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日关系分析

中日关系分析

“冷战下”的对日外交

[摘要]近年来,中日摩擦不断,后受日本策划购岛闹剧、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等一系列事件的影响,两国关系降至冰点,进入新一轮“冷战”。本文在两国冷战关系的背景下,分析了这一时期我国对日外交,体现了主动、理性的基本特点,包括实施行动、外交抗议、外交文宣战、主动开展周边外交四个方面内容。也分析中日关系恶化的原因,主要责任在于日本,中日存在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两国关系受“领导者”的影响这三个方面。最后基于以上对中日关系的分析提出我国对日外交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冷战;对日外交;原因分析;建议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Sino-Japan relationship has been increasingly serious,and influenced by the trick of buying Diaoyu island、Shinzou Abe’s visit of The yasukuni shrine, Sino-Japan relationship went to freezing point. Under this background, we analyzed the content of Chinese Diplomacy for japan, including carrying out action, diplomacy protest,ambassador controversy and communicating with surrounding countries positively. What’s more, we discovered the reasons of the nervous Sino-Japan relationship contained three aspects: Japanese tension and nonconfidence,different culture and values, distrust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leaders. Finally,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we proposed two suggestion for our countries’ d iplomacy.

[key words] Cold war; Diplomacy for japan; Reasons; Suggestion

一、冷战关系

国家关系直接决定了外交的开展的方式与内容,国家关系对于一国开展外交起着重大决定作用。中日关系近年来呈现非常紧张的局势,这对于两国的外交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1、中日关系恶化

近年来,中日之间矛盾不断,日本在历史问题上修改教科书,美化侵华战争,否认慰安妇非法性、否认南京大屠杀,歪曲历史事实。并且日本首相多次以国家元首身份参拜供奉战争期间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完全忽视我国的民族情感与战争带给人民的悲痛。

其次在领土问题上,日美不断加强合作,安全保障磋商委员会会议针对台湾问题制定了“共同战略目标”,包括日美敦促中国通话,和平解决与台湾海峡相关问题。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这是对中国内政赤裸裸的干涉。关于钓鱼岛问题,日本一直对钓鱼岛的主权问题进行挑衅,声称钓鱼岛为日本领土,并不断将钓鱼岛争端升级。

然后东海资源方面,日本态度日趋强硬,将“搁置争议,共同发展”的建议

不顾,采取一系列挑起事端,激化矛盾。日本擅自批准帝国石油公司在东海海域的中国专属经济区域开采石油天然气,又擅自将中国命名的“春晓”油气田更名

为“白桦”、“楠”和“桔梗”。这些措施都对中国主权形成挑战。

连续不断的争端事件,严重伤害了中日之间的情感,造成双方之间的不信任甚至敌对,潜在的矛盾不断被激化,从而形成了中日之间不断恶化的关系。

2、中日关系冰化

在本已恶化的中日关系的时代背景子下,受日本策划购岛闹剧,企图将钓鱼岛“国有化”,以及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的影响,两国关系彻底降到冰点。

日本近年加强了对钩鱼岛的实际控制和警戒力度,同时加快包括釣鱼岛在内的39个离岛的“国有化”,并考虑在钓鱼岛驻军和举行演习,模拟从敌国手中夺回具有主权争议的岛均等极端措施激化中日主权矛盾。2013年9月,日本政府确定了钓鱼岛“国有化”方针,并在9月中旬日本政府与钓鱼岛所谓“土地权所有者”栗原家族正式签署了岛屿的“买卖合同”。此事立即引起了国内民众的强烈反对。2012年9月,全国各地掀起反日游行,示威者涌向日本驻华大使馆门前进行抗议,其他100多个城市的日本品牌轿车和商铺等受到示威民众攻击。

2013年12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不顾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不顾我国政府,严正指责,依然参拜供奉战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此举严重伤害了我国的民族感情。据当时民意调查显示,有接近2/3的中国人对日本没有好感,国内普遍不认可日本采取的种种极端措施,两国高层政府的交流也中断。日本也由于日本官方媒体的影响,国内对于中国持有的认可度也仅有20%,中日关系由恶化进入冰点,两国处在新一轮冷战之中。

二、“冷战下”的对日外交

中日关系进入新一轮冷战期,面对日本挑起的诸多事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作出了相应的及时的反应。并且由于我国实力的不断增强与新一届领导的上任,我国对日外交也发生一定变化。由之前言辞上的严正警告进入到真正行动之中,由之前被动、感性进入到主动、理性之中,由之前民间抗议示威进入到与国家层面相结合的阶段。

1、实施行动。

在日本石原慎太郎挑起购岛风波后,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于9 月11日上午举行内阁会议,最终通过了“购买”钓鱼岛本岛、北小岛、南小岛的决议,将三岛“收归国有”。中国对此做出了强烈反应,实施了实际行动。首先中国政府向联合国递交了中国政府关于钓鱼岛的领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的声明》在法律上不承认日本对钓鱼岛的任何主权地位。在行动中中国6艘海监船已经编队在钓鱼岛海域巡逻,有2艘已经进入钓鱼岛12海里海域,其余四艘在钓鱼岛周边游弋巡航。并在之前,经国务院批准,将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岭的标准名称、汉语拼音、位置做了详细的描述,实质上规定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这些行动都与之前我们习惯的外交抗议与谴责有一定的区别,从实际行动切实维护国家利益。这是我国自信的表现,也是对于自身实力的肯定。

2、外交抗议

面对日本的无理挑衅,外交部除了常规抗议之外,升级抗议级别,罕见地由国务委员杨洁篪出面表态,坚决反对侵犯我国主权的非法性为。在今年的3月26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答记者问时也严正表示,由于日本领导人的错误做法,导致中日关系陷入严重的困难局面。我们要求日本领导人切实反省侵略历史,纠正错误,改弦更张,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为改善中日关系

创造条件。

3、外交文宣战

安倍参拜靖国神社后,中国驻日大使4天后率先在日本《每日新闻》发表署名文章,打响驻外大使批驳安倍的头炮。中日驻英大使分别在英国发文将对方比喻为“伏地魔”时,也是中国主动发击。至少有32名驻外使节在驻在国知名刊物上发表署名文章,批驳安倍行径。仅1月10日一天,就有驻美、驻俄、驻哈萨克斯坦、驻厄瓜多尔、驻摩尔多瓦、驻罗马尼亚、驻柬埔寨等7国大使发文高密度谴责安倍。

由之前的民众示威游行,到现在国家大使出面进行的主动积极的外交文宣战,体现出我国对此的重视与积极回应,保护国家利益的决心。

4、主动开展周边外交,赢取国际舆论支持。

日本参拜靖国神社后,外交部长王毅立即连续与德、俄、韩、美、越外交首脑通话,希望在外交上孤立日本。4天后便致电俄外长表示,安倍参拜靖国神社是对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大挑战。两国间的外交风波更是蔓延到国际社会。中日驻英大使在英国媒体上撰文互相指责对方的国家是黑暗巫师“伏地魔”,中日驻英国大使8日更登上英国广播公司电视新闻节目同台交锋。国外交部主动做出周边外交,积极与他国沟通,赢取国际舆论的认识与支持。

