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复习课教案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复习课教案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复习课教案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复习课教案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复习课教案

学习目标:

1、文体复习:了解所学过的相关古文文体

2、思想贯通:了解中国古代的贬官文化与隐士文化

3、写作技巧: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4、文言基础:疑难句子及句式的翻译

学习重点:

人文文化熏陶,了解中国古代的贬官文化与隐士文化

学习难点:

疑难句子及句式的翻译

学习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古之中国,宦海沉浮,稍不留意,就遭贬谪。在数不清的遭贬人员之中,常有饱读诗书之人。贬了官,失了宠,摔了跤,悲剧意识来了,创作愿望和创作激情更加强烈了。由于对人事变迁和世态炎凉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创作出的作品往往更有意味和品位。屈原放逐,乃有《离骚》;司马迁被宫(比贬谪更残酷),撰成《史记》;李白流放夜郎,许多名诗传于后世;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便诞生了 '三吏'、 '三别';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写出了千古传诵的近体诗;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八记》流传千年;刘禹锡两度被贬,终成一代大家;苏轼乌台诗案,前后《赤壁赋》闪烁熠熠光华;欧阳修多次被贬,《醉翁亭记》等名作如雨后春笋……被贬官,是当事人的不幸,但却是中国文化的大幸,中国的文采华章因此更有了张力。

今天,我们就复习一下《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这些孤独而又高贵的灵魂,体验他们发自灵魂深处无奈而不屈的声音……

二、小组探讨

比较《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的异同。

提示: 1、文体都是“记” 2、作者同为贬官,对待被贬的态度有所不同

3、都有景物描写,作用不同 4 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不同

三、讲授新课

(一)复习“记”这一文体。

1、“记”是古代一种不定文体,一般来说,作者对现实生活中某件事有所感受,而后不拘一格的记下来,都可以称“记”。记可以全是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叙事、描写、议论相结合,如《岳阳楼记》。

2、学生回忆,梳理所学古代其他文体。

还学过“说”(《马说》《爱莲说》)、“序”(《送东阳马生序》)、“传”(《五柳先生传》)、“书”(《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铭”(《陋室铭》)、“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①“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_______,如《马说》《爱莲说》

②《五柳先生传》体裁是“传”,传记是一种用来______的文体,一般由别人代为记述,自述生平的叫___。本文是陶渊明托言“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际是作者的自传。

③《送东阳马生序》中“序”是一种文体,这是一篇___,是作者为同乡后学马生的_____,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种种艰辛勉励马生学习,文章质朴亲切,极为感人

④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____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用韵。

答案:①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②记载人物生平事迹自传

③赠序临别赠言④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

(二)讲述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与贬官文化

1、隐士文化(人生准则: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厌倦了世俗中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心境平和,淡泊名利,回归自然本性,或是在优美的大自然中忘记尘世的喧嚣。代表: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吴均(《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龚自珍(《己亥杂诗》)。

2、贬官文化(人生准则:“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兼济是终生的愿望,独善是无奈的选择。柳宗元支持“永贞革新”,结果是“二王八司马”,一同被贬的还有刘禹锡;庆历三年(1043),宋仁宗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庆历新政”未至一年,被贬邓州;庆历五年,欧阳修为范仲淹仗义执言,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滁州。

在任时门庭若市,被贬后门前冷落,“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唯一可以对话的是自然,是天地。他们纵情沉醉于山水,只是借山情水意来浇融心中的块垒而已。代表人物:柳宗元、刘禹锡、范仲淹、欧阳修、苏轼……

3、练习(学生小组讨论,或在相关的参考书上寻觅答案,力求理解)。

①如何理解《岳阳楼记》中的这“后乐先忧”?

②《醉翁亭记》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与《岳阳楼记》“后天下之乐而乐”中“乐”的内涵是否相同?

③《醉翁亭记》中如何理解'太守乐其乐'?

提示:

①作者参与政治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抑郁难平,凄苦是主要的感情基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在极度烦恼和压抑之中,在尘世中找到这样一块清静之地,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灵魂便得到净化和复归,破碎的心灵便得到片刻的抚慰,作者能不感到快乐吗?但这种快乐毕竟只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触景伤情,忧伤、悲凉即随之而来。

②不同,前为欣赏自然景物的快乐,后为国家富强,百姓富裕后的快乐。

③太守虽被贬,然仍励精图治,使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富足,太守为此而乐,与民同乐,乐其一也;而仕途失意,有志难伸,纵情山水,暂时排遣抑郁,乐其二也,热闹之中有着难言的寂寥。

(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1、学生分析两文中景物描写的写法(新授课之述备矣)。

2、老师分析两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①《岳阳楼记》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用相当多的篇幅描写岳阳楼的景色,但写景本身并不是目的,作者的真正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人生抱负,并以此规劝、勉励友人。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情景交融,为后文张本,引出议论,阐述作者抱负。

