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2010年9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将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促进居民收入和消费可持续增长。据此回答1~3题。

1.60多年来,我国分配制度经历了“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变迁。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

B.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

C.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D.是由我国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决定的

解析:题目要求的是“根本原因”,应该从最根本的生产力的层面进行分析,D项符合题意。其余三项均非根本原因,应排除。

答案:D

2.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①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②要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③有利于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④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题目考查对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认识,①②③④都是对其正确的认识,故选D。

答案:D

3.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下列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举措有

()

①畅通居民投资渠道②鼓励一切非劳动所得③增加社会保障供给④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分配方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由此可判断①④符合题意;非劳动所得有合法与不合法之分,②错误;③与题意不符。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4.现阶段,我国坚持和完善占主体地位的按劳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的现实经济条件决定

的。这些经济条件包括()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②国家性质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要求③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④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题目考查的是“经济条件”,排除②,①③④均符合设问要求,故选B。

答案:B

5.某村民承包了20亩地,在专家的技术指导下,科学种植,获得8万元收入,并利用农闲时间到某民营企业打工,获得2万元收入,此外,通过储蓄存款获得1 000元利息收入。该村民的收入中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是()

A.8万元

B.2.1万元

C.2万元

D.1 000元

解析:承包土地获得的8万元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应排除;在民营企业打工获得的2万元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通过储蓄存款所获1 000元利息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故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是20 000元+1 000元=2.1万元,B项正确。

答案:B

6.右面漫画表明()

①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投资方式的多样化,导致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

③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我国的主要分配方式

④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步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③④表述错误,舍去;①②符合漫画所表达的主旨,故选A。

答案:A

7.到2020年,要实现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为此国家必须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①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收入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

③坚持平均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④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坚持平均分配的观点是错误的,③排除;①②④即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8.2010年10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这是群众呼声最强烈、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

①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格局②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③要消除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④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③表述错误,排除含③的A、B、D三项,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9.“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②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③扩大财产性收入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①属于初次分配促进公平的措施;③不一定能缩小收入差距;②④符合题意,应选D。

答案:D

10.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并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时指出:“如果说把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看作是政府的责任,那么,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分好,就是政府的良知。”为了分好这个‘蛋糕’政府应该

()

①加大税收在收入分配中的调节作用②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调控政策③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④制定企业工资方案,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政府应该从宏观层面进行调控,企业工资的制定权在企业,故④表述错误,应排除。①②③正确,选A。

答案:A

11.为了提高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分配环节应该()

①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②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③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④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④不属于分配环节,排除。①②③正确,选A。

答案:A

12.经济学家詹姆斯在《公平是最大的动力》一书中写到:公平是对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个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这句话说明()

A.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的

B.公平与效率是互补的

C.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D.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解析: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题干强调公平的重要性,故C符合题意。A、B表述不科学;D与题意不符。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20分)材料1:近几年来,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占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在收入或消费中所占的份额只有4.7%,占总人口的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则高达50%。

材料2:鉴于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矛盾比较突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的问题,明确提出逐步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则和政策,强调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请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1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5分)

(2)结合材料2,你认为怎样解决好材料中反映的问题?(15分)

解析:本题两问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在充分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概括出反映的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这一经济现象;第(2)问可以从发展生产力、完善分配制度、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等角度作答。

答案:(1)近年来,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日益突出,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总体上处于扩大的趋势。(5分)

(2)①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②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又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0年7月13日,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并保持稳定增长。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比例

()

①会导致财政收支不平衡②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③有利于促进教育发展、维护教育公平④有助于提高居民的收入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4%的比例不能说导致财政收支不平衡,①不选;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比例与提高居民收入无直接联系,④不选;②③即C项正确。

答案:C

2.(2011·广州模拟)下图为我国2010年中央财政预算平衡关系图,从中可以看出()

①中央财政赤字已超出合理比例②结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③我国将增发国债、调整税率以增加财政收入④中央财政具有缩小地方发展差距、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结合“注”可以得出,我国的中央财政赤字并未超出合理比例,①错误;③在题干及材料中未有体现;图中财政预算显示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这意味着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②正确;从图中的支出方可以看出④正确。故选B。

答案:B

3.在现实生活中,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是()

A.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B.税收征管和金融政策

C.国家预算和决算

D.国家投资的多少

解析:本题考查课本基础知识。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故选A。

答案:A

4.2010年我国继续实行扩大内需的政策。在下列选项中,可以拉动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有()

①加大农民购买家电、农机具的财政补贴力度②提高烟酒消费税税率③降低车辆购置税④降低存贷款利率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②属于财政政策,但不利于拉动消费需求;④属于货币政策,与设问要求不符;

①③即A项符合设问要求。

答案:A

5.财政政策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能力。下列符合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是()

A.经济增长滞缓时,增加税收,刺激社会的总需求

B.经济增长滞缓时,降低税率,增加建设支出,刺激总需求

C.经济过热时,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抑制总需求

D.经济过热时,增加建设支出,刺激总需求

解析:题目考查对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理解。A、D表述错误;C讲的是紧缩性财政政策;只有B正确。

答案:B

6.2010年,为进一步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中央决定将财政补贴标准由2009年的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120元。这表明国家财政()

A.可以消除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B.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D.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的作用,未体现B、D两项所述作用;A表述错误。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7.截至2010年3月29日,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准25个城市建设地铁。按照规划,2010至2015年地铁建设投资额将达11 568亿元,2020年地铁建成总里程将达6 100千米。这表明

()

