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希腊古罗马戏剧和剧场到中世纪戏剧和剧场的里程碑

古希腊古罗马戏剧和剧场到中世纪戏剧和剧场的里程碑

古希腊古罗马戏剧和剧场到中世纪戏剧和剧场的里程碑
古希腊古罗马戏剧和剧场到中世纪戏剧和剧场的里程碑

在西方文明史中,戏剧起源于古希腊,传到古罗马,成为古代世界最受欢迎的文艺形式。戏剧所以诞生在古希腊的雅典,显然由于雅典城邦的繁荣,民主制的发展,促进了群众性的文艺活动的开展,从而创造出悲剧和喜剧的表演形式,以及深刻反映人性复杂性的大量剧本、舞台与剧场的基本格式。尤其是悲剧,至今仍是戏剧的正剧。

雅典的悲剧和喜剧也包括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现最早的戏剧形式之中。古希腊的剧场和剧作对西方戏剧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由颂扬狄奥尼索斯的酒神赞美诗演变歌队吟唱、具有敍事性特征的新的艺术样式敍事剧背诵台词和切身表演还使自己的表演和歌队结合

戏剧的雏形中,歌队扮演的是敍事者和评论者的角色。泰斯庇斯被认为是古希腊最早的演员。

到西元前5世纪,戏剧已经正式成为雅典文化和市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一度在酒神剧场的酒神节的重要内容便是盛大的戏剧比赛。每个参赛的剧作家都要提交一个悲剧三联剧和一个内容相关的羊人剧作为参赛作品,后者的风格往往要比前者轻松和愉悦。戏剧发展到这个时期,剧中的人物由一个增至两个,而歌队扮演的角色则更像是一个独立的人物,而非一个简单的敍事者。剧作的主题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对狄奥尼索斯的颂扬,而是开始在整个古希腊神话中取材。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戏剧的影响传至雅典以外的地方。雅典的酒神节仍然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戏剧活动,而每个古希腊城邦都建造了自己的剧院。现今保存最完好的是埃匹朵拉斯剧院。每个古希腊剧院都和宗教庆典活动以及神话传说有一定的关联

戏剧却在希腊化时代得到了持续发展,尤其是在西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的一系列扩张战争之后。希腊化时代最主要的戏剧形式是“新喜剧”。这个时代唯一有影响力的剧作家是米南德。新喜剧对后世重要的贡献是它影响了其后的古罗马喜剧,尤其体现在对古罗马重要剧作家普劳图斯和泰伦斯的影响。

亚里斯多德将古希腊戏剧的特点归纳于三一律,即时间的一致,地点的一致和表演的一致。古希腊戏剧的情节通常只发生在一天之内,地点也不变换。在情节上也往往只有一条主线,不允许其他支线情节存在。亚里斯多德的提出“三一律”理论的初衷在于描述一种客观的形式,而非规定一种理想状态。并非所有的古希腊戏剧都遵循刻板的“三一律”,但这一理论适用于绝大多数情况。

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提到剧场的六大元素,分别为情节(plot)、角色(character)、思想(thought)、语言(language)、音乐(music)、与景观(spectacle)

古希腊的剧场一般都是露天的,包括三个部分:乐池(或主厅、舞池)、景屋以及观众席。乐池往往位于建筑的中央,通常也作为舞台,是一个周长为150米的圆形区域。乐池是演员表演和歌队吟唱的地方,也是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在乐池中央往往有个祭坛。在雅典,这座祭

坛通常是为祭奠狄奥尼索斯建造。

在乐池后面是一个名为“景屋”(skene)的矩形建筑,意为“帐篷”或“棚屋”。景屋的功能相当于是古希腊剧场的后台,在这里演员可以换服装和面具。通常景物外有三扇门通往乐池。在有些剧场的景屋前方有一个凸出地面的表演区域,这便是现代剧场中舞台前部的雏形。最早的景屋往往如其本义,就是一个帐篷类的结构,为宗教庆典活动而建,在庆典结束之后便被拆除。后来,随着戏剧成为一种主流的艺术样式,剧场也成了一种永久性的建筑。有的时候人们还在景屋的外表上绘制图案作为舞台背景。这也是英文中“scenery”一词的起源。

环绕在乐池周围的坡形结构就是观众席。观众席通常依小山坡的坡度建造,观众们坐在整齐排列的长椅上观赏表演。古希腊的剧场通常只能建造在形状适宜的山坡上。古希腊剧院的规模通常很大,能够容纳1万5千观众。这些剧场通常是开放式的,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周围的其他人,包括演员和歌队,以及剧场四旁的风光。

公元前364年罗马发生瘟疫,罗马人请埃特鲁里亚人来表演舞蹈,以禳灾祛邪。埃特鲁里亚人表演的舞蹈庄重严肃,也很优美,引起了罗马人的兴趣,罗马青年加以模仿,同时加进菲斯刻尼曲调式的嘲讽对唱和相应的动作,这样便逐渐形成了“杂戏”。“杂戏”以日常生活为题材,表演者称为“基斯特里奥”,意思是演员。罗马早期戏剧的另一种形式是阿特拉笑剧,于公元前 300年左右在罗马出现。它原是坎佩尼亚的奥斯克人的戏剧,后来传到罗马,很

受欢迎。阿特拉笑剧主要以古意大利乡村生活为题材,演员带面具,有4种主要人物类型:“马库斯”──愚憨的丑角;“布科”──贪嘴的饶舌者;“帕普斯”──吝啬、好色的老年人;“多塞努斯”──不学无术、招摇撞骗的驼背。此外,罗马还流行摹拟剧,可能是从南意大利的希腊人那里仿效来的。摹拟剧的题材与阿特拉笑剧相近,有时戏拟神话中的人物,表演以滑稽摹拟见长,演员不带面具,妇女也可以参加演出。

古罗马戏剧萌芽于远古时期对农神的祭祀和农事节庆。罗马民间很早便流行一种相当粗鲁、带有戏谑色彩的即兴诗歌对唱,称为菲斯刻尼曲调,农人欢庆收获,常用这种曲调互相嘲弄。菲斯刻尼曲调具有戏剧对白的雏形。

希腊人很早便到南意大利殖民,罗马人在扩张过程中,直接接触到希腊人在意大利南部创造的较高文化,其中包括戏剧。罗马人大量吸收希腊戏剧的成就,使自己的戏剧很快繁荣起来。

公元前240年,罗马人在第一次布匿战争胜利后庆祝罗马大捷,上演李维乌斯〃安德罗尼库斯(约公元前284~约前204)根据希腊戏剧翻译或改编的剧本。这是古罗马文学戏剧的开始。李维乌斯被视为第一位罗马剧作家

他除了像前辈那样继续改编希腊剧本外,还以罗马历史和当代事件为题材编写剧本,成为罗马历史剧的奠基人。罗马人称这类悲剧为紫袍剧,因剧中人物着罗马官员常穿的镶紫边的长袍奈维乌斯对罗马喜剧的发展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当时的罗马喜剧主要

是根据希腊新喜剧改编的,故事以希腊为背景,人物用希腊名字,着希腊人的披衫,因而罗马人称这类喜剧为披衫剧。披衫剧虽然取材于希腊戏剧,但与罗马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联系。奈维乌斯促进了罗马披衫剧的形成

奈维乌斯之后出现了古罗马最重要的喜剧家普劳图斯(约公元前254~前184)。他的喜剧既继承了古希腊戏剧艺术的传统,又大量吸收了意大利民间戏剧的因素,情节生动活泼,语言幽默诙谐,很受观众欢迎。泰伦提乌斯(约公元前195~前159)是古罗马另一位重要的喜剧家,他力图更多地保留希腊新喜剧的特点,他的剧本结构严谨,语言典雅,注意人物心理刻画,与米南德的风格比较接近。

