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644公关礼仪复习笔记.

0644公关礼仪复习笔记.

0644公关礼仪复习笔记.
0644公关礼仪复习笔记.

第一章礼仪概论

第一节礼仪的含义与性质

社在中国最初是敬奉神明的

一,我国古代的概念有三层基本含义:1,典章制度(周礼)。2,礼节仪式(仪礼)。3,道德规范(礼记)。

二,仪的含义:1,法度准则。2,典范表率。3形式仪式。4,容貌风度。5,礼物。

礼仪:人类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式、礼品器物等。

1,礼貌:是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表示敬重友好的行为规范。属于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份,侧重内在修养。礼貌的内容是社会公德核心内容,也是公关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2,礼节:是在交际场合表示尊敬、祝颂、问候等惯用形式。是礼仪的具体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内在美的外化。

3,仪表:是礼仪在个人外在形象方面的体现。可以表现人的精神状态和文明程度。

4,仪式:是交际活动中按礼宾要求用特定的程序方式等表达的礼仪过程。是组织形式出出,较轰动的部分。

三,礼仪的性质:1,约定俗成的规范性。2,推陈出新的继承性。3,民族地方的特殊性。4,由表及里的功能性。(礼仪的形式是物质的,含义是精神的。)

四,礼仪的要素:1,礼仪的主体(个人主体、组织主体、临时团体)。2,礼仪的对象(客体). 3,礼仪的媒体(礼仪的媒体也即礼仪的符号)(礼仪媒体是礼仪内容和礼仪形式的统一)(宏观可分为:人体礼仪媒体、物体礼仪媒体、事体礼仪媒体)(语言礼仪媒介是:指运用人类最重要、最普遍的交际工具来传达礼仪信息的媒介)。4,礼仪的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第二节礼仪的形成与历史

一,原始社会的礼仪:1,礼仪在社会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2,礼仪内容广泛,而各种崇拜为寄出。

3,礼仪活动具有明确的衫动机。4,礼仪的等级观念是民主、平等的。二,奴隶社会的礼仪:1,全民意志被向尊君观点取代。2,民主平等精神被强制与不平等所取代。

3,妇女地位下降,得不到起码的尊重。

三,封建社会的礼仪:1,尊君观念被演绎为君权神授说。2,对妇女的压迫和禁锢更甚。3,伪善。4,封闭。

第三节公共关系与礼仪

公共关系礼仪:是礼仪在公共关系领域的运用与发展,是社会组织公众交往时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公差礼仪知识是公关从业人员最基本的知识、最基本能力、最基本素质、公关组织的基础最重要的日常工作。

一,公关礼仪对人际关系的促进:1.可增强人际关系的现代意识。2,可增加处理人际关系手段方法。

3,可开拓处理人际关系的视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4,可促进人际关系的国际化进程。

企业文化:指企业在建设和发展中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企业文化的层次有四个:1,表层的物质文化。2,浅层的行为文化。3,中层的制度文化。4,深层的精神文化。

CIS 5个要素:MIS理念识别系统---心。BIS行为识别系统---手。VIS视觉识别系统---脸。 AIS听觉识别系统---声音。EIS环境识别系统----家。

二,情商:指个人对自已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摩驾驭,以及对人生的乐观程度和承受能力。

三,公关礼仪的基本原则:1,遵时守约原则(首要原则)。2,公平对等原则。3,和谐适度原则。

4,遵守公德原则。5,宽容自律的原则。6,系统整体原则。7,尊重公众原则。8,尊重习俗与风俗禁忌原则。

四,礼仪在公共关系职业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1,礼仪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2,礼仪可以安邦治国,是民族凝聚力的体现。3,礼仪是个人道德水准和教养的重要标志。4,礼仪是搞好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桥梁。

5,礼仪是塑造组织形象的重要工具。6,礼仪运用是优质服务的保证。7,礼仪的运用可提高组织良好的效益。

第二章个人礼仪

第一节仪表

仪表:指人的外表,包括仪容、表情、举止、个人卫生。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一,仪表的作用:自我标识、修饰弥补、包装外表形象。

第二节服饰

一,TPO原则:是日本男用时装协会于1963年提出来的。T:时间。P: 地点。O:场合。

时间是线型概念。地点是面型概念。场合是线面兼容的概念。体现了服装艺术最后效果的综合体。

二,职业服饰具有:实用性、审美性、象征性等职业报馆的基本特征。

三,全身饰物最好不要超过三件,不要戴两只以上的耳环,男子礼服有:晨礼服、小礼服、大礼服。女子礼服有:常礼服、小礼服、大礼服。

第三节化妆礼仪

一,化妆的礼节:1,整洁是最基本的礼貌。2,必须注意化妆的礼貌。3,不在异性面前化妆。4,不要非议他人的化妆。5,上班时不宜使用浓香型化妆品。6,不宜过份热情帮他人化妆。7,男女化妆品不得混用。8,必须注意仪容与行为举止的一致。

第四节个人在媒介中的形象

而对新闻界的介入,亮相的实质是展现你的素质,新闻媒介以其客观公正性、权威性和信息传播的时效性。

第一印象只需6秒即可形成。85%靠人们交往中的体语即表情、姿态、服饰等方面形成。11%靠听觉的表达和语言的内容。4%触觉嗅觉。

一,面对新闻界应注意的事项:

1,注重语言参与(诚实可信、切境、不效),2,沉着冷静(克服不良恐惧心理、不抢话头、防止轻率、注重使用手势)。3,实事求是。

克服恐惧心理最好方法:1,一慢(没有想好不要开口)。2,二看(留意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3,三通过(尽量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而留下好印象的有效方法就是聆听)。

抢话头是最容易引起公众反感的一种表现。

第三章交际礼仪

第一节交际礼仪的概念、特点、地位及其作用

交际礼仪:指人们从事交际活动的行为标准和规范。

一,交际礼仪的特点:1,交际礼仪具有规范性。(道德规范、等级规范、次序规范、场合规范、行为规范。

2,交际礼仪具有广泛性。(交际礼仪无处不在—空间概念、交际礼仪无时不在---时间概念。)

3,交际礼仪具有沿习性。4,交际礼仪具有差异性。

二,交际礼仪的作用:1,体现并调节着行为主体的道德水平。2,规范并控制着行为主体的

交际行为。

3,美化并调整着行为主体的形象。

第二节交际原则

交际礼仪是实现文明交往的纽带,但它的前提条件是相互间的平等对待,其核心问题是尊重以及满足相互获得尊重的需求。

一,交际原则:1,平等互动原则。2,注重沟通的原则。3,,诚实守信的原则(首要、基本要求、核心内容).

4,遵守时间的原则。5,尊重风俗的原则。6,理解宽容的原则。7,遵纪守法的原则。8,维护形象原则。

第三节交际礼仪的内容

一,交际礼仪的内容具体包括:邀请应邀礼节、见面礼节、交际时间与空间、宴请及参加宴会礼节、馈赠礼节。

见面礼节是人们进入交际状态实施的第一个礼节。握手礼是交际中最常见的礼节。鞠躬源于中国(是下级对上级或同级间)。举手注目礼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帝国。致间是公关人员经常使用的见面礼节。

二,交际时间在公关交往中的作用:1,遵守时间按时赴约是向对方发出的礼貌信号。2,时间表示如何对待人们的地位和权威。3,时间还可以确立或发展人际关系。4,时间是最伟大的评论家。5,守时是极重要的礼节。

三、空间、方位与距离在公关交往中的意义:1,空间的大小可以显示人的地位。2,空间

的大小与每个人的正式地位以及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成正比例关系。3,空间方位的远近表示人际关系的程度。4,内外有别是普遍存在的交际规律、

四,人们的活动空间:固定空间、半固定空间、活动空间。

固定空间:指人们不能轻易改变的空间,如地理环境、建筑物。

半固定空间:指房间的陈设、墙壁装饰等,可以根据自已的要求和具体情况来改变。反映了主人的思想情趣。

活动空间:公关交往时双方的位置和距离。分为:亲密空间、个人空间、社交空间、公共空间。

亲密空间(0.15-0.4米)、个人空间(0.4-1.2米)、社交空间(1.2-6.1米)、公共空间(6.1以外)。

宴请是公共关系交往中最常见的活动形式之一,有:宴请(宴会-正餐、招待会冷餐会鸡尾酒会---招待人数最多、茶会—下午4时、工作进餐---属于工作性质)。

礼宾次序是安排席位的主要依据,国际上习惯是桌次高低以离主桌位置远近而定,右高左低。我国以职务排列。

按时出席宴请是最基本的礼貌,

礼品应以薄礼、淳朴为本,公关活动中向对方馈赠礼物,要以他人能够接受并表示满意为前提。

五,馈赠礼仪的原则:1,明确馈赠的目的性。2,选择礼物的实用性。3,礼物适时适人适地适俗性。

4,馈赠要有守纪性。5,注重礼物的包装和送礼方式。

六,给外商送礼的总是:不必太贵重,不要过分谦恭,除鲜花外都要带包装,送礼时要大方,礼物应当场打开。

第四章语言礼仪

第一节谈话礼仪

一,谈话的态度:1,诚恳。2,宽容。

二,谈话中的语言:1,尊敬的语言。2,礼貌的语言。3,使用商量或祈使的语气。

三,谈话的距离:1,亲密的距离。2,个人距离。3,社交距离。4,公共距离。

四,谈话的忌讳:1,不用行话术语方言。2,内容不涉及疾病死亡。3,不询问妇女年龄婚否。

4,不涉及宗教信仰。5,避免繁琐拖沓。

五,倾听的作用:1,了解信息事实和他人想法。2,理解他人思想情感的需要。

3,了解他人改善工作关系从而提高工作效率。4,使关系得到缓和增进理解,避免纠纷。

六,倾听的方法:1,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接受对方的态度。2,偶尔提问提示给人鼓励。3,及时反馈。

