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力管道产品设计制造标准介绍2011资料

压力管道产品设计制造标准介绍2011资料

产品设计制造技术标准和检验标准

产品设计制造技术标准和检验标准 一.规程、规范、规则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3.《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 4.《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工作程序》 《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规则》 5.《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6.《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 7.《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规定》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9. 《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 10. GB50273-2009《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1. GBJ211-1987《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2. TSGG7001-2004《锅炉安装监督检验规则》 13. TSGG3001-2004《锅炉安装改造单位监督管理规则》 14. JB/T10354-2002《工业锅炉运行规程》 15. GB/T10180-200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16. TSGG1004-2004《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管理规则》 17. GB24500-2009《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18. DL/T964-2005《循环流化床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二.设计、制造标准 1.GB1576-2008《工业锅炉水质》 2.GB/T1921-2004《工业蒸汽锅炉参数系列》 3.GB/T9222-2008《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4.GB/T16508-1996《锅壳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5.GB/T11943-2008《锅炉制图》 6.JB/T1626-2002《工业锅炉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7.JB/T2190-1993《锅炉人孔和头孔装置》 8.JB/T2191-1993《锅炉手孔装置》 9.JB/T5341-1991《烟道式余热锅炉技术文件及其主要内容》10.JB/T6503-1992《烟道式余热锅炉通用技术条件》11.JB/T6734-1993《锅炉角焊缝强度计算方法》 12.JB/T6736-1993《锅炉钢构架设计导则》 13.JB/T9560-1999《烟道式余热锅炉产品型号编号方法》14.JB/T3191-1999《锅炉锅筒内部装置技术条件》15.JB/T10094-2002《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 16.JB/T1609-1993《锅炉锅筒制造技术条件》 17.JB/T1610-1993《锅炉集箱制造技术条件》 18.JB/T1611-1993《锅炉管子制造技术条件》

产品设计交互规范

产品设计交互规范 常州广传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编写:王英 2013年11月

目录

1概述 规范的制定采用UCD(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遵循ISO9241-11部分标准的要求。设计过程以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心理需求作为出发点,在认真研究并参考了国内外各种优秀设计的基础上,制定出了适合我集团应用服务产品的设计规范。此外,为保证规范具有良好的可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UE研究室对设计出的每个模式都进行了严格的用户测试,并对各组件采取了不同应用场景的测试。 该规范从产品交互的通用规则和具体组件的交互模式两个方面进行了规定。在每个组件规范中,给出了模式描述和扩展描述的规范描述,供不同的应用类型和使用场景选择、组合使用。 1.1规范的目的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给不同部门的相关人员提供统一的规范与指导,使沟通与合作顺利 有效地进行,以保证产品界面的最终规范化实现; ●从一点一滴入手解决公司产品的可用性问题:使操作更人性化,减轻用户的认知负担, 改善产品的用户体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使产品在界面外观和操作行为上形成一致,加强公司产品的品牌化特征。 1.2规范适用的范围 广传项目部内的所有产品。 1.3规范适用的人群 参与产品设计的所有人员、前端开发人员及测试人员等。 注:从正式发文之日起属于新项目范畴的必须遵循此规范,对于已有项目进行重大版本升级的项目要遵循此规范。