②《醉翁亭记》中记叙、写景、抒情相结合,景中处处有情,突出了主旨——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

3、小组合作练习

①大家已学过不少描写景物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描写山水的名句摘录下来,并选一两则加以赏析。

提示:如《桃花源记》中“桃源之美”,《三峡》中的山美、水美,《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游山西村》《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

②在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有不少通过写景抒情,来含蓄地表达作者政治上的失意和力图排解郁闷的心情。找出几篇这样的作品,结合有关背景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四)疑难字词句的翻译

出示练习,学生翻译,因以前讲授较细致,老师只做巡回指导。

1、通假字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2、词类活用

A、名词作状语

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②皆若空游无所依

④斗折蛇行,明灭可见⑤其岸势犬牙差互

⑥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⑦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B、使动用法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宾语前置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②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城居者未之知也。

4、修辞:(互文)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③朝晖夕阴,气象万千④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五)、名句背诵:

1、表现作者的远大抱负:

2、表现作者的旷达胸襟:

3、洞庭湖月夜美景:

4、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

5、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

6、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句子:

7、迁客骚人因己而悲的句子:

(六)、合作探究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拓展延伸

1、两篇散文语言优美,尤其是对偶句充分体现了汉语言的美感。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命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

2、依据文章内容,请对出下联。

上联: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下联:

3、请举出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

“水落石出”现在通常用来表示:

四、课堂小结

稻梁发酵以成美酒,少材躬压以成犁辕。范仲淹这些皇宫大臣,在漫长的遭贬过程中受着无理的制约,甚至是无情的摧残,但偏偏成就了另一番学业,那酵成的美酒芳香诱人,那躬成的犁辕带着信念走向春的田野划出美丽的诗文。忘掉仕途的坎坷,抛弃命运的舛错,抚琴吟曲,品酒评诗,也不失为一种极致的风景;更可敬的是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了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的楷模。

五、作业:课外文言文阅读两则

(一)范仲淹罢宴

范文正公守邠(bīn)州,暇日率僚属(下属的官吏)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cu ī dié丧服)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jí急迫地)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fènɡ)敛棺槨(下葬的物品)皆所未具。公怃然(失意的样子),即彻(通“撤”)宴席,厚赒(zhōu救济)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1.从上文中摘出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的有关词

句。

2.《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谪守“江湖之远”的滕子京之邀而写的,既为劝诫对方也有自勉之意。根据这篇短文所叙的故事,你对“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句话的意思,有什么新的理解?

(二)大龙湫袁枚

未到三里外,一匹练从天下,恰无声响。及前谛视,则二十丈以上是瀑,二十丈以下非瀑也,尽化为烟,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为杨白花。既坠矣,又似上升;既疏矣,又似密织,风来摇之,飘散无着;日光照之,五色佚丽,或远立而濡其首,或逼视而衣无沾。其故由于落处太高,崖腹中洼,绝无凭籍,不得不随风作幻,又少所抵触,不能助威扬声,较石梁绝不相似.大抵石梁武,龙湫文;石梁喧,龙湫静;石梁急,龙湫缓;石梁冲荡无前,龙仇如往而复:此其所以异也.初观石梁时,以为瀑状不过尔尔,龙湫可以不到;及至此而后知耳目所未及者,不可以臆测也.

3.解释下列加点词

及前谛视 ( ) 也 ( ) 或远立而濡其首( )

以为瀑状不过尔( )

4.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大龙湫恰无声响飘散无着的原因

②游览大龙湫给作者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

5.'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这句话中用到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用。

教学反思:

读过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命运心常戚然,无论隐居还是被贬,其实都是一种无奈,但艰难困苦,玉汝乃成,正是这种无奈,使得他们的人生放射出熠熠的光华。而初中所选的课文又多此两类文章,若想读懂这些文章,并能发掘文中深层意蕴,首先要“知人论世”,对作者和作品的相关背景有所了解,并且不拘一人一时,把零散的知识点连缀起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因此,我把给学生人文文化熏陶,讲清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与贬官文化作为本课的重点。

在复习过程中,还应注意知识之间的互融性,注意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基础知识部分“文体复习”和“疑难字词句复习”采取练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牢记,由于本教案不是侧重于基础知识点的复习,所以疑难字句只要学生心中有数就算达到目的了。写作方面主要复习了景物的写法及作用,如果再与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联系起来就更好了,可又不容易找到这种古散文与现代小说的结合点,只好作罢。作业中两个课外文言阅读,一个侧重思想,一个侧重基础知识,都是对本文学习目标的巩固。

“边讲解边练习”的教学方式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达到牢固把握语文基础知识和深入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目的,至于成效如何,只能是因人而异了。

