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TCP的网络通信协议设计本科毕业论文

基于TCP的网络通信协议设计本科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基于TCP的网络

通信协议设计

摘要

在网络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们对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多,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由此而产生的即时通讯工具也越来越多,而网络中不同的工作站、服务器之间能通讯,源于协议的存在。协议的设计可以实现交流的高效与安全。本文主要对即时通讯软件的协议的设计,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可靠的、专业的网上交流平台。

本次毕业设计是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模式,模拟现有网络通信协议,运用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如:TCP,多线程以及Windows Socket等,设计的一款简单的应用层网络通信协议。本系统是在TCP之上,采用Visual C++ 6.0开发平台,基于MFC框架提供的Windows Socket编程机制设计,运用Dialog based组件构建界面,使用了 C++面向对象的技术和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使用VC++语言编写。客户端与服务器端通过Socket传送消息。服务器端设计与实现过程中,采用了多线程技术,可以在单个程序当中同时运行多个不同的线程,从而实现多客户端聊天,大大增强了程序对服务器资源的利用和客户的等待是时间。客户端与客户端以及客户端与服务器端采用事先约定好的数据结构作为传输数据结构,以便于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顺利通信。客户之间的通信经由服务器处理之后转发,服务器端对数据进行简单校验,以实现客户端之间的点对点通信。

关键词:协议,即时通讯,多线程

ABSTRACT

Today,network is more and more developed, and people are more and more dependent on network, nearly are not inseparable from the network.so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tools of communication, but,as we all know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servers, wantting to communicate,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the protocol .The protocol can help achieve high efficiency and security communication.In this paper, It is mainly about a protocol design for instant messaging to provide users with a reliable, professional online communication platform.

This graduation design uses the 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 model, simulate the existing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nd use the basic knowledge of computer network such as TCP, multithreading and Windows sockets and so on .The design is a simple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 of application layer.This system is based on TCP, and uses the Visual c + + 6.0 platform, takes advantages of the MFC framework which provids the Windows Socket programming mechanism design, makes uses of Dialog -based components to build interface, and utilize the C++ object offers the class design principles, and uses vc + + language.Client and server through Socket Establish the connection.In the project ,the design of the Server takes advantagea of the multithreading technology, so can support to run a number of different threads in the midst of a single program, so as to realize multiple clients to run at the same time , it greatly enhance the using rate of the Server resources and the clients’ waiting time .The client and the client , the client and the server use the pre-arranged data structure as the receiving data and the dispatching data, so that the client and server communication smoothly.Client s’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server, after received a data package, it firstly makes a simpe processing ,then putforwards ,so that realizing the point-to-point communication between clients.

KEY WORDS: protocol,instant messagint,multithreading

目录

ABSTRACT .................................................................................................................................................. IV 第一章绪论.. (1)

1.1 项目开发背景和意义 (1)

1.2 开发和运行环境 (1)

第二章开发工具简介 (1)

2.1 Visual C++6.0介绍 (1)

2.2 MFC (1)

2.3 MSDN (2)

2.4 Visual Assist X (3)

第三章协议设计涉及知识简介 (1)

3.1 即时通讯 (1)

3.2 网络协议 (2)

3.3 OSI七层网络模型 (2)

3. 4 TCP/IP协议 (3)

3.5 TCP传输 (4)

3.6 C/S编程模型 (4)

3.7 Socket套接字 (5)

3.8 网络字节顺序 (6)

3.9 Windows Sockets (6)

3.10 同步、异步、阻塞和非阻塞 (7)

3.11 多线程 (7)

第四章需求分析 (10)

4.1 整体需求分析 (10)

4.2 可行性分析 (10)

第五章概要设计 (11)

5.1 性能要求 (11)

5.2 通讯协议格式设计 (11)

5.3 软件工作模式图 (12)

5.4 软件设计原理 (12)

第六章详细设计 (15)

6.1 协议设计 (15)

6.2 服务器端工程设计 (17)

6.3 客户端工程设计 (22)

6.4多线程设计(一台服务器与多个客户端通信) (31)

6.5 协议工作设计 (34)

第七章系统测试 (42)

7.1 测试目的 (42)

7.2 测试要求 (42)

7.3 测试方法 (42)

7.4 系统测试 (43)

总结 (55)

致谢 (56)

参考文献 (1)

第一章绪论

1.1 项目简介

1.1.1 项目开发背景和意义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类社会正全面迈向信息化。近几年来,信息网络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发展壮大,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学习和娱乐等各个领域,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即时通讯作为目前的主要应用之一,已经极大的融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即时通信是一个终端连往一个即时通信网路的服务。即时通信不同于e-mail在于它的交谈是实时的。大部分的即时通信服务提供了presence awareness的特性──显示联络人名单,联络人是否在在线与能否与联络人交谈。

即时通信(Instant Message),由于其具有实时性、跨平台性、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而受到广泛的使用。即时通讯软件的迅速发展已经突破了作为技术工具的极限,被认为是现代交流方式的象征。在网络通讯时,必须选用正确的网络通讯协议,以保证不同连接方式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如何让通讯双方更决捷有效安全地沟通,就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一个良好的协议设计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一个良好的协议设计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知道,并且大家也都在用,QQ,微信,飞信,MSN,YY等众多的即时通讯软件,已经成为了目前大家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这些聊天工具虽然方便、实用,但是,由于其功能太多,如游戏,社区,电子邮件等功能,占据内存空间过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更多的已经演变成了一种娱乐工具,不能作为即时通讯的专用工具。签于此,一个简单友好的即时通讯的网络聊天工具的开发就显得必不可少了,而我们知道,网络通讯少不了相应的软件协议的支持,我们本次的设计目标就是设计一个专用于支持内容简单,占用内存小的计算机之间即时通讯的网络聊天协议。

本系统使用当前流行的MFC框架,c++语言编写,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设计,基于TCP 传输控制协议。切实考虑大众用户的需求,为方便用户之间的沟通,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用以支持即时通讯的网络聊天协议。

本文首先对本次协议设计所用的开发平台以及开发工具做了简单介绍,其次又对开发中所用到的知识点做了系列概括,接着是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那个提出了对软件协议设计的设计方案,然后分析了协议的各类型字段,最后讲了该协议的具体实现。

网络协议一直以来作为信息网络的核心支柱之一。近年来,网络的新概念新方法、新技术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涌现,软硬件不断升级换代,新的产品和业务更是层出不穷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网络协议更是不断完善,以来更好的为信息化社会服务。不难发现,网络技术如同自然界的生物一样,是一个新旧更替,优胜劣汰的发展过程。陈旧落后的技术不论是网络协议还是其他,必然被新的,更加先进的技术所替代。作为网络工程系的学生,必须在打牢网络理论基础,不断更新学习各种网络新技术的同时,并且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去,以便于深入理解网络体系结构和运行机制,切实掌握各种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软、硬件设计方法和相关协议以及算法。而本次设计就是针对这一目标,结合本人在大学四年的理论学习和各种实践,对网络协议一次模拟设计,

