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辩证法概论 课程论文模板

自然辩证法概论 课程论文模板

自然辩证法概论 课程论文模板
自然辩证法概论 课程论文模板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自然辩证法概论》期末课程论文

浅谈雾霾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以北京地区为例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上课地点:

完成时间:

霾给公众的健康、工作与生活带来诸多危害,也正在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雾霾治理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但凡事总有其两面性,人们在认识到雾霾对人们产生危害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雾霾对北京地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本文综合雾霾的成因、现状与危害,以及当前北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充分利用北京地区雾霾相关数据,分析雾霾对北京经济发展的双面性,实施有效的治理措施,最终实现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的。

关键词:雾霾;北京;经济发展;机遇

近几年,雾霾现象日益严重和频繁,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大,给公众健康、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危害,公众对雾霾治理诉求日益高涨。尤其是作为中国首都的北京在连续不断的雾霾影响下,不仅给在京工作生活的人们造成了严重的生理影响[1]。同时北京作为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雾霾对北京地区经济的影响可谓是各方面的,比如旅游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角度还是从其他方面来看,雾霾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之前的预期,从而演变成了一个更加复杂和重要的课题。因此,雾霾治理是一个十分繁杂的工程。而且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处理不当,短期内可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研究雾霾治理、经济发展及其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另一方面,由于雾霾的出现,说明了我们在防止环境污染方面做的还不够成熟,为我国地区的环保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遇和就业渠道[2]。本文以北京地区为例,结合北京城市发展现状及污染物演变现状对雾霾成因及对经济发展的双面作用做出了详细的分析,探讨了雾霾与北京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可使北京经济实现平稳持续发展的方法和建议。

正文

第一章北京城市发展及经济发展概况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简称京。准确地理位置为,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经115°25'至117°30',北炜39°26',面积16807平方公里,市中心海拔43.71米,平均海拔44.4米,年均气温11.5度。行政方面,全市共划10区、8县,东距潮海150公里。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水集中在夏季,年平均降雨量644毫米。1月平均气温-9℃—-4℃,7月约25℃。年平均降水量毫米左右。主要有汉、回、满、蒙古等民族。工农业发达,传统工艺品生产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历史:50万年前周口店就出现“北京人”。春秋战国为燕国都城,称莉。辽为陪都,称南京,又名燕京。金建都于此,号中都。此后800年,元称大都,明、清称京师,曾改称为北平、北京,及民国初年,称为首都。北京市常住人口1961万人(2010年,中国省级行政区第26名),2009年末北京市公布外来人口是509.2万人,而实际上目前北京市的外来人口己经有800到900万人,而且还在继续增长,如果加上外来和流动人口(2007年北京外来和流动人口超过1.47亿),则超过1.69亿,居全国之冠。全市常住人口出生率8.06%,死亡率4.56%o,自然增长率3.5%)。全常住人口密度为1341人/平方公里(中国省级行政区第5名,次于澳门香港、上海、天津)[3]。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继续保持着高速经济增长,但其内容发生了变化。越到后来,维持增长越来越依靠大工程大项目,由此导致能源消费的急剧上升。具体地说,各地雾霾笼罩下的故宫博物院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遍地开花的“铁公机”类的基础设施,成为拉动GDP的主要手段。对于许多城市,GDP增量的

70%7左右是由投资贡献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年增幅是13.5%,1990~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速度约20%;2003~201 1年,年均增长25.6%。尤其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动荡的经济、金融环境中,面对净出口的下降,各级政府更倾向于通过增加投资来保证经济的高速增长。2005年起,我国的资本形成率(资本形成额占GDP的比重)已经持续稳定在40%以上,到2011年该比例达到48.3%,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规模越来越大的建设投资意味着对上游钢铁、水泥、塑料、电解铝和诸多化工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众所周知,这些都是高耗能产业,由此导致能源消费扶摇直上。又由于我国相对缺乏石油和天然气,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对于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而言,这一格局是难以改变的。煤的燃烧引起的污染在所有常规能源中是最重的。庞大的耗能规模,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我国雾霾天气不断增加的最主要因素。以北京为例,这些年其产业结构的调整成效显著,天然气对煤炭的替代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易受雾霾困扰的处境并未得到改善。对此,虽然有人认为是机动车数量增加的原因,这有一定的道理胆不足以解释整个华北平原被雾霾笼罩的事实。其根本原因,还是地区能源尤其是煤炭消费总量的不断上升。北京的煤炭消费得到了控制,但环北京的广大地区是怎样的情景呢?仅河北省,钢铁产量就达到了2亿吨,还存在大量水泥、化工、玻璃和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天津依靠大量上马重化工业,GDP增速连年位居全国前列;北京以西的山西和内蒙古,则是我国最大的产煤区,有着大量的焦化、煤化和坑口电站。也就是说,北京的南北东西,可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煤炭消费区。在这样一个区域内,其空气质量不好,是理所当然的[4]。

第二章雾霾与北京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2.1雾霾对北京经济发展的阻碍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霾是一种由于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较为被公众所熟知,危害也较大的就是PM2.5(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燃煤排放的烟尘,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以及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等。在此基础上,如果地面空气相对湿度较大,且大气层比较稳定,通过大气辐射降温,空气极易饱和凝结形成雾霾。

首先,雾霾现象日益严重和频繁,范围也越来越大。据调查,中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区域的城市群每年出现灰霾污染的天数达到100天以上,PM2.5年均浓度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指导值2—4倍f-1。受影响区域包括华北平原、黄淮等多个地区,受影响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4。受影响人口约6亿人121。其次,严重危害公众健康。雾霾会造成呼吸、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甚至引发癌症。再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雾霾会影响交通运输的正常运行;危害个人或公众设施;造成人才流失;久而久之,势必给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动摇外来企业投资信心,损害经济环境以及经济

的长久发展。据调研,2010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因PM2.5污染分别造成早死人数为2349、2980、1715、726人,共计7770人,分别占当年死亡总人数的比例为1.9%、1.6%、2.2%、1.5%,经济损失分别为18.6、23.7、13.6、5.8亿元,共计61.7亿元[5]。

