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语言禁忌现象看中英文化差异

从语言禁忌现象看中英文化差异

从语言禁忌现象看中英文化差异
从语言禁忌现象看中英文化差异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白象似的群山》里的潜意识

2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商业电视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

3 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 of Scarlett in Gone With the Wind

4 英汉“悲伤”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5 解读《最蓝的眼睛》中的姐妹情谊

6 英汉网络缩略语对比研究

7 从电影《伴你高飞》看美国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主题

8 浅析《红字》中的森林意象

9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175 567 12 48

10 《女勇士》中美国华裔身份危机的探寻

11 试析邓恩《别离辞?节哀》中圆规与圆的意象

12 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连接词使用情况研究

13 论《简爱》中的疯女人

14 论《傲骨贤妻》字幕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策略

15 论《德伯家的苔丝》的苔丝悲剧原因

16 从《喧哗与骚动》中凯蒂的悲剧看世纪初女性的社会地位

17 A Tactics Study of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in Basic Education Stage

18 托马斯?哈代《无名的裘德》中的书信研究

19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20 国际商务合同的用词特点及翻译

21 美国人对枪支管制的态度的文化根源

22 Tradition and Beyond—Reading The Diviners as a Bildungsroman

23 对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中“爱”的比较及其文化影响初探

24 浅谈文化差异与英汉翻译

25 《野性的呼唤》中巴克形象分析

26 输出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7 中美商务谈判中恭维语的分析

28 从思维方式差异看英语复杂句汉译

29 影响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因素的调查及分析—以x市高中学生为调查对象

30 A Research on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Employed by Non-English Majors in the CALL Environment

31 论《厄舍古屋的倒塌》的哥特式写作风格

32 从《麦田里的守望者》分析青少年的叛逆与成长

33 女性哥特视角下的《蝴蝶梦》

34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Puns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under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35 关于照料母婴的市场分析

36 浅析《宠儿》中塞丝背上的树的形象

37 浅析《警察与赞美诗》中欧亨利的写作风格

38 艾丽斯?沃克《紫色》中的书信体叙事研究

39 论商标名称汉英翻译中的合作原则

40 英语委婉语的内涵

41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

42 用会话含义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白

43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蝴蝶梦》

44 浅谈英语颜色词汇的象征意义

45 论《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

46 《雾都孤儿》中南希的人物性格分析

47 从文本类型角度看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

48 论汉语政治新词的英译

49 丰田如何成为全球第一汽车生产商

50 论《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的女性意识

51 An Analysis of Symbolic Metaphor in To the Lighthouse

52 一首平凡女性成长的赞歌—用“成长小说”理论来解读《简爱》

53 从小说人物分析简奥斯汀的情感智慧

54 浅谈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55 《雾都孤儿》中南希双重性格分析

56 女性主义视角下汤婷婷《女勇士》中华裔女性的重生

57 从异化归化角度看汉语四字词组的英译策略—以中国苏州古典园林为例

58 论希斯克利夫出走的必然性

59 汉英叠词对比研究及其翻译

60 Disillusionment of American Dream in death of a salesman

61 广告翻译

62 中西方婚姻观的差异

63 中西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行为的比较研究

64 从女性主义解读《威尼斯商人》

65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惠特曼的《草叶集》

66 天才的悲剧人生——论杰克伦敦的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

67 论《白鲸》主角的悲剧实质

68 《傲慢与偏见》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69 《闻香识女人》角色分析

70 跨文化视域中的英汉动物隐喻比较研究

71 论圣经诗篇的修辞特点

72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73 虽不起眼,但不可或缺:从《洛丽塔》中的小人物看亨伯特悲剧的必然性

74 论不可译到可译的历史性变化

75 A Comparative Study on Business Etiquette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fstede’s Cultural Dimension

76 艾米莉狄金森死亡诗歌的解读

77 国际时政专有名词的翻译与解读

78 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

79 The Comparison of Table Manner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80 星巴克营销策略研究

81 从成长小说角度比较研究《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麦田里的守望者》

82 田纳西?威廉斯《玻璃动物园》中的南方淑女形象

83 童话世界里的诗意与纯美—赏析奥斯卡王尔德的《夜莺与玫瑰》

84 威廉·斯泰伦《苏菲的选择》中的人文主义

85 论《绯闻女孩》中的美国社会文化特征

86 莎士比亚戏剧《皆大欢喜》的人物原型分析

87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88 A Survey o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of English Major

89 从僵尸和吸血鬼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90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Syntactic Features of English Contracts

91

92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追求和理想的分析

93 阿法——《多芬的海》中的加勒比人

94 盖茨比的人物形象分析

95 《飘》中郝思嘉性格特征透析

96 英语广告的语言特点

97 An Analysis of Symbols in Young Goodman Brown

98 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语用原则分析

9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00 游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01 翻译腔成因浅探

102 从《儿子与情人》谈家庭失和与失衡

103 论海明威作品中的语言特征

104 黑人英语与非裔美国黑人文化的研究

105 元认知策略在初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研究

106 《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和《嘉莉妹妹》美国梦的对比研究107 论英语俚语的汉译—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

108 商务英语中的颜色词浅析

109 杰克?伦敦《海狼》中海狼拉尔森的性格分析

110 英语广告双关语的语用分析

111 从文化价值观对比研究中美企业管理模式的差异

112 从合作原则视角析《认真的重要性》中人物对话的文学效果113 解析电影《黑暗骑士》中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

114 中美文化交际中的礼仪文化差异研究

115 On the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Movie Titles

116 交际式语言测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117 An Analysis of Sexism in English Proverbs

