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美史》选择题

《中美史》选择题

《中美史》选择题
《中美史》选择题

《中国美术史》选择题

1.佛教形象普遍化,是隋唐石窟艺术的主要特征。( )

A.世俗

B.艺术

C.印度

2.斧劈皴是创立的,其被视为北宗之祖。( )

A.吴道子

B.王维

C.周昉

D.李思训

3.五代人物画作品《宫中图》为所作。()

A.顾闳中

B.周文矩

C.李公麟

D.梁楷

4.从绘画题材来看,《清明上河图》应属于()。

A.风俗画 B.历史故事画 C.山水画 D.人物画

5.原始黑陶以据今四千年左右的文化类型为代表。()

A.仰韶

B.庙底沟

C.大汶口

D.龙山

6. 与的结合,是我国原始时期美术的明显特征。()

A. 艺术、实用

B.艺术、设计

C.实用、设计

D.装饰、绘画

7.中国的彩陶出现于。()

A.新石器时代

B.旧石器时代

C.铁器时代

D.青铜器时代

8.黄河流域半坡彩陶纹饰最多的是。()

A.兽面纹

B.凤鸟纹

C.几何纹

D.鱼纹

9.中国美术史青铜艺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礼器

B.乐器

C.兵器

D.车马器

10.司母戊大方鼎是时期的青铜器代表作。()

A.夏代

B.商代

C.春秋

D.周代

11.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代表作,是我国目前发现最大的青铜器。()

A.二里头爵

B.四羊方尊

C.司母戊大方鼎

D.雷公鼎

12. 代表着商代最高的艺术成就。( )

A.瓷器

B.漆器

C.青铜器

D.绘画

13.瓦的发明是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

A.西周

B.汉代

C.战国

D.秦代

14.秦汉时代表示威仪登第的建筑物是()

A.门阙

B.墓表

C.享堂

D.坞壁

15.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的主题思想是()。

A.天地神话

B.引魂升天

C.墓主生活

D.仙人出行

16.马王堆T型帛画为时期绘制的。()

A.商代

B.战国

C.西汉

D.东汉

17.汉代美术遗物,留存数量最多、内容形式最丰富的是()。

A.石窟艺术

B.帛画

C.画像石和画像砖

D.青铜器

18.瓷器出现于末期,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 )

A.西汉

B.战国

C.东汉

D.三国

19.以下工艺作品中不属于汉代。( )

A.马踏飞燕

B.金缕玉衣

C.缂丝

D.长信宫灯

20.佛教建筑最大的特征是()。

A.和谐

B.封闭性

C.宗教气氛浓

D.开放性

21.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是()

A.洛阳永宁寺

B.登封嵩岳寺塔

C.慈恩寺塔

D.五台山佛光寺

22.“昙曜五窟”存在于以下哪个佛教石窟寺中。()

A.敦煌莫高窟 B、云冈石窟 C、龙门石窟 D、麦积山石窟

23.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萨埵那太子》属于故事内容。()

A.佛传

B.因缘

C.神话

D.本生

24.已知最早的纸本绘画《地主庄园图》出土于。()

A.吐鲁番晋墓

B.昭通霍氏墓

C.安丘冬寿墓

D.酒泉丁家闸墓

25.在东晋时期书法艺术中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的书法家是()

A.钟繇

B.王羲之

C.王维

D.褚遂良

26.南朝画家陆探微的人物画特征是。()

A.丰颊硕体

B.衣服紧窄

C.秀骨清像

D.变形夸张

27.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的主题思想是。()

A.极乐世界

B.龙凤呈祥

C.引魂升天

D.祭神

28.唐代以画马而著名的画家有,著有《照夜白》。()

A.曹霸 B.尉迟乙僧 C.韩滉 D.韩干

29.中国美术史上第一部绘画通史《历代名画记》的作者是()A.谢赫B.张彦远 C.宗炳 D.郭若虚

30.迄今世界上最高大的石佛是四川的。( )

A.释迦摩尼像

B.乐山大佛

C.卢舍那大佛

D.卧佛

31.汉代石雕中最具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的应首推。()

A.霍去病墓前石雕

B.雅安高颐阙

C.四川都江堰李冰像

D.山西太原石辟邪

32.张僧繇创造了独具风格的。()

A.疏体画

B.密体画

C.高古游丝描

D.铁线描

33.首先提出“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这一绘画功能的是()

A.顾恺之《画云台山记》

B.谢赫《画品》

C.宗炳《画山水序》

D.王微《叙画》

34.“六要”的提出见于山水画理论著作()

A.画山水序

B.笔法记

C.林泉高致

D.山水纯全集

35.“曹衣出水”是对北齐所画“梵像”艺术风格之称。()

A.尉迟乙僧

B.曹不兴

C.曹仲达

D.周昉

36.被东晋顾恺之评价其画“巧密于情思”的画家是()

A.戴逵

B.王维

C.卫协

D.萧绎

37.宗炳所著的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早的山水画理论文章,影响深远。()

A.《叙画》

B.《画山水序》

C.《历代名画记》

D.《画品》

38. 提出了“以形写神”说,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

A.展子虔

B.阎立本

C.张僧繇

D. 顾恺之

39.疏体画的创始者是____。( )

A.荆浩

B.张僧繇

C.顾恺之

D.吴道子

40.李思训的代表作是。()

A.《江帆楼阁图》

B.《明皇幸蜀图》

C.《千里江山图卷》

D.《游春图》

41.“昭陵六骏”浮雕中具有情节性的作品是()。

A.飒露紫

B.拳毛騧

C.白蹄乌

D.特勒骠

42.我国第一部绘画断代史著作是()

A.历代名画记

B.唐朝名画录

C.贞观公私画史

D.续画品

43.五代人物画作品《重屏会棋图》为所作。()

A.顾宏中

B.周文矩

C.李公麟

D.梁楷

44.马远的表现了溪谷清幽,梅花的芬芳和群凫的活跃生命,是山水画与花鸟画的

完美结合。()

