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单元 位置与顺序

第5单元 位置与顺序

第5单元 位置与顺序
第5单元 位置与顺序

第5单元位置与顺序

第1课时前后

【教学内容】

教材第62页认识前后位置与顺序及练一练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在具体情景中观察、思考,认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体会前后的相对性。

2.能够联系生活中实际情景,用序数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3.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体会前后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

能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1.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参与兴趣。

2.根据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充分开发利用各种生活资源,从学生平时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出发,引导他们有序地交流信息,使他们初步认识到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

[不足之处]一年级学生掌握的知识还不多,表达能力不太强,课堂上齐答的情况比较多。齐答时,有些学生会跟着喊,考虑问题不够认真,对此种情况的引导不到位。

[再教设计]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要培养他们清楚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说完整的话。再教时,要注重这方面的培养。

第2课时上下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页认识上下位置与顺序及练一练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

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准备】

PPT课件、文具。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感知上下。使用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观察,认真讨论交流,大胆发言,进一步体会“上下”的基本含义,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不足之处]课堂上放手不够,有些牵制学生的学习,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再教设计]在以后的教学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大胆放手,给学生更大的讨论空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好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3课时左右

【教学内容】

教材第66页认识左右位置与顺序及练一练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品左、右的位置顺序,会用“左、右”来描述物品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能确定物品左、右的位置顺序,会用“左、右”来描述物品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PPT课件、文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1.借助自己身上的左右手学习新知,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爱动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伸左手、拍右肩、拉左耳等活动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学习左右和物体所处的位置,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为单调的练习赋予一定的情景,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主动观察、猜测、推理、交流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和情景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在“课间操”这一环节里,喊口令速度稍快,只注意大部分学生的动作,而忽略了反应较慢的学生,未能仔细检查反应较慢的学生是否做对动作,在教学的过程中未关注到学生学习过程的差异性,没有把“面向全体”这一新理念真正落实于课堂中。

[再教设计]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余时间,要多加关注、鼓励那些不自信、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第4课时教室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页前后、上下、左右综合应用及练一练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进一步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2.通过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能找到生活中的正确位置和顺序。

【教学难点】

体会图片与实际生活的不同及其联系,正确描述位置。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通过“教室”这一情景贯穿全课。学生在具体的情景和不同的角度中进一步感知位置、确定位置,不断探究位置与顺序。同时让学生体会位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合理判断出位置的顺序,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家中物体的位置时,由于学生的表达能力有限,只能凭借生活经验来判断学生的表达是否正确。此环节的设置考虑不够全面。

[再教设计]在设计练习题时,应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做到既巩固新知又能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与顺序之上下》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与顺序之上下》教案教学内容: 一年级北师大版本数学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上下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进一步培养空间关系; 2、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3、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况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重点难点: 能确定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空间观念的培养,倾听与交流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教学两个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师:(出示一棵大树图)今天是树爷爷的生日,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来给树爷爷过生日,小鸟和小兔最先来,(出示小鸟贴在树梢,小兔贴在树下) 师:你能描述一下小鸟和小兔的位置关系吗? (学生可能只说小鸟在上面,小兔在下面) 师引导学生规范地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根据学生说的板书课题:“上下”学生齐读。再让学生用完整的语言充分的描述小鸟和小兔的上下位置关系。

2、教学三个物体间的上下位置关系 师:小松鼠也赶来了(把小松鼠贴在小鸟和小兔的中间)现在你能用完整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三只小动物的上下位置关系吗? (学生任意选一只小动物来说,也要引导学生语言完整、规范) 3、教学一个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师:你能用完整的语言说说小松树的位置吗? 师:小松树的位置还可以怎么说? 二、实践操作、巩固新知 1、摆一摆,说一说:在文具盒上放数学书,说说文具盒和数学书的上下位置关系;在数学书上放一个橡皮,说说数学书和橡皮的上下位置关系。 2、看图说一说 教师出示摆放的三个物体,让学生说说三个物体间上下相对位置关系。 三、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完成练一练1--2题 四、动手实践、深化新知 1、引导学生看书,动物园里建了一座新楼房,你认为这些小动物应该住那一层,请给它们分房子。 (学生动手贴动物头像) 说说它们的上下位置关系及顺序。 2、找宝物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例5教案

