的角度来看,二者的层次不同2)从发生的角度来看,二者的早晚不同3)从反映的角度来看,二者反映的形式不同。

联系:情绪与情感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情绪与情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论述题

1、叙述中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是培养学生记忆力的首要工作。

2)培养学生对记忆内容的兴趣。对学习材料感到需要并产生兴趣,有利于不断地想大脑提供新的刺激,以保持脑细胞的敏锐性,增强记忆的心理准备。

3)加强对记忆材料饿理解。理解是记忆的基础,记忆是理解的结果和证明。

4)对记忆材料的充分应用。要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储存在头脑中的知识,只有通过应用,知识才能巩固与更新。

5)使学生掌握记忆的规律。记忆过程是由识记、再认与回忆三个阶段构成的。

6)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记忆方法既是完成记忆任务的保证,也是影响记忆效果的重要因素。

7)科学用脑、合理用脑。愉快的情绪、清新的空气、适当的营养、合理的作息制度等。

8)立记忆的信心。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或复习的结果进行既是地检验与评定,并运用不同的方法给学生以鼓励和肯定,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记忆成果,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起记忆的信心。

2、试论中小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1)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创造的积极性。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教师必须注意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知道学习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

2)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思维活动。唯物辩证发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世界观。

3)提高元认知能力,教给学生思维策略。要能对思维活动进行监控,教师必须设法向学生讲授有关思维策略和元认知的知识,进行这方面训练。

4)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和创造方法。教师必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注意掌握知识大的过程,讲授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的思维方法和发明创造的方法,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5)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掌握有关思维和创造的知识。

6)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学生掌握词汇量越大,语言活动有条理,思维就越开阔越深入。

7)要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思维品质。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使学生了解自己思维品质的特点,了解自己在思维的目的、广度、深度等。

8)提供创造性活动条件,让学生大胆创造,让学生在发明创造实践中提高创造能力。

3、试论教师应如何利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注意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必要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西湖一的规律组织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注意能力,才能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1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1)要尽量防止那些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的干扰。(2)新颖的教学内容。(3)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富予变化。(4)培养学生的兴趣。

2要善于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1)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2)对学生的要求要严格适当。(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4)正确组织课堂教学。(5)组织学生实际操作

3要运用几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一堂课就这样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有节奏地互相交替着,使学生的注意有张有弛,不容易疲劳,从始至终地保持一定的注意。

1、试述如何激发中小学学生的学习动机?

1)明确每个课题的具体目的和意义。教师在讲每一个课题的开始时,应该生动具体地讲清这个课题的学习目的和要求,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并结合教材内容,讲明新教材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以及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并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2)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在教学中,教学内容丰富有趣,逻辑性强,不断一新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教学方法生动而有变化,使学生感到学习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就可以激发学生较高水平的求知欲望。3)创设“问题的情景”,启发儿童积极思维。引导学生自觉地探索问题的结果。培养学生积极性。4)适当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解决困难的能力鱼意志,激发学习热情。5)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结果,进行总结,强化有益的学习动机。

5、如何对中小学学生不良情绪进行调适?

1)矫正错误的观念。矫正学生的消极情绪的不正确的糊涂观念,耐心帮助学生分清“自尊与虚荣”、“自信与自负”等不同心里品质是非界限。

2)不要简单禁止,应善于疏导。合理的释放、适度节制和升华可以发泄内心的烦恼,减少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和紧张

3)不要损伤学生的人格与自尊心。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致以行”,尊重学生的人格,消除其依据心理和对立情绪,才有力于克服消极情绪。

4)科学正面引导,利用积极情绪克服消极情绪。中小学生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把我学生心灵中闪光的东西,要善于点燃他们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的火种。

5)帮助学生扩大胸襟。要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谦虚谨慎的品德,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6、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心理品质有哪些?

