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教案——控制与控制过程

管理学教案——控制与控制过程

管理学教案——控制与控制过程
管理学教案——控制与控制过程

第十四章控制与控制过程

第一节控制活动

一、控制的必要性

控制:根据计划的要求,建立衡量绩效的标准,然后把实际工作结果与预定标准相比较,以确定组织活动中出现的偏差及其严重程度,并采取必要纠正措施,以确保组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组织目标的圆满实现的过程。

控制的必要性是基于以下原因:

1、环境的变化

2、管理权力的分散

3、工作能力的差异

控制的目的:①限制偏差的累积;②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控制理论

1、基本原理

1)任何系统都是由因果关系链联结在一起的元素的集合。

2)为了控制耦合系统的运行,必须确定系统的控制标准Z。

3)可以通过对系统的调节来纠正系统输出与标准值Z 之间的偏差。

三、控制的类型

按确定控制标准方法:

程序控制

跟踪控制

自适应控制

最佳控制

按时机、对象和目标:

预先控制

现场控制

成果控制

控制类型比较分析

类型 优点 缺点

预先 ①可防患于未然;②适用于一切领域中的所有前提条件较多。大量准确可靠的

信息;计划行动过程清楚了解;

控制 工作;③不针对具体人员,不会造成心理冲突,易于被职工接受并付诸实施。

计划行动本身的客观规律并要

随着行动的进展及时了解新情

况和新问题。

现场

控制 具有指导职能,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①容易受管理者的时间、精力、

业务水平的制约;②应用范围较窄;③容易形成心理上的对立,损害被控制者的工作积极性和

主动精神。

事后

控制 为进一步实施预先控制和现场控制创造条件,实现良性循环。

在实施矫正措施之前,偏差业已产生。 四、控制的特点

①整体性:一是管理控制是组织全体成员的职责(主体);二是控制的对象是组织的各个方面(客体)。

②动态性:要求提高控制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③管理控制是对人的控制并由人执行的控制:管理控制首先是对人的控制,其控制核心是“人”,“人”既是控制的主体,又是控制的主要客体。

④管理控制是提高职工能力的重要手段:控制不仅仅是监督,更重要的是指导、帮助和鼓励。

第二节控制过程

控制的基本目的是保证经营成果尽可能地贴近已建立的目标。

不管讨论的主题是什么,谈到管理控制都涉及以下三点,它们构成了一个封闭的循环。

(1)控制标准,体现期望业绩。这些标准可能是有形的或无形的,模糊的或特定的,但是如果涉及到的成员不是都能理解期望的结果,控制将引起混乱。

(2)根据标准对实际结果或预期结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必须通报给有关人员。

(3)更正。评价的目的无外乎两种,对正确的行为,鼓励其保持;对不正确的行为,告知其更正。如果没有更正,控制评价就毫无意义。

除了会计报表这种最常用的控制手段以外,企业也使用许多其他控制工具,如质量控制、法律控制、时间控制、人员考评、市场监测等等。无论是采用哪种控制方式,都应当明确三个基本问题:监控什么?什么时候监控?由谁来监控?

一、制定控制标准

确立控制对象 → 选择控制重点 → 制定标准的方法 影响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成果的主要因素有: ①环境特点及其发

展趋势;

②资源投入;

③组织活动。

通常,人们是在一个完整的计划过程中选出众多关键

点,把处于关键点

的工作预期成果作为控制标准。 ①最理想的是可考核的标准;

②最常用的标准:

⊙时间标准

⊙数量标准

⊙质量标准

⊙成本标准

③制定标方法

⊙统计性标准

⊙根据评估建立标

⊙工程标准

二、衡量实际工作

1.管理者在衡量工作成绩的过程中应注意:

①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②确定适宜的衡量标准;

③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2.信息收集与加工的要求:

①及时性:收集、加工、检索、和传递工作

②可靠性:准确和完整

③适用性:形式应恰当适用

3.衡量实况的常用方法有:

①亲自观察②分析报表资料

③召开会议③抽样调查。

三、鉴定偏差并采取矫正措施

1.管理者在制定和实施纠偏措施的过程中应注意:

①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②确定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

③选择适当的纠偏措施。

2.纠偏措施的选择和实施过程中要注意:

①使纠偏方案双重优化;