解决问题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例5 【课程标准描述】 1.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2.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3.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学习目标】 1.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探究,多角度观察、对比、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会列式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累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会说出解题的思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熟练解题方法,独立列式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 通过多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会解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会说出解题的思路。 【评价活动方案】 1.在观察座位示意图、小组合作讨论中,计算师生人数的过程,以评价学习目标1。 2.通过师生讨论租的车是否坐得下,以评价学习目标2。 3、在练习中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问题。以评价学习目标3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4×7= 3×4= 9×6= 5×6= 4×8= 5×9= 2×8= 3×7= 7×6= 5×4= 6×8= 9×3= 2.二年级(1)班有45个小朋友,老师准备了42本笔记本,每人发一本,够吗? 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评价目标1) 教师:二年(1)班的同学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在租车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让我们一起去帮助他们解决好吗? 1.收集信息,理解问题。 出示例题 数学信息: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能坐下吗?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顺序前后的练习题

一、照样子填( )。 3号车在最前面。 1.5号车排第( )。 2.4号车排第( )。 3.2号车前面有( )。 4.1 号车后面有( )。 二、看图填( )。 老虎在第一节车厢。 1.熊猫排在( )。 2.松鼠排在( )的前面。 3.猴子排在( )的后面,在( )的前面。 4.大象排在( )的前面。 5.( )在( )的前面,( )在( ) 的后面。 三,根据图填空 (1) 小鸟在小狗的( )面。 (2) 小老鼠在小狗的( )面。 四,看图填空 (1) 小狗跑在最( )面,小象 跑在最( )面。 (2) 小象跑在小牛的( )面, 小狗跑在小兔的( )面。 (3) 小兔跑第( ),它的后面 还有( )个,前面还有( )个。

五,看图填空 1 . 在图中,有()个小动物在赛跑,松鼠排 在第(),它前面是()。 2.()跑在最前面,最后面是(), 小猫排在第()。 3.小兔在小狗的()面,小狗在小兔的 ()面。 六,根据图上信息填空 1.在上图中,小兰前边有()名小 朋友,从前面数她排第()。 2.小兰后边有()名小朋友,从后 面数她排第() 七,看下图,完成题 1 2 3 4 的前面是第()辆车,的后面 是第()辆车。 (2) 在的()面,在 的()面。 根据得数排序,并填空 ()﹤()﹤() ﹤()﹤()﹤() 1. 2.()号算式排在最前面,()号算 式排在最后面。 3. 4.②算式排在()号算式的前面,() 号算式的后面。 5.⑥号算式排在第(),它前面有() 个算式,后面是()号算式。 6.⑤号算式排在()号算式的后面,() 号算式的前面。它的后面有()个算 式,分别是()号,()号,() 和()号算式。 7.()号算式在⑤号算式的前面, ()号算式在④号算式的后面。 8.一共有()个算式,①号算式排第 ()。后面是()号算式。 我是小画家 小兰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解决问题例6》名师教学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解决问题例6》名 师教学设计 第五课时解决问题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 98 页例 6。 主要内容是用加法计算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逆向的用加法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体会用画图策略分析问题的的过程。 (二)核心能力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推理。 形成几何直观,能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 (三)学习目标 1.通过现场模拟、动画情境学会发现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2.借助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进一步理解题意,学会解决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3.在探究过程中,提高推理能力,感受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实用性。 (四)学习重点能正确解决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五)学习难点借助画图策略,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 《解决问题》名师教学课件、小棒。 1 / 6

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借助小棒,边摆边说 9 加几的计算过程。 (二)课堂设计 1.游戏导入师: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开动你的小脑筋,如果答对了老师的问题,你就能得到这些礼物。 (准备 10 颗糖果放在不透明的盒子里)活动 1: 抓糖果。 如果学生抓出 4 颗糖果,告诉学生盒子里还剩 6 颗糖果。 (根据学生抓的数量来告知还剩的数量)思考 1: 你知道宝盒里原来有多少颗糖果吗?你是怎么想的?小结: 同学们说的都很正确,要想知道宝盒里原来有多少颗糖果,就要把抓出来的和剩下的部分合起来。 师: 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你答对了,这个礼物送给你。 【设计意图: 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做游戏,积累求原来有多少的生活经验,为新知的学习做准备。 】师: 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2.新知探究(1)猜一猜。 师:

《位置—上下、前后、左右》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9页。 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水果图片(梨、萍果、香蕉、草毒、葡萄),楼梯图,交通情景图。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感知位置 师:现在交通便捷,非常有序,司机和小朋友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请看画面。(1.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2.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

