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成长的足迹

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小学张红、杨玲媛、叶燕平

一、教师设计部分

(一)活动主题设计

在与家长沟通和与同事们交流时发现,现在的孩子尽情享受着无微不至的关怀,沐浴着问寒问暖的关爱,拥有如蚌含珠似的呵护。生活在在这样幸福环境中,孩子们却对长辈的这种关心、帮助和照顾很不以为然,似乎不知感激,对得到的一切觉得理所应当。也就不懂得关心父母,孝敬长辈,更不懂得感恩……。恰好,学生对人的话题非常感兴趣,经常问老师:人为什么会生病,人为什么要吃饭,人为什么会死……利用孩子们想获取知识的愿望,考虑三年级孩子好动、精力充沛、却没有了刚入学的一二年级孩子对在学校学习时新鲜与好奇,没有六年级的升学压力。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加上我们学生的家长素质较高,比较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与方法的培养。家庭的条件较好,大多数孩子家里都有电脑,能上网,有相机,有摄像机。家长从事的行业种类多,在单位担任重要的职务,可利用的资源很丰富。为了整合这一丰富的资源,便想到了让学生去了解生命的起源,在生命起源的基础上认识自己的成长的历程。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二)活动目标设计

(1)、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关爱生命与健康,懂得“身体发肤,授之

父母,不敢损之”,强化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及创造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归

纳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在探究过程中,

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处理问题、合作完成任务、分享成果与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4)促进同学们与父母的情感沟通,通过了解自己的成长历程,知道孕育生命的

艰辛,懂得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尊老爱幼,学会关心他人,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

1

(5)、活动成果的展示,发展了各学科的知识与运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方案设计

设计活动方案时,我们考虑孩子的年龄还小,独生子女多,家长对孩子的安全十分关注。为减少给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带来的压力,活动的类型主要采取课题探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活动计划:

活动的过程活动时间活动的内容预期目标确定主题第二周至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想知道的问题提起学生的

第三周自由分组,准备进行活动兴趣了解人体的第四周 1、分组调研问题:我从哪里来,人体结珍惜生命,奥秘至构知多少,人类得以生存的条件知多激发自我保

第五周少,人类疾病知多少, 护意识

2、填写收获或感受

制作成长相第六周 1、了解相片背后的故事培养观察和集至 2、制作相集思维能力、

第八周 3、修改整理相集动手能力与

4、展示作品创造能力了解成长的第九至 1、询问生命中的:第一次: 培养学生合故事第十一周 2、分组了解人的姓名,作能力,处

3、撰写活动记录或调查报告理信息能力

4、请家长写成长寄语

感受母亲的第十二周 1、在裤袋里放鸡蛋,感受母亲的艰辛体会父母养艰辛至 2、为母亲分担家务,做力所能及的事育儿女的艰

第十六周 3、寻找有关赞美母亲的诗歌或文章辛,增强对

4、写赞美母亲的诗歌或文章父母、社会

的责任感展示活动成第十七周整理、展示资料文件夹培养整理资果料的能力 (四)、活动成果设计

活动成果的展示,在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特色:感受母亲的艰辛,以实验记录、诗歌文章展示为主;制作成长相集,以成长相集展示为主;了解成长

2

的故事,以调查记录、调查报告展示为主;了解人体的奥密,以活动记录和收获展示为主;最后,活动成果的展示是以资料文件夹展示为主。

二、学生学习案例部分

(一)、了解人体的奥秘

学生对人体的奥秘非常感兴趣。在开学初的第二周,我们给了一节课的时间学生提出自己不了解的、想知道的问题。归

纳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把主要的问题罗列

出来:

1、我从哪里来,

2、人体结构知多少,

3、人类得以生存的条件知多少,

4、人类疾病知多少,

第三周,按照学生的兴趣,我们把学生分为四大组。让孩子们自己分工,确

定探索研究问题的方法。然后,让每组的组长填写活动记录表的前几项,这一环节活动开展后才补填后两项:

了解人体的奥秘

年级班课题:

组长: 组员:

小组分

工:

活动形口查阅资料口调查访问口参观考查口实验采样式: 口其他:

活动过

程记

录:

收获体

会:

第四周,学生开始了人体的奥秘的研究活动,同学们分组采用自己的研究方

3

式,参与的热情很高涨。

第一组我从哪里来

组长:修唯中

组员:朱欣欣、郑梓扬、高冉阳、谢

慧筠、李婉雯、刘倩昕、徐铭杰、李

诺、许丰盈、蔡世星、肖艾佳

活动形式:看录像碟

这一组的同学在课堂上是没有确定用什么方法了解“我从哪里来”的,第二天肖艾佳找来了一张光碟,对老师说:“老师我能不能把这张光碟放给同学们看,”老师很高兴。这一天放学后,指导老师张红副校长把他们这一组的同学留了下来看光碟。从光碟上,孩子们了解到人是由受精卵在妈妈的子宫里发育而成的。看完后,都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有几位组员还觉得不满意,有的看科普书,有的上网查资料。李婉雯爱读科外书,从课外书上看到了人是从猿演化而成的,而修唯中也上网下载了相关的资料,了解了生物的整个进化过程。第二组人体结构知多少

组长:孟子杰

组员:李丰儒、蔡楠、蔡霖戈、李浩荣、黄芯

怡、陈香伶、乔楠卿、刘锐源、何家盈、周俊

林、宋晓君、李婉雯

活动形式:座谈了解

学生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只是肤浅地说出

了人有手、脚、头、眼睛,而没有提到内部的东西。于是,刘锐源提议到医院里参观考察,叶老师问:“你有办法,”他说:“我回家问问我妈妈。”考虑到路途遥远、

孩子的安全,所以决定把医生请上门来好

一些。这一周的星期六,在刘锐源家长的

协助下,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周建中

医生给他们讲解了人体的构造。孩子们听

得很认真,边听、边记、边还问了不少问

题,周医生还带来了一张“人体结构图”

来给他们看,最终他们知道了人体由哪些器官构成。值得一提的是:蔡霖戈同学

4

的妈妈打电话告诉我,回家后,他的儿子还让她买了一个活鸡,作了一次解剖。第三组人类得以生存的条件知多少

组长:陈超逸

组员:李铖、张子誉、李卓景、王颖雄、

谢亿、姚坤存、郑燊、黄显雅、方婷、陈

沅菁、徐芯然

活动形式:调查访问

经常有同学问老师:“老师,人为什

么要喝水,为什么要吃东西,”学生问了

很多有关人类生存的问题。于是,叶老师提议让他们采取调查访问的方式研究这个问题。并指导他们作了这样的调查问卷:

人类得以生存的条件知多少调查问卷

班级姓名

问题访问对象答案

1、

2、

3、

获:

这一组的同学当起了小记者,一有时间,就向老师、父母、亲人、朋友、同学提问题。

在收获那一栏,学生填的是五花八门的,值得人深思。有的同学制定了营养食谱,找出了小学生需要食用哪些食物,也有同学从保护自然资源出发,提出了要节约能源。(如节水、节电及节粮)

环境保护宣传报

5

附学生作品:

小学生需要的五类食品

类别食物

第一类食物米饭、馒头、面条、玉米、红薯共375克,主要摄取碳

水化合物、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

第二类食物肉75克、鱼虾类25克、蛋25克、奶及奶制品200克,

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

素。

第三类食物大豆及其制品75克,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

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

第四类食物水果75克、蔬菜250克,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

维生素C、胡萝卜素。

第五类食物食用油15克、食糖10克,提供热能。

倡仪书

目前,地球是宇宙中人们了解到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是什么原因使地球生机勃勃呢,——原因很多,水就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我们的生活中,浪费和污染水资源的现象十分严重。大家知道吗,据科学家预测:如果人类继续浪费和污染水资源,再过二十年,人类就会面临着可饮用水从地球上消失的危险,这可不是什么小事情呀~

因此,我向大家提出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倡议:

第一,天气热起来了,大家尽量不要玩水。

第二,大家要学会循环利用水资源。比如:洗手、洗脸的水集中起来可以用来拖地,拖地之后的水再用来冲马桶。

第三,请大家随手关紧水龙头,发现漏水

及时修理。

第四,洗手、洗澡时请大家节约用水,不

要自始至终地开着水龙头。

第五,外出旅游时不要乱扔垃圾,保护水资源。

希望大家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当节约用水的小标兵。

倡议人:三(2)陈超逸

6

“爱绿、护绿”活动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我们在大自然中生长,绿是自然的颜色。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是希望、是快乐。我们生活在绿色的世界中,每天不断地与周围的花呀、草呀、树木接触,绿色给人类带来新鲜的空气,带来各种各样的好处,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绿色的世界。绿色的世界中要数树木的好处最多了,它不但能吸收有害物质和二氧化碳,还能涵养水分,防风固沙。此外,树木还能减少噪音,放出氧气,净化空气。树多了,环境自然就能变得更好了。其实花草树木也有生命,也有感情。它们在暗中把我们人类当成友人,在为我们人类默默地作出奉献呢~

然而,地球上绿色的树木正面临着被大量砍伐的危机,绿色的树木减少,将给人类、生态环境的平衡带来危害。地球上的绿色越来越少了,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得好好地珍惜地球母亲~就要爱护地球,保护大自然。因为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方,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啊~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已刻不容缓。

为此,我们从小就要树立保护绿色环境、爱护树木的意识。要爱护每一片绿叶,爱护每一棵小草,爱护每一朵鲜花。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绿化校园,是我们少先队员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和绿色一同成长。让绿色生命激发我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珍惜青春。在此,让我们作为绿色的守护者,郑重向全体少先队员们发起倡议:

1. 保护绿色,爱护绿色,不乱践踏草坪。

2. 见到漂亮的花朵不要摘,让它们来装饰大自然,美化环境。

3. 不要去摇树苗,让它安静地成长。

4. 保护绿色环境,不要乱丢纸屑、瓜皮、果壳,请把垃圾送进垃圾箱。

5(为了花草树木们的健康成长,见到有人破坏应及时制止。

让我们共同携手,维护我们生存环境的整洁,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争做爱绿护绿小卫士,让一粒粒种子花开似锦,让一颗颗小苗绿树成荫,用实际行动投入到“爱绿、护绿”活动中,为保护绿色环境作出一份贡献~同时,向全社会证明,我们是高素质的一代,我们真正懂得珍惜绿色~

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为创造空气新鲜、鸟语花香的家园而努力~为珍惜绿色,创造绿色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倡议人:三(2)黄显雅

7

第四组人类疾病知多少

组长:张祉晴

组员:郭家威、杜爽哲、高熙、王沛丰、罗浚、冯振林、温文玉、易冬琦、刘奕佳、张羽、邹裕城

活动形式:查阅资料

这几天,恰巧班上的肖艾佳同学出水痘了,连续一个多星期都没有上学,同学们都问她是不是转学了,叶老师就告诉他们:肖艾佳同学出水痘了。问题便来了,罗浚同学问叶老师:“什么是水痘,为什么会出水痘呢,”叶老师便说:“是啊,你会用什么方法知道人为什么会出水痘,小孩还会得哪些疾病,” 冯振林大声冲口而出:“可以回家查书嘛。”叶老师说:

“对啊,还可以上网搜索呢。”

一周后,我们用一节课让孩子们谈论了自

己的感受并进行归纳,把活动表格填写完整。

至此,完成了人为什么会出水痘这一问题的解

决。

(二)、制作成长相集

我们想,从小到大,家长为孩子留下了不少成长的镜头。深入了解这些现有的资源,对孩子了解自己成长的足迹很有帮助。于是叶老师就设计了制作成长相集这个实践活动的环节。

第六周,我们建议学生向家长询问或自己猜想照片背后的故事,感受长辈对自己浓浓的关爱。

第七周,叶老师就如何指导孩子们归类、制作成长影集为目标,上了一节全区性公开课。为天河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师如何开展过程性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次良好的研讨氛围。

附公开课教案:

制作成长相集

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小学叶燕平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制作相集,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及创造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同学们关爱生命,对父母

8

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

3、过程与方法:欣赏感受、自主、合作、探究,尝试发现,评价交流。重点:了解制作成长相集的几个要素及制作相集。

难点:准确地给相片分类

、教师:示范作品准备:1

2、学生:相片、卡纸、双面胶、剪刀、彩笔、彩带、贴纸等教学过程:

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

导入1、播放影集 1、欣赏初步认识成长相集新课 2、出示课题 2、明确本课学习内容

1、出示相片,指导学生1、给相片分类。培养学生自主、合

给相片分类。 2、欣赏相集,找出自作、探究的学习能

2、出示相集,引导学生制相集的特点。力。新授找出自制相集的特

3、小组讨论,汇报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

点并及时板书。制作相集的了解。趣,培养学生的动手

3、适当演示形状的设

4、自我构思。能力,激发学生的创

计,鼓励学生创新。 5、动手制作相集。造能力及处理信息

4、提供评价标准。的能力。

作业1、肯定学生作品,并予1、贴作品,谈思路。培养学生成就感。活评价以奖励。 2、评价。跃课堂气氛。

2、评价,总结。

课外回家后继续制作相集把课堂学到的方法延伸灵活地运用到实践

中去。

第八周,孩子们交回来的影集各式各样,我们让孩子们互相交流、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然后,再给几天时间他们整理影集。