罗马悲剧在公元前 2世纪获得进一步发展。它的真正建立者是恩尼乌斯(公元前239~前169)。他出生在南意大利,从小受到希腊文化的熏陶。他很有诗歌才能,写悲剧,也写喜剧。他的悲剧也是根据希腊剧本改编的,心理描写比较深刻、细致。

帕库维乌斯的悲剧所涉及的神话范围比较广泛,作者注意收集前人未曾采用过的材料,力求新颖。阿克齐乌斯是一位多产作家,他的创作代表了罗马悲剧的最高水平。他模仿希腊悲剧“三部曲”结构,编写出一系列情节彼此衔接的剧本。他常在剧中触及时事问题,他的历史剧《布鲁图斯》明显地反对个人专制。他的悲剧风格庄严、崇高,对话贴切、巧妙,富于修辞色彩,受演说的影响比较明显。这一时期的罗马悲剧作品未能流传下来。

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罗马激烈的政治斗争和急速变化的社会生活促使戏剧更直接、更迅速地反映现实,罗马戏剧的民族化倾向进一步增强,于是迎合贵族欣赏趣味的神话剧开始衰落,披衫剧为植根于意大利本土的新型喜剧──长袍剧所排挤。长袍剧因剧中人物穿普通罗马人常穿的长袍而得名,它以意大利下层自由民的生活为题材,以农民、小手工业者和商人为主要描写对象,故事通常发生在意大利城镇的某个店铺前面,不触及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女角(自由妇女,不是披衫剧中的女奴或艺妓)在剧中占有重要地位。

长袍剧在罗马盛行了半个多世纪,仅传下一些剧名和零散片断,到公元前1 世纪初又被经过文学加工的阿特拉笑剧所代替。阿特拉笑剧也只兴盛了半个多世纪,约在公元前1世纪中叶被摹拟剧排挤到次要地位

古罗马共和时期,戏剧演出通常在重大节日期间举行,这样的节日有:①罗马大节,每年9月举行;②平民节,每年11月举行;

③阿波罗节,每年7月举行,从公元前3世纪末开始上演戏剧;④墨伽拉节,每年4月举行。此外,遇到重要活动,如将军凯旋、庙宇落成、显贵人物殡葬,也举办戏剧演出。

演员通常是奴隶或获释奴隶,自由民如果参加演出,其政治权利将受到限制(演阿特拉笑剧除外)。剧作者的社会地位也不高。罗

马戏剧演出不是宗教仪式的组成部分,而是节庆期间的娱乐,一般只演出,不比赛。女角色由男角扮演,重视演技和语言表达。罗马贵族对戏剧演出抱有偏见,极力阻挠建立固定的剧场。公元前3~前2世纪期间庞贝城才仿照南意大利的希腊剧场建造大剧场。罗马城第一座石料剧场于公元前55年由庞培建造,据说能容纳4万观众。罗马剧场是仿照希腊剧场建筑的,观众席成半圆形,舞台较低,但较宽。

古罗马圆形剧场

罗马帝国时期的戏剧

在古典戏剧衰落的时候,阿特拉笑剧和摹拟剧继续受到欢迎。阿特拉笑剧的尖锐、泼辣的风格深为普通观众所喜爱,但剧中对时事的影射往往招致官方的镇压。摹拟剧这时已由短小的即兴演出发展成为大型的表演,题材有家庭纠纷、奇遇故事等,其中最著名的是劳雷奥洛斯大盗的奇遇。摹拟剧有时也抨击基督教的信条,从而招致教会的反击。在罗马帝国时期,摹拟剧的演出超过了阿特拉笑剧,剧中对时事的抨击也时时招来官方的迫害。同时,由于受到日益败坏的社会风尚的影响,摹拟剧的思想水平也日益下降。在古典戏剧发生变化,音乐、舞蹈、表演逐渐分离的情况下,以神话为题材的舞剧取得了优势,逐渐代替了悲剧演出。“潘托弥穆斯”(意思是“完全的摹拟”)是一种由一名演员表演的舞剧,演员可以更换装束和面具,饰演不同的角色,表演时有音乐

和合唱相伴,由合唱介绍剧情。“皮里卡”(源出古代的战斗舞蹈)是一种大型舞剧,有时一次演出甚至有数百人参加。这种舞剧也以神话爱情故事为题材,以鲜艳的服饰、豪华的场景吸引观众。帝国时期的戏剧演出尽管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降低了,但演出的规模更大,次数更频繁,到公元4世纪中期,甚至一年中竟有175天上演戏剧。帝国时期的剧场建筑大规模发展,不仅在罗马,而且在意大利、高卢、北非、西亚等地都建筑了许多大剧场。罗马帝国时期戏剧艺术的退化和欣赏趣味的降低,是罗马奴隶制崩溃时期思想贫乏、文化衰落的具体表现。

公元4~5世纪古罗马面具

古罗马马尔克斯剧场外景

古罗马戏剧的影响公元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进入中世纪,古罗马的世俗戏剧传统受到教会的压制和摧残。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古罗马戏剧才重新受到重视,人文主义者从中得到启迪,把它作为与教会作斗争的思想武器。古典主义时期,古罗马戏剧继续受到推崇,普劳图斯、泰伦提乌斯和喜剧和塞内加的悲剧成为剧作家模仿的对象和文艺理论家立论的依据。古罗马戏剧一方面直接影响了欧洲戏剧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它继承了古希腊戏剧的成就,因而在整个欧洲戏剧发展史上起了中介和桥梁作用。

浅谈古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的异同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古罗马和古希腊文化的异同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共同构成了西欧古典文明,它们关系密切,人们也总是将二者相提并论。“光辉的希腊,伟大的罗马”,这是人们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特点的高度概括。如果说古代中国文明是东方文明的源头,那么古希腊和古罗马两大文明却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是西方人所津津乐道的光辉时代。古希腊文化又是罗马文化的源头,罗马文化在其基础上不断地发展与创新,创造了许许多多独树一帜的文化,艺术构想和杰作。 古希腊文化及其文化特征: 古希腊文化作为古典文化代表,在西方乃至世界都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爱琴海文明虽较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希伯来文明和古印度文明迟,但其影响却更为巨大。换言之,上述文明以淘汰于历史长河之中,而古希腊文化精神却未被湮没,足可见其文化内涵的深刻性。希腊是城联邦,各城即是独立的奴隶制国家,没有统一的政体。所谓的希腊文明是个包罗万象的文明,主要是包括雅典文明、特洛伊文明、斯巴达文明等等。比较注重文学、哲学、数学、天文学等科学,总得来说都是比较先进。 古罗马文化及其文化特征: 罗马文明更为复杂,一般我们说的古罗马文明好象说的是罗马第一帝国以及此前的罗马共和国。罗马从政体上看是统一的,实行联邦民主制度。较早地开创和实践了民主的概念。政体上很像现在的美国。与希腊文明相比较,罗马是个强大的国家,但文明远落后与希腊。因此罗马的文明是从希腊继承来的。这点与我国古代元、清等朝代有相似之处。古罗马受斯巴达很大,崇尚意志,有一种潜在的唯心哲学的雏形。另外,罗马的疆土的广大,使得罗马文明具有更大的多样性,包括继承吸收了希腊文明、迦太基文明、绯尼基文明、日尔曼文明、埃及文明甚至早期基督教文明等等。典型的强式文化,影响力大、多样、开放。在哲学、文学、建筑等方面,为全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比他们的不同: 一、政治与民主 一谈到民主,我们就会想到当代西方的“人权”社会,但民主这个字眼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的雅典。希腊的民主政治,一方面给予几百人或几千人以民主,另一方面又剥夺了数以万计的奴隶与自由民参与政事的权力。当时希腊民主的要义就是:多数人的统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个人生活自由。虽然此时的民主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只是对于公民的民主,但在几千年前,这种观点己远远超越了它的那个时代。相比我们这个时代的民主,我认为它们的内涵是一致的。虽然当代西方政界口口声声说的是“人人平等,维护人权”,可是这种民主真实存在吗?比如美国,它的政治还是掌握在少数有钱有权的大资本家手中,体现在表象上是一个由其资助的“民主”代言人——美国总统。处于中,下层的公民在很多时候仍是被政治家玩弄于“民主”的假象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的民主和古希腊的民主是完全一致的。 古罗马早期的政治体制是仿照希腊的,后期从奥古斯都·凯撒起,“民主”便不存在了,转为君主专制,直到它的灭亡。罗马人最大的贡献是立法。在贵族