《醉翁亭记》公开课教案

《醉翁亭记》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内容,掌握写作思路。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 3、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 过程与方法: 1、采用旅游赏景、依图配文、看图纠错等形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疏通文意,进而掌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2、采用研讨的方式了解作者寄寓在文中的思想感情和政治理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探寻古人足迹,感受祖国美丽山水风光和灿烂的文化,理解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2、指定两名学生担任导游,搜集相关资料: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欧阳修的生平经历,思想;滁州地理环境、琅琊山、醉翁亭的图文介绍;与《醉翁亭记》相关的小故事。 3、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春暖花开的季节,正是外出旅游踏青的好时机。前面两节课我们游赏了清幽寂静的小石潭,观赏了行为壮丽的岳阳楼,今天老师再带大家去安徽滁州的醉翁亭去游览一番。 2、出示作者简介,学生填空。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旧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 畅达,抒情委婉。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庆历5年( 1045),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政治改革,上疏为其辩解而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二年,写了本文。欧阳修写此文时不过3 岁,文中所说“年又最高”“苍颜白发”,都是夸张的写法。 3、虽然现在我们身处教室,无法亲临安徽滁州,但有一件法宝可以帮助我们。是什么法宝呢?对,想象。我们就以《醉翁亭记》为基础展开想象,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北宋庆历年间的安徽滁州,去饱览醉翁亭风光,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 二、神游醉翁亭,疏通文意。 (一)、检查预习 同学们,今天我们终于和“梦幻旅游公司”联系好了,在公司导游的带领下,一同去欣赏醉翁亭的美丽风光。在出发之前,我要先来验收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成果。 1、屏幕出示生字词,学生自读后指名读,齐读。 2、请同学们齐诵课文。(配乐) 3、既然同学们都准备好了,那我们就事不宜迟,有请导游—— 导游1:各位旅客大家好,欢迎大家乘座我们“梦幻旅游公司”的大巴,再过几分钟,我们就要到醉翁亭风景区了,我们已经为大家做好了游览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为了不耽误大家的时间,我们直接在导游的带领下去领略醉翁亭的风光。

岳阳楼记知识点梳理全

《岳阳楼记》知识点梳理(全) 一、文学常识 1、本文作者_________,_________(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2、从本文看“记”是一种兼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表达方式的文体。 二、音形互写 谪.()守朝huī()夕阴薄暮míng míng() yín()雨霏霏 hào皓()月宠辱xié()忘浩浩汤汤 ..()属.予作文()岸芷汀.兰() 三、根据课文填空 1、表现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赞美滕子京政绩卓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是: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喜-----___________________ 5、表现古仁人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描写景物中有声有色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静结合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 四、加点字解释 朝晖.大观.属.予作文以.记之微.斯人春和景.明增.其旧制.前人之述备.矣南极.潇湘连月不开.山岳潜.形 登斯.楼也去国 ..怀乡沙鸥翔集.长烟一.空把.酒临.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居.庙堂之高吾谁与归. 薄.暮冥冥日星隐耀.宠辱偕.忘或.异二者之为.微斯人 .. 越明年 ..百废具.兴浊浪排.空进.亦忧退.亦忧 五、一字多义 1、以属予作文以.记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则然则.何时而乐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极感极.而悲者矣此乐何极.南极.潇湘 4、或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 六、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 2.先.天下之忧而忧 3.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4.然则北.通巫峡 七、划分停顿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八、翻译句子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3、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4、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5、微斯人,吾谁与归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7、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 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醉翁亭记教案设计导语

【篇一】醉翁亭记教案设计导语《醉翁亭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一些常用实词的含义及个一些虚词的用法。 2、指导学生朗读,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熟读成诵。 能力目标 1、学习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体会醉与乐的关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的旷达情怀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及其积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2、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政治理想和流露出的复杂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渲染气氛 杜甫说“文章憎命达”,这话充分地说明了文章与生活处境之间的尴尬关系,这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悖论。一般情况下,文章写得好的人,他的生活景况都不太顺畅。因而又有人说愤怒出诗人,孤独出诗人等等,不一而足。我们今天要学的《醉翁亭记》就是欧阳修被贬官滁州时写下的传世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庐陵(今

