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概述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概述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概述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概述

7.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不断扩大表外业务,许多大银行的表外业务量差不多大大超过表内业务量。银行表外业务一方面能够关心银行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增加手续费收入;另一方面,表外业务又隐含一定的风险,对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有所阻碍,甚至威胁到银行的安全。因此,必须重视对表外业务的研究,操纵表外业务的风险,加强对表外业务的治理。

7.1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概述

7.1.1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定义

所谓表外业务是指资产负债表以外的业务,即由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而且不阻碍银行资产与负债总额的经营活动。在银行表外业务中,银行对客户作出某种承诺,或者使客户获得对银行的或有债权,而当约定的或有事件发生时,银行承担提供贷款或支付款项的法律责任,银行为此收取手续费。

例如:履约保函,国外进口商向我国某公司进口一台设备,价值200万美元,按照合同规定,对方开出信用证,但进口商对我国出口商到期能否及时交货,履行合同,没有把握,故要求我国某银行为其履约提供履约保函。按照合同规定,如到期出口商不能及时保质

保量的提供设备,将按照合同金额的20%赔偿进口商的损失,银行开出后,就由银行代为赔偿。这确实是或有负债。

表外业务的特点,我们能够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表外业务是一种阻碍今后而非现在的或有资产和负债,它们直接作用于金融机构以后的获利能力和偿付能力,因此对金融机构来讲,对表外业务的有效治理是操纵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定价的角度看:表外资产和负债能够潜在地产生以后正的或负的现金流量,因此对金融机构资本或净资产的真实估价不仅是指出在今天的平衡表中,表内资产和负债市场价值的差异,而且还应反映表外或有资产和负债当今市场价值的差异。

从会计帐户看:表外业务通常出现在底线下面,作为报表的注脚。

7.1.2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关系

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差不多上独立于资产负债业务之外的业务,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不。

一、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的联系

1.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差不多上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手续费是银行向客户提供各种服务所得的酬劳,与银行通过信用活动猎取的

存贷利差收入不同。(贷款承诺)

2.传统的中间业务差不多上表外业务,但表外业务不一定是中间业务,而且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之间有一些重合。如信用证业务属于中间业务,但就其内涵来讲,信用证业务又具有担保业务的性质,因此信用证业务既是中间业务又是表外业务。

3.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差不多上以同意托付的方式开展业务活动。商业银行在从事各类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时的要紧特点是不直接作为信用活动的一方出现,一般情况下,不动用或较少动用自己可使用的资金,不以债权人或债务人的身份进行资金的融通,只是以中间人的身份提供各类金融服务或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它托付事项,也确实是讲表外业务是一种受托业务,(要紧是应客户的要求)。因此,银行是否需要开展某种金融服务要看客户的需要。

二、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区不

1.中间人的身份不同

在中间业务中,如支付结算、信托、代理等业务,银行差不多上以交易双方当事人之外的第三者身份同意托付,扮演中间人的角色;而表外业务却在业务进展中可能发生银行中间人角色的移位,成为了交易双方的一方,即成为交易的直接当事人,如贷款承诺,确实是由银行和客户签定的信贷承诺协议,并在协议签定时无信贷行为

发生,也就不在资产负债表上作出反映,因而是典型的表外业务,然而一旦具备了协议所列的某项具体贷款条件,银行就必须履行协议规定的向客户提供贷款的责任;再如目前国际商业银行所从事的各种金融工具交易,除同意客户托付以中间人身份进行的代客交易外,还常常出于防范、转移风险的需要,及实现增加收入的目的,作为直接交易的一方出现。目前国际商业银行正大力进展表外业务,并带来了与表内业务平分秋色的收益。

2.业务风险不同

如前所讲,商业银行的(狭义)中间业务,是不直接作为信用活动的一方出现的,不动用或较少动用自己可使用的资金,尽管业务经营中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但其风险程度要明显低于信用业务。

随着金融创新的进展及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宽,大量与信用业务紧密相关的高风险业务也随之进展,如银行在提供服务的同时,还以某种形式垫付资金,从而形成了银行和客户之间的另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其风险度可想而知的加大。例1,如早期的信用卡以转帐结算和支付汇兑为要紧功能,称为记帐卡或支付卡,就象目前我国的信用卡要求是先存款后消费,只有在专门情况下同意在极短期限内的少量善意透支,这是较典型的中间业务,而目前国际较流行的标准信用卡要紧是贷记卡,以银行为客户提供短期消费信用为特征,已

变化成为一种消费信贷行为了;例2,对商业票据的担保,商业票据的发行人无力偿还债负时,银行要承担连带责任,因此对商业票据的承兑担保成为银行的一种或有负债;例3,新兴的表外业务,商业银行为猎取收益而从事的新兴的表外业务,如外汇及股价指数等期权、期货交易,其风险度更是超过了一般的信用业务。

3.进展的时刻长短不同

表外业务是近20年才进展起来的,与国际业务的进展、国际金融市场及现代通讯技术的进展紧密联系的;而在我国通常被称为银行中间业务的金融服务类业务,大部分与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相伴而生的、长期存在的。

7.1.3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进展趋势

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进展趋势要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进展迅速

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迅速进展是有其深刻缘故的。在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要紧国家先后放松了金融管制,并使商业银行经营的环境发生了两个显著的变化:一是融资证券化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金,资金供需在融资市场上有较多的选择余地,导致银行资金来源减少,银行的生存与进展出现问题;二是银行保持

传统收益的原有水平及增加收益的过程中,遇到了障碍。70年代以后,利率管制逐步放松,并使银行获得了较大的决定存、贷利率的自主权,然而在通常情况下,由于银行要考虑到资金成本对业务收益的阻碍,因此银行不可能单纯以大幅度提高存款利率来争夺资金;另外,由于银行从事信贷业务环境的更加复杂化,使银行基于安全性考虑,对银行的贷款审查也更加审慎、严格,使商业银行在保持

传统收益的原有水平或增加收益的过程中,遇到了障碍。

因此,在愈加激烈的银行经营竞争推动之下,并伴随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的进展,整个银行业的金融创新被带动起来,大量传统的金融服务业务开始以创新的面目出现,形成新兴的表外业务并迅速进展起来,各商业银行纷纷利用自己的优势大量经营表外业务以猎取更多的非利息收入,其经营带来的收益在银行全部业务经营收益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差不多与表内业务几乎平行进展,甚至超过表内业务量,同时大量业务集中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上。

美国的商业银行是衍生工具的积极使用者,1997年底,银行持有的衍生工具名义本金为26万亿美元,这26万亿美元的名义本金相当于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价值的5倍之多。

在这26万亿美元的数额中,2/3是基于利率的合约,1/3是基

间接融

资—直接融资: 发行股

票、债

券、各种

金融工

于外汇的合约,从表中能够看出,从1991年到1997年的6年中,衍生工具名义本金从7.3万亿美元增加到26万亿美元,增长了256%,利率衍生工具名义本金从3.6万亿美元增加至17.1万亿美元,增长了375%。

二、成为银行盈利的新重点

银行盈利重点的转移,是经济进展到一定时期必定出现的一种

趋势。随着表外业务在银行总体业务中的比重不断上升,银行的盈利重点也开始向表外业务转移,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呈逐年提高之势。如80年代初,日本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20.4%,从80年代中期以后,表外业务量以年平均递增40%的速度增加,到90年代初日本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上升到35.9%;而美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量在80年代末达到2.2万亿美元,同期的表内业务量为7800亿美元,资本总和为450亿美元,表外业务量以年平均递增50%的速度增加,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36%,同时大银行所从事的表外业务规模远远超过中小银行.

