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20世纪中国的交通变迁

最新20世纪中国的交通变迁

最新20世纪中国的交通变迁
最新20世纪中国的交通变迁

20世纪里,中国处于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商社会转型时期,交通的1

现代化对于这一社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民族的传承性、中国社会经济发展2

的不平衡性、西方工业革命浪潮的波及,甚至是外国侵略者的侵略和压迫等各种3

共同因素,中国的交通,因时、因地、因人,在“繁荣共存”中不断“新陈代谢”4

着。以鸦片战争为转折点,中国被迫放弃了“闭关自守”的政策,开始受到西方物5

质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影响.工业革命后出现的近代交通工具传入中国;铁路、公6

路等近代交通设施不断兴建提供了物质基础;近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7

命等运动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近代交通工具不断进步反过来又促进近代8

经济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人们的视野和思想观念不断9

开放。

10

11

1、陆路交通

在繁华都市,知名品牌桥车会不经意间从人们身边招摇而过,出租车招12

手即停,公交车随处可见,私家车的数量更是以惊人的速度与日俱增。面对13

来回穿梭、应接不暇的交通工具,回首历史,是否会不禁感叹。

14

据严昌洪在《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中描写:

15

清末民国时期的整个中国,就是这样一个交通工具的博览会,在新式交16

通工具奔驰于大地、航行于江河、飞行于天空的同时,有更多古老的交通工17

具仍在城乡水陆交通线上通行。

18

这说明了传统交通工具在清末民国时期仍然通行着,由于民俗的传承性、中19

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等各种共同因素,新老交通并存,在各地农村,特别20

是贫困山区,道路不修,交通不便,阻碍了新式交通工具的使用,但中国的交通,21

因时、因地、因人,在“繁荣共存”中不断“新陈代谢”着。我国近代交通工具22

的演变,最集中最领先的是在上海。上海交通的演变是中国交通演变的一个缩影,23

我们以上海为例来探讨一下交通的演变。

24

上海开埠前后,盛行的交通工具就是独轮车和轿子,这两种是中国传统的交25

通工具,为中国所特有,似乎离现代化都市还很远。独轮车,又称小车、手推车、26

江北车,原先用来载货,中心偏高,不易掌握。租界开辟后,周围相继建成一些27

工厂,男女工都有。一些女工为了去较远的纺织厂上班,往往相约合坐独轮车前28

往,并且渐成风气。从当时的照片看,一辆车上约有八九人,分坐两边。由于收29

费低廉,一般贫民苦力均乐以独轮车代步或运物。但是好景不长,人力车兴起后,30

因其车速快于独轮车,而且乘坐舒适惬意,独轮车逐渐没落,仍旧以载货为主要31

功能。当时的官吏、商人与小康市民,大概认为有损面子,是决不肯坐独轮车。

32

他们出出入入均乘坐轿子。轿子是一种靠人扛、而行,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曾33

在东西方各国广泛流行,在我国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34

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马路上,是各种交通工具最为混杂的年代,“每天35

要通过各式各样的车辆——汽车、卡车、电车、马车、自行车、人力车、独轮推36

车、手推车…….以及成千上万的行人”。新与旧、快与慢,并驾齐驱。当时人力37

车的数量最多,1909年上海发放了8471辆人力车的牌照,“成为上海客运主要38

工具之一”。人力车是日本的舶来品,故又称东洋车。1874年,一个叫米拉的法39

国人,从日本引入。为求醒目,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又名黄包车。当年的许多40

商界和文化界人士,最喜欢乘坐黄包车,常常包租一辆供其使用,或为家人使用41

留在20世纪20至30年代,它的数量远超过汽车,达到五六万辆之多。1908年42

3月5日,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通车营业,意味着上海现代公共交通工43

具的起步。无轨电车则开通与1914年,为上海首创,他处没有,被当时报刊称44

之为“上海唯一之新发明”。1934年,上海又出现双层公共汽车,还有双层码头、45

双层轮渡,被称为上海“双层交通工具”。汽车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到1912 46

年,上海汽车已有1400辆。全国各地汽车亦逐渐增多。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47

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解放牌”载重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铁路交48

通和机车制造,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列车——磁悬浮列49

车。我国最早的铁路——淞沪铁路。光绪二年(1876)淞沪铁路通车,中国人就50

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胥铁51

路。辛亥革命前,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新中国成立后,在“一五”

52

期间建成了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铁路——宝成铁路;“二五”期间,又建成了53

甘肃兰州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铁路——兰新铁路;到“九五”期末,京九铁路全线54

通车。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2006年7月1日青藏55

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

56

57

2、水陆交通

中国是一个江河湖泊众多的国度。尤其南方更是湖泊成群,水网密布,58

顺河设街,邻水建房,依水成市,这种自然条件,便使舟楫成为主要的交通59

工具。近代中国水路交通,除传统的各类舟楫外,轮船也开始出现和使用。

60

中国造船的历史虽然悠久,但是16世纪以后,航海和造船的技术已经渐61

渐落后于西方。中国人最先看的西方近代交通工具是漂洋过海到东方来的轮62

船,这是一种以蒸汽为动力的交通工具。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人在中国设立63

轮船公司,侵占我国航运权益。受其刺激,中国人也办起了轮船招商局,19 64

世纪70年代初,李鸿章创办上海轮创招商局,它是最早近代航运企业,首次65

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渐渐地轮船取代木帆船成为中国水上交通的主要工具。

66

轮船的通行使木船运输市场萎缩,许多船民事业该行,幸存者为弥补其驶行67

迟缓的缺陷,往往以小轮船曳之驶行,有的一艘小火轮拖带一只木船,有的68

一艘轮船拖带好几只木船,成一船队。20世纪90年代,随着公路、铁路和69

航空业的发展,水路逐渐萎缩,有的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

70

71

3、航空交通

民国初年,飞机用作民用交通工具提上了当局的议事日程。北洋政府建72

立民航管理机构——航空署,于1920年前后开辟了京津等两三条航线,但营73

运很不正常,最后无形停顿。1928年后,南京国民政府先后创办了中国航空74

公司(简称中航)、欧亚航空公司(后改组为中央航空公司,简称央航),西75

南五省当局联合开办了西南航空公司。乘坐这些公司飞机的除了外国人外,76

国内主要是政府官员、工商界人士,普通民众极少,更多的是货运。因此,77

飞机对中国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远逊于火车、轮船。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78