118

119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120 浅析《珍妮姑娘》的悲剧原因

121 英文歌曲名称翻译浅析

122 英语报刊标题的词汇特点和修辞特点

123 正面解读《名利场》中的蓓基-夏泼

124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125 Christ Love in Uncle Tom’s Cabin

126 英汉习语中的文化比较

127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128 灵魂救赎者—《七个尖角阁的老宅》中菲比的人物分析

129 “集体无意识”理论观照下艾米莉的悲剧性

130 汉语量词“条”“支”“枝”的认知研究及其英文表达

131 从关联理论看《阿甘正传》的字幕翻译

132 从用餐礼仪看中美核心价值观差异

133 On Aestheticism in Oscar Wilde's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134 从心理学的角度论《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恋爱模式

135 以《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为例试析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语”现象

136 论《野性的呼唤》的多重主题

137 高中英语写作前口语活动设计与实施建议

138 论《奥兰多》中双性同体观

139 The Artistic Value of The Call of the Wild

140 [毕业论文](经贸英语系毕业论文)国内手机APP营销现状及其策略分析

141 从文化角度探析中英基本颜色词的比较和翻译

142 图式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

143 论国际商务非礼貌言语行为

144 On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from the Feminist Perspective

145 网络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研究

146 An Exploration on Different Cultures in Terms of Flowers

147 从《宠儿》透视美国黑人女性的悲剧

148 The Effect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on Creativity i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149 中美两国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地位的比较

150 社会变化对马克?吐温文学风格的贡献

151 《飘》的成长主题解读

152 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研究

153 论密西西比河对马克吐温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影响

154 On Carl’s Personality in Titanic

155 《喜福会》中的象征主义

156 《名利场》中女性命运对比

157 交际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探究

158 浅析商务谈判中的恭维语应用

159 高中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现状调查及对策

160 英语委婉语中的转喻现象分析

161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师提问策略对学生口语输出的影响

162 从《爱玛》看简?奥斯丁的爱情观

163 On the Translation of Names of Scenic Spots

164 从生态批评论梭罗《瓦尔登湖》中对工业化的思考

165 《呼啸山庄》和《暮色》系列的对比研究:《呼啸山庄》再次热销引发的思考

166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 i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167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sert Island Literature from Lord of the Flies

168 爱的缺失:班吉康普森的痴人说梦—《喧哗与骚动》班吉叙述视角研究

169 《等待野蛮人》中的寓言式写作手法

170 汉英谚语翻译中的文化异同

171 教师对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作用及相对应的培养策略

172 从旅游看中美核心文化差异

173 Coincidences and Images in The Mayor of Casterbridge,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174 《麦琪的礼物》中环境语的分析

175 嘉莉悲剧的原因探析

176 守望何物--《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困惑

177 从语用学角度看广告英语中的模糊表达

178 汉语无主句英译方法探析

179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法”

180 关联理论关照下文化缺省现象及其翻译应对策略

181 电影《死亡诗社》中的教育意义

182 英汉绿色词对比研究

183 Beyond Language, Toward Nature: A New Reading of 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 184 试析厄内斯特.海明威的悲观主义倾向的成因及其在《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体现185 美国基督新教与中国儒家的伦理道德的比较

186 从儒学与基督教的角度探析中西文化差异

187 H.G.威尔斯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措辞研究

188 盖茨比悲剧的必然性

189 礼貌原则框架下化妆品广告语篇研究

190 中美奢侈品消费行为差异背后的文化影响研究

191 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消除语言歧视的策略

192 美国新闻报道中政治委婉语的语用解读

193 解析《简爱》的帝国主义意识

194 显现的被动?隐现的自我——《看不见的人》中被动语态的身份建构功能研究195 论《呼啸山庄》中耐莉丁恩的作用

196 心灵探索之旅——析《瓦尔登湖》的主题

197 金钱决定婚姻

198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199 会话含义理论在英文广告中的应用

从语言差异看文化差异

从语言差异看文化差异 ——跨文化沟通心理学论文 摘要:中国有句俗语说道,一方水土一方人,不同的生活环境孕育出了各自独特的文化。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离不开语言。 关键词:中西文化语言交流 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和历史文化的沉淀。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人类的生活的环境,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因而各自的文化被赋予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特色,有浓厚的地域风采。作为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语言便清晰的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 1.价值观 中国文化产生于大河文明,崇尚农业,因而衍生了一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主张群体利益凌驾于个人价值之上。中国人尤其崇尚儒家思想,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准则,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谦逊,注重温、良、恭、俭、让,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 而西方国家价值观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我们常说美国电影具有鲜明的个人英雄主义,这也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特点,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正因为如此,中西两种文化在对某些单词所带有褒贬色彩上有差异。如ambition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中国人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则取其褒义,表示“雄心壮志”。Aggressive一词,中国人常用来形容某人“挑衅”“好斗”,而美国人则用来形容某人“进取上进,有开拓精神”。 2.年龄 我国的群体性文化,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而在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中国人重视传统的君臣,父子,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英美国家,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不计较老少界限,多以朋友相处。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在不相同。如ol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等。中国人往往以年龄大为荣。和别人谈话时,年龄越大,资格越老,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姜还是老的辣”。在我们看来,长者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征。 然而,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在西方文化中,他们把年龄作为个人极为重要的隐私看待。尤其是女士,更忌讳别人问自己的年龄。即使愿意谈论自己的年龄,也要别人猜测其年龄,而此时,他们的真正目的的期望别人恭维他们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是多么年轻。