通过制作成长影集活动,激发了学生现在及至成人以后,更多地关爱长辈、社会,更多地关爱自己、关爱生命。

学生了解了相片背后的故事,准确地给相片分好类,并创造性地制作“成长相集”。给相集的命名丰富多彩,富有个性化,如“金色童年”、“我爱我家”……。这样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有不少同学巧妙地利用卡纸,贴纸,装饰自己的相集,也有的同学从节约能源环保的角度出发,直接在卡纸上剪好位置,把相片插进去即可。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9

有些同学在相集里画上了可爱卡通人物,温馨的房子,甚至有的还配上文字说明。这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智慧,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九周,从相片中的一些故事,使学生引发出谈论自己成长中出现的一些特殊的事情的兴趣,于是,计划地让学生了解成长中的故事,加深孩子理解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与期望,成了活动的下一环节。

(三)、了解成长的故事

1、询问生命中的:第一次:。

记录我的第一次

班级姓名

第一次时间感受

谈到这些话题,母亲们总是发出会心的微笑,并有说不完的话。

高冉阳听到妈妈介绍自己刚出生的第一声啼哭时,她自己的感受很奇怪,她是这样记录的:“真稀奇,这么多人~” 邹裕城记录到:“第一次会叫爸爸了,爸爸

真高兴~我觉得人这么小就会说话,了不起。”孩子们交流着自己的询问、回忆到的成长中的第一次呀呀学语,第一次蹒跚学步,第一次背书包上学,第一次戴上红领巾……兴高采烈,笑语满屋。老师也很感动,也觉得孩子们很天真。 2、询问姓名的来历及含义

“老师,小城又叫我的绰号了。”老师在课余常处理一些同学叫别人绰号的事情,其实绝大多数同学的姓名都蕴涵了父母殷切的期望和美好的祝福。想到这里,在第十周,我们就让同学们去询问自己名字的含义,刚提到这个话题,不少同学对姓名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据他们的兴趣,我们把他们分为几组,有含义组、姓氏组、中外起名的异同组、原则组、习俗组。并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调查研究。

含义组:

有一天,含义组的蔡楠兴高采烈地跑过来告诉老师:“老师,我知道我名字的含义了。”我说:“是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蔡是我的姓,楠在字典里是楠

10

木,常绿乔木,木材坚固,是贵重的建筑材料,父母给我起这个名字是希望我成为像楠木一样有用的人,成为栋梁之材。”“你父母真会起名字,要实现父母的愿望,你觉得自己该做些什么,”“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你的名字里有父母的祝福,那别人的名字里是不是也有呢,”“肯定有的~” “那以后能随便给别人起外号吗,”“嘻……”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姓氏组:

“你知道中国姓什么的人最多吗,”“你知

道广州姓什么的人最多,姓什么的人最少吗,”

“你知道少数民族的姓与汉族的姓有什么不同

吗,”“你知道姓氏的来源吗,”“你……” 许

多同学在查完资料后,姓氏组的同学又在考别

人了。我们没有阻止他们,因为我们知道通过

互相考问,孩子们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查阅资料的兴趣,整理资料的能力。

中外起名的异同组:

这一组主要通过上网查资料了解了日本、

韩国、英国、美国等国家给孩子起名字的习惯,

并比较了中外起名字的异同。当然,在父母的

帮助下,学生的调查报告写得很不错。

附学生调查研究报告:

调查报告

调查方法:查资料,问父母调查时间:2005年12月

调查人: 易冬琦班级:三年(2)班

国家起名习俗

中国中国人的姓是从祖先上继承下来的,为了表示对祖先的尊敬,所以中国人先把姓放在前,名放在后。

英国按照英语民族的习俗,一般在婴儿接受洗礼时,由牧师或父母亲朋为其取名,称为教名。以后本人可以再取第二个名字,排在教名之后。

英语个人名的来源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采用圣经、希腊罗马神话、

古代名人或文学名著中的人名作为教名。 2.采用祖先的籍贯、山川河流、鸟兽鱼虫、花卉树木等的名称作为教名。值得注意的是:1.较早产

11

生的源于圣经,希腊罗马神话的教名通常不借用为姓氏。 2.英国人习

惯上将教名和中间名全部缩写,如M. H. Thatcher;美国人则习惯于

只缩写中间名,如Ronald W. Reagan。 3.在姓名之前有时还要有人际

称谓,如职务军衔之类。Dr., Prof., Pres.可以用于姓氏前或姓名前; 而Sir仅用于教名或姓名前。

日本日本人名别具一格。他们以自己的居住所在地作姓,例如住在山上、山中、田边、川口、川崎等地的人,这些也便作为他们的姓了。尔后,

也有采用吉祥之词为姓的,如福寿、长命、千年、松竹、朝日等。日本

人以松、竹、鹤,龟等字象征长寿,用百,千,万等字表示兴旺。日本

人的名字中,常有长幼的标记。在古代,日本人习惯把长子叫太郎,次

子叫二郎(次郎),以下称三郎、四郎。如果是第十一个儿子,则叫“余

一郎”。现代日本人的人名结构也有变化,一般男名往往略去“郎”字,只用太、一、二(次、治)、三(造、藏)等字。在日本女子中,长女称大子,次女称中子,三女称三子,现在除少数仍按习惯沿用外,多数采用

阳子、惠子、博子、洋子一类比较文雅的字为名。在青年女子中,约有

百分之七十的人用“子”字命名。

法国法国人的姓名通常为三段,即本名,加母姓,加父姓。

研究报告

调查题目:西方人的姓名与中国人的姓名的不同

调查人:高熙

调查结果:

第一,中国人是姓在前,名在后。日本人、朝鲜人、越南人、匈牙利人同中国人一样,也是姓在前,名在后。日本人的姓大多是两个字,像中国人的复姓。有时还有三个字的姓。

西方人是名在前,姓在后。英、美、法、西班牙、阿拉伯、俄罗斯人都是如此。有些国家的人,姓名很长,分三节或四节。

英、美人士姓名,第一节是本人的正式名字(教名),最后一节为姓,中间一节是母亲的姓或家庭关系密切者的名字,也有的是尊敬的好友或名人的名字。

俄罗斯人的姓名其第二节为父名,伊万?伊万诺维奇?伊万诺夫。

12

阿拉伯人姓名的第二节为父名,第三为祖父名。西班牙人的姓名排列略有不同。其父姓在倒数第二节,而最后一节为母姓。

第二,有关妇女的姓名。中国妇女结婚后,其姓名不变,过去有的妇女把丈夫的姓冠在自己的姓前面,现在这种习惯已经没有了。在西方,妇结婚后,则把父姓改为夫姓,而保留自己的原名。

第三,中国人力求晚辈的名字与长辈的不要相重。而在英美,父子或祖孙的名字有时完全相同。人们为区别清楚,只好在称呼他们的儿子时,冠一个“小”字。西方还有的人喜欢沿用历史上卓越人物的名字取名。在美国,不少人给孩子取名华盛顿、林肯、富兰克林、罗斯福等。

原则组:

原则组的郑梓扬比较调皮,一天,他拿着几个名字(曾桃燕、吴功、蔡仕长)让同学念,一念完,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接着原则组的同学又出示了几则好笑的笑话:

园丁四郎

李先生是个美术教师,夫人姓丁,是位音乐老师,两人结婚后生下了一个儿子,儿子长得很可爱,深得外公的喜欢。但由于丁老师只有姐妹三个,无一男丁,于是丁老师想让儿子跟自己姓,但老公怎么也不同意。僵持不下,两人最后决定,谁的姓都不跟,父母都是老师,儿子干脆姓园丁,又因为孩子是孙子辈的第四个男孩子,于是起名叫“园丁四郎”。

苟史乐

在北京的一所著名高校,有个叫姓史名乐的女孩和一个叫苟和斌的男孩,俩人慢慢了有感情后,进入了热恋期。但家住香港的女孩父母却怎么也不同意,原因是一旦结婚,女孩的名字会改成“苟史乐”,谐音为“狗屎乐”,于是,在父母的强烈反对下,一对好鸳鸯被名字棒散了。

其他

一父母给孩子起名“子腾”,本来挺文雅的一个名字,偏偏跟老爹姓“杜”,于是,孩子在众多同学的讥笑下,愣是将“肚子疼”的名字改了。

某大学医务室有个校医名叫“段珍”,谐音“断针”,去她那打针的人心里总是有疙瘩。

有一同学叫“朱逸群”,大家说,她这辈子恐怕就只能在猪圈了。

某人名“厚根”,父姓“矫”,于是,他就成了“脚后根”。

13

一对农村夫妇,好不容易生了个儿子,本想祝他一生平安,长命百岁,取名“寿生”,可孩子的父亲姓秦,于是弄巧成拙,叫“禽兽生”。

某大学一同学名叫“费彦”,谐音“肺炎”,开学点名时笑翻了一片,经过1个月的军训后改名为费红忠(“肺红肿”),原来没笑翻的这回都翻了。

陈剑桥”,弟弟叫“陈复旦”,但是两人连高中都没有两个孩子,哥哥叫“有念上。

在笑声中,老师趁机引导同学们归纳起名字的一些原则:

(1) 不要有歧义 (2)名字要好认、好写

(3)要用规范字 (4)要符合读音要求

习俗组:

男女有别,这不仅体现在外貌上。汇报课上,习俗组的同学告诉大家:男女起名字有区别;民间起名字时是有一些地方习俗的,他们归纳出: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人的名字有小名和官名两大类。第一、名字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父母嬉笑中的昵称。

(2)、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婴儿体弱,为了防灾而起的名字多与动物有关。依附巨大的山川河流与建筑物而起的小名也很多。

(3)、作为传宗接代,继续香火的一种象征,有些小名往往以孩子出生时爷爷辈的年龄直接命名。

(4)、在民间,小名很多以难听的字眼来充当。

(5)、民间有以贱名欺骗鬼怪的习俗,农民们以为鬼怪妖魔喜欢好听的名字,他们就以这种难听的名字,连鬼都不叫的名字来躲避鬼怪。

(6)、小名也有表达父、祖辈的愿望与理想的。

(7)、相信阴阳五行的家庭也往往为所谓缺土的孩子起一个得土、闰土、小奎之类的名,命中缺金者则叫铁蛋、铁柱。

第二、小孩的官名也就是大名,则比较正式,一般由长辈或请读书人来起

(1)、注重字义,是中国人起名的传统习惯。

我们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我们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它给人们带来的困扰也越来越大。我根据八年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周围的生活,设计一系列的主题活动,通过调查、参观、访问、小课题研究、成果展示等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探究,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调查了解垃圾的来源、危害,怎样处理垃圾等,让学生在不断地体验、不断地实践中养成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发展对自然的关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目标: 1、了解我们身边垃圾的来源、分类以及处理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具有自觉美化环境的行动。 2、通过参观、访问、实际参与、探究等活动了解社会现象,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综合运用各科知识,收集和处理信息、互享信息资源的能力。 3、通过小组分工合作,促进学生分工协作,团结进取的合作意识的形成,进一步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定位,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 三、课前准备 1、生活小调查:我们身边有哪些垃圾?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垃圾到哪里了?(对学校、家附近垃圾进行观察。) 2、布置搜集资料:垃圾的处理方法。 3、小制作、画画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1、确立活动主题; 2、自由组建小组,确定人员,选出组长; 3、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 1、查找、收集相关资料;垃圾的种类、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分类及回收的方法。 2、调查垃圾处理情况,提出垃圾处理的新设想。 第三阶段 1、活动成果展示; 2、交流体验; 具体步骤: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播放地球优美的风景图片。让他们体验到大自然的美,让他们在这种具有导向性的情感氛围中激起环保的参与意识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劳动与实践》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一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新路,着眼于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二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并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为学知识、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平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二、活动目的要求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

