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政治学教案(2014-2015上期)

九年级政治学教案(2014-2015上期)

翠屏区凉姜中心学校2014-2015学年度(上)学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课

学生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课题:历史的足迹

课型:新授课

课时:2

编制人:廖生敏审核人:___________

使用时间: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_日(星期_____)

三、学习过程

(一)独立预习自学

学生自己预习课文并完成下面的预习作业,了解本课的基础知识

1、_________多年来,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地地上,勤劳勇敢的人民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创造了辉煌的______________,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出了巨大贡献。

2、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曾经是世界上_______、________的文明之一;中国的科技曾在世界上长期__________,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3、中国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是什么?

4、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有着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民族。列强的枪炮声震碎了腐败的清政府的繁华旧梦,也激起了中华民族______________的斗志。

(二)小组交流研讨

学生在这一环节讨论交流以下问题:

1、中华民族有着怎样的文明史?

(要求举出具体的文明成果,并分析其影响)

2、中国近代的百年沧桑说明了什么?

(明确什么是百年沧桑,并归纳总结出百年沧桑说明的问题,再进行提炼升华)

3、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的百年抗争?

(在了解一些抗争史实的基础上对百年抗争所体现的精神和意义作出思考)

(三)展示提升

这一环节学生将上一环节的成果在全班进行交流,老师根据课堂推进情况给予及时的启发提升。

(四)课内反馈

1、马克思说:“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这句话反映出()

A、中国古代文明孕育了西方文明

B、三项发明蕴涵着资本主义发展因素

C、我国古代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D、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

2、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境内路线包括了我国近一半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70%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所在地。这样安排的寓意在于()

A、充分展现我国山川秀美的壮丽景色

B、向世界宣传和展示中华文明的魅力

C、彰显少数民族地区浓郁的民族风情

D、展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丰硕成果

3、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主要目的是()

A、帮助中国改变落后的面貌

B、让中国人接受西方文明

C、掠夺我国的财富和资源

D、强迫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4、翻开历史长卷,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沧海桑田依然熠熠生辉。中华民族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

(1)有着五千年辉煌的文明史(2)有着顽强信念和不屈精神,英勇反抗的抗争史(3)近代遭受侵略,饱受苦难的屈辱史(4)始终强盛的繁荣史

A、123B、34C、134D、234

5、近年来,山东、浙江、湖北、江西、天津等地率先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赞扬。山东等地的这一做法有何重要意义?

四、课后拓展

2009年,在巴黎大皇宫拍卖会上,共有8件中国文物被拍卖,但最引人关注的还是鼠首和兔首的拍卖。这两件文物是清朝乾隆年间修建的圆明园的12生肖喷泉的构件饰物。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报时喷泉被破坏,生肖铜像流失海外。目前,除鼠首和兔首外,牛首、猴首、虎首、猪首、和马首相继回归祖国,而龙首、蛇首、鸡首、狗首、羊首至今不落不明。现在,拍卖虽然已经落槌,但中国人民追索被盗历史文物的决心依然坚定,脚步永远不会停息。

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中珍贵文物被盗而流失海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上述材料以你有什么启示?

五、学后记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课

学生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课题:历史的昭示

课型:新授课

课时:2

编制人:廖生敏审核人:___________

使用时间: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_日(星期_____)

三、学习过程

(一)独立预习自学

学生自己预习课文并完成下面的预习作业,了解本课的基础知识

1、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以___________为核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2、爱国主义是对_______________的深厚感情

3、中华民族历来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著称于世。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抗洪精神等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在对外交往中,中华民族历来奉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______________。

6、探索救国之路失败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归根到底,都是因为没有先进的、正确的_____________,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______________。

7、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充分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我国的_________和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__。

(二)小组交流研讨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的问题主要是以下三个:

1、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要求学生能举出现实生活中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

2、怎样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要求学生从史实中归纳)

3、怎样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这是本课的难点,让学生在史实中归纳,得出结论)

(三)展示提升

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交流成果,老师作出点拔和提升,加深学生对民族精神和只有社会主义才救中国的理解

(四)课内反馈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

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

2、自1840年开始,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仁人志士进行的种种救国尝试,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都失败了,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最终获得了成功。这说明()

A、其它的革命运动都缺乏伟大的领导人物

B、中国人民不愿意尝试建立资本主义社会

C、中国的资产阶级不愿意出来领导革命

D、中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3、“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一个个梦想在真的事实,充分证明了一个结论()

A、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B、中华民族彻底摆脱了贫穷和落后

C、中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D、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4、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香港回归再到上海世博会,这告诉我们()

(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3)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4)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实现

A、123B、1234C、234D、124

5、下列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初步振兴当代中国的事件有()(1)上海成功举办2010年世博会(2)中国另入世界贸易组织(3)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4)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

A、123B、1234C、23D、123

四、课后拓展

在今年九月份全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期间,凉姜中心学样准备举办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红歌传唱是其活动内容之一。

(1)为组织好红歌传唱活动,校团委准备张贴海报,请你帮助完成海报内容。

海报

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我校在星期三举行传唱活动,希望同学们踊跃参加!

凉姜中心学校校团委

年月日(2)红歌里蕴含有丰富的民族精神,九年级准备举办红歌大赛,现向班同学征集红歌曲目,请你推荐一首,并说明其中所包含的民族精神。

(3)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觉得应该怎样弘扬民族精神?

五、学后记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

学生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课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课型:新授课

课时:2

编制人:廖生敏审核人:___________

使用时间: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_日(星期_____)

三、学习过程

(一)独立预习自学

学生自己预习课文并完成下面的预习作业,了解本课的基础知识

1、当祖国兴旺发达时,忧患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当祖国的发展处于低潮时,忧患会使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3、冷静分析现实,充分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要有高度的___________,因此我们要树立强烈的_____________。

4、在国家和民族的危急关头,仁人志士无不以________________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5、青少年必须继承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发扬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_,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世代相传;青少年必须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紧跟时代的步伐,在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发展自己,使自己万变未来社会的栋梁。

(二)小组交流研讨

本课交流研讨的问题如下:

1、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还要“居安思危,常怀居忧患意识”?

(要求学生能从现在的基本国情中归纳)

2、举出革命先烈为建立新中国的努力的故事,从中归纳出青少年应该怎样肩负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三)展示提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成果,教师引导学生对忧患意识的培养和青少年怎样肩负使命作出归纳。

(四)课内反馈

1、孟子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

于安乐也。”这是因为

(1)人类永远不可能有安乐(2)忧患可以使人们保持警惕,居安思危(3)忧患会使人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迎头赶上(4)安乐容易使人们丧失斗志和动力,最终因落后而遭淘汰

A、123B、234C、124D、134

2、在当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格言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要求我们()A、在国家危难时,应该担负起救国救民的责任

B、心中只有国家社会利益,不谋求任何个人利益

C、应该胸怀祖国,自觉承担振兴中华、关爱社会的责任

D、发扬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没有必要与其他国家合作

3、“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当你听到这首《毕业歌》时,可能会有感想是()

(1)这首歌唱出了青少年在中国危机年代表现出的爱国热情(2)这首歌能激励当代青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3)由于时代发生了变化,这首歌只对当时的青少年有积极作用(4)这首歌告诉我们振兴中华永远是不同时代青少年的共同使命A、123B、124C、23D、1234

4、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新中国成立后,他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毅然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钱学森之所以毅然回国是因为他()

A、在美国没有得到重视B、在美国才华得不到施展

C、在美国受到了迫害和歧视D、热爱祖国,立场报效祖国

四、课后拓展

材料一越五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终至重蹈覆辙。

材料二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

(1)上述两则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2)为什么说忧劳可以举国?