及时对本人大学学习情况的考察,也是自己对自己在大学所学知识的一次系统整叠和梳

理,更是对自己的一次锻炼。

1.1.2 开发和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Win7

编辑和运行平台:Visual C + + 6.0

编码语言:MFC

协助软件:MSDN, Visual Assist X

第二章开发工具简介

2.1 Visual C++6.0介绍

2.1.1 特色

Visual C++6.0由Microsoft开发, 它不仅是一个C++编译器,而且是一个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IDE)。Visual C++6.0由许多组件组成,包括编辑器、调试器以及程序向导AppWizard、类向导Class Wizard等开发工具。这些组件通过一个名为Developer Studio的组件集成为和谐的开发环境。Microsoft的主力软件产品。Visual C++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

Visual C++6.0以拥有“语法高亮”,自动编译功能以及高级除错功能而著称。比如,它允许用户进行远程调试,单步执行等。还有允许用户在调试期间重新编译被修改的代码,而不必重新启动正在调试的程序。其编译及创建预编译头文件(stdafx.h)、最小重建功能及累加连结(link)著称。这些特征明显缩短程序编辑、编译及连结的时间花费,在大型软件计划上尤其显著。

2.1.2 缺点

由于C++是由C语言发展起来的,也支持C语言的编译。6.0版本是使用最多的版本,很经典。最大的缺点是对于模版的支持比较差。现在最新补丁为SP6,推荐安装,否则易出现编译时假死状态。仅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目前发现与windows 7兼容性不好,安装成功后可能会出现无法打开cpp文件的现象。

2.2 MFC

2.2.1 MFC简介

MFC(MicrosoftFoundationClasses),是微软公司提供的一个基础类(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以C++类的形式封装了Windows的API,并且包含一个应用程序框架,以减少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的工作量。其中包含的类包含大量Windows句柄封装类和很多Windows的内建控件和组件的封装类。

MFC应用程序的总体结构通常由开发人员从MFC类派生的几个类和一个CWinApp类对象(应用程序对象)组成。MFC 提供了MFC AppWizard 自动生成框架。Windows 应用程序中,MFC的主要文件为“Afxwin.h”.

MFC实际上是微软提供的,用于在C++环境下编写应用程序的一个框架和引擎。VC++是Windows下开发人员使用的专业C++ SDK(SDK,Standard SoftWare Develop Kit,专业

软件开发平台),MFC就是挂在它之上的一个辅助软件开发包。MFC作为与VC++血肉相连的部分。只不过MFC类是微软为VC++专配的。

MFC是WinAPI与C++的结合。API,即微软提供的Windows下应用程序的编程语言接口,是一种软件编程的规范,但不是一种程序开发语言本身,可以允许用户使用各种各样的第三方的编程语言来进行对Windows下应用程序的开发,使这些被开发出来的应用程序能在Windows下运行。编程语言函数本质上全部源于API,因此用它们开发出来的应用程序都能工作在Windows的消息机制和绘图里,遵守Windows作为一个操作系统的内部实现。MFC是微软对API函数的专用C++封装,这种结合一方面让用户使用微软的专业C++ SDK来进行Windows下应用程序的开发变得容易,因为MFC是对API的封装,微软做了大量的工作,隐藏了好多程序开发人员在Windows下用C++ & MFC编制软件时的大量内节,如应用程序实现消息的处理、设备环境绘图,这种结合是以方便为目的的,必定要付出一定代价,因此就造成了MFC对类封装中的一定程度的的冗余和迂回,但这是可以接受的。

MFC不只是一个功能单纯的界面开发系统,它提供的类绝大部分用来进行界面开发,关联一个窗口的动作,但它提供的类中有好多类不与一个窗口关联,即类的作用不是一个界面类,不实现对一个窗口对象的控制(如创建、销毁),而是一些在Windows中实现内部处理的类,如数据库的管理类等。

Windows作为一个提供功能强大的应用程序接口编程的操作系统,因为API函数实在太多了,而且名称很乱,从零构架一个窗口动辄就是上百行的代码。MFC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Application framework的完美结合,它将传统的API进行了分类封装,创建了程序的一般框架。

Windows作为一个提供功能强大的应用程序接口编程的操作系统,因为API函数实在太多了,而且名称很乱,从零构架一个窗口动辄就是上百行的代码。MFC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Application framework的完美结合,它将传统的API进行了分类封装,创建了程序的一般框架。

2.3 MSDN

2.3.1 msdn 简介

MSDN(Microsoft Developer Network)是早期微软在推广Win32 程序设计以及开发工具时,专门为开发人员所提供的一个服务,是使用微软技术开发软件或应用程序时必定会参访的地方,同时它也有提供订阅的服务,由微软不定时供应最新的软件及技术文件,MSDN的技术文件库是免费开放让所有人在联机阅读,但光盘的版本必须要利用MSDN Library Subscription才可以拿到,不过自从Visual Studio 2005开始,MSDN Library即提供免费的网络下载。也许是受到MSDN成功与广为开发人员所知的影响,升阳也将它们的Java文件库定名为Sun Developer Network (SDN)

一般情况下,很多人误认为 MSDN 为联机帮助文件和技术文献的集合。但事实上,这两者只占 MSDN 庞大计划的一小部分。产品下载、在线电子教程、MSDN 杂志和技术紧急电话支援是要付费的,其余基本免费。

2.4 Visual Assist X

2.4.1 Visual Assist X 简介

Visual Assist X是一款非常好的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和Visual Studio .NET插件,支持C/C++,C#,ASP,Visual Basic,Java和HTML等语言,能自动识别各种关键字、系统函数、成员变量、自动给出输入提示、自动更正大小写错误、自动标示错误等,有助于提高开发过程的自动化和开发效率。

第三章协议设计涉及知识简介

3.1 即时通讯

3.1.1 简介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enger,简称IM),IM最早的创始人是三个以色列青年,是他们在1996年开发出来的,取名叫ICQ。是一个终端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路即时的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即时通讯按使用用途分为企业即时通讯和网站即时通讯,根据装载的对象又可分为手机即时通讯和PC即时通讯,手机即时通讯代表是短信,网站、视频即时通讯如:米聊、YY语音、QQ、MSN、百度hi、新浪UC、阿里旺旺、网易泡泡、网易CC、盛大ET、移动飞信、企业飞信等应用形式。

3.1.2 行业分析

据最新的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企业即时通讯市场终端用户规模达到2236万人,与2007年的1813万人相比,同比增长23.3%。已经开始全面入市场,竞争格局也已经初显端倪,主要以高效、稳定和安全作为其产品开发的重点。

3.1.3 即时通讯的新发展

(1)由PC即时通信向手机客服端转移

由PC即时通信向手机客服端转移,具有以下特点:省钱,方便,可靠,超强,够酷,时尚,环保,惊喜,厉害。

(2)网页即时通讯新趋势

a.论坛、SNS社区:满足论坛、社区的注册用户和游客即时通讯的需求,可以提高用户的活跃度。

b.垂直门户、电子商务:满足网站访客进行话题讨论、咨询的需求,可以提高用户停留时间。

c.游戏、客户端软件:按需求提供IM定制服务,有效降低IM开发成本。

⑶完全基于网页的即时通讯

a.无需下载、安装客户端软件。

b.聊天记录无论在哪台电脑上都可以查看。

c.可以和社区网站无缝结合,进一步提高用户之间的交流互动。

3.1.4 安全问题

目前,即时通讯的主要挑战是安全,安全威胁包括:ID被盗、隐私威胁、病毒威胁等,下面是即时通讯用户应该遵循的一些安全准则,以保护自身的网络安全和隐私。

即时通讯安全准则主要包括:不随意泄露即时通讯的用户名和密码;不在第三方网站登录网页版即时通讯软件;定期更改密码;谨慎使用未经认证的即时通讯插件;在即时通讯设置中开启文件自动传输病毒扫描选项;不接收来历不明或可疑的文件和网址链接。