A.《梅花图轴》

B.《早春图》

C.《梅石溪凫图》

D.《溪凫图》

45.首次提出山水画“三远”的论著是()。

A.图画见闻志

B.林泉高致

C.画继

D.山水纯全集

46.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敞肩拱桥是()

A.安济桥

B.广济桥

C.宝带桥

D.安平桥

47.突破“黄家富贵”成规的画家是()

A.赵昌

B.易元吉

C.韩若拙

D.崔白

48.五代山水画南派的代表人物是__ _。( )

A.荆浩和关仝

B.巨然和关仝

C.董源和巨然

D.董源和关仝

49.“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是的艺术主张。()

A.王维

B.苏轼

C.倪瓒

D.董其昌

50.黄公望传世作中最著名的作品是()。

A.《天池石壁图》

B.《九峰雪霁图》

C.《富春山居图》

D.《溪山雨意图》

51.“元四家”中山水画章法稠密的画家是()。

A.黄公望

B.吴镇

C.王蒙

D.倪瓒

52.“元四家”中山水画喜欢画渔隐题材的画家是()。

A.黄公望

B.吴镇

C.王蒙

D.倪瓒

53.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 B 的艺术主张。()

A.王维

B.苏轼

C.倪瓒

D.董其昌

54.下列选项中是由北宋徽宗指令编写的是()。

A.《宣和画谱》

B.《叙画》

C.《画品》

D.《论画》

55.创“披麻皴”的是南唐画家()。

A.巨然

B.荆浩

C. 周文矩

D.董源

56.山水画三远法是在其著作《林泉高致》中提出的。( )

A.顾闳中

B.郭熙

C.李唐

D.梁楷

57. 在18岁时创作了《千里江山图》。( )

A.李思训

B.苏轼

C.王希孟

D.王维

58.吴昌硕与虚谷、蒲华、被称为“清末海派四杰”。()

A、任伯年

B、徐悲鸿

C、赵之谦

D、齐白石

59.被视为“海派”名家,但未定居上海的画家是()

A.张熊

B.胡远

C.虚谷

D.吴昌硕

60.“折衷中西,融合古今”是 ____所提倡的艺术精神。()

A.浙派

B.海派

C.岭南画派

D.扬州画派

61.“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是的艺术主张。( )

A.钱选

B.倪瓒

C.郭若虚

D.赵孟頫

62.现存最大的喇嘛式塔是()

A.妙应寺白塔

B.佛宫寺木塔

C.开元寺料敌塔

D.天宁寺塔

63. 以画兰著称于世,画兰不画根,如浮在空中。( )

A.郑思肖

B.周文矩

C.武宗元

D.梁楷

64.首创浅绛山水的是元代画家。( )

A.吴镇

B.倪瓒

C.黄公望

D.王蒙

65、“元四家”中,山水画笔墨松秀简淡,意境荒寒萧索的画家是()

A.黄公望

B.吴镇

C.王蒙

D.倪瓒

66.元代绘画的主流方向是()。

A.文人画

B.宫廷绘画

C.风俗画

D.花鸟画

67. 是元代瓷器中最富盛名的品种。( )

A.釉里红

B.白瓷

C. 青花瓷

D.斗彩

68.元代的画梅名家是。( )

A.王冕

B.柯九思

C.李衎

D.郑思肖

69.戴进和吴伟是的代表人物。( )

A.吴门画派

B.浙派

C.湖州竹派

D.岭南画派

70.吴门画家中,由职业工匠出身而跻身文人画家之林的是。()

A.沈周

B.文征明

C.唐寅

D.仇英

71.明代推出“南北宗论”的画家是()

A.曾鲸

B.沈士冲

C.董其昌

D.赵左

72.明代末,中国历史上出现第一部论述工艺的专著《髹饰录》。()

A、漆器

B、青铜器

C、瓷器

D、玉器

73.意大利米兰人,曾参加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历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达50多年。()

A、郎世宁

B、王致诚

C、艾启蒙

D、安德义

74.“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这是的艺术见解。()

A.赵孟頫

B.石涛

C.董其昌

D.吴昌硕

75. 画派是清朝雍正到乾隆年间活动在扬州地区的著名画派。( )

A.扬州

B.波臣

C.吴门

D.浙派

76. 《庐山高图》的作者是。( )

A.郭熙

B.黄公望

C.沈周

D.吴镇

77. 画派是清朝雍正到乾隆年间活动在扬州地区的著名画派。( )

A.扬州 B波臣 C.吴门 D.浙派

78. 明代以绘制《水浒叶子》版画而著名的是。( )

A.苏汉臣

B.陈洪绶

C.唐寅

D.张渥

79.瓷器中的“粉彩”出现于()

A.嘉靖时期

B.万历时期

C.康熙时期

D.雍正时期

80.清初“四王”中,取得“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的收获的画家是()

A.王时敏

B.王鉴

C.王翚

D.王原祁

81.“波臣派”的开派画家是。()

A.陈洪绶

B.崔子忠

C.曾鲸

D.龚贤

82.铜胎掐丝法郎的俗名是()

A.唐三彩

B.扣器

C.景泰蓝

D.宣德炉

83.明清都城所建坛庙气势最大艺术性最高,用来祭天祈谷的是()

A.天坛

B.地坛

C.日坛

D.月坛

84.金陵八家中的作画追求个性的表达,着墨尤具特色,创影响深远的“积墨法”。()

A、龚贤

B、吴宏

C、胡慥

D、叶欣

85.“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这是的艺术见解。()

A.赵孟頫

B.石涛

C.董其昌

D.吴昌硕

86.清代画家朱耷在绘画作品上常用的号是()。

A.苦瓜和尚

B.八大山人

C.板桥

D.大痴

87. 所著《苦瓜和尚画语录》和大量题画诗跋中,包含了极为丰富的传统绘画美学思想。()

A、朱耷

B、石涛

C、弘仁

D、虚谷

88.扬州八怪中的画家也擅长书法、刻印。所写隶书古朴,楷书自创一格,号称“漆书”。

A、黄慎

B、汪士慎

C、金农

D、高翔

89. 并称为清末三大家。()