A.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B.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财政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D.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解析:材料中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的建设,充分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臵的作用,故选B。

答案:B

8.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中明确指出,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额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 %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这一规定

()

①是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具体体现

②违背了税收的固定性特征

③是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调控

④有利于减轻小型微利企业的资金困难,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

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解析:税收具有固定性,但这并不意味着税收一成不变,②错误;税收优惠政策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故③排除。应选D。

答案:D

9.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于2010年6月2日联合公布了《新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该规定称,从6月1日起,在新疆率先进行资源税改革,新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实行从价计征,税率为5%。上述规定主要体现的税收的特征是

()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法制性

解析:《规定》决定新疆率先进行资源税改革及规定税率为5%等均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因此选C。A、B与题意不符,D项非税收的基本特征。

答案:C

10.漫画《暗滩》中纳税人()

①不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合法权利②故意隐瞒收入,是

一种偷税行为③缺乏公民应有的责任感④不懂得每一个公

民都是直接纳税人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①错误;④表述错误;②③正确且切题,故选B。

答案:B

11.受国务院下调小排量汽车购置税政策的影响,我国汽车市场一片繁荣,汽车销量一路走高,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A.少征税有利于经济发展

B.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C.税收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D.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手段

解析: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收入太少,直接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会减少国家的经济建设支出,不利于经济的发展,A错误;B、D两项与题意不符。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12.漫画《新脑筋急转弯》中的老板的行为属于()

A.偷税行为

B.欠税行为

C.骗税行为

D.抗税行为

解析:漫画旨在讽刺现实生活中的偷税行为,故A项正确。B、C、D三项漫画不能体现,应排除。

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20分)2010年年初以来,中央财政和各地财政部门切实加强预算支出执行管理,努力保障“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抗震救灾等重点支出需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截至7月底,已累计下达中央政府公共投资预算7 478亿元,重点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1)上述材料体现了国家财政支出的哪些具体用途?(8分)

(2)简要分析上述材料中国家财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12分)

解析:本题两问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依据教材财政支出的构成的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判断即可;第(2)问在作答时要注意设问的限定“上述材料”,不要超出材料泛泛而答。

答案:(1)对“三农”的投入属于经济建设支出;对教育、医疗卫生的投入属于科学、

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对社保、保障性住房、抗震、救灾等的投入属于社会保障支出。(8分)

(2)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材料中努力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抗震救灾等支出需要就体现了这一作用。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材料中财政部门切实加强预算支出执行管理,努力保障“三农”支出需要就体现了这一作用。(12分)

14.(20分)在发达国家有这样一句名言:“在我们这里,除享受阳光和空气外都要纳税。”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2010年全国第十九个税收宣传月活动的主题是:“税收·发展·民生”。

(1)请简述我国公民依法纳税的必要性。(12分)

(2)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们应如何为国家的税收作出自己的贡献?(8分)

解析:本题考查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的知识。解答第(1)问时,可从税收的作用、我国税收的性质和公民依法纳税对国家的贡献等角度作答;解答第(2)问时,可从普通公民的角度去思考,结合纳税人的意识等知识阐述如何为国家的税收作出自己的贡献即可。

答案:(1)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为实现国家职能提供了财力上的保证。②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通过税收可以实现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③我国公民依法纳税,既是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也是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每小点4分)

(2)①积极宣传税法,培养纳税人的意识。②依法自觉纳税,以为国纳税而自豪。③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④同一切违反税法的行为作斗争。(每小点2分)

④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督。

⑤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每小点3分)

14.(20分)2010年9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1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遏制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按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各个环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1)在分配问题上注重社会公平有什么意义?(8分)

(2)为什么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双赢”?(12分)

解析:第(1)问比较简单,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第(2)问需要进行角度转化,即本题仍然考查的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只不过双赢强调的是二者的一致性,而不是二者存在矛盾。

答案:(1)在分配问题上注重公平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8分)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12分)

题组一:财政收入与支出

1.(2011·南京模拟)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35 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同时,财政收入6.8万亿,增长11.7%。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B.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增加的基础

C.保持财政收支平衡是财政政策实施的目的

D.财政是税收的主要来源

解析: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我国财政收入也不断增长,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2.(2011·郑州模拟)2009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全国财政收入66 230亿元,财政支出76 235亿元,收支差额10 005亿元,财政赤字上升。以下关于财政赤字的正确认识是()

A.任何时候都不应出现财政赤字

B.不需要对财政赤字加以控制

C.发行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方法

D.必须向中央银行透支来弥补财政赤字

解析:弥补财政赤字一般有两种方式,发行国债和增发货币。其中发行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较好的办法。故选C。

答案:C

题组二:财政的作用

3.(2011·济南模拟)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对“三农”财政投入首次强调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这表明()

①国家把促进农业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②国家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注重社会公平③财政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④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①错误,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④错误,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基础性作用。

答案:D

4.(2011·盐城模拟)财政投资乘数效应是指政府财政投资支出的每1元,通过市场可以形成大于1元的对物品和劳务的总需求。下图是财政投资乘数效应的过程示意图。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图中a、b、c处依次应该填入()

①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②企业增加投资,居民消费增长③企业生产扩大,就业增加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③→①

解析:根据图表显示的信息,顺序应该是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就业增加;增加收入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故应选B。

答案:B

5.(2011·连云港模拟)下列措施中可以有效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的是()

①实行差别化房贷政策→增加购房支出→减少投机性购房→抑制房价过快增长

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增加保障性住房→抑制房价过快增长

③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居民收入→居民购买力增强→抑制房价过快增长

④查处囤地炒地→增加住房用地供给→扩大住房供应量→抑制房价过快增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居民购买力增强会增加住房需求,刺激房价过快增长,应排除③。