3.2 网络协议

3.2.1定义

协议是用来描述进程之间信息交换数据时的规则术语义。在计算机网络中,两个相互通信的实体处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其上的两个进程相互通信,需要通过交换信息来协调它们的动作达到同步,而信息的交换必须按照预先共同约定好的规则进行。网络协议的定义: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3.1.2 网络协议是由三个要素组成

a.语义:语义是解释控制信息每个部分的意义,它规定了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做出什么样的响应。

b.语法:语法是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以及数据出现的顺序。

c.时序:时序是对事件发生顺序的详细说明。(也可称为“同步”)。

人们形象地把这三个要素描述为:语义表示要做什么,语法表示要怎么做,时序表示做的顺序。

3.3 OSI七层网络模型

3.3.1OSI七层模型简介

OSI网络模型是一个开放式系统互联的参考模型。通过这个参考模型,用户可以非常直观地了解网络通信的基本过程和原理。OSI参考模型如图所示。

用户从OSI网络模型可以很直观地看到,网络数据从发送方到达接收方的过程中,数据的流向以及经过的通信层和相应的通信协议。事实上在网络通信的发送端,其通信

数据每到一个通信层,都会被该层协议在数据中添加一个包头数据。而在接收方恰好相反,数据通过每一层时都会被该层协议剥去相应的包头数据。用户也可以这样理解,即网络模型中的各层都是对等通信。在OSI七层网络模型中,各个网络层都具有各自的功能,如表所示。

各网络层的功能

注意:在表1.1中列出了OSI七层网络模型中各层的基本功能概述。用户根据这些基本的功能概述会对该网络模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3. 4 TCP/IP协议

3.4.1 tcp/ip协议简介

TCP/IP协议实际上是一个协议簇,其包括了很多协议。例如,FTP(文本传输协议)、SMTP(邮件传输协议)等应用层协议。TCP/IP协议的网络模型只有4层,包括数据链路层、网络层、数据传输层和应用层,各层功能如下:

TCP/IP网络协议各层功能

在数据传输层中,包括了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协议。其中,TCP协议是基于面向连接的可靠的通信协议。其具有重发机制,即当数据被破坏或者丢失时,发送方将重发该数据。而UDP协议是基于用户数据报协议,属于不可靠连接通信的协议。例如,当用户使用UDP协议发送一条消息时,并不知道该消息是否已经到达接收方,或者在传输过程中数据已经丢失。但是在即时通信中,UDP协议在对一些对时间要求较高的网络数据传输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3.5 TCP传输

3.5.1简介

TCP,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的缩写(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网络传输协议。TCP协议的特点是,支持多数据流操作,提供流控和错误控制,甚至能完成对乱序到达报文的重新排序等。因此,TCP提供了可靠的应用数据传输服务。

3.5.2通信双方使用TCP传输的一般过程如图:

服务器

3.5.3 TCP协议和UDP协议的区别

(1)TCP协议面向连接,UDP协议面向非连接

(2)TCP协议传输速度慢,UDP协议传输速度快

(3)TCP协议保证数据顺序,UDP协议不保证

(4)TCP协议保证数据正确性,UDP协议可能丢包

(5)TCP协议对系统资源要求多,UDP协议要求少

3.6 C/S编程模型

客户机/服务器模型,又称为Client/Server模型,简称C/S架构,是一种非对称式编程模式。C/S计算技术在信息产业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模式的基本思想是把集中在一起的应用划分成为功能不同的两个部分,分别在不同的计算机上运行,通过它们之间的分工合作来实现一个完整的功能。对于这种模式而言其中一部分需要作为服务器,用来响应并为客户提供固定的服务;另一部分则作为客户机程序用来向服务器提出请求或要求某种服务。

在此“服务器”是指能在网络上提供服务的任何程序。服务器接受网络上的请求,完成服务后将结果返回给申请者。对于简单的服务,把每个请求用一个IP数据报发给服务器,服务器用另一个数据报返回响应。

客户机和服务器都是独立的计算机。当一台连入网络的计算机向其他计算机提供各种网络服务(如数据、文件的共享等)时,它就被叫做服务器。而那些用于访问服务器资

料的计算机则被叫做客户机。严格说来,客户机/服务器模型并不是从物理分布的角度来定义,它所体现的是一种网络数据访问的实现方式。采用这种结构的系统目前应用非常广泛。如宾馆、酒店的客房登记、结算系统,超市的POS系统,银行、邮电的网络系统等。

C/S编程模型是基于可靠连接的通信模型。在通信的双方必须使用各自的IP地址以及端口进行通信。否则,通信过程将无法实现。通常情况下,当用户使用C/S模型进行通信时,其通信的任意一方称为客户端,则另一方称为服务器端。

服务器端等待客户端连接请求的到来,这个过程称为监听过程。通常,服务器监听功能是在特定的IP地址和端口上进行。然后,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连接请求,服务器响应该请求则连接成功。否则,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失败。C/S编程模型如图所示:

C/S编程模型

由于客户端连接服务器时,需要使用服务器的IP地址和监听端口号才能完成连接。所以,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必须是固定的。在这里,向用户介绍部分协议所使用的端口号码。例如,HTTP协议(网页浏览服务)所使用的端口号为80,FTP协议(文本传输)所使用的端口号是21。

注意:用户在实际编程中,通信双方的连接以及数据通信均是基于Socket(套接字)进行的。

3.7 Socket套接字

用户在Windows中编写网络通信程序时,需要使用Windows Socket(Windows套接字)。与Windows套接字相关的API函数称为Winsock函数。

在网络通信的双方,均有各自的套接字,并且该套接字与特定的IP地址和端口号相关联。通常,套接字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是流式套接字(SOCK_STREAM)和数据报套接字(SOCK_DGRAM)。其中,流式套接字是专门用于使用TCP协议通信的应用程序中,

而数据报套接字则是专门用于使用UDP协议进行通信的应用程序中。

3.8 网络字节顺序

网络字节顺序是指TCP/IP协议中规定的数据传输使用格式,与之相对的字节顺序是主机字节顺序。网络字节顺序表示首先将数据中最重要的字节进行存储。例如,当数据0x358457使用网络字节顺序进行存储时,该值在内存中的存放顺序将是0x35、0x84、0x57。因为通信数据可能会在不同的机器之间进行传输,所以通信数据必须以相同的格式进行整理。只有经过格式处理的通信数据,才能在不同的机器之间进行传输。

3.9 Windows Sockets

在MFC类库中,几乎封装了Windows Sockets的全部功能。在本节中,将向用户介绍两个主要的套接字相关类,分别是CAsyncSocket类和CSocket类。

3.9.1 CAsyncSocket类

在微软基础类库中,CAsyncSocket类封装了异步套接字的基本功能。用户使用该类进行网络数据传输的步骤如下:

(1)调用构造函数创建套接字对象。

(2)如果创建服务器端套接字,则调用函数Bind()绑定本地IP和端口,然后调用函数Listen()监听客户端的请求。如果请求到来,则调用函数Accept()响应该请求。如果创建客户端套接字,则直接调用函数Connect()连接服务器即可。