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雾霾治理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对于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应遵循短期求平衡、长期求发展的原则。短期内求平衡首先是因为资源是有限的,要么用于治理雾霾。要么用于发展经济。其次,某些治理措施需要把握力度。如汽车尾气治理力度过激,势必会减少汽车销量,影响经济增长。再如短时间内急剧降低燃煤量,但替代能源不能及时跟进的话,势必影响公众生活质量和工业生产。最后,雾霾治理各项子任务也需要分轻重缓急。形成雾霾的因素很多,如燃煤、交通扬尘等,相对燃煤,交通扬尘对雾霾的“贡献”要小得多,短期内治理燃煤比治理交通扬尘成效更大。雾霾,成因于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盐、硝酸盐和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颗粒。当大气中湿度较大时,这些颗粒物吸附凝聚水汽形成雾;而空气中相对湿度较低时,悬浮于空中的这些颗粒物就形成霾。各种颗粒物的来源大致为来自沙漠化地区远距离输送的沙尘,燃煤排放的烟尘,机动车尾气,以及本地裸露地表造成的扬尘。其中,来自西北、蒙古和中亚的沙尘起因于我国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难以根除,我国广大的黄土高原便是几千万年来的降尘所赐。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对沙尘暴引起的扬尘不会有太好的对策;但强化自然保护、重视绿化、加强对土建工程的管理,可以显著减少本地的扬尘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远程输送的沙尘[11]。

2.2雾霾对北京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2013 年1 月,北京出现雾霾的天数多达25 天,仅有6 天没有雾霾,空气质量整体上处于重度污染状态,雾霾的惊人“耐力”让人感到可怕。处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营销人更关注雾霾中有哪些商业机会和营销机会。探讨这个话题,可能有些人会骂我,说我是在研究怎样利用环境污染赚钱。其实不是的,我们不能迅速改变现状,但是我们可以探讨现实环境下的商业机会。正如我经常提到的,从营销的视角看,问题的背面就是机会,企业应该将成功建立在问题之上。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向中国人发出了一个重要警示——城市发展已经严重不生态,我们即将为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付出代价。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同时也表明,在预防和治理空气污染方面,有很大的商业机会[6]。

最近,日本的空气净化器在北京卖得就很火。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我们该做的不只是生产一些防尘口罩、空气过滤器,我们要做的是调整产业结构,通过产业化升级从源头上消减雾霾对城市环境和人们健康带来的负面效应,这就带来巨大的产业升级机会和新产品满足需求的机遇。对中石化、中石油来说,进一步提升成品油质量,就能抓住品牌美誉度和市场收益的双重机会。燃油品质的提升,将有效减少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利国利民[10]。对汽车生产企业来说,设计制造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应用更为先进的燃油技术,降低有害污染物排放。未来,能够满足更为严格环保标准的汽车,将优先进入主要汽车消费城市,获得更

多的市场份额。

公交和地铁相当于城市交通大动脉,而公共自行车相当于遍布周身的毛细血管,在北京这样一个大都会建立一个完善的、具有输血功能的公共自行车体系,在国内尚无可借鉴之例,其难度也可想而知。首先必须要有长远的定位和规划,北京市的公共交通体系正日趋完善,将公共自行车体系与公共交通体系有机融合是加快公共自行车发展的捷径之一[7]。其次,北京市情况错综复杂,各个区县特色不同,需求不一,因此,充分的社会调研是建立公共自行车体系必不可少的一步,只有充分了解市情、民情,才能做好各个环节的具体规划。而在这个建设过程中,社会责任共同体和科技创新两大利器,科技创新可大大提高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的便利性和舒适性,政府、企业、市民共同参与的社会责任共同体将对北京市公共自行车体系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

随着国家强化环境治理力度,环保产业的市场前景一片光明。环保产业从商业机会上来讲“越污染,越大赚”,清洁能源设备、个人疾病预防设备、楼宇空气净化装置、汽车空气过滤装置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将大有可为。雾霾给人们带来新的共识,离开了干净的空气,大家活得都很痛苦[8]。因此,面对雾霾,我们不能再麻木,应该积极地反思和行动起来,用商业的力量改善环境。有报告称,中国空气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甚至上万亿,但污染防控制度和产业却依旧薄弱。从降低环境污染到实现空气质量达标,我们有漫长的路要走,有太多的“债”要还,有太多的责任,也有太多的机会。治理环境污染,一方面可以把经济损失降下来,另一方面可以塑造亿万规模的商业机会,于企业有利,于民众有利,于国家有利[9]。

第三章结论及建议

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雾霾治理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对于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应遵循短期求平衡、长期求发展的原则。短期内求平衡首先是因为资源是有限的,要么用于治理雾霾。要么用于发展经济。其次,某些治理措施需要把握力度。如汽车尾气治理力度过激,势必会减少汽车销量,影响经济增长。再如短时间内急剧降低燃煤量,但替代能源不能及时跟进的话,势必影响公众生活质量和工业生产。最后,雾霾治理各项子任务也需要分轻重缓急。形成雾霾的因素很多,如燃煤、交通扬尘等,相对燃煤,交通扬尘对雾霾的“贡献”要小得多,短期内治理燃煤比治理交通扬尘成效更大。

于雾霾的治理,人们多从技术措施着眼。实际上,我国大气污染急剧恶化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粗放的发展方式。为从源头上降低污染压力,我国必须摈弃GDP主义,避免过度建设拉动的重化工业膨胀及由此引起的排放。我国需要整体地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走出微笑曲线底部,追求以更少的能耗和排放创造更多的财富,并为能源升级创造必要的效率条件。我们必须严肃地探索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并以此引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市建设。所有这些,是根治雾霾的基本条件。

总之,短期内需要权衡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应循序渐进,把握治理重点和

治理力度,不可急于求成。可通过二八法则、决策树、民主投票等原理和方法来评价、平衡各项治理措施。决定是否实施治理,以及治理力度。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可暂时放弃某项治理工作。但是,此种情况需要慎重使用,并有法可依,否则会偏离雾霾治理原有轨道。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应用以上原理和方法时,可能需要综合考虑,以制定最优方案。另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公众对于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重要性的不同理解,以避免产生社会问题。