答案:B

6.2010年国家安排社会保障投入3 185亿元,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比上年增长50%;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重点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以上内容共同表明国家()

①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②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③发挥财政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④提高职工工资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解析:②项错误,财政支出属于财政政策,不属于货币政策。④项错误,社会保障支出属于再分配而不是初次分配。

答案:B

7.(2011·吉林模拟)根据中国近十年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适宜增加财政支出,提高银行利率

B.b点适宜提高税率,降低银行利率

C.c点适宜减少财政支出,提高税率

D.d点适宜压缩财政支出,提高银行利率

解析:a点CPI为负值,属于通货紧缩,应降低银行利率,刺激经济发展。b点CPI 约为1%,经济略有回升,不宜提高税率。c点经济处于下降趋势,应增加财政支出,降低税率。d点物价偏高,应治理通货膨胀,措施得当。

答案:D

题组三:税收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8.(2011·苏州模拟)2009年我国财政安排了9 500亿元赤字,其中包括2 000亿元的地方债,地方债为期三年,个人购买可免利息税。发行政府债券和征缴税收的区别是()

A.前者主体是政府,后者主体是企业

B.前者具有有偿性,后者具有无偿性

C.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不固定的

D.前者具有强制性,后者具有自愿性

解析:税收具有固定性、无偿性、强制性的基本特征,主体是国家征收,排除A、C、D三项。政府债券到期可获得利息和本金。

答案:B

9.(2011·福州模拟)现在,越来越多的个人在网上开店和购物,但是很少有人为网上交易缴税。按照税法规定,不管通过何种方式,只要发生交易行为就得缴税。税法规定的缴税条件表明税收()

A.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具有用之于民的本质属性

C.具有强制性的基本特征

D.可以保证调控政策的实施

解析:本题考查税收的基本知识。题干中“只要发生交易行为就得缴税”体现了税收

的强制性,A不符合题意,B和D表述错误。

答案:C

10.(2011·蚌埠模拟)2009年我国实现结构性减税5 000多亿元,为我国迅速摆脱金融危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2010年,我国将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实行结构性减税()

①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②意味着我国的税收将大幅度下降③是运用行政手段调控经济的重要体现④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内容之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②错误,结构性减税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税收大幅度下降。③错误,减税属于财政政策,是运用经济手段调控经济。

答案:B

11.漫画《房产税试点》国家开征房产税体现了()

①运用税收杠杆,加强对经济的调节

②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③发挥税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④引导居民消费与其收入水平相适应

A.①

B.①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解析:③错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基础性作用。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题组四: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2.(2011·广州模拟)“民间查账人”李德涛依法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促成了广州市财政局“晒账本”,将114个部门的预算公开放到网上。这说明()

①纳税人有权知道国家对税收的使用情况②公民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增强③政府要自觉履行政务公开职责④财政收入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强调财政信息公开,而没有强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排除④。

答案:C

一、选择题

题组一: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1.(2011·合肥模拟)“分配的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这就是说()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分配方式的物质基础

B.实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

C.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产品的多少直接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解析:社会提供的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的多少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选A。

答案:A

题组二: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2.(2011·海口模拟)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3 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 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款36 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 800元,一年之中他缴纳各种税款4 500元,向困难职工捐款1 000元。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分别是()

A.29 760元;17 000元

B.49 760元;20 000元

C.48 800元;20 000元

D.44 260元;3 000元

解析:王某所在的是国有企业,属于公有制经济,工资、奖金、津贴属于按劳分配,即36 000+960+12 800=49 760元。按股分红(按资本要素参与分配)和专利技术分红(按技术要素参与分配)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即3 000+1 7000=20 000元。纳税和捐款不属于“个人收入”,不符合题意,因此答案选B。

答案:B

3.(2011·衡阳模拟)2010年我国开始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对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

①是对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根本性变革②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③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④实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①错误,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是按劳分配,不是对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根本性变革。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D

题组三:按个体劳动成果和生产要素分配

4.(2011·苏州模拟)某镇居民张某在一闹市租用李某的两间房子,投资5万元开办了一个小饭店,自己掌厨,妻子购货、理财,儿子女儿当服务员。每年缴纳费税后净收入6万多元。房主李某每月收取租金600元。张某一家人的收入和李某收取的房租分别属于()

A.按劳分配所得和非按劳分配所得

B.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所得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C.按资本要素分配所得和福利性分配所得

D.按劳分配所得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解析: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适用于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因此A、D两项不能选;C项中的按资本要素和福利性分配所得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张某的小饭店属于个体经济,李某属于按生产要素中的土地要素分配收入,故选B项。

答案:B

题组四: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5.(2011·大连模拟)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这一论述表明()

①经济发展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③要做到社会成员的平均分配④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解析:材料体现了公平分配的重要性。①②符合题意。③平均分配的观点错误,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A

6.(2011·宣武模拟)合理解决分配问题,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关于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③效率提高有助于增加社会财富④公平有助于社会和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③是效率的重要性,④是讲公平的重要性,涉及的不是效率和公平的相互关系,应排除。

答案:A

7.(2011·徐州模拟)下表为改革开放以来A市基尼系数变化情况表:

注: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介于0.3~0.4属于相对合理区间,大于0.4表明收入差距较大。

假如你是A市市长,你认为解决上述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最适宜的经济措施是()

