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科院地理所自然地理学专业考研总结

中科院地理所自然地理学专业考研总结

中科院地理所自然地理学专业考研总结
中科院地理所自然地理学专业考研总结

《自然地理学》要点

绪论

1.3中国自然界的最基本特征

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五点要素: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形态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脉纵横,具有定向排列;

气候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

南方河流水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含沙量小,北方水量小、汛期短、有结冰期、含沙量大;

中国土壤资源丰富、类型繁多,世界罕见。中国主要土壤发生类型可概括为红壤、棕壤、褐土、黑土、栗钙土、漠土、潮土(包括砂姜黑土)、灌淤土、水稻土、湿土(草甸、沼泽土)、盐碱土、岩性土和高山土等12系列;

东部以森林草原为主,西部以荒漠草原为主。

1.3自然地理学说的研究内容及分支学科

1.3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科以及各学科的联系

1、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这个表层是具有独特的物质结构状态和一定厚度的圈层,又称为“地理圈”“地理壳”“景观壳”“地球表层”。

地球表层(地理圈)由大气圈和岩石圈的一部分以及水圈,生物圈和土壤层组成,并使它具有一系列不同于地球其它部分的结构特征。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而不包括地球高空和内部的地球表层。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只受到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天然环境,和长期受到人类直接影响而使原有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人为环境,它具有一定的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

2、分科

(1)地理学的分科

地理学的“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地理学的“三层次”——统一、综合、部门

地理学的“三重性”——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

(2)自然地理学分科按照“层次性”的观点分为:

①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及整体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阐明这个环境整体的结构特点,形成机制、地域差异和发展规律。

②部门自然地理学:气候学、地貌学、土壤地理学、地植物学、动物地理学等,它们以组成自然环境的某一个要素为具体对象,着重研究这个要素的组成、结构、时空动态、分布特征和规律。

3、研究内容(研究任务)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随着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广泛,但主要还是:

(1)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

(2)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动态过程,从整体上阐明它的变化规律;

(3)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划分,阐明各级自然区和各种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方向;

(4)参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

(5)研究人为环境(受人类干扰、控制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问题,寻求合理利用和改造的途径及整治方法。

4、自然地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作为地理学分科的自然地理学,与地理学的其它分科有密切联系;

自然地理学与其它地学和生物科学也有密切的关系;

和环境科学的联系。

第一章地球

1.1纬度

一地的纬度就是该地铅垂线对赤道面的夹角。赤道纬度为零度,由赤道向两极,各分为90°,北半球的称为北纬,南半球的称为南纬。

1.1生物圈

地球生物及其分布范围所构成的一个及其特殊、又极其重要的圈层。在地理环境中,生物圈并不单独占有任何空间,而是分别渗透于水圈、大气圈下层和地壳即岩石圈表层。

1.2地区表面的基本特征

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也主要在地表进行。

2、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使海洋表面成为液-气界面,海底成为液-气界面,陆地表面称为气-固界面,而沿岸地带称为三相界面。

3、地球表面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如生物、风化壳、土壤层、粘土矿物、沉积岩、各种地貌形态等。

4、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如水循环、地质循环、化学物质循环等,并且在交换和循环过程中伴随着信息传递。

5、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有表现,分异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等级的自然综合体即自然区域。

6、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所。

第二章地壳

1.1矿物

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理化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自然界中单质矿物极少,化合物构成的矿物占大多数。大部分矿物为晶质固体,少数呈液态或气态,如自然汞、石油和天然气。

1.1变质作用

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成分与构造的变化,统称变质作用。类型有动力变质作用、接触热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或超变质作用。

第三章大气和气候

1.1太阳辐射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恒星,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内部温度更高,所以太阳不停地向外辐射巨大的能量。太阳辐射能主要是波长在0.4—0.76μm的可见光,约占总能量的

50%;其次是波长大于0.76μm的红外辐射,约占总能量的43%;波长小于0.4μm的紫外辐射约占7%。相对地球辐射来说,太阳辐射的波长比较短,故称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

1.1对流层

对流层:0—11km,大气的最低层。空气垂直运动旺盛,海拔平均每上升100m,温度下降0.65℃,对流层最低温出现在赤道上。有各种天气现象。占大气质量的75%。

1.1降水强度

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称为降水强度。

1.1降水

从云层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称为降水。降水是云中水滴或冰晶增大的结果。

1.1季风

大陆和海洋间的广大地区,以一年为周期、随着季节变化而方向相反的风系,称为季风。是海陆间季风环流的简称,它是由大尺度的海洋和大陆间的热力差异形成的大范围的热力环流。夏季由海洋吹向大陆的风为夏季风,冬季由大陆吹向海洋的风为冬季风。一般来说,夏季风由暖湿热带海洋气团或赤道海洋气团构成,冬季风则由干冷的极地大陆气团构成。

1.1大气环流

指大范围内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运行的综合现象。水平尺度可涉及某个大地区、半球甚至全球;垂直尺度有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或整个大气圈;时间尺度有一日、月、季、半年、一年直至多年的平均大气环流。主要表现形式有全球行星风系、三圈环流、定常分布的平均槽脊和高空急流、西风带中的大扰动、季风环流。构成全球大气运行的基本定势,是全球气候特征和大范围形式的主导因素和各种尺度天气系统的背景条件。

1.1气团与锋

气团是在水平方向上性质比较均匀的大块空气,即气层的温度和湿度等主要物理属性变化较小。气团的规模大,范围可达数百公里直到2000--3000公里,垂直厚度可到达对流层的中上部。

两个性质不同的气团相接触时存在的比较狭窄的过渡区称为锋。锋两侧气象要素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温度方面,因此往往把锋看成是冷、暖气团之间的过渡区。

1.1气候

指某一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态及其变化特征。它既反映平均情况,也反映极端情况,,是各种天气现象的多年综合。

1.2温室效应

大气获得能量后依据本身温度向外辐射,称为大气辐射。其中一部分外逸到宇宙空间,一部分向下投向地面,后者就是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少于长波辐射放出的热量,地面得以保持一定的温暖程度。这种保温作用,通常称为“花房效应”或“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能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当其浓度增加时,引起地球表面和大气下沿温度升高的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氮氧化物、四氯化碳、二氯乙烷、臭氧等。

1.2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

地理因子通过辐射因子与环流因子作用于气候。任何气候都与一定的地区相联系,即气候现象是结合所在的地理环境而出现的。地理环境是地球气候既有纬度地带性,又有非地带性特征。因此,离开地理环境无从分析气候成因。

1、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对太阳辐射能的吸收与反射、热能内部交换、热容量大小以及地-气和海-气热量交换的形式等都有显著差异,致使同纬度、同季节海陆增温与冷却显著不同,海陆气温也有明显差异。不仅破坏了温度的纬度地带性,还影响气压分布、大气运动方向和水分分布,使同一纬度出现海洋性和大陆性的差异。

2、洋流洋流是大洋中任一持续不断并主要呈水平流动的海水。从低纬向高纬传输热量;从高纬向低纬输送海冰和冷水。

(1)洋流的热量传输作用对大陆东西岸的气温差异有很大作用。一般温带西岸低于东岸,副热带东岸低于西岸。

(2)冷暖洋流对所经之地的降水有较大影响。冷空气在暖洋流上经过将逐渐变为暖湿海洋性气团,它移向大陆时易发生降水;空气与冷洋流接触时,则增加其稳定性,难于致雨或多雾,使海雾称为冷洋流或冷水海岸带的气候特征之一,澳大利亚、非洲和南美西海岸干旱荒漠气候即是如此。

3、地形海拔、地表形态、方位(坡向和坡角)等影响水热再分配,从而影响气候。

(1)温度海拔上升,温度下降,海拔越高,下降率越大。夏季最大,冬季最小。高大山体阻挡气流运行,不利于寒潮或热浪推进,使山体两侧温差悬殊。

(2)降水水汽含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故辽阔的高原内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同一坡上,降水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这种增加是在一定限度之内,称为“最大降水高度”,同一地区山地降水量比山下多。

(3)山地热量状况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并可形成垂直气候带。山地本身还往往成为气候区域的界线。

1.2秦岭对气候的作用、影响

在大陆上,高大隆起的山地及其延伸方向以及局部地形,对气候的形成与影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地貌可以成为局地气候形成的主导因素。

山地对气流有屏障、抬升作用。冷气团遇山受阻,越山之后不仅势力减弱,且因下沉增温,使一山之隔的两侧气候有明显的差异。

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在不到一个纬度范围内海拔相同的情况下,1月份山南气温比山北高5℃以上,7月份差别不大,南坡仅比北坡高1℃多,年均温南坡比北坡高3℃,无霜期南坡比北坡长60天,然后通过左右,年降水量南坡比北坡多400毫米左右。

气温、降水因地形和高度而不同。山地气候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并形成垂直气候带。由于山地本身对水热条件的影响,巨大而延伸的山体,往往成为自然地域分异的因素之一。例如我国一系列东西走向的山地,正是我国境内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秦岭就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1.2&

2.3气候变化的原因

气候变化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类,一类称为外部因子,一类称为内部因子。下垫面和环绕地球的太空称为外部因素,气候系统对这些因子没有反馈作用,故又称为气候强迫项,而内部因子主要指系统内部各组分的物理状态,他们之间有复杂的反馈作用。

1、天文方面的原因

(1)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紫外线到X射线以及无线电波辐射部分,当太阳活动强烈时这部分辐射将发生强烈扰动,可见光辐射变化小。

(2)太阳活动的准周期变化通常用太阳黑子的相对数表示太阳活动的强弱。最著名的周期有11年的基本周期,22年的海尔周期(磁周)以及80—90年的世纪周期,1755年被确立为11年周期的第一个周期,目前是第23周。

太阳活动的准周期变化与气候振动密切相关:①大河的洪水有11年、23年、33年周期,与黑子活动周期相适应。②11年周期太阳活动最强年和最弱年都比较冷,呈现明显的双波振动,也有单波。③22年周期与气温、大气环流和入梅早晚均有关系。

地球气候虽存在11年周期,但太阳活动与气候的关系并不是很稳定。

(3)地球轨道要素的变化(即日地相对位置的变化)使不同纬度在不同季节接受的太阳辐射发生变化,通常用以解释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①公转轨道偏心率e:对太阳辐射改变率很小。②黄赤交角ε:控制辐射量的南北梯度和入射太阳辐射振幅的变化,当其变化于22°--24.5°之间时,可使极地夏季辐射量改变15%左右。ε小将使高纬降温热带升温,ε大反之。③岁差π:造成春分点沿黄道向西缓慢移动,春分点约21000年绕地球轨道一周,其位置变动可引起四季开始时间的移动和近、远日点的变化。

e、ε、π的综合效应可引起夏季高纬度地区入射太阳辐射改变率达30%。

2、地文学方面的原因(下垫面的变化)

(1)地极运动和大陆漂移

极造成各地纬度的变化,势必会影响气候的变化,但短期内该变化不显著;地质时代海陆分布的差异,使地表热力分布、大气环流、大洋环流等也有差别,从而形成不同的气候。

(2)造山运动

①地质时代造山运动使地表凹凸不平,增大了大气垂直方向上的扰动,降水增加;

②造山运动剧烈时降水增多,极地冰面扩展或云量增加本该使温度降低,但此时地幔向地表放热多,应使温度升高,两种作用抵消的结果是实际温度并无明显变化。

③冰期总是滞于造山运动即降水丰期3×107 --5×107 年。

④海陆分布对气候变化也有很大影响,尤其是海峡的封闭可使洋流改向。

(3)火山活动火山灰幕和气体形成的巨大烟柱往往可冲入平流层下至50km处,随风系和涡流输送扩散至大片区域及至全球,在中高纬度保持最大浓度,最后降落在极地,因此,火山灰幕对中高纬度影响最大。火山灰停留在平流层,是大气浑浊度和反照度增加,太阳总辐射下降,地面均温下降。