架飞机。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79

开序幕。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

80

81

4、交通变迁的总体特点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适应、渐变的过程,而在这82

个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可分析的众多特点。

83

84

1、同时性

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85

一定程度的发展。

86

87

2、地域性

交通变迁因地而异并不同步,南方多水路相应的可以发展水路交通,88

北方多旱路当然以陆路交通为主;还有地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各地89

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道路不修,交通不便,阻碍了新式交通工具的使90

用。

91

92

3、阶级性

有些交通工具是属于大众的,有些交通工具注定是属于少数人的。例93

如,用人抬行的轿子,主要是贵族官僚等上层阶级的享受工具,一般平民,94

只是婚嫁丧葬时才用它;开始乘坐飞机的除了外国人外,国内主要是政府95

官员、工商界人士、普通民众极少;20世纪30年代小汽车盛行时,西式96

马车则变成阔人不要做,穷人坐不起的东西了

97

4、其它

98

传统的交通工具在清末民国年间大量存在并仍在发挥重要作用,说明99

中国交通事业发展之缓慢和社会生活变化之迟钝;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100

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101

102

5交通变迁的积极影响

103

以传统交通路线的衰落为代价,近代交通路线迅速繁荣起来。铁路沿线地区104

因交通的便利,原来沉睡在山岗的地下资源得以开发,近代工矿业应运而生,大105

江小河沿岸城镇工商业之繁荣也得益于轮船、火车的水陆转运。交通近代化促进106

了工商业的发展。

107

短途交通线,促进城市格局的变迁和商业的繁荣。城市发展重心由旧城周围108

及河流沿岸向电车沿线转移,改变了传统城市的空间模式。

109

跨地区建立起来的较大范围的区域交通网络使城乡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国内110

外市场对农副产品和工业原料需求量的增长,使靠近近代交通线的农村副产品商111

品化的程度提高,同时进口洋货和国产工业品通过这种交通网大量销往农村,这112

些都加速了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过程。近代交通网络把中国广大农民与世界市场113

联系起来,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内向型经济迈开了超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脚步。区域114

交通网络在促进地区间商品流通,经济交流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115

城市一般在交通比较发达的地区崛起,清末在近代交通线上出现了不少新的116

城镇。如,石家庄因正太与京汉两路交汇,郑县(今郑州)因京汉、汴洛两线交117

汇而成集镇,民国时期分别发展为华北和中原重要经济中心。

118

交通近代化还引起了社会的开化和风尚的转移。几千年来沿袭不变得“男女119

授受不亲”的陈腐观念,在马车、电车、汽车兴起以后开始崩溃。

120

121

在我看来,有一句口号喊得好“要想富,先修路”,沿着我国交通发展的足122

迹,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中国的发展历程,交通四通八达,国家繁荣富强。交123

通的发展不仅仅的只表现在交通的发展上,他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的进124

步,经济的发展,观念的改变,与人民的幸福息息相关。

125

126

参考文献

127

1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人民出版社,2017年2月第一128

129

2乔志强:《中国近代社会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30

古代礼仪的现代意义

古代礼仪的现代意义 礼仪,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统治工具,上至政治制度、法律思想,下至贫民百姓的吃饭穿衣,无不在礼仪的规范与约束之下,可以说中国古代社会就是一个礼仪社会。下面由给大家整理了古代礼仪的现代意义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古代礼仪的现代意义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源远流长的中国 传统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传统礼仪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存在着一些封建性、宗法性、专制性和保守性的因素,但我们仍不能忽视传统礼仪发挥的不可磨灭的作用。它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代表着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在塑造完美人格、协调社会矛盾、安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有助于综合国力的提升。 礼仪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我们在评价一个国家时,通常是从这个国家国民的言行举止、文明习惯所体现的公民素质与精神面貌人手。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在于其国民素质的提高,我国要跻身世界之强,一定要提

高全体国民素质。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讲,礼仪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文化特色和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我国清末思想家龚自珍在《古史钩沉论二》中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龚自珍的这一思想被后人引申为: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同时,传统礼仪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改革开放虽然使我们在经济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相比之下我们的人文素质教育却在下降。国民在公共生活及私人生活领域的礼仪教养的缺乏,已严重造成国民形象的危机。因此,学习传统礼仪,弘扬传统文化,已成为当务之急。 第二,促进社会更加和谐。 孔子指出,礼之用,和为贵。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这点出了“礼”的社会历史价值,即社会和谐之本。“礼”是人际交往的行为准则,在古代,它作为一种法度,严格维护着社会的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礼仪文化的教育,一个具有良好秩序及人际和谐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具有良好礼仪修养的社会。目前社会中,我们的国民礼仪修养不够,不知礼、不守礼和不文明的行为普遍存在,比如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大声喧哗,乱扔垃圾,乱穿马路,横行逆行,不按顺序排队上车,乱抢座,不让座,出口脏话,社交场合不会用敬语雅语等等行为,这与我们构建和谐的人文社会极不协调,其原因就在于中华传统礼仪文明的失落以及礼仪教育的缺失。 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汲取传统礼仪中合理的、有益的因素,