古希腊音乐

古希腊音乐 古希腊主要指巴尔干半岛的南部、爱琴海诸岛及小亚细亚的环地中海一带的广大地区。当时古希腊音乐并不是独立作为一门艺术而存在的,它的存在方式是与其他艺术如绘画、雕塑、史诗、哲学密切结合并交织在一起,因此关于希腊音乐的存在状况,目前我们只能从遗留下来的这些文物与史料中了解到。 1、古希腊时期主要有哪几件乐器?这些乐器有哪些特点? 古希腊时期的乐器主要有有阿夫洛斯、潘管、里拉琴和基萨拉琴。阿夫洛斯由芦管制成,外形类似我们今天管弦乐队中的木管乐,往往是两支阿夫洛斯同时吹奏。经常用在歌舞场面,一部分人在唱歌,另一部分人吹奏。潘管也是吹奏乐器的一种,又称绪任克斯,它是由一组管子组成的排箫。 里拉琴和基萨拉琴都是弹拨乐器。里拉琴的构造较为简单,最初它只是在乌龟的壳上绑上两个牛角,并把一根横木条架在两个牛角上,4根琴弦绑在乌龟壳和木条上(里拉琴的琴弦后来发展到7很至10根)。 基萨拉琴是用拨子拨奏的乐器,它有一个方形的共鸣箱,并有5根、7根或11根琴弦,这些琴弦都用羊肠做的。 2、古希腊音乐主要有哪些艺术特点?古希腊音乐的调式结构是怎样的?这些调式名称的来源是什么? 答:古希腊音乐主要有以下艺术特点。 a. 希腊人对音乐的理解比我们现在所理解的音乐有更宽广的意思。首先,希腊人被认为是追求真理和美的活动,被认为是懂得精神世界和宇宙世界的钥匙。这主要是由于音乐music 这个词是从希腊神话掌管艺术和科学之神缪斯(Muse)这一概念发展而来,音乐这一概念是缪斯的形容词形式。 b. 希腊人认为音乐有一种神奇和强大的力量,它能够纯净人的思想和灵魂,治疗人们的身体。 c. 音乐与其他艺术不分离,不仅如此,很多思想也认为音乐与自然科学如天文学、数学紧密相关。 d. 音乐时单音音乐,音域不宽。 e. 存在着多样的音乐体裁和音阶调性。 f. 有了文字记谱法(用24个字母的希腊文记谱,如低半音、低1/4音,但无节奏的标志。《赛基洛斯墓志铭》 发现于1883年土耳其,用希腊文刻在墓石上。内容是赛基洛斯悼念死去的妻子,创作于公元1世纪。 古希腊音乐的调式以4音列为基础,音阶中各音的排列是由上往下。多里亚调式:两个全音和一个半音构成 弗里吉亚调式:一个全音、一个半音和一个全音构成利地亚调式:一个半音、两个全音 古希腊音乐调式名称来源于部落名称。调式各有其不同的表现意义。亚里士多德认为“多里亚调式使人温和平静、弗里吉亚调式使人充满了宗教般的狂热。运用较为普遍的是多里亚调式。 3、古希腊时期有哪些人讨论了音乐美学的基本问题?他们最基本的音乐美学观点是什么? 公元前四世纪至一世纪(史称希腊化时期),一批思想家、哲学家,分别从各自的哲学理论出发,来探讨音乐美学的一些根本问题。至今为止二千年来我们所探讨的音乐美学的一

浅谈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的关系

浅谈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的关系 摘要: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摇篮,对欧洲甚至是整个世界都有深刻的影响。古希腊人吸收、借鉴古代埃及和西亚文化遗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希腊文化。古罗马人继承希腊和东方文化成果,逐渐建立罗马文化。纵观这两个在人类历史上举足轻重的文化,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希腊是罗马的老师,罗马的法律来自希腊雅典;罗马神话基本都是来自希腊神话;罗马的政体吸收了希腊成分。 关键词: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 古希腊是指从希腊历史上公元前8世纪的古风时期开始到前146年被罗马征服之前的这段时间的希腊文明。在雅典的领导下,成功抗击了波斯的侵略,并在前5世纪到前4世纪之间达到鼎盛,被称作“黄金时期”。在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后希腊化文明在地中海西岸到中亚的大片地区继续繁荣发展。 在政治制度方面,古希腊是一个城邦林立的地区,因此许多不同的政治制度都有在此地区获得实践和发展,有些古希腊城邦如斯巴达一样奉行君主制,将统治权集中在国王手中;有些城邦则如雅典一样实行民主政治;还有一些城邦则是由贵族统治或由少数人控制的议会进行统治。虽然古希腊所处地域狭小,但其政治制度在广泛的时间上获得了丰富多彩的发展。仅就政体来分古希腊就经历了贵族制、民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的演变。尤其突出的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古代人类对直接民主制度最早的尝试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罗马文化作为独立的文化形态与民族特性我们在探讨古罗马文化形态时,不得不涉及到古罗马文明的起源。根据英国大史学家阿诺德·约·汤因比的“母文明”与“子文明”学说,只有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文明才属于母文明,其他都属于子文明,希腊罗马文明理所当然地应当纳入子文明的范畴之中。 罗马国家是以罗马城为中心逐步向外扩张而形成的地跨欧、亚、非三州的奴隶制大帝国。罗马城位于意大利半岛,而半岛上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是伊达拉里亚人。伊达拉里亚人在公元前七世纪左右便是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它通过商业贸易,外交往来,战争征服等等方式对罗马的政治、经济、文化施加影响。 古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同属于地中海文明。在同一片海洋孕育下的两种不同的文化,从生活习性到社会变迁甚至是思想发展自然会有其相同之处。罗马人自称是特洛伊人埃涅阿斯的后代,当然这个可能只是罗马人抬高身价的做法。罗马人属于亚平宁半岛上的拉丁人的一支,之后融合了萨宾人。埃特鲁底亚人等意大利古民族,之后肯定还有希腊人,因为希腊人一直住在意大利南部,称大希腊地区。在罗马公民权普遍授于外省人后成分就更复杂了。 一.政治方面