火山活动频繁期总是对应冷期,火山沉寂期对应暖期。

3、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人口的增加使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改变自然环境的速度和规模增加。

(1)改变地表面貌,影响下垫面粗糙度、反照率和水热平衡,引起局地气候变化。

(2)城市排放的大量余热和废气大大改变了城市的热状况,从而形成独特的城市气候。同时,城市作为大气的污染源和热污染源正在影响全球气候。

(3)燃料燃烧产生的CO2、烟尘和工业废气扩散到大气中,改变大气成分。

近百年来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按其重要性排列为:CO2浓度变化、城市化、海温变化、森林破坏、气溶胶、荒漠化、太阳活动、O3、火山爆发、人为加热。

1.3气候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

气候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提出的新概念,完整的气候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

大气圈:是气候系统的主体,也是系统最易变化和最敏感的部分。从能量角度看,大气非常脆弱。即使认为大气系统只包括表层100m深的海洋,大气的热量也只占系统总热量的3.4%。因此,大气的影响多与其动力学有关。但大气动能与气候系统的总能量相比,也几乎微不足道。所以,在气候形成和气候变化中,大气以外的其他成员的物理状况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大气热惯性小,对外界热量变化的响应时间或热力适应时间估计为1个月左右,即大气依靠将热量向垂直和水平方向输送,可在一个月左右调整到一定的温度分布。

海洋:气候系统的热量储存库。穿过大气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约有80%被海洋吸收,然后通过长波辐射、潜热释放及感热输送等形式传输给大气。同时,洋流把赤道地区多余的热量输送到极地,对维持地球高低纬之间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海洋热力和动力学特性使它具有“低通滤波”的作用,在其空间和时间上的“平滑过程”,有利于气候系统中缓慢运动的维持和发展。上层海洋与大气、冰雪圈相互作用,其特征时间尺度为数月到数年,而深层海洋的热力调整时间则为世纪尺度。

冰雪圈:冰雪圈包括全球的冰层和积雪,计有大陆冰盖、高山冰川、地面雪被、多年冻土、海冰、湖冰和河冰。目前全球陆地约有10.6%被冰覆盖。雪被和海冰季节变化显著,而冰川和冰原的响应则慢得多。冰原的体积和范围要在数百年到数百万年内才有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与海平面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既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又对气候长期变化产生反馈,在地球热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陆面(岩石圈):指山脉、地表岩石、沉积物、土壤等。陆地位置、高度和地形发生变化的时间尺度,在气候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中是最长的,在季节、年际以及10年尺度的气候变化中可以忽略。但是地表土壤作为大气微粒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在气候变化中有重要作用,而土壤又会随气候和植物状况而变化。

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生命物质组成的圈层。包括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空气、海洋和陆地生活的动物,以及人类本身。生物圈各部分变化特征时间显著不同,总的来说比较缓慢。但是,它不仅对气候变化敏感,也影响气候。

1.3举例说明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以厄尔尼诺现象最为典型。在南美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海水每年都会出现季节性增暖现象,因为这种现象发生在圣诞节前后,则被当地渔民称为厄尔尼诺,是“圣婴”(上帝之子)的意思。现在厄尔尼诺一词已被气象和海洋学家用来专门指那些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的大范围持续异常增暖现象。这种现象一般2—7年发生一次,持续时间为半年到一年半。80年代以来,厄尔尼诺发生频数明显增加,强度明显加强,1982/1983年和1997/1998年的事件则是本世纪最强的两次事件。

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当厄尔尼诺发生时,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的迅速升高首先直接导致了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洪涝灾害频繁;同时使得热带西太平洋降水减少,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一带发生严重干旱。它还会通过大气环流的作用,影响到中高纬度地区,甚至给全球气候带来异常。因此,厄尔尼诺还常常引起非洲东南部和巴西东北部的干旱、加拿大西部和美国北部暖冬以及美国南部冬季暖湿多雨;它与日本及我国东北的夏季低温、日本和我国的降水等也有一定的相关性。此外,厄尔尼诺常常抑制西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热带风暴生成,但使得东北太平洋飓风增加。

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

1.1冷洋流和暖洋流

根据流动海水温度的高低,可以把洋流分为暖洋流和冷洋流:暖流比流经海区的温度高,寒

流比流经海区的温度低。

1.1河流

降水或由地下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地或周期地沿流水本身造成的洼地流动,这就是河流

1.1流量

单位时间通过某过水断面的水量,叫做流量(m3/s)。 Q=Av A为断面积,v为平均流速。

1.1总矿化度

指水中离子、分子和各种化合物的总含量,通常是以水烘干后所得的残渣来确定,单位为g/L。水在蒸发时部分离子被破坏,有机物被氧化,所以,残渣总量与离子总量并不一致,计算时应考虑上述因素,以便对分析结果作适当的订正。

1.2水循环

在太阳能和地球表面热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断被蒸发成为水蒸气,进入大气。水蒸气遇冷又凝聚成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蒸发是其初始的、最重要的环节。海陆表面水分因太阳辐射而蒸发进入大气。在适宜的条件下水汽凝结发生降水。其中大部分直接落到海洋中,形成海洋水分与大气间的内循环;另一部分水汽被输送到陆地上空以雨的形式降落到地面,出现三种情况:一是通过蒸发和蒸腾返回大气;二是深入地下形成土壤水和潜水,形成地表径流最终注入海洋,即是水分的海陆循环;三是内流区径流不能注入海洋,水分通过河面和内陆尾闾湖面再次蒸发进入大气圈。

1.2太平洋中低纬度的洋流及其成因

北太平洋亚热带环流,首先是棉兰老岛以北赤道流分支的黑潮,包括黑潮和北太平洋流,后者又转为加利福尼亚流最后进入北赤道流。

南太平洋亚热带环流由来自南赤道流并南流的东澳大利亚流和沿南美两岸北上的秘鲁流。

1.2水量平衡

是水循环的数量表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全球任一地区水量都应保持收支平衡。高收入则高支出,低收入则低支出。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作为水循环的三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水量平衡的重要因素,因此全球水量平衡方程为Pc+Po=Ec+Eo。Pc为大陆降水量,Po 为海洋降水量,Ec为大陆蒸发量,Eo为海洋蒸发量。

第五章地貌

1.1地貌

或称地形,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相互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

1.1风化作用

指地壳表层岩石和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及生物作用下,使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发生改变,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其类型有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1.1河流阶地

原先河谷的谷底,由于河流下切侵蚀而相对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顺河谷分布于河谷两侧,即为河流阶地,简称阶地。

1.1阶地类型

河流阶地的类型可以根据不同原则来划分,根据阶地的组成物质和结构,可分为三类: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和基座阶地。

1.侵蚀阶地多由基岩构成,没有或很少有冲积物覆盖,所以又称石质阶地。侵蚀阶地多发育在山区河谷中,由于当时水流流速大,侵蚀力强,所以很少沉积。

2.堆积阶地阶地全为河流冲积物所组成,在河流中下游最为常见。它的形成过程,首先是河流侵蚀展宽谷地,同时发生大量堆积,然后河流下蚀形成阶地,唯后期的切割深度,一般不超过冲积层的厚度。

3.基座阶地阶地上部由冲积物组成,下部为基岩的阶地称为基座阶地。它主要是由于后期河流下蚀深度超过了原冲积层的厚度,切至基岩内部而成的。这种阶地分布相当广泛。

1.1岩溶峰林与溶原

岩溶峰林是成群或分散的石灰岩山峰,通常是峰丛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峰林受构造的影响而形态多变。在水平或微倾斜岩层发育的峰林,多成圆柱形或锥形,倾角较大的岩层发育的峰林,常成单斜式。

岩溶平原是由岩溶盆地不断扩大而形成的,地表覆盖一层红土和散立的孤峰残丘。

1.1风蚀作用

指风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表现为风的吹蚀作用和磨蚀作用。吹蚀作用是指风吹过地面产生紊流,沙粒或尘土离开地面,使地表物质遭受破坏的过程;磨蚀作用是指由于风沙流贴近地面运动,运动的沙粒对地表物质(岩石等)进行的冲击、摩擦作用的过程。

1.2地貌的成因

(一)气候与地貌发育

气候地貌的地带性地貌形成的外力,主要受气候因素的控制,也受其他自然因素——水文、植被、土壤等的影响。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由于水热条件不同,外力的性质、强度和组合状况皆有所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和地貌类型组合(地貌组合)。研究不同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地貌组合特点,以及现代气候与现代地貌形成过程之间的关系,是气候地貌的主要内容。

气候主要以影响地貌外营力。

1:气候地貌的地带性由于气候具有地带性(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带性,因此地貌也相应有明显的地带性与垂直带性。

在寒冷气候区,降雪量大于消融量的条件下,冰雪逐年积累,发育成冰川;在外力组合中,以冰川作用占主导地位,其次是冻融风化、块体运动和冰融水的作用等,这里以冰川地貌为主要特征。山地经冰川等作用后,形成角峰、刃脊、冰斗和冰川谷等地貌,使原来在流水作用下发育的比较浑圆的山岭,变得尖峭锐利。在降雪量较小,不足以补偿消融量的条件下,则不能形成冰川,而是发育为多年冻土和冻土地貌。多年冻土的分布大致与冰缘气候带相吻合。冰缘气候带的主导外力是冻融作用。

在温湿气候区,以流水作用为主导,化学风化作用、块体运动也较普遍。主要形成流水

地貌,常见岭脊凸起山坡下凹、和缓的山丘。

在干旱气候区,以风和间隙性洪流作用为主要外力。主要形成风沙地貌和间隙性洪流作用地貌。

干旱荒漠地区的地表,可根据其组成物质的不同划分为岩漠、砾漠、沙漠和泥漠等荒漠类型。岩漠是地表岩石裸露或有一些岩屑覆盖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地表覆盖砾石的称砾漠,又称戈壁或石漠,主要也分布在山麓地带。砾漠是由松散的堆积物组成,当细小颗粒被强劲的风力吹走后,留下粗大的砾石而形成的。沙漠表面覆盖大片流沙,发育着各种沙丘。沙漠分布在砾漠之外,是沙质堆积物经风改造而成的。泥漠地表覆盖粘土等细粒物质,分布在低洼地区,如土层中含盐很多,则称为盐漠。

气候地貌的垂直带性也和气候的垂直带性基本一致,从其所处的水平地带开始向高处递变。如有些高山深谷地区,下部气候温暖,主要形成流水地貌和重力地貌,上部气候寒冷,主要发育冰川地貌和冰缘地貌。

气候地带性和地貌地带性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例如在湿热气候带内,由于可溶性岩石和非可溶性岩石的差别而形成不同的地貌带。

2.气候地貌叠置性

由于地质时期的气候变迁,可以引起同一地区主导外力与外力组合的变化。这样,在同一地区可以出现各地质历史时期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不同地貌叠置在一起的现象,这称为气候地貌的叠置性。

(二)地壳运动与地貌发育

地壳运动按其方向可分为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地壳运动这里主要指新构造运动,它对地貌发育的影响特别显著。由于新构造运动发生的时间还不太长,所以它所造成的地貌,多数仍保存到今天。

