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裂褶菌胞外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及代谢产物的影响

裂褶菌胞外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及代谢产物的影响

裂褶菌胞外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及代谢产物的影响
裂褶菌胞外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及代谢产物的影响

有效记忆方法教学反思

有效记忆方法教学反思 有效记忆方法教学反思 一、激发学生识记生字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识记 哥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对识记材料是否感兴趣,识记时有无强烈的动机,对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给学生识记的方法,让其能对识记有兴趣、有动机、有能力主动学习,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最终意义。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经常鼓励学生在心中默念:“我一定会记住这组生字”。还经常结合所教生字,教给他们演唱会记的方法,,给学生讲一讲关于这个生字的故事、笑话,有自编的,也有社会流传很广的。也结合字谜记忆。学生在捧腹大笑中,认识了字的写法,字与字的区别。在教学中,还让学生自己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又快又准地记住这个生字。 二、有意义记忆与机械记忆相结合,多种器官共同参与,适当过度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对所教生字进行有意义记忆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正确的做法。但小学生记忆的特点是机械记忆能力稍强于有意义记忆,因而机械记忆也是必不可少的,要重视其作用、对于一个生字,我经常要求学生要动手、动眼、动口、动耳、动脑、书空,边读边写边想边记,多种器官共同参与学习。心理学表明,适当过度练习有利

于记忆,在抄写的遍数上,在已能识记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超额学习。如学生抄一个生字5遍就能记忆了,那么,在此基础上再多写3遍,这样既阻止了遗忘,又没有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没有加重学生的负担,无意义的重复。 三、教给学生识字经验,利用造字法识记生字 汉字是表形表意的文字,其字的来历是有规律可循的。因而,教给学生造字的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事半功倍。在教学中,简略教给学生形声、会意、象形、指事、等造字方法。教起来事半功倍,学生识记轻松。如教“腿”字就指出与身体或身体的一部份有关的大都带有“月”字,以后学生见到“胳”、“脯”、“脏”、“肠”等字也就一会百会了,学生在写字时一想这个字是人们身体上的,也就大概知道带什么部首了又如区分“补”与“社”字,就用偏旁表示的意思来区别。教“囚”字就告诉大家,是一个人关在牢房里,字形和字义一下子就记住了。 四、合理安排复习、听写的次数和时间,加强反馈与巩固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知,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最后平衡。通常是教完生字后马上进行巩固一次,第二天听写一次,第三天巩固一次,第六天又巩固一次,半个月再巩固一次。一个月后再巩固一次,这样,学生经常复习,弥补了记忆消失的痕迹。 五、字不离词 这是生字教学的一条原则,也是生字识记的一条基本经验。字是词中的字,不是单个的,词是句子的`词,也不是孤立的。字词被置

多糖单糖组成和甲基化步骤

4、单糖组成分析 样品的水解 乙酸醋酐吡啶甲苯氯仿 所需试剂 TFA(三氟乙酸) 甲醇 NaBH 4 取5mg多糖样品,置于5ml安培管中,加入2mol/L TFA4ml,在110℃下水解2h。水解完毕后,冷却,溶液于40℃减压浓缩加入3ml甲醇蒸干,重复操作4-5次以除尽TFA。将完全水解后的样品溶于3ml蒸馏水,加30mgNaBH4,室温 下还原3h,期间震荡几次,然后用25%乙酸中和过量的NaBH4 ,至溶液不再产生气泡为止。PH应在4-5之间,加甲酸多次,减压蒸干以除去反应副产物及水分,至瓶壁上基本不附固体大颗粒为止,然后置于真空干燥器中过夜。次日,于110℃烘箱中加热15min,充分除去残留的水分后,加3-5ml醋酐和3ml吡啶,密塞,100℃下反应1h,冷却,加甲苯多次共蒸除去多余醋酐,真空干燥。将乙酰化产物用适量氯仿溶解,经等体积蒸馏水洗涤次,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至小体积(约0.1ml)后直接进行气相色谱分析。 GC(气相色谱)条件∶载气N2流速20ml∕min,H2流速30ml∕min,空气流速200ml∕min;柱温230℃,检测器温度250℃,气化室温度280℃。 5、糖残基连接方式的确定 所需试剂 DMSO NaOH 碘甲烷氮气乙酸甲酸甲醇三氟乙酸 NaBH 4 5.1甲基化 将样品置于干燥器中80℃处理5h以上,然后置于含有P2O5的真空干燥器中过夜。分别取18mg干燥后的多糖置于甲基化反应瓶中,加入4ml干燥的DMSO 后超声处理30min使样品完全溶解,然后快速加入20mg预先干燥的NaOH粉末,超声2h使NaOH粉末完全溶解,冰浴甲基化反应瓶5min至反应完全冻结。取出反应瓶,用移液管分别缓慢加入0.6ml干燥的碘甲烷至冻结的反应完全溶解,充入氮气,再分别超声处理反应液1h。然后分别加入1ml蒸馏水至反应瓶中使甲基化反应结束。再加入1mol∕L的乙酸中和反应液。流水透析至反应液颜色转为无色,冷冻干燥,红外检测多糖羟基是否完全甲基化,若没有则需重复上述操作。 5.2样品的水解 将完全甲基化的多糖样品分别溶于4ml 90%的甲酸溶液,密塞后于110℃烘箱中解聚6h。反应结束后减压蒸干,分别加3ml甲醇重复蒸干4次,以除去过量甲酸。然后将蒸干后的解聚样品加入4ml 2mol/L三氟乙酸的安培管中,封管后110℃水解2h后减压蒸干,重复加甲酸多次蒸干以除去过量的三氟乙酸。再