改革开放36年交通工具的变迁社会调查报告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社会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36年交通工具的变迁 ——常熟市区调查报告 1978年12月,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3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会议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1978 年12月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为了基本了解常熟市区交通工具的变迁状况以及对此的有关想法,我针对性地设计并发放了150份调查问卷。 我的调查活动步骤如下: 1、设计调查问卷 2、把问卷分发给市区的居民,主要在社区。 3、统计调查问卷 4、阐释调查结果 5、分析原因,提出个人想法与建议 6、写调查报告 7、提交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36年交通工具的变迁 ——常熟市区调查报告 一、改革现状 改革开放36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物质上都有了较大的飞跃。街道上国外的品牌店,马路上原装的汽车,超市里琳琅满目的进口商品,无不透露着改革开放的气息。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人们对于吃也是越来越讲究,现在是要吃的健康吃的放心,而在改革开放之前,人们只是能希望吃饱穿暖过好日子,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是很低的。而随着人们经济能力的提升,对于生活的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旅游、养生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可以说,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常熟交通的变化就能推及改革开放36年来的变化了。 二、选题缘由 最早选题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堵车”。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常熟人,记得小时候最兴奋的事就是坐在爸爸的自行车上跟着他到处去玩耍,可是很奇怪的是,现在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了,一到节假日包括市里的路上都是满满的私家车,虽然“公益自行车”项目在常熟得到了很好的实践,但很显然自行车的分布范围还不是特别广泛,并且大多数人都仍然会选择私家车出行,因为保证了速度,又为自己的出行留有了余地。我们宿舍一个舍友上个假期回家,结果在学校外面一点点的路上堵了很长时间,让她很是烦闷。我想,这和我多年前认识的常熟已经大相径庭了,而且路上也多了许多电瓶车之类的新型交通工具,所以就特别挑了这个题目,来研究一下改革开放36年以来常熟的交通工具变迁。 三、数据分析与感悟 自改革开放起,人们的生活就在不断提高。三四年的时间,常熟市区包括的自行车就多起来了,但主要还是旧自行车。从“改革开放初期(70年代)你或身边大多数人使用的交通工具是?”这个问题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自行车可以说是那个时期人们日常生活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了,几乎有18%的人都选择了自行车,而另外58%的人几乎都没有交通工具。那时候农村女孩结婚,几大件就包括了自行车。父亲对我说,他小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那时候自行车是个稀罕物,要是能骑在街上可帅气了。父亲的愿望终究还是实现

古代结婚礼仪

古代结婚礼仪 古代结婚礼仪 一、古代婚礼基本流程: 主要分为婚前礼和正婚礼。 婚前礼: 1. 说媒 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结丝罗”,“谐秦晋”,“结连理”,“通二姓之好”。这种说合,就叫“说媒”。建国之后,“说媒”曾改称为“做介绍”,做这种说合工作的人,被人们雅称为“月老”,俗称为“媒人”,后来改称为“介绍人”。媒人还被称为“红娘”。 2. 看亲 古代女子往往“生在深闺人未识,是妍是媸无人知晓”。经媒人说合后,男方往往提出看一看的要求。这种由男方在媒人的副食下到女家作初次访问的,称之为“看亲”。雅称“相亲”。 3.过礼 “看亲”、“看当’、之后,要履行订婚手续,俗称“过礼”。“过礼”的第一步合八字,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认为是对儿女的婚事负责,往往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好在现代人多半不相信这一套了,所以即使交换红帖,往往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有的甚至连换帖的形式都免了。“换帖”、“合八字”之后,媒人要选个好日子,带男方去“过礼”订婚。“过礼”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动者(无论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笔重礼,礼物至少要包括猪肘子一个,酒一对,鸡鸭各一,给对方父母的衣料各一套。鞋袜各一双,包封一个,给姑娘的东西若干。包封里封多少钱、给姑娘一些什订婚礼物,一般都在事先由媒人同双方分别协商好,不能由男方(或女方)给多少算多少。当然,男方或女方父母也应该尽量替对方着想,力求节俭一些。 正婚礼: 中国古代讲究三书六礼 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媒,谓之纳采,今称“提亲”。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曰时辰,以1、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安床:择定良辰吉日,在婚礼前数天由好命佬将新床搬至适当位置。然后,在婚礼之前,再由好命婆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撒上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观后感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观后感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华民族的历史掀开第一页的时候,礼仪就伴随着人的活动,伴随着原始宗教而产生了。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在现代社会,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国的礼仪流淌着中国千年文化的血液,更加的熠熠生辉。我们新一代的大学生更应该传承与发扬中国传承五千年的礼仪文明。 看了清华大学历史系彭林教授的《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的公开课后,感觉获益良多。总共19集的公开课暂时我还没有看完,但是已经收获很多。尤其是分三集讲的《童蒙养正培根固本》,彭林教授讲到,这个东西是三四岁的小孩子学的,现在你们到了大学阶段了,需要补课。听到这话,想到自己的一些行为,确实感觉挺羞愧的,我们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忙于学习,对于传统的礼仪文化接触很少,待人接物方面有很大的不足。就从这三集给三四岁小孩子讲的课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明白了很多以前自己做的不对的地方。 里边讲到《弟子规》,总叙中写道,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由此可见,古人认为学有本末,力行为先,即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等德目不是平行关系,而是本末关系。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属于做人的本分,是为学的第一要义。然后是约束言行,谨言慎行,为人诚信。简单的说就是先做人,在做事。联想到现如今各种各样的高科技犯罪,才能理解这种说法的重要意义。品德不好,能力越大,往往对社会的危害越大。就比如说复旦大学在读研究生的投毒案,清华大学的铊投毒案等高校案件,不得不令人感叹,这血淋淋的教训,不得不引起我们当代大学生对先做人在做事的沉思。而做人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孝。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能善待,他又能善待谁呢?弟子规中讲到,入则孝,出则悌。里面要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就是说父母叫

从交通变化看社会变迁 【研究性学习论文】

从交通变化看社会变迁 在由反反复复变化的社会,每一天都好像万花筒一样变出许多的花样,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现如今的我们奔小康,过上好日子,忽然发现我们身边的小细节都在发生历史性的演变,您发现了吗?比如说交通工具,于是按捺不住的我们便选择了这个课题进行小小的研究。 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在这波澜壮阔的30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领人们走上了致富路。30年前,大家总是这样描述当时的交通状况:“开门就是坡(山),抬头就是坡,迈步就是坡,啥时有大路,修到咱这坡?”30年后,条条宽敞的公路、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让大家不再为出行难,为农产品运不出山而发愁了。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交通大发展的30年。本专题将从公路、航空、水运等方面展示交通30年的蜕变。交通运输是联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纽带,是沟通城乡,联系各地区以至国内外的重要环节,是国民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的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左右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布局。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没有现代化的交通设施和管理手段,就难以卓有成效地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的经济建设。同时,快捷方便的交通在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也占有突出地位,一地区的交通状况直接提高或降低工作的效率。城市是交通网络上的枢纽,城市交通的滞塞与通畅,不仅左右着城市的发展状况,而且对于地区甚至全国的经济、政

