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历史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历史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历史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历史期末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在当代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的突出代表有弗洛伊德主义、萨特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科学主义或结构功能主义的史学本体论的代表是年鉴学派;多元折中主义史学本体论的代表是马克思·韦伯、帕森斯和年鉴学派。

2、有关历史运动的历史观点有:进化论、退化论;、循环论、停滞论、理势变化论、规律论等。

3、有关历史动力的历史观点有:天命史观、英雄史观、文化史观(重人事思、经济决定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推动社会发展)、地理环境论等。

4、有关史学功能的历史观点有:资鉴史观、垂训史观、(史学无用论)、经世史观等。

5、历史文献学包含有版本学、校勘学(辑佚学)、辨伪学等。

6、历史学以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有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辑佚学)、训诂学、辨伪学等。

7、《当代史学的主要趋势》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史学家巴勒克拉夫。

8、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的代表作是《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

9、史的初意是官职和任这种官的人。

10、孟子说“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这里的“史”是历史记载的意思。

11、历史的基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12、实证主义史学的代表人物是孔德。

13、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认为历史即哲学,他奠定了分析的、批判的历史哲学的基础。

14、历史学是研究社会历史现象和过程并揭示其规律的科学。

15、历史是人类社会经历过的客观存在的过程。

16、历史学的学科结构可分为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以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和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17、版本指刻本、印本也兼及写本。

18、刻本按刊刻者又可分为殿本书、局本书、坊刻书、私家自刻。

19、我国古代的正统史观有天命史观、五德史观、圣人史观。

20、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倡导是以梁启超写的《新史学》为标志的。

21、王国维“二重证据法”指的是以地下之新材料补正纸上之材料。

22、史学理论包括史学本体论、史学认识论、史学方法论三个部分。

23、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分支学科指的是史学史和史学理论。

27、顾颉刚在《古史辨》中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

28、公元五世纪希罗多德之后西方史学成了一门独立的学问,他也因此获得了西方“史学之父”的殊荣。

29、西方古典的世俗的历史学特点是追根探源、求真求知。

30、希腊最早的史迹,是靠《荷马史诗》流传下来的,它由《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组成。

31、古罗马最杰出的史学家是李维和塔西陀,而波里比阿的史学理论标志着古代欧洲史学理论发展的最高水平。

32、中世纪的史观主要是基督教史观。

33、神学家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奠定了中世纪西欧基督教神学历史思想基础。

34、14-16世纪文艺复兴中产生了人文主义史学以复古与反神学为主题。

35、18世纪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史学以理性和进步为主题。

36、十九世纪被称为历史学的世纪。在前期的西方史坛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浪漫主义——自由主义史学,中后期是兰克学派,下半叶是实证主义史学。

37、1845-1846年,马恩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唯物史观的正式创立。

38、美国C·E·布莱克的《现代化的动力》、《日本与俄国现代化》是“迄今为止用比较史学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成功的范例。

39、提倡总体史学,从下往上看是学(?),问题史学的史学流派是年鉴学派。

40、当代西方新史学各流派大多是在年鉴学派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41、汤因比认为挑战与应战是文明起源的规律。

42、斯宾格勒的代表作是《西方的没落》。

43、历史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历史。

44、历史认识的真理就是经过历史研究的实践和社会实践检验证明是符合客观历史实际的认识。

45、什么是校雠

(1)所谓校勘,就是核对勘误的意思,指用不同古书版本和有关的文献资料对某一本书进行校对勘误,目的在于校订古书中存在的字辞、语句上的错误。

(2)在校勘时,“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曰雠。”所以,校勘也被称为“校雠”。

46、杰弗里?巴勒克拉夫,他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所写的《当代史学主要趋势》(1978)是其代表作之一。

47、胡应麟(1551—1602)明代学者,字元瑞,后更字明瑞,浙江兰溪人。藏书丰富,达四万于卷。在史学方面,主要从事对史书、史家及史事的评论,间或对某些史实做出考订。他认为,史家除具备才、学、识三长外,还必须做到“公正”和“直笔”,五者兼备。

