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单机械和功 中考复习导学案

简单机械和功 中考复习导学案

简单机械和功 中考复习导学案
简单机械和功 中考复习导学案

甲 乙

简单机械和功 中考复习导学案

班级 姓名 日期 【学习目标】 1、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运用公式进行功的计算; 2、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能运用公式进行功率的计算; 3、理解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会计算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4、会设计实验估测人的功率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重点难点】

1、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

2、设计实验估测人的功率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课前预习】

定义: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功(W )——做功的多少 几种不做功的情况: 功的计算公式: 功的单位:

定义:

物理意义: 2、功率(P )——做功的快慢 功率的计算公式: 功率的推导公式: 功率的单位:

定义: 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 3、机械效率(η)——做功的效率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W 有用= ,W 总= ,η= 用滑轮组平移重物:W 有用= ,W 总= ,η=

【合作探究】

1、 俯卧撑是一项常见的体育活动。如图,小明重600N ,1min 内做俯卧撑30个,每做一次肩膀升高 50cm 。小明身体可视为杠杆,O 为支点,A 为重心,OA=1m ,B 到O 点的距离OB=1.5m 。求: (1)地面对手的支持力;

(2)若每个手掌的面积为0.016m 2

,求双手对地面的压强; (3) 1min 钟内小明所做的功; (4)小明做功的功率。

2、某小组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

(1)从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 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 图做的实验。 (2)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 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3)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用如图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 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

(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 为 N ,

钩码总重G 为1.0N ,钩码上升高度h 为0.1m ,测力计移动距离s 为0.3m ,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

(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 、

B 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答: ;请简要说明两条理由:① ;② 。 4、物体G 在拉力F 的作用下作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 为50N ,物体向左移动了2m ,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20N 。求:⑴滑轮组对物体做的功;⑵拉力F 做的功;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课堂反馈】

1、如图,定滑轮重2N ,动滑轮重1N 。在拉力F 作用下,1s 内将重8N 的物体A 沿竖直方向匀速提高0.2m 。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6m/s B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C 、拉力F 的功率为1.8W D 、拉力F 的大小为5N

2、下列实例中,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 )

A 、起重机吊起重物

B 、马拉车,车未动

C 、跳水运动员从跳台跳下

D 、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

3、登楼梯比赛时,李明同学从一楼登上五楼,共用了12s ,他登楼时的功率最接近( ) A 、500W B 、100W C 、50W D 、10W

4、功率相同的两辆汽车,各自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甲在半小时内行驶15km ,汽车乙在2min 内行驶1200m ,则 ( ) A 、两车牵引力之比为5︰6 B 、两车发动机做功之比为1︰1 C 、两车速度之比为1︰1 D 、两车所受阻力之比为6︰5

5、关于机器的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机器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B 、机器的功率越小,做功越慢

C 、机器的功率越小,机械效率越低

D 、机器的功率越大,做的有用功越多 6、如图1所示,是2008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最后一棒火炬手侯斌,靠自己双手的力量,攀爬到火炬台底部并最终点燃圣火的照片,该点火仪式充分体现了残疾人自强自立、拼搏向上的勇气和精神。已知他和轮椅总质量为80kg ,攀爬高度39m ,历时约3min20s 。

(1)如果不计机械装置的额外功,求他的平均功率多大? (2)小明同学看到火炬手攀爬很费劲,想到物理课上学过利用滑轮组可以省力。小明同学如果站在地面上,用如图2所示的哪个滑轮组拉起火炬手侯斌最合适,理由是什么?如果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求小明同学的拉力至少要多大?(g 取10N/kg )

7、上海自主研发了一种氢燃料汽车,它使用氢气代替汽油。在一次测试中,汽车在水平路面受到2400N 的水平牵引力,5min 内匀速直线行驶了9000m 。 (1)汽车受到水平方向的阻力是多少? (2)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和功率是多少?

8、如图所示是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它在50s 内将重为2.4×104

N 的吊板匀速提高10m 。已知拉

力F 为104

N 。则这个过程中:

(1)拉力F 做了多少功?拉力F 的功率多大?(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大?

9、如图16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 。 (1)实验时要 、 拉动弹簧测力计; (2)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 N ;

(3)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0.1m ,所做的有用功是 J ; (4)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由上表的数据计算:(1)做的有用功;(2)斜面的机械效率。

