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库建设规范标准[详]

数据库建设规范标准[详]

数据库建设规范标准[详]
数据库建设规范标准[详]

数据库建设规

目录

1. 前言 (2)

2. 围 (2)

3. 术语和定义 (2)

3.1式 (2)

3.2关联 (3)

3.3关系模型 (3)

3.4视图 (3)

3.5外键 (3)

3.6约束 (3)

3.7主键 (3)

4. 命名规 (4)

4.1规约定 (4)

4.2表名 (4)

4.3视图 (4)

4.4存储过程 (4)

4.5函数 (4)

4.6触发器 (4)

4.7字段 (5)

4.8索引 (5)

5. 数据库建设过程规 (5)

5.1概述 (5)

5.2需求分析阶段 (6)

5.2.1需求调查 (6)

5.2.2容分析 (6)

5.3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7)

5.2.1定义实体 (7)

5.3.3定义关系 (7)

5.3.4定义属性 (7)

5.3.5定义键 (8)

5.3.6定义索引 (8)

5.3.7定义其他对象和规则 (9)

5.4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9)

5.5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 (10)

5.6实施、运行、维护规 (10)

6. 数据库建设安全性规 (11)

6.1概述 (11)

6.2完整性设计 (11)

6.3物理安全 (13)

6.4访问控制 (13)

6.5数据备份 (14)

1. 前言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资源管理最有效的手段。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有效存储数据,满足用户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

本规通过数据建库的命名、结构、建库过程及安全性措施等几个技术方面进行约定,目的就是提供一套规、合理、科学的建库技术体系,应用系统提供建库技术参考。

2. 围

本规主要从关系数据库的命名、关系和结构以及建设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规定数据库设计应遵循的规。

3. 术语和定义

3.1式

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是要满足一定要求的,满足不同程度要求的为不同式。满足最低要求的叫第一式,简称 1NF。在第一式中满足进一步要求的为第二式,其余以此类推。一般而言,数据库的设计应至少满足第三式。

3.2关联

关联是不同表之间的数据彼此联系的方法。关联同时存在于形成不同实体的数据项之间和表实体本身之间,构成了数据库规化的基本核心问题。它分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三种关联形式。

3.3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在

关系模型中,实体与实体间的联系都是用关系来表示的。

3.4视图

视图是一个定制的虚拟表。可以是本地的、远程的或带参数的;其数据可以

来源于一个或多个表,或者其他视图;它是可更新的,可以引用远程表;它可以

更新数据源。视图是基于数据库的,因此,创建视图的前必须有数据库。

3.5外键

外键是一个关系中的一组属性(一个或多个列),它同时也是某种(相同的

或其它的)关系中的主键。它是关系之间的逻辑。

3.6约束

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提供一种机制来检查数据库中的数据,看其是否满足语

义规定的条件,这些加在数据库数据之上的语义规,称为约束。约束又可以分

为完整性约束、唯一性约束等。

3.7主键

每表都应该包含相同的一个或一组字段,它们都是保存在表中的、每一条

记录的唯一标识,通常这些字段(即主键)需要在建立数据表时就设定并标记。

4. 命名规

4.1规约定

命名采用 26个英文字母(一律大写)和 0-9这十个自然数,加上下划线“_”

组成,共 63个字符,不能出现其他字符(注释除外)。

数据库对象包括表、视图、存储过程、函数、触发器、字段、数据库文档。

对象名字由前缀和实体名称组成,长度不超过 30个字符。前缀描述对象类型,

实体名称包括系统标识等信息尽量详尽描述实体的容,不以数字或下划线开头,对象名称中的标识用下划线“_”进行分隔。其中“[]”的容表示是可选容。

4.2表名

T_[<系统标识>_][<…….> _] <表标识>

如:T_NPCP_ORDER

4.3视图

V_ [<系统标识>_][<…….> _] <视图标识>

如:V_NPCP_ORDER

4.4存储过程

P_ [<系统标识>][<…….> _]<存储过程标识>[_<存储过程行为标识>] 如:P_NPCP_ORDER_ADD

4.5函数

F_ [<系统标识>_][<…….> _]<函数标识>[_<函数行为标识>]

如:F_NPCP_ORDER_ADD

4.6触发器

TR_ [<系统标识>][<表标识>_][<…….> _]<触发标识>

如:TR_NPCP_ORDER_ADD

4.7字段

[<外键表标识>_][<…….> _]<字段标识>

如:ORDER_ID

4.8索引

IN_[<系统标识>_][<表标识>_][<…….> _]<索引标识>

如:IN_NPCP_ORDER_NAME

5. 数据库建设过程规

5.1概述

建库过程建议参考以下的建库流程如图 1所示。

需求分析阶段综合各科学数据用户的应用需求,形成规的需求调查表、需求规格书、功能需求表。

概念设计阶段形成独立于机器特点、独立于各个数据库管理系统产品的概念模式,用E-R图来描述。

逻辑设计阶段将E-R图转换成具体的数据库产品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形成数据库逻辑模式。然后根据用户处理的要求,安全性的考虑,在基本表的基础上再建立必要的视图形成数据的外模式。

数据可以分为两大类:关系数据和非关系数据,在物理设计阶段根据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和处理的需要,进行物理存储安排,设计索引,形成数据库模式。

最后进行数据(或元数据)录入。建库过程的每一步都是对其前一步

骤的检验,对于发现的错误或偏差需要进行及时的评估,并进行修正完善。对由

于数据库的设计而在应用当中的造成的不良影响及出现数据误差等现象进行修

缮、更新、完善。

图 1数据库建设过程

5.2需求分析阶段

需求分析阶段可以分为两个步骤:需求调查和容分析。数据大概分为两类数据:关系型数据和非关系型数据(如文件,文档)。在需求分析阶段可以对这两种数据进行不同的处理和分析。

5.2.1需求调查

数据信息来源有以下几种方法,分析系统需求分析报告书,组织调查会,咨询业务专家。

非关系型数据要分析哪几类类型,如文件的格式。

5.2.2容分析

需求收集和分析,结果得到数据字典描述的数据需求,数据流图描述的处理需求。

表1 数据字典规模式

图2 数据流图的表达方式

5.3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这个阶段的任务确定建模目标,开发建模计划,组织建模队伍,收集数据资源,制定约束和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