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导学案(教师版)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导学案(教师版)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导学案(教师版)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导学案(教师版)

鉴赏诗歌的形象学案(教师版)

2020高考古代诗歌阅读二轮专题训练二:鉴赏诗歌的形象学案 (教师版) 【学习目标】 一、了解考情,明确提高学习训练方向和针对性; 二、明确鉴赏诗歌的形象类型和知识,提高阅读鉴赏和答题能力。 【导入学习】 近两年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题型是一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分值为9分。考查内容基本涵盖了古代诗歌阅读的主要考点:诗歌的形象为其一。 【自主学习】[知能精要] 理解三类诗歌形象题 人物形象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形象。 诗人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事物形象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所谓物象,即被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这些物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 景物形象(意境、画面型)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意境”,就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 【合作学习】[解题策略] 常见设问方式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抒情主人公)形象?试加以分析。 2.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试加以概括(分析)。 3.请简要概括(分析)诗(词)中诗人(作者)的形象特点。 审题要点定向题干中有“形象”字样,其包含诗人形象或抒情主人公形象,概括或分析的是形象特点或性格特点。 答题步骤图解 答题模板样式这首诗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个(群)……的形象。(步骤1)诗歌中……句写了……,表现了……;……句写了……,表现了……。(步骤2)诗人通过塑造……,抒发(表现)了诗人(主人公)……的情感(态度、情操等)。(步骤3)

古代诗歌鉴赏导学案

古代诗歌鉴赏导学案 陕西省兴平市南郊高级中学刘碧海 一,学习目标: 1、掌握考纲要求 2、明确考题方向和规律 3、掌握诗歌鉴赏方法之看懂题目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诗歌鉴赏考纲要求 2、掌握是个鉴赏方法之看懂题目 三、预习: 1、品析:朱庆余诗歌《近试上张水部》 2、赏析朱熹的《观书有感》 3、赏析唐代诗人杨巨源《城东早春》 4、赏析孟浩然《春晓》 5、赏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赏析刘辰翁的《忆秦娥》 7、赏析郑域的《昭君怨》 四、教学过程: 考纲要求 1、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2、鉴赏评价 ⑴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⑵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高考怎么考 研透全国卷,明确方向,少走弯路 1、研读P95 第1---6题2013----2015全国卷 2、讨论探究: (1)、都问什么?涉及什么考点? (2)、考什么体裁? (3)考什么题材? (4)、命题形式有何特点? 诗歌怎么研读赏析? 《一》、看题目 1、题目内容似乎无关联,不看题目,猜不出诗歌内容: 试读品析:诗歌赏析,从一首诗开始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余诗歌《近试上张水部》是唐代诗人朱庆馀在应进士科举前所作的呈现给张籍的行卷诗。 朱庆馀呈献的这首诗获得了张籍明确的回答《酬朱庆馀》:猜猜他告诉朱庆馀什么信息?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2、试赏析朱熹的《观书有感》------由题目入手 《观书有感》朱熹(南宋)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méng chōng)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是写景的吗?这两首诗是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是借助形象喻理的诗。 朱熹在这两首诗中是讲读书的方法,但似乎没怎么写读书,他是用比喻的方法,很通俗告诉了人们怎样读书。 2、题目能反映诗歌情感内容 (1)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赤壁因什么出名?怀古怀的是谁?什么事情? (2)、赏析唐代诗人杨巨源《城东早春》猜猜看,题目内涵。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3)、赏析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赏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题目无法看出内容情感—看内容 (1)、以《无题》为名的: 例如李商隐的系列《无题》诗。 其一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其二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烛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2)、只有词牌名的-怎么办? 格式:词牌名·题目无题目时,只有词牌名。 例1、去年期中考试题:刘辰翁的《忆秦娥》 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 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例2、今年期中考试题:郑域的《昭君怨》 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五、作业 用本节所学方法,试着鉴赏P95 第1---6题(2013----2015全国卷)