第二节招呼礼仪

一,礼节合适注意的问题:1,与场合相符。2,与自已身分相符。

第三节电话礼仪

一,打出电话的礼仪:1,选择恰当的通话时间。2,通话目的明确。3,安排通话内容。4,挂断电话时使用礼貌用语。

二,接打电话6注意:1,拨错号在友好应对。2,向另一方通报本人姓名和单位。3,请对方回电话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

4,认真听工电话。5,向对方介绍自己所处的通话场所和人员。6,适时结束通话,由打电话方先挂断。

第四节委婉语的礼仪

委婉语的直言曲折、目的性强、曲径通幽、追求谦和是它的功能所在。

一,委婉语使用的艺术:1利用比喻双关典故手法代替直接表态。2,利用含蓄意味深长的语言来表达。

3,运用模棱两可的语言作出具有弹性的回答。

第五节幽默的礼仪

幽默语:是运用诙谐的意味深长的语言传递信息的方法。

一,幽默语使用的艺术:1,一语双关。2,避重就轻。3,曲解词语。4,拟人法。5,巧借话题。6,反语。

第六节谈判的礼仪

谈判:是有关组织、个人对涉及切身利益的分歧和冲突进行反复磋商妋解决途径和达成协议的合作过程。

一,谈判的分类:利益归属分:1.私人谈判。2组织谈判。3,混合谈判

二,谈判的过程:1,导入。2,概说。3,明示。4,交锋(实质性开始)5,妥协。6,协议。

第七节演讲礼仪

演讲中的礼仪表现途径:1,演讲稿中的书面语言。2,演讲时的个人表现。

演讲:是演讲者借助语言,说明事件阐明道理表达感情从而影响公众的一种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增强感情交流。

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祝酒词祝贺词

称谓,尊敬友好的

称呼

称谓称谓标题称谓

开头正文说明事件表

示感谢正文说明事件表

示感谢

称谓开头

正文阐述成果展望未来结尾再次感谢的

情感

结尾再次感谢的

情感

正文表示欢迎阐

述成果展望未来

正文

结尾再次感谢结尾提议为某人

干杯

结尾

署名日期

演讲时以遵循以下要求:1,演讲语言准确精练。2,通俗易懂。3,语言形象生动。

第五章文书礼仪

第一节文书礼仪

文书礼仪:指在文书的写作中,在文字表达语气的运用中注意体现礼仪的原则,符合相应的礼仪规范。

文书礼仪的种类:文件礼仪:报告、请示、调查报告、计划、规章制度、总结、会议纪要、命令、指示、决定。

书信礼仪:求职信、贺信、慰问信、商业信件、投诉函、回复信、联系信、感谢信。

请帖礼仪、网络礼仪。

一,文礼仪的特点:1,交际性。2,礼节性(支撑)。3,规范性。

第二节文件礼仪

文件礼仪:指一个单位在处理各种公务中表达意图记载事务而形成的统一的书面资料所遵循的礼仪要求。

◆报告的正文分为:报告的原因、报告的内容(主体)。

◆请示:必须一文一事,是前行文,是请上级机关批复的。

◆调查报告的礼仪要求是要尊重阅读者,分为综合性调查和专题性调查。由前言和主体组

成。

◆计划的礼仪要求是要写得清楚明白,具有可行性,尊重计划的执行者,正文包指导思想、

工作安排、执行希望。

◆规章制度的礼仪要求是要客观、可行公平。由总则、分则、附则组成。此类文件注意:

政策性、严肃性、明确性。

◆总结分为综合性和专题性。总结正文包括:前言、工作回顾、基本经验(重点)、结语。

◆会议纪要的三个目的:向上级汇报、向下级传达、向社会发布。由三部分构成:基本情

况、主要精神、提出希望,三种具体写法:综合概述式(小型会议)、归纳分项式(大型会议)、发言记录式(座谈会学术讨论会)

◆命令的撰写要简明扼要、语气要坚决肯定,篇幅要短

◆指示正文分为三部分:写指示事项的根据、写指示内容、结尾。

◆决定,标题写明关于什么事的决定,标明做出决定的日期和单位、会议。

◆通知正文由三个部分构成:缘由部分、事项部分、执行要求部分。最后是署名日期。

◆备忘录:是在各种洽谈中记录双方谈论的要点、问题达成的协议的书面材料。由标题、

正文、草签构成。

备忘录的写作注意:真实准确、详细完整、传真。

一,撰写各类文件应注意的礼仪:1,诚挚地表现情意,清楚地表达思想。2,遵循特定的格式,符合人们认知规律。3,措辞要准确得体,把握时间尊重阅读者。4,使用相应的礼仪用语,文字书定要工整规范。5,对所有文件都要及时做出应。(重要48小时内,一秀在两周内答复)

第三节书信礼仪

一,求职信的写作注意:1,遵守书信礼仪的写作规范。2,体现出对人们的尊重。3,对人的重视贯穿始终。

二,慰问信反映在以下几个部分:表示出亲切真挚的情感,用词要诚恳真切,文字要朴实精练。

三,投诉函的四点尺度:1.发向高管理层。2,不要遗漏详细情况。3,明确提出补偿要求。

4,注意遣词造句。

四,答复投诉函的尺度:1,反应要做到有力有利有节。2,措词慎重。3,正面作答。五,回复信注意:1,表明写信的目的在于推动。2,行文中不要出出指责意味。3,以积

极的口气结尾。

六,维持联系信注意:1,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2,表达对对方的关心。3,笼统表示与对方继续合作的愿望。

七,感谢作的写作方式包括:1,标题部分。2,称谓部分。3,正文部分。4,结尾部分。八,书写感谢信的注意礼仪:1,尽量用手写。2,内容在简洁。3,感谢的面要广。4,用纸须慎重。

第四节请帖礼仪

一,请帖写作中应注意的礼仪

1,内容简明扼要。2,语言热情典雅得体。3,款式和装帧美观大方。4,提前一周发出。

第五节网络礼仪

一,网络礼仪内容:1,注意网上礼貌用语。2,珍惜时间及时接受与回复。3,助人为乐,4,多用表情用语。

二,上网交往的注意事项:1,保密原则。2,小写原则。3,勿扰他人原则。4,尊重他人时间原则。5,尊重他人人格原则。6,遵守在网络上愉快生活的守则。

第六章内部交往礼仪

第一节内部交往礼仪的地位、功能特点及内容

内部交往礼仪:指公关人员与内部公众开展各类交往活动的行为规范。

一,内部交往礼仪的地位:1,是公关礼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是内部稳定关系协调的辅助性保障系统。

3,是内部交往沟通的辅助性保障系统。

二,内部交往礼仪的功能特点:1,规范约束功能与规范性特点。2,稳定关系功能与稳定性特点

3,凝聚功能与亲和性特点。4,激励性功能与激发性特点。

内部交往礼仪是内部公共活动得以有效进行的手段和保证。

第二节内部纵向交往礼仪

内部纵身交往主要是指领导与员工之间的交往,是开展内部公共关系的基础和保证。

一,纵身交往的原则:1,尊重人。2,关心人。3,理解人。

二,纵身交往的内容和途径:1,举办内部刊物(沟通功能、奖惩功能、教育功能、调节功能、建设功能)

2,举办各类座谈会。3,举办各类联谊活动。4,礼节性走访。5,日常交往。

第三节内部横向交往礼仪

内部横向交往主要是指部门之间的交往。是实现组织功能协调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内部公关的重要内容。