7.1.4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作用

表外业务在银行经营中占有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同时差不多被实践所证实。要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避资本限制,增加盈利来源

商业银行作为专门的金融企业,都有扩充资产规模的要求,以提高资本的支撑能力,因为在资本一定的条件下,资产规模越大,盈利可能就越多,资本的收益率就越高。然而,资产规模越大,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甚至破产。1988年7月西方12国签署通

过的《巴塞尔协议》第三个文件,起到了爱护银行经营安全的作用,使银行不再盲目地或单纯地追求资产规模的扩大,而要重视资产质量的治理;但另一方面,也限制了银行表内资产业务的进展,使银行的传统的盈利能力受到限制。商业银行为了维持银行的盈利水平,纷纷设法规避资本的限制,进展起对资本没有要求或资本要求专门低的表外业务,使银行在不增加资本金的情况下,仍能够增加收入,提高银行的赢利水平。

二、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客户的存在对银行至关重要。而客户对银行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借款,同时也对银行的服务提出了更多的、更高的要求,他们往往在到银行存款或借款的同时,要求银行能为他们提供防范和转嫁风险的方法,使他们能幸免或减少因利率、汇率波动而造成的损失。商业银行为了巩固和客户的关系,必须不断增加服务品种、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来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如此才能吸引住客户、留住客户。进展表外业务,正是为客户提供一种多元化服务的思路体现,表外业务经营比较灵活,只要交易双方同意,便可达成交易协议。通过进展表外业务,银行的业务范围得以拓宽,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同时保持住市场的占有率,并使银行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大大提高。

例如,有一客户在以后三个月有一笔100万美元的外汇收入,该客户对以后美元的汇率走势把握不准,为了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该客户就通过银行卖出三个月的远期100万美元。按现在的价格1:

8.2726,如到时美元汇率果真下跌,该客户就成功地规避了风险。

三、转移和分散风险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西方国家的货币汇率开始浮动,并形成了浮动汇率制。汇率多变,给各国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和外汇头寸治理带来重重困难,银行经营经常要面对汇率变化的风险;同时,进入80年代后发生的拉美国家的债务危机,也严峻地阻碍了国际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资信,银行的存款来源进一步减少。银行面临着资金缺口扩大,流淌性风险增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迫使银行寻求新的经营方式和经营策略,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而表外业务如互换、期货、期权等都有分散风险,转移风险的功能,给银行提供了操纵资金成本,套期保值的投资手段。客户同样有此类的要求。如运用金融工具,可达到套期保值的目的;利用票据发行便利工具,票据的发行者能够在整个期限内将信用风险转移给认购者。

四、增强资产流淌性

表外业务中的许多金融工具均具有“现金性”、流通性和可转让

性,从而促进了金融资产的流淌性。

例如,商业银行能够通过有追索权的贷款债权转让,可将流淌性较差的贷款证券化后出售,获得新的资金来源,不仅加速了银行资金的周转,而且使得整个社会经济的资金流淌性也提高了,银行获得新的资金后,可再用于拓展有关资产业务,扩大业务容量,增加收益,这是在不改变资金总量的条件下实现的。

五、制造信用,弥补资金缺口

70年代商业银行要紧通过负债治理,推出新型的存款工具如NOW 帐户、CD存单来增加存款来源,以弥补资金缺口;到80年代,银行弥补资金缺口的重点从负债转向了资产及信用的制造,如企业有资金需求,但银行又不能满足时,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利用贷款出售,发行备用信用证,安排票据发行便利等方式,或使其资金运用转变为资金来源,或以银行自身的信用与信用评估能力满足客户的贷款需求。总之,借助于表外业务,银行大大地弥补了其资金缺口,信用规模扩大了。

六、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

表外业务的进展,尤其是衍生工具的膨胀,使金融市场变得更富有效率、活力,更迅速地反馈各种信息,使资金流向更有效率的领域。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克罗克特讲,衍生投资等表外业务在极

周密的风险治理下,的确能够增加投资效率。它们也有助于全球资金市场的进展,改善全球储蓄的分配以及促进高水平的投资。

总之,由于表外业务具有众多的功能,进展前景是美好的。银行业务进展表外化的全球化趋势毫无疑问将连续下去。银行经营表外业务品种的多寡、表外业务服务水平的高低,差不多成为银行经营成功与否的一个要紧方面。

不利的一面:在提供避险手段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较大的风险,且具隐蔽性,如不能专门好地加以操纵,将带来巨大的损失;导致货币供应量反复无常的变化,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操纵的难度;躲避政府管制性质的金融工具创新和垄断势力对市场的操纵,加剧了社会财宝的分配不公;衍生金融工具的复杂化加大了对金融市场进行有效治理的难度。

7.2表外业务的分类和治理

7.2.1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分类

银行表外业务是正在进展中的业务,新的业务不断产生,原有的业务也在不断地演变.一般把表外业务分为三类:贸易融通业务、金融保证业务和衍生产品业务。

一、贸易融通业务

1.商业信用证。进出口业务中最常用的结算方式为跟单信用证,它是银行(开证行)依照客户(进口商)的请求,对受益人(出口商)发出的、授权出口商签发以银行或进口商为付款人的汇票,并保证交来符合条款规定的汇票和单据必定承兑(关于远期信用证)或付款(即期信用证)的保证文件。

2.银行承兑汇票(简称BA)。它是可转让的远期汇票,在国内及国际贸易中经常被使用,在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易时,假如卖方对买方的偿付能力存有疑虑,卖方能够要求买方的开户银行对买方(或卖方)所出的汇票进行承兑,这种通过银行承兑的汇票即为银行承兑汇票。承兑以后,银行负有不可撤销的第一手到期付款的责任。

二、金融保证业务

1.备用信用证(简称SLC)这是银行为其客户开出的保证书。银行通过开立备用信用证向受益人作出承诺,假如客户未能按照协议偿付或履行其它义务,开证行有责任按照信用证中的条款代替其客户向受益人进行偿付,银行支付的款项变为银行对客户的贷款。

备用信用证包括:①履行合约保证,即一家银行保证一建筑项目或其它项目及时完工;②不履约保证,即一家银行保证在借方不能付款的情况下,支付违约的票据或政府与地点债券。

备用信用证实际上是提高客户信誉的一种方法,在这种业务中,银行不是把自己的资金借给客户,而是把自己的信誉贷给客户,银行为此收取手续费。一般使用信用证的目的是进行金融保证和履约保证,如支持商业票据的发行、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最近它被用于合并或收购业务中。

银行开出备用信用证的要紧益处:

一是由于提供了这项服务,银行能够获得一笔费用收入(信用证金额的0.5~1%);

二是他们关心客户在拥有银行保证的情况下以更低的成本筹资,而不需要动用银行有限的储备;

三是这些保证经常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提供,因为开证银行往往差不多明白了客户的信用状况;

四是信用证的开证人被要求付款的可能性较低。

备用信用证的结构:

备用信用证包含三个差不多因素:开证人的承诺(现在通常是银行或保险公司)、申请人(信用证为他开出)和受益人(通常是关怀申请人承诺的资金的安全性的银行或其他投资者)。备用信用证的关键特征是通常不在开证人或受益人的资产负债表中出现,因为它是一种或有负债,在许多情况下并不需要履行,只有在债务人发生

一些未预期到的情况(如破产或经营失败)的情况下才会向受益人付款。同时受益人只有在符合信用证列明的所有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够向开证人要求付款。假如有任一条件不符合,开证人都没有支付的义务。

图7-2 备用信用证的性质

备用信用证的风险来源:

开具备用信用证的银行面临着专门大的风险。要紧是利率及流淌性风险。当一开证行在从未被通知的情况下被迫履行信用证付款义务时,此银行可能会被迫以不利的利率大量借入资金。事实上,假如信用证相对银行的信用能力而言是一大笔款项,它将会发觉自己差不多陷入特不不利的借方位置,银行家们能够使用不同的手段来降低他们开具的备用信用证的风险。例如:

经常与备用信用证的客户重新谈判条款,从而保证贷款条款与客

户不断变化的环境吻合,使得这些贷款的受益人不需要强制支付;分散开具备用信用证的地区和行业来幸免风险集中;出售备用信用证从而与其它不同的出借机构共担风险。

2.贷款承诺。这是银行对客户的许诺,即银行客户能够在以后一定时期内,依照一定的条件(如期限、利率、金额等)随时从银行获得贷款。银行与客户的协议能够是正式的,也能够是非正式的,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贷款承诺的协议对双方不具备法律约束力。通过贷款承诺,客户从银行获得了今后借入资金的允诺,银行依照承诺金额,,按特定比例向客户收取承诺费用,即使客户最终没有要求放款,承诺费也照收。贷款承诺要紧有以下几种:

(1)信贷额度。即银行情愿在额度范围内满足客户贷款要求,银行在该协议中规定了这种信贷便利的发放时刻与各种条件。尽管银行在多数情况下都会满足客户的要求,但银行并没有提供贷款的法定义务,银行一般也不为此收取手续费。因而信贷额度是银行可撤销的承诺。

(2)循环贷款承诺。与信贷额度不同,循环贷款承诺是银行与客户之间的正式协议。依照协议,银行有义务依照约定的条件(包括最高贷款额、期限、利率等)向客户提供贷款。这种协议期限较长,客户随用随还,还了再用,银行为此收取承诺费,作为提供这

种优惠的酬劳。

(3)票据发行便利(简称NIF)它是银行与客户之间中期(3-7年)的循环融资保证协议,在该期限内,银行保证客户(借款人)能够以不高于预定的利率出售短期可流通的本票,筹得所需资金。假如客户的票据未能在市场上全部售出,银行将购入未售出的部分,或以贷款方式予以融通。

票据发行便利使借款人得到了直接从货币市场上筹得低成本资金的保证,并能按短期利率获得往来银行长期贷款的承诺,银行则不但收取手续费,而且维持了与客户的良好关系,在该业务中,银行实际上充当了包销商的角色,从而产生了或有负债。

3.贷款销售与资产证券化。贷款销售是银行通过直接出售或证券化的方式,把贷款转让给第三方。在贷款销售出去以后,银行接着提供与贷款有关的一些服务,例如为贷款购买者收取本息、监督借款人的财务状况等,出售银行为此而获得补偿。假如销售契约中规定一旦借款人违约,购买方对出售银行没有追索权,那么该贷款就能够从出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除去,而且出售银行没有任何的或有的责任。通过贷款销售,出售银行的风险资产减少,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例提高了。然而假如购买者对出售银行拥有追索权,那么这种销售在会计制度上被称为融资,即出售银行以贷款为抵押向

购买方借款,出售银行不能够把贷款从资产负债表中除去。而且出售银行要为出售贷款而获得的资金保持存款预备金。因此严格地讲,没有追索权的贷款销售不是银行表外业务。

资产证券化是贷款销售的一种方式。证券化确实是把流淌性较差的小额同质贷款(期限、利率、风险等类似)“捆”成一个贷款组合,并以那个贷款组合作为担保发行证券,出售给投资者。银行从贷款上得到的本息收入是支付证券本息的保证。这类新工具以其高质量、强流淌性等特点,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有吸引力的投资工具。

三、衍生产品业务

(一)互换交易。互换交易要紧有两种:货币互换与利率互换。

货币互换又分为外汇市场互换和资本市场互换。

在外汇市场互换中,双方按照既定的汇率交换两种不同的货币,并约定在今后某一时期按照该汇率换回各自的货币,弱币的一方付一些手续费给强币的一方。这种交易相当于在开始时,每一方分不从对方买入一种货币,在今后某一时刻相互回购,实际上是把即期与远期外汇交易合并成一笔交易,这种货币互换不涉及到利息的支付。

在资本市场互换中,双方同意按一定的汇率交换一定数量的两种货币,在协议到期时(通常为5-10年),双方按同样的汇率换回

各自的货币。在这期间,双方依照交换的金额相互支付利息。

银行通过与客户的互换交易,能够关心客户减少外汇风险,降低筹资成本。同时尽管货币互换交易看上去类似于借贷交易,然而这种交易不列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利率互换市场开始于1982年,在利率互换协议中,交易双方依照名义的本金金额交换利息(不同性质的利息)支付,但名义本金不发生交换,名义本金只是用来计算利息支付额的参照金额。利率互换又有息票互换、基准利率互换、固定利率互换和交叉货币利率互换等四种。

1.息票互换或利率互换

这是最差不多的利率互换交易,一般是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的互换。两个借款人,他们在债券市场上以发行固定利率债券方式筹资和在商业银行借人浮动利率贷款时各有不同的筹资成本和比较优势。倘若双方的筹资或借贷数额与货币品种一致,但双方希望得到的利息支付方式恰恰不是各自占有比较优势的融资方式。因此,双方借款人仍应以占有比较优势的方式融人资金,而后通过互换交易转换利息负担,即互换利息支付,并通过互换分享对方在另一市场中所能获得的好处。在这种互换中,期初和期末时均无需交换本金。交易过程见表7—2。

表7-2 甲公司和乙公司的互换交易

在那个例子中甲公司是个资信极好的借款人,不管以哪种方式

对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分析

表外业务有两种定义,一种是广义的理解,表外业务包括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业务,具体包括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另一种是更准确的狭义的理解,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但能改变当期损益及营运资金,从而提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这类业务主要有贷款承诺(包括承兑票据、贷款透支、贷款限额、回购协议),金融担保(包括跟单信用证、备用信用证、正式担保、银行担保与赔偿),金融衍生工具(互换及套期保值业务),证券业务(如证券的分销、包销、代客买卖证券)等等。这些业务构成了商业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在风险成为现实时,就转为表内业务。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存款、贷款市场已大部分瓜分完毕,很难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在这种情况下,表外业务作