二、名词

1、启蒙运动(p45)

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第二次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家以社会契约论否定王权神授说,用理性和自由、平等原则批判封建的等级特权,提倡知识、科学以否定迷信和传统偏见,从而为建立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社会消除思想和理论障碍。启蒙运动思潮遍及欧洲各国,其中心在法国。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为著名的启蒙旗手。

2、等级君主制(p375)

西欧中世纪中期盛行的一种政治制度。其特点是,有僧侣贵族、世俗贵族和市民阶层这样一些“等级”的代表组成的“等级代表会议”,即封建国会,与国王共同掌权,重大事项需经等级代表会议通过,才能付诸实行。国王往往利用市民阶层要求消除妨碍商品自由流通障碍的愿望,拉拢市民阶层,支持国王抑制封建贵族割据势力,为逐步过渡到专制君主制准备了条件。

3、古史辨派

20世纪20年代中国史学界崛起的史学流派。开创者顾颉刚等人以西方现代“历史演进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历史,认为古史传说中的帝王都带有神性,都是从神演化为人的;古书中所讲的古史是由不同时代的神话传说一层一层地累积起来的,推翻了由“盘古开天”、“三皇五帝”等观念构成的旧古史系统,在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4、历史相对主义(p316)

一种主观唯心论和怀疑主义的史学认识论。它强调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这就决定了人们不可能认识它的真相,一切历史著述展示出来的历史现象或过程,都只不过是历史写作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建构起来的,各有自己的依据和道理,谁也无权宣称某某著作或论断代表了真理。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克罗齐和美国历史学家贝克尔曾对历史相对主义理论做过系统的表达。

5、历史客观主义(p312)

一种机械唯物主义的史学认识论。它主张历史研究者“排除自我”,保持纯客观的不偏不倚立场,切忌带着这样那样的理论、观点研究和解释历史,完全“让史料说话”,“让史实说话”,有的还主张“史学即史料学”。兰克和兰克学派是主张这种史学认识论的突出代表。

6、心理史学方法(p299)

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说明历史人物或社会集团的行为,对各种历史现象做出心理学解释的一种新史学方法。这是依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并通过他在历史研究方面的初步努力而兴起的。这种方法强调自我的自主性,认为自我具有自己的能量来源、动机和目的,并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重大影响。其代表人物有阿德勒、荣格、埃里克森,并形成了新精神分析学派。但该方法在对人物心理发展的研究中,往往在幼年与成年之间进行推论上的跳跃,缺乏对中间变化的分析,同时仍没有摆脱心理医生决定论。

7、口述史学方法(p288)

是指史学家搜集和记录口述史学的方法,又是指史学家部分或全部依据口头史料撰写历史著作的方法。这种方法诞生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并于六、七十年代在西欧及世界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其代表人物有阿兰·内维斯、拉斐尔·塞缪尔、路易莎·帕塞丽等人。口述史学对普通大众的研究有助于纠正文献史料的偏见,可以增强普通民众的主体意识。但其资料有时因年代久远、记忆不清而出现失实,也有回忆者因自己的立场、观点所导致的偏颇,故引用时需慎重。

8、计量史学方法(p280)

是指把数学方法特别是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的一套方法。使用这一方法者又称计量经济史学派或新经济史学派。它出现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七十年代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它有助于把传统史学的数量判断明晰化,有助于研究普通群众的历史。计量方法未能成为取代其他方法的唯一科学的手段,并不能完全排除主观因素。特别是其成果的枯燥,使其日益远离普通读者,失去了史学的社会功能,这些都是计量史学亟需解决的大问题。此派的代表人物有康拉德和迈耶。

9、比较史学方法(p271)