仔细观察,理解位置 1.上、下。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红绿灯。) 师:对,是红绿灯,它的作用可真大。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朋友轻声说一说。) 学生交流。(红灯在黄、绿灯上面,绿灯在红黄等下面,黄灯上面是红灯,黄灯下面是绿灯,红灯下面是黄灯,绿灯的上面是黄灯。) 联系实际提问:刚才,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完整,(板书:上下)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上、下的位置关系吗?身体呢? 2.前、后。 下面,请小朋友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画面上有几辆车,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一说它们又是怎么排的呢? 学生交流。(摩托车的前面是小轿车,小轿车的后面是摩托车;摩托车后面是公交车,公交车前面摩托车。)学生交流中出示板书:“前”“后”。

师: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联系实际问:汽车有前、后位置关系,(板书:前后)你的座位也有前、后这样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______,在这个同学的______(被念到的同学请站起来)从前往后数,他在第几个,从后往前数呢?他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 3.左、右。 师:刚才小朋友介绍得很完整,老师很满意,建议小朋友鼓鼓掌为自己鼓励鼓励。 师: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用什么鼓掌的?(手。) 师:请小朋友看一看自己的小手,想一想,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呢? 师:请举起你的右手。 师:左手、右手是对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特别大。其实在我们身上也有这样的好朋友,同桌同学互相看看,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找找看。 要求学生摸着说,其他小朋友也跟着摸一摸。 师:认识这些好朋友,现在我们就用左、右手来活动活动,好吗? 先请同学看屏幕上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再让学生学着做。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解决问题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P79例6 【课程标准描述】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学习目标】 1. 通过游戏活动,经历捕捉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 借助已有认知经验,通过尝试、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正确解答相关的简单问题。 3.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升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重点】通过游戏活动,经历捕捉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正确解答相关的简单问题。 【学习难点】通过尝试、探究、在合作交流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评价活动方案】 1. 通过游戏、观察主题图,关注学生获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评价目标1。 2. 通过尝试、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关注学生数数、画图等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与归纳,以评价目标2。 3. 通过巩固深化、学习目标检测,以评价目标3。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 游戏,看看我是第几?(评价目标1★) 教师找两组学生(10人)站成一列,然后报数:1、2、3、4、5、6、7、8、9、10 问:谁排在第1位?谁排在第2位?……谁排在第10位? 第3和第6位小朋友之间有几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科书第79页主题图。(评价目标1★) ⑴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⑵理解“第10”、“第15”、“之间”的含义。 2.尝试探究: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评价目标2★) ⑴同位合作探究。

⑵汇报交流:①数数法。 ②画图法。 ⑶教师小结。 三、巩固深化(评价目标3★) 教科书第79页“做一做”。 这个问题你是怎样解答的呢?把方法和同位交流一下。【学习目标检测】 1.教科书第81页6题。 2.教科书第81页5题。

2017-2018最新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例5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导学案(3页)

表内乘法(二)例5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探究,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用加、减、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多角度观察的过程,理解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积累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多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会解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如何分析、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教师:二年一班的同学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在租车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让我们一起去帮助他们解决好吗? 1、收集信息,理解问题。 出示例题 师:指名读题。你知道了什么? 数学信息: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 问题:租这辆车是能不能坐下? 设疑:知道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你能求“租这辆车能不能坐下”这个问题吗? 根据题目里的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你能求出什么? 你能口算吗? 教师指出:现在能直接求“坐得下吗?”缺什么条件? 教师说明:对了,只要知道客车有多少个座位,和总人数进行比较,就知道能不能坐得下,那么,客车有多少个座位。

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出示座位图 (1)仔细观察座位示意图,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请你自己试着做一做,并把想法在图中表示出来。再到小组中去交流自己的想法。 出示学习提示: 自己试着解决问题,并把想法在图中表示出来。 完成后到小组中去交流自己的想法。 每一小组选一名同学进行汇报,说清解题思路。 (2)全班汇报交流,教师相应板书。(让学生结合图形说出解题的思路) 预设1: 4x7+5=33(个) 预设2: 2x7=14(个)2x7=14(个)14+14+5=33(个) 预设3:: 2x8=16(个)2x8=16(个)16+16+1=33(个) 预设4:4x8+1=33(个) 预设5:8x4+1=33(个) 预设6:7x4+5=33(个) 预设7:5×8-7=33(个) (3)看到这么多的解答方法,我真为你们感到骄傲!老师把大家的解答方法分成两类,一个是横向观察,一个是纵向观察。正是因为我们的观察角度不同,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 3、通过刚才的解答,我们知道学生和老师一共有32个人,客车有33个座位,现在你知道客车能坐得下吗? 引导学生比较32个<33个,能坐得下吗? 4、回顾检验。 (1)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先找数学信息,求出一共有多少人,也就是需要多少座位,再求出客车有多少座位。 (2)用到了哪些方法? 运用到了画图的方法帮助我们分析题意。 (3)怎么知道是否能坐得下?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顺序前后的练习题