语言表达要得体导学案

《语言表达要得体》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语言表达“得体”的方法。能够较好完成语言表达“得体”题,遣词用语得体。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讲授及训练,师生互动,指导学生把话说的得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做一个语言得体,具有良好人格的人。 学习重点:学习语言表达“得体”的方法。 学习难点:能够较好完成语言表达“得体”题,遣词用语得体。 学习方法:点拨法、讨论法 学习课时: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某地选美,一位小姐被选中。这位小姐打扮漂亮,言谈涵养却不尽人意。当男主持人问她“你心中的白马王子是什么样的”时,她竟然答道:“什么样子?反正不是你这个样子。”主持人因此十分尴尬,但他镇定了一会之后,彬彬有礼的向小姐深深的鞠了一躬,说:“太好了!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观众发出了会心的一笑。 想一想:这位美女的话得体吗?主持人话隐含怎样的潜台词? 所谓得体,就是语言适合语言环境,恰如其分。具体说,就是在某种特定的场合,同某个或某些有关系的人说一件事,怎样说最恰当,合乎这种场合的要求。 二、怎样才能做到得体 1、看准对象,掌握分寸 说话写文章首先要看对象,即考虑谁是听话者、阅读者,要充分考虑对象的特征。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看什么人说什么话。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职业、年龄、性别、性格、文化水平、心理情绪、生活经验等不同,人际关系又有亲疏、长幼之分,针对这些交际对象的差别要选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语言形式。一般来说,家庭亲朋用亲昵语体,同事同辈用随意语体,长辈宾客用恭敬语体,知识分子用郑重语体,工人农民用俚俗语体。 同一意思,对不同的人就应有不同的说法。 材料1:《问年龄》 小李在出差途中,与同座的一位老大爷聊天。言谈中他问道:“哎,你几岁了?”老人听了没好气地说:“三岁!”小李听了十分尴尬。 你能说说小李为什么会陷入尴尬境地的吗? 材料2:《悲剧是这样产生的》 在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一位新入院的病人问护士:“小姐,神经科治的都是些什病?” 护士随口答道:“多啦,都是些难治的病。” 病人又问:“象我这样的病多久能治好? 护士不耐烦了,回答:“你只管好好养病,问这么多干啥。没听说么,神经科神经科,活得少死的多,剩下一个傻呵呵。” 这几句话对病人无疑是晴天霹雳,使他感到求生无望,当晚就跳楼自杀了。 你能说说造成悲剧的原因吗? 2、分清场合,巧妙用语 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环境场合分为四种类型:①正式场合,说话要庄重、规范,用书面语;②工作场合,用语准确、简要,常用术语;③生活场合,说话自然、灵活,多用口语;④娱乐场合,说话风趣、生动。 语言表达要与环境气氛相协调。在喜庆的场合谈令人伤感的话,在庄重的氛围中“搞笑”,都是不得体的。 材料3:假如你在全省的作文大赛中取得了一等奖,有人向你祝贺,备加赞赏,在下列两种不同的情况下,你的回答分别是什么。 ①、与你平时很要好的一位同学在私下的场合向你祝贺时,你的回答是: ②、在庆祝大会上,面对向你祝贺的广大与会者,你的回答是: 材料4:《标语的位置》 不久前,我去参加追悼会,在火葬场的入口处见到一条宣传计划生育的标语:“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这标语的内容挺好,但不知为什么此时此地见了,心里总觉得不太舒服。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3、把握语体,用语妥帖 语体,是适应特定的语言环境而形成的不同的语文体式。 不同文体的语言差异: 议论文——准确严密记叙文——流畅生动说明文——平实严谨 新闻稿——简洁扼要广播稿——明白清楚广告词——通俗凝炼 合同——严密清楚贺辞——热情洋溢 语体又分: 口头语和书面语 口头语:通俗易懂书面语:庄重典雅 材料5:穆天宇给余爷爷留一张便条,本想写得有点文采,却有4处用词不得体。请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余爷爷: 惊悉阁下病了,父亲让我登门造访,未能见面。现馈赠鲜花一束,祝早日康复! 小宇 6月7日 ①②③④

诗歌形象鉴赏学案(事物形象)