治、文化活动的运转,都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1.建国初期——小骡拉车跑得欢 当时的交通已经开始有些步入“轨道”,可是会发现当时的交通工具是有牲畜拉车,类如骡车、马车、牛车……但这些所谓的交通工具可能是在当时不错的了,据了解当时的这些交通工具也需要“行车驾照”,可见当时的交通工具还是不怎么发达的。 2.70年代——人力踏车满街跑 在70年代,自行车看来已经很普遍了,街头车流很多,摩托车、汽车……也都陆续出现了,这说明从70年代开始我国的交通工具已经有所进步,像这些“洋货”在大马路上开始成为平常事,这说明中国的交通已经开始迈向新的曙光,迎接新的开始。 3.90年代——铁轨连通你我他 90年代,火车之类的新交通工具也逐渐在我国遍地开花,从建国到70年代来看,90年代的交通已经相对算比较先进了,这也同样说明中国的交通发展前途是无限的,在90年代的人们生活也慢慢步入轨道,这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也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4.现如今条条道路通罗马。 随着经济交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交通工具的选择已不再局限与快捷方便,而更多的是关注于其环保实用的部分,对出行工具选择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的交通工具也逐渐向清洁性发展。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对我国近三十年来的交通工具的发展有了深刻的了解,从交通工具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不难看出社会经

中国民生变迁调查报告

以一衣而知中国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服装专题 通过生活方式的变迁,特别是服饰与文化的变迁。我们可以认识民族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的发展历程。 诸如穿鞋戴帽,本是纯粹的个人生活行为,但在近代中国引起轩然大波,成为一代先辈思想启蒙的先声,生活方式国际化的滥觞。 鸦片战争后人们痛感到国家的积弱是由于民智不开,欲启民智,必先革除恶风陋习对人民的禁锢,其中尤以吸鸦片、裹足成为摧残民体,有辱国格的两大公害。先进的知识分子莫不对此口诛笔伐。如果说禁烟是对少数人不良嗜好的整治,反对裹足却要变更上千年的陈规旧习,波及千家万户。19世纪末兴起男子剪辫子的风潮,成为维新运动和民族革命的动员号召。 反对女子裹足和男子留辫子,必然推动鞋帽服饰的改革。早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认为女子裹足,不能劳动;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宽衣博带,长裾雅步,不便于万国竞争的时代,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便于“与欧美同俗”,这就把变衣冠作为学习西方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开启民智的意义。剪辫子与留辫子,从上到下分成两大派。主留的固然有上层的冥顽派,而下层民众尤其是闭塞的农村反剪的势力更大,辫子尽管不是汉族的装束,但已通行了几百年,由长期生活积淀形成的心理习惯已经积重难返。有的为失去辫子哭泣的、骂娘的、呼妈的形形色色,有的自发组织保辫会进行抗议,甚至发生罢市。主剪的更把这一行动视为支持革命的召唤,到辛亥革命前夕形成高潮,人们欢欣鼓舞地选吉日,拜祖宗,放爆竹,剪辫子。有的地方“辫子”还成为一句骂人话,要说一句“你这人真是辫子! ”如同被骂“不是东西”。对辫子的态度,是非荣辱的两极对立和迅速转化,极为敏感地反映了在革命风潮中社会风尚的起伏激荡。 断发易服是在反封建思想指导下的风俗改良,不同于历代改元易服之举,历史上的变衣冠所变的形制,不变的是伦理性和等级性,民国初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髦和燕尾服作大礼服,是对封建服式等级制的彻底否定。孙中山还提出“适於卫生,便於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⑺作为改良服饰的指导思想,这一与现代文明接轨的服装观念在中国的实施,使得人人须臾不可离身的服装,彻底摆脱封建伦理的规范,向着实用、经济、卫生、美观的方向发展,这是服装史上的重要转折。 在服装变化中,穿洋装是一大时尚,这不能简单地归于崇洋的倾向。民主制的确立激励了人们对西方民主社会的向往,人们醉心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认为由这种思想建立的生活方式代表社会的前进方向,洋装是文明的的象征,受到人们的喜爱。社会实践的结果是,洋装在中国的流行,并未取代中国服装,而是促进了中国服装的改良。中山装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它以西服为模本,改大翻领为立领,四个贴口袋,五个扣,去掉腰带。女性服装一改宽大直筒式的满装,依照西方的人体曲线美加以剪裁,演变成今日的旗袍。这都是沿用西式服装的审美和价值观念,结合中国传统的某些形制而创作的新服式,可谓西体中用最成功之作。穿什么,不穿什么是个人行为,一些先进的思想家们都把个人安排生活的自由视为个体自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力。个性解放的呼声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人们的生活欲望,在穿着打扮上追新求异,合理的,不合理的浪急潮涌。西装革履,长袍马褂,坦胸露背,长靠短打,新旧土洋,千奇百怪,真正开开始了服装自由穿着的时代。在剧烈的社会变迁中,服装的变化得风气之先,敏感地表现了文化气候的走向。 从社会、思想和文化变迁的角度看服装的变化,那服装就成为考察社会文化变迁的窗口。所以一部优秀的社会生活史必定是社会文化史;一部优秀的社会文化史必然要对社会生活作

古代礼仪与现代礼仪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古代礼仪与现代礼仪 篇一:论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 论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 摘要: “礼”和“仪”这两个概念有所区别,“礼”是内在的,“仪”是外在的。“礼”要通过“仪”来体现,“仪”是来表达“礼”的。 我国传统礼仪是古老文明的标志,伴随着现代文明进步与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渐渐地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以及人们的生活变化中,我国的传统礼仪发展成了现在的现代礼仪。我们是应该享受现代文明进步的同时,抛弃现代人浮躁的心理,保留祖先的传统美德,以促进社会文明的和谐发展;还是继续学习西方文明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来改变现在国人的一些不良习惯与思想,发展普遍的现代礼仪。到底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我们应该如何抉择,我想这是每一个过人都应该好好去思考的问题,这关系到我们国家在文明建设中的发展方向。

