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指引1

新生儿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指引1

新生儿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指引1
新生儿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指引1

新生儿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指引

【目的】

明确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规范,指导护士熟练、正确地使用亚低温治疗仪

【适用范围】

应用于高热惊厥、脑出血、脑外伤、高颅压、中枢性高热脑手术后低温保护及复苏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脑出血、脑外伤可有效降低颅内压,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护理指引】

1 评估新生儿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尤其是体温、意识及治疗情况。在亚低温治疗仪的性能是否完好。

2 使用方法:

在亚低温治疗仪水箱中注入2500毫升蒸馏水,连接电源,床上垫冰毯,水温10-20℃,毯上加一层布单,头部置冰帽,头部与控温帽接触部位以布巾包扎,水温5℃,将测量躯体温度的热敏传感器置于病人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或置于肛门内3-4厘米,测量头部温度的热敏传感器置于病人外耳道根据病人病情、发热程度、需要降温的速度设置水温6-20℃。连接冰毯、温度传感器,设置机器温度34-35℃,,启动亚低温治疗仪,在2~3小时内将患者的体温控制在34-35℃,持续降温72h。治疗结束后关机,勿立即拔掉电源,10分钟后毯内水自动回至水箱,拨掉电源,断开毯子、卸下冰帽和温度传感器。

3护理:

3.1体温的监测,保持热敏传感器与皮肤紧密接触,若置于肛门内要防止热敏传感器脱出,测量头部温度的热敏传感器要紧贴外耳道,外耳道要加盖一层方纱,以相对准确地反映机体深部温度,使机器的降温功能得以发挥。降温过程中每15-30分钟察看并记录体温显示屏上的温度,准确了解病人的降温情况,避免体温过低及高热急骤下降出现寒战反应。

3.2循环系统的护理:进行心电、血压、呼吸、肢端循环及面色的监测,若病人出现面色苍白、肢端发绀、血压下降、心率不齐说明体温过低,微循环障碍,应立即停止降温并给与保暖复温。

3.3呼吸的监测:亚低温治疗仪降温若配合使用冬眠药物,使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呼吸频率相对变慢,节律整齐。若病人呼吸频率过慢或快慢不一,胸廓呼吸运动明显变小,甚至出现点头呼吸,应考虑呼吸中枢抑制过度,停止使用冬眠药物,必要时给于呼吸兴奋剂或行机械通气。

亚低温治疗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亚低温治疗的流程及注意事项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亚低温治疗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1.什么是亚低温治疗 是一种以物理方法将患者的体温降低到预期水平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治疗方法。 2.亚低温治疗在神经外科的适应症有哪些 ⑴原发性和继发性脑干损伤,尤其伴有去大脑强直者; ⑵弥漫性脑损伤,伴有广泛脑水肿及ICP(颅内压)增高者; ⑶丘脑下部损伤,或有持续性中枢高热者; ⑷颅内血肿清除或内、外减压术后脑肿胀严重,仍有ICP增高者; ⑸伤后有明显精神症状或谵妄、躁动不安者; ⑹创伤性蛛网膜下隙初学伴有ICP增高者; ⑺外伤后脑梗死伴有ICP增高者。 3.亚低温治疗的禁忌症有哪些 ⑴患者有严重复合伤或已处于全身衰竭期; ⑵合并低血压、休克尚未纠正或有出血倾向者; ⑶怀疑有颅内血肿,正在观察阶段的患者; ⑷年老且伴有严重心血管功能不良者。 4.亚低温治疗的准备工作 ⑴应行脑室外穿刺引流术,监测并记录ICP、HR、BP、R和SPO2变化情况。 ⑵患者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 ⑶冬眠药物备用:维库溴铵吗啡芬太尼咪达唑仑。 ⑷为防止出现低血压应备用升压药物。 ⑸冰毯温度先设定在20℃左右,根据情况调整冰毯温度,并做好测量肛温的准备。 5.冬眠药物的使用 ⑴患者如有躁动可肌注M1半量(杜冷丁50mg 氯丙嗪25mg 异丙嗪25mg),同时静脉缓慢推注稀释至20ml的芬太尼或咪达唑仑一支。 ⑵维库溴铵先静脉稀释缓慢推注1-2支,再将10支维库溴铵稀释为50ml静脉泵入,开始为5ml/h,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剂量,一般为3ml/h持续给药,一般为5-7天。 ⑶吗啡100mg稀释后静脉持续泵入。 ⑷因维库溴铵有引起横纹肌溶解的副作用,使用冬眠药物时应在保持患者体温的情况下,尽量少用维库溴铵,多使用吗啡。 ⑸在使用维库溴铵时有可能出现低血压的情况,应在床旁备用升压药物。 6.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方案(2011)