三、对中日关系的分析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日之间的冷战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损失。对于冷战原因的分析,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中日矛盾,也有利于我们找到缓解中日矛盾的有效突破口

1、冷战的主要原因来自日本

近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增长,占据第二经济大国地位,而此时的日本,政党政治处于漂流期,政府频繁更替,经济社会发展乏力,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加剧了政府财政困难,福岛核危机更是雪上加霜。整个社会内部处于一种焦躁不安的状态,日本国内开始把中国作为竞争对手,“被威胁感”特别强烈,为了追求“绝对安全”日本渴望政治强人的出现,来证明日本的强大并捍卫国家的尊严。[1] 安倍政府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向周边邻国释放其日本军国主义复辟的信号,从而换取民众的支持。而面对美国的能力自身国家的担忧,参拜靖国神社的实质其实也是希望向美国展示其战略存在的价值。日本单方面挑起的种种事端是出于政治的需要,而其背后是日本自身强烈的“被威胁感”。

2、冷战的直接原因是领导者

战后中日关系具有“脆弱性”的特点,原因之一是因为这背后存在着这样一种关系,即两国关系并不是通过政府、政党、官方机构和相互沟通而系统地展开的;原因之二是更多地受到“人”、特别是领导人及其所持有的政策和看法的影响。领导人很大程度上对中日关系的走向有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不对对方持有某种敬意和信赖,则中日间的外交谈判就很难取得成果。[2]

中国政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提出了对日关系的“两个区分”原则,并希望通过采取协助日侨回国、宽释日本战俘、放弃战争赔款等举措感化日本人民,进而推进中日邦交正常化。对中国方面采取的这种具有“道义性”的外交政策。“道义性”是中国对日外交的显著特征,有别于中国同其他国家间的关系。但从当时日本的外交部门那里,基本上看不到对这种“道义性”的理解、考虑,更不用说敬意了。在中日领导者之间缺少必要的信任与理解的情况下,两国关系更是容易

越来越走向激化。

3、冷战深层的原因是中日文化的差异

美国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其著作《菊与刀》中曾提出“耻感文化”这一概念, 这是相对于欧美社会的“罪感文化”而言的。日本人受“耻感文化”影响,道德观有许多表现, 其中最主要的两个特点是: 缺乏恒定的是非标准和名誉胜于正义。[3]中国人认为, 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是彻头彻尾的非正义战争, 日本必须就此作深刻而彻底的反省和道歉。而一部分日本人却不认为那是一场非正义之战, 认为它只是一项失败了的“事业”。日本传统文化下的道德观, 使日本人不愿对那场侵略战争作真心忏悔, 倒是试图尽快将其忘却。

同时,日本是“唯一真正彻底的等级国家”,“等级观念”已经渗透到日本社会的各个层面,也表现在在国际关系中,。日本人自始至终认为,根据自身实力分配世界格局是合理的,大国支配小国, 小国服从大国, 也是当然的。世界各国应统一于一个用国际等级制固定起来的世界中, 各民族应“各守本分”。[4]在这种认知观念下,他们并不认为侵华战争是不义的,他们是根据自我实力发起的为增加国家利益的战争,所以,从内心深处,也不会为这次战争认错、反思。

对于历史问题,日本是不可能真正从心底认识到自身的错误,也不可能真正向中国人民道歉。中日之间存在着众多历史遗留问题,也存在着复杂的民族感情纠葛。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两国间这种深层次的情感隔膜是难以被解开的。

四、对日外交的建议。

虽然中日之间由于某些深层次的意识文化原因,在靖国神社、历史认识等关键性问题上与我们存在难以调和的分歧,但我们不能一直保持与其的对立关系,要用非线性的新型国家间关系看待目前中日关系,强调国家间既竞争又合作的主体间性。因为在全球化的背景,冷战将严重影响两国的发展,我们必须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寻找缓解对日矛盾的外交策略。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中日关系恶化的原因除了难以改变的意识形态之外,还包括直接原因领导者,以及日本国内自身营造的“被威胁论”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寻找缓解中日矛盾的外交手段。

1、宣传“和平可爱的狮子”形象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仪式上说,现在的中国是一只已经苏醒的狮子,但它是一只和平的、可爱的、文明的狮子。这句话形象的总结了我国的实际。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加,必然会给周边国家造成一定的压力,我们要积极宣传我们的和平精神,塑造文明的大国形象。

在对日关系的处理上,我们要减小其被威胁的感觉,坚持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特别是1972 年《联合声明》中“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的原则,避免使争端扩大化、复杂化和国际化。继续重视对日民间外交,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日本民意的伤害,并通过发展以两国人民为本位的“公共外交”得以实现。[5]

2、建立领导层交流机制

两国关系非常容易受到领导者及其政策影响,因此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促进相互认识,建立领导层畅通有效的交流机制,对于促进两国关系的缓和,有一定作用。

两国的领导人、媒体等要充分认识到中日关系比其他任何两国关系都脆弱和容易破裂的事实,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挑起事端,不要激化矛盾;两国领导人

要定期接触,在相互了解与沟通的基础上,加深信任,少玩弄两面派作风,因为国家形象对其国际关系与国际地位有重大影响;在各个问题领域或者各个层次建立不同的交流渠道,可以推进公共外交、民间外交,建立一种立体的外交体系;中日之间也可以在政府层面推进某些共同事业,共同发展。[6]

只有多交流,多接触,才能形成对一国的正确认识,才能产生信任。固步自封的外交只会使两国关系越来越恶化,从而使两国在国际大环境下都受到一定损失。

目前中日关系的恶化,存在着多方面的原因,立足于直接原因与主要原因,提出我国对日外交的相关建议。尽管随着我国实力的增强与新一届领导政府的上台,我过的对日外交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更加主动、理性,但面对中日关系冰点的现状,用非线性的视角与看待中日关系,我们还是必须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前提下,积极寻找外交的突破口,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加深领导层的接触,促进两国矛盾的缓和。

注释:

[1]阎德学:《用亚洲安全思维实现中日和解》,载于《东方早报》,2013年3月7日第A4版

[2]石善涛:《中日关系---反映日本走向的镜子》,载于《中国与世界》

[3]张耀武:《论中日外交中的文化因素》,载于《日本研究》,2007年第3期第83页。

[4]R·本尼迪克特著, 孙志明等译: 《菊花与刀: 日本文化的诸模式》,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第19页。

[5] 阎德学:《用亚洲安全思维实现中日和解》,载于《东方早报》,2013年3月7日第A4版

[6]石善涛:《中日关系---反映日本走向的镜子》,载于《中国与世界》

参考文献:

[1]郜非非.从国家利益看中日关系发展[J].前沿,2012(3).