地壳大面积的上升运动,在上升地区的中部,地面绝对高度虽然增加,但地表变形微弱,只有在它的边缘地带才能引起河流下切和溯源侵蚀,使地形起伏和切割深度变化较大。由地壳大幅度上升和河流急剧下切形成的高山深谷,导致山地气候的垂直分异。而气候的变化又可反过来影响山地地貌的发育和垂直分异。如我国金沙江地区就是如此。

在上升区与下降区之间,地貌表现上既有逐渐过渡的形式(如高大的山地逐渐变为低山、丘陵,然后变为平原);也有突变的形式(如山地突然以陡峭的山坡直接下落到坦荡的平原区)。在地壳强烈下降的地区,平原上松散堆积物的厚度可达数百米至千米以上。

在地壳运动强烈的地段,可在短距离内发生显著性的差异性升降运动。如天山最高峰达7000多米,而在吐鲁番盆地,由于强烈的沉降运动,最低点在海面以下154米。在太平洋西岸一些岛弧的外缘,有深达万米左右的海沟,是地球上起伏最大的地方。这与太平洋板块的活动有关,也是地震强烈而频繁的地带。

地壳的水平运动也是地貌发育的内动力之一。例如区域性的水平运动所产生的平移断层,可造成平行岭谷的错动(水平位移),改变水系的格局,甚至使河流堵塞成为堰塞湖。至于全球性的板块构造运动,可使地壳发生大规模的水平运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更为重要。板块学说对大陆和海洋的形成和发展,以及许多大地貌的特征、成因和分布规律等都提供了有力的解释。

(三)地表组成物质与地貌发育

组成地表物质的岩性和地质构造,对地貌发育有明显的影响。它们是构成地貌的物质基础。

岩性对地貌发育的影响,主要是岩石的抗蚀性,即抵抗风化作用和其他外力剥蚀作用的强度。抗蚀性是岩石性质的综合反映。通常坚硬岩石抗蚀性强,常构成山岭和崖壁。抗蚀性差的岩石,如页岩、泥灰岩等,硬度不大,常形成和缓起伏的低丘、岗地。

岩石的可溶性对地貌发育的影响更为明显。如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分布区,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形成典型的岩溶地貌。

疏松堆积物对地貌发育的影响,应注意分析它的机械成分和化学性质,以及层理结构等特点。如陕北黄土以粉沙为主,并含有一定数量的粘粒和钙质,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陡壁可直立不坠,但在雨季易受坡面流水和沟谷流水的侵蚀切割。黄土还受地下水的潜蚀作用,形成一些潜蚀地貌。

在分析岩性对地貌发育的影响时,必须考虑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其他地质条件。同样一种岩石,在干燥区和湿润区其抗蚀性可以有很大的差异。例如石灰岩在湿热地区深受岩溶作用的影响,但在干燥区往往可以成为抗蚀性较强的岩石。松散堆积物的表面,若有良好的植被覆盖,流水侵蚀作用微弱;植被受到破坏时,则水土流失严重。

(四)生物的作用生物在其生命过程中使岩石发生机械风化和化学风化,进而影响地貌的发育。机械风化:植物的根劈作用、穴居动物挖掘洞穴;化学风化:微生物腐蚀。

(五)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减缓某种地貌过程;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向。

总上所述,地貌的发育是各种内力和外力在地表相互作用的过程。内力作用的总趋势是增加地面的起伏;外力作用的总趋势是削高填低,减少地面的起伏。因此,内力的隆起和外力的剥蚀,内力的下沉和外力的堆积,彼此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协调发展的。但是,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和不同的时空结构层次中,各种内力和外力的组合、配合形式各不相同,因而地貌形成发育的过程、方向、规模和表现形式等也不一样。这便导致了地貌类型的多样性和地貌区域的差异性。

1.2基本地貌类型

基本地貌类型可分为山地和平原两类。

1、山地是山岭、山间谷地和山间盆地的总称,是地壳上升背景下由外力切割而成的。山岭的形态要素包括山顶、山坡和山麓。山顶呈狭长带状延伸时称为山脊。山顶按照形态可分为尖顶山、圆顶山和平顶山。山坡可分为直形坡、凹形坡和阶状坡。谷地包括河床、河漫滩、阶地等。

根据绝对高度,山地可分为极高山、高山、中山和低山四类。

丘陵是山地和平原间的一种过渡地貌类型,不受绝对高度限制,但一般不超过100m。

2、平原是一种广阔、平坦、地势起伏很小的地貌类型。依据海拔高度可分为高平原和低平原两类。低平原地势低而平缓,切割深度和切割密度均很小。高平原简称高原,由于地势较高,切割相对强烈。根据表面形态又可分为平坦平原、倾斜平原、凹形平原和起伏平原。依据外动力差别,可分为熔岩平原、喀斯特平原、冲积平原和海成平原等。

东欧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低平原;南极冰雪高原、伊朗高原、青藏高原和卡拉哈利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四个高原。

当平原周围被山地环绕时,平原及面向平原的山坡共同组成盆地。

1.2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一)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状况复杂化;

(二)改变降水量的分布格局;

(三)促成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四)形成自然界的地域分异;

(五)影响土地类型的变化。

第六章土壤圈

1.1土壤质地

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径的矿物颗粒的组合状况。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等。与土壤通气、保肥、保水状况及耕作的难易有密切关系。

1.1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指从地表到母质的垂直断面。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形态的土壤剖面。土壤剖面可以表示土壤的外部特征,包括土壤的若干发生层次、颜色、质地、结构、新生体等。

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由于物质的迁移和转化,土壤分化成一系列组成、性质和形态各不相同的层次,称为发生层。发生层的顺序及变化情况,反映了土壤的形成过程及土壤性质。

自然土壤剖面发生层一般分为:有机层O、腐殖质层A、淋溶层E、淀积层B、母岩层C、母质层R。

耕作土壤剖面:耕作层(表土层)、犁底层(亚表土层)、心土层(生土层)、底土层(死土层)。

1.1粘化过程

指粘土矿物在土体内形成和积累的过程。在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过程中,一方面原生矿物遭受破坏,另一方面次生粘土矿物不断生成。而生成的粘土矿物又可能被破坏或淋失。当粘土矿物的形成和积累超过其破坏和淋失,致使土体或某层的粘粒含量明显增加时,方称为粘化作用。其结果,形成粘化层。粘化有残积粘化和淀积粘化之分。

土壤粘化作用的强弱同气候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过湿地区,由于终年强烈淋洗作用,粘粒常被淋移出土体或下迁至底层,难以在土体内形成粘化层。在干旱地区,虽有一定的残积粘化作用,但因降水量少,粘粒迁移量小,土壤淋淀粘化作用十分微弱。在温暖湿润、干湿交替的条件下,有利于粘土矿物的形成和淀积,粘化过程表现得最为强烈,如棕壤等。

1.1黑钙土

分布于大兴安岭的丘陵山麓及松嫩平原西部的半湿润草原或草甸草原地区;表土黑色,腐殖质层厚约30--40厘米,逐渐向下层过渡,并有腐殖质呈舌状向心土层延伸:心土层浅灰棕或黄棕色,碳酸盐呈斑块或结核状积聚;母质层较厚;质地轻至中壤土。呈微碱性。

1.1土壤退化

土壤退化实际包括了土壤环境以及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特性劣化综合表征,如表现在有机质含量下降,营养元素短缺,土壤结构破坏,土壤侵蚀,土层变薄,土壤板结,土壤碱化、沙化诸方面劣化表征

土壤退化(soil degradation)是指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过程。简言之,土壤(地)退化是指土壤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数量减少表现为表土丧失、或整个土体毁坏、或被非农业占用。质量降低表现为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质量下降。

1.2土壤一般形态特征

1、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形态特征之一。土壤颜色变化可作为判断和研究土壤成土条件、成土过程、肥力特征和演变的依据;也是土壤分类和命名的标志之一。

黑色:腐殖质含量较高,减少则呈灰白色;

白色:石英、高岭石、碳酸盐、长石、石膏和可溶性盐有关;

红色:含较高的赤铁矿或水化赤铁矿;

黄色:水化氧化铁;

棕色:大量伊利石、云母类矿物和不同水化程度的氧化铁的混合;

紫色:游离氧化锰含量高;

绿色或蓝色:土壤积水处于还原状态时,含大量亚铁氧化物。

国际上用芒塞尔色卡测定和描述土壤颜色。命名顺序是色调-亮度-彩度。

2、土壤质地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径的矿物颗粒的组合状况。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等。与土壤通气、保肥、保水状况及耕作的难易有密切关系。

3、土壤结构指土壤颗粒胶结情况。按形状可分为块状、片状和柱状三大类型;按其大小、发育程度和稳定性等,分为团粒、团块、块状、棱块状、棱柱状、柱状和片状等结构。

4、松紧度土壤疏松和紧实的程度。分很松、疏松、稍紧实、紧实、坚实。

5、孔隙土粒之间存在的空间。是土壤水分和空气的通道及仓库,决定着液气两相共存状态,并影响土壤养分和温度状况。

6、土壤干湿度反映土壤水分含量多少。分为干、润、潮、湿。

7、新生体土壤发育过程中物质重新淋溶淀积和聚积得生成物。根据新生体性质可判断土壤类型、发育过程和历史演变特征。

化学起源:易溶盐类、石膏、碳酸钙、二氧化硅粉末、氧化亚铁化合物等;

生物起源:蚯蚓等的粪粒、蠕虫穴、鼠穴斑、根孔等。

8、侵入体由外界进入土壤的特殊物质。包括岩石类、人为物质、冰成物、生物遗存物等。

1.2土壤物质组成

土壤的组成是很复杂的,总的来说,它是一种多相的分散体系,即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等四种不同性质的物质,按不同的配置和比例组合而成的,这些物质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地构成一个整体。

(一)土壤中矿物质

土壤矿物质是土壤中最基本的组分,在大多数土壤中,其重量可占土壤固体物质总重量的90%以上,故被称为土壤的“骨骼”。它主要由成土母质继承和发展而来的,而这母质又来源于岩石。

土壤矿物质按其性质和成因可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类。前者是指母岩经机械风化破碎而成的碎屑物质,是土壤中各种化学物质的最初来源,绝大多数是那些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矿物,如石英及其他碎粒。次生矿物是化学风化和成土作用中形成的矿物,分为简单盐类、次生氧化物类和次生铝硅酸盐类。

(二)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所有由动植物来源的物质的总称,包括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合成的物质。它是土壤固体物质的一个组成部分。数量虽比矿物质少得多,但它是组成土壤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成土过程尤其是肥力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进入土壤中的有机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普通的有机质,包括动植物的残体及其分解的中间产物,如蛋白质、树脂、糖类、有机酸,等等。另一类为特殊有机质——腐殖质,它是由动植物残体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发生复杂的转化而成的有机胶体物质,为土壤中特有的次生有机物质。

(三)土壤水分

土壤是由土粒和团聚体构成的疏松多孔体,颗粒之间存在大小不等的孔隙,它们是土壤水分和空气的通道和贮存库。土壤水分和空气都具有较大的流动性,而且彼此之间所占的体

积和数量是互相消长的。土壤水分是土壤重要的组成部分和肥力因素之一。

(四)、土壤空气

是土壤孔隙中存在的各种气体混合物。主要来自于大气,组成和大气基本相似。但是在量上有所不同。比如二氧化碳比大气比重高,氧气含量比大气低。

土壤水分和空气都具有较大的流动性,而且彼此之间所占的体积和数量是互相消长的。

1.2成土学说

成土因素学说即“土壤形成因素学说”,是关于各种外在条件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学说。它研究土壤与外在条件之间的发生学联系,揭示土壤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该学说最早由俄国著名科学家В.В.道库恰耶夫于19世纪末叶创立,其基本观点是:①土壤是一个独立的自然体,是母岩、有机体、气候、陆地年龄和地形等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②各成土因素是同等重要的、不可相互替代的。③成土因素的发展变化制约土壤的形成和演化。④成土因素在地表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并用数学式П=Х(К,O,Г,Р)Т,表示土壤与成土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中П—±壤,К—气候,O—生物,P—地形,T-时间。