A.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

B.任熊、张熊、朱熊

C.任熊、任薰、任颐 C.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

90.我国近代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的学者是()。

A.康有为

B.蔡元培

C.李叔同

D.丰子恺

91.潘天寿评价吴昌硕是“大写意花卉最善于用色的能手”,他最擅长用的颜色是

()。

A.红色

B.西洋红

C.绿色

D.头绿色

92. 常常用篆笔写梅兰,狂草作葡萄。构图近书印的章法布白,喜取“之”字和“女”的格局。()

A.齐白石 B、吴昌硕 C、任伯年 D、虚谷

93.下列不属于岭南派三杰的是。( )

A.高剑父

B.高奇峰

C.陈树人

D.任伯年

94.“撞水”和“撞粉”技法是创立的。( )

A.二居

B.虚谷

C.任伯年

D.赵之谦

总结:

1.五代四家:南派------董源、巨然

北派------荆浩、关仝

2.元四家:黄公望、吴镇、王蒙、倪瓒

3.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4.吴门画派: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

5.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huī]、王原祁

6.清初四僧:弘仁、髡残、朱耷、石涛(苦瓜和尚)

7.南陈北崔:陈洪绶、崔子忠

8.青藤白阳:徐渭(青藤道士)、陈淳(白阳山人)

中国史学史试题集

中国史学史试题集 中国史学史试题集 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史学史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56分) 《汉纪》六家二体《新五代史》《资治通鉴纲目》 《廿二史札记》《宋书》袁枢 二、简答题:(每题22分,共44分) 1、列举十部有关少数民族的史着。 2、简述黄遵宪史学。 三、简答题(任选一题,50分) 1、司马迁、班固史学之比较。 2、试论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 一、简答题 1.试析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史书体裁的特点与联系 二、论述题 1.试比较《史记》与《汉书》在编纂特点与着述宗旨上的异同。 2.试述魏南北朝史学思想与其时代间的关系 3.说明唐朝设官修史书的历史背景 4.说明《春秋》《左传》《史记》《汉书》在历史编纂学上的传承与演变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 科目代码:489 一,名词(50) “属辞比事”、《三国志》、马端临、赵翼、《新史学》 二,问答题(60) 1,简述郑谯的史学思想 2,试析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史书体裁的特点与联系 三,论述题(40)

试比较《史记》与《汉书》在编纂特点与着述宗旨上的异同 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 1.《牧誓》篇选自_________,是周武王伐纣的誓师词,因誓师在_______ ,所以题目名《牧誓》。 2、___________ 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部编年史。 3.《左传》,原名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 。 4.《国语》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 史书,相传为春秋时期_______ 所作。5.《山海经》是中国一部古代________ 书。《山海经》的“经”是_____ 的意思。 6.《秦始皇本纪》篇选自______ 卷六,是______ 为古代封建帝王个人写的一个专纪。 7.《三国志》作者_____ ,此书的体例属于_____________- 。 8.《宋书》全书上起_______________,下讫__________ ,共_____ 卷。9.《梁书》的作者是________ ,由_________ 监修。 10。《隋书》包括帝纪_____卷,列传_____卷,志______ 卷,共_____ 卷。11。《新五代史》原名_________ ,由宋代__________ 所撰。 12。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比较完整的全国地理部志是 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 。 13。《明史》共三三二卷,其中包括本纪_____ 卷,志____ 卷,表____ 卷,列传______ 卷。 二、解释字、词或句子(每问1分,共10分) 宋人使门尹般(1)如晋告急。公曰:“(2)宋人告急,舍之则绝;(3)告楚,不许。我欲战矣,(4)齐、秦未可。若之何?”先轸曰:“(5)使宋舍我而赂齐、秦,(6)藉之告楚。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楚(7)爱曹、卫,必不许也。(8)喜赂,怒顽,能无战乎?”公(9)说。执曹伯,分曹、卫之田,以(10)畀宋人。 ―――选自《左传》 (1)如: (2)宋人告急,舍之则绝: (3)告: (4)齐、秦未可: (5)使宋舍我而赂齐秦: (6)藉: (7)爱: (8)喜赂,怒顽: (9)说: (10)畀: 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就《日知录》的内容,略论顾炎武的学术思想? 2.简析《国语》在体例上的特点?

《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试卷

《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试卷 任课教师:考试科目:《中国史学史》姓名: 一、名词解释:12% 1.纪事本末体 2.《日知录》 3.史德 二、简答题:16% 1.简述中国史学史的主要内容。(8分) 2.为什么说《左传》是完备的编年体史著?(8分) 三、史料分析:27% 1.试就下列史料分析论述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各自有何优缺点?(7分) 夫《春秋》者,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中国外夷,同年共世,莫不备载其事,形于目前。理尽一言,语无重出:此其所以为长也。至于贤士贞女,高才隽德,事当冲要者,必盱衡而备言;迹在沉冥者,不枉道而详说。如绛县之老,杞梁之妻,或以酬晋卿而获记,或以对齐君而见录。其有贤如柳惠,仁若颜回,终不得彰其名氏、显其言行。故论其细也,则纤芥无遗;语其粗也,则丘山是弃:此其所以为短也。 《史记》者,纪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表以谱列年爵,志以总括遗漏。逮于天文、地理、国典、朝章,显隐必该,洪纤靡失:此其所以为长夜。若乃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率出;于《高纪》则云语在《项传》,于《项传》则云事具《高纪》。又编次同类,不求年月;后生而擢据首帙,先辈而抑归末章;遂使汉之贾谊将楚屈原同列,鲁之曹沫与燕荆轲并编:此其所以为短也。(《史通·二体》) 2.试分析下列史料所蕴含的思想内容。(7分) “夫史官者,必求博闻强识、疏通知远之士,使居其位,百官众职,咸所贰焉。是故前言往行,无不识也;天文地理,无不察也;人事之纪,无不达也。内掌八柄,以诏王治;外执六典,以逆官政。书美以彰善,记恶以垂戒,范围神化,昭明令德,穷圣人之至赜,详一

