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万德镇镇村体系规划

万德镇镇村体系规划

万德镇镇村体系规划

说明书

济南市规划局

二〇〇九年七月

目录

1 规划背景与总则 (3)

1.1规划背景 (3)

1.2规划依据 (3)

1.3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3)

1.4规划范围与期限 (3)

2 现状分析 (5)

2.1现状概况 (5)

2.2镇村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5)

2.3资源与环境发展条件分析 (8)

2.4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8)

2.5劳动力与人口流向趋势分析 (9)

2.6镇村发展条件评价 (9)

3 上位及相关规划解读 (11)

3.1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 (11)

3.2济南市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规划 (11)

3.3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村庄布点规划 (12)

4 城乡统筹发展 (14)

4.1发展目标与发展策略 (14)

4.2城乡空间资源分区管制 (14)

4.3经济区划分与产业发展 (16)

4.4城镇化与镇村人口空间转移 (16)

5 发展定位与规模 (17)

5.1发展定位 (17)

5.2发展规模 (17)

5.3城镇化水平 (17)

6 镇村体系结构 (18)

6.1镇村等级结构 (18)

6.2镇村规模结构 (18)

6.3镇村产业发展导向 .......................................................................................................................................................... 197 村庄迁并整合与布点 . (21)

7.1村庄迁并整合原则 (21)

7.2村庄迁并与整合 (21)

7.3村庄布点规划 (21)

7.4村庄规划建设标准 (24)

7.5历史文化与特色保护 (24)

8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25)

8.1规划原则与标准 (25)

8.2行政办公设施 (25)

8.3商业服务设施 (25)

8.4教育设施 (26)

8.5医疗设施 (26)

8.6文化体育设施 (26)

9 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规划 (28)

9.1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28)

9.2水资源及供水工程规划 (28)

9.3排水工程规划 (29)

9.4电力工程规划 (29)

9.5通信工程规划 (29)

9.6燃气工程规划 (29)

9.7供热工程规划 (29)

9.8防洪规划 (30)

9.9消防规划 (30)

9.10环境卫生规划 (30)

9.11防灾规划 (30)

9.12环境保护规划 (31)

10 近期建设与政策措施 (33)

10.1近期建设重点 (33)

10.2政策措施 (34)

1 规划背景与总则

1.1 规划背景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

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五个统筹的必然要求。以城乡协调发展为基础,推进工业化、城市化是一致的,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顺势而为之举,是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2)济南市“南控”城市发展战略实施的中观背景

自济南市城市发展战略确定为“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后,长清区所属南部山区镇村正在积极实施,依据“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的原则,相关规划编制将逐步完成,社会各界认识逐步统一,南部山区干群充满斗志。

(3)山区农民自身发展需求的微观背景

万德镇位居南部山区显要位置,与济南市主城区联系紧密,山区村庄农民具有强烈的发展愿望,诸多村庄正在寻求各种发展途径,努力改善原有生活状况,提高生产、生活水平,为万德的长远发展储备足够的能量。

(4)济南市新农村建设规划试点示范效应

作为济南市新农村建设规划试点镇之一,万德镇具有诸多先发优势和内在潜力。在发挥试点带动作用的同时可以有效地促进万德镇域村庄的健康发展。

1.2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

(2)《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3)《山东省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1997年)

(4)《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2005年)

(5)《济南市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技术规定》(试行)

(6)《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

(7)《济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8)《济南市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规划》(西片区)

(9)《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村庄布点规划》(2006年)

(10)《万德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

(11)《万德镇年度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

(12)万德镇有关领导、行政部门对有关经济、社会和城镇发展的要求和计划

(13)国家、省、市有关村庄规划建设法律、法规、政策、规范与标准等

1.3 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1.3.1 规划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统筹兼顾、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结合万德实际,制订科学合理的镇村体系规划。努力把传统农村建设成为社会和谐、经济繁荣、生态协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3.2 规划原则

(1)政策与技术相结合

布点规划涉及村庄的撤并整合,政策性较强,并非仅靠技术层面所能解决,必须结合相关各级政府、农民意见,实现政策性与技术性的统一,才能真正保证镇村体系规划的实施。

(2)保护与发展相结合

南部山区的发展必须在保护的前提下才能持久地发展,村庄布点规划应该充分体现保护和发展结合的理念,将保护发展的原则融入布点规划中。

(3)引导与控制相结合

万德镇域范围较广,村庄类型复杂,对于不同地区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生态重要地段村庄应进行有效控制,对于鼓励建设地段应积极引导。

(4)近期与长远相结合

布点规划的实施与当地村庄的经济水平紧密相关,应该采取近期与长远相结合的策略逐步实施,即兼顾现实,又考虑远景。

1.4 规划范围与期限

(1)规划范围

万德镇镇域行政区范围。

(2)规划期限

本次镇村体系规划基期为2007年,基本期限为2007年~2020年,近期为2007年~2010年,远期到2020年。

2 现状分析

2.1 现状概况

万德镇位于济南市区西南,长清区东南部,黄河下游东岸,泰山北麓。北距济南42公里,南距泰安24公里,距长清30公里,镇域总范围228.5平方公里。万德镇南依泰山,东依灵岩山,西与长清区马山镇、肥城市接壤,北连五峰山与长清区张夏镇,是济南市的南大门。万德自古即位于南北交通要道上,今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京沪铁路纵贯南北,交通非常便利。