在B·B·道库恰耶夫之后60年,著名的美国土壤学家H·詹尼引用了同样的数学式表示土壤和最主要成土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B·B·道库恰耶夫的学说得到后来的土壤学者的继承和发展。苏联杰出的土壤学家B·P·威廉斯提出了土壤形成的生物发生学观点,认为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生物因素起着主导作用;还提出土壤是人类劳动的对象和劳动的产物的论点。H·詹尼则指出,生物起主导作用并不是千篇一律的现象。

成土因素学说自B·B·道库恰耶夫创立至今,已成为现代理论土壤学最重要的部分。1.2主要成土过程

主要成土过程包含着土体内矿物的形成和破坏(如粘化过程、富铁铝过程、灰化过程、漂洗过程和潜育过程);有机质的积聚和分解(如始成过程、有机质累积过程);元素的交换和迁移以及土体结构的形成和破坏(如钙化过程、盐化过程、碱化过程和淋溶过程)。

(1)始成过程。生物开始在裸露岩面或风化的崩解物上着生,并进行生物累积,是土壤发育的开始。

(2)淋溶过程。可溶性盐类和其他弱移动物质(包括粘土矿物和有机化合物)由土体内淋失或从上部土层淋洗到下部土层。

(3)粘化过程。一定深度土层在特定的生物、气候条件下,原生矿物分解变质形成次生矿物在原地聚积(残积粘化),或表层粘粒向下移动淀积,形成粘粒累集的粘化层(淀积粘化)。

(4)灰化过程。在强酸性淋溶作用下,土壤中矿物遭受破坏,铁、铝和有机质发生化学迁移形成淀积层,二氧化硅在表层残留,形成灰白色的淋溶层(称灰化层)和铁、铝氧化物与有机质的淀积层。

(5)富铝化过程。它是指土壤在形成中土体脱硅富铝铁的过程。在热带亚热带湿热气候条件下,土壤形成过程中原生矿物强烈的分解,盐基离子和硅酸大量的淋失,铁铝锰在次生粘土矿物中不断形成氧化物而相对积累。由于铁的染色作用,土体呈红色,甚至出现大量铁结核或铁磐层。

(6)钙化过程。在弱淋溶条件下,易溶性盐大部分被淋失,硅铁铝氧化物基本未动,钙、镁等盐类就地累积或沿剖面移动并发生淀积,生成石灰层或石膏层。

(7)盐渍化过程。地表水、地下水和母质中所含易溶性盐分,在强烈蒸发下,于地表或土体中聚积形成盐化层。

(8)碱化过程。在季节性积盐和脱盐频繁交替下,钠离子或镁离子在土壤胶体交换位

上的累积,形成碱化层(或钠质层)。

(9)潜育过程。长期水分过饱和,铁锰化合物在嫌气条件下还原,使土壤形成灰蓝色至青灰色层次或具红棕色锈斑、锈纹和铁锰结核层。

(10)漂洗过程(或白浆化过程)。季节性上层滞水,引起土壤表层铁锰还原并随水侧向流失或向下淀积,部分则在干季就地形成铁锰结核,使表层逐渐脱色,形成粉沙含量最高、铁锰含量贫乏的淡色白浆层。

(11)潴育化过程。指土壤形成过程中的氧化还原过程。主要指在直接接受地下水浸润的土层中,由于地下水位雨季升高,旱季下降,土层干湿交替,引起土壤中的铁、锰等物质处于还原和氧化的交替状态。土壤渍水时铁、锰被还原,土体水位下降时,铁、锰氧化积淀,形成一个有锈斑锈纹、黑色铁锰结核的土层。

(12)泥炭化过程。有机质以植物残形式的积累过程,主要发生在地下水位接近地表或地表积水的沼泽地段,湿生植物因厌氧环境不能彻底分解而累积于地表,形成了泥炭,有时可保留有机体的组织原状。

(13)腐殖质化过程。在生物因素作用下,土体中尤其是土体表层进行的腐殖质积累过程。是最普遍的一种成土过程,它使土体发生分化,在土体上部形成一个暗色的腐殖质层。

(14)人为熟化过程。指在人类的合理耕作、利用改良及定向培育下,使土壤向着肥力提高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1.3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土壤是地理环境统一体中一个组成要素。土壤形成开始于有有机体生长的陆地表面岩石风化物上,这些有机体在生命活动中,进一步分解了岩石,并从中吸收和集中必需的矿质养料,同时使陆地表层富有植物营养元素和岩石所没有的含氮有机化合物,所以土壤与岩石有本质的区别。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土壤还与水圈、大气圈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土壤在地理环境中总是处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的界面上,而且成为它们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反过来又对这些圈层产生影响,于是土壤圈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对生物圈的影响支持和调节生物过程;提供植物生长的养分、水分与适宜的理化条件;决定自然植被的分布;土壤圈中的各种限制因素对生物起不良的影响。

2.对大气圈的影响影响大气圈的化学组成、水分与热量平衡;吸收氧气,释放CO2、CH4、H2S、氮氧化物和氨气,这对全球大气变化有明显的影响。

3.对水圈的影响影响降水在陆地和水体的重新分配;影响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水平分异及水圈的化学组成。

4.对岩石圈的影响作为地球的“保护层”,对岩石圈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以减少其遭受各种外营力的破坏。

由于土壤圈所处的特殊地位,它成为地球上生物与非生物发生强烈交互作用的基地。土壤圈内的各种土壤类型、特征与性质,都是过去和现在大气、岩石,水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记录与反映,它们对研究土壤圈在自然与人为作用影响下的变化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七章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1.1生物群落

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群落指生物经过对环境的适应和生物种群间相互适应而形成的比种群更复杂更高一级的生命组织层次。

1.1植物群落

在特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植物种类组成和一定的外貌及结构与环境形成一定相互关系并具有特定功能的植物集合体。

1.1顶级群落

一个地区的植物群落,在没有外来因素的干扰,通过顺行演替,最后会发展成为与当地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结构稳定的群落,这种演替到最后阶段的群落叫做“演替顶极”或顶极群落。

1.1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即当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内各组成成分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能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相等,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受到外来干扰时,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初始的稳定状态。在生态系统内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能量与物质输入、输出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

1.1生物多样性

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的总称。分为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1.2植被类型

藻类:苔藓植物、维管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1.2生态系统的组分和结构

生态系统的组成分为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非生物成分

太阳能、水、无机盐、空气、有机质、岩石等,是维系生命生存的支持系统

2、生产者(producer)

各种绿色植物,蓝藻,也包括化能合成细菌与光合细菌,它们都是自养生物。

生产者在生物群落中起基础性作用,是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它们将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同化,同化量就是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维系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其中,各种绿色植物还能为各种生物提供栖息、繁殖的场所。

3、消费者(consumer)

消费者指依靠摄取其他生物为生的异养生物,消费者的范围非常广,包括了几乎所有动物和部分微生物(主要有真细菌),它们通过捕食和寄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能量,其中,以生产者为食的消费者被称为初级消费者,以初级消费者为食的被称为次级消费者,其后还有三级消费者与四级消费者,同一种消费者在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可能充当多个级别,杂食性动物尤为如此,它们可能既吃植物(充当初级消费者)又吃各种食草动物(充当次级消费者),有的生物所充当的消费者级别还会随季节而变化。

4、分解者(decomposser)

分解者又称“还原者”它们是一类异养生物,以各种细菌和真菌为主,也包含屎壳郎、蚯蚓等腐生动物。

分解者可以将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无生命的复杂有机质(尸体、粪便等)分解成水、二氧化碳、铵盐等可以被生产者重新利用的物质,完成物质的循环,因此分解者、生产者与无机环境就可以构成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

一个生态系统只需生产者和分解者就可以维持运作,数量众多的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起加快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作用,可以看成是一种催化剂。

生态系统的结构:

1、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一些生物有机体通过食物关系彼此连接而成的一个物质与能量流通的系列;从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能量大约损失90%,一般仅3—5个环节;分为捕食食物链和碎屑食物链。

2、食物网生态系统中常常若干个食物链同时存在,这些食物链上的动物常既吃植物又吃其他几种动物,而它本身又可能被几种不同的消费者所食,各个食物链彼此交织、错综连结成复杂的能力与物质流通的网络;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主要指食物网;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越长,食物网结构越复杂,抵御外界干扰能力和稳定性就越强。

3、营养级在食物网中,凡是以相同方式获取相同性质食物的植物类群或动物类群可以成为一个营养级;一般有3—5级,级数越低,被捕食的可能性越大,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殖能力也越强。

污染物通过食物链产生逐级富集现象,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所含的污染物数量和浓度越大,从而严重危害高营养级的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人体健康。

1.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Direct Value):是人们直接收获和使用生物资源所形成的价值。

2、间接价值:与生态系统功能有关。

3、选择价值或潜在价值:为后代人在利用生物多样性方面提供选择的机会。

1.3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陆地生态系统主要以大气和土壤为介质,生态环境极为复杂。从炎热的赤道到严寒的两极,从湿润的近海到干旱的内陆,形成各种各样的陆地生态环境。按其生境特点和植物群落的生长类型,又可分为荒漠、冻原、草原、森林等生态系统。

1、森林生态系统

世界森林面积约3.3 × 107 km2 ,占陆地面积的 22 % 。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气候地区。按地带性的气候特点和相适应的森林类型,可分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北方针叶林等。

① 热带雨林分布于赤道及其两侧的湿润热带地区,是目前地球上面积最大、对维持人类生存环境作用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一是南美洲的亚马逊盆地;二是非洲的刚果盆地;三是东南亚一些岛屿,往北可伸入我国西双版纳和海南岛南部。分布区的气候特点是:高温、高湿、常夏无冬,年降雨量超过 2000 mm ,且分配均匀,无明显旱季。热带雨林的优异生态环境,使之具有极为丰富的物种,层次结构也很复杂。初级生产者以高大乔木为主,并附有多种木质藤本及其它附生植物。消费者有各种大型珍贵动物,如长颈鹿、象、猴、蟒等,鸟类和昆虫的种类数量都很丰富。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中、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刚果盆地、南亚等地区。中国云南、台湾、海南及澳大利亚局部地区也有分布。(如图)

②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指分布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并以壳斗科、章科、山茶科、木兰科等常绿阔叶树种为主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它是亚热带大陆东岸湿润季风气候下的产物,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东岸北纬22°~ 40°之间。常绿阔叶林分布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少雨而寒冷,春秋温和,四季分明。常绿阔叶林的结构较之热带雨林简单,高度明显降低,乔木一般分为两个亚层,上层林冠整齐,一般高 20 m 左右,很少超过 30 m ,以科斗壳、樟科、山茶科常绿树种为主;第二亚层树冠多不连续,高 10 ~ 15 m ,以樟科、

杜英科等树种为主;灌木层较稀疏;草本层以蕨类为主。藤本植物与附生植物仍常见,但不如热带雨林繁茂。

③ 温带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又称夏绿林,分布于中纬度湿润地区。分布区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8 ~ 14 ℃,年降雨量 500 ~ 1000 mm ,且多集中在夏季,土壤为褐色土和棕色森林土,较为肥沃。这类森林主要分布于北美中东部、欧洲及我国温带沿海地区。落叶阔叶林,夏季盛叶,冬季由于寒冷树木叶子枯死并脱落。初级生产者主要是各种以落叶方式越冬的落叶树种,如栎、檬、桦等。林下常有一个明显的灌木层和草本层。消费者多为松鼠、鹿、狐狸、狼、和鸟类等。