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单糖、寡糖和多糖)

第21章单糖、寡糖和多糖 21.1 复习笔记 糖类化合物-般分为单糖(monosaccharide)及其衍生物、寡糖(oligosaccharide)、多糖(polysaccharide)三类。 一、单糖 1.单糖的结构和命名 (1)单糖的分类、链式结构和命名 ①单糖可以分为醛糖(aldose)和酮糖(ketose)两大类,含有醛基的单糖称为醛糖;含有酮基的单糖称为酮糖。 根据分子中碳原子数目分别称为丙醛糖、丙酮糖、丁醛糖、丁酮糖等。例如: 丙醛糖丙酮糖丁醛糖丁酮糖 ②单糖的链形结构常用Fischer投影式来表示。规定: 糖中的羰基必须位于投影式的上端,碳原子的编号从靠近羰基的-端开始。也可将手性碳上的氢省去,或者将手性碳上的羟基、氢及碳氢键均省去。 ③单糖可以分为D型系列和L型系列。 单糖可按系统命名法来命名,但普遍以它的来源来命名。糖的旋光方向是由实验测知

的,右旋为“+”,左旋为“ - ”。例如: (2)葡萄糖的变旋现象、某些性质及环形结构 ①变旋现象(mutamerism):-个有旋光的化合物,放入溶液中,它的旋光度逐渐变化,最后达到-个稳定的平衡值。 ②羟基醛、羟基酮当其可以形成五元或六元环状半缩醛、半缩酮时,在成环和开链的平衡中通常都有利于成环。例如: 葡萄糖的平衡体系中,各种结构及所占的百分含量如图21—1所示:

图21-1 葡萄糖在水溶液中的异构现象 ③糖的环形结构可以解释糖的变旋现象和某些性质。 a.只与一分子醇形成缩醛,成为糖苷。 b.葡萄糖不和NaHSO3反应,不能形成醛基与NaHSO3的加成物。 c.单糖在IR中没有羰基的伸缩振动,NMR中也没有醛基质子的吸收。 d.葡萄糖能与Fehling试剂、Tollens试剂、H2NOH、HCN、Br2-H2O等发生反应。环形结构的书写: 途径-: 途径二:

糖脂代谢病的发病机制多重打击学说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98754345.html, 糖脂代谢病的发病机制:多重打击学说 作者:华爽吕明慧刘倩颖何兴祥荣向路叶得伟郭姣 来源:《世界中医药》2019年第03期 摘要;血糖異常、血脂异常、非酒精性脂肪肝、超重、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等代谢性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是世界性难题。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目前已证实,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常合并发生,但目前对导致上述代谢异常发生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并制约了综合防控疗效优良的创新药物和诊疗手段的研发。郭姣教授率团队基于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转化研究数据,提出“糖脂代谢病”创新理论,认为上述代谢异常以糖、脂代谢紊乱为特征,发病过程由遗传、环境、精神等多种因素参与,以神经-内分泌失调、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炎性反应、肠道菌群失调为核心病理,以高血糖、血脂失调、非酒精性脂肪肝、超重、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单一或合并出现为主要临床表现特点。本文综合神经-内分泌-免疫紊乱、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炎性反应、肠道菌群失调等环节与糖脂代谢异常及其诱发多器官病变的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提出糖脂代谢病发病机制的“多重打击学说”。该学说对于揭示多种代谢异常发生的核心、共性分子机制及从病证结合角度阐释中医证候的生物学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糖脂代谢病;发病机制;神经-内分泌轴;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代谢性炎性反应;肠道 菌群失调 The Multiple-hit Pathogenesis of Glucolipid Metabolic Disorders Hua Shuang1,2,3,Lyu Minghui1,2,3,Liu Qianying1,2,3,He Xingxiang2,Rong Xianglu1,2,3,Ye Dewei1,2,3,Guo jiao1,2,3 (1 Joint Laboratory between Guangdong and Hong Kong on Metabolic Diseases,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280 Waihuan Road East,Guangzhou Higher Education Mega,Guangzhou 510006,China; 2 Guangdong Metabolic Disease Research Center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280 Waihuan Road East,Guangzhou Higher Education Mega,Guangzhou 510006,China; 3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280 Waihuan Road East,Guangzhou Higher Education Mega,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The high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hyperglycemia,dyslipidemia,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obesity,hypertension,atherosclerosis and its relate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has emerged as one of leading cause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orldwide.Epidemiological data well established that two or several above-mentioned metabolic disorders usually co-exist in obese subjects.However,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co-existence of these metabolic disorders have not been well characterized currently,exerting negative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 and therapeutic approaches for these diseases.Based on the data from epidemiological and translational