指的是历史比较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由法国年鉴学派的马克·布洛克首先提倡,二战以后形成研究热潮,以比利时的亨利·皮朗为代表。该方法有助于帮助研究者通过察同和察异来寻求历史规律,有助于促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理解,消除民族偏见。但是,当代西方比较史学中,流行的结构比较法中的结构功能主义的缺陷和研究者本人所受到的主体观念的限制,使它难以承担更全面地认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历史现状和趋势。10、租庸调制(p204)

唐朝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租指田租的征收,庸指徭役或代役税的征收,调指丝麻布帛等实物的征收。该法始于北魏时实施的租调征收制度,那时规定,农户由官府按规定份额授田以后,以一夫一妇作为纳税单位,交纳一定数量的租和调。对徭役的规定不详。唐徳宗建中元年(780)实行两税法时,正式宣布废止租庸调制。

11、马尔克公社(p147)

中世纪西欧日耳曼人的一种村落制度,其主要特征是共同的地缘关系代替血缘关系成为主要联系纽带,耕地已成为私有财产,森林、牧场仍归共有公用。公社成员权利平等,定期集会,选举公职人员,制定共同遵守的法规,裁决成员之间的纠纷。

12、后现代主义(p76)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兴起的文化思潮。该派否认认识主体能够认识客体真相,倡言“主体虚化”、“真理退场”、“客观性丧失”;反对理性、科学性、稳定性、整体性,主张非理性、不确定性、易逝性、破碎性。后现代主义具有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合理

因素,但它坚持非理性,否定一切科学理性,具有很大破坏性。

13、兰克学派

指以德国历史学家兰克为代表的史学派别,亦称历史研究的科学学派。兴起于19世纪的欧洲。兰克认为,史学家的任务是据事直书、不偏不倚、如实客观。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首先对史料进行批判检验、去伪存真,由此重现历史,亦由此历史学可以被抬入科学之列。由于兰克的前述主张,使得这一派历史编纂偏重于政治史、军事史、外交史等,因为大量第一手的、比较可靠的史料来自于政府文件、军事、外交档案及政治家的日记等。代表人物:德国的魏茨、吉泽布雷希特、英国的斯塔布斯、阿克顿勋爵和剑桥学派等。

14、人文主义(p74)

发源于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的一种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和哲学思想体系。“人文主义”一词源于“人文学”,原指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教育和研究的倡导,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和哲学思想体系。其基本内涵是提倡“人道”以反对“神道”;提倡人权以反对扼杀人权的封建君权;提倡个性解放以反对否定个性的封建桎梏,也反对无视人权和人性的拜金主义。但人文主义并不否定宗教和教会。它倡导的人权、人性也没有越出资本主义时代的局限性。

三、问答和简答题

1、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①人类要获得发展,需要从先辈的经历中学习生存和发展的技能、知识和经验教训。②因为历史是世代相传地发展和演变的,每一代人都要在先前各代人奠定的基础上生存和发展,因此也就必然要对先前各代人留下来的遗产加以继承或更新,由此就产生了寻求“史鉴”和“史师”的需要。③具有不同利害关系的阶级和阶层,所需要的“史鉴”或“史师”是各不尽相同的,判断其是非善恶或利弊得失的标准就是其是否合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④正是由于人们普遍需要“史鉴”和“史师”,需要从历史中吸取智慧,人们才需要学习历史。

2、历史学的社会价值。

①以史为鉴——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用以指导现实的实践。②继往开来——陶冶人类精神品格。历史具有伦理和审美价值,可以陶冶和升华人类精神品格。③温故知新——传承文化财富。历史学的认识成果具有传承文化财富的价值。

3、什么是历史学的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三者是什么关系?

①历史学的本体论就是关于历史现象存在的本源和性质的观点或理论,其核心就是人们统称所说的社会历史观。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历史观,构成了历史学的本体论的核心内容。②史学方法论是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性质和特点的观点或理论。③史学认识论是关于人们的历史认识的性质和特点的观点或理论。④历史学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共同构成了史学的理论体系。这三个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其中以社会历史观为核心的史学本体论在整个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研究者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会相应持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历史学本体论直接主导着方法论,还直接主导着史学认识论。

4、人本主义、科学主义、多元折中主义的本体论有什么特点?