为一种新的业务,涉及客户、同业等方方面面,而且提供手续费,咨询费等收入来源,从而使表外业务的开发与拓展将成为各家银行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发展的新武器。 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银行资产负债表外业务主要是传统的担保和承兑业务,开展比较多的表外业务有:(一)信用保函。信用保函是一种不可撤消的银行担保行为,银行要承担经济责任和经济风险,包括进口订货保函、投标保函。(二)银行保函。银行保函是银行承担债务人对债权人的偿债、违约或履约失败的义务的书面承诺,按性质可分为从属性保函和独立性保函。(三)承兑业务。(四)备用信用证业务。 从表外业务占总收入比重来看:中国农业银行为3%,中国工商银行为5%,中国建设银行为8%,中国银行最高且仅为17%.全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不到8%.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最低已达到银行业务收入的25%以上,大银行甚至超过50%.如瑞士银行表外业务盈利占其总利润的60%-70%;英国巴克莱银行表外业务的盈利可抵补其业务总支出的70%以上;在90年代中期亚太地区银行的利润中,表外业务收入达到25%以上,有的甚至达到45%以上。 与西方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速度较慢,业务种类单一,主要以一些传统的中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2012-2013学年下学期经济学院金融专业2011级《商业银行业务管理》期中考试(开卷)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任课教师:梁隆斌班级:____学号:____姓名:____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内源资本 根据商业银行的资本来源进行划分,可以将资本分为内源资本和外源资本两种;所谓内源资本是指银行尚未动用的累计税后利润以及股息分配后的留存收益等。 2、法定准备金 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为了解决其流动性和安全性问题,需要提取一定比率的准备金。银行准备金有三种形式: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和银行自留准备金。 所谓法定准备金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在所获取的存款中必须按照一定比率上缴给中央银行的那部分资金。 3、横向并购 以美国为模板,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五次(横向、纵向、混合、杠杆、超大并购)并购浪潮,其中第一次属于横向并购。所谓横向并购是指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之间的一种并购行为,银行业由于其产品大部分是相同或相近的金融产品,因此,银行业之间的并购主要是横向并购。 4、活期存款 按照传统的存款业务进行分类,可以将商业银行的存款分为活期、定期和储蓄存款,其中活期存款是指可由存户随时存取和转让的存款,它没有确切的期限规定,银行也无权要求客户取款时做事先的书面通知,活期存款是商业银行最为主要的资金来源。

5、基础头寸 商业银行的头寸根据层次来划分,可以分为基础头寸和可用头寸两种,所谓基础头寸是指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与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之和,这类头寸是商业银行随时可以动用的资金,在解决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方面显得尤其重要,因此称其为基础头寸。 6、损失吸收 商业银行在发行混合债过程中,可以通过利息递延和损失吸收提高银行抗风险的能力。所谓损失吸收是指银行陷入经营困境时必须递延的本金和利息,这种经营困境包括两种情况,其一是当债券到期时,银行无力支付清偿全在混合债之前的银行债务,其二是银行支付混合债将导致无力支付偿索权在该债券之前的银行债务。 7、信用贷款 根据借款人所提出的借款申请,银行可以视其信用情况发放信用贷款或担保贷款。所谓信用贷款是指银行完全凭借借款人的良好信用而无需提供任何财产抵押或第三者担保而发放的贷款,这类贷款一般发放给银行熟悉的较大公司借款人或信誉良好的借款人。 8、杠铃结构方法 商业银行在进行证券投资时必须采取一定的投资策略,共有五种常用策略形式,期中杠铃结构法是指银行把要投资的证券划分为短期和长期两个类别,银行资金之分布在这两类证券上,一旦所购买的长期证券其偿还期限达到中期时就立刻卖出,并再次投资于长期证券,而短期证券到期后若无流动性需求再次投资于短期证券,这类投资策略反映在图形上类似于一个杠铃的形式因而得名。 9融资性租赁 融资性租赁是现代租赁业务的代表形式,它是指生产产品的厂商自己不购买生产设备,转而向租赁公司租用设备,租赁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运用自有资金或银行贷款向生产设备的厂商购买设备租给生产产品的厂商使用的一种租赁行为。整个过程涉及至少三个当事人,两个合同,其中购物合同从属于租赁合同,是一种融物形式的融资行为。 10、抵押率 抵押率又称垫头,是指银行贷款本息之和与借款者抵押物的价值之比,抵押率越低,对银行越有利,对企业不利,反之,则对银行不利,而对企业有利。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期末试题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考作业 1 一、名词解释 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法人, 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以货币信用业务和综合金融服务为经营对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2、信息披露:信息披露是指商业银行依法将反映其经营状况的主要信息, 如财务会计报告、各类风险管理状况、公司治理、年度重大事项等真实、准确、及 时、完整地向投资者、存款人及相关利益人予以公开的过程。 3、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稳定金融体系的事后补救措施。它要求商业银行将其吸收的存款按照一定的保险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 当商业银行经营破产不能支付存款时,由存款保险机构代为支付法定数额的保险金。 4、抵押贷款:抵押贷款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 5、贷款风险分类:贷款风险分类又称为贷款五级分类,是指商业银行按照借款 人的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 确定贷款的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 将贷 款质量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的一种管理方法,其中后三类被称为不良资产。 6、分级授权:分级授权是商业银行进行贷款业务活动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在统一法人管理体制下,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逐级向下授权和转授权, 下级行必须在上级行的授权范围内和权限内从事信贷业务,超过权限必须向上级行审批。

7、不良贷款: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照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 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照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8、信贷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又具有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集中起来, 进行结构性重组, 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进行流通的证券, 据以融通资金的过程。 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商业银行具有信用创造功能,其信用创造有一定的限度。 正确 2、按照目前的法律规定,中国公民可以成为商业银行的股东。 正确 3、我国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 正确 4、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中,占绝对比重的是贷款和证券投资。 正确 5、银行从事股票投资业务是其证券投资业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错误 , 因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投仅限于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并不从事股票投资业务。 + 三、简述题 1、政府对商业银行实施监管德望目标和原则是什么?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期末复习

第一章概论 商业银行的概念: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全方位经营各类金融业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服务企业。 商行的特征:(1)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一样,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 (2)商业银行又是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的特殊企业,即金融企业。 (3)商行与专业银行相比有所不同,商行的业务更综合,功能更全面,为客户提供所有的金融服务。 商行的职能: 1 信用中介职能这是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2 支付中介职能(结算)此职能不仅打打减少了现金的使用,节约了社会流通费用,而且加速了结算国能和货币资金的周转,从而促进了社会再生产的扩大。 3 信用创造功能 4 金融服务功能 商业银行经营的原则:1 安全性原则2流动性原则3效益性原则 商业银行成立的一般程序: 1 申请登记。必须以公司的形式组建。 2 招募股份。即发行股票。 3验资开业。我国规定,设置全国性商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10亿元人民币,设置城市银行的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设置农业商行最低限额5000万元。注册资本应当是实缴资本。 第二章商行资本管理 商业银行资本的特点 1 商行资本金所包含的内容比一般企业广泛。 2 商行资本占资产比重与一般企业相比很小。 商业银行资本的构成:股本、盈余、债务资本、储备资本。 商行资本的功能: 1营业功能 2保护功能:1 资本可以弥补日常资金运行中偶发性的资金短缺。 2 资本为银行的经营活动提供信誉保证。 3 资本可以保护存款人及其他债权人的利益。