经济增长不仅仅指经济量的增长,更侧重于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以及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发展经济是我国第一要务,雾霾治理也不能偏离经济发展这个核心。长期内需要从根本上消除雾霾,但是,不能为了“治霾”而“治霾”,应以雾霾治理为契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使雾霾治理成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具体来说,通过取缔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优化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经济转型;解决“城市病”问题;积极开发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加大环保科技研发等方式,在治霾的过程中推动经济的发展。需要强调的是,在以上治理过程中,加大创新力度,完成治霾的同时,增大治霾对经济发展的边际量。

第一,环保金融创新。雾疆治理需要大量资金,因此,需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力求创新,可尝试发行环保债券等金融工具,加大集资力度。

第二,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企业既是污染大户也是治霾潜力股。因此,需要从国家政策、税收等各个方面调动企业治霾积极性,如将其治霾成本转为税收进行减免。

第三,引进和吸收国外经验、资本与技术。许多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都经历过空气严重污染的阶段,这些国家治霾经验丰富,资金充裕,技术先进,需要充分利用,减少治霾弯路,并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旭光.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探究[J].经济视角,2013,08,24.

[2]马爱萍.可持续生态环境与生态旅游[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报,2013.35(04).

[3]戴星翼.论雾霾治理与发展转型 [J] .经济改革,2013,12.

[4]孙艳艳,吕志坚.城市运行管理 [J],2013,05;28-30.

[5] 王华鹏.雾霾治理阻力何在[J].经济;2013,05.

[6]东方网各地持续雾霾天气北京发布霾橙色预警信号,多地空气重度污染2013.

[7]刘培林.改善环境和促进增长如何有效统一[J] .投资北京,2013.(5).

[8] 刘东辉,浅谈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J] .理论观察,2004.02.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蒋再平,北京市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长期影响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检验[硕士论文].东北财经大学.2012.11.

[11] 周广强,陈敏,彭丽.雾霾科学监测及其健康影响[J] .科学(上海).2013.65(4),55-59.

自然辩证法结课专业论文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论文题目:我对自然辩证法的看法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摘要:自然辩证法是研究生课程中一门必修的课程,这门课程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使我们学到了如何运用哲学的眼光以及辩证的思维去看待问题,也使我们知道怎样的科学态度才是一名真正的科研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对于在研究课题时所遇到的问题以辩证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的眼光去看待。面对生活我们应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去乐观积极的生活。也了解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然的改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哲学辩证发展创新 Abstract: Natural dialectics is a compulsory course in the course of study. This course has a vital role in our future study and research. It not only makes us learn how to use philosophy and dialectical thinking, but also makes us know how scientific attitude is a real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ers should have. For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study of the subject of dialecti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ve vision to look at. In the face of life, we should take the right outlook on life, values, world outlook to positive life. Als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people to the natural transformation, people and natural harmony. Key words:Natural dialectics Philosophy Dialectical Development Inn ovation 一、自然辩证法的概述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益被揭示出来的,两个方面的研究密切相联,不可分割。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规律性,通过各个自然领域的特殊自然规律和个别过程表现出来;自然界和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最一般的规律,对自然科学内容和自然科学的产生、发展历史做出哲学概括。 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同自然科学的发展紧密联系着,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极大地扩大和加深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

管理学概论结课论文

管理学概论结课论文 关于行政管理 摘要:在如今行政管理实践追求以人为本理念的条件下,行政管理理论中出现 的解释方法和批判方法对推动行政管理学学科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该文对建筑在实证主义认知论之上的传统研究方法,尤其是结构一功能主义方法的局限性进行检讨的同时,提出解释理论和批判理论对行政管理研究各理论和方法的相互吸收与借鉴,并共同促进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有着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对完善行政管理者和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以及改进行政管理实践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实证论,解释视维,批判视维。 在行政管理和工商管理领域,学者们经常使用“典范”(Paradigm)这个词,也许是作为引起人们注意力的一种方法,此词经常出现在各类专著和文章的标题中。但是,由于缺乏创造性,许多学者所揭示的典范架构常令人失望。这类典范通常是一些旧的观念的再包装,再加之植根于传统的结构一功能主义、开放系统理论(或新系统理论),因此,只注重于对人的行为和组织现象做一种决定论的阐释。这类典范之认知力实质是一种实证论的探究方法,目的是把人们的组织经历加以客观化,由此来证实科层制的工作绩效。需要说明的是,该文在此决不隐含这样的意思:观念重组和经验资讯的呈现在本质上并不重要。相反地,只要能够对社会情境之中的各类涵义予以清晰划分,只要能够对人类的沟通、管理活动和公共福祉进行改善的话,那么这类工作就是重要的。 尽管存在着理论视维的分裂状态,但是可以说,公共政策和行政管理现象研究中的以宏观或中观为取向的制度方法和功能方法仍占有主导地位,因为其范围和方法能够为行政管理学者和实践者所接受。事实上,实证论和管理取向的思想在行政管理研究和著说中是显而易见的。更进一步说,这类思想方式与主流行政管理中的

自然辩证法概论结课论文 人工智能对人类未来社会的影响

2016秋《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期末论文 班级__ 学号__ 姓名__ 开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任课教师_ 成绩________