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甲科,历任翰林学士、枢密使、参知政事、兵部尚书等,卒赠太子太傅,谥文忠。有政治抱负,早年追随范仲淹,要求改革时弊,富国强兵;晚年反对王安石新法,趋向保守。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视内容,反对浮靡,并积极培养后进,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等皆出自他的门下,成为宋代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被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诗词、史传等都有相当成就。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朋党论》《醉翁亭记》《秋色赋》等尤为著名。其诗平易舒畅,风格与散文相近;其词表现了风流蕴藉的情调。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为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简便灵活的形式。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六一词》存世。 2、关于写作背景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曾参加了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推行“庆历新政”,不久在政敌的打击下,改革失败,范仲淹等降调外任。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作为执政者的反对派,有很多政见要说,有满腹的抑郁不平要发泄。但现在只能从侧面含而不露地表示。本文与作者同一时期写的另一 (1)陈述(用于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琅琊也。 (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教案及反思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复习课教案 学习目标: 1、文体复习:了解所学过的相关古文文体 2、思想贯通:了解中国古代的贬官文化与隐士文化 3、写作技巧: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4、文言基础:疑难句子及句式的翻译 学习重点: 人文文化熏陶,了解中国古代的贬官文化与隐士文化 学习难点: 疑难句子及句式的翻译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古之中国,宦海沉浮,稍不留意,就遭贬谪。在数不清的遭贬人员之中,常有饱读诗书之人。贬了官,失了宠,摔了跤,悲剧意识来了,创作愿望和创作激情更加强烈了。由于对人事变迁和世态炎凉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创作出的作品往往更有意味和品位。屈原放逐,乃有《离骚》;司马迁被宫(比贬谪更残酷),撰成《史记》;李白流放夜郎,许多名诗传于后世;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便诞生了 '三吏'、 '三别';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写出了千古传诵的近体诗;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八记》流传千年;刘禹锡两度被贬,终成一代大家;苏轼乌台诗案,前后《赤壁赋》闪烁熠熠光华;欧阳修多次被贬,《醉翁亭记》等名作如雨后春笋……被贬官,是当事人的不幸,但却是中国文化的大幸,中国的文采华章因此更有了张力。 今天,我们就复习一下《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这些孤独而又高贵的灵魂,体验他们发自灵魂深处无奈而不屈的声音…… 二、小组探讨 比较《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的异同。 提示: 1、文体都是“记” 2、作者同为贬官,对待被贬的态度有所不同 3、都有景物描写,作用不同 三、讲授新课 (一)复习“记”这一文体。 1、“记”是古代一种不定文体,一般来说,作者对现实生活中某件事有所感受,而后不拘一格的记下来,都可以称“记”。记可以全是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叙事、描写、议论相结合,如《岳阳楼记》。 2、学生回忆,梳理所学古代其他文体。 还学过“说”(《马说》《爱莲说》)、“序”(《送东阳马生序》)、“传”(《五柳先生传》)、“书”(《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铭”(《陋室铭》)、 “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①“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_______,如《马说》《爱莲说》 ②《五柳先生传》体裁是“传”,传记是一种用来______的文体,一般由别人代为记述,自述生平的叫___。本文是陶渊明托言“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际是作者的自传。

中考复习知识点梳理之《岳阳楼记》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国君忧虑。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6.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居.庙堂之高则忧居.十日,扁鹊复见C.不以.物喜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D.宴酣之乐.而乐.亦无穷也 文章理解与感悟 (一)各段内容: 第一段: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政绩很好)和作记的缘由(朋友托付)。 第二段:概括描绘岳阳楼周围洞庭湖的美景,指出迁客骚人欣赏此景后的不同心情。

第三段:写迁客骚人在阴冷的天气里,自己的心情也很悲凉。 第四段:写迁客骚人在晴暖的天气里,自己的心情也很欣喜。 第五段:把迁客骚人两种天气条件下的两种心情和古仁人之心作对比,抒发了作者的阔大情怀和政治抱负。 (二)文章内容及主题: 本文通过迁客骚人登楼时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抱负。 1.赞美滕子京政绩的文字是“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越明年”表示时间不长却政绩卓著,不可缺)表明作者写作缘由的句子是“属予作文以记之”,“前人之述”指的是“唐贤今人诗赋”,从空间上写洞庭湖胜境的语句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从时间上写洞庭湖气象万千的语句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用原文回答) 2.联系下文三、四段谈谈"览物之情"包含哪些感情?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迁客骚人在阴冷的天气里登上岳阳楼后的悲凉心情,在晴暖的天气里登上岳阳楼后的欣喜心情。 共同特点是人物的心情随天气的变化而或喜或悲。 3.写出描写“巴陵胜状”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结构,学习本文写景与抒情自然结合的方法,理解景物描写作用。 2、理解作者游览山水的乐趣及其与民同乐的情怀。 3、学习掌握文章中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法。 教材分析: 这篇著名的游记,是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所作。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因此在课堂上要牢牢抓住“乐”这条主线,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脉络。抓住了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也就能顺利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这样的学习也帮助学生理解了“醉”与“乐”之间的关系这个难点。 本文采用了叙事与写景、抒情相结合的写法。要引导学生理解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感,领会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对于作者情感的理解,可以说是学习的难点所在,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被贬的经历,体会本文抒发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韵味浓郁,流畅优美,从容婉转。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因此诵读、背诵是教学的重点之一,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积累重点的实词、虚词及名句。 教学设想: 《醉翁亭记》是一篇美文,应注重语言的品味与诵读,积累文言词句,通过示范朗诵、自读和齐读等环节,掌握“也”和“而”字的语气,了解本文语言骈散相融,节奏富于变化的写法。 本课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先读懂课文,解决文言知识的问题,再理解鉴赏文章内容,两者彼此关照,相辅相成,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醉”字为切入点,理解“乐”的情怀。化繁为简,抓住贯穿全文的主线——“乐”字,并采取知人论世的教学方法,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被贬的经历,帮助学生体会“乐”的情感,体会作者文中蕴含着的“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教学课时:

醉翁亭记教案导语

【篇一】醉翁亭记教案导语《醉翁亭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一些常用实词的含义及个一些虚词的用法。 2、指导学生朗读,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熟读成诵。 能力目标 1、学习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体会醉与乐的关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的旷达情怀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及其积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2、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政治理想和流露出的复杂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渲染气氛 杜甫说“文章憎命达”,这话充分地说明了文章与生活处境之间的尴尬关系,这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悖论。一般情况下,文章写得好的人,他的生活景况都不太顺畅。因而又有人说愤怒出诗人,孤独出诗人等等,不一而足。我们今天要学的《醉翁亭记》就是欧阳修被贬官滁州时写下的传世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庐陵(今

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甲科,历任翰林学士、枢密使、参知政事、兵部尚书等,卒赠太子太傅,谥文忠。有政治抱负,早年追随范仲淹,要求改革时弊,富国强兵;晚年反对王安石新法,趋向保守。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视内容,反对浮靡,并积极培养后进,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等皆出自他的门下,成为宋代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被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诗词、史传等都有相当成就。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朋党论》《醉翁亭记》《秋色赋》等尤为著名。其诗平易舒畅,风格与散文相近;其词表现了风流蕴藉的情调。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为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简便灵活的形式。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六一词》存世。 2、关于写作背景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曾参加了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推行“庆历新政”,不久在政敌的打击下,改革失败,范仲淹等降调外任。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作为执政者的反对派,有很多政见要说,有满腹的抑郁不平要发泄。但现在只能从侧面含而不露地表示。本文与作者同一时期写的另一 (1)陈述(用于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琅琊也。 (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

岳阳楼记知识点归纳

《岳阳楼记》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 1、本文出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苏州吴中区)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死后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二、基础知识(一)字音梳理 谪()守朝晖()夕阴霏霏()薄暮冥冥()霪()雨心旷神怡()皓()月 宠辱偕()忘潜行()浩浩汤汤()潇()湘属() (二)词语梳理【通假字】百废具兴具:jù俱,全部。属予作文以记之属:zhǔ嘱,嘱托。 【古今异义词】 1、增其旧制。(制古义:规模今义:制度) 2、气象万千。(气象古义:景象今义:天气)3、去国怀乡。(国古义:国都今义:国家)4、至若春和景明。(景古义:日光今义:风景) 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古义:曾经今义:品尝) 6、微斯人。(微古义:没有今义:微小) 7、属予作文以记之(作文:古义:写文章今义: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 【一词多义】 1、夫(1)其夫呓语(丈夫)(2)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叹词)(3)予观夫/若夫淫雨霏霏(那) 2、去(1)则有去国怀乡(离开)(2)日始出时去人近(距离)(3)公然抱茅入竹去(方向) 3、和(1)至若春和景明(和煦)(2)政通人和(和乐)(3)天稍和(暖和) 4、开(1)连月不开(放晴)(2)开我东隔门(打开)(3)旁开小窗(设置)(4)林霏开(消散) 5、则(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是)(2)然则北通巫峡/然则何时而乐(那么)(3)则有去国怀乡/则有心旷神怡(就) 6、观(1)予观夫巴陵胜状(看)(2)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7、极(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尽)(2)感极而悲者矣(极点)(3)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穷尽) 8、薄(1)薄暮冥冥(动词,迫近)(2)锦衾薄(单薄)(3)妄自菲薄(轻视、看不起) 9、或(1)而或长烟一空(有时)(2)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10、一(1)一碧万顷(数词)(2)长烟一空/传一乡秀才观之(全)(3)在洞庭一湖(整个) 11、以(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2)属予作文以记之(来)(3)全石以为底(把,用) 12、通(1)北通巫峡(通向)(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3)政通人和(顺利) 13、为(1)或异二者之为(心理活动)(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对、向) (3)为嵁,为岩(成为)(4)全石以为底(做) 14、空(1)而或长烟一空(消散)(2)皆若空游(在空中)(3)浊浪排空(天空) 15、霏(1)若夫淫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2)林霏开(雾气) 【重点词语】1、增其旧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增:增加。制,规模。 2、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 3、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晖,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此则:这就是。之:的。大观:雄伟景象。 5、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备,详尽。 6、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 7、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 8、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9、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 10、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11、何极:哪有穷尽。 12、樯倾楫摧:桅倒下,桨断折。 13、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14、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即在轻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15、微斯人:没有这种人。微,无、没有。 16、吾谁与归: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 17、百废具兴。废:荒废了的事业 18、浩浩汤汤。汤汤:水大的样子 19、日星隐曜。曜:光辉 20、登斯楼也。斯:这21、则有心旷神怡。旷:开阔旷达。怡:和悦月份 22.乃重修岳阳楼。乃:表示两事相承,可译为“于是”“就”“便”。23.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