·标准方案· DOI :10.3969/j.issn.1673?5501.2011.05.005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方案(2011) 卫生部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作者单位 卫生部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上海,201102 通讯作者 邵肖梅,E?mail :shao_xiaomei@https://www.doczj.com/doc/6510630909.html, 1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医生资质及必备能力要求 应当具备新生儿专业的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①具备 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如意识状态、肌张力、原始反射、惊厥、脑干体征等)的能力;②具备熟练掌握(并能具体指导团队)亚低温治疗流程和复温流程的能力;③具备(并能具体指导团队)对亚低温治疗期间监护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有深刻理解的能力。 2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患儿父母及监护人的知情告知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 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必须征得患儿父母及监护人同意并应签署书面的知情同意书。医生与患儿父母及监护人的谈话内容应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医生应告知:  ● 目前多项高质量研究证据表明,亚低温治疗可以降低新生儿HIE 的病死率和18个月时严重伤残的发生率,但远期效果不确定。新生儿HIE 患儿家长及监护人可选择,也可不选择亚低温治疗,亚低温治疗中也可随时提出终止。 ● 适合进行亚低温治疗的新生儿HIE 是有标准的。 ● 亚低温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①循环系统:严重心律失常、严重栓塞、严重低血压和肺动脉高压;②血液系统:凝血功能异常和血小板减少;③呼吸系统:低氧血症;④代谢紊乱:低血糖、高血糖、低血钙、低钠血症和高钠血症;⑤肝、肾功能损害;⑥皮肤:破溃、坏死和硬肿。 3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的总体标准 亚低温有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冰帽系统)和全身亚低温(冰毯系统) 2种方式。可根据临床应用经验选择,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哪种方式治疗新生儿HIE 临床效果更好。目前尚无简易亚低温方式与冰帽、冰毯系统治疗新生儿HIE 的疗效与安全性的对比研究。  ●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使鼻咽部温度维持在33.5~34℃(目标温度),可接受温度为33~34.5℃,同时直肠温度维持在34.5~35℃。全身亚低温使直肠温度维持在33.5~34℃(目标温度),可接受温度为33~34.5℃。  ● 亚低温治疗最适宜在生后6h 内进行,越早越好。 ● 亚低温治疗时间为72h 。  ● 亚低温治疗复温后至少严密临床观察24h 。 ● 强烈建议出院后至少随访至生后18个月。 4 新生儿HIE有以下情况不适合进行亚低温治疗 ● 出生12h 以后。 ● 初始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 ,又称脑功能监测)监测正常。  ● 存在严重的先天性畸形,特别是复杂青紫型先天性 心脏病,复杂神经系统畸形,存在21、13或18?三体等染色体异常。  ● 颅脑创伤或中、重度颅内出血。 ● 全身性先天性病毒或细菌感染。  ● 临床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PLT <50×109·L -1。5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的选择标准 胎龄≥36周和出生体重≥2500g ,并且同时存在下列情况:①有胎儿宫内窘迫的证据;②有新生儿窒息的证据; ③有新生儿HIE 或aEEG 脑功能监测异常的证据。 ● 胎儿宫内窘迫的证据至少包括以下1项:①急性围生期事件,如胎盘早剥或脐带脱垂或严重胎心异常变异或迟发减速;②脐血pH <7.0或BE >16mmol ·L -1。 ● 新生儿窒息的证据(满足以下3项中的任意1项):①5min Apgar 评分<5分;②脐带血或生后1h 内动脉血气分析pH <7.0或BE >16mmol ·L -1;③需正压通气至少10min 。  ● 新生儿HIE 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制定的新生儿HIE 诊断标准。  ● aEEG 脑功能监测异常的证据,至少描计20min 并存在以下任意1项,①严重异常:上边界电压≤10μV ;②中度异常:上边界电压>10μV 和下边界电压<5μV ;③惊厥。 6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临床实施6.1 临床实施前的准备 · 733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1年9月第6卷第5期