人工智能对人类未来社会的影响 摘要:近年来,由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提出,突破瓶颈的人工智能迅速发展,各大科技公司也纷纷布局。人工智能逐渐融入人们生活,并极大的促进了社会发展,同时其飞速的发展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未来与人类关系的忧虑。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类未来 一、人工智能的发展 今年全球最热门的词汇,“人工智能”无疑是其中之一。前不久谷歌AlphaGo与李世石的围棋人机大战,是继1997年IBM计算机“深蓝”战胜人类国际象棋冠军之后,人工智能领域的又一重大里程碑。提到人工智能,因为受科幻小说或电影的影响,大多数人会想到屠杀人类的机器人大军,但就其本质而言,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现代人工智能主要依靠数据和算法。1956年夏季,以麦卡赛、明斯基、罗切斯特和申农等为首的一批有远见卓识的年轻科学家在一起聚会,共同研究和探讨用机器模拟智能的一系列有关问题,并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它标志着“人工智能”这门新兴学科的正式诞生。随后,人工智能与众多学科产生融合并飞速进展,但在90年代暴力破解需要的呈指数增长的计算量使人工智能发展陷入僵局。直到2006年“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提出,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深度学习算法体现出来的高性能,掀起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革新浪潮。“近年来,谷歌、微软、IBM、 百度等拥有大数据的高科技公司相继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深度学习技术研发,在语音、图像、自然语言、在线广告等领域取得显着进展。”[1] 二、人工智能对现代人类社会的影响 人工智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早已是随处可见,例如,大多数智能手机上都有的语音助手,使用搜索引擎时跳出的快捷项等。人工智能也对社会生产产生众多影响,例如,富士康每年计划打造1万台机器人同时裁掉6万员工,报社使用人工智能进行简单的新闻编辑,甚至有机构在研发已在研发能写药物处方的算法。“技术的社会价值可以表现为积极的正面价值,推动社会发展增进人类幸福,但也可以表现为消极的负面价值,给社会带来诸多风险。”[2]人工智能在初步发展阶段会极大的造福人类,这也正是人类研发其的原因,但也有人担心现阶段人工智能带来的问题,如失业,对科技的依赖等。首先,对于失业,新闻编辑,富士康员工,药师等人员所做的重复性工作由人工智能代替可以把人类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生产生活的效率和质量。被替换掉的人力资源可以进行更高级的生产,促进社会进步。当年工业化刚开始的时候也曾出现过这样的忧虑,现在看来那时的忧虑完全没有必要,现在情况依旧如此。当然让人们放弃熟悉的事物做出改变是比较困难的,却也是无法违背的。其次,对科技的过分依赖,生活中经常听到不要过度的使用手机这类“善良”的劝告,但在我看来,经常使用手机是必须的。手机是当前人与人连接最高效的方式,在信息时代线上生存是大势所趋,如有必要,时刻保持在线。现在只是处于过渡阶段,虽然人们已经通过手机连接,但线下生活依旧是主流,所以在习惯于线下生活的较年长人的眼里,花费大量时间看手机是不务正业。认识趋势,看到趋势,顺应趋势才是明智得做法。所以老师们不应徒劳的去劝说同学们上课不要看手机,而应积极地结合趋势寻找新的传授知识的

企业管理概论课程论文

企业管理概论课程论文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企业管理概论》课程论文 题目:论企业创新及创新管理 必要性和现实矛盾 无锡太湖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班级:汉语121 学号:1232026 学生姓名:周凯 二〇一五年六月 论企业创新及创新管理必要性和现实矛盾 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取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创新。通常讲的“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好,人好我快”便是企业创新的重要表现。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经济活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经济循环,在这种状态下,企业的总收入等于总支出,整个生产过程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企业没有发展;另一种是经济发展,它的基本动力便是创新。其实,追求发展是企业创新的主要动力。 随着经济与科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与发展速度的重要动力和源泉。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包含多个环节,受到企业资源、时间等诸多限制。在不同环节面临不同选择。事物的主要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尤其是实现企业创新的动力源。因此,掌握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的主要矛盾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对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现实与指导意义。我国企业对于技术创新的认识与开展尚存在很多不足,尤其在解决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矛盾问题方面更是存在

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健全的解决矛盾的方法。一方面缺乏对矛盾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的详细分析,一方面对矛盾问题的解决只是停留在定性分析及意见和策略指导方面,缺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解决办法。为此,本文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方法对技术创新以及矛盾的相关理论及动态研究进行了总结。对技术创新的内涵和特征以及矛盾的内涵、特征和技术创新过程中产生矛盾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选择,创新资源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础与保障,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价值创造要将潜在资源转化为具体收益,资源本身并不会自然创造价值,需要组织将各种资源加以应用、整合。如何对企业创新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保障创新资源能够按照企业创新战略要求实现及时供给,以及根据任务性质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企业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企业创新的含义 创新并不是新的概念,早在1912年哈佛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熊彼特就已经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以实现生产要素新的组合。”熊彼特指出:“创新活动是在经济活动本身中存在着的某种破坏均衡而又恢复均衡的力量。”熊彼特在创新理论的分析中,将企业的创新活动划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1)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赋予产品一种新的特性。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它主要体现为生产过程中采用新的工艺或新的生产组织方式。这种新的方法绝不仅仅只是建立在新的科学发现的基础之上,它也可以是存在于商业上处理一种产品的新的方式之中。