代之斖斖()。”(《隋书·经籍志·史部序》)。 3.试就下列史料分析马端临《文献通考》的编纂特点。(6分) “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纪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其载诸史传之纪录而可疑、稽诸先儒之论辨而未当者,研精覃思,悠然自得,则窃著己意,附其后焉。”(《文献通考·总序》) 4.下面一段史料说明了什么样的观点和价值取向。(7分) “苟史官不绝,竹帛长存,则其人已亡,杳成空寂,而其事如在,皎同星汉。用使后之学者,坐披囊箧,而神交万古,不出户庭,而穷览千载,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若乃《春秋》成而贼子惧,南史至而贼臣书,其记事载言也则如彼,其劝善惩恶也又如此。由斯而言,则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史通·史官建置》)。 四、论述题(1、2题必做;3、4题选做一题):45% 1.试论司马迁的史学贡献和治史特点。(15分) 2.试论刘知几及其《史通》在史学史和史学理论上的贡献。(15分) 3.《通典》是怎样一部史学著作?就其作者、内容、编纂、史学思想等等加以论述。(15分) 4.试分析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的基本内容和史学理论贡献。(15分)参考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12% 1.纪事本末体: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来记事的史书体。纪事本末体是南宋袁枢在编撰《通鉴纪事本末》过程中创立的。该书的编纂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读《通鉴》的困难,详明历史事件的始末。袁枢将《通鉴》分年叙述之事统一集中起来,分为239个标题,不动一字的加以抄录。每事各详起讫、自为首尾,详细记载事件的来龙去脉。 2.《日知录》:明末清初顾炎武所著的读书笔记。他自著此书的目的在于“明道”、“救世”为宗旨。书中论述涉及到经义、政事、世风、科举、礼制等,内容非常广泛。此书资料丰富,每论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考证。是一部包含其学术思想、政治见解等内容的重要著作,书中表现了他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 3.史德:是指治史者的品德修养。治史者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观念,对史学研究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史学除受才、学、识的影响外,还受史德的影响。章学诚认为,刘知几所谓“史才”、“史学”和“史识”,

毛邓三简答题

1、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品质所决定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将之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和各自回答的基本问题 党的十七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所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建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体现了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系统的科学理论,其精神实质就是: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4、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者是在继承前者基本原理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它们辨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5、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的界定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6、为什么要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实现理论创新,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7、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的关系 第一,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它真正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 第二,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第三,正确地发挥两个联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它们互相促进。 总之,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两个联盟关系的处理是否得当,对统一战线的巩固、对革命事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8、无产阶级要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条件 第一,要制订统一战线的正确的政治纲领,作为全国人民一致行动的具体目标。 第二,要对同盟者进行政治教育,在政治上把同盟者尽可能提高到当前革命纲领的水平。 第三,要率领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第四,要在教育提高同盟者的同时,照顾同盟者的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 第五,要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思想的统一性,纪律的严格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的主要内容 经济纲领:没收风间爱你地主阶级的土地贵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贵新民主主义的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10、“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思想 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正确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根据地为重要依托,三者紧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练习题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练习题一 一、判断正误,在括号内打√或× 1.n X X X ,,,21 是取自总体),(2 σμN 的样本,则∑== n i i X n X 1 1 服从)1,0(N 分布; 2.设随机向量),(Y X 的联合分布函数为),(y x F ,其边缘分布函数)(x F X 是)0,(x F ; 3.(√)设{}∞+-∞=Ω<<x x |,{}20|<x x A ≤=,{}31|<x x B ≤=,则B A 表示{}10|<<x x ; 4.若事件A 与B 互斥,则A 与B 一定相互独立; 5.对于任意两个事件B A 、,必有=B A B A ; 6.设A 表示事件“甲种产品畅销,乙种产品滞销”,则其对立事件A 为“甲种产品滞销或乙种产品畅销”; 7.(√)B A 、为两个事件,则A B A AB = ; 8.(√)已知随机变量X 与Y 相互独立,4)(, 8)(==Y D X D ,则4)(=-Y X D ; 9.(√)设总体)1,(~μN X , 1X ,2X ,3X 是来自于总体的样本,则3216 3 6161?X X X ++=μ 是μ的无偏估计量; 10.(√)回归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一个随机变量和另一个普通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相关关系。 二、填空题 1.设C B A 、、是3个随机事件,则事件“A 和B 都发生而C 不发生”用C B A 、、表示为C AB 2.设随机变量X 服从二项分布),(p n B ,则 =EX DX p -1: 3.?????≤≤-=,, , 0,1)(其他b x a a b x f 是 均匀 分布的密度函数; 4.若事件C B A 、、相互独立,且25.0)(=A P ,5.0)(=B P ,4.0)(=C P ,则)(C B A P =分布函数; 5.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为 则=a )()(Y D X D +; 6.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为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习题精选5

