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学复习题答案0..

财政学复习题答案0..

财政学复习题答案0..
财政学复习题答案0..

公共部门存在的理由

1、什么是帕累托最优?P28

帕累托最优(效率)指的是任何政策的改变都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人的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资源的重新配置不使任何其他人状况更坏而至少使一个人状态更好的变化,被称为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其常作为评价资源配置合意性的标准。每个人在两种商品之间消费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生产的边际转换率是实现帕累托效率的必要条件。

2、社会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是什么?P28

帕累托最优的条件要求同时满足消费效率条件和生产效率条件,即两种商品消费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生产的边际转换率。

3、为什么说帕累托效率准则不足以对可供选择的资源配制方案进行排序?P28

运用帕累托效率准则对可供选择的资源配置方案进行排序仅仅考虑了效率问题,忽略了公平问题,没有考虑收入分配问题,因此是有缺陷的,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公平来自认同,效率必须符合道德基础。即使完全竞争市场能够满足实现帕累托效率的条件,也会因社会对公平的追求而需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社会对公平的追求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由。

4、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36-40

市场失效主要表现在:(1)市场垄断;(2)外部效应;(3)公共物品;(4)信息不充分;(5)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

复杂版本的答案:答: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经济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调节,达到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状态。但是,在一些领域或场合,市场机制本身并不能得到有效发挥,而在另外一些领域或场合,市场机制即使能够充分发挥,也无法达到符合整个社会要求的资源配置结果。这些问题是市场经济自身所无法克服的自有缺陷,一般统称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某一个体单位从事其经济活动对其他个体单位产生了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但并不因此而承担相应的成本费用支出或从中分享好处。

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公共消费或集体受益的物品与劳务。诸如国防、社会治安、公共设施、公共环境保护等,都是典型的公共产品。

市场垄断。当某一行业的产量达到相对较高的规模时,就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和成本递减的趋势,从而就会形成垄断。

不完全市场。在现实的市场体系中,有些环节带有明显的残缺特征。这种情形主要发生在以下市场领域:保险市场、资本市场、互补市场。

不完全信息。但从现实看,尽管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却无法得到完全足够的信息。

收入分配不公。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由于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限制和影响,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自然禀赋方面存在的差异,同时,也由于人们的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劳动能力等有所不同,使得利润、工资等收入并不能完全取决于竞争条件下的要素价格。结果,经济效率越高,往往伴随着越不公平的分配。显然,这是市场自身的力量难以改变的。

宏观经济的失衡。市场经济稳定运行的基本条件之一是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内部各种矛盾的相互交织,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总是在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的关系中循环发展的。

5、如何理解公共部门存在的必要性。P45

完全竞争市场所需的必要条件在现实中是不完善的甚至是不存在的;此外,外部效应、合作问题、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的存在以及市场在宏观经济稳定方面存在的缺陷都要求公共部门的干预和介入;同时公共财政具有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纠正收入分配不公和维持经济稳定的职能,故公共部门的存在具有相当的必要性。

预算方案的公共选择

1、什么是公共选择的一致同意规则和多数规则?P48-49

(1)一致同意规则:是指一项集体行动计划,必须得到所有参与者的认可,即同意或者不反对(弃权)的情况下,才能实施的一种决策规则。

(2)多数规则:是指一项集体行动计划须得到所有参与者中半数或超过半数以上比例(如2/3,3/4,4/5,90%等)认可(即同意或者不反对)的情况下,才能达成协议的一种集体决策规则。

2、单峰偏好和中间人投票定理的含义是什么?P50

所谓单峰偏好指的是个人在一组备选方案中,对其中某一方案的偏好程度最高,对其他方案的偏好都低于这一方案的偏好。只要投票人的偏好都是单峰值的,简单多数规则一定可以产生出一个惟一的均衡解,这个均衡解和中间人的第一偏好正好一致,即中间投票人偏好的议案或公共产品会被通过。

3、举例说明出现投票悖论的可能性?P54

循环大多数即孔多塞悖论就是一个例证。假定有三个选民甲、乙、丙,每人要共同面临A、B、C三种选择方案,A代表高水平的财政支出方案,B代表中等水平的财政支出方案,C代表低水平的财政支出方案。每个人的偏好顺序由下表表示。选民个人偏好顺序排列表:

排序

第一选择第二选择第三选择

选民

选民甲 A B C

选民乙 B C A

选民丙 C A B

按多数票规则由三个人对三个方案进行两两投票表决,看能否排出一个稳定的集体偏好顺序来。先就A与B表决,选民甲和选民丙认为A好于B,选民乙认为B好于A,A与B的表决结果为2︰1,A获胜。再就A与C表决,道理同上,A与C的表决结果为1︰2,C获胜。至此,如

果集体偏好具有传递性,C将最终获胜,偏好顺序为C>A>B(“>”表示排序上优先于)。但如果再就C与B表决,选民甲和乙认为B好于C,选民丙认为C好于B,表决结果B胜C,集体偏好顺序为C>A>B>C。这样,就出现了投票循环现象,投票结果不具有传递性和稳定性。这种在多数票规则下,投票可能不具有稳定一致的均衡结果的现象,被称为投票悖论。

4、Niskanen模型的内容是什么?P65

Niskanen模型反映了官僚追求预算最大化与公共产品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如书P65图4-2所示,横轴表示公共产品的供给量,纵轴表示与公共产品的供给量相对应的总效益和总成本。总收益曲线为TSB,总成本曲线为TSC。

图中,公共产品的社会边际成本(MSC)曲线和社会边际收益(MSB)曲线相交于E点,此点下,最佳年产量为Q*,即社会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但是,官僚们追求的产量水平不是Q*,而是由社会总成本和社会总收益相等决定的Qb,Qb>Q*,即官僚所偏好的产量水平高于最佳产量水平。官僚机构追求政府预算规模最大化的结果是,公共产品的供给超过了社会实际需求量,从而造成社会资源的净损失(图中阴影部分所示)。

由于政府掌握着有关生产公共产品的成本和利润水平等信息,信息的不对称为政府随意夸大公共产品的社会效益提供了可能。因此,官僚机构在与议会就确定公共产品生产规模讨价还价时占有优势,从而使官僚机构追求政府预算规模最大化的愿望成为可能。如图所示,官僚机构甚至可以将TSB移至TSB′,从而使公共产品的供给量由Qb上升至Qb′。

税收分析基础与税收制度

1、纳税人和负税人有什么区别? P170

(1)纳税人即税款的缴纳者。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2)负税人是税收的承担者。

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纳税人与负税人可能一致,如所得税;也可能不一致,如流转税,纳税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将税款全部或部分转嫁给他人负担。理解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区别,对研究税收归宿具有重要的意义。

2、累进的含义是什么? P154

(1)理解累进的关键在于区别平均税率和边际税率。平均税率指全部纳税额占全部税基的比例。边际税率指应纳税额的增量与税基增量之比。

(2)随着税基的增加,平均税率上升,是为税率的累进。平均税率随税基的增加上升得越多,税制累进性越强。所以平均税率是判断税率是否累进的标准。

(3)对于全额累进,边际税率=平均税率,则边际税率也随税基的增加而上升;对于超额累进,边际税率不一定随税基的增加而上升。

假设税率如下表分段:

应纳税收入应纳税额边际税率平均税率

第一阶段X∈(0,A1] X*t1 t1 t1

第二阶段X∈[A1,+∞) A1*t1+(X-A1)*t2 t2(t2>t1)t1+(t2-t1)*(1-A1/X)

当应纳税收入X在第二阶段取值时,边际税率不变,为t2,而平均税率很明显随X的增加而增加,故该税制也是累进的。

3、贯彻税收的支付能力原则会遇到什么困难?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的区别是什么? P161

(1)根据纳税能力,税收公平包含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两方面的含义。横向公平指的是纳税能力相同的,缴纳同样的税收;纵向公平指的是能力不同的,缴纳不同的税收,能力大者多纳税,能力小者少纳税。

(2)贯彻税收的支付能力原则,需要测量纳税能力。困难在于:使用什么样的指标来测量纳税能力是合理的?是获得的收入,还是获得收入的能力大小?而同样的收入,由于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负担、个人嗜好等因素,也可能导致不同的境况。