4 管理功能。 巴塞尔协议资本的组成 1 核心资本,也成一级资本,包括股本和公开储备。 2 附属资本:1 非公开储备2 资产重估准备3普通准备金和普通呆账损失准备金4 混合资本工具5 长期次级债务 巴塞尔协议规定,从事国际业务的商行,起资本标准为: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4%,总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8%。 商业银行资本筹措包括外部筹措和内部筹措。 外援资本金的筹措: 1 发行股票2发行资本性票据和3通过国家资金的投入4通过出售银行资产增加资本。 内源资源主要来源于银行的留存盈余,即从银行内部进行资本累积。 第三章商行负债管理 负债业务概念:是指商业银行筹措资金、借以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它是商行最主要、最基本的业务。存款被动,同业拆借主动。 传统存款业务:1 活期存款2 定期存款3 储蓄 非交易用存款:定期和储蓄存款,储蓄存款分为活期和定期两种。 存款的种类:1 个人存款:人民币储蓄存款,外币储蓄存款 2 单位存款:单位活期、单位定期、单位协定、单位通知存款。存款成本的构成:1 利息成本 2 营业成本 3 相关成本 4 资金成本 5 可用资金成本 商行短期借款的种类: 1 像央行借款:1再贴现:卖给央行,获取现金2再贷款:像央行直接取得抵押贷款。 2 同业借款:这是银行的一项传统业务,指银行之间利用资金融通过程中的时间差、空间差、行迹差调剂资金头寸的短期借款。 3 回购协议 4 国际金融市场借款 银行中长期借款的种类:主要是发行金融债券,包括1资本性的2一本性的3国际性的金融债券 商行负债经营管理内容:1保持适度的负债规模2保持合理的负债结构3降低负债成本。 保持合理的负债结构的原因: 1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增长2金融机构同业竞争3新技术在商行领域的应

银行业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 一、什么是表内业务? 表内业务就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业务。比如银行存款、贷款等。 二、什么是表外业务? 表外(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但带来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表外(中间)业务是银行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利用技术、信息、服务网络、资金、信用方面的优势,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己的资产、负债,以代理人的身份接受委托为客户办理各类委托业务事项,或以交易一方的身份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或差价的经营活动。表外业务是有风险的经营活动,形成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其中一部分还有可能转变为银行的实有资产和实有负债,故通常要求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予以揭示。 根据西方权威教科书对表外业务的界定,表外业务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能产生收益和/或费用但不会给银行带来潜在资产或负债,国内有些学者称其为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主要包括银行各种代理、结算和咨询服务;另一类则涉及银行的各种承诺和或有债权,国内部分学者称为或有资产/负债类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一般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1)担保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对第三方承担责任的业务,包括担保(保函)、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等。 2)承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包括贷款承诺等。 3)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头寸管理等需要而进行的货币(包括外汇)和利率的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交易业务。 三、表外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区别? 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那些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关系密切,并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经营活动。 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比如代收电费、电话费,代发工资,代理保险等代理类中间业务;银行卡业务;结算类业务等等。 四、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是不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但是在一定时期可以转化成资产负债表上的内容的或有负债业务。比如,担保业务、承诺业务。 表内业务就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业务。比如银行存款、贷款等。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第六章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第一节商业银行概述 一、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能向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特殊的金融企业。盈利是商业银行产生和经营的基本前提,也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内在动力。银行是由货币经营业演变而来的,而历史上的货币经营又是在货币兑换业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可以说,货币经营业是银行的先驱。货币经营业与银行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信用活动,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金融机构。 近代银行的出现是在中世纪的欧洲,意大利是银行最早产生的发源地,英文Bank 来自于意大利文Banco 一词,原意是指柜台、长凳。早在十二世纪,意大利一些城市的货币经营业就相当发达,但货币经营商的工作条件却比较简陋,只凭借一把长凳和一个柜台便可营业。起初一部分商人从事货币的兑换业务,就是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铸币兑换成金块或银块,或兑换成本国铸币和本地区铸币。以后,又开始为各种商人办理货币保管业务,同时,受商人委托,办理货币收付、结算、汇兑等业务。这就是货币经营业的主要业务活动,也是早期银行产生的基础。随着货币经营业务的扩大,在货币经营者手中聚积起大量货币,其中有一部分并不需要立即支付,于是他们就将这部分货币贷出去赚取利息。同时,社会上一部分人将货币存放在货币经营者手中,以便带来利息收入。这样,在货币经营业务基础上产生的货币存贷业务的发展,使货币经营业转变为早期的银行。这样商业银行算是出现了。意大利于1171年设立的威尼斯银行,1407年设立的热那亚那银行以及此后相继成立的一些银行,主要从事存、放款业务,大多具有高利贷性质。从17世纪开始,银行这一新型行业的金融机构开始由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它国家,在英国出现了由金匠业等演变为银行业的过程,1694年英格兰银行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该行一开始就把向工商企业的贷款利率定为 4.5%-6% ,而当时的高利贷利率高达20% -30%,英格兰银行成立后,很快地动摇了高利贷银行在信用领域的地位,也因此成为现代银行业产生的标志。欧洲其他国家也先后按英格兰银行的组建模式建立了自己的现代商业银行。商业银行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 尽管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商业银行产生与发展的条件不同,但商业银行的发展基本上是遵循两种传统。 一是英国式融通短期资金传统。英美等国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至今仍以短期自偿性商业贷款为主。这种传统的优点是能够较好地保持银行的安全性和清偿力;缺点是银行

(完整word版)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期末模拟考试题一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综合测试一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 分) ()1、银行业务营运的起点和前提条件是: A.自有资本B.负债业务C.资产业务D.贷款业务 ()2、________的成立,标志着资本主义商业银行的诞生。 A.英格兰银行B.威尼斯银行C.圣乔治银行D.阿姆斯特丹银行 ()3、在下列几种通过外部融资扩充银行资本的方法中,对普通股每股收益影响最小的是: A.发行普通股B.发行优先股C.发行资本性长期债券D.发行可转换债券 ()4、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盈利性资金运用是: A.同业存款B.短期国库券C.贷款D.长期证券 ()5、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的贷款是: A.损失类贷款B.可疑类贷款C.次级类贷款D.关注类贷款 ()6、定活两便存款利率一般参照整存整取存款利率打________折计息。 A.4 B.5 C.6 D.7 ()7、决定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基础是: A.比例规模B.资产结构C.银行资本D.负债业务 ()8、中国人民银行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始于: A.1996年B.1997年C.1998年D.1999年 ()9、通常把商业银行库存现金与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之和称为: A.可用头寸B.基础头寸C.可贷头寸D.超额头寸 ()10、一家银行的资产是100万元,资产收益率是1%,其杠杆比率是4,该银行的资本收益率为:A.1% B.4% C.5% D.10% 二、多选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业务活动中引起银行现金流入增加的有: A.利息支付B.同业拆入资金C.兑付大额可转让存单D.发行债券 ()2、下列属商业银行非存款性的资金来源主要有: A.拆出资金B.再贷款C.再贴现D.发行债券 ()3、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管理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有: A.成本最低原则B.安全性原则C.适时流量调节原则D.适时存量控制原则 ()4、下列________项目属于商业银行的附属资本。 A.股本金B.税后留利C.呆帐准备金D.自有房产 ()5、下列属银行表外业务的有: A.担保B.证券承销C.备用信用证D.融资租赁 ()6、商业银行分行制的特点有: A.银行业务多集中于某一行业或地区,风险集中; B.分支机构多,分布广,业务分散; C.银行规模较大,易于采用现代化设备; D.银行内部层次、机构较多,管理困难。 ()7、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是指下列哪几类之和: A.损失类贷款B.可疑类贷款C.次级类贷款D.关注类贷款 ()8、通过对商业票据的贴现业务,商业银行可以: A提高资产流动性B.降低资产流动性C.提高负债水平D.降低负债水平 三、判断改错(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予以改正。每小题2 分,共20 分)