一、照样子填()。 3号车在最前面。 1.5号车排第()。2.4号车排第()。3.2号车前面有()。4.1号车后面有()。 二、看图填()。老虎在第一节车厢。 1.熊猫排在()。 2.松鼠排在()的前面。 3.猴子排在()的后面,在()的前面。 4.大象排在()的前面。 5.()在()的前面,()在()的后面。 三,根据图填空 (1)小鸟在小狗的()面。

(2)小老鼠在小狗的()面。四,看图填空

(1)小狗跑在最()面,小象跑在最()面。 (2)小象跑在小牛的()面,小狗跑在小兔的()面。 (3)小兔跑第(),它的后面还有()个,前面还有()个。五,看图填空 1.在图中,有()个小动物在赛跑,松鼠排在第(),它前面是()。2.()跑在最前面,最后面是(),小猫排在第()。 3.小兔在小狗的()面,小狗在小兔的()面。 六,根据图上信息填空 1.在上图中,小兰前边有()名小朋友,从前面数她排第()。 2.小兰后边有()名小朋友,从后面数她排第() 七,看下图,完成题 第辆 第辆 第辆 第1辆 (1) 的前面是第()辆车,的后面是第()辆车。 (2) 在的()面,在的()面。 根据得数排序,并填空 ()﹤()﹤()﹤()﹤()﹤() 1.()号算式排在最前面,()号算式排在最后面。 2.②算式排在()号算式的前面,()号算式的后面。 3.⑥号算式排在第(),它前面有()个算式,后面是()号算式。 4.⑤号算式排在()号算式的后面,()号算式的前面。它的后面有()个算式,分别是 ()号,()号,()和()号算式。 5.()号算式在⑤号算式的前面,()号算式在④号算式的后面。 6.一共有()个算式,①号算式排第()。后面是()号算式。 我是小画家 3+29-34+57-610-63+5 ①②③④⑤⑥ 小兰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

姓名:班级: 1、菜场运来4车大白菜,每车1800千克,一共有多少千克? 2、已知排球38元一个,足球52元一个,篮球67元一个。 (1)买3个足球,一个需要多少钱? (2)买5个篮球,350元够吗? (3)买4个排球,付了200元,应找回多少钱? 3、200名学生乘5辆车去郊游,前4辆车各坐了47名学生,第5辆车要坐多少名学生? 4、7箱蜜蜂可以酿35千克蜂蜜。照这样计算,25箱蜜蜂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姓名:班级: 1、一本故事书,每天读3页,要读15天。每天读5页,多少天可以读完? 2、六年级有37个同学为新生做小红花,每人已做了4朵,如果再做68朵,就可以送每位新生1朵。今年共招新生多少人? 3、为美化校园环境,学校栽了39棵桂花树,29棵松柏,栽的樟树的棵数是桂花树和松柏总数的3倍,栽了多少棵樟树? 4、三年一班站队列,如果每排站12人,可以站6排,如果每排站9人,可以站几排? 5、育才小学三年级共有86人去野生动物员参观,每张票8元请你估一估带了640元,买门票够不够?

姓名:班级: 1、超市运来一批运动服,卖了6天,平均每天卖了108件,还剩112件,这批运动服一共有多少件? 2、花园小区1号楼共有7个单元,每个单元住14户。这幢楼房共住多少户人家? 3、一台录音机售价415元,一台电视的售价是一台录音机的4倍。买一台录音机和一台电视一共用多少元? 4、一列火车上午9时从甲地开出,下午5时到达乙地,火车每小时行驶7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5、一列火车有8节车厢,共有980个座位。其中有8节车厢没节车厢没节有108个座位,另一节车厢有多少个座位?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例5解决问题 用数学教学设计

表内乘法(二)例5解决问题用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探究,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用加、减、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多角度观察的过程,理解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积累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多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会解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如何分析、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教师:二年一班的同学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在租车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让我们一起去帮助他们解决好吗? 1、收集信息,理解问题。 出示例题 师:指名读题。你知道了什么?