4、什么是税收的经济归宿与法律归宿?如何对税收归宿进行分析?税收归宿与供求弹性的关系是什么? P171-172

(1)税收的法律归宿表明谁对税收负有法律上的责任。税收的经济归宿则说明由征税而引起的私人真实收入的分配变化,即谁是税收的实际承担者。

(2)对税收的经济归宿可以从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角度进行分析。

①在税收的经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框架下,税收的经济归宿取决于商品/生产要素的需求弹性E d和供给弹性E S。以商品的从价税为例,如下图(P176 图11-6),税负的最终归宿受供给和需求的共同影响。当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即E S /E d>1,税负会更多地由需求方负担;当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时,即E S /E d<1, 税负会更多地由供给方负担。如果供给完全无弹性,则税收全部由供给方负担;相反,如果需求完全无弹性,则税收全部由需求方负担。Notes:主要是防止巨变的产生,税收征收相当于价格变化,价格变化后供给或者需求变化量小的就成为征税的对象

②对税收的经济归宿进行一般均衡分析是再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且没有储蓄的假设下进行的。

对特定部门的产出课税,会导致在该部门中较密集的被运用于投入的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下降,从而使相对价格下降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受损。进一步分析表明,被课税商品的需求弹性决定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下降的幅度;生产要素替代弹性越小,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下降的幅度越大。

对某行业中的某种生产要素征税,不仅该部门的这种要素要承担税负,其他部门的此种要素也要承担,甚至可能高于政府所获得税额的负担。只要要素在两个部门之间可以流动,对其中一个部门中的一个给定要素的课税最终会影响两个部门的两种要素的收益。对一个仅运用于特定部门的单个要素税会改变要素的相对价格,从而改变收入分配。更具体的结果取决于要素密度、生产要素替代的难易、要素的流动性和产出的需求弹性等因素。

5、什么是税收的超额负担?为什么要将税收的超额负担和征收到的收入相加作为政府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机会成本? P204

(1)政府征税引起的社会福利损失大于政府获得的税收的数额称作税收的超额负担。其大小与补偿需求弹性和税率的平方成正比。补偿需求弹性越大,税率越高,征税带来的超额负担越大。

(2)政府从纳税人手中获得收入,然后将其用于提供公共商品和服务,所以政府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机会成本等于因税收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而这个损失等于税收加上税收的超额负担。

6、总额税得不到广泛采用的原因是什么?P191

总额税是不考虑个人收入状况和行为,按人头征收税。由于不存在替代效应,总额税没有超额负担。但由于它难以体现公平而无法得到广泛采用。

7、最优的商品税和反弹性法则的内容是什么?P205

(1)最优商品税指在税收收入规模既定的前提下,使超额负担最小的商品税率。

(2)反弹性法则:只要商品在消费上不相关(相互独立),最优商品税要求对各种商品课征的各自的税率必须与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弹性成反比,即一种商品的需求弹性越大,征税潜在的扭曲效应也就越大,税率应当与补偿需求弹性成反比,用方程式表示为Tx*Ex=Ty*Ey。

8、解释为什么要使商品税的超额负担最小化,就要对需求缺乏弹性的产品比对需求富于弹性的产品适用更高的税率?P204

根据反弹性法则,只要商品在消费上不相关,最优商品税要求对各商品课征的各自的税率必须与该商品的补偿需求弹性成反比,即一种商品的需求弹性越大,征税潜在的扭曲效应也就越大,税率应与补偿需求弹性成反比。故而,为了使商品税的超额负担最小化,就要对需求缺乏弹性的产品比对需求富于弹性的产品适用更高的税率。

9、解释对某种商品(比如汽油)征税是如何引起其它产品价格下降的。

对某一种商品征收的商品税会导致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会使消费者的收入减少,从而改变各种商品的需求量。但由于单种商品的消费一般不会占收入太大的比重,所以对单种商品的征税主要表现出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会影响到该商品及其替代品、互补品还有相关生产要素产品的需求量,从而改变这些商品的供求均衡,导致这些商品的价格改变。

替代品的需求量会上升,从而抬高均衡价格;互补品的需求量会下降,从而使均衡价格下降;征税商品及其替代品、互补品可能使用相类似的生产要素,也有可能使用不同的生产要素,所以相关生产要素的需求量不一定有明显的改变,需要具体分析,在此忽略,仅分析替代品、互补品的价格改变。

综上,对某种商品的征税将引起互补品的价格下降。以汽油为例,由于对汽油征税,使油价升高,对汽车的需求量会下降,导致汽车的均衡价格下降。

10、增值税与传统流转税有什么不同?P210

第一,增值税的实行,有助于纠正传统流转税制的弊端。首先,与增值税相比,传统流转税带来了效率损失。这一方面表现在传统的对商品和劳务的征税是对生产、交换和消费所有环节征收,对各种生产性投入与中间性产品的多重征税必然增加生产和交换环节的税收负担。环节越多,税负越重。为了减少税负,企业尽可能地减少生产和交易环节,这必然扭曲了企业生产和交易的正常进行,导致效率损失,并对不能为减税而减少流转环节的企业产生歧视性影响。另一方面传统流转税区别不同商品实行差别税率和减税免税的制度会导致税制的复杂化,使流转税易于管理的优势丧失。其次,传统流转税制度不利于税收再分配职能的实现。

增值税对所有进入最终消费的商品征收一种税,可以有效地除去所有中间产品(凡是为了进一步生产的购买都可以得到以前征收的增值税的退税),消除了传统流转税制度在销售的中间环节和最终环节对同样投入重复征税的问题。

第二,增值税的实行,有助于提高间接税的效率。根据最优商品税理论可以知道,选择性的商品税会产生经济扭曲而导致效率损失。通过拓宽税基,便可能在不降低税收收入的前提下,实现降低税率,以消除传统流转税制度造成的扭曲,减少选择性的商品税带来的效率损失。

11、出口退税的理论基础是什么?P214-215

与传统流转税不同,增值税按增值额的大小实行多环节征税,无论产品经过多少环节,都可以准确计算出每个环节所纳增值税税款,并在实践中采用发票折税的办法,使每个环节所含增值税税款更加清楚,有利于在商品出口时把各环节已纳税款准确、及时和足额的退还给企业。(可操作性)

按征税的不同环节,对商品流转过程征收的间接税,可以分为产地税(起点税)和消费地税(消费地税)。产地税是在生产地对商品销售所征收的间接税。消费地税是在消费地对商品销售所征收的间接税。这两种方式对国际贸易产生不同的税收效应。征收产地税会对自由贸易产生扭曲效应。而征收消费地税,不会影响进口商品和本国商品的比价,对自由贸易扭不产生曲效应。(产地税和消费地税)对于出口产品,一般来说,税收最终将由进口国消费者负担。这是因为,在国际贸易中,如果选择产地征税,出口商品便是含产地税的商品。由于进口国为保护产业,增加财政收入,必然依照本国税法对进口货物征税,如果出口国不将出口货物在国内征收的税款退还给企业或者退税不足,则该出口商品进入他国市场时负担双重税收,从而使该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所以,为了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出口货物在国内生产经营各环节负担的商品劳务税应获得足额退税。(退税的必要性)

因此,一般来说,各国都选择消费地征税,即对外国进口货物征税,而对本国出口货物实施退税。

12、最优所得税的目标是什么?P200

最优所得税的目标是如何确定最优累进程度,以实现对公平和效率的兼顾。

在Edgeworth模型的假设下,只有每个人收入的边际效用相等才能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而效用函数相同的假设使税后收入尽可能地均等,才能达到每个人收入的边际效用相等。在这样的假设下,所得税制必须设计成为使社会成员税后收入尽可能的均等,即所得税制必须高度累进。

考虑收入均等分配的代价,斯特恩将工作积极性,即个人对收入和闲暇的选择纳入分析框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税率与劳动供给弹性成反比,即劳动供给越具有弹性,为了减少对劳动所得课税带来的超额负担,税率的最佳值就越低,即应该尽量减少再分配的作用。

在米尔利斯更接近现实的非线性所得税假设下,最优所得税应呈“倒U型”,即随收入的增加,所得税的边际税率由于接近于零开始逐渐提高,在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再逐渐降低,当收入达到最高时边际税率降为零。在相同的效率损失下,政府通过提高中等收入阶层的边际税率,可以从较富裕的人手中取得更多的收入;降低低收入阶层的边际税率有利于增进穷人的福利,促进收入分配功能的实现。而降低高收入阶层的边际税率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实现帕累托改进。

13、黑格-西蒙斯是如何定义收入的?P231

黑格-西蒙斯将收入定义为个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权力净增加的货币价值,即收入等于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实际消费加上代表潜在消费能力的储蓄。这一定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收入是指使消费潜在增加的一切财源;二是个人潜在消费能力的任何下降都必须在决定收入的过程中被减去。这一准则之所以受到推崇,是因为它体现了对公平和效率的追求。