1、教师的认识能力(1)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2)教师要有分配的注意力(3)教师要有巩固的记忆力(4)教师要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5)教师要有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6)教师要有丰富的想象能力

2、教师的情感(1)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2)教师要热爱学生

3、教师的意志(1)教师要有坚定性(2)教师要有果断性(3)教师要有自制力

2012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2012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的教育哲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昆体良 2.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政治学》 D.《大教学论》 3.《学记》中“藏息相辅”教学原则强调() A.教学要遵循一定顺序进行 B.启发式教学 C.教学要把握最佳时机 D.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文化。 A.精神 B.物质 C.组织 D.制度 5.学生文化的特征包含() A.过渡性、统一性、生成性 B.过渡性、非正式性、生成性 C.稳定性、正式性、互补性 D.适应性、多样性、互补性 6.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应该重视() 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形成学生品德 7.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开班会 D.与其他学科教师沟通 8,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县以及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课程标准 9.制订课程汁划的首要问题是() A.学科设置 B.学年编制 C.课时分配 D.学生兴趣 10.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创立了()理论。 A.自学一辅导式 B.发现教学 C.范例教学 D.教学过程最优化 11.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是() A.京师大学堂 B.清华大学 C.京师同文馆 D.蒙学院 12.利用良好的班风和校风来教育学生,这属于()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13.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发给学生相应的小红花,这种做法属于() A.强化法 B.示范法 C.代币奖励法 D.系统脱敏法 14.老师两次用同一张试卷测试相同的学生,结果两次学生的分数相同,这种分数的稳定和不变是测验的() A.难度 B.信度 C.效度 D.区分度 15.班主任通过各项规章制度管理班级的方式称为班级()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最新2020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

最新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 1.权威型教师往往严厉地管教学生,限制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忽视了( )。 A.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B.学生是独特的人 C.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D.学生是有创造性的人 2.平时嗓门很大的小强,在回答老师提问时声音却很低,老师批评说:“声音这么小,难道你是蚊子吗?”话音刚落,全班哄堂大笑,该老师的做法( )。 A.合理,有助于促进幼儿自主学习 B.合理,有助于激发幼儿主动反思 C.不合理,没有体现对幼儿的尊重 D.不合理,歧视幼儿的生理缺陷 3.某幼儿园在其教学计划中大量增加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内容,该幼儿园的做法()。 A.正确,有利于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 B.错误,背离了幼儿教育的的基本目标 C.正确,有利于促进儿童认知发展水平 D.错误,只能适量增加小学教育的内容 4.王老师在教室里贴了一个“坏孩子”榜,哪些爱讲话爱打闹的小朋友都榜上有名,汪老师的做法()。 A.合理,有助于维护教师权威

B.合理,体现了对幼儿的严格要求 C.不合理,没有认真备课上课 D.不合理,没有尊重幼儿人格 5.在某幼儿园,当王老师刚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时候,他教的班级有个淘气的幼儿。每当教师讲课时,他总爱低头玩他桌子上放的“宝贝”横笛儿,有时候还会轻轻地吹一声“嘟——嘟——”。对此,最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 A.从该生喜爱音乐,擅长乐器入手,采取鼓励措施,使该生在培养兴趣的同时,认真学习 B.联系家长,让家长严加管束 C.对该生不遵守纪律的行为进行批评训斥 D.让他到教室外面吹奏,以示惩戒 6.在教学中要做到“文以载道”“教书育人”,这体现了下列哪一项教学原则?(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D.直观性原则 7.竞争有可能使一部分学生紧张和焦虑,容易忽视活动的( )。 A.积极价值 B.创造性功能 C.真正目的 D.内在价值和创造性 8.“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的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历年心理学试题及其答案内容(1)