诗歌鉴赏学案(三)——事物形象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事物形象的定义; 2. 掌握鉴赏事物形象的答题方法。 【知识链接】 一、什么是诗歌的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即指咏物诗的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从整体构思看,常用托物言志,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手法;从描写手法看,常用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的手法。 咏物诗特点:①以物象为题,即咏(题、赠、赞)+物象;②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③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 二、事物形象分类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2)、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柳,谐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别之俗,所以有惜别怀远之意。 三、常见思想感情(咏物诗)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见思想或情感:对所咏之物的喜爱;寄情自然,闲适自得;洁身自好,坚贞自守;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有时也用来表达某种理趣。 四、提问方式 1、诗中描写体现了物象怎样的特征(品格)? 2、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某某形象。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事物形象? 五、方法指津 1、分析思路 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2、鉴赏事物形象的方法: (1)分析物象的环境特点、自身特点(形态、色泽等)及内在品性。 (2)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即品味诗人将什么感情寄托于物,或者将物赋予什么象征意义。 六、如何鉴赏诗歌的事物形象? (一)典型例题 早梅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步骤一:

诗歌鉴赏情感导学案--学生版

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导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熟悉诗歌中的常见的思想内容; 2.掌握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具体方法; 3.熟练掌握本考点的解题技巧。 【学习重点与难点】 掌握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具体方法;熟练掌握本考点的解题技巧。【课前导学】 一、阅读并掌握《一本》P292~293相关内容。 三、完成下面的练习。 1. 【10江苏卷,有改动】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送别友人的依依惜别的深情。离别后的孤寂与感伤。

2. 【10全国Ⅱ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 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3.请结合上述两首诗,尝试概括感知诗歌思想感情的一般方法。(请试着用整齐的短语概括) 明题材、抓诗眼(蕴含情感的关键词)、知背景(知人论世,借助注释)、析典故、品意象、悟意境。 【课中导学】 一、考向探究 诗歌的思想内容是指诗歌中描写的物、人、事的总和,是诗歌赖以表现作者情感和作者观点的关键,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事物、人物、事件等因素,综合关照,这样才能顺利地解读诗歌,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 二、典例分析 【14新课标卷II】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 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 (2)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虽然两首诗都写到“灯前”,但是,这两处“灯前”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是不同的。韦诗的“灯