1.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狗衔着一块肉过河,望见自己在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外一只狗衔着更大的肉。他于是放下自己这块肉,冲过去抢那块。结果,两块肉都没有了。这个故事出自哪部名著?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案举例:《伊索寓言》。贪得无厌的 1.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狗衔着一块肉过河,望见自己在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外一只狗衔着更大的肉。他于是放下自己这块肉,冲过去抢那块。结果,两块肉都没有了。 这个故事出自哪部名著?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举例:《伊索寓言》。贪得无厌的结果是什么也得不到。 2.名著导读。书目:《西游记》、《水浒传》、《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 (1)请从上述书目中选择一部你熟悉的作品,对其中你喜欢的一个人物进行简要评析。 作品:《》人物:人物评析: 答案举例:作品:西游记。人物:孙悟空。人物评析:他爱憎分明,坚定执着,有勇有谋;他降妖除魔,嫉恶如仇;他吃苦耐劳,有责任感。 (2)谈谈你阅读课外读物的方法以及该读物带给你的收获。 答案举例:①方法:略读,泛读,浏览,细读,精读;方式:摘抄,做读书卡片,写读后感,写人物评论;②收获:示例1:吴承恩在吸纳民间故事的基础上,以丰富的想象,极度的夸张,以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描述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同时塑造了孙悟空等一系列典型人物,这种写法值得我学习。示例2:《西游记》中,唐僧目标明确,意志坚定,虽历遭劫难,却矢志不移,在他的带领下,师徒四人终于取得了真经,这种精神值得我学习。 3.语文科陈老师得知李欣然同学最近常在课堂上看《三国演义》后,打算找她谈话,以达到既保护她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又能引导她重视课堂学习的目的。如果你是陈老师,你怎么说才能使李欣然同学乐于接受你的意见呢? 答案举例:《三国演义》确实是一本好书,但如果在课堂上偷偷地看,既影响课堂学习,又使阅读乐趣大打折扣,何不课后才看呢? 4.读下面一则寓言,概括其寓意。 一个小男孩问上帝:"一万年对你来说有多长?"上帝回答:"像一分钟。"小男孩又问上帝:"一百万元对你来说有多少?"上帝回答说:"像一元。"小男孩再问上帝:"那你能给我一百万元吗?"上帝回答说:"当然可以,只要你给我一分钟。" 答案举例:凡事不会伸手而得,需要付出时间和代价。(或:时间是极其宝贵的,一寸光阴一寸金。 5. (1)读到《西游记》第60回,我们知道孙悟空向铁扇公主二调芭蕉扇采用了方法。 (2)《鲁滨逊漂流记》结尾告诉我们,鲁滨逊一生中最可怕的一次遇险是。 答案举例:假冒牛魔王(2分)。 (2)遭遇三百多个野兽。 6.课堂内外,我们已接触了不少中外文学名著,请从供选篇目中任选一部,填写下面的读书卡片。(供选篇目:《西游记》、《水浒传》、《鲁滨逊漂流记》、《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答案举例:①《西游记》。吴承恩。前几回写孙悟空出世和大闹天宫;后面写他与猪八戒、沙和尚一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他们降妖伏魔,历尽千难万险。书中充分表现了孙悟空的神异本领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②《水浒传》。施耐庵。写的是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聚义在梁山水泊,杀富济贫,抗拒官府,造反起义的故事。塑造了一群反抗压迫的英雄形象,反映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名著阅读练习题

名著阅读练习题 《骆驼祥子》 1.《骆驼祥子》作者_____,原名_______ ,_______ 族,_______ (籍贯)人,有_______的称号。 2.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_______次买车又_______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3._______是《骆驼祥子》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_______。4.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_______为生。虎妞是祥子的妻子,也是车厂主_______的女儿。 5.样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积攒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_______给洗劫了。 6.“我算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是________的感叹。 7.《骆驼祥子》中祥子失去土地后流落到_______拉车。 8._______的作品在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发展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与茅盾、巴金的长篇创作一起,构成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 9._______被誉为“抗战前夕中国最佳的长篇小说”。 10.虎妞的变态情欲,_______逼女卖淫的病态行为,以及小福子自杀的悲剧,对祥子来说,都是锁住他的“心狱”。 11.《骆驼样子》中的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了车,却冒险牵回了三匹_______。12.在《骆驼祥子》中,既是剥削者又是被剥削者的是_______ 。 13.有一个人因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告发了曹先生,这个人是_______。14.《骆驼祥子》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他的外号。 15.祥子最大的梦想是_______。他买的第二辆车因_______而被卖掉。16.1951年,老舍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_______”的称号。17.《骆驼祥子》中的_______是一个美丽、要强、勤俭的女子,后因生活所迫沦为娼妓,终因不甘生活的屈辱而含恨自缢。 18.以旧中国北平为背景,描写了人力车夫由人堕落为“兽”的悲惨遭遇的长篇小说是________。 19.样子的车被当兵的拉走后,他一直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就在祥子在茶馆里等着去看夜场电影的曹先生时,他遇到了_______;他们的悲惨情景把祥子最大的希望给打破了。 20.他是一个“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而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这部作品叫《_______》,与人力车夫相关的两位女性是_______和_______。 21.在《骆驼祥子》中,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又老又丑的女儿名叫_______。22.《骆驼样子》是老舍最钟爱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_______ 的故事。23.《骆驼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_______,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_______。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_______。 24.《骆驼祥子》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_______,大胆泼辣而

中国史学史 大题

1、中国古代史学是如何产生? 中国的史学起源很早,在从事历史记载和编写历史书中产生了史学。殷朝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历史记载。但史学名词出现较晚,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十六国时后赵石勒设“史学祭酒”,是掌管历史的官。“祭酒”,本义指老者、长者,转意为功高者。“史学祭酒”即史官中的领头人物。南朝时刘宋义帝在政府设了四学“儒、玄、史、文”,史学由著名史学家何承天主管,后来四学改为四科。唐初,史学成为科举考试的科目,中唐,史学成为科举取士的名目。其范畴和内涵日益丰富。 2、孔子作《春秋》对史学的贡献 (1)孔子是私人修史的开创者 (2)初步创立了编年体史书的雏形: (3)属辞比事,提出了一套历史编撰方法 (4)重人事而不宣扬鬼神: 3、《左传》的主要内容和史学贡献 内容:《左传》记事从前722~前468年,30卷,约18万多字。内容主要记春秋时代统治阶级的政治活动,列国之间的战争,记事以晋国、鲁国、楚国为多。《春秋》有的绝大部分《左传》都叙述了,《春秋》没有的《左传》也有叙述的,所以记的事比《春秋》多13年,共记255年史事。 贡献: (一)改进了记事方法,在历史编纂学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即第一次对事件有完整的叙述,记载详细了,并且言事兼备,所记之事完备了。 (二)生动具体。 (三)叙事与论史相结合。 (四)思想性提高了。 4、试述先秦史学的基本特点 一是体例以国别、编年为主,其它史体尚在萌芽之中。 二是官修、私修史书同时存在。 三是“直笔”、“曲笔”现象并存。 四是经史难分、史文难辨。 五是历史观念的丰富。 总之,先秦史学对后世史学具有“发凡起例”的奠基之功,无论在编撰体例、史书笔法和历史观方面,都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由于社会客观因素的制约,先秦史学在体例、体裁、内容、范围、语言、文字等诸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从总体上看,先秦史学尚处萌芽创始阶段。 5、试述司马迁的史学贡献、历史观和治史的方法 《史记》的史学成就: ①奠定了通史的规模。 ②创立了完备的纪传体。 ③广泛记载了各种历史人物。 ④记载了边境少数民族和外国历史。南方、西南、西北的少数民族皆有记载。对外国史如越南、朝鲜等也有记载。 ⑤在文学上有重要价值。文章生动,启发兴趣。 ⑥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 治史方法: 1、全面搜集文字资料。