历年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 1、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A、集中性和选择性 B、指向性和集中性 C、集中性和紧张性 D、选择性和稳定性 2、具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和协调人的随意运动的机能。 A、小脑 B、大脑 C、丘脑 D、网状结构 3、新生儿生下来遇冷就会哭是。 A、经典条件反射 B、无条件反射 C、操作性条件反射 4、人的感受性的大小是用的值的大小来度量的。 A、感觉阈限 B、差别感觉阈限 C、差别感受性 D、绝对感受性 5、读了《西游记》后,在头脑中出现孙悟空形象,这种想象是( )。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科学幻想 6、()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A、“尝梅止渴” B、“望梅止渴” C、“谈虎色变” D、“谈梅生津” 7、一位小学生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能独立的完成各项作业,反映了其意志的什么品质? A、果断性 B、自觉性 C、坚持性 D、自制性 8、心理学实验证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密切关系,解决问题效率最佳时的动机强度应是() A.最强B.较弱C.适中D.极强 9、既想涉足爱情,又怕因恋爱影响学习,是() A、双趋冲突 B、趋避冲突 C、双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10、坚定沉着、稳重忍耐,但反应缓慢呆板是()的特点。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是______。 2、______和______是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二种基本过程。 3、个性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它包括______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4、反射弧由、、、和五部分构成。 、有明确的目的,但又不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为。 三、判断正误(正确在题后括弧内打“?”,错误打“×”。每 小题1分,共10分) 1、人的心理成熟水平是与其年龄完全成正比的。 ()

2012上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2上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 )。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教育学》 2.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A.生产力 B.文化 C.政治经济制度 D.科学技术 3.在教育研究中,通过考察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 A.调查法 B.访谈法 C.历史法 D.实验法 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5.我国2006年修订后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由( )。 A.地市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B.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C.乡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D.镇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6.在中学阶段开设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 )。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社会课程 A.变式 B.范式 D.演绎 14.“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主要用于训练学生的哪一种思维?( )。 A.直觉思维

B.发散思维 C.动作思维 D.集中思维 15.某中学一次数学考试中,陈鹏是唯一满分的学生。当老师宣布考试成绩时,陈鹏内心非常高兴,但他却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这反映了青少年情绪发展具有( )。 A.稳定性 B.持久性 C.掩饰性 D.短暂性 16.肖晓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易接受新事物,兴趣广泛,注意力容易转移。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7.某生近期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容易自我否定、甚至产生自杀念头。他的主要问题是( )。 A.焦虑 B.强迫 C.抑郁 D.恐怖 18.心理辅导老师通过帮助李晓明建立焦虑等级,让他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进行放松训练,从而缓解他的考试焦虑。这种心理辅导的方法是( )。 A.强化法 B.系统脱敏法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必背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必背 重要考点1:素质教育的内涵 可能考查形式: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重要考点2: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重要考点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可能考查形式: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1)学生是发展的人: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②学生具有发展潜能;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③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重要考点4: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简答题 记忆内容: 重要考点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可能考查形式:简答题,材料分析题记忆内容: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总结:三爱两人一终身。 重要考点6:教师的主要权利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 指导评价权;报酬待遇权; 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重要考点7:学生的主要权利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1)参加教育教学权。 (2)获得学业证书权。 (3)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 (4)隐私权:不得私自查阅学生的日记、信件、电子邮件、短信等;不得公开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等。 (5)人身自由权: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6)人格尊严权:学校、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消费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一)

《消费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 1.人的基本心理活动和首要的心理功能是() A情感 B.认识 C.意志D.情绪 2.通过口头信息传递途径了解消费心理的办法是() A观察法 B.交流法C.问卷法D.访谈法 3.在市场上影响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是() A营销活动B促销手段C消费心理D货币收入 4.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出现的心理学分支有(多选)() A青年心理学B儿童心理学C消费心理学D管理心理学 5.人类消费行为的复杂性是基于() A需要的复杂多样性 B动机的复杂多样性 C消费品的复杂多样性 D生存环境的复杂多样性 6.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指 A.感觉 B.知觉 C.错觉 D.直觉 7.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的记忆效果的因素是 A.目的性 B.理解性 C.活动性 D.系列位置 8.指既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保持注意 D.加强注意 9.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概括反映 A.感觉 B.思维 C.记忆 D.知觉 10.两种事物在性质、大小及外观等方面存在相反的特点所表达的联想形式 A.类似联想 B.因果联想 C.色彩联想 D.对比联想 11.下列哪一类属于粘液质() A、兴奋型 B、活泼型 C、安静型 D、抑制型 12.下列哪一个不是性格的特征() A、态度 B、情绪 C、意志 D、活泼 13.哪一个能力的强弱会影响消费者对消费刺激变化的反应程度() A、分析评价能力 B、感知能力 C、记忆力和想象力 D、选择决策能力 14.消费者需要的基本特征() A、发展性 B、弹性 C、不可诱导性 D、不可变性 15.消费者具体的购买动机()(多选) A、生理性购买动机 B、求美心理动机 C、心理性购买动机 D、从众心理动机 16.商标设计的心理策略不包括() A区别其他商标 B考虑风俗习惯C远离名牌产品 D易识易读易记 17.品牌命名的原则不正确的是() A易读易记原则 B与标志分离原则 C暗示产品属性原则 D受法律保护原则18.商品包装设计的心理策略不包括() A按照消费习惯设计商品包装 B按照消费水平设计商品包装 C按照消费者性别年龄设计商品包装 D按照纯粹按照消费者喜好设计产品包装 19.(多选)商标的心理功能() A识别的功能 B保护功能 C提示和强化功能 D暗示功能 20.(多选)影响新产品购买行为的心理因素包括()