跨文化交际论文题目

1.英文原声电影赏析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研究 3."公示语翻译中的语用失误探析 4.国内广告语言语用失误研究现状与分析 5."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交际失误语用归因 6."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类型及对策研究 7."基于礼貌原则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分析 8."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的语用负迁移 9."浅析化妆品广告中的语用预设 10."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比较研究 11."中美时间观之对比 1 2."浅析汉英问候语中的文化差异 13."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探析 14."英语身体语的交际功能研究 1 5."浅谈英汉身势语的表意功能之差异 16."目标语文化的理解与跨文化交际 1 7."中西文化差异对中国学生英语学生的影响 18."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误读

9."浅析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20."英语禁忌语的文化内涵异同研究 21."英语学习中的文化习得 2 2."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23."外语学习者的思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之成效 24."培养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之策略 25."英汉道歉语差异及原因 26."中西跨文化礼貌语差异探析 27."英汉语言中礼貌表达法之比较 28."英汉习惯用语的文化内涵探源 29."英语称赞语及其回应的异同研究 3 0."中美(西)家庭教育理念的差异及其对孩子的影响 31."中国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中的主要障碍研究 32."试析跨文化交际中角色互动的作用 3 3."本土文化与异国文化的冲突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34."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差异 35."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餐桌礼仪

6."关于提升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37."涉外婚姻中的中西文化冲突 38."论跨文化广告传播中食品商标的翻译439."多媒体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40."中西方儿童文学的差异 4 1."中西体育文化的差异及其受全球化发展的影响 42."中西传统休闲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对比分析 43."简爱与林黛玉不同命运的文化透析 44."国际商务活动中礼貌原则的应用 4 5."论文化背景知识在外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46."国际商务交际活动中的非语言交际 47."浅析英汉汽车商标的特点及其翻译 48."英汉隐喻差异的文化阐释 49."文化语境下的英汉植物词 50."文化语境下的英汉动物词 51."从体态语探析中西文化差异 52."浅析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 53."文化视野下英语谚语的比较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精简)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郑静芝咸宁学院外国语学院437100 摘要: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信息间的转换。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因此,要准确地进行翻译,可以运用音译法、直译法等克服这些差异。 关键词:文化差异,音译法,意译法 Abstract:Translation is a bridge of two different languages.Due to different historic backgrounds, customs,traditions and cultures in two different nations,in order to achieve the eqiuvelence of two languages,we aim to provide some techqiues to help overcome the obstacles in translation through this paper. Keywords:Cultural differences;Transliteration;Free translation 引言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物质世界,人类的语言反映着人类普遍的共性,各民族语言虽然不同,但可以利用相同的概念称谓事物,解释词义。正是这种共性为不同民族文化交流提供了可行性依据,为不同语言的翻译提供了可译性基础。然而,中西方文化之间由于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其生产方式、活动方式,思维方式也就迥然而异,发展水平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是这些个性差异,构成了翻译的障碍。 1.文化和翻译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人类世世代代的所有共享的东西。狭义的文化则是使用特种语言表达思想的某一社群的独特生活方式及其表达形式。美国语言学家萨王尔在《语言论》中提出:“文化这名称的定义是:一个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是什么。”《中国翻译词典》指出,“现代文化人类学家们一般把文化分为技术、经济、社会、观念和语言四个系统”。 翻译,中外学者下过各种各样的定义。“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象或艺术映象,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中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①“通常它是按作者的创作意图把一篇文章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描述出来的过程”。②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两种文化的影响。因为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也是语言所反映的对象。在当代翻译研究中,翻译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文化交流。早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巴斯奈特提出文化翻译理论,提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问的交流,翻译等值,就是原语与译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除语言学的特点外,在宏观文化语境中审视原语和译语。文化与翻译的相互影响和特征就显而易见了④。因此,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 2.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2.1社会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2.1.1风俗传统对翻译的影响 习俗是人们在口常生活中由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所形成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习俗文化,因而翻译也就会受到传统习俗文化的影响。 比如“deaths and marriages”,如果译为“红白喜事”就不是很妥当。汉文化认为红色象征喜庆,结婚时新娘要穿红,而在举行葬礼时才穿白,所以中国人惯用“红色”表示marriage,“白色”表示death。但是西方人却认为白色是纯洁、忠贞的象征,新娘在婚礼上穿白色的婚纱,在葬礼时则穿庄重的黑色。因此,“红白喜事”并没有正确传递原有的文化信

