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学案:第四单元谏太宗十思疏含答案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学案:第四单元谏太宗十思疏含答案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学案:第四单元谏太宗十思疏含答案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学案:第四单元谏太宗十思疏含答案

第19课 谏太宗十思疏 学习重点 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2.领悟文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文本名句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3.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

4.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二、魏征的名言

1.学问欲博,而行已欲敦。

2.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3.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4.人君出言欲闻己过,其国即兴;若出言欲人从己,其国即丧。

文本导学

1.词语理解

(1)通假字

恩所加则思无.

因喜以谬赏: (2)一词多义

①安?????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项王曰:“沛公安.

在?”: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身立命之地:

②信????

? 信.者效其忠: 愿陛下亲之信.之: 小信.

未孚,神弗福也: 忌不自信.: 低眉信.手续续弹:

③求?????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

于我也: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以有尽之地,给无已之求.

(3)古今异义

①凡百元首..

古义:

今义:

②必固其根本..

古义:

今义:

③既得志则纵情..

以傲物 古义:

今义:

④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古义:

今义:

⑤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

度 古义:

今义:

⑥何必..

劳神苦思 古义:

今义:

(4)虚词归纳

①以???????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必竭诚以.待下:

纵情以

.傲物: 则思无因喜以.

谬赏: 则思知足以

.自戒: 则思三驱以.为度: 虽董之以.严刑:

②而????? 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 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择善而.从之: 岂其取之易而.

守之难乎:

2.词类活用

(1)则思江海而下.

百川:

(2)简能.

而任之:

(3)则思正身以黜恶.

(4)择善.

而从之:

(5)乐.

盘游:

(6)必固.

其根本:

(7)则思知止以安.人:

(8)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

(9)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3.特殊句式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2)虽董之以严刑:

(3)则思三驱以为度:

(4)终苟免而不怀仁:

(5)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6)而况于明哲乎:

(7)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1.魏征“十思”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哪五个方面?“十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十思”的具体意义是什么?

答:

2.在本文中,作者进谏的思路是怎样的?

答:

1.作者为什么不开宗明义直接提出论点,而要从设喻入手呢?

答:

2.作者是怎样剖析“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这一历史现象的?这一段与上下文有什么联系?

答:

3.魏征对以严法治国持什么看法?我们现在强调健全法制,你认为可行吗?

答:

4.“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一句以反问结束全文,可以收到怎样的效果?

答:

本文在论证上有何特点?

答:

链接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阳(今河北晋县)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少孤贫,有大志。隋末参加李密义军,后随李密投唐。太宗即位,授以谏议大夫。由于魏征生性刚直,善于直言诤谏,竭诚以事太宗,因此深得太宗信任。唐太宗“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魏征一生先后上书二百多次,达数十万言,大都被采纳。他死后,唐太宗悲痛不已,亲自为他写了碑文,并对侍臣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这足见魏征在当时的影响。

魏征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自其手,时称良史。

2.背景展示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在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疏。其中心要旨是陈述如何接受强隋遽亡的历史教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以巩固新兴的唐帝国的统治。魏征之所以选择这一时机,是有其背景的。唐太宗李世民在战乱时代,跟随父亲南征北战,勇武过人,生活俭朴,礼贤下士,很是奋发有为。但当他继承了帝位之后,逐渐改变了勤俭的作风,因此魏征写作此文,劝太宗“鉴彼之所亡,念我之所以保”,励精政道,巩固统治。太宗看后感到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这篇文章也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其文风影响到宋代欧阳修、苏轼。