第十五章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

第十五章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经营的是“信誉”而非资金 B.提供资金和提供服务相分离 C.取得手续费收入 D.取得利差收入 答案:D 2. 下列关于银行承兑汇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以银行为承兑人的不可流通转让的远期汇票 B.主要用于国际贸易中,国内贸易一般不使用 C.汇票一经承兑,银行即负有不可撤销的第一性的到期付款责任D.分为可撤销银行承兑汇票和不可撤销银行承兑汇票 答案:C 3. 下列关于备用信用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是银行为受益人开立的保证书 B.涉及两方当事人:开证行和受益人 C.实质上是银行把自己的信誉“贷”给客户 D.银行承担第一性付款责任 答案:C 4. 下列关于票据发行便利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是一种短期周转性票据发行融资的承诺 B.利用短期债券利率的成本获得了中长期的资金融通 C.如果一般工商企业作为借款人,票据一般采用短期的大额可转让存单D.不具法律约束力 答案:B

5. 货币互换发生的前提是()。 A.存在对货币需求相反的交易双方 B.能使双方都获益 C.存在利率差异 D.必须有在期限和金额上存在相同利益而对货币币种需求相反的交易双方 答案:D 6. 利率互换发生的前提是()。 A.交易双方在金融市场上有不同的信用等级,进而产生了融资时的比较优势 B.必须有在期限和金额上存在相同利益而对贷款需求相反的交易双方 C.存在利率差异 D.能使双方都获益 答案:A 7. 下列关于远期利率协议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在远期利率协议下存在本金的转移 B.如果协议签订后市场利率下降,买方受到保护 C.合同是标准化的 D.是一种场外交易的金融产品 答案:D 8. 下列是关于经营租赁的说法有()。 A.是以融通资金为目的的租赁,一般租期较长 B.是设备的短期使用或利用服务 C.是财产所有人将其财产出售以后又租回使用的一种租赁方式 D.是将设备或财产租入后再租出的方式 答案:B 9. 银行为了防范由于利率变动而产生的市场风险,通常会采用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反方向的对冲交易,这种对冲交易()。

最新-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制度 精品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制度 商业银行的业务管理制度是按照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从人力、资金、物资设备和信息对货币信用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从而达到以尽量少的投入耗费、取得最佳效果而进行设计的规范化的制度。 (一)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的任务 商业银行的业务管理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任务: 第一,确定业务种类,制定管理制度。商业银行业务种类的设置应依据所属对象不同的特点,从适合于社会经济需求和有利于开展金融业务出发,确定业务种类以利于商业银行机构开展工作,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第二,不断完善管理机构,提高银行的内部行政管理效能。完善商业银行系统业务管理机制的主要内容是:合理建立健全金融系统内部的管理机构和职能部门,改革系统内部的计划管理、资金管理、财务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等。 实行全面的业务管理、不断完善管理机构,对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意义重大。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业务往来,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商业银行自身的业务特点决定了它在业务管理中心须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与相应的管理机构,才能在制度上保障商业银行的经营安全。 (二)存款业务管理制度必须遵循的原则 首先,必须维护存户的正当权益。商业银行存款是一种信用行为,它并不改变资金的所有权,只是资金的使用权的暂时转让。因此商业银行在吸收客户的存款时,必须维护存款户的正当权益,以保护一切存入银行的存款不受侵犯,并按照国家规定的利率付给一定的利息,对居民个人储蓄存款还要严守保密,不得让任何单位、部门和个人非经法定程序随意查阅。 其次,必须讲求存款服务质量。作为业务管理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存款业务制度中必然要求和规定商业银行讲求存款服务质量。办理存款的商业银行应当注意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工作,并依据存户的特点,安排合理的服务时间

商业银行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导论: 1.商业银行的性质。①.商业银行是企业,具有企业的一般特征。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担风险以盈利为经营目标②.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金融企业。经营对象是货币,资金活动范围是货币信用领域,创造能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存款货币,可以重复买卖同一金融产品。③.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银行。区别于中央银行:服务对象不同,地位不同,职能不同;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与政策性银行不同,与专业银行不同。 2.商业银行产生与发展。①商业银行的产生。第一家股份制银行:1694年英格兰银行;两种产生途径:旧式高利贷银行转化而来,直接组建股份公司。②变化中的商业银行。业务结构:从传统存、贷、汇向金融服务与表外业务发展;组织结构:并购浪潮风起云涌;人员结构:自然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的结合。③银行业的未来。存在的社会条件:中介职能;社会职能:资金分配、风险分散、收付结算;自身的业绩:三次大的冲击:股市大崩溃、债务危机、泡沫经济 3.商业银行的功能。①信用中介:提供期限转换,将社会闲散货币转化为资本;提供风险转换,为客户和自身分散和降低风险;降低交易成本②支付中介:传统职能;社会信用链的枢纽;功能的发挥早于信用中介③信用创造:派生功能;创造流通工具与支付手段;影响社会信贷规模与货币供给④金融服务:充分利用银行信息与管理优势;服务性收入在银行收入中比重日渐增

多;种类繁多,如财务咨询、代理融通、信托、租赁、现金管理⑤调节经济。

银行实 力;提高 抵御风 险与参 与市场 竞争的 能力。缺点:易形成集 中与垄 断,不利 于银行 间开展 竞争;限 制银行 的经营 自主性; 不利于 银行创 新活动。连锁银行制。两 家或两 家以上 相互持 股的银 行组织 起来,围 绕一个 地区的 大银行 组成。 缺陷:不 利 于 资 金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发展(一)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创新发展(一) 前言随着外资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经营范围的扩大,表外业务将成为外国与我国商业银行比拼的新战场。表外业务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目前成为其获利的主要途径,开展表外业务不但可以为商业银行带来丰厚收益,还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选择。20世纪80年代后,以表外业务创新为代表的金融业务创新活动尤为突出。随着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的加深,受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也出现了新的高潮,而表外业务方面的创新尤其明显,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新的表外业务品种,表外业务创新研究成为我国银行界的热点课题。 相比西方商业银行,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在我国开始履行全面开放银行业的承诺之时,我国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直接交锋主要集中在表外业务。这也意味着不论从商业银行拓宽利润渠道的角度,还是从应对外资银行的竞争方面,我国商业银行都应该加大力度开展表外业务创新。因此,根据中国银行业开放现状及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的策略,将对我国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积极融入到国际金融市场以及应对外资银行的冲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比西方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现状,对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的必要性、现状和制