五、学后记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课

学生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课题:走向小康

课型:新授课

课时:2

编制人:廖生敏审核人:___________

使用时间: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_日(星期_____)

三、学习过程

(一)独立预习自学

学生自己预习课文并完成下面的预习作业,了解本课的基础知识

1、人们衣食住行等发生的变化,说是生活水平_____________的具体表现。也下是在衣食住行中,我们真实地感觉受到了小康生活的到来。

2、我国现代意义的小康,是由_________提出来的。

3、我国国民经济分三步走是哪三步?

4、在21头20年,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___________的小康社会,即_________。

(二)小组交流研讨

小组交流研讨的问题是:

1、列举近年来我们生活的变化

(说明了我国的什么变化)

2、凉姜乡和宜宾城区的对比

(最好能引申思考与大城市的对比,看出差距,说明我国现在小康的特点)

(三)展示提升

在这一环节,老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点拔,让学后明白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差别和联系,

(四)课内反馈

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

A、存在温饱问题

B、达到小康水平

C、比较富裕

D、基本实现现代化

2、九年级(1)准备举行一次“聆听小康走近的脚步”的主题活动。他们选择的材料不能是()

A、我家的“现代化”进程

B、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

C、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D、鼓起来的钱袋子,降下为的恩格尔系数

3、2009年12月2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进程达到了74.6%。但区域差距仍然存在。北京和上海的实现程度最高,已达90%以上,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日可待(2)这是我国大力发展经济的结果(3)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我国已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A、23B、14C、34D、12

4、温家宝总理指出:“21世纪头20年是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因为,我们要在本头20年()

A、完全超过发达国家

B、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C、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D、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办。上海世博会能申办成功,根本原因是()A、上海科技水平的提高B、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

C、我国国际地位的极大提高D、广大国际友人的大力支持

四、课后拓展

小康,曾是多少代人追求的梦想,现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我们起来。今天,亿万中国人民圆了期望已久的小康梦,正满怀希望奔向更加富裕的小康生活。

(1)材料中“中国人民圆了期望已久的小康梦”和“满怀希望奔向更加富裕的小康”分别指的是什么的小康?其特点分别是什么?

(2)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全国人民的重大历史使命分别是什么?

五、学后记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

学生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课题:财富之源

课型:新授课

课时:2

编制人:廖生敏审核人:___________

使用时间: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_日(星期_____)

三、学习过程

(一)独立预习自学

学生自己预习课文并完成下面的预习作业,了解本课的基础知识

1、人类所享有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成果,是___________的结晶。

2、勤劳是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__.

3、要创造财富,不仅要靠勤劳,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是先进生产力的售体现和重要标志,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在现代社会,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简略的发展,是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途径。

5、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都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也是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

(二)小组交流研讨

小级交流研讨的题目如下:

1、分析寓言《庄稼汉和他的孩子》讨论劳动对创造财富的重要性。

2、分析教材P31犹太商人变废为宝的故事,分析说明的道理。

3、怎样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渗流?

(三)展示提升

学生展示讨论的结果,老师对结果进行点评提升,重点强调勤劳的重要性和怎样让创造财富的源涌流。

(四)课内反馈

1、下列选项中能说明“勤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是()

(1)我们的祖先靠着勤劳,创造了五千年的文明(2)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勤劳致富,过上了小康生活(3)每个中国人都是无比热爱劳动的人(4)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用勤劳的双手渡过难关

A、123B、234C、24D、124

2、“与其相信金钱,不如相信智慧;与其寻找金钱,不如寻找智慧。”在现代社会,以下关于创造财富的认识正确的是()

A、金钱比智慧更为重要B、智慧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C、金钱就是财富D、智慧才能创造出金钱

3、下列对于我国分配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1)我国的分配制度会拉大贫富之间的差距(2)我国的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3)实行这样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4)我国目前的分配制度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应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A、34B、134C、23D、14

4、“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被人们航行为“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以他的胆识、专注、智慧和淡泊名利的精神,成就了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人类带来了福音。“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说明()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种子是改变世界的决定性因素

C、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我国成为发达国家

D、农业生产对世界经济的重要性

四、课后拓展

材料一美国苹果公司iPod影音播放器并不是它的“产品”,因为从头到尾,苹果公司连iPod的一个螺丝钉也没生产,而是只提供了概念和设计,只“创”不“造”。在190美元的利润中,制造零件的菲律宾和中国台湾公司各自收入不超过10美元,中国内地的组装厂只收入3美元,而苹果公司凭“创”却获得了160多美元。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的产品日益风靡世界,但是有相当多的“中国制造”是“来料加工”“来样制造”。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想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高高兴兴有更高的追求,把“中国制造”提升为“中国创造”。

(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什么问题?

(2)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将如何应对?

五、学后记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六课

学生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课题:财富中的法与德

课型:新授课

课时:2

编制人:廖生敏审核人:___________

使用时间: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_日(星期_____)

三、学习过程

(一)独立预习自学

学生自己预习课文并完成下面的预习作业,了解本课的基础知识

1、财富的获得办法和途径有哪些?

2、法与德是去紧密联系的,获得财富要受到_____________。

3、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得财政收的一种基本形式。______________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4、“允许和鼓励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______________”这是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

5、富面思源,先富起来的人们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不仅体现了个人品质,也是______________的需要和标志。

6、勤俭节约是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是企业家____________的法宝,是做人的_________。

7、作为中学生,正处在成长的重要时期,如果能够恪守____________的生活准则,必然有益于个人的成长。

(二)小组交流研讨

小组交流研讨的问题如下:

1、案例分析《虚报十亩地,逮捕三村官》(见教材P37),分析说明的问题。

2、税收的作用有哪些?