2012年下幼儿教师资格证真题与答案-保教知识与能力

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幼儿园)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教师和幼儿是否建立良好关系,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正确地看待幼儿,即()。 A. 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儿童观 B.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师生观 C. 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教学理念 D.是否树立了正确的知识观 2. 福禄贝尔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创制的活动玩具被称为()。 A.凡物 B.积木 C.恩物 D.念物 3.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影响人的成长的重要因素是()。 A.环境 B.邻居 C.母亲 D.成熟 4. 关于幼儿对时间概念的掌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一日时间延伸的认识水平高于对当日之内时序的认识 B. 对一日时间延伸的认识水平低于对当日之内时序的认识 C. 对过去认识的发展水平高于对未来的认识水平 D. 对未来认识的发展水平高于对当日的认识水平 5. 人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是()。 A.手眼协调动作 B.独立性的出现 C.坚持性的出现 D.分离焦虑的出现 6. 幼儿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幼儿注意的()较差。 A. 稳定性 B.广度 C. 分配能力 D.范围 7. 20世纪30年代,我国幼教界有“南陈北张”之称,即指南京有陈鹤琴,北京有() A.张汉良 B.张之洞 C.张宗麟 D.张雪门 8. 婴幼儿喜欢成人的接触、抚爱,这种情绪反应的动因是为满足他们的()。 A.生理的需要 B.情绪表达性需要 C.自我调节性需要 D.社会性需要 9. 建立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并亲自主持幼稚园研究工作,提出“活教育”思想的是()。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宗麟 D.张雪门 10. 幼儿教师晨间接待幼儿入园工作的重点是()。 A. 提醒幼儿尽早进入学习状态 B. 与家长交流,沟通情感 C. 检查孩子的身心状况 D. 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 11. 幼儿阶段开始出现书面言语的发展,其书面言语发展的重点是()。

全国统考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全国统考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2013全国统考中小学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 A.促进学生专业发展 2.依据育人为本的理念,教师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d ) A.培养学生特长 B.发展学生潜能 C.尊重学生个性 D.私拆学生信件 3.“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理论依据是( ) A.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 B.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 D.人类发展具有共同性 4.董老师上游戏课时,小明总爱举手,但答题经常出错,小强不爱举手,但老师点名提问却总能答对。老师下列做法中,最合适的是( ) A.批评小明总出错,表扬小强爱思考 B.表扬小明爱举手,批评小强不发言 C.批评小明总出错,批评小强不发扬 .激发小明勤思考,鼓励小强多举手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对中小学教师实行( ) A.每两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B.每三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C.每七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6.“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句话体现的原则是( ) A.国家性原则 .公共性原则 C.方向性原则 D.强制性原则 7.学生小涛经常旷课,不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对小涛进行教育的恰当方式是( ) A.将他交给家长批评教育 .了解情况后耐心教育他C.等待他自我醒悟并改正 D.批评教育无效果开除他 8.李老师就校务公开问题向学校提建议,李老师的做法是( ) .行使教师权利 B.履行教师义务C.影响学校的秩序 D.给学校出难题 9.课间,小莉正在同学面前大声朗读小娟的日记,被走进教室的小娟发现,小娟找到班主任诉说此事,班主任最恰当的做法是( ) .制止小莉这种行为 B.批评小娟总是告状C.劝说小莉不要声张 D.劝说小娟宽容小莉 10.教师对解除收容教育,劳动教养后回校复学的未成年学生,应当( ) A.限制其与其他同学接触 B.限制其使用学校的设施 C.按其以往表现评价品行 .允许参加学校各项活动 11.班主任张老师按照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调整座位,将考试成绩后5名的学生安排在教师的最后一排。张老师的做法( ) A.是激发学生的重要手段 .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C.是管理班级的有效手段 D.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12.某县中学教师李某对学校给予他的处分不服,李某可以提出申诉的机构是( ) A.学校教工代表大会 B.当地县级人民政府 .当地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D.所在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13.从根本上说,教师的教育威信来自于( ) .教师高尚的教育人格 B.社会尊师重教的传统C.教师的社会地位优势 D.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 14.有位学生讲几片纸屑随意扔在走廊上,王老师路过时顺手捡起并丢进垃圾桶,该学生满脸羞愧。王老师的行为体现的职业道德是( ) A.廉洁奉公 .为人师表 C.爱岗敬业 D.热爱学生 15.右图漫画讽刺了某些教师的行为。这种行为所违背的师德规范是( )