《醉翁亭记》学案

《醉翁亭记》学案

《醉翁亭记》学案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把握以下内容 1.熟读课文,注意文中“也”“而”的作用,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感情。 2.借助注释、工具书,试自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中的成语。 3.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试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文学常识 欧阳修,字,号,晚年又号,北宋卓越的、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创作实绩灿烂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三、字斟句酌 1.给下列字添加注音 滁()壑()琅玡()()潺()僧()辄()暝()伛偻()()洌()蔌()弈()觥筹()()翳() 四、翻译课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 秀者,琅玡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第二课时 1、复习提问 2、翻译课文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 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新人教版初中语文《醉翁亭记》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初中语文《醉翁亭记》精品教案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2.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 3.积累文言词汇,朗读并背诵全文。 4.学习课文写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2)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思想,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 教学准备 1.准备课文的朗读录音带。 2.将本课知识点制作成多媒体。 3.学生准备汉语词典、文言文词典等工具书。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学明确目标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

亭记》。 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编者评语:一上来不必告诉学生,应让学生在后边的阅读中体会品味) 二、整体感知自学指导 1.听读。 (屏幕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 2.正音。 (屏幕出示下列字词,请学生读准字音) 滁()壑()琊()潺()酿() 僧()辄()霏()暝()洌() 蔌()弈()翳()射()觥() 3.了解作者:《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江西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四岁丧父,家境贫寒,母以荻杆画地教读。24岁考取进士,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任职,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早年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革。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岳阳楼记》知识点梳理

《岳阳楼记》知识点梳理 一、基础知识: 1、作家作品: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本文选自《范文正公集》。 2、重点字词: 第一段: 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守:指做州郡的长官。 巴陵:郡名,即岳州,治所在现在湖南岳阳。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1045 越:超过,过了。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通:顺利。 和:和乐。 具:通“俱”,全,皆。 乃:于是。 增:扩大。

制:规模。 属:通“嘱”,嘱托。 作文:写文章。 记:记叙。 第二段: 胜状:胜景,好景色。 衔:包含。吞:吞吐。 浩浩汤汤(shāng:水波浩荡的样子。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横:广远。 际涯:边。( 际涯的区别: 际专指陆地边界; 涯专指水的边界 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晖:日光。气象:景象。万千:千变万化。 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备:详尽。 然则:虽然如此,那么。 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 极:尽。

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 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 会:聚集。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览:看。 异:不同 第三段: 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下文的“至若”同此。“若夫”近似“像那”,“至若”近似“至于”。 淫雨:连绵的雨。 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开:放晴。 阴:阴冷。 浊:浑浊。 排空:冲向天空。 日星隐曜: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 曜:光辉 岳:高大的山。 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

醉翁亭记教案3篇

醉翁亭记教案3篇 醉翁亭记教案一 教学目的: 一背诵全文。 二基本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设想: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重点放在熟读和背诵上,同时能够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基 于此,本文教学从熟读课文起始,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对课文大 意有个初步感知;然后,指导学生以二人小组和全班讨论的形式,疏 通全文大意。这是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对于基本理解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目的,拟化繁为简,抓住贯穿全文的主线--“乐”字,体会作者文中蕴含着的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学生能对此有所体会或了解,即达到这一教学目的。 拟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一熟读课文;疏通全文大意。 二抓住“乐”字,基本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看“阅读提示”,了解作者欧阳修和本文写作背景;了解本文 主要内容。 二读课文。

△教师范读,或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 △教师提出下列字词,请学生读准字音。 方法:出示卡片或小黑板。 滁()壑()琅琊()潺() 酿()僧()辄()霏() 暝()朝()而往伛偻() 洌()蔌()射者中()弈() 觥筹()翳() △学生试读课文。 要求:放声读书。 △学生互读课文。 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请一位学生读书,集体纠正读音。 (或请四位学生,每人读一段) [说明]从正音入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是为了熟悉课文内容。以上学生已经听读了两遍,自己读了两遍,对课文内容大致了解了一些。本文语言浅易,熟读利于疏通全文大意。 三疏通全文大意。 △二人小组,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句,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醉翁亭记教案设计