①人本主义的史学本体论的第一个特点是,强调人的精神、目的、意志、人性、理性等精神因素是社会历史过程的决定因素,强调一切历史活动和整个历史过程都是人的精神、目的和意志的展现。人本主义史学本体论的第二个特点是,由于它强调人的精神支配下的意志、目的、动机决定历史进程,而人的意志、目的、动机是变化无常的,一次性的不重复的,无规律可循的,由此断言历史是没有规律的。

②科学主义或结构功能主义的史学本体论的第一个特点是认为人类社会中总是存在一些结构,它们具有特定的功能,在长时间里、甚至在整个人类历史过程中支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命运,决定着历史的进程。其第二个特点是肯定历史存在着某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但它所说的规律不是因果必然性的规律,只是根据经营观察到的多次重复出现的现象

归纳出来的一些结构或模式。

③多元折中主义史学本体论的特点是强调决定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自然因素和物质生活条件那样的物质和经济因素,也有精神因素和文化因素。它强调多种因素随机组合,决定着历史进程和结局。

5、简述孔德实证哲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对历史学的影响。

①实证哲学所要探求的“自然规律”就是把观察到的现象“按相继和相似的自然关系”加以联系,从而归纳出来的共同“恒定趋势”。②孔德的实证哲学除了有一套方法论外,也包含着一种本体论和认识论,就是认为我们所观察到得现象本身并不存在因果必然性的规律,因而人们也根本不能去认识那种规律,只能凭观察结果去归纳出现象之间的“相继和相似的自然关系”的“恒定趋势”。③这种本体论和认识论进一步推演,就会导致唯心论。④他认为,把实证主义方法运用于社会历史现象的研究,主要包括观察、实验和比较三种方法。⑤他把人类进化的历史主要归结为心智进步的历史,提出“三阶段”的进化规律:第一阶段为神学阶段,第二阶段为形而上学阶段,第三阶段为实证阶段。

6、为什么说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

①唯物史观发现的决定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终极原因或终极动力,就是人类自身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和与之相应的物质生产实践能力;②它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就是人类自身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和与之相应生产能力的发展推动人类的社会交往方式和整个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也就是从原始社会经过阶级社会到无阶级的“自由人联合体”的规律。

7、怎样从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理解它作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含义?第108-109

①它首先是指“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也就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他们虽然“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但绝不是唯心论者所认为的在历史过程中不发挥任何作用的“消极的、精神空虚的”流氓,而是“能动地表现自己的”人,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平凡的劳动从事着变革现实的“自主活动”的人。)

②它是指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阶级关系中的人,(“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或“隶属于阶级”得到人,而不是唯心论者或费尔巴哈那样的机械唯物论者想象的“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

③它是指自身的实践活动推动着自身的物质和精神力量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人,(而不是历史唯心论者设想的那种具有永恒不变的“人性”的抽象的人。)

8、为什么说唯物史观阐释中的偏颇主要表现为“见物不见人”的倾向?(p84)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些阐释唯物史观的论著往往忽略了这些至关重要的界说,在阐释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或历史发展的动力时,不知不觉地忽略了动力就来自人本身——或者说,来自体力和脑力劳动者本身,而着重强调“矛盾就是动力”,或“动力来自于矛盾”;在阐释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时,往往忽略了它就是人本身推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与之相应的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同时也是人们的物质实践活动推动人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而主要强调它是由种种“矛盾”推动和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样一来,唯物史观作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含义就不知不觉地被忽略了。历史发展规律就成了“矛盾”或“社会形态”自身的运动规律,人本身反而只是那个运动规律的“载体”了。

9、经验规律和科学规律的根本区别是什么?(p134)