语言表达得体学案

语言表达得体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生活经历等不同途径掌握常见谦辞敬语; 2)、根据场合、对象、目的等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来使用语言,达到交际目的。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高考原题或模拟习题例析,探讨高考的试题改革趋势,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2)、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以得体的语言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二、考点分析 所谓“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即符合内外部语境的各种要求.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内部语境”指上下文,“外部语境”指言语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主要包括交际的场合、对象、目的等。说话、写文章遣词造句必须从内外部语境考虑,表达才能得体。 高考对“用语得体”的考查频率较高,考查的形式有依据语境进行转述说明、选词填空、指出并修改不得体的材料﹙广播稿、留言条、启事、通知﹚等,其中最后一种为主要形式。 三、高考例题分析 (09全国)王孝椿准备6月16日在阳光饭店为爸爸过七十岁生日,想请爸爸的老战友刘妙山夫妇那天中午十二点来一起吃饭,请以王孝椿的名义给刘妙山夫妇写一份请柬,要求称呼得体,表述简明,措辞文雅。(不超过40个字) 老叔: 定于6月16日中午十二点在阳光饭店,我为我老爸开一个生日派对,你们荣幸被邀参加,务必前来,o k ! 椿 6月8日 四、知识点梳理 ㈠、谦敬准确,褒贬一致。 1.正确使用谦词敬语。好些汉语词汇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如果把握不好,就会闹出笑话。尊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对方,而谦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呼己方。口诀:“大”、“小”、“外人”。 (1)对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用“家”。如家严(父)、家慈(母)、家兄等。 (2)对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属时用“舍”。如舍侄、舍弟、舍妹等。 (3)称呼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时用“令”。如令尊、令堂、令郎、令爱等。 例题: ?(2003浙江卷)下列句子中,加线的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B、令嫒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唯妙唯肖,栩栩如生。 (4)或用“小”、“拙”、“鄙?”、“寒”等等字表谦词。 常见的谦辞有“小女”、“犬子”、“拙见”、“拙作”、“鄙见?”、“鄙人”、“寒舍”、“愚兄”等等 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见--称自己的见解拙荆--称自己的妻子 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舍--称自己的家愚见--称自己的意见 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请对方指正批评。 赐教---请求别人给予指教惠顾---称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鼎力---对对方的帮助表示感谢 口诀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常见的一些谦辞敬语: 求人办事说拜托,请改文章说斧正 向人祝贺说恭喜,老人年龄说高寿 看望别人说拜访,送礼给人说笑纳 送人照片说惠存,欢迎购买说惠顾 希望照顾说关照,赞人见解说高见 归还物品说奉还,请人赴约说赏光 对方来信说惠书,自己住所说寒舍 请人谅解说包涵,宾客来到说光临 等候别人说恭候,未及迎接说失迎 请人勿送说留步,请人决定说钧裁 高考试题剖析: 例.(05.黑、吉、桂卷19题)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你”,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1)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您了”。 (2)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 (3)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以说“您老人家”。 2.恰当地使用褒、贬、中性词。 例: 可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在改革浪潮风起云涌的今天,不少官员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顽固僵化,不思积极进取,甚至阻挠改革的发展。(《冤哉,南郭先生》)(二)、看准对象,讲究分寸。 例:从前有个秀才到集市上去买柴,他对挑柴的客气地说:“荷薪(挑柴火)者过来。”挑夫只听懂了“过来”二个字,就过去了。秀才又问:“价钱几何?”挑夫只听懂“价钱”二个字,就开了个价。秀才于是讨价还价了:“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降价)。”这回挑夫怎么也听不懂,于是挑着柴火走了。 例:下面是一个中学生写给一位语言专家的信的正文,有三处措辞不妥,请把不当之处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学考复习——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学案)

高中语文学考复习——诗歌鉴赏中的表现手法(学案) 学习要点: 1、了解诗歌中各主要表现手法的名称和内涵。 2、学会准确判断诗歌表现手法的方法。 学习过程:一、考点分析 2009年学考试题。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抒怀的意象。这首词是“咏梅”的杰作,它意在言外,成功地运用了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词人的品格。(4分) 2011年学考试题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问题:这首诗运用了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诗人的思想情感。 艺术手法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A、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 B、修辞手法;C表现手法;D结构技巧(卒章显志、首尾呼应、意象组合等) 二、知识积累:表现手法的分类 (一)抒情方式:表达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所用的手法。 1、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情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间接抒情: 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不直接抒情,通过景物来抒发情感。“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②托物言志:对一个物极力地描绘,融入自己的情感,用它来寄托作者的情感。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③怀古抒怀、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借古言志:借怀念古代人物和事迹,来感慨个人遭遇、抒发志趣或抨击现实,感伤时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二)、描写方式:对人物、事件、环境做具体描绘和刻画所用的手法。 1、正侧描写: (1)正面描写:就是对对象进行直接描写。 (2)侧面描写:从侧面对对象进行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烘托)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2、渲染:从多角度、多方面对环境或对象进行描写,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前两联描绘所见所闻,多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3白描: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永《望海潮》) 4、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5、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精品学案:鉴赏诗歌的形象

考点一鉴赏诗歌的形象——教材联想,以本为本筑双基诗歌的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且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这些形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扣住诗歌形象是鉴赏诗歌,感受诗情、领悟诗意、体会诗境的基本途径。 突破一鉴赏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诗人的痕迹。诗人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憎、价值观和人生追求。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时所感悟和想象的诗人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在偏重叙事或诗人隐身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塑造了怎样的词人形象? 【思路导引】 1.看标题(注释),揣摩形象 标题中的“怀古”暗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抒发方式? 答: 『答案』暗示了本作者要通过怀古抒情,借古讽今,借古伤己。 2.赏景物(意象),分析形象 词中的“一片神鸦社鼓”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答: 『答案』词人通过对敌占区民众祭祀佛狸景象的描述,表达了对敌占区民众文化心理认同变化的担忧和完成统一大业的急迫心情。 3.抓描写,把握形象