[2]吴丽华.论近代中日外交[J].中国知网

[3]郑毅.论政治互信缺失与中日关系的困局[J].日本研究,2012(3).

[4]孙翠萍.新中国对日外交的历史演变与经验[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3).

[5]汤重南.新中国的对日外交与关系的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8(9).

[6]阎德学.用亚洲安全思维实现中日和解[J].东方早报,2013(3)

[7]石善涛.中日关系---反映日本走向的镜子[J].中国与世界

[8]张耀武. 论中日外交中的文化因素[J].日本研究2007(3)

中日关系发展趋势

浅谈中日关系未来走向 专业: 13 级临床医学 姓名:岳阳 学号: 2135113848

摘要 中日两国于 1972 年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从此,中日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 多年来,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如对侵略历史的认识问题,台湾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等。其中如何认识侵略历史是中日关系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现在,中日双方把中日关系定位于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我们相信,只要双方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就一定能够开辟中日关系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和平与发展;历史认识;平等互利;睦邻友好 对世界各国来说,最主要的问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的问题。没有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就谈不上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两国承担着维护和平和促进发展的重要责任。中日两国关系如何,不仅对中日两国至关重要,而且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局势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目前,中日关系已成为发展最快、交流最广、受重视程度最高的双边关系之一。但勿庸讳言,在中日两国多年来的交往中,也出现了与“友好、合作”这一主流不协调的支流。它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和破坏了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为了使中日关系更加顺利地向前发展,我们有必要对影响两国关系的一些消极因素进行探讨,以便寻得解决的办法。 (一)历史认识问题 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那段不光彩历史,日本始终有一部分人不愿也不敢正视。甚至有人公然为侵略历史翻案,美化其侵略罪行。他们的这些倒行逆施的行为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伤害了中国人民以及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也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 仅在 90 年代以来,日本一部分人在这一问题上的所作所为,就足以令人义 愤填膺。而且回想起侵华日军在我国南京市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惨无人道地杀害了 30 多万无辜的中国人民,对这一铁的事实,日本众议员石原慎太郎竟说,这是“中国人捏造的谎言”(1990年 11 月 10 日)。日本法务大臣永野茂门于 1994 年 5 月 3 日会见《每日新闻》记者时也有类似的言论。他们的这些狡辩虽然遭到了日本朝野人士的广泛批评,但由此也可见日本极少数人歪曲 历史已到了不顾事实、指鹿为马的地步。 1994 年 8 月 12 日,日本环境厅长官樱井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日本并非想发动侵略战争而进行了过去那场战争。”他还说:“与其说侵略战争,毋宁说几乎所有的亚洲国家托它的福从欧洲的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不应当只认为日本坏”。这种颠倒黑白的诡辩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试问:既然日本不想发动侵略战争,为何要向国外派遣军队 ?日本侵略军仅在南京一地就屠杀了 30 万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民,难道这就是日本给中国带来的“福”吗?难道中国人民还要因

浅谈中日关系及未来展望

浅谈中日关系及未来展望 中日两国于1972年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从此,中日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多年来,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如对侵略历史的认识问题,台湾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等。其中如何认识侵略历史是中日关系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我相信,只要双方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就一定能够开辟中日关系美好的未来。 目前,中日关系已成为发展最快、交流最广、受重视程度最高的双边关系之一。但勿庸讳言,在中日两国二十六年来的交往中,也出现了与“友好、合作”这一主流不协调的支流。它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和破坏了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为了使中日关系更加顺利地向前发展,我们有必要对影响两国关系的一些消极因素进行探讨,以便寻得解决的办法。 (一)历史认识问题 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那段不光彩历史,日本始终有一部分人不愿也不敢正视。甚至有人公然为侵略历史翻案,美化其侵略罪行。他们的这些倒行逆施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伤害了中国人民以及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也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 (二)台湾问题 从历史上看,日本曾通过武力吞并台湾并进行了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1972年中日两国签署《中日联合声明》时,日本政府就明确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日本力图介入台湾问题和南沙诸岛的争端,众所周知,台湾及南沙诸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是直接或是间接地把台湾海峡列入日美安全合作范围,都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和干涉,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决不能接受的。 (三)钓鱼岛问题 在钓鱼岛的归属这一问题上,中日两国存在分歧。但从大局出发,20年前缔结和平友好条约时,两国领导人都同意将这一问题留待以后解决。1978年10月25日,邓小平副总理在同福田首相会谈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日本记者提问时说:“这样的问题放一下不要紧,我们的后代会比我们更聪明,将来总能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来解决。”但多年来,日本时常有一些右翼分子在钓鱼岛问题上进行挑衅。1996年7月14日,日本右翼团体“日本青年社”成员一行7人乘船登上钓鱼岛,并在岛上设置灯塔。1997年5月6日,日本国会议员西村真悟在冲绳县一名议员及两名摄影师的陪同下登上钓鱼岛。5

形势与政策论文-浅谈中日关系

浅谈中日关系 机电学院1408503班赵禹1140850304 中日关系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相当多的国人对于日本这个国家可以说是又爱又恨,在享受日本商品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又对于日本人气的牙根痒痒。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浅谈我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首先是面对历史的态度。这是中日关系中最敏感的政治问题。日本没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反而擅自修改历史教科室,忽略日本侵华的历史事件,及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对中日的关系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再者是钓鱼岛问题。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厚非的主权。日美安全合作问题也是影响中日关系的原因之一。日美强化安全合作的新体制就位后,对我国造成相对威胁。中国至今通过各种去到多次表明严重关切和有关立场。当然,作为我们东北永远的痛,日本遗弃在东北的化学武器也是很大的问题问题,日本再侵华期间,违反国际公约,使用化学武器,造成中国军民中毒身亡。日军战败后将大量化学武器就地掩埋遗弃。到目前为止,在中国的十几个省市发现大量化学武器。对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中国政府提出交涉,要求日本政府解决这一问题。但目前为止日本的反应实在难以让人满意。 近年来,为迎合美国干爹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日本与美国推动军事一体化,构筑导弹防御系统,进行以干预钓鱼岛和台海局势为目的的军事演习,无异于是在公然威胁中国,而中国则并没有相应地威胁日本。日本不时表现出冷战思维,试图在中国周围构筑一堵意识形态围墙。日本对“战略互惠”的态度是否真诚,也将在战略对话中得到彻底验证。 未来中日关系的基本样式,将是发展共同利益和调整相互矛盾的统筹兼顾。其最低目标是力争维护和发展合作大于竞争、共同利益大于相互矛盾的局面,理想目标则是构筑战略和解与合作的双边框架。日本决策层能否摒弃对华冷战思维和围堵战略?这将是中日关系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另外,两国政界的友好意愿、经贸界的双赢合作以及舆论界的正面呼应,也将对此番中日关系上升势头的方向与速度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近来安倍首相少有的表示将在明年二战结束七十周年之际将在讲话中正式反省侵略,虽然可能是是对于明年大选的宣传与作秀,但无论如何这总归是一个友好的信号吧 中日两国应坚持安倍上次访华时达成的“消除政治障碍”的共识,提升安全对话与军事交流的档次,缓解乃至解决领土与海域问题,开展大型经济项目合作。另外,中日还应共同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在朝核等地区热点问题上坚持劝和促谈的立场,推动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的建立,强化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在解决环境、贫困等问题加强双边与多边合作,在更广泛的国际问题上加强政策协调。 我们必须看到,目前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民众感情和舆论氛围还是相对脆弱的。正因如此,应当对刚刚出现的回升势头倍加珍惜和维护。而我们当下大学生,更应该客观的看待中日关系,理性看待中日关系。我们青年一代需要的是理智的是非辨别能力,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日本人。爱国不一定要徴战沙场,不一定要血染大地,抵制日货是爱国,学习日文也是爱国,其实每个为自己理想奋斗的中