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影响

文艺报/2006年/7月/11日/第003版 理论与争鸣 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影响 宫丽 文化是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同时文化的发展又具有历史的连续性。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总的来说,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它指的是政治、历史、文学、艺术、宗教、地理、音乐、建筑、科技成就、思维等;另一方面则指的是风俗、习惯、行为模式、生活方式、规范等。此外,文化还包括语言以及语言相关的某些非语言的交际手段。 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接触时所使用的交际工具,是人们传递信息或表达思想的手段。语言产生于社会生活中,它的使用离不开社会环境,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一个社会的语言是社会的一个方面,其特殊表现在于它是学习文化的重要工具。语言不仅是人们用来交际的工具,而且是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特征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个民族的语言特点常常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及生活等特征。美国学者普赖特( J. B.Pride)1964年在他的《社会语言学》一书中提出了“语言和社会结构的共变”理论:“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或激变时,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会毫不含糊地随着社会生活进展的步伐而发生变化。”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语言文化习俗。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所以进行跨文化交际,就要先了解某种语言及其发展的规律,只有密切联系社会发展的历史,密切联系创造这种语言、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民的历史,去研究,才有可能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语言的交际功能具有普遍性,忽视文化差异往往会造成语言的误用,给文化之间的交际带来不少困难。普赖特在他的书中还指出“任何一个社会集团的成员所必然掌握的东西比他的语言的正规的或结构的特点多得多,它必须习得所有有关他的社会和文化价值的知识,也就是社会加在人们举止行为的约束。包括对语言行为的制约。”他的这一观点对跨文化交际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文化交际涉及的内容很广泛。辩论是交际,会话是交际,讨论是交际,讲课是交际,书信、便条是交际,广告是交际,新闻报道、科学论文也是交际。交际活动由于语言环境、具体情景各不相同,使用的语言也会有所不同,交际实际上是人们使用语言去表达到一定社会目的的活动。要得体地进行交际就要在不同的情景对不同的话语有能力去理解,这就涉及交际者的文化、社会、文学、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如英语语言中的词汇。英语词汇也包涵着文化的因素。如果我们在与外国友人进行交流时缺乏文化知识,就容易产生歧义。例如表示颜色的英语单词:black、blue、green等。我们在交谈时常听到有人说black swan,其本义是“黑天鹅”,可在一些特殊的语境下,它指的是罕见的东西:a real。 blue blood在用于描叙一些人时,是指社会地位高、有权有势和出身好的贵族等;而green hand 则是指无经验的人,生手。又如Landlord一词,中国人可能会想起剥削劳动人民的黑心地主周扒皮、南霸天的形象,而在西方人的头脑中可能是个和善的房东。语言表达的意思,不单单是个主观愿望的问题,它还受社会习俗的制约。每一个民族都有一定的风俗习惯,它包括衣、食、住、行、节庆、娱乐、礼仪、婚姻、丧葬以及信仰等内容。如西方的某些祝酒习惯和我们中国不同。在英国,宴会开始时,大家先为女皇陛下举杯祝酒,而后才彼此之间开始碰杯。一个民族的言语

跨文化交际的语言禁忌1

姓名称谓 中方有亲属工作上有区分 中国尊敬长辈的优良传统依然代代流传,如果子女直呼父母的姓名会被认为是忤逆不敬缺乏教养的表现。汉语中有很多称呼长辈的亲属称谓,如爸爸,妈妈,爷爷,姥姥等,同时还有张爷爷,李奶奶,孙阿姨等由姓氏加辈分称谓构成的称呼语。 在工作中,单位一般有上下级的分别,下级称呼上级一般以职务相称,如总经理,董事长,厂长等,有时会在职务前加姓,如王总等。 西方英语国家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很少考虑地位、辈分、年龄等差距,常常直接以姓名相称,这在他们看来是在表示平等与亲切。everyone borns equal 不可妄称耶和华上帝的名字;妄称者必有罪 人们对god, heaven, christ, Jesus 等有关宗教的词语怀有很深的敬意,认为只有在严肃庄严的语言中才可以使用这些词语 老 生老病死 生 在某一时期,汉语中表达怀孕,生育的词语是不能直说的。受落后的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人们认为怀孕及生育与性行为有关,所以生育之事也沾染了“可 耻”的性质,往往不直说。在旧时中国社会,人们十分看重子嗣,生子添丁是家 庭中一件大喜事,所以人们常常将妇女怀孕婉称为“有喜了”。在现代社会,人们 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涉及到生育的问题一般不再避讳,怀孕、孕妇、分娩等 都是会话中常见词汇。在英语国家中,人们可以直接谈论生育的问题不用加以避 讳,英语中也有一些委婉语表示怀孕,如eat for two/in a delicate condition /expecting a child/well—along(心满意足). 老 中方人会变老是自然规律,中国人对待衰老没有什么特别的顾忌。在汉语中“老” 字没有贬义有些时候它还含有褒义。在中国“敬老尊贤、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流传千百年,汉语中有很多称赞老年人的成语如:“老当益壮”、“老骥伏枥,志在 千里”等。在中国,“老了”并不等于没有能力了,相反“老”是智慧、权威、学 识的象征,老人们都以自身丰富的阅历和生活经验为荣,“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 前”“老马识途”“姜还是老的辣”等俗语都是用来形容老年人丰富的经验。“老张” “老孙”是汉语中特有的称呼方式, 西方禁忌说”old”.”Old”inducates someone is not useful,sick and ugly “O ld ” can be said”senior, the long-lived, elderly men, a distinguished gentleman ” 病 中方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向往长生长寿,避忌说死。受伤,生病使人痛苦,很可能让 人死亡,是人们最不想经历的事情。死亡是人们的意识中最恐怖的事,所以在汉 语中,表达这些事物的词语都是语言中的禁忌,这一观念在今天的现代汉语方言 中还可以找到影子。在北方某些地区,受伤常常被称作“挂彩”,在南方,则称为 “带花”。在某些地区,人们忌讳说“吃药”而称“吃好茶”。在香港探望病人时, 忌送剑兰、梅花等花束,因为剑兰与“见难”即日后难相见谐音,“梅”与“霉” 谐音,被视为倒霉,这些花卉被视为“不吉利”特别不适合送给病人 西方如西方人用B.0.代

论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开题报告(中文)