文内文外

一气呵成,骈散相间

《谏太宗十思疏》是用骈文写成的。从语句看,一是并不局限于骈文一般用平行的两句话,两两配对,直到篇末的特点,而是有所变化。如第一段,劈首就是三个从正面论述的排比句,紧接着又是从反面论述的三个排比句,这是和骈文的常格有所不同的。二是散句的恰当使用,如“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等。三是打破了四六对仗而改用多种句法对偶,如“当神器之重”对“居域中之大”,“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对“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等。这样,文中既有气韵充沛的排比句,又有活泼灵动的散行句,再加上骈文所特有的对仗工整、音韵顿挫的对偶句,使整篇文章一气呵成,于整饬庄重之中呈流转圆浑之势,具有特殊的美感。从用词看,文章力求避免繁复的引证、生僻的典故和多余的藻饰,语言明白晓畅。另外,文章不受声律拘束,不避首尾虚字,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崇尚质朴的文学主张和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魏征创造的这样一种骈散相间的章表体,后来就成为唐宋奏疏中常用的一种形式,对后世陆贽、欧阳修、苏轼的政论奏议产生了一定的

类文品悟

兼听则明

许多古代帝王在他们创业之初,往往广开言路、广纳良贤,以致万人拥戴,最终因之直捣黄龙,建立霸业。创业中扶持他们的不仅有他们的亲信,更多的则是当初慕名投奔的四方奇士。然而,在霸业建成之后,又有多少非亲信的战将良才可留用于朝,抑或幸存世间,于是便有了后面的帝王去推倒他,建立他们的霸业……如此循环、周而复始的历史当中,人们分明地悟出了那些贤圣早已高呼的处世之理:兼听则明。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现实地存在着,并且它们的存在永恒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而惟有实践才能检验出真理。

于是,人们由于各自经历多少或种类不同——实践的具体差别的存在,每个人掌握的真理的种类与多少也各不相同,于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认识也各不相同。

在面对未曾经历过的事物时,人需要依据自己掌握的有关真理抑或可以称为成功的经验去具体推断,然后获得个人对此事物的认知,于是,人与人对同一件事物的认知便具备了产生分歧的可能,然而孰对孰错,只有待实践慢慢的或迅速的给出“检验报告”。

若问有第三人为的决策,他应如何抉择,那么且只能是他均衡再三,再以自己的认识做出尽量客观的推断并选择,因为物质是永远的客观存在,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若是此人顾念其中有一策为亲信或是自己情有独钟的某人所出,而心存偏见于另一策,那么无疑此人终将成为一个彻底的失败者,因为运气再好也不能当本领用,究其一生,终将挫败绝对必然。

古代帝王有几人最终成就了名副其实的千秋霸业?恐怕难数,怎么数呢?所以,旧的各种制度在更迭之后终而为现代的民主制度取而代之,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旧的各种制度下,政治决策少且难于兼听;而新的现代民主制度政治决策宽松利于兼听。兼听可以使国家更富强,使社会更进步,使个人更理性。

兼听则明,明理则通,通达则盛。

微感言:

素材运用

点击文本

本文是作者给皇帝的奏章,提醒皇帝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并具体地提出了十个要经常考虑的问题,指出作为一个国君应如何正确处理眼前的各种事务。

有一次,唐太宗对长孙无忌说:“魏征每次向我进谏时,只要我没接受他的意见,他总是不答应,不知是何缘故?”未等长孙无忌答话,魏征接过话头说:“陛下做事不对,我才进谏。如果陛下不听我的劝告,我便立即顺从陛下的意见,岂不违背了我进谏的初衷了吗?”太宗说:“你当时应承一下,顾全我的体面,退朝之后,再单独向我进谏,难道不行吗?”魏征解释道:“从前,舜告诫群臣,不要当面顺从我,背后又另讲一套,这不是臣下忠君的表现,而是阳奉阴违的奸佞行为。对于您的看法,为臣不敢苟同。”太宗非常赞赏魏征的识见。

提醒:完成作业第四单元第19课

答案精析

语言积累

1.(1)通“毋”,不要

(2)①形容词,安定疑问副词,怎么疑问代词,哪里

动词,养,奉养动词,安置,安放②形容词,诚实动词,信任名词,信用动词,相信副词,随意

③动词,追求动词,探求动词,请求动词,索求名词,需求,需要

(3)①古义:泛指古代的帝王。今义:国家的最高领导人。②古义:树根。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③古义:放纵感情,含贬义。今义:尽情。④古义:路人,比喻毫无关系的人。今义:走路。⑤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⑥古义:两个词,为什么一定。今义:副词,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4)①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连词,表承接连词,表目的,用来介词,把介词,用