14、为什么说所得税会惩罚储蓄者,而消费不会?从什么意义上说,消费(支出)比收入更能反映支付能力?P230 & P236

所得税是以纳税人的净所得为计税依据,且采取累进的课征制度,因而会影响到纳税人工作和投资(储蓄)的积极性。这是因为所得税的边际税率支配着人们决定其收入在消费和投资(储蓄)之间、在工作和闲暇之间如何决策。边际税率越高,纳税人将收入用于消费的代价就越小,因而影响纳税人工作的积极性;反之,则对储蓄的代价越大。

而支出税(又称个人消费税)是以一定时期个人消费支出总水平为基础对个人课征的税收。与个人所得税相比,支出税的税基排除了收入未消费掉的储蓄部分。所以,从公平和效率两个方面来评价两者,首先从效率方面来说,所得税对储蓄利息的双重征税被认为是造成储蓄收益低于投资收益,从而扭曲个人消费和储蓄选择的原因。其次,从公平方面来讲,所得税被视为对社会贡献小却消费较多社会财富的人的鼓励。

因此,从实际支出或者实际购买力的意义上来说,消费(支出)比收入更能反映支付能力。

15、公司所得税为什么会遭到质疑?P241

理论上对公司所得税的批评和质疑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所得税对不同筹资方式的税收歧视:根据所得税规定,如果公司通过借款筹资,则其用来支付的借款利息允许从公司所得税的税基中扣除,这相当于鼓励公司通过债务方式来筹集资金。而权益筹资不得不至少负担部分公司税。这里明显存在的对筹资方式的税收歧视。如果投资来自于保留盈余,则情况更为复杂。

(2)现行所得税制度中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对公司获得的、并分配给股东的经营收入征收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在不能获得债务融资的情况下,双重征税大大降低了对新的风险投资的激励。

四、公共债务

1、财政赤字与公共债务的区别是什么?P260

(1)财政赤字指的是一定时期(通常为一个财政年度)内,财政的支出大于政府通过征税、收费和国有企业利润等取得的收入。一旦出现赤字,政府通常会通过发行公债来弥补财政收入和支出之间的缺口,这是公债产生的主要原因。

(2)公共债务,是国家为了筹措资金而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还本的债务凭证。

(3)总结起来,赤字是个流量的概念,表明当年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公债是存量的概念,一般指的是累计额,即某一时点未归还的公债余额的大小。

2、衡量公债规模的指标是什么?P261-262

国际上通常使用赤字率和公债负担率来衡量一国债务规模是否适度。

(1)赤字率。即赤字占GDP的比重。赤字的大小直接影响公债规模。

(2)公债负担率。即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这是衡量国债规模最为重要的一个指标,因为它是从国民经济的总体和全局,而不是仅从财政支出上来考察和把握国债的规模。国际上一般认为公债负担率不应超过45%。

(3)除此之外,考察公债规模还必须重视各种隐性债务、通货膨胀等因素对政府债务的真实规模可能产生的影响。

3、什么是李嘉图等价定理?P267-268

李嘉图认为,政府无论是选用一次性总付税还是发行公债来为政府筹措资金,均不会影响消费和投资。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征税和政府借款在逻辑上是相同的。其意义在于,公众是否将政府发行的债券视为总财富的一部分,关系到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

4、在何种意义上讲,政府使用债务筹资给未来一代增加了负担?P281

为了在公债到期时向公债持有者支付本金和利息,政府需要通过征税或再借债来获得资金。无论采取哪种形式,最终都存在资金从未来纳税人手中转移到政府债券持有者手中的问题,后代必须承担债务引起的负担。然而,如果在法律上成为后代负担的政府债务并非后代实际承担的负担,便不能说公共债务给后代造成的负担。内债通常被认为只存在代际转移,却并不会给后代带来负担。但是在世代交叠模型中,公债有可能会带来代际负担。要估计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产生的代际负担的真实情况,需要对政府债务筹资对私人资本形成真实影响以及债务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效果的实证研究结果。而外债通常是被认为会产生代际负担。

5、英国式招标和荷兰式招标有什么不同?P275-276

主要是成交价的确定方式不同:

(1)英国式招标,又称多种价格秘密投标或一级密封价格招标。按照这种方式投标,投标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愿意投资国债的数量和价格递送给招标人。标书内容秘密,招标人将投标人所报价格从低到高进行排序,直到达到所需的数量。出价最高者为成功的投标人。投标者的实际报价即为中标价格,从而使投资者不愿意自己加入竞标,而是集中投标或通过一级自营商进行投标,在这种投标方式下,主要投标人之间事前愿意交流对市场的看法,因而容易形成垄断,使投标缺乏竞争性。

(2)荷兰式招标,又称统一价格秘密投标。这种投标方式下,标书也是加封秘密的。出价最高者中标。不同的是,投标成功者的实际报价不是其成交价,所有投标成功者都以第一个失败的投标人的投标价为中标价。这种招标方式下,投标人的报价与其中标价无关,因而有助于鼓励投资人自己加入竞标。

6、公债还本付息的资金来源和可能采取的还款方式有哪几种?P297

(1)预算拨款:通过预算拨款可以解决政府还本付息对资金的需要。

(2)设置减债基金:减债基金是指政府在预算中划出专门款项,作为清偿债务的基金,以确保偿还债务所需要的财源。减债基金制度被视为实现健全财政的重要手段。

(3)借新债还旧债:即在旧国债到期之前,举借新的国债,去偿还旧国债。以新债还旧债实质是推迟了公债的偿还期限。

五、公共支出分析

1、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特征有什么不同?P76

(1)私人产品是指那些只提供给付费的消费者,并且其效用也只有付费的人才可以享受的产品。它们的消费或享受过程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竞争性是指让更多人消费会发生边际成本,某人已经消费的给定数量的某种商品不能同时被其他人消费。排他性是指人们必须支付价格才能消费商品,存在把没支付价格者排除在消费以外的现实手段。

(2)公共产品是指那些不能由私营部门通过私人市场提供的产品。纯粹的公共物品具有两个重要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公共产品以零边际成本向人们提供效用,而且没有人可以被排除在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

2、解释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机制。P79

图5-2反映了公共产品的供给情况。假定Da和Db分别代表消费者A和B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则将两者纵向相加得到社会总需求D=Da+Db,由此可以得出社会成员愿意为公共产品支付的价格的意愿为P=Pa+Pb。如果给定供给曲线S,则总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所显示的公共产品的均衡产量为Q,而对应的价格为均衡价格P。

与私人产品不同,个人能够享受的公共产品的数量是同样的,但能够享受同样数量的公共产品带给每个人的边际效用却是不同的,因此不同的人愿意为公共产品支付的价格不会相同。所以公共产品的均衡只有在社会成员愿意为公共产品付款的数量等于生产者愿意在某一数量上提供该产品要求的价格时才能实现。因此,其实现帕累托最优供给条件为社会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收益,即:MSB=∑MBi=MSC。税收可以被看成社会成员为公共产品支付的价格,故应该根据个人从公共产品中得到收益的大小来决定社会成员应该负担的税收的数量。

3、林达尔模型的含义是什么? P83

林达尔模型被认为是对公共产品供给虚拟均衡过程的一种描述。模型假设有A、B两个政党,如图5-5所示,纵轴表示A或B负担的公共产品成本(即税收价格)的比例。设公共产品G的成本为1,则如果A负担的比例为h,B负担的公共产品成本的比例必然为(1-h)。横轴表示公共产品的供给量。Da是以Oa为原点画出的代表A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Db是以Ob为原点画出的代表A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则如图所示E体现最优公共产品供给量为G*,最优税收负担为h*,该点被称为“林达尔均衡”。

林达尔均衡是一个局部均衡,其福利含义是帕累托最优。在林达尔模型框架下,整个预算过程贯彻了“一致同意原则”,因为E点以外,投票者不可能达成一致,因而只有E点才是体现合理的公共支出规模与公正的税收负担份额的最优点。

4、购买支出与转移支出有什么不同? P89/P98

以是否能够直接得到商品和劳务为标准,公共支出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类。所谓购买性支出,指的是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社会消费性支出和公共投资性支出两大部分。这类支出的共同特点是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政府一手付出货币,一手得到所需的商品和劳务。购买性支出占GDP和公共支出比重的大小,代表着公共部门对资源配置以及经济稳定影响的程度。

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单方面把一部分收入所有权无偿转移出去而发生的支出。转移性支出主要是通过转移性支出的受益者将政府支出转化为实际的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对社会需求间接的产生影响,并由此通过转移性支出的具体领域表现出对社会供给的影响。