三亚学院/Sanya University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审批表 Approval Form for BA Thesis Proposal 专业/Major___英语(旅业商务)__ 填写时间/Date: 2014年/Year 11月/Month 15日/Day 学生姓名/ Student Name 李丽Li Li 学号/Student No. 0910311000 指导教师姓名Supervisor’s Name 唐蔚明 Tang Weiming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Supervisor’s Title Associate Professor 题目(中文) Title (Chinese) 论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题目(外文) Title (English) T he Influence of Western-Ea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Translation 选题背景与主题思想/ Background and central idea: 背景:中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一直都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这些差异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翻译,就是这些深受中西方国家文化差异影响的活动之一。翻译不仅涉及目的语,还会涉及源语言,所以译者除了要掌握这两门语言之外,还要对两国的文化有所了解。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注意力集中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上。 主题思想:本研究将从以下三方面来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源头,在翻译中所使用的应对文化差异的策略。本研究对译者提高翻译技巧将就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本研究还将给研究者提供一些文化和翻译方面的研究的启示。 论文体系、结构/ Thesis organization and structure: 为了较系统地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本文将分五个部分来进行介绍:第一部分是对本研究的综合介绍。第二部分是对中西文化差异和翻译的介绍。第三部分中,笔者将对对影响中西文化差异的因素进行介绍,包括地理环境,历史,宗教和人生观价值观。第四部分将对在翻译中采取的避免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而采取的策略进行介绍,包括异化,归化,妥协和意译加注解的办法。按照这样的顺序,笔者将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逐步进行分析。 论文结构: 1.引言 1.1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跨文化交际中的肢体语言差异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委婉语的跨文化交流及其语用功能 2法律英语词汇的特点及其翻译 3论奥斯丁女性主义观点在《爱玛》中的体现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5《宠儿》中塞丝的性格特征分析 6《榆树下的欲望》之农场意象--基于生态女性主义的分析 7从语境视角浅析《生活大爆炸》中反语的幽默属性 8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95 80 35 640 9浅谈英语复杂句的翻译 10劳伦斯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11孤独的精神探索者——《月亮和六便士》和《刀锋》中主人公形象分析 12基于语料库对红楼梦两个英文版本中红色的翻译研究 13Error Analysis on English Writing by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14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与避免方法 15中美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分析 16盖茨比的人物形象分析 17政论文英译的翻译策略研究 18An Analysis of Two Main Characters in Moby Dick 19浅谈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小公主》和《秘密花园》之比较 20浅析英文电影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 21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网络语言中的隐喻现象 22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建构浅析 23从功能翻译理论看中国饮食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24 25从《远离尘嚣》看托马斯哈代的生态自然观 26从《京华烟云》探析林语堂的女性观 27论《威尼斯商人》中的宗教思想影响 28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和老子的道家思想对比 29论《吉姆老爷》中的英雄主义 3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31论中西文化中家庭观念的差异 32论中美日常交际的文化差异 33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研究 34O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Impersonal Sentences 35试析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人物形象 36论流行网络词汇的汉英翻译 37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Taboos in the Contex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3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39从《远离尘嚣》和《无名的裘德》看托马斯?哈代的婚恋观 40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理念的比较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从文化对语言的影响看对外语言教学 语言是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其社会功能广博巨大、难以估量。大千世界纷繁多彩的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迥然有别的民族心理于宗教信仰、乃至各种特定的思维模式,均依赖于语言而得以成形、积累、发展和传承。而文化对语言形式亦不断产生深远影响,在变革动荡的历史时期,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新思潮的猛烈冲击和无情挑战,语言形式的相应变化则更为显著。 著名语言家叶蜚声曾指出:“一门语言是探索一种文化的灯火,一门语言正是了解那个国家那个民族的一个窗口”。 外语工作者大多有这样的体会,母语与目的语之间既存在某些共同的属性又存在极大的差异,本民族文化与其它文化的关系亦然;语言障碍和文化鸿沟皆因不了解这些共性和差异所致。如果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特征缺乏足够的认识,即使外语学得再好也难以正确运用。因为在那种情况下,人们往往忽视外语词语的特殊语义暗示,因而造成交谈中的误解。反之,一旦熟谙这些共性和差异,便能在不同的语境中得心应手地开展交际活动,进入一个语言的自由王国。现在许多用人单位都希望毕业生能成为“外语+宽厚知识”型人才:外语

能力只占25%,思想道德和知识、能力等综合素质占75%。所以这就要求外语教学者所进行的一切教学活动的着眼点不应该仅仅是训练翻译和实际的“工具”,而应该致力于人的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下面就让我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及对外语言教学在这个问题上的重视。 一、思维文化和日常生活的文化的差异在语言中的反映 索绪尔的学生,法国语言学家梅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 什么样的语言。”确实,国家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中的禁忌也有很大差异。例如在美国,老人是被看作社会的负担,根本不像中国那样受人尊敬和照顾,美国的人们都不愿接受自己老了的悲哀,尤其是女性。所以当你问那些年龄超过三十岁的女士:How old are you? 她们的答案永远都是:I’m twenty-nine years old. 假如对这种文化不了解,就会造成许多尴尬场面。又如英语和汉语的语序也是有差异的。当我们说到年、月、日的时候,当我们说和国家、省、市、区、街、门、栋和某个人的时候,汉语都是从大到小,最大的放在最前面或最上面,而英语则完全相反,这是不同语言语法反映的思维文化的差异。外语教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了语言的文化功能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中美语言文化的差异