浅谈中日关系论文

浅谈中日关系 摘要:当今中日关系已成为中国对外关系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日本邻邦的地理位置,和他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出来的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强势态度,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已经毋庸置疑。中日关系集中体现和浓缩了国家关系的复杂性,它既是邻国关系,又是大国关系;既是“东西”关系,又是“南北”关系;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但无论是哪一种关系,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如何看待并处理好中日关系,已成为每一位中国人心目中的共同疑问…… 关键词:中日;关系;和谐;战略 现阶段,中日关系正处于历史上的关键时期,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不仅是两国政治家,而且是两国人民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从战略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从战略角度看待和处理问题,主要就是从历史、全局、未来角度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从这几个方面看待和处理好了中日问题,便会使得我国人民在看待和处理当前我国与日本关系的发展局势方面,有更为清醒和明晰的认识,从而,在与自身相联系的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长远发展做出更加理智的选择。 一、要善于从历史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日关系的现状很大程度上与中日关系的历史相关,“以史为鉴”就成为处理中日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时候,中国就把“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作为指导中日关系的基本前提。“以史为鉴”的“史”,即中日关系的历史。如何理解和看待中日关系史,并从中找到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将是两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课题和现实任务。 提到中日关系史,历史上的中日甲午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就历历在目,它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刻骨铭心。难怪人们在中日关系上一提到“以史为鉴”,就会自然想到这一段历史,并把这一段历史上升到民族尊严和国家荣辱的战略高度。这样的理解中日关系并不算错,但不能算全面和正确。周恩来总理当年曾用十个字说明中日关系历史,即“两千年友好,五十年队立”。“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这是中日关系历史最全面最准确的说明和表达。中日关系,从历史角度来

论当代中日关系及发展现状

论中日关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中国要实现民族复兴,要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中日关系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中日和平,则东亚平安无事;中日矛盾激化,则会危及世界和平。两国关系何去何从,是对两国政府与人民智慧的考验。搞好中日关系将有利于中日两国政治互信、安全保障、整体合作和东亚和平稳定;有利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中国外交方针的展开和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维护。 【关键词】中日关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 1.中日关系现状 1.1合作 近些年来的中日关系有不可否认的突出成就,最大的成就是中日之间的经济互惠,由于中国与日本天然的地理环境,使得两国形成了一衣带水、互相依赖的经济发展关系,而且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中日两国政府都极为重视民生对于本国政治的重要性,将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看作是执政合法性的基础之一,所以两国都特别重视经济水平的健康持续发展和经济总量的提升,从而为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基坚实的基础,这是两国之间经济交往密切并且持续升温的根本原因。其次,由于经济上的这种依赖关系,中日之间在政治和军事上基本上保持了最大的克制性,因此虽然中日摩擦不断,却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政治军事冲突,这也应该看作是中日关系的一个成绩,并且我们还应在未来继续将这一成绩加以保持。最后,中日民间持续交往,形成了互相交流的常态化趋势,在文化、旅游、留学生以及友好城市等诸多方面都开展了各种各样的交流交往活动,逐渐培育了较为良好的交流模式,这也是中日关系近些年来所取得的成果。这些成绩值得我们倍加珍惜。 1.1.1经济 两国在经济金融领域的合作原本不乏亮点:东京和上海启动了日元和人民币直接兑换交易,日元也因此成了继美元之后第二个直接与人民币兑换的国际货币,2012 年 6 月,日本购买103 亿美元中国国债,也是发达国家与中国首次签署此类协议,有利于推动两国外汇储备的多元化,减少对美元储备的过度依赖,中日经济联系也因此进一步加深。【当代中日关系的发展与趋势研究-钟亮】 1.1.2政治 中日两国于2008年6月18日共同发表了《中日东海共同开发的原则共识》,这是为落实中日两国领导人关于使东海成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而采取的重要步骤,也是两国本着求同存异精神通过平等协商达成的互利共赢的积极成果。“战略互惠”是多年来两国达成的重要共识。双方同意,在政治上、经济上、安全上、社会上、文化上等领域促进各个层次交流与合作,通过中日安全对话和防务交流,增进安全领域互信。 1.2冲突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日关系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日本官方和民间的军国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势力对历史抱有极其暧昧的态度,不反思自己的侵略历史,反而一再挑战中国人民乃至亚洲人民的情感底线,肆意歪曲和篡改历史,否认日本侵略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历史,并在中国的东海南海等敏感地带一再挑衅,引起中国政府和民间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厌恶,这是中日关系出现不和谐甚至对抗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看到经济交往在总体向好的趋势中也出现了局部降温的可能性,政治上在几个敏感问题上不能达成基本共识,军事上更是难以做到互相信任,在日本国内有关“中国威胁论”的舆论风潮甚嚣尘上,不断刺激其军国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势力的抬头。

军事理论——浅谈中日关系

浅谈中日关系 班级:20144184 学号:2014418306 姓名:刘思琪 提要:中日两国于1972年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从此,中日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多年来,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如对侵略历史的认识问题,台湾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等。其中如何认识侵略历史是中日关系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最近江泽民主席访日时,中日双方把中日关系定位于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我们相信,只要双方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就一定能够开辟中日关系美好的未来。关键词:和平与发展历史认识平等互利睦邻友好 中日关系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相当多的国人谈起日本就咬牙切齿,愤愤不平。那么究竟是那方面的问题导致中日关系处成当下局面,我们又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呢?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浅谈我对中日关系的看法。首先是历史的认知问题。这是中日关系中最敏感的政治问题。日本不顾历史,擅自修改历史教科室,忽略日本侵华的历史事件,及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对中日的关系造成了严重的干扰。第二个是台湾问题。中方关于日台关系的立场是明确的,坚决反对进行各种形式的官方往来,坚持一个中国,并要求日方承诺台湾不包括再日美安全合作范围之内。再者是钓鱼岛问题。钓鱼岛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和台湾一样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厚非的主权。日美安全合作问题也是其中之一。日美强化安全合作的新体制就位后,对我国造成相对威胁。中国至今通过各种去到多次表明严重关切和有关立场。第五个问题是赔偿问题。日本曾明确表示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责任并对此深刻反省。在此前提下,我国从国家根本利益出发,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六是日本遗弃再华北的化学武器问题,日本再侵华期间,违反国际公约,使用化学武器,造成中国军民中毒身亡。日军战败后将大量化学武器就地掩埋遗弃。到目前为止,在中国的十几个省市发现大量化学武器。对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中国政府提出交涉,要求日本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目前,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就如何尽快销毁日本遗弃化学武器的具体事宜进行磋商。近来,中日政治氛围刚刚回暖,却又接连传来令人感到丝丝凉意的消息。中日首脑会晤和外长会谈余音未消,安倍首相和麻生外相回过头来就分别在国内演讲和出访途中一路渲染“中国威胁论”,扬言要建立日美澳印“价值观联盟”和欧亚大陆“自由与繁荣之弧”,不厌其烦地反对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还要与美国大搞针对中国的一系列军事演习。这些都充分显示出,日本对中国