《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心理学》备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小题)。 1.心理学把感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称为:()A.认知过程B.能力C.情感过程D.心理特征 2.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为:()A.投射B.反射C.映射D.折射 3.从众与服从相比:()A.二者都是自愿的B.二者都不是自愿 C.从众更出于自愿D.服从更出于自愿 4.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在:()A.1859年B.1869年C.1879年D.1889年 5.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从而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行为。这一时期被称为:()A.关键期B. 危机期C. 好动期D.危险期 6.看到水稻长得不错,断定今年一定有个好收成。这属于:()A.感知觉B.记忆C.想象D.思维 7.下列不属于心理学派别的是:()A.机能主义B. 联想主义C. 行为主义D.人本主义 8.当地震、火灾发生时,人会做出适应性的生理心理改变,这种情绪状态称为:()A.心境B.激情C.应激D.挫折 9.以语词为信号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 A. 经典条件反射 B. 操作条件反射 C. 第一信号系统 D. 第二信号系统 10.人在知觉过程中,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这反映了知觉的什么特性?() A. 理解性 B. 选择性 C.整体性 D. 恒常性 11.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得不到强化,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是:()A.习得B.延迟C.分化D.消退 12.成语“望梅止渴”描述的是何种条件反射:()A.经典性条件反射B.操作性条件反射

C.观察学习D.认知学习 13.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量工具的编制者是:()A.卡特尔B.比奈C.推孟D.韦克斯勒 14.“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这种冲突情境属于:()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双重趋避冲突 15.足球比赛时,若己方的球队失利,有时球迷们一哄而上作出扔东西、闹事等不理智的行为,这种现象称为:()A.去个性化现象B.群体极化效应C.社会促进作用D.模仿作用 16.心理学中的“视觉悬崖”实验说明婴儿具有:()A.方位知觉B.深度知觉C.时间知觉D.爬行知觉 17.具有反应快、有开拓精神,好冲动等特征的人属于:()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8.某10岁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2岁,其比率智商(IQ)为:()A.125 B.120 C.110 D.100 19.下列何种事例不属于学习现象:()A.入乡随俗B.熟能生巧C.察言观色D.喜极而泣 20.差别阈限与原刺激量的比是个常数,这个定律叫:() A. 费希纳定律 B. 韦伯定律 C. 格拉斯曼定律 D. 韦伯-费希纳定律 21.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好的问题对被试进行面对面的提问,随时记录被试的回答和反应,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测验法 C. 实验法 D.访谈法 22.林黛玉式的“见花落泪”、“对月伤怀”的情绪状态属于:()A.心境B.激情C.应激D.挫折 23.影响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血型B.体型C.体液D.社会生活条件 24.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的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的影响作用称为:()A.功能固着B.迁移C.强化D.模仿 25.用猫打开迷箱的实验解释试误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A.巴甫洛夫 B. 桑代克 C.斯金纳 D. 班杜拉 26.学习汉语拼音后会对学习英语产生影响,这属于学习中的什么现象?()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 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选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C)。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B)。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 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C)。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1985年B.1986年 C.1987年D.1988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2012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2年上半年《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 一、单选题 1,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 答案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教育学》 考点教育学的发展 分值2分 正确答案D 文字解析凯洛夫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他主编的《教育学》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恿结了苏联20世纪20-30年代的教育经验,批判地吸收了教育史上进步教育家的思想,对我国产生过很大影响。 2,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生产力 B,文化 C,政治经济制度 D,科学技术 考点教育的属性 分值2分 正确答案A 文字解析政治经济制度是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而不是根本因素。 3,在教育研究中,通过考察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答案A,调查法 B,访谈法 C,历史法 D,实验法 考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分值2分 正确答案C 文字解析考察教育研究方法中历史法的概念。 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答案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考点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分值2分 正确答案B 文字解析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所以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脱离并且相对立。 5,我国2006年修订后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由()。 答案A,地市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B,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C,乡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D,镇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考点义务教育制度 分值2分 正确答案B 文字解析《义务教育法》第一章第七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体质。 6,在中学阶段开设曲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 答案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社会课程 考点课程的类别 分值2分 正确答案A 文字解析在中学阶段开设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学科课程。 7,编写教材(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答案A,课程计划 B,课程目标 C,课程标准 D,课程说明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