④ 北方针叶林(又称泰加林)主要分布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和高海拔地带,面积约

1.2 × 107 km2 ,仅次于热带雨林。分布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凉爽而冬季严寒,植物生长期短,年降雨量一般为 300 ~ 600 mm ,在季风所及范围或山区可达 1000 mm ,土壤为棕色土,土层浅薄,由于气候严寒,土壤有永冻层,不适于耕作,所以自然面貌保存较好。初级生产者多为云杉、冷杉、松树等,结构比较简单,林下常有耐阴的灌木层和适于冷湿生境的苔藓层。消费者有兔、鹿、鼠和鸟类,还有名贵的皮毛兽,如貂、虎、熊等。

此外,在各类森林过渡地带,还有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等。

2、草原生态系统

全世界草原面积约 3.2 × 107 km2 ,占陆地面积 21% ,主要分为热带稀树草原(又称萨王纳)和温带草原两种。

①热带稀树草原分布在干湿季对比非常明显的热带地区。主要见于东非、南美巴西高原和印度等地。我国云南一带干热河谷、海南岛北部和台湾西南部也有类似的群落分布。这些地区终年温暖但雨量分配不均匀。年均温约18-24℃,年降雨量500-1500毫米。形态:萨王纳群落以高达1米以上的旱生禾草为主要成分所组成的草被层占优势,在这种草被层的背景上散生着一些旱生矮乔木,它们常常具有分枝多的丛生树干和扁平的伞状树冠,叶小坚硬,常绿或落叶。特点:由于禾草的生产力高以及植被稀疏开旷等特点,所以在干扰较少的热带稀树草原中常有大量有蹄类食草哺乳动物,如非洲萨王纳群落中的斑马、长颈鹿等。还有一些大型食肉动物如非洲狮等。热带稀树草原的生产力比雨林低,平均约为0.5-3克/米2·天

②温带草原草原生态系统所处地区的气候大陆性较强、四季分明、夏季温暖、冬季严寒,降水量较少,年降水量一般都在250-450毫米,而且变化幅度较大,多集中在夏季。在世界上有三大区域,即欧亚草原和北美草原和南美草原。我国草原属欧亚草原区一部分。

初级生产者的组成主体为草本植物,这些草本植物大多都具有适应干旱气候的构造,如叶片缩小,有蜡层和毛层,借以减少蒸腾,防止水分过度损耗。草原生态系统空间垂直结构通常分为三层:草本层、地面层和根层。各层的结构比较简单,没有形成森林生态系统中那样复杂多样的小生境。消费者主要是适宜于奔跑的大型草食动物,如野驴和黄羊。小型种类如草兔、蝗虫的数量很多。另外还有许多营洞穴生活的啮齿类,如田鼠、黄鼠、旱獭、鼠兔和鼢鼠等。肉食动物有沙狐、鼬和狼。肉食性的鸟类有鹰、隼和鹞等,除此而外的鸟类主要是云雀、百灵、毛腿沙鸡和地鵏。它们之中有的栖居于穴洞之中。

从总体情况看,草原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远不如森林生态系统,但食物网的结构也很复杂。对光能的利用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高,通常为0.1-1.4%左右。水常常是草原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全世界草原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的均值为500g/m2·a,但水分不足的温带干旱地区却只有100-400g/m2·a,水分较充足的亚热带草原,可提高到600-1500g/(m2·a)。草原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最高水平可达3000-4500g/(m2·a)。

草原退化、碱化和沙化、气候恶化以及严重的鼠害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是人类对草原不合理利用所造成的生态恶果。草原退化的标志之一是产草量的下降。

3、荒漠、冻原生态系统

荒漠和冻原面积约5 × 107 km2 ,约占陆地面积的30 %。荒漠生境的特点是水分稀少,年降雨量低于 250 mm 。依据温度状况不同,又可分为热荒漠和冷荒漠。热荒漠主要分布在高气压的亚热带和大陆性气候特别强烈的地区。初级生产者多为旱生和短命植物,主要是半灌木和草本植物。冷荒漠主要分布在极地或高山严寒地带,环境条件极为恶劣,植物种类贫乏,多呈垫状或莲座状生长,分布非常稀疏。由于气候严寒,生长期短,一年生植物难以开花结实,故几乎所有植物都是多年生的。荒漠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主要是蝗虫、啮齿类小动物和鸟类等,它们都具有适应水分稀少的特殊能力。

冻原分布在高纬度地带和高山树线以上。总的特点是气候严寒(最热月平均温度不超过10 ℃),生长期短(不超过两个月),离地面不远就是永冻层,夏季土壤仅解冻到15 ~ 20 cm 深处。冻原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森林绝迹,但在过渡地带,可有片断森林出现,称为森林冻原。初级生产者以苔藓和地衣为主,也分布有一些草类和矮小的木本植物。消费者有驯鹿、北极狐、北极熊、鼠、迁移鸟类和昆虫等。

第八章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1.1地域分异&1.1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territorial differentiation,rule of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包括纬度地带性(地带性规律)和非纬度地带性(非地带性规律,包括气候干湿分异和垂直带性分异)两类。

1.1土地

一般认为土地是地理环境(主要是陆地环境)中由相互联系的各自然地理成分所组成,包括人类活动影响在内的自然综合体。

1.2自然区划的原则

①发生统一性原则即必须保证每一个自然区具有发生上的统一性;

②相对一致性原则区域特征的相对一致性,即强调区间的差别性;区域特征一致性的相对性质,表明自然区本身存在着一个等级系统,高级区可划分为若干中等区,后者又可划分若干低级区;不同等级自然区的一致性有不同标准。

③空间连续性(区域共轭性)原则要求所划分的区域作为个体保持空间连续性,不可分离,也不可重复。这是区划地域类型的本质区别所在。

④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并不对立,相辅相成。

1.2垂直地带性地域分异有哪些特征?

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气温随之降低,从而使自然环境及其成分发生垂直变化的现象,称为垂直带性或高度带性。形成垂直带的基本条件是构造隆起的山体,而其直接原因是热量随高度的迅速降低(每千米下降-6℃)。只要山体有足够的高度,自下而上便可形成一系列的垂直自然带。

垂直带的数量和顺序等结构型式,称为垂直带谱。一个山体或一条山脉可以有多个带谱。垂直带谱的起始带称基带。垂直带谱的性质和类型主要取决于带谱所处的纬度地带性和非纬度地带性中的位置,即基带座落的具体地点,以及山体本身的特点,如相对高度与绝对高度、坡向、山脉排列形式及局部地貌条件的变化等。

从低纬至高纬地区,随着基带的更替及其带幅的变小,带谱的性质也随之变化,带谱结构也逐趋简单。垂直带从基带至永久冰雪带的更替,其中热量的变化类似于基带至极地的水平更替,但两者递变的成因和梯度是不同的。垂直带的温度随高度递减不是因太阳光线入射角的变化而导致太阳辐射量和气温的降低,而是因长波辐射的热辐射随高度而迅速加强而导

致辐射平衡和气温的下降。垂直带随着高度的增加,因大气厚度、密度及尘埃和水分减少,太阳辐射和光照反而增强。所以高山与高纬地区的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是有所不同的。垂直带的温度梯度变化比纬度水平变化大一百倍左右。在高差几千米之内便可出现从热带至极地的极大变化。

山麓所在的水平地带叫做基带,基带以上各垂直带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构成垂直带谱。垂直带谱的性质:

1、基带是海洋性纬度地带,垂直带谱也将具有海洋性质,即各类森林在带谱中占显著优势;反之,如基带为荒漠或半荒漠带,则垂直带谱呈大陆性特征,即森林带完全缺失或带幅十分狭窄。

2、垂直带谱中不出现比基带纬度和海拔偏低的带。

3、垂直带谱上部是否出现高山冰雪带,取决于山地海拔是否突破当地雪线高度。

4、山地垂直带在数千米的高度完成了水平地带需要数千千米才能完成的地带更替,但他并不是纬度地带的缩影。

5、同一山地的不同地段和坡向,带谱组成或同一垂直带的分布高度都有很大差别。

1.3如何进行自然区划

对每一个自然地理区域都可以采用向上而下的划分或自下而上的结合这两种自然区划方法。前者是通过对地域分异各种因素的分析,在大的地域单位内从上至下或从大至小揭示其内在的差异,逐级进行划分。后者是通过连续的组合、聚类,把基层的较简单的自然地理区域合并成为比较复杂的较高级的地域。前者通常采用地理相关法和主导标志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后者主要在土地类型制图的基础上,把地域结构上和发生上有空间联系的相毗邻的地域合并起来,成为具有完整地域结构的各个区域。这种方法简称类型组合法。

无论采用那种区划方法,首先都必须注意到地域结构的层次性,即存在不同等级的自然地理区域,确定各地域之间的层次关系,并建立区划的等级系统。其次,须重视各层次、各区域单位中的地域结构研究,即注意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物质和能量运动在空间上的联系性,以及其发生发展上的共同性。最后,根据上述的区域层次关系和结构上相联系性质和特点,确定划区的具体指标和标志,划出各区域的界线。

1.3地带性学说

1、形成背景

《禹贡》、希帕库、《大唐西域记》、沈括《梦溪笔谈》、AF布申、A洪堡和F李希霍芬2、本质含义

BB道库恰耶夫是地带性学说的创立者。1899年他用俄文发表的《关于自然地带的学说》和1900年用法文发表的《土壤的自然地带》包含了对这一学说的最完整、最全面和最明确的论述。

道库恰耶夫地带性规律学说的要点:

①太阳辐射能是自然带和自然地带形成的能量基础;

②由宇宙—行星因素如日地距离、地球形状和黄赤交角等引起的太阳辐射在地表不同纬度区域的不均匀分布,是形成自然带和地带的动力学原因;

③带和地带只在理想状况下呈东西方向延伸,并具有环球分布的特点,同时沿南北方向发生更替;

④地带性规律并非唯一的空间地理规律,客观上应存在另一种规律。

3、近期发展

①查明了不仅自然地理要素如地貌、水文、气候、土壤、植被和动物界具有地带性特征,

而且这些要素组成的自然地理环境整体也具有地带性,从而形成一系列大致呈东西向延伸的地带性自然区域;

②由陆地扩展到海洋,并在海洋发现大量地带性证据;

③突破了单纯考虑热量的局限性,发现了水分尤其是水热组合关系在地带和亚地带地域分异的重要关系;

④揭示了内陆和沿岸纬度地带谱全然不同的事实,修正了自然地带环球分布的观念;

⑤确认了非地带性区域内仍有地带性分异存在,被称为带段性分异;

⑥许多学者致力于地带性规律的量化和模型化研究。牛文元。

1.3地理地带性

由于地球作为一个行星所具有的形状和运动特性,以及它在宇宙中的位置,致使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匀而引起的地域分异,称为地带性。太阳辐射能的地带性分布直接、间接地反应在地球表面各种过程中。

1、纬向地带性首先反映在大气过程中。热量带影响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降水量及降水季节不同。可见,气温与降水都与纬度相关(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气温),因而地球表面就存在自赤道到两极的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气候带。气候的纬向地带性分异往往成为导致其他自然要素纬向地带性分异的主导因素。