3、材料分析《洛克菲勒的零花钱》

(引导学生回忆中外历史上关于勤俭持家、节俭治国的人和事)

(三)展示提升

学生对案例和材料的分析,教师应鼓励学生用发散性思维思考问题,最终引导学生提高

认识水平。

(四)课内反馈

1、“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下列收入受法律保护的是()

A、李某参与赌博,获利300元B、小王捡到3万元钱据为己有

C、小张购买股票盈利5万元D、孙某收受他人贿赂300万元

2、国家铺铁路、架桥梁、建机场,都离不开税收;国防、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都需要税收;公务员、警察、教育等从事公共事业工作的人员工资来源于税收。这说明()

(1)国以税为本(2)偷税漏税行为是不道德的(3)国家的发展有纳税人的贡献(4)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A、123B、234C、124D、134

3、“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这样的富民政策()

A、只能让数人和部分地区越来越富

B、最终会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

C、使更的人走上富裕的道路

D、不符合中国国情应该改变

4、华西村的致富观:“天下皆贫我富,我富也穷;天下皆富我亦富,此为真富”这一致富观体现了

A、先富要带动后富,走向共同富裕

B、只有同等程度的富裕,才是真富

C、防止贫富悬殊,实现均等富裕

D、允许和鼓励先富,不利于共同富裕

5、近年来世界的手机生产厂家都盯着中国,并不遗余力地宣传,致使年轻人手机的更换频率超过一年一部。这导致了快买快扔的“抛弃型”消费行为,产品的寿命被人为缩短,浪费增加。上述材料告诉我们要()

(1)大方慷慨,尽情消费(2)重物质消费,轻文化消费(3)文明消费,勤俭节约(4)理性消费,不盲目攀比

A、123

B、1234

C、234

D、34

四、课后拓展

材料一胡锦涛同志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即使将来我们的国家发达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艰苦奋斗精神也不能丢。

材料二据调查,目前在校中学生普遍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主要表现在:生活上,奢侈浪费,贪图享乐;学业上,不求上进,一无所成;思想上,“骄”“娇”二气严重。

(1)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为什么还要大力发扬勤俭节约的精神?

(2)中学生培养勤俭节约的品德有什么意义?

五、学后记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七课

学生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课题:关注弱势群体

课型:新授课

课时:2

编制人:廖生敏审核人:___________

使用时间: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_日(星期_____)

三、学习过程

(一)独立预习自学

学生自己预习课文并完成下面的预习作业,了解本课的基础知识

1、弱势群体是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维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群体。

2、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___________,同时受历史、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_______________,一些人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

(二)小组交流研讨

小组交流研讨题目如下:

1、弱势群体的特征是什么?

2、弱势群体的成因及状况如何?

(要求学生能举出现实生活中的弱势群体的例子)

3、举例——同龄人中的弱势儿童

(要求学生分身边的、国内的、世界的三大板块进行列举)

(三)展示提升

(四)课内反馈

1、下列选项中属于需要得到国家关注、帮助的弱势群体的是()

(1)面临社会保障、权益维护、子女就学等诸多问题和困难的农民工(2)无法就业、没有生活保障、身有残疾的人(3)遭遇地震灾害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人(4)身强力壮、好逸恶劳的“啃老族”

A、234

B、123

C、134

D、124

2、我国社会中弱势群体的主体是()

(1)占全国人中近十分之一的乙肝病毒携带者(2)一些身患重病和身有残疾的人(3)收入水平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城市居民(4)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村人口

A、234

B、123

C、34

D、134

3、农民工被列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背井离乡,基本的生活条件难以保障。农民工成为弱势群体的主要原因是()

A、他们失去了生存的土地

B、我国建设的迫切需要

C、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D、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4、战争、饥饿、毒品、暴力,在侵犯着儿童的权益。据统计,地球上每四秒钟就有一个儿童在饥饿或战争中死亡……这说明()

(1)很多少年儿童生活在困境中(2)这些儿童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3)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目前的弱势地位(4)未成年人都属于弱势群体

A、124

B、13

C、24

D、123

5、根据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有关数据显示,中国3亿儿童中未入学率近1%,即全国尚有300万儿童,其中许多是西部农村的儿童。这说明()

(1)一些学生乐意辍学挣钱(2)我国还存在很多青少年弱势群体(3)一些少年儿童过早失去学习机会(4)贫困地区的花季少年过早地背起生活的重担

A、12

B、123

C、234

D、1234

四、课后拓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那么,这国为什么还存在弱势群体呢?什么是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具有哪些特征?五、学后记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八课

学生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课题:日月无私照

课型:新授课

课时:1

编制人:廖生敏审核人:___________

使用时间: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_日(星期_____)

三、学习过程

(一)独立预习自学

学生自己预习课文并完成下面的预习作业,了解本课的基础知识

1.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在种族、民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总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都享有平等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每个人都有被_______________的权利。

2.维护社会所有成员特别是社会中处境不利的人的________和________使社会每一个成员享有__________发展机会,获得___________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合理社会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_________和________。只有维护这些权利,,才能保证社会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手段维护公民的各项权利,使全体人民都能够表达____________,维护___________。

4.平等不等于_________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一部分人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先富起来,并带动和帮助其他相对落后的个人和地区,携手共进小康社会,实现________。5.平等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如果我们以理性的目光审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就不难发现,平等总要受到一定___________的制约。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___________的现象。

(二)小组交流研讨

小组交流研讨题目如下:

课本52页中的这位青年被拒绝进入饭店,反映了什么问题?

(三)展示提升

学生交流研讨结果,老师指导学生认识到平等的真谛,平等不等于平均,如何正确认识、对待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

(四)课内反馈

1.目前,自愿咨询检测是我们发现艾滋病感染者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有关部门要求,凡提供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的机构,在咨询过程、检测报告、档案记录和计算机信息等方面必须坚持自愿原则和保密原则,这是( )

①为了尊重自愿咨询检测者的隐私权②为了维护自愿咨询检测者的人格尊严③对自愿咨询检测者的一种歧视④公平对待自愿咨询检测者的表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 1300亿元的地震灾后重建资金,7161亿元的“三农”投入,2930亿元的社会保障资金,

3318亿元的医改投入……中央财政的民生大单,凸现了我国政府( )

A.致力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B.实现社会绝对公平的决心

C.努力实现人民生活的同步富裕 D.把民生问题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3.在社会中,公平总是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因此,我们应该( )

A.对公平不要抱太大希望,对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要习以为常

B.放弃对公平的追求,遭遇不公平现象时学会自我安慰

C.放弃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而不断努力的想法

D.对社会上不公平的现象,我们也应给予关注、思考和批判

4.在当今社会上,有些人自恃“财大气粗”“大权在握”“智力超群”或“体力过人”而认为“高人一等”,由此鄙视他人。这类观点和做法错在没有认识到( )

|①世界上只有人格尊严是最重要的②每一个人的人格尊严都是平等的③金钱、地位等差异不能超越人格尊严④平等待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四、课后拓展

赏析下边漫画,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2)试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列举你身边类似的问题?并请你针对的一个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五、学后记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九课

学生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课题:共享阳光

课型:新授课

课时:2

编制人:廖生敏审核人:___________

使用时间: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_日(星期_____)

其培养热心公益事业的情感打下基础。

三、学习过程

(一)独立预习自学

学生自己预习课文并完成下面的预习作业,了解本课的基础知识

1._____________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2.国务院成立了______________专门负责组织、领导、协调、监督、检查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

3.____________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展__________,促进__________,是我国政府致力于社会平等的一项重要举措。

4.近年来,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度重视。

5.我国还通过________,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

6.政府还通过帮助残疾人康复、入学和就业,对艾滋病患者实施________________,力求为每个公民创造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等等。

7.在我国,有不少_______________的社会组织。这些组织为挟持社会弱势群体而不懈地努力,在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用行动和爱心抒写了社会和谐的篇章。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I 9.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特别需要大家的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10.保障_____________的基本生活,维护他们的________,尊重他们的_____________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

11.爱,不仅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还是一种_____________。帮助他人,我们会付出一定的_____________,然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付出的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内心的_____________,在关爱他人的同时,我们也赢得了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二)小组交流研讨

小组交流研讨的题目如下:

1、政府在帮助、扶持社会弱势群体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2、东方中学团委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关注弱势群体活动,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你认为我们能为弱势群体做些什么?