与购买性支出不同,转移性支出商品和劳务交易行为没有发生直接联系,而是为实现社会公平目的而采取的资金转移措施,如财政支出中的社会保障支出、价格补贴、公债利息支出及对外援助等。这类支出不存在等价交换的问题,因而不同于购买性支出,它反映政府作为中介,使资源在社会成员之间转移。

5、希克斯的补贴标准和斯拉茨基的补贴标准相似吗? P116

理论上补贴有两种标准:希克斯标准和斯拉茨基标准。根据希克斯标准,补贴使价格变动前后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保持不变。而按照斯拉茨基标准,补贴使消费者在价格变动前后能够买到的商品组合保持不变。

以政府对消费者的补贴为例,如图7-1,价格变动前,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U与预算约束线AB相切于E1,假设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水平X价格的上涨,同样的收入能够购买到商品X的数量从OB减少到OC,预算约束线也因此由AB调整为AC。为了消除商品X价格上涨对消费者的影响,政府给予消费者补贴,如果按照希克斯补贴标准,补贴要使消费者维持原来的效用水平,即使得消费者消费的商品组合能够维持在价格变动前的那条无差异曲线U上。政府补贴的结果等于消费者得到一笔收入,使得平行于AC且与无差异曲线U相切于E2的新预算约束线A’C’产生。虽然E2与E1点代表的商品组合不同,但因E2与E1处于同一条无差异曲线U上,对消费者来说,补贴后达到E2点代表的商品组合与E1点代表的商品组合具有相同的效用。

如果按照斯拉茨基标准,政府的补贴要使消费者在价格变动前后能够买到的商品组合保持不变,即将商品组合维持在无差异曲线U与预算约束线A’C’下,无法达到E1点所代表的商品组合(因为商品X的价格上升后,消费者要保持效用水平不变,只能减少对商品X的消费量,而增加对商品Y的消费量)。为了达到E1点所代表的商品组合,必须使补贴后的预算约束线平行于AC,且通过E1点,这条新的预算约束线为A’’C’’,它可以使消费者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因为比无差异曲线U更高的无差异曲线U’与A’’C’’的切点E3与E1在同一条预算约束线上。

通过以上比较两种补贴方式可以知道,斯拉茨基标准比希克斯标准需要花费更多的资金。

6、明补与暗补的区别是什么?P118

明补等于给予补贴领受人的一笔收入。暗补使消费者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得到某种商品,即在购买补贴商品时才享受到补贴。明补不改变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只产生收入效应,不会带来效率损失,而暗补却在增强消费者购买力的同时,改变了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因此,暗补会带来效率损失。如图7-4显示,暗补下的最优点为E2,无法达到明补下可以实现的E3点,补贴导致的效率损失为E3N,亦即如果补贴金额相同,明补和暗补相比,明补使消费者能够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

尽管明补比暗补更有效率,但明补是对所有商品的补贴,难以通过对食品等特定商品的补贴以实现对贫困人口的关注。而暗补却有明补所没有的这一优越性,可以帮助政府实现特定的救助目标。

7、现金补贴是否优于实物补贴?P123-124

现金补贴能够比实物补贴更好地满足补贴受益者的特殊偏好,特别是当补贴受益者对政府提供补贴的商品的需求低于政府补贴的数量时,现金补贴优于实物补贴(如图7-6所示)。然而,当政府补贴的数量没有超过补贴受益者的需求量时,实物补贴就能通过增加对政府补贴商品的消费而使补贴领受者的效用水平得到提高,并且可以避免现金补贴下补贴受益者将补贴款项用于消费非政府意图的商品而不能保证政府政策目标的实现的问题(如图7-7所示)。因此,政府就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补贴形式。

8、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财政支出项目进行评价的主要困难是什么?P128-131

财政支出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不仅面临对项目产生的影响做出全面准确估计的困难,而且如何量化这些影响也并非易事。

(1)首先,公共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涉及的成本和效益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成本和效益。直接效益是指与项目有关的实际产出增加带来的社会福利的增加;直接成本是指与项目有关的实际支出。间接效益是指该项目的存在而引起的项目以外的收益和产出;间接成本是指某个公共项目的存在而引起的项目以外的社会支出和投入。对公共项目产生的影响即其成本和效益我们不一定能做出全面准备的估计。

(2)其次,在我们得到所有的成本和效益数据后,对其进行量化也并非易事。这是因为,公共项目的成本和效益并非都是可以量化的,比如教育投资带来的直接的、有形的效益是国家GDP的增长,个人收入的增加,而间接的无形的效益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比如公路建设,支出的有形的成本是材料支出,而间接无形的成本是对自然景观的破坏等。

(3)另外,在我们用市场价格和影子价格法来解决项目成本和效益度量问题时,也有一些困难: 如,采用市场价格法来度量成本效益的条件是必须存在市场价格,而且这些市场价格反映了投入产出的价值,没有歪曲它们在改变社会净福利中的作用,事实上,这些条件常常无法同时满足。有时会遇到有的商品和劳务没有市价需要估价,或由于不完全竞争等原因造成市价不合适;在采用影子价格法时,则最大的困难是找出市场失效状况下政府行为的完全后果。

9、公共支出增长原因分析?P145

(1)公共支出规模反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公众对政府支出的需求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数据表明,公共支出规模的膨胀具有必然性。

(2)经济学家对公共支出规模增长的原因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①德国社会政策学派的代表人物瓦格纳认为,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政府职能将得以扩大。一方面,工业化所引起的市场的扩张,使经济和社会关系更加复杂,由此而产生的冲突和矛盾增多,因此,政府为维护社会和经济的正常秩序,纠正市场的外部性影响,必将引起支出增加。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增长,政府用于教育、文化、卫生与保健及福利方面的支出的增长率会超过GDP的增长率,因此财政支出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②英国经济学家皮考克和韦斯曼认为政府支出增长有内在和外在两方面的原因。内在原因在于政府税收会随经济的增长而自动增加,因而,财政支出水平表现出随税收收入增长而逐渐上升的趋势。外在原因在于由社会面临战争、危机或自然灾害等“突变”而产生的转换效应和审查效应使整个财政支出不断上升的同时维持高额支出。

③美国财政学家穆斯格雷夫则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析了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

④美国经济学家鲍穆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中,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密集的公共部门与技术密集的进步部门的工资率呈同方向等速度变动的结果是,生产率偏低的公共部门的规模会随着进步部门工资率的增长而增长。

六、多级财政

1、多级财政产生的原因是什么?P286-288

导致多级财政产生的关键原因是公共产品受益范围的不同。

受文化传统、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居民对公共产品的偏好是存在差异的。由于中央政府不像地方政府那样能够更准确的了解某一地区居民对地方性公共产品的偏好,因此难以有效的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提供相同的公共产品和劳务水平,则必然带来效率损失。故地区性公共产品由中央以下政府供给,可以使这些服务更好的适应地方居民的需要。与全国性的收入支出相比,地方性公共产品支出与收益之间的对应更容易被观察,因此对地方公共预算方案的统一更容易达成。

然而,并非所有的地方性公共产品带来的收益和成本都表现在辖区内,有些常常具有外溢性。地方政府在决定本地区地方性公共产品的供给量时,往往从辖区利益出发,只考虑辖区内边际成本是否等于边际收益,因而不愿提供有外溢利益的产品,却可能过度提供具有外溢成本的产品,结果是资源配置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的状态。溢出成本和收益的存在使地方税收不能反映地方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真实成本。公众对具有外溢性的地方性公共产品的需要产生了对更高一级政府的需要。

综上,地方政府应当提供地方性的公共产品,中央政府应当提供全国性的公共产品,从而形成了多级财政。

2、蒂伯特模型是如何解释居住地选择模式的? P287

蒂鲍特在《地方支出的纯理论》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消费者通过流动来显示他们对地方性公共产品的偏好。只要消费者可以在地区间进行选择,就会有消费者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地区居住。地方性的公共产品由不同的地域进行生产,每个地区提供的公共服务不同,为提供服务征集税收的方式和数量也不一样。自由流动的结果是地方性公共产品得到有效的供给:偏好相同的人集中到了同一地区,他们交纳地方税收,享受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并接受辖区政府的管理。

3、你认为支出责任在政府间划分应依据什么标准?P303

根据各级政府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不同职责,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进而确定中央本级财政支出和地方本级财政支出规模。中央财政支出主要包括国防支出,武装警察部队支出,中央级行政管理费和各项事业费,重点建设支出以及中央政府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等方面的支出。地方财政支出主要包括地方行政管理费和各项事业费,地方统筹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支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城市维护和建设经费,政策性补贴支出等。

4、财政收入应该在不同级次的政府之间划分? P294

根据财权与事权相适应的原则,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1994年税种划分的具体格局如下:

中央财政固定收入:关税,海关带征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等集中交纳的收入(包括营业税、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央企业上缴的利润等。

地方财政固定收入:营业税(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等集中交纳的营业税),地方企业所的税(不含上述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地方企业上缴利润,个人所的税(不含利息所得税部分),城镇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等集中交纳的部分),房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印花税,屠宰税,农牧业税,对农业特产收入征收的农业税(简称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遗产与赠与税,土地增值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等。

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包括: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

5、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原因是什么?P295

地方政府之间财政能力差异的存在是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基础,在实施对地方转移支付的过程中,中央政府可以对地区之间的不平衡进行调整,并将宏观经济调控的意图传递给地方。

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补助可以解决人口、地理和资源禀赋等因素可能造成的地方之间财政能力相差大的问题,是地方政府获得收入的重要途径。补助一般分为无条件补助和有条件补助。

6、政府间资金补助的形式有哪些?