【学后反思】

【课后作业】

《物理中考指要》P38—41

F

图2

A B C D

图1

苏教版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简单机械和功知 识点归纳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的5个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O 点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动力,用1F 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2F 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1l 表 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2l 表 示。 3、杠杆平衡的条件(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即2211l F l F ?=? 杠杆静止或绕支点匀速转动时,说明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杠杆的应用 名称 结构特征 特点 应用举例 省力杠杆 动力臂 > 阻力臂 省力、费距 扳手、动滑轮、钢丝钳 费力杠杆 动力臂 < 阻力臂 费力、省距 理发剪刀、钓鱼竿、筷子、船桨 等臂杠杆 动力臂 = 阻力臂 不省力、不费距 天平、定滑轮 1、滑轮是周边有槽,能绕着轴转动的小轮。 2、滑轮是一种变形杠杆,所以它也属于杠杆机械。根据工作情况,可分为定滑轮与动滑轮。 3、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定滑轮可以看作是一个等臂杠杆。 使用定滑轮并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4、轴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可以看作是一个省力杠杆。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却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5、滑轮组:动滑轮与定滑轮的组合。 优点:既可省力,又可改变用力方向。 用滑轮组吊起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看滑轮组下半部分)吊起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6、滑轮组的应用 ①一个定滑轮与一个动滑轮: ②一个定滑轮与两个动滑轮: ③两个定滑轮与一个动滑轮: (三)功 1、功W :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物理学上称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了功。 2、计算公式:S F W ?=。 单位:焦耳(焦); 符号:J ; 即:m N J ?=11 3、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①对物体要有力的作用; ②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 (四)功率 1、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物理意义:表征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t W P =; 单位:瓦特(瓦); 符号:W ; 即s J W 11=

简单机械机械效率复习教学案

1 / 11 物理复习教学案——《简单机械和功》部分 【知识梳理】 (一)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是:、、、、。 3、杠杆的平衡条件: ⑴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处于状态; ⑵实验前应调节,使杠杆在位置平衡,目的是:; ⑶实验中,使用杠杆的中心作为支点的目的是; ⑷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⑸杠杆的平衡条件:,用公式可写成:。 4、杠杆可分为三类: 一是 杠杆:这类杠杆的 比 长,它能省 ,却 费 。 这类杠杆有 、 、 。 二是 杠杆:这类杠杆的 比 短,它费 ,却省 。 这类杠杆有 、 、 。 三是 杠杆:这类杠杆的 和 相等,它不省 ,也不费 。 这类杠杆的主要代表是 。 (二)滑轮: 1、定滑轮:⑴特点:①②③; ⑵实质:; ⑶F 移动的距离s 和G 移动的距离h 的关系。 2、动滑轮:⑴特点:①②③; ⑵实质:; ⑶F 移动的距离s 是G 移动的距离h 的。 3、滑轮组:①特点:即可以,又可以改变。 ②省力情况:若不计摩擦和绳重,有几段绳子拉着动滑轮, 则拉力就是物重的。 滑轮组(不计绳子的重力和摩擦,也不考虑动滑轮重力)F 拉=G 物s =h 滑轮组(不计绳子的重力和摩擦,但考虑动滑轮重力)F 拉=(G 物+G 动)s =h (三)功的原理 1、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 2、说明: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要省距离必须费,既 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或 者可以省、也可以改变力的,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中考英语总复习----代词 导学案

初中英语代词的用法 一.人称代词 2. 人称代词的基本用法: 主格:用作句子的主语,放在动词前(疑问句式放在特殊动词后); e.g She lives in Toronto, Canada. 宾格:用作句子的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后; e.g Yesterday my mother bought me a new bike. I usually go to movies with her on weekends.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用作句子的定语,之后必须带名词; e.g This is my book. That’s his book. 名词性物主代词:相当于一个名词词组,之后不能带名词(其代换的名词需在前文中出现); e.g His book is much newer than mine(= my book). 反身代词:一般放在动词后,要求同主语人称一致。 e.g She teaches herself English. 3. 名词性物主代词作主语时,主谓一致关系:名词性物主代词作主语时,其后的谓语动词形式应同它所代换的名词形式保持一致。 e.g My shoes are cheap. But his _____ expensive. A. is B. are C. be D. am 4. 反身代词的正确写法(单复数的判断)以及所属关系的表示: (1)使用反身代词时,应注意根据句中的某些词语推断其单复数形式,并注意其正确写法。 e.g Please help _____ to some cakes, children. A. you B. yourself C. yourselves D. your (2)在说明“某人自己的”时,不能用反身代词加所有格符号表示,而应用“形容词性物主代词+own+名词”表示。 e.g 错:He drove himself’s car to go camping last Sunday. 对:He drove his own car to go camping last Sunday. 5. 双重所有格的使用:在“数词+名词+of+人称代词”这样的词组中,人称代词应使用名词性物主代词,同of一起构成双重所有格形式。 e.g 错:Lucy is a good friend of me. 对:Lucy is a good friend of mine. 6. 几个人称代词连用时的位置关系:几个人称代词同时作某一成分时,应将第二人称放在最前面,而将第一人称放最后。 e.g You , he and I are good friends. These books are for you and me.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知识点复习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复习 一.本章知识网络 定义: 公式: 有用功: + 额外功: 总功 滑轮组中克服摩擦力、绳重、动滑轮重所做的功为额外功 定义: 单位:J 功率: 1、公式:W=FS 2、做功的必要条件: 机械效率 功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1、公式:F 1L 1=F 2L 2 2、杠杆的分类: 1、特点: 2、组合: 3、省力情况: S=nh(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n: 吊起动滑轮绳子的股数, h:动滑轮一端移动的距离) F=(1/n )G (忽略 时) F=(1/n)(G 物+G 动)(忽略 时) 滑轮组: 滑轮 实质:省力杠杆 特点:不能改变施力方向,但可以省力。 动滑轮: 1、实质:等臂杠杆 2、特点:不能省力但能改变施力方向 定滑轮: 1、 杠杆的定义: 2、 杠杆的5要素: 3、 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 简单机械: 1、 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 定义:单位时间所做的功 3、 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 4、 公式:P=W/t 1、 提升物体时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为有用功 即W 有用=Gh 2、 水平拉物体时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即:W 额外=fs