万德镇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平均气温12.8℃-14.3℃。无霜期195-248天。全年日照时数为2624小时。风向随季节而变化,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冬春季风速大,夏秋季风速小。全年平均降水量623.1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62%。

土壤类型主要为棕壤、褐土。

万德镇地形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比较小。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万德镇有丰富的土地资源、石材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

全镇有土地面积2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7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26亩。

万德镇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石材资源,品种多质量好,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木鱼石、玉石、花岗石,玉石储量达2亿立方米,木鱼石生产厂家曾一度达到560余家,为万德镇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万德镇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佳,且有良好的补渗条件。北大沙河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纵贯万德镇域,主河道为万南至靳庄西段,总长度15公里,河道宽度70—100米不等。流域面积220平方公里。五年一遇最高水位为105.53米,二十年一遇最高水位为106.28米。

2.2 镇村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2.2.1 镇区建设现状

万德镇北距济南42公里,距长清区驻地30公里,南至泰安24公里,是济南市南大门之一。镇驻地紧靠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铁路,国道104贯穿驻地南北,交通便利。镇驻地位于万德镇镇域北部,靠近张夏镇镇域。镇驻地目前主要靠近104国道东侧发展,包括万南、万北、小万德、义灵关4个行政村,南面起自敬老院南侧,北至义灵关村,总长度5400米。西起104国道西侧的万德中学,东至铁路线,东西宽度约1350米。

2005年底城镇人口规模为0.6万人。目前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约为269.1公顷,居住建设用地120.3公顷,人均城镇建设用地约为250.7㎡/人,人均居住建设用地面积为112.1㎡/人,大大超出了省标和国标的规定,土地浪费严重。镇驻地地势南高北低,西部有北沙河和京福高速,104国道穿镇而过,东部有京沪铁路,因此大大限制了用地的拓展余地。

2.2.2 村庄建设现状

(1)现状

万德镇共计村庄75个,下辖6个办事处,21669户,村庄建设用地面积1193.8公顷。

现状村庄用地特征:

①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相对集约,但是村庄规模较小,比较分散,不利于基础设施与公益性公共设施的普及。

全镇人均居民点用地面积143平方米,低于山东省190平方米的平均面积。但是与《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还有一定距离,且农村居民点比较分散,居民点规模较小。

②农村居民点用地呈现扩大化倾向,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人口逐年减少。但与此相反的是,自1996年以来,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量却在逐年增长。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增加大多是占用村边的优质耕地,造成居民点用地与耕地以及建设用地的矛盾日益尖锐。

③闲置用地、一户多宅现象明显,土地利用率低

闲置用地、一户多宅是目前农村居民点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农户为改善住房条件建新房,而旧宅闲置,出现一户多宅的现象,造成房屋长期闲置,土地利用率极低。

④人均村庄用地规模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关系。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万德镇经济越发达的村庄,人均村庄用地就越大,反之,人均村庄用地就越小。

⑤人均村庄用地规模与地形存在一定关系。

位于平原丘陵地区的村庄,用地布局比较紧凑,人均用地较小;位于山区的村庄,村庄布局由于受到地形的限制,布局比较分散,人均用地较大。

目前,全镇人口在2000人以上的村庄有3个,1000-2000人之间的村庄数量为21个,500-1000人之间的村庄数量为25个,500人以下的村庄为26个。

(2)村庄布局

万德镇的村庄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地带性,万德镇的村庄呈以下几点特征:

①平原地区村庄集中度高,大型村庄(大于1000人)比较多,村庄建设较好,经济较发达;山区村庄村庄集中度比较低,中型村(500—1000人)、小型村(小于500人)比较多,村庄建设较差,经济欠发达;

②靠近交通走廊的村庄,村庄人口与用地规模一般较大,人均耕地比较少,经济比较发达;远离交通走廊的村庄,村庄人口与用地规模一般较小,人均耕地比较少,经济欠发达。

③万德镇的交通主要依靠道路,村庄沿道路分布的现象也较为明显。由于地形的关系,山区的村庄一般沿河而居。整个万德镇村庄呈树状分布。

(3)公共服务设施

万德镇内现有中学2所,小学22所,体系较完整;目前医疗卫生设施主要集中于镇区和主要居民点,其中万德镇卫生院分别辐射全镇,此外还有武家庄卫生院,卫生所分布在部分主要居民点;在文体科技设施方面比较落后,主要集中镇区,此外在主要的居民点有部分简单设施,还不能满足目前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

万德镇的商贸设施主要集中于镇区,共有7个集市,此外在一些主要的居民点还有一些流动型的定期开放的商业集贸设施。

万德镇各村中、小学情况一览表

村庄文体设施调查表

(4)道路交通

万德镇位于我省南北向主要的经济发展轴线京沪带上,津浦铁路、京福高速公路、104国道均从万德镇穿过,为万德镇的发展提供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支持。