词中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三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自我形象?答: 『答案』表现了仰慕英雄、渴望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词人形象。 4.研典故,理解形象 词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表现了怎样的词人形象? 答: 『答案』渴望如廉颇那样老骥伏枥、报效祖国,但又感叹英雄迟暮、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因而情感悲愤的词人形象。 【整合『答案』】 『答案』既表现了对民众的担忧和完成统一大业的急迫心情,又表现了仰慕英雄,渴望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又感叹英雄迟暮、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答题建模】 以“性格+身份”的格式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结合诗句分析形象,分点概括作答?概括形象的意义(此步亦可省略) 【迁移拓展】 下列教材中的诗句或诗歌,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特征是什么?

(完整word版)2018届高三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炼字)学案含答案

2018届高三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炼字) 《考试说明》是对诗歌语言鉴赏的要求: 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练和形象化的语言,读者通过语言媒介才能获得对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情感上的强烈反响,从而领略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是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考中对诗歌语言的考查方向主要有: 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 2.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意、色彩、情味、效果等) 3.品评某一字眼的艺术效果,即分析诗眼或炼字。 诗眼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词,或是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体现主旨的字词句。 ?诗眼或为一字,或为一词,或为一句。其位置并不固定,可以在题目中,也可以在诗中。诗眼多为动词或形容词。 ?诗眼分为两类: 一是表现为一着诗的凝聚点,提示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叫诗中眼。 二是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或词,这是局部的诗眼,叫句中眼。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江楼感旧》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思的原因是独上江楼物思念 思的环境是月光如水水如天在惆怅 思的对象是去年同来的望月人人落寞 思的结果是风景依稀似去年非凄清 (二)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三)抓诗中巧妙的修辞 A、“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道:“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 B、“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 和生命,同时,"弄"字化静为动,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充满生机与情趣。 (四)抓词类活用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 B、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周邦彦) 待哺的娇憨,在风中慢慢丰羽、展翅离巢、婉转鸣叫的情景。而一个“肥”字,可以想见梅子成熟、果肉鲜圆,悬挂枝头,诱人馋涎欲滴的情况。这两个字,把江南初夏的景色写得生动迷人。雏莺在风中长成了,梅子在雨中肥大了。既写出了其形态,又见出其动态。 C、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 “着色的思绪”。 (五)抓典型词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满腔报国热忱(chén)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怅惘与悲愤,读之令人扼腕,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的主旨——抒写愤懑之情。 ↑ 扼腕本来是一个动作,指用一只手用力握住另一只手腕,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表示振奋、惋惜、愤慨等。 B、“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郑谷将“数”“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

语言表达得体导学案

语言表达得体导学案 考点一: 一.例题导引(指出下面文章在哪些方面表达不得体) 在齐鲁大学的演讲韩复榘([jǔ]) 诸位,各位,: 今天是什么天气?今天是演讲的天气。开会的人来齐了没有?看样子大概有个五分之八啦,没来的举手吧!很好,都到齐了。你们来得很茂盛,敝人也实在很感冒。……今天兄弟召集大家来训一训,兄弟有说得不对的地方,大家应该互相谅解,因为兄弟和大家比不了。 你们是文化人,都是大学生、中学生和留洋生,你们这些乌合之众是科学科的,化学化的都懂七、八国的英文,兄弟我是大老粗,连中国的英文也不懂。…… 你们是笔筒里爬出来的,兄弟我是炮筒里钻出来的,今天到这里讲话,真使我蓬荜生辉,感恩戴德。其实我没有资格给你们讲话,讲起来嘛就象……就象……对了,就象对牛弹琴。”今天兄弟我不准备多讲,先讲三个纲目。蒋委员长的新生活运动,兄弟我举双脚赞成,就是一条,行人靠右走,着实不妥,实在太糊涂了,大家想想,行人都靠右走,那左边留给谁呢?还有件事,兄弟我想不通:外国人都在北京的东交民巷建了大使馆,就缺我们中国的。我们中国为什么不在那儿也建个大使馆?说来说去,中国人真是太软弱了!…… (第三个纲目是讲他的进校所见,就学生的篮球赛,痛斥总务处长道) …...要不是你贪污了,那学校为什么这样穷酸?十来个人穿着裤衩抢一个球像什么样子,多不雅观!明天到我公馆再领笔钱,多买几个球,一人发一个,省得再你挣我抢的。 文章在哪些方面表达不得体? 答:

二.解题: “说话得体 ..”的“得体”二字如何理解? 答: 三.方法指导 (一)说话要注意“” 例.在下面两种情境下,用语最得体的一组是()(06安徽卷) 【情境1】某同学的发言超时了,你作为主持人,需要终止他的发言。 【情境2】某同学正在发言,你作为主持人,需要插话,想打断他。 A.对不起,已经超时了。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 B.对不起,已经超时了。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 C.已经超时了,对不起。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 D.已经超时了,对不起。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 【巩固训练】 有这样一件事,李工程师夫妇为他们的日本朋友举办家宴。席间,日本太太非常客气地说:“李太太这样文雅,和我们日本女人一样,不像是中国人。” 李太太怎样回答好呢?请你设计一下答案。 答: (二)说话要注意“” 请继续完成下列题目: 从前有个村子里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一个是厨师,一个是裁缝,一个是车把势,还有一个是船夫。谁家有什么事都请他们去帮忙。有一次,本村一户哥俩分家,请这四人去“说和”。这四人先在厨师家碰头。 厨师说:“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啦碗啦分不清。” 赶车的接过话茬: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学案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学案 教学博苑 07-29 1131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诗歌综合运用文章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国画的传统技法的具体情况; 2、结合上述三种情况来学习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重点难点 鉴赏古典诗歌中所用的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一、以提问的方式导入学习: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哪些?古典诗词中运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明确:文章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古典诗词中运用的表达方式排除“说明”这种表达方式。 二、古典诗词中表达方式例析。 1.记叙 记叙笔法中的“抑扬”“卒章显志”等手法常被应用到诗歌中。试举例言之。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首诗就是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方式先叙被拒的扫兴,后写意外的惊喜,游园看似不值,实际很值。 蜀相(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祠堂的典型景物,五、六两句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最后两句写出了此次寻找的目的,是对诸葛亮功业未遂的惋惜,更是抒自己报国无门的感慨。卒章显志。 2.描写 描写运用到诗歌中,主要有环境描写、外貌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但这些描写有时是互相交叉的。试举几例。 点绛唇(宋)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整首词对荡秋千的少女进行了外貌描写、行动描写。但最后三句尤其精妙,再写少女外貌、行动的同时,也写出了少女既害羞又想见来人的复杂心理,同时

高考诗歌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语言”复习学案

高考诗歌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语言复习学案高考诗歌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语言复习学案 诗词鉴赏(一)——诗词形象 学习目的:掌握诗词形象的鉴赏技巧 学习课时:3课时 学习内容: 一、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意象)。 二、形象(意象)的内容 1、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这和小说塑造的形象不同。 2、景(写景抒情诗的景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 3、物(咏物诗或抒情诗的物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三、诗歌的物象(意象)主要分类 1、比喻性意象 《七步诗》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问:这首诗用豆萁、豆子分别比喻什么? 答:用豆萁比喻曹丕,用豆子比喻曹植,含蓄地指出了曹丕对同胞兄弟的迫害。 2、烘托性意象 《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问:精美的酒杯和美酒衬托什么? 答:将士将畅饮时,战事告急。用美好的事物衬托战事的悲壮。 3、象征性意象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问: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 答: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 四、形象类诗词鉴赏答题基本步骤: 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人、景、物)的有关诗句 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 3、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 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五、形象类诗词鉴赏答案一般由三部分构成: 1、明确什么形象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学案完美版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学案 【高考要求】 鉴赏诗歌的语言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赏析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的能力。 2.培养学生概括语言风格的能力。 3.培养学生准确审题规范作答的能力。 【题型剖析】 炼句炼意型 ★命题形式: 诗中××句,你认为妙在何处?请结合全诗做简要赏析。 ★提问变式: ××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诗的前二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解题指津: 古代诗歌的语句具有凝练且内蕴丰富的特点,往往一句诗就蕴含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赏析诗句不仅要读懂其字面含义,还要联系全诗主旨、表达技巧仔细推敲、揣摩其言外之意,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鉴赏古人炼句炼意的精妙。 ★答题步骤: 第一步,释句意,点出诗句的表面意或言外之意;第二步,明手法,说出该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第三步,点情景,概述该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创设了怎样的意境;第四步,析感情,指出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时第一步可以省略。 ★答题示例: (2007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答:这句诗借景抒情(明手法),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廖的景象(点情景),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析感情)。