A.完善分配制度,加强市场调节

B.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C.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

D.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解析:A项错误,面对收入差距,应加强宏观调控,而不是加强市场调节。B项错误,应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D项错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效率,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答案:C

8.(211·茂名模拟)2009年8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透露:农业人口60岁后可享受国家普惠式养老金,在通过试点完善之后将逐步推开。该政策体现了我国政府()

A.注重效率,促进农民致富

B.注重公平,统筹城乡发展

C.通过财政再分配,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D.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改善农村基本条件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社会公平、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统筹城乡发展,应选B。A、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答案:B

题组五: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9.(2011·合肥模拟)有人指出,社会公平与经济市场化是兼容的,我们应该寻求二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各类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要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既要重点向做出突出成绩的劳动者倾斜;也要统筹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与离退休人员的收入分配关系,不断完善绩效工资政策,对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这些措施()

①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②贯彻了回报社会、先富帮后富的精神

③体现了再分配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④有助于劳动者树立竞争择业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②不合题意,回报社会、先富帮后富是个人行为,不是政府行为。④不符合题

意,分配问题与劳动者的就业观念无关。

答案:C

10.(2011·北京东城模拟)读漫画“分蛋糕”(如右图)。解决

天价薪酬,需要()

①发挥市场自发调节作用

②加强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

③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④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①错误,实现社会公平要加强宏观调控。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D

11.(2011·长春模拟)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是()

①努力增加农民收入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③稳步提高职工工资收入④加大对低收人群体的就业扶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②不是分配公平问题,应排除。

答案:C

12.(2011·宁波模拟)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企业和政府的收入比重持续上升。同时,同期消费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也在持续下降。为解决此问题,国家应采取的举措有()

①增加财政支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②提高存贷款利率,扩大消费需求③强化税收调节,消除收入差距

④加强政府调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扩大消费需求,应降低存贷款利率,排除②。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允许存在收入差距,但防止收入过分悬殊,故不选③。要扩大消费需求,必须增加财政支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故选D项。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3.(2011·南京模拟)材料1:2009年江苏省居民人均收入状况比较表

注:2009年,江苏省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 2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2%。

材料2:2009年以来,江苏省采取一系列措施力促社会公平: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医疗保险、落实沿海开发国家战略,促进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所辖地区加快发展;2010年2月1日起,又以超过12%的增幅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等等。

(1)请结合材料1,简要概括江苏居民收入分配状况。

(2)联系材料,请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怎样才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读取信息的能力,要全面分析图表提供的信息,既要看到成绩,又要看到不足。第(2)问考查如何实现分配公平,要从基本经济制度和生产发展、完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等角度分析回答。

答案:(1)2009年,江苏省经济发展,财政收入与人均收入都有较大提高;但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和地区之间的人均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居民人均收入增幅低于财政收入增幅,说明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2)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快苏北、苏中经济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

③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分配秩序,打破行业垄断;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14.(2011·北京崇文模拟)在2009年我国实现了“保增长”的目标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调结构”确定为2010年的经济工作重点。某班同学围绕“调结构”这一主题,开展研究和讨论。

同学甲:展示图1

材料1:

注:最终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世界平均消费贡献率超过60%。

评论:2009年尽管我们实现了保增长的目标,但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2010年,“调结构”将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同学乙:展示资料

材料2:中国居民“勤劳而不富裕”凸显出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从社会和政府角度看,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近几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从1994年的10.39%提高到2008年的19.99%。从劳动者和企业角度看,劳动报酬所占比重持续下降。1996~2007年,我国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而大部分国家这一比重基本上都在60%以上。

评论: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调结构”的重中之重。

结合甲乙两位同学的材料和观点,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1和材料2的关系,并说明应该如何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解析:本题是一个探究性试题。考查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注意要联系材料反映出的问题回答措施。

答案:(1)我国国内消费不足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消费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居民收入所占国民收入比重过低。

(2)在初次分配中,政府要实施结构性减税,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在再分配中,政府要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人,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测试题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长春长生生物科 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对问题疫苗的认 识,正确的是: A.是劳动产品,又进行买卖,是商品 B.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C.不具备应有的使用价值,不应该是商品 D.被发现后,在市场上已经不存在 2、2018年国庆期间,贵州旅游人数达到4934.1万人次,其中,小王和父母选 择了标价为2460/人的贵州五日游,小王在镇远的地摊上花60元买了几件富有 少数民族特色的小饰品,父母则在西江千户苗寨商场用刷卡消费的方式购买了 8888元的玉镯。在这里涉及的货币职能依次是: A.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C.付支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D.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3、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 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 者。这说明: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 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4、纸币是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下列关于纸币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一定时期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②纸币的面值是由国家决定的 ③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④每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多 大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假设一年内某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20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5 次,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8000亿元,若其他条件不变,此种情况会引起纸 币,物价。 A.升值下降 B.贬值上涨 C.贬值下降 D.升值上涨 6、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政务正在走进人们的生 活。人们在购物和旅游时越来越喜欢使用信用卡,其原因是: ①信用卡是一般等价物,可以作为财富的代表②信用卡能够简化收款手续,节 省交易费用,方便购物消费③信用卡可以增强消费安全④信用卡是商业银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大全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 一.关于货币量、物价的计算公式 公式一:流通中实际需要(应该发行)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 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数量?=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价格总额 公式二:纸币发行量=货币流通次数 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数量?×(1+通货膨胀率)=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价格总额×(1+通货膨胀率) 公式三:纸(货)币贬值率A=纸(货)币实际发行量 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 —纸(货)币实际发行量×100% = 纸(货)币实际发行量 多发行纸(货)币量×100% 公式四: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B=币量 流通中应该发行的需货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 —纸币实际发行量×100% = 量 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多发行纸(货)币量×100% 公式五: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B = A 纸币贬值率—纸币贬值率1A 公式六:物价上涨幅度=原来物价水平 原来物价水平—当前物价水平 公式七:单位纸(货)币实际购买力=纸(货)币实际发行量 流通中应该发行货币量 公式八:商品新标价=量 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纸(货)币实际发行量×商品原标价 公式九:纸币实际购买力=CPI 1+资金 (CPI 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 二.关于商品价值量或价格的计算公式 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企业等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社会劳动生产率经常表述为某部门、整个部门、整个行业、某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公式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某种商品的总时间÷商品总产量 公式二:新价值量=原来价值量÷(1+x%) (注:x%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幅度,提高用+,降低用-)