中美语言文化的差异 摘要:中美两国是古老和现代国家的代表,历史文化的不同,造就了现在的诸多 差异,语言文化就是其中之一。语言是文化的反应,是价值观的体现,在历史中 去搜索信仰的差异,也许能找到语言差异的合理性解释。 China and American are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countries,the difference of the history culture makes the current differences, language culture is the one point. Language is the reaction of the culture and the reflection of the values ,we may find out reasonable explanations about the language differences from the history belief. 关键字:语言文化,信仰,文化反应,价值观。 Language culture、Belief、Culture Reaction、Values. 中国和美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前者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古老国 家,后者是一个只有两百年历史的新兴国家,中国曾经是世界文明的领跑者,世 界的中心,然而最近两百年则是被全面超越的历史,现在,世界的领跑者,正是 美国。倘若对这两个国家的文化作一个比较,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有趣的现象, 这里主要从中美语言文化的差异来谈。 如果单纯从语言的精辟性和趣味性来说,汉语的深度要远远超过英语的,这种 说法也许不客观,因为这是站在中国人的角度来说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语 言众多的文学样式,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先秦时期的诗歌散文、汉乐府辞赋、 魏晋风度、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美国是绝对不会有的,历史太短了。 如果说几千年语言沉淀的韵味覆盖不了其他语言的话,我只能说这太崇洋媚外 了。这里不存在贬低其语言深度的问题,只能说它的发展阶段还是在初始阶段, 并没有达到一个成熟的地步。 其实语言就是一个文化的反应,是一个民族性格的真实写照。中国人含蓄,美 国人直接,含蓄有其韵味,直接有其爽快。有一首经典的歌曲名叫月亮代表我的 心,里面有句歌词叫“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我爱你有几分,你去想一想,你去看 一看,月亮代表我的心”,这是中国含蓄的典范之作,将中国女子似水莲花般娇 羞之状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个美国女人唱这首歌,回答 的也许是“I love you ,I pretty love you”。如果把前者比作白玫瑰的话, 后者就是红玫瑰,一个含蓄幽静,一个热情奔放。 中国是一个崇尚集体主义的国家,这源于统治中国数千年的儒家思想,在中国 的伦理道德之中,个人的利益必须和家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集体的利益始终高 于个人,正所谓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相反的是,美国崇尚的是个人英雄主义, 个人具有完全的不可替代性,个人只有完全的成就了个人,也就是成就了整个社 会。实际上,从两国的电影中,我们可以发现本质的价值观的不同。中国电影的 主人公里的英雄形象,多半是为了集体的利益,牺牲了小我,如董存瑞、黄继光 等等,美国电影里的英雄形象多半是以拯救世界的姿态出现的,比如蜘蛛侠、超 人,当然,这也是美国推行其强权政治的一个手段,这里就不做深入的分析。 相对于美国来说,中国是更加崇尚权威的,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皇权统治,不知