一,部门关系的重要性:1,直接关系到组织结构的完整。2,直接关系到组织目标实现。

3,关系到组织自身适应性。4,关系到组织自身的协调发展。

二,内部横向交往的内容:1,主动了解各个部门工作的性质和内容。2,做到主动急救意见和定期互访。

3,做到通过经常性的联谊活动来建设部门之间的良好关系。

三,内部横向交往的原则:1,相互尊重的原则(前提)。2,及时沟通原则。

3,谅解互助的原则(基本要求)。4,有效配合的原则。

第四节股东关系

股东关系:指组织与各类投资者之间的关系。

股东关系的重要性:1,有效的股东关系将增强组织的经济基础。2,良好的股东关系将促进组织的发展。

一,股东公众的类型:1,国有资主管理局和持股法人。2,社会闲散持股个人。3,境外投资者。4,企业员工。

二,与股东交往的原则:1,真诚热情。2,及时沟通。3,确保股东利益按时兑现。4,真诚合作共同发展。

三,与股东交往的形式与内容:1,招股沟通。2,上市公告沟通。3,报告沟通。4,股东大会沟通。5,日常沟通。

第五节股东大会

一,股东大会的特征:1,是股份有限公司的必要机关。2,是股份公司的意志机关。3,是最高意志机关。

二,股东大会的形式:1,股东常会(每年一次).2,股东临时会。3,特别股东大会。

4,公司重整关系人会议股东组会议。5,各类别股东大会。6,股东代表大会。

三,股东大会决议的效力:1,须有召集权的人召集股东大会。2,股东应其召而集会。3,股东在其集会上通过决议。

四,股东大会结束后的事项:1,决议公告与分红。2,决议通知。3,股东大会议事录的制作与留存。

4,委托书等的存放。5,工商登记的申请。

五,股东在股东大会的权利与义务:出席权、提案权、提问权、表决权、

第六节董事会

董事会亦称董事会议,是若干名选出的董事组成的常设机构,是最高权力机构,是公司的心脏和大脑。

一,董事会的特征:1,是业务执行机关。2,是会议制形式的机关。

3,是由董事组成的委员会机构。4,是法定机关。

二,董事会议应遵守的原则:1,准确理解董事会的作用。2,恰当夸多斗靡董事会议题。3,提高办事效率。

三,董事会议的具体操作:1,须通过召集会议才能实现。2,每年度至少召开两次。3,董事长主持会议。

4,决议应有二分一的董事出席,并过半数同意方可通过。5,应当做成记录。

第七章公关专题活动的礼仪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是公共关系塑造形象最主要的手段。

第一节开业庆典礼仪

开业庆典礼仪狭义:组织为开业而举行的,旨在提高组织知晓度,扩大社会影响的庆祝活动。美国著名公关专家罗伯特.罗雷指出:开幕典礼会是创牌子的第一关。

一,准备工作应遵循“热烈隆重和节约务实”的原则,目的在于扩大影响,提高知晓度、美誉度,增强凝聚力。

二,礼品应该具有如下特点:1,象征性。2,纪念性。3,宣传性。

第二节展销会礼仪

展销会是通过实物、文字和图表以及音像、影视材料等来展销产品的一种促销形式。

一,制定计划:1,明确主题思想。2,构思展览结构。3,撰写展览计划书。4,确定时间地点。5,确定人员。

二,展销会的效果测定:1,采取问卷调查。2,统计参观人数。3,销售利润。4,有奖问答。

第三节发布会礼仪

发布会是旨在谋求新闻界的对该组织或某项活动事件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的有效沟通方式。一,举办新闻发布会的由头及时机:1,确定新闻价值。2,确定最佳时机。

二,记者招待会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1,确定时机的技巧。2,邀请记者的技巧。3,确定发布会的地点….。

三,准备主要发言的报道提纲:1,准备发言提纲(核心)。2,准备宣传提纲。3,准备回答提纲。

四,会议进程的控制:1,主持人要掌握主动。2,主持人与发言人默契配合(坦率诚实、随机应变、谨言慎行)

3,主持人要引导记者踊跃提问。4,主持人应当控制会议节奏。

与新闻界合作应以下四字为方针:真诚主动。

第四节赞助

赞助是组织获取政府社区及相关公众的支持的活动(最有效的方式)。主体是经济组织与企业。客体是组织和个人。

一,明确赞助的目的:1,扩大知晓度。2,增强信任度。3,提高美誉度。

二,赞助活动的类型:赞助体育活动(最常见形式)、赞助文化生活、教育事业、展览竞赛、宣传用品。

三,赞助的形式:现金、实物、义卖、义工。

四,进行赞助的步骤:1,前期调研。2,制定计划。3,审核评定。4,具体实施。5,效果测定。

五,赞助会一般不超过1小时,一般程度是:1,宣布赞助会开始。2,奏国歌。3,赞助代表发言。4,来宾发言。5,合影。

六,赞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优先赞助慈善福利事业。2,留存一部分机动款项。3,坦率诚恳面对征募者。

第五节组织参观

参观是指邀请外部或内部公众参观本组织的工作现场设施的一种公关活动。是公共关系最早活动内容。

一,组织参观的目的:1,扩大组织知晓度。2,促进业务。3,和谐社区关系。4,增强员工或家属的自豪感。

二,组织参观的操作方法:准备宣传小册、放映视听材料、观看模型、引导观看实物、中途休息、分发纪念品。

第六节洽谈

洽谈,又可称谈判,是最重要的商务活动。

一,业务洽谈的基本要求:1,以准确传递推销信息为基础。2,以满足洽谈双方需求为前提。

3,以引起洽谈方好感为关键。4,以维护组织产品信誉为目的。二,洽谈的心理策略:充满信心、事理交融、沉着应战、突出功能、假设刺激、学会仍耐。三,洽谈的礼仪规范:1,重视信誉塑形象。2,以礼相待平等互利。3,讲究文明注重礼节。

4,实事求是注意提问。5,将心比心,替对方着想。

第七节签字礼仪

签字是一种非常常见和实用的仪式

一,签字的种类:1,国家间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缔结条约时。2,双方发表联合公报时。3,新

品展示会。4,备忘录。

各国业务部门之间签订的专业性协议,一般不举行这类签字仪式。

第八章舞会

一,组织舞会应注意的礼仪规范:1,邀请男女客人人数大体相等。2,请帖上注明持续时间。3,准备食物。

二,参加外事舞会应注意的礼仪:1,服装整齐。2,舞会前不吃味道强烈食物。3,第一场舞应为主人夫妇、主宾夫妇共舞。4,男方邀请女友时应向其丈夫或父母致意。5,注意舞姿。6,不得吸烟。

第八章涉外公关礼仪

第一节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

一,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

(1),主权平等原则。(基本原则),在国际礼仪的实践中体现在:

1,国家的尊严受到尊重。2,外交代表享有特权和豁免。3,不以任何方式强制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

4,实行对等和平衡。5,有同等的代表权和投票权。6,在礼宾序列上也体现主权平等。

(2)女士优先原则。

(3)差异性原则。1,自我意识不同。2,价值观不同:人生价值观不同、自然价值观不同、本体论方面、认识论方面。

3,行为准则不同。4,崇拜方式不同。5,生活方式不同。6,招待方式不同。7,送受方式不同。

(4)外事礼宾顺序原则。

第二节涉外的姓名与称呼

一,涉外的称呼是公关礼仪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涉外公关人员必备常识之一。

1,通常外国男子称先生,已婚女子称夫人,未婚女称小姐,一般要冠过姓名、职称、衔称。2,对部长级以上的政府高管,男子可称阁下、先生,对高级职衔的妇女也可称阁下,有地位的妇女可称夫人。

3,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称呼。

第三节礼宾次序

一,常见礼宾次序的排列方法:1,按身分与职务高低排列(主要根据)。2,按字母顺序排列(常见国际会义和体育比赛)。3,按通过代表团组成的日期先后排列(代表团的组成日期、抵达地点时间先后、答复时间先后)。

第四节国旗的悬挂

一,外事活动中悬挂国旗的几种场合:1,外交代表在权在办公处和官邸交通工具上悬挂本国国旗。

2,在展览会体育比赛等国际活动上。3,国际会议上。4,国际经济合作的重大项目奠基开工活动。

5,根据所在国的规定和习惯做法。6,遇有本国元首和重大灾害事故时将半旗。

第五节出国常识

一,在国外行高呼的礼节:1,走路抬头挺胸两眼平视。2,走路时切忌两手交叉背后或抱于前或插入裤袋内。3,超越应打招呼,误撞行人应立即道歉。4,遇见熟人应点头为礼。5,二人同行前为尊后为卑,三人并行以中为尊,右次之,左再次之。

二,名片的使用:1,是交往联络社交重要手段之一,2,接过名片后应点头致谢,3,名片的制作。

国际一般为10*6CM 的白色卡,我国名片为9*5.5CM白卡片。英国男女皆宜的尺寸为

7.62*5.08CM.