亚低温治疗仪操作流程

一、开始前准备工作 1、检查水箱内水位和水质,如需更换,从水箱加水口处倒入500ml(95%)乙醇,再 加入4500ml纯净水。 2、将体温传感器按相应的颜色插好,位置不可调换。 3、将毯、帽快接口按标记方向接好(出、入水接口处有方向标志)。 二、基本操作步骤 1、温度设置: A、按“水温设置”键设置水温范围:4℃-10℃,10℃-15℃,15℃-20℃,35℃-40℃。 B、按“体温设置”键设置体温范围:33℃-34℃,34℃-35℃,35℃-36℃,36℃-37℃. 2、降温功能的使用 当水温设置范围在4℃-10℃,10℃-15℃,15℃-20℃时,表示使用降温功能。 ①按水温控制开关“ON/OFF”,液晶板上显示一个“开”字字符,表示已允许制冷功能工 作。制冷系统是否启动,取决于制冷液体的温度和所设定的温度: 当所测液体温度超过所设置温度范围的上限时,压缩机启动。 当所测液体温度超过所设置温度范围的下限时,压缩机停止。 ②将体温传感器放在患者的腋窝或肛门内,按体温控制开关“ON/OFF”,液晶板上显示 一个“开”字符号。水泵是否启动,取决于所测体温和所设定的温度。 当所测体温超过所设置温度范围的上限时,水泵启动。 当所测体温超过所设置温度范围的下限时,水泵停止。 3.复温功能的使用 当水温设置范围在35℃-40℃时,表示使用复温功能。 ①按水温控制开关“ON/OFF”,液晶板上显示一个“开”字符号。复温系统是否启动,取 决于制冷液的温度和所设定的温度。 当所测水温超过所设置温度的下限35℃时,复温功能启动。 当所测水温超过所设置温度的上限40℃时,复温功能。 ②体温传感器放在患者的腋窝或肛门内,按体温控制开关“ON/OFF”,液晶板上显示一 个“开”字符号。水泵是否启动,取决于所测体温和所设定的温度。 当所测体温超过所设置温度范围的上限时,水泵停止。 当所测体温超过所设置温度范围的下限时,水泵启动。 4、停止 在使用过程中,若想停止治疗,可再次按体温开关“ON/OFF”,液晶显示板上对应的“开” 消失,则相应设置停止。 注意事项: 1、仪器底板背面有接地标志,请确保可靠接地。 2、毯、帽使用后必须平放。 3、定期清洗毯、帽套,防止发霉影响治疗。 4、定期(1个月)更换水箱内的水,防止产生污垢影响治疗。 5、拔出传感器插头应动作轻柔。 6、体温探头可用酒精擦拭消毒,禁用浸泡或高温、高压消毒。 7、治疗前必须去除患者身上的硬物或利器。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9-08-06T14:11:00.627Z 来源:《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5期作者:钟珺丽[导读] 亚低温治疗,同时结合体温控制、神经系统观察和护理、呼吸道护理,以及健康指导,对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治疗效果明显。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分析亚低温治疗在新生儿重度窒息中的应用效果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度窒息新生儿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患儿接受亚低温治疗和护理,对照组50例患儿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气分析参数。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血乳酸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同时结合体温控制、神经系统观察和护理、呼吸道护理,以及健康指导,对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治疗效果明显。【关键词】重度窒息;新生儿;亚低温治疗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and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of mild hypothermia therapy in severe asphyxia of neonates. Methods 75 cases of severe asphyxiation neonat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January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PH value,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 and blood lactic acid leve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mild hypothermia therapy, combined with body temperature control, nervous system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respiratory tract nursing, and health guidance, has obvious therapeutic effect on severe asphyxia of neonates. 【Key words 】 severe suffocation; The newborn; Mild hypothermia therapy 新生儿窒息是指产妇在围产期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导致胎儿宫内缺氧或娩出后呼吸窘迫及循环障碍的现象。据统计,我国新生儿缺氧性脑病发生率约为活产儿的3‰~6‰,其中15%~20%的患儿在新生儿期内病死,存活者中20%~30%可能遗留下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1]。研究发现,新生儿窒息造成患儿脑部长时间缺氧[2],对新生儿的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同时缺氧所致的代谢性酸中毒对患儿的其他器官也会造成严重不利影响。亚低温治疗可降低脑部的无氧代谢和耗能产热,改善脑部水肿状态,降低缺血缺氧对新生儿神经系统所致的损伤。基于此,本研究对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NICU收治的 75例重度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旨在分析亚低温治疗法在新生儿重度窒息中的应用效果和有效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度窒息新生儿75 例,以接受亚低温治疗的25例患儿为观察组,采取常规治疗的50例患儿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患儿20 例,女性患儿5例,胎龄37~41 周,平均胎龄38.04±1.24 周,出生体重3348.29±138.77 g,生后1分钟Apgar评分1~3 分,平均 2.23±0.65 分;对照组中男性患儿29例,女性患儿21例,胎龄37~41 周,平均胎龄38.11±1.22 周,出生体重3402.75±129.36 g,生后1分钟Apgar评分1~3分,平均2.26±0.68 分,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即维持患儿生命体征平稳,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呼吸支持,降低颅内压,惊厥患儿给予苯巴比妥,最大给药剂量不超过10 mg/kg,若效果不理想,静脉泵注咪达唑仑,维持患儿血糖、血压的稳定,纠正酸中毒。