②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因果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并列

2.(1)名词用作动词,居……之下(2)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能的人(3)形容词用作名词,奸邪(4)形容词用作名词,好的意见(5)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6)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牢固(7)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宁(8)形容词用作动词,达到远方(9)形容词用作动词,流得长远

3.(1)判断句(2)状语后置句(3)省略句,应为“以之为度”(4)省略句,省略主语“臣民”

(5)被动句,“壅蔽”,被堵塞、蒙蔽(6)固定句式“而况……乎”,何况是……呢(7)固定句式“岂……乎”,难道是……吗

整体把握

1.(1)魏征“十思”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①“知足”、“知止”(克制物质欲望),不奢纵扰民;②“谦冲”、“自牧”,不骄傲自满;③“慎始”、“敬终”,不好逸无度;④“正身”、“黜恶”,不受蒙蔽利用;⑤赏罚公正,不凭个人喜怒。

(2)“十思”的核心内容:“居安思危”、正己安人,以达到治国安民的目的。

(3)“十思”的具体意义:“总此十思,弘兹九德”,能够达到文武并用、垂拱而治的理想政治境界。

2.本文意在劝谏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为达到此目的,作者反复申述论说。先以比喻推理出之,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深入浅出;继以历史经验证之,说明德义的有无关乎人心向背和政权安危,振聋发聩;再以具体做法结之,指

明实现理想政治的正确途径,语重心长。全文思路严谨,论证有力,令人信服。

重点突破

1.(1)因为作者要论述的是治国安民的根本大计,而进谏的对象又是国君。从流水、树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说理,就显得亲切、生动,容易为人君接受。

(2)要木茂就必须“固其根本”,要流长就必须“浚其泉源”,这都是生活中的常识。通过类比,推出要“国治”必须“德厚”,就很有论辩力量。在这基础上,作者进一步以“不念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比作“伐根”、“塞源”,这样,不居安思危的危害性不言自明,而作者的观点也就鲜明地表露出来了。

2.(1)作者首先提出历代帝王始繁终寡这一历史现象,然后分析这些帝王在取江山与守江山两个时期的不同表现,突出他们往往都有这样的通病:“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这之后,作者针对现实,扣住“纵情以傲物”加以发挥。“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到了这种地步,那么,即便用严酷的刑罚来监督,用严厉的声势来吓唬,人们也不会心服。一旦民怨迭生,则社稷也将为之倾覆。

(2)作者剖析这一历史现象的目的正在于进一步揭示不居安思危的危害,将第一段所论述的道理具体化。通过这两段论证居安思危之重要,不这样做的危害已经讲得十分透彻。这就自然产生一个问题:到底怎样才算居安思危呢?这时进而提出“十思”的具体建议,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3.(1)魏征对“以严法治国”既没有推崇,也没有反对,只是认为“法制”不是问题的关键,根本还在于统治者对天下黎民竭诚相待。

(2)我们强调健全法制,实际也是为了使天下变成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这与魏征主张“竭诚相待”是一致的,那当然是可行的。

4.作者以反问的形式启发太宗,讲明了“十思”的现实意义,可以更加坚定太宗实行开明政治的决心。

美点赏析

本文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文中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借以阐发治国安民的思想,言简意赅,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如文章开篇谈论治国要注重“积其德义”这一根本原则时,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即“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和“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固其根本”是树木长得高的必要条件,而“浚其泉源”也是流水流得长远的前提。运用自然现象来比喻治国的原则,浅显易懂而又生动形象。魏征还以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来比喻人民力量的重要性。

文中正反对比论证,增强了说服力。正反对比论证集中在第一、二段,正反对比,使被说明的道理凸显出来。如第一段中“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从反面来说“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知其不可”,“根本”与“长”的关系自然而然被人们接受了。再如第二段中引

用历史教训来劝诫唐太宗时,也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一繁一寡,即使不再举具体的例子,已走过建国历史的唐太宗也会有很多的想法,从而引以为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