中日关系研究考试试题集

中日关系研究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隋书·倭国传》记载:公元607前倭国派遣小野妹子使隋,国书上写着:“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出自中国哪部史书的记载?() 《汉书·地理志》《后汉书·东夷传》《宋书》《山海经》 607年,推古天皇派小野妹子出使隋朝,国书有“东天皇敬白西皇帝”之句,是首次对外使用“天皇”一词。 《后汉书·東夷伝》记载:“安帝永初元年,倭国王帅升等献生口百六十人,愿请见。” 3、据《古事记》、《日本书纪》等日本史书记载,自称为秦始皇或汉高祖的后裔汉族“归化人”。例如,弓月君及其所率领的秦人,自称为秦始皇的后裔;阿知使主及其儿子都加使主率领的汉人,自称为汉灵帝的后裔。西文首、苏我氏 4、佛教大约于何时传入日本? 6世纪中叶 圣德太子制定的“宪法十七条”的思想准则是() 以儒教为基础,佛教和法家思想为两翼 大化改新后,日本按照儒家思想建立了何种制度? 公地公民制、私有制、摄关政治、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金陵登基,认为已恢复了华夏正统,便晓谕四方,欲恢复元朝所破坏的华夷世界秩序。次年遣使日本,要求“奉表来庭”。时为“征西将军”的怀良亲王拒绝奉命,并斩杀明使5人。 室町幕府第一位向明朝称臣纳贡的将军是()。()A 足利义持 B 足利义教 C 足利义满D足利尊氏 2、大正5年是哪一年? 法隆寺() 下関条約()阿倍仲麻呂()藤岡勝信()大宰府() 三、名词解释 华夷秩序

2、日本宪法第九条 第九条日本国民は、正義と秩序を基調とする国際平和を誠実に希求し、国権の発動たる戦争と、武力による威嚇又は武力の行使は、国際紛争を解決する手段としては、永久にこれを放棄する。 前項の目的を達するため、陸海空軍その他の戦力は、これを保持しない。国の交戦権は、これを認めない。 “日本国民真诚地企望以正义和秩序为基调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国家主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此目的,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和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交战权。” 永远放弃战争(包括自卫战争)与不保持战争力量即国家的非武装化是日本宪法第九条的两个基本点,二者互相联系、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战后日本宪法的和平原理与根本原则。 三、简答题 你认为目前影响中日关系最重要的因素(问题)是什么?为使两国关系更好、更健康地发展,你对此有何建议? 2.简述目前影响中日关系的“钓鱼岛问题”的由来,以及中国政府、中国台湾地区政府、日本政府三方关于钓鱼岛的立场。 甲午战争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历史中日关系研究阶段性报告

第四小组历史研究阶段性报告 2012年4月16日,日本政府对外宣布购买我国钓鱼台,引发国民大量争议愤怒,一些过激行为时有发生,学校中的学生们也对日本的可耻行径表示不耻。就此事做引,本小组展开了对中日交往历史的研究调查。 众所周知,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友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甚至有相关资料显示——日本九州是由秦朝臣子徐福发现的,且30%的日本人有中国血统。然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新中国成立后,历经磨难,中日关系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但到了新世纪,中日关系又面临着新的挑战………… 据历史记载,日本最初与中国来往于东汉建武中元二年(当时称为倭奴国),日本派遣了世界来洛阳奉献,后刘秀封其国王为汉倭奴国王,赐“汉倭奴国印”一枚(原印于1784年在日本福岗市出土)。这是日本第一次来朝,并以臣服国的身份。 (汉倭奴国印) 公元七世纪,日本大和皇朝经大化革新,学习中国隋唐文明,逐步强大起来。 然而在唐初之前,日本虽多次向中国遣使,其态度和目的却和后来大为不同。 日本第二次遣隋使到中国递交的国书中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第三次遣隋使国书称“东天皇敬白西皇帝”。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王小甫认为,“那些国书

中充分表露出,这个岛国欲与中国分庭抗礼的心态。从隋朝到唐朝初期,日本对华遣使时多为政治目的,而且带着一种骄傲态度,甚至是傲慢。” 白江口战役中,日本最终惨败,并由此深刻体会到要发展其政治、文化与经济,唯有在和平的环境下,吸取中国大陆的先进文化,这引起日本外交方针的一大改变,这也是后来开启奈良时代日本对中关系新纪元的主要因素。 白江口战役以后,日本遣唐使到中国来倾力学习唐朝文化,不再向朝廷要求册封,甚至甘心于等同“蕃国”,其国策也由过去的地区政治进取转向了内敛、和平、发展的方向。日本开始迅速转向,从制造、建筑到典章制度,全面向中国学习。自舒明天皇2年(公元603年)至宽乎6年(公元894年)间,共任命遣唐使19次,其中成行并到达长安的有13次。 (日本遣唐使纪念碑) 以上为本小组就现阶段所研究进行简要总结,即将展开接下来的针对性深入调查研究,并阅读相关书籍资料,初步了解近代中日关系发展,解决“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与日本历史关系”这一主要问题。 研究小组成员:王翔、朱慧帆、庞锐华、冯佳倩、劳雯、陈浩健、陈柏君 指导老师:蔡妍

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2019尔雅答案

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一) 1 19世纪末,中国的维新派喊出了的口号是()A ?A、 以日本为师 ?B、 求富 ?C、 求强 ?D、 中体西用 2 《南京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C ?A、1840年 ?B、1841年

?C、1842年 ?D、1843年 3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哪一年发生的?A ?A、1868年 ?B、1854年 ?C、1842年 ?D、1840年 4 50年代时,北京大学的历史系是几年制教学?C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5 中国近代史而言,与中国关系最为密切、最为复杂,对中国近代历史影响最大、最深远的国家关系是:B

?A、A中美 ?B、B中日 ?C、C中俄 ?D、D中印 6 日本是哪一年被美国打开大门的?B ?A、1852年 ?B、1854年 ?C、1860年 ?D、1864年 7 王晓秋认为近代对中国关系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哪个国家?A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8 鸦片战争是在哪一年发生的?A

