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我国现行戒毒制度的探析

对我国现行戒毒制度的探析

对我国现行戒毒制度的探析
对我国现行戒毒制度的探析

对我国现行戒毒制度的探析

新中国解放前夕,全国种植罂粟面积高达2000多万亩,全国种植罂粟的农民多达1000万以上,在当时4亿多人口中,从事贩毒、制造毒品以及制售吸毒工具者超过60万人,吸食毒品者约2000万人,几乎占到全国总人口的4.4%。尤为可怕的是,人们对鸦片烟毒的危害近乎麻木,社会道德对鸦片泛滥几乎失去了约束力。毒品已经成为依附在整个中华民族身上的一大痼疾。有效地控制吸毒人数攀升,一直是国家禁毒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近年来,国家在总结以往禁毒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禁毒法》、《戒毒条例》、《司法行政机关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规定》等法律法规,对禁毒体制进行了重新构建。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适应了当前禁毒和戒毒新形势的客观要求。《禁毒法》创设了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将原有公安机关的强制戒毒和司法行政的劳动教养戒毒整合为强制隔离戒毒,此举必将推进禁毒工作迈向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也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禁毒法律制度的体系初步建立。

一、《禁毒法》实施以来,我国现行戒毒制度的基本概述

(一)我国现行的戒毒制度的分类

现行《禁毒法》确立的五种戒毒措施,分别有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自愿戒毒或康复和药物维持治疗。在五种戒毒措施中,仅强制隔离戒毒是羁押式戒毒措施,也是最严厉的戒毒措施,

其它戒毒措施都是非羁押措施。这五种戒毒措施又可以区别为强制性戒毒措施和自愿戒毒(康复)措施两类:其中,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戒毒人员在戒毒期间要么是人身自由受到限制,要么其行为受到特定的约束,这些戒毒措施的性质为强制性戒毒措施;而自愿戒毒或自愿康复、药物维持治疗是吸毒人员可以根据自己意愿自行选择的戒毒措施,不是强制性戒毒措施。

1.社区戒毒。社区戒毒是指吸毒成瘾人员不受羁押,在其居住的社区自行戒毒并接受监督和管理的戒毒措施。社区戒毒适用于公安机关首次查获的吸毒成瘾人员、主动登记且不符合强制隔离戒毒条件的吸毒成瘾人员以及依法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成瘾人员,现阶段,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成瘾人员社区戒毒主要对象为: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吸毒成瘾妇女;不满16周岁、年满70周岁的吸毒成瘾人员,患有严重疾病和传染病的吸毒成瘾人员;社区戒毒的期限为3年。社区戒毒的执行地为吸毒人员的户籍所在地或有固定住所的现居住地,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对戒毒人员的监督和管理。

2.强制隔离戒毒。强制隔离戒毒是指国家行政机关运用行政强制性措施,对符合《禁毒法》、《戒毒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的吸毒成瘾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也是将毒品与吸毒人员及其接触的人员和环境实行物理隔离,并对其进行依法管理、科学戒治的过程。强制隔离戒毒适用于吸毒成瘾严重,不适于社区戒毒或拒绝接受社区戒

毒者、在社区戒毒期间又吸食、注射毒品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者和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又重新吸毒成瘾的吸毒人员。顾名思义,强制隔离戒毒中的“强制”,是指国家对吸毒成瘾人员进行强制戒毒和管束,不能简单理解为国家运用行政权力限制人身自由,而应当理解为吸毒人员进入戒毒场所后有配合戒毒场所治疗的义务;强制隔离戒毒中的“隔离”是指国家运用强制力保证戒毒场所阻断戒毒人员与毒品接触的可能,即对戒毒场所设置了无毒环境,这不能简单理解为切断戒毒人员与单位、家庭、社会的一切联系,而应当理解为戒毒场所有义务不让毒品流入所内。强制隔离戒毒管理部门有义务帮助戒毒人员完成生理脱毒并进行心理矫治,使其逐步减少或消除心瘾,最终顺利回归社会。