二、知识点 一、杠杆 1、定义: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 (很多物体可以抽象为硬棒)。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要求会找支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要求会根据动力臂画出动力的示意图)。 把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的连线作为力臂时,该力臂最长,与该力臂垂直的力就是最小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要求会根据阻力臂画出阻力的示意图)。 动力臂:(要求会画力臂)。 阻力臂:(要求会画力臂)。 2、杠杆的平衡条件 ⑴什么是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静止状态。 ⑵本实验要求杠杆在静止时进行研究的原因:可以。 ⑶杠杆的平衡条件: (虽然是力×距离,但并没有功的意义,因为力臂并不是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 3、杠杆的分类 ⑴省力杠杆(即动力小于阻力):因为 < ,所以 > 。省力杠杆可以,但,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比阻力作用点大。 例:羊角锤、道钉撬、老虎钳、开瓶扳手、板车、抽水机手柄、手术剪刀、铁皮剪刀 ⑵费力杠杆(即动力大于阻力):因为 > ,所以 < 。费力杠杆可以,但,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比阻力作用点小。 例:火钳、钓鱼杆、筷子、镊子、理发剪刀、铁锹、笤帚、起重机吊臂、肱二头肌、缝纫机蹋板⑶等臂杠杆(即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因为 = ,所以=。等臂杠杆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例:天平、定滑轮 二、滑轮: 1、定滑轮:使用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 ①特点:。 ②实质:(不计摩擦与绳重,F G)。 ③F移动的距离和G移动的距离。即s h ④应用:旗杆顶端的定滑轮。 2、动滑轮:使用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移动。 ①特点:。 ②实质:。 (不计摩擦和绳重,F= G总) G F G F . . O O

七年级上册语文中考复习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复习题 生字词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洗濯(zhuó)酝酿(niànɡ)踉踉跄跄(liànɡ)获益匪浅(fěi)B.霎时(shà)猝然(cuì)头晕目眩(xuàn)忍俊不禁(jìn) C.贮满(chù)滑稽(jī)春华秋实(huá)随声附和(hé) D.雏形(chú)磅礴(bó)玲珑剔透(tì)苦心孤诣(zhǐ) 2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2分) A、祈祷(qí)亢奋(kàng)鲜为人知(xiān) B、花圃(fǔ)脑髓(suǐ)回环曲折(qū) C、哺育(bǔ)遒劲(qiú)潜心贯注(qián) D、阴霾(mái)归省(shěng)叱咤风云(chì)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伫(zhù)立泯(mǐn)灭枯涸(hé)更胜一筹(chòu) B. 附和(hè)喑(yīn) 哑静谧(yì)忍俊不禁(jìn) C. 诱(yòu)惑狩猎(shòu)收敛( liǎn )骇(hái)人听闻 D. 玷(diàn)污荫(yīn) 蔽酝酿(niàng)花团锦簇(cù) 4、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蜷屈贪婪点惙玲珑剔透瘦骨嶙峋 B. 辜负廖廓骚扰心旷神怡鸦鹊无声 C. 诀别攲斜喧腾宽宏大量头晕目眩 D. 梦寐须臾训诫险象叠生整妆待发 5.给下面加点字注音。(4分) 筹.()划深邃.()磐.()石鲜.()为人知 赫.()然彷徨 ..()奠.()基迥.()乎不同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喧腾蹂躏海枯石滥慧心未泯 B.喑哑眩耀芊芊细草瘦骨嶙峋 C.奢望弥漫心旷神怡窸窣作响 D.静谧虐杀闲情逸至轻飞曼舞 7.下列每组词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然后改正在方格中(2分) A、逞能仰慕相德益彰石破天惊() B、无垠巴望家喻户晓迫不急待() C、怪诞静穆永往直前知足安命() D、冗杂惬意语无轮次义愤填膺() 8.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2分) 潜心惯注心会神凝骇人听闻姗姗来迟锲而不舍沥尽心血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杠杆和滑轮 一、杠杆 1、杠杆的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硬棒,如撬棒等;也可以是弯的,如压井的把儿。 2、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F1: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平衡:杠杆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杠杆就处于平衡状态。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 F2L2 注意:杠杆的平衡不是单独由力或力臂决定的,而是由它们的乘积来决定的。 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释、设计、解决有关问题,能进行简单计算。 4、杠杆分类: (1)省力杠杆:L1>L2,F1<F2。其动力臂L1大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小于阻力F2,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但是实际工作是动力移动的距离却比阻力移动的距离大,即要费距离。如撬起重物的撬棒,开启瓶盖的起子、铡草用的铡刀等,都属于这一类杠杆。 (2)费力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大于阻力F2,即要用较大的动力才能克服阻力完成工作,但它的优点是杠杆工作时,动力移动较小的距离就能使阻力移动较大的距离。使工作方便,也就是省了距离。如缝纫机踏板、挖土的铁锨、大扫帚、夹煤块的火钳,这些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3)等臂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动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等于阻力F2,工作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定滑轮就是等臂杠杆。 列表如下: 杠杆种类构造特点 应用举例优点缺点 省力杠杆L1>L2 省力费距离钳子、起子 费力杠杆L1<L2 省距离费力钓鱼杆、理发剪刀 等臂杠杆L1=L2 改变力的方向天平、翘翘板 注意: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 二、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5、定滑轮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6、动滑轮定义:轴和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特点: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且多移动一倍的距离。 7、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的。特点:使用滑轮组会省力,可能会改变用力方向,一定费距离。 8、使用滑轮组时,重物和动滑轮由几段绳子承担,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就是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若动滑轮重不计,则F=G/n。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导学案 新人教版