万德镇靠近国家级交通枢纽城市济南,京沪铁路贯穿全镇,并建有万德站。京福高速公路贯穿全镇并在万德镇驻地西侧设一出入口。104国道(北京—福州)贯穿全镇,是全镇发展的依托。其他公路尚有县级2条(万五路、万武路),镇级4条(万石路、万田路、石灵路、石田路)。

镇驻地道路分工不明确,路面质量较差,宽度较窄,断头路、丁字路较多,道路通而不畅,104国道既作为一条驻地的主要生活性道路,同时又承担着大量的过境交通,其路面窄、开口多,时有事故发生,安全性差。

万德镇交通现状见下表。

万德镇交通现状一览表

(5)建筑质量和村容村貌

镇域通讯网络、计算机宽带网和有线电视网不断完善,逐步覆盖城乡。规划建成了武庄、徐庄、西侯、程庄、城镇中心区域等联片供水工程。大规模实施了“有线电视入户”工程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构建了四通八达的高效、快捷、畅通的路网,将全镇所有的自然村、行政村之间,万德与泰安、长清、肥城及周边乡镇紧密连在一起,城乡互动、和谐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6)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认真落实了“两个确保”、“一个低保”制度,“三条保障线”做到了有效衔接,城乡弱势群体得到了有效救助。

2.2.3 存在问题

(1)村庄公共设施不完善,村庄环境普遍较差

万德镇域村庄建设较分散,村庄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防灾减灾。村庄环境普遍较差,村庄面貌缺乏特色和活力,直接影响了城镇的投资环境和村庄的综合实力。

(2)村庄生产、生活污染严重,破环环境

南部山区的主要污染源是生活垃圾,万德镇不同类型的旅游开发项目以及生产生活设施都缺少环境影响评估,不同程度地污染周边的生态环境,降低了南部山区的旅游品质,尤其是2大水库周边的影响更为严重,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3)村庄分区松散、村庄间的协作和联系不紧密

村镇体系中除了镇驻地、基层村之间的竖向联系外,基层村与周边村庄之间,以及村庄之间的横向协作却很少,没有围绕中心镇驻地形成联系密切、分工协作明确、整体优势突出的镇村体系。

(4)村庄同位竞争严重,缺乏有序引导

目前村庄自发开发较多,缺少区域统筹,形成村庄同位恶性竞争,不利于整体优势的发挥,需要从镇域全局的层面,协调好村庄之间的关系和定位。

(5)村庄发展粗放,个体开发水平低下

以农家乐旅游、林果种植为代表的村庄发展模式,大多停留在低层次开发的阶段,缺少市场竞争力,会导致整个万德发展定位的降低。

(6)传统思想观念束缚严重

包括乡镇合并后遗留的隐形障碍在内,部分干群对于行政建制的合并持消极态度,一定程度影响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建设。

2.3 资源与环境发展条件分析

万德镇域面积较大,资源条件差异较大,粮食生产为万德镇所有居民点的基本职能。万德镇内蕴含大量的泰山墨石、木鱼石、花岗石、蛇纹石等砂石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目前已建成5处绿色农业产业化基地,成为南部山区农副产品的生产销售集散地;干鲜果品,中草药、无公害瓜果和绿色畜禽肉蛋等农产品依靠便利的交通和人流如流销往全国各地,全镇农业及其深加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和提高。

万德镇土地利用现状

2.4 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1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33.9%(比上年,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1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80亿元,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1.17亿元,增长42.6%。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0.8%:59.7%:19.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1万元。

万德镇除镇区外,基本没有比较成规模的企业,大部分村庄还是以农业为主,在果树种植、畜牧业以及育种方面均有较好的成绩。

(1)农业和农村经济

2006年夏粮、蔬菜分别达到3.5万亩和0.5万亩,新增经济林和生态林2000亩和6000

亩,落实玉米制种面积3万亩,蔬菜制种5000亩,秋季花生、地瓜、谷物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进展顺利,新开工供水工程2处,完成了5座水库的除险加固;拔山、孙家圈流域治理工程全面完工,“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在全镇20个村展开,新能源建设新增示范村3个,投入使用近1200户。齐鲁长岭、金拔山、柿叶茶、灵岩立泰山、核桃油、荣御葡萄酒、伉俪斯制品等龙头企业发展态势良好;新建长清区规模化较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康利斯肉制品厂,已投产使用;新引进建设了泰安亚奥特奶牛养殖厂1处,生猪规模化养殖场2处,畜禽出栏量达到11万只。

当前农业所存在的问题是:一、农产品产量容易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二、缺乏大规模、带动性强,影响广的农业龙头企业;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仍然大多是“靠天吃饭”。

(2)工业

目前万德规模以上企业14家,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附加值58468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31794.2万元,实现利税15580万元,分别增长37.32%、37.1%、和36.2%。骨干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特色产业出具规模。机械加工、压力容器、太阳能集热管、电池线等产业不断扩大,实现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5%。

2006年工业投入16110万元,利税超过1020万元。目前全镇各类企业生产要素供给平稳,目前工业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是:一、骨干企业数量仍然少,应尽快培植和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二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企业偏少。