观察组患儿进行亚低温治疗,使用BLANGTROL恒温系统对新生儿进行降温,将降温仪中皮肤温度探头固定在患儿腹部或大腿部,局部贴3M透明敷料,体表温度维持在(33.5±0.5℃),肛温探头插入肛门5CM处,用3M胶布蝶形固定,肛温维持在(34±0.5℃),治疗72 h后 [3],恢复患儿正常体温,体温恢复过程中维持室内温度在25~26 ℃,湿度维持在55~65 %,体温恢复速度不超过0.5 ℃/h,12小时内复温到36.5℃。 1.2.2 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在接受亚低温治疗过程中接受如下护理干预:①体温控制新生儿由于头颅的面积较大,头皮循环对低温无明显的收缩应答,因此对患儿的头部进行降温处理,保持患儿的脑部温度和躯干温度维持在适宜的温差范围内,从而降低全身体温降低所致的不良反应,同时注意新生儿皮肤保护,每小时对新生儿皮肤的色泽进行观察,床头设立翻身提示卡,每2 h对新生儿进行翻身,避免出现压伤和皮肤冻伤;②神经系统观察和护理重度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脑部由于严重的缺血、缺氧,应警惕颅内高压、脑水肿、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加强对神经系统的监测,重点监测患儿神志、意识障碍,亚低温治疗过程中,患儿通常给予镇静处理,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儿瞳孔变化,是否等圆、等大,对光反应等,观察患儿有无抽搐、头围变化等症状,患儿复温完成后,早期进行营养脑细胞处理,同时给予高压氧和按摩等综合治疗[4],促进患儿神经功能的恢复;③呼吸道护理低温容易导致患儿呼吸减慢及咳嗽反射、吞咽反射减弱,因此,应密切监测呼吸情况,应将患儿的头部抬高30°,按照新生儿呼吸道实际情况,给予翻身拍背,及时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有呼吸困难者,及时给予呼吸支持;④健康指导由于患儿家属对新生儿重度窒息及亚低温治疗认知的缺乏,以及对其疾病预后表示担忧,因此会出现抵触情绪,甚至拒绝治疗,所以应加强与家属的沟通,适时与其分享成功的案例,鼓励家属参与袋鼠式护理,指导患儿家长掌握新生儿喂养技巧、体温监测、抚触等操作和早教知识,告知家长加强对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的观察,患儿出院后3天内对其家长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新生儿出院后的喂养情况和体重增加情况,对家庭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嘱咐家长在新生儿出院后1、2、3、6、9、12个月按时回医院复诊。 1.2.2 评价指标以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气分析参数作为评价指标,其中血气分析参数考察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血乳酸作为评价指标。 1.2.3 统计学方法各组患儿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t检验, α=0.05。 2.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血乳酸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新生儿亚低温患儿护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510630909.html, 新生儿亚低温患儿护理 作者:梅飞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第06期 【摘要】我国新生儿从2016年开始,以每年新增1700多万人的趋势,在不断增加。目的分析新生儿亚低温患儿护理的文献内容,探析患儿护理中的亚低温治疗方法。方法通过文献 综述分析的方法,以文献论述的形式为文章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药物使用的方式能给予 新生儿控制低温护理,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亚低温患儿;护理;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6..02 亚低温是指在27~32℃的低温,该低温状态下不会让患者处于较为难受的状态。所涉及的亚低温治疗方法,是指运用药物或者物力的方法,来达到提问降低的效果。新生儿的抵抗力与免疫力本就比成人与儿童的要弱,运用亚低温方法是较为普遍的。本文通过亚低温患儿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论述新生患儿的护理措施,来提升护士的护理水平,从而帮助家庭在面临患儿亚低温情况下,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1 文献综述 对于新生患儿亚低温方法现象,不同学者提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廖卫华,徐慧颖(2017)提出护士为实现准确并且高效评估亚低温治疗过程的效果,必须采取治疗报表记录护理的过程,来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 张晓凤(2016)提出对于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儿的话,可运用亚低温、体位护理的方式,能够降低并减少患儿意识恢复的时间,从而提升患儿治愈效果,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吴小红,万兴丽(2016)提出采取各系统监测护理的方式,能够强化护理,从而预防并减少亚低温治疗时期出现的并发症。 任艳霞(2015)提出运用40例患儿为主要的实验对象,通过归类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方式,俩分析亚低温在重型脑炎患儿的治疗效果。对照组运用降温、脑生素与激素治疗、抗结核等一系列较为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亚低温疗法。 文春梅(2014)提出亚低温治疗仪能够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降温起到明显的效果,从而降低脑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进而提升护理综合质量。