3.社区康复。吸毒成瘾人员戒除毒瘾后,应当进行身体和心理上的康复。《禁毒法》设定的康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社区康复,另一种是自愿康复。社区康复是由公安机关决定、要求康复人员在社区进行康复的措施,适用于刚刚被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当他们被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回到社区后,如果能获得必要的帮助则重染毒品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社区康复的期限不超过3年,对社区康复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参照社区戒毒的规定实施。

4.自愿戒毒或康复。自愿戒毒是吸毒人员自行到具有戒毒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的自愿医疗戒毒,自愿康复是戒毒人员自愿到戒毒康复场所进行戒毒康复。前者主要进行的是生理脱毒,后者更强调生理戒毒后针对戒毒人员心理、行为和社会适应等各方面的缺陷而进行的

康复治疗。根据《禁毒法》的规定,戒毒治疗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自愿戒毒人员接受医疗机构的戒毒治疗期间,自愿康复人员到康复场所康复期间,公安机关不得以吸毒成瘾为由对其实行强制隔离戒毒。

5.药物维持治疗。药物维持治疗目前是指美沙酮维持治疗。对象是因多次吸食毒品海洛因,在戒毒过程中仍不能脱离海洛因毒瘾的成瘾者进行的脱毒治疗,方法是由定点设置的美沙酮诊所,定期、限量给予戒毒脱瘾者美沙酮进行维持治疗,以达到减轻吸毒人员对海洛因的依赖,逐步消除海洛因毒瘾症状。美沙酮作为一种替代过渡性的管制药物,其成瘾性低,能够减缓戒断症状的痛苦。

(二)我国现行戒毒制度成效

1.以人为本,关注重点。吸毒人员大多数是违法者与受害者的结合体、也是违法者与病人的结合体。吸毒人群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要求戒毒工作要切实坚持以人为本,纠正对吸毒人员的歧视、否定等错误认识。我国强制隔离戒毒制度围绕“以人为本,依法管理,综合矫治,科学戒毒”的强制隔离戒毒总体要求,综合运用生物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原理,坚持从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不断探索戒毒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加强特殊人群的管理与服务,尤其戒毒场所在促进戒毒人员身心矫治、教育引导、康复训练、戒毒管理、保护戒毒人员个人隐私、探访、探视和所外就医等方面提供了大量人性化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吸毒成瘾人员的戒断率和操守率,促进社会安定和谐。

2.把握规律,科学矫治。我国强制隔离戒毒制度实行分期戒治,坚持分类收戒、分类矫治、分类管理,综合运用心理矫治、思想矫治、行为矫治、认知教育、体能训练、劳动习艺等矫治手段,着力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入手,努力实现生理脱毒、心理脱毒和争取社会支持,注重做好强制隔离戒毒与戒毒康复等戒毒措施的衔接工作,切实提高戒毒成效。注重社会戒毒资源的挖掘和整合,发挥最大功能。如自2013年以来,中国民盟发起的“黄丝带帮教活动” ,让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我国的戒毒工作中。

3.创新管理,模式多样。依据《禁毒法》规定: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管理由公安机关或司法行政机关负责。通过2008年以来的实践探索,目前我国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管理工作主要由各省市、自治区的司法行政机关承担,并且管理模式创新较大。其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浙江省探索三期四段五步戒毒工作模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探索“三期五治一延伸”戒毒工作模式;北京市实施“三五一”戒毒工作模式;和安徽实行“三分四期”戒毒工作模式等。

(1)浙江省探索“三期四段五步”戒毒模式。“三期”是指生理脱毒期、身体康复期、戒毒巩固期;“四段”是指脱毒、康复、适应、考察;“五步”是指生理脱毒、心理脱毒、行为矫正、技能训练和社会适应。

(2)新疆探索“三期五治一延伸”戒毒模式。该模式涉及自愿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等方面。“三”是指三期,即生理脱毒期、身心康复期、巩固适用期。“五”是指五疗并举。即