2005年12月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汇总表单位:万元

(3)第三产业

万德镇旅游重点行业集中在旅游区、城镇驻地、武庄区域和界首片区;旅游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投入较大,灵岩寺、驻地商城、104沿线、凤凰岭、拨山农家乐、三庆公社、卧龙岭景区等投入较大,档次较好的服务餐饮设施进展顺利。

2006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0亿元,目前,万德镇实行城镇开发带动策略,城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新增工商业户180户,各类超市、连锁店、知名品牌店一应俱全,中心镇商业区中心位置日益凸现。另外积极开发整合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精心设计推出了裴家园樱桃采摘节、拨山生态旅游启动仪式,农家乐旅游等特色旅游精品。

2.5 劳动力与人口流向趋势分析

万德镇全镇共有村庄75个,全镇人口7.1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58万人,2.0万户,平均每村877人。村庄密度0.32个/平方公里,人口密度331人/平方公里。

2.6 镇村发展条件评价

采用多因子评价法对镇域范围所有村庄进行综合评价。即先选取对村镇发展影响较大的发展条件作为评价因子,评价因子包括人口规模、经济状况、旅游资源、林地资源、区位及交通条件、设施条件等。并按影响程度排列,确定每个因子的权重,根据评价模型得出村镇的综合评价值,然后进行村庄之间的横向比较分析,对村镇发展条件的潜力与优劣作出总体评价与判断,以作为村庄迁并和确定中心村的依据。

经多因子综合评价,确定不同类别村庄,一类村庄为发展条件和发展潜力较好村庄,二类村庄为发展条件和发展潜力一般村庄,三类村庄为发展条件和发展潜力较差村庄。

一类村庄有界首、小万德、三合庄等。 二类村庄有程家庄、小侯集、官庄等。 三类村庄有朱泉、西山等。

村庄现状情况统计表

3 上位及相关规划解读

3.1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

(1)关于南部山区

南部山区是济南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地下水补给区、地表水水源地,地区良好的山林植被调节和改善着城市的大气环境;同时南部山区还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资源和名胜古迹,为风景旅游区和城市森林公园建设保护的重点区域,是济南市的“后花园”、城市的绿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保护与发展南部山区是市区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

因此,《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确定南部山区保护发展带为以生态功能为主导、并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综合性生态功能区,从而达到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维持区域整体生态平衡、为城市持续性发展提供生态支持、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强化和完善城市特色和风貌、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的总体目标。

其生态功能主要是水源涵养、地下水补给、地表水源保护、水土保持、自然地质结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发展生态农业主要是林果、蔬菜等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开发生产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发展生态旅游主要是在环境容量许可条件下,利用其自然与人文景观开发旅游,适度发展休闲、观光、度假产业。

加强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搬迁区内污染设施、植树造林、荒山绿化、治理水土流失和流域污染;控制区内城镇合理的发展规模和开发建设强度,建设生态型市镇,并对农村居民点进行整合;积极调整区内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整合风景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统筹管理;完善区内交通与基础设施配套,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关于南部山区的上位规划应体现为万德镇村庄布点规划的定位依据。

(2)关于万德镇

万德位于国道104线和京福高速公路沿线,拥有灵岩寺风景名胜区、卧龙峪森林公园等重要旅游资源。规划发展为旅游服务型生态市镇,以发展旅游及相关配套服务业、林果等农副产品加工业、观光农业等为主。

市镇建设用地北部规划为产业区,西部和南部为生活居住区,中部形成公共服务和旅游度假服务中心区。规划市镇人口规模约4万人,用地规模约4.5平方公里。

万德镇位于济南市南部山区保护发展带的西南部,为济南南部山区中心镇之一,隶属于济南南部山区西部市镇组群。

——关于万德镇的上位规划应体现为万德镇村庄布点规划镇村统筹发展依据。

(3)关于空间资源分区管制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确定重点生态保护防治区包括地下水水源涵养保护区、地表水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和黄河防洪行洪区及河流水域。地下水水源涵养保护区范围为济南泉域地下水直接补给区和白泉泉域地下水直接补给区的一部分,位于南部山区北半部。

地表水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为禁止建设区,停止一切农业生产活动,退耕还林,加强生态绿化;禁止所有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可能污染水源的旅游活动和其他活动。

——关于空间资源分区管制的上位规划应体现为万德镇村庄布点规划水源地保护发展与周边村庄迁并的依据。

(4)关于农村居民点建设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确定,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南部山区农村人口逐步向中心城和市镇转移,控制其人口总量。

对现有人口在300人以下的规模过小、发展条件过差的村庄,原则上予以适当撤并,逐步引导人口向其它人口规模较大、发展条件较好的中心村或基层村转移,引导人口合理集聚。对位于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行洪区、滞洪区、或存在地质灾害威胁、受地形限制交通条件难以改善的村庄,进行搬迁、合并;在用地和交通条件较好、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地方集中建设农村居民点。

其它村庄以整治、改造为主,改善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关于农村居民点建设的上位规划应体现为万德镇村庄布点规划迁村并点和村庄建设的依据。