第九章宗教与风俗

第一节宗教

宗教名

形成时期教义经典教派节日禁忌

佛教形成最早,

公元前6

世纪教义:苦

《大藏经》

经、律、论

大乘佛教小乘

佛教密教

三大系统:南传

佛教、北传佛教、

藏传佛教

佛誔日,又称浴佛节泼

水节花节,4月初8

佛成道日,12月初8

佛涅磐节,2月15日

盂兰盆节,7月15日

四戒:淫戒盗戒

杀戒妄语

戒刀

道教始于黄帝

和老子时

期,有五千

年,唐朝时

传入日本《道德经》,

基本信仰是

道。

三元日,五腊日,天腊

之辰正月初一

三戒是众戒之首,

把自已的身心归

于:经师道

基督教产生于一

世纪的巴

基斯坦《旧约全

书》

《新约全

书》

罗马天主教法

国意大利西班

牙葡萄牙

东正教俄罗斯

英国德国美国

澳洲新西兰北

要欧诸国

圣诞节 12月25日复

活节春分的月圆后的

第一个星期日公历3月

21日至4月25日间鸡

蛋和兔子是复活节的吉

祥物

禁止罗马天主教徒

在星期五吃肉,进

入天主教堂要衣冠

整齐不得吸烟不

对乱动圣品。

伊斯兰教产生于7

世纪

意为驯服

《古兰经》

《圣训》教

义:万物非

主只有真

逊尼派(正统)

什叶派

开斋节 9月内见月的

次日

古尔邦节又宰牲节 12

月10日

女性不能露头发

不能单独有左手进寺

忌赤身进寺脱鞋

不能戴帽子女士

不以穿短裙。

第二节风俗

1.服务员使用礼貌用语接待宾客,则服务员是【A】A.礼仪主体B.礼仪客体C.礼仪媒体D.礼仪环境

2.公关礼仪应遵循的首要原则是【B】A.公平对等原则B.遵时守约原则C.和谐适度原则D.遵守公德原则

3.戒指戴在小指上表示【A】A.独身B.订婚C.求偶D.已婚

4.社交场合对牙齿有“三.三”制的要求,“三.三”制指的是【C】A.每日三晌刷三次牙B.三餐后要分别刷三次牙C.每日三餐后的三分钟内要漱口D.每日坚持漱三次口,刷三次牙

5.对于最熟悉的客人或年事高者,为显示尊重、亲切、热情可采用【A】A.个人空间B.亲密空间C.社交空间D.公共空间

第一章礼仪概论

我们通常所说的礼仪作为一个词在我国古代分别表示两个虽有联系却不尽相同的概念。古代的礼有三种含义,即:典章制度、礼节仪式、道德规范。仪有五种含义,即:法度准则、典范表率、形式、仪式、容貌风度、礼物。礼仪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是人们交往活动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的总称,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礼品器物等。

礼仪具有一定的特性。它们分别是约定俗成的规范性、推陈出新的继承性、民族地方的特殊性、由表及里的功能性。礼仪由礼仪主体、客体、礼仪的媒介、礼仪的环境四要素构成。

作为一种文化,它属于上层建筑,它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发展。在每个历史阶段都有自己不同与其他阶段的特点,如原始社会的礼仪、奴隶社会的礼仪、封建社会的礼仪、近代社会的礼仪。公共关系礼仪是礼仪在公共关系领域的运用与发展,是社会组织同公众交往时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构成组织形象的重要因素。公共

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一种活动是从古代即有的,公共关系与礼仪两者是在强权、交换方式之外的、调整社会关系的方法,二者在过去是交织在一起的。公关是动力,主内部平衡利益,主逻辑,偏重规律。礼仪主要表现在外部,讲教化,维护统治。公共关系与礼仪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均用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均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完善、均是范围极广的教化手段、均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改革开放有着重大的促进意义等,但公共关系与礼仪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无论是从历史上看、从主体上看、从传播手段上看、从目标上看、从操作上看、从对象研究上看二者均存在一定的不同。

1.1.《礼记曲礼》中的“礼”是【BCD】A.一种社会风俗B.一种社会秩序C.一种社会等级

制度D.人际关系中一种固定表现形式E.一种社会公德

1.2.我国古代礼的概念包括的三层含义是【ACD】A.典章制度B.婚丧嫁娶C.礼节仪式D.道

德规范E.法律条文

1.3.现在许多礼仪著作中经常提到的“三礼”指的是【ABC】A.《礼记》B.《周礼》C.《仪

礼》D.《礼节》E.《宾礼》

1.4.《现代汉语词典》与《辞海》中有关“礼”的释意相同的有【BDE】A.古书名B.敬意

的通称C.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D.礼物E.表敬意的仪式、语言等

1.5.《现代汉语词典》与《辞海》中有关“礼”的释意不同的有【ADE】A.古书名B.礼物C.敬

意的通称D.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E.姓

1.1.据考证,“礼”在中国最初是【A】A.敬奉神明的B.用作社交的C.用作敬奉祖先的D.用

在比赛中的

1.2.《周礼》中所谈的“礼”基本上是指【B】A.礼节仪式B.典章制度C.道德规范D.敬

奉神明

1.3.《仪礼》中所谈的“礼”一般是指【A】A.礼节仪式B.道德规范C.敬奉神明D.典章

制度

1.4.《礼记》中所谈的“礼”一般是指【C】A.礼节仪式B.典章制度C.“礼”的三种含义

兼有D.狭义的“礼”的含义

1.5.《现代汉语词典》对“礼”的释意保留了《辞海》中的【B】A.两项B.三项C.四项D.六

1.6.英文中的“礼仪”原意是【D】A.奉神明B.礼节C.法庭上的用语D.法庭上用的一

种通行证

城市规划原理考点总结

1.城市:非农人口、产业聚集的居民点,我国行政 建制的市、镇。 2.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产物,两次劳动分工有较 大促进作用: ●农牧业标志第一次,固定居民点。 ●商、手工业标志第二次,产生城市。 3.城市化与工业化紧密相关,工业化的促进是城市 化的动因: ●农村推力:剩余劳力向城市集中。 ●城市引力:工业供剩余劳力就业。 4.城市发展理论: ●经济基础:经济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 基本经济满足外部产品、服务需求。 从属经济(非基础)满足内部产品、服务。 城市发展阶段:专门》综合》成熟》区域化。 ●城市进化:城市发展与经济转型。 绝对集中:工业初期,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相对集中:工业成熟,城市人口向郊区扩散》 相对分散:后工业初期,郊区增长超过中心城》 绝对分散:后工业成熟,逆城市化。 发达国家后工业成熟,第三世界处于工业初期。 ●增长极核: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 条件优越、规模集聚效应产生中心城市。 ●全球化:城市发展与国际分工。 发展中国家从原料地向生产、装配基地转变。 一体化经济,部分城市地位突出。 5.城市物质环境构成 ●公共领域:共享,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投资。 ●非公共领域:个体占有,非公共投资。 ●公共领域主导,为非公共领域提供可能和约束。 6.城市社会基本特征: ●人际关系以社会分工为基础。 ●空间分布聚居的异质性强(与农村本质区别)。 7.农村社会主要差别:●人际关系以地缘关系、乡土意识为认同基础。 ●聚居空间形态异质性弱。 8.我国城市社会演化趋势: 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休闲化。 9.城市产业构成:经济活动部类 ●第一产业,产品直接来源自然界。 ●第二产业,初级产品再加工。 ●第三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 10.城市产业构成演化: ●第二向第三产业主导转化,比重显著升降。 ●传统向高科技产业转化,二产中后者取代前者。 ●体制、构成由水平、部类向垂直、层面特征转化。 11.城市化:农业传统乡村社会转向工业、服务业现 代城市社会,乡村到城市的复杂过程。几种含义: ●城市生活方式的强化。 ●乡村人口向城市转化集中。 ●农业经济向非农业经济转移并空间集聚。 ●农业区、未开发区出现城市。 12.世界城市化三阶段: ●兴起、验证、示范,英国首先城市化过半。 ●欧洲、北美推广、普及、基本实现。 ●全球推广、普及、加快。 13.城市化进程一般特征: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产业构成消长、变化。 ●与人均国民生产值的增长成正比。 ●以二、三产、农业现代化为基础。 14.世界城市化进程特点: ●势头猛烈。 ●主流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 ●向大城市集中,处于支配地位。 15.中国城市化进程特点: ●增长多,比重不大,速度缓慢。 ●不稳定,波动明显,与社会经济政治相关。 16.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农业是初始,工业是根本, 第三产业是后续动力。 17.城市化源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相互推动。 18.城市化是达到现代化唯一有效的综合性手段。 19.城市:区域的中心/某些职能有辐射、吸引作用。 20.中心城市:对周边城镇经济文化等有组织作用/ 受区域资源、发展条件制约/与区域城镇相互促 进、制约。 21.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影响: ●区域自然、社会、人文、文化资源影响。 ●社会经济、城市化水平、生产力布局直接影响。 ●空间布局由大城市单中心到多重心组团城镇群。 22.城镇体系:区域中,不同职能、等级规模,空间 有序,相互依存。城乡一体化的驱动力。决定城 乡整体发展水平。 23.城镇体系特征:群体、关联、层次、开放(各城 镇对内外开放/整体对外部开放)、动态、整体性。 24.城镇体系、城乡发展一般规律: ●城镇发展造成城乡差别》城市引力》向心增长 ●城市辐射》离心增长》城镇体系强化城乡发展 25.城市规划: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土地、空间、 建设,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实施管理。 26.我国古代规划思想: ●礼制,周礼考工记,最早。 ●自然,管子。 ●商品经济、世俗生活,清明上河图。 ●唐长安,轴线、方格、核心皇城、三面里坊。 ●元大都、北京,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 27.古希腊城市:广场、公建、集会场所,民主。 28.古罗马城市:浴室、斗兽场、宫殿,享乐;罗马 帝国时期的广场、铜像、记功柱、凯旋门,核心; 集中体现为广场群。 29.中世纪欧洲城市:教堂、城堡。 30.文艺复兴、巴洛克:意大利古典严谨,罗马圣彼 得教堂广场、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巴黎轴线宫殿。 31.现代城市规划历史渊源: ●空想社会主义,莫尔、欧文、傅里叶。 ●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 ●巴黎改建,排水、环卫、公园、墓地。 ●城市美化,欧美国家,城市景观空间。 ●公司城。 32.早期城市规划思想: ●田园城市:现代城市规划形成标志,分散模式。 霍华德,为健康、生活、产业,规模有限,农业围 绕,土地公有,莱奇沃斯。 ●现代城市:技术手段解决城市问题,集中发展。 柯布西耶,明天城市,功能理性,绿地空间阳光。 光辉城市,深化和集中体现。 33.早期其它探索: ●线性城市,索里亚玛塔,西班牙。 ●工业城市,戈涅,法国。 ●区域规划,格迪斯,芒福德发展。 ●城市规划方法,格迪斯,调查、分析、规划。 34.分散发展理论:卫星城(大城市派生)/新城(独 立)/有机疏散(沙里宁)/广亩城(赖特)。 35.集中发展理论:聚集区/大城市带(戈德曼,法)。 36.区域发展理论: ●区域是城市的基础、腹地、发展动力。 ●城市是开放系统,依赖区域支持。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规划的成就和示范作用。 37.城市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 ●同心圆:吉伯斯,中央商务》过渡(衰败居住)》 工人居住》良好居住》通勤(富裕居住)。 ●扇形:霍伊特,放射,轴状延伸。 ●多核心:哈里斯、乌尔曼,设施位于少数区域(中 央商务)、受益于接近(工业、工人居住)、对抗 和消极影响(高级住宅、污染工业)、无法负担 土地费用而位置不合理(边缘仓库)。