明确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仅仅根据经验观察到的重复性事件做出的归纳,其中没有包含“为什么”重复出现的“因果链条”,简言之,就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规律;后者则必须包含“因果链条”,那“因果链条”虽然也是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但不是局限于

单层面的事实,而必须包括“因”和“果”两个层面的事实,而且要经过实践来检验那“因”和“果”两个层面的事实是否确实存在着因果必然性的联系。

10、如何认识在人类历史发展规律问题上的“三阶段说”的特点?(p142-143)

11、怎样辨析社会历史现象中的经验规律和普遍规律?第123页。

经验规律:对事物运动变化的“不变秩序”所做的单纯的经验归纳。有两种形式,其一是不含因果链条,不具有普遍有效性,但经过修正,可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其二是暗含因果链条,具有普遍的必然性。科学规律(普遍规律)是对事物运动变化“因果必然性链条”的“不变秩序”的全称判断,亦能够从共同的因果必然性上既揭示出相同或相似形态出现的必然性,又能揭示出相异形态出现的必然性的规律。

⑵表达式:抽象形式;符号形式。

⑶结构及关系:任何规律都有自己的覆盖范围。“普遍→特殊→个别”的层次覆盖。每个覆盖层是被覆盖层的规律性原因,处在“普遍”位置上的那个覆盖层就是决定它所覆盖那个范围的一切运动变化的“终极事实或终极原因”。每一个覆盖层和被覆盖层组成一个自由其“普遍→特殊→个别”系列的“节段”,节段与节段之间又组成覆盖和被覆盖的关系。

②关系:归纳“不变秩序”→经验规律→探求因果关系→科学规律。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③探讨的意义:科学区分两类规律,坚持“一元多因多果的规律观”,才能坚持科学的因果必然性决定论,避免陷入机械、非和多元折中等决定论的困境。只有终极事实不动摇,只要依据的事实是正确的,由它推导出的因果规律,其有效性是确定无疑的。

12、如何理解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限定性和主体能动性?第158页第3段

客观限定性制约主体能动性的程度,是以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的发展程度为前提条件的,是随着人们改造世界能力和与之相对应的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减弱的。两者的关系在于:一方面,人的主体能动性和实践能力的每一步发展都受到他们的先辈和自身的实践能力发展水平及其所造成的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人的自身的实践活动和实践能力总是要不断地有所发展,从而在实践中不断突破那些限制。归根到底,人们的主体能动性和能动的实践能力的发展是自变量,而人们的主体能动性和能动的实践能力的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限制条件是因变量。后者随着前者的变化而变化。

13、如何理解社会历史阶段的可跨越性与不可跨越性?第163-164,论述题,学生举例说明。

⑴社会历史阶段的不可跨越性是指物质生产的自然规律是不可超越的,必须是循序渐进的,是历史规律客观限定性的体现。⑵社会历史阶段的可跨越性是指后进之国在短期内缩短与先进国的差距;也指社会形态的超越,是历史规律主体能动性的体现。⑶可跨越性是有条件的,取决于一系列主客观条件的具备。主观条件就是参与历史进程的人们主体能动性发挥状况,主要是处在不同经济地位上各个阶级、阶层参与变革现实力量较量的结果。(举例: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包括中国、苏联和东欧)

14、唯物史观是怎样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关系?第169页第2段第一行,加上第171页第3段“在这种情况下”到最后。

必然性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定如此的趋向,是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历史偶然性则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的东西,它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能这样出现,也可能那样出现。必然和偶然的关系,不是多数与少数的关系,而是共同的因果必然性规律与其具体展现形态之间的关系。,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它们是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向,产生的原因及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和纯粹的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制约,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5、试从中国封建社会发生部分质变的历史进程来论证“最后动力”、“直接动力”和“合力”间关系。(论述题)

16、试从西欧资本主义社会替代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来论证“最后动力”、“直接动力”和“合力”间的关系。(论述题)