糖代谢紊乱

第六章糖代谢紊乱 Disorder of Carbohydrates Metabolism 第一节概述 一、糖的重要生理功能 1.氧化供能 2.人体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 糖蛋白、糖脂、蛋白多糖、核糖;转化成脂肪和某些非必需氨基酸等二、血糖(blood sugar, blood glucose)的来源与去路 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4.4~6.7mmol/L 来源与去路: 来源去路 食物糖类______ 血糖____能量,CO 2 ,H 2 O 肝糖原 __________糖原 非糖物质__________非糖物质 ____其它糖及衍生物 ↓>8.9mmol/L 尿糖 三、血糖浓度的调节 1.神经系统的调节 主要通过下丘脑和自主神经系统对所控制激素的分泌,后者再通过影响血糖来源与去路中关键酶的活性来实现。 2.激素的调节 分为两大类:降血糖激素和升血糖激素 1)胰岛素 胰岛素的来源与性质 胰岛素的主要作用:a.促进肌肉、脂肪细胞摄取血糖。b.促进肝糖原合成。 c.促进糖氧化分解。 d.促进糖转化成脂肪。E.抑制糖异生。 胰岛素发挥作用必须通过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才能实现。 2)胰高血糖素 胰高血糖素的来源与性质 胰高血糖素的主要作用:a.促进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b.促进糖异生。 3)其它升血糖激素 包括肾上腺髓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在调节血糖的激素作用中,最重要的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3.肝脏的调节 肝脏内糖代谢途径多,其中有的为其特有。它是调节血糖的主要器宫。 第二节高血糖症与糖尿病 高血糖症(hyperglycemia):空腹血糖>7.2mmol/L;若血糖>肾糖阈值 9.0mmol/L,则出现尿糖。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复杂的代谢性疾病,系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利用缺陷引起,具遗传易感性。

多糖

目前位置:首页—>糖类化合物—>N 8多糖 多糖 教学目标: 学习多糖的分类、结构特征;掌握淀粉、纤维素的结构特点;了解壳聚糖的结构性能与应用。 教学重点:淀粉的结构。 教学安排: N >N8;30min 7— 多糖是由很多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高聚物。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体内都含有多糖。同低聚糖一样,多糖是由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起来的,从多糖的形状上看,可分为直链和支链两种,而且多糖链中由于糖苷键的类型不同可有不同的空间结构;如直链多糖的α(1->4)-葡聚糖和 β(1->3)-葡聚糖具有空心螺旋构象,而β(1->4)-葡聚糖和α(1->3)-葡聚糖具有锯齿形带状构象。由一种单糖构成的多糖叫纯多糖,由二种以上单糖构成的多糖叫杂多糖 一、多糖的结构 1.直链多糖 直链淀粉是由200—300 个α(1->4)-葡萄糖以糖苷键相连形成的链状缩聚物;其基本结构单位是“麦芽糖基” 。 纤维素是由上千个(平均含有3000 个)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相连结形成的链状缩聚物;其基本结构单位是“纤维二糖基”。 2.支链多糖 直链多糖的结构特点一般用二糖结构作为重复单位就可表示出来,支链多糖则可以看成由许多直链多糖相互连接而呈分支状。支链淀粉是一种支链多糖,其相对分子量比直链淀粉的大。有的支链多糖分子量可高达600 万,其中可有50 个以上支链,而且每个支链是由17—30 个数目不等的葡萄糖基构成的。在支链淀粉中,主链和支链都是由α(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在分支点上,是主

链(直链)上的一个葡萄糖基 6 位上的羟基与支链上一个葡萄糖苷羟基形成糖苷键,因此构成分支。在分支点上的葡萄糖基的1,4,6 三个羟基都参与了糖苷键的形成。 目前位置:首页—>糖类化合物—>N 8多糖 多糖 二、纯多糖和杂多糖 1. 纯多糖 葡聚糖是最重要的纯多糖,常见的淀粉、纤维素、右旋糖酐等都是一些来源不同或糖苷键不同的葡聚糖。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的单糖很少,一般都为多糖形式。在实验室或工业生 产中是由各种纯多糖为原料制取相应的单糖的。其它一些纯多糖在自然界中也有相当的分布 2.杂多糖 杂多糖可以分成动物粘多糖、植物杂多糖及微生物杂多糖等。

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单糖、寡糖和多糖【圣才出品】

第21章单糖、寡糖和多糖 习题21-1写出L-(+)-赤藓糖、L-(+)-核糖、L-(+)-阿拉伯糖、L-(-)-葡萄糖、L-(-)-甘露糖和L-(-)-半乳糖的Fischer投影式。 解: 习题21-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Haworth透视结构式: (i)β-D-吡喃半乳糖的C2差向异构体(ii)β-L-吡喃葡萄糖的对映体 (iii)α-D-呋喃甘露糖的C2差向异构体(iv)α-D-吡喃木糖的对映体 (v)α-L-呋喃阿拉伯糖的端基差向异构体(vi)β-D-呋喃核糖的C3差向异构体(vii)β-L-呋喃苏阿糖的端基差向异构体(viii)α-D-呋喃赤藓糖的C3差向异构体解:

习题21-3将下列各Haworth透视结构式改写成链形的Fischer投影式并命名。 解:

习题21-4写出D-果糖的Fischer投影式,α-D-(-)-吡喃果糖、β-D-(-)-吡喃果糖、α-D-(-)-呋喃果糖、β-D-(-)-呋喃果糖的Haworth透视式。 解: 习题21-5完成下列转换: (i)由D-(+)-甘露糖转变为D-(-)-赤藓糖 (ii)由D-(+)-塔罗糖转变为D-(-)-苏阿糖 (iii)由D-(-)-阿拉伯糖转变为D-(+)-葡萄糖

(iV)由D-(+)-木糖转变为D-(-)-艾杜糖解:

习题21-6写出D-甘露糖与苯肼成脎反应的详细过程。解:D-甘露糖与苯肼形成脎的过程如下:

习题21-7在D-己醛糖中,哪个可以与D-(+)-半乳糖形成相同的脎? 解:D-(+)-塔罗糖可以与D-(+)-半乳糖形成相同的脎。 习题21-8分别写出D-核糖、D-果糖与下列氧化剂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i)Fehling试剂(ii)溴水(iii)稀硝酸(iv)浓硝酸(v)高碘酸解: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2课时 二糖与多糖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第2课时二糖与多糖 学习目标 1.扎实掌握二糖与多糖的组成和性质特点,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合作探究二糖与多糖的性质,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3.全力以赴,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进一步体会对化学物质探究的过程。重点:蔗糖、淀粉的组成和重要性质。难点:蔗糖和淀粉的化学性质。 使用说明 1.先通读教材第82~85页。进行知识梳理;熟练掌握二糖与多糖的组成、结构特点及性质。 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示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 3.完成时间15分钟。 预习案 知识准备:葡萄糖的结构简式是什么?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教材助读: 1.蔗糖的分子式是什么?存在于哪里?有哪些物理性质?蔗糖有哪些化学性质?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麦芽糖的分子式是什么?存在于哪里?有哪些物理性质?麦芽糖有什么化学性质?写出化学方程式。麦芽糖和蔗糖互为什么关系? 3.相同条件下蔗糖和麦芽糖的水解产物是否相同? 4.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是什么?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吗?为什么? 5.淀粉有哪些物理性质?淀粉有哪些化学性质?如何利用淀粉制取酒精?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6.纤维素有哪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呢? 预习自测 1.下列关于二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蔗糖与麦芽糖都含有多个羟基B.麦芽糖和蔗糖的分子式都是C12 H22 O11 C.麦芽糖和蔗糖水解产物完全相同D.麦芽糖能发生银镜反应,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2.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蔗糖,这种试剂是( ) A. NaOH溶液 B.新制的Cu(OH)2悬浊液 C.石蕊试液 D.Na2CO3溶液 我的疑惑: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探究案 探究点一:蔗糖和麦芽糖的化学性质 问题1:分别向蔗糖和麦芽糖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会有什么现象? 问题2:先向蔗糖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硫酸,在热水浴中加热5 min,再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酸使呈弱碱性,再滴加银氨溶液,对比第一组实验,有什么变化?

记忆方法:最全的36种简便、有效的记忆方法(三)

本文集资料共4个分类:学习方法、记忆方法、快速阅读、潜能开发。每个分类都有多个资料,可在百度文库、新浪爱问共享、豆丁文库中直接搜索:“学习方法:”“记忆方法:”“快速阅读:”“潜能开发:”,即可找到更多资料。 21.干扰变刺激记忆法 在学习记忆时把本来使注意力分散、妨碍正常记忆功能的消极因素,变为刺激记忆力的诱导物,以突破记忆上的障碍,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自学时等等易受干扰的环境。 记忆对多数人来说也许并非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因为记忆会增加大脑的工作负担,?是非常辛苦的。每当大脑开始记忆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自己更爱做的事,?造成精力分散,妨碍正常的记忆。?这些干扰因素使记忆的困难又多了一层,因此需要排除这些干扰。 明智而机巧的办法是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利用这些杂念作为刺激记忆的诱导物,变阻力为动力,达到增强记忆的目的。 如当学习记忆时想喝茶休息,想吃巧克力,想到外面散步,那么不妨把这些杂念作为达到某一记忆目标之后的奖品,在完成一段学习,达到一个记忆目标时,喝茶休息一下,在达到第二个目标时奖赏自己吃块巧克力。这样做虽不能算作高尚的表现,好象是哄小孩的把戏,但实际上却有惊人的记忆效果。 22.缩略记忆法 在所要记忆的材料中,浓缩概括出略语作为提示,做到以略语带内容的记忆方法。 缩略可以简化、概括记忆的内容,减轻大脑的负担;缩略语具有提示性,可通过记住的缩略语这一中介联想到它所概括的内容。 如学习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时,搞清电子得失与"氧化-还原"的关系,并判断什么物质是氧化剂、什么物质是还原剂是很重要的。用"失-氧-还"这三个字的缩略语即可概括这方面的知识:失去电子的物质--氧化了--这种物质是还原剂。这一缩略语起到了很好的提示作用,?对于取得较好的记忆效果很有帮助。

糖脂代谢异常指导方案

一、保肝肝指导 (一)生活起居: 1、注意肝脏保护,禁烟限酒,合理用药,减少酒精性、药物性肝损伤。 2、保证良好睡眠,避免熬夜,夜间12-2点是肝脏排毒的最佳时间,熬夜会降低肝脏排毒效果,加重肝脏负担。 3、生活中注意避免各种化学物质对肝脏的慢性伤害如:烟尘、汽车尾气、家装材料及烟酒刺激等。 (二)饮食指导 1、低脂、适量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饮食,高蛋白饮食可提高肝脏的免疫功能。 2、高维生素饮食,维生素有营养、保护、支持肝细胞作用,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物质,应每天吃500克左右蔬菜,吃3~4种水果。少吃油炸、烧烤食物,不一次大量摄入鸡、肉、鱼、蛋、豆制食品,以免蛋白质摄入过多加重肝脏负担。 3、丹参有抗肝炎病毒,活血化淤,保肝护心作用,可用少量丹参、黄芪饮片泡水饮用,也可口服丹参片3片/次,每日三次。 4、合理膳食:宜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适量高蛋白质饮食。 5、适量饮水,以促进机体代谢及代谢废物的排泄。 6、多食富含甲硫氨基酸丰富的降脂食物,如小米、燕麦等粗粮、黑芝麻、黑木耳、油菜、菠菜、菜花、甜菜头、海米、海带、干贝、淡菜等食品可促进体内磷脂合成,协助肝细胞内脂肪的转变。 饮食禁忌:(1)绝对禁酒(2)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尽量不食洋葱、蒜、姜、辣椒、胡椒、咖喱等;少食用肉汤、鸡汤、鱼汤等含氮浸出物高的食物。(3)控制食糖,各种甜食及高热量食物,如含糖量高的蔬菜、水果、粉条、巧克力、甜点心等。(4)少吃或不吃煎炸等油类含量高的食品。(5)忌食用动物油,少食植物油等,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等。(6)忌过量或不科学用保健食品 (二)糖代谢失调指导 (一)生活起居: 树立正确的进食观,热量摄入过多、营养过剩、肥胖、运动缺乏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原因。应注意合理膳食。 1、低糖饮食,限制食量,每日三餐以6~7分饱为宜,避免进食速度过快,不要吃的过饱。控制体重,加强运动,消耗体内过剩能量,每天做有氧运动40—60分钟,可分俩个阶段进行,参加适当体力劳动,适当的体力劳动及适量运动能促进糖吸收,减轻胰岛负担。 2、避免过度紧张、劳累,人体在紧张、劳累时,体内交感神经兴奋,胰岛α细胞分泌增加,

