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轿车品牌的格局与发展趋势

国内轿车品牌的格局与发展趋势

国内轿车品牌的格局与发展趋势
国内轿车品牌的格局与发展趋势

国内轿车品牌的格局与进展(上)

近百年来,从来没有一种商品能够象汽车如此完全改变人类的生活,也从来没有一种品牌能够象汽车品牌如此饱含人性、历史和文明,又是如此独特多样,奇妙,充满魔力。正值中国轿车进入高速进展的第三年,离2005年全面放开尚有一步之遥,探讨一下国内轿车品牌的现状与进展,显得尤为必要。

一、国内轿车品牌进展的三个时期

国内轿车的品牌进展大致能够划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是品牌进展初级时期。

20世纪90年代初期前后,差不多停滞多年的轿车工业开始了新的旅程,以桑塔纳、捷达、标致等为代表的早期产品,结束了国内不能大批量生产轿车的历史。尽管现在的国产化程度还不够高,而且产品选型也较过时,但关于相对落后、单一的国内轿车消费来讲,一部桑塔纳就足以制造一个神话。由于当时的消费主体依旧集团消费,而且是以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为主,因此能够讲是特定时期的消费需求造就了特定的企业和特定的

产品,现在的轿车市场还特不不成熟,企业规模小,生产成本高,

而且所谓的品牌也只是一个产品或企业的名称。而广州标致的失利和神龙富康的亏损确实是当时市场情况的真实写照。

第二时期是品牌迅速成长时期。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以上海通用、广州本田等为代表的国际品牌的进入,极大的推动了中国轿车业的进展。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积蓄了强大的个人购买能力,私人购车的比例不断提升,特不是对轿车的需求迅速膨胀,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而不克、雅阁、帕萨特等国际同步车型的推出,不但大大缩短了中国轿车工业与世界同行业的距离,而且以通用、本田为代表的国际企业关于品牌、市场的一系列推广运作,尤其是美国通用一贯的大手笔,不但刺激了德国大众公司的神经,更使得消费者迅速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稚嫩走向成熟,中国轿车市场从此迈入了真正的品牌时代,并迅速完成了从产品名称、产品品牌到企业品牌、社会品牌的飞跃。

第三时期能够称作是品牌成熟时期。

该时期以国内品牌成熟壮大,国际品牌本土化为要紧特征。从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随着“轿车进入家庭”被写入国家“十五”规划,中国轿车工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进展时期,2003

年,我国轿车的销量更是达到突破历史的197.16万多辆,比号称轿车井喷年的2002年还要增长了75.28%,其中私人购车146万多辆,占了近3/4。

在产销量迅猛增长的同时,则是轿车企业、产品和品牌的极大繁荣!以吉利、奇瑞、中华、东南为代表的民族品牌的崛起,以昌河北斗星、爱迪尔、哈飞赛马、路宝、长安羚羊、五菱SPPARK 为代表的微车阵营的加入,以东风日产、北京现代、一汽丰田、长安福特、南京菲亚特、华晨宝马等为代表的国际品牌的新一轮合资合作,以及马自达M6、POLO、GOL、奥迪A4、威驰、威姿、派里奥、索那塔、飞度、阳光、高尔夫等为国际同步新品的推出,无不昭示着中国轿车业的空前繁荣和宽敞进展前景!

二、国内轿车企业划分为三大阵营

国内轿车行业通过半个多世纪的进展,特不是近十年的迅速进展,在以我为主,外围我用的前提下,差不多差不多形成了三大阵营。

首先是以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为代表的第一阵营,作为国内最早的轿车合资企业,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差不多凭借多年的资源积存、产能扩张和网络建设,巩固了领导地位,形成了产销30万辆以上的规模,桑塔纳、捷达、奥迪更是成为中国轿车的象征。

同为早期的合资企业,天津夏利和神龙富康则因为产品选型、合作伙伴等多方面缘故,迟迟未能成为跻身于第一军团,和后起之秀上海通用、广州本田以及长安汽车、上汽奇瑞等共同位居于第二阵营,产销规模在10万辆以上。