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

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一、目的应用亚低温治疗仪能够快速有效的使病人体温降至正常,尤其是体温调节中枢受损的病人。 二、适用范围主要用于脑损伤患者及高热患者的物理降温治疗。 三、禁忌症1、严重心肺疾患2、失血性休克3、精神病4、妊娠期妇女5、三岁以下儿童或七十岁以上老人6、机体感觉障碍者 7、携带心脏起搏器及外壳植入物患者 四、操作步骤1、开机:接好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液晶屏显示一控图案及状态,状态显示表示为:中间线段动态变化,表示压缩机正在工作,右边旋转符号表示右边水循环在工作,左边旋转符号表示左边水循环在工作。 2、使用降温功能时 (1)水温设置有四档:按水温设置键时它们循环被设定四档分别为:4-10度,10-15度,15-20度,35-40度。前三个具有降温功能,第四个具有复温功能。 (2)体温设置有四档:按体温设置键时它们循环被设定,四档为:33-34度,34-35度,35-36度,36-37度。 (3)按下水温控制开关on/off,液晶屏上显示一个“开”字符号,表示已逊于制冷功能工作,制冷系统是否启动,取决于制冷液体的温度和所设定的温度。 a.当所测液体的温度超过所设置温度范围的上限(设定4-10度)上限为10度时复温系统工作压榨机启动,此时压榨机状态仿真符号-中间直线段(动态变化)表示压榨机工作。 b. 当所测液体的温度低于所设置温度范围的下限,低于4度时,压榨机停止工作。 (4)当温度传感器放在患者腋窝,按下体温控制开关on/off,液晶屏上显示一个“开”字符号,已允许对应液体输送,水泵是否启动,取决于所测体温和所设定的温度。 a.当所测体温温度超过所设置温度范围的上限(33-34度)为34度时,水循环启动,对应符号(旋转)。 b.当所测体温温度低于所设置温度范围的下限33度时,水循环停止,对应符号(静止)。 (5)在使用过程中,若想停止治疗,可再次按体温开关,液晶屏上的“开”字小时,水循环停止。 五、治疗方法选择1、各种原因所致的发热,体温低于40度,未出现谵妄、昏迷者,建议使用34度至35度档。2、各种原因所致的发热,体温高达40度以上,出现谵妄、昏迷者,建议使用33度至34度档。3、小儿发热,建议使用35度至36度档。 4、如需保持正常体温则使用36度至37度档,必要时可使用复温功能。 六、注意事项 1、保证本仪器的网电源及接地环境安全稳定。 2、本机底板背面的有接地标志,请确保接地。 3、本仪器仅限使用自配的传感器,不得向水箱中加入任何固体物质。 4、不得在高温高湿、易燃失衡、强腐蚀性、烟尘过量、电磁辐射的场所使用本仪器。 5、不得拉拽本仪器的电缆、导联线、冰毯接头及软管。 6、本仪器无客户可自行维修的组件,发生故障时请勿自行拆卸。 7、毯、帽使用后必须平放,不能折叠,以免损坏。 8、毯、帽为耗材,其使用期限为三个月。 七、报警系统1、缺水报警:水箱内水位过低时,仪器发出间隙的报警声,液晶屏显示水位线,只显示一条表示水箱缺水。 2、传感器脱落报警:按下控制开关on/off键,液晶屏上显示“开”字进入工作状态,报警功能启动,显示体温温度≤32度,仪器发出急促的报警声,表示传感器从人体脱落。 3、传感器断路、短路,按下控制开关on/off键,液晶屏上显示“开”字,进入工作状态,报警功能启动,传感器断路(0度)、短路(显示>50度),仪器报警。 八、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温度显示异常(1)由于传感器插头与航空插座接触不好,导致导致拔出插头再插入,使其接触良好。 (2)测温线路短路造成显示不正常,显示70-90度,可判断为测温线路短路,检查维修排除故障。 2、开机无显示(1)由于运输或其他原因,可能造成线路松动,打开机盖,检查各线接线是否插牢固。 (2)保险丝熔断,更换保险丝,必须按附件规定型号更换。 3、不制冷1)开机30分钟不制冷,初步判断为制冷机泄露,在医院添加制冷剂或返厂维修。 (2)开机制冷,经过一段时间后不制冷,停止放置12小时,开机制冷,可判断为冰堵,工程师处理。 608控温毯 一、操作 1.接通主机电源线。 2.开机前先观察水位窗口,水位应在水位低限以上。 3.按下电源开关,机器自检后将正常显示。 4.将毯子放在病人身上或身下,连接水管并观察主机水位、水流。如机器提示(water level)水箱需加水,要求用纯净水。5.如果前次使用设置温度值小于20度,开机后机器将提示(set value小于20度) ,按下释放键,关闭报警,才可解除报警正常运行,此时机器显示。 6.可用上下键设定温度,设定范围15-30度。 7.如果温度设定小于20度以下时,同时按两个释放键。 8.当机器持续运行时,按下功能检测键,每天进行自检。 9.按下键(alarm off)可以取消次要报警响声。 10.只要关掉主机电源,才可以取消次要报警。 二、注意事项 1.使用大号毯运行室温如果过高大于25度,将不可能降到15度,此种状态长时间运行机器将提示(temp biff大于1度),这时应将设定温度调至实际温度小于1度的范围。 2.主机两侧通风口不得遮挡,保持排风通畅。 3.使用完毕后先拔下毯子导管再关掉电源开关,防止毯内水会溢出。 4.主机放置高度应比毯面略高。 5.每2-3个月给水管街头密封圈处涂一些凡士林,可保护接头插拔轻松不漏水。 6.主机和毯面可用中性洗涤剂擦拭。 7.每半年更换水箱和毯内的循环水。 8.使用中机器如果提示其他报警信息,记下后与厂家联系。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 [ 07-12-06 13:47:00 ] 作者:庞金玲,刘桂华,于春编辑:studa20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护理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护理 Nursing of Second Low Temperature Treated HIE Key words: HIE; Second low temperature; Nursing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于围产期窒息导致的脑缺氧和/或缺血而形成的一种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脑损伤疾病,其致死率,致残率较高。近年来研究表明动物模型中低体温对窒息后的脑损伤有保护作用,亚低温对新生动物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得到证实[1]。本科自2003年1月至2004年4月住院的17例新生儿HIE采用头部亚低温治疗,并随访存活者18个月与对照组相比发生脑瘫、癫痫或智力低下后遗症明显降低。现将治疗组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病例按1996年杭州会议制定的新生儿HIE诊断依据及临床分度的标准进行选择。将35例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1 h~12 h;出生体重3.0 kg~3.5 kg 9例,3.5 kg~4.0 kg 6 例,>4.0 kg 2例;胎龄37周~40周12例,40周~42周5例。对照组18例,男8例,女10例;年龄1 h~12 h;出生体重3.0 kg~3.5 kg 7例,3.5 kg~4.0 kg 9例,>4.0 kg 2例;胎龄37周~40周13例,40周~42周5例。 1.2 方法 治疗组17例患儿均于入院后施行选择性头部降温。采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九零四工厂生产的YYM1B型颅脑降温仪,降温帽置于新生儿头部,以鼻咽温度为温控标准,有计算机自动控制调整降温帽水温维持鼻咽温度为 (34.5±0.2)℃,维持肛温(36±0.2)℃。用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肛温,治疗前、中、后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呼吸暂停时间、经皮血氧饱和度等;并检测血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观察硬肿发生情况。降温持续72 h,停止头部降温后自然复温,必要时给予远红外线辐射床复温。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方法综合治疗。 2 结果

亚低温治疗仪产品技术要求和佳

2.性能指标 2.1毯的尺寸 (长×宽) 应为960mm×575mm,允差±5%。 2.2性能 2.2.1整机功能 a)循环液体温度: (1)制冷模式设定范围为4℃~20℃。 (2)制热模式设定范围为35℃~40℃。 (3)步进:1℃。 (4)循环液体温度最大允许误差±1.5℃。 b)体温传感器的设定范围及步进 制热模式下体温传感器的设定范围30℃~37℃,步进:0.5℃。 制冷模式下体温传感器的设定范围30℃~40℃,步进:0.5℃。 c)制热功能:当设备工作于制热模式,加热器应正常工作。 d)制冷功能:当设备工作于制冷模式,压缩机应正常工作。 2.2.2体温测量功能 a)显示分辨率为0.1℃; c)重复性误差S≤0.2℃。 2.2.3空载平均速率

a)制冷空载平均速率:1.5℃/min,最大允许误差:±25%。循环液体温度变化区间17℃~25℃。 b)制热空载平均速率:1.4℃/min,最大允许误差:±20%。循环液体温度