?A、1840年 ?B、1846年 ?C、1940年 ?D、1946年 9 光绪帝维新变法的教科书C ?A、A《日本国志》 ?B、B《劝学篇》 ?C、C《日本变政考》 ?D、D《康南海自编年谱》 10 美国打开日本大门后,与日本签订了日美神奈川条约。正确 11 《日本国志》作者是魏源。错误 12 两国关系恶化的年代宫崎滔天支持了孙中山的革命正确 13

近代中国人研究日本的集大成著作是《日本人》错误 14 中国的世界史应该放在世界的角度来考察,这是拓宽研究视角的主要视角。正确 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二) 1 《近代中国人日本观的变迁》是谁的著作?A ?A、王晓秋 ?B、康有为 ?C、黄遵宪 ?D、李大钊 2 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认识及其中国观的转折时期B ?A、A室町时代 ?B、B幕末和明治初年 ?C、C大正时期 ?D、D战国时代

形势与政策论文__论中日关系

大学生必修课形势与政策论文 论中日关系 1、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与中国对日政策的发展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刻,在这一时期作出了改革开放和把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与进行现代化改革开放相适应,中国对外政策包括对日本的政策进行了调整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对外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中日关系的发展,日本是经济大国,资源小国,对海外资源的依赖性和依赖程度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大,加上国际局势动荡,对日本影响很大。因此,日本需要分散原料,燃料的供应,就近取材来满足其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 本在国际上的影响仍十分有限,它既无法同美,俄那种政治影响力遍及全球的超级大国相比,也无法与英法相比,因此,它力图在最有前途的亚太地区扩大政治影响,亚太地区既是日本的主要资源供应地,又是日本重要的商品市场。日本企图从政治上“担负起稳定亚太地区的使命”。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日本加强了亚太外交,积极在这一地区发挥作用施加影响。在国际重大问题上,积极参与,尤其在经济上大大增加对亚太“热点”地区的投资。加强经济合作。 2、中日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双边关系的发展 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为中日两国友好关系注入了新活力,中日官方和民间的互访增多,中日经济贸易迅速增长,经济合作的加强。文化的交流等都促进了中日关系的良好发展。 新的历史条件下潜在不利于中日友好的倾向 中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有了显著发展,总体来看,主流是好的,正常的,发展是顺利的,都给双方带来了好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摩擦,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和政治两方面。 政治上,主要上是日本如何对待过去的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如何处理与台湾的关系这是中日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 经济上,大多是业务问题:一是两国由于体制的不同,在契约的观念,市场开放程度,交涉权限等方面产生的差异,二是随着歼击机往来的扩大,引起的贸易不平衡。三是在技术合作方面,日本企业严密控制先进技术的出口和转让,采取卖产品不卖设备,卖设备不卖技术的做法,这不能满足中国在技术引进方面的要求。 a.史教科书事件 日本为了替军国主义者发动的战争开脱罪责,近些年来,频频发生篡改历史教科书事件,引起了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的强烈反对。

中日关系发展趋势浅析

日本民族性(战略决策方向)及中日关系发展趋势浅析 张卜元 【内容提要】中日之间的交往历史源远流长,而当下的两国关系由于领土问题的恶化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纵观历史,一国的民族个性由于当地的地理,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并固化,而民族性甚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一个民族国家的战略决策。日本作为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其文化系统。社会心理系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所以,研究它的民族性以判断其决策走向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菊与刀》等著作对其民族文化已有相当的论述,所以本文着重研究日本在特定情况下的战略选择并根据当下国际形势与中国的国情判断中日关系的走向。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探讨日本古代史以及地理因素对其国民性的影响,第二部分探讨日本近现代史以及外部因素对其国民性的影响,第三部分则结合中国与日本的关系的现状探讨中日关系的走向。 【关键词】民族性,战略决策,中日关系 一·日本古代史和地理环境因素及其对日本民族性的影响 1.天皇制及日本的神道教 当今恶明仁天皇是大和王朝“万世一系”的第125代天皇。据日本最古老的历史古籍《古事记》与《日本书纪》记载,日本第一位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国即位,后世还把这一天定为日本“建国纪念日”。日本人普遍认为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代,而天照大神是日本文化中类似于上帝一样的绝对存在,所以天皇的意志在日本人心中具有绝对的正确性。从天皇的产生来看,天皇起源于于日本列岛上的大和国,大和国的大王凭借实力东征西讨,“东征毛人五十五国,西服众夷六十六国,渡平海北九十五国”,并于五世纪统一了日本列岛上的大部分地区。日本古代的统一方式与西方类似,都是简单地使用暴力,在其历史中很难发现任何凝聚共识,或者像大禹治水那样保护共同利益以统一国家的方式。 日本的国教是神道教,《古事传记》一书对日本的神作了注释:“不仅单称优秀者,善良者,有功者。凡凶恶者,奇怪者,极可怕者亦都称为神。”(换句话说,在这一教中没有善神与恶神之分)。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日本侵略中国时会对中国人犯下涛天的罪行了,因为他们在道德上只需向天皇负责。 2.日本的自然环境因素及其影响 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他6800多个小岛屿组成。且其中陆面积仅37.78万平方公里,而山地面积就占了总面积的70%,其中大多数为火山。更为恶劣的是,全球10%的地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贫乏的资源与其过于密集的人口以及频发的灾难使该国的忧患意识极其强烈,这种忧患意识可能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贫乏的资源迫使日本提高对资源的使用效率,而这也是日本技术领先的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则给了它强烈的对外扩张的动力,其具体表现是商业利益的全球化拓展和军事上的对外侵略。 3.日本古代的对外战争与交往 从日本的历史中的战争中可以发现,它(古代及近代日本)是一个崇尚强权的国家,在它的思想中往往只存在征服与被征服,甚至它的学习对象也必须是战胜它的国家。例如:公元660年,唐灭百济,为了恢复自己的朝贡国百济,日本出兵朝鲜,被唐朝和新罗联军在白江口击败。到了680年,天智天皇即位,他模仿唐朝建立了户籍管理制度,于670年制作了最早的全国性户籍而这也是他学习唐朝的开始,在这之后便有了我们熟知的日本遣使赴唐和鉴真东渡。1592年万历朝鲜战争爆发,丰臣秀吉为这次战争动员了23万人,声势浩大,却在平壤大败,此后朝明联军不到两个月,就把日军一路赶到釜山,朝鲜光复,丰臣上表求和。