古希腊古罗马音乐

1.古希腊古罗马音乐,是欧洲最古老的音乐,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公元前146年,深受希腊影响的迦太基被罗马征服。第一手资料-乐谱。总是与诗歌,舞蹈结合在一起。 2.西方音乐最早的文献记载是从荷马史诗开始的。包括两大型《伊利亚特》《奥德赛》。 3.格列高利圣咏应用于日课和弥撒。日课是天主教会的修士每日都要做的宗教功课。弥撒是罗马天主教会最隆重的礼拜仪式。 4.复调音乐的萌芽于发展,最早的复调音乐写作尝试,是以格列高利素歌为固定调,在他下面加上平行无度或平行四度的声部,称为奥尔加农,其实质就是不同音区的几个声部,在相隔纯五度或纯四度的调上,同时演唱同一个歌调。 5.中世纪世俗音乐,家,法国游吟诗人,德国爱情歌手。流浪艺人是自古至今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社会现象,而游吟诗人则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出现于特定的国家和地区。 6.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西欧最重要的乐派是佛兰德乐派。佛兰德派最大的作曲家是奥兰多。迪。拉索。他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把复调音乐的创作推向高峰,并为复调音乐过渡到主调音乐开辟了道路。 7.威尼斯乐派【乔瓦尼】和罗马乐派【意大利作曲家帕莱斯特里那,开创了庄严明净的无伴奏合唱风格】。 8.宗教改革与新教音乐,16世纪德国的宗教改革,带动了宗教音乐的革新。在马丁。路德的倡导下,恢复了全体会众同唱赞美诗的制度。经过改革的信教赞美诗为总赞歌。总赞歌的歌词不再用拉丁文,改用本民族的语言【德语】,歌词也由散文式的经文和祷词改为有韵律的诗歌。 9.巴洛克奏鸣曲,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乐器主要用于伴奏声乐。最早的器乐曲是声乐的改编曲。16世纪的奏鸣曲泛指一切器乐曲,到了17世纪初,奏鸣曲才专指某种特定的器乐结构形式。对三重奏鸣曲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的,是意大利小提琴家和作曲家科雷利。室内乐奏鸣曲则在影子之后,包含四个舞曲乐章(古典组曲)【阿勒芒德,萨拉班德,吉格,库朗特】。 10.巴洛克协奏曲,18世纪最重要的体裁,早期协奏曲有三种类型,乐队协奏曲或协奏交响曲,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 11.巴洛克序曲,威尼斯乐派的歌剧序曲常在二拍子的慢乐章后紧跟着三拍子的快乐章,被称为坎佐纳序曲。意大利裔法国作家吕利开创的法国序曲。1658年演出的芭蕾喜剧《阿尔西迪亚纳》的序曲,是最早的法国序曲。 12.巴洛克音乐大师,巴赫,亨德尔。 13.巴赫,全名,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58-1750,出生于爱森纳赫的一个音乐

古希腊与古罗马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庭院探析

古希腊与古罗马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庭院探析 张汀,张玉坤,王丙辰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 摘要:作为西方民居建筑形式的一个重要组成,庭院一直是西方住宅的核心组成。通过对西方最有代表性的庭院形式——古罗马的中庭、古希腊的庭院以及两者的综合体古罗马双庭的简要介绍,比较分析了它们的异同。同时类比我国传统民居中的庭院,从中透析不同民族中文化的异同。 关键词.fi-罗马中庭;-fi-希腊庭院;fi-罗马双庭 中圈分类号:TK124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n the courtyards in the dwelling houses of ancient Greece an d an cient Rome ZHANG Ting,ZHANG Yu—kun,WANG Bing—chen (School of Architecture,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 Abstract:As all important element of west dwelling house,courtyard is the core part at all time.The represen — tative ones,atrium,peristyl and domus are analyzed in detail.Meanwhile,they ale compared with the Chinese courtyard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diference between the courtyards in Western and Eastern dweling houses. Key words:atrium ;peristyl;domus 0 引言 为了得到充分的采光、通畅的空气以及内部封 闭的自由空间等,古人在自己的住宅之中营造出一 块露天的场所,这种场所在建筑中被称为庭院、中 庭、天井等,而其形式更是千奇百态,从一米到十几 米甚至几十米的尺度,形形色色。而在西方传统民 居的历史长廊中,则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住宅最具 有代表性。试以这两者为例,简述西方古典民居中 庭院的特点以及发展历程。 1 古希腊与古罗马庭院分析 1.1 古罗马中庭 在古希腊语中,ater、atra、atrum均表示“黑暗、无 光泽”;由此,“atrium ”这个词就有了“黑色大厅”的 意思。起初,“atrium ”被当作房子中间的一块空地, 从那里,人们可以看到天空,而这块空地则被不同房 间、走道、入口、廊子所环绕。这便形成了“中庭”。 中庭(atrium )式住宅(图1)起源于古罗马。上古时 代的古罗马人过得是游牧生活。帐篷式的住宅以灶 为中心。灶成为整个住宅物质和精神的核心,多数 日常生活,如吃饭、做饭、冬季睡眠都围绕在它周围。 为了通风、采光及排烟,古罗马人在帐篷的顶部开 口。至今,我们依然可以从我国的蒙古包和云南苗 寨的火塘布置看到类似的情况。当时,古罗马正处

古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的异同

古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的异同 艺术:这个不用我多说了吧,希腊被称为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创造了美丽的艺术品和令人如痴如醉的神话传说,而罗马,罗马人虽然征服了希腊,但却非常崇拜希腊的文化,比如,罗马的主神朱庇特就是宙斯,丘比特就是厄洛斯,朱诺就是赫拉等,罗马的神大部分都是从希腊那里“偷”来的,罗马的“五位贤帝”之一的哈德良还模仿希腊人蓄起了大胡子,在此之前罗马人是从不蓄胡子的. 哲学和诗歌,在希腊很多而在罗马很少,但不是没有,其中最伟大是就是奥维德,他的诗歌和书籍现在都还在出版,但的确,罗马人瞧不起艺术家并且对艺术家的作品管束很严,奥维德就是因为了写了《爱的艺术》而被奥古斯都大帝流放而死. 政治制度:有人曾经说过,罗马为什么那么强大,因为它有世界上最完美的政治制度(同时代相比,这是事实,和罗马同时代的任何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无法和罗马相比),罗马分为两个时期,罗马国和罗马帝国(注意!!!是国!!!),罗马城刚建立时,的确是有国王的,传说到了第7个国王时,这个国王是个暴君,结果被人民赶下台,从那以后罗马人就非常厌恶国王这个称号,在此后的几百年里,罗马的“议会”元老院的地位空前加强,罗马的统治者由2个从元老院里选出来的元老来担任,被称为执政官,任期1年,不得连任. 但尽管如此,罗马的平民还是觉得罗马的统治阶级权力太大,于是便宣布,如果不让平民也得到政治权力,他们就拒绝服兵役,这对于当时四处征战树敌的罗马来说是致命的,于是元老院选择退让,在平民中每年选出2个护民官(后来增加到10人),专门设定保护平民的法律和活动. 当然,制没有善始善终,在奥古斯都(屋大维)上任后,宣布自己为罗马的终生独裁者,标志着国的结束,但因为罗马人天生的对国王的憎恨,奥古斯都称自己为“第一公民”,从那以后,元老院形同虚设,大权全部在国王的手中,罗马进入帝国时代. 谁都看得出来,古罗马的政治体制已经很现在的体制非常接近了. 而希腊,被征服前一直在走着和其他民族一样的国王独裁制,这种制度的缺陷在于,帝国的兴衰全部掌握在国王的手里,一个好国王可以使国家昌盛,而昏君和暴君则会使一个强大的帝国覆灭. 影响:罗马向来对于的统治是很宽松的,他们虽然造了万神殿来专门祭伺罗马的众神,但他们也允许别的存在并建建筑物来祭拜其他的神,但惟独一点,罗马人疯狂的迫害基督徒,因为基督徒认为他们的上帝是唯一的神,否认和诋毁其他的神并拒绝崇拜国王,这使得国王大为光火,下令将基督教定为邪教,惩罚一切有关基督教的事物. 但历史偏偏要和基督徒和罗马开一个天大的玩笑,在罗马分裂成东罗马和西罗马时,东罗马帝国的国王君士坦丁在一次辩论会上确定基督教为国教,将基督教发扬光大,决定了基督教在欧洲的宗主权. 希腊没有什么重要的,对与历史有很大影响的,希腊后来也从了东罗马信基督教. 对战争的态度:这个是在太明显了,罗马是怎么建立的?战争!怎么毁灭的?战争!希腊也是靠战争脱颖而出的,但更主要的还是它的文化,罗马人城自己为战神的子,他们从建立到灭亡,没有一秒钟不在打仗,而且大部分战争是扩战争,埃及,高卢(法国和比利时),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和葡萄牙),迦太基(突尼斯),波斯,小亚细亚(土尔其),这些地方都是罗马的国土,全都是靠令人信服的战争征服得的.罗马的国家财经支出至少有一半都是军费开支,许多国家还是让士兵自己花钱买装备的时候,罗马就已经给士兵发装备了,这是世界军事的一大开创啊(汗...)