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进行课题实验和课题研究等。在广泛的调查、采访和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丰富的各种知识,撰写实践性的记录等。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1)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获得方案,并组织实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4)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实践,开阔视野,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汇总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走进戏曲大舞台》 一、活动背景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浸润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据统计,全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影、电视和影碟机的普及,流行文化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据了绝对主流的地位,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受到极大冲击,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喜爱、向往、崇拜的大都是流行音乐、港台明星、言情武打剧等。戏曲在年轻一代的眼里,差不多成了“出土文物”。为了提高年轻一代对戏曲的兴趣,使他们关注戏曲、欣赏戏曲、热爱戏曲,必须采用一些他们乐于接受的形式,如上网、竞赛、表演等。为此,我们搞了这次“走进戏曲大舞台”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他们喜爱的活动中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从而提高艺术鉴赏力,提高人文素养。 二、活动宗旨 1、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2、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基本知识。 3、理解戏曲中脸谱、行当等的含义,学习鉴赏戏文。 4、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5、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关注,为戏曲的明天开一剂药方,为振兴、光大戏曲事业而努力。 三、活动设想 1、指导学生课外收集资料,听戏、看戏,向周围的老戏迷请教。 2、亲身体验,学唱戏曲,学演戏曲。 3、能理解戏文的思想艺术特点。 4、通过竞赛,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有关戏曲方面的知识。 5、考察地方戏的特色以及现状。 6、讨论地方戏的现状,给出振兴方案。 四、准备活动 1、成立研究活动小组,制定活动计划,明确各人分工。每小组5-8人为宜。 2、查阅资料。可利用图书馆、因特网等资源,还可向周围的老戏迷请教,收集、了解有关戏曲的材料和知识。 3、调查中国传统戏曲特别是家乡地方戏曲(锡剧)的现状,思考发展良策。 4、准备表演戏曲节目。 五、集体活动步骤 1、交流材料。把各人收集的资料向全体同学展示、交流,互通有无,使每个人都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2、教师介绍。重点介绍中国戏曲的历史,几个主要的戏曲剧种(如京剧、昆剧、黄梅戏、评剧等),戏曲中脸谱、行当的含义,京剧旦角流派等。 3、学生根据调查到的情况在课堂上介绍中国戏曲的现状,并讨论发展地方戏曲的良方,写出方案。 4、欣赏不同剧种经典剧目片段(播放碟片),有京剧《苏三起解》,评剧《刘巧儿》,锡剧《双推磨》,豫剧《花木兰》,黄梅戏《天仙配》,越剧《红楼梦》,花鼓戏《刘海砍樵》等。 5、优秀戏文鉴赏。印发《天仙配》、《玉堂春》、《花木兰》中的精彩唱词选段,让学生分析、讨论,进而理解其思想艺术特色。 6、戏曲知识竞赛。可在班级内以小组为参赛单位进行,也可整个年级一起进行。我们采取的是后者。各班派三名选手参赛,其余300多个学生既是自己班级的拉拉队,又是观众,气氛相当热烈。(附) 7、粉墨登场,学唱戏曲,学演戏曲。各小组(或班级)都上台表演。演唱内容有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黄梅戏《孟姜女》选段“十二月调”,锡剧《双推磨》选段“推呀拉呀转又转”,黄梅戏《女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分析优选稿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分析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与分析 背景分析 (1)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2)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课程,由于其具有研究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它既给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3)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小、知识面狭窄、抽象思维能力差等生理和心理特点,教师应充分发挥其指导者和帮助者的作用,千方百计地去探索各种科学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享受到成功教育的喜悦。 (4)综合实践活动课也是教育改革中的难点,因为它是“三无课程”---无课标、无教材,无教参,可谓一片空白。也正是因为这种空白,才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宽泛的环境,创新的机会。 二、行动目标 1.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课程资源,通过研究构建适合常态教学的综合实践小主题活动,形成具有区域性学生小课题研究内容纲要。 2.形成团队研究的氛围,建立专题网站,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平台,提高教师开发与设计主题活动的能力。

3、增强学生关心自然、保护环境、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发展。 4、搜集、整理典型活动案例及学生研究成果材料。 三.行动策略 (一)团队建设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在指导方式上,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队指导与协同教学。课题的完成需要工作室成员的群策群力相互合作,名师发展工作室成员来自不同的学校,每个人都还有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因此,要定期组织学习教育科研基本知识,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关理念;作好教学反思工作,每学期撰写一篇研究小论文或者案例。本工作室成员主要由已是市、区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参与到课例研究团队中来,并聘请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特级教师李日芳老师以及思明区进修学校教研员吴孙勤老师参加指导。工作组成员主要由市、区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组成,工作室建立责任制,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实行每月一次的研修活动或主题沙龙活动,由工作室成员轮流负责主持。 (二)课例研究 1.确定主题:学生生活于火热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实践中,生活于自然中。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过程中,确定适合学生探究的活动主题是不可忽略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题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因此,我们确定活动主题关注人与自然

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案例(5篇)

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案例(5篇) :教师评价兴趣培养活动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小组枫叶风筝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第1篇: 主题:饮食与健康 实施学校:吉林省吉林市实验区龙潭双语实验小学 学生年级:四年级 指导教师:季星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儿童的饮食问题一向是所有家长倍受困扰和关注的问题。有的儿童偏食、厌食、身体瘦弱;有的儿童暴饮暴食、挑食、身体过胖……些都引起家长们的忧虑。于是家长用各种手段去控制儿童饮食,却从不曾想怎样才能引起儿童从对自身的关注,帮忙他们构成自我保健意识。同时,饮食又是儿童每一天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料,离他们自身很近,但却不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就说明了在我国,饮食保健的意识还很淡漠。综上所述,我想,如果引导学生自我去调查研究饮食与健康的问题,不仅仅能够激发他们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本事,同时又能让学生带动家长,构成饮食保健的初步理念,使活动课程真正起到实际的作用。所以,我在初步设计了本课的活动体系后,又找来一些学生商谈,以征求他们的意见,学生对此兴致很浓。于是,师生共同确定了”饮食与健康”的主题研究活动。 二、活动具体目标的确定 (一)学生经过调研活动,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饮食的营养结构,明白膳食平衡有利于身体健康,构成初步的保健意识,养成均衡而又科学的进食习惯。 (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多种现代多媒体手段收集、处理信息的本事,同时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本事,并以资料为依据构成具有初步理论价值的小论文。 (三)学习配置一些合理有营养的食谱,并能依据食谱制作美味的菜肴,培养劳动技能技巧。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方式 (一)启发引导、提出主题 以某天的课程作为与学生攀谈的开始:教师发现我们班有许多同学越来越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介绍