(3)调用Send()等功能函数进行数据传输与处理。

(4)关闭或销毁套接字对象。

注意:在MFC中,所有类中均有一个变量m_hWnd表示该类的实例句柄。

3.9.2 CSocket类

微软的MFC提供了两个类:CAsyncSocket和CSocket,极大地方便了Socket功能的使用。这两个类的继承关系如图:

MFC Socket类的继承关系

CSocket类派生于CAsyncSocket类。该类不但具有CAsyncSocket类的基本功能,还具有串行化功能。用户在实际编程中,通过将CSocket类与CSocketFile类和CArchive 类一起使用,能够很好地管理数据以及发送数据。用户使用该类进行网络编程的步骤如下:

常用无线通信协议

常用无线通信协议 目前使用较广泛的近距无线通信技术有蓝牙(Bluetooth),无线局域网802.11(Wi-Fi)和红外线数据传输(IrDA).此外,还有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近距无线技术标准,分别是ZigBee,超宽频,短距通信,WiMedia,GPS,DECT,无线1394和专用无线系统等。 蓝牙(Bluetooth)技术 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的无线电技术。它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它以低成本的短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可为固定的或移动的终端设备提供廉价的接入服务。蓝牙技术的实质内容是为固定设备或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环境建立通用的近距无线接口,将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进一步结合起来,使各种设备在没有电线或电缆相互连接的情况下,能在近距离范围内实现相互通信或操作。其传输频段为全球公众通用的2.4GHzISM频段,提供1Mbps的传输速率和10m 的传输距离。 优势:⑴全性高。蓝牙设备在通信时,工作的频率是不停地同步变化的,也就是跳频通信。双方的信息很难被抓获,防止被破解或恶意插入欺骗信息。⑵于使用。蓝牙技术是一项即时技术,不要求固定的基础设施,且易于安装和设置。 不足:⑴通信速度不高。蓝牙设备的通信速度较慢,有很多的应用需求不能得到满足。⑵传输距离短。蓝牙规范最初为近距离通信而设计,所以他的通信距离比较短,一般不超过10m。 Wi-Fi(无线高保真)技术 无线宽带是Wi-Fi的俗称。所谓Wi-Fi就是IEEE 802.11b的别称,它是一种短程无线传输技术,能够在数百英尺范围内支持互联网接入的无线电信号。Wi-Fi速率最高可达11Mb/s,电波的覆盖范围可达200m左右。 优势:⑴覆盖广。其无线电波的覆盖范围广,穿透力强。可以方便地为整栋大楼提供无线的宽带互联网的接入。⑵速度高。Wi-Fi技术的传输速度非常快,通信速度可达300Mb/s,能满足用户接入互联网,浏览和下载各类信息的要求。 不足:安全性不好。由于Wi-Fi设备在通信中没有使用跳频等技术,虽然使用了加密协议,但还是存在被破解的隐患。 IrDA(红外线数据协会)技术 IrDA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点对点通信的技术,是第一个实现无线个人局域网(PAN)的技术。 IrDA 的主要优点是无需申请频率的使用权,因而红外通信成本低廉。并且还具有移动通信所需的体积小、功耗低、连接方便、简单易用的特点。此外,红外线发射角度较小,传输上安全性高。IrDA的不足在于它是一种视距传输,两个相互通信的设备之间必须对准,中间不能被其它物体阻隔,因而该技术只能用于 2 台(非多台)设备之间的连接。 优势:⑴无需申请频率的使用权,因此红外线通信成本低廉。⑵移动通信所需的体积小、功耗低、连接方便、简单易用。⑶外线发射角度较小,传输上安全性高。 不足:IrDA是一种视距传输,两个相互通信的设备之间必须对准,中间不能被其它物体阻隔,因而只用于两台设备之间连接。ZigBee(紫蜂)技术 ZigBee使用2.4 GHz 波段,采用跳频技术。它的基本速率是250kb/s,当降低到28kb/s 时,传输范围可扩大到134m,并获得更高的可靠性。另外,它可与254个节点联网。 优势:⑴功耗低。在低耗电待机模式下,两节普通5号干电池可使用6个月以上。⑵成本低。因ZigBee数据传输速率低,协议简单,所以成本很低。⑶网络容量大。每个ZigBee网络最多可支持255个设备。⑷作频段灵活。使用的频段分别为2.4GHz、868MHz(欧)及915MHz(美),均为免执照频段。 不足:⑴数据传输速率低。只有10kb/s~250kb/s,专注于低传输应用。⑵有效范围小。有效覆盖范围为10~75m之间,具体依据实际发射功率的大小和各种不同的应用模式而定,基本上能够覆盖普通的家庭或办公室环境。 UWB(超宽带)技术 UWB(Ultra Wideband)是一种无线载波通信技术,利用纳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因此其所占的频谱范围很宽。UWB 有可能在10 m 范围内,支持高达110 Mb/s的数据传输率,不需要压缩数据,可以快速、简单、经济地完成视频数据处理。 特点:⑴系统复杂度低,发射信号功率谱密度低,对信道衰落不敏感,载货能力低。⑵定位精度高,相容性好,速度高。⑶成本低,功耗低,可穿透障碍物。近距离无线传输 NFC(近距离无线传输)技术 NFC采用了双向的识别和连接。在20cm 距离内工作于13.56MHz 频率范围。NFC现已发展成无线连接技术。它能快速自动地建立无线网络,为蜂窝设备、蓝牙设备、Wi-Fi 设备提供一个“虚拟连接”,使电子设备可以在短距离范围进行通讯。 特点:NFC的短距离交互大大简化了整个认证识别过程,使电子设备间互相访问更直接、更安全和更清楚,不用再听到各种电子杂音。NFC 通过在单一设备上组合所有的身份识别应用和服务,帮助解决记忆多个密码的麻烦,同时也保证了数据的安全保护。此外NFC 还可以将其它类型无线通讯(如Wi-Fi 和蓝牙)“加速”,实现更快和更远距离的数据传输。

XX大学关于做好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模板】

XX大学教务处文件 教发]2019: ___号 XX大学关于 做好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总体质量,现将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按照《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首都师大校发[2013]_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文件执行,特别提请各院(系)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学生需下载填写并按下表所列顺序打印装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手册》,其中需要学生填写的内容统一用宋体小四号字体录入,需个人签字的部分应该手工填写,手册封面参见《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手册封面格式要求》(附件1)(需白色铜版纸打印),由学生本人按照封面格式要求制作,内容用_4纸打印。 2.关于毕业论文撰写的规范要求,详见《管理办法》中的“附件: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规范”部分,学校根据写作规范制作《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模板》(理科参考附件8,文科参考附件9),供学生参考