②充分考虑原先计划实施的影响;

③注意消除组织成员对纠偏措施的疑虑。

第三节控制的要求

一、适时控制

注意控制的及时性,在偏差未产生前进行控制。

二、适度控制

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

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花费得到足够的效益

三、客观控制

手段

标准

四、弹性控制

保持灵活性。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19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

第十九章控制与控制过程 一、教学要点 1、控制的必要性。 2、控制的基本原理。 3、种种类型控制的概念。 4、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成果控制的内涵,及其各自的优缺点。 5、有效控制有的基本特征。 6、控制过程的基本内容。 7、如何选择控制的重点? 8、制定控制标准的方法。 9、纠偏措施应满足的要求。 10、关键名词:控制、程序控制、跟踪控制、自适应控制、最佳控制、预先控制、现场控制、成果控制、适时控制、适度控制、客观控制、弹性控制、统计性标准、工程标准、评估性标准、 二、习题 (一)填充题 1、控制是为了保证_________与_________适应的管理职能。 2、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预先控制的内容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方面。 4、成果控制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为_________提供借鉴。 5、成果控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等内容。 6、企业应根据_________和_________来确定控制的范围和频度,建立有效 的控制系统。 7、适度控制是指控制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要恰到好处。 8、控制的过程都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的工作: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9、一般来说,企业可以使用的建立标准的方法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工程标准也是一种用统计方法制定的控制标准,不过它不是对历史性统计资料的分析,而是通过对_________ 。 11、在采取任何纠正措施以前,必须首先对_________。 12、一般地说,弹性控制要求企业制定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选择题 1、1、有效的控制要求_________ A. 选择关键的经营环节 B. 确定恰当的控制频度 C. 收集及时的信息 D. 合理运用预算或非预算的控制手段 2、根据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控制过程可以分为_________。 A.程序控制 B.跟踪控制 C.最佳控制 D.自适应控制 3、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属于跟踪控制性质的有_________。 A. 税金的交纳 B. 利润、工资、奖金的分配 C. 信息控制程序 D. 资金、材料的供应 4、_________都是应用了最佳控制原理进行决策和管理。 A. 用最小费用来控制生产批量

管理学 控制篇(第十一章)综合练习

管理学控制篇(第十一章)综合练习 单选题 1.下列哪种控制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并纠正工作中出现的偏差。( B )A.事先控制 B.现场控制 C.成果控制 D.综合控制 2. 进行控制时,首先要建立标准。关于建立标准,下列说法中哪一种有问题?( A ) A.标准应该越高越好 B.标准应该考虑实施成本 C.标准应考虑实际可能 D.标准应考虑顾客需求 3.“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讲卫生。”根据这一说法,以下几种控制方式中,哪一种方式最重要?( D )。 A.同期控制 B.现场控制 C.反馈控制 D.事先控制 4. 管理者在视察中发现一个员工操作机器不当,立即指明正确的操作方法并告诉该员工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按正确的方式操作。这是一种( D )。 A. 反馈控制 B. 指挥命令 C. 事前控制 D. 现场控制 5. 统计分析表明,“关键的事总是少数,一般的事常是多数”,这意味着控制工作最应重视:( A ) A.突出重点,强调例外 B.灵活、及时和适度 C.客观、精确和具体 D.协调计划和组织工作 6. 实习医生在第一次作手术时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对其进行指导,这是一种( D )。 A. 预先控制 B. 事后控制 C. 随机控制 D. 事中控制 7. 下列哪项不属于管理者实施控制的过程( C )。 A. 确立标准 B. 衡量绩效 C. 纠正偏差 D. 分析测评 8.在管理控制活动中,有一种控制是用过去的情况来指导现在和将来 , 这种控制是 ( B )。 A. 前馈控制 B. 反馈控制 C. 过程控制 D. 间接控制 9.人们常说,人的身体是“三分治七分养”,这件事表明( D )。 A.反馈控制比前馈控制重要 B.同期控制比反馈控制重要 C.反馈控制比同期控制重要 D.前馈控制比反馈控制重要 10. 下列哪一项控制工作的纠正措施是用于正在进行的计划执行过程?( C ) A.前馈控制 B.反馈控制 C.现场控制 D.直接控制 11.控制环节不包括( C )。 A. 制定控制标准 B.用标准衡量绩效 C.控制能力的培养 D.采取矫正措施