关键字:传统礼仪、现代礼仪、传承、抉择、发展。 一、传统礼仪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古国,一个礼仪之帮。礼,在我国的社会交往中历来就成为一种文明的标志,一种身份的象征。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从一个家庭到整个国家,我们所有的行为准则都是由“礼”来笼罩的。我们中国幅员如此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地的风俗差别非常之大。西方人是以风俗来划分国家的,如果按照西方人的观点,这么大的差别,就是不同国家了。可是在中国,不(:古代礼仪与现代礼仪)管你的风俗有多么不同、方言有多大的差别,但是在“礼”这个层面上都是认同的。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行为准则。所以,要了解中国文化,就非要了解“礼”不可。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传统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众多优秀的传统美德。它们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原动力,也是构成我们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意识,不断为我们的中国心输送着养分。一个优秀民族,由于种种原因,哪怕物质上再贫乏,甚至遭人欺凌、压迫,但只要民族的精神意识不死,即便发展道路如何的曲折,但终有一天可以实现中兴。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近代的深重灾难中没有屈服并重新走上强国之路,一个重要原因

从交通变化看社会变迁

从交通变化看社会变迁 开题报告 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在这波澜壮阔的30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领人们走上了致富路。30年前,大家总是这样描述当时的交通状况:“开门就是坡(山),抬头就是坡,迈步就是坡,啥时有大路,修到咱这坡?”年后,条条宽敞的公 路、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让大家不再为出行难,为农产品运不出山而发愁了。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交通大发展的30年。本专题将从公路、航空、水运等方面展示交通30年的蜕变。交通运输是联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纽带,是沟通城乡,联系各地区以至国内外的重要环节,是国民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的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左右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布局。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没有现代化的交通设施和管理手段,就难以卓有成效地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的经济建设。 同时,快捷方便的 交通在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也占有突出地位,一地区的交通状况直接提高或降低工作的效率。城市是交通网络上的枢纽,城市交通的滞塞与通畅,不仅左右着城市的发展状况,而且对于地区甚至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运转,都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1 ?建国初期一一小骡拉车跑得欢 当时的交通已经开始有些步入“轨道”,可是会发现当时的交通工具是有牲畜拉车,类如骡车、马车、牛车……但这些所谓的交通工具可能是在当时不错的了,据了解当时的这些交通工具也需要“行车驾照”,可见当时的交通工具还是不怎 么发达的。 2 . 70年代一一人力踏车满街跑 在70年代,自行车看来已经很普遍了,街头车流很多,摩托车、汽车……也都陆续出现了,

从赠答礼仪看中日两国社会交际文化的相异性

摘要:赠答礼仪是社会交往过程中民族心理的一种映射,。礼物的包装是赠答礼仪外在的一种表现形式,本文通过了解和分析中日两国礼物内容及包装的不同侧重点,进而剖析中日两国人民在赠答礼仪中所体现出的社交心理:中国人注重“人情”,日本人则注重“义理”。 关键字:赠答;中日;交际;相异 所谓的“赠答”,即互相赠送礼物。在当今人类社会中,人们通过相互赠送礼品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好感与敬意,用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协调与周围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赠答习惯不仅具有了强化集团内部家人、亲戚、近邻之间关系,同时还具备加强地域共同体的意识,维持集体内部秩序的作用。因此“赠送礼物”已经成为人与人交往的“润滑剂”。在当今人类社会中,赠送礼物作为一种交流的媒介,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文化现象,并且逐渐成为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日常交往时必不可少的一种交流方式。 纵观古今中外,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某个时期,在人与人日常的接触过程中,小到走亲访友,大到两国邦交,总避免不了要通过相互赠送礼物来表达彼此之间的好感与敬意。因此,一个民族的“赠答礼仪”文化可以很好地体现出该民族在交际过程中特有的社交心理与意识。不同的民族由于不同的文化特征,赠送礼物的内容、形式不尽相同。本文正是通过对中日两国赠送礼物过程中的侧重点进行考察,进而分析其背后所隐藏的两国国民社交心理的异同:在日本,人们出于“义理”的原因,相对于所送礼物的内容更注重礼物的外在包装;而在中国,人们则出于“人情”方面的原因,更多地考虑所送礼物的内容,通过送礼来维系人们之间的感情。 一、日本的赠答礼仪 1、日本“赠答礼仪”的历史变迁 在日本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赠答礼仪的内涵及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人们在节日时赠送礼物,在亲人朋友结婚、升职、乔迁之时也会赠送礼物,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元”和“岁暮”,其形式及内容的变化印证了日本赠答礼仪的历史变迁。 中元节是每年7月15日,又称为“中元御礼”或“仲夏御礼”。年过一半的“中元”,被认为是可以把善恶区别开来、原谅人们所犯过的罪过,并用来祭祀神灵的日子。“中元节”由中国传到日本以后,与“盂兰盆节”结合在一起。到了江户时代,祭祀结束后,人们把祭祀给祖先的供品分给亲戚、近邻与朋友,以达到“人神共食”的目的。然而,随着日本社会的发展,“中元节”赠答行为中的“共食意识”已经逐渐淡漠。十五世纪以后,“中元节”已不再仅用于祭祀祖先和神灵,同时也开始出现了为了为健在的父母祈福消灾,把鱼类等作为礼物赠送给父母的习俗。发展至今,现在的“中元御礼”主要是下级向上级、晚辈向长辈、孩子向父母赠送礼物,用意在于感谢他们平日里对自己的恩惠和照顾。“岁暮”则是在年末,从12月份开始。以前也曾经作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日,常常赠送祭祀品给除夕未能回家的人。现在人们常在这个时候来表示彼此之间的感谢之情,主要是上级送下级,长辈送晚辈,家长送孩子等。 2、日本赠答礼物的包装特点及其社会文化因素 日本人在赠答礼仪中,“相对于礼物本身的内容更注重礼物的包装”这一特点,恰恰体现出了日本人心中的那句中国老话:“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对于日本人来说,赠送的礼物不一定要多贵重,重要的是自己对对方的心意,心到,则诚。相反,由于日本人很在意“还礼”,如果在赠送礼物时赠送过于贵重的东西,不仅对对方来说是一种心理负担,还很有可能就会在对方还礼时给对方造成困扰。日本的这一赠答特点与心理,不得不说是与日本人的“义理”有很大的关系。 在日本镰仓时代以后,宋学的“义理”作为哲学概念首次传入日本。从江户时代初期开始,日本的知识分子开始对其系统地学习,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将哲学概念的“义理”做了很