温度/℃ min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导学案 新人 教版 学习任务一、说出学习过的物态变化过程有哪些? 练习:晴朗无风的早晨,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 留下一条长长的“尾巴”,飞如图1所示,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熔化 B 、液化 C 、蒸发 D 、 升华 学习任务二、说出熔化图像和凝固图像的不同以及如何辨别晶体和非晶体的图像 练习:如图所示,为小聪同学描绘的两种晶体熔化时的 熔化曲线,则由曲线可看出: _______的熔点较高; 熔化过程经历的时间较长。 达标检测: 下列事实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过程 (1)放在衣箱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就消失了,这是_______现象。 (2)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看到有很多“白气”,这是_____现象。 (3)冬天,嘴里呼出“白气”,这是______现象。 (4)深秋晚间会“下霜”,这是______现象。 (5)戴眼镜的人,冬天从室外走进暖和潮湿的房间,眼镜变得模糊不清,这是____

/min 12 9 3 6 15 现象。 (6)出炉后的钢水又会变成钢锭,是______现象。 (7)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就会干了,这是_____现象。 课题: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精选题练(二) 学科:物理 年级:九年级 主备:钟 敏 领导签字: 课时:第二周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题练检测学习结果并及时查缺补漏。 2、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练习任务: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0℃的冰比0℃的水的温度更低一些 B.水的沸点一定是100℃ C.水有可能在20℃沸腾 D.水在沸腾时要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2、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放热的是 ( ) A .熔化、液化 B .凝固、凝 C .汽化、升华 D .凝华、汽化 3、右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 段吸收了热量温度不变 C.海波在CD 段是气态 D.6min 时海波已 全部熔化 达标检测: 如图所示,为小明同学研究水的沸腾规律时获得 的曲线。从曲线可知,加热时水的初温为 , 加热到第 分钟时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为 , 继续加热时水的温度 (填“升高”、“降低” 或“不变”),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一标准大 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中考数学总复习-全部导学案

第1课时 实数的有关概念 一、选择题 1.计算(-2)2-(-2) 3的结果是( ) A. -4 B. 2 C. 4 D. 12 2.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 .-(-2)=2 B = C .22x +32x =52x D .235 ()a a = 3.20XX 年5月27日,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活动在古城南京境内举行,火炬传递路线全程约12900m ,将129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A .0.129×105 B .41.2910? C .312.910? D .212910? 4.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33--= B .326-=- C .(3)3--= D .0 (π2)0-= 5.若2 3(2)0m n -++=,则2m n +的值为( ) A .4- B .1- C .0 D .4 6.计算2 (3)-的结果是( ) A .6- B .6 C .9- D .9 7.方程063=+x 的解的相反数是( ) A .2 B .-2 C .3 D .-3 8.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 B. 2π C.13 D. 1 2 9.估计68的立方根的大小在( ) A.2与3之间 B.3与4之间 C.4与5之间 D.5与6之间 10.用激光测距仪测量两座山峰之间的距离,从一座山峰发出的激光经过5 410 -?秒到达另一座山峰,已知光速为8 310?米/秒,则两座山峰之间的距离用科学记....数法.. 表示为( ) A .3 1.210?米 B .3 1210?米 C .4 1.210?米 D .5 1.210?米 11.纳米是非常小的长度单位,已知1纳米=10-6毫米,某种病毒的直径为100纳米,如将这种病毒排成1毫米长,则病毒的个数是( ) A.102个 B 104个 C 106个 D 108个 12.巳知某种型号的纸100张厚度约为lcm ,那么这种型号的纸13亿张厚度约为( ) A .1.3×107km B .1.3×103km C .1.3×102km D .1.3×10km 二、填空题: 13.若n m ,互为相反数,=-+555n m .