高考语文复习 语言表达得体 导学案

语言表达得体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语言表达得体的具体内涵。 2、了解语言表达得体的主要考查形式。 3、掌握使语言表达得体的答题技巧。 【导入学习】 故事一 大清乾隆朝王翰林为母亲做寿,请纪晓岚即席做个祝寿词助兴。老纪也不推辞,当着满堂宾客脱口而出:“这个婆娘不是人。”老夫人一听脸色大变,王翰林十分尴尬。老纪不慌不忙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顿时全场活跃、交口称赞,老夫人也转怒为喜。老纪接着高声朗读第三句:“生个儿子去做贼。”满场宾客变成哑巴,欢悦变成难堪。老纪喊出第四句:“偷得仙桃献母亲。”大家立刻欢呼起来。 故事二 在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一位新入院的病人问护士:“医生,神经科治的都是些什病?” 护士随口答道:“多啦,都是些难治的病。” 病人又问:“像我这样的病多久能治好? 护士不耐烦了,回答:“你只管好好养病,问这么多干啥。没听说么,神经科神经科,活的少死的多,剩下一个傻呵呵。” 故事结果会如何呢? 【自主学习】 一、考点解读: “能够恰当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也就是说,在运用语言时,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条件和不同的语体特征,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分清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目的等要素,使语言发挥最佳效果。 二、解读考纲,剖析“得体”的内涵: “语言表达得体”是《考试大纲》在表达运用层级(D级)上对考生提出的一项要求。《考试大纲的说明》中明确,“得体”指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1、体现外部语境(各种情境条件)要求,就是说话用语要①掌握谦敬②分清对象③注意场合④明确目的。 2、体现内部语境(上下文)要求,就是要分清语体,做到语体(口语、书面语)色彩和文体(文艺语体、科学语体、政论语体、公文语体等)色彩得当。 三、考题形式 语言表达得体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热点,有客观选择题和主观表达题两种题型。2017年全国高考三套试卷全部以四选一的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考查重点是谦敬辞的运用。2018年全国三套试卷以修改题形式对这一考点作考查。考查重点不局限于谦敬辞的运用,而是从更广的层面上考查日常用语交际和特定场合下书面语表达能力(具体情境中运用不同语体色彩词语的能力),考查范围扩大。这就启示我们,复习备考,语言表达得体要作重点复习,不可偏废。 四、真题体验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教学案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教学案 一、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类——构建知识术语: 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表达方式、抒情手法、修辞方法、结构技巧、其他表现手法 (1)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2)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借事抒情、即事感怀 托物言志托物寓理 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咏史言志借古抒怀怀古伤今 用典抒情 (3)写景手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细节描写衬托渲染 运用修辞联想想象移步换景 绘形绘声绘色 高低远近俯仰 动静明暗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工笔细描粗笔勾勒 视觉、触觉、听觉、嗅觉 (4)修辞手法 比喻: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力。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比拟:拟人,赋予人的情感(使……人格化)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力。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苏轼《新城道中》 双关:趣味含蓄委婉意味隽永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夸张:浪漫,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排比: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互文:言简意赅趣味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反问:强调突出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设问:强调突出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反复:强调突出回环往复的音韵美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叠词:营造氛围音韵美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5)结构手法:照应(首尾照应照应诗题等)重章叠句总分(总领总结分写) 线索过渡铺垫伏笔 以景起句以景结句起句设问 开门见山卒章显志议论收尾问句收束 (6)其他表现手法: 比兴、用典、对比 衬托:(正衬:哀景衬哀情、乐景衬乐情);(反衬: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声衬寂、以明衬暗、以乐景衬哀情)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 联想和想象 / 曲写(对写):如以对方写自己(委婉含蓄) 渲染/烘托细节描写 象征/托物言志 情与景关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融情入景、景中含情以景结情 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九古代诗歌阅读第一讲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教学案