浅谈中日关系

浅谈中日关系,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摘要:中日两国于1972年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从此,中日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多年来,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如对侵略历史的认识问题,台湾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等。其中如何认识侵略历史是中日关系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这几年,中日双方谋求把中日关系发展定位于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我们相信,只要双方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就一定能够开辟中日关系美好的未来。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浅谈我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关键字:中日关系、和平与发展、历史认识、历史问题 “以史为镜,可知兴衰”。中日关系的现状很大程度上与中日关系的历史相关。 在新旧世纪转换之际,对世界各国来说,最主要的问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的问题。没有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就谈不上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两国承担着维护和平和促进发展的重要责任。中日两国关系如何,不仅对中日两国至关重要,而且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局势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一、中日两国的历史关系 中日关系从东汉起就有外交关系,卑弥呼朝贡、倭王赞朝贡。公元646年——1868年日本开始了“唐化”全面学习我华夏文明先后13次派遣遣唐使,大量派遣留学生。从那时起,日本就开始效仿中国改革,学习中国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茶道……中日关系开始长时间友好的发展,直到元朝,忽必烈二度入侵日本,中日关系恶化。到明朝,两国关系更加恶化。日本倭寇入侵我国沿海地区,扰乱人民的生活。两国经历几次大大小小的战争,平壤战争、闲山岛海战、蔚山之战、露梁海战。清朝后,日本对中国侵略更加明显。1894年8月1日,日本对中国宣战,甲午战争正式开始。这次战争是由于日本用武力侵占朝鲜,并于7月偷袭中国海陆军而引起的。1895年4月17日,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等条约《马关条约》。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签署《辛丑条约》,日本也是该条约的主谋者。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日本既支持革命党也支持清王朝,图谋分裂中国。后来,日本又对中国提出《二十一条》。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东三省。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八年的艰苦抗战。侵华日军于1937年

中日关系论文

中日关系论文 08嵌入式卓清洪 080611143 摘要: 近几年来,当中日经贸关系渐趋佳境之际,双边的政治关系却进一步滑向冷淡的深渊,其间的反差逾来逾大,几乎到了如不对政治局面加以改善,经济关系也难以为继的地步。中日关系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相当多的国人谈起日本就咬牙切齿,愤愤不平。那么究竟是那方面的问题导致中日关系处成当下局面,我们又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呢?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浅谈我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关键字:人民关系历史合作日本现在发展问题 正文: 一、中日关系的现状 在整个中日关系中,经济合作占有中心地位,对于整个中日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现状看,中日两国互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之一。在贸易方面,日本已连续11年保持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对日本来说,中国也是位居前列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回顾战后以来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人们可以看到,经济合作推动了整个中日关系改善。在漫长的历史年代,贸易合作通过民间渠道不断得到加强,促进了政治和文化领域关系的发展,最终经过了长期积累得到了加强,促进了政治和文化领域关系的发展,并最终促成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70年代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后,在第一个关键时期,经济关系,尤其是其中的贸易往来都起到巨大作用,推动中日关系健康发展。即使在中日两国之间出现政治方面的交涉,甚至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时,经济合作也在不断发展,并且成为改善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但是两国经济关系的加深未必就提高了两国政府和国民之间的相互信赖度,事实证明,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只是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为其间还存有政治关系的"反弹力"。 二、中日关系的症结 1、两强并起。在亚洲,中日两国的综合国力都在上升过程中,是未来世界多极化格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日本迟早要成为政治大国,这与中国成为经济大国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中日两国在告别了"一强一弱"的时代后必须适应相互容忍和接受对方。要是彼此把对方看做是威胁自己的对手,试图联合其它力量牵制对方,那就势必会导致危险的对抗,从而危害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而如果认为对方是与自己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相互与促进的伙伴,就有可能构筑起新型的双边关系的格局,进而为亚太地区乃至于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中日经济关系正处于重大转折,即日本经济从占绝对优势正转变到相对优势。这一过渡将维持一个时期,两国间矛盾也就会不断地冒出来。日本的宽容度会相对地缩小,中国的应对能力还有限,这样,容易使矛盾不必要地激化。 三、在东亚经济合作中推动中日关系的进展 经过多年的冲突与合作的磨合,中日两国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不论世界怎么变化,无论对方怎么发展,不论彼此间愿不愿意,两国相邻的地理位置是改变不了的;作为亚洲大国,两国对亚洲和平与安全的巨大影响是改变不了的;两国在地区经济中的相互依存关系是改变不了的。正是这些无法改变的客观存在,使

浅谈当前中日关系

浅谈当前中日关系 摘要近几年来,当中日经贸关系渐趋佳境之际,双边的政治关系却进一步滑向冷淡的深渊,其间的反差逾来逾大,几乎到了如不对政治局面加以改善,经济关系也难以为继的地步。中日关系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相当多的国人谈起日本就咬牙切齿,愤愤不平。那么究竟是那方面的问题导致中日关系处成当下局面,我们又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呢?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浅谈我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关键字人民关系历史合作日本 一、中日关系的现状 在整个中日关系中,经济合作占有中心地位,对于整个中日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现状看,中日两国互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之一。在贸易方面,日本已连续11年保持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对日本来说,中国也是位居前列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回顾战后以来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人们可以看到,经济合作推动了整个中日关系改善。在漫长的历史年代,贸易合作通过民间渠道不断得到加强,促进了政治和文化领域关系的发展,最终经过了长期积累得到了加强,促进了政治和文化领域关系的发展,并最终促成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70年代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后,在第一个关键时期,经济关系,尤其是其中的贸易往来都起到巨大作用,推动中日关系健康发展。即使在中日两国之间出现政治方面的交涉,甚至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时,经济合作也在不断发展,并且成为改善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但是两国经济关系的加深未必就提高了两国政府和国民之间的相互信赖度,事实证明,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只是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为其间还存有政治关系的"反弹力"。 二、中日关系的症结 在亚洲,中日两国的综合国力都在上升过程中,是未来世界多极化格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日本迟早要成为政治大国,这与中国成为经济大国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中日两国在告别了"一强一弱"的时代后必须适应相互容忍和接受对

中日关系现状及发展

中日关系现状及发展 中日关系现状及发展 编者按: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并非一帆风顺。近日,《光明日报》编辑部邀请五位学者就中日关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推动两国关系继续向前发展等问题进行座谈,现将他们各自的看法摘登如下: 记者:朱镕基总理将于10月12日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请谈一谈此次访问的现实意义与深远影响。 高洪(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政治室主任):朱镕基总理此次出访是继1998年11月江泽民主席访问日本之后,中国领导人对日本进行的又一次重要国事访问。近两年来,中日关系在总体状况良好的大前提下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次访问将进一步调整和强化两国关系并使之向前发展,因而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在经济环境不断变化发展的今天,中日分别作为亚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双边互补性不言而喻。进入21世纪,我国的发展战略将是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十五”期间我国中西部开发将正式启动;而日本经过十年左右的经济萧条终于走出谷底,正在努力走上自律性经济复苏轨道,因而也需要在中国市场上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这一切使中日之间的经济、科技合作走向新高度、跨上新台阶成为可能,人们期待着两国关系尽快得到实质性发展。 较之中日经济合作的光明前景,两国政治关系面临着如何增加相互信任、寻求共同战略利益等一系列课题。面对中国在经济上迅速崛起,日本既希望看到中国的稳定,同时也担心中国压倒自己取得“地区的主导权”。甚至有极少数抱着冷战思维、坚持以邻为壑的日本政治势力公开把中国视为日本的对手,蓄意制造子虚乌有的“来自中国的威胁”,别有用心地丑化中国,明里暗里为台独势力打气,企图以此削弱中国。少数日本右翼政治势力的活动,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和警惕。如果不能及时匡正被别有用心的日本右派歪曲了的中国形象,敌视中国的思潮的蔓延终将妨碍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因此,中国领导人与日本朝野政治家及各界人士的广泛接触,将有助于切实增进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了解,为两国关系在正确认识历史的前提下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记者:当前中日关系的基本特点与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020超星大学生网课《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章节测试答案