从交通工具变化看社会变迁

从交通工具变化看社会变迁 从交通工具变化看社会变迁交通运输是联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纽带,是沟通城乡,联系各地区以至国内外的重要环节,是国民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的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左右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布局. 1. 最早的运输工具可说是木棒:棒的一端缚重物,由一人背负;或将重物放在中间,由两人抬行。人类早期发明的另一个运输工具是橇,并由此制造了车。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跨越水域,还发明了独木舟。 2. 人类很早就开始以家养的牛、马等牲畜驮运物品。车出现后,牛、马等家畜又被用於挽拉车辆。 3(建国初期—— 当时的交通已经开始有些步入“轨道”,可是会发现当时的交通工具是有牲畜拉车,类如骡车、马车、牛车……但这些所谓的交通工具可能是在当时不错的了,据了解当时的这些交通工具也需要 “行车驾照”,可见当时的交通工具还是不怎么发达的.

4(70年代—— 在70年代,自行车看来已经很普遍了,街头车流很多,摩托车、汽车……也都陆续出现了,这说明从70年代开始我国的交通工具已经有所进步,像这些“洋货”在大马路上开始成为平常事,这说明中国的交通已经开始迈向新的曙光,迎接新的开始。 5(90年代—— 90年代,火车之类的新交通工具也逐渐在我国遍地开花,从建国到70年代来看, 90年代的交通已经相对算比较先进了,这也同样说明中国的交通发展前途是无限的,在90年代的人们生活也慢慢步入轨道,这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也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6(现在的交通可谓是鼎盛时期随着经济交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交通工具的选择已不再局限与快捷方便,而更多的是关注于其环保实用的部分,对出行工具选择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的交通工具也逐渐向清洁性发展。 通过上述材料的了解,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社会的变迁。我记得我是出身在农村的,当我记事起我们那里要买东西的话还要步行2里多的山路去买,交通十分的不变。到了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们村里开始修了一条油路,从那时起人们去买东西大多都是骑自行车去买方便了很多。而到了上初中的时候人们就开始骑摩托车,到了现在村里面的一些人家都已经开上了小车。而且现在农村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以农村来我国整个社会都在发生变化。我们不能说是交通改变了社会,但是我们可以说交通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加快了社会的发展。 交通工具见证了我们社会的发展,从刚开始的人力推车到蒸汽时代,从蒸汽时代到工业革命,从工业革命到现代科学。我们的交通变得更加的先进更加便捷,在

从酒宴习俗看唐宋社会变迁

从酒宴习俗看唐宋社会变迁 ——以中原地区为考察中心 (发表于《农业考古》2012年第3期) 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刘朴兵 唐宋时期,北方中原地区的饮酒之风一直很盛。唐代国力强盛,社会风气豪迈雄健、自信飘逸,在这一社会风气的影响之下,“纵酒放达在唐朝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社会现象,不仅大诗人、大文学家是这样,许多一般文人也莫不如此”([1])。宋代虽然始终受外患威胁,但经济繁荣,市场活跃,人们普遍有一种及时行乐的思想,还有什么比饮酒能让宋人更容易逃避现实的忧患呢?因此,唐宋时期人们在岁时节令、婚丧嫁娶、亲朋聚会等许多场合都要设宴饮酒。唐宋宴饮讲究主宾酬酢和巡酒节次,注重娱乐方式和劝饮,为增添酒宴的热闹气氛,人们推出了一系列的佐饮活动,其中传杯唱觥,投骰行令,起舞抛球,游戏毕至,由此形成了熏染一代的饮酒习俗。本文拟就唐宋宴饮习俗的异同进行比较考察,以此来审视中国酒文化在唐宋时期的变迁。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宴饮礼仪的传承 (一)入席礼节 唐宋时期,宴饮的入席礼节逐渐变得较为宽松。唐初时,人们尚比较重视席上位次,《新唐书·尉迟敬德传》载:“尝侍宴庆善宫,有班其上者,敬德曰:…尔何功,坐我上??任城王道宗解喻之。敬德勃然,击道宗目几眇。”中唐以后,传统的座次观念被打破,人们已不再那么讲究入席的位置了,只是在入席之际,宾主还会相互谦让,以先坐为尊敬。唐代通俗诗人王梵志云:“尊人立莫坐”,即是说首席的尊者没有入座前,其他的人是不能先坐下的([2])。张鷟《游仙窟》曾描述他与十娘等人宴饮:“杯盏交横,列坐南窗之下,各自相让,俱不肯先坐。仆曰:…十娘主人,下官是客,请主人先坐。?”不同阶层的人们也可以平等入座,《旧唐书·穆宗纪》云:“国家自天宝已后,风俗奢靡,宴席以喧哗沉湎为乐。而居重位,秉大权者,优杂倨肆于公吏之间,曾无愧耻。公私相效,渐以成俗,由是物务多废。”

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

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历史展览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活动形式 教材提供的活动形式是举办历史展览。 在中国百年历史的发展中(20世纪初~21世纪初),民生的变迁涉及诸多领域。教材中还提供了多领域及多个生活侧面的思考,如交通、器物、习俗、环境、服饰、住房、饮食、通讯、娱乐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教师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本地区、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选题进行筛选和改造,或者对活动形式进行拓展。例如:举行“主题论坛”,题目可定为:百年民生与现代文明。 活动形式可以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模拟展览公司的承展规划人,写出本次历史展览会的具体方案。然后搜集有关材料或进行访谈调查,将整理好的有关资料、图片参加“中国民生百年变迁”历史展览会。