二、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过程管理。各院系要抓好毕业论文(设计)的各个环节,确保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三、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监控工作。督促教师和学生按要求填写《XX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手册》,及时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总结。 四、坚持实行严格的质量标准。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应从严把握,优秀率应不超过应届毕业生总数的15% ,优良率控制在50%以内。教务处将继续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随机检查,并请校内外专家对推荐的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复审。 五、中期检查及答辩工作 1. 院(系)中期检查时间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第四- 六周前完成。 2.答辩资格审查在第八学期第十周前完成;正式答辩在第八学期第十一周前完成;补答辩在第八学期第十二周前完成。 3.在人人参加答辩的基础上,院系组织争优答辩。各院(系)需在2020 年__月___日周一之前将答辩及争优答辩的时间及地点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便于学校随机抽查。 4. 根据教育部关于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要求,院系推荐的2020 届校级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将通过中国知网等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进行重复率检测,检测结果作为评选校级优秀论文的依据。市级优秀论文推荐事宜将依据 ________ 市教委、学校工作的最新安排另行通知。 5. 答辩成绩需毕业审核之前在教务系统中以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五分等级制录入。 六、各院(系)需在2020 年__月__日周五前将以下材料提交至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一)纸质及电子版材料 1.推荐优秀毕业论文:上交推荐优秀毕业论文纸质打印版一本和优秀毕业论文电子版全文(必须为 ____ 格式);《校级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推荐汇总表》(附件10)电子版和纸质版; 2. 评选优秀指导教师:上交《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推荐汇总表》(附件11)电子版和纸质版。 3.《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一览表》(附件12)电子版和纸质版;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艺术设计专业 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一、论文参考题目 1、标志设计中“数字”的魅力 2、平面广告设计中图形的有效性和误区 3、展示设计中的空间思考与想象 4、包装中的肌理美 5、标志设计中的正负形使用 6、原始符号与现代标志设计 7、艺术设计中的技术美 8、包豪斯的设计思想研究 9、平面广告设计与其他设计的交融性 10、平面广告创意的互动 11、包装设计的定位(酒品、药品、食品等) 12、招贴设计中传统吉祥元素的运用 13、消费心理对包装设计的影响 14、平面设计中的解构与重置 15、展示设计中光与色的研究 16、修辞技巧在平面广告创意中的运用 17、字体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情感表达 18、像素艺术在设计中的表达 19、平面广告设计中错视图形的趣味性 20、海报招贴中的抽象美与具象美 21、绿色材料在包装设计中的重要性

22、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信息传达 23、中国传统元素与标志设计的融合 24、平面设计中传统文化的现代运用 25、平面设计中的黑色与白色运用 26、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个性化风格与消费者心理 27、论平面设计中的空白空间 28、现代广告设计与民间美术 29、现代主义艺术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30、浅析我国平面设计的民族性 31、汉字与现代招贴设计 32、论现代英文字母标志设计 33、浅析汉字标志设计手法 34、中国传统图形在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35、浅析中国古代图徽与现代标志设计 36、浅析现代平面设计的创意切入点 37、现代标志设计与原始符号情结 38、中国民间图形艺术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39、论商标设计的意象美和形式美 40、浅析平面广告设计的个性要素 41、浅谈广告设计中的传统与现代因素的运用原则 42、论封面设计中的文字要素 43、书法艺术与现代字体设计 44、浅议平面构成与传统图案的对比与和谐 45、谈书籍装帧中的民族元素 46、浅谈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在现代平面广告中的体现 47、浅析多媒体时代的广告视觉传达效应 48、浅析广告设计设计中意象特征 49、论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的构思创意与表现 50、现代设计人性化刍议 51、多元化时期的平面设计定位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模板

本 科 毕 业 设 计(论文) 题 ——副标题 学生姓名:张 三 学 号:10080000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5班 指导教师:李 四 20 年 6月20日

——副标题 要 数据结构算法设计和演示(C++)树和查找是在面向对象思想和技术的指导下,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C++)和面向对象的编程工具(Borland C++ Builder 6.0)开发出来的小型应用程序。它的功能主要是将数据结构中链表、栈、队列、树、查找、图和排序部分的典型算法和数据结构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封装成类,并通过类的对外接口和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来实现这些算法,同时利用解、辅助教学和自我学习的作用。 关键词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linear form ——副标题 Abstract 外文摘要要求用英文书写,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对应。使用第三人称。 “Abstract” 字体:Times New Roman,居中,三号,加粗,1.5倍行距,段前、段后0.5行间距,勾选网格对齐选项。 “Abstract”上方是论文的英文题目,字体:Times New Roman,居中,小二,加粗,1.5倍行距,间距:段前、段后0.5行间距,勾选网格对齐选项。 Abstract正文选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字体:Times New Roman,字号:小四,1.5倍行距,间距:间距:段前后0.5行间距,勾选网格对齐选项。 Keywords与Abstract之间空一行,首行缩进2字符。Keywords与中文“关键词”一致,加粗。词间用分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3-5个,Times New Roman,小四。如需换行,则新行与第一个关键词首字母对齐。 Keywords:Write Criterion;Typeset Format;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范(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范 1991年9月教务处制订 2000年9月教务处修订 2003年9月教务处修订 2004年9月教务处修订 2005年10月教务处修订 2006年11月教务处修订 2010年10月教务处修订撰写毕业论文(设计(以下简称毕业论文。本管理办法除指明对毕业设计有特殊要求外,有关毕业论文的要求均适用于毕业设计,是本科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是对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考核。为加强毕业论文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学校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选题 (一毕业论文的题目由学生所在学院于第七学期初(第7周公布并由学生选定,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拟与所学专业有关的题目,经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和学院同意后确定。 (二毕业论文题目应与所修读专业有密切关系,应以研究、解决现实问题为主,应能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其范围大小和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现有条件。

(三学生选题应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开题申请表》,报指导教师审阅。指导教师在所指导学生完成开题申请表后,应适时召开开题报告会,组织学生就所选题目进行交流、评估,确定是否同意学生的选题。 (四毕业论文原则上为一人一题,如确需二人以上共同完成同一选题,须由指导教师同意并报学院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批准,但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自己所承担部分的研究工作。 (五开题申请表一经批准,学生不得随意改变论文题目。个别确有特殊原因需要改变者,须向指导教师说明理由,经指导教师、学院审核同意后,方可改变。 二、撰写 (一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应查阅、研究写作论文所必须的文献资料,在正文中形成独立章节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要求如下: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是指在学生在毕业论文研究课题或研究题目确定后,通过搜集、整理、阅读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资料,就与该课题或题目直接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学术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动态、最新进展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后所做的简要评述。 2.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所评述的学术文献必须与学生所撰写论文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对可能影响所撰写论文主要论点、政策建议或反驳依据等主要学术结论的相关文献及其主要论断做出清晰、准确、流畅的说明。文献综述的字数应为800—1000字。 3.学生必须翻译两篇与选题直接相关的外语文献,外语文献应为专业论文或论文核心部分,译文汉字总字数不得少于2500字。 (二学生对所研究的论题应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系统的分析和阐述,并体现出一定程度的独立见解。论文要理论联系实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楚,文字简练、通顺。

常用网络通信协议简介

常用网络通信协议简介 常用网络通信协议 物理层: 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数据终端设备 DCE(Data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数据电路端接设备 #窄宽接入: PSTN (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公共交换电话网络 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 ISDN有6种信道: A信道 4khz模拟信道 B信道 64kbps用于语音数据、调整数据、数字传真 C信道 8kbps/16kbps的数字信道,用于传输低速数据 D信道 16kbps数字信道,用于传输用户接入信令 E信道 64kbps数字信道,用于传输内部信令 H信道 384kbps高速数据传输数字信道,用于图像、视频会议、快速传真等. B代表承载, D代表Delta. ISDN有3种标准化接入速率: 基本速率接口(BRI)由2个B信道,每个带宽64kbps和一个带宽16kbps的D信道组成。三个信道设计成2B+D。 主速率接口(PRI) - 由很多的B信道和一个带宽64Kbps的D信道组成,B信道的数量取决于不同的国家: 北美和日本: 23B+1D, 总位速率1.544 Mbit/s (T1) 欧洲,澳大利亚:30B+2D,总位速率2.048 Mbit/s (E1) FR(Frame Relay)帧中继