17、什么是导向性方法?什么是技术性方法?第239页

导向性方法是研究者用来指导自己如何进行判断和推理的理论原则。那些原则实际上是由一定的世界观或社会历史观——史学本体论转化而来的。技术性方法主要是帮助研究者“确定事实”的方法。简单说来,技术性方法就是确定历史事实的方法。诸如,怎样搜集、考订和辨识史料,怎样对史料、史实进行分类、排比,怎样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而避免混乱的推理等等问题这些技术性、技巧性问题的方法,就是技术性方法,而导向性方法主要是帮助研究者“解释事实”的方法。由于导向性方法是从社会历史观转化而来的“解释事实”的指导原则,由此决定,持有什么样的社会历史观,就会采用什么样的解释原则和方法。

18、简述归纳法与演绎法的区别与联系。(p237)

归纳法是由众多的个别事实归纳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演绎法是由“一般性”的前提推导出个别性判断的方法。区别:①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推知“一般”,演绎推理则是从“一般”推知“个别”。②通过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大于”前提的范围,演绎推理得出的结论则“小于”前提的范围。③归纳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只有或然性的联系,演绎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却具有必然的联系。联系:演绎推理必须有一个“全称”判断作为前提,但“全称”判断要通过归纳法去获得;运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若不经过演绎法验证为真,也始终不是安全可靠的。因此,演绎离不开归纳,归纳也离不开演绎,两者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19、简述导向性方法和技术性方法的区别与联系。第246页

导向性方法和技术性方法的根本区别:1.导向性方法是由研究者的社会历史观即史学本体论转化而来的;而技术性方法并不与任何特定的社会历史观即史学本体论相联系。2.导向性方法主要是解释事实的方法,技术性方法主要是确定事实的方法。

正是这两个方面的根本区别,决定了两者之间存在着不能互相取代的互补关系。导向性方法和技术性方法的联系:1.技术性方法主要是确定事实的方法,导向性方法主要是解释事实的方法,而科学研究主要就是做确定事实和解释事实这样两件事,这就决定了这两种方法缺一不可。2.技术性方法从推理的形式和技巧上有助于保证推理的严密性和首尾一贯性,但不能保证推理的结论的正确性;科学的世界观或社会历史观和相应的导向性方法虽然能够帮助研究者获得绝无例外的普遍有效的全称前提和必然性结论,却不能保证研究者能够缜密无误地进行演绎推导,尤其不能保证研究者获得达到科学结论所必需的充分而确实的事实。所以两种方法要结合使用。

第七章

20、什么是史料?史料的种类有哪些?

根据史料的存在形式,一本可分为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两大类。

文献资料应包括文字资料和口传资料两大部分。口传资料是指历代口耳传承得以保存下来的以往人类的言行。

文字资料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史部类。(2)经、子、集类。(3)档案类。(4)地方志类。(5)甲骨和金石铭文类。(6)外国人著述类。

21、试论论述史料的搜集、整理、辨伪和校勘的主要方法。

几种史料搜集的基本方法

(1)充分利用各种工具书;首先是用于解答疑难的字典、词典类;其次是为搜集史料指引线索的目录、索引类;最后是类书等史料汇编。(2)分类搜集法;(3)追踪搜寻法;(4)通过平时读书与阅读报刊搜集史料(5)通过调查、采访搜集口碑资料;(6)利用网络和数码

信息搜集史料。

两种史料的整理方法:(1)按性质分门别类的整理;(2)按时间先后整理;

史料的鉴别或称考证,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一是外考证,即史书的辨伪与文句的校勘;二是内考证,即史事的真实性加以鉴别。

陈垣在前人校勘成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校勘实践的经验,在所著《校勘学释例》中提出了“校书四则”,可供我们参考和采用。(1)对校法;(2)本校法;(3)他校法;(4)理校法。

22、为什么会出现伪的史事?怎样考证史事的真伪?