食物中的糖-单糖-多糖

糖类 龋病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龋病特点是发病率高,分布广 导致龋齿的学说主要是菌斑至龋。菌斑内细菌代谢碳水化合物产生酸,酸的聚集,可使牙脱矿。而菌斑的构成是细菌、唾液蛋白、细胞外多糖等菌斑基质。所以糖类算是非常重要的菌斑基质了。综上,可以说含糖食物跟龋齿(俗称蛀牙)是有关系的。含糖食物自然包括糖(糖果)。 不同种类的糖,根据其使菌斑产酸多少及pH下降程度确立其致龋性,其排序为蔗糖>葡萄糖>麦芽糖>乳糖>果糖>山梨醇>木糖醇,山梨醇和木糖醇常作为防龋的甜味替代剂。 人类就已知道从鲜果、蜂蜜、植物中摄取甜味食物。后发展为从谷物中制取饴糖,继而发展为从甘蔗甜菜中制糖等。制糖历史大致经历了早期制糖、手工业制糖和机械化制糖3个阶段 糖类物质是多羟基(2个或以上)的醛类(Aldehyde)或酮类(Ketone)化合物,在水解后能变成以上两者之一的有机化合物。在化学上,由于其由碳、氢、氧元素构成,在化学式的表现上类似于“碳”与“水”聚合,故又称之为碳水化合物。它是为人体提供热能的三种主要的营养素中最廉价的营养素。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成两类:人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碳水化合物如单糖、双糖、多糖和人不能消化的无效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 发现历史:18世纪一名德国学者从甜菜中分离出纯糖和从葡萄中分离出葡萄糖后,碳水化合物研究才得到迅速发展。1812年,俄罗斯化学家报告,植物中碳水化合物存在的形式主要是淀粉,在稀酸中加热可水解为葡萄糖。1884年,另一科学家指出,碳水化合物含有一定比例的C、H、O三种元素,其中H和O的比例恰好与水相同为2:1,好像碳和水的化合物,故称此类化合物为碳水化合物,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碳水化合物分单糖、二糖、低聚糖、多糖四类。 米饭,是中国人日常饮食中的主角之一,中国南方主食。大约在5万年前,在云南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的稻属植物,大米中含淀粉75%左右,蛋白质7%-8%,脂肪1.3%-1. 8%,并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等。 面粉是一种由小麦磨成的粉末,是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主食,用面粉制成的食物品种繁多,花样百出,风味迥异,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质燃料。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A及维生素C等。主要种植于华北地区。中国南方则较少种植小麦,因其湿热的气候不利于小麦灌浆,不仅产量低,还极易造成小麦赤霉病害,全世界有43个国家,有35%-40%的人口以小麦为主要粮食。 棉花并不是花,棉花植物开的花卉是乳白色或粉红色花卉。平常说的棉花是开花后长出的果子成熟时裂开翻出的果子内部的纤维。开花后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棉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含纤维素约87~90%,水5~8%,其他物质4~6%。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宋朝以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可见棉花的传入,至迟在南北朝时期,但是多在边疆种植。棉花大量传入内地,当在宋末元初, 美拉德反应又称为“非酶棕色化反应”,是法国化学家L.C.Maillard在1912年提出的。所谓美拉德反应是广泛存在于食品工业的一种非酶褐变,是羰基化合物(还原糖类)和氨基化合物(氨基酸和蛋白质)间的反应,经过复杂的历程最终生成棕色甚至是黑色的大分子物质类黑精或称拟黑素,所以又称羰氨反应。

糖脂代谢稳态调控的分子机制

项目名称:糖脂代谢稳态调控的分子机制首席科学家:林圣彩厦门大学 起止年限:2011.1至2015.8 依托部门:教育部

二、预期目标 1. 总体目标 确定机体和细胞在不同生理状况和环境因素下维持糖脂代谢稳态的分子机制,阐明在细胞生长和应激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调节因子调控细胞代谢的信号通路网络,为糖脂代谢紊乱造成的肥胖、脂肪肝、糖尿病和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2. 五年预期目标 (1) 建立对实验动物代谢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分析的技术平台,发现相关基因敲 除或转基因小鼠造成糖脂代谢紊乱的信号通路。 (2) 较系统地描述在逆境下机体和细胞调控糖脂代谢的分子网络以及调控过程 中关键蛋白质和蛋白质复合体的动态调控机制。 (3) 发现新的参与代谢调控的基因,为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防治提供新的分子靶 标。 (4) 培养高质量博士研究生20-30名,培养3-5名享有国际知名度的专家和5-8名 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5) 在国际重要刊物发表SCI论文15-25篇,其中争取在Cell、Nature、Science或其 子刊等影响因子10以上杂志发表研究论文5-10篇,申请发明专利3-5项。

