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布达拉宫建成历史

布达拉宫建成历史

布达拉宫建成历史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

唐初,松赞干布迎娶唐朝宗室女文成公主为妻,为夸耀后世,在当时的红山上建九层楼宫殿一千间,取名布达拉宫以居公主。据史料记载,红山内外围城三重,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宫殿之间有一道银铜合制的桥相连。布达拉宫东门外有松赞干布的跑马场。当由松赞干布建立的吐番王朝覆灭之时,布达拉宫的大部分毁于战火。

公元631年(藏历铁兔年),松赞干布开始兴建布达拉宫。当时吐蕃王朝正处于强盛时期,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修建这座宫殿。据说当时修建的宫殿有999间,加上修行室共1000间。宫外有护城河,上铺厚木板。公元10世纪,这座宫殿因为奴隶起义遭到破坏,后来又因雷击起火进一步破坏。现在布达拉宫里只胡法王修法洞和观音佛堂两处的建筑是7世纪的原来建筑。

布达拉宫始建时规模并没有这么大,以后不断进行重建和扩建,规模逐渐扩大。1645年(藏历木鸡年),五世达赖喇嘛受清朝册封后,为巩固政教合一的甘丹颇章地方政权,由第司索郎绕登主持,重建布达拉宫“白宫”及宫墙城门角楼等,并把政权机构由哲蚌寺迁来。1690年(藏历铁马年),第巴桑杰嘉措为五世达赖喇嘛修建灵塔,拆建了“红宫”。这次重修历时近50年,至1693年(藏历水鸡年)才竣工。以后历世达赖喇嘛先后增建了5个金顶和一些附属建筑。到第十三世达赖,布达拉宫又进行了历时8年的修建。据说这次修建仅白银就花费了213万两。1936年(藏历炎鼠年)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建后,形成了布达拉宫现在的规模。

从五世达赖喇嘛开始,布达拉宫就成为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政权的统治中心,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的灵塔也在此处。

1988年国务院决定拨出巨款对这座300多年没有大修过的宫殿进行大规模的维修,并于次年10月隆重开工,在内地工程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工程历经5年,于1993年胜利竣工。

布达拉宫主体建筑为白宫和红宫。

白宫,是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曾是原西藏地方政府办事机构所在地,高7层。位于第4层中央的东有寂圆满大殿(措庆夏司西平措),是布达拉宫白宫最大的殿堂,面积717平方米,这里是达赖嘛嘛坐床、新政大典等重大宗教和政治活动的场所。第5、6两层是摄政的办公和生活用房等。最高处第7层有两套达赖喇嘛冬季的起居宫,由于这里终日阳光普照,故称东、西日光殿。

红宫,主要是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各类佛殿:共有8座存放各世达赖喇嘛法体的灵塔,其中以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为最大。西有寂圆满大殿(措庆努司平措)是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的享堂,也是布达拉宫最大的殿堂,面积725平方米,内壁满绘壁画。其中,五世达赖喇嘛去京觐见清顺治皇帝的壁画是最著名的。殿内达赖喇嘛宝座上方高悬清乾隆皇帝御书“涌莲初地”匾额。法王洞(曲吉竹普)等部分建筑是吐蕃时期遗存的布达拉宫最早的建筑物,内有极为珍贵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和禄东赞等人的塑像。殊胜三界殿,是红宫最高的殿堂。现供有清乾隆皇帝画象及十三世达赖喇嘛花费万余两白银铸成的一尊十一面观音像。

“布达拉”系舟岛,是梵文音译,又译作“普陀罗”或“普陀”,原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拉萨布达拉宫俗称第二普陀罗山。

布达拉宫海拔3700多米,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万余平方米,主楼高117米,共13层,其中宫殿、灵塔殿、佛殿、经堂、僧舍、庭院等一应俱全,是当今世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迭,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红幡,交相映辉,红、白黄3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布达拉宫是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

布达拉宫是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过去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从五世达赖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同时又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的地方。