28醉翁亭记欧阳修 彭秀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把握作者的思路,理出文章线索。 2、体会作者的旷达胸襟,学会正确看待挫折。 3、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诵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掌握全文的脉络并理解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理解本文从“乐”和“醉”中所抒发的“与民同乐”的思想。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教材分析: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的作品。作者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贬,但表现出了观达的情怀。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又自得其乐,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儒家仁爱的社会理想把对山水对民众的爱倾注到这篇酒后的记游文字中,如诗如画。是一篇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文章。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2、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3、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教学难点: 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生字:滁chú壑ha琅琊lánɡyá潺chán酿 niànɡ僧 sēn 辄 zh?暝 mínɡ朝而往 cháo ?r wǎnɡ伛偻yǔlǚ a蔌sù射者中 shazhězhōnɡ觥筹ɡōnɡchóu 翳yì 2、重点词: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树木)茂盛的样子。 ②有亭翼然而临于泉上者: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③名之者谁:为……命名④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⑤野芳发而幽香:香花⑥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 ⑦伛偻提携:指老老小小的行人。⑧宴酣之乐:尽兴地喝酒 ⑨觥筹交错:酒杯;酒筹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刚学了《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发生了什么事啊? 学生: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师:对,那滕子京是为何被贬的? 生:支持范仲淹的改革 师:没错,我们知道范仲淹因为实施政治改革得罪了当权派而在被贬谪邓州,被贬谪邓州的第二年,也就是庆历六年,范仲淹写下了《岳阳楼记》,寄托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也在同一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同一年,欧阳修也在滁州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三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旧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 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2 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分辨,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知州。被贬后,欧阳修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欧阳

《醉翁亭记》复习课

《醉翁亭记》复习课 复习目标 1.复习文学常识。 2.掌握词语解释和词义辨析:通假字、多义词、其他重点实词。 3.掌握重点语句的默写、翻译和理解。 4.根据文章结构图理解文章思路,体会作者的情感。 复习方法自主记诵、巩固练习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复习第一轮----过课本,本课是指导学生巩固记忆文学常识,字词的理解,句子的翻译与文本内容的理解。学生有一半的基本识记巩固掌握,但对虚词的理解尚有困难,对主题的理解应用尚待通过大量的练习指导掌握。 复习重点 1.掌握文学常识,词语理解,重点语句的默写、翻译和理解。 2.根据文章结构图理解文章思路,体会作者的情感。 复习难点:词义辨析,尤其是一词多义,虚词的理解。 多媒体辅助工具 ppt 教学过程 一、明确复习目标 二、学生自由识记知识点。 (可以依照课本注释记忆,也可以识记导学案) 三、检查落实知识点(笔试)。 1.本文的作者是(),()代()家,文章节选自《》 2.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 3.文中描写山间早晚景色的句子是,。 4.描写四时景色的句子是,,,。 5.文章的主旨句是。 6.写出文中的成语:、、(不少于3个) 四、巩固练习 (一)基础落实 1.解释红色的字词。 ①.环滁皆山也。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③.云归而岩穴暝 ④.至于负者歌于途 ⑤.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2.解释各组中加色的字词。 ⑤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溪而渔 ⑥醉翁之意不在酒 出乎意料 ⑦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去世 / 人去楼空 不知去向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水山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5)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6)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7)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4.中考链接(2009海南、湖南、北京等省市中考题选) 1)解词: 环滁皆山也。环:_______________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______________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_________________ 作亭者谁者:_________________ 临溪而渔渔:_________________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晦:_________ 行者休于树于:_____________ 云归而岩穴暝暝:_____________ 佳木秀而繁阴秀:_________________ 2)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①环滁皆山也②四面竹树环合 B. ①名之者谁②有仙则名 C.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②临溪而渔 D. ①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②寓逆旅 3)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①往来而不绝者②绝巘多生怪柏 B. ①太守自谓也②太守谓谁 C.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②佳木秀而繁阴 D. ①峰回路转②山回路转不见君 (二)理解文章思路,体会作者的情感 1.课文内容回顾 2.中考链接 1)理解题: 湖南: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三段的段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浙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阅读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复习知识点

《岳阳楼记》知识汇总 一、文学常识: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江苏省吴县)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死后谥(shì)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本文选自《范文正公集》 二、按原文填空: 1、描写洞庭湖全景(或“岳阳楼之大观”、或“巴陵胜状”)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概括迁客骚人览物之“悲”的句子: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3、概括迁客骚人览物之“喜”的句子: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4、阐述古仁人之心内涵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作者的政治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作者的旷达胸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赞颂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8、作者作记缘由:属予作文以记之。 三、注音: 谪(zhé)守属(zhǔ)予(yú)作文浩浩汤汤(shāng) 淫(yín)雨霏霏(fēi)日星隐曜(yào) 樯(qiáng)倾楫(jí)摧 薄(bó)暮冥冥岸芷(zhǐ)汀(tīng)兰宠辱偕(xié)忘嗟(jiē)夫(fú) 四、解释词语: (一)通假字 1.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托付) 2.百废具兴(通“俱”,全,皆) (二)一词多义 观:或: 1)予观夫巴陵胜状:看1、而或长烟一空:有时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景观2、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极:空: 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尽 1.浊浪排空:天空 2)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穷尽 2. 长烟一空:消散 3)感极而悲者矣:十分 通: 1.政通人和:顺利 2 ,北通巫峡:通向 (三)词类活用 1.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醉翁亭记》中考复习教学案(知识点梳理)