变化区间30℃~38℃。 2.2.4负载最大平均速率 a)制冷负载最大平均速率:4.0℃/h,最大允许误差:±20%。 b)制热负载最大平均速率:1.6℃/h,最大允许误差:±20%。 2.2.5噪声应:≤55dB(A)。 2.2.6功能 a)当循环液体温度超过42℃时,应停止工作并具有相应的提示功能; b)当循环液体不足时,应停止工作并具有相应的提示功能; c)当体温传感器监测功能异常时,应具有相应的提示功能; d)控温毯不应仅由于改变温度设定值而自动在制冷和制热模式之间切换; 2.2.7密封性 控温毯循环管路密封应良好,无泄漏现象。 2.2.8承重要求 设备正常工作时,控温毯/控温帽承重应≥135kg。 2.2.9防水功能 通过防水试验后,体温传感器应能正常工作。 2.2.10抗拉强度 体温传感器能承受 15N 的静态轴向拉力,持续 15s 而不脱离。 2.2.11酸碱度 体温传感器与人体接触的材料的浸提液与同批空白对照液 pH 值之差不超过 1.5。 2.2.12材料 体温传感器能接受生物和物理的清洗,并且不会出现功能退化的现象。 2.3安全 应符合 GB9706.1-2007、 YY0834-2011 及YY0952-2015 的规定,安全特征见附录 A。 2.4外观与结构

亚低温治疗仪HGT-200Ⅱ使用说明书

HGTⅡ亚低温治疗仪使用说明书 一、工作过程及主要技术指标 (一)工作过程 亚低温治疗仪是利用微电脑全方位监控,通过“水温设置”、“体温设置”、“ON/OFF按键,由微处理器控制切换电路,选择不同的工作方式,温度传感器的信号经模/数变换进入微处理器,自动控制制冷系统,使患者的体温降低并维持在一种有效地亚低温状态。(二)报警系统 1、缺水报警 当水箱的水位过低时,仪器发出间隙的报警声,液晶显示的水位线指示只显示一条,表示水箱缺水。 2、传感器脱落报警 按下体温控制开关“ON/OFF”键,液晶屏上显示一个“开”字符号,表示仪器进入工作状态,报警功能启动。如果显示体温温度≤32℃,仪器发出急促的报警声,表明传感器从人体脱落。反之,则不报警。 3、传感器断路、短路报警 按下体温控制开关“ON/OFF”键,液晶屏上显示一个“开”字符号,表示仪器进入工作状态,报警功能启动。如果传感器断路(显示0℃)或短路(显示大于50℃),仪器报警。 (三)主要技术参数 1、电源电压:a.c.220V±22V,50Hz±1Hz;

2、额定功率:800VA; 3、体温设置范围:33℃~37℃; 4、水温传感器:测量范围0℃~50℃;精度±1℃; 5、体温传感器:测量范围20℃~50℃;精度±0.5℃; 6、噪音:≤60dB(A); 7、报警:水箱水位低于115ml时治疗仪应报警; 8、按防电击程度分类:Ⅰ类B型普通移动式设备。 二、适用范围与注意事项 (一)适用范围及禁忌症 1、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脑损伤患者及高热患者的物理降温治疗。 2、禁忌症 严重心肺疾患、失血性休克、精神病、妊娠期妇女、3岁以下儿童或70岁以上老人、肌体感觉障碍者禁止使用;携带心脏起搏器、外科植入物患者禁止使用。 (二)注意事项 1、保证本仪器的网电源及接地环境安全稳定。 2、本机底板背面有保护接地标记,请确保已保护接地。 3、本仪器只限使用自配的传感器;不得向水箱中加入任何固体物质。 4、不得在高温、高湿、易燃、失衡、强腐蚀性、烟尘过量、电磁辐射的场所使用本仪器。 5、不得拉拽本仪器的电缆、导联线、冰毯接头及软管。

亚低温治疗仪使用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doc

亚低温治疗仪使用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 姓名:考核时间:考核人:考核成绩:: 项目操作内容标准分扣分情况操作是一种以物理方法将患者的体温降低到预期水平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治疗方法。 5 目的 评估1、了解患者病情、合作程度等。 5 患者2、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操作目的及方法,取得合作。 5 准备1、仪表:着装整洁规范。 5 2、操作用物:亚低温治疗仪,大单,毛巾。 5 操1、查对医嘱、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解释。 5 作2、检查及安装外接的毯、帽安装体温传感器——接通电源。 2 要3、确认机器性能良好,备用状态。 5 点注意:检查水位,水位不足时加水:在主机背后找到加水口,加蒸馏水或自来水加至显 示屏要求水位(要求不低于绿色条线上) 4、安放位置:将机器退至病床旁,机器的四个侧面应于墙壁或其他物体至少保持在10cm5 以上的距离。 5、安装及使用冰毯、冰帽:将毯、帽连接口按标记方向接好(注意管道是否通畅,检查10 有无反折);再将冰毯平铺于病人背下,上垫双层大单,将冰帽放置头下,垫毛巾戴于 病人头上。 6、放置传感器:将温度传感器插入病人腋下或肛门内。 5 7、接通电源开关:设置水温与体温 3 8、使用中观察仪器的液晶显示与体温设置、水温设置以及传感器脱落报警是否正常。 5 1、合理摆放患者体位,各导管长度,合适,操作时动作轻巧、稳当、正确,及熟练。 5 操2、经常巡回观察,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指导患者病人及家属解释压低温 5 作治疗仪使用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后3、再次核对。(报告操作完毕) 5 处 4、整理用物、洗手、签字、记录。(口述) 5 理 5、时间少于 15 分钟。 5 注意 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在使用亚低温治疗仪的过程中,要配合心电监护和血氧饱和10 事项度的监测,因低温状态下会引起血压降低和心率减慢,尤其是儿童和老年病人。 2. 由于亚低温治疗仪置于病人躯干部、背部和臀部,皮肤温度较低,血循环减慢,容易 发生压疮,应每1-2 小时翻身叩背一次,经常变换体位。保持床单位干燥平整,经常视 注意肢体温度、颜色,观察末梢循环。 3. 注意观察体温探头的放置位置。要经常检查有无脱落或放置位置是否准确。发现体 温不正确应及时检查及时纠正,亚低温治疗仪使用时间过长的病人还应经常检查机器工 作是否正常。

