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1.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认识: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画角: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例:

2.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

(1)直角的判定:与三角尺上的直角进行比较。

画直角:

①先画一个点作为直角的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出发画一条笔直的线作为直角的一条边;

②将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与这个点重合,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线重合;然后从这个点出发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笔直的线;

③最后,标上直角符号。

(3)锐角都比直角小,钝角都比直角大。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很全)

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知识归纳 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 一、会认读 池塘 脑袋 灰色 教师 教书 捕捉 迎面 阿姨 乌龟 敲鼓 头顶 二、会背会写 1、两条 成就 哪里 宽广 头顶 眼睛 肚皮 孩子 跳高 已经 自己 2、多音字: 教ji āo 书sh ū 教ji ào 师sh ī 教ji ào 室sh ì 3、睛(眼睛) 晴(晴天) 请(请客) 清(清凉) 情(友情) 哪(哪儿) 那(那里) 孩(孩子) 该(应该) 4、近义词:快活——快乐 已经——曾经 反义词: 快活——痛苦 5、(披着)衣裳 (甩着)尾巴 (鼓着)眼睛 (露着)肚皮 (大大)的脑袋 (长长)的尾巴 (碧绿)的衣裳 (雪白)的肚皮 (带刺)的铠甲 (快活)地游来游去 第二课: 我是什么 一、我会读 晒太阳 水滴 溪水 奔跑 淹没 没有 冲毁 房屋 猜测 二、会背会写 1、变成 北极 一片 傍晚 海洋 工作 破坏 带给 2、级(年级) 旁(旁边) 做(做作业) 极(北极) 傍(傍晚) 作(作业) 昨(昨天)

3、反义词:好——坏温和——暴躁 4、雨(落)下来冰雹(打)下来雪花(飘)下来 (发动)机器(淹没)庄稼(灌溉)田地(冲毁)房屋(大大)的脑袋(长长)的尾巴(碧绿)的衣裳 (雪白)的肚皮(带刺)的铠甲(快活)地游来游去 越-----越------:越飞越高越走越远越长越大越来越快 有的…..有的……还有的:下课了,同学们有的打球,有的跳绳,还有的在跑步。 第三课:植物妈妈有办法 一、会读:植物旅行准备纷纷刺猬底下低头炸开离开 观察认识粗细得到 二、会背会写(背诵课文) 1、办法如果脚下更加娃娃皮毛知识 2、娃(娃娃)法(办法)如(如果) 洼(水洼)去(来去)她(她们) 3、多音字:为(四海为家)(为了)降(降落)(投降) 4、近义词:如果——假如办法——方法仔细——细心 反义词:降——升轻——重粗心——细心 语文园地一:书上所有词语认背、造句古诗默背 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一、会认的词语(只认读,不抄写) 沙滩一艘军舰帆船稻田翠竹队员铜号手掌着装耐力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易读错的字 帆(fān)船铜号(hào)梧(wú)桐 松柏(bǎi)绿装(zhuāng)桦(huà)树水杉(shān)世(shì)界锦(jǐn)鸡 飞翔(xiáng)深处(chù)猛(měng)虎百灵(líng)麦(mài)苗蚕桑(sāng)上场(cháng)虽(suī)然农事了(liǎo) 二、易写错的字 孔:第三笔是提。 桥:乔的第一笔是撇,不要写成横。 壮:右边是士,不是土。 化:右边的撇要露出头。 六:最后一笔是点。 季:第一笔是撇。 忙:最后一笔是竖折。 三、会认的字。 滩(tān)(沙滩)(河滩)(险滩) 艘(sōu)(一艘) 军(jūn)(军队(军人)(军舰) 舰(jiàn)(军舰)(舰队)(兵舰) 帆(fān)(帆船)(扬帆) 稻(dào)(稻田)(稻草)(水稻) 翠(cuì)(翠绿)(青翠)(翠竹) 梧(wú) 装(zhuāng)桦(huà)(梧桐) (装点)(装扮)(春装)(桦树)