2、土壤和生物(首先是植物)的纬向地带性更是地带分异的集中表现和具体反映。不同地域的特定水热组合长期与地表物质作用就形成该地域中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

土壤的纬向地带性表现在土壤的水热和盐分状况、淋溶程度、腐殖质含量、种类和组成等方面。与此相联系,风化过程和风化壳类型也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差别。

植物的纬向地带性最为鲜明,不同地带具有显著不同的植被外貌和典型植被型。植被的种类、组成、群落构造、生物质储量、生产率等也都受到地带性规律的制约。

不同的植物带内有相应的动物生活着。热带森林的猩猩、河马、亚热带森林的猕猴、灵鼠,温带森林的松鼠、黑熊,寒带森林的麇鹿、紫貂,以及极地冰原带的北极熊、海豹等都具有鲜明的纬向地带性差异。

3、大气降水是地表水来源的主要形式。由于不同气候带内降水量和降水季节不同,因而地表水资源分布及水文过程具有地带性特征。诸如径流的补给形式,流量的大小,流量的年变化;湖泊的热力状况,沉积类型,化学成分;沼泽的沼泽化程度,泥炭堆积程度,沼泽类型等等,都具有明显的纬向地带分异。

4、地貌纬向地带性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但是由于地貌的外营力因素具有纬向地带性,因此决定于外力作用的地貌特征都具有一定的纬向地带性。地貌的纬向地带性分异尤其与气候带相适应。在不同气候带内有不同的水热组合,促使外力作用的性质和强度发生变化。例如,寒冷气候以融冻风化为主,冰川作用突出;干旱气候以物理风化为主,风力作用、间歇性流水作用强烈,等等。因此一些外力地貌,如高纬地区的冰川和冰缘地貌、冻土地貌等也表现出一定的纬向地带性分异。

5、不仅陆地表面存在着纬向自然带,在海洋表面,由于水温、盐度以及海洋生物、洋流等都具有纬向地带性差别,因此在海洋上也可分出一系列纬向自然带。

835 自然地理学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 本《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地理学及相关分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地球与地质基础、大气与气候、海洋与陆地水、地貌、土壤基础与土壤地理、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综合自然地理研究。要求考生对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熟悉自然地理各分支部门的研究内容,对自然地理研究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然地理的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地球与地质基础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地球的运转 4.地理坐标 5.地球的圈层构造 6.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7.地壳的物质组成 8.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9.大地构造学说 10.火山与地震 11.地壳的演变 (二)大气与气候 1.大气的组成与热能; 2.大气水分和降水 3.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4.气候形成因子分析 5.气候变化 6. 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响应 (三)海洋与陆地水 1.地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 2.海洋起源与海水物理化学性质 3.海水的运动 4.海平面变化

5.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保护 6.河流,包括河流 7.湖泊与沼泽 8.地下水 9.冰川 (四)地貌 1.地貌的成因与类型 2.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 3.流水地貌 4.喀斯特地貌 5.冰川与冰缘地貌 6.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 7.海岸与海底地貌 (五)土壤基础与土壤地理 1.土壤圈的物质组成及特性 2.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 3.土壤分类及空间分布规律 4.土壤类型特征 5.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六)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1.地球上的生物界 2.生物与环境 3.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 4.生态系统 5.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 6.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7.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七)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1.自然地理的整体性 2.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3.自然区划 4.土地类型研究 5.人地关系研究 二、考试要求 (一)地球与地质基础 1.宇宙和天体;太阳和太阳系;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

(整理)中科院自然地理.

山地所2006年一、名词解释30分 河流 梯度风生态系统土壤机械组成滑坡 假整合 二、改错30分 1、关于生态系统的问题 2、关于山地气候的问题 3、关于土壤侵蚀因素的问题 4、季风的概念 5、地震的概念 6、成冰作用的问题 三、简答60分 1、西南地区的地貌、气候、植被特征 2、垂直地带性的概念及中垂直带谱的名称 3、台风(热带气旋)的概念、形成及分布,并说明其带来的危害 四、论述30分 1、泥石流滑坡的成因,分布规律的原因 2、森林的作用方面的论述 新疆所2003年 一名词解释 大气环流洪积扇土壤结构沙漠化植物群落定振波 俯冲型板块干洁空气雪线 潜水 二简答 1 简述地球的圈层构造。 2 图示大气的垂直分层。 3 简述地貌的成因。 4 简述主要的成土过程。 5 简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三论述 1 试述影响流域水量平衡的因素及水量平衡方程 2 论述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未来气候可能的变化新疆所2004年 一名词解释 承压水 雅丹 林德曼效率准平原 3S ENSO 生物圈种群 土地 流量 干燥度泥石流非地带性牛轭湖 二简答题 1、简述气候变化的原因 2、简述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简述自然区划的原则 4、简述大气中水汽凝结的基本条件 5、简述风蚀作用的过程 6、影响土壤发育的因素 三综述题 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 2、论述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在水土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调控对策新疆所2005年 一、名词解释(60分) 克氏力起沙风蛇形丘辐射雾河流袭夺悬移质灰化作用锢囚锋顶级群落石环 土地结构三角洲土壤肥力LUCC 二、简述 1.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15分) 2.简述水量平衡的通用方程及假设条件(15分) 3.简述经向地带性10分 4.简述河漫滩类型及地貌特征10分 5.简述群落的参数特征(15分) 三、论述 1. 土地荒漠化的特征及原因(20分) 2.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25分) 地理所2002年 一、名词解释(28分,每小题4分) 1.冷洋流与暖洋流 2.气团与锋 3.岩溶峰林与溶原 4.黑钙土 5.顶级群落 6.土地 7.地域分异 二、填空、选择题(20分,每小题5分) 1、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此时北纬30度的某地的昼长( )夜长,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 )度。 2、逆断层是指:①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②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③两盘沿着断层走向相对移动的断层。 3、阶地类型主要有:( )三种。 4、土壤粘化过程主要在( )气候条件下发生,壤粘化作用明显的土壤是( )和( )。 三、问答题(30分,每小题10分) 1、太平洋中低纬度的洋流有哪些?形成原因是什么? 2、秦岭对气候有哪些作用、影响? 3、垂直地带性地域分异有哪些特征? 四、分析论述题(21分,两题中任选一题回答。要求:观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过程符合

中科院地理所GIS历年真题

中科院地理所1997年GIS研究生入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拓扑关系 2.缓冲分析 3.关系数据模型 4.空间叠加 二、简答题 1、GIS的主要功能略 2、企业GIS系统的特色 三、问答题选2 1、GIS基本组成与主要应用领域 2、地理科学数据集成与管理 3、结合你的专业,谈GIS应用发展前景 中科院地理所1998年GIS研究生入学试题(包括答案)(这年的博硕一样的)一、名词解释 GIS——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的缩写指由计算机系统、地理数据和用户组成的,通过对地理数据的集成、超出、检索、操作和分析,生成并输出各种地理信息,从而为土地利用、资源管理、环境监测、交通运输、经济建设、城市规划以及政府各部门行政管理提供新的知识,为工程设计和规划管理提供决策服务。 空间拓扑叠加——即overlap,指针对多种类型输入数据层的某种函数的叠加运算,把分散在不同层上的空间、属性信息按相同的空间位置叠加到一起,合成新的一层,是GIS 中最常见的模型分析方法叠合过程,往往是对空间信息和对应的属性信息作集合的交、并、差、余运算,并可进一步对属性作其它的数学运算包括面与面、线与面、点与面的叠合也可分为简单的视觉信息叠合和较复杂的分类模型叠合。 数字地形模型——即Digital Terrain Model,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描述地面特性的空间分布的有序数值阵列。 二、简答 1、GIS构成 答:它由三个基本部分构成: (1)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部分包括数据输入设备数字化仪等)、数据存储和处理设备中央处理机CPU 和磁盘驱动器)、输出设备绘图仪、打印机等软件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软件、GIS 系统软件和应用分析软件。 (2)地理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实体一般包括三方面内容,即空间位置坐标数据、地理实体间的拓扑关系以及相应的属性数据和地理数据库管理系统组成。 (3)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人员和组织机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员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成功的关键,而强有力的组织是系统运行的保障。 另外,从系统的数据处理看,GIS 由5 个基本模块组成数据输入子系统、数据存储与检索子系统、数据处理与分析子系统和数据输出子系统组成。 1、关系数据库构成 2、栅格与矢量结构优劣比较

哈师大自然地理学考研复习材料

自然地理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其研究的空间范围既不是地球固体部分的最内部,也不是地球气体部分的最外层,而是接近地球固、液体表面,各圈层相互作用的、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上至大气圈对流层顶部,下至沉积岩底部)。 绪论 一、“地球表层”特征 ●地球表层是物质三态存在和相互转化的场所 ●地球表层是内外力相互作用的场所 ●地球表层是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的场所 ●地球表层是人类的生存环境 ●地球表层是循环发展的动态系统(包括地质大循环、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 二、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环境。它包括人类社会及其周围的各种地理事物,具有独特的地理结构和形式。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1. 自然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 自然环境根据其受人类社会干扰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两部分: ●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 ●人为环境(次生自然环境) ●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即指那些只受人类间接的或轻微影响的,而原有自然面貌基本上未发生明显变化的自然地理环境。 ●人为环境(次生自然环境),即指那些自然条件经受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地区。 2. 经济环境是经济活动的环境,包括自然资源、自然条件,产业结构及与经济有关的技术条件等。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地理环境。它主要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的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和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3. 社会文化环境是社会活动、文化活动的环境,包括人口、社会、国家、民族、民俗、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地域分布特征和组成结构,还涉及社会上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社会文化环境是人类社会本身所构成的一种地理环境。 第一章地球一、宇宙和天体 宇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物质世界,包含着无数的天体和极其广阔的空间。 天体:恒星、行星、环绕行星公转的卫星、流星、彗星、星云,以及存在于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星际物质,所有这些通称天体。 天体又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天文单位: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14960×104公里) 光年: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94600×108公里),是量度天体距离的单位。 太阳系包括8 个行星、50个卫星和至少50万个小行星,还有少数彗星。 太阳系中的行星(可分为两组): 地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体积小、平均密度大、自传速度慢、卫星数少) 木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体积大、平均密度小、自传速度快、卫星数多)

《自然地理学》重点课程工作总结

《自然地理学》重点课程工作总结 ? 一、课程建设规划落实情况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一门核心的专业必修课程,同时它又是后续专业课的重要基础课程。因此,在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上,主要依据就是:既要保证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又必须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课程建设规划要求和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本课程在内容的先进性设置,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比较合理,被学生普遍接受,总体效果良好。 1、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完美结合,充实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必须保证课程教学内容及实现手段的先进性,才能确保课程教学效果的优秀。在教学中,除了选择最新版的国家级优秀教材作为课程教材之外,在教学组织中,还注意及时将新的内容补充进来。在教学课时安排上,注重与已修相关课程的内容衔接,删减不必要的重复内容,留出适当的课时增加新的教学或讨论内容。在教学方式上,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对本课程时时进行更新的要求。针对多媒体教学手段易于实现内容更新与扩充的特点,本课程是我院较早应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实施教学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目前已实施了7 届本科教学。本课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CAI教学课件包含文字、声音、图表、动画演示等多项教学互动内容,加上主讲教师与学生的适时交流与启发,声情并茂,内容充实,进而保证