期末复习教学案简单机械和功

举重运动员举着 杠铃原地不动 A B 行人手提物品在水 C 妇女手推童车在水 D 人在推木箱时累得出 汗也没有把木箱推动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共2课时) 一、教学目标: 杠杆五要素及作图,杠杆的平衡条件,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及绕线方法,理解功、功率、机械效率的概念,并会用相关公式计算它们的大小。 一、选择题 ( )1、下列器具中,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2、利用如图11所示的装置估测物G 的重,当杠杆平衡时,力F 大小为5牛,则物G 的重 A. 大于5牛 B. 小于5牛 C. 等于5牛 D. 无法确定 ( )3、在图中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4、工人用滑轮组把一箱箱货物从一楼提升到五楼,在滑轮组上加润滑油后,机械效率提高了,则加润滑油后工人提升同样的重物时,做功的( ) A .有用功减小,总功不变 B .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 C .有用功减小,总功减小 D .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小 ( )5、如右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 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 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A. W 1 = W 2,η1 =η 2 B. W 1 = W 2,η1 <η 2 C. W 1 < W 2,η1 >η2 D. W 1 > W 2,η1 <η2 (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做功多的机械,做功快 B .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高 C .功率大的机器机械效率高 D .功率大的机器,做功快 图11

第( )7.如图,粗略测量小明引体向上运动的功率时,下列物理量不需要测量的是 A .小明的质量 B .单杠的高度 C .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 D .做引体向上的时间 ( )8、上图是一个两面光滑的斜面,∠β大于∠α,同一个物体分别在AC 和BC 斜面受拉力匀速运动到C 点,所需拉力分别为F A 、F B ,所做功分别为W A 、W B ,则: A 、F A =F B ,W A =W B B 、F A <F B ,W A =W B C 、F A <F B ,W A <W B D 、F A >F B ,W A >W B 二、填空 9、 图中的“塔吊”将8000N 的钢材竖直匀速向上吊起8m ,塔吊对钢材所做的功W 1 = ______ ;又沿水平方向移动3 m ,塔吊对钢材做功W 2 = 。 10、东风牌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160m ,所用时间为20s ,若此时卡车所受的牵引力为5000N ,则这段时间内牵引力所做的功为 J ,牵引力的功率是 __W 。 11、小强利用下图1所示的滑轮组去拉物体,使重为2000N 的物体A 在3s 内沿水平方向匀速移 动了6m ,若A 所受地面的摩擦力F f = 600N ,小强所用拉力F = 250 N ,则拉力F 的功率为____W ,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____ . 12、下图3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将重400N 的木箱匀速向上提升,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在此 过程中,工人用的拉力为___N ,木箱的重力势能___(“增大”、“减小”或“不变”). 13、(不计绳重摩擦,且动滑轮重小于物重),它们分别将重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 甲、F 乙,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则F 甲_____F 乙 η甲_____η乙(选填“>”、“<”或“=”) 14、某工人用上图3所示的装置把重240N 的物体提高1m ,所用的拉力为150N ,则该工人克服重力所做的有用功为__ J ,总功为____J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 三、作图、实验题 15、作出下图中F 1与F 2的力臂,并标明L 1和L 2 16、下图2示,试画出作用在杠杆A 端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动力的示意图,画出该力及力臂。 F 乙 G 甲 乙 图1 图3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大全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五要素一一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0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 i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 i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指:杠杆()些()。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

量出力臂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4 .分类: 名称结构特征优缺点应用举例 省力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 杠杆 费力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杠杆 等臂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 杠杆 达标检测: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前,(1)将杠杆放在水平面上后,发现右端比左端低,这时,应将右端螺母向调;实 验中是靠移动来改变力臂的,靠增减来改变阻力和动力的大小的。 2、.如图3所示,0B为一轻质杠杆,0为支点,OA=0.3m,OB=0.4m,将重30N的物 体悬 挂在B点,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A点至少需加___________ N的拉力,这是一个________ (选 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二图3 3、下列工具中:(1)镊子;(2)羊角锤;(3)铡刀;(4)理发剪刀;(5)裁衣剪刀;(6)天平;(7) 大扫帚;(8)筷子;(9)剪铁皮的剪刀;(10)道钉撬;(11)火钳;(12)起重机的起重臂;(13)撬 棒;(14)汽车的脚踏板.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于等臂杠杆的是 ____________ , 属于费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中考数学总复习全部导学案

苏教版初中数学一轮复习资料(教师用) 目录 1、第1课时实数的有关概念....................................................................... (2) 2、第2课时实数的运算....................................................................... .. (4) 3、第3课时整式与分解因式....................................................................... (6) 4、第4课时分式与分式方程....................................................................... (8) 5、第5课时二次根式....................................................................... (10) 6、第6课时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 (组) (12) 7、第7课时一元二次方程....................................................................... (14) 8、第8课时方程的应用(一)...................................................................