2基本原则 以下原则主要用来说明此规范的指导思想与设计依据。简单描述如下,以供该文档的阅读者参考和使用。具体的原则描述请参见《界面设计指南》。 2.1一致性 ●视觉一致:在同一产品内,所有的同类界面元素在相同的应用环境下,界面外观在视 觉上应该保持一致;否则,界面外观要予以区分; ●操作行为一致:类似场景的界面设计,其操作方式必须保持一致;当操作行为相同时 要保持视觉上的一致;当操作行为不同时,在视觉上就一定要有所区别; ●外观与使用者的预期一致:保持对象与其行为相符,保持不同作用的对象外观的不同; 视觉元素的外观及其操作结果,必须与用户的心理认知相符。 2.2简洁性 ●减轻视觉负担:使用尽可能少的元素,不提供与当前任务无关的信息; ●简明的文字表述:文字表述必须简明扼要、清晰易懂,内涵丰富,并易于理解和记忆; ●操作简单:减少冗余的操作步骤。 2.3避免干扰和打断 ●避免干扰:明确用户在特定界面中的首要任务和目标,尽可能避免该界面上的视觉噪 声和其它干扰。 ●避免打断:让用户的操作连贯顺畅,避免使用模态对话框(弹出的独占焦点的对话框) 打断用户的工作。 2.4减轻用户记忆负担 ●认知明确:产品中界面元素外观要明晰,易于辨别;产品的逻辑意义要合理,导航要 及时准确; ●系统智能化:提供默认值;帮助用户记住尽可能多的信息,最低限度地从用户那里索 取信息; ●合理的隐喻和习惯用法:使用用户熟悉的,符合使用习惯的隐喻,及通用的习惯用法, 为用户的任务提供直观易用的界面; ●有效的启示:提供具有明确引导性的启示来指导用户正确操作(启示:某对象用来说 明自身可以如何使用的外观属性)。 2.5及时有效的反馈

产品设计技术规范

车厢可卸式垃圾车、真空吸污车 设计技术规范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一.目的 为了规范车厢可卸式垃圾车、真空吸污车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二.适用范围 1.1 本规范适用于本企业车厢可卸式垃圾车、真空吸污车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2.2 本设计规范规定了车厢可卸式垃圾车、真空吸污车设计中应遵循的通用原则,和一般的设计方法。 1.设计原则 车厢可卸式垃圾车、吸污车进行设计工作的重点是整车总体布置和工作装置设计。再设计是若严格控制整车总质量、轴载质量分配、质心高度位置等,则基本上能保持原车型的主要性能。但是,还要对改装后的整车重新做出性能分析和计算。 2.1 总体布置 总体布置的任务是正确选定整车参数,合理布置专用工作装置和附件,使取力装置、其他附件与所选定的汽车底盘构成相互协调和匹配的整体,以获得较好的专用汽车的基本性能和专用性能要求。专用汽车总布置时应尽量避免对原车底盘各总成的位置变动,因为一些总成部件的位置变动,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会由于改装质量问题影响了汽车的使用性能。 2.1.1 底盘的选择 底盘的选择或设计主要根据用途、类型、使用条件、装载质量、专用设备或装置的外形尺寸、专用汽车的性能指标、动力匹配等来决定。一般选择市场主流厂家的汽车底盘进行改装。

2.1.2 副车架的设计安装 为了改善朱车架的承载情况,避免集中载荷,在不破坏主车架的结构情况下,在专用车厢或专用装置与车架之间多采用副车架过渡。并且在增加副车架的同时,为了避免由于副车架刚度的急剧变化而引起主车架的应力集中,所以对副车架的形状、安装位置都有一定的要求。 副车架的截面形状加强后的副车架截面形状 1-副车架;2-腹板专用汽车副车架的截面形状一般和主车架纵梁的截面形状相同,多采用槽型结构,其截面形状尺寸取决于专用汽车的种类及其承受载荷的大小。对于重型副车架来说,应如图所示的方式用一块腹板将副车架截面封闭起来,以提高副车架的抗扭和抗弯能力。 2.1.3燃油箱安装的设计 当需要加装副油箱时,应尽量使用车架上已有的安装孔位。布置时应使主、副油箱的底部处于同一水平面,并且安装位置尽可能靠近主油箱,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偏载。 燃油箱和燃油管的布置尽可能避开排气管,距排气管的距离应在300mm以上。若布置困难,则应在燃油箱和排气管之间加装隔热板。 2.1.4拉臂纵梁、拉臂和拉臂钩