建筑材料

主要建筑材料为石头和木料, 另外,还有两种西藏独特的建材白玛草和阿嘎。白玛草是一种怪柳枝, 秋天晒干, 去梢扒皮, 再用皮条扎成小捆, 整整齐齐地压在枪下外侧, 层层夯实, 用木钉固定, 最后涂色。它用在布达拉宫的女儿墙和所有寺观宫堡枪下,远看红白分明, 层层亚登, 近看如毛如绒织就, 状如梭帐, 既庄严肃穆, 又美观大方, 这种怪柳枝本身不贵, 一吨才百十元, 但由于制造工序复杂, 可利用率又较低, 因而成本造价大幅提高, 普通百姓家建房是绝对用不起的。它也是旧西藏社会等级的标志之一。

阿嘎实际上是一种风化石, 似土似石, 亦土亦石, 主要用来打地面。阿嘎用车拉来时还是一块一块的, 保留着石头的形状, 便用时,硕碎、铺平, 慢慢地边加水边夯打, 打成后加油防护, 就成了平实漂亮的地面,寺院的僧人特别注意对阿嘎地面的保护, 平日里脚下垫两块羊皮, 擦地而行, 久而久之, 阿嘎地面如水磨一般平整, 光滑如镜。

建筑结构

从松赞干布到五世达赖,接近千年的岁月并没有切断西藏建筑的传统。

布达拉宫依旧首先是一座堡垒,除了四座防御用的碉楼,宫墙上还设有大量的通风口和枪炮眼。它的整体碉楼形式依旧在延续,它的每一座宫殿,都可以被看做一栋碉楼,它们有厚重的石墙围合而成方筒形状,然后簇拥在一起,内部空间狭窄逼仄,外部形象厚重高耸。

即使完全不懂建筑的人,只需看一眼也能明了布达拉宫的与众不同。它在基岩上直接垒石砌墙,墙体敦厚,向内收分,自然稳重,把山体隐于建筑之内,使

建筑与山体结合得浑然一体。山体扩大为建筑的基座,建筑好像长在山上,增加了它的雄伟气势和高耸入云的效果。

布达拉宫继承了诸多藏式宗山建筑的传统手法形式。它的建筑基本是石、木、土混合结构。与内地传统汉式建筑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汉式建筑的承重方式为柱梁承重,所谓墙倒屋不塌,而藏式建筑多为“墙体承重”和“墙柱混合承重”。墙柱混合承重结构,是布达拉宫最基本的结构方式。因此,与汉族传统技艺相比,藏式营造更长于石与墙的技法。

藏族木匠似乎对汉式木结构的核心精神——斗拱并不感兴趣,除了大梁外,藏族匠人也基本不用榫铆结构。斗拱是一种标准化的构建,仅由四种基本模块便可以拼出千变万化的复杂形式,用于柱子顶端支撑屋顶,起到了分散受力的作用,使建筑结构更加稳固。而藏族匠人则转换了一种思维,由于藏式建筑并非梁柱承重,墙起了更重要的力学作用,他们把梁做成一道拱,类似拱桥一般,把负载分担在两侧的石墙上。

在藏族木匠手中,斗拱更像舶来的彩色玩具,层层叠叠装饰在高级的灵塔殿和金顶上。最多的地方居然垒置了十三排。比如金顶斗拱结构采取象鼻三排、斗三排、象鼻五排、象鼻七排、猪鼻八排等,各尽其能事,具体数量与佛教的时轮法规吻合,复杂而华丽。

基于墙柱承重的结构,“楼脚屋”在布达拉宫被普遍使用。整个布达拉宫就是建立在层层叠叠、数量莫测的地垄墙上的。

由于其建在陡峭的山坡上,为使房屋基础坚固,同时增加建筑底层面积,先在山坡地基上纵横起墙,上架梁木构成小房,俗称“地垄”。不但宫殿、经堂、学校和僧舍等建筑设有地垄,前后坡的登山道和东西庭院也建有地垄。换句话说,地垄就是布达拉宫的地基,将其大部分建筑架在了一个宽阔的平面上。