(三)展示提升

学生讨论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过程中老师注意对学生“如何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和“为什么要帮助弱势群体”作出正面的引导和提点。

(四)课内反馈

1.2010年在关心社会弱势群体方面,国家将着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林区、垦区、煤矿等棚户区居民的住房困难等等问题。国家之所以十分关心社会弱势群体,是因为( )

①这是政府的职责②弱势群体缺乏生活能力③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他们基本权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④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沐浴政策的阳光,走在小康的大道二。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弱势群体撑起了一片蓝天。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政府关心、帮助弱势群体采取的措施有( )

①国家实施“两免意补”,确保义务教育落实②实行“低保”制度,切实保障城乡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③实行法律援助制度,为经济困难或特殊群体当事人提供免费法律服务④实符廉价租房制度,解决低收人家庭住房困难

A.①② 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③④

3.每年的10月15日是国际盲人节,又称“白手杖节”。世界盲人联盟是一个国际性的非政府组织,该会的宗旨是使全世界的盲人以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参与社会生活。这表明( )

A.全世界盲人的利益都要依靠世界盲人联盟维护

B.国际社会是关心扶助弱势群体的主体

C.世界组织对弱势群体的扶助成果比各国都大

D.扶助弱势群体,国际社会在积极行动

4.关心、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责任。以下选项中,属一于民间组织扶持弱势群体的是.( )

A.实施“春蕾计划”

B.加强扶贫开发

C.实行法律援助制度

D.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5.今年4月1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感动2013”网络人物评选(一季度)开始投票。自办寒门学校,让数百名特困学子完成学业的“校长妈妈”陈玉芳是推荐候选人之一,这只因她十年如一日为30个身患残疾的农村苦孩子和28个举目无亲的苦难孤儿,送去了大海一般的深情和慈母一般的关爱,这告诉我们( )

①维护社会中处境不利的人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存条件,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②社会中处境不利的人,只要有人帮助,就可能获得生存的机会③她这样做纯粹是为了捞取名誉④爱不仅是一种付出,还是一种分享

A.①② B.①②④C.②④D.①②③④

6.杭州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开放,无论是乞丐还是流浪汉。对此,一些读者表示不满,该图书馆馆长楮树青表示,“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这句话说明( )

①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特别需要大家的支持与尊重②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③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学会帮助弱势群体④扶弱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四、课后拓展

因为“爱心成就梦想”,因为有一群可叹可敬的自强学子,更因为有数不清的热心市民.这个夏天爱心洋溢。“爱心成就梦想”面向全市高中及大学在校学生招募“爱心志愿者”,届时由历届自强学子和全市爱心青少年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将举行一系列爱心公益活动。

(1)请你对爱心公益活动作一简要评价。

(2)你打算怎样落实自己的爱心行动?

五、学后记

教育学第三章教案

第周星期第节(课时)年月日 第1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课时2 第1节人的发展的含义 第二节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1.识记人的发展、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年龄特征的概念。 2.描述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阐述人的发展的规律及其教育意义。 应用本章所学原理,结合本校实际,探讨如何发挥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 理论课教学方法讲授、自由讨论、教案 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方 法运用 第一节人的发展的含义 一、人的发展的一般概念 人的发展是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经衰老至死亡的 身心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具体指人作为生命个体从出生开始,随着年龄的增 长,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增 加而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过程。生理方面,包括人 的各种组织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及其机能的成熟;心 理方面,它包括各种心理(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想象等)的发展,也包括个性的形成。 二、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发展的统一性 人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 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 作用的。身体的正常发展是心理发展的自然基础,特别 是大脑及神经系统的发展,制约着心理发展的过程;人 的心理的发展反过来也影响着身体的发展。 (二)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发展的过程和特点的出现具有一定的顺序。 第二节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人的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 一、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又称遗传素质,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方面的生物特点。它包括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结构与机能特征,运动器官、感觉器官、语言器官等方面的结构与机能,以及肌体结构、形态等方面的特征。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 (二)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阶段 所谓生理成熟指的是个体受遗传素质制约的生理机能和构造的变化在一般的年龄阶段所 达到的一般程度。 (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物和物质基础,它在人的一生中都会持续发挥作用。人之间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别的,表现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某些差异,感觉器官的结构和机能上的差别等。这些差别会对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形成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 环境包括两种:一是社会环境;二是自然环境。 (一)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人们所生活的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种。宏观环境如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社会精神文化等等。微观环境如家庭、邻里、亲友、娱乐场所、工作单位等等。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其影响是非常广泛的,

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四章 国际政治的基本动力)【圣才出品】

第四章国际政治的基本动力 4.1复习笔记 一、国际政治的一般动力 1.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政治的根本推动力 (1)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们的产生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必然产物,它们的发展也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2)生产力的发展是政治及国际政治产生和发展的动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在整个国际和国内政治中起了最基础和最根本的作用,它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方面的联系,使现代国际关系具有全球性和整体性,从而推动了政治和国际政治产生和发展。 (3)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国际政治的发展 科学技术推动了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奠定了基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不平衡,是国际政治体系和格局不断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2.国际社会的内在矛盾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在国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国际社会的内在矛盾运动表现为世界基本矛盾的运行和发展,以及国际社会及其构成单位之间矛盾运动的发展,并由此决定着国际关系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其中,世界基本矛盾的作用最为突出。

(1)世界基本矛盾 ①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世界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与封建制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落后的地区和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②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以后,世界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十月革命以后形成的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之间的矛盾。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基本矛盾错综复杂,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依旧存在,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矛盾开始产生;此外,还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社会主义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矛盾等新的内容。 (2)国际社会及其构成单位之间的矛盾 国际社会内在矛盾运动的另外一种表现形态,就是国际社会及其构成单位之间相互关系的矛盾运动。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和作为国际社会最主要构成要素的主权国家的高度组织性和效能,就构成为国际社会及其构成单位之间矛盾运动的基础。 3.国际行为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国际政治发展的直接动力 (1)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矛盾运动 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对立的矛盾运动,是推动国际关系发展的直接动力,而且这种矛盾运动具有其实在的物质内容。实质上是一种利益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2)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运动 国家利益的根本是经济利益,不同国家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国际关系的不断发展。二战后,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以及经济利益的多元化和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的深化,使得国际关系出现了全球化和交错性的特点,冲突、竞争与协调、合作同时并进。

江苏开放大学政治学基础第一次

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 68 姓名婷婷 课程代码 110059 课程名称政治学基础评阅教师 第一次任务 共四次任务 开放大学

平时作业一( 第一至第二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每 小题2分,共20分) 1、( C )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A 管理 B 神权 C 道德 D 权力 2、先生是( A )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A 管理 B 神权 C 道德 D 权力 3、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 ABCD )。 A 经济的集中体现 B 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 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 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4、根据( D )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A柏拉图 B 西塞罗 C哥拉底 D亚里士多德 5、我国政治学分为( ABCD )等。 A 政治学理论 B 中外政治制度 C 行政管理 D 国际政治 6、中国古代的法家强调( ABCC )为核心的政治观,主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 来驾驭人民。 A 法 B 势 C术 D 变 7、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 B )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 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A 兵家 B 儒家 C 法家 D 道家 8、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 C )的自上而下的 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A 民粹主义 B 民族主义 C精英主义 D 民众主义 9、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 D )研究高度结合,因此, 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 A 管理 B 文学 C 历史 D 社会伦理 10、在众多政治设计思路中,具有明显对比性的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方案,二者具有