药疗、理疗、心疗、食疗、体疗。“一”是指一个延伸,即场所戒毒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实现无缝对接,以巩固戒毒成果,延长吸毒人员的操守率。

(3)北京实施“三五一”工作模式。树立“三个”工作理念,即坚持以治疗为核心、科学戒毒、为戒毒人员服务的理念。“五项”措施具体是指通过恢复戒毒人员的生理机能和行为、认知、心理以及修复家庭和社会关系等相关的治疗措施,竭力为每名戒毒人员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并制订生理康复处方。“一”是指一项诊断评估办法。

(4)安徽实行“三分四期”模式该模式简单地概括为“三分”:分类收戒、分别矫治、分级管理;“四期”:急性脱毒期(1个月)、康复期(11个月)、巩固期(9个月)、回归社会准备期(3个月)。具体措施是制定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个案矫治方案:在急性脱毒期实施有针对性开展生理脱毒治疗、入所心理辅导、戒毒认知教育;在康复期实施医疗症状监护、身体机能康复、戒毒康复教育、康复习艺劳动,在戒毒康复教育方面重点强化:戒毒常识教育、法纪道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认知教育、感恩教育、生命意识教育;在巩固期实施医疗症状监护、体能巩固训练和戒毒巩固教育,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社会适应性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在回归社会准备期开展拒毒训练、戒毒回归教育、回归就业指导,有条件的场所可以组织模拟社区康复。

(5)云南制定“4+6”戒毒矫治模式。云南把强制隔离戒毒流程分为:生理脱毒、康复治疗、回归训练、后续帮教4个时期,并分阶

段侧重采取心理矫治、思想矫治、行为矫治、认知教育、体能训练、劳动习艺等6种教育矫治手段,以“三期六段一延伸”(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按照生理脱毒期、康复戒毒期、回归巩固期三个期限和急性脱毒、环境适应、身心康复、适应训练、社会环境培训、社会环境模拟6个阶段进行管理教育与戒毒康复,着力强化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后续教育延伸。

(6)四川“常春藤”生命复原戒毒模式。该模式戒治工作的理论基础:一是涉及生理—心理—社会学多方面问题的认识,形成戒毒工作的多元整合观。二是认同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形成积极戒毒观。三是认同尊重生命,以人为本,不抛弃、不放弃的理念及生命伦理学有关原则和复原力的理论,形成戒毒工作“生命复原观”。该模式实施三期教育,即“常青藤孕育期”(入所2个月),戒治内容主要是由所内强制戒护管理,实施医护干预,场所适应教育;“常青藤成长期”(不少于9个月),戒治内容主要是实施戒毒动机培育、积极行动、戒毒意志培育、健康心理培育、健身康复、文化康复、TC 康复;“常青藤延伸期”(剩余期),戒治内容主要是社会适应能力培育、家庭教育、所内考验、所外周归考验、所外月归考验。

(7)江苏省探索“三期三评一延伸”戒毒模式。即把戒毒过程分为脱毒戒断期(前2个月)、康复治疗期(入所集训结束至解除戒毒期限前3个月)、回归适应期(解除戒毒期限前3个月);三评即:入所时、一年后以及期满前;一延伸即:延伸跟踪帮教期,指解除戒毒期限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期限后3年内。

(8)重庆探索“PC三段三期”心理矫治模式。该模式以认知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依据,将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分为心理康复期、综合矫治期、回归社会期,开展以心理矫正、调适性心理咨询、发展性心理咨询三位一体的矫正模式。

(9)“广东( 三水) 模式”。被司法部誉“广东( 三水) 模式”是广东省结合自身省情以三水戒毒康复所为戒毒康复试点单位,探索生理脱毒、身心康复、融入社会于一体的戒毒康复工作方式,在降低复吸率、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等方面做出的有效探索。该模式的主要内容有建立“无毒社区”,建设“就业基地”,探索实行拒毒能力训练、心理康复训练、体能康复训练、就业技能训练和社会适应训练的“五训法”,塑造“康福苑”等。