高一经济生活 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政治第二课综合练习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判断题(8分) 1、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但没有违背价值规律,而且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2、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所以价值不变,价格也不变() 3、等价交换要求每一次具体的交换价格与价值必须相等。() 4、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生产者没有必要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5、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而价格上涨又会导致供不应求,可见价格与供求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6、市场上,同一种东西多了就便宜,少了就贵,这说明商品的价值受供求的影响() 7、A与B互为替代品,A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导致人们对B商品需求量的增加() 8、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但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须品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影响较大。() 二、单项选择题(44分) 1、其它因素不考虑的情况下,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是() ①商品的价值与价格成反比②商品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③商品的价值与价格成正比④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 2、如果一个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么他在市场竞争中的状况() A、处于不利地位 B、必然赚钱 C、必然亏本 D、处于有利地位 3、人们在市场经济过程中,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等价交换() A、是指每次商品交换都是等价的 B、是指等价的次数要远远多于不等价的次数 C、只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是指交换过程中商品的价格与价值在趋势上相符 D、是指价格水平要处于价值之上 4、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 A、改变该商品的使用价值来实现的 B、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的 C、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D、政府的宏观调控实现的 5、海南的荔枝比主产区广东的荔枝提早15~20天成熟,但在价格上早熟品种的荔枝比迟熟

高中政治总复习《经济生活》大题常考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复习:《经济生活》大题常考知识 点归纳 政治大题是学生们的“黑洞”,所以老师今天为大家总结出了常考的答题知识点归纳,,常读,常记就能跳出黑洞! 1、影响价格的因素 (1)直接因素——供求影响价格。 (2)决定因素——价值决定价格。 ①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一般情况下两者成正比。 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两者成正比。 ③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就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就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2、价格变动的影响 (热点:高物价、高房价等重点掌握)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价格变动对需求的一般影响: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②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厦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A.互为替代品。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而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亦然。 B.互补商品。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韵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价值规律的作用): 归纳到一点,就是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具体体现:①调节生产规模。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3、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l)根本原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2)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当前、未来、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大小)和物价水平(物价高,消费水平低) (3)其他因素: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 4、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消费观? (怎样做理智的消费者?)

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经济生活模块考试试题 单元 姓名 一、 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1分,共30分) C1.2009年某钢笔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90 元,2010 年生产该钢笔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50%,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则该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90 元 B.45 元 ?C .60 元 ?D.135 元 A2.小刘在书店看中了一套高一课外辅导书,定价56元。对书的定价反映的经济现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②观念上的货币 ③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④现实的货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A3.在空调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众多厂家为争夺市场大打“价格战”时,海尔空调却令人称奇地在“高价位”上高奏销售凯歌。海尔的经验是:依靠科技,让科技跑在市场前面;不算价格账,专打“质量战”;服务无止境,忠诚于消费者。可见 V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已不是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 V ②产品科技水平的高低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很重要 ③只有遵循价值规律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④服务消费者是企业生产的直接目的 A.①② B .③④ C.①④ D.②③ D4.右边漫画反映的经济现象一般出现在 时期。 A.供过于求 B.供求平衡 C.通货紧缩 D.通货膨胀 2010 年 5 月 2 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 2010年5月1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有专家指出,此次上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抑制人民币流动过快,对出现的通货膨胀苗头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据此回答6-7题。 D5.下列现象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的是? V ①物价不断上涨 V ②国家发行的纸币过多 V③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 V ④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④ C6.集存款、取款、贷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的信用工具是 A.支票 B .汇票 C.信用卡 D.存折 大米涨价了,也得买。 金价涨了,以后再买金项链吧。 需求有弹性

2019-2020年高考政治 《经济生活》主观题精选大全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经济生活》主观题精选大全 1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为过分平均状态,0.3—0.4属于正常合理区间,大于0.4表明收入差距过大。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材料二: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十分重要,效率可以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从而为促进公平制造条件;公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从而为提高效率奠定基础。党的十七大又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必须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双赢。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①如何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②提出解决材料一所反映问题的合理对策。 2、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中国的乳制品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奶企产量下降,所需原奶量也相应大幅减少,直接导致部分以卖奶为生的奶农无以为继,迫不得已,杀牛、倒奶成为他们的无奈选择。请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结合三鹿奶粉事件简要分析市场经济的局限性? (2)请结合三鹿奶粉事件分析说明公司经营成功应该采取的措施。 3、中国社科院发布2009年《社会蓝皮书》,2008全国调查出来的城镇调查失业率是9.6%,2009年全国就业形势严峻,2010年全国就业形势会更加严峻。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就业的意义及其解决就业的办法。4、材料一:上世纪末,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我们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实现全面小康,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材料二: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却存在高投入、高产出、高耗能、高污染的现象。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实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答案(一) 1、(1)效率与公平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存在矛盾。另一方面,效率与公平又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率。 (2)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④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单元二测试卷(生产、劳动与经营)