同济城市规划原理复习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笔记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居民点的形成 农业与畜牧业分离,第一次劳动分工,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黄河中下游、尼罗河下游、西亚的两河流域 城市的形成 生产方式改进,生产力提高,产品剩余,出现交换,以物易物,《易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劳动分工加强,出现专门的手工业者,商业和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第二次劳动分工,原来的居民点分化,以农业为主的是农村,一些具有商业和手工业职能的是城市,可以说,城市是生产发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分工的产物。剩余产品产生私有制,原始社会生产关系解体,出现了阶级,人类进入奴隶社会,所以也可以说,城市是伴随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主要是产业结构,也就是居民所从事的职业的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 城市的定义 现代城市,包括三要素: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我国 1955年规定市、县所在地,常住人口大于 2000,非农人口超过 50%,即为城市型居民点。工矿点常驻人口不足 2000,在 1000以上,非农超过 75%,也可定为城市型居民点城市型居民点,按行政区划的意义,可有直辖市,市,镇。建制市与建制镇只是行政管辖意义的不同,不应只把有市建制的才称为城市。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第一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城市 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和工业化时代,也可以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古代城市的发展城市与防御要求 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具有防御的要求,起初防止野兽,其后为了战争。半坡、姜寨等原始居民点外围的深沟,就是防御设施,也有用石头垒成的墙或木栅栏。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一个筑城高潮西亚巴比伦城,平面矩形,两重墙,两重间隔 12m,墙外有城壕,有明显的防御目的。罗马帝国盛期,罗马人在其统辖地区大量建造营寨城,平面相当规。位于阿尔及利亚的提姆加得城(Timgad)至今保存最完整。伦敦,巴黎都可以在古城部位找到罗马营寨的遗迹。欧洲中世纪,从防御要求出发,封建主的城堡选在山顶或湖边、河边,或在外开人工水渠,架设吊桥。完全从防御要求出发的平面模式:斯卡莫奇理想平面 Scamozzi 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的布局 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有明显反映。中国古代城市,统治阶级宫城居中并占地很大。商都的“殷”城,以宫廷区为中心,近宫外围是若干居住聚落(邑),居民多为奴隶主和部分自由民,各邑之间空地多为农业用地。居住聚落外围散布手工业作坊,也有居穴,居穴可能是手工业奴隶栖息之所,再外圈疏松的环布居邑,以务农为主,居住下等自由民和农业奴隶,还有小部分奴隶主。

路基路面工程期末复习参考

【第1章】概述 ——路基路面结构及层位功能 路基的内涵-整个横断面,包含: 路堤(embankment)(高于原地面高程的填方路基)、 路堑((cutting)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 -注:路面设计时,其内涵是:路面的承载平台(即:路面以下的部分-subgrade) 路面横断面-通常指道路铺装部分的断面结构 ——分类:槽式横断面、全铺式横断面. 路拱横坡度-作用: 保证排水,把路面表面做成直线或抛物线形路拱. 注: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1~2% 碎砾石等粒性路面——2.5~3.5% (注:路拌、厂拌→1.5~2.5%) 路肩坡度一般比路面横坡度大1%,但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硬路肩采用与行车道相同的结构时,采用一样的坡度。 路面结构分层:面层、基层、功能层。 面层:承受较大汽车荷载的垂直力和水平剪切力 基层:承受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作用力,将垂直力扩散到下

面的路基土当中。 功能层:加强-路面结构之间的联结,改善路基湿度和温度状况。 面层类型及其适用范围:(高速、一、二、三、四) ①沥青/水泥混凝土路面:各级 ②沥青贯入式、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治路面:三、四级 ③砂石路面:四级 (注:路基的工作深度为:80cm) ——公路自然区划:分为3级进行区划 7个一级区划: Ⅰ区——北部多年冻土区 Ⅱ区——东部湿润季冻区 Ⅲ区——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 Ⅳ区——东南湿热区 Ⅴ区——西南潮暖区 Ⅵ区——西北干旱区 Ⅶ区——青藏高寒区 区划的原则: ①道路工程特征相似原则

②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原则 ③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又有主导作用原则 【第二章】路基土的特性及设计参数 各种土及其适用范围(非重点-了解): ①巨粒土——砌筑边坡 ②粗粒土——砾类土、砂类土 ③粉质土——为不良公路用土 ④黏质土——透水性小,吸水能力强,较大的可塑性 注:土作为路基建筑材料,砂类土最优,黏质土次之 路基填料:路堤施工中的填方填土材料 路基填料常用的改性方法: ①掺配粗颗粒土(改善物理级配) ②掺入石灰等无机物结合料、专用改性剂(化学改性) ——路基模量参数及路基材料CBR要求: 如:路基回弹模量M R,弹性模量 -CBR-(California bearing ratio)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提出的一种评定基层材料承载能力的试验方法。这种方法后来也用于评定土基的强度。 由于CBR的试验方法简单,设备造价低廉。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第二篇城市与城市规划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农业与畜牧业,这就是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 2、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就就是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城市就是生产发展与人类第二次分工的产物。城市就是伴随着私有制与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 3、城镇就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为主体的居民点,一般就是工业、商业、交通与文教的集中地,就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城市的发展 1、古代城市的发展 人类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具有防御的要求,最初就是防止野兽的侵袭,后来就是防御部落战争。 中国古代一一些城市的平面也曾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两套城墙,都城则有三套城墙,每层城墙外都有深而广的城壕。 欧洲罗马时期在环地中海地区建立了不少罗马营寨城,后来成为欧洲城市发展的基础。欧洲中世纪,从防御要求出发,将封建主的城堡选在山顶或湖边、河边,或在其外围开人工沟、架设吊桥。在城市的平面布置中,考虑了组织多层次、多方位的问题。