管理学教案——控制与控制过程

第十四章控制与控制过程 第一节控制活动 一、控制的必要性 控制:根据计划的要求,建立衡量绩效的标准,然后把实际工作结果与预定标准相比较,以确定组织活动中出现的偏差及其严重程度,并采取必要纠正措施,以确保组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组织目标的圆满实现的过程。 控制的必要性是基于以下原因: 1、环境的变化 2、管理权力的分散 3、工作能力的差异 控制的目的:①限制偏差的累积;②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控制理论 1、基本原理 1)任何系统都是由因果关系链联结在一起的元素的集合。 2)为了控制耦合系统的运行,必须确定系统的控制标准Z。

3)可以通过对系统的调节来纠正系统输出与标准值Z 之间的偏差。 三、控制的类型 按确定控制标准方法: 程序控制 跟踪控制 自适应控制 最佳控制 按时机、对象和目标: 预先控制 现场控制 成果控制 控制类型比较分析 类型 优点 缺点 预先 ①可防患于未然;②适用于一切领域中的所有前提条件较多。大量准确可靠的 信息;计划行动过程清楚了解;

控制 工作;③不针对具体人员,不会造成心理冲突,易于被职工接受并付诸实施。 计划行动本身的客观规律并要 随着行动的进展及时了解新情 况和新问题。 现场 控制 具有指导职能,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①容易受管理者的时间、精力、 业务水平的制约;②应用范围较窄;③容易形成心理上的对立,损害被控制者的工作积极性和 主动精神。 事后 控制 为进一步实施预先控制和现场控制创造条件,实现良性循环。 在实施矫正措施之前,偏差业已产生。 四、控制的特点 ①整体性:一是管理控制是组织全体成员的职责(主体);二是控制的对象是组织的各个方面(客体)。 ②动态性:要求提高控制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整理)《管理学》第五篇控制课堂练习题.

《管理学》第五篇:控制(课堂练习题) 讨论1: 航行于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的船舰,要依靠舵手对航向的不断修正,方能平安到达目的地;球队教练在赛前给球队确定的赛场战术、赛中换人或利用“暂停”指示队员改变战术、赛后总结经验教训,都是为了球队取得期望的“成就”;企业生产中,若发现某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超过了某一水平X元,管理者则要分析原因是原材料涨价,还是工人劳动生产率降低,或者加工中浪费材料等,以便采取一定措施,使成本降下来。这些: A. 分别是管理的计划、领导和控制职能 B. 分别是管理的领导、组织和控制职能 C. 分别是管理的领导、组织和计划职能 D.都是管理的控制职能 讨论2 种庄稼需要水,但这一地区近年老不下雨,怎么办?一种办法是灌溉,以补天不下雨的不足。另一办法是改种耐旱作物,使所种作物与环境相适应。这两种措施分别是: A.纠正偏差和调整计划 B.调整计划和纠正偏差 C.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 D.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 讨论3: 某企业管理部门在制定劳动定额时,出现了以下四种意见,你认为哪一种意见比较正确?A.劳动定额主要是为了考核用的,应选择最先进的标准 B.劳动定额的确定应结合企业实际,并考虑有助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 C.为使绝大多数员工能超额完成任务,应选择最低的定额标准 D.考虑到员工操作水平的差异性,定额标准宜采取最先进与最低标准的平均值 讨论4: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有效控制应具备的特征? A.客观性和可接受性 B.明确的成果导向 C.及时性 D.依赖统计过程和数据 讨论5: 为了保证企业管理控制系统的有效运行,从根本上来说,管理者长期应该关注的主要是对有关人员: A.严加管制 B.奖惩得当 C.友好相处 D.增加其对组织目标的认同感