2020大学生网课《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章节测试答案 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一) 1【单选题】50年代时,北京大学的历史系是几年制教学?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王晓秋认为近代对中国关系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哪个国家?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我的答案:A 3【单选题】鸦片战争是在哪一年发生的? A、1840年 B、1846年 C、1940年 D、1946年 我的答案:A 4【单选题】光绪帝维新变法的教科书 A、A《日本国志》 B、B《劝学篇》 C、C《日本变政考》 D、D《康南海自编年谱》 我的答案:C 5【判断题】两国关系恶化的年代宫崎滔天支持了孙中山的革命 我的答案:√ 6【判断题】中国的世界史应该放在世界的角度来考察,这是拓宽研究视角的主要视角。 我的答案:√ 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二) 1【单选题】《近代中国人日本观的变迁》是谁的著作? A、王晓秋 B、康有为 C、黄遵宪 D、李大钊 我的答案:A 2【单选题】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认识及其中国观的转折时期 A、A室町时代 B、B幕末和明治初年 C、C大正时期 D、D战国时代

我的答案:B 3【单选题】最早去日本交流的文人 A、A魏源 B、B罗森 C、C黄遵宪 D、D李鸿章 我的答案:B 4【单选题】“千岁丸”访华的日本人不包括() A、高杉晋作 B、中牟田仓之助 C、伊藤博文 D、日比野辉宽 我的答案:C 5【单选题】“千岁丸”访问上海的时间是() A、1840年 B、1842年 C、1860年 D、1862年 我的答案:D 6【单选题】日本访华旅行记《观光游记》的作者 A、A川端康成 B、B佐久间象山 C、C冈千仞 D、D吉野作造 我的答案:C 7【单选题】《海国图志》的作者是() A、林则徐 B、魏源 C、黄遵宪 D、洪秀全 我的答案:B 8【判断题】中国最早去日本的文人是罗森。 我的答案:√ 9【判断题】《海国图志》对近代日本维新思想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我的答案:√得分:8.7分 10【判断题】通过史料研究可以看出,近代日本对中国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我的答案:√ 11【判断题】日本民间作家以太平天国为题材写作的军谈小说是《云南新话》我的答案:√ 12【判断题】近代日本第一艘官方的访华贸易船是“千岁贡” 我的答案:× 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三) 1【单选题】《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的作者是谁? A、王芸生

南开19春学期(1503、1509、1603、1609、1703)《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尔雅)》在线作业2答案

南开19春学期(1503、1509、1603、1609、1703)《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尔雅)》在线作业-2 4、D 一、单选题共35题,70分 1、《考察东瀛农工记》的作者是 A刘学洵 B潘学祖 C李宗棠 D黄璟 本题选择是:? 2、以下属于长州藩的藩士是() A高杉晋作 B中牟田仓之助 C纳富介次郎 D日比野辉宽 本题选择是:? 3、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成立。 A日本 B中国 C法国 D英国 本题选择是:? 4、《东瀛诗选》的作者是() A黄遵宪 B董其昌 C委员 D俞樾 本题选择是:? 5、《游清五录》不包括 A航海日录 B上海淹留日录 C外情探索录 D东夷行录 本题选择是:? 6、提出“海防之要,在炮与舰,而炮最居首”的是 A魏源 B佐久间象山 C山县有朋 D福泽谕吉 本题选择是:? 7、《海国图志》有几个版本? A2 B3 C4

D5 本题选择是:? 8、光绪帝维新变法的教科书是 A《日本国志》 B《劝学篇》 C《日本变政考》 D《康南海自编年谱》 本题选择是:? 9、《二十一条》提出的时间是() A1915年 B1911年 C1921年 D1931年 本题选择是:? 10、打开日本大门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荷兰 D法国 本题选择是:? 11、德川齐昭的()藩主 A肥前藩 B水户藩 C萨摩藩 D土佐藩 本题选择是:? 12、《日本近事记》的作者是() A林则徐 B魏源 C黄遵宪 D陈其元 本题选择是:? 13、“千岁丸”上有()位翻译。 A6 B7 C8 D9 本题选择是:? 14、日本明治维新中奉还版籍是哪一年A19871年 B1898年 C1869年 D1970年 本题选择是:?

近代中日关系史

《近代中日关系史》讲授提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近代中日关系史 英文名称: 学分:2 周学时:2 任课教师: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课程基本内容: 一、导言 1、研究近代中日关系史的意义 2、近代中日关系史的特点 3、基本研究史料 二、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与日本 1、中日关系源远流长 2、《中日修好条规》的签订 3、中日关于台湾与琉球问题的交涉 三、中日两国关系之逆转 1、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对华态度之转变 2、两国经济关系之演变 3、中国人开始向日本人学习 四、民国初年之两国关系 1、日本对中国革命者的态度 2、孙中山对日态度的转变 3、五四以前日本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五、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中日关系 1、日本对中国军阀的控制与扶植 2、日本与五四运动 3、中国内乱与日本侵华新策略 六、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的两国关系 1、九一八事变的前因后果 2、国民党的妥协外交与日本的步步进逼 3、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4、日本的以华制华战略 5、日本投降与善后处理 七、战后中日关系的缓慢恢复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两国交往

2、中日交往中的逆流 3、进入半官半民交往的新阶段 八、中日友好新篇章 1、中日邦交正常化 2、《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后的两国关系 3、中日关系的新课题与远景展望 教学方式: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考核方式:日常作业及期末论文 参考资料: 1、《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1-8册) 王芸生编著三联书店出版 2、《近五十年来中国与日本》(1932—1982)若干册 张蓬舟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3、《中日关系史纲》 杨考臣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4、《中日关系史》(卷一) 张声振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5、《近代中日关系史》 (台)林明德著三民书局印行出版 6、《侵略与自卫——全面抗战时的中日关系》 曹振威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7、《日中友好运动史》 (日)日中友协中央本部编商务印书馆出版8、《日本侵华七十年史》 北京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社科出版社出版9、《当代中日关系史》 吴学文等著时事出版社出版 10《近代中日关系研究》 王晓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附一】《中日关系全书》 关捷等主编辽海出版社1999年版 【附二】《中国的中日关系研究》 李玉等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