(1)无条件补助P295

补助的提供者并不规定资金的用途而增加接受补助地区的可支配财力的一种形式。图17-3

(2)有条件补助

补助的提供者规定了资金的用途,即接受补助的单位,必须按事先规定的用途使用补助,如对教育、治理环境污染、公路建设等的补助。根据补助是否要求接受者给予相应的资金配套,又分为配套补助和非配套补助

①有条件不封顶配套补助P296

中央政府或上一级政府针对某具体项目对地方政府或下一级政府提供一定比例项目所需的资金。图17-4

②有条件封顶配套补助P297

无论地方用于地方性产品的支出是多少,中央政府或上一级政府针对某具体项目对地方政府或下一级政府提供的补助资金的数额是固定的。图17-5。

③有条件不配套补助P298

限定了资金用途,但不要求地方配套的有条件补助。图17-6。

7、粘蝇纸效应的含义是什么?P299

大量的计量研究表明,接受补助比私人收入增加导致更大规模的地方公共支出。粘蝇纸效应形象而生动的描述了这种现象,因为政府补助会粘在它所到的部门。爱德加·格雷利奇用该词描述中央政府补助产生的影响。他的研究表明,在长期内,中央政府的补助比中央税的削减对地方政府支出的影响要大得多。如果通过减少中央税的方法使得公民可利用的资金增加,则增加的资金中只有5%--10%被用于中央以下政府支出;而如果通过提高对其地方政府的补助来增加公民可利用的资金,其中的40%--100%将用于中央以下政府支出。

财政学复习题(名词解释辨析简答及答案)

财政学 一、名词解释 公共产品:公共部门供给、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混合品:既具有私人产品的特性,又具有公共产品特性的产品为“混合产品”。 外部性:指某些个人或厂商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报酬的现象。 政府失灵:它是指政府无力,或者不能达到相应公共目标,或者损害了市场效率,或者自身低效率运行的行为。 成本收益分析法:是一种经济决策方法,它是通过比较各种备选方案(投资项目)的全部预期收益和全部预期成本的现值来评价这些方案,以作为决策参考或依据的一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评价一个项目时,其成本和收益是经济的、有形的,可以用货币计量。 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 宏观税负:(总体税负)指一定时期内国家参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分配过程中,以税收形式所集中的价值总量。 它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一国的税收收入总额。 债务依存度:债务依存度=(当年国债发行额/当年财政支出)×100%。 国家预算: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政府采购:指国家各级政府为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为了满足公共服务的目的,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而且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的制度。 规费:指国家机关向居民或法人提供特定权力或特殊服务而定向收取一种经济补偿或报酬,如工商执照费、商标注册费、户口证书费、结婚证书费、商品检验费以及护照费和刑事、民事裁判费等等。 分税制:分税制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根据各自的事权范围划分税源,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各自的税收权限、税制体系、税务机构和协调财政收关系的制度。 税负转嫁:指的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将自己应当承担的税款全部或部分转嫁给他人的过程。纳税人与负税人可能不一致。 税收归宿: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归着点或税负转嫁的最终结果。 二、概念辨析 1.生产型增值税与消费型增值税 生产型增值税:增值额等于工资薪金、租金、利息、利润和折旧数之和。从总体经济看,这一税基就是国民生产总值,它对资本品不予抵扣,是对资本品的重复计征; 消费型增值税:是指以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商品和劳务的销售收入,减去其所耗用的外购商品和劳务支出的数额,再减去本期所购的资本品后的余额作为增值额,并据以课税。从总体经济看,增值额只包括全部消费品的价值,不包括资本品的价值。 ps生产型增值税不扣除资本品的折旧,收入型增值税扣除资本品的折旧,消费型增值税则扣除本期所购的资本品的价值。在税率相同的条件下,生产型增值税的财政收入最多,收入型次之,消费型最少。 2.自动稳定器与相机抉择(百科) 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相机抉择是指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应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政策措施。 3.商品课税与所得课税 商品课税:以商品和非商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 主要税种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 所得课税:征税对象是扣除了各项成本、费用开支之后的净所得额; 主要税种为:现行个人所得税;现行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 4.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也称消耗性支出,是指政府的支出本身将形成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它既包括政府购买开展行政事业活动所需要的物质资料,以及相应支付的工资费用,也包括政府投资性活动对物质资料的购买和工资性支出。

财政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金融学本科专业财政学模拟试卷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20分) 1、财政补贴: 2 、 课税对象: 3 、 税负转嫁: 4 、 国际重复征税 5 、 分税制: 、不定项选择题(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大写的英文字母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 分,共 30 分) 1、以下属于我国现行税制的行为税的是 A、城市维护建设税 B、土地增值税 C、耕地占用税、 D、屠宰税 2、增值税纳税人是 A、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B、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C、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D、出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3、个人所得税课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 A、工资、薪金 B、生产经营所得 C、稿酬、利息 D、偶然所得 4、以下税种属于价外税的是 A、营业税 B、关税 C、增值税 D、消费税 5、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以哪一税种为第一大税 A、财产税 B、流转税和所得税 C、流转税 D、所得税 6、以下不是营业税纳税人的是 A、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B、在我国境内让无形资产的单位和个人 C、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D、在我国境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7、以下不是影响国债的负担的因素的是 A 、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 B 、政府即债务人负担 C 、纳税人的负担 D 、负税人的负担 8、 目前,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已经不采用 A 、公募法 B 、承受法 C 、出卖法 D 、强制摊派法 9、 短期国债一般采用的偿还方式是 A 、分期逐步偿还法 B 、抽签轮次偿还法 C 、到期一次偿还法、 D 、市场购销偿还法 10、 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有 A 、 地域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B 、 居民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C 、地域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交叉与重叠 D 、只有 A 是 11、 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 A 、国有资产投资管理 B 、国有资产经营管理 C 、国有资产收益管理 D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 12、国债的特征有 ( ) A 、有偿性 B 、自愿性 C 、灵活性 D 、权力性 13、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 ( ) A 、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 A 、 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 B 、 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 D 、以强制摊派法出售 14、我国分税制的特点是 ( ) A 、税种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B 、税收立法权属于中央 C 、 地方有一定的税收立法权 D 、 设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税收征收管理机构 15、以下属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 ) ) () ()

财政学考试练习试卷及答案

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财政支出中,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并由全体公民共同享受的支出是() A.社会消费支出 B.投资性支出 C.救济支出 D.财政补贴 2、扩大再生产是指() A.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投资 B.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V C.将M中一部分用于社会消费 D.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弥补生产资料的消耗 3、国债最早产生于()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 会 D.社会主义社会 4、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国家财政收支状况的预算称作 () A.增量预算 B.零基预算 C.复式预 算 D.单式预算 5、现代意义上的财政政策起始于() A.资本主义建立时期 B.第一次产业革命 C.第二次产业革命 D.20世纪30年代 6、预算管理体制侧重于处理() A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关系 B.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D.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关系 7、经过一个财政预算年度运行后,出现的财政赤字是() A.预算赤字 B.决算赤字 C.公共赤 字 D.赤字政策 8、公共物品主要的提供者是() A.政府 B.市场 C.企 业 D.国有企业 9、所谓“搭便车”现象是指() A.个体行为给他人带来的损害 B.个体或单位无偿享有公共利益 C.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利益最大化 D.凭借权力获得好处 10、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应该主要来自于() A.接受捐赠 B.行政收费 C.强制征 税 D.社会成员自愿交纳 二、多项选择题 1、国家预算的组成体系包括() A.中央预算 B.地方预算 C.中长期预算 D.项目预 算E绩效预算 2、公共物品可分为哪两类() A.纯公共物品 B.大众物品