兵器技术的进步也影响到了城市的建设。中国在宋代,火药已大量用于战争,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建设,使得一些城墙或加厚,或在土墙外包砖。对欧洲的城市建设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有明显的反映。在中国古代城市中,统治阶级专用的宫城居中心位置并占据很大的面积。 罗马帝国时期,奴隶主依靠掠夺奴隶与殖民地大量的财富,驱使奴隶无偿地为她们建造罗马城及豪华的宫殿、寺庙、浴池、斗兽场等。 社会政治体制对城市建设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中国的封建社会大多数朝代就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按照规划新建规模很大、布局严整的都城。 欧洲的封建社会,在很长的时期内分裂成许多小国,城市规模很小。真至17世纪,英、法、德建立君权专制的国家,这些国家的都城才有了较大的发展。 经济制度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在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就是社会的经济基础,然而欧洲与中国在土地所有制上有很大的差别。 中国就是地主所有制,地主通过代理人征收地租,可以居住在城市。 欧洲就是封建领主人制,封建主大多数住在自己的城堡与领地的庄园中。 中国的城市就是政治与经济的中心,而欧洲往往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 商品经济的发展就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古代中国,在一些商路交通要地、河流的交汇点,商业发达,手工业集中。中国虽有很长的海岸线,航海技术也较发达,但始终未

路基路面工程复习

路基路面工程第一章总论 1.路基路面的基本性能:一. 承载能力、二. 稳定性、三. 耐久性、四. 表面平整度、五、表面抗滑性能。 2.影响路基路面稳定性的因素:1)地理条件;2)地质条件;3)气候条件; 4)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5)土的类别。 3.我国公路用土依据土的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性指标和土中有机质存在的 情况,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四类,并进一步细分为11种土(见P8)。 4.我国7个一级自然区:I区——北部多年冻土区;II区——东部温润季冻 区;III区——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IV区——东南湿热区;V区——西南潮暖区;VI区——西北干旱区;VII区——青藏高寒区。 5.路基按其干湿状态不同,分为四类: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 6.在公路勘测设计中,确定路基的干湿类型需要在现场进行勘查,对于原有 公路,按不利季节路槽底面以下80cm深度内土的平均稠度确定。 7.干湿类型怎么分类?标准是什么? P18 8.路面结构按照层位功能的不同,划分为三个层次,即面层、基层和垫层。 9.路面分为四个等级:1)高级路面、2)次高级路面、3)中级路面、4)低 级路面。 10.在工程设计中,将路面划分为柔性路面、刚性路面和半刚性路面三类。第二章行车荷载、环境因素、材料的力学性质 1.我国公路与城市道路路面设计规范中均以100KN作为设计标准轴重。通常 认为我国的道路车辆轴限为100KN。

2.对于双轮组车轴,若每一侧的双轮用一个圆表示,称为单圆荷载;如用两 个圆表示,则称为双圆荷载。 3.路基工作区:在路基某一深度Za处,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σz与 路基土自重力引起的垂直应力σB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仅为1/10—1/5时,该深度Za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4.用于表征土基承载力的参数指标有土基回弹模量、地基反应模量和加州承 载比等。 5.路基的主要病害有:1)路基沉陷; 2)边坡滑塌; 3)碎落和崩塌; 4) 路基沿山坡滑动; 5)不良地质和水文条件造成的路基破坏。 第三章一般路基设计 1.路基横断面的典型形式,可归纳为路堤、路堑和填挖结合三种类型。 2.路基宽度:路基宽度为行车道路面及其两侧路肩宽度之和。 路基高度:路基高度是指路堤的填筑高度和路堑的开挖深度,是路基设计高程和地面高程之差。 路基边坡坡度:公路路基的边坡坡度,可用边坡高度H与边坡宽度b之比值表示,并取H=1. 3.压实度是填土工程的质量控制指标,土的压实度等于土的控制干密度与最 大干密度的比值。 第四章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1. 直线滑动面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砂类土路基边坡渗水性强、黏性差,边坡稳定主要靠其内摩擦力支承,失稳土体的滑动面近似直线形态。其分析方法包括:试算法和解析法。 2. 曲线滑动面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公关礼仪试题

公关礼仪试题 公关礼仪试题 一、选择题 “人无立、无以立”出于()之语。 老子 孔子 孟子 庄子 2.握手有伸手先后的规矩:() 晚辈与长辈握手,晚辈应先伸手。 男女同事之间握手,男士应先伸手。 主人与客人握手,一般是客人先伸手。 电视节目主持人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访谈时握手,主持人应先伸手。 对蹲姿的正确理解。() 蹲姿不雅观,所以不要蹲。 蹲姿有益健康,应该多找机会蹲一会儿。 在孩子面前蹲下与他交谈,会使孩子感到亲切。 蹲姿最好采取两膝一高一低的姿式。 累了蹲下并不解乏,都不如坐在地下。 男士西服单排扣有两个,在正式场合坐着时,应如何扣?() 只扣上边一个。 只扣下边一个。 两个都扣上。 两个都不扣。 介绍两人相识的顺序一般是:()A 、先把上级介绍给下级 B 先把晚辈介绍给长辈 C 先把客人介绍给家人 D 先把早到的客人介绍给晚到的客人 b5E2RGbCA P 6、 男子穿西装时,衬衫、西服领带、鞋袜全身颜色不应超过() A. 」 B. 三种 C. 四种 D. 五种 第1页 7、 .泰国人见面时双手合掌于胸前,行() A. 十字礼 B. 合掌礼 C. 合十礼 D. 合手礼 8.礼仪的内容包括() A. 礼貌 B. 礼节 1 、 A B 、 A B 、 C 、 D 3、 A B 、 C 、 D E 、

C.礼数 D.仪式 二、名词解释 1.礼貌 2.礼仪 3.公关礼仪 4.仪容 5.礼宾次序 三、简答题 1.学习礼仪的目的和作用? 2.服饰穿着TPO原则是指? 3.公关礼仪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4.握手是见面时的重要礼节,它的规矩是? 5.举例说明礼貌、礼节和礼仪的区别和联系? 6.简述交换名片的礼仪。 四、案例分析题 20世纪末,我国北方某省的一位县长亲自接待一位想到当地投资建立制药厂的外商。双方交谈非常融洽,外商被县长的宏伟的战略论述所倾到。P 1EanqFDPw 第2页 于是,同意在此地投资。可就在参观制药车间时,县长忽然一口浓痰涌出了喉咙,“啪”的一声吐到了门口。这一行径,立即引起了外商的反感。洽谈结束后,县长等了几个月,不见对方的回音,一时迷惑不解…… DXDiTa9E3d 请分析上述发生的情景,你会受到什么启发? 第3页 第4 页 第5页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纯手打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城市的产生: 1、城市最早是政治统治、军事防御和商品交换的产物,城指军事防御产生的,市指商品交换产生的 2、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剩余产品交换和争夺、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 3、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度时期出现的 4、世界最早的城市出现在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埃及的尼罗河下游、西亚的两河流域,都是农业发达较早的地区 5、城市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6、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技术进步、社会分工的结果 城市产生的定义: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城市聚集的定义:城市的本质特点是聚集,高密度的人口、建筑和信息是城市的普遍特征。 当前所获得的共识:城市是非农业人口集中,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城市的基本特征:

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 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 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 4、城市具有系统性 乡村的基本特征: 1、人的活动、建筑的区域、居住地、生产地等的相对分散是基本特征 2、同一地区的人们生活有明显的同质性 3、大部分生活资料可直接来源于土地 4、社会结构较单一 5、能源使用多样 6、如同城市的变化一样,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驱使之下,乡村在各地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 1、聚集规模差异 2、生产效率差异 3、生产力结构差异 4、职能差异 5、物质形态差异 6、文化观念差异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 1、他们有着很多不同之处,但仍是一个统一体,不存在截然的界

路基路面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路基路面工程试题库 一、填空题 1路基除了要求断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外,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整体__、稳定性和水温稳定性。 2、公路是一种线型工程,构造物它主要承受汽车荷载的重复作用和经受 自由荷载 的长期作用。 3、公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设备和特殊构造物。 4、路基干湿类型的两种判断方法是平均稠度划分法_和临界高度。 5、粉性土的毛细水上升速度快而且高_水稳定性差。 6、公路路基用土按粒径划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 7、土的回弹摸量反映了土基在弹性变形阶段内的垂直荷载作用下抵抗 竖向变形的能力。 8、在路基设计的要求路基处于干燥和干湿状态。 9、路基工程的附属设施包括取土坑、弃土堆 护坡道、碎落台、堆料台 10、路基横断面设计主要内容是确定路基边坡坡度和边坡防护加固措施。 11、矮路基设计应特别注意清场处理、压实处理及地基处理和加固。 12、高出原地面由填方构式的路基称路堤低于原地面由挖方构式的路基称路堑。 13、路基高度低于1m的称矮路堤,高于20m _的称高路堤,介于两者的为一般路堤。 14、路基的边坡坡度是边坡的高度H与边坡宽度B的值写成1:m,m值越大,则边坡越缓 m值越小,则边坡越陡。 15、常见的路基横断面形成有路堤、路堑、填挖结合路堤、不填不挖路基。 16、沿河路基直接承受水流冲刷,其冲刷防护可分为直接防护和间接防护。 17、路基坡面防护的常用措施可分为植被防护和坡面处理及护面墙。 18、路基的防护与加固工程不仅可以保证稳定路基而且可以美化路容,提高公路的使用品质。 19、对于较坚硬不宜风化的岩石路堑边坡,当裂缝多而细时,采用勾缝防护,当裂缝大而深时,采用灌浆防护。 20、植物防护主要有种草、铺草皮_、植树 。 20、路基排水的目的是保证陆架的强度和稳定性。 21、边沟的底宽一般不小于0.4m ,深度也不小于 0.4m。 22、流线形边沟使用于积雪积砂 路段 ,石质边沟一般采用矩形断面。 23、公路上土质_边沟易采用梯形断面, 矮路堤和机械化施工路段可采用三角形断面的边沟。 24边沟的纵坡一般与路线纵坡一致,并不得小于0.5%。 25、常见的石砌挡土墙 墙背一般由墙身、基础及排水设备、 沉降伸缩缝等几个主要部分构成。