3.2 济南市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规划

(1)万德镇发展功能定位

泰山北麓景区新大门之一,以发展商贸、旅游服务业与生态工业为特色的综合性中心城镇。

(2)万德镇人口与用地规模

根据流域人口的计算方法,镇域人口指标为:2010 年,综合合理农业人口为39171人,城镇人口为10513 人,总人口为49684 人;2020 年,综合合理农业人口为18027 人,城镇人口为28507,总人口为46534 人。

万德镇域的人口规模与城镇化率指标表

(3)空间资源分区管制

遵循流域空间管制规划的指导思想、分区原则与资源分类,将其贯彻、落实到具有行政施行力的镇域层面。与流域的空间管制规划相同,将空间资源区划为7大类: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建设区、要生态廊道区、山林果园绿化区、一般农田用地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河流源头保护区、饮用水源、泉源保护区)、文化、生态保护与发展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并针对各区提出适宜建设、限制建设、禁止建设的空间管制措施和要求,其是对脆弱资源保护明确强制性管制规定。

(4)万德镇镇区用地规划

城镇规划区范围包括镇驻地生活区和工业示范园区。规划城镇人口约4万人,建设用地约4.5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约6平方公里,北至镇域边界,西至京福高速,南至金山铺以北,东至京沪铁路。综合现状城镇与周边用地的现状条件、土地性质、设施利用与外界影响,分析万德镇区域交通优势及周边旅游发展趋势,确定万德镇驻地未来用地发展方向。

根据远期规划,万德镇镇区分三大块发展:工业区、生活区与旅游服务区,工业区位于京福高速公路以西,交通便利,独立发展;生活区主要位于现有镇区中心,主要区域位于104国道以东,减少镇区内部交通对国道的压力;旅游服务区位于镇区北部,灵岩寺景区入口处,同时也是镇区的北入口,是镇区的形象门户。

未来城镇发展基本保留三大块格局向周边进行拓展,其中工业区的拓展主要为南北向,以高速公路入口道路为界首选北部区域发展,便于交通和管理;由于京沪铁路的限制,生活区的拓展方向主要为西部和南部,由于南部位于武庄水库和玉带河的下游,不适于建设,因此主要以104国道为界西向拓展;旅游服务区由于规划用地相对较大,其拓展空间主要是结合镇区生活区的西拓,增加部分商业服务设施。

(5)万德镇农村居民点建设

由为促进上述合理的城镇体系结构的形成,实现小城镇的合理布局与发展,对于一些规模过小、发展条件差的乡镇将予以适当撤并。根据《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年》,对于人口≤300 人的村庄进行规划迁并。因此,万德镇域的农村居民点整合的原则为:

①人口≤300人的村庄进行规划迁并;

②现状条件差并且交通不易到达向发展条件良好的村庄迁并;

③黄河泄洪区域内的村庄向东就近向有发展条件的村庄迁并;

④规模较小村庄就近向现状条件好且发展潜力较大的规划中心村及较大规模基层村迁并;

⑤镇区规划范围内的村庄发展为城镇建设用地。

(6)万德镇村镇体系规划

根据济南市总体规划,万德镇为中心镇。万德镇在整个南部山区的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有宜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具备发展潜力与发展优势,定位为综合性城镇,规划发展电子和轻工制造业及旅游业。根据总规原则对规模小、发展条件差的基层村乡进行适当撤并整合,实现村镇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共迁并27个自然村,合并后万德镇下属6个中心村,39个基层村。同时规划部分城镇建设用地作为周边的居民的公共服务用地以及生态旅游发展服务用地。形成较为完善的“中心镇-中心村-基层村”的村镇体系。

(7)万德镇城镇道路交通规划

对外交通基本保持原有格局,根据济南总规,未来这一流域还将增加一条京沪高速铁路,但对本地对外交通影响不大。考虑到未来万德镇工业园区的发展,在京福高速现有闸口的基础上增设西侧出入口,并在张夏镇与万德镇增加火车站点。

内部交通,由于是山区道路,改造空间较小,原则上保留原有格局,根据居民点调整重点建设和改造居民点集中区域的道路,同时结合特定需求如旅游开发等可以适当增加道路设施,如张五路等。对于大沟里的主要交通道路104 国道,整体增加两侧防护林带建设,同时可以结合北大沙河景观整治增加非机动道路,在河道景观内部增加步行道与自行道等。对于局部地段,还可以结合新镇区的建设适当拓宽,并增加中间绿化带等。此外对于部分现有道路进行改造,主要是双马路,拓宽局部路面,使双马路与万武路、武菏公路形成一个半环,与104 国道形成环路。石肥路进行改造拓宽,西部主要交通通道之一。

3.3 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村庄布点规划

(1)村庄迁并与空间布点

现状75个居民点,其中规划保留村27个,规划合并村29个,规划撤消村19个,经规划整理后,村庄居民点为39个,其中中心村7个、基层村32个。具体情况如下表:

村庄规划情况表

(2)村庄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规划后镇域村镇体系分为三级:镇区——中心村——基层村。