以上的戒毒模式虽然名目繁多,但是所采取的基本步骤大同小异,施行上主要差别有:一是戒毒队伍的素质、理念要求差异;二是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管理方式区分,如阶段时限人为划定、矫治方法手段差异、操作方法和步骤差异等。

4.协调配合,立体防控。《禁毒法》和《戒毒条例》非常明确地规定了“政府、社会、公民共同参与、协同配合的禁毒工作机制”。这一机制一方面要求政府内部实现横向的部门分工和纵向的机关配合,发挥各自业务优势在戒毒工作的不同环节中的作用;另一方面社会组织、民间力量和公民的积极参与,与政府一起成为戒毒工作主体。这一机制改变了我国原有的劳动教养戒毒和强制戒毒制度突出的强制性、惩罚性,且是予以适当管束和强制性劳动等,同时改变了公安

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戒毒所的缺乏戒毒治疗、心理矫正和再社会化能力的被动局面。也改变了自愿戒毒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着非戒毒专业机关那种低效的戒毒工作机制局面。

二、现行戒毒法律制度的问题

我国地域幅员辽阔,社会、文化背景差异明显、经济发展不平衡,毒品使用的历史渊源各异,加上国际毒品种植、制造、贩运对不同地域的影响,决定了我国吸毒情况差异甚大。到目前为止,《禁毒法》实施近7年,大多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对戒毒人员管理还处于探索创新阶段,全国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完整、有效的戒毒模式。《禁毒法》确立的五种戒毒措施中,社区戒毒、社区康复、药物维持治疗和多数自愿戒毒或康复人员均在人身处于相对自由的状态下实施戒毒,只有强制隔离戒毒和极少数自愿戒毒人员进入强制隔离戒毒所内人身自由处于限制的状态下实施戒毒。到2012年底,全国累计登记吸毒人员209.8万名,其中依法处置强制隔离戒毒的20.2万余名,仅占全国累计登记吸毒人员的10%左右,依法责令接受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仅13.6万余名,占的比例更少,其他大多数吸毒人员仅在我国的公安网络有登记监控,实际处于自由状态,无任何有效的戒毒措施。

(一)强制隔离戒毒决定审批程序合法但是违背法理精神

《禁毒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吸毒成瘾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对于吸

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通过此条规定可以看出,强制隔离戒毒在法律上未明确表述是一种惩罚措施,而是一种行政性强制治疗措施,而实际上是在长达2年的时间内限制了戒毒者的人身自由。笔者认为:首先决定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隔离戒毒决定相比已经废止的劳动教养决定更具有随意性,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仅要县级公安局或地市公安分局的分管局长签字即可,而原劳动教养戒毒决定程序还是由县(区)级公安(分)局申报,由地市级公安机关审批决定。其次,虽然司法部将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方法定为诊断评估,但是实际管理中,评估体系粗放,可行性差,另外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机构又设计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案,造成评估主体、组织机构、管理衔接等方面困难重重。第三、缺少戒毒药物维护治疗管理办法、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的指导意见与实施细则。同时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和戒毒康复场所的建设标准尚未出台。2011年4月1日起施行的《吸毒成瘾认定办法》第十条规定:“公安机关承担吸毒成瘾认定工作的人民警察,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具有二级警员以上警衔及两年以上相关执法工作经历;经省级公安机关、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培训并考核合格。”此“二级警员以上警衔”的民警对“吸毒成瘾认定”专业性难以保证,必然会导致认定事实和法律依据出现差错,引发的争议案件。