路基路面工程复习资料

路基路面工程复习资料及答案 一、单选题 1.路堤路床部分的总厚度是( )cm。 A. 30 B. 40 C. 50 D. 80 答案:D 知识点:第1章 难度:3 解析:路堤上路床为30㎝,下路床为50㎝,合计总厚度为80㎝。 2.路基用土中最差的土是( )cm。 A. 巨粒土 B. 粘性土 C. 砂性土 D. 粉性土 答案:D 知识点:第2章 难度:2 解析:巨粒土是良好的路基材料;砂性土是施工效果最优的路基建材;粘性土是较常见、效果也较好的路基路面建材;粉性土属于不良材料,最容易引起路基病害。 3.用作借方以填筑路堤的附属设施是( ) 。 A. 堆料坪 B. 取土坑 C. 弃土堆 D. 护坡道 答案:B 知识点:第3章 难度:2 解析:从取土坑取土(借方)用以填筑路堤。 4.浸水路堤最不利于稳定的条件是( ) 。 A. 水位上升时 B. 最高水位时 C. 最低水位时 D. 最高洪水位骤然降落时 答案:D 知识点:第4章 难度:3 解析:水位上升时,渗透动水压力作用方向指向土体内部,有利于土体稳定。水位骤然下降时,渗透动水压力的作用方向指向土体外,不利于土体稳定。最不利情况:一般发生在最高洪水水位骤然降落的时候,此时渗透动水压力指向路基体外。

5.下列排水设施中,主要作用是用于消能的是( ) 。 A. 跌水、急流槽 B. 蒸发池、边沟 C. 截水沟、排水沟 D. 跌水、倒虹吸 答案:A 知识点:第5章 难度:3 解析:跌水与急流槽均为人工排水沟渠的特殊形式,用于陡坡地段,沟底纵坡可达100%,是山区公路路基排水常见的结构物。是主要用于消能的排水设施。 6.软土地基浅层处治法主要针对深度小于( )m的软土地基。 A. 1.0 B. 3.0 C. 5.0 D. 10.0 答案:C 知识点:第6章 难度:3 解析:软土地基浅层处治法是对深度小于5.0m软土地基,通过表面单一或综合处理方式,达到提高地基抗剪强度和压缩模量的目的,在上部荷载作用下,确保路基稳定和减小变形,满足工后沉降要求的处理方式。 7.用铁丝编织成框架,内填石料,设在坡脚处,以防急流和大风浪破坏堤岸的防护措施是( )。 A. 抛石防护 B. 土工模袋 C. 石笼防护 D. 土工软体沉排 答案:C 知识点:第7章 难度:2 解析:石笼是用铁丝编织成框架,内填石料,设在坡脚处,以防急流和大风浪破坏堤岸,也可用来加固河床,防止淘刷。笼内填石的粒径,最小不小于4.0cm,一般为5~20cm。 8.如图所示挡土墙属于( )。 A. 路堤挡土墙

公关礼仪试题及答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公关礼仪试题及答案 篇一:公关礼仪历年考题汇总。 全国20XX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中国古代的礼仪中,婚礼属于(D1p2) A.吉礼b.凶礼c.宾礼D.嘉礼 2.用文字的形式传递礼仪信息的媒介是(b1p16) A.语言礼仪媒介b.书面语言媒介c.界域语言媒介D.形体语言媒介 3.“第一印象”的形成一般只需(A2p68) A.6秒b.60秒c.10分钟D.30分钟 4.交际活动中的首要原则是(b1p34) A.维护形象b.遵守时间c.诚实守信D.注重沟通

5.鞠躬礼源于(A3p86) A.中国b.印度c.德国D.韩国 6.个人空间交际的距离为(b3p93) A.0.15米~0.40米之间b.0.40米~1.20米之间c.1.20米~4.20米之间D.4.20米~6.10米之间 7.公关交往的主要手段是(b4p117) A.演讲b.谈话c.谈判D.招呼 8.在正式谈判过程中,双方旁征博引、列举事实、质询与反驳以争取对方让步的阶段称(b4p135) A.妥协阶段b.交锋阶段c.协议阶段D.明示阶段 9.在个人与组织、团体、企业之间进行的谈判称(c4p134) A.组织谈判b.私人谈判c.混合谈判D.团体谈判 10.人们借助语言,说明事件,阐明道理,表达感情, 从而影响公众的一种活动叫(A4p137) A.演讲b.讨论c.磋商D.谈判 11.经过调查研究后预先对一定时期的整体工作或某项 工作所作的部署和安排叫(D5p154) A.报告b.总结c.请示D.计划 12.礼仪要求对重要信函的回复时间应为(c5p162) A.两周内b.一周内c.48小时D.24小时 l3.一般认为,网络交往的特点是(D4p174) A.遵纪守法b.公平互动c.友好宽容D.自由自律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居民点的形成 人类的第一次大分工出现了固定的居民点:原始群落中产生了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与河流关系密切 2.城市的形成(经济因素与文化因素要点: ⑴人类的第二次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⑵第二次劳动大分工产生了城市。 3.城市形成的条件 基础条件——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导致了社会分工; 前提条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粮食的出现; 4.城市的定义(三要素 包括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三个方面。 5.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主要是产业结构,也就是居民所从事的职业的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 6.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农村推力与城市拉力的共同作用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第一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城市。 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和工业化时代,也可以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1.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 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2.城镇化的含义 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具体包括: ⑴人口职能的转变; ⑵产业结构的转变; ⑶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3.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⑵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 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武汉大学资环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城市化:城市化又称城镇化、都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地区集中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城市收缩:指的是城市人口流失、失去活力的现象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以1 个以上特大城市为核心,由至少3 个以上大城市为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 点轴理论:这里的“点”是各级中心地, 即各级中心城(镇), 是各级区域的集聚点,也是带动各级区域发展的中心城镇。“轴”是由交通干线、通信干线、能源输送线和水源干线(廊道)连结起来的“基础设施束”,对附近区域有很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 而轴线上集中的社会经济设施通过物质流和信息流对附近区域有空间扩散作用。 世界城市体系假设:认为各种跨国经济实体正在逐步取代国家的作用,使得国家权力空心化,全球出现了新的等级体系结构,分化为世界级城市、跨国级城市、国家级城市、区域级城市、地方级城市——即形成了“世界城市体系” 健康城市:是指从城市规划、建设到管理各个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广大市民健康生活和工作,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的发展整体”。 慢城市:不仅仅是将快速城市的步调放慢,而是创造一个环境,让人可以抗拒倚赖时钟与凡事求快的压力。 城市精明增长: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加强对现有社区的重建,重新开发废弃、污染工业用地,以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城市建设相对集中,空间紧凑,混合用地功能,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步行,保护开放空间和创造舒适的环境,通过鼓励、限制和保护措施,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 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运用多个指标对多个参评单位进行评价的方法,称为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或简称多因素评价法。 和谐城市:就是城市在规划未来发展中应当探寻更为美好的城市生活的理想目标 上位规划:依法制定的上一层次规划的控制力大于下一层次规划,城乡规划的制定必须以上一层次的规划为依据 一书两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配弟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梯度模式:梯度是指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以及由低水平到高水平过渡的空间演变过程。一个落后地区要实现经济起飞,必须遵循阶梯而上,从发展初级产业、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本土资源密集型产业起步,并尽快接过从高梯度地区外溢出的产业 特征价格模式:公共项目产生的效益,会由该项目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使用者通过市场,以各种形式扩散出去,最终反映到地价上。这就是被称之为资本化的假说,根据这个假说,运用各个地区的地价数据,可以推算出各个地区因城市设施等的建设水平的不同而对地价产生的影响,进而可以测算出某公共项目因改变了原来的设施建设水平而带来的效益。 增长极模式: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 城市开敞空间:城市的绿地、公园、道路广场以及周边的自然空间共同组成了城市开敞空间系统。 TOD(交通导向模式):建立起城市空间形态与交通组织相匹配的关系 三规合一:是将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三者进行充分协调的工作