经合村并点规划后,将原75个行政村整合为39个村庄。镇区由4个行政村组成:小万德、万南、万北、义灵关。其中1级村庄1个,2级村庄17个,3级村庄18个,4级村庄3个。

中心村:界首、长城、徐庄、大刘、史庄、马场、石胡同

基层村:六律、灵岩、石都庄、新村、侯集、官庄、夏庄、田庄、南山、孙庄、武庄、小刘、北马套、马庄、刁庄、房庄、店台、坡里庄、胡家崖、玉皇庙、皮家店、拔山、小王、金山铺、孙家峪、纸庄、陈庄、程庄、邵庄、上营、辛庄、侯庄。

4 城乡统筹发展

4.1 发展目标与发展策略

4.1.1发展目标

(1)镇域目标

结合利用镇域内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依托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抓住济南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契机,调整产业结构和区域产业布局,提高整体小尺度竞争优势,近期年经济社会达到全省上游水平,远期达到全省一流水平。把万德镇建成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环境优美、社会进步、产业结构合理、人民生活富裕的现代化乡镇。

(2)镇区目标

济南南部山区旅游服务产业重镇,济南近郊的生态人文居住区,济南南部的旅游度假地。

4.1.2 镇村统筹发展策略

(1)区位提升战略

依据中心地理论,在合理的区域范围内,必然有一个区域中心隆起。万德镇的区位条件优越,农业基础优势明显,,具备成为区域中心的充分条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不断挖掘万德区位优势潜力,承接济南市产业转移,构建南部山区中心市镇;

(2)城镇牵动战略

城镇化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城镇功能越强大,积聚辐射经济要素的空间地域越宽广,区域经济越发展对城镇规模扩大的支撑力越强。因此,万德要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完善城镇功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万德要以镇区为中心,迅速增加城镇人口,提高城镇化水平。要采取措施,严格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努力使镇区成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功能完备、辐射力强的区域中心城镇。抓好小城镇建设,充分发挥集镇的积聚和辐射功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最终形成以镇区为中心,以中心村为支撑的城镇化体系和星罗棋布的城镇网络。

(3)农业优化战略

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优势经济”,特色就是优势。万德特殊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多样的生态条件,形成了许多特有的农业资源、农副产品,实施“特色农业战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形态向现代化农业迈进,是镇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一是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积极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经济作物,使粮经比达到适度比例。二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和食用菌生产。三是引导鼓励农民走出土地,大力发展农村特色经济,从特色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中逐步培育未来的特色产业。四是抓好劳务输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五是在有效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同时,积极引导农业向规模化、企业化发展,走新型产业化道路,以产品深加工促进增收,以效益和质量提升巩固万德传统优势,为万德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多样化的发展路径。

(4)科教兴镇战略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正视严重收缩型人口的长远影响和生源数量的急剧减少,围绕并校工作核心,积极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优化、整合教育教学资源,重点提升教学质量,培育小学、初中名校,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要依托科教振兴;科教事业的不断进步可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周边地区的极化作用,万德大量的人才、科技流失,面对此尴尬局面,万德要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抓好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和企业技术改造与新产品开发。加大科技进步力度,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新兴工业的形成、发展和壮大。要有选择地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6)循环经济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

面对经济发展中如影随形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寻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全面转变,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4.2 城乡空间资源分区管制

4.2.1 重要资源分布

万德镇历史悠久,文物古迹、旅游资源众多。镇域内有国家“AAAA”级景区“灵岩寺风景区”;有“AA”级旅游区卧龙峪大峡谷;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齐长城遗址及万

南遗址;有云顶山庄、黄巢寨遗址、烽火台遗址等旅游景点。

今万德镇因灵岩寺而闻名。灵岩寺的记载始于秦代,古灵岩寺寺南修有历代皇帝朝圣泰山的行宫和古驿道。万德是朝圣的最后一站。风景区内现存灵岩寺是唐代贞观年间慧崇所重建,唐代曾为国内“四大名刹”之首。灵岩寺风景区内现存的主要建筑有天王殿、鼓楼、钟楼、东厢房、西厢房、韦陀院、观音堂、大雄宝殿、千佛殿、御书阁、方丈院、辟支塔、塔西院、十王殿、墓塔林等。寺院不仅规模宏大,还有令人神往的鸡鸣山、明孔山、朗公石、一线天、十里松、摩顶松、“五步三泉”等自然景观,自古即为旅游胜地。历代题咏灵岩寺的碑刻有423块,多出于名人手笔。明代文学“后七子”领袖王世贞称赞道:“灵岩是泰山背最幽绝处,游泰山而不至灵岩,不成游也”。灵岩寺风景区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2.2 限制建设分区管制

依据《济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镇域土地利用分区管制。

(1)禁制建设区

禁制建设区分为基本农田区、水源涵养保护区,重要生态廊道、自然保护区核心区。

严禁进行村镇建设、采矿、挖土挖沙等一切非农活动,严格禁止与水源保护无关的任何建设活动。

主要包括坡度大于25度区域、水域、有林地、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地下水重点渗漏带等。禁止建设地区作为生态培育、生态建设的首选地,原则上禁止任何城市建设行为。