古希腊的音乐神话传说及中世纪的_格里戈利圣咏_

收稿日期:2010-01-02 作者简介:刘智强,男,陕西汉中人,安庆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音乐哲学、音乐史学研究。 一、古希腊神奇的“里拉琴”神话传说 西方文明的摇篮是古希腊文化,西方音乐从这里起步。大约在公元前一千年前后,希腊部落带着他们的艺术,经过多次大迁移,在爱琴海、小亚细亚一带建立起自己的“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 ,从此取代了该地区已兴盛两千年的“爱琴文化”。希腊神话里说,歌手奥菲欧将自己的“里拉琴”(Lyre )扔到了爱琴海里,这把琴随着海水的波浪漂泊到雷斯波小岛上,从此这里便有了歌声。这是关于希腊部落迁移时对希腊音乐影响的一个形象化的描述。“里拉琴”是现存文献记载中最古老的拉弦乐器,又称为“诗琴” 。据史料记载,这种乐器的产生与太阳神阿波罗崇拜和羡慕文艺女神(缪斯)有关(M uses ,M usen ,M uses ,M usas ,M y3bl ),认为音乐本身为文艺女神缪斯所创造。神话里说,年幼的赫尔莫斯杀死了一只海龟,从哥哥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偷来了牛的内脏,制成肠弦张在龟甲上。缪斯是九个美丽女神的通称。她们住在帕尔纳索斯山上,平时分散在整个山上游乐,当要讨论学问的时候就自然集中在山顶上。女神们开辟峡谷和山洞,沿着两岸开满鲜花的溪流漫游,倾听着山谷里的回声、树叶的耳语、芦苇的呼啸和淙淙的流水声不仅心旷神怡、诗兴大发,而且情意昂然、引吭高歌,于是就创造了美妙的音乐来和自然界媲美。在九位女神中,主管诗乐的欧忒尔珀主奏金琵琶,主管舞蹈的特尔希克瑞和主管抒情诗的埃拉托弄舞咏歌,其余六位女神分别主管历史、喜剧、悲剧、颂歌、史诗和天文,围着演奏里拉琴高歌的三位女神,静静听着她们的表演。 阿波罗带着里拉琴和他自己制造的基萨拉,乘着天鹅拉的车子来到尔拉索斯山上,一边为女神们伴奏,一边教她们弹奏。阿波罗成为传说中的里拉琴演奏高手,能演奏非常美妙的和音,认为两根或三根琴弦叠交在一起演奏,不但动听,还能治病(这是最早和声音乐的萌芽)。阿波罗称得上音乐疗病术的开山鼻祖了。但他和女神缪斯们一样,对于敢于和他比赛音乐的高手很是嫉妒。牧神马西阿喜欢吹笛子,吹起笛子来把牧羊的事全忘了。马西阿和阿波罗比赛乐器演奏,由佛律奎亚王弥达斯担任裁判,弥达斯判牧神马西阿获胜,阿波罗气得暴跳如雷,把马西阿捆绑在树上拷打,活剥了他的皮,并让弥达斯的头上长出了一对驴子耳朵。 阿波罗爱上了女神达佛涅,但女神不喜欢她,达佛涅请求河神帮助她逃避太阳神阿波罗的追求,河神施法就把达佛涅变成了一棵旺盛的月桂树,阿波罗看到这棵月桂树很伤心,为了安慰自己,就指定这棵茂盛的月桂树为诗人和音乐家们的圣物。它的树叶永不枯萎而美丽,把树的枝叶变成桂冠供艺术家佩戴。直到今天,西方人还把艺术成就卓著的诗人和音乐家称为“桂冠诗人”和“桂冠音乐家”。另外还有一种主宰大自然的山林神———潘,他和太阳神阿波罗一样经历了不幸的爱情。山林神潘爱上了另一山林女神绪任克丝,绪任克丝不接受他的爱,但潘痴情猛追,迫使绪任克丝求助于她的父亲———拉冬(阿尔卡迪亚的河神)施法把她变成河边的一束芦苇对来付潘。潘看到自己所爱的绪任克丝怎么突然变成了芦苇,心里十分难过,就把所变的芦苇割下来制作成 古希腊的音乐神话传说及中世纪的“格里戈利圣咏” 刘智强 (安庆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安徽安庆246011) 摘要:西方文明的摇篮是古希腊文化。古希腊有关音乐的神话很多,在苏梅尔、巴比尔、埃及等古老 地区发现的遗迹中有许多反映艺术繁荣、音乐昌盛的神话典故。不能说这些神话是无意义的无稽之谈。它至少可以说明古希腊人的音乐观是高尚而精深的,把音乐与大自然紧密地连在一起,把音乐与宗教,与人的意志—— —真善美连在了一起。古希腊音乐是以诗与乐,或诗、乐、舞三位一体为主的音乐艺术。其中,诗的地位在乐之上。罗马教皇———格里戈利一世,以非凡的组织才能重整各地宗教礼仪和机构,使罗马成为中世纪教会的中心,他主持制定的圣咏(Gregorian Chant )成为中世纪音乐中一部经典性文献。格里戈利圣咏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是宗教音乐的珍品。 关键词:古希腊;中世纪;诗歌;里拉琴;格里戈利圣咏中图分类号:J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092(2010)03-0077-03 2010年6月第22卷第3期安康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nkang University Jun.2010Vol.22№3

古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论文

古希腊文化简介 古希腊是指从希腊历史上公元前8世纪的古风时期开始到前146年被罗马征服之前的这段时间的希腊文明。在雅典的领导下,成功抗击了波斯的侵略,并在前5世纪到前4世纪之间达到鼎盛,被称作“黄金时期”。在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后希腊化文明在地中海西岸到中亚的大片地区继续繁荣发展。 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由于古希腊文明对罗马帝国有过重大影响,后者将前者的文明吸收并带到环地中海和欧洲的许多地区。因此一般认为古希腊文明为西方文明打下了基础。 由于古希腊海湾、海岛众多,航海业发达,因此同其他地区,特别是同埃及和西亚各国有着广泛的商业、文化联系。早在古希腊文明诞生之前,在西亚的两河流域的峡谷里就连绵不断的产生了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那里已经具备了较先进的书写、冶金、纺织等手工艺术,数学、天文学、建筑学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地处北非的埃及,在工业、农业、科学、文学艺术方面也出现了古代罕见的奇迹。这一切都对希腊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希腊人从古老的东方文化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以滋润自己,希腊文学也具有显著的东方色彩。 在政治制度方面,古希腊是一个城邦林立的地区,因此许多不同的政治制度都有在此地区获得实践和发展,有些古希腊城邦如斯巴达一样奉行君主制,将统治权集中在国王手中;有些城邦则如雅典一样实行民主政治;还有一些城邦则是由贵族统治或由少数人控制的议会(councils)进行统治。虽然古希腊所处地域狭小,但其政治制度在广泛的时间上获得了丰富多彩的发展。仅就政体来分古希腊就经历了贵族制、民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的演变。尤其突出的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古代人类对直接民主制度最早的尝试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3]。 在教育方面,古希腊教育起源于荷马时代的贵族化传统,在公元前5 世纪受到诡辩家、柏拉图和伊索克拉底的影响,大大地民主化。在希腊化时期,体育馆的教育被认为是分享希腊文化的先决条件。古希腊普通教育制度的最著名的例外,是一个一直持续到罗马时期的城邦——斯巴达,男孩和女孩同样要接受严格的军事化的斯巴达教育训练制度(始于公元前6世纪)。 在文化方面,古希腊有着灿烂辉煌的印迹。文学的史诗,如《荷马史诗》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早的正式的书面文学作品;戏剧这一表现形式中,希腊人认为悲剧是最高级的戏形式,希腊到西元前第五世纪,出现了不少悲剧作家。西方四大悲剧作家中,希腊占有其三,分别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作家以阿里斯托芬作为代表,可见希腊戏剧在戏坛的重要性,是其他民族难以企及的。