约因素进行阐述,提出了业务拓展的策略步骤,并对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定义 表外业务有两种定义,一种是广义的理解,即表外业务包括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业务,具体包括金融服务类,或有资产类和或有负债类表外业务。另一种是狭义的理解,即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改变损益的业务。简言之,广义的表外业务包括狭义的表外业务和金融中介服务业务1]。本文所使用的表外业务概念是指广义表外业务。二、我国发展表外业务的重要性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纷纷开放了金融市场并广泛参与国际金融业的竞争。2001年我国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2006年12月11日国务院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取消所有对外资银行的所有权、经营权的设立形式,包括所有制的限制,允许外资银行向中国客户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给予外资银行国民待遇。随着外资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经营的扩大,表外业务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和外国商业银行比拼的新战场。 商业银行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要使利润最大,归根到底是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增加收入,二是降低成本。西方商业银行早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涌现出各种各样的业务创新,以谋求更大的利润。表外业务成为80年代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目前成为其获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期末考试 重点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意在取消金融分业经营的法案是: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 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的目的是: 银行把资金投放在不同期限的证券上,每一种期限的购买数量相同的投资方法是:梯形期限策略 银行资本的主要功能有哪些:营业功能、保护功能、管理功能 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主要对象有:(1)政府债券,包含中央政府债券、政府机构债券、地方政府债券。(2)公司债券,包含抵押债券、信用债券。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时会面临什么样的风险? (1)系统性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 (2)非系统性风险:信用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流动性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价格的主要组成部分有:贷款利率、承诺费、补偿性余额、隐含价格。我国商业银行的短期借款有哪些? (1)向中央银行借款,主要包括再贴现和再贷款。 (2)同业借款,包含同业拆借、转贴现和转抵押。 (3)回购协议。 (4)国际金融市场借款。 银行产品销售的方式主要有:分支行、自动柜员机、电话银行、网上银行。 分析借款人的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利息保障倍数。 不良贷款主要是指: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 名词解释:

核心资本:又叫一级资本,包括股本和公开储备。股本是值已经发行并完全缴足的普通股永久的、非累计性的优先股。公开储备是指通过留存盈余或其他盈余的方式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有明确反映的储备。 商业银行存款负债的种类: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存款负债种类 1.传统存款业务 (1)支票存款,其传统形式是不计息的支票账户 (2)非交易用存款,是指以生息为主要目的,但是不能够签发支票的存款,它主要包括定期粗存款和储蓄存款 2.存款业务创新 (1)支票存款业务的创新。主要包括:有息的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超级可转让的超级支付命令账户、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自动转账服务账户(2)定期存款业务的创新。主要有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3)储蓄存款业务的创新。主要有个人退休金账户。 (4)其它存款业务的创新。主要有投资账户和现金管理账户。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负债种类 1.我国现有的存款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个人存款,二是单位存款。 A:个人存款主要分为人民币储蓄存款和外币储蓄存款 B:单位存款主要分为单位活期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协定存款,单位通知存款等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期末复习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期末复习

第一章概论 商业银行的概念: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全方位经营各类金融业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服务企业。 商行的特征:(1)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一样,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 (2)商业银行又是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的特殊企业,即金融企业。 (3)商行与专业银行相比有所不同,商行的业务更综合,功能更全面,为客户提供所有的金融服务。 商行的职能: 1 信用中介职能这是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2 支付中介职能(结算)此职能不仅打打减少了现金的使用,节约了社会流通费 用,而且加速了结算国能和货币资金的周转,从而促进了社会再生产的扩大。 3 信用创造功能 4 金融服务功能 商业银行经营的原则:1 安全性原则2流动性原则3效益性原则 商业银行成立的一般程序: 1 申请登记。必须以公司的形式组建。 2 招募股份。即发行股票。 3验资开业。我国规定,设置全国性商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10亿元人民币,设置城市银行的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设置农业商行最低限额5000万元。注册资本应当是实缴资本。 第二章商行资本管理 商业银行资本的特点 1 商行资本金所包含的内容比一般企业广泛。 2 商行资本占资产比重与一般企业相比很小。 商业银行资本的构成:股本、盈余、债务资本、储备资本。 商行资本的功能: 1营业功能 2保护功能:1 资本可以弥补日常资金运行中偶发性的资金短缺。 2 资本为银行的经营活动提供信誉保证。 3 资本可以保护存款人及其他债权人的利益。

4 管理功能。 巴塞尔协议资本的组成 1 核心资本,也成一级资本,包括股本和公开储备。 2 附属资本:1 非公开储备2 资产重估准备3普通准备金和普通呆账损 失准备金4 混合资本工具 5 长期次级债务 巴塞尔协议规定,从事国际业务的商行,起资本标准为: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4%,总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8%。 商业银行资本筹措包括外部筹措和内部筹措。 外援资本金的筹措: 1 发行股票2发行资本性票据和3通过国家资金的投入4通过出售银行资产增 加资本。 内源资源主要来源于银行的留存盈余,即从银行内部进行资本累积。 第三章商行负债管理 负债业务概念:是指商业银行筹措资金、借以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它是商行最主要、最基本的业务。存款被动,同业拆借主动。 传统存款业务:1 活期存款2 定期存款 3 储蓄 非交易用存款:定期和储蓄存款,储蓄存款分为活期和定期两种。 存款的种类:1 个人存款:人民币储蓄存款,外币储蓄存款 2 单位存款:单位活期、单位定期、单位协定、单位通知存款。 存款成本的构成:1 利息成本 2 营业成本 3 相关成本 4 资金成本 5 可用资金成本 商行短期借款的种类: 1 像央行借款:1再贴现:卖给央行,获取现金2再贷款:像央行直接取得抵押 贷款。 2 同业借款:这是银行的一项传统业务,指银行之间利用资金融通过程中的时间 差、空间差、行迹差调剂资金头寸的短期借款。 3 回购协议 4 国际金融市场借款 银行中长期借款的种类:主要是发行金融债券,包括1资本性的2一本性的3国际性的金融债券 商行负债经营管理内容:1保持适度的负债规模2保持合理的负债结构3降低负债成本。 保持合理的负债结构的原因: 1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增长2金融机构同业竞争3新技术在商行领域的应用4

商业银行管理 期末考试重点词解释汇总

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法人,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货币信用业务和综合金融服务为经营对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2、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稳定金融体系的事后补救措施。它要求商业银行将其吸收的存款按照一定的保险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当商业银行经营破产不能支付存款时,由存款保险机构代为支付法定数额的保险金。 3、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银行发行的具有固定期限和一定利率,并且可以转让的金融工具。这种金融工具的发行和流通所形成的市场称为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4、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5、边际存款成本:边际存款成本:指银行增加最后一个单位存款所支付的成本

6、同业拆借:同业拆借是指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之间为了调剂资金余缺,利用资金融通过程的时间差、空间差、行际差来调剂资金而进行的短期借贷。 7、证券回购证券回购是指证券买卖双方在成交同时就约定于未来某一时间以某一价格双方再行反向成交。 8、资金头寸:资金头寸是指商业银行能够运用的资金,它包括时点头寸和时期头寸两种。 9、票据贴现:是一种以票据所有权的有偿转让为前提的约期性资金融通。 10、次级贷款 : 指银行或贷款机构提供给那些信用等级或收入较低、无法达到普通信贷标准的客户的一种贷款。这种贷款通常不需要首付,只是利息会不断提高 11、资产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过程中,对各类资产和负债进行预测、组织、调节和监督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以实现资产负债总量上平衡、结构上合理,从而达到最大盈利的目的。

对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分析(doc 9页)

对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的分析(doc 9页)

表外业务有两种定义,一种是广义的理解,表外业务包括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业务,具体包括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另一种是更准确的狭义的理解,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但能改变当期损益及营运资金,从而提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这类业务主要有贷款承诺(包括承兑票据、贷款透支、贷款限额、回购协议),金融担保(包括跟单信用证、备用信用证、正式担保、银行担保与赔偿),金融衍生工具(互换及套期保值业务),证券业务(如证券的分销、包销、代客买卖证券)等等。这些业务构成了商业银行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在风险成为现实时,就转为表内业务。