地垄层数随基础坡度而定。建造地垄的材料也是石、土、木。白宫北侧上层地垄为夯土墙,其余皆为石墙。墙上分层铺设不甚规整的杨木椽子,椽子上铺盖参差不齐的木棍或批开的树枝,其上再铺卵石和泥土。尽管布达拉宫嵯峨威仪,

窗户层层叠叠,但实际使用面积并不多,大部分为基础地垄层。红宫总共13层,地面上只有5层,而地下(包括前面的西庭院)却有8层。

平顶、高层、厚墙是布达拉宫结构的另一种特征。布达拉宫几乎所有建筑的外墙都是厚重的石墙。石墙用石块、片石、碎石和湿土垒砌。我国西南地区的藏族、羌族自古“依山居业,垒石为室”,许多匠人练就了一身高超的砌石技术。他们在施工时,不吊线,也不用立架支撑,而只是凭眼力和想象力,信手拈来,就能恰如其分地控制墙体的收分,造出平整光洁的宏伟建筑。

据传,东半部的宫墙是由拉萨一带的前藏工匠砌筑,西半部的宫墙则由日喀则一带的后藏匠人修成。工匠们各自发挥所长,使得东部的墙体笔直尖峭,从上部滑下一只整羊到下面就会被划成两半;而西部的墙体则浑圆厚实,讲求流线造型,就是从上面滚下一只鸡蛋,到下面也不会打破。

除了石墙,布达拉宫的屋檐和墙檐下大量使用了白玛草墙,形成绒毛一般的效果。白玛草是一种柽柳枝,秋天晒干,去梢剥皮,再用牛皮绳扎成拳头粗的小捆,整整齐齐堆在檐下,就像在墙外又砌了一堵墙。然后层层夯实,用木钉固定,再染上颜色。白玛草不仅有庄严肃穆的装饰效果,还由于白玛草的作用,可以把建筑物顶层的墙砌得薄一些,减轻墙体的分量,这对于高层建筑来说至关重要。白玛草墙的制造工序复杂,利用率又低,普通人根本用不起。

藏式建筑中另一种传统技艺是“打阿嘎”。阿嘎土是一种黏性强而色泽优美的风化石,使用前一砸便碎。施工时以卵石及夯实的土层等为底层,上铺10厘米厚的粗阿嘎,淋水软化踩实捣固后再醮水夯打,边拍击边铺撒一层比一层碎细的阿嘎,同时不断淋水,夯打至起浆使地平成形。夯打时间越长,夯打越密实,地面的防水性能就越好。继而用榆树皮等熬制的桨汁涂抹,并用光滑的卵石磨光找平,然后再用清油涂刷,尽可能渗入阿嘎深层。

打阿嘎时,人们站成几队,各拿一柄底端带一小圆木板、高低与人相当的木杆,唱着曲调悠扬动听的劳动号子,动作优美而整齐地上下夯打,载歌载舞,感觉就像节日里的集体歌舞表演一样,根本不像在进行建筑施工。如果需要修整的地表面积够大,载歌载舞的施工者可多达数百人,场面非常壮观。布达拉宫因其

至尊的地位,里面几乎全是阿嘎地面,需要常年保持整修。所以,在布达拉宫附近,人们总能听到施工者打阿嘎的歌声。

地垄是一种迄今仅在布达拉宫被发现的、罕见的地基建筑形式。这种中空的土木石结构地垄绝大部分是全封闭的,最高达17米,宽8米左右。专家认为,布达拉宫依山而建,整个建筑呈北高南低格局,这种地基结构是为了利用空气的作用防止建筑下滑。据介绍,从1989年布达拉宫一期维修至今,在布达拉宫多处建筑的地基中共发现了802处地垄,对绝大多数进行了加固维修。

这些传统技艺成就了辉煌的布达拉宫,同时也为几百年内的大修小补埋下了种种伏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