X.25 X.25网络是第一个面向连接的网络,也是第一个公共数据网络. #宽带接入: 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 HFC(Hybrid Fiber,Coaxial)光纤和同轴电缆相结合的混合网络 PLC:电力线通信技术 #传输网: 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 DWDM:密集型光波复用(DWDM: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能组合一组光波长用一根光纤进行传送。这是一项用来在现有的光纤骨干网上提高带宽的激光技术。更确切地说,该技术是在一根指定的光纤中,多路复用单个光纤载波的紧密光谱间距,以便利用可以达到的传输性能(例如,达到最小程度的色散或者衰减)。 #无线/卫星: LMDS:(Loca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ervices)作区域多点传输服务。这是一种微波的宽带业务,工作在28GHz附近频段,在较近的距离双向传输话音、数据和图像等信息。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 3G:(3rd-generation,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DBS:(Direct Broadcasting Satellite Service)直播卫星业务 VAST: 协议:RS-232、RS-449、X.21、V.35、ISDN、FDDI、IEEE802.3、IEEE802.4、IEEE802.5等。 RS-232:是个人计算机上的通讯接口之一,由电子工业协会(Electronic Industries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规范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规范 一、基本规范 (一)毕业论文(设计)文本结构规范及装订顺序: 1.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2.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摘要、关键词(中英文) 3.毕业论文(设计)目录 4.毕业论文(设计)正文(理工类): (1)选题背景; (2)方案论证; (3)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 (4)结果分析; (5)结论或总结。 注:文科及其他学科,可根据学科特点,参照上述结构制定统一的正文结构规范。 5.致谢 6.附录 7.参考文献 (二)内容要求 1.任务书、题目、摘要、关键词、目录等项内容由指导教师把关。 2.论文文本每页右下角必须有页码,目录中必须标明页码。 3.毕业论文(设计)正文: 正文内容层次结构序数为:一、二、三、……;(一)(二)(三)……;1.2.3.……;(1)(2)(3)……。 (1)选题背景:说明本设计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本设计的指导思想。 (2)方案论证:说明设计原理并进行方案选择,阐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设计方案(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以及所采用方案的特点。 (3)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指作者对自己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要求

论理正确、论据确凿、逻辑性强、层次分明、表达确切。 (4)结果分析: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主要数据、现象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和推论。 (5)结论或总结: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阐述本课题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和建议。 4.致谢:简述自己完成论文(设计)的体会,并对指导教师以及协助完成论文(设计)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5.附录:包括与论文有关的图表、计算机程序、运行结果,主要设备、仪器仪表的性能指标和测试精度等。 6.参考文献:为了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出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中应按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标明,[]中序号应与“参考文献”中序号一致,正文之后则应刊出参考文献,并列出只限于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最主要文献。 参考文献的著录,按著录/题名/出版事项顺序排列: 期刊——著者,题名,期刊名称,出版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 书籍——著者,书名、版次(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 7.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采用计算机打印成文。 8.图纸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提倡学生使用计算机绘图。 9.曲线图表要求:所有曲线、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徒手画,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采用计算机或手工绘制。 10.译文要求:内容必须与课题(或专业内容)有联系,并说明出处。 11.论文字数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字数文科0.8—1.2万(其中外语专业不少于3000个单词),理工科不少于1.5万字(含图表);外文翻译不少于1.5万印刷符号、外文参考资料阅读量不少于10万印刷符号。文科各专业的文献综述必须单独写,其字数应在2千汉字以上,要求与译文相同。 12.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用A4开纸打印,并使用学校统一制作的封面

关于2020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

关于2020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 作计划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 1、进一步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形成系统化和综合化的知识体系。 2、进行科研工作的初步训练,增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正确的思维方法,严谨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善于合作的工作作风。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流程 1、选题:拟出选题→审核小组审核选题→领导组决定选题→师生双向选题→领导组审核确认→指导教师下发任务书 2、开题:学生调研、搜集资料、制定工作方案→撰写工作方案→撰写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审阅→开题指导小组组织开题报告会决定是否开题→不适当题目更换新题

3、实践:学生调研、实验、实践→指导教师每日进实验室指导→每周召开一次组会 4、检查:各组不定期检查完成情况,系领导组进行中期检查。 5、论文撰写:→指导教师指导撰写并修改论文→系领导组定期检查→定稿 6、答辩: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评阅→答辩小组组织答辩会 7、成绩:评定总成绩→未通过答辩者在规定时间补答辩 8、总结:各小组进行工作总结→系领导组进行工作总结→向学院推荐优秀毕业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 9、装订:教务处领取毕业论文封皮→按规定装订毕业论文文本→存档 三、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管理 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在系主任的统一领导下,由各科研团队具体组织实施。团队负责人分别为:赵明根、张海容、任光明、赵三虎。系主任和分管毕业论文工作的副主任全面负责本系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配备、时间安排、进度检查、答辩组织、成绩评定、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等工作。要加强管理,精心组

织,严格要求,经常了解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展情况,确保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 1、科研团队各成员按照选题原则确定题目(学生也可自己提出有创意的题目报团队负责人),选题一定是指导教师本人的科研方向并能独立全程指导,题目首先由团队负责人审核,再由审核小组审核(选题审核小组成员见附件1),填写题目报表,领导组决定,然后将课题向学生公布。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个人能力等情况自选题目,但需调整解决一题多人争选或有的题目无人选的情况。 3、指导教师给学生下达任务书。 4、各团队组织学生开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填写《忻州师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课题进展情况及时将有关审核意见填入《忻州师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进度表》。系主任和分管副主任对《开题报告》及《进度表》进行随机抽查。 5、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阶段,能使低年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一同进入实验室,查阅文献,熟悉仪器,夯实基础知识,参加每周一次的组会(要求指导老师每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汇报)。可以是大组会(以团队组织),也可以是小组会(指导教师小组)。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

艺术设计专业论文参考选题 ★汉字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汉字字体设计与民族文化的融合研究 ★汉字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汉字构成法对图形设计的启示研究 ★汉字字体设计的时代特征和审美风格研究 ★汉字字体图形设计研究 ★民间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书籍装帧设计研究 ★房地产广告设计研究 ★公益广告创意设计研究 ★广告设计中的创意策略研究 ★户外广告创意设计研究 ★网络广告设计研究 ★影视广告设计研究 ★现代企业形象设计研究 ★商业摄影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商业插画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美学观对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的影响研究★传统装饰纹样中的吉祥观念与现代设计研究★论环境中的光塑造 ★艺术设计的科学性——材料技术与功能之关系★谈艺术设计中的共性与个性 ★设计作品的思想性研究 ★设计美与艺术美之比较 ★“以人为本”设计原则的再认识 ★当地民居建筑与装饰艺术 ★浅论广告的整合传播 ★浅论广告的道义 ★浅谈包装设计中的信息诉求 ★浅论品牌塑造 ★浅谈加入WTO以来中国企业的形象塑造 ★浅论设计中的功能和审美取向 ★新形式新方法在设计中运用的探讨 ★浅谈平面广告中的字体设计 ★试论平面广告中的色彩运用 ★浅谈平面广告中的图形 ★浅谈传统商品包装中的继承和创新 ★试论现代标志设计的要点 ★浅谈现代VI设计 ★我眼中的绿色包装设计 ★公益广告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效应