(二)管理主体多重,资源浪费严重,执法威严不够

具体表现在:首先,自2008年6月《禁毒法》实施以来,戒毒机构分别隶属于公安、司法、医疗等部门,受利益驱动,互相争夺资源,不能进行有效合作,不能优势互补,不能形成合力。在戒毒者回到社区后,由于缺乏后续的有效的社区康复,解除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心理上得不到正确的指导,生活来源无法落实,加上稽延症状、社会歧视与偏见等等使得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努力功亏一篑。二是法律本身规定的管理主体多,功能重合、冲突,导致戒毒管理模式多样,在劳教制度废止后,全国大多数劳教所功能转换为司法部隶属的强制隔离戒毒所,加上全国各地公安机关的强制戒毒所改为强制隔离戒毒所,导致全国难以建立统一的、科学的、可行的戒毒模式,戒毒康复的成效不佳。第三是有效戒毒资源浪费较为严重。劳动教养制度的废止前,全国有320多个劳教所,每个劳教所的公务员编制至少在50人以上,固定资产至少1000万元以上,且这些劳教所都有近20年的劳教戒毒管理经验,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有少数戒毒所未能真正有效转型,功能、资产处于停滞状态。已经转型不久的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所,硬件建设水平低,戒毒民警缺少培训,对戒毒人员管理仅注重体能训练、行为养成训练与习艺训练,但是医疗知识缺乏,心理辅导技能不能普及,也不能针对戒毒人员个体差异制定有效的诊断评估和康复训练计划。

(三)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一刀切,违背“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我国现行戒毒政策使得戒毒不能针对个体的不同需求,不同差异,不同药物滥用方式,采用不同戒毒方法。例如,对于一个社会功

能良好,个体素质不错,家庭背景较好的个体,如果仅仅用过几次摇头丸,是否需要对此吸毒者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决定,把他 (她)与“多进宫”,有明显反社会倾向毒品滥用者混管在一起,戒毒效果值得商榷。相反,对于一个有明显反社会人格障碍,甚至有犯罪前科、多次戒毒无效的吸毒人员,实施自愿戒毒或社区戒毒康复,是否有效?

(四)立法不健全细致,体制不顺畅

目前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管理有两个不同的执法主体,即公安机关强制管理戒毒所和司法行政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两个执行主体隶属管理部门不同,执法依据不完全相同,导致两场所各自为政,管理的方式、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公安机关既是决定机关又是执行机关,还是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决定的审批机关,是违背我国的法理精神,笔者认为审批方式是司法体制改革的一项倒退制度。

(五)矫戒手段单一,戒治成效不凸显

1.目前吸毒人员多数自由在社会上,随着城市大拆迁、大建设及就业需求,戒毒人员流动性大,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很难得到有效的管控。《禁毒法》第35条规定“接受社区戒毒的戒毒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自觉履行社区戒毒协议,并根据公安机关的要求,定期接受检测。对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戒毒人员,参与社区戒毒的工作人员应当进行批评、教育;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者在社区戒毒期间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其中要求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者在社区戒毒期间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应当

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谁来报告?执行主体又是谁?即使社区戒毒执行地公安机关接到戒毒人员再次吸食毒品的报告,也是依照《禁毒法》第38条的规定作出强制隔离戒毒决定并了之。

2.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重惩罚轻矫治现象存在明显。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虽然在法律层面上他们是违法者,但是从医学角度看,又是病人和受到毒品侵害的受害者。强制隔离戒毒的本质是使吸毒成瘾人员进入强制性戒毒程序,而不是对吸毒者的行政处罚,它是一种挽救吸毒者的行政强制措施,体现了国家对于吸毒者的关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然而现实中,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在对戒毒人员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上多是沿袭劳动教养管理模式,执行手段与劳动教养人员管理大体相似:重惩罚与劳动,轻治疗与教育戒治;注重生理戒断,缺乏心理辅导,违背了《禁毒法》的立法宗旨。

(六)执法监督制约机制缺乏,监督效果未能显现

首先,内部监督流于形式。无论是公安机关、还是现有的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所,都不愿将自己的内部缺点或丑事曝光,所属纪委监察部门对戒毒工作的日常执法行为监督力度不大、不深入,监督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其次,法定义务部门监督难以开展。如人大、检察院等很难深入到一线发现问题,真正地履行纠偏和调查处置。再次,社会监督几乎为零,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是独立封闭的场所,与外界信息几乎隔绝。社会上工会、妇联、关工委、家长、新闻媒体等力量仅能在场所开展大型社会帮教活动并被邀请时实施有限的监督。