政治学原理整理分析

政治学原理整理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 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理论,为人类认识政治现象作出革命性贡献。 2,如何从系统论的角度认识政治 政治系统论(Systems Approach)的代表人物是戴维·伊斯顿。在.“什么是政治”部分,我们已涉及过系统理论。任何系统都有一些要素,政治系统的要素是输入、输出及反馈,这些也是政治系统理论的主要概念。从输入――输出来分析政治系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宏观的政治思维方法。系统论主要关心的是系统内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但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如何处理?这是结构一功能分析所关心的问题。 政治系统论运用了系统论和控制论的一般原理,不注重实用国家这种模糊的概念,而以政

治系统为自己的基本研究对象,从宏观角度对政治过程,特别是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价值分配进行研究。它首先把政治看成是一个既有层次分工而又有完整系统地有机整体,即政治系统,政治现象是这个系统整体的组成部分,政治系统内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和各个要素以及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由此,政治系统论把政治的互动行为当作政治分析的基本要素,主张以政治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为目标,着重分析系统的平衡和自我维持。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戴维·伊斯顿、莫顿·卡普兰等。 3,什么是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 政治哲学:指对政治现实进行价值的判断、评价和说明所形成的思想体系,其研究重点在于力图阐明政治的价值、政治的实质和政治分析的概念和逻辑,其方法主要是思辨式。 政治科学:政治科学是以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属于社会人文科学,有广义、狭义两种不同的内涵。广义政治科学即政治学,它以国家政权为中心研究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行为、政治活动、政治关系及其一般发展规

政治学原理补专期末复习指导年(附答

请同学们注意:本次考试计算机自动组卷,选择题答案的序号可能会做变更,请填正确答案。 《政治学原理》(补)期末复习提要 2013.10 本课程考试说明: 注意:本课程考试覆盖全书每个章节,请根据每章内容和网上课堂每章练习题的内容进行复习。 考试形式:机考(半开卷) 题型: 1、单项选择题(10道,共20分) 2、多项选择题(10道,共30分) 3、判断题(10道,共20分) 4、论述题(2道,共30分) (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题请根据网上课堂每章练习题或综合练习题所有内容进行复习) 判断题: 导论: 1、政治是人类生存的一个无可避免的事实,每个人都在某一时期以某种方式卷入某种政治体系。(对) 2、政治是人类过一种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是人们组织安排集体生活的核心机制。(对) 3、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专门著有《政治学》,他认为政治学是人类最高的学问,因为它研究的是个人之善的问题。(错) 4、从理论上讲,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必须是一个合理划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界限的社会。(对) 第一章 判断题 1、16世纪意大利政治学者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学主要研究君主如何获得和运用、保持权力。(对) 2、16世纪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在西方思想史上率先把道德与政治权力分开来,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政治的手段则是玩弄权术。(对) 3、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对) 4、20世纪80年代,随着新制度主义的兴起,制度被认为是政治现象产生和变化的基本原因和内在变量,因此成为在西方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角度。(对) 第二章 判断题 1、道家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思想核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错) 2、墨子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中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错) 3、公元前140年汉武帝时,董仲舒改造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开始使得儒家的政治学说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对) 4、从学科的发展角度来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政治学在中国古代社会就已经形成。(错)5、亚里士多德创立了“理念论”,并由此出发,阐述了社会各等级各安其位、各守其序、各司其职的“理想国”和实现智慧、理性相统一的“哲学王”统治理论。(错) 6、使神学与政治理论分家的是托马斯·阿奎那,他被视为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错)

学前教育学教案

学前教育学教案 第一章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及主要流派 教学目标:掌握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过程和现代主要的理论流派,对学前教育理论产生初步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主要流派中的前六个流派的理论观点。 教学难点:精神分析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一、学前教育的年龄对象 (一)我国古代家教思想中提出“教子婴孩”、“早欲教” (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母育学校教育,是指出生到6岁的儿童应在母亲身边接受教育 (三)近代幼儿园产生后,学前教育的年龄趋向于3岁到入学前。 (四)当今学前教育研究的对象应为出生到入学前的儿童。 二、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 (一)学前家庭教育的特征 1、领先性 2、长久性 3、单独性 4、随意性 5、随机性 (二)学前社会教育的特征 学前社会教育指出由社会各方为学龄前儿童开设的集体保育教育机构及设施。其特征如下: 1、群众性 2、目标性 3、计划性 4、多样性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 (一)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学前教育主张 1、从学前期起,由国家对男女儿童进行公共教育。 2、重视学前期的教育 3、重视游戏、体育、唱歌、讲故事等活动。 4、根据人的身体发育,从出生起每7年划为一个自然段。 (二)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后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为系统学前教育理论建立奠定了基础。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著作中的学前教育思想《大教学论》、《母育学校》、《世界图解》。 2、法国教育家卢梭《爱弥儿》中的学前教育思想。 3、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新社会观》、《论人类性格的形成》著作中的学前教育思想。 (三)学前教育学从教育学科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1837年福禄被贝尔在勃兰根堡设立一所幼儿学校,专收3—7岁的幼儿。1840年正式将学校取名为幼儿园,这是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福禄贝尔基本的教育思想。 三、进入20世纪以后,学前教育形成了相互吸收又各具特色的理论流派。 (一)杜威的儿童观及其学前教育理论 1、杜威的儿童观。 2、杜威对教育本质的看法。

《政治学原理》作业(l)

《政治学原理》作业(l)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 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的社会。 2.政治学中有一说,指的是议会民主政治中多个政党分享政治果实的状况。 3.政治学的心理研究尤其重视人的和人的政治本能。 4.的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特性,形成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基础。 5.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政治延续2000多年。 6.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行,是确保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最基本的途径。 7.古典政治学时代的研究主题是关于的观念和城邦的理论,而后转变为关于世界国家的观念和理论。 8.政治学以探求的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目标和任务。 二、选择题(每题一分,共计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君主的( )而展开。 A. 合法性 B.治民之术 C.统治术 D.治国之道 2.“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 )社会时期。 A.封建 B.奴隶 C.资本主义 D.原始 3.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 )。 A.城市 B.城邦 C.法律 D.家 4.( )认为:“权力是施加影响力的特例:这是借助制裁背离拟行政策的行为来影响他人的决策的过程。” A.拉斯韦尔 B.马克斯·韦伯 C.卡普兰 D.罗素