(16) 9、第9课时方程的应用(二)................................................................... (18) 10、第10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0) 11、第11课时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及图 像 (22) 12、第12课时一次函数图像及性 质 (24) 13、第13课时一次函数应用....................................................................... (26) 14、第14课时反比例函数图像和性 质 (28) 15、第15课时二次函数图像和性 质 (30) 16、第16课时二次函数应用....................................................................... (32)

九年级物理上册11简单机械和功复习课学案新版苏科版2(附2套中考模拟卷)

第11章 学校班级姓名日期 一、知识梳理:(学生整理) 二、分析总结(教师点拨) 三、例题突破: 知识点1:力臂的画法;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功和功率的计算 . 例1:如图所示,小明正在做俯卧撑,把他的身体看作一个杠杆,O为支点, A 为重心,他的体重为550N。(1)画出地面对手的支持力F 的力臂;(2) F大小为多少N?(3)若每次肩部上升0.4m,每分钟做30次,则他的平均功率多大? 知识点2:斜面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 例2:如图汽车车厢底板高h=1.5m,斜面长s=3m,现在用力F沿着斜面把重G=2000N的物体匀速拉到车上,若实际拉力为F=1200N,求斜面的机械效率。

O F F 知识点3:滑轮组相关物理量的基本计算例3:如图,一物体的重力为300N,此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在拉力的作用下匀速上升,5s上升了10m,(不计绳重及摩擦) 求:(1)有用功(2)总功(3)额外功(4)动滑轮重(5)人拉绳的功率 知识点4: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 例4:某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滑轮绕制了两个滑轮组(如下图),并选用其中一个完成机械效率测量实验,下面是实验记录: 次数物重 /N 物体升高 /m 拉力 /N 绳子拉下 /m 有用功 /J 总功 /J 机械效率 1 4 0.1 3.00 0. 2 0.4 0.6 2 0.1 6.25 0.2 1 1.25 80% 3 10 0.2 6.25 0. 4 2 80% (1)把表格中所缺少的数据填写完整.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器材是弹簧测力计和.读弹簧测力计示数时,应拉动绳自由端,如果静止读数,会导致机械效率的测量值 偏. (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知道,实验选择的是(选填“左”或“右”)边一套装置. (4)分析第1次和第2次的数据可以知道,对于同一个滑轮组,可以通过增加来提高机械效率. (5)分析第2次和第3次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四、能力提升: 1.一直杆可绕O点转动,杠杆下端挂一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杠杆 垂直的力使杠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直杆……() A.始终是省力杠杆 B.始终是费力杠杆 C.先是省力杠杆,后是费力杠杆

中考语文专题突破复习导学案

中考语文专题突破复习——口语交际 典例剖析 (一)、劝说 训练1:近几年,广场舞成了小区大妈们的最爱。可是,住在附近的张大爷却因为广场舞 声音太大影响了他孙女的学习,正与大妈们争吵。假设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劝阻呢?(只要写出对其中一方的劝阻即可)(2分) (二)、语言得体 训练2:(2015·株洲) 课文《好嘴杨巴》中,李鸿章把茶汤浮头上的碎芝麻误当成了脏 土而大发脾气。杨巴说:“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惹恼 了大人,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但杨巴的机灵是以牺牲自己的人格做代价的。 如果杨巴生活在今天,他应该怎么说?(注意:在原话的基础上删改,既让李鸿章明白 是碎芝麻,又要给他留足面子。) (三)、辩论词、辩驳语 训练3:根据所给情境按要求表达。 学生上课按身高排座位,这似乎已成了班主任的惯例。但是,广州一所中学打破常规, 让学生自行找同桌。此举在中学校园引起强烈反响,对于“学校排座位,学生说了算”这种 做法,师生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 请你参加这场讨论,发表你的意见。 训练4:下面有两个口语交际的情境,请任选一个,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 论。 (1)有人随地吐痰,别人批评他:“随地吐痰不卫生。”他貌似有理地说:“有痰不吐更不卫生。” (2)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往前挤。别人批评他:“不要挤嘛,讲一点社会公德。”他嬉皮笑脸地说:“我这是在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一要钻劲,二要挤劲。” (四)、开场白 训练5:某中学九年级开展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替主持 人写一则开场白。