《经济生活》单元测试题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增加“消费”与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这是因为()A.只要增加居民收入,就能拉动经济增长 B.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 C.消费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D.有效需求不足会制约经济的增长 2.没有汽车工业的大发展,就没有人们对家庭轿车的强烈向往。这主要表明()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C.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D.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3.据调查,目前我国至少有85%的新迁住户要装修居室,家庭居室装修业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家庭居室装修业的兴起说明()A.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扩大内需B.超前消费反映了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 C.生存资料消费是居民最基本的消费D.新的消费热点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4.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意味着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是()A.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B.落实科学发展观 C.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5.某市2007年各类经济成分在GDP中所占比重 上图说明该市所有制结构是()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以非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思路 一、我们在回答企业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时,与企业有关的知识如下: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遵循价值规律,优化产品结构,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创立自主品牌,形成竞争优势。(创新、科技和管理) 4.诚信经营,实施名牌战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诚信、品牌)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方式) 6、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节能环保) 7.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增强国际竞争力。(国际竞争力) 8.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以质取胜,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拓展企业的国际生存空间;开发和国内市场,改变过于依赖国外市场的状况。(外贸出口) 9.积极利用世贸规则维护企业自身合法权益。(利用世贸规则) 10.通过兼并、联合,把企业做大做强,发展规模经济。(规模) 11.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效益) 12.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科技水平,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

二、国家(政府)在经济生活中命题,考察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办大事、稳定经济发展秩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对外经济等方面的问题,主要链接的知识点: 1、考察“资源配置”时主要使用的核心考点: ①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②市场有其自身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弱点和不足,必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③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 ④发挥财政的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⑤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考察“集中力量办大事”即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时国家(政府)在经济生活中命题,主要使用的核心考点: ①社会主义本质;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 ②宏观调控的体现;国家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③公有制决定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标志; ④财政的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⑤如果是科技成就还可用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建设创新型国家;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学业水平测试考点

《经济生活》学业水平测试考点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考点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理解、运用) 商品是基本属性是 考点2、了解货币的概念、本质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商品。本质是 考点3、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 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叫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上的货币。货币叫做流通手段。以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公式:。 考点4、了解纸币的含义、发行规律。 纸币是由、强制使用的。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为限度。纸币发行量过多,会引发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纸币发行量过少,就会引发通货紧缩,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考点5、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 信用卡是银行对的客户发行的一种。 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信用卡可以集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考点6、了解外汇和汇率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如果用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 考点7、运用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从货币的起源看,,它是;从本质上看,它是,从职能上看,它等基本职能。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对于金钱要、、。 考点8、理解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物以稀为贵”,价格上涨;,“货多不值钱”,价格下跌。 考点9、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 考点10、理解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决定的,而是由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考点11、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生 产的商品按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在竞争中就会处于地位。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虽然不能增加价值总量,但是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增多,即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考点12、运用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为基础实行。(重点理解“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的影响,围绕上下波动。 考点13、理解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当某种商品的价格

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经济生活模块考试试题 单元姓名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1分,共30分) C1.2009年某钢笔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90 元,2010 年生产该钢笔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50%,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则该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90 元 B.45 元 C.60 元 D.135 元 A2.小刘在书店看中了一套高一课外辅导书,定价56元。对书的定价反映的经济现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②观念上的货币 ③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④现实的货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A3.在空调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众多厂家为争夺市场大打“价格战”时,海尔空调却令人称奇地在“高价位”上高奏销售凯歌。海尔的经验是:依靠科技,让科技跑在市场前面;不算价格账,专打“质量战”;服务无止境,忠诚于消费者。可见 V①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已不是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 V②产品科技水平的高低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很重要 ③只有遵循价值规律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④服务消费者是企业生产的直接目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D4.右边漫画反映的经济现象一般出现在时期。 C.通货紧缩 D.通货膨胀 2010 年 5 月 2 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决 定,从 2010年5月1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 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有专家指出,此次上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抑 制人民币流动过快,对出现的通货膨胀苗头 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据此回答6-7题。 D5.下列现象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的是 V①物价不断上涨 V②国家发行的纸币过多 V③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 V④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④ C6.集存款、取款、贷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的信用工具是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周测试题带答案DOC