三、研究方案 1. 总体研究方案 细胞能量代谢是细胞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与细胞的繁殖、分化、凋亡、运动、信号转导及多种重要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细胞要通过能量感应系统随时监测其能量水平状态,在不同的物质和能量状态下要不断地通过细胞内的代谢调控途径来调节其代谢水平以达到一种稳态。同时,细胞在面对内外界一些不良因素时也会做出相应的代谢变化,这些应激反应对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功能是极其重要的。如果这些应激反应失调,就会使细胞代谢发生异变,导致如前所述的多种人类重大疾病的发生。本项目的总体研究方案拟利用我们在蛋白质科学、细胞代谢、细胞信号转导等研究领域的研究优势和技术手段,结合细胞生物学、动物生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集中力量多层次、多角度地研究与细胞代谢调控相关的信号通路网络,分离和鉴定参与细胞代谢调控的新的基因和信号通路,探讨各个信号通路之间的动态调控机制,并研究细胞异常代谢的信号通路,揭示代谢异常与糖尿病、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关系。项目总体研究方案如下图1:

天然高分子(常见的二糖和多糖蔗糖

§12-1 天然高分子(常见的二糖和多糖─蔗糖 和淀粉组成生命的重要物质─蛋白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初步掌握蔗糖的分子式、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了解蛋 白质的组成; (2)掌握淀粉的重要性质 (3)初步掌握蛋白质的重要性质和检验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和严密考虑问题的思维能力 3.科学思想:通过化学学科与其它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唤起学生热爱科学的信念;通过中国合成胰岛素这一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民 族自豪感;通过介绍我国吴宪提出蛋白质变性学说,激发学生积 极进取,追求真理的热情和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淀粉的水解及思维严密性的培养及蛋白质的性质。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教学过程: 【复习】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重要的单糖-葡萄糖,请简述葡萄糖的重要性质及有关的实验现象。葡萄糖在上述反应中体现了什么性? 【讲述】葡萄糖是一种白色晶体,但我们厨房里的食糖通常是无色晶体,它是蔗糖,甘蔗里含有大量的蔗糖。蔗糖也是一种重要的糖,它属于二糖,为 什么称它为二糖呢?因为它在加热和酸存在的条件下,蔗糖可水解生成 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葡萄糖和果糖是同分异构体。蔗糖的分子 式为C12H22H11,请同学们写出蔗糖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二糖-蔗糖 【板书】C12H22H11+H2O C6H12H6+ C6H12H6 蔗糖葡萄糖果糖 【板书】多糖-淀粉 【提问】根据二糖的学习,怎样给多糖下定义(水解后能生成多个单糖分子的糖类) 【提问】淀粉是一种重要的多糖,你们现在对淀粉已经有哪些认识。你所表述的

内容反映出淀粉的什么性质和用途? 【讨论】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下将CO2和H2O合成淀粉 淀粉作食物 淀粉遇碘显示蓝色 不溶于冷水,在热水中成糊状 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 【讲解】淀粉遇碘显示蓝色是一个特征反应,既可以检验碘也可了检验淀粉。【提问】根据生物学所学,人在食用淀粉类食品后,淀粉是如何被消化吸收的?【学生】淀粉在唾液内淀粉酶作用下,一部分转化为葡萄糖,在小肠里,在胰脏分泌出的淀粉酶的作用下,继续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经肠壁吸收,进 入血液,供各处组织营养需要。 【讲解】所以如果饭在嘴里多嚼,会有甜味。淀粉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葡萄糖,糖尿病患者的食物中应少含淀粉。正常人的膳食中淀粉类食品的摄入量 也应保持一定量,过多过少都不利健康。 【思考】工业上怎样用淀粉为原料来制取葡萄糖和酒精 (C6H10O5)n+ n H2O n C6H12O6 C6H12O62C2H5OH+2CO2↑ 【提问】淀粉除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可水解外,在酸的作用下也可水解,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实淀粉已经发生水解;淀粉已经完全水解;(已知淀粉不 发生银镜反应,但可与碘发生反应) 【板书】1、证实淀粉已经发生水解 方案一: (1)先用碘水检验淀粉的存在; (2)在淀粉液中加酸并加热 (3)取反应后的液体加银氨溶液,如有银镜产生,即证实淀粉已经发生 水解 方案二: (1)先用碘水检验淀粉的存在; (2)在淀粉液中加酸并加热