(七)涉毒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堵截毒源难度大

贩卖毒品是高利润,高回报的,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不法之徒便铤而走险,毒品犯罪活动日益猖獗,伴随而来的吸毒人员每年以成倍速度增长。如安徽省在2013年涉毒犯罪呈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毒品大要案逐年增多,毒品犯罪暴力倾向加剧。2013年共查处毒品违法犯罪案件10900多起,抓获毒品违法犯罪人员12200余人。其中破获毒品犯罪案件2900多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2985名,缴获各类毒品625.5千克。破获涉枪毒品案件23起,缴获各类枪支44支、子弹1054发,抓获涉毒网上逃犯1179名。二是吸毒人数持续扩张,毒品危害日益严重。截至2013年底,在库皖籍吸毒人员总数达61400多人,较2010年同比,入库吸毒人员数和管控数分别增加了近3倍和2倍。三是局部区域毒情依然严重,重点整治工作任务艰巨。四是制毒物品流失问题突出,互联网涉毒活动因素增多。五是非法种植问题屡禁不绝,禁种铲毒形势严峻。

三、完善我国现行戒毒制度的对策及建议

(一) 引入司法机制,规范限制人身自由的权限

强制隔离戒毒是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笔者建议对吸毒人员认定由公安机关负责侦查,强制隔离戒毒决定由侦查的公安机关申报,人民法院审查决定,后由公安机关送强制隔离戒毒执行;或在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决定过程时,引入听证程序,给予行政相对人以充分的辩解机会,避免当前公安机关“一家说了算”的争议执法局面。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延长强制隔离戒毒等决定由强制隔离戒毒所等管理机关提出具体提前或延长建议,报请人民法院审

查批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自愿戒毒或康复和药物维持治疗等戒毒方式由公安机关、社区、司法所及医疗机构合力执行。

(二)科学设置,依法管理,理顺体制、机制

制度是基础是保障,法律的制定实施将直接决定目标的实现。《禁毒法》全文为明确司法行政机关的可以设立强制隔离戒毒所,包括原劳动教养管理所转型可以更名的强制隔离戒毒所,但是到目前个为止,全国已经有280多个劳动教养管理所转型更名为强制隔离戒毒所。2011年6月22日实施的《戒毒条例》第四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管理公安机关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康复场所,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结合新时期司法行政机关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发挥的实际管理功能,公安机关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完全可以撤销或并入司法行政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并在此基础上充实戒毒医疗力量,司法行政戒毒战线将产生更大的成效。国家要立足戒毒工作需求,深入开展调研,明确戒毒目标,合理建设强制隔离戒毒所,做到排除场所隐患,制定完善一套自内而外,自下而上,系统全面的管理体系,对有限的警力科学配置,对专业的人员人尽其才,及时解决日常管理中产生的问题,使场所管理教育工作形成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发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矫治功能,效降低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管理风险的基础性工作。

(三) 加强戒毒队伍专业化建设

戒毒工作是世界性的医学难题,新型毒品的出现更是加大了管理、教育、医疗工作的难度。可以说,新形势下,强制隔离戒毒场所

戒毒工作的风险与日俱增,社会和舆论对场所负面信息的容忍度越来越低。戒毒民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认识戒毒工作的历史意义和形势所需,正确定位,明确目标、依法管理、科学矫治,切实建立一支在管理、教育、医疗、卫生、心理、社会、生产等多学科领域有一定基础的专业人员,以帮助戒毒人员戒除毒瘾,恢复健康,重返社会。戒毒人民警察应从单一人民警察向医生、教师、心理咨询师等复合型管理人才转型。

戒毒管理部门应加强岗位教育培训,突出实战能力;应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广纳贤才;应加大戒毒科研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应突出戒毒队伍专业化,完善戒毒工作奖惩考核机制、强化绩效考核。

(四) 加强戒毒管理信息化软