自然辩证法期末论文.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 论文摘要: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科技改变历史,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增强了理解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发展 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是同科学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的 从我们的祖先在进化时选择了发展,选择了进步开始,历史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科技每时每刻都在发展。20世纪自然科学的新成果的大量涌现和广泛应用,使得科学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也显示出新兴科技无比恢宏的发展前景。科学技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力量,改造着世界,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马克思认为,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从起源上看,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媒介”,是变天然为人工自然,以及实现对社会调节、控制的手段。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三个方面: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科学的辩证法,自然科学研究的辩证法。具体地说:作为自然观,自然辩证法要根据各门自然科学的丰富内容,阐明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层次结构和基本属性,研究自然界物质运动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揭示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辩证过程,从而概括出整个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描绘出整个自然界的发展图景。作为科学观,自然辩证法要研究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阐明自然科学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它包括有:自然科学的性质、特点、分类和作用,自然科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自然科学发展的内部根据,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等等。作为科学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既要从“战术”方面进行研究,又要从“战略”方面进行研究,既要研究观察、实验、科学抽象以及逻辑方法、数学方法等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又要从整体上考察这些方法相互联系及其规律性。同时还要研究现代自然科学方法的新发展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浅谈结构工程中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一、摘要 自然辩证法中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各个学科领域的普遍存在的科学技术理论、规律、方法。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自然科学技术方法论也属于哲学范畴,而结构工程属于实际应用工程范畴,本文主要探讨了在结构工程中存在的关于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哲学思想,以及怎样利用哲学思想来促进结构工程未来的发展的问题,另外,也有一些衍生的问题。 关键字结构工程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信息交流规律建筑物发展 二、自然辩证法以及科学技术方法论 (1)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它是研究自然界存在的普遍的客观规律的哲学,同时它又是探索、改造自然途径的方法论,根据所发现的自然科学理论创造处能完成既定任务或者改造自然的具体方法理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包括如下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与此相适应,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有: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2)科学技术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中的科学技术方法论,准确的说,科学技术方法论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科学与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科学的重点发现规律与理论,而技术重在研究如何改造自然的具体技术理论,最终的目标是要把所发现的理论物化为方案、方法、工具、设备等,以实现对自然的直接改造。然而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二者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以致于在有些领域或者方面无法区分到底是技术还是科学。现在我所要谈的科学技术方法论大部分是关于技术的方法论,其中也有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的内容。因为在结构工程中,大部分内容是关于技术层面的东西,是关于结构设计理论、模型构造、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学科。 三、结构工程中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1)技术认识的基本程序之结构工程体现 结构工程是一个研究各类建筑物受力特性及对其进行结构设计的学科。包括分析一个建筑物的受力体系,分析各种荷载对建筑物结构的作用特点,根据力学理论和建筑材料的受力性质对结构进行合理设计以满足结构在各种环境作用下的安全性要求。人类早期的建筑设计主要依赖于人们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技术,基本上没有理论支持。随着人类自然科学的进步,数学、力学理论、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力学学科的不断进步为结构受力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持,使得建筑结构设计走向理论化、技术化。因为结构工程主要是研究结构内部内力、变形的分布规律及其发展规律,而力学正是研究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力和变形的学科,

管理概论课程论文模板

提供可参考的题目 1、论组织环境对企业运营的影响 2、论组织文化对组织成长的作用以及如何塑造组织文化 3、论企业的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 4、论如何实施有效地目标管理 5、论某某公司的企业战略 6、如何构建一个学习型组织 7、如何成为一个出色的领导者 8、如何在现实的工作或生活中使用相关的激励理论 9、论团队在组织之中的作用,如何搭建一个有效的团队 10、探讨沟通的技巧 其他要求: 1、上述题目可以任选一种作为论文的研究方向 2、在论文中要有相关的案例涉及到所选的题目方向,并能够对其进行详细阐释。 3、严格按格式要求进行排版。 4、不少于3000字,A4打印。

管理概论课程论文题目: 系名称: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年月日

论××公司的企业文化 (三号,居中,加粗段前0.5行,段后0.5行) 摘要:近年来,×××××××××××××××××××××(200字以上) 关键词:企业文化管理×××(不少于3个) 1 引言(四号,加粗, 段前0.5行,段后0.5行,顶格) 近年来,☆☆☆☆☆☆☆☆☆(小四号、行间距1.25倍,中文字体宋体,西文用Times New Roman) 2 一级标题(四号,加粗, 段前0.5行,段后0.5行,顶格) 2.1 二级标题(小四号,加粗, 段前0.5行,段后0.5行,顶格) 正文:☆☆☆☆☆☆☆☆☆正文(小四号、行间距1.25倍,中文字体宋体,西文用Times New Roman) 表1 ☆☆☆(宋体五号,居中,位于表上) ××××××××××××(宋体五号)××× ××××××××× 与正文空一行

图2 ×××组织结构图(宋体五号,居中,位于图下)与正文空一行 3 一级标题 正文:☆☆☆☆☆☆☆☆☆(小四号、行间距1.25倍,中文字体宋体,西文用Times New Roman) 4 结论 正文:☆☆☆☆☆☆☆☆☆(小四号、行间距1.25倍,中文字体宋体,西文用Times New Roman) 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 [1]胡彪,高廷勇,萍.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经营[M].:电子工业,2008. [2]媛,胡玉玲.基于煤炭调运途径优化的省煤炭物流基地建设[J].人文地理, 2008,4:64-68. [3]利军,关晓吉.浅谈我国煤炭物流的发展模式[J].工商学院学报,2009,1: 26-29. [4]一列,周兵.建立华南煤炭配送中心的设想[J].中国水运,2001,8:6-7. [5]吕水金.论贵港煤炭配送中心的建设[J].珠江水运,2004,11:13-14. [6]Mikael H??k,Werner Zittel,J?rg Schindler,Kjell Aleklett.Global coal production outlooks based on a logistic model[J].Fuel,2010,89:3546-3558. [7]Aleksandar Zaklan,Astrid Cullmann,Anne Neumann,Christian von Hirschhausen.The Globalization of Steam Coal Markets and the Role of

自然辩证法论文

《自然辩证法概论》论文题目:自然辩证法对科技发展的作用 学院机电学院 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学号SX1605133 姓名张区委 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 2016年12月12日