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临床疗效分析

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探讨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 2013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28例重度窒息的新生儿的治疗情况,根据 治疗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低温组,分析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心率、呼吸及收缩压变化情况,治疗后患儿肝、肾、凝血功能变化情况及治疗后的临床转归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呼吸及收缩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均低于治疗前,且低温组心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ST、ALT均优于治疗前,且对照组优于低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UN、Cr、PT及TT均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BUN、Cr、PT及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主吮奶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组NBNA测评得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密监护下采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及预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适合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新生儿窒息(asphyxia of newborn)是指产妇在围产期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而导致胎儿宫内缺氧或娩出后呼吸窘迫及循环障碍的现象[1]。其造成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a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更是导致新生儿残疾及死亡的主要原因[2]。近年来,大量动物模型和临床初步研究结果均表明,亚低温能够有效治疗新生儿窒息[3]。但由于研究内容较少,治疗方案及原则尚未达成共识,对亚低温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仍存在一定的争议。本研究采用全身亚低温和常规治疗对重度窒息的新生儿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以评估全身亚低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于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治疗的28例重度窒息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儿均符合本次研究纳入标准。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家属知情同意后进行。根据治疗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14例和低温组14例,两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出生1 min Apgar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出生1 min后Apgar评分在0~3分范围;(2)胎龄37~40周且为单胎;(3)出生体重2500~4000 g;(4)心、肺、肝、肾功能正常;(5)均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6)临床检验数据记录齐全[4]。排除标准:(1)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2)新生儿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3)患有先天性溶血、败血症;(4)新生儿颅内出血;(5)代谢异常、严重感染者;(6)HIE者。 1.3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维持患儿足够的通气和换气,降低颅内压,对惊厥患儿给予苯巴比妥进行止惊,使用总剂量不超过40 mg/kg,若不能

新生儿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指引1

新生儿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指引 【目的】 明确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规范,指导护士熟练、正确地使用亚低温治疗仪 【适用范围】 应用于高热惊厥、脑出血、脑外伤、高颅压、中枢性高热脑手术后低温保护及复苏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脑出血、脑外伤可有效降低颅内压,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护理指引】 1 评估新生儿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尤其是体温、意识及治疗情况。在亚低温治疗仪的性能是否完好。 2 使用方法: 在亚低温治疗仪水箱中注入2500毫升蒸馏水,连接电源,床上垫冰毯,水温10-20℃,毯上加一层布单,头部置冰帽,头部与控温帽接触部位以布巾包扎,水温5℃,将测量躯体温度的热敏传感器置于病人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或置于肛门内3-4厘米,测量头部温度的热敏传感器置于病人外耳道根据病人病情、发热程度、需要降温的速度设置水温6-20℃。连接冰毯、温度传感器,设置机器温度34-35℃,,启动亚低温治疗仪,在2~3小时内将患者的体温控制在34-35℃,持续降温72h。治疗结束后关机,勿立即拔掉电源,10分钟后毯内水自动回至水箱,拨掉电源,断开毯子、卸下冰帽和温度传感器。 3护理: 3.1体温的监测,保持热敏传感器与皮肤紧密接触,若置于肛门内要防止热敏传感器脱出,测量头部温度的热敏传感器要紧贴外耳道,外耳道要加盖一层方纱,以相对准确地反映机体深部温度,使机器的降温功能得以发挥。降温过程中每15-30分钟察看并记录体温显示屏上的温度,准确了解病人的降温情况,避免体温过低及高热急骤下降出现寒战反应。 3.2循环系统的护理:进行心电、血压、呼吸、肢端循环及面色的监测,若病人出现面色苍白、肢端发绀、血压下降、心率不齐说明体温过低,微循环障碍,应立即停止降温并给与保暖复温。 3.3呼吸的监测:亚低温治疗仪降温若配合使用冬眠药物,使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呼吸频率相对变慢,节律整齐。若病人呼吸频率过慢或快慢不一,胸廓呼吸运动明显变小,甚至出现点头呼吸,应考虑呼吸中枢抑制过度,停止使用冬眠药物,必要时给于呼吸兴奋剂或行机械通气。

