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6年北京高考理科综合测试卷物理试题评析

2006年北京高考理科综合测试卷物理试题评析

2006年北京高考理科综合测试卷物理试题评析

综观今年北京理综试卷的物理试题,试卷命题素材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整套物理试卷具有“巧而不难、新而不偏、活而不怪”的优点,具有“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实、体现课改”的特点,试题既保持了良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体现出命题创新性和灵活性。严格杜绝了偏题、怪题、难题现象。试题有许多亮点,仔细品味,很受启发。真正体现了北京的教育特色:

1、突出主干知识,强调双基落实

突出主干知识,强调双基落实,注重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这既是北京理综命题的重点、热点,也是今年物理试题的一个特征。虽然“理综”试卷中物理试题数量有限,不可能覆盖高中物理的全部内容,但仍充分注意了考查物理学科主干知识。试题整体难度较去年略有降低,大部分是常规题、典型题、基础题,试题的起点和切入点较低,设置的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都是学生熟悉的,具有亲切感。从卷中不难看出,在2006年的北京理综试卷中,物理命题专家对考生着重考查了:力学中的物体平衡、平抛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功率、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和匀速圆周运动、振动等;电磁学中的静电场的场强、静电感应、电势差和电场力做功、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电压表、电流表、电源、滑动变阻器的选择、电功率、安培力、电阻定律、洛伦兹力、电磁感应、感应电动势等中学物理的主干知识,这些知识占到全卷的80%~85%。而对于高中物理的其它部分,如分子热运动和内能、光的传播与光的本性、原子和原子核等,虽然不可能全面考查,但也有题目涉及。这种重点考查学科的重点内容和主干知识、并兼顾其他主干知识的命题思路,的确对中学物理教学会起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2、强调能力立意,关注科学素质

以能力立意命题,加强对能力的考查。把着眼点放在关注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上,这是近几年来“理综”物理试题的重点、热点和最主要特点,也是今年物理试题的一个特征。2006年北京“理综”试卷中的物理试题,就特别突出体现了以能力立意和对能力的考查。

2006年的“理综”物理试题加强了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考查,特别注重考查是否理解这些概念、规律;是否会在具体问题中灵活应用。

一般高考中的选择题,涉及的知识点都不会太多,物理过程也不复杂,主要考查的就是对某个概念或规律的理解程度,2006年“理综”试卷中的物理选择题,大多是通过应用来考查理解能力的。例如:北京卷第13题对比区别从裂变和聚变两个途径获取核能的反应原料问题,题目不难但有实际意义且设问角度新颖。再如北京卷第15题是考查最常见的静电感应问题,题目很简单,但考查了电荷通过电场所发生的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考查理解能力还要求学生能够区分和鉴别概念规律似是而非的说法。北京卷第20题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伦兹力运动与碰撞中的动量守恒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9题在所给条件下分析物理状态,通过分析推理得出A、B都应处于静止状态,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今年的实验试题共18分,大题之下含2小题,虽然难度降低,但题型多样、设问灵活、给分合理、重点突出、常考常新,体现了人文关怀,真正找准了中学教学与学生实际水平切合点,使实验能力的考查具有了有效度和区分度,成为理综卷物理试题的又一个亮点。

从2006年试卷来看,实验试题既体现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考查,又不脱离当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际。实验题中仍然以电学试题为主导,其中北京卷除考查电学外还都考查了一道光学题,北京卷在单缝衍射的帽子下考查的是游标卡尺的读数和改变狭逢的宽度来判断衍射条纹的宽窄。特别是它的第二题除了考查基本实验仪器的选择外,还考查了学生对图象的理解,给出的是学生不常见的R-U图,考查学生理解图象的意义并能从图象的截距、斜率获得信息,应用到P-U图象之中去,且要求考生能够正确理解此两图象纵轴截距的不同含义,否则很难得高分。此题设计巧妙,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考查了学生理解和应用图象的能力,还考查物理学科的综合能力,具有很好的区分度。

试卷的电学实验题虽然是近年来反复考过的内容,但常考常新,也更切合中学物理教学实际和中学生的实际水平。虽连年从不同角度考查电阻的测定,但问题角度的变换,使许多能力不强、理解不深的考生无从下手。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试题年年新,但都源于课本的加工和深化,这是一种能更好体现综合能力的高层次考核。这些试题有利于指导中学物理实验教学,重视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重视学生对于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的理解,进而达到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学科理论和实验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总之,物理试题注重考查理解能力,绝大部分试题的考查方向是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高考中物理学科提出了要考查考生五个方面的能力,可具体归纳为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特别要指出的是,理解能力是基础,只有理解能力提高了,其它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只有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才能深入、透彻,理解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3、注重过程分析,提高识图能力