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中规定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三个部分,总共配置 23 个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占 15 个学分,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分别为 2 个和 6 个学分。研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最重要的内容。作为指导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和意义,把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规范,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各种操作方法,提高指导的有效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 【课程解读】 作为普通高中的一门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它不是一门学科课程,而是有着不同于学科课程的规定性的课程。一般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如下基本规定。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所谓经验性课程,是指一方面课程的设计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生活中感受到的问题与需要为中心的,强调学生经验在课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课程的实施是建立在学生的活动经验和活动过程基础之上的,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和参与。 经验课程的基本规定之一是强调学生经验的发展价值。一般来说,经验课程反对把书本知识作为现存的结论或定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经验获得、经验的重新组合或经验重塑,使学生获得成长的意义。经验课程基本组织方式是“问题中心”,注重学生通过自主的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实现课程的发展价值。可以说,在教育史上,经验课程从来都是与学科本位或知识本位课程相冲突的。经验课程重视的不是系统的知识的获得,而是经验重组与改造过程中学生兴趣、爱好、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在经验生成与改造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乃至生活方式的变革。 经验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应该说,历史上的各种经验课程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学生是经验者、是经验改造者,是自主发展者。经验课程设计的意义在于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发展环境。如果在经验课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和发挥,那么,其课程价值就难以得到实现。 经验课程的设计面对的不是符号系统,而是鲜活的生活世界,面向学生的生活情景,面向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活领域,并以整合的方式组织经验,是经验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形成问题解决的能力和组织生存的能力。日本新课程中的“综合学习时间”的基本活动领域之一就是自主生存。因为学生的发展不应该完全是在预设的课堂教学和学科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实现的,如何面向现实的生活,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批判反思来获得发展,成为经验课程关注的核心问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案例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一) 活动主题:设计课间游戏 一、问题发现随着人们生活生活水平的提高,又由于家长对孩子的宠爱,大多数学生都有零用钱,学校周边又有很多的商店和摊点,纵观各学校缩影,每天放学后,堵塞的校园门口,同学们“有滋有味”地啃着小摊上的炸鸡腿,煎火腿;中午时分,拥挤的各小店门口,同学们津津有味地吃着小薯片,棒棒冰……有些零食纯属三无产品,无质量保证,影响正常营养的摄入,严重危害孩子的身体健康。而随手丢下垃圾袋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学校外地上果皮纸屑到处都是,楼梯口零食包装袋随风飘起,造成了校园环境污染。校园整洁一直是令学校最头疼的难题,针对这一现象,我思考:何不在班就此问题展开一次班队活动?老师的提议在班会课上通过。经全班同学讨论决定,此次活动就定为“与零食说bye bye”。 。 二、活动准备全班学生搜集整理各种各样的零食包装袋,对自己喜爱的各种零食进行了解。分好小组在校园外作调查,掌握有关学生吃零食的现象并进行统计。 1、准备记录本、A4卡纸、钢笔、照相机、 2、活动容提示: (1)搜集整理各种各样的零食包装袋 (2)对自己喜爱的各种零食进行了解。分好小组在校园外作调查 (3)掌握有关学生吃零食的现象并进行统计制作成表 3、要开始我们的游戏主题活动了,大家分工合作吧,自由组合小组,大家要互相补充,互相启发。 三、活动实施 搜集整理收获丰硕:这一活动一倡议,全班同学就开始行动起来,他们先是从家中搜集有关零食的包装袋,对家中的零食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整理,通过向父母、长辈询问,查阅有关资料,甚至上网查询,了解、分析有关零食的危害性,用表格的形式及时记录下来;同时同学们还走进超市、小店,观察街头小摊,掌握有关零食的具体种类及来源,同学们走出了家门,收获就更加多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利用在学校的时间,课余进行细致地观察,发现有同学吃零食了,他们会暗中调查该同学零食的来源,并且关注他是怎样处理零食残骸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哪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哪些? 1、查找文献法 2、调查法 3、访谈法 4、课题研究的探究性学习:包括调查、观察、文献检索与搜集、实验、数据统计、撰写研究报告等 5、实际应用的设计学习:根据学生生活需要解决面临的问题。 6、社会考察的体验性学习:参观、调查、采访、 7、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包括从事商业活动、手工劳动、工业劳动、农业劳动。 8、自我建构的反思性学习:写活动总结、写体验、写收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具有其规定性的课程形态,简单来说就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性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其他任何课程都更强调学生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 3.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面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

饮食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设计

饮食与健康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设计湖北省谷城县庙滩镇街道中心小学占红玲黄秋芳 一、主题的提出 饮食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 人们一天都离不开饮食,。体格健壮,健康有活力的人,一般来说,都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其实生活中许多的细节都与饮食有关,民间还有“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多数孩子的饮食以副食品为主。这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乱挑食、爱吃零食的不良现象。常以零食为主,三餐不按时吃,这样既不符合饮食卫生,又严重地危害了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既助长了小学生追求名牌、追求奢华、追慕虚荣的风气,又毒害了小学生的心灵。所以培养小学生正常饮食的良好习惯,确保小学生健康成长,是我们亟待探究解决的实际问题。我们力求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规范小学生的饮食习惯,正确引导营养方向,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在我们周围,到处可以看到体重超标的小胖墩;在食堂里,学生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屡教而不能改;在体育成绩单上,成绩优秀的学生屈指可数;教室里,三天两头看到座位空着……为什么现在我们祖国的花朵这么娇弱?是什么剥夺了他们的健康?因此,我们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饮食与健康”这个贴近生活,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活动,期望通过此项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爱护自己,服务他人的思想意识,并在具体实践活动中,使每一位学生亲自实践研究身边的科学,探索身边科学的奥秘,掌握有关饮食保健的科学知识、技能。 二、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对饮食的关注,认识饮食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事物的功用,让事物更好地为我们健康成长服务。 2.了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根据人体健康状况,试拟定健康食谱。 3.培养学生观察研究、想象创新及与人协作发展等方面的能力。 4.在活动中,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与人交流等,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三、活动的实施 整个主题活动分四个阶段实施:1、准备阶段:了解食物的来源;2、实施阶段:调查食物本领大;3、成果展示:我是小小营养师;4、拓展升华:想象未来的食物。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了解食物的来源目的:向家长、售货员等请教食物的来源,与同学交流自己熟悉的食物及其来源,激发学生研究这一主题的兴趣。 过程: (一)食物从哪里来 鼓励学生向家长、菜贩、菜农等调查了解食物的来源,了解食物是从哪里来的。 (二)开个小小交流会 在班上开个交流会,让学生交流知道的食物及它的来源。食物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接触频繁的东西,孩子们对食物非常了解,可以一口气说出许多种,如:各类蔬菜、肉类、奶制品、小零食等等,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这为第二阶段活动的实施奠定了情感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

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 背景分析: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优越,他们在家中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他们不懂得节俭,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他人,照顾他人,家务活更是不会做,再加上低年级孩子年龄小,父母更不让孩子参与。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我发现一个班的学生中没有几个孩子洗过袜子、手绢的,整理屋子和洗碗就更别提了!了解到孩子在家中的表现,我很担心,家长们很重视孩子的学习,但忽视家务劳动能力的培养。据一项统计表明,孩子小时在家中承担的家务劳动越多,长大后越能很快地适应自己的工作,反之,不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没有参与就没有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感悟,没有理解。结合我班实际情况,为了培养学生的小主人意识,让他们懂得父母的辛劳,知道自己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参加家务劳动自己也有份,应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在家长的指导下理财、买菜、做简单的饭菜、刷碗、扫地、收拾屋子等。孩子在参与中提高劳动能力,养成劳动的习惯,更重要的是体会家长当家的不易,从而更加理解、体谅家长。 涉及的教育内容: 开展了“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培养他们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抓住重要日子,如三八节,母亲节,教师节,长辈的生日等机会进行爱的教育;小组值日分工协作,争创劳动优星组;尊重他人,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开展“人人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的活动。 采用的方法: 讲解法:通过讲故事的形式,用名人的人格魅力和榜样的力量来感染他们。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孩子在家的劳动情况,以便教育更有针对性。 实践法:设想落实在具体操作上,如,洗袜、炒菜、买东西等等。 记录法:把自己在参与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 问答法:通过家庭知识竞赛,使学生了解生活小常识。 实施的步骤: 问卷调查了解现状——与家长商量定家庭劳动角色——具体实践操作——家务劳动汇报展示(讲解、录象、日记、竞赛等)——总结反思 活动案例简介: 一、家庭活动 在家长帮助下学做家务活,通过家长信的形式与家长取得联系,得到家长的支持。(在

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案例.