耐(nài)(忍耐)(能耐) 守(shǒu)(坚守)(守住)(守卫) 疆(jiāng)(新疆)(疆土)(疆域) 银(yín)(白银)(银子)(银灰) 掌(zhǎng)(手掌)(巴掌)(掌心) 世(shì)(世界)(世人)(在世) 界(jiè)(世界)(界限)(边界) 雀(què)(麻雀)(孔雀)(雀跃) 锦(jǐn)(锦缎)(锦衣)(锦绣) 雄(xióng)(雄伟)(雄壮)(雄心) 鹰(yīng)(老鹰)(雄鹰)(飞鹰) 翔(xiáng)(飞翔)(翔实)(游翔) 雁(yàn)(大雁)(飞雁)(雁行) 猛(měng)(猛烈)(凶猛)(勇猛) 灵(líng)(机灵)(灵活)(百灵) 休(xiū)(休息)(休养)(午休) 蝴(hú)(蝴蝶) 蝶(dié)(蝴蝶) 麦(mài)(小麦)(麦子)(大麦) 苗(miáo)(树苗)(禾苗)(幼苗) 桑(sāng)(桑叶)(桑树)(采桑子)场(chǎng)(场所)(操场)(广场) 谷(gǔ)(稻谷)(谷物)(五谷丰登)粒(lì)(豆粒)(一粒)(米粒) 虽(suī)(虽然)(虽说) 了(liǎo)(完了)(了解)(了如指掌)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文章摘要: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依课本结构编排,分八个单元,分别罗列各个单元的基本知识点。本资料着重突出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辅佐以基础的字词句知识。对于复习、应考,本份资料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编者按】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罗列了各个单元的基本知识点,既有基础的字词句知识,又包含了大量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方面的内容,且以后者为主。对于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与复习、应考来说,本份材料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我们来看看吧。(一)第一单元 1、多音字 (1)假:假装、假日 (2)好:问好、好奇 (3)发:发现、白发 (4)晃:晃眼、摇晃 (5)朝:朝向、朝霞 2、学写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3、阅读:找出文中描写的字句或段落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

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 如:《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找出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金色的草地》一文,找出描写草地可爱、蒲公英有趣的字句。 4、体会句中词语的妙用,以及传达的情感 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爬呀爬……终于都爬上了”(终于:突出了爬山之路的艰辛,以及爬上山后的喜悦) 5、写作:记叙课余活动 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6、古诗积累 《小儿垂钓》 (诗的后两句写出了小孩子垂钓时的专注神态,绘形绘神,跃然纸上)(二)第二单元 1、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 (1)平铺直叙式 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2)语言在动作之前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强调话语) (3)话语分隔式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用字母(cm)表示;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字母(m)表示。 3、测量时:一般是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例: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一般应从尺的( 0)刻度画起,画到(4 )厘米的地方;还可以从尺的( 4 )刻度画起,画到( 8 )厘米的地方。 4 5、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1)线段的特征: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比如:画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6、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1厘米;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 7、常考:课桌宽60厘米黑板长4米 教室长8米操场长200米

铅笔长20厘米跳绳长2米 数学书长26厘米灯管长50厘米 房间高3米字典厚4厘米 大树高8米旗杆高15米 升国旗的旗台高60厘米;小朋友的肩宽大约30厘米 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 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 如1米>98厘米(1米=100厘米) 8、(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子)来量。 三角形由(3)条线段组成,正方形由(4)条线段组成。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减法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要把(相同数位)对齐。②计算时从(个位)加起。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要把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和个位组成两位数再减,计算十位时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3、加减混合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大全 一、长度单位 1、厘米和米 (1)厘米和米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2)1米=100厘米。 (3)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 (4)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 2、线段 (1)线段的特征: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笔算加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 (4)在计算进位加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1。

2、笔算减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退1当10,并和个位是的数合起来后再减; (4)计算退位减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减去被个位借走的1。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三、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初步认识 (1)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画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3)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2、直角的初步认识 (1)直角的判断方法: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 (2)画直角的方法: ①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点出发画一条直线 ②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对齐这个点,一条直角边对齐这条线 ③再从这点出发沿着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线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1.毫米:毫米是长度单位和降雨量单位,英文缩写mm。 1毫米=0.1厘米=0.01分米=0.001米=0.000001千米 2.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长度单位,符号为cm.,1厘米=1/100米。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3.分米: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0.0001千米(km)=1分米 0.1米(m)=1分米 10厘米(cm)=1分米 100毫米(mm)=1分米 4.千米:千米又称公里,是长度单位,通常用于衡量两地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国际标准长度计量单位,符号km。 1千米(公里)=1,000米(公尺)=100,000厘米(公分)=1,000,000毫米(公厘) 5.吨:质量单位,公制一吨等于1000公斤。 6.加法: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 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 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把和放在等号(=)之后,例:1、2和3之和是6,就写成︰1+2+3=6. 加法各部分名称:“+”是加号,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是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是和。 例:100(加数)+(加号)300(加数)=(等于号)400(和) 加法性质:(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7.减法:四则运算之一,将一个数或量从另一个数或量中减去的运算叫做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的性质: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大汇总_图文