自然辩证法对科技技术发展的作用 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永无止境的发展及其无限的创造力,必定还会继续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加巨大的贡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不断庞大,作为科学技术变化、发展最高理论概括的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辨证法,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动的反作用日益凸显,现代科技术日益社会化、体系化和复杂化都使得科学技术必须纳入到哲学的视域中考察,哲学也就是自然对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论文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是关系到人类命运走向的两个重要课题。回顾20世纪以来,人类历史发展与科学技术的竞争,更加深刻地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但是不可否认,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对社会起到了不可逆转的消极作用。 自然辩证法把科学和与科学紧密相关的技术都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来研究。这一研究和自然科学论的研究共同为科学技术政策的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划、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其还主张正确看待科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仅要看到科技发展对社会的促进作用,还要看到科技发展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其重要性日益显得突出起来。 马克思曾经说过,“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这是已被人类历史反复证明过的朴素真理。时至今日,科学仍然不断渗透改变着生产力,发挥着推动社会进步、丰富人类精神的强大杠杆作用。 人们一般总是把科学与技术联系在一起,称为“科学技术”。科学包含科学知识和科学活动,是一种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是一种思想体系,属于意识形式范畴,它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性认识;而技术则是将科学应用在具体人类生产中,用来探索和改造世界的方法、技巧、技能和工艺等的总和,包含物质形态和知识形态。社会早期发展中,科学和技术的革命总是分别平行发生。而从19世纪以来,尤其是当代社会,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一体化,达到“科学技术革命”这一崭新的统一。因此我们暂且不考虑科学与技术的具体区别,将其归纳为一项综合的社会活动形式。 然而,如果不认清科学技术的善恶本质,毫无限制地加以利用,反而会对社会发展产生不利的阻碍,甚至带来灾难性的打击。因此,对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我们应该从正反两面辩证地看待。 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正面促进作用。 社会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向前推进的过程,而科学技术是一直贯穿于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中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科学技术总是在各个不同的方面、层次上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江泽民同志在为《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一书的作序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社会生产力诸要素。 首先,科技进步使得生产工具发生了飞跃性变化。生产工具的状况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重要的客观尺度。而科技发展带来的直接变革就是生产工具的改善和提升。其次,科技进步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突破了传统的劳动对象的束缚。 例如,在科技落后的古时代,人们所能劳动作用的对象只是自然界的天然物品,受到极大限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有物质的用途得到极大的扩展,劳动对象从原来的天然矿物等发展为一些人工合成新的物质,如合金、塑料、合成纤维等,创造出更多自然界本来不存在的东西。 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社会经济、阶级结构。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必将导致工业革命的发生,人类历史上的数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的改造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远超出政治革命,只是在形式上更显温和,不似政治革命那样冲击强烈、时局动荡。其中最为全面深刻的社会改造之一,就是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随之,社会结构、阶级结构都发生了变化,最终导致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这两大阶级的形成。

物流管理概论论文

物流管理概论课程论文 题目:中国供应链物流库存问题分析 学院商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 行政班级工商管理111 学号096010051 姓名张峻 授课教师徐卫星 完成日期2014年6月3日

中国供应链物流库存问题分析 摘要:自从有了生产。就有了库存物品的存在。库存对市场的发展、企业的正常运作与发展起到了如维持销售产品的稳定、维持生产的稳定、平衡企业物流、平衡流通资金的占用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与此同时,库存理论发展至今,现代的库存发展还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库存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与弊端,是企业不可忽视的一笔开销,这些库存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资金结构,制约着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库存销售采购供应链整体 正文: 在供应链上,从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到零售商,每个环节都存在库存。从库存的功能可知,库存是用于应付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如需求变化、定货提前期、货物运输情况,生产时间等,为了保证供应链的正常运行,必须保有一定数量的库存。 库存管理的目的在于:使库存经常处于合理水平,防止超储积压或不足,满足生产与销售的需要,减少资金占用,使库存总成本最低,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但是,虽然库存如此重要,但企业又无不希望做到“零库存”。“零库存”无疑是研究如何解决库存问题的理想途径。“零库存”不是某个企业一厢情愿的事情,它不仅依托于整个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还需要有合适的产业环境、社会环境,乃至国情。盲目追求形式上的“零库存”,只会使强势环节欺压弱势环节,最终破坏整个供应链的平衡。从现实需求和长远发展看,实现整条供应链的信息化联动,才是通向“零库存”的必由之路。 一、中国的库存问题 目前,中国企业面临着持久的库存问题,尤其是在制造业和房地产等行业,库存问题尤其严重,现阶段库存主要问题是产品积压过多,造成了企业资金被大量占用和库存、管理成本的增加。 据悉,我国库存及闲置物资总量超过3万亿元,且仍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但盘活的

自然辩证法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结构工程领域的应用 结构工程2011 姓名:XXXXX 学号:XXXXX 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科学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近代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实际状况,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深入的哲学思考,提出了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理论---对象性关系,我将通过它来结合本专业的相关知识阐述前面所指的对象性关系。 我的专业是结构工程,在不久的将来,我就会成为一名基础设施的建造者,换句话说,我的任务是设计建筑物并实现它的存在。人和自然是互为对象性的存在,生产劳动是沟通主体与客体的桥梁与纽带,建造者和建筑物分别作为主体与客体,通过生产劳动把它们联系起来。在这里,人指的就是我,即建造者;自然指的就是我所设计的建筑物。我通过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建筑物的大体框架与模型,然后以脑力劳动的方式设计出图纸,再通过体力劳动来把它建造起来,形成一个生产劳动的周期。 同时,人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在整个自然界中,只有人才能够对自然界认识和改造,从而引起自然界的人化过程,这体现出人对自然的能动性。对于我们结构工程师来说,设计一幢建筑物的结构是出自于我们自己的想象力,之后通过挖地基,浇筑钢筋混凝土,保养成形等等一系列活动,从原有的平地上竖起一幢高楼,使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工自然,这是人类能动性的体现;马克思主义也认为,在人与自然关系当中,不仅要注意到人对自然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要注意到自然界对人及其活动的先在性、制约性,要使人的活动与自然现象、自然规律和谐一致,当我们将要把自己在结构设计方面所具有的想象力付诸于现实中时,我们会发现我们的一系列想法是要被各项条文规范所限制的,而且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是要被地理环境,气候状况以及建造用途等等所制约,这便是受动性的体现。 在建筑外观设计领域中,建筑师们往往会出于突破传统观念去设计建筑物的外观,因此创新的作品层出不穷,这便对我们结构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建筑师考虑的是建筑物的外观,而结构工程师考虑的则是建筑的安全问题。在马克思哲学中认为,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更新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前提,对于我们来说,突破了传统观念的建筑表面上可能会违背力学常识,但是随着现代土木工程中施工设备的更新换代与科技水平的提高,使一些在过去不可能实现的工程变成了可能,最典型的就阿联酋的迪拜塔,迪拜塔在2009年1月17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随着新世纪新阶段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代自然辩证法的范式正在进行一次新的转变,越来越呈现出科学技术哲学的新范式。从自然辩证法的形成、发展过程来看,创新精神是其题中之义。因为它本身是创新的产物、创新的结晶,而且正处在不断的创新之中;从自然辩证法的功能来看,它既包含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功能,又包含以创新机理为核心的方法论功能。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创新精神也是自然辩证法之显著特征和突出功能的充分显现。因此,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对于加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辩证法,原本是19世纪中叶由恩格斯在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自然哲学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学术界一般认为自然辩证法由自然观、自然科学观和自然科学方法论三部分组成。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自然科学的高度分化与综合的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交融,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技术化,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发展提供了新鲜的经验材料和理论思想,使当代自然辩证法被拓展为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在内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越来越呈现出科学技术哲学的新范式。 首先,自然辩证法始终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贯穿研究全过程的中心线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界是客体,主体要反映和改变客体。人类要认识和改造自然界,就需要借助于科学和技术的中介,正是由于人是通过科学技术作用于自然界的,因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之间还包含着人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科学技术与自然的关系;第二,当代自然辩证法研究的自然并不是抽象的、与人相分离的自然,而是现实的人化了的自然。所谓人化自然,就是被人的实践活动所作用过的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化了的自然界,是纳入了人类社会活动之中的自然界。这种人化了的自然界也是进入人的文化或文明的自然界,它构成了人类文化或文明的一部分;第三,自然辩证法虽然是在科学地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无不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因此,如今它已不再单纯地、一般地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而是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具体地联系在一起考察的;第四,随着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技术化,当代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对象已经不完全是纯粹的科学技术,而是扩展到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上。 与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变化相适应,当代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也拓展成 第1页