CJ-I亚低温治疗仪说明书

体温控制专家CJ-I 亚低温治疗仪 亚低温治疗仪介绍

CJ-I亚低温治疗仪用来控制患者体温和监测患者体温的设备,主机通过降温帽及水毯与人体体表接触进行能量交换,实现体温控制。使用者在使用前必须认真阅读说明书,由受过培训的合格医护人员使用或在其监督下使用。 产品名称、型号及规格 ●产品名称:亚低温治疗仪 ●型号:CJ-I ●规格:标准款 产品的性能 2.1 温度范围 2.1.1 降温:降温帽、水毯(或包裹水毯)内水温控制范围4.0℃-34.9℃, 2.1.2 升温:水毯(或包裹水毯)内水温控制范围35.0℃-41.0℃; 2.1.3体温传感器监测范围不小于10℃~45℃,允差±0.3℃。 2.2显示器显示内容 a) 工作时间、手动、自动。 2.3 噪声 产品正常工作时,噪声≤52dB(A)。 2.4 承重要求:水毯正常工作时,毯子承重应≥135kg。 使用条件: ●工作环境:温度范围10℃-30℃,湿度范围不大于80%,大 气压力范围700 hPa—1060hPa,在工作温度高于27℃时,制冷系统的降温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为病人降温的能力会有所降低。冷凝现象的产生与温度和湿度有关。 ●电源电压:AC220V±10%/50H Z± 1 H Z ●额定功率:800VA 熔断器规格F5A/250V(Φ5×20) ●工作方式:可连续工作 ●安全类型:I类BF型移动式普通设备。

主要特点 ◆控温系统:完全采用半导体控温技术,无压缩机,节能、环保、低噪音。 ◆操作系统及显示系统:操作简捷内容丰富,提示使用者正确操作;彩色液晶显示系统:具 有工作状态、操作信息提示、故障报警信息提示,同时具有系统参数存储功能。 ◆控温系统:微电脑自动控温,稳定准确,精度高,医护人员可根据临床需要设定温度。 ◆控温模式及配置:手动模式、自动模式。配置:温度探头。 主要结构 该产品由主机、降温帽、水毯或包裹水毯、体温传感器等组成。 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一般为:适用于医疗机构高热患者物理降温和低温患者物理升温以及需要保持体温的患者。 安装和使用说明 图1 A.安装: 1.连接:将降温帽、水毯、体温传感器按照图1与主机连接好。 按照图1将专用电源线插头插入主机电源插孔,专用电源线另一端插入壁装电源插座。 2.注水:按图1通过注水口给设备注水(蒸馏水或无菌水)1升,确认操作无误后打开电源开 关(在设备前面),出现开机界面(图2所示),电源指示灯亮起,点击后进入工作界面,继续注水,液晶屏上的低水位报警灯熄灭,再注水1.5升。水加多时高水位报警提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效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 第25卷 第11期 IMHGN,June 2019,Vol. 25 No. 11 [9] Chalasani N, Younossi Z, Lavine JE, et a1.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 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 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practice guideline by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ver Diseases, and the 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 [J]. Am J Gastroenterol, 2012, 107(6): 811-826. DOI: 10.1038/ ajg.2012.128. [10] Jeong WK, Lim HK, Lee HK, et a1. Principl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elastography for diffuse liver disease [J]. Ultrasonography, 2014, 33(3): 149-160. DOI: 10.14366/usg.14003. [11] Yilmaz Y, Senates E, Ayyildiz T,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unrelatedto the metabolic syndrome [J]. Eur J Clin Invest, 2012, 42(4): 411-418. DOI: 10.1111/j.1365-2362.2011.02597.x. [12] Trak-Smayra V, Dargere D, Noun R, et al. Serum proteomic profiling of obese patients: correlation with liver pathology and evolution after bariatric surgery [J]. Gut, 2009, 58(6): 825-832. DOI: 10.1136/gut.2007.140087. (收稿日期:2019-04-20) (责任校对:成观星) 新生儿窒息的产生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其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有着较大的威胁[1]。新生儿重度窒息是因胎儿在宫内发生缺氧、窘迫症状,或者胎儿在娩出过程中所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疾病。此病会导致新生儿在出生后1 min,仅会出现心跳现象,而无法建立规律的呼吸,致使新生儿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效果 谭翠玲 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新生儿科 511483 【摘要】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8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22例,根据对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实施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儿 分为对照组与亚低温组。对照组常规治疗,亚低温组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24、72 h, 亚低温组心率优于对照组(P<0.05),而呼吸、收缩压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 疗后,亚低温组ALT、AST、BUN、Cr、PT、TT等指标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亚低温 组存活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存活率(7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 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实施亚低温治疗,能够提升患儿身体机能,降低患儿病死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新生儿重度窒息;亚低温治疗;疗效;安全性 DOI:10.3760/cma.j.issn.1007-1245.2019.11.041 Hypothermia in treatment of neonates with severe asphyxia Tan Cuiling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 He Xian Memorial Hospital,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51148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ild hypothermia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es with severe asphyxia. Methods Twenty-two children with severe asphyxi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August, 2018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 hypothermia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routinely treated, and the hypothermia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hypothermia. The treatment effec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24 and 72 h treatment, the heart rates were lower in the hypothermia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both P<0.05); and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respiratory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between these two group (all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ALT, AST, BUN, Cr, PT, and TT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the hypothermia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ll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survival rate was 90.91% in hypothermia group, and was 72.72%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Hypothermia for children with severe asphyxia can improve the children’s physical function and reduce their mortality, so it was worth fo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Neonatal severe asphyxia; Hypothermia treatment; Efficacy; Safety DOI:10.3760/cma.j.issn.1007-1245.2019.11.041 181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