浅析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

浅析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 10历教1班肖芳 26 摘要: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源头,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而罗马则展现着欧罗巴文明的辉煌。古希腊的建筑开欧洲建筑的先河,从兴起到成就的顶峰,发展成自己的建筑风格—和谐、完美、崇高。而古罗马在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的同时,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出一种新的建筑风格。因此,两者既有相同点,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关键字:古希腊古罗马建筑柱式 一、古希腊的建筑 古风时期,古希腊的建筑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形式:爱奥尼亚人城邦形成了爱奥尼亚式建筑,风格秀雅;多立安人城邦形成了多立克式建筑,风格雄健有力。到公元前6世纪,这两种建筑都有了系统的做法,称为“柱式”,柱式体系是古希腊人在建筑艺术上的创造。①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是最意味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即多立亚柱式、爱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它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部件的形式,而且更准确的说,是一种建筑规的风格。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也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最伟大、最辉煌、影响最深远的的建筑。这些风格特点,在古希腊神庙的各个方面都有鲜明的表现。 古希腊人的生活受控于,所以理所当然的,古希腊的建筑最大的最漂亮的都非神殿莫属。古希腊人认为,神也是人,只是神比人更加完美,他们认为供给神居住的地方也不过是比普通人更加高级的住宅。所以,希腊最早的神殿建筑只是贵族居住的长方形有门廊的建筑。后来加入柱式,即神殿前面门廊是由四根圆柱组成,以后又发展到“前后廊式”,到公元前6世纪,前后廊式又演变称希腊神殿建筑的标准形式—“围柱式”,即长方形神殿四周均用柱廊环绕起来,并且正立面和侧立面的柱子的关系为N和2N+1。建筑作为一门有原理、有规则,有计算的科学,是在希腊人手中建立的。古希腊人又是一个追求美得民族,建筑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在他们这里得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统一。在地中海的下,他们的神庙熠熠生辉,他们就在这样的广场、剧场、城市中谈论哲学、欣赏悲剧、实现留给人类历史的一段传奇。 古希腊的建筑从公元9世纪起,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在公元5世纪的古典文化时期达到成熟,产生了雅典卫城这一伟大的、永恒的杰作。 公元前5世纪在纪念希腊人战胜波斯侵略者而建造的雅典卫城,达到古希腊圣地建筑群、庙宇、柱式的最高水平,是西方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至今仍是建筑界、考古界、艺术界人士以及热爱古典文化的人们的顶礼膜拜的圣地,也是现代希腊人的骄傲。雅典卫城,也称为雅典的阿克罗波利斯,原意为“高处的城市”或“高丘上的城邦”,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雅典卫城遗址位于今雅典城西南,建造在海拔150米的石灰岩山岗上,是祭祀雅典

西方音乐史知识点复习 古希腊音乐

西方音乐史知识点复习一 古希腊音乐 古希腊人对音乐的关注是与美学、哲学联系在一起的,是体现并来源于着对神的崇拜,它伴随着戏剧、史诗、诗歌、乐器、声乐、绘画、雕塑等艺术文化的发展,发展的全面性和多样性可谓是古代人类文明的巅峰。 一、古希腊的音乐发展状况 1、音乐与神的崇拜 对于古希腊人来说,音乐实际上被视为神灵的礼物。特定乐器的发明归属于特定的神:爱马仕的竖琴,潘瘘管(排箫)和阿西娜的aulos (长笛)。在希腊神话中,缪斯人将音乐的各种元素拟人化(用广义的希腊语来说),据说是为了娱乐神山。奥林匹斯山以其神圣的音乐,跳舞和唱歌。与音乐密切相关的其他神话人物是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ysos)和他的追随者萨蒂尔和梅纳德斯。Amphion 和Thamyres都以演奏kithara(吉他)的技巧而闻名,而Orpheus 被誉为出色的歌手和七弦琴演奏家。 古希腊神话中记载着艺术之神阿波罗和管理九种艺术的muse缪斯以及琴师奥菲欧的传说 2、诗歌的繁荣 (1)史诗: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公元前6世纪得以文字记录,口头吟唱进行流传)和《奥德赛》 (2)抒情诗歌的繁荣较早的抒情诗作者萨福(独唱抒情诗的女诗人)、达罗斯(合唱抒情诗的代表,颂神歌、酒神歌、迎神赛会和唱歌、竞技胜利者颂歌等)阿西乌斯、泰潘德。 3、古希腊的戏剧 (1)特点:希腊的“悲剧”(奴隶时代的鼎盛时期)集音乐、诗歌、舞蹈、表演于一体,是一种综合性艺术;音乐(尤其是声乐)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独白或对白都是用歌唱来表达,歌唱的同时也有器乐简单伴奏;合唱是载歌载舞的;舞蹈动作简单。 (2)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匹得斯 (想了解更多古希腊戏剧的知识,可关注公众号Liz音乐录) 二、古希腊的乐器 希腊的乐器主要有弦乐和管乐两类,弦乐的代表是lyres里拉琴,管乐的代表是aulos阿夫洛斯管。 三、古希腊的音乐理论 1、音阶和调式理论在当时的古希腊,音阶的构成以四音音列为基础。

古希腊的音乐理论

古希腊的音乐理论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是音乐的材料和构成方式的理论,包括音程、音阶和调式等;二是从音乐的本质来看,它与哲学和艺术美学方面的问题。 (一) 音程和音阶理论: 毕达哥拉斯学说:毕达哥拉斯是第一个用理论来说明和解释音乐现象的人,他认为宇宙的和谐是完美的数的比例,他把弦的两端固定在一个共鸣体上,通过移动琴马来调整不同的弦的比例关系,结果发现当弦长为2:1时,得出相差一个八度的两个音高,当弦长为3:2和4:3时得到纯五度和纯四度的两个音高,他把简单的数定在4以内,所以他认为八度,五度和四度是完美的协和音程。他的理论为后来的音乐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他不注重音乐的感性实践。 阿里斯多塞诺斯:注重从听觉实践中认识音乐,著有《和谐的要素》一书,也是当时著名音乐理论家。他的核心学说是四音音乐,即建立一个四度的框架,两端的音固定不变,中间的音可以灵活变通,因为分为:自然音列,变化音列和更为细微的四分音音列。 他又提出俩大完整音列体系:大完整音列体系和小完整音列体系 大完整音列体系是由四个结构相同的四音音列通过相交和相隔连接而成,即第一个四音音列的末音和第二个四音音列的始音相交,第二个四音音列的末音和第三个四音音列的始音相隔,第三个四音音列的末音和第四个四音音列的始音相交,但为了音列的完整,最后又加了一个音A,叫做附加音。 小完整音列体系是由三个四音音列通过相交构成,省却了大完整音列体系的最高一组,并出现了一个变化音,降B。 调式:由氏族部落的名字命名。分别是多利亚、弗里几亚、利底亚以及各种变体。 多利亚:32176543 (向上差四度) 副多利亚:65432176 弗里几亚:21765432 副弗里几亚:54321765 利底亚:17654321 副利底亚:43217654 混合利底亚:76543217 (二)音乐的社会学说 在古代,人们认为音乐具有一种魔力,随着文明的发展,出现善的学说,音乐的巫术功效逐渐演变成音乐的教化功效。