《管理学》:控制过程一般有哪些步骤

MBA课程名称:《管理学》 题目:控制过程一般有哪些步骤 正文: 控制职能是管理活动中的五大基本职能之一。控制就是检查工作是否按既定的计划、标准和方法进行,发现偏差,分析原因,进行纠正,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根据预定的目标或标准探查偏差给予更正的过程(正式控制模型),需要6个互相联系的步骤: 1.限定子系统的范围 要制定一项正规的控制措施,首先就要明确是为谁制定的,目的是什么,即确定子系统的边界。也就是我们要控制的范围,因为一个生产过程有多个环节,要控制的自然也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控制,所以每个控制都要明确一个范围。例如,造酒厂对投入进行控制,其控制范围就是造酒投入的原料、时间、温度,并对这个过程各阶段抽样化验;而对产出的控制,就是要把控制好酒的存储。 2.识别所要测量的特性 在控制过程中必须识别所要获得的信息种类。若建立正式控制过程,需要较早地确定以下内容:1能够被测量的特性是什么?2获得与所期望的目标相关的每个特性信息的成本如何?3是否每个特性的变化都影响子系统达成目标? 在识别所要测量的特性后,就要把那些能够测量的特性挑出来。这时,选择原则或帕累托(Vilfredo Pareto)定律就很有帮助。这个定律认为,在任何一群被控制的元素中,少量的元素总是能解释大量的结果。比如造酒过程中,影响酒质量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因素是水、温度、时间,这3各因素控制好了,就能最大程度保证酒的质量。控制好少量的但关键的要素,就能最大程度控制好该目标,这些要素足以说明结果中的主要内容。正如哲学中提到的,抓住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 3.订立标准 标准是衡量实工作绩效的依据和准绳。所以要定立控制的标准。标准最好是定量的,能量化的。如果有些不容易定量,例如工作作风、态度等,这些虽然难以量化,但仍然应该提出一些定性的标准。如果没有标准,就无法进行控制。例如上班考勤控制,上班具体时间钟点(例如定为北京时间8:30)就是控制的标准,界定迟到与否就以此标准,甚至迟到到什么程度则扣当天的工资也需要有标准界定,否则考勤控制就无法进行。 4.收集数据 收集数据是为了获得每个预定特性的度量情况。数据收集工作可以由人来做也可以由机器来做;数据既可以由施加控制的人来收集,也可以由被控制的人来收集。如果由被控制的人来收集有时候会有失真的情况,特别是数据用作奖罚时就更容易出现隐瞒、歪曲等失真情况。例如上班考勤,如果由员工自己填写上班时间,以此来收集数据,并以此数据作为考勤的奖罚,这时员工就容易隐瞒迟到现象,所以现在都改用考勤打卡机、IC门禁卡考勤等机器方法。数据收集工作,管理层为了得到高质量的数据与信息,可以建立专门的部门来从事该工作,例如审计部门、统计部门等。要针对目的来收集数据,不同部门根据分工收集数据的

管理学(周三多)书后习题答案-第十四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

管理学(周三多)书后习题答案-第十四章控制与控制过程 三、习题答案 (一)填充题 1.企业计划、实际作业动态 2.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 3.检查资源的筹备情况、预测其利用效果 4.未来计划的制定和活动的安排 5.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职工成绩评定 6.活动的规模特点、复杂程度 7.范围、程度、频度 8.确立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 9.统计性标准、根据评估建立标准、工程(工作)标准10.工作情况进行客观的定量分析来进行的11.反映偏差的信息进行评估和分析12.弹性的计划、弹性的衡量标准 (二)选择题1. ABCD 2. ABCD 3. ABD 4. ABCD 5. ABCD 6. ABC 7. BCD 8. BC 9. ABC 10. ABCD 11. ABCD 12. ABC 13. ABCD 14. BCD (三)简答题 1.⑴任何系统都是由因果关系链联结在一起的元素的集合。元素之间的这种关系就叫耦合。控制论就是研究耦合运行系统的控制和调节的。 ⑵为了控制耦合系统的运行,必须确定系统的控制标准Z。控制标准Z的值是不断变化的某个参数S的函数,即Z=f(S)。 ⑶可以通过对系统的调节来纠正系统输出与标准值Z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2.对下属的工作进行现场监督,其作用有两个: (1)可以指导下属以正确的方法进行工作。现场监督,可以使上级有机会当面解释工作的要领和技巧,纠正下属错误的作业方法与过程,从而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2)可以保证计划的执行和计划目标的实现。通过现场检查,可以使管理者随时发现下属在活动中与计划要求相偏离的现象,从而可以将经营问题消失在萌芽状态,或者避免已经产生的经营问题对企业不利影响的扩散 3.⑴成果控制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以及职工成绩评定等内容。 ⑵财务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反映资金运动过程的各种财务资料,了解本期资金占用和利用的结果,弄清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维持营运的能力以及投资能力,以指导企业在下期活动中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方向,决定缩小或扩大某种产品的生产。 ⑶成本分析是通过比较标准成本(预定成本)和实际成本,了解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通过分析成本结构和各成本要素的情况,了解材料、设备、人力等资源的消耗与利用对成本计划执行结果的影响程度,以找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 ⑷质量分析是通过研究质量控制系统收集的统计数据,判断企业产品的平均等级系数,了解产品质量水平与其费用要求的关系,找出企业质量工作的薄弱环节,为组织下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确定关键的质量控制点提供依据。 ⑸职工成绩评定是通过检查企业员工在本期的工作表现,分析他们的行动是否符合预定要求,判断每个职工对企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贡献。