财政学练习题1及答案

财政学练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市场机制存在缺陷,但是下列各项中,(B)不属于市场机制的缺陷。 A出现不完全竞争B就业不充分 C物价不稳定D不能提供公共物品 2.公共财政提供一致性服务是为了(B)。 A弥补市场失灵B维护市场的公平与公正 C界定政府的参与程度D加强法制 3.在修建高速公路时,政府通过(D)的方式体现出公共财政的非营利性。 A招标B贷款C引进外资D补贴 4.调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可以(A)。 A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B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C调节社会投资方向 D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 5.财政具有收入分配职能,但是下列选项中,(B)不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 A机关职工工资的调整B国有企业职工工资的调整 C离退休人员工资的调整D部队官兵津贴的调整

6.为扩大总需求,刺激经济发展,财政运用的手段主要是(C)。A增加税收B减少财政转移支付 C增加支出D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 7.“平等、确实、便利、最少征收费用”的税收原则,是(B )提出来的。 A配第B斯密C瓦格纳D凯恩斯 8.一国政府制定其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的核心问题是(C)。 A税收法律B税收原则C税收负担D税收机构 9.收费也是政府参与分配的一种方式,它具有(D)。 A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B临时性、区域性和有偿性 C特定性、福利性和随意性D自愿性、受益性和普遍性10.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的办法,把所纳税款转嫁给商品的购买者,这种税负转嫁的方式称为(A )。 A前转B后转C消转D税收资本化 11.买主在购房时,将该房未来的应纳税款从房价中扣除,这样,该收款实际上由卖主承担。这种税负转嫁的方式称为(D)。 A前转B后转C消转D税收资本化 12.按税负转嫁与否,一国的税种可分为(B)。 A商品税、所得税和财产税B直接税与间接税 C中央税与地方税D从价税与从量税 13.国债作为特殊的财政范畴,其基本功能是(B)。 A筹集建设资金B弥补财政赤字C调节收入分配D调节经济运

(精选)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财政学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公共产品的共同消费性产生免费搭车等行为,决定了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的失效或失灵,即市场无法或者基本上无法提供这类产品。 2.瓦格纳法则:瓦格纳认为:“随着人均产出的增长,政府支出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把导致政府支出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后人称之为瓦格纳法则。 3.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4.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财政资金的单方面.无偿转移,即通过公共支出将财政资金向微观经济主体进行单方面的无偿支付。这类支出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捐赠等方面的支出。转移性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5.国债依存度:国债依存度是指在一国的中央财政预算中,国债收入与财政支出之比。6.国家预算:政府预算,也称为国家预算.财政预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编制.审查.批准的,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7.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是指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零基预算的基本特征是不受以往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影响,一切预算收支都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编制预算。 8.阶梯发展理论:皮考克和威斯曼认为,公共支出的增长并不是均衡向前发展的,而是在不断稳定增长过程中不时出现一种跳跃式的发展过程。这种非均衡增长是在一个较大时期内交替进行的,因而,这一理论主要是通过考察财政支出增长趋势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时间形态,从这些特定的时间形态中来寻找政府支出增长的根本原因。 9.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确保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责任和社会经济分配形式叱,“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人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10.国债:又称公债,国家公债的简称,是政府举借的债务,它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在有偿条件下,筹集财政资金时形式的国家债务,国债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11.预算管理体制:是指确定中央和地方以及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的根本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12.投资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是指政府(或其授权单位)以投资者身份进入投资市场所发生的支出。特定的投资支出意味着所投资金不仅可以收回,而且可以得到增值,国家生产性投资都具有这一性质。广义的投资支出还包括国家财政用于非生产性领域的基本建设支出,如行政机关办公楼的兴建.国有医院医疗设备的采买等。 13.课税对象: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14.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国家制定的用来约束人们征税行为的一系列规则,是一个主权国家为实现其国家职能和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一整套税收法规.税收管理制度和税收征管办法的总称,是国家责成其代理人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

《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简述财政的基本含义与基本特征。 财政就是一个经济范畴,就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就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与发展的目标。 特征:公共性与阶级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平衡性) 二、试述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排她性与非排她性竞争性与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她性与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她性与非竞争性) 三、财政有哪些职能?如何实现这些职能? 1、配置资源:①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结构效率。③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与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④通过政府的投资、税收政策与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与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与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⑤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分配收入:①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②规范工资制度。③加强税收调节。④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与福利水平。 第二章 四、试述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的理由。 1、公共物品的享用一般就是不可分割的,无法个量化。 2、非竞争性与非排她性决定。 3、政府的性质与运行机制决定了她可以解决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难题。 五、什么就是公共定价?它有哪些方法?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与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与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的价格与收费标准就的确定就就是公共定价。 方法:平均定价法二部定价法负荷定价法 六、试述“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也成为成本----收入分析法,就是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分析对比,更多的用在公共支出决策程序中。它通过对多个预选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根据对社会效益与边际社会成本的对比,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 第三章 八、试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1、经济性因素: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中长期发展战略与当前经济政策 2、政治因素:财政就是否稳定、政体结构与行政效率、政府干预政策 3、社会因素: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涂黑。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价格的变动全影响企业的( ),进而影响财政收入。 A、所得 B、营业额 C、财务 D、会计核算 2、( )是财政分配结构的中心环节。 A、税收收入 B、税收支出 C、财政收入 D、财政收支 3、( )有可能成为财政收入的源泉。 A、C B、V C、m D、V,C 财政收入的数量界限即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该界限的确定具有( ) A、主观性 B、重要性 C、客观性 D、现实性 5、( )的职能是指借助合适的财政政策克服高的失业率和通胀。 A、监督 B、收入分配 C、聚财 D、稳定经济 6、1953年的所得税是指( ) 国营企业所得税 B、私营企业所得税 C、个人所得税 D、以上均不正确 7、国家通过法律程序规定的税种称为( ) A、正税 B、附加 C、税法 D、税制 8、征税活动的各种规定即( ) A、税制 B、准则 C、税法 D、条例 9、现行营业税征税范围主要局限于( ) A、工业 B商业 C、第三产业 D、农业 10、免税法可分为全额免税和( )免税。 A、部分 B、超额 C、累进 D、绝对 11、( )抵免适合于跨国子母公司或控股公司之间的税收抵免。 A、直接 B、间接 C、抵税 D、特别 12、关税是对( )我国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税。 A、进入 B、出口 C、进出 D、流入 13、社会集团购买力属于( )

A、建设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我国特有的经济范畴 14、以下哪面不是消费性支出( )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国防 15、财政支出的首要目标是( ) A、经济增长 B、物价稳定 C、公平分配 D、国际收支平衡 16、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是( )的比例关系。 A、积累与消费 B、农轻重 C、基建与更改 D、工业与农业 17、我国财政最大和最主要的支出类别是( )支出。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建设性 18、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方式是( ) A、基本建设 B、更新改造 C、住宅建设 D、基础设施 19、非转移性支出是指( ) A、社会保障 B、补贴 C、国债利息 D、行政管理 20、我国转移性支出中,过去比重很小,现在开始上升,将来会进一步上升的是( ) A(社会保障 B、资本转移 C、财政补贴 D、债务利息 21、我国经常性预算收入主要是指( ) A、各项税收 B、利润 C、收费 D、债务 22、国家基本的财政计划称为( ) A、经济计划 B、国家预算 C、收支方案 D、国家扶算 23、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是( ) A、税收 B、利润 C、国债 D、财政贷款 24、《预算法》规定,从( )年起国债不再作为财政收入,而是作为弥补赤字的手段。 A、1979 B、1992 C、1994 D、1995 25、预算外资金是( )的组成部分。 A、预算同资金 B、财政资金 C、银行资金 D、国债