浅谈古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的异同

浅谈古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的异同 古罗马与古希腊文化的异同 古希腊和罗马文明共同形成了西欧古典文明。他们关系密切,人们总是将两者进行比较。“辉煌的希腊,伟大的罗马”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特征的高度概括。如果说中国古代文明是东方文明的源头,那么古希腊和古罗马就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也是西方人津津乐道的辉煌时代。古希腊文化也是罗马化的源头。罗马文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文化、艺术理念和杰作。古希腊文化及其文化特征:作为古典文化的代表,古希腊文化在西方乃至世界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虽然爱琴海文明晚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希伯来文明和古印度文明,但其影响更大。换句话说,上述文明已经从历史的长河中消失,而古希腊文化精神并没有被抹杀,这显示了其文化内涵的深刻性。希腊是一个城市联盟,每个城市都是一个独立的奴隶制国家,没有统一的政府。所谓希腊文明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文明,主要包括雅典文明、特洛伊文明、斯巴达文明等。更多的注意力被放在文学、哲学、数学、天文学和其他科学上,这些学科通常更先进。罗马文化及其文化特征:罗马文明更加复杂。一般来说,我们谈论罗马文明就像我们谈论第一个罗马帝国和前罗马共和国一样。罗马在政治制度上是统一的,实行联邦民主制度。民主的概念是在更早的时候提出和实践的。政府制度与今天的美国非常相似。与希腊文明相比,罗马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但它的文明却远远落后于希腊。因此,罗马文明是从希腊继承的。这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元、清两代。古罗马深受

斯巴达的影响,崇尚意志,并具有潜在的理想主义哲学的雏形。此外,罗马广阔的疆域使罗马文明更加多样化,包括继承和吸收希腊文明、迦太基文明、腓尼基文明、日耳曼文明、埃及文明甚至早期基督教文明。典型的强势文化具有影响力、多样性和开放性。在哲学、文学、建筑等方面,它为全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比较它们在以下方面的差异: 一、政治与民主 当我们谈论民主时,我们会想到当代西方的“人权”社会,但是民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的雅典。一方面,希腊的民主政治给成百上千的人带来了民主;另一方面,它剥夺了成千上万的奴隶和自由人参与政府事务的权利。当时,希腊民主的本质是:多数统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个人生活的自由。虽然此时的民主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它只适用于公民,但几千年前,这种观点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的时代。与我们时代的民主相比,我认为它们的内涵是相同的。尽管当代西方政界一直在说“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维护人权”,但这种民主真的存在吗?例如,在美国,其政治仍然掌握在少数拥有金钱和权力的大资本家手中,这表现在由美国总统资助的“民主”发言人的出现。中产阶级和下层阶级的公民仍然经常被“民主”幻觉中的政客所愚弄。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的民主与古希腊的民主是完全一致的。 早期罗马的政治制度是仿照希腊的。自奥古斯都·凯撒以来,“民主”在后期就不复存在,并成为绝对的君主政体,直至其灭亡。罗马人最大的贡献是立法。在贵族和穷人之间激烈的矛盾和斗争中,第一部成

欧洲音乐史

1.古希腊古罗马音乐——中世纪教会/世俗音乐——文艺复兴时期音乐(1430——1600, 复调音乐全盛时期)——巴罗克时期音乐(1600——1750声乐和器乐并驾齐驱的时代)古典主义时期(1750——1820或1821主调音乐,“纯器乐时代”)早中后期浪漫主义——20世纪音乐 2.西方音乐最早的文献记载是从《》荷马史诗开始的。《荷马史诗》包括两部大型史诗:,,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3.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是著名的三大悲剧作家。 4.古希腊音阶的基本元素是四音列。古希腊的乐谱是字母谱。 5.古希腊的弦乐器有里尔和基萨拉等。管乐器有阿夫洛斯、绪任克斯等。阿夫洛斯管是崇 拜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仪式所用乐器。 6.毕达哥拉斯用数学的方法研究乐律理论,发现弦长比例越简单,发出的声音越和谐。 7.格列高利圣咏,又称格列高利素歌。它是节奏灵活自由、没有伴奏的单声部歌曲。格列 高利圣咏是西方音乐史中唯一的单音音乐形式,第一种艺术音乐形式。 8.13世纪,一位德国音乐理论家弗朗科写了一本《定量歌曲艺术》,论述歌曲的节奏模式, 提出了用不同形状的音符表明不同长短的音的设想,促成了“定量乐谱”(即标明音的长短的乐谱)。 9.最早的复调音乐写作尝试是以格列高利素歌为“固定调”,在它的下方加上平行五度或 平行四度的声部,称为“奥尔加农”。 10.中世纪世俗音乐音乐特征:a,单音音乐形式;b,用方言演唱,有器乐伴奏;c,音乐 节奏依附于诗歌旋律;d,节奏特征为三拍子;e,调式色彩倾向于大小调;f,音乐风格集中体现丰富多彩的世俗情感。 11.法国是诗人和作曲家马肖是14世纪法国“新艺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12.兰迪尼是14世纪意大利新艺术的代表音乐家,他还是兰迪尼终止式的创始人。 13.(勃垦第乐派——又称第一尼德兰乐派)勃艮第作曲家,以迪费和班舒瓦为首,发展了 一种清澈、明朗、和谐而富于表情的音乐语言。 14.佛兰德乐派后期民族风格的世俗性歌曲包括法国的尚松,德国的利德,意大利的牧歌等。 佛兰德乐派最大的作曲家是奥兰多·迪·拉索,他把复调音乐的创作推向高峰,并为复调音乐过渡到主调音乐开辟了道路。 15.威尼斯乐派的乔瓦尼·加布里埃利发展了分组合唱的原则,造成一种壮丽宏伟、富于回 声效果的“威尼斯风格”。他的器乐作品也富于鲜明的色彩变化,因而被称为“配器法之父”。 16.罗马乐派的创始人是意大利作曲家帕莱斯特里那,他开创了庄严明净的无伴奏合唱风 格。 17.16世纪的宗教改革,带动了宗教音乐的革新。宗教改革运动的领袖是马丁·路德。在 马丁·路德的倡导下,恢复了全体会众同唱赞美诗的制度。经过改革的新教赞美诗称为众赞歌。众赞歌的歌词不再用拉丁文,改用本民族的语言(德语)。众赞歌的音乐不在是错综复杂的复调体,而是简朴明朗的和声体。 18.最早的一部歌剧是《达芙妮》。 19.威尼斯歌剧乐派的创始者是蒙特威尔第,他首创激情风格的音乐,为了表现激情的需要, 他首创震音和拨弦等奏法。那不勒斯乐派最著名的作曲家是亚历山大·斯卡拉蒂。20.清唱剧与歌剧同时产生,歌剧产生于佛罗伦萨,清唱剧则产生于罗马。没有多久,清唱 剧就只唱不演,既无布景,也不化妆,虽有剧中人物,却不需上台下台,从而变成了真正清唱的音乐戏剧。 21.巴罗克时期的键盘乐器可分为四类:管风琴,克拉维科德,哈普西科德,现代钢琴(1710