(五)、言外之意 训练6:根据下面提供的情景回答问题。 中午午休时间,同学们都趴在座位上安静午休。只有小林一个人在听歌,听到激动的时候,就跟着音乐一起大声歌唱。他的同桌芳芳说:“你比歌手唱得都好,我却只顾着睡觉, 没有给你鼓掌喝彩,真是失礼了!” 芳芳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如果你是小林,你该这样回答她() 学以致用 【中考真题体验】 (2016怀化)怀化某中学准备在初三年级学生中举行一次“三年来我最满意的作文”交流 展示活动,要求参与者将自己在初中阶段写得最满意的一篇作文当众朗诵展示。 (1)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不超过80字) (2)你班的李明同学作文很好,但他性格内向,不好意思当众朗读,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劝说他参加这次活动。(30~50字) (2016郴州)小明顺利地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对此,下列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A.小明发微信给老师:“老师:我考上大学了,感谢恩师多年的栽培。” B.小明父亲发短信向亲朋报喜:“犬子顺利考上大学,多谢大家关心。” C.小明对前来祝贺的李叔叔说:“叔叔,您的到来使我家蓬荜生辉。” D.好朋友王勇对小明说:“恭喜你,改天我一定莅临你家当面祝贺。” (2016娄底)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 香港金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制药、医疗、金融、房地产为一体的多元 化集团公司。作为中国保健行业的常青树,金日集团一直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多次蝉联消费者首选品牌。有记者质询金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质量立业的信息时,公司创始人李仲树先生回答说:“纸扎的花骗不了蜜蜂。” 李仲树先生的言外之意是:“”。 【中考预测演练】 1.情景说话(2分) 小明乘火车去北京旅行,途中,邻座的小伙子拿出一瓶饮料请他喝,小明想起学过的安全知识,于是礼貌的说:“”。 2.根据下面提供的情景,按要求回答问题。 小华在炎帝陵游玩时,在石柱上刻下了“小华到此一游”几个字,被人拍照并上传到网上。立刻遭到了网友的批评,甚至引来了许多辱骂,譬如,有的网友说:“小华,炎帝喊你回家剁手!” 针对这一现象,你想对小华说() 你想对网友说() 3.“到民间采风”活动小组在星期天要外出集体活动,可是组员丽丽的爸爸不同意,认 为会影响女儿的学习。如果请你去劝告丽丽的爸爸,你该怎么说?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学习要求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认出杠杆。 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熟悉有关杠杆的名称: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3.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4.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并能用它分析解决简单的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 5.知道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种杠杆的特点。 6.知道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学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习指导 1.力臂的概念。力臂是本节的难点。对力臂的理解,注意以下几点: (1)力臂是指支点到力(动力或阻力)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2)当作用在杠杆上的力的方向改变时,其力臂的大小一般也将发生改变。 (3)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如图所示 (4)若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则它的力臂为零。 (5)画力臂三步骤:找支点、画出力的作用线、作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有时需要将力的作用线进行正向或反向延长)。 2.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是本节学习的重点,探究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F

(1)设计实验方案①选取实验工具②写出实验步骤③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等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时,依照“右高右旋,左高左旋”的方法,即杠杆右边高则螺母向右移,杠杆左边高则向左移,直至杠杆水平平衡。注意杠杆水平平衡一旦调好,不得随意再旋转平衡螺母,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3)实验中,每次改变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后都要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这样动力臂和阻力臂都可以直接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单位不一定要用米,只要两个力臂的长度单位统一就可以了。 3.根据已学过的杠杆知识,注意观察生活中各种形状的杠杆,如指甲剪、钓鱼竿、剪刀、筷子、天平、独轮车等。并能按照动力臂与阻力臂长短的关系分析和判断是省力杠杆、费力杠杆还是等臂杠杆。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生活中使用时要注意两点:(1)要省力就要多移动距离;(2)要省距离就要费力,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没有的。 曲型范例 例1.关于力臂,下列说法k 正确的是( ) A .从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叫做动力臂 B .力臂就是杠杆的长度 C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阻力臂 D .力臂一定在杠杆上 精析: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简单地说,就是“点到线”的距离,而不是“点”到“点”的距离。力臂不一定是杠杆的长度,也不一定在杠杆上。如图所示。(图删去) 全解:应选(c ) 点评: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如图(a)、(b)所示,虽然力的作用点A 相同,但力的方向不同,画出力臂也不同。 例2.张华和爸爸在公园玩跷跷板,张华重250N ,爸爸重750N 。当爸爸离跷跷板的转轴0.5m 时,张华应该坐在哪里才能使跷跷板平衡? F