数学信息: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 问题:租这辆车是能不能坐下? 设疑:知道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你能求“租这辆车能不能坐下”这个问题吗? 根据题目里的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你能求出什么? 你能口算吗? 教师指出:现在能直接求“坐得下吗?”缺什么条件? 教师说明:对了,只要知道客车有多少个座位,和总人数进行比较,就知道能不能坐得下,那么,客车有多少个座位。 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出示座位图 (1)仔细观察座位示意图,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请你自己试着做一做,并把想法在图中表示出来。再到小组中去交流自己的想法。 出示学习提示: 自己试着解决问题,并把想法在图中表示出来。 完成后到小组中去交流自己的想法。 每一小组选一名同学进行汇报,说清解题思路。 (2)全班汇报交流,教师相应板书。(让学生结合图形说出解题的思路)预设1: 4x7+5=33(个) 预设2: 2x7=14(个)2x7=14(个)14+14+5=33(个) 预设3:: 2x8=16(个)2x8=16(个)16+16+1=33(个)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学习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因此本教学设计一方面注重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注重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1.注重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解决问题的内容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重要目标。因此本设计注重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通过理解题意、找出关键条件、确定解题策略、检验解答结果几个步骤,让学生在分析、讨论、交流和探究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2.帮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解题策略。 在教学例5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尤其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理解“最多”与“至少”的含义;再通过表述让学生理解“进一法”的道理;最后结合教材67页“做一做”中的2题,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进一法”还是“去尾法”,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口算卡片 学生准备演算纸口算卡片不同颜色的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说得数) 25÷8=34÷7=27÷9=19÷3= 2.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有余数的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复习口算,一方面了解学生的计算能力,另一方面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以便引出新知识。 ⊙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5。 1.理解基本数量关系。 (1)(出示课件)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例题中你们获取了哪些有效的数学信息呢?(学生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最多”和“至少”分别是什么意思?举例说明。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7课时) 《解决问题(同数连加)》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77页例5及练习十八第1题。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会解决简单的“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实际问题。 2. 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交流等学习活动中,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为学习乘法做准备。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用连加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练习。 学法:探索归纳,练习巩固。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复习旧知 (二)创设情境 教师:孩子们,六一儿童节快到了,瞧,佳佳、浩浩和小芳。为了美化教室,他们在一起折星星呢!(课件出示) 二、探索新知 1.阅读理解

教师: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板书:知道了什么) 学生:3个同学一起折小星星,每人折了6个。(板书:3个同学一起折小星星,每人折了6个。)教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板书: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 2.分析解决 教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板书:怎么解决呢) 学生汇报: 方法一: 有3人,每人折了6个,就是佳佳折6个,浩浩折了6个,小芳也折了6个,求一共折了多少个,就是把他们三个人折的合起来,所以就是6+6+6=18(个)。(板书:6+6+6=18(个)) 教师:小朋友们想出了自己的方法,看看老师是怎么来解决的。(播放视频) 教师:求一共折了多少个,就是把这些小星星合起来,可以用加法,算式是6+6+6=18(个)。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因为每个小朋友都折了6个星星,所以加数都是6,而且有两个加号,像这样的算式我们称为同数连加算式。 教师:有没有别的方法老师直接讲解方法二:列表格 通过刚才的解答我们发现,每个人折的星星数是一样的,1个人是1个6,2个人呢2个6是12,3个6是18。 人数1234 数6121824 用这种列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看起来也很清楚吧!那你能很快知道4个人折了几个星星吗对了,我们可以根据前面18再加1个6等于24。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尝试后交流解法,然后通过讲解进一步理清解题思路,目的在于发展学生思维与表达能力。】 3.检查验证 教师:老师想的和小朋友一样呢。我们用连加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的解答正确吗(板书:解答正确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例8教案