论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的不同

论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的不同 古希腊建筑艺术经过四个时期发展到巅峰状态,形成了以柱式为主要结构、以神庙为主要样式的建筑体系。古希腊建筑被评论家称之为“非建筑的”,而且还可以被看作是“大型雕塑”,它是欧洲建筑的开拓者。古罗马建筑继承并发扬了古希腊建筑,凸显地中海地区特色,古罗马建筑的非凡创造达到了古典时期建筑的最高峰。 古希腊建筑: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早期的建筑是木构架结构,以后用石材代替柱子、檐部,从木构过渡到石梁柱结构。为保护墙面而形成柱廊。古希腊建筑形式主要以柱式为主,早期较粗大但已有一定的智识和技能.石墙有三类一是乱石砌墙法,二是条石砌枪法,三是多边石砌墙法。古希腊房屋构造以简单和谐为原则且对光的幻影有深的研究并发展创造了三大柱有:多立克(象征男性)、爱奥尼克(象征女性)、科林斯(象征有钱人)。其三大柱式因此希腊的艺术演变有三阶段——宏伟、精美、对称。 古罗马建筑:古罗马建筑式样则是在古希腊的基础上加以改进。除了古希腊那三种柱式之外还还衍生出了自己的式样塔斯干式柱和组合式柱式。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一般以厚实的砖石墙、半圆形拱券、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交叉拱顶结构为主要特点。发展曷脱洛利亚人的圈拱顶圆顶形成混合式建筑。最显著高仅砌墙的材料是石和三合土。 在建筑细部上比较,平面上,古希腊庙宇平面、以简单正确均衡对称为准,它仅一正殿四周有柱廊环绕,特呈妩媚形态。其露天剧场多圆形平面;而古罗马建筑以宏伟壮观为准公共建筑极其伟大,其他水道桥梁等公共建筑尤为扩张罗马文化。罗马人应用了法圈,故门窗洞及柱间跨度均可加大,庙宇平面不仅为方形还有圆形。墙垣,古希腊墙垣以石块或云石实砌,石块间用金属搭攀勾连,无灰浆墙面磨琢光滑,庙宇常建于界限清晰的连座上表示一种坚实状态;古罗马与希腊不同,他不以块石实砌,用三合土建筑。外表面用石板或砖料或涂以灰泥,内表面护以彩色云石、雪花石膏、斑岩等,用铜质搭攀勾连。门窗,古希腊门窗口均为方头,门口向上缩小。庙宇正面没窗但有悬立柱子;古罗马柱廊与圈廊用于内外,门头有半圆式也有楣式,窗头普通的是半圆式有时是弓形式。屋顶,古希腊为人字山墙斜度,庙宇的屋顶载于正殿墙及回廊柱上。椽子为木质,上盖云石版瓦,古罗马用拱顶与圆顶,平顶上常作井字形。柱子,古希腊三大柱式:1多立克柱式,为最雄壮的柱式没柱础直接放在阶座上柱式简单、朴素、森严;2爱奥尼克柱式轻巧、雅致柱头带涡卷具有女性美;3科林新柱式更加细致。希腊的柱子常与法圈和构柱并用成了装饰的作用常用重叠柱式。罗马有五种柱式:1脱斯干柱式,柱身无凹槽;2陶立克柱式,罗马人很少用;3爱奥尼克柱式,卷涡的支配与希腊不同四面都有相同的角卷涡;4科林新柱式,罗马人的最爱也最为常见,柱帽头雕刻富丽,四周的叶瓣为软毛茛叶螺旋或人物雕镂;5混合柱式全部与科林新式相似,时奥尼克式和科林新式混合而成。线脚,希腊的线脚柔美而精美,分别有正波纹线、反波纹线、蛋纹线、小平线、小圆凸线、凹线、半圆线、鸟嘴线檐版;罗马的线脚富于雕镂对轮廓不如希腊的研究。他的线脚多为圆形。 古希腊建筑的配置与环境紧密结合,采用几何性对称性和直交网格为控制因素。富有雕塑性表达明晰的结构内外廊以及创造的三大柱式对世界建筑的影响深远。古罗马建筑常以严格的轴线为基础来组织,并赋予轴线一种与众不同的特性以及其对室内空间的拓展和多样化的使用,这与其积极的外部空间相呼应。古罗马使用了古典柱式,却用了一种根本上创新的方式使它赋予了一种在空间上整合的新型环境的特征。罗马庙宇森林柱子发展为深的门廊而内殿成为了一个与进坛同宽的统一空间,其行式对日后的教堂影响深远。

浅谈古希腊音乐

浅谈古希腊音乐 摘要:一般来说,古希腊音乐有三种主要特征:第一,基本上是单音音乐,偶尔有 支声,但不系统;第二,受一定法则的限制,即兴创作即兴演唱,创演合一;第三,音乐、舞蹈、诗歌三位一体,特别是音乐、诗歌不分家。古罗马继承了古希腊文化,并留下了许多关于音乐的基本概念 关键词:古希腊和古罗马;乐器;音乐 引言:古希腊是欧洲最早产生文明的古国。现今欧洲所有的文化,追其根源, 要溯及古希腊,所以希腊文化,可称为现代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在文学、建筑、雕塑、哲学等方面的辉煌成早就已为人们所仰慕。但相比之下,音乐对于古希腊人来说更重要。古希腊音乐如同一段美丽的神话,其影响不在于具体乐曲的流传,而在于刺激了后世音乐的繁荣。从文艺复兴到佛罗伦萨歌剧和法国悲剧,都体现了古希腊音乐的影响。遗憾的是音乐方面资料存留下来的很少。我们今天对古希腊音乐方面的了解主要通过两种渠道:第一是通过神话传说。第二就是从一些文字记载、绘画、浮雕等历史遗迹上了解到古希腊音乐文化的风貌。在漫长的西方音乐历史中,古希腊音乐文化精神不断地影响和启发着后世的人们。其历史时期由公元前32世纪一直延续到前146年,其文明史发源于公元前3200—前1200年的爱琴文化。 正文: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北部,除了现在的希腊半岛外,还包括爱琴海、马 其顿、色雷斯、意大利半岛和小亚细亚等地。这片土地见证了欧洲最早的两大文明:米诺斯文明及迈锡尼文明。公元前五六世纪,产生了璀璨的希腊文明。 一、范畴 由于古希腊音乐拥有着较长的“文化绵延期”,因此,它的概念极为宽泛。对于时间,音乐史上还没有精确的划分。根据现存各类资料所属年代及区域来判断,“古希腊音乐文化”的时间范畴主要被定位于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的“古典时代”前后;而就地域范畴而言,“古希腊音乐文化”主要以现代希腊为中心,北到阿尔巴尼亚的南方区域,西到意大利半岛的南方区域,东到小亚细亚,南到非洲海岸的北方区域。这个地域涵盖了诸多民族如多利亚、爱奥尼亚、伊奥尼亚、亚加亚、马其顿等。 二、音乐与神 在古代希腊,音乐往往与希腊人崇拜的神有关,神话是古希腊艺术的深厚土壤,在古希腊神话中音乐是极富魅力的。希腊神话的著名神阿波罗、雅典娜、狄俄尼索斯都是艺术之神,也是传说中音乐的最早创造者和实践者。阿波罗不仅是太阳神,也主管音乐。半神半人的底比斯国王安菲翁用琴声的魔力修筑了底比斯城堡。色雷斯的歌手奥尔菲斯以音的魅力拯救出地狱中的妻子尤里狄茜,后又得而复失。这个故事体现出古希腊神话的人性特征,它被近百次的谱写成歌剧。缪斯是分别掌管文艺和科学的九位女神的统称,这是一群象征着高贵、智慧、圣洁的女神,掌管着文学、戏剧、抒情诗、音乐等高尚的文化活动。而“音乐”一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