如何把握好理解关呢?重要的是在教学中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注重识图表、析图表、用图表、绘图表的能力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是《考试说明》(理科综合)中明确要求考查的一种能力,广义地讲,它也是理解能力的一部分,但一般指题目中含有没有学过的新信息,要求考生通过阅读试题,理解信息,并提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所谓新信息,可能是新的情景、新的装置、新的概念或新的规律,甚至是一种新的组合。

如:北京卷第24题是利用磁流体推进船的模型综合考查电阻决定因素的计算、电流在磁场中的受力以及感应电动势和电路中的欧姆定律等多个知识点,要正确解题必须弄清其中的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再运用知识求解。北京卷第20题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伦兹力运动与碰撞中的动量守恒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0题是电荷在磁场中作圆周运动,这是常规题。对于23题,除了过程复杂外,还要求学生能描绘出电子运动规律的图象。而这—点正是体现了新课程强调的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课改要求,也是今年物理试题的一个特征。

值得提醒的是,图象、图形和图表是常用的基本物理语言,在今年北京理综卷的物理试题中,涉及图象、图形、图表的试题达13幅,足以说明了理解运用图象、图形、图表的重要性。

4、理论联系实际,巧设问题情景

联系生产、生活、社会和科技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STS),联系中学生实际,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置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这也是今年理综物理试题的特征之一。

如北京卷第17题通过小鸟在树枝上的振动估算小鸟的质量,题目、贴近生活,考查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和估算的能力。再如22题这是一道有趣的与体育运动知识相结合(体现北京新奥运)的问题。题目避免了死记硬背现象,或巧设问题情境,或用活知识规律,使所学知识鲜活了起来。有些则着眼于科技前沿,立足于高中课本知识的考题,一方面考查了学生联想、迁移、分析的能力和科学素养、思维、学习习惯,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感到:高新技术虽然“高”,而且“新”,可是同样是依赖于我们熟悉的传统的基础知识,并非“空中楼阁”,高不可攀。例如13题核电站和24题磁流体推进器。

多数题目是使知识处在一定的情境中的理解和应用。如卷中的15题是两个相通容器、16题点光源的全反射、18题飞船问题等。大部分试题均涉及中学常见的典型模型,如:斜面、弹簧、平行板电容器、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简谐运动等。总之,试题选材灵活、立意新颖,要求学生对试题所展示的实际情景进行分析、判断、弄清物理情景,准确建立物理模型,运用相关物理知识解答。既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检查出学生科学素质的高低。

在新课改、新课标的引领下,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是历年高考题中所涉及的重要内容之一,例如13题核电站、24题磁流体推进器,强调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题目的设计上注重从生产、生活和新科技进展中取材,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从而引导中学生在学习期间能经常关注社会实际问题,形成运用学科视角去观察、洞悉社会的能力。联系实际(特别是需要综合运用)的题目会使部分学生感到不适应,而这正是命题的方向所在。

5、保持学科综合,倡导数理结合

2006年北京理综卷物理试题难度略有降低,整套物理试题仍然坚持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考试说明》物理部分提出的“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在试卷中得到了体现,这是今年物理试题的又一个特征。

考生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几何关系、三角函数及函数图象,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例如:北京卷第16题是考查利用全反射找被照亮光斑的临界问题,解决几何光学的基本方法就是画图,找到边角关系,再利用数学三角函数表示出来。再如17题估算小鸟的质量等。北京2卷注重对图象的知识及运用能力的考查,如:北京卷第22题(2)给出R-U图,考查学生理解图象的意义并能从图象的截距、斜率获得信息,让学生分析P-U图象。再如23题中给出u- t图线。北京卷第24题考查了学生的立体的空间的想象能力。数学是物理学研究的工具,更是深入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所以高考试卷中体现了对考生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的要求。

可以看到,以上每一道题都是学科内知识的综合问题。这是高三教学中和高考复习中必须把握好的大方向。总体而言,今年的物理试卷的命题是很成功的,从内容上有利于考查考生的物理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从导向性上体现了新一轮课改的精神,的确起到了高考择优选拔的作用。我们相信,这份试题对今后的高中物理教学必将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