毛邓三选择题题库第章

毛邓三选择题-题库-(第章)

————————————————————————————————作者:————————————————————————————————日期:

第八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C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D、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使市场:B A、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 B、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 D、自发地调节社会总量平衡 3、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D A、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B、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C、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国有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4、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A A、控制力 B、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 C、在社会总资产中的绝对数 D、在社会总资产中的占优势,且有质的提高 5、非公有制经济C A、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部分 B、就是指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C、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D、是有限度地允许其发展二、多项选择题 1、非公有制经济包括ABCD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D、混合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2、按生产要素分配,就其内容可分为:ABCD A、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B、以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C、以管理参与分配 D、以知识产权参与分配 3、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距因为:ABCD A、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 B、存在城乡、地区、脑力与体力等不同 C、多种所有制经济和不同的分配方式 D、竞争的结果 4、社会保障体系包括ABCD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ABCD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管理民主 D、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6、积极扩大就业:我们要ABCD A、要放在经济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 B、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 C、坚持市场调节, D、发挥政府重要作用 7、计划经济的主要弊端是ABCD

概率论及数理统计 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 1.写出下列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 (1)把一枚硬币连续抛掷两次.观察正、反面出现的情况; (2)盒子中有5个白球,2个红球,从中随机取出2个,观察取出两球的颜色; (3)设10件同一种产品中有3件次品,每次从中任意抽取1件,取后不放回,一直到3件次品都被取出为止,记录可能抽取的次数;(4)在一批同型号的灯泡中,任意抽取1只,测试它的使用寿命. 解:(1)U={正正正反反正反反} (2)U={白白白红红白红红} (3)U={1,4,5,6,7,8,9,10} (4)U={t>0} 2.判断下列事件是不是随机事件 (1)一批产品有正品,有次品,从中任意抽出1件是正品; (2)明天降雨; (3)十字路口汽车的流量; (4)在北京地区,将水加热列100℃,变成蒸汽; (5y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出现1点. 解:(1)(2)(3)(5)都是随机事件,(4)不是随机事件。 3.设A,B为2个事件,试用文字表示下列各个事件的含义 (1)A+B; (2)AB; (3)A-B; (4)A-AB;(5)AB; (6)AB AB .

解:(1)A ,B 至少有一个发生;(2) A ,B 都发生;(3) A 发生而B 不发生;(4) A 发生而B 不发生;(5)A ,B 都不发生;(6)A ,B 中恰有一个发生(或只有一个发生)。 4.设A,B,C 为3个事件,试用A,B,C 分别表示下列各事件 (1)A ,B ,C 中至少有1个发生; (2)A ,B ,C 中只有1个发生; (3)A ,B ,C 中至多有1个发生; (4)A ,B ,C 中至少有2个发生; (5)A ,B ,C 中不多于2个发生; (6)A ,B ,C 中只有C 发生. 解: (1)A B C, (2)AB C A B C A B C, (3)AB C ABC A B C A B C, (4)ABC ABC ABC ABC AB BC AC, (5)ABC A B C, (6)A B C ++?+??+???++??+??+++++++??或或 练习 1.下表是某地区10年来新生婴儿性别统计情况: 出生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0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总计 男 3 011 2 531 3 031 2 989 2 848 2 939 3 066 2 955 2 967 2 974 29 311 女 2 989 2 352 2 944 2 837 2 784 2 854 2 909 2 832 2 878 2 888 28

中考名著阅读练习题

中考名著阅读练习题 一、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 (1)—(2)题。(4分) (1)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由三位名人的传记组成,这三位名人是:德乐 家,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 (2)《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到达小人国、大人国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案:(1)贝多芬列夫托尔斯泰(2)到达小人国的原因:船遇风暴被毁,格列夫被风浪卷到小人国所在的岛上。到达大人国的原因:在海上航行途中下船寻找淡水,格列夫登上了大人国所在的岛屿。 2、安顺市(贵州省) 班级举行“我愿与他交朋友”的读书活动.请从下面五个人物中,任选一个,先写出他出自哪部名著,然后结合名著内容,阐述你愿与他交朋友的理由.(4分) 备选人物:沙僧鲁智深星期五阿寥沙保尔?柯察金 我愿与交朋友,他是《》中的人物形象,我愿与他交朋友的理由是:(50字左右) 答案:示例一:沙僧《西游记》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沙僧一直忠诚地跟随着师傅,打点 行李,问路化缘,冲锋陷阵。他为人忠厚,做事认真,我愿与他交朋友。 示例二:阿寥沙《童年》阿寥沙生活在弥漫着暴力和仇恨的家庭里,我愿与他交朋友, 给他一些帮助,让他成长的路上多一些温暖和快乐。 3、“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中的一个回目,其中“豹子头”指的是;“花和尚”指的是。 4.下面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宫 C、诸葛亮——三顾茅庐 D、刘姥姥——进大观园 5.名著内容填空。(1)写出鲁滨孙在荒岛上救人的一个故事名称(自拟)(6个字以内): 智救星期五 (2)写出鲁智深救林冲的故事名称(自拟)(6个字以内): 大闹野猪林 (3)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后,宋江提出:“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梁山泊英雄中 有三人对此直言反对,请写出其中两人的名字:武松、李逵、鲁智深。 (4)在小人国,格列佛是如何帮助利立浦特国打败不来夫斯库国的? (含标点20字以内) 答案、格列佛把敌国的战舰拖入利立浦特国的港湾。 5、下午放学后,李林同学来到学校图书馆,准备借一本文学名著,面对眼前众多的书,李林不知怎样选择,这时,你走过去热情地向他推荐。请在下列书目中任选一本(部), 从作品特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方面来向他介绍。 备选书目:《童年》《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佛游记》《骆驼祥子》 (1)书名: (2)作品的特点(指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可任意 选取一点作简介): (3)自己的阅读感受: 6.长篇小说《水浒》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好汉形象,其中你印象深刻的一个人物是(姓名)。他(她)的故事家喻户晓。 7.《智取生辰纲》出自我国古代名著《》。这则故事中因丢失生辰纲后来被逼上梁山的人物是。 8.你知道《水浒传》中鲁提辖在解救了金氏父女之后又在野猪林解救了谁吗?你还能概括 一个被解救之人有关的故事情节的名称吗?请在下面填空。 被解救的人:。故事情节名称: 9.肖像描写也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名人传》中的一段肖像描写:“他矮小粗 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面部肌肉常常隆起,青筋暴跳;野性的眼睛变得格外地吓 人。”“他”指的是(人名)。 10.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简要地写出你熟悉的一个情节,并说说对这一情节的体验 和感悟。 名著:《水浒》《名人传》《鲁滨逊漂流记》 情节: 体验和感悟: 11.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填空题。 文学名著中,一些极富个性特点的人物绰号常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水浒传》中的 “花和尚”和“智多星”分别指的是和。 12. 《水浒》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1)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中你熟悉的故事: (2)请写出《水浒》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的特征: 13.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也被称为“赛诸葛”。 14.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 故事。(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情节,在叙述中至少运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 格言。)