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财政学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公共产品的共同消费性产生免费搭车等行为,决定了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的失效或失灵,即市场无法或者基本上无法提供这类产品。 2.瓦格纳法则 瓦格纳认为:“随着人均产出的增长,政府支出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把导致政府支出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后人称之为瓦格纳法则。 3.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4.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是财政资金的单方面、无偿转移,即通过公共支出将财政资金向微观经济主体进行单方面的无偿支付。这类支出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捐赠等方面的支出。转移性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5.国债依存度 国债依存度是指在一国的中央财政预算中,国债收入与财政支出之比。 6.国家预算 政府预算,也称为国家预算、财政预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编制、审查、批准的,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7.零基预算 零基预算,是指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零基预算的基本特征是不受以往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影响,一切预算收支都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编制预算。 8.阶梯发展理论 皮考克和威斯曼认为,公共支出的增长并不是均衡向前发展的,而是在不断稳定增长过程中不时出现一种跳跃式的发展过程。这种非均衡增长是在一个较大时期内交替进行的,因而,这一理论主要是通过考察财政支出增长趋势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时间形态,从这些特定的时间形态中来寻找政府支出增长的根本原因。 9.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确保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责任和社会经济分配形式叱,

财政学复习题 答案

财政学复习题答案

1.你关注哪些财政现象与财政问题? 答:关注财政现象:如公费医疗、义务教育、养老保险、基本生活保障、铁路工程、水利工程。财政问题:1、缺乏财政公开的动力;2、财政透明缺乏法律保障;3、政府预算过程中公开性差且公开的财政信息质量差;4、财政预算编制审议过程的严谨性弱。 2.财政的概念、内涵和基本特征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它是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综合部门,通过它的收支活动筹集和提供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国家(或政府)的职能。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收支活动特征:(1)强制性;(2)无偿性;(3)国家主体性。 3.如何认识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阿罗不可能定理的内容与意义;中位选民定理;唐斯模型的描述、含义与局限 答:垄断、信息不对称和不充分、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造成市场失灵市场机制存在的。固有缺陷为政府介入或干预提供了必要和合理的依据,但是政府

也存在政府干预失效,政府失灵表现在:政府决策失误、寻租行为、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阿罗不可能定理是指如果众多的社会成员具有不同的偏好,而社会又有多种备选方案,那么在民主的制度下不可能得到令所有的人都满意的结果。意义:民主制度要正常运行,要求人们的偏好实质上是一致的。中位选民定理:如果所有投票人的偏好是单峰的,那么多数同意规则下,投票的结果是中位选民偏好的方案获胜。唐斯模型:在代议制民主中,各个党派是为了赢得选举而制定政策,而不是为了制定政策而赢得选举。在代议制民主中:政客理性表现在追求选票最大化,而不是社会利益最大化,选民选举议员是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4.公共产品一定要由政府提供和生产吗?为什么? 答:不一定!公共物品包括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提供,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的不同决定的。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合于提供纯

《财政学》题库及答案

《财政学》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以下各种财政收人形式中,()不属于强制性财政收入。 A.国有企业收人B.规费收入C.税收收入D.债务收入2.()在我国的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最大。 A.行政管理支出B.社会文教支出C.经济建设支出D.国防支出3.我国经常性预算收入主要是指()收入。 A.各项税收B.利润C.收费D.债务 4.在我国财政预算收支科目设置上,对于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的处理方法是:()。 A.两者都列入财政支出B.企业亏损补贴冲减财政收入,价格补贴列支 C.两者都冲减财政收入D.价格补贴冲减财政收入,企业亏损补贴列支 5.政府部门为公民提供某种特定服务或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在财政收入中被称为()。 A.使用费收入B.规费收入C.特许费收入D.劳务费收入 6.( ) 的税负转嫁方法是指对某些能够增值的商品的课税,将今后若干年应纳的税款,在所购商品价格中预先扣除,然后再从事经济交易。 A.税收前转 B.税收资本化C.税收后转 D.税收消转 7.公债偿还资金的最终来源主要是()。 A.预算盈余B.发行新债收入C.税收收入D.利润上缴收入8.物价上涨,采用()对财政不利。 A.累进税制 B.比例税制 C.定额税制 D.三种税制都对财政有利9.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是( )的比例关系。 A.积累与消费B.农轻重C.基建与更改D.工业与农业 10.发行国债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方式,从()开始。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11.在以下财政支出项目中,用于转移性财政支出项目的是()。 A.公共工程投资B.国防军费开支C.事业费支出D.失业救济 12.政府参与资源配置的原因主要是()。 A.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过低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存在盲目性和失灵现象 C.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差D.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成本过高 13.最能保证财政收入稳定性的收入形式是()。 A.税收B.国有资产收益C.债务收入D.规费收入 14.物价上涨,采用()对财政有利。 A.累进税制B.比例税制C.定额税制D.三种税制都对财政有利 15.从价值形态看,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A.固定成本CB.可变成本VC.剩余价值MD.以上都不对 16.将下列概念按其范围从大到小排序。() A.国债公债外债B.公债国债外债 C.外债国债公债D.公债外债国债 17.有偿性的财政收入形式是()。 A.税收B.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C.发行公债D.教育附加费18.我国转移性支出中,过去比重很小,现在开始上升,将来会进一步上升的是()。

《财政学》复习题(2015下)答案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财政学原理(专科)》课程复习题 一、判断题 1.“拉弗曲线”是关于税负转嫁和税负归宿的理论(错) 2.1995年,我国进行了分税制改革(错) 3.税负转嫁受到供给和需求弹性的影响(对) 4.营业税一般适宜采取比例税率,不像累进所得税那样更能体现按能力征收的原则(对) 5.以课税对象为标准,个别财产税主要包括土地税、房屋税和不动产税(对) 6.度量微观税收负担的指标主要有企业税收负担率和个人税收负担率(错) 7.财政补贴都是根据一定时期特定的国家政策而安排的支出,这是财政补贴的特定性特征(对) 8.政府最高立法机关决定预算编制的方针政策(对) 9.现收现付制的特点是完全依靠当前的收入去支付现在的支出,以收定支,基本没有结余(错) 10.对资源配置产生影响是公司所得税的一项经济效应(对) 11.当正外部性出现时,商品的价格会大于该商品的边际社会收益(对) 12.信息不对称会引起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错) 13.如果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单峰形,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就是唯一的,而不会出现循环现象 (对) 14.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十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45%(错) 15.即使是经济效益不太好的项目或方案,如果其社会效益很好,也可能被选为优者(对) 二、名词解释 1.滑动关税 答:动关税是根据进出口商品价格或数量的变动而升降税率的一种关税 2.土地增值税 答:土地增值税是指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以转让所取得的收入包括货币收入、实物收入和其他收入为计税依据向国家缴纳的一种税赋,不包括以继承、赠与方式无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 3.税收的效率原则 答:所谓税收效率原则是用指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取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并通过税

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第一章 一、简述财政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 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特征:公共性与阶级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平衡性)二、试述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排他性和非排他性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三、财政有哪些职能?如何实现这些职能? 1、配置资源: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①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结构效②率。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通过政府的投④③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⑤ 2、分配收入: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规范工资制度。加强税③①②收调节。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④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第二章 四、试述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的理由。 1、公共物品的享用一般是不可分割的,无法个量化。 2、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 3、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他可以解决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难题。五、什么是公共定价?它有哪些方法?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就的确定就是公共定价。 方法:平均定价法二部定价法负荷定价法 六、试述“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也成为成本----收入分析法,是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分析对比,更多的用在公共支出决策程序中。它通过对多个预选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根据对社会效益和边际社会成本的对比,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 第三章 八、试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1、经济性因素: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 2、政治因素:财政是否稳定、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政府干预政策······、社会因素: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3.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九、转移性支出和购买性支出各自有何含义?它们对生产、就业有何影响? 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货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财政学试题4第四单元以及答案

试题4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社会 B、国家 C、市场 D、企业 2.我国分税制把增值税划为() A、中央税 B、地方税 C、中央地方共享税 D、直接税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要是提供() A、公共产品 B、私人产品 C、普通商品 D、以上物品都提供 4.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 A、纳税人不同 B、课税对象不同 C、纳税环节不同 D、税率不同 5.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通过竞拍来购买公债,这是属于() A、承购包销方式 B、委托出售方式 C、公募招标方式 D、行政分配方式 6.把税收与税率联系起来的曲线是() A、税收曲线 B、洛伦兹曲线 C、收益曲线 D、拉弗曲线 7.对于负外部性大的产品,政府应() A、不征税 B、少征税 C、多征税 D、鼓励 8.我国的预算批准权力机构是() A、各级政府 B、国务院 C、各级财政部门 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9.将政府的全部财政收支汇编在一个统一的预算表之中,这种预算叫() A、单式预算 B、增量预算 C、复式预算 D、零基预算 10.内债的应债主体主要是() A、一国的国民收入 B、一国的企业单位和居民个人 C、政府机构 D、外国投资者 11.商品的供给弹性越小,需求弹性越大,税负越容易()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无法确定 12.法律规定的财政收支都要反映在预算中,这说明财政预算具有() A、公开性 B、法定性 C、完整性 D、时效性 13.公债是被称为“金边债券”,其担保物为() A、国家财产 B、国家税收收入 C、公债投资的项目 D、国家和政府的信誉 14.某商品所负担的流转税全部由消费者负担,据此可以判断税负发生了()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消转 15.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救济 D、社会抚恤 16.税收负担的最终承担者是:() A、纳税人 B、负税人 C、扣缴义务人 D、个人 17.在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选择最优的政府投资项目时,以备选项目的()为选择标准。 A、成本最小 B、效益最大 C、净效益最大 D、损失最小 18.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模式是()所得税制。 A、分类 B、综合 C、分类综合 D、其它