塑料产品设计规范

塑料产品设计规范 塑料制品设计特点﹕ 塑料产品的设计与其它材料如钢,铜,铝,木材等的设计有些是类似的;但是,由于塑料材料组成的多样性,结构﹑形状的多变性,使得它比起其它材料有更理想的设计特性;特别是它的形状设计,材料选择,制造方法选择,更是其它大部分材料无可比拟的.因为其它的大部分材料,其设计者在外形或制造上,都受到相当的限制,有些材料只能利用弯曲﹑熔接等方式来成形.当然,塑料材料选择的多样性,也使得设计工作变得更为困难,如我们所知,目前已经有一万种以上的不同塑料被应用过,虽然其中只有数百种被广泛应用,但是,塑料材料的形成并不是由单一材料所构成,而由一群材料族所组合而成的,其中每一种材料又有其特性,这使得材料的选择,应用更为困难. 塑料制品设计原则﹕ 1.依成品所要求的机能决定其形状﹐尺寸﹐外观﹐材料 2.设计的成品必须符合模塑原则﹐既模具制作容易﹐成形及后加工容易﹐但仍 保持成品的机能 塑料制品设计程序: 为了确保所设计的产品能够合理而经济,在产品设计的初期,在外观设计者﹐机构工程师,制图员,模具制造者,成形厂以及材料供应厂之间的紧密合作是必须的,因为没有一个设计者,能够同时拥有如此广泛的知识和经验,而从不同的事业观点所获得的建议,将是使产品合理化的基本前提;除此之外, 一个合理的设计考虑程序也是必须的;以下将就设计的一般程序作出说明: 一.确定产品的功能需求,外观. 在产品设计的初始阶段,设计者必须列出对该产品的目标使用条件和功能要 求;然后根据实际的考虑,决定设计因子的范围,以避免在稍后的产品发展阶段 造成可能的时间和费用的漏失.下表为产品设计的核对表,它将有助于确认各 种的设计因子. 产品设计的核对表 一般数据: 1.产品的功能? 2.产品的组合操作方式? 3.产品的组合是否是可以靠着塑料的应用来简化? 4.在制造和组合上是否可能更为经济有效? 5.所需要的公差? 6.空间限制的考虑? 7.界定产品使用寿命? 8.产品重量的考虑? 9.有否承认的规格? 10.是否已经有相类似的应用存在?

产品设计管理

产品设计管理 ? 产品设计是指从确定产品设计任务书起到确定产品结构为止的一系列技术工作的准备和管理,是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是产品生产过程的开始,必须严格遵循"三段设计"程序。 (一)技术任务书:技术任务书是产品在初步设计阶段内,由设计部门向上级对计划任务书提出体现产品合理设计方案的改进性和推荐性意见的文件。经上级批准后,作为产品技术设计的依据。其目的在于正确地确定产品最佳总体设计方案、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工作原理、系统和主体结构,并由设计员负责编写(其中标准化综合要求会同标准化人员共同拟订),其编号内容和程序作如下规定: 1.设计依据(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包括一个或数个内容): (1)部、省安排的重点任务:说明安排的内容及文件号; (2)国内外技术情报:在产品的性能和使用性方面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或产品品种方面填补国内"空白": (3)市场经济情报:在产品的形态、型式(新颖性)等方面满足用户要求,适应市场需要,具有竞争能力; (4)企业产品开发长远规划和年度技术组织措施计划,详述规划的有关内容,并说明现在进行设计时机上的必要性。 2.产品用途及使用范围。 3.对计划任务书提出有关修改和改进意见。 4.基本参数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5.总体布局及主要部件结构叙述:用简略画法勾出产品基本外形,轮廊尺寸及主要部件的布局位置,并叙述主要部件的结构。 6.产品工作原理及系统:用简略画法勾出产品的原理图、系统图,并加以说明。 7.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分析比较:列出国内外同类型产品主要技术性能、规格、结构、特征一览表,并作详细的比较说明; 8.标准化综合要求:

(1)应符合产品系列标准和其它现行技术标准情况,列出应贯彻标准的目标与范围,提出贯彻标准的技术组织措施; (2)新产品预期达到的标准化系数:列出推荐采用的标准件,通用件清单,提出一定范围内的标准件,通用件系数指标; (3)对材料和元器件的标准化要求:列出推荐选用标准材料及外购元器件清单,提出一定范围内的材料标准化系数和外购件系数标准; (4)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标准化水平对比,提出新产品标准化要求; (5)预测标准化经济效果:分析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外购件及贯彻材料标准和选用标准材料后预测的经济效果。 9.关键技术解决办法及关键元器件,特殊材料资源分析; 10.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运用价值工程,着重研究确定产品的合理性能(包括消除剩余功能)及通过不同结构原理和系统的比较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方案; 11.组织有关方面对新产品设计的方案进行(A评价),共同商定设计或改进的方案是否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2.叙述产品既满足用户需要,又适应本企业发展要求的情况。 13.新产品设计试验,试用周期和经费估算。 (二)技术设计:技术设计的目的,是在已批准的技术任务书的基础上,完成产品的主要计算和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1.完成设计过程中必须的试验研究(新原理结构、材料组件工艺的功能或模具试验),并写出试验研究大纲和研究试验报告。 2.作出产品设计计算书(如对运动、刚度、强度、振动、热变形、电路、液气路、能量转换、能源效率等方面的计算、核算); 3.画出产品总体尺寸图、产品主要零部件图,并校准; 4.运用价值工程,对产品中造价高的、结构复杂的、体积笨重的、数量多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材质精度等选择方案进行成本与功能关系的分析,并编制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5.绘出各种系统原理图(如传动、电气、液气路、联锁保护等系统); 6.提出特殊组件、外购件、材料清单;

产品设计的要求

产品设计的要求 产品设计的要求 一项成功的设计,应满足多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有社会发展方面的,有产品功能、质量、效益方面的,也有使用要求或制造工艺要求。一些人认为,产品要实用,因此,设计产品首先是功能,其次才是形状;而另一些人认为,设计应是丰富多采的、异想天开的和使人感到有趣的。设计人员要综合地考虑这些方面的要求。下面详细讲述这些方面的具体要求: 1、社会发展的要求 2、经济效益的要求 3、使用的要求 ?使用的安全性件; ?使用的可靠性。 ?易于使用。 ?美观的外形和良好的包装。 ?制造工艺的要求 ? 生产工艺对产品设计的最基本要求,就是产品结构应符合工艺原则。也就是在规定的产量规模条件下,能采用经济的加工方法,制造出合乎质量要求的产品。这就要求所设计的产品结构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制造的劳动量,减轻产品的重量,减少材料消耗,缩短生产周期和制造成本。 产品设计必须严格遵循“三段设计”程序 技术任务书 技术任务书是产品在初步设计阶段内,由设计部门向上级对计划任务书提出体现产品合理设计方案的改进性和推荐性意见的文件。经上级批准后,作为产品技术设计的依据。其目的在于正确地确定产品最佳总体设计方案、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工作原理、系统和主体结构,并由设计员负责编写(其中标准化综合要求会同标准化人员共同拟订),其编号内容和程序作如下规定: 1.设计依据(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包括一个或数个内容): (1)部、省安排的重点任务:说明安排的内容及文件号; (2)国内外技术情报:在产品的性能和使用性方面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或产品品种方面填补国内“空白”: (3)市场经济情报:在产品的形态、型式(新颖性)等方面满足用户要求,适应市场需要,具有竞争能力; (4)企业产品开发长远规划和年度技术组织措施计划,详述规划的有关内容,并说明现在进行设计时机上的必要性。 2.产品用途及使用范围。 3.对计划任务书提出有关修改和改进意见。 4.基本参数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5.总体布局及主要部件结构叙述:用简略画法勾出产品基本外形,轮廊尺寸及主要部件的布局位置,并叙述主要部件的结构。 6.产品工作原理及系统:用简略画法勾出产品的原理图、系统图,并加以说明。 7.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分析比较:列出国内外同类型产品主要技术性能、规格、结构、特征一览表,并作详细的比较说明; 8.标准化综合要求:

产品设计管理手册

二、产品设计治理 产品设计是指从确定产品设计任务书起到确定产品结构为止的一系列技术工作的预备和治理,是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是产品生产过程的开始,必须严格遵循“三段设计”程序。 (一)技术任务书: 技术任务书是产品在初步设计时期内,由设计部门向上级对打算任务书提出体现产品合理设计方案的改进性和推举性意见的文件。经上级批准后,作为产品技术设计的依据。其目的在于正确地确定产品最佳总体设计方案、要紧技术性能参数、工作原理、系统和主体结构,并由设计员负责编写(其中标准化综合要求会同标准化人员共同拟订),其编号内容和程序作如下规定: 1.设计依据(依照具体情况能够包括一个或数个内容): (1)部、省安排的重点任务:讲明安排的内容及文件号;

(2)国内外技术情报:在产品的性能和使用性方面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或产品品种方面填补国内“空白”; (3)市场经济情报:在产品的形态、型式(新颖性)等方面满足用户要求,适应市场需要,具有竞争能力; (4)企业产品开发长远规划和年度技术组织措施打算,详述规划的有关内容,并讲明现在进行设计时机上的必要性。 2.产品用途及使用范围。 3.对打算任务书提出有关修改和改进意见。 4.差不多参数及要紧技术性能指标。 5.总体布局及要紧部件结构叙述:用简略画法勾出产品差不多外形,轮廓尺寸及要紧部件的布局位置,并叙述要紧部件的结构。 6.产品工作原理及系统:用简略画法勾出产品的原理图、系统图,并加以讲明。 7.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分析比较:列出国内外同类型产品

要紧技术性能、规格、结构、特征一览表,并作详细的比较讲明。 8.标准化综合要求: (1)应符合产品系列标准和其他现行技术标准情况,列出应贯彻标准的目标与范围,提出贯彻标准的技术组织措施; (2)新产品预期达到的标准化系数:列出推举采纳的标准件,通用件清单,提出一定范围内的标准件,通用件系数指标; (3)对材料和元器件的标准化要求:列出推举选用标准材料及外购元器件清单,提出一定范围内的材料标准化系数和外购件系数标准; (4)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标准化水平对比,提出新产品标准化要求; (5)预测标准化经济效果:分析采纳标准件、通用件、外购件及贯彻材料标准和选用标准材料后预测的经济效果。 9.关键技术解决方法及关键元器件,专门材料资源分析。

公司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规范教材

公司企业标准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规范 (试行版) 编制: 审核: 批准:

-05-07实施公司公布

前言 本标准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 编写; 本标准严格按照JB/T 5054.1- JB/T 5054.10的内容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公司技术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要紧起草人:

本标准为首次公布。

第一部分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总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包括CAD图和设计文件(以下简称图样及文件或CAD文件)相关术语的定义与分类、编制规则及签署规则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

本标准,然而,鼓舞依照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3—1997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3部分:产品标准编写规定 JB/T 5054.2—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图样的差不多要求 JB/T 5054.3—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 JB/T 5054.4—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 JB/T 5054.5—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完整性 JB/T 5054.6—2000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更改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产品及其组成部分 3.1.1产品 产品是生产企业向用户或市场以商品形式提供的制成品。

工业设计资料集(第1分册)改

工业设计资料集(第一分册) 主编:刘观庆 副主编:李亮之周美玉 第一分册编委:董洁晶宗霞王莉莉徐媛媛 2.设计源流和风格目录 2.1 西方古代设计 2.2 西方近现代设计 2.3 世界各国的设计 2.4 代表性设计师及其作品 2.5 中国古代设计 2.6 中国当代设计