二年级知识点汇总 二年级上册语文单元作业 第一单元 一、我会看拼音,写汉字。 jīn sè bō lànɡshān wā yǐjīnɡyóu qí 二、连一连。 巨脖胳著啼弹 膊子大琴叫名 三、填空。 层林()染山河()美五()丰登春()秋实天()云淡()秋时节四、默写古诗《赠刘景文》。 赠刘景文

一、我会照样子写词语。 许许多多仿写: 火红火红仿写: 二、看看谁和谁是好朋友,用线连起来。 勤劳的秋天一个个树叶 凉爽的景色一堆堆灯笼 壮丽的人民一片片稻谷 三、仿写句子。 例:田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就是。 例:我喜欢果实累累的秋天。 喜欢。四、请把每组词语排成通顺的句子。 (1)小鱼伞落叶把当做 。(2)许许多多的大自然里有知识 。(3)黄山景色闻名中外秀丽神奇的 。(4)那些正等着你岩石奇形怪状的去呢

? 读一读,做一做。 秋天 小鸟说,秋天是蓝色的,晴朗的天空碧蓝碧蓝。 小牛说,秋天是金黄的,辽阔的田野金黄金黄。 小鹿说,秋天是红色的,满山的枫叶火红火红。 秋天真是一幅多彩的图画! 1.填空。 ①小牛眼中的秋天是()的; ②小鸟眼中的秋天是()的; ③小鹿眼中的秋天是()的。 2.你学过哪些描写秋天景色的词语,快写一写吧。 3.你学过哪些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请写出两句。 ,。

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请你画出来,再写几句话。

二年级上册语文单元作业 第二单元 一、请欣赏我写的字。 xiū xi jiào shì nào zhōn ɡ chàn ɡ ɡē xiào yuán z ǐ xì 二、我会给这些字组词。 记( ) 其( ) 外( ) 娃( ) 计( ) 棋( ) 处( ) 洼( ) 三、我会给正确的读音涂上喜欢的颜色。 1.植物的种子四海为.(w éi w èi )家,是因为.(w éi w èi )植物妈妈要把它们播到海角天涯。 2.邓爷爷高兴.(xīng xìng )地点点头,紧紧地握着我的手。邓爷爷的鼓励使我兴.(xīng xìng )奋极了。 四、课文背过了吗?填一填吧。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填空 1()着()的衣裳2()着()的眼睛 3()着()的肚皮4()着()的尾巴 5小水滴聚在一起()下来,人们管我叫雨。 6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 7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8 《梅花》作者是()代()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为有()()()。二组词 袋()()()()迎()()()()塘()()()() 三连线 灌溉破坏发动淹没冲毁滋润 河堤庄稼土壤田地机器房屋 四选词填空 1 迎上去追上去 早晨,我看见老师,()打招呼。 我从地上捡到一个钱包,发现是前面叔叔掉的,赶忙()把钱包还给他。 2 穿衣裳披红袍 哥哥当兵去了,我们全家给他戴红花,()。 早晨起床,我会自己()。 3 甩甩头摇摇头 看到我的考试卷,妈妈无可奈何地()。 小鲤鱼在池塘里摇摇尾巴()。 五造句 1有时候... ...有时候... ... 2 在... ...在... ...在... ...在... ...