多位数乘一位数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71页例8 【课程标准描述】 通过画一画、说一说、想一想,会用乘、除法知识解决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学习内容分析】 学生对于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二年级已经接触过很多次,有了一定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能力,本节教材呈现解决问题全过程的模式没有变,只是内容变成了乘除混合,注重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来分析数量关系。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加强列综合算式的指导。 2、学会用画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学习重点】 列综合算式解决“归一问题”。 【学习难点】 学会用画图示意的方法分析问题。 【评价活动方案】 1. 通过创设理解例题8,提出其中的已知信息回顾反思过程,独立思考,提高解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评价目标1。 2. 体会画示意图方法的简单明了,养成良好的画图习惯。以评价目标2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都去过商场,那里的商品应有尽有。今天妈妈在商场买东西时遇到了一点困难,想请我们帮一帮她。你们愿意帮助她吗? 二、互动新授(评价目标1) 1.理解题意。 提问:读一读妈妈要求帮助的信息,从信息中你知道了什么? (1)学生独立阅读内容,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信息内容。 (2)班内交流并展示。 (3)教师提示: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已知: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如果妈妈要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要用多少钱?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找准“中间问题” 提问:求买8个同样的碗要用多少钱,要先算什么? ①小组内讨论,并在答题纸上画一画(评价目标2) ②小组举荐回答(提示:用“先算……再算……的句式回答”)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单元解决问题例5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科书P97 例5。(解决问题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问题。 2、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体会从不同的角度寻找信息再解决问题时的异同。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经历过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会从图中找数学信息,在学生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的基础上,通过例5,在面对一幅图时从不同的角度收集信息,用不同算式解答应该不会很困难。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从图中提取信息,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选择加法解决问题。 难点: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理解两种方法的异同。 教学准备 情境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 8+3= 7+6= 6+5= 8+8= 7+5= 7+7= 9+4= 6+8= 5+9= 8+8= 9+5= 8+7= 指几题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二、探究新知 (1)理解题意, 出示主题图 教师:你都观察到了什么?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1:后排有8人,前排有7人。 预设2: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 预设3:男生比女生多。 …… 板书知道了什么? 教师:为什么同一幅图片观察到得信息不一样呢? (出示问题)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谁能把你知道的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多请几个学生说) 还可以怎么说?

求一共有多少人,该怎么列示解答? 板书怎样解答? 写在练习本上。 (2)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预设1:8+7=15 教师:为什么用加法? 这里的8、7各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2:9+6=15人 教师:为什么用加法? 你是按什么来分的? 这里的9和6表示什么意思? 讨论:这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加数不同,得数相同,都用加法) 问:怎样知道解答正确吗?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检查。 回顾小结: 教师:刚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为什么都用加法?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幅图片,提取了不同的数学信息,但

位置与顺序——上下

位置与顺序——上下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位置与顺序:上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页、59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今天是森林里松树爷爷的生日,小白兔和小鸟一大早就来为松树爷爷庆祝生日。同学们看,他们俩在哪?在干什么?你能根据图上小鸟和小白兔的位置把他们贴到黑板上吗?(生板:小白兔、小鸟图) 2、小鸟和小白兔一个在树上,一个在树下,他们站的位置不一样,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位置与顺序中的“上下”。板:上下。 二、掌握新知、合作探究。 1、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主题图。 (1)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小鸟和小兔的位置,说说小鸟在哪里?小兔在哪里? (2)引入松鼠。 ①松鼠也是松树爷爷的好朋友,他也赶来为松鼠爷爷庆祝生日,你们看,松鼠在哪里? ②你能根据图上松鼠的位置把他贴到黑板上吗?(生板:松鼠图) ③小组合作交流。 ④谁能用“上”“下”说说松鼠的位置? (3)小结:小松鼠如果和小鸟比,那他在小鸟的下面;如果和小兔比又在小兔的上面。所以三个动物进行比较的时候,小朋友就要表述完整了。 (4)如果小蝴蝶也落在这棵松树上,该怎样描述

《位置与顺序——前后》说课稿

《位置与顺序——前后》说课稿 淡水第二小学张红霞 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第一课时:前后。 (一)教材分析 “前后”属于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空间观念的数学知识。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有一些简单的生活经验,教材在编排上主要让学生在具体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有关体验,并结合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认识前后。学好本课,可以为学生下节课学习“上下”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对实际情境的观察中,认识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2、能力目标: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间的“前后”关系。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探索精神,树立学数学、用数学、爱数学的信心,并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的前后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理解“前后”的相对性。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动物图片好、动物模型等。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让学生在玩中感知的知识是最深刻、最牢固的。”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引导探究法,运用多媒体介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森林运动会”这一场景,仿佛身临其境,便于学生充分地感知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二)学法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让他们采取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观察、描述、想象、合作交流中体验前后的含义,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探索的乐趣。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精心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一开始,我说:“孩子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今天,一年一度的森林运动会又召开了,它们正在参加比赛。现在我们就到赛场去看一看。” “有哪些运动员参加比赛?”“那你们知道它们要朝哪个方向跑?”当学生回答朝前跑的时候我加以鼓励,并适时引出“前后”这一概念--我们通常把面对的方向称为前方,背对的方向称为后方。从而引出本课的课题:前后。(板书课题)