简单有效的英语单词记忆方法

简单有效的英语单词记忆方法 简单有效的英语单词记忆方法一、巧用“记忆元”法:“记忆元”概念是我们学校英语课题组自己提出的一个概念(自创概念)。全称是英语单词记忆元,它是英语单词记忆的最基础单位。 记忆元分三类: 第一类叫做小词(这些词本身就是一个英语单词),包括两个字母和三个字母以及部分三字母以上再生能力较强的单词。 第二类是常见字母组合。第三类是英语单词的前缀、后缀和词根。 需要强记的小词记忆元大约500多个,其中三个字母的小词记忆元有300多个。 巧用“记忆元”记单词就是在记忆元的基础上,运用增加字母的方法拓展成其它单词,进行巧记。巧用“记忆元”记单词,首先要熟记住“记忆元”。 记忆元数量有限,而且多是两三个字母组成的,记忆起来相对难度不大。 熟记住了记忆元,就可以把它当作一记忆单位,进行整体记忆,这样可以缩短所要记忆单词的长度,大大减少学习英语单词的时间,减轻记忆负担,提高记忆单词的效率。 下面我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记忆元:and 拓展: band(乐队、带子)→brand(品牌、商标)→grand(宏伟的、神圣的) →grandfather、grandmother(爷爷、奶奶) hand(手) →handle(把手、操纵) →candle(蜡烛) sand(沙子) →stand(站立) →sandal(凉鞋) land(陆地) →island(岛屿) 记忆元:ear 拓展: hear(听) →heart(心) dear(亲爱的、珍贵的) →near(在附近、靠近) →tear(眼泪、扯) →fear(害怕) →clear(明白的) →blear(模糊的) bear(熊、忍受) →pear(梨) →wear(穿着) year(年) earn(挣钱、获得) →learn(学习) →earth(世界、地球、大地)→early (早) gear齿轮,rear饲养,sear烧焦,beard(胡须),pearl(珍珠) 在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将所学单词串联成一个故事线索加以记忆。一个记忆元一般都可以拓展出十几个词。 三、五百个记忆元就可以拓展出三、五千个单词,有了三、五千个单词做基础,英语学习就成了一件简单而自觉的事了。 二、分解单词法: 学习英语的时候,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些古怪的不合习惯的单词。

简便有效的记忆方法

简便有效的记忆方法 简便有效的记忆方法 1、一次记忆的项目不宜超过“七” 美国心理学家米勒教授经过种种试验,得出了一个有趣的结果:一般人一次记忆项目的最大数值是“七”。如在学习外语时,无论是单词还是词组,只要数量不超过“七”,都很容易记忆。所以在记忆较多的事项时,可将它们按性质分成不超过七的小组,加以记忆,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2、读出声来记得牢朗读时“发声”这个能动因素和“耳听”这个被动因素同时作用,对大脑的刺激比单纯默读强的多。所以朗读有助于记忆,特别是头脑不够清醒时,郎读可以使思想集中,效果甚为明显。 3、靠节奏感来唤起记忆节奏,是语言的固有频率,它可以给大脑一种刺激,使思维与这种频率的共振,从而加强记忆。如演员在背歌词、台词、诗文等时,节奏感就起着重要作用。 4、任何事物都有其本质特征这种特征总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表现出来这种形式往往不很显著。所以,对被观察的事物细致观察,抓住其特征,就可以记得牢。 5、寻找有关条件,加固记忆外围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都处于一个网络中,有其内核和外围。记忆时,应把这些外围条件弄清,这样,在回忆时

便可“顺藤摸瓜”,利用外围信息引出或推出要回忆的内容。 6、重要事项放在最前最后记人的精神很难高度紧张一小时以上,在这一个小时中,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是前十分钟和后十分钟,因为人们开头往往有“这是什么”的强烈好奇心,而最后往往有看是不是这样结束的心情。所以记忆时,应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前或最后记。要记较多内容时,可把记忆的次序不断颠倒,反复多次,让每一项内容都经历过最前和最后。 7、分类便于记忆在记忆杂乱无章的一大堆东西时,使用分类整理发,可事半功倍。具体做法是先分清要记对象的性质,然后进行归纳分类,一组一组地去记。这样虽然多花了一些整理的时间,但缩短了记忆时间,是得大于失的好“买卖”。分类时,切忌不要把组分得太多。 8、寻找规律更好记忆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特别是数字的排列,总有一定规律,找到了这个规律,对记忆有很大帮助。原因是规律代表了事物的本质,排除了纷乱的假象,使事物明了、简化这要求在记忆时要多动脑筋。 9、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 美国心理学家帕林通过试验证明,人的短期记忆只能保持数秒钟。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东西没有必要长期记忆的。

简单有效的快速记忆方法

简单有效的快速记忆方法 我们进行记忆时,有很多简单有效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采取适合自己的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简单有效的快速记忆方法,欢迎参阅! 简单有效的快速记忆方法 1.列表记忆法 把所记忆的材料或事物排列成表加以对照、记忆的方法。此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知识的记忆。表者明也,表的作用在于提纲挈领地表列事物,以便一目了然地看清事理;可以把分散、零碎的材料组织起来,从整体上掌握记忆对象;可以把所要记忆的材料互相比较和分类,以便更清楚地看到表列内容的联系和区别的特点,从特征上记忆对象;还可以把先后学习的材料顺序排列、系统组合,从规律上掌握记忆对象。因而,列表记忆法是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地采用而且记忆效果甚佳的记忆方法。 司马迁在《史记》中用了《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等十表,目的就在于方便比较记忆。马克思在晚年作了一部很详尽的世界史年表,恩格斯把它定名为《编年史》,用以把分散的材料组织起来,方便记忆。鲁迅做《贾氏谱大要》表,使《红楼梦》中贾家诸多人物的复杂关系一目了然,十分好记。有许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将相关的材料列成表格一齐记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干扰变刺激记忆法 在学习记忆时把本来使注意力分散、妨碍正常记忆功能的消极因素,变为刺激记忆力的诱导物,以突破记忆上的障碍,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这种方法多用于自学时等等易受干扰的环境。 记忆对多数人来说也许并非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因为记忆会增加大脑的工作负担,?是非常辛苦的。每当大脑开始记忆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自己更爱做的事,?造成精力分散,妨碍正常的记忆。?这些干扰因素使记忆的困难又多了一层,因此需要排除这些干扰。明智而机巧的办法是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利用这些杂念作为刺激记忆的诱导物,变阻力为动力,达到增强记忆的目的。 如当学习记忆时想喝茶休息,想吃巧克力,想到外面散步,那么不妨把这些杂念作为达到某一记忆目标之后的奖品,在完成一段学习,达到一个记忆目标时,喝茶休息一下,在达到第二个目标时奖赏自己吃块巧克力。这样做虽不能算作高尚的表现,好象是哄小孩的把戏,但实际上却有惊人的记忆效果。 3.缩略记忆法 在所要记忆的材料中,浓缩概括出略语作为提示,做到以略语带内容的记忆方法。缩略可以简化、概括记忆的内容,减轻大脑的负担;缩略语具有提示性,可通过记住的缩略语