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题A卷

中国史学史期末考试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请考生将本题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下面的表格内对应的题号下,否则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史书发展了金文中的自觉的历史意识和历史鉴戒观念,是中国史学萌芽时期的重要成就? A、《世本》 B、《尚书》 C、《诗经》 D、《竹书纪年》 2、中国史上以历史家著称的第一人是() A、周公 B、孔子 C、左丘明 D、司马迁 3、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创始者是() A、孔子 B、司马迁 C、刘向 D、班固 4、()史书发展了《春秋经》和《左传》的体例而建立了最早的断代规模具备的编年体。 A、《国语》 B、《战国策》 C、《七略》 D、《汉纪》 5、贞观十七年,唐太宗诏修《五代史志》,五代是指() A、宋、齐、梁、陈、隋 B、梁、陈、齐、周、隋 C、梁、陈、北齐、北周、隋 D、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北周 6、下列()史书采用问答体的通俗形式,比较系统地阐述进了关于君王的认识。 A、《人物志》 B、《帝王略论》 C、《贞观政要》 D、《帝范》 7、下列()文献已有经、史、子、集的文献分类思想。 A、《七志》B、《七录》C、《七林》D、《隋书·经籍志》8、欧阳修私修的一部正史是() A、《旧五代史》B、《新五代史》C、《旧唐书》D、《新唐书》 9、()的史学,是明清史学也是封建史学的殿军。 A、章学诚B、惠栋C、戴震D、龚自珍 10、明末清初第一大儒黄宗羲的()是政论和史论结合的杰作。 A、《明夷待访录》B、《思旧录》C、《宋元学案》D、《明儒学案》 11、在中国史学上,顾祖禹的()特别注意政治、军事地理的研究,故它至今仍为历史地理研究者的参考。 A、《九边图说》B、《读史方舆纪要》 C、《寰宇通志》D、《天下郡国利病书》 12、下列()是一部综合体史书。 A、《资治通鉴纲目》B、《文史通义》C、《绎史》D、《纲鉴易知录》13、到清代,辑佚工作有显著的成就,下列()正史主要辑自《永乐大典》。 A、《旧五代史》B、《旧唐书》C、《后汉书》D、《南齐书》

中国史学史

《以史解经——章学诚与现代诠释学》 读书笔记摘录 历史文学院2006级本科函授班张运鹏 章学诚的“六经皆史”一说,在近代中国的学术史上,影响极其深远。这一理论为我们掌握中国思想学术从古代到近代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线索。从康有为开始,中国近代学人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诠释和改造,都或多或少地与章学诚的史学、经学研究以及章所继承和归纳的清乾嘉以来的学术精神,产生一种紧密的联系。当然,根据钱钟书等人的考证,章并不是第一个提出“六经皆史”的人,但章学诚毫无疑问是将这一观点加以深入阐发和系统整理的集大成者。[1]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不但要求对六经作一历史的解读,而且希望通过这一历史的理解,对经典本身的含义及其所阐述的“道”作出一种诠释。 对章学诚的“六经皆史”理论,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六经皆史”的提出代表了一个将史学与经学加以结合的企图。这一企图虽然在以前曾经出现过,但却是在清代的乾嘉学术中,得到了充分的强调。章学诚的说法与乾嘉学派的传统有关,因此有人将章视为清代学术的“殿军”。[2] 在章以后,中国的近代学人如清末国粹学派的代表人物章太炎等人和民初五四的领导者胡适等人,都希望通过对古代经典的历史的解读,重新认识中国的文化传统。如此看来,章学诚又是现代中国思 想史上的一个先启者。 其次,除了上面的思想史的观察,我们还可以就章“六经皆史”说本身及其对古代文化的理解与诠释,作个别的专题研究。比如美国学者倪文孙(David Nivison)的《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The Life and Thouhgt of Chang Hsueh cheng)一书,就是一例。这种专题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章对中国思想传统认识和诠释的独特性。本文的写作,就是想从经典诠释的角度出发,将章学诚对中国古代经典的解读,与西方现 代诠释学理论的发展,作一个比较研究的尝试。 这一比较的基础在于两个方面。第一,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从本质上是对古代经典的一种解释,与西方诠释学的起源,有明显的相似之处。第二,章学诚解读经典的方法,也与西方诠释学家如海德格和伽德默提出的诠释学理论,有思想一致的地方。这一相同之处就在于他们都希图将经典的含义,加以历史的理解和处理。这里