2.设计源流和风格 2.1 西方古代设计 现代工业设计是从西方发展起来的,探求西方设计历史,尤其是欧洲手工艺设计时期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整个工业设计发展的脉络。 古代西方设计,其设计的风格变化较之古代中国更加变化丰富,不同时期风格各异。 2.1.1 原始时期和古典艺术时期的设计 西方原始时期的设计,经历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漫长的发展过程。这一时期的作品是集社会性、巫术性、宗教性等为一体的综合设计[1,p118]。 原始公社(氏族公社)经历了农村公社阶段,一直发展到奴隶制国家出现。按照欧洲历史学家的划分,奴隶社会时期的古埃及(公元3500年)、西亚、希腊和罗马艺术被称为古典艺术。 2.1.1.1 古埃及时期 埃及地处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沿岸,尼罗河的地理条件为古代埃及的设计提供了特殊的物质载体。设计作品的构思反映着当时当地的环境特色和社会发展。石头在埃及是主要的自然资源,古埃及人就用石头来制作工具、家具、器皿和装饰品,具有非常高的成就,到中王朝时期出现青铜工具。由于干燥的气候和古埃及盛行厚葬之风,所以这一时期的设计以家具为主。埃及家具的种类很多,床、椅、柜、桌、凳样样齐全,其中不少是折叠式或可拆卸式的。埃及家具几乎都带有兽形样腿,而且前后腿方向一致,埃及早期家具造型线条僵挺,连靠椅的靠背板都是直立的;后期家具背部加上了支撑,从而变成了弯曲而倾斜的形状,这说明了埃及的设计师开始注意到家具的舒适性,这对以后的家具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埃及家具最辉煌的范例就是那件金壁辉煌的法老王座。 古埃及的陶器大约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多为黑胎粗陶,在造型上多为模仿草篮和植物造型的写实形态[11,p31]。在尼罗河三角洲地带的考古发现中,出土了大量的红色和黑色陶器,其中尤以“黑顶陶器”最具有代表性。所谓“黑顶陶器”,就是在整个土红色器物上部或顶部施以黑色的釉泥,形成黑红两色对比强烈的装饰效果的陶器制品。陶器的装饰多为平行线、三角、直线等几何纹样[11,p31]。在原始时代后期,埃及的陶器发展为彩绘陶器,带耳、尖底、出现了动物造型的陶器皿。在装饰纹样上大多为白色或褐色的几何纹样,并穿插一些优美的动物纹样。 在中王朝时期(公元前2134年——公元前1991年),埃及的金属工艺开始发展,出现很多的金属制品。另外,古埃及的玻璃、木工制品等也非常发达。

产品设计规范模板

XX产品设计书 1产品提出背景 说明国内外发展情况,包括国际运营商、国内运营商、CMCC自身和相关行业预测,要有具体数据 2产品描述 2.1产品定义(产品定义和分类) 产品定义描述 产品分类: 产品大类:个人产品、集团产品; 产品子类:用户界面类、语音增值类、消息类、互联网类、资讯类、位置类、音乐类、游戏类、图像类、商务类; 产品属性:收入型、粘性型、造势型; 2.2目标客户 说明产品的目标客户定位 典型场景举例 2.3主要功能 2.4使用流程 ●业务开通、受理方式 ●客户使用流程: 是否有客户端,是否需要另行下载客户端; 具体功能的使用流程 ●业务注销方式

…… 2.5资费 ●资费结构:说明通信费、功能费、信息费的具体组合方式 ●资费标准建议 通信费:是否独立APN?采用何种计费方式(按条、包月、按时长、封顶)? 功能费:是否有功能费,计费方式、资费标准 信息费:按条、包月、按市场? 2.6产品卖点 结合产品的主要功能,说明产品卖点是什么? 3价值链和商务模式分析 3.1内容引入和管理方案 是否需要引入特殊的内容源(CP) 与CP的合作模式、管理模式 3.2各方的职责及分工界面 3.3收益分配模式: 涉及哪几块的收入分配 根据各方的职责,测算各方的权重,给出商务模式建议 3.4各方投入、产出测算 根据目标客户、渗透率、资费标准,预估各方的收益,盈亏点 4终端适配需求: 客户接触产品的界面(门户、客户端、STK卡等) 接入方式、拟定接入号码

5网络架构 平台、系统、基础网络的整体架构、连接方案6产品开发时间计划 说明产品设计、开发、试点的时间计划安排7其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