语言禁忌现象的社会语言学

—94—2004年5月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May,2004第11卷第3期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Vol.11 No.3语言禁忌现象的社会语言学考察吕效东(北京新亚研修学院,北京100085)摘要:语言禁忌是一种常见的社会语言现象,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汉语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言禁忌的发展产生了独特的影响,中国的文学传统进一步强化了语言魔力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语言禁忌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符号功能的认识,大脑的联想机制强化了汉语中以谐音为主要联想基础的语言禁忌的形成。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言禁忌的问题往往会成为影响交际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关键词:语言禁忌;语言符号;联想机制;社会文化;社会语言学中图分类号:HO-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522(2004)02-0094-04语言禁忌在许多人看来是一种迷信现象,但是它与通常所指的信仰神仙、鬼怪、星占、卜筮、风水、命相等的迷信现象有很大的不同。语言的“魔力”几乎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它无处不在。“说凶即凶”,“说祸即祸”这种将语言的魔力夸张到极致的思想意识自古以来就深入人心。在当代科学思想已经大为普及的情况下,尽管大多数人对说神弄鬼之类的迷信活动已经失去了兴趣,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在使用语言的时候,往往还会小心翼翼,以免触犯某些不该触犯的东西。即便是一个百分之百的无神论者也会受到语言禁忌的影响。一个人可以不相信语言的“魔力”,但是他必须尊重全社会对语言“魔力”的畏惧心理,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触犯语言禁忌,否则将受到整个社会的排斥。鲁迅(《野草·立论》)笔下那个不通人情世故的客人在别人家的孩子满月的时候说出了一句大实话:“这孩子将来要死的”,结果遭到了大家一顿合力的痛打。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他严重地触犯了语言禁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听到有人说:某某人说话特别不中听。通常来说“不中听”并不是说的话内容不对,而是说话的方式方法、遣词造句有问题,具体分析起来往往也是犯了听话人的忌讳。比如,一个人就怕别人说他胖,可是偏偏就有人说“你怎么好像又胖了一点”,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是一种关心,而这种关心所能带来的大概是听话者的满腔怨愤。语言禁忌现象在社会生活中非常常见,有些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灵魂深处,以至于我们并不认识到这是一种禁忌的表现。比如对于西方人对自己的父辈、祖辈直呼其名的作法,大多数中国人都觉得很新鲜,但至少在中国人相聚的场合,如果一个中国孩子对自己的长辈这样做的话,即便不立刻被大人斥责的话,也一定会让在场的人摇头叹息,认定这个孩子实在是太缺乏家教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为什么在西方社会观念强力冲击下,一些父母对孩子们的“性解放”行为能够容忍,对称呼这样的事情却不能释然于心呢?应该说,这是“家讳”这种古老的禁忌习俗遗留至今造成的心理影响。中国古老的家族礼法规定在日常言谈或使用文字时,要求回避父、祖及所有长辈的名字,这就叫家讳。俗话说“子不言父名”,就是这种习俗的表现。在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这种“避讳”的现象可以说比比皆是。司马迁的父亲名“谈”所以在著《史记》过程中就忌用“谈”字,苏东坡祖父名“序”,为避祖讳,他给人作序时一律用“叙”字;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在提到母亲的名讳“敏”字时,总是说成“密”。这种习俗不仅表现在家庭生活中,收稿日期:2003-12-10作者简介:吕效东(1963-),男,北京新亚研修学院教师。—95—在政治生活中的表现更是突出,如果犯了皇家的名讳是欺君大罪,甚至会带来灭门之灾;政府官员也把自己的名讳看作不可触犯的禁区,因此出现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政治笑话。在封建社会中,这种家讳礼法甚至得到政府律法的保护,唐代律法就有这样的规定:凡所居官职名称犯父、祖名讳的,可以申请改任其它职务。忌言长辈名讳只是诸多语言禁忌中的一个较为典型的语言禁忌现象,尽管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现象已经淡化了许多,以至于大多数人并不能意识到中国人不习惯直呼自己长辈姓名是长期以来家讳禁忌习俗的影响。除了称谓方面的禁忌之外,岁数、属相也是一种普遍的禁忌内容。很多地方流行提前一年给老人过整数寿诞的做法,起因可能是想借用这种方式迷惑阎王小鬼,帮助老人跨过整数这个坎。由于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的说法,许多地方的老人不过这两个生日,甚至在寿诞之日连这两个数字也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秘书应注意的问题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秘书应注意的问题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秘书应注意的问题 [内容摘要] 经济全球化发展,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多,跨文化交际活动也愈加频繁。这对涉外秘书工作人员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由于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而产生的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比比皆是,作为秘书工作者要处理好跨文化交际活动,避免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出现,促进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了解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文化风俗习惯与信仰、交往礼仪、语言与非语言交际等就十分必要了。本文就风俗习惯与信仰、交往礼仪、语言与非语言交际三个方面对涉外秘书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涉外秘书;文化差异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涉外活动日益增多,我们常说:“中国经济要与国际接轨。”但是,我们在“经济接轨”的同时也应重视“文化接轨”。经济全球化发展,使得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人们的交往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活动也日益增多。所谓的跨文化交际,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活动、相互交流的过程。而跨文化交际与普通交际的差别就在于一个“跨”字,即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曾给文化下过一个经典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格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与事物越来越多的走进我们的视野,它为我们提供了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面对来自陌生文化和国度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交往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从而最终导致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失败。因而了解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与信仰、交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摘要:“任何一种语言如果不是深深植根于文化的土壤都无法生存;任何一种文化如果不是以自然语言的结构为中心都无法传承。”文化差异在日常交流上体现得尤为突出。中西文化在历史、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民族心理等方面的独特性都对语言具有很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文化,语言,交流,差异 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交际又是语言对文化的展现。不同的文化背景又影响着人们的交际习惯,不同语言之间会因为语言生成的文化环境不同而表现出很多差异,所以了解不同的文化,储存不同的文化信息对人与人之间准确的交流至关重要。 在中日韩三国,因为受到儒家的思想,在文化里具有很顽固的等级性,反映到语言上就是有不同等级的敬语和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描述。下面是举例,一次,苏轼游完莫干山,来到山腰的一座寺观。道士见来人穿着格外简朴,冷冷地应酬道:“坐!”对小童吩咐道:“茶!”苏轼落坐,喝茶。他随便和道士谈了几句,道士见来人出语不凡,马上请苏轼入大殿,摆下椅子说:“请坐!”又吩咐小童:“敬茶!”苏轼继续和道士攀谈。苏轼妙语连珠,道土连连称是。道士不禁问起苏轼的名字来,苏轼自谦道:“小官乃杭州通判苏子瞻。”道士连忙起身,请苏轼进入一间静雅的客厅,恭敬地说:“请上座!”又吩咐随身道童:“敬香茶!”苏轼见

道士十分势利,坐了一会儿就告辞了。道士见挽留不住苏轼,就请苏轼题字留念。苏轼写下了一副对联;“坐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香茶。”日语中的敬语超级多,不同的身份都不一样,而且很严格,不容乱来。 由于文化差异,在两种语言中,用于表达同一概念的词语,它们的关系只能说是“对应”而非“相等”。比如“满月”,我们可以在法语中找到“la pleine lune”与之对应,但是汉语中的“满月”与法语中的“la pleine lune”是不能划上等号的。汉语中的“满月”总是让人联想到圆满、团聚等美好幸福的事情,而法语中“la pleine lune”却仅表示“圆滚滚的面孔”。造成这种情况,是由于词语“即使表达的理性概念相同,往往亦会因文化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 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的不同还影响到语言的转译,这在诗歌等的翻译中表现得很明显。曾见《静夜思》的译文: In the Quiet Night So bright a gleam on the foot of my bed--- Could there have been a frost already? Lifting my head to look, I found that it was moonlight. Sinking back again, I thought suddenly of home. 虽然英译比较完整,而且具有一定的美感,但是含义和意境还是不免打了折扣。 在中国,“家族至上,家外有家”、“惟古是法,以老为宝”、“官为本位,读书做官”是它的传统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它的最重要的社会根基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中西方语言与文化差异