禁止建设用地规划人口密度不高于200人/平方公里,禁止除科学研究和森林防火需要外的一切建设活动。

(2)限制建设区

主要包括坡度在15度至25度区域、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耕地、疏林地等。

限制建设区将根据资源环境条件进一步划分控制等级,科学合理的引导开发建设行为,城市建设用地的选择应尽可能避让。对于与限制建设地区重叠的城镇建设区,应提出具体建设限制要求,做出相应的生态影响评价并提出生态补偿措施。

限制建设用地规划人口密度不高于300人/平方公里。分为沟谷居民点分布区、自然保护区的控制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人文景观保护区、一般农田用地区、山林果园绿化区、重要生态廊道区。

限制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的规模,优化现状用地;允许小规模建设项目;旅游项目及设施的建设,应当与周围景观环境相协调,在环境容量允许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建设,防止对旅游资源的破坏与影响;鼓励各种农业设施的建设,促进各类中、低产田及其它一般农田向基本农田转化,提高其产出、产量和农业经营水平;加强山林保护和植树绿化,扩大森林郁闭度,改善大气环境,保持水土,禁止在该区进行破坏山林绿化的建设活动;以生态绿化和发展生态农业为主,应保护植被,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地形地貌;禁止建设污染水质的工业生产设施,严格控制各类建设工程项目;对区内生态旅游场所,严格控制旅游容量(3)适宜建设区

主要包括坡度小于15度区域、建成区和未利用土地等。

适宜建设地区是城市发展优先选择的地区,但建设行为也要根据资源环境条件,科学合理的确定开发模式、规模和强度。

适宜建设区规划人口密度不高于1000人/平方公里,为镇村规划建设用地范围。

适宜建设区明确划定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加强城市规划和城镇规划的执行力度,各级城镇的规划建设必须严格控制在城镇建设区范围之内,严格控制用地规模,高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根据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科学合理地确定开发模式和开发强度。

4.3 经济区划分与产业发展

4.3.1 商贸综合开发区

位于镇域中部,京福高速和京沪铁路两侧,曾南北方向轴向发展,利用方便的交通条件发展对外物流和商品物质交换,形成万德镇对外的产业窗口。以镇驻地为中心,包含六律庄、纸庄、孙家峪等8个规模相对较大的行政村。

4.3.2 生态农业种植区

位于万德镇西部区域,本区地势平坦,土质肥沃,适宜发展生态农业和农业观光产业。本区以六合庄为中心,包含裴家园、徐家庄、孙家庙等行政村。

4.3.3 林果产品加工区

位于镇域西南部,以油桃、肥桃、苹果鲜果带和果品加工为主体,大力发展林果业和生态农业,增加科技含量引进新品种,建成特色林果生产基地。本区以石胡同为中心,包含孙圈村、胡家崖等行政村。

4.3.4 人文景观旅游区

位于镇域东北部,以灵岩寺为核心发展佛教文化旅游产业。本区以灵岩村委中心,包含侯庄、大韩、邵庄等行政村。

4.3.5 自然景观加工区

位于镇域农南部,以凤凰岭旅游区、卧龙峪省级森林公园、泰山风景旅游区为主要自然景观旅游集中区。本区以房庄为中心旅游服务区,包含刁庄、张庄、马场等7个行政村。

4.4 城镇化与镇村人口空间转移

4.4.1 济南市区城镇化战略

规划期内济南市人口仍呈持续增长的趋势。人口规模的发展预测和城镇规模的确定,应与城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相适应,从资源承载力出发,统筹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引导人口分布,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及不确定因素,采取多种预测分析方法科学合理地预测人口规模。

依据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趋势,切实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合理确定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形成集约用地、节约用地的发展模式。

2020年济南市区户籍人口将由2005年的348万人增至450万人左右,城镇人口将由2005年的302万人增至380万人左右。

2020年济南市区暂住半年以上人口将由2005年的52万人增至100万人左右,计入城镇总人口规模。

2020年济南市区总人口将达到550万人左右,城镇总人口为480万人左右。

4.4.2 镇域镇村人口空间转移

对镇驻地及每村人口现状、近年变动情况和城乡进一步的划分进行了分析,预测镇村人口空间转移。

村庄人口流向主要包括济南中心城区、万德镇区2个地区,同时,作为济南市南部山区中心镇、经济中心、交通中心、旅游集散地,万德镇区也必定会吸引周边地区的人员流入。

5 发展定位与规模

5.1 发展定位

万德镇位于济南市南部山区保护发展带的西南部,为济南南部山区(西片区)中心镇之一,以发展商贸物流、无污染工业产业集聚、旅游休闲为主的现代化商贸型综合市镇。

5.2 发展规模

5.2.1 总规模

万德镇域现状人口7.18万人,其中2006年城镇人口0.6万人,村庄村民人口总量为6.58万人。根据万德历年自然增长率分析,确定规划自然增长率为 4.0‰,结合机械增长因素,根据流域人口的计算方法,万德镇人口指标为:2010 年,综合合理村庄人口为5.0万人,城镇人口为2.3万人,总人口为7.3万人;2020 年,综合合理村庄人口为5.5万人,城镇人口为4万人,总人口为9.5万人。