★中国结现象剖析——现代设计理念与民族精神的融合 ★设计定位的终极——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 ★品牌就是效益——VI设计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CI战略的现状研究 ★VI设计与市场经济 ★路牌广告的色彩设计 ★时尚与设计 ★艺术设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设计创意之我见 ★浅谈平面设计中的视觉元素 ★计算机技术与艺术设计 ★论图形化的标志设计 ★论图形资料库在艺术设计中的借鉴与应用 ★试谈广告的信息主题与创意之间的关系 ★试论市场营销学对广告学的影响与意义 ★论广告在消费者购买决策各个阶段中的影响与作用 ★论广告创意的吸引力表现与实效性思考 ★浅谈广告效果的双重性 ★网页设计美学与艺术语言研究 ★网页设计与数字文化研究 ★当代数码媒体艺术特征研究(例:数字艺术设计与创造力,) ★数码媒体艺术的风格流派研究 ★试析传统文化城镇旧城改造中城市环境艺术形象的处理问题 ★试谈我对当今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看法/ ★初探中国传统环境艺术思维设计方法与当代继承发展运用的关系 ★传统公共艺术(雕塑壁画装饰艺术造型等)如何体现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试析优秀建筑外环境空间的塑造及在当代的运用 ★中国传统建筑思想在室内(外)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人文精神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园林表现技法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运用——(副标题)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室内设计情感的表达 ★论室内设计中的人情味 ★××民居建筑空间美浅析 ★材质语言在现代建筑装饰或室内外设计中的作用 ★(室内或室外)空间意境的创造 ★光影(色彩或其他方面)在室内设计中的表现力 ★室内设计中的材料美 ★现代室内××(灯光色彩)设计中的创新思维 ★××(灯光色彩)语言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空间的古典精神与设计的当代意境 ★餐饮建筑的文化特征分析 ★室内空间色彩运用简析 ★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及现状 ★独立观点的表述——环境空间形式探索

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模板

XXXXXXXXX 学校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技术创新对公路运输市场体系的作用和影响 指导教师: XX 教授 专 业: 电子商务 级 班 准考证号: 论文作者: XXX 年 月 日 或毕业设计, 字号:二号宋体 初号,华文中宋 四号宋体 小三号楷体 小三号黑体 小三号楷体

二级以下(包括二级题序 )用小四宋体 目 录 摘要 1 绪论...................................................................................................... 1 1.1公路运输市场的现状.................................................................................1 1.2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1 2 技术创新对公路运输市场发展的作用............................................................ 2 2.1 公路运输市场..........................................................................................2 2.1.1 公路运输产品 (2) … … … … 5结论 (4) 三号黑体 小四宋体加黑 一级题序用小四宋体加黑

通信协议

常用通信协议汇总 一、有线连接 1.1RS-232 优点:RS-232是为点对点(即只用一对收、发设备)通讯而设计的,其驱动器负载为3kΩ~7kΩ。所以RS-232适合本地设备之间的通信。 缺点:(1)接口的信号电平值较高,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又因为与TTL 电平不兼容故需使用电平转换电路方能与TTL电路连接。 (2)传输速率较低,在异步传输时,最高速率为20Kbps。 (3)接口使用一根信号线和一根信号返回线而构成共地的传输形式,而发送电平与接收 电平的差仅为2V至3V左右,所以其共模抑制能力差,再加上双绞线上的分布电容,其传送距离最大为约15米。 1.2RS-485 RS485有两线制和四线制两种接线,四线制只能实现点对点的通信方式,现很少采用,现在多采用的是两线制接线方式,这种接线方式为总线式拓朴结构,传输距离一般在1~2km以下为最佳,如果超过距离加"中继"可以保证信号不丢失,而且结点数有限制,结点越多调试起来稍复杂,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抄表方式,后期维护比较简单。常见用于串行方式,经济实用。 1.3CAN 最高速度可达1Mbps,在传输速率50Kbps时,传输距离可以达到1公里。在10Kbps速率时,传输距离可以达到5公里。一般常用在汽车总线上,可靠性高。 1.4TCP/IP 它可以用在各种各样的信道和底层协议(例如T1和X.25、以太网以及RS-232串行接口)之上。IP数据包是不可靠的,因为IP并没有做任何事情来确认数据包是按顺序发送的或者没有被破坏。IP数据包中含有发送它的主机的地址(源地址)和接收它的主机的地址(目的地址)。 1.5ADSL 基于TCP/IP 或UDP协议,将抄表数据发送到固定ip,利用电信/网通现有的布线方式,速度快,性能比较可以,缺点是不适合在野外,设备费用投入较大,对仪表通讯要求高。 1.6FSK 可靠通信速率为1200波特,可以连接树状总线;对线路性能要求低,通信距离远,一般可达30公里,线路绝缘电阻大于30欧姆,串联电阻高达数百欧姆都可以工作,适合用于大型矿井监控系统。主要缺点是:系统造价略高,通信线路要求使用屏蔽电缆;抗干扰性能一般,误码率略高于基带。 1.7光纤方式 传输速率高,可达百兆以上;通信可靠无干扰;抗雷击性能好,缺点:系统造价高;光纤断线后熔接受井下防爆环境制约,不宜直达分站,一般只用于通信干线。 1.8电力载波 1.9利用现有电力线,通过载波方式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进行高速传输的技术。由于使用坚固可靠的电力线作 为载波信号的传输媒介,因此具有信息传输稳定可靠,路由合理、可同时复用远动信号等特点,不需要线路投资的有线通信方式,但是开发费用高,调试难度大,易受用电环境影响,通讯状况用户的用电质量关系紧密。 二、无线连接 2.1Bluetooth 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的无线电技术。它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它以低

常见网络端口和网络协议

常见网络端口和网络协议 常见端口号: HTTP——80 FTP——21 TELNETt——23 SMTP ——25 DNS——53 TFTP——69 SNMP——161 RIP——520 查看端口状况: Netstat –n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telnet、ftp、snmp、smtp、rpc) 传输层、网络层(IP、TCP、OSPF、RIP、ARP、RARP、BOOTP、ICMP) 端口号的范围: 0~255 公共应用 255~1023 商业公司 1024~65535 没有限制 或: 1-1023 众所周知端口 >=1024 随机端口 下面介绍的这些端口都是服务器默认的端口,所以认识这些服务器端口对我们学习,和故障排错时很有帮助的。 下面列出了这些服务所对应的端口。 ftp-data20/tcp#FTP, data ftp21/tcp#FTP. control telnet23/tcp smtp25/tcp mail#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pop3110/tcp#Post Office Protocol - Version 3 domain53/udp#Domain Name Server tftp69/udp#Trivial File Transfer http80/tcp www www-http#World Wide Web https443/tcp ms-sql-s1433/tcp#Microsoft-SQL-Server ms-sql-m1434/udp#Microsoft-SQL-Monitor 终端服务3389/tcp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Terminal Server\Wds\rdpwd\Tds\tcp]下的PortNumber键值