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垃圾》活动方案设计 周原镇军辉中心王爱国 一、课题的产生 开学初,学生身上的零用钱较多,短短一个中午的时间,教室中的纸篓已放满了各种各样的食物包装袋、塑料瓶之类的垃圾。我对学生进行教育之后,让学生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计算,算一算,按这样的速度,学校一天会产生多少垃圾,洮西镇一天会产生多少垃圾。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产生的垃圾数量竟会如此之巨。接踵而来学生七嘴八舌说开了,这么多的垃圾怎么办?往哪儿放?这些垃圾会产生多少危害?……面对这么多 的问题,同学们研究的热情高涨,我们的学生就自由组成了三个组,分别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来调查研究垃圾的问题。 二、研究的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中垃圾的数量,垃圾处理的现象,垃圾的危害,懂得一定关于处理的知识。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调查、访问、交流、讨论的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垃圾的意识,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研究的方法 查阅资料,网上浏览,走访访问,动手实践,整理分析……

四、活动时间 长线活动,十课时 设计意图: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而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是实施实践活动的关键。选题时,教师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在上述选题活动中,老师仅充当一个参与者、指导者的角色,把活动的选择权、决定权还给学习的主人——学生。 五、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 学校: 1、学生通过自己的值日工作总体了解学校产生垃圾的数量,以及垃圾的种类,产生垃圾的主要渠道。 2、针对学校的情况,对学校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为活动开展提供方向。调查内容:1)调查同学对学校的垃圾现状的了解。2)调查同学对垃圾的有关知识的了解情况。3)对同学不清楚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收集。 家庭: 1、结合周原镇的具体人口数,算一算每天、每月……产生 多少垃圾?为下面的调查作依据。 2、调查现在家庭中人们处理垃圾的方式。(出示调查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教学的现状、反思与对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道通实验学校王崇学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教育课程改革中设置的一门全新课程。它的设计与实施,是以当代课程理论为指导,反映了当代课程发展的理论要求,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我们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为此,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现状 1.1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研究内容上,理论的探讨与阐释多,实践操作研究少,尤其是对具体情境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的跟踪、跟进研究显得迟滞。 (2)在研究权威主体上,教育专家、专职研究人员居多,地方教研部门和一线教师研究人员较少,一定程度上表明在实践层面上专家引领的不足,研究型教师成长缓慢。 (3)在研究对象上,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以及教师如何管理课程的研究多,对教研部门如何指导课程实施及学生如何在课程实施中获得发展研究得少。 (4)在研究范围上,对发达地区关注得多,对偏远落后地区留意得少。 (5)在研究成果上,重复研究多,创新作品少。

1.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实践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变成学科拓展活动。由于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教师基本上是任课老师,活动主题的确定很容易变成学科课程的延伸。 (2)用学科教学方式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是两个概念,这两种课程实施的课程目标、过程与手段都应不同。 (3)课程内容窄化倾向。在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开发过程中,自然、社会、自我三个维度不能受到平等的对待和相同的重视,更多的教师青睐于研究性学习。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活动化倾向。由于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缺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反思 有些学校已经开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在实施的过程暴露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问题。长期以来,“学生学”更多依赖于“教师教”,要转变这种方式,要求学生走出教室,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调查、访问、座谈、报告.查阅资料、体验等。 (2)教师问题。长期以来,教师都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接受从主导者转变为辅助者需要一个过程。 (3)学校问题。学校管理者认为实施实践活动会耽误学校理论课程的教学,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活动,往往会给学生家长造成学生在学校不务正业的错误认识,从而影响学校声誉和就业率,因而一些学校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案例doc资料

“创设情境”——“发现问题”环节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实验研究课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本活动设计是按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教学研究模式”进行设计的。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教学研究模式”富拉尔基区教师进修学校高占国的研究成果。这一课题是国家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的子课题之一。 主题研究教学模式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是按照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改革理论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要求,在一定主体(教师个体或集体)的组织引导下,围绕某一综合主题,按照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综合利用各门学科知识、能力、各种课程资源,使活动主体——学生学习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尝试解决综合实践主题研究的所有问题的过程。 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确定目标——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实施计划——确定主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我设计的这部分只是这一教学模式中“创设情境——发现问题”环节。 按照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实验的基本要求,按照综合实践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按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教学研究模式”的基本要求,我设计本活动的基本理念主要是: 1、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1)强调学习情境的结构性,而教材的逻辑结构性又必须符合学生心智发展的水平。 (2)重视学生理解,而理解的重要条件是靠学生自行探索;从探索中发现知识结构中的原理原则,才是真正的学习。 (3)学习不能与生活脱节,在接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中,才会学习到真正的知识。 2、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1)每个学生都具有天赋的学习能力,只要顺其天赋而提供他学习机会,他就会自行学习。 (2)只有在学生喜欢并自愿的情形下所从事的学习活动,才会产生真正的学习。 (3)不强调系统的教材教法;主张教师的责任在设置情境、提供材料,而学习活动则是学生自已的责任。 (4)重视学习活动中人际关系的培养,因而主张合作学习 3、主题教育理论 (1)“主体教育理论”认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个体主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个体的主体性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个体只有投身于各种活动之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2)“主体教育理论”认为“主体性教育认为,教育应该以育人为本,重视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把人的发展本身作为目的和核心,确立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自觉地以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主体地位的确立、主体能力的扩大和主体力量的解放为己任,建构学生的丰富和全面的主体性,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二、教学目标: 我确定本活动教学目标的依据是:第一,《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要求;第二,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中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和人文主义等理论;第三,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教学研究模式”的基本要求;第四,根据我们学校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第五,我自身的知识

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关于电热水器的科学探究及市场调查”课题研究报告宜丰县黄岗中学 指导教师:林升日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电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比重越来越大,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热水器品种层出不穷,花样翻新。各种高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电热水器制造中。但其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对初中学生来说是较为陌生的。通过课题研究及市场调查的学习方式对电热水器的分类、结构、工作原理、经济核算、环保、技术性能指标等有关方面的知识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接触社会,能够学会收集、阅读、整理资料、实验、调查访问等研究科学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一些所学的电学知识解释电热水器的工作过程,从而丰富学生一些课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实验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外实践研究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与人沟通的能力,并在研究活动中体验科学结论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同时,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亲身体验科学结论探索的乐趣,进而培养和树

立学生“科学技术社会”STS意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知识准备: 1. 知识点:初中物理第二册电学焦耳定律和电热知识,家庭电路的基本常识及材料与结构学、环境学、市场营销学的有关知识。 2. 研究方法: (1)调查法:对南京城区各大、中、小型商场的电热水器销售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价格、购买人群、品牌及种类等。 (2)文献资料分析法: 通过到学校图书馆、金陵图书馆查找各类电热水器的相关资料,能进行初步的文字分析并推导一些结论。 (3)网络信息法: 通过社会服务中心上网查找一些有关电热水器的文字、图片资料,进一步了解各类电热水器的性能、选购、维护、保养和安装的方法。(4)比较归纳法: 通过采集市场信息和数据分析,比较各种电热水器的不同构造、工作过程以及向用户和厂家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三、研究目标及内容 “电热水器”是以电为能源,加热冷水为家庭、企业、医院、事业等单位提供热水源的一种电器装置。它是一种新兴消费品,以快捷、