了教学内容的先进和教学效果的优良。另外,本课程准备在校园网上开辟课程主页,内容包括:课程简介、完整的CAI教案、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大纲,章节学习纲要、课程习题库、教学日历、考研试题、难点分析、课程人气统计等,同时利用校园网设置网上答疑、互动讨论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课程教学服务,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2、加强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在课程的教学管理方面,每学年都要进行课程期中教学检查,内容包括接受教学检查,小组听课,学生民主评议,教师自评工作总结等。通过教学检查,保证及时发现各种教学问题,并及时地加以改进或补充,保证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进而监督和保证课程的总体教学质量。在课程考试环节上,有完整的课程试题库,各年试题(A、B卷)以及有关院校近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等资料齐全,每学期期末考试采用课程组集体阅卷方式,并对试题及考试成绩都进行统计分析。 3、实验教学及野外实习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按照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程实验讲义完备,实验开出率达100%。在实验设备购置及实验环境建设方面,近年来学校投资力度较大,仪器设备总值由1995年的不到40万元增加到目前的268万元。有多名专职实验工作人员,负责进行设备维护、调试及相关的实验准备工作,并具备参与实验辅导工作的能力。授课教师全面负责实验课的教学组织和管理。 高度重视野外实习。在教学学时压缩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实验和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招收攻读博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实施细则 为进一步规范博士生复试工作,确保复试工作的有效性和公平、公开、公正原则,提高博士生招生工作质量,依据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大学有关硕士研究生招生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所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复试工作原则 1.强化复试工作,突出专业能力考核。突出考察考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特别注重对有特殊学术专长或有突出创新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并坚持择优录取、宁缺勿滥的原则。 2.坚持科学选拔。积极探索并遵循高层次专业人才选拔规律,采用多样化的考察方式方法,确保新生质量。 3.坚持公平公正。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坚持以人为本,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 4.坚持客观评价。对业务素质、综合素质、英语面试采取量化打分制。 二、复试工作的组织管理 1.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领导和统筹管理,组织开展复试各项工作,并对复试结果负责。 2.研究生部负责复试组织工作并对参加复试的教师和工作人员进行政策、业务、纪律等方面的培训,使其明确工作纪律和工作程序、评判规则和评分标准,增强参与复试人员的责任感,提高复试的公平、

公正性,确保复试工作质量。 3.博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实施细则、评分标准,已经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在复试中严格执行。 三、复试主要内容、方式 (一)主要内容 根据我所的学科特点,确定复试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专业素质和能力 (1)研究生阶段学习、论文、工作情况; (2)考核考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 (3)考核考生的创新意识和从事科学研究的潜能以及科研成果或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2.综合素质和能力 (1)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等(通过档案审查或政审形式进行,合格后发放录取通知书); (2)研究生(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 (3)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 (4)人文素养; (5)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3.英语听力、口语测试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15年推荐免试硕士生及直博生招生办法 推荐免试硕士生招生办法 一、申请条件 1、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限接收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具有推免资格和推免指标的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 2、自然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气象学专业可接收“211工程学校”具有推免资格和推免指标的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 3、申请人必须具有“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 4、在大学期间全部考试成绩优秀,没有重修、补考、不及格纪录。 二、申请程序 1、申请人查阅我所2015年硕士生招生目录,选择招生专业、招生方向、招生导师。 2、申请人登陆我所网站查看导师简介,按申请专业选择两位导师做为候选指导教师,与导师联系并征得导师的接收意向。 3、从我所网页下载并填写《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将该表及在校成绩单于2014年9月10日前寄达我所招办。 4、登录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网:(https://www.doczj.com/doc/626013414.html,/)的“网上报名”栏目进入“推免申请系统”即可填写申请表,请于9月10日前填写并提交。凡是通过系统成功提交申请的考生,系统会自动发送确认短信和电子邮件。在面试通知和拟录取确认环节也增加了相应的短信提示功能。请各位考生务必填写正确的手机号码和电子邮箱地址。 5、我所招办于9月中旬通知通过初审者来我所参加面试(包括英语测试、专业内容复试、心理测评和体检)。 三、申请时须提交的材料: 1、《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申请者提交的材料必须真实,申请表中内容不得为空,推免资格由学校所在教务部门盖章方才有效,不得以院(系)章替代。未能在申请表上盖章的,最迟于2014年10月15日补交。 2、在学期间成绩单原件(需加盖所在学校教务章或院、系教务章)。 3、六级证书或成绩单复印件。 4、身份证复印件。 5、院系辅导员推荐信 四、后续事宜 1、通过面试拟录取的推免生持我所正式接收函到所在学校的教务部门领取密号,按所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网报(全国统一网上报名),打印网报信息。 2、拟录取的推免生于11月10-14日参加网报现场确认。 3、拟接收的推免生于11月20日前向我所招办寄交由各省市招办盖章的《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直博生)登记表》及网报信息表,未能提交上述材料者将被取消录取资格。 4、2015年4月我所招办向拟接收推免生寄发《调档函》。

中科院各所自然地理考研真题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1号 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 自然地理学6554 8814 一、分析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课 二、分析植被对水循环影响的主要途径。院 三、根据蓄库不同,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主要可以分为几种主要类型?每种类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业 四、举例分析地方气候对地域分异的意义。200092 五、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2010年 纬度对流层季风河流地下水矿化度地貌土壤质地生物群落生态平衡地域分异规律 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土壤的一般形态自然区划的原则气候变化的原因水循环气候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25)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25)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所研究生试题自然地理学试题 2003年一名词解释 大气环流洪积扇土壤结构沙漠化植物群落定振波俯冲型板块干洁空气雪线潜水 二简答 1 简述地球的圈层构造。 2 图示大气的垂直分层。 3 简述地貌的成因。 4 简述主要的成土过程。 5 简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三论述 1 试述影响流域水量平衡的因素及水量平衡方程? 2 论述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未来气候可能的变化? 2004年 一名词解释 承压水雅丹林德曼效率准平原3S ENSO 生物圈种群土地流量干燥度泥石流非地带性牛轭湖 二简答题 1、简述气候变化的原因 2、简述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简述自然区划的原则 4、简述大气中水汽凝结的基本条件 5、简述风蚀作用的过程 6、影响土壤发育的因素 三综述题 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

2、论述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在水土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调控对策 中科院地理所自然地理 2004年 名词:1.生物圈2.气候3.太阳辐射4.降水5.径流6.风蚀作用7.植物群落8.土地退化9.土壤剖面10.地域分异规律 简答:1.气候变化 2.基本地貌类型 3.水量平衡 4.成土学说 5生态系统的组分与结构 论述:1.试述地带性学说 2.试述中国自然界的最基本特征 2005年 名词:1.矿物2.地下水的总矿化度3.季风4.河流5.地域分异规律6.生物群落7.对流层8.土壤9.(忘了)10.(忘了) 简答: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自然区划原则 3.土壤的物质组成 4.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5.影响地貌形成因素 论述:1.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科以及各学科的联系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自然地理 一、分析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30分) 二、简述土壤发育的气候因素。(30分) 三、举例说明陆地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格局及形成因素。(30分) 四、简述不同尺度的地域分异。(30分) 五、简述河流补给的形式及各自特点。(30分) 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1999年生态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综合自然地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节律性 2、地域分异 3、垂直带谱 4、自然区划

全国研究所代码 (标准)

研究所代码 代码研究所 80005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80007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80008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80009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80010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80012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80014 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 80017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80018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80019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80020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80021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80022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80023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80024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80025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80026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 80027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80028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80029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80030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80032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80033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80035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80036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80037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80038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80039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80040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80041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8004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80043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80045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80046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80053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80054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80055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80057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80058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80060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8006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科院地理所人文地理历年真题

中科院地理所人文地理历年真题 2005年 一、名词解释 1.产业集群 2.循环经济 3.区域增长极 4.区域协调发展 5.港口集疏运系统 6.持续农业 7.城市群 8.决策支持系统 9.断裂点理论 二、简答题 1、简要回答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内容及相应的指标 2、回答区域发展不同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类型 3、简述区域比较优势的综合定量评价方法 三、论述 谈谈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必要性及振兴重点的看法 2006年 一、名词解释 1.区域比较优势 2.能源弹性系数 3.区域经济一体化 4.产业集群 5.城市群 6.产业链 7.旅游市场预测 8.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9.决策支持系统10.绿色GDP 11.持续农业 二、简答题 1、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2、主导产业的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3、区域协调发展的含义及途径和方法 三、论述题 谈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看法。 2007年 一、名词解释 1.最优区位 2.港口集疏运体系 3.门槛人口 4.乘数效应 5.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6.区域规划 二、简述题 1、简述不同发展阶段对应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式 2、简述持续农业的内涵、目标与功能 3、简述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四大主体功能区及其涵义 三、论述题 1、论述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及对中国工业化的影响 2、论述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2009年中科院研究生院经济地理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产业集群 2、空间管制 3、区域创新网络 4、循环累计因果理论 5、农业生态系统 6、连接度 二、简述题 1、简述距离衰减原理的基本内容以及在产业布局中的应用。 2、试述中心—外围理论的核心观点。 3、分析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三、论述 1、试论述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2、试论述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的关系。

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

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竞争土壤肥力行星风系雅丹潜水 二、简述与分析题 1.分析气候作用对地貌形成的影响,举例说明干旱气候地貌的发育过程 2 何谓水量平衡?试推导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可用示意图) 3 简述厄尔尼诺现象,分析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4 举例说明自然区划应遵循的原则 5 简述我国西北干旱区荒漠生态系统的特点 三、论述题 运用自然地理学理论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趋势及对我国西北地区产生的影响,在对西北干旱区自然资源开发时,如何趋利弊害? 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季风水分循环河流阶地羊背石生态系统 二、简述 1 简述土壤资源的特点及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 试比较准平原与山麓面的异同 3 试述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它与城市生态系统有何不同? 4 试述形成地球分异的基本原因及中国的三大自然区分异的主导因素。 三、分析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及对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科里奥利力 2.板块构造学说 3.大气活动中心 4.温带气旋 5.河口三角洲 6.等流速公式 7.气候地貌叠置性 8.冰期与间冰期9.成土因素学说10.生态金字塔 二.简答题 1.简述自然土壤剖面构造及其特点。 2.陆地生态系统的纬度和经度地带性分布特点 3.海岸带的动力作用类型及其与海岸地貌的关系 4.岩溶作用的化学过程及影响岩溶地貌发育的主要因素 5.河流水位,流量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综述题 1.简述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2.地形对气候、植物、和土壤的影响作用 3.试论述河流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并举例说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招生试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招生试题 2002年生态学试题 1.恢复生态学的概念,生态恢复的途径 2.碳C、氮N的循环过程 3.生态系统的调控机制、正反馈、负反馈 4.健康生态系统的特征 5.能量流动速率,如何测定? 6.中国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7.尺度选择 2003年生态学试题 1.恢复生态学的概念,生态恢复的途径 2.陆地生态系统碳C、氮N的循环过程 3.生态系统健康 4.能量流动速率,如何测定? 5.生态系统建模有哪些步骤和主要环节? 6.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2005年 1.根据能量平衡原理和植物生理学角度,解释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水热流动的机制及调 控方法 2.决定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生物学过程 3.食物链结构与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4.用生态位(niche)的概念阐述中群间相互关系与资源利用策略 (生态位主要指某一物种或种群在生态系统内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最佳位置,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给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定位。生态位和种群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一个生态位只能容纳一个特定的生物种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随着系统的演替向顶极群落阶段发展时,其生态位数目渐增,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加,空白生态位逐渐被填充,生态位逐渐被饱和,从而构成复杂稳定和网络结构的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由于物种单一,生态位不饱和,是一种偏途顶极,当人为控制因素消除后人工生态系统易发生变化,是一种不稳定的生态系统。) 5.生态系统演替的不同阶段的结构与过程特征 6.气候变暖对植物分布、生产力和生态系统C/N循环的影响 7.从生态学角度说明一种环境问题(如荒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水体福营养化)的 发生机制,生态系统影响过程与治理措施 8.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概念及评估指标 2002年环境经济学试题 1.试述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缺陷