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量词填空 一()海鸥,一()沙滩。一()军舰,一()帆船。 一()鱼塘,一()稻田。一()垂柳,一()花园。 一()小溪,一()石桥。一()翠竹,一()飞鸟。 一()队旗,一()铜号。一()“红领巾”,一()欢笑。 二填空 ()高,()壮,()树叶像手掌。()秋天叶儿红,()四季批绿装。()喜暖在南方,()耐寒守边疆。()()活化石,()开花满院香。 十年树木__________________。树高百尺,___________________。 树无根不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皆图画,_______不文章。 一畦春韭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书继世长。 三说说各个季节的农事活动 播种插秧耕田采桑除草割麦打谷积肥 春季:夏季: 秋季:冬季: 四查字典 要查的字音序音节部首去掉部首剩几画读音 葡 桃 狐 狸 笨 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排序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第一单元多音字 假:假装、假日好:问好、好奇发:发现、白发晃:晃眼、摇晃朝:朝向、朝霞 学写读后感 读后感就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与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就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就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阅读:找出文中描写的字句或段落 (描就是描绘,写就是摹写。描写就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就是一般记叙文与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描写的作用就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 如:《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找出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金色的草地》一文,找出描写草地可爱、蒲公英有趣的字句。 体会句中词语的妙用,以及传达的情感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爬呀爬……终于都爬上了”(终于:突出了爬山之路的艰辛,以及爬上山后的喜悦) 写作:记叙课余活动所谓记叙文,就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与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古诗积累《小儿垂钓》 (诗的后两句写出了小孩子垂钓时的专注神态,绘形绘神,跃然纸上) 1《我们的民族小学》主要内容:课文层次清楚。先写同学们上学的路上与来到学校的情景,再写课上与课下的情形,最后以自豪的赞美之情点题:这就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凤尾竹影子,使人感到钟声悠悠不绝,影子绵绵萦绕,这的确就是一所令人难忘的学校。主题思想: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间的有爱与团结。 2《金色的草地》主要内容:课文语言平实。描写“我”与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真实生动,读着课文描写孩子的天真与调皮的语句,使人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会心的微笑。第三段以吐泡泡的形式,对阅读作了提示,目的就是引导读者理解草地会变色的原因;课文结尾以孩子的眼光与心理,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主题思想:本文描写了生活在俄罗斯乡下的兄弟俩经常在草地上玩耍,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通过对这两个情景的描写表现出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欢乐与探索发现的喜悦,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爬天都峰》 主要内容:这篇课文写了“我”爬天都峰的经过,“我”登天都峰前后的思想变化,我”与老爷 爷的两次对话以及一起登上天都峰;最后,爸爸的话含义深刻,发人深思。“您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可见,在人与人的相处过程中,我们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主题思想:本文写了“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一起爬天都峰的事,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金额信心的道理,教育我们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从小培养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槐乡的孩子》主要内容: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采摘槐米虽然非常辛苦,但就是孩子们唱着欢乐的歌,满载而归,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可以瞧出孩子们有很强的自立精神。主题思想: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淳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摘槐米就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她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 (二)第二单元 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平铺直叙式 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止。”语言在动作之前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一、长度单位的知识点 1、尺子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食指的宽度约有1厘米,伸开双臂大约1米。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物体长度=较大数-较小数,例如:从刻度“0”到刻度“6”之间是6厘米(6-0=6),从刻度“6”到刻度“9”之间是3厘米(9-6=3);还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物体的长度。(算,数) 4、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5、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长度是几就画到几。(找点画线;有时还要先算出长度再画线。如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三、角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1、角有1个顶点,2条直边。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钝角比锐角大。锐角<直角<钝角(钝角>直角>锐角)。 2、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直角要标出直角符号(也叫垂足符号)。 3、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 4、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10、每一个三角板上都有3个角,其中有1个是直角,另外2个是锐角。 5、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四、六、表内乘法知识点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更加简便。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加法和乘法的改写,如:5+5+5+5写成乘法算式:5×4或4×5 ;反之,乘法也可改写成加法。如:8×4=8+8+8+8 (在忘记乘法口诀或口诀记不准时,可把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来计算。) 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3、2×7=14 读作:2乘7等于14;3乘4等于12写作:3×4=12。 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如:8×4=4×8 5、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先算相同再加不同。乘减:先把每一份数都当作相同的数来算,写成乘法,再把多算进去的数减去。如:加法:5+5+5+5+3=23乘加:5×4+3=23乘减:5×5-3=23 6、“求几个几相加的和是多少”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如:7的3倍是多少?(7×3=21),5个8相加的和是多少?(8×5=40)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资料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 1、生字表(略) 2、词语盘点 景色宜人层林尽染春华秋实五谷丰登金秋时节山河壮美 天高云淡秀丽神奇 便宜白色中华华丽谷子金子金色云层丰收丰富壮丽强壮波浪水波浪花台灯电灯灯笼作文作业写字生字苹果劳动尤老师尤其其他小区区别山区巨石巨大它们它的安全平安几块一块车站站立已经甲板甲虫豆子豆芽知识认识纷纷纷飞经过如果不如好事好人女娃娃娃山洼经过于是由于首都 3、多音字组词 行:xínɡ行为、hánɡ行家为:wèi因为、wéi作为 降:jiànɡ降落、xiánɡ投降都:dōu 都是、dū首都 作:zuò作文、zuō作坊尽:jìn 尽力、jǐn 尽管 4、形近字组词 华(中华)龙(龙灯)识(认识)层(层次)甲(甲虫)破(破坏)化(化学)尤(尤其)帜(旗帜)屋(房屋)由(由于)波(波浪)良(良好)枝(树枝)字(生字)苹(苹果)作(作业)壮(壮丽)浪(浪花)技(技术)牢(牢记)怦(怦怦跳)佳(佳节)状(形状)