综合性学习中考复习导学案

综合性学习复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能准确得体地进行口语交际,掌握应考方法;2、制定可行性较强的活动方案计划或创意,掌握应考方法;3、从材料中筛选信息,掌握应考方法。 过程与方法: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能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谈看法并搜集有关资料。 情感与评价培养正确的人生观,能就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发表自己准确积极向上的观点。 学习重点:明确考点,了解考试此类题型的考查内容。 学习难点:通过典型例题分析,掌握应考方法。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命题方式:(1)语言综合运用;(2)筛选、整合重要信息;(3)热点问题的理解、感悟与创意;(4)图(表)文转换;(5)活动的设计与说明 2、分数权值:综合2015、2016年岳阳中考,综合性学习共8分,三道题,第一题为筛选、整合信息3分;第二题理解、感悟与创意2分;第三题语言综合运用3分。 二、掌握方法,破题致胜 (一)筛选、整合重要信息 “筛选”:从纷繁的语言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筛掉次要信息。 【小试牛刀】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2017年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综艺频道黄金时间联合播出。节目以“一个人,一段文”,通过讲述中国故事,朗读经典美文,如春风拂面,细雨润物般,温暖着人们的心田,成功塑造了文化节目的精神品格,树立了文化节目新的标杆,赢得观众与舆论的好评。 2、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 2016年秋季,全国各地将有四百多万中小学生使用语文版新修订的一年级和七年级语文教材。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介绍,全套教材课文数量比修订前减少15%,40%的课文被更换,增加了古诗文及中华传统文化比重。原因和原则可以概括为: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文质兼美。 【方法小结】 1、读材料,寻找核心; 2、善思考,挖掘深意; 3、选语言,灵活作答 2、针对以上答题,请你总结的答题技巧:

初中物理简单机械和功复习教案

《简单机械、功》复习教案 一、知识网络 二、基础诊测 (一)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转动的硬棒称作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是:、、、、。 3.杠杆的平衡条件:⑴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处于状态。 ⑵实验前应调节,使杠杆在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 是:。 ⑶杠杆的平衡条件:。用公式可写成:。 4.杠杆可分为杠杆、杠杆 和杠杆。 (二)滑轮 1.定滑轮:①特点:。 ②实质:。 ③F移动的距离S和G移动的距离h的关系。 2.动滑轮:①特 点:。 ②实质:。 ③F移动的距离S是G移动的距离h的。 3.滑轮组:①特点:即可以,又可以改变。 ②省力情况:若不计摩擦和绳重,有几段绳子拉着动滑轮,则拉力就是物重 的。 (三)功(W) 1.定 义:。 2.公式:W= 。 3.单位:,符号是,1J=1N·m 4.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①② (四)功率(P) 1.意义:引入功率是表示的物理量。 2.定 义:。 3.公式:p= = 。 4.单位:,符号是,1W =1J/s (五)机械效率(η) 1.有用功:。额外功:。总 功:。 2.和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3.计算公式是:。注意:任何机械的效率都 1。 4.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有:机械自重及。 5.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公式是:;斜面机械效率的公式是。 (六)功的原理 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 三、典例解析 1.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例1 如图1所示,曲杆AOBC自重不记,O为支点,AO=60cm,OD=50cm,OB=30cm,BC=40cm,要使曲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作出最小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并求出最小力的大小。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归纳

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的5个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O点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动力,用 1 F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 2 F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 1 l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 2 l表示 3、画力臂练习 方法:1)找支点 2)画力的作用线 3)通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 4)大括号,垂足符号,字母 4.最小力画法 1)支点及杠杆末端相连 2)力垂直于杠杆末端 从A点搬动柜子从M端抬起均匀木棒把水倒入杯中

5杠杆平衡的条件(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即2211l F l F ?=? 杠杆静止或绕支点匀速转动时,说明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6杠杆平衡条件的计算: 例题1.假如在一跷跷板中大人重750N ,小女孩重250N 。当大人离跷跷板的转轴0.5m 时,小女孩应该坐在哪里才能使跷跷板平衡? 例题2.如图,一轻质杆OA 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可绕O 点转动,已知0A=0.3cm ,OB=0.2cm,在A 点处悬挂一重物G ,质量为2kg ,若在B 处施一竖直向上的拉力F ,使杠杆在水平线上平衡,此时拉力F 为多少? 例题3.如图:OB=2BA ,物体重为60N ,不计杠杆自身重力,绳及杆的夹角为30℃,则绳的拉力为多少? 4、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 例题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 使杠杆在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此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否再旋动两端的平衡螺母?______. 下图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均为0.5N ,杠杆上刻线的间距为5cm ,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动力F 1/N 动力臂L 1/cm 阻力F 2/N 阻力臂L 2/cm 1 1.5 10 1 2 1 20 10 3 1 20 1.5 10 (1)请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 (2)小明的第3次实验记录中有一个数据明显错误,它是_________,错误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次测量中,在如图14所示的条件下杠杆已处于平衡状态.若小明同时拿走两边下方的 两个钩码,则杠杆的________(“左”或“右”)端将下沉.为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小明应将左侧剩余的两个钩码移至________点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