中国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考研)

中国地理名词解释 中国矿藏资源 大冶式铁矿:内生铁矿的一种,与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接触交代——热液铁矿床。 大红山铁矿(白云鄂博铁矿):内生铁矿的一种,与中性钠质或偏钠质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铁矿床。 攀枝花式铁矿:内生铁矿的一种,与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有关的岩浆晚期铁矿床。 宁乡式铁矿:外生铁矿的一种,属浅海沉积铁矿,以赤铁矿、菱铁矿为主,北方以宣龙式铁矿为代表,南方以宁乡式铁矿为代表。 綦江式铁矿:外生铁矿的一种,属海陆交互相和湖相沉积铁矿,以菱铁矿为主。 鞍山式铁矿:外生铁矿的一种,属前寒武纪沉积变质铁矿,以鞍山铁矿为代表。 石碌式铁矿: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富铁矿类型。 中国地貌与地质构造 红层地貌:是指中生代白垩纪—早第三纪,在几乎遍及全国的大小不同、数量众多的中、新生代陷落盆地中所堆积的一套陆相为主的红色岩系所构成的一种地貌类型。 马兰黄土:中国第四纪黄土分期名称之一(华北晚更新世黄土,典型的风力堆积物),标准剖面地点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川北山坡上,因附近清水河右岸有马兰阶地而命名。 雅丹地貌: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 丹霞地貌:暴露地表的为岩性较硬的砾岩、砂砾岩时,受断裂、垂直节理及流水切割等作用,形成峭壁悬崖、石峰林立的丹霞地貌(粤北仁化盆地的丹霞山最为发育,故有此称)。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黄土地貌:发育在黄土地层(包括黄土状土)中的地形,黄土是第四纪时期形成的陆相淡黄色粉砂质土状堆积物。风沙地貌:风力作用于地表,风力与沙质地表相互作用的产物。大尺度的形态有沙丘沙堆,平沙地。小尺度的形态有沙波纹,沙垄等。 中国近海 平原海岸:在沿海冲积平原和潟(xi)湖平原地区发育的海岸。 台湾暖流:黑潮暖流在台湾东北海域分出的一个分支,沿台湾岛向北流向东海北部。 黑潮:北太平洋亚热带总环流系统中的西部边界流,即日本暖流。由北赤道海流在菲律宾海域北转,主流沿台湾东岸、琉球群岛西侧流向日本东岸,在40°N附近再折向东去成为北太平洋暖流。 三角洲平原海岸: 淤泥质平原海岸: 生物海岸:由生物作用形成的海岸。如湿地沼泽海岸,红树林海岸,珊瑚礁海岸。 红树林海岸:热带、亚热带沿海由红树林群落与沼泽湿地相伴而形成的海岸,是热带、亚热带一种特殊类型的沿海湿地和生物繁殖、栖息地。 珊瑚礁海岸:热带、亚热带海洋中由造礁珊瑚的石灰质遗骸和石灰质藻类堆积而成的礁石海岸。 大陆岛:是大陆地块延伸至海中并出露水面的岛屿,其地质特征与相邻的大陆基本相似。 冲积岛:主要是由大陆河流和沿岸流所搬运的泥沙堆积而成的。 火山岛:是由海底火山喷发物质堆积而成的岛,主要分布在台湾的四周。 珊瑚岛:由造礁珊瑚虫的骨骸所构成的生物碳酸盐岛屿。 东海沿岸流:沿浙江和福建东岸流动的沿岸流。 黄海暖流:在东海东北部,济州岛以南,有一支沿西北方向进入南黄海的流动,海洋学上统称黄海暖流,是黑潮的一个分支。 中国气候 季风:由于大陆及邻近海洋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异而形成大范围盛行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具有这种大气环流特征的风称为季风。 蒙古高压:出现在蒙古—西伯利亚的半永久性冷高压,是极地高压带的一部分,在海陆热力差异作用下形成,是

自然地理学考研名词解释汇总(一)

自然地理学名词总汇(一) 1.地壳:是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在大陆上平均厚度35km,在大洋下平均厚5km。 2.克拉克值:把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即元素的丰度。 3.矿物: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矿物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构成地壳岩石的物质基础。 4.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岩石是地质作用的产物,又是地质作用的对象。根据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5.岩浆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6.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沉积岩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并有生物化石。 7.层理:是指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粒度、颜色等性质沿垂直于层面方向变化而形成层状构造,即表现出来的成层性。层理可分为: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等。 8.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动力引起的地壳机械运动,但经常涉及更深的构造圈。可使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形成各种地质构造,又称岩石圈的运动,可以促进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9.褶皱: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成为褶皱。褶皱能直接反映构造运动的性质和特征。基本形态有背斜和向斜两种。 10.断裂:岩石,特别是脆性较大和靠近地表的岩石,因所受应力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虽破裂但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滑动、位移的断裂构造叫做节理。岩块沿着断裂面有明显位移的则称

中科院835自然地理历年真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自然地理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气旋 2.降水 3.生物适应 4.三角洲 5.对流层 6.气候 7.生物圈 8.风蚀作用 9.河流阶地 10.第四纪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温室效应 2.季风气候 3.成土学说 4.土壤的一般形态 5.水分循环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生态系统的组分和结构 2.试述自然界的地理地带性 科目名称:自然地理学第1页共1页

2011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自然地理学(青藏所)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总辐射 2.板块 3.地域分异规律 4.水平气压梯度力 5.径流系数 6.冰盖 7.原生矿物 8.生物群落的演替 9.生态系统 10.土壤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大气分层的结构及特点 2.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3.河流补给形式 4.冰川形成的地貌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结合气候带与植物论述陆地生态系统的类型 2.青藏高原的形成对东亚气候格局的影响 科目名称:自然地理学(青藏所)第1页共1页

2011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自然地理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雾凇 2.生态系统 3.风化作用 4.变质作用 5.生物群落 6.大气环流 7.地轴 8. 9. 10.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水量平衡 2.基本地貌类型 3.土壤组成 4.生物群落分类 5.自然区划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土壤在地里环境中的作用 2.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科目名称:自然地理学第1页共1页

(完整word版)自然地理学_伍光和_考研复习资料

绪论 1、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 所谓地球表层是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而不包括地球高空和内部的地球表层。 2、地理环境和人类环境概念、区别 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球表层环境。它包括人类社会及其周围的各种地理事物,具有独特的地理结构和形式。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自然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中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又可分为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次生自然环境)。 经济环境: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地域综合体,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城镇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社会文化环境:人口、社会、国家、民族、民俗、语言、文化等地域分布特征和组成结构,还涉及各种人群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 人类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天然和人工改造过的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体。(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工环境)组成。 3、地理学的“三分法”、“三层次”和“三重性”划分的涵义 “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三层次”: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部门地理学 “三重性”:理论地理学研究,对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论进行重点阐述;应用地理学研究;区域地理学研究,即对特定区域进行具体描述。 4、自然地理学的分科及依据: 按照“层次性”观点,自然地理学分科涉及两个层次: 综合自然地理学(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以各部门自然地理学为基础,主要研究研究自然地理整体特征及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阐明这个环境整体的结构特征、形成机制、地域差异和发展规律。 部门自然地理学(sectorial physical geography)。分别研究组成地球表层物质系统的各种自然要素与过程本身,强调以某个要素为核心的分析与综合,包括的学科主要有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和生物地理学。 根据“三重性”的观点,无论部门自然地理学或是综合自然地理学都需要对其基本原理与方法、实际应用及具体区域等方面进行研究。 5、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 对象: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具有一定的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任务: ②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水文、地貌、土壤、生物)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 ②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动态过程,从整体上阐明其变化发展规律。 ③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划分,阐明各级自然区和各种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方向。

中科院地理所自然地理学考博水文学试题及参考答案整理4_水资源学与生态水文学

一、流域水文模型 简述流域水文模型的类型及其应用问题 水文模型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各有哪些作用? 论述流域水文模型的类型及其特征? 二、流域产流 流域产流过程及其方式有哪些? 我国南北方流域产流过程及其方式有哪些不同? 三、径流形成 影响径流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流域径流形成? 试述河川径流中的基流分割主要方法及研究基流的意义。 径流形成的基本原理及其影响条件。 四、下渗 影响下渗的因素由哪些? 五、蒸发能力 何为流域的蒸发能力?干旱和湿润地区的实际蒸发和蒸发能力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实际蒸发与蒸发能力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如何计算? 六、水文循环 如何理解水资源可再生(可更新)性?其意义是什么? 试述水量转化及其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试述流域水文循环过程及其科学问题。 论述流域水文循环和水量转化过程及其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七、水文学科理论 你认为生态水文学的科学问题有哪些 水文学的基础理论问题 水文学与水资源学的关系 八、人类活动对水文影响 试述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及其研究方法?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流域径流形成? 九、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 论述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及其对策。 论述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开发利用对策? 十、区域水文 分析流域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地下水径流、地下水排泄,以及地下水动态的影响因素? 如何理解湖泊、沼泽的水量平衡与调节作用? 十一、新技术方法

一、试题 你认为生态水文学的科学问题有哪些 水文学的基础理论问题 水文学与水资源学的关系 水文学与水资源学的关系 水文学主要是研究地球上水的起源、存在、分布、循环运动规律,水资源学主要研究水资源的形成、演化、运动规律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理论。水文学与水资源学即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水文学是水资源学的重要科学基础,水资源学是水文学服务于人类社会的重要应用。 水文学是水资源学的基础。从水文学和水资源学的发展过程看,水文学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而水资源学是在水文学的基础上,为了研究和解决日益窋的水资源问题而逐步形成的一个知识体系。因此,可近似的认为,水资源学是在水文学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从研究内容上看,水文学是一门研究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形成、运动规律以及相关问题的学科体系;水资源学主要研究水资源评价、配置、综合开发、利用、保护以及对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按照水资源的定义,水资源是指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世界上大量的水中只有一小部分可以划归为水资源的范畴,水资源学对水资源的研究是建立在水文学对地球上各种水体的研究的基础之上的。 水资源学是水文学服务于人类社会的重要应用。人们研究水文现象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利用水资源,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与管理等工作是水文学服务于人类社会的重要应用内容。水文学中的水循环理论支撑水资源可再生性研究,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依据。在对水资源进行量化进程中,根据水文规律和水文学基本理论,利用数学工具建立模拟模型,是水资源承载能力量化研究、优化配置量化研究的基础。由于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使水循环过程成为自然循环与社会循环的集合,在水资源配置、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等模型中,要充分体现这种集合,需要把水文模拟模型作为基础模型嵌入到水资源模型中。 对水文学若干基础研究领域的展望 1、气候变化对水文循环时空分布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将影响到大气、 海洋和陆地的相互作用过程。近20年来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水危 机和洪涝灾害与此有相当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由此引起的地球上 太阳辐射分布的改变将影响到自然的蒸发、大气中的水汽输送和降 水时空分布。水文学应对这种被称为大尺度水文学的科学研究作出 贡献。 2、水文时间序列演变机理及影响因子:水文时间序列的长期演变既有 确定性的一面,又有不确定性的一面,目前无论从哪个方面分析, 都至多只能识别水文时间序列的局部特性,而不能识别其全部特性, 因此水文时间序列的长期演变规律至今无法在衫精度范围内予以提 示。这也是水文中长期预测预报精度仍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的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