本课内容还可以请学生调查、采访身边的行业单位或个人,或者自己家里生活的变迁,撰写调查报告,或者采访记,切身感受民生变迁就在自己身边。例如:可以调查交通局、通讯等行业的发展及变化。还可以设计一个调查表,了解所确定内容的变化历程。题目可以是通讯的变迁、我的家与交通工具等。 还可以请年长家长到班里,或者请学生采访家长,请他们结合自己在这些企业工作的亲身感受,畅谈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感受中国民生百年的巨大变迁。这样的活动可以将一个表面很概念化的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开展本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感性的了解升华为理性的认识,使学生对中国民生的百年变迁理解得更加深刻。 2.教材分析 这节探究活动课内容是中国民生百年变迁。教材的开篇就指出:一个世纪以来(20世纪初~21世纪初),中国走过了一百多年不平凡的历程。这一百多年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就在我们身边,并不断被我们和我们的父辈、祖辈感受着。即指出了本课要探究的是什么问题。教材提出了本活动课可涉及的众多领域,以“活动任务”的栏目,布置了探究活动课的具体任务。 中国近百年社会生活变迁,是一个饶有兴味的课题。过去,我们非常重视社会发展史的研究,关注的是社会形态发展更迭的历史,讲的是社会经济形态、社会生产方式发展更迭的历史过程,基本上或者说是没有触及社会生活方式。综观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除政治活动、政治生活非常重要外,还有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更值得注意,而常常被忽略的社会日常生活方式,其重要性完全不亚于它们。正如人们所熟知的那样,人类从来就不是单个人在生活。人们不能自由超越他们所处的特定社会关系和社会存在,也会受制于历史形成的特定的社会生活。这里所说的民生变迁,是指人类有史以来赖以生存的最普通、最普遍的日常生活,是人民千百万芸芸众生世俗生活的历史演变。我们的活动课就是要探究与广大老百姓关系最为密切的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方式及其变迁的历史。 历史研究的根本使命,就是研究人、了解人、了解人的最真切的生活方式,这就要了解民众生活的方式、了解衣食住行,更真实、更生动、更丰富地表现历史发展的历程。在20世纪初~21世纪初的百年间,中国民生的变迁,跨越了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乃至信息社会的质的飞跃过程。 近百年的民生变迁,其因素是多方面的。教材中对于时代背景的交待,采用列出时代发展大事记的方式,以引导学生重视民生变化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密切相连的。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两个基本点:第一,新旧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交替促使社会生活方式发生显著变化。辛亥革命前,半殖民地

礼仪作业

礼仪的重要性 姓名陈俊 学号20113040

礼仪的重要性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博大精深的伦理文化遗产中,很多优良的、传统的礼仪规范,直至今天仍然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知道:童稚时的孔融让梨,尊敬长辈传为美谈;岳飞问路,颇知礼节,才得以校场比武,骑马跨天下;“程门立雪”更是为尊敬师长的典范。老子在《道德经》中告诉我们“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这些,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人的礼仪道德所在。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人——青少年儿童,他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使中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名副其实,“礼仪之邦”的美名响誉中外。因此礼仪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总而言之,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 古人就很讲究礼仪,也许您听过“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吧?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礼仪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并且从古至今一直是我们所要学习和效仿的,因此礼仪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礼仪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社会活动中,交谈讲究礼仪可以使你变得文明;举止讲究礼仪可以使你变得高雅;穿着讲究礼仪可以使你变得大方;行为讲究礼仪可以使你变得美好……,只要讲究礼仪,事情都会做的恰到好处。总之一个人讲究礼仪,就可以使自己变得充满魅力。礼仪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生活中无处不贯穿着礼仪,讲究礼仪从细节做起。