《企业管理概论》课程论文题目

《企业管理概论》课程论文题目 1. 论述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模型,并用企业实例分析该企业组织模型的类型,结合企业分析其特点。 2. 企业管理方式具有多样性,如强硬管理、和蔼管理和理想折衷管理等,试简述其内涵,结合企业论述你对企业管理方式的看法。 3. 管理者是企业重要财富,试论述企业管理者的角色,并分析不同角色下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工作素质。 4. 说明企业愿景与战略目标的内涵,用企业实例分析一个企业愿景(如惠普),讨论其优缺点。谈谈你的看法。 5. IBM建立有效服务体系主要是考虑与中国企业合资建立服务企业,以保证该企业与IBM 的稳定关系;服务站分布广,要求服务站业务流程程序化、规范化;同时在人员培训和信息资源管理上借助IBM的资源和经验。请对该案例所涉及的管理思想,进行剖析。 6. 海尔集团是以企业文化为软系统的现代型企业,其经营理念具有鲜明的个性——海尔特色。请试以此为背景,分析企业文化、企业创新,给出自己的观点。 7. 市场调查的类型有探测性调查、描述性调查、因果关系调查和预测性调查等等,试简述内涵,并实例分析其中的一种方法,比较优缺点。 8. 企业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有哪些?通过文献检索,用实例分析汽车行业(如上汽通用五菱等)的组织生产过程特点,谈谈你的想法。 9.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结合实例进行剖析。 10. 工业4.0下的企业经营同样需要体现智能化,如何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更好的实现管理的智能化? 11. 企业价值链是以企业内部价值活动为核心所形成的价值链体系,分析其价值链构成?并说明。 12. 市场全球化,经济一体化,企业需要更好的快速响应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动态联盟是一种新的模式,试谈谈你对它的理解。 13. 绩效考评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分析绩效考评的常用方法,如果你是企业管理者,谈谈你对“绩效考评的最有效的方法”的具体想法。

自然辩证法论文——浅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浅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摘要: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客观存在,无法逾越和不可忽略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依赖于正确认识它们的关系,而人与自然的本质断裂或同一,是指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而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不和谐则是指人与自然的外在关系。目前人们更多的是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外在和谐关系的价值与意义,忽视了产生这一价值和意义的内在源泉,即人性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问题。所以,为了确保人与自然界的外在和谐关系,人与自然必须达成内在一致,才能担保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中在行为方面与自然界和谐一致。 关键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它们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由此构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生态环境则是大自然的有机整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人与自然的原始关系 在古代的理念中,一般会体现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顺应关系。 关于敬畏自然,古代关于树木禁伐,野生动物禁猎以及对死刑犯执行的时间限制,多与敬畏自然,敬畏鬼神的思想有关。鬼神崇拜,实际上也是自然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不可知的自然规律进行神化之后,就产生了鬼神。中国的宗教,基本上源于对大自然的思考,而不是对人的思考。某一特定时间(如春天),地点(如皇家陵园)不准砍伐树木,体现了设禁者害怕遭到鬼神(或者具有意志的自然界)的惩罚和报复的观念。我国古代神话中的神怪,很多与动植物,山林,土地,水有关,如狐狸精,土地神,山神,龙王,树精树怪等。统治者在制定政策和法律时,也受到鬼神崇拜的影响,对大自然产生了一种基于无知的敬畏态度。 关于顺应自然,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靠天吃饭"。"靠天吃饭"具体就是靠山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浅谈自然辩证法对工科研究生的指导意义 摘要:自然辩证法是联系自然科学与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桥梁。自然辩证法作为法定的研究生必修学位课程,对改善和完善工科研究生知识结构、更新思维方式、开拓眼界等方面起到了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作用。本文联系所学知识和研究方向具体探讨自然辩证法对工科研究生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自然科学;哲学;工科研究生;指导意义 纵观历史,伟大的自然科学家都是伟大的哲学家。自然辩证法是联系自然科学与哲学的桥梁,处于自然科学与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中介地位,是一门独立的哲学学科。自然辩证法对改善和完善工科研究生知识结构、更新思维方式、开拓眼界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因而,自然辩证法是法定的研究生必修学位课程,也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欢迎。 一、《自然辩证法》的形成和对自然科学的指导意义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的主要著作之一,他对19世纪自然科学的最重要成就就是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概括,进一步发展了唯物主义辩证法,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给自然科学的研究和探索指出了正确的方向[1]。 恩格斯指出,科学的发生与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在生产力的推动下,自然科学普遍得到了快速发展。自然界中的事物不是孤立的、静止的,是普遍联系的不断发展的。恩格斯写到:“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砾到太阳,从源生物到人,都是出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2]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象出来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最一般的规律,自然科学必