专题九古代诗歌阅读 考纲展示命题探究 第一讲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基础点: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因此鉴赏古诗词,首先必须把握古诗词的形象。所谓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可分为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类。 (1)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形象和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2)景物形象是指诗歌和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指的是情中景,包括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和色彩描写等。 (3)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所谓物象,即被诗人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或称为“情中象”。这些物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 重难点:1.景物形象的概括分析。 2.意象的含义和作用。 [考法综述] 鉴赏古诗词中的形象,就是把握诗歌中所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鉴赏艺术形象的内涵,就是要分析、判断诗歌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所蕴含的社会意义。鉴赏古诗词形象题目要求考生概括诗歌中人物、景物、事物的特征,提示主旨所刻画的某一具体形象的意义。从近几年高考命题形式来看,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命题:人物形象概括分析、景物形象概括分析、事物形象概括分析。 命题法1 人物形象 典例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注] [唐]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 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①清正廉洁。②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 ③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要求概括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进行分析,所以概括、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要做到有条理,有对特征的分析。 阅读本诗应先抓诗词大意,再细致分析描写对象,关注使用的表达技巧。首先找准形象,通过题目可知本诗描写了一个官员的形象;其次分析形象,本诗从“马不肥”,“债”等词语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官员的邹明府生活的窘迫,可见其廉洁清正。“马不肥”见出他的清贫;“债”是说不单没有钱财,还有债务;“透卧衣”是说衣服单薄,无钱购置御寒衣物。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邹明府为官勤于政务,衣食节俭,清正廉洁的形象。 解题法1 “四角度”把握人物形象----------- 1.抓住背景,知人论世 了解诗人的有关资料是鉴赏诗人形象的前提。诗人的有关资料主要包括生平经历、代表作、所处时代特征、作者的政治主张、诗歌具体的创作背景等。吟咏物象的诗更需关注诗人的生平经历。如赏析陶渊明的诗歌,就必须了解他的一生,抓住隐者、喜爱菊花、向往自然、厌倦官场生活等关键点。 不同时代的作家,其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内容和寄寓的情感是不同的。同一作者,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遭遇不同,处境不同,其作品的感情基调也不一样。例如李清照前期生活美满,夫妻恩爱,其词轻快、爽朗,充满生活情趣;后期遭受战乱,国破家亡,自然就比较悲伤、哀怨、凄婉。 2.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人物特点 一般来说,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往往综合运用一些描写手法,如语言、动作、细节描写等,所以鉴赏形象时要结合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概括人物的特点。 而抓住描绘人物言行情态的关键词语,揣摩诗人心理、概括形象特点更是一条捷径。如赏析《怀天经、智老,因访之》,抓住“诗卷”“纶巾鹤氅”等对人物的描写,就能概括出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再如鉴赏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第三句的“问”含蓄而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应试前向主考官打听情况时忐忑不安的心理。 3.抓住景物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景物描写能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用,是人物心境的间接流露。古典诗歌经典《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孔雀东南飞》等,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形象。 4.结合形象,明确指出其作用或效果 特别是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是特定主人公,而非作者自身时,一定要明确作者塑造该人物形象的作用,寄寓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感。 重难点拨[ 常见设问方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