1、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②学生具有发展潜能;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③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5、《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①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②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③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

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④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⑤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言语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⑥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①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教师处理其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要求。 ②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教师处理其与教师事业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要求。 ③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教师处理其与学生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要求,关爱学生的范围是全体学生,而不是某一部分。关爱学生的核心是尊重学生人格。关爱学生的关键是做到对学生平等公正。 ④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教师在处理其与职业劳动的关系时所遵循的原则要求。教师的头脑中必须明确,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做法,是教师职业行为明确禁止的。 ⑤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教师在处理其与自己的关系时应遵循的原则要求。 ⑥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在处理其与自己发展的关系时应遵循的原则要求。 一般认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内容,关爱学生是最基本内容。 6、教师的主要权利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 指导评价权;报酬待遇权; 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7、学生的主要权利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1)参加教育教学权。 (2)获得学业证书权。 (3)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 (4)隐私权:不得私自查阅学生的日记、信件、电子邮件、短信等;不得公开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等。 (5)人身自由权: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6)人格尊严权:学校、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8、不同主体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形 【学校】 (1)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 (2)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 (3)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 【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

2016年心理学题库与参考答案

第1章心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认知心理学以1967年【】出版的《认知心理学》为诞生标志。 A.奈塞尔 B.冯特 C.斯金纳 D.弗洛伊德 2.一个令人高兴的信息,会导致人们手舞足蹈。这是【】 A.兴奋的扩散 B.兴奋的集中 C.抑制的扩散 D.抑制的集中 3.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创建于【】 A.1888年 B.1879年 C.1878年 D.1877年 4.心理学通常把个性心理特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能力,二是气质,三是【】 A.性格 B.动机 C.兴趣 D.意志 5.听觉中枢位于【】 A.额叶 B.顶叶 C.颞叶 D.枕叶 6.由于晚上学习到很晚,第二天无精打采。这属于【】 A.相继正诱导 B.同时正诱导 C.相继负诱导 D.同时负诱导 7.格式塔学派是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之一,其中“格式塔”的含义是【】(2012年烟台市市直) A.行为 B.精神 C.整体

8.张明打了通宵的游戏,以致于第二天上课时无精打采。这属于【】 A.同时性负诱导 B.相继正诱导 C.相继负诱导 D.同时性正诱导 9.神经元具有【】的功能。 A.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 B.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发动反应 C.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发动反应 D.接受刺激、转换能量和传递信息 10.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去是【】。(2013年滨州阳信) A.无条件反射 B.本能的反射 C.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 D.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 11.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 A.华生 B.弗洛伊德 C.罗杰斯 D.奈塞尔 12.我们在做数学题时用的是____,听音乐时用的是____。【】 A.左脑右脑 B.右脑左脑 C.左脑左脑 D.右脑右脑 13.构造主义主张研究【】 A.认知 B.意识 C.行为 D.无意识 14.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心理的器官。 A.神经系统 B.大脑皮层 C.神经元 D.脑 15.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冯特 B.亚里士多德