北京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原创】《位置与顺序(认识前后、上下)》教学教案

位置与顺序(认识前后、上下)(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北京出版社一年级上册P35-36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2、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确定前后、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体验前后的意义和相对性,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具准备: 主题图图片 活动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引入谈话,揭示课题。 小朋友,我们一定都去天安门参加过升旗仪式。有几个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来到天安门,他们仔细观察了一下自己的位置。请看图。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位置。 【设计意图:充分结合北京的特点,以学生喜欢的升旗仪式导入,直观有趣,调动全班的兴趣和积极性。】 活动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一)认识前后:出示主题―――天安门前。 提问:观察主题图,孩子们面向哪里? 讨论交流。 (1)、组内讨论:孩子们的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 (2)小组汇报。 注意学生语言表述的完成性。 (二)认识上下:出示立交桥图。

请观察图,填写书上问题。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三)联系教室内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______在______的前面。 ______在______的后面。 ______在______的上面。 ______在______的下面。 【设计意图:创设了几个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升国旗中的前后位置、立交桥中的上下位置。学生在思考的时候有个抓手,让他们进一步掌握并运用本课的知识点。】(四)简要归纳小结后游戏。 (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 (2)、拍手(儿歌):上拍手,下拍手,前拍手,后拍手,你拍手,我拍手,上、下、前、后认得准。 【设计意图:利用这个简单的游戏,再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一)先让学生说说,指指前后左右的小朋友,再让学生转换位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后、左、右的小朋友分别是谁。 (二)“试一试”。 (1)、按照指定的要求,学生同桌说一说。 (2)、小组内相互说得对不对。 (3)、全班,把个别小朋友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 【设计意图: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场景,在实际操作中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真正体验数学生活化。】 活动四:总结梳理布置作业 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哪些本领。 回家以后,把家里的各种物品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好吗?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测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40分试卷满分:100分 一填空。 1、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鸡有()只、兔有()只。 2、交警五大队二轮摩托车和三轮车共有12辆、车轮共有27个、二轮摩托车右()辆、三轮摩托车()辆。 3、2个白球与4个黑球的重量相等、3个黑球的重量等于1个白球加1个黄球、()个黄球的重量等于3个白球加4个黑球。 4、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厘米有()种情况。(取整厘米数) 5、如果两个点可以连成一条线段、那么18个点、可连成()条线段。 6、99只猴子吃99个桃子、每只大猴子吃2个桃子、每两只小猴子吃1个桃子、大猴子有()只、小猴子有()只。 7、3个小朋友着想、有()种不同的照法。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小华家到学校有两条路、学校到公园有三条路、那么。小华家经过学校到公园、一共有五种不同的走法。() 2、5个茶杯的价钱分别是8角、6角、5角、4角和3角、3个茶盘的价钱是9角、7角和2角、如果一个茶杯配以个茶盘、一共可以配成11种不同价钱的茶具。() 3、按规律天空:1、3,7,15,31、()。括号里应填51. () 4、有一批钢材、如果用小卡车装载、需要45辆;如果用大卡车装载、只需36辆。一直每辆大卡车比小卡车多装4吨、这批钢材共有720吨。() 5、一次智力测验有10道题、每答对一道得3分、每答错一道扣2分、小红答完了10道题、只得了20分、她到对了10道题。() 三、选择 1、大瓶一瓶能装4千克油、小瓶两瓶能装1千克油、现在又100千克油、共装了60个瓶子、大瓶有()个。 A、20 B、24 C、30 2、甲乙两人做一零件、甲每小时比乙每小时多做3个、甲7小时做的比乙9小时做的少3个、两人一共做零件()个。 A、12 B、15 C、27 3、六年级和一年级共120人一起给树木浇水、六年级一人提两桶水、一年级两人抬一桶、两年级学生共浇水80桶、则一年级学生有()人。 A、20 B、40 C、80 4、全班有46人去划船、共乘12只船、其中大船每只坐 5、小船每只坐3人。大船有()只、小船()只。 A、3 B、5 C、7 D、9 5、小强参加数学竞赛、共有10道题、每做对一道题的8分、每做错一道题倒扣5分(原来的8分当然也得不到)、小强最后得41分、他做对了()道题、做错了()道题。 A、7 B、5 C、3 D、1 四、看图解答问题 1、按规律填数 、 8. 16. (). 32.() 3. 7. 15. 31. 63. (). 255 2、如图、如果一只虫从A点沿着线段爬到B点、要求任何线段和点都不能重复经过、问这只甲虫最多有几种不同的走法? 7 28 2 2 9 63 3 4 6 48 5 ()