华东理工版管理学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五 控制2550

第五篇控制 一、单项选择题 1、从控制的特征看,控制是对 A A 人的控制 B 物的控制 C 工具的控制 D 综合上述三者 2、从控制的特征看,控制具有 C A 局部性 B 分散性 C 整体性 D 集中性 3、控制需要对偏差加以关注,这主要是指通过控制 B A 杜绝偏差产生 B 防止偏差扩大 C 防止偏差缩小 D 防止偏差变化 4、以人为中心是控制的基本原则是指 C A 认识控制的主要对象 B 人的行为是控制的对象 C 控制的主体是人 D 都是 5、所谓例外与重点原则是指 C A 例外是控制需重点关注的 B 例外不是控制需关注的 C 例外偏差是需重点关注的 D 例外偏差不属于需重点关注的 6、信息作为控制的焦点是指 D A 信息的来源 B 信息的准确性 C 信息的传递速度 D 三者都是 7、资金作为控制的标准之一是指 B A 在经营中的各项费用 B 经营中的各项投入 C经营中的各类原材料 D 都是 8、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的关系是 B A 是两种不同的预算方法 B 后者是在固定性费用发生变化后采用的预算 C 前者在固定性费用发生变化后采用的预算 D 两者没有关系 9、所谓有效预算的灵活性特征是指预算是 D A 按照特定范围制订的 B 按照特定岗位制订 C 特定职能制订的 D 特定时间制订的 10、预算也要有明确的目标,预算的目标应该是 A

A 组织目标 B 个人目标 C 部门目标 D 衡量目标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可以作为控制焦点的有 ABCDE A 人员 B 作业 C 财务 D 组织绩效 E 信息 2、以下将导致控制的必要性的原因的有 ABD A 外部环境改变 B 内部环境改变 C 计划调整 D 组织成员素质改变 E 组织绩效改变 3、组织绩效是 ABC A 管理者关注的对象 B 利益相关者关注的对象 C 管理控制关注的对象 D 社会关注的对象 E 竞争者关注的对象 4、管理控制具有动态性特征是因为 BCD A 控制对象的动态变化 B 控制手段的动态变化 C 控制标准的动态变化 D 控制程序的动态变化 E 控制主体的动态变化 5、在控制中如对比控制标准后发现存在明显偏差,则需要做的工作有 BCDE A 查找偏差的原因 B 分析偏差的程度 C 确定偏差的方向 D 确认偏差是否 能够被接受 E 确定纠正偏差的方式 6、以下属于直接控制内容的控制方式有 AB A 管理者素质控制 B 管理者技能控制 C 管理层次控制 D 管理手段控制 E 管理者权力控制 7、预算有下列哪些主要类型 ABDE A 收入预算 B 支出预算 C 储存预算 D 现金预算 E 负债预算 8、有效预算具有以下特点 ABCDE A 较强的目的性 B 空间的结构性 C 实践的灵活性 D 管理的有效性 E 实施的可行性 9、下列中属于财务比率的有 ABCD A 流动比率 B 速动比率 C 负债比率 D 盈利比率 E 库存周转比率