高一政治第三周周测试卷(9.12) 一、单项选择题( 2.5*20=50) 1.2012年某国国民经济总体上是平衡的。假设2013年该国待售商品量增加14%,货币流通速度提高5%,物价水平上涨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民经济要保持平衡,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应() A.减少11.8%B.增加11.8% C.减少16.2% D.增加16.2% 2.在经济生活中,一种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引起另一种现象的产生。下列表述能体现这一 关系的有() ①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下跌,赴美留学费用一般会降低 ②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减少 ③合肥至北京的高铁开通,合肥飞北京航班的客流量可能下降 ④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导致居民消费以享受性为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2013年1月4日100美元兑人民币628.97元,到5月9日跌至619.25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这一变化会使() A.我国居民降低对美国商品的需求B.我国居民更多地选择去美国旅游 C.我国企业增加对美国的商品出口D.我国企业减少对美国的投资 4.一般来说,一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将会导致粮食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在下图中, 可以较为准确反映这种变动的是() 5.近两年,免费的互联网微信用户快速增长,这对电信运营商的短信发送量造成了不小 的冲击。近来有“微信向用户收费”的声音,但网络调查显示,如果微信收费,有近九成 的用户表示将改用其他免费社交软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反映上述信息的图示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2012年,某县农民种植的土豆产量大增,但市场没有相应扩大,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图中的①②③④中,能够反映这种“丰产不丰收”经济现象的是()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大题常考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大题常考知识点归纳 ★影响价格的因素 (1)直接因素——供求影响价格。 (2)决定因素——价值决定价格。 ①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一般情况下两者成正比。 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两者成正比。 ③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就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就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体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价格变动的影响(热点:高物价、高房价等重点掌握)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价格变动对需求的一般影响: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②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A.互为替代品。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而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亦然。 B.互补商品。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价值规律的作用) 归纳到一点,就是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具体体现:①调节生产规模。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生产者如何获得更高的利润: ①企业提高自己的个别劳动生产率,缩小自己个别劳动时间,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②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依靠科技创新。 ③根据市场需求来安排生产,调节产量,在能在竞争中取胜。 ④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国家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预期收入的影响,因此要增加就业。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大小有密切关系。国家要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④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国家要稳定物价,提高居民购买力。 ★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消费观?(怎样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人为出,适度消费。既要反对高消费,又要反对不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夺在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第一,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第二,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第三,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第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2020年高考政治综合题专项训练8题(经济生活部分)

2020年高考政治综合题专项训练8题 (经济生活部分)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是党中央的决策部署。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要求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制定外资基础性法律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18年立法工作计划》。 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司法部经征求中央财办、外交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72个中央有关单位以及地方人民政府等方面的意见,起草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草案)》。 2018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这一草案并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征求意见。2019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 材料二 近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生产企业已达200多家,产业集群优势明显。2018年,中国取消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允许该领域实行外资独资经营。新通过的《外商投资法》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的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某公司是国外一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其设计与生产理念同当前全球先进制造、绿色能源、智能制造高度契合,2018年该公司入选世界品牌500强。2019年1月,该公司决定在上海投资70亿美元开工建设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超级工厂,预计年生产纯电动汽车50万辆。 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5.6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59.9%和61.7%。市场预测,到2028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销量将超过1100万辆。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该公司为何在中国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工厂。(14分)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在基本完成从温饱向住行转变的基础上,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重心正在向以居住、健康、文化、娱乐、教育和信息等发展型和康乐型消费转移。在消费结构上,则表现为居民家庭在居住、交通通信和教育娱乐文化等领域的消费支出持续扩大,尤其是全社会信息、教育、养老、健康、文化等服务型消费需求快速增长。但是,当前,服务型消费的供给短缺是制约服务型消费需求释放十分重要的原因。服务型消费升级进程中蕴藏着巨大潜力,如果能够尽快有效地释放出来,必将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动力。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知识提纲(最新版)

经济生活》学业水平测试考点解读 第一单元 15 个考点 1.商品的概念和基本属性 ①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②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除此之外,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①价值尺度是指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执行这一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 ②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3)注意:流通手段≠商品流通。(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商品流通指的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商品交换的过程,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3.纸币的概念及发行量 (1)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2)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3 )货币流通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 ×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速度。 (4)纸币发行量过多可能引起通过膨胀,过少则可能引起通过紧缩。 ①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②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4.结算工具:信用卡、支票①信用卡的优点: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②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有转账支票、现金支票两种类型。 5.外汇和汇率 (1)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 )汇率:两种货币间的兑换比比率。(若100 单位外币和兑换成更多人民币,说明外币 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6.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及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7.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1)供求影响价格:①当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商品短缺时,出现“物以稀为贵”现象。②当商品的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商品过剩时,出现“货多不值钱”现象。 (2)价值决定价格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②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8.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①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9.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政治---《经济生活》常考大题

价格变动影响 1.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购买, 价格下降,增加购买 2.某商品价格上涨其需求减少而其替代品需求 增加,互补品需求减少 3.商品价格上涨企业会扩大生产规模, 价格下降则缩小规模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影响价格因素 1.社会劳动生产率影响商品的价格 2.商品的供求情况影响商品的价格 3.市场竞争影响商品价格 4.货币的价值影响商品价格 5.纸币的发行量影响商品价格 6.国家对商品价格的管理和调控影响商品价格 7.价值决定价格 8.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但不能决定价格 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增加居民收入,农民收入,完善社保,缩小城乡差距。 3、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勤俭节约,艰苦奋斗4.绿色消费,保护环境 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 第一: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 生产决定消费水平、消费方式并为消费创造 动力,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 第二:消费对生产有重大的反作用。消费是 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 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 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正因为消费 具有这样重大的作用,人们不能人为地抑制消费, 不能使消费滞后,而应当根据生产力的, 发展逐步提高消费水平,使消费和生产协调发展。