5.2.2 镇区发展与规模

万德镇城镇人口在2010年将达到2.3万人左右,2020年达4万人。

万德镇镇区城镇建设用地2020年达到450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12.5平方米。

城镇建设用地处于京沪铁路和京福高速之间,国道104南北贯穿其中,开发建设空间以南北方向为主。

市镇建设用地北部规划为产业区,西部和南部为生活居住区,中部形成公共服务和旅游度假服务中心区。

城镇规划控制范围为:新镇驻地处于京沪铁路和京福高速之间,国道104南北贯穿其中,开发建设空间以南北方向为主,控制区总面积4.5平方公里。

5.2.3 村庄规模

预测至2020年村庄村民人口总量约为5.5万人,现状村庄建设用地约为1193.8公顷,人均建设用地207.7平方米,依据《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2005年)和《济南市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技术规定》(试行),预测2020年村庄规划总建设用地规模约为961公顷,节约用地233公顷。

5.3 城镇化水平

预测近期至2010年城镇化水平为31.7%,至2020年城镇化水平为42.1%。

6 镇村体系结构

6.1 镇村等级结构

6.1.1 中心村确定原则

(1)现状基础

中心村选择首先考虑现状基础条件较好,在周边村庄中已经具备一定带动能力的村庄,如有较好的集市、服务基础的行政村,能够更好地进行后续建设。

(2)人口规模

具备一定的人口规模可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具有中等以上的人口规模可以吸引周边村庄人口的积聚。

(3)区位交通

中心村的选择还应考虑一定的交通区位条件,能够更好地发挥对内、对外联系,包括与镇驻地、基层村之间。

(4)经济基础

良好的经济基础是村庄发展的条件,中心村的选择应该参考各村的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等经济指标。

(5)区域平衡

对于镇域范围,应该兼顾区域平衡,考虑不同区域的增长点,统筹各片区的均衡发展,保证中心村的合理服务范围半径。

6.1.2 镇村等级结构

按照中心镇——中心村——基层村三级体系,统筹考虑中心村数量与布局,发挥中心村带动作用;同时结合原有村庄规模基础,科学预测规划期内村庄人口规模,形成合理等级结构。其中,万德镇为中心镇(包含4个行政村),人口4万人;村庄总数51个,其中中心村9个,基层村42个。(注:中心村设置远期可结合村庄发展适时增补或调整)

6.2 镇村规模结构

6.2.1 基本判断

未来万德镇的发展,以良好区位交通条件为基础、以资源为依托,承接长清产业转移,伴随区域中心城镇地位的逐步确立,以生态型无污染产业为支柱,发展城镇服务型生态农业,提升第三服务型产业,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城镇将持续吸纳农村人口的不断迁入。理性分析万德镇城镇人口的变化,将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吸纳相当数量的劳动力就业,城镇化进程将会加快,城镇机械增长率随着黄河滩区的村庄搬迁和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将会加快,而部分农村自然增长率将会低于往年的4‰的增长水平,甚至有些会呈现负增长。

6.2.2 镇村总量规模预测

万德镇域现状人口7.1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0.6万人,村庄村民人口总量为6.58万人。根据万德历年自然增长率分析,确定规划自然增长率为4‰,预测规划期末万德镇域总人口为7.85万人,万德城镇人口约4万人,村庄村民人口总量约为5.5万人。现状村庄建设用地约为1193.8公顷,人均建设用地207.7平方米,预测2020年村庄规划总建设用地规模约为961公顷,节约用地233公顷。

6.2.3 镇村规模结构

规划确定4个等级镇村规模,其中1级人口规模:2000人以上;2级人口规模:1000—2000人;3级人口规模:500—1000人;4级人口规模:500人以下。1级包含镇驻地以及周边村庄共为7个,2级村庄14个,3级村庄22个,4级村庄8个。

村庄等级规模结构表

万德镇在南部山区的定位:济南近郊生态农业产品服务区,特色农业产品加工基地,济南产业近郊延伸的承接点。围绕生态做足文章,正确处理好“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两者关系的前提下,打造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统一的生态经济区。

6.3.1 村庄产业发展分类标准与依据

依据万德镇在济南市区位以及在南部山区的定位,根据各村庄现有产业基础,确定如下三类产业发展类型作为各村庄参照发展的导引。

(1)商贸服务型

对位于万德镇驻地以及周边村庄,应结合镇驻地综合服务功能,引导发展商贸服务。

(2)生态农业型

对原有农业基础较好,平原面积广阔,距离城区较近,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形成济南近郊的农业产品供应基地,生态农业体验区。另外对万德镇驻地、特色产品比较集中,实行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形成那个各具特色的农副产品加工业。

(3)旅游服务型

发掘本身田园景观资源和历史文物保护资源,形成相应的旅游服务区,形成具有田园特色的“农家乐”等饮食,购物,体验性农业生活,形成别具特色,独具一格的旅游服务产业。

6.3.2 村庄产业发展导向

各村庄产业发展导向一览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