容(容易)己(自己)区(区分)快(快慢)棋(下棋) 谷(山谷)已(已经)巨(巨石)块(一块)其(其它) 5、叠词 进出(进进出出)许多(许许多多)高兴(高高兴兴)快乐(快快乐乐)说笑(说说笑笑)认真(认认真真)来往(来来往往)弯曲(弯弯曲曲)6、近义词 景色——风景、风光壮美——壮丽秀丽——美丽好像——仿佛 告别——道别尤其——特别勤劳——勤快粗心——马虎 尽——完赠——送奇形怪状——千奇百怪闻名中外——举世闻名7、反义词 浪费——节约巨大——渺小粗心——细心 闻名中外——臭名远扬降——升斜——正爱——恨 8、偏旁部首 木(植、树、村、林、森)月(脸、腰、脖、肚、背、胖) 艹(花、草、劳、芬、芳) 9、词语搭配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10、本单元文学常识 (1)《秋天的图画》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60分=1时60秒=1分半时=30分30分=半时 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 【篇二】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位上的数,如果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6、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上10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7、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 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8、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篇三】 第三单元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上)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①小蝌蚪找妈妈 1.好词积累: 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快活地游来游去 2.数量词积累: 一群小蝌蚪四条腿一只乌龟两只大眼睛一对大眼睛 3.读一读,记一记: 袋:脑袋口袋袋子袋鼠 迎:欢迎迎接迎风迎面 塘:水塘池塘鱼塘荷塘 4.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两(两个两人)就(就是成就)哪(哪里哪儿)宽(宽大宽广) 顶(头顶顶尖)肚(肚子肚皮)皮(头皮皮球)孩(孩子女孩) 跳(跳远跳高) 5.句子练习:用“已经”造句。例: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1 )我的作业已经写完了。(2)小树苗已经长高了。 ②我是什么 (1)反义词:温和——暴躁好——坏 (2)多音字:没(mò淹没没过)(méi 没有没用) (3)读一读,记一记: 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淹没庄稼冲毁房屋滋润土壤破坏河堤 (4)我会变成什么: 【水:汽—→云—→雨—→冰雹—→雪】 (5)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变(变成变化)极(太极北极)片(一片刀片)傍(傍晚傍水) 海(大海海水)洋(海洋洋河)作(作业工作)给(送给分给) 带(皮带带来) ③植物妈妈有办法 (1)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说说它们是怎么传播种子的。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办 法? ①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 ②苍耳:靠挂住动物的皮毛传播种子; ③豌豆:靠太阳传播种子。 靠水来传播:

①椰子:靠水来传播,椰子成熟以后,椰果落到海里便随海水漂到远方。 ②睡莲:睡莲的果实成熟后沉入水底。果皮腐烂后,包有海绵状外种皮的种子就会浮起来,漂到其它地方。 靠小鸟或其他动物传播: ①樱桃、野葡萄、野山参:靠小鸟或其他动物把种子吃进肚子,由于消化不掉,便随粪便排出来传播到四面八方。 ②松子:是靠松鼠储存过冬粮食时带走的。 靠风传播: ①红皮柳: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远处去的。 ②还有机械传播种子的方法: ③凤仙花:凤仙花的果实会弹裂,把种子弹向四方,这是机械传播种子的方法。还有许多的豆类植物都是用机械传播种子的。 (2)多音字: 为(wéi 四海为家为人)(wèi 因为为了) 得(dé得到得力)(de 飞得高跑得快)(děi 不得不) (3)反义词:仔细——粗心 (4)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法(办法方法)如(如果如意)脚(小脚脚步)它(它们其它) 娃(娃娃女娃)她(她们她的)毛(皮毛毛笔)更(更加更多) 知(知道无知)识(知识相识) 【语文园地一】 【识字加油站】 手套帽子登山鞋运动裤地图水壶手电筒指南针 ◎去野外观察大自然,你会准备什么? 拓展:铅笔记事本照相机药品雨伞等。 【字词句运用】 ★体会每组加点词语的不同意思,选一组演一演。 迎上去穿衣裳甩甩头 追上去披红袍摇摇头 拓展:爬过去脱衣服团团转跳过去抹桌子洗洗澡 ★读一读,用上划线的词,说说你的日常生活。 ◇我的脾气可怪了,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却很暴躁。 例:爸爸常常带着我锻炼身体,有时候去爬山,有时候去游泳。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例:我们在教室里学习,在操场上跑步,在图书馆看书。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归纳

二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归纳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厘米:认识厘米的长度,1厘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cm表示;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用尺子上以厘米为单位量物 体的长度。 3、认识米:认识米的长度,1米大于有多长,用字母m表示,量比 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尺子以米为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厘米和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4、认识线段:线段的特征: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会用尺子量线 段的长度(限整厘米和米);根据图形数线段的数量;画线段:按 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5、解决问题:估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单位(限厘米和米)。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注意个位进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加掉了。 1、不进位加法; 2、进位加法。 二、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十位借一作十。 注意十位借一后,在十位计算时不要减掉了。 1、不退位减法: 2、退位减法。 三、两步计算:无括号,一个竖式来计算,有括号,分两步,先算 括号再算外,注意进位和退位,别把进退给忘掉。 1、无括号: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2、有括号:括号在后面两个数上。 四、解决问题: 1、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的数。 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

第三单元、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一、认识角 1、角的特征:一个顶点,两条边(直的) 2、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角的画法:(1)、定顶点。(2)、由这一点引一条直线。 (3)、画另一条边(直角时,用直角边对准画好的一条边后,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线) 二、角的分类: 1、认识直角:直角的特点, 2、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3、会用三角尺来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 被比较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 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一 条边,线上为直角,内为锐角,外为钝角。 4、画直角、锐角和钝角。 三、解决问题。 第四、六单位表内乘法(一)(二)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 1、意义:几个几相加用乘法计算。相同的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 2、名称:乘数×乘数=积 二、1-9的乘法口诀:熟记口诀,会口算乘法算式。 1、补充口诀。 2、根据口诀写出乘法算式、看图写乘法算式。 三、解决问题。 1、已知每个多少和个数,求一共多少?每个数量×个数=一共的数。 2、加法和乘法对比解决问题:求一共有多少?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 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 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 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60分=1时60秒=1分 半时=30分30分=半时 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 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6、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上10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7、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 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8、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第三单元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 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一填空 1()着()的衣裳2()着()的眼睛 3()着()的肚皮4()着()的尾巴 5小水滴聚在一起()下来,人们管我叫雨。 6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 7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8 《梅花》作者是()代()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为有()()()。 二组词 袋()()()()迎()()()() 塘()()()() 三连线 灌溉破坏发动淹没冲毁滋润 河堤庄稼土壤田地机器房屋 四选词填空 1 迎上去追上去 早晨,我看见老师,()打招呼。 我从地上捡到一个钱包,发现是前面叔叔掉的,赶忙()把钱包还给他。 2 穿衣裳披红袍 哥哥当兵去了,我们全家给他戴红花,()。 早晨起床,我会自己()。 3 甩甩头摇摇头 看到我的考试卷,妈妈无可奈何地()。 小鲤鱼在池塘里摇摇尾巴()。 五造句 1有时候... ...有时候... ... 2 在... ...在... ...在... ...在... ...