管理与管理学答案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答案 【篇一:管理学_第一章__管理与管理者_习题答案】 /p> 2. 管理就是对一个组织所拥有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实现组织目标。ans: f 3. 管理的基本活动对任何组织都有着普遍性,但盈利性组织比非盈利性组织更需要加强管理。ans: f 4. 高层管理人员花在计划决策上的时间相对更多一些。ans: t 5. 中级管理人员往往处理现场、指导操作等技术性工作较多。ans: 6. 组织中向外界发布信息的角色称为组织发言人。ans: t 7. 计划工作之后自然就需要组织工作来发挥作用。ans: t 8. 管理的有效性在于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最少的消耗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ans:t 9. 基层第一线管理人员对操作者的活动进行日常监督管理。ans: t 10. 部门经理属于高层管理人员。ans: f 11. 管理人员的沟通联络活动属于决策方面角色的职能。ans: f 12. 技术技能是指沟通、领导、激励下属的能力。ans: f 13. 技术技能对管理人员非常重要,因为它能使管理人员通过分析确定问题的所在,得出解决的办法。ans: f 14. 领导工作涉及为各项职务配备合适人选,并通过激励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ans: f 15. 为达到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群体是组织。ans: t 16. 对人力、财力、物力、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活动的主体为管理人员。ans: t 17. 18. 19. 20.

负责组织成员的挑选、培训、使用、解雇等工作的管理人员是人事管理人员。ans:t 对基层第一线管理人员最重要的管理技能是技术技能。ans: t 制定战略目标是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ans: f 管理的四项基本活动是计划、人事、经营、控制。ans: f f 21. 管理概念在不同国家间具有可转移性。ans: f 22. 管理的首要职能是控制。ans: f 23. 管理者是指挥别人活动的人。 ans: t 24. 操作者不仅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而且具有监督其他人工作的职责。ans:f 1. 高层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 a. 决策 b. 控制 2. 管理的首要职能是(a ) a. 计划 b. 组织 a) c. 协调 d. 领导 c. 领导 d. 控制 3. 首次提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是管理的五大要素是(b ) c. 梅奥 d. 弗隆 a. 泰勒 b. 法约尔 4. 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法约尔提出(d)五项管理职能,他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过程。 a. 计划、决策、组织、人员配备和控制 b.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 c.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协调和控制 d.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管理学控制习题.docx

六章控制职能 1.传统的控制方法有哪些? 答案:预算、统计资料、专题报告、盈亏平衡分析、经营审核、深入现场。 2.简述控制的动态性特点。 答:组织是动态的,其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随时都在发生变化,因此控制标准和方 法不可能固定不变。管理控制应具有动态的特征,这样可以提高控制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3.简述现场控制的弊端。 答: 1) 容易受到管理者时间、精力、业务水平的制约。2) 应用范围较窄。 3) 容易在控制者和被控制者之间形成对立。 4.简述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 ( 即:控制的对象 ) 简述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主 要因素。 ( 即:控制的对象 ) 答: 1) 环境特点及其发展趋势2) 资源投入 3) 组织活动 5、简述制定控制标准的步骤。 答: 1) 确立控制对象。2) 选择控制重点。 3) 制定控制标准。 6.简述工业企业常用的控制标准。 答: 1) 时间标准。如工时、交货期等。2) 数量标准。如产品数量、废品数量等。3)质量标准。如产品等级、合格率等。4) 成本标准。如单位产品成本等。 7.简述制定控制标准的方法。 答: 1) 统计标准:利用统计方法来确定预期结果。 2) 经验标准:根据经验和判断来估 计预期结果。 3) 工程标准:在客观的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标准。 8.简述控制标准的制定要求。