23、历史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象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P322)

共同点:1、人类社会和自然界都是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的产物,而且,人类社会是从自然界中走出来的,所以历史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象都具有客观实在性。2、认识对象都是自然历史演进过程的产物这一共同点,导致了认识任务和认识方法的共同点:都要揭示历史演进过程的真相和规律,从而都需要运用历时性方法,和作为历时性方法补充的共时性方法。不同点:(1)历史科学所要认识的人类社会客观历史的运动,与自然科学所要认识的自然界的运动的不同之点首先在于:前者是具有高度能动性和思想感情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而后者则一般是没有思想意识的自然物的自身能动性很低的运动,由此导致前者的演进速度、频度比后者高得多,演进周期比后者短得多。(2)由于认识对象能动性的巨大差异及其导致的演进速度、频度和间隔期的巨大差异,以及重复性与变动性的巨大差异,导致了认识方法的巨大差异。(3)历史科学的认识对象已经不存在于现实之中,而自然科学的大部分学科的研究对象都存在于现实之中。

24、历史科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认识对象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第328-332页。

共同点:历史科学与其它社会科学认识对象都是人类社会生活。

不同点:(1)历史科学所要认识的是人类社会的已经逝去的、不能重现的、不能亲身经历和直接观察到的那些社会生活过程和现象,而其他社会科学所要研究的则主要是当前现实生活中的过程和现象。(2)历史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所认识的对象是以往的整个人类社会。而历史学之外的其它社会科学学科,则均以社会生活中的某一特定领域为认识对象。(3)历史学的认识或研究任务是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它呈现出历时性为主的特点;而历史学之外的其它社会科学,要认识的对象是某一领域的社会现象的现实状况,进行的是一种对某类社会现象的横向考察,呈现出共时性为主的特点。

25、为什么说一切历史认识和历史著述都是主体化的历史?第334页。论述题。

所谓主体化的历史,就是历史认识的主体根据自己对客体历史的认识而描述和归纳出来的历史。正因为它是认识主体对客体的描述和归纳,是经过了主体加工的,所以它与客体是不会完全相同的,甚至是很不相同的。其实,一切科学认识,包含自然科学的认识,都是作为研究者的主体对他的研究对象的描述和归纳,都已经过了主体的加工,因此也都是跟他的研究对象本身不会完全相同的。但是,由于历史科学的认识对象即具备有不同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象的特点,也具备有不同于以研究现实社会为主的其它社会科学的认识对象的特点,这就使历史科学的认识所具有的主体意识烙印与其它科学有所不同。1.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是由人组成的社会。2.作为历史学认识对象的客体历史不会重现。

26、在历史研究的实践中,局限着人们的客观和主观因素主要有哪些呢?第348-352页。

1.历史资料的局限。

2.历史时代的局限。

3.阶级立场和政治立场的局限。

4.狭隘的民族立场的局限。 5.研究者水平能力的局限。

27、什么是事实判断、成因判断和价值判断?怎样理解三者之间相互关系?(p368)

事实判断的目的在于求得历史事实之真相,为进行其它两个层次的判断打下坚实基础。因此,事实判断是历史判断中最基础的判断。成因判断就是对历史事实出现的原因做出判断,实际

上就是对事实出现的因果规律性做出判断。价值判断就是研究者对他所研究的历史人物、事件、制度或过程的是非善恶或利弊得失做出评价。事实、成因和价值这三个层次的判断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简略的归结为:事实判断是基础,成因判断是关键,价值判断是目的和归宿。事实判断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成因判断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价值判断回答“应该怎么办”的问题。三个层次的判断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认识。或者说,一个完整的历史认识应该甚至必然会包含着这样三个层次的判断。

28、怎样检验历史认识中的价值判断的是非得失?第387-388页,两层含义。

运用社会实践标准来检验,社会实践标准来检验标准有两层含义:一是看研究者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上的典章制度的是非善恶或利弊得失所做的判断是不是与当时当地的社会生活实际情况相吻合。另一层含义,就是由现实的人们的社会实践效果来检验,也就是看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中含有的价值判断对现实人们最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是积极的影响,还是消极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