诚信与我同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1)

六年级《诚信与我同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案例 康济小学李敏 一、活动背景 让小学生从小接受传统道德教育,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优秀传统美德,提升民族文化传承自觉意识,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今天,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以及环境的影响,与诚实相背离的言行却屡见不鲜,“言行不一”,“不守信用”及“表里不一”等现象比比皆是。为此,我意识到“诚信”的观念在孩子们心中已经淡薄,必须要让他们知道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因此,这学期决定以“诚信”作为研究方向展开活动。通过调查、采访、实践、体验等方法在实践中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社会需要诚信,人人需要诚信,生活离不开诚信”的道理,并决心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将诚信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让诚信与我们同行。 二、活动目的: 1、了解诚信的基本内涵。 2、通过收集诚信的有关古今中外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 整理信息的能力。 3、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诚信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三、具体实施过程

1、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生活中或在书本、电视中等听到或看到的诚信故事。 教师准备: (1)、故事:《狼来了》,《诚实的孩子》。 (2)、有关诚信的故事片段和故事目录。 (3)、全班分为七个学习活动小组。 2、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初步感知诚信。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李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个小故事,请同学们认真听,听完后李老师有问题要问哦! (1)、课件播放故事《狼来了》 (2)、老师讲故事《诚实的孩子》 2、不错,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那现在你们告诉老师,两个故事中的小男孩,你们喜欢谁呢?为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简要点评。 (二)、组内交流,归纳正反事例。 1、小组活动。 (1)、将自己收集到的故事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将故事简单的进行归纳,并将故事的大意或题目写在卡纸上。 (3)、小组成员共同活动,列举出本组内最能体现诚信和不诚信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体现了其基本理念。我觉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在以 下三个方面。 1.突出学生主体 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综合实践活动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课程,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实践,同时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指导。处理好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求。 第一,学生要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自主制定活学习动方案。 第三,在课题的展开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等。 第四,在课题的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防止浅尝辄止。 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有效指导。在指导内容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在指导方式上,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权只赋予某一学科的教师、或班主任、或专门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教师,而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 2.面向学生生活 面向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活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经验,从学生所处的实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出发,展开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生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或课题要尽可能由学生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来自主提出,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活动项目要贴近社区和社会现实,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主题或项目要克服以往那种以“课文”的形式呈现的方式,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活动项目。不少实验学校的实践表明,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或课题越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社会现 实,学生越能够较好地操作,越有积极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 如何加强我们的品德 北城回民小学林中胜 一、活动目标: 1、品德发展目标(活动的文主旨所在) (1)思想品德认识能力。即具有对人们之间道德关系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道德判断、道德推理的能力,也就是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的道德评价能力。 (2)品德践行能力。具有把思想品德的知、情转化为行的能力。能对客观社会生活情境作理智的分析,有把一定的道德观念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的热情和意志,能将一般的道德规范、思想规范、政治规范化为具体的行动指令。具有道德选择能力,包括对不同道德体系、思想体系的价值选择,对同一道德体系、思想体系中不同规范的选择。具有实际执行某种道德规范的能力,抵制不良诱因。 2、能力发展目标 (1)社会交往能力。 (2)培养学生搜集、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统整各科知识,增进思考、判断、应用的能力。 3、知识发展目标 (1)了解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交往礼节,并能将其落实到行动中。 (2)整合政治、语文等相关学科,学以致用,将课内外、校内外联系起来,用“学习” 指导实践,以实践促动学习。 二、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修养的古今中外的故事。 2、通过上网、到图书室查阅资料,了解一下修养的真正涵义。 3、通过调查,了解陋习的种种现象。 4、通过上网,查资料,找到有关修养的文章、诗歌、顺口溜等。 5、制作“优秀文明学生”、“最佳创意奖”、“最佳表演奖”等奖章。 三、活动过程: 主题活动一:采集资料,透视陋习 1、采集资料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或上图书室采集各种陋习资料。 2、讨论资料 (1)小组之间展示收集的各种资料,进行全班交流。 附小组交流的资料: 赌博、随礼、劝酒、不排队、打赤膊、吃野味、放鞭炮、随地吐痰、大声喧哗、乱扔垃圾、重男轻女、互相歧视、乱涂乱画、损坏公物、践踏草坪、随地大小便、说话带脏字、爱占小便宜、不保护隐私、公共场合抽烟、不用使用公筷、随意打骂孩子、公共场合脱鞋、不看管好宠物、手蘸唾液点钱、乘电梯不靠右站、不遵守交通规则、上洗手间不冲水、吃饭发出很大声音、咳嗽打喷嚏不掩饰、共用洗漱等卫生用品。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文世强活动背景: 作为一个课改的实践者,我有一种想法,能不能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供一些具有综合性的题目对知识进行巩固?使学生觉得数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而培养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的热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生活。于是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我就有了如下的活动尝试 案例描述: 一、调查零花钱 上课伊始,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兜里多多少少也有一些零花钱。是吗?你们一般都用零花钱买些什么?这时候学生开始自由地说,举手发言的人很多,大家似乎有很多话要说,于是我趁机说:“那这节课咱们就对零花钱进行一次调查统计,主要统计大家的零花钱最多是用在了哪一方面。把你们的统计记录在表格里。表格发下去之后,各小组开始了认真的统计,我到了几个组了解情况,发现同学们都很认真。不到4分钟,各小组都统计完了,于是我对学生说:“我们一起来看这个小组的调查情况,同学们,你可以获得什么信息?”。话一落,反应最快的隋

晓岑马上站起来说:“他们小组的男女人数比是3:5。”“女同学吃零食的人数多与男同学”“买学习用品的人数占全组总人数的”“买零食和玩具的人数是2:3”,学生居然能说出那么多,下面的同学也在不断点头赞同着。我做了简短小结:同学们刚才交流分析地真好。大家的零花钱都来源于父母或其他长辈,只要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我想都不会随便乱花父母的血汗钱。学生们都懂事的点点头。 二、计算零花钱 老师去年也曾进行过零花钱的调查统计,不过调查的内容和我们略有不同,当时调查的是每个人零花钱的具体用在了哪方面,我这保留了两个同学的资料,给同学们看一下。 甲同学一个月花33元 用途:学习用品/零食/课外书/玩具的比例为:3:2:4:2 乙同学一个月花40元 用途:学习用品/课外书/储蓄的比例为:3:3:2 当我出示了这两份表格之后,下面就有同学在小声议论着,我接着说:“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一下,这两位同学对零花钱的安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爱好?那么这两个同学哪一个用在课外书的零花钱更多一些呢?小组讨论,交流。 生:甲组同学买课外书的钱用得多,因为他占了4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