5.从历史的角度看,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自由权和( )。 A.财产权 B.社会经济权 C.公民权 D.社团和群体权 6.马克斯·韦伯、哈罗得,拉斯韦尔等人都是从( )角度定义政治的。 A.管理 B.神权 C.道德 D.权力 7.根据权力主体的不同,权力可以区分为( )等。 A.个人权力 B.组织权力 C.政府权力 D.国家权力 8.罗素认为根据组织类型权力可以分为( )。 A.强制权力 B.社会权力 C.经济权力 D.法律权力 9.道德是通过( )来维系和实现的。 A.个人内心信念 B.社会舆论 C.强制 D.传统习俗 10.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 )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 A.管理 B.哲学 C.历史 D.社会伦理 11.八大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本着( )的方针,实行参政议政,参与民主政治生活。 A.肝胆相照 B.荣辱与共 C.互相监督 D.长期共存 12.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 )。 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儒家 13.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包括(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社交需要

(完整版)幼儿教育学-陈幸军-教案完整版

第一单元学前教育学概述 教学目标: 1、理解“学前教育”概念;掌握学前教育的意义,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作用;会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学习学前教育学。 2、在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地位与作用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对本课程的学习态度,并能根据本课程特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拟订学习计划,明确资料摘录和分类的方法,会做学习卡片。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的意义 教学难点:学前教育学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课时:3课时 主题一什么是学前教育,什么是学前教育学 教学目标: 1、识记“教育”“学前教育”“教育学”“学前教育学”等概念;理解“学前教育”概念;掌握学前教育的意义。 2、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掌握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学准备:学前园活动录像片段;CAI课件(古今中外教育家论教育,学前教育案例);各种版本的《学前教育学》教材。 教学重点:理解学前教育的含义 教学难点:掌握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育和教育学 (一)教育——一种促进更和谐、更可靠的人类发展的主要手段 【经验陈述】 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理解谈谈什么是“教育”? 【理论研讨】 教育史上,不同的人对“教育”有不同的解释。《教育学》对教育的解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人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任务就是把原本作为自然人而降生的孩子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如学前园教育,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以及其他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特别组织的教育。它是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体力和智力的活动,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的变化,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由专业的教师承担,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很强,是一种可控性很强的、规范的教育,因此一般来说效率、效果也更好。 【观点辨析】

政治学原理第七章政治权利教学要点

第七章政治权利 第一节政治权利的含义和特性 1.政治权利是一个历史范畴。 2.各国国情不同,政治权利在各国实现的性质和程度也不同。 3.政治权利不同于公民享有的经济、文化、社会权利,也不同于政党、社团成员在其组织中享有的权利。 4.公民的政治权利与公民应尽的义务是统一不可分的。 5.政治权利的性质是由政治权力的性质所决定的。 6.政治权利对公民政治活动具有规定性。 第二节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一、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1.平等权 2.参政权:选举权、复决权、创制权、罢免权 3.自由权:人身自由、言论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罢工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在资本主义国家,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的局限性: ?首先,这种政治权利是严格限制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神圣不可侵犯的前提下的。 ?其次,资本主义国家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种种政治权利,但在一些具体的法律中对公民行使上述权利又加以种种限制。 ?再次,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由于在经济上、政治上占统治地位,因而真正享有

各种政治权利,当家作主。 二、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1982年宪法关于政治权利的规定: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赔偿权 4.平等权 第三节政治权利的意义 1.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政治统治。 2.有利于维护社会和政治的稳定,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3.有利于反对政府官员中的腐败现象。 4.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设。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是对政治权利的概念、特性、基本内容和政治权利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论述。目的是使学习者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和掌握政治权利的含义和特性;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正确认识两种人权观的联系和区别。政治权利的实现程度是检验民主政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政治权利的含义和特性?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第五章 现代政府的设置(二):行政部门)【圣才出品】

第五章现代政府的设置(二):行政部门 5.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行政权与现代国家行政体制的类型★★★★ 1.行政权及其构成 (1)含义 “行政权”又被称为“执行权”,是指法律的执行权。

(2)国家权力理论(见表5-1) 表5-1国家权力理论 (3)行政机关的组成(见表5-2) 表5-2行政机关的组成 2.现代国家行政体制的类型(见表5-3) 表5-3现代国家行政体制的类型

考点二:行政领导机关★★★ 行政领导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的“中枢”,负责决策、组织、领导和协调各行政部门的行动,其构成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府(内阁)及其辅助机构。其具体内容如表5-4所示。 表5-4行政领导机关

考点三:行政管理机构★★1.官僚制及其特征(见表5-5)

表5-5官僚制及其特征 2.当代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和类型(见表5-6) 表5-6当代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和类型

5.2课后习题详解 一、关键术语 1.行政权 答:行政权是指行政机关或被授予行政管理权限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为了实现国家意志,通过使用所掌握的政治资源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能力。行政权具有如下特点:①阶级性,它是统治阶级以国家名义实现其阶级统治的权力;②强制性,它以国家暴力为后盾,强制执行国家的意志,推行政府的政策法令;③普遍约束性,在法定的行政管辖范围内,它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于所有机构和人员;④国家主权性,依法独立自主地管理内政、外交事务,不受外国干涉;⑤有限性,它受宪法和法律的约束,受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的制约,受到公众的监督。 2.行政体制 答:行政体制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置、权限的划分与运行等制度的总称。行政体制是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政治、文化传统等因素对其产生重要影响。核心是行政系统内权限的划分和配置,具体表现形式是行政组织机构的建立,管理制度的形成。作为一种制度体系,行政体制最明显的特征是超稳定性,即体制一旦形成,难以变动,具有惯性。 3.国家元首 答:国家元首是指一国的最高首脑,是一个国家在形式上或实质上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国家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综合真题+答案2010

2010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国际关系综合试题 (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共1页) 一.简述题 1.简述国家组织形式(政体)的含义,主要类型及其特征(10分) 2.西方政治思想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有哪些?(10分) 3.简述二战前国际体系的历史演变(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凡尔赛体系)(15分) 4.简述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15分) 5.简述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发展的过程(15分) 二.论述题(85分) 1.试述卡普兰国际系统学说所阐述的国际系统的六个模式以及其特征(18分) 2.试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外交战略(22分) 3.试述战后初期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20分) 4.胡锦涛主席在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指出:“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这些都为世界各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全球发展不均衡,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根据所学知识,对胡锦涛主席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加以阐释。(25分) 参考答案 一、简述题 1.简述国家组织形式(政体)的含义,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政体一般指一个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域,政治体制都不尽相同。 1.寡头政治(社会少数阶层控制着国家所有权力的政府形式,如古希腊城邦)