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 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4、根据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5、注重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6、自觉适应市场规则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如果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对生产者是利好 消息,生产者必然会扩大生产,以求获得更多 的利润;如果供过于求,价格会低于价值, 这时生产者生产越多,亏损越多,此种情况下, 生产者为了减少损失自然会压缩生产以减少损失。 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说来, 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会减少;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会增多。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财政的主要作用 1.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物质保障国家通过国民经济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制度有利于提过居民生活水 平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2.有利于提高 资源合理配置国家通过财政有利于加强对某 些地区和行业基础设施建设 3.有利于促进国 民经济平稳运行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国家引减 少财政支出提高税收从而抑制需求给经济降 温当出现通货紧缩时国家减少税收来刺激需 求扩大内需拉经济增长 我国在收入分配方面实现社会公平的政策和措施 1.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使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 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3.初次 分配和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测试题 1.近年来,浙江企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围绕客户需求开展个性定制、柔性生产,同时也由此将触角延伸至销售服务,通过智能的、可联网的产品生成数据,并据此提供服务。这表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与水平②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动力 ③生产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④市场需求引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某县推广“企业+基地+农户”的花椒油加工专业合作社模式,引导企业和经营主体采取订单合同、保底收购、股份分红等方式与农户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同时,鼓励农户以务工方式加入专业合作社组织,赚取劳务费。目前,该县花椒产业覆盖农户8900余户,户均年增收5000元。与传统单个农户经营相比,这种专业合作社模式能够() ①增强农民的合作意识和市场意识以适应市场竞争 ②以需定产来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③抵御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稳定农民收益预期 ④促进土地所有权、经营权流转,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在土地供应,实施公共数据开放等方面,不得因所有制形式不同设置不平等标准或者条件。这有利于保证民营企业() A.成为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B.同等受国家机关的监管 C.在国民经济中的平等地位D.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 4.物流是经济的血脉,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环节。2020年6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实施意见》。此举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①撬动实体经济持续回暖②改善物流行业发展环境 ③带动社会新行业的出现④调整再生产各环节次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保障民营企业平等获取生产要素和政策支持,清理废除与企业性质挂钩的不合理规定;限期清偿政府机构拖欠民营和中小企业款项;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这说明国家() ①提升民营经济市场竞争力,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保障民营经济平等的市场地位,提振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心

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

《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技巧 一、经济生活的行为主体 国家、企业、个人(消费者、劳动者、投资者、纳税人) 二、经济生活一般性的答案要点 (一)有关“为什么”、“依据”、“原因”的答案一般有 1、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 2、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具有高质量,才能实现其价值,使企业扩大市场占有率,获得更多利润。 3、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4、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的一般特征,要求市场经济活动的参加者地位平等,实行等价交换;开展公平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5、市场经济自身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需要国家利用经济手段(利用税收、财政、价格、利率等政策)、法律手段(制定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国家的某些决定、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做到等)进行宏观调控,实现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 6、各种市场主体要遵循市场交易原则(自愿、平等、公平和诚实信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安全权、平等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民族尊严受尊重权)。使市场经济正常有序进行。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以公有制为基础、以共同富裕为目标、能实行更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8、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9、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资文化生活需要。 10、社会主义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 1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13、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例如:材料一:据初步证实,导致三鹿原奶问题的直接原因是收奶贩子在原奶收上来后,为了牟取暴利、增加重量和质量,而在原奶中增加了三聚氰胺这种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迅速启动了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机制,对患儿诊断治疗、问题奶粉封存回收、相关企业停产整顿、事故责任查处、所有奶制品检验和相关行业整顿等问题做了重大部署,同时对地方政府以及负有监管职责的主要部门领导依法实行了严肃的责任追究。 企业为什么不能忽视产品的质量?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因此必须保证商品的质量,才能顺利让渡出使用价值,实现价值。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出现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事件,表明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质量出现问题,这不利于三鹿集团的生存和发展。 (二)有关“如何做”、“启示”的答案一般有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遵循价值规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有形手”) 3、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无形手”)[国家利用经济手段(利用税收、财政、价格、利率等政策)、法律手段(制定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国家的某些决定、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做到等)进行宏观调控,实现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5、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6、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7、依靠科技、自主创新 8、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9、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10、构建和谐社会 11、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等。 例如:从经济常识角度,谈谈我国应如何应对和防范金融风暴。

高考政治大题模板

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模板 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模板,背得滚瓜烂熟才行 很多同学苦恼,因为政治大题背了课本也拿不了高分。原因何在?大概是因为你们没有熟悉 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模板。 (一)政府(国家) 1、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是什么? 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我国的国家性质;②我国的国家职能;③我国国家机构应该坚持的原则;④国家这样做的意义。 2、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 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 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社会主义的本质;②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③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⑤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有弱点 和缺陷,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⑥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⑦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 3、政府(国家)在经济学里面的行为是宏观调控;政府(国家)在政治学里面的行为 是履行国家职能。 (二)国际关系 1、(政治学)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为什么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都要从 以下知识点去考虑:国际关系极其决定因素。 2、(政治学)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中国为什么极力主张构建和谐世界?都要从 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②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③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④和

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 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⑤国际竞争的实质;⑥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 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⑦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和目标等)。 3、(经济学)国际经济关系 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依据,都要从以下知识 点去考虑:①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②市场经济开放性的要求;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④对外贸易的作用。 4、(哲学)国际关系 在《生活与哲学》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发展国际关系的哲学依据,都要从以下知 识点去考虑: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③内因和外因的关系;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⑤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三)政党 在我们平时的练习和高考中,经常出现运用“政党”的知识分析说明一些政治现象。回答此类问题,一定要用以下知识点考虑: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②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党的指导思想;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由中国共产党 领导;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⑥加强党的建设;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⑧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⑨我国的政党制度。(四)企业 企业是市场的重要活动主体,是《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高考政治在《经济生活》部 分经常考到企业的知识,而且牵涉的知识面广,知识之间关联度大。但是也有规律可遵循。 我们在回答企业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时,与企业有关的知识如下: ①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因为企业生产的是商品、要重视产品质量) ②掌握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结构,面向市场组织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③加强管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