财政学复习题(含答案)

财政学复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 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 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市场是一种结构精巧而且具有效率的商品交易机制,这已经为经济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经济发展史所证实,而且为各种经济学说所论证和肯定。亚当·斯密将市场规律形容为“看不见的手”,认为不需要任何组织以任何方式的干预,市场就可以自动地达到供给与需求的均衡,而且宣称当每个人在追求私人利益的同时,就会被这只手牵动着去实现社会福利。简而言之,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帕累托效率标准(或帕累托最优状态)可以作为我们分析经济效率和财政效率的一个规范性参照标准。

政府干预市场的手段及政府失灵的表现 ? 政府干预手段:(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政府失灵的表现什么?答:(一)政治家往往成为少数有钱人的俘虏,而不管大多数人的利益。(二)政府行动往往不能或不肯按成本-效益原则来选择最优方案。(三)政府官员的目标往往是追求机构规模最大化(四)政治家和政府官员谋求的是他们自身的内部私利(五)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的问题,政府也同样不能解决。 市场失灵的原因及表现 市场失灵的原因是什么?答:(一)外部效应的存在(二)市场不能提供公共产品(三)垄断(四)信息失灵 (五)对非市场性目标无能为力(六)市场不能解决经济稳定问题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

《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简述财政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 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特征:公共性与阶级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平衡性)二、试述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排他性和非排他性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三、财政有哪些职能?如何实现这些职能? 1、配置资源:①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 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结构效率。③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④通过政府的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⑤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分配收入:①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②规范工资制度。③加强税收调节。④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第二章 四、试述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的理由。 1、公共物品的享用一般是不可分割的,无法个量化。 2、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 3、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他可以解决市场提供公共物品的难题。 五、什么是公共定价?它有哪些方法?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 准,即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就的确定就是公共定价。 方法:平均定价法二部定价法负荷定价法 六、试述“成本一效益分析”方法。 也成为成本----收入分析法,是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分析对 比,更多的用在公共支出决策程序中。它通过对多个预选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根据对社会效益和边际社会成本的对比,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 第三章 八、试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1、经济性因素: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 2、政治因素:财政是否稳定、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政府干预政策 3、社会因素: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 .............

《财政学》试题库及答案

《财政学》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选择题 1、财政从本质上看是属于()范畴。 A. 生产 B. 分配 C.交换 D.消费 2、在封建社会,财政分配以()形式为主。 A. 力役 B.实物 C.价值 D.劳动 3. 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 A. (C ) B. (C+V) C. (V+M) D.(M ) 4、财政分配的基本特征是()。 A. 惩罚性和无偿性 B.惩罚性和补偿性 C.强制性和无偿性 D.强制性和补偿性 5、财政起源于财政产生相比较,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A. 财政起源比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长 B. 财政起源比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短 C. 财政起源与财政产生经历的时间一样长 D. 两者的比较视具体情况而定 6、()是现代干预主义的鼻祖。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阿道夫·瓦格纳 D.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7、把政治家描绘成一个“政治企业家”的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米尔顿·弗里德曼 B.詹姆斯·M ·布坎南 C.约瑟夫·E ·斯蒂格里茨 D. . 阿道夫·瓦格纳 8、说明财政运行在历史、现在及未来的一个区间的发展取食的研究方法属于()。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静态分析 D.动态研究 9、实证分析也称()。 A.主观分析 B.客观分析 C.理论分析 D.经验分析 10、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A.政府为了生财 B.政府为了聚财 C.政府为了维护统治 D.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 1.B 2.B 3.D 4.C 5.A 6.C 7.B 8.D 9.B 10.D 第二章经济形态与政府 一、选择题 1、下面哪一个不是自然经济的特征。 A. 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B. 自然经济是保守型经济。 C. 自然经济是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 D. 自然经济是开放型经济。 2、()是封建社会的基础。 A. 自然经济 B. 商品经济 C. 市场经济 D. 计划经济 3、下面哪一个不是计划经济的特征。 A. 国有制占主导地位 B. 经济决策权的部分集中 C. 生产单位从属于行政等级制度 D. 国家通过至上而下的命令协调经济活动

财政学复习资料答案

《财政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周期性赤字 赤字变化(增或减)的一部分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反映,是由于经济周期的波动而自动地产生和增减的,这部分赤字称为周期性赤字。周期性赤字是由经济周期波动决定的,它体现经济运行对财政平衡的决定作用,是一种内生变量,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而增减。(第281页)2、或有债务 或有债务是指由某一或有事项引发的债务,是否会成为现实,要看或有事项是否发生以及由此引发的债务是否最终要由政府来承担。或有债务的特点说明,或有债务不是政府能够完全控制的,同时也不是最终完全转化为财政负担,而是取决于转化的面和转化的概率。(239页) 3、生产型增值税 计税依据中不准许抵扣任何购进固定资产价款,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称为生产型增值税。(199页)4、税收替代效应 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

5、公共定价中的二部定价法 二部定价法是由两种要素构成的定价体系:一是与使用量无关的按月或按年支付的“基本费”;二是按使用量支付的“从量费”。因此,二部定价是定额定价和从量定价二者合一的定价体系,也是反映成本结构的定价体系。由于二部定价法中的“基本费”是不管使用量的多少而收取的固定费,所以有助于企业财务的稳定;由于二部定价法具有“以收支平衡为条件实现经济福利最大化”的性质,所以现在几乎所有受价格管制的行业(特别是电力、城市煤气、自来水、电话等自然垄断行业)都普遍采用这种定价法。(39页) 6、结构性赤字 结构性赤字是指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如失业率不超过4%~5%)条件下的赤字。也称为充分就业赤字。结构性赤字是由政府财政政策的变量决定的,是一种外生变量,体现财政政策变量对经济的影响。(第281页) 7、直接债务 直接债务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承担的债务,不依附于任何事件,是可以根据某些特定的因素来预测和控制的负债,如政府的内外债及由法律规定的养老金负债等。(239页) 8、消费型增值税 准许一次全部抵扣当期购进的用于生产应税产品的固定资产价款,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只包括全部消费品价值,称为消费型增

财政学考题及答案(00002)

财政学考题及答案

1、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在最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即最优的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的效率决定了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效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都必须面对资源的稀缺性,对资源作出选择,必须回答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方向.所以,资源配置是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 2、什么是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与市场效率相对应的,市场配置有效的实现需要完全自由竞争、无外部性、信息完全对称等条件为前提,而现实中不具备这些条件。市场机制存在的这种缺陷导致的资源配置的低效,称之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垄断(规模效应、先发优势—>垄断地位—>太高物价超额利润、资源配置不足、社会总福利下降)、信息不对称或不充分(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效率和公平,收入差距过大产生社会问题,影响效率)、经济波动(价格波动与生产周期的不匹配 供大于求、供不应求)等。 3、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 十八届三种全会中的定位,第一,优化资源配置;第二,维护市场统一;第三,促进社会公平; 第四,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财政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 资源配置,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乃至社会总产品的配置。政府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财政预算制度、公共工程、直接投资、税收优惠补贴、公共财政规模) 收入分配,即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结果进行纠正,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税收调节、财政转移支付、明确市场和财政对社会收入分配的界限) 经济稳定和发展,通过财政活动对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等发生影响,达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目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税收补贴投资的调节,对公共需求、特定发展的支出) 4、正、负外部性各指什么 外部性即外部效应,是指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正外部性,一项市场活动对他人或公共利益有溢出效应,但其他经济人不必为此支付任何费用,无偿地享受福利。 负外部性,一项市场活动对他人或公共利益有减损,而实施者不必为此承担代价。 5、公共选择下的政治均衡是如何实现的 公共选择理论,是使用经济学的理论假设和方法,研究公共决策问题。 指人们通过民主政治过程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以及相应的税收分摊。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公共选择经过立宪、立法或议会、行政与司法三个阶段来实现这种均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