路基路面工程期末复习大总结[主编黄晓明]

第一章概论 第二节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与性能要求 一、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 路基: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性和设计横断面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路面:路面是在路基顶面用各种筑路材料铺设的层状结构物。 二、路基路面工程的性能要求 承载能力、稳定性、耐久性、表面平整度、路面抗滑性 第三节路基路面结构及层位功能 一、路基横断面 填方路基结构0~30cm范围称为路床,30?80cm称为下路床,80~150cm称为上路堤, 150cm以下称为下路堤。 二、路面横断面 槽式横断面、全铺式横断面 四、路面结构分层及层位功能 面层、基层、路基。 面层:沥青面层材料主要考虑抗车辙和抗剪切 基层:基层是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并具有良好的抵抗疲 劳破坏的能力 垫层:水稳定性和隔温性能要好 五、路面面层类型及适用范围 沥青混凝土路面: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四级公路 水泥混凝土路面: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四级公路 六、路面分类按 面层材料区分: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砂石路面 按力学特性区分: 柔性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复合式路面、刚性路面 按基层材料类型及组合形式的不同,可将沥青混凝土路面划分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复合式路面(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第四节路基路面结构的影响因素 一、路基路面稳定性影响因素 地理条件、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土的类别

二、路基路面工程的环境因素 路基土和路面材料的体积随路基路面结构内温度和湿度的升降而引起膨胀和收缩保持路基干燥的主要方法是设置良好的地面排水设施和路面结构排水设施路基路面结构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路基的湿度变化 第五节公路自然区划 区划的三个原则:道路工程特征相似的原则、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的原则、自然气候因 素既有综合又有主导作用的原则 一、一级区划的主要指标 “公路自然区划” 分三级进行区划,一级区划是首先将全国划分为多年冻土、季节冻土 和全年不冻土三大地带,然后根据水热平衡和地理位置,划分为冻土、温润、干湿过渡、湿热、潮暖和高寒七个大区。 二、二级划分的主要指标 潮湿系数K 第二章路基土的特性及设计参数 第一节路基土的分类及工程特性 一、路基土的分类 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特殊土。 土的颗粒组成特征用不同粒径粒组在土中的百分含量表示 二、路基土的工程性质 巨粒土:良好的路基材料,亦可用于砌筑边坡 砾石混合料:填筑路基、铺筑中级路面,适当处理后可以铺筑高级路面的基层、底基层砂性土:理想的路基填筑材料 粉性土:不良公路用土 黏性土:筑成的路基能获得稳定 三、路基填料的选择 漂石、卵石(巨粒土)与粗砾石:性能评定为优,施工性评定为中土石混合料:性能评定为优,施工性评定为良 砾类土、砂类土:性能评定为优,施工性评定为优 粉质土:性能评定为差,施工评定为良 黏质土:性能评定为良,施工性评定为良 第二节路基水温状况及干湿类型 一、路基湿度的来源

2008年10月全国自考公关礼仪试题和答案

2008年10月份全国自考公关礼仪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在中国古代的礼仪中,婚礼属于(D) A. 吉礼 B. 凶礼 C. 宾礼 D. 嘉礼 第2题用文字的形式传递礼仪信息的媒介是(B) A. 语言礼仪媒介 B. 书面语言媒介 C. 界域语言媒介 D. 形体语言媒介 第3题“第一印象”的形成一般只需(A) A. 6秒 B. 60秒 C. 10分钟 D. 30分钟 第4题交际活动中的首要原则是(C) A. 维护形象 B. 遵守时间 C. 诚实守信 D. 注重沟通 第5题鞠躬礼源于(A) A. 中国 B. 印度 C. 德国 D. 韩国 第6题个人空间交际的距离为(B) A. 0.15米~0.40米之间 B. 0.40米~1.20米之间 C. 1.20米~4.20米之间 D. 4.20米~6.10米之间 第7题公关交往的主要手段是(B) A. 演讲 B. 谈话 C. 谈判 D. 招呼 第8题在正式谈判过程中,双方旁征博引、列举事实、质询与反驳以争取对方让步的阶段称(B) A. 妥协阶段 B. 交锋阶段 C. 协议阶段 D. 明示阶段

第9题在个人与组织、团体、企业之间进行的谈判称(C) A. 组织谈判 B. 私人谈判 C. 混合谈判 D. 团体谈判 第10题人们借助语言,说明事件,阐明道理,表达感情,从而影响公众的一种活动叫(A) A. 演讲 B. 讨论 C. 磋商 D. 谈判 第11题经过调查研究后预先对一定时期的整体工作或某项工作所作的部署和安排叫(D) A. 报告 B. 总结 C. 请示 D. 计划 第12题礼仪要求对重要信函的回复时间应为(C) A. 两周内 B. 一周内 C. 48小时 D. 24小时 第13题一般认为,网络交往的特点是(D) A. 遵纪守法 B. 公平互动 C. 友好宽容 D. 自由自律 第14题表情网语“:?0”所代表的意思是(A) A. 惊讶 B. 微笑 C. 苦笑 D. 眨眼 第15题董事会的决议通过时,应该有(C) A. 1/2以上的董事出席,2/3以上的董事同意 B. 2/3以上的董事出席,全体董事同意 C. 1/2以上的董事出席,出席董事的过半数同意 D. 2/3以上的董事出席,出席董事 的2/3以上同意 第16题在展览会日期、地点确定后,应举办记者招待会(B) A. 传播信息 B. 发布消息 C. 协调关系 D. 沟通感情 第17题展销会是通过实物、文字和图表以及音像影视材料来展销产品的一种(B) A. 展销形式 B. 促销形式 C. 营销形式 D. 行销形式 第18题恰当的洽谈心理策略属于(A) A. 礼仪素质 B. 仪表仪态 C. 公关心理 D. 形象意识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39页word文档

城市规划原理重点内容总结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一、居民点的形成(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没有给定的居民点(穴居与树居等);母系氏族群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劳动集体,但无固定居民点;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固定居民点出现二、城市的形成(奴隶社会) 私有制出现;城、沟、池的出现——防卫性功能“筑城以卫君”;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商业、手工业分离,促使城市的出现 三、城市的定义 1.城市是以非农业生产、人口集聚为重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2.城市界定的要素: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以及城市设施、人口密度。 3.我国城市规模顶级:特大(≥100万)、大(100>X≥50)、中(50>X≥20)、小(<20)

第二节:城市的发展 一、古代城市的发展 防御要求、社会形态、政治体制、经济发展都对城市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墨子》中记载有关城市建设与防攻战术的内容、“西安城墙”是其发展代表;商都“殷城”、曹魏“邺城”体现了所处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各级府州县城市为政治体制的影响产物;苏州、扬州等为经济发展促生的城市 国外:古巴比伦城;卡洪城、罗马城;神权统治中心——教堂;商业城市意大利威尼斯城 二、近代城市的发展的四大影响要素:人口聚集、布局变化、 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总结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条件(耕地肥沃、地势、淡水供应、阳光)、经济条件(商业、交通)、政治条件(法律、管理机构) 各时期城市形成的特点:早期城市(具有军事、政治色彩,

沿河分布,形成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现代城市(工业革命促使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形成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当代城市(后工业革命促使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以制造业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促使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世界城市、大都市连绵区、城市群) 第三节:城市化 一、含义: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 现象及过程。城市化水平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城市人口U占总人口P的比重(Q=U/P)。 包括:人口职业转变、产业结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变化、集中的用地及人口的高密度 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初期(缓慢发展期)、中期(城市化快速增长)、稳定阶段(稳增) 三、世界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增长势头猛烈而持续;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使大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 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城镇化正常发展(1949~1957)、城

(完整版)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一、城市的形成 第一次劳动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农业从畜牧业分出 第二次劳动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以农业为主的就是农村,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 二、城镇化 1、城镇化的含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也人口和城市农地转化的现 象及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 的变化 2、城镇化水平是指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城镇化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生产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或以上(高出生率, 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低出生 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一、周礼考工记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二、各朝都城 1、秦:相天法地,强调方位,以天体星象坐标为依据,布局灵活具体。规 模宏大。 2、汉长安:宫殿与市民居住生活区在空间上分隔,强调皇权,周礼制的规 划思想理念得到全面的体现。 3、三国(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继承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 心的规划思想 4、唐(长安):以宫城为中心,“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制的指导思想。里 坊制在唐长安进一步发展,布局符合周礼考工记。(唐长安由宇文恺负责 制定规划) 5、宋:里坊制逐渐被废除,出现开放的街巷制度。 三、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1、希波丹姆模式:古希腊城邦时期出现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