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承载力报告(DOC)(完整资料).doc

承载力报告(DOC)(完整资料).doc

承载力报告(DOC)(完整资料).doc
承载力报告(DOC)(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地基检测报告

(振冲复合地基)

工程名称: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成都校区迁建工程

(一期)主教学楼A

建设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检测单位:四川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检测日期:2012年05月14日~05月26日

检测性质:委托检测

报告日期:2012年06月12日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成都校区迁建工程(一期)

主教学楼A振冲复合地基检测报告

执行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修订本)检测负责:廖中原证书编号【川】建检资字(11)4242

检测人员: 张正勇证书编号【川】建检资字(07)2372

李加育证书编号【川】建检资字(07)2371

报告编写:

校核:

审批:

声明:

1.报告无计量认证章、资质专用章以及委托检验专用章或业务专

用章无效。

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计量认证章、资质专用章以及委托检验专

用章或业务专用章无效。

3.报告无报告人、审核人、批准人签字无效。

4.报告涂改、换页无效,无骑缝章无效。

5.对送样委托检测, 检测报告仅对来样负责。

6.对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单

位提出。

四川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

2012年06月12日

工程概况表1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成都校区迁建工程(一期)

主教学楼A振冲复合地基检测报告

一、前言

受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委托,四川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于

2012年05月14日~05月26日对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成都校区迁建工程主教A振冲复合地基进行静载及动力触探试验,共进行了12台静载试验及71个孔的动力触探试验。检测时,该工程地基振冲加固全部施工完毕,检测工程概况见表1,检测点位平面示意图见附图1。现根据试验结果及委托方提供的资料提出本报告书。

二、岩土工程概况让他

依据勘察单位核工业德阳金阳岩土工程有限公司2011年1月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该场地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祥福镇高楼村,成青快速通道旁,地貌单元为川西平原沱江水系毗河一级阶地,该场地土层自上而下概况参见下表2。

场地岩土工程概况表表2

三、振冲加固设计及施工概况

1、设计概况

该工程振冲碎石桩地基处理方案由核工业德阳金阳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据其设计方案,桩体材料采用含泥量不大于5%的碎石或卵石,材料粒径为30~100mm,平均处理深度为3~4m,采用正方形布桩,桩距1300mm,桩径900mm,总桩数为2356根,要求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350kPa,压缩模量不小于20MPa。

2、施工概况

该工程振冲复合地基加固施工由核工业德阳金阳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承担,采用采用功率不小于55kw的振冲器,密实电流不小于50A,留振时间不小于15s。填料主要采用粒径为30~100mm的卵石,含泥量不大于5%。检测时,振冲施工已完毕,场地平整,共施工了2356根振冲桩。

四、试验及分析方法

1、执行标准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川建厅发[2004]66号文)。

2、主要测试设备

主要测试设备表表3

1)动力触探试验

本次试验采用120kg超重型动力触探设备,选点的原则为选取有代表性或土质较差的地段,共选取71个孔进行动力触探试验。检测点平

面位置图见附图1。动力触探检测±0.00标高为基底标高。

2)、静载试验

本次试验根据动力触探试验结果选取有代表性的12台进行静载试验,压板面积为1.4m2左右的圆形板,试验反力采用堆重,用一台2000kN (或者3200 kN)液压千斤顶分级施加荷载,压力由0.4级压力表测定。沉降由综合精度为0.3%位移传感器测定,由位移数显仪自动采集。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静载试验装置示意图见图2。检测点平面位置示意图见附图1 。检测标高与基底标高一致。

图2、静载试验装置示意图

五、检测结果

1、动力触探试验

1)、71个动探孔的动探测试验成果图见图3:动力触探曲线图。

2)、根据动力触探试验结果,剔除个别锤击异常值,得动探测试范=4~14击/10cm,密实度为稍密~密实。

围值N

120

2、静载试验

1)、12台复合地基静载试验的试验结果汇总表见表5~表16;

2)、12台静载试验点的荷载~沉降曲线(P~S曲线)见图4~图15;

3)、12台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所测出的承载力试验结果值见表4。

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结果表表4

注:变形模量E 0=I 0(1-u 2)Pd/s ;

I 0---刚性承压板的形状系数 取0.785; u----土的泊松比 取0.3;

d---承压板直径(m ),d=1.29m ; P---P —S 曲线线性段的压力(kPa ); S---P 对应的沉降(mm );

压缩模量Es= E 0/(1-2 u 2/(1- u) )。 六、试验结论

根据静载试验及动力触探试验结果, 该工程振冲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350kPa ,压缩模量不小于20MPa ,满足设计要求。

附图:检测点位平面示意图 1张

四川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二O 一二年六月十二日

h(m)

4#

h(m)

5#

h(m)

6#

h(m)

7#

h(m)

8#

h(m)

9#

h(m)

1#2#3#

h(m)

图3、动力触探曲线图

10#

h(m)

18#

h(m)

11#

h(m)

12#

h(m)

13#

h(m)

14#

h(m)

15#

h(m)

16#

h(m)

17#

h(m)

续图3、动力触探曲线图

20#

h(m)

21#

h(m)

22#

h(m)

23#

h(m)

24#

h(m)

25#

h(m)

26#

h(m)

27#

h(m)

19#

h(m)

续图3、动力触探曲线图

29#

h(m)

30#

h(m)

31#

h(m)

32#

h(m)

33#

h(m)

34#

h(m)

35#

h(m)

36#

h(m)

28#

h(m)

续图3、动力触探曲线图

40#

h(m)

41#

h(m)

42#

h(m)

43#

h(m)

44#

h(m)

45#

h(m)

37#

h(m)

38#

h(m)

39#

h(m)

续图3、动力触探曲线图

47#

h(m)

48#

h(m)

49#

h(m)

50#

h(m)

51#

h(m)

52#

h(m)

53#

h(m)

54#

h(m)

46#

h(m)

续图3、动力触探曲线图

56#

h(m)

57#

h(m)

58#

h(m)

59#

h(m)

60#

h(m)

61#

h(m)

62#

h(m)

63#

h(m)

55#

h(m)

续图3、动力触探曲线图

65#

h(m)

66#

h(m)

67#

h(m)

68#

h(m)

h(m)

70#

h(m)

71#

h(m)

64#

h(m)

续图3、动力触探曲线图

静载试验汇总表表5

工程名称: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成都校区迁建工程(一期)主教学楼A

试验点号:1# 测试日期:2012-05-14-15 压板面积:1.4m2

左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