而其他如北京现代、一汽轿车、东风日产、东风悦达起亚和海南马自达等轿车企业共同组成第三阵营。随着国际国内合作的进一步加快,这一阵营还将不断有新品牌的加入,并发生较大的分化。

从近两年的市场销售情况来看,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的销售排名差不多稳定,而第二阵营的情况还存在专门大变数。从进展的眼光来看,上海通用、广州本田、天津一汽都具有冲击第一阵

营的实力,而东风日产、北京现代等都具有进入第二阵营的实力和趋势,特不是北京现代第一年就跻身于轿车十强,进展势头相当迅猛。

三、三大力量推动着中国轿车产业的进展和进步。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大背景下,三种力量的有机整合,有力而迅速的推动了中国轿车产业的进展和进步。今天的中国轿车车产业差不多演变为一个国内汽车集团、国际汽车巨头和不同汽车文化之间,相互渗透,相互阻碍,既合作又竞争的全新格局。

第一种力量:国内政府/企业/资本力量的推动

国家“十五”规划提出,至2005年形成2-3家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加上相关产业政策、消费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上海、长春、武汉、广州、北京、成都等各地点政府的产业政策鼓舞,以及企业自身利益的驱动,使得国内轿车产业的格局不断演变,但总体来讲,随着国内企业的兼并重组加快,“天一重组”完成,“三+X”的国内轿车产业格局已见雏形,上汽、一汽、东风三大集团加快了合资合作和战略布局,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成为中国轿车产业的因此主力,东、南、西、北、中部五大轿车制造基地已初步形成规模。然而,长安、广汽、奇瑞、北汽、南汽、吉利、昌河、东南、哈飞、华晨等轿车新生力量的进展还有待考验,既不能排除这些企业做强做大的可能,也不能排除还会有新的资本进入,行业变数依旧存在。

第二种力量:国际企业/资本力量推动

基于对中国市场良好的预期,以大众、通用、戴姆勒-克莱斯勒、福特、丰田、雷诺-日产、标致-雪铁龙、本田、宝马为代表的国际九大汽车巨头差不多纷纷登陆中国,开展了广泛的合资合作。德国大众更是先入为主,挟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两大主力,占据了中国轿车市场的大半江山;通用出手阔绰,志在必得;本田在广州、武汉设立生产基地;戴姆勒-克莱斯勒加大与北汽、东南汽车合作;丰田通过与一汽的联盟,形成了成都、天津、沈阳三大阵营,并立即在广州建立生产基地;宝马与华晨合作,瞄准高端市场;福特与长安合作,主推家庭轿车;日产牵手东风,积极扩大产能;PSA也借东风卷土重来;至此,国际九大汽车巨头及其子公司已初步完成了中国战略部署。

能够确信的是,鉴于中国轿车产业的宽敞前景,各大汽车集团在中国的战略投资和部署只会加深加强,而可不能削弱,这一方面将极大的推动中国轿车工业的飞速进步,使得国内市场国际化,产品、技术世界同步化,另一方面,也将使得中国的轿车市场竞争更加错综复杂,竞争将在更深、更广的规模、资本、技术实力、品牌层面展开。

第三种力量:品牌文化力量推动

不同的地域、民族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了不同的汽车文化,反之,每一种汽车文化又都印证着民族的DNA,渗透着一个民族的气质、历史和性格。以美国为代表的美洲汽车文化的豪华、舒适、大气,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汽车文化的精细,严谨,庄重,以及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汽车文化的精巧、灵巧、经济,既是当今世界的三大主流汽车文化,也是其身后汽车企业、民族和国家政治经济利益竞争、冲突的集中表现。

而随着国际汽车巨头纷纷涌入中国,汽车企业品牌和相关产品品牌的迅速增加,将使得国内面临着一场欧、亚、美三大汽车文化背景的深刻竞争,和不同个性风格的品牌文化细分,而更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