2.贵族政治(社会地位最显要的群体来掌握权力的政府形式) 3.君主政治(权力归于个人的政府形式,君主政体类似于专制政体,但是其中有个重大区别:君主政体不能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而专制政体则可以远超过法律。君主立宪制就是君主政治的畸变。) 4.君主专制(权力归于君主个人,且君主的意志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无法制约) 5.代议制度(就是议会制度,英国的首相就是又议会选出,而美国的总统则是全民选出) 6.共和制度(共和政体是一种赋予人民或其代表,而不是一个君主或独裁者最高权力的制度) 7.总统制(国家领袖为总统,由全民选举产生) 8.军国专政(指一个国家的[1-2]政治权力由军队所拥有) 2.西方政治思想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西方政治思想史主要是指西欧和北美的政治思想,它的内容主要是人们对政治生活各要素的理解和关注,比如政治与理性、政治与伦理、公民与共同体、平等与差异性、自由与强制等一些基本政治要素之间的关系。而对于这些要素的理解和关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表现出不同的侧重点,由此导致政治的概念本身在时间进程中不断变化,而政治思想也表现出不同的面貌。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政治范畴的演变过程大致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古希腊时期。在这一时期,城邦是基本的政治单元,也是政治生活的核心,政治与城邦是同一个概念。政治生活渗透进社会的方方面面,没有个人与公共之分,个人是城邦的一部分,因此个人的生活必须完全服从城邦的规则与利益,城邦(政治)价值占据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全部,这是一种“泛政治”的概念。第二阶段是古罗马时期,而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哲学与政治的分离阶段;一是宗教与政治的分离阶段。由于罗马领土的扩大,其公民已经不可能像古希腊城邦时期那样广泛的参与政治生活,因此,公民的个人生活开始于政治生活疏远,政治开始成为少数人的特权。人们不得不开始在政治之外寻找安身立命的伦理依据和精神支柱,于是,道德哲学开始从政治生活中分离出来。但是,哲学是深奥难懂的,一般平民百姓很难懂得哲学,这就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留下了某种空白,

旅游概论教案——第五章

教案设计 课题第五章旅游市场第一节旅游市场的概念 授课班级授课时间使用教材《旅游概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旅游者的流动规律。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及形成条件。能力目标培使学生形成准确分析市场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 教材分析重点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及形成条件。 难点对旅游市场的概念的理解。 关键了解并掌握旅游的市场概念及形成条件。 教学方法 教法分析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分析小组学习法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45分钟)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导入新课 学生在讨论 中思考相关 的学习内容 通过案例导 入,形象地开 展所学课程晓东在第二课堂的活动中,模拟推销员面试 和嘉宾进行了如下的一段对话,从晓东和嘉 宾的对话中你能了解到哪些有关本节课学 习的内容呢。 根据教材的导入案例,让学生对其分析,并 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一家旅游企业为什么不能接待所有类型 的顾客?比较好的办法是什么? 2、你认为大部分商家真正了解他们的客户 需求吗?为什么? 3、旅游企业要打开市场,主要靠什么方 法? 分析教材 中的导入 案例,根 据问题让 学生以小 组的形式 展开讨 论,同时 教师启 发,学生 认真思考 问题,积 极回答 5'

教学过程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新授 使学生的注 意力跟着老 师共同进入 课堂 增加学生的 专业知识 在探讨中加 强学生对学 习内容的理 解 学生分析 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 旅游市场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它是 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旅游活动商品 化、社会化的产物。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旅游市场的概 念。 一、旅游市场的概念 广义:指在旅游产品交换过程中所反映 的各种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狭义: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 具有购买力和旅游动机的总体上的旅游需 求,即客源市场。 ※知识拓展 市场是一个商品经济的范畴,凡是存在社会 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地方,就有市场。旅游市 场是旅游需求市场和旅游供给市场的总和, 反映着国家之间、国家与旅游经营者之间、 旅游经营者之间、旅游经营者与旅游者之间 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旅游市场的形成和发 展是这些关系协调发展的必然产物。 那么,旅游市场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二、旅游市场的形成条件 (一)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状况 (二)旅游供求市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前景 (三)旅游供求市场的人文地缘关系 (四)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开发水平 (五)政府发挥的积极作用 提问:据你所知,世界范围内的旅游者 有什么流动规律呢? 三、旅游者的流动规律 (一)近距离旅游流动量大,远距离旅游流 动量逐渐增大 (二)流动量和流向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国家 和地区 主要原因: 1、经济基础雄厚,国民收入水平高,闲暇 时间较多,外出旅游机会较多。 2、交通工具、交通和通讯网络先进。 课件展示 比较异同 学生阅读 教师指导 教师总结 课件展示 教师讲解 课件展示 10' 5' 10' 12' 教学过程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调控时间

第七章 政治参与与监督 自检自测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计5分) 现代意义的政治参与思想是源自于近代民主理论中有关()的思想。 正确答案是:公民权利 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的政治行为。 正确答案是:普通公民 我们把人民运用其()直接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的监督机制称之为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监督。 正确答案是:民主权利 ()是监督的本质之所在。 正确答案是:制约权力 根据()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正确答案是:分权制衡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D)是使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相联系的基本途径。 选择一项: A. 集会 B. 监督 C. 游行 D. 选举

政治参与实际上乃是公民行使以(C)为核心的公民权利的过程。 选择一项: A. 知情权 B. 罢免权 C. 普选权 D. 咨询权 (B)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 选择一项: A. 社会团体监督 B. 公民监督 C. 舆论监督 D. 政党监督 马克思主义对于(A)问题十分重视,把它作为工人阶级取得政权之后实现民主的重要标志。选择一项: A. 政治参与 B. 政权建设 C. 普选 D. 人民当家作主

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ABC)关系。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义务 B. 责任 C. 权利 D. 权力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5分) 题目11 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题目12 选举 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 题目13 政治监督 政治监督,又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监督,它属于政治治理行为范畴,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题目14 社会监督 社会监督,又称之为自下而上的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主要包括政治社团、舆论机构等)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 题目15 公民监督 公民监督主要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

第五章政治学原理政党和政党制度

一、单选题(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政党的(A)是由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揭示出来的 A 阶级性 B群众性 C竞争性 D政治性 2、1847年6月成立的( D )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政党。 A 正义者同盟 B四季社 C同盟会 D共产主义者同盟 3、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建了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B)。A华兴会 B 兴中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 4、多党制起源于( C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5、我国的政党制度属于(B)模式。 A多党制 B一党领导制 C民族主义一党制 D两党制 6、两党制最初起源于( A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7、日本的政党制度是典型的( D ) A两党制 B一党制 C碎片化多党制 D一党独大制 8、执政党(在朝党)、反对党(在野党)的划分依据是( C ) A合法性 B活动范围 C是否掌握国家政权 D意识形态 9、我国八大民主党派是中国的( B ) A 执政党 B参政党 C在野党 D反对党 10、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A) A执政党 B参政党 C革命党 D干部党 二、多选题(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一个或者多个是正确的) 1、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对于政党的涵义主要有以下(ABCD)种表述:

A联合说 B中介说 C选举组织说 D政治团体说 E阶级斗争说 2、政党拥有下列基本特征(ABCDE) A政党是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 B政党具有阶级性 C政党是有组织、有纪律的政治组织 D政党拥有一定的政治纲领 E政党和国家政权密不可分 3、对于政党的产生,西方学界看法不一,主要(ABCDE)等从不同角度解释了政党产生的原因。 A内生党 B外生党论 C制度论 D历史局势论 E发展论 4、按照政党的阶级属性,可以将政党划分为(DE) A激进型政党 B改良型政党 C保守型政党

幼儿教育学 第五章 教案

精心整理 第课时 教学内容:第五章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第一节幼儿教师1 教育目标: 1. 掌握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 2. 掌握幼儿教师的职能和社会地位 3. 了解幼儿教师的社会权利和义务 4. 通过教学,使树立学生正确的幼儿教师教育观和责任感 一、 二、 12三、 1(1(2(3123、教师讲解: (1)幼儿教师职业的劳动特点 ①幼儿教师的劳动复杂而富有创造性。 A 幼儿教师的教育任务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提问:教师的教育对象?教育对象的发展特点?幼儿园的任务?幼儿的一日活动? B 创造性:幼儿的个性和发展潜力不同,教师应根据幼儿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让每个儿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②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 A 提问: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什么?(模仿)