四川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复习资料

. Word 文档资料 绝密★启用前 严禁复印 2006年4月教师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 教育学心理学A 试卷 (课程代码 6602)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的方法是 (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临床个案法 2、 社会测量法的提出者是 ( ) A 、史莫克 B 、莫雷若 C 、加涅 D 、奥苏贝尔 3、根据柯拉斯沃等的分类法,情感的教学目标有五个程序,即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 ( ) A 、价值的性格化 B 、非言语交流 C 、理解 D 、统合 4、研究发现,教师期望效应的大小要受学生年龄的影响,一般而言,更易受到期望效应影响的是 ( ) A 、年龄上无明显差异 B 、中等年龄的学生 C 、年龄较大的学生 D 、年纪较小的学生 5、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分期的理论,十一至十五岁儿童的处于 ( ) A 、感觉运动阶段 B 、思维准备阶段 C 、思维阶段 D 、抽象思维阶段 6、学习的意义表现在 ( ) A 、促进心理的成熟与发展 B 、获得好的成绩 C 、适应社会发展 D 、个体生活的需要 7、新的材料属于原有的具有较高概括性的观念中,原有的观念得到扩张、精确化、限制或修饰,新的观念或命题获得意义,这种学习是 ( ) A 、派生类属学习 B 、相关类属学习 C 、上位学习 D 、并例结合学习 8、下列说法中不能反映学习迁移现象的是 ( ) A 、举一反三 B 、由表及里 C 、触类旁通 D 、由此及彼 9、短时间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来说,其容量的组块数是 ( ) A 、3----6 B 、4----7 C 、5-----9 D 、6-----10 10、能对有关知识进行分析概括,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种理解是 ( ) A 、字面的理解 B 、解释的理解 C 、批判性的理解 D 、创造性的理解 1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待学习的比较稳定的反映倾向叫做 ( ) A 、学习目的 B 、学习动机 C 、学习态度 D 、学习兴趣 12、一般而言,要使学习效率较高,动机应维持在 ( ) A 、较高水平 B 、中等水平 C 、较低水平 D 、不一定 13、一般而言,学生的成就动机来源于三种需要。下列选项,不属于...成就动机源泉的需要是 ( ) A 、认知的需要 B 、交往的需要 C 、自我提高的需要 D 、学习过程派生的附属需要 14、在教学设计工作中,中心是 ( ) A 、分析教学内容 B 、设计教学策略 C 、分析教学对象 D 、设计学习目标 15、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进行的,其目的是了解教学结果,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便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基 于这一目的进行的评定是 ( ) A 、配置性评定 B 、形成性评定 C 、总结性评定 D 、论文式评定 二、多项选选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非正式学生群体的主要特点有 ( ) A 、有固定的组织结构 B 、群体内部的一致性 C 、情感依赖性 D 、往往具有较突出的“领袖”人物 E 、凝聚力不强 17、在我国,一般习惯于根据学习的内容和结果把学习划分为以下几种 ( ) A 、知识的学习 B 、技能的学习 C 、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 D 、情意和人格的学习 E 、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18、斯金纳认为,“教学就是安排可能发生强化的事件促进学习”,所以他建议利用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安排程序教学, 以便更有效地呈现与学习教材,其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是 ( ) A 、小步子逻辑序列 B 、要求学生作出积极的反应 C 、及时反馈 D 、学生自定步调 E 、低的错误率