一量词填空 一()海鸥,一()沙滩。一()军舰,一()帆船。 一()鱼塘,一()稻田。一()垂柳,一()花园。 一()小溪,一()石桥。一()翠竹,一()飞鸟。 一()队旗,一()铜号。一()“红领巾”,一()欢笑。 二填空 ()高,()壮,()树叶像手掌。()秋天叶儿红,()四季批绿装。()喜暖在南方,()耐寒守边疆。()()活化石,()开花满院香。十年树木__________________。 树高百尺,___________________。 树无根不长,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皆图画,_______不文章。 一畦春韭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书继世长。 三说说各个季节的农事活动 播种插秧耕田采桑除草割麦打谷积肥 春季:夏季: 秋季:冬季: 四查字典 要查的字音序音节部首去掉部首剩几画读音 葡 桃 狐 狸 笨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第一单元多音字 假:假装、假日好:问好、好奇发:发现、白发晃:晃眼、摇晃朝:朝向、朝霞 学写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阅读:找出文中描写的字句或段落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如:《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找出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金色的草地》一文,找出描写草地可爱、蒲公英有趣的字句。体会句中词语的妙用,以及传达的情感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爬呀爬……终于都爬上了”(终于:突出了爬山之路的艰辛,以及爬上山后的喜悦)写作:记叙课余活动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古诗积累《小儿垂钓》(诗的后两句写出了小孩子垂钓时的专注神态,绘形绘神,跃然纸上) 1《我们的民族小学》主要内容:课文层次清楚。先写同学们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的情形,最后以自豪的赞美之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凤尾竹影子,使人感到钟声悠悠不绝,影子绵绵萦绕,这的确是一所令人难忘的学校。主题思想: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间的有爱和团结。 2《金色的草地》主要内容:课文语言平实。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真实生动,读着课文描写孩子的天真和调皮的语句,使人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会心的微笑。第三段以吐泡泡的形式,对阅读作了提示,目的是引导读者理解草地会变色的原因;课文结尾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主题思想:本文描写了生活在俄罗斯乡下的兄弟俩经常在草地上玩耍,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通过对这两个情景的描写表现出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欢乐和探索发现的喜悦,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爬天都峰》 主要内容:这篇课文写了“我”爬天都峰的经过,“我”登天都峰前后的思想变化,我”与老爷 爷的两次对话以及一起登上天都峰;最后,爸爸的话含义深刻,发人深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可见,在人与人的相处过程中,我们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主题思想:本文写了“我”和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一起爬天都峰的事,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金额信心的道理,教育我们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从小培养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槐乡的孩子》主要内容: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采摘槐米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们唱着欢乐的歌,满载而归,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可以看出孩子们有很强的自立精神。主题思想: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淳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 (二)第二单元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总结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总结 一、长度单位 1、厘米和米 (1)厘米和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2)米用字母“m”表示;厘米用字母“cm”表示。 (3)1米=100厘米。 (4)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 (5)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如 1米>98厘米(1米=100厘米) 2、线段 (1)线段的特征: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比如:画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一、填空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2、1米=( )厘米,操场跑道长时200()。一张床大约是2(),手指的宽大约是()厘米。 3、量一个物体时,厘米尺的()刻度要对这物体的左端。 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厘米。 4、8厘米+12厘米=()厘米3米+6米=()米 54米+12米=()米40厘米-30厘米=()厘米 二、填上“>”“<”或“=”。

35厘米25厘米5米500厘米45厘米54厘米 20厘米2米5米50厘米1米8厘米180厘米 三、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支粉笔的长是7()。 2. 铅笔盒长是23() 3. 教室宽6() 4. 一棵树高3() 5.小明的身高130() 6. 操场长80() 四、画一画。 1、请你画一条5厘米的线段。 2、请你画一条比4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笔算加法 (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前一位)进 1;(4)在计算进位加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加进位上来的1。 2、笔算减法 (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算起;(3)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退1当10,并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后再减;(4)计算退位减法十位上的数时不要忘记减去被个 位借走的1。 3、两步计算:(1)无括号(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可以分两步列出两个竖式,也可以用简便写法合写成一个竖式来计算;(2)有括号:分 两步,第一步计算竖式写在前面,第二步计算写在后面。先算括号再算外面,注意进位 和退位,别把进退给忘掉。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口算。 42+9= 43+3= 48+4= 25+3= 36-14= 87-7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