从交通变化看社会变迁1

从交通变化看社会变迁 选题背景-- 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在这波澜壮阔的30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领人们走上了致富路。本专题将从公路、航空、水运等方面展示交通30年的蜕变。交通运输是联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纽带,是沟通城乡,联系各地区以至国内外的重要环节,是国民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的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左右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布局。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没有现代化的交通设施和管理手段,就难以卓有成效地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的经济建设。同时,快捷方便的交通在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也占有突出地位,一地区的交通状况直接提高或降低工作的效率。城市是交通网络上的枢纽,城市交通的滞塞与通畅,不仅左右着城市的发展状况,而且对于地区甚至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运转,都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研究目的 在由反反复复变化的社会,每一天都好像万花筒一样变出许多的花样,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现如今的我们奔小康,过上好日子,忽然发现我们身边的小细节都在发生历史性的演变,您发现了吗?比如说交通工具,于是按捺不住的我们便选择了这个课题进行小小的研究。 主要研究方法 资料查阅法:我们可以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查询。 访谈法:我们在街上进行随几访问,采访一下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交通变迁的不同感受。行动研究法:组织本班同学进行一次研讨活动,使大家在活动中交流自己对其的切身的体会。问卷调查法:面向本校师生发放问卷。 统计法:对我们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研究,总结结论。 研究的基本思路 先上网调查我国现今的交通状况,再进行实地考察 研究的基本过程 拟定课题→设计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整理调查问卷→制作讨论→得到研究结果 各成员在项目中的主要贡献 策划总负责;访谈;写作;发放调查问卷统计数据; 总结报告: ——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个只有满腹经纶,却没有实际经验的人,在逐渐被社会淘汰,我们应该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真正的走上社会,将其应用于其中。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高中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现代学生,大多是在书本知识中成长起来的,对我国的国情、民情知之甚少,而社会的复杂程度,远不是仅凭读几本书,听几次讲座,看几条新闻就能了解的,社会实践则为他们打开一扇窗口。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实践,亲身体验生活,看到城乡差别,感受贫富差距;在与人民群众的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地感染和体验,从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加强。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社会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社会 汉字作为书写符号系统,不仅是很完满地完成了辅助汉语更好地实现其交际功能的任务,同时它又折射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构字方式中浸透着我们华夏祖先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风貌,体现出这个古老民族的观察方式和审美情趣,华夏民族经历了悠悠几千载的沧桑,不断地前进,作为开华夏民族文明史的汉字则正如一块块化石,将古老的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历史演进的轨迹,活生生地勾勒描绘出来,再现于你面前。 一、古代社会生产和生活 人类社会的演进,大都是由渔猎而畜牧,由畜牧而稼耕。这些内容反映到文字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渔,甲骨文(以下略)从鱼、从手从线,意为用鱼杆钩鱼。逐,甲骨文从鹿、从足,意为追逐野兽。虔,从网从手从虎,意为用手张网捕虎。摧,字形像手持木棒击鸟。这些文字部分地反映了先祖以渔猎为生的状貌。采,甲骨文像用手摘野果之形,反映了古人以草木之根实为食的原始生活。 长期的劳动使古人的智力逐渐提高,他们的生产手段也有了改进,反映到文字中,如,阱,甲骨文像一只鹿头朝下陷入井中之状。使用火,是人类的一大进步,它不仅使古人的生活条件有了极大改善,同时火在生产中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焚,甲骨文像大火烧丛林之状。放火焚烧森林,便使生活于林中的各种动物四散奔逃,小的动物可能会死于林中,大的逃出林外,早已守候在那里的人们便用准备好的石头、木棒等武器击打并捕获它们。焦,甲骨文像以火烧烤鸟之状;炙,似将肉放在火上烧烤之形。这些字反映了人类最初对火的利用情况。 长期的狩猎生活,使人们逐步熟悉了动物的性情,了解到某些动物适于豢养,于是人类逐渐过度进入畜牧生活。牧,甲骨文像手持皮鞭放牧牛羊之形。牢,像把牛圈在栅栏里。家,则是把猪养在圈内。豢,像用手喂猪。 畜牧生活中喂养牲畜,需要采集植物,在实践中,人们也逐步认识并掌握了一些植物的生长规律,逐渐地人们有意识地去播种、收获禾谷之类的农作物,农业便由此产生和发展起来。垦,甲骨文像用双手把盛在器具中的土倒在地上,俨然垦田运土的劳动场景。禾,甲骨文像顶着长穗的谷子之形。稷,像黍子成熟,沉甸甸的谷穗低垂着的形状。利,则像以刀收割禾谷之类的作物。种,像人在精心地栽种禾苗。畴,像人手持木棒打碎田里翻起来的土块。耒,像耕田用的曲木工具。这些字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农业的耕作已经相当精细。 我国上古劳动人民的手工业创造,成绩也相当显着。在新石器时代,已有精美的陶器,西安半坡遗址发掘出了很多精巧的陶器及烧制陶器的炉子。甲骨文中记载有关陶器的汉字也相当丰富,这些字或描摹器皿之形,或者在象形符号上加指事性符号表示与器皿相关的事物或动作。 甲骨文中看不见金字以及从金之字,这说明殷商时期金属尚未出现或至少是使用还不够,但在周代的金文中,从金之字约五十有余,这说明当时的金属制造业已相当发达。 贝的使用在甲骨文里极少见,而在金文中却很多,如货、买、卖、赁、贸、责、赋、贵、贱,这些字说明当时贝已被作为货币使用,所以从贝的这些字或代表货币,或表经商行为;贝既然是货币,所以也被作为装饰品,或作赏赐之用,“贝贝、婴、赏、赐”等字便体现了贝在当时的作用。 丝是中国最早的农副产品之一,其历史可谓久远,甲骨文中从纟的字有:绝、续、约、纟尹、纟勿、率等,金文里有:纟尺、经、紧、绥、绾、维、缄、萦、绩、织等。桑在甲骨文中形似桑树,桑叶下有一篮子,意为采摘桑叶。桑字的使用,从丝的字数目如此之多,足以说明当时的养蚕业及丝织业已相当兴盛。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服饰的变迁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 ——服饰的变迁从20世纪初—21世纪初,中国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这一百多年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极大变化。这些变化就在人们身边,并不断被我们的祖辈,父辈和我们感受着,其中服饰的变迁最为显著。。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从当朝皇帝到达官贵人,穿长袍马褂。无论服饰是否华丽,都以中国自产棉布,丝绸缝制。鸦片战争以后,我国的通商口岸外商云集,西方的服饰文化传入了中国,清末,大批青年出国留学,受到西方进步思想的影响,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掀起了“剪辫易服”的风潮,纷纷剪去辫发,穿起西服。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20世纪30年代,海禁开放以后,外国衣料、西方款式源源输入我国,随之西方的工艺方法也传入中国,大大丰富了服装品类。尤其是上海,人口集中,工商业和文化事业都比较发达,所以成为当时的妇女时装中心。男子的服饰,初期仍如清代,从20年代起,上海等大城市的教师、公司洋行和机关办事员等,开始穿着西装,但多见于青年,老年职员和普通市民很少穿着,长衫马褂作为主要的礼服仍有一定的地位。孙中山先生提倡的由西式服装改革成的中山装,对西式服装在中国的生存起了很大的作用,不仅革命者首先穿起了西式服装,一大批年轻人也纷纷改变自己的服装打扮。西式的西服、连衣裙、制服、套裙等很受欢迎。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一批知识分子从国外带回西式服装,

使人们认识到短装的许多好处,对长装装式起了冲击作用。穿制服和西服等短装的人多了起来 建国以后服装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1949年开始的干部服热,是受军队服装的影响,首先效仿的是青年学生,革命的热情激励他们穿起了象征革命的服装,接着各行各业的人们争相效仿,许多人把长袍、西服改成中山装或军服式样,还有人把西服穿在里面,外罩一件干部服。这时穿长袍、马褂和西服的人已经很少了。从1949年以后,穿中山装的人越来越多,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更是形成穿中山装的热潮。除去中山装之外,人们又根据中山装和列宁装的特点,综合设计出“人民装”,其款式的特点是:尖角翻领、单排扣和斜插袋,这种款式既有中山装的庄重大方,又有列宁装的简洁单纯,而且也是老少皆宜。后来出现的“青年装”、“学生装”、“军便装”、“女式两用衫”都有中山装的影子。中山装从50年代开始普及,在款式上也是不断变化,如领子从完全扣紧到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当时毛泽东很喜欢穿这种改进了的中山装,因此国外把这种服装叫做“毛式服装”。中山装用什么样的面料都能制作,可以平时穿着,也可作为礼服,无论是外交场合还是在庄重的场合都很合适。中山装作为中国的传统服装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70年 代一直流行不衰。 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国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工人、农民的经济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因此,服装业的服务对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风气崇尚服装以朴素为美,时装、西服还不能在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