毛邓三选择题6

毛邓三单选题6 (251-300) 25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初,我国国内主要矛盾是()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B.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人民大众与地主阶级、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D.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252.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的时间是()A.1950年6月B.1951年7月 C.1952年12月D.1956年9月 253.农业合作化时期,党对富农经济的政策是()A.保存并限制B.一举消灭 C.限制并逐步消灭D.顺其自然 254.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是()A.集体化与机械化并举B.先集体化,后机械化 C.先机械化,后集体化D.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并举255.新民主主义的基本国情是指()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 C.中国是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 D.中国处于经济文化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56.1950年党的七届三中全会规定的中心任务是()A.向国民党残余势力、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进攻 B.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 C.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D.实现国家工业化 257.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指()A.加工订货B.统购包销 C.经销代销D.公私合营 258.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私营经济的国有化 C.个体农业的集体化D.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259.国家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改变是在()A.实行统购包销后B.委托加工订货后 C.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后D.全行业公私合营后

260.过渡时期总路线所表述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是()A.先改造后建设B.先建设和后改造 C.建设和改造都暂缓进行D.改造和建设同时并举 261.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是指()A.1949~1950年B.1946~951年 C.1949~1952年D.1949~1956年 262.新中国成立前后,党的领导人对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构想是()A.经过充分发展后一举过渡B.边发展过渡 C.先发展然后逐步过渡D.先过渡后发展 263.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时间是()A.1952年B.1953年 C.1956年D.1957年 264.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A.社会主义体系B.独立的社会形态 C.资本主义体系D.带有过渡性质的资本主义体系 265.我国的过渡时期是指()A.1949~1952年B.1953~1956年 C.1956~1966年D.1949~1956年 266.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互助合作组织是()A.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B.常年互助组 C.临时互助组D.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267.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的重要讲话是在()A.七届二中全会B.七届三中全会 C.八届九中全会D.八届十中全会 26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A.无偿没收B.按实际价值购买 C.无偿调拨D.和平赎买 269.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由低级到高级的步骤依次是()A.初级社、高级社、互助组B.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 C.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D.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270.1955年,在中国共产党内率先提出“以苏为鉴”探索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是 ()A.刘少奇B.陈云

概率论套练习题及答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同步练习册 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 专业________ 班级________

省电子技术学校继续教育部二O一O年四月

练习一 一、选择题 1.设A,B,C表示三个随机事件,则A B C表示 (A)A,B,C中至少有一个发生;(B)A,B,C都同时发生;(C)A,B,C中至少有两个发生;(D)A,B,C都不发生。2.已知事件A,B相互独立,且P(A)=0.5,P(B)=0.8,则P(A B)= (A) 0.65 ; (B) 1.3; (C)0.9; (D)0.3。3.设X~B(n,p),则有 (A)E(2X-1)=2np;(B)E(2X+1)=4np+1;(C)D(2X+1)=4np(1-p)+1;(D)D(2X-1)=4np(1-p)。4.X的概率函数表(分布律)是 xi -1 0 1 pi 1/ 4 a 5/12 则a=() (A)1/3;(B)0;(C)5/12;(D)1/4。5.常见随机变量的分布中,数学期望和差一定相等的分布是 (A)二项分布;(B)标准正态分布;(C)指数分布;(D)泊松分布。 二、填空题 6.已知:A={x|x<3} ,B={x|2

7. 已知电路由电池A 与两个并联电池B 和C 串联而成,各电池工作与否相互独立。设电池A ,B ,C 损坏的概率均为0.2。则整个电路断电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证明题 8. 设随机变数ξ具有对称的分布密度函数)(x p ,即),()(x p x p -=证明:对任意的,0>a 有(1)-= -=-2 1)(1)(a F a F ? a dx x p 0 )(; (2)P (1 )(2)-=ξ。

中国史学史复习题

1.金文和史学的关系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辞,,也叫铭文、“钟鼎文”或“吉金文字”。其内容记录了战争、争讼券书、祖先颂词、天子册命、结盟誓约等。从卜辞到金文,反映了文字记载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也反映了历史记载从不自觉到初步有了自觉意识的发展过程。自觉的历史记载意识的萌芽和历史记载形式的萌芽,是卜辞、金文记载对中国史学之产生起着重要的贡献。 2.《史记》 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原称《太史公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列“二十四史”之首。全书共130篇,52万多字。记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其记录事迹全面,涉及典籍面广,在史料搜集取舍上,为后世树立了典范。司马迁编写《史记》时,尊重史实,秉笔直书,重视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的史学成就: (1)创立了完备的纪传史体:《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史学家编写纪传体史书的先河。 (2)在史料搜集和取舍上为后世史家树立了典范。 (3)《史记》文笔生动,语言通俗,某些篇堪称为传记性的文学作品,是历史和文学统一的典范。 (4)对有反抗和改革精神的杰出人物寄以同情和赞扬。 (5)是二十四史中最具有人民性的一部史书。具体表现在:对过去史书中很少记载的起义领袖、下层人物给予记载,而且给予很高的评价。 司马迁的史学思想: (1)“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宏伟目的,也表明了他进步的历史观。 (2)重视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史记》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突出各种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司马迁承认天人感应但认为人事其根本作用。 (3)重视用社会经济生活来探索历史发展的原因。在《平准书》和《货殖列传》中,专门论述了国家经济和社会财富生产状况,试图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寻求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 3.《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古老的文献资料汇编,汇集了殷、周王朝的训诰和追述古代的史篇。现存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其体裁有典、谟、训、诰、誓、命六种。它记录了上起尧舜下到春秋中叶的秦穆公期间1400多年的历史,其内容与甲骨文金文相参而证,对研究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时的政治、宗教、文化都有很高的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史料。它在史学萌芽时期的重要成就是发展了金文记载中的自觉的历史意识和历史鉴戒观。 4.《春秋》 孔子所修,是流传至今的第一部私人撰写的历史著作,也是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记事,始于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共含242年的史事。所记内容是周王室和诸侯国的政治、军事活动等、还涉及自然现象。《春秋》严格遵循按年、月、日时间顺序记叙史事,在记事上略古详今,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并尤为尊王道而重人事。《春秋》是中国史学史上的创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