答:1) 便于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衡量。2) 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3) 应与未来的发 展相结合。4) 应尽可能体现出一致性。5) 应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6) 应具有一定的弹性。 9.对控制信息有什么要求? 答:控制信息应具备以下特性:及时性、可靠性、适用性。 10.怎样理解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答案: (1) 一方面,任何组织、任何活动都需要进行控制。因为由于主客观原因, 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偏差。控制工作起着执行和完成计划的保障作用,以及在管理 过程中产生新的计划、新的目标和新的控制标准的作用。通过控制工作了解偏差和纠正 计划。 (2)另一方面,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还表现在管理的五个职能中它所处的地位及其相 互关系。控制工作还处于管理的全过程中,它不仅可以维持其他职能的正常活动,而且 在必要时还可以采取纠正偏差的行动来影响其他职能的活动。通过纠正偏差的行动,控 制工作与其他职能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管理过程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 11.为什么纠正偏差是控制的关键? 答案: (1) 它体现了执行控制职能的目的。控制职能,就是将计划的执行情况同计 划所制定的控制标准对照,从而发现执行情况同计划目标之间的偏差,并采取相应措施,使 这种偏差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以达到保持组织系统的活动稳定的目的,也就是纠正偏差的目的。 (2)纠正偏差,将控制工作同管理的其他职能结合在一起。纠正偏差是整个管理系 统中的一部分工作内容。通过确立目标,修订计划,改变组织结构,调整人员配置以及 在指导与领导方法上的重大改进,可以使纠正目标的工作取得满意效果,使得整个控制 工作达到预期的目的。 12.简述一般控制与管理控制的相同点? 答案: (1) 同是一个信息反馈过程。管理控制系统实质上也是一个信息反馈系统, 通过信息反馈,发现管理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促进系统进行不断的调节和改变,使之逐 渐趋于稳定、完善,直至达到优化状态。(2) 管理控制也有两个前提条件,即计划指标

罗宾斯《管理学》(第1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Ⅵ篇 控 制 【圣才出品】

第Ⅵ篇控制 第18章监管和控制 一、概念题 1.控制[云南大学2017年研;四川大学2017年研;广工大2016年研;湘潭大学2015年研;华中科大2013年研;武大2011年研;中山大学2010年研;首都经贸2008年研;北理2007年研]、管理控制[深圳大学2013年研] 答:控制是指为了保证组织的计划、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各级管理人员依据事先拟定的或随着组织与环境的发展变化而重新修改的标准,对下级的工作进行衡量和评价,并在出现偏差时进行纠正的过程。控制标准、偏差信息和纠正措施是控制工作的三项基本要素,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控制职能的价值体现在三个具体的方面:计划、员工授权、保护工作场所。控制是否有效取决于它们如何帮助员工和管理者实现他们的目标。 2.组织绩效[华南师大2014年研;人大2009年研] 答:组织绩效是指所有组织活动结果的最终累积结果。组织生产率、组织效力和行业及公司排名是使用最频繁的组织绩效的衡量标准。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是衡量组织绩效的方法。平衡计分卡是最常用的衡量组织绩效的工具。组织绩效改进包括管理能力与专业能力的提高,同时要求管理者必须具备快速的反应能力以及抓住重点管理的能力,配合组织结构的调整,运用资源有效地建立富有灵活弹性的组织机构。 3.前馈控制[大连理工2018年研;广工大2017年研;暨南大学2016年研;河北大

学2016年研;浙大2015年研;华南理工2013年研;北科2011年研;中山大学2009年研;东北财大2009年研] 答:前馈控制又称预先控制,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是最理想的一种控制,控制的内容包括检查资源的筹备情况和预测其利用效果两个方面。其优点在于:①由于在工作开始之前进行,避免了反馈控制对已经铸成的差错无能为力的弊端;②它是在工作开始之前针对某项计划行动所依赖的条件进行控制,不是针对具体人员,因而不易造成对立面的冲突,易于被职工接收并付诸实施。困难在于,需要及时和准确的信息,并要求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前馈控制因素与计划工作的关系,但在实际工作中,这往往是很难做到的。 4.同期控制[首都师大2010年研;中山大学2008年研] 答:同期控制是指一种同步的、适时的控制,同期控制发生在工作活动进行的时候。最常见的同期控制是直接监督。另一个用来形容同期控制的词汇是走动式管理,即管理者在工作现场直接与员工进行互动。 (1)优点是:在工作过程中,一旦发生偏差,就马上予以纠正,保证本次活动尽可能少地发生偏差,改进本次而非下一次活动的质量。 (2)缺点是:①控制的效率受管理者的时间、精力、业务水平等的制约;②应用范围较窄;③对生产工作容易进行同期控制,而对那些问题难以辨别、成果难以衡量的工作,则容易损害被控制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5.反馈控制[东北财大2017年研;长安大学2017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2、2009年研;四川大学2011年研;华南理工2011年研]、事后控制[大连海事大学2017年研]答:反馈控制又称事后控制、成果控制,是指控制发生在活动之后。主要包括财务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