201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第斯多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创造性 B.示范性 C.长期性 D.复杂性 2.刘老师正在上课,学生路路突然站起来,指出刘老师讲解中的错误。刘老师板着脸说:“路路,老师不如你,以后就由你来上课好了!”说完,刘老师若无其事地继续上课。下列选项中,对该教师行为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维护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B.漠视了学生的主导地位 C.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D.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3.人们常说“聪明早慧”、“大器晚成”,这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互补性 C.顺序性 D.差异性 4.初中生小虎平时纪律松散,经常迟到,上课还总与邻座讲话。班主任让小虎把桌椅搬到教室后面的角落里一个人坐。下列选项中,对该班主任行为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B.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C.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 D.维护了教师的权威 5.教师张某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依据相关法律,他可以采用的法律救济途径是( )。 A.教师申诉 B.刑事诉讼 C.申请仲裁 D.民事诉讼 6.教师赵某违反学校管理制度,被校长在全校教师会议上点名批评。赵某的丈夫王某听说后,不辨是非,在校长下班的路上将其打成重伤,情节严重。依法应对王某追究( )。 A.违宪责任 B.行政责任 C.刑事责任 D.一般责任 7.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下列选项中,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取得联系的学生行为是( )。 A.上课聊天

心理学题库之选择题及答案

心理学选择题 第一部分(包括绪论、认知过程和注意) 1、心理学是一门 D 的科学。 A、古老 B、年轻 C、新兴 D、既古老又年轻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是个别属性的反映叫做(B)。 A、反映 B、感觉 C、知觉 D、直觉 2、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D)。 A、认识过程 B、心理过程 C、感觉过程 D、知觉过程 3、能够引起感觉的某种刺激的最小刺激量叫做(A)。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受阈限 D、差别感受性 4、人的感受性的大小是用(A)的值的大小来度量的。 A、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受性 D、差别感觉阈限 5、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则感受性越大,其感觉能力也(A)。 A、越强 B、越弱 C、一样 D、呈正比 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感觉的 B 现象。 A、对比 B、适应 C、相互作用 D、感受性 6、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它表现为 B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中间稍快 D、中间稍慢 7、记忆的第一个基本过程是 B 。 A、储存 B、编码 C、保持 D、提取 8、人们进入百货公司,各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知觉 A 的表现。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9、对寂静的适应是当一定声音突然停止以后,感受性(B)的过程。 A、升高 B、降低 C、保持不变 D、a和b 10、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做(D)。 A、运动知觉 B、听知觉 C、空间知觉 D、时间知觉 11、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被称为(B)。 A、空间知觉 B、错觉 C、时间知觉 D、运动知觉 12、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并且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这种知觉的特征叫做(B)。 A、知觉的恒常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整体性 13、同一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角大小,总是随着距离的远近而变化的。但是由于知识经验参与,人仍然对不同距离的物体的大小知觉保持相对稳定不变,这种知觉特征称之为(C)。 A、知觉的恒常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大小知觉恒常性 D、距离知觉恒常性 14、一支白粉笔,无论把它置于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是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C)。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试题(带答案)

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具体来说,就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科学”。 注意是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特征。(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力过程)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 心理的实质主要包括三方面:脑是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反射是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脑是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布洛卡区:运动性失语症,一种非流利型表达性失语症。患者说话时发音困难,语言不流利威尔尼克区:接受性(接受性或印入性)失语症,这是一种语言失认症。说话时,语音与语法均正常,不能分辨语音和理解语义。 反射是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 一.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机能单位。主要作用:接受和传送信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构成。 神经系统 二.1.周围神经系统是人体的“通讯网络” 脊神经31对:肌肉,脏器 脑神经12对:头部器官 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机体兴奋)副交感神经:(机体抑制) 2.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高级中枢是指大脑两半球、低级中枢是指大脑皮层以下的 部分,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最低级部位,“司令部” 脑:脑由延髓.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组成。 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其功能是不对称的,这种功能、不对称性叫“单侧化”。大脑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与言语有关的方面如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也占优势。右半球的优势体现在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上,如音乐、美术、情绪表达、识别能力等。 额叶躯体运动(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图和动机的作用)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顶叶躯体感觉(温、触、动感觉等)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 枕叶视觉忱叶的枕极 颞叶听觉颐上回和额中回 边缘叶内脏功能和机体内环境的调节、情绪调节大脑底而与大脑半球内侧缘皮层 脊髓调节四肢活动、体内器官工作等先天性反应(如膝跳反射)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 脑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