蜂蜜是单糖还是多糖

蜂蜜是单糖还是多糖 对于蜂蜜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因为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喝一些蜂蜜水,蜂蜜水对人体有很好的滋补效果,既可以润肠道,助消化,又可以达到美容养颜的功效。但有些人认为蜂蜜是甜的,里面多少少肯定是要有一些糖的成分的,那么,蜂蜜到底是单糖还是多糖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糖可以说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营养物质。糖按照结构分,可以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而双糖即由两个单糖构成的糖。那么,大家对于糖了解吗?是单糖好还是多糖好呢?生活中常见的蜂蜜是单糖还是多糖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 单糖好还是多糖好? 单糖,是最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常见的主要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它们具有甜味,易溶于水,可不经消化液的作用,直接被人体所吸收和利用。 双糖,由2个分子的单糖结合在一起,再脱去1分子的水所组成。常见的有蔗糖、乳糖、麦芽糖等,易溶于水,进入机体后,需经分解为单糖,才能被吸收利用。有些成年人的消化道中缺乏分解乳糖酶,因而食用乳糖过多后不易消化。 不论是单糖还是双糖,它们的营养意义相同,只是吸收有快有慢而已。而单糖类无需消化就可直接吸收与利用,因此用单糖补充热能比双糖及多糖效果更快,而没有哪种好的说法。 单糖好还是多糖好?蜂蜜是单糖还是多糖?

图:蜂蜜 蜂蜜是单糖还是多糖? 蜂蜜的主要成份是,葡萄糖和果糖占60%-80%,水分占18%-20%,蔗糖不超过5%,此外,蜂蜜中还含有麦芽糖、蛋白质、维生素、有机酸、酶类、天然色素、氨基酸、乙酰胆碱、芳香物质和花粉等营养成分。葡萄糖和果糖是单糖。所以说蜂蜜是唯一天然存在的单糖。 以上就是关于单糖和双糖的一些信息了,希望给大家一些帮助。

二糖和多糖

1.3 二糖和多糖 二糖 1、麦芽糖(maltose, malt sugar) 它是直链淀粉的水解中间物(α-麦芽糖),俗称饴糖。谷类种子发芽时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麦芽糖。用麦芽(含淀粉酶)使淀粉水解成麦芽糖是民间常用的方法。 (1)结构:麦芽糖是由2分子D-葡萄糖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 (2)性质: ①变旋现象,在水溶解中形成α、β和开链的混合物。 ②具有还原性。 ③能成脎,可被酵母发酵,水解后产生两分子葡萄糖。 2、蔗糖(Sucrose) 植物的茎、叶都可以产生蔗糖,它可在整个植物体中进行运输,也是光合产物的运输形式之一。 (1)结构:α-葡萄糖,β-果糖α,β(1-2)糖苷键,无异构体

(2)物理性质: 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很甜。有旋光性,无变旋现象(因为没有α-和β-型)。 (3)化学性质:无还原性,不能成脎。 3、乳糖(lactose) (1)结构:乳糖由1分子D-半乳糖和1分子D-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α-和β-两种异构体。 (2)性质:①有变旋现象②具有还原性③能成脎 多糖(polysaccharide)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缩合脱水而形成的。由于构成它的单糖的种类、数量以及连接方式的不同,多糖的结构极其复杂而且数量、种类庞大。多糖是重要的能量贮存形式(如淀粉和糖原等)和细胞的骨架物质(如植物的纤维素和动物的几丁质),此外多糖还有更复杂的生理功能(如粘多糖和血型物质等)。 (一)特性

1、分子量一般很大,在几万以上。在水中不能形成真溶液,有的根本不溶于水,如纤维素。 2、物理性质:有旋光性,但无变旋现象。无甜味。 多糖在水溶液中只形成胶体,虽然具有旋光性,但无变旋现象,也无还原性。 3、化学性质:无还原性,不能成脎。 (二)均一性多糖 多糖可以分为均一性多糖(由同一种单糖分子组成)和不均一性多糖(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糖分子组成)。 1、淀粉 植物营养物质的一种贮存形式,也是植物性食物中重要的营养成分。天然淀粉呈颗粉状,其外层为支链淀粉,约占80~90%;内层为直链淀粉,约占10~20%。 (1)直链淀粉(amylose): 许多α-葡萄糖以α(1-4)糖苷键依次相连成长而不分开的葡萄糖多聚物。 结构:长而紧密的螺旋管形。这种紧实的结构是与其贮藏功能相适应的。遇碘显兰色。 (2)支链淀粉 在直链的基础上每隔20-25个葡萄糖残基就形成一个α-(1-6)支链。不能形成螺旋管,遇碘显紫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