与西方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速度较慢,业务种类单一,主要以一些传统的中介业务为主,许多业务领域在相当程度上还是一片空白,表外业务的种类、规模与我国银行现有的经营水平极不相称。且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表外业务发展速度缓慢,具体表现在,品种单一、范围狭小、档次不高。我国表外业务的品种仅局限于一些为客户提供中介服务的传统表外业务上,在各类担保贷款和投资承诺、外汇买卖等新兴表外业务上发展缓慢,同时缺乏金融创新,即使有一些,也难以普及并深入发展下去。其他如担保、包销承诺等业务也都还是品种少、规范小、缺乏深度和广度。 其次,对于表外业务的规定只散见于一些法律法规之中,并未形成法律体系,且有些规定不符合国际惯例。如我国目前使用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表内和表外业务的区别和核算不符合国际惯例。该制度指出“或有资产、或有负债,应在表外科目核算”。但又规定对业务上使用的重要凭证或未启用的有价证券,金融企业也应在表外科目进行登记。而美国公认会计准则和英国会计原则推荐书规定;表外科目的核算对象即为或有资产或有负债表外业务。 再次,表外业务的收益较差,表外业务是以收取手续费为主要目的的服务性业务,但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表外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复习题 1、政府对银行监管的主要内容 ●银行业的准入:最低注册资本金、合格的管理人员、合理的业务范围及规模、完备的服务设施和设备等。 ●银行资本的充足性:《巴塞尔协议》规定的资本比率对商业银行进行资本管理 ●银行的清偿能力:负债的异常变动,利率变动对负债的影响,银行筹集和调配资金的能力,检查资产的流动性 ●银行业活动范围: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合业与分业经营的问题。 ●贷款集中程度:规定个别贷款对银行资本的最高比率。 谨慎监管原则:Camels(骆驼)原则 ●资本Capital ●资产Asset ●管理Management ●收益Earning ●清偿能力Liquidity ●对市场风险的敏感程度Sensitivity to Market Risk 2、安全性:通过银行经营管理策略的选择和具体方法的运用,增强确定性,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和发展提高按期收回资产本息的可靠程度。 [广义]银行资产、收入、信誉及所有经营发展条件免遭损失的可靠性程度。 [狭义]资金安全,即银行按期收回资产本息的可靠程度。 商业银行实现安全性的策略 ●准备策略:保持足够的资本、建立分层次的准备金、建立专项准备(呆账准备)、加强调查研究 ●规避策略:资产结构短期化,降低资产的平均期限、提高短期资产的比重 ●分散策略:资产结构多样化。选择多种多样、彼此相关系数极小的资产进行搭配,降低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程度。 ■资产征状多样化:资产形态、种类、品名、期限、利率、风险、政府管理 ■授信对象多样化:政府、企事业、大中小企业、各行各业、各地区 ■分量化:不将大部分资金贷给一个企业,单项资产在总资产中的份额必须只占极小的比例 ●转嫁策略:利用合法的交易方式和业务手段将风险转移 ■贷款担保:把借款的还款风险转嫁给担保人。 ■金融创新:在市场上发行转移风险的衍生金融工具,将借款企业还本付息不可靠的风险转嫁给购买企业。 ■提前或推迟结算结汇

商业银行经营学期末复习提纲

商业银行经营学期末复习提纲 单选20分(1分)多选20分(2分)判断10分(1分)计算20分简答20分(20分)论述 10分(10分) 考点一:商业银行的职能:(五大职能) 信用中介——最基本、最能反映经营活动 支付中介——最早、最传统 信用创造 金融服务 调节经济 考点二:商业银行的三大组织形式及其优缺点适用范围 单一银行制(独家银行制)(主要集中在美国) 总分行制 (我国的交通银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 银行控股公司(花旗公司,美国发展最快) 1、独家银行制又称为单一银行制,其特点是银行业务完全由各自独立的商业银行经营,不设或限设分支机构。 优点: (1)限制银行业垄断,有利于自由竞争。 (2)有利于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协调,适合本地区需要,全力为本地区服务。(3)各银行独立性和自主性很大,经营较为灵活。 (4)管理层次少,有利于中央银行管理和控制。 缺陷: (1)商业银行不设分支机构与现代经济的横向发展和商品交换范围的不断扩大存在着矛盾,同时,在电子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大量应用条件下,其业务发展和金融创新受到限制。 (2)银行业务多集中在某一地区、某一行业,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筹资不易,风险集中。 (3)银行规模较小,经营成本高,不易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总分行制的特点是:法律允许除了总行以外,商业银行可以在国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机构;通常,总行设在大中型城市,所有分支机构统一由总行指挥。 优点: (1)分支机构较多,分布广,业务分散,因而易于吸收存款,调剂资金,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本;同时由于放款分散,风险分散,可以降低放款的平均风险,提高银行的安全性。 (2)银行规模较大,易于采用现代化设备,提供多种便利的金融服务,取得规模效益。 (3)由于银行总数少,便于金融当局的宏观管理。 缺点: (1)容易造成大银行对小银行的吞并,形成垄断,妨碍竞争。 (2)规模过大,内部层次、机构较多,管理困难。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定义与分类

表外业务定义与分类 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增加银行收益的业务。 一、表外业务按其业务内容可分为: 1、承诺类业务 2、担保类业务 3、委托代理类业务 4、衍生金融工具类业务 5、咨询服务类业务。 承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时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如承诺贷款业务。 担保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对第三方承担连带付款责任的业务,包括担保、信用证、承兑等业务。 委托代理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收取一定手续费等为目的,接受客户委托,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为客户提供代理、分销、代客理财等金融服务的业务,包括委托贷款、代理债券、代理资金清算、代收代付、代客理财、基金托管等业务。 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是指建立在基础金融工具或基础金融变量之上,其价格取决于后者价格变动的派生产品,是交易双方通过对利率、汇率、股价等因素变动趋势的预测,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按照某一条件进行交易或选择是否交易的合约。包括金融期货、金融期权、金融远期、互换金融等。 咨询服务类业务是指以银行拥有的专营许可权或行业优势,为客户提供的纯咨询服务性质的业务。包括理财顾问、委托代保管等业务。

二、表外业务按业务性质可分为: 1、委托代理类业务 2、衍生金融工具类业务 3、或有负债类业务 4、咨询服务类业务 其中,或有负债类业务包括承诺、担保、保函、信用证、承兑等业务。 三、巴塞尔协议根据不同的“信用转换系数”被分为了5类: (1)100%信用转化系统的表外业务,包括: 一般负债保证和承兑;销售和回购协议以及有追索权的资产销售;远期资产购买、超远期存款和部分缴付款项的股票和代表承诺一定损失的证券。 (2)50%信用转换系数的表外业务,包括: 某些与交易相关的或有项目;票据发行融通和循环包销便利;其他初始期限在1年期以上的承诺。 (3)20%信用转换系统的表外业务,包括: 短期和有自行清偿能力的与贸易相关的或有项目。 (4)0%信用转换系统的表外业务。 类似初始期限为1年期之内的,或者是可以在任何时候无条件取消的承诺。(5)与外汇和利率有关的或有项目。 由于这类项目的交易中,如果交易对方违约,商业银行损失的仅仅是重新安排和替换新近流动的替换成本,而不是交易合同所代表的面值的信用风险,所以有必要对这类项目进行特殊处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