定要受到哲学思想(辩证法)的支配。 当代自然辩证法除了以自然为研究对象,还以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所要揭示的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个别的过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个别领域或者科学技术个别学科的特殊规律。自然辩证法一方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原理在自然界中的具体表现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具体应用,另一方面又是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哲学概括。 科学与哲学的内在融合,科学学科之间只存在普遍理性的普遍程度上的差异,而不存在普遍理性有无的区别。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的指导。哲学对科学实施方法论指导;科学是哲学的具体材料。科学对哲学的改造,哲学对科学的批判。科学通过普遍理性的层次跃迁改造哲学;哲学将科学中的普遍理性选择性的吸收。进入20世纪,科学技术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自然科学需要高度的人文关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范围大大拓宽了。围绕着科学技术的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正在形成科学技术学这一广阔的研究领域。因此,自然辩证法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方面,研究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二、自然辩证法对工科学生的重要性 工科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会进行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工作中指导实际工程和进行科学研究。因此,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与该专业有关的基础科学与技术,初步参加一些科研项目是学习的主要任务。但是,仅仅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不足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和科技工作者。因为一方面在现代教育中,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另一方面现在技术问题有越来越综合化,而且需要相关学科知识的配合。在一个大型水利工程的

企业管理概论课程论文

企业管理概论课程论文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企业管理概论》课程论文 题目:论企业创新及创新管理 必要性和现实矛盾 无锡太湖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班级:汉语121 学号:1232026 学生姓名:周凯 二〇一五年六月 论企业创新及创新管理必要性和现实矛盾 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取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创新。通常讲的“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好,人好我快”便是企业创新的重要表现。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经济活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经济循环,在这种状态下,企业的总收入等于总支出,整个生产过程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企业没有发展;另一种是经济发展,它的基本动力便是创新。其实,追求发展是企业创新的主要动力。 随着经济与科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与发展速度的重要动力和源泉。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包含多个环节,受到企业资源、时间等诸多限制。在不同环节面临不同选择。事物的主要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尤其是实现企业创新的动力源。因此,掌握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的主要矛盾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对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现实与指导意义。我国企业对于技术创新的认识与开展尚存在很多不足,尤其在解决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矛盾问题方面更是存在许多亟需解决

的问题,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健全的解决矛盾的方法。一方面缺乏对矛盾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的详细分析,一方面对矛盾问题的解决只是停留在定性分析及意见和策略指导方面,缺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解决办法。为此,本文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方法对技术创新以及矛盾的相关理论及动态研究进行了总结。对技术创新的内涵和特征以及矛盾的内涵、特征和技术创新过程中产生矛盾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选择,创新资源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础与保障,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价值创造要将潜在资源转化为具体收益,资源本身并不会自然创造价值,需要组织将各种资源加以应用、整合。如何对企业创新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保障创新资源能够按照企业创新战略要求实现及时供给,以及根据任务性质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企业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企业创新的含义 创新并不是新的概念,早在1912年哈佛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熊彼特就已经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以实现生产要素新的组合。”熊彼特指出:“创新活动是在经济活动本身中存在着的某种破坏均衡而又恢复均衡的力量。”熊彼特在创新理论的分析中,将企业的创新活动划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1)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赋予产品一种新的特性。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它主要体现为生产过程中采用新的工艺或新的生产组织方式。这种新的方法绝不仅仅只是建立在新的科学发现的基础之上,它也可以是存在于商业上处理一种产品的新的方式之中。 (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有关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过。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对科学技术方法的认识 学院: 机电工程 姓名: 王华阳 学号: 2220150072 日期: 2016/4/25 1 对科学技术方法论的认识 摘要:本论文通过结合自己在学习实践中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和体验,以及对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学习进行了总结,并梳理了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了自己对科研工作的认识,有助于将来能够更好的进行科研工作,提升工作能力。 关键词:科学技术,方法论,科研工作 正文: 科学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科技。科学是用来解决理论问题的,技术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可以理解为分科而学的意思,也可以认为是将各种知识进行分类归纳细化成各种学科(如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进行研究,形成了越来越完整的知识体系。它是人类对宇宙中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的知识的总称。技术,是指人们改变现有的事物的功能的方法,形成新事物。技术的使用范围明确,且必须有能被其它人认识的形式和载体,如工程中输入的原材料,工艺,设备,使用的工具,图纸规范,标准,计量方法,输出的成品等。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从自然中已经发生的事实和现象之间寻找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且建立起能够联系事实和现象的理论。技术则是把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中去,将理论变成实际中对人类有用的产品服务等等。科学主要是和研究新的未知领域,它的进步,尤其是重大突破是

难以预料的;技术则是在相对成熟的领域内工作,也就是将科学领域内成熟的理论 转换为具体使用价值。可以做出准确的规划。 “方法”这个词来自于古希腊文,它的原意是指“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在 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方法”象征着取胜之道。现在指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 的而采取的手段或行为方式。也就是解决问题的门路,程序等。“方法论”在辞海 中注释为“研究治学方法之学问”。从当前意义上讲,方法论是指以方法作为自己 的研究对象的学科,它对方法的性质、条件、作用和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行系统研 究。“科学技术方法论”就是指人们在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变革自然的过程中, 的有计划、有目的地使用科学的手段和方式的理论体系。 本文就科研工作中的科研选题;科学实验方法和实验观察,科学思维方法,包 括逻辑思维方法和非逻辑思维方法等展开讨论,并使用数学方法、系统论、控制论 和信息论的方法,建立假说和理论的方法等技术方法,得出科研工作的一般规划流程,理论方法。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就是运用前人已经总结出的科学理论、科学 方法和仪器设备去探索未知规律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如图1所示: 或利将建提选思提实假立逻用观收出择出践科准察集维说一辑公科科科检学的 备实科加上与理学研学验理方阶验学工升历化问课假阶论法段阶事阶到史的题题说 段体段实段理相方系论统法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提出科学问题,选择和确定科研课题。那么 什么是科学问题呢,所谓科学问题是指认识主体,也就是我们自己,基于一定的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