关于2020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文档

关于2020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文档 Graduation thesis of the year 2020

关于2020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制定工作计划,有了工作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大家协调行动,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档根据工作计划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规划性、设想性、计划性、方案和安排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 1、进一步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形成系统化和综合 化的知识体系。 2、进行科研工作的初步训练,增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正确的思维方法,严谨的 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善于合作的工作作风。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流程 1、选题:拟出选题→审核小组审核选题→领导组决定选 题→师生双向选题→领导组审核确认→指导教师下发任务书

2、开题:学生调研、搜集资料、制定工作方案→撰写工作方案→撰写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审阅→开题指导小组组织开题报告会决定是否开题→不适当题目更换新题 3、实践:学生调研、实验、实践→指导教师每日进实验室指导→每周召开一次组会 4、检查:各组不定期检查完成情况,系领导组进行中期检查。 5、论文撰写:→指导教师指导撰写并修改论文→系领导组定期检查→定稿 6、答辩: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评阅→答辩小组组织答辩会 7、成绩:评定总成绩→未通过答辩者在规定时间补答辩 8、总结:各小组进行工作总结→系领导组进行工作总结→向学院推荐优秀毕业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 9、装订:教务处领取毕业论文封皮→按规定装订毕业论文文本→存档 三、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管理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精选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论文精选 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由于人口扩张带来的诸如环境恶化、能源危机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生存进步的必然趋势。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在这一背景环境下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贯彻已成为专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途径,同时,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的执行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决定其在环境艺术设计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可持续发展;教学模式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缺失 1.社会环境因素 环境艺术设计包含景观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及生态环境改造等多方面与设计相关的内容,旨在对理想生活环境进行设计创造,与人类社会的紧密联系决定其需要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及市场需求。随着城市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深,设计人才在人才市场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直接推动了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迅猛发展,各高校的相关专业也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调查研究表明,在我国高校的各专业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扩招速度增加最迅速的专业之一[1]。在这种情况下,各高校首先需要解决教学资源不足、教育质量偏低等问题,缺乏对可持续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观的探究,甚至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的理解不清晰,因此对受教者的培养就更无从谈起。 2.受教者个人因素 受社会、历史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受教者多数为文科学生,掌握的相关工程技术类知识能力偏于薄弱,加之各高校的设计专业扩招、考生为追逐市场盲目报考等诸多因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无论是在专业技能领域还是艺术修养等方面都普遍素质偏低,且大都没有在艺术设计方面的兴趣爱好,对本专业的学习探索和研究不够深入透彻。这就导致受教者对可持续设计思想理念的理解和应用不够透彻,将生态设计作为当下设计领域中的流行时尚因素,即使有所应用也只是简单的案例模仿照搬,可持续化的设计教学理念并未真正成为设计教学中的组成部分[2]。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在理念上的缺失与现实社会发展需求间出现的不平衡状况必然对我国可持续化的社会发展道路造成阻碍,其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也许在短时间内并不凸显,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却不容忽视。此外,从受教者个体发展角度来看,社会因素导致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缺失也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才的社会竞争实力,使其受到更多来自国际设计领域的竞争压力。当下不乏有外国设计师凭借环保技术优势、可持续发展理念获得国内重大项目的设计机会,侧面表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设计能力将导致人才竞争劣势。因此,可持续发展思想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融入和发展刻不容缓。 二、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观的培养

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模板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影响我国房价的因素分析 专业代码:020101 作者姓名:崔帅 学号:20080020732 单位:经法系08级经济学1 班

指导教师:沈红梅 年月日

文件四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模板 说明:①毕业论文(设计)原则上采用计算机打印。使用A4纸张,边距为:上下各为2.5cm,左右各为2.8cm,装订线0.5cm(居左),页眉、页脚各 为1.5cm。页眉内容:“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黑体,5号, 居中。 ②全文1.5倍行间距。 目录(标题用黑体3号,加粗,居中) 前言(宋体4号字,加粗) - - - - - - - - - - - - - - - - - 1 1.正文一级标题(宋体4号字,加粗)- - - - -- - - - - - - - - - - -- - -- 1 1.1 正文二级标题(宋体小4号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1.1正文三级标题(宋体小4号字)- -- -- - -- - - - - - - -- - - - - - 5 1.1.2正文三级标题(宋体小4号字)- - - - -- - - - - - - -- - - ---- - 7 2. 正文一级标题(宋体4号字,加粗)-- --- - - - - - - - - - - -- -- - -20 2.1正文二级标题(宋体小4号字)- - - - -- - - - -- - - - - ---- - -- - - - -20 2.2 正文二级标题(宋体小4号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 结论(宋体4号字,加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0 注释(宋体4号字,加粗,采用尾注者设此节,采用脚注者不设此节)-- -- - - --- -- - 51 参考文献(宋体4号字,加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2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老师评语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老师评语 1. 该生能够较熟练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本文提出的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的可 操作性差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特殊问题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外部监管难度大等几个方面问题,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的较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 2. 该生对待毕业论文写作态度较端正,写作过程比较努力愿意思考,能够积极主动 地与指导教师沟通,认真听取指导教师的指导及修改意见,修改及完成毕业论文。 3. 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也体现出较强的时代特色性与实践应用性,全 文结构基本合理,思路比较清晰,语言比较通顺,层次分明,观点表达基本准确,论据与 论点基本上保持一致,参考的文献资料与论题和论文内容结合紧密,能综合运用行政管理 专业原理知识并结合社会实际来分析文中的主要问题,但格式还不是很规范,创新点不够,部分论点的论证还缺乏说服力,语言凝练的还不够,总体上说,基本达到毕业论文的要求。以……。为主题,全文首先分析了……,然后再分析…。。,最后重点探讨了……, 4. 本论文选题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文献材料收集详实,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所得数据合理,结论正确,有创新见解。另外论文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晰, 语言流畅。今后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对德育教育模式进行比较,这样可以把德育教育工作 得更好。论文能按时交稿,经过认真修改,已经达到本科论文的要求。 5. 选题较具时代性和现实性,全文结构安排合理,观点表达基本准确,思路基本清晰,全文内容基本上按照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要求来写,查阅的相关资料也较多,但行政管 理专业特色体现的还不够充分,属于自己创新的东西也还不多。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6. 本文以……为主题,重点探讨……。。问题,选题基本符合行政管理专业范畴, 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全文结构符合要求,逻辑思路清晰,论据较充分,观点表达准确, 语言流畅,论证方法也较合理,但创新点不够,部分观点论证不充分,格式还不是非常的 规范,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不多。总体上基本合格。 7. 全文以————-为题,选题具有较强的新颖性和实用性。全文结构科学合理,逻 辑性强,思路清晰,查阅的参考文献资料符合论文要求。论证方法较合理。论证内容较有 说服力。对问题的分析比较透彻。该生在论证过程中也能很好的将行政管理专业知识原理 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无论从选题上还是观点论证上都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但创新点不够。 8. 全文以————-为题。重点探讨出——————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有效 的建议。全文结构符合要求,逻辑思路清晰,论据较充分,观点表达准确,语言流畅,论 证方法教合理。参考的资料与主题结合紧密。 9. 论文思路清晰,语句通顺。能很好的调查————存在的问题。作者对于论文内 容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思路清晰,层次清晰,逻辑结构合理。观点表达准确。研究原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