最新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例5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例5教案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例5 【课程标准描述】 1.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2.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3.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学习目标】 1.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探究,多角度观察、对比、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会列式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累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会说出解题的思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熟练解题方法,独立列式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 通过多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体会解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会说出解题的思路. 【评价活动方案】 1.在观察座位示意图、小组合作讨论中,计算师生人数的过程,以评价学习目标1. 2.通过师生讨论租的车是否坐得下,以评价学习目标2. 3、在练习中让学生独立列式解决问题.以评价学习目标3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4×7= 3×4= 9×6= 5×6= 4×8= 5×9= 2×8= 3×7= 7×6= 5×4= 6×8= 9×3= 2.二年级(1)班有45个小朋友,老师准备了42本笔记本,每人发一本,够吗? 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评价目标1) 教师:二年(1)班的同学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在租车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让我们一起去帮助他们解决好吗? 1.收集信息,理解问题. 出示例题 数学信息: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能坐下吗?

第六单元解决问题测试题及答案

解决问题 考试时间:40分试卷满分:100分 一填空。 1、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鸡有()只,兔有()只。 2、交警五大队二轮摩托车和三轮车共有12辆,车轮共有27个,二轮摩托车右()辆,三轮摩托车()辆。 3、2个白球与4个黑球的重量相等,3个黑球的重量等于1个白球加1个黄球,()个黄球的重量等于3个白球加4个黑球。 4、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厘米有()种情况。(取整厘米数) 5、如果两个点可以连成一条线段,那么18个点,可连成()条线段。 6、99只猴子吃99个桃子,每只大猴子吃2个桃子,每两只小猴子吃1个桃子,大猴子有()只,小猴子有()只。 7、3个小朋友着想,有()种不同的照法。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小华家到学校有两条路,学校到公园有三条路,那么。小华家经过学校到公园,一共有五种不同的走法。() 2、5个茶杯的价钱分别是8角、6角、5角、4角和3角,3个茶盘的价钱是9角、7角和2角、如果一个茶杯配以个茶盘,一共可以配成11种不同价钱的茶具。() 3、按规律天空:1,3,7,15,31,()。括号里应填51. () 4、有一批钢材,如果用小卡车装载,需要45辆;如果用大卡车装载,只需36辆。一直每辆大卡车比小卡车多装4吨,这批钢材共有720吨。() 5、一次智力测验有10道题,每答对一道得3分,每答错一道扣2分,小红答完了10道题,只得了20分,她到对了10道题。() 三、选择 1、大瓶一瓶能装4千克油,小瓶两瓶能装1千克油,现在又100千克油,共装了60个瓶子,大瓶有()个。 A、20 B、24 C、30 2、甲乙两人做一零件,甲每小时比乙每小时多做3个,甲7小时做的比乙9小时做的少3个,两人一共做零件()个。 A、12 B、15 C、27 3、六年级和一年级共120人一起给树木浇水,六年级一人提两桶水,一年级两人抬一桶,两年级学生共浇水80桶,则一年级学生有()人。 A、20 B、40 C、80 4、全班有46人去划船,共乘12只船,其中大船每只坐5,小船每只坐3人。大船有()只,小船()只。 A、3 B、5 C、7 D、9 5、小强参加数学竞赛,共有10道题,每做对一道题的8分,每做错一道题倒扣5分(原来的8分当然也得不到),小强最后得41分,他做对了()道题,做错了()道题。 A、7 B、5 C、3 D、1 四、看图解答问题 1、按规律填数 、 8. 16. (). 32.() 3. 7. 15. 31. 63. (). 255 2、如图,如果一只虫从A点沿着线段爬到B点,要求任何线段和点都不能重复经过,问这只甲虫最多有几种不同的走法? 7 28 2 2 9 63 3 4 6 48 5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