B举例讲解:《说了不许说话》 ③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期性 A学生讨论:你最难忘的一位老师? B举例讲解:《诺贝尔奖得主的幼儿园时光》 C教师讲解长期性的内容。 (2)幼儿教师职业的角色特点 ①教师是幼儿生活的照料者 ②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 提问:为什么是支持者而不是传授者?教师的任务是什么? ③教师是幼儿与社会沟通的中介者 四、 1、( 2、( A 答案: 3、( 4、( A 答案:C 五、 六、 1.掌握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 2.了解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方法 3.能分析评价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能力 4.通过教学,使树立学生正确的幼儿教师教育观和责任感教学重点: 1、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要求 2、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学难点:分析评价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国际政治学概论-陈岳

国际政治学概论 陈岳、宋新宁 第一章导论:国际政治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国际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什么是国际政治学 1.国际政治学的定义 国际政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 2.国际政治学的辨析 国际政治学的特定内容就是揭示国际社会中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和这种政治关系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而不是研究一国之内的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如果说国际政治学和政治学是一种种属关系的话,那么国际政治学和其他分支则是一种平行关系,他们之间既有领域划分的不同,又有相互之间的渗透。 在中国,国际政治学广义的包含有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和当代国际政治问题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狭义的理解,国际政治即指有关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学说。 二.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1.概念: 我国认为: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国际社会中各个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2.概念的涵义 国际政治研究对象的四层内容: (1)国际社会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各个人类共同体或国家间相互交往关系的总和,他是国际政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国际政治学研究的不是一般的国际社会,而是国际政治社会,即国际社会内各构成要素或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交往关系的总和。 (2)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包括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主体。国际政治学研究他们的对外政策、对外行为和对外关系,研究他们内部之间以及和其他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即把他们放在整个国际社会的大环境中,研究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整个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3)国际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作为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行为体间的政治关系。

第七章 政治文化

河南科技大学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政治学原理计划学时 4 授课章节第七章政治文化 教学目得与要求: 通过阐述政治文化、政治社会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使学生: 1、深入了解政治文化得内涵及其功能;政治社会化得内涵及其途径 2、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得特征与基本要求。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政治文化得涵义与功能 第二节政治社会化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政治文化得内涵与特征,政治社会化得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得基本内容 授课方式、方法与手段: 启发式讲授法与互动讨论法 作业与思考题: 1、什么就是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有哪些要素构成 2.什么就是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得途径有哪些?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第七章政治文化 主要内容: 第一节政治文化得涵义与功能 第二节政治社会化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第一节政治文化得涵义与功能 ?一、文化与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形成得一种政治态度、信仰与情感,就是政治关系在人们精神领域内得投射形式。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有密切关系。(韩非“凡治天下,心因民情”,孟德斯鸠《论法得精神》) 如果我们做一个比喻,把政治体系分为“硬件”(hardware)与“软件”(soft-ware)两个部分,那么,各种制度化与结构化得政治组织、机构与规则,可以说就是政治体系得“硬件”部分,而构成“软件” 得东西则就是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犹如计算机运行需要软件/硬件相互兼容一样,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也需要相互匹配。 1、文化得含义 广义得“文化”:可被理解为“人文化”,即英文中得“文明” (civilization)得概念。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把“文化”与“自然”相区别,未经“人文化”过程得客观世界被瞧作就是“自然”,即自己然也;经“人文化”处理以后所形成得世界被称作就是“文化”得世界或“文明”得世界。所以,广义得理解,文化就就是“人文化”得过程与结果,它体现为“人得生活方式”,反映了人在与自然相处中得生存方式,包括在“人文化”改造过程中所形成得一切物质得与非物质得“产品”。 由上可见,从广义得文化或文明得概念中,作为其构成因素得“物质技术---组

国家开放大学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自检自测

国家开放大学政治学原理第五章政党与社团自检自测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5分) 题目1 政党的目标就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 题目2 (一元主义)与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题目3 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就是(工会)、青年组织与妇女组织。 题目4 在权威主义与极权主义国家,政府官僚集团与(军人集团)往往就是政府的重要支持力量。 题目5 美国政治舞台一直由(民主党)与共与党所把持。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题目6 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 D)。 选择一项: A、一党制 B、两党制 C、一党居优制 D、多党制 题目7

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就是现代(B)政治发展的产物。选择一项: A、共与民主 B、议会民主 C、委员会 D、君主立宪 题目8 两党制以(A B)最为典型。 选择一项或多项: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法国 题目9 共产党组织被认为就是(C)政党的典型。 选择一项: A、核心会议型 B、代表性 C、单位化 D、支部型 题目10 西方传统政党最早出现于(A )。

选择一项: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美国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计20分) 题目11 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就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与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与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与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题目12 政治社团组织 政治社团组织就就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与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体。 题目13 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就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与团体所构成。 题目14 政党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一部分 国际政治学理论(上)【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国际政治学理论 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科 1.1 复习笔记 一、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发展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学,产生于20世纪初,并且最早出现于英国和美国。国际政治学产生于人们希望更好地理解国际事务和国家间政治的需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世界范围内错综复杂的国家间矛盾的第一次总爆发,使得学者们不得不密切关注国际关系。 1919年,威尔士工业家戴维·戴维斯在威尔士大学资助建立了国际政治系,并为国际政治专业设立了伍德罗·威尔逊讲座教授,标志着独立的国际政治学科的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政治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尽管许多政治学领域的学者把国际政治学看作是政治学的子学科,时至今日仍然有人认为“国际政治学”还不能说已成为一门成熟的社会科学学科,但是国际政治研究却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学科领域和知识体系。 二、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界定 1.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 界定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既要看到国家行为体,也要看到非国家行为体。由此我们可以把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概括为三类关系: (1)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既包括合作的关系,也包括冲突的关系;既包括双边关系,也包括多边关系。

(2)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关系,既包括主权国家与政府间组织的关系,亦包括主权国家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 (3)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包括各国际组织间的关系,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国际组织与非政府组织问的关系等。 此外,国际关系的整体的运动规律也是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 2.国际关系学科的界定 国际关系学就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并从国际政治视角研究影响这种互动的一切因素的学科。 学界将国际政治学等同于国际关系学,是因为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关系、军事关系、文化关系、政治关系等诸多关系中,政治关系最为突出,研究得也最多。国际政治中,以国家为主要国际行为体,其间的主要互动方式为国家的对外政策行为。 三、怎样进行国际政治学科的专业学习? 国际政治专业学生需要进行两种学习,一是知识的学习,二是方法的学习。 1.关于知识的学习 进行国际政治专业学习,必须掌握两类知识,一类是经验主义的知识,另一类是概念与理论知识。 (1)经验主义的知识 ①含义 经验主义的知识主要指有关国际关系的各种具体事实,包括各种国际互动的历史事件与现实事件,也包括各种国际关系行为体以及国际制度的重要数据与信息等。 ②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