《醉翁亭记》中考复习教学案(知识点梳理) 一、基础知识。 (一)文学常识。 1、《醉翁亭记》体裁:游记散文,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文皆好,散文成就最高。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理论,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2、宋仁宗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等人的政治改革,得罪了当权派,被贬为安徽省滁州知州。被贬后,他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即被贬的第二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 (二)全文翻译。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许多山峰,树林、山谷尤其秀美,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谷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水声潺潺,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出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中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客人到这里来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最大,所以自己取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文】像那太阳出来后树林中的雾气消散了,云雾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明或暗,变化不一,是山间早晚的景象。野花开放而散发出清香,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浓郁的绿阴,风高霜洁,水位下降露出了水里的石头,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象。早晨进山游玩,傍晚回去,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啊。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至于那些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着歌,游玩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叫着,后面的人回应着,老人和儿童往来不绝的,是滁州人来山里游玩。到溪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水酿成酒,泉水清香酒味清醇。山珍野菜,杂乱的地摆放在席前,这是太守举办的野宴。宴会饮酒的乐趣,不是在于音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取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时起时坐,欢呼叫嚷的,是宾客们正在欢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宾客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不久,傍晚的太阳将要落山,人影散散乱乱,这是太守回去,宾客跟随着下山。在枝叶茂密成荫的树林中,鸟儿到处鸣叫,这是游人离开了,禽鸟在欢乐。可是禽鸟(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人们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写文章记述这件乐事的人,是太守啊。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啊。 (三)文言词语 1、词语解释。 1.环滁皆山也(环:环绕。皆:副词,都。) 2.林壑尤美(壑:山谷。尤:格外,特别。) 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茂盛的样子。深:幽深。秀:秀丽。) 4.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泻:飞泻。于:从) 5.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6. 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临:居高面下。) 7.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给……命名。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8. 饮少辄醉(辄:就) 9. 故自号曰醉翁也(故:因此,所以。号:取号,名词用作动词。曰:叫做。)10.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11.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领会。寓:寄托。)12.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若夫:像那。林霏:树林中的雾气。霏,原指雨、雾纷飞,此处指雾气。开:消散,散开。)13.云归而岩穴暝(归:聚拢,聚集。暝:昏暗) 14. 晦明变化(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晦,昏暗。)15. 野芳发而幽香(芳:香花。发:开放。)16.佳木秀而繁阴(佳:好。秀:茂盛,繁茂。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17. 风霜高洁(风高霜洁。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18.至于负者歌于途(至于:连词,在句首,表示两段的过渡,提起另事。歌:唱歌。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19. 行者休于树(休于树于:在。)20.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伛偻:腰弯背曲,这里指老年人。提携:搀扶,带领,这里指小孩子。绝:断。)21.溪深而鱼肥(临:到。渔:捕鱼。)22. 山肴野蔌(肴:野味。野蔌:野菜。蔌:菜蔬。) 23. 杂然而前陈者(杂然:众多而杂乱的样子。陈:摆开,摆放,摆设。) 24.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尽兴的喝酒。丝:弦乐器。竹:管乐器。这里代指音乐。)

《岳阳楼记》考点知识点梳理打印版+答案版

《岳阳楼记》知识点梳理 一、作者作品。 《岳阳楼记》选自___ 。作者_ __(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__政治家、文学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有《范文正公集》传世。所作的文章富有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家傲》,诗《江上渔者》等等。 二、文体常识。 记:“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三、写作背景 《岳阳楼记》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像,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拥有宽阔的胸怀。 四、内容概括。 课文第一段,简要记叙作记的缘由、背景,为后文埋下伏笔。第二段,概括描写由岳阳楼、洞庭湖的景色并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第三、四段分别描写阴晦和晴朗时的景色,自然地引出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感情。由这两段描写,引出最后第五段的议论,点明文章的主旨。 五、字音字形(给加粗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滕谪日星隐曜 浩浩汤淫薄雾冥 偕樯倾楫岸芷汀

心旷神怡宠辱xié(朝hu 薄暮míng míng皓 属予作文樯倾楫摧( 六、词语汇总 (一)重点词语释义 (二)通假字 1.百废具 2.属 (三)古今异义 1.气象万千(___________) 2.微斯人(____________) 3.去国怀乡(___________) 4.春和景明(___________) (四)词类活用 1.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_________) 2. 百废具兴(_________) 3. 北通巫峡(_________) 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一词多义 1.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