中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差异简介:中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不少英语爱好者片面地认为.只要学好外浯埂可与外国入交流其实不然.如果不了解中阳文化的差异.对西方礼仪矢『]之甚少.那么在与外围入交流中会造成许多误会.本人就从包括“迎送... 不少英语爱好者片面地认为.只要学好外浯埂可与外国入交流其实不然.如果不了解中阳文化的差异.对西方礼仪矢『]之甚少.那么在与外围入交流中会造成许多误会.本人就从包括“迎送、会谈、宴请、交际、接待”等几个方面略谈中两文化的差异、语言的交流。 一、称谓礼数。称呼恰当,是尊重对方。与外宾初次见面,最安全的称呼是男子称先生(Mr·),女子称夫人(Mm·),女士称(Ms·),小姐称(Miss)。这些称呼均可冠于姓名、职称、衔称等前面。如“怀特夫人(MrS White)”、“秘书小姐(Miss Secretary)”;而我们中国入出于对客人的尊重.不肯直呼客人的姓名或父母的姓名。两方入则不同,除非在正规场合.在?般场合中.他们更愿意别人直呼其名。例如:Lindalane Chapman.如果你称呼她Miss Chapman(Chapman 女士)或者Miss Linch (Linch小姐),她会感觉你与她不熟。 二、交往语言。假如你是一家公司的翻译,陪同老板去机场迎接来自美国的生意人,你不能说:“你一路上辛苦了”.而J立该说:“Did you have agood night?”或“Did you have a good flight?”如果你说:“You must be very tired.或You must be exhaust—ed.”客人会觉得自己的身体很差,人家才这样说。外国朋友到家中做客,中国人会说:“欢迎,欢迎”,客人会一笑。点点头。如果翻译成英语,就是“Wel—come!W elcome[”或“你来了?(You have come!)”这种英语在外国不常用。他们经常用的是”Come rightin”“Come on in”或”Come in,please.”客人只需说“Thank you!”就可以了。环球博思论文网:https://www.doczj.com/doc/639054637.html, 三、初交礼节。自我介绍时避免说太多的“我”在英语中最自私的字眼是“I”。自我介绍应自报家门再委婉问对方名字,如:“I'm Ron lohn—son.M ay 1 have your n~Tle.please?” 四、习俗不同。美国人做事讲效率,他们希望别人做事效率像他们一样高他们有约会守时的习惯.如果你约会迟到5分钟,必须表示道歉:“Sorry,f l11 lace.”或“I apologize.”迟到1O分钟.,必须有充足的理由.迟到10分钟是很不礼貌的。在一次宴会上.外围明友说:“Please finish yourdrink.”中国朋友说:“Sorry.I can t drink any more.”外围朋友说:“Then why did you order SO much?中国朋友说:“I.?.”中国入吃东西喜欢盘子里剩下?些.而西方人吃东西,盘子里是不留东西的。 五、文化差异。“亚洲四小龙”有入把它翻译成“The four dragon of Asia.”假如在20年前,西方入看到“dragon”这个词会感到很害怕。这是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在西方文化中,“龙”是_。种带有迷信、宗教色彩的东西.甚至带有消极意义的东西,最近十几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西方入对中国的“龙”文化逐渐了解。但普通老百姓仍然不能理解接受“dragon”。在英语中,“亚洲阳小龙”的说法是“Thefour tiger of Asia.”西方人在中国生病时.中国人往往会关心地说:“多喝水”,或“多穿些衣服”,这些关心不符合西方入的习惯.在英语里。你想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可说:“I do hope you 11 be feeling bettersoon.Look after youmelfi Try and get some rest.”中国熟人见面.习惯这样问侯:“Where are you going?Have you have vour breakfast/lunch/sup per?” 这是多管闲事了.他们会说:?It S none of your business.”听到

《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33201 课程名称:英语跨文化交际 总学时:16学时 试验或上机学时:无 先修课及后续课:先修课:涉外礼仪 一、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继《涉外礼仪》之后的专业必修课。 2.教学目标及意义: 本课程是与专业基础课同时开设的专业课,旨在通过学习跨文化交际基础理论,结合涉外礼仪实践,分析跨文化交际案例,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并在语言学习的同时,更多关注相关国家的文化,特别是通过与本族文化的对比,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强调,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提高处理跨文化交际冲突的灵活性,即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运用能力,相关国家文化知识以及相关专业的能力和交流能力。通常认为语言运用能力特指外语知识和外语技能,忽视了学习者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识的要求,特别是灵活运用已有的本国和目的国的相同之处,相似之处和差异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交际的主要媒介是语言但语言并非唯一的媒介。诸多非语言手段,如手势,面部表情,时间和空间的使用等,都具有重要的交际功能。而任何交际,无论是语言的还是非语言的,都是在特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必然受到该文化中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传统习惯、交往规约等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这些文化内涵也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文化之间,在方方面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实践证明,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这些差异常常成为障碍。要减少此类交际障碍,促成有效交流,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必不可少。 任何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文化之中,思想、语言、行为等都受到该文化的影响与支配。 文化意识即指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跨文化意识首先涉及对文化多元的认识。对文化而言,既有国别文化的不同,一国之内亦有主流文化与种种亚文化之分,同时个体间的差异也不容忽视。因此,不能理所当然地以本文化的规则来评价不同文化背景人的交际行为。 其次,不同文化间既有异(个性),也有同(共性),要辩证的看待文化。另外,应该树立文化平等观。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跨文化交际目的是理解和沟通,促进各民族间的长期友谊和共同发展,在培养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意识的同时,还要认真思考汉语与英语文化在主要方面的异同之处,分析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对应策略。 本课程以语言学习为前提,强调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利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通过对交际与语言,语言与文化,文化与价值观的学习和讨论,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通过对文化现象的思考和讨论,反思语言学习过程,增加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通过课堂活动和案例学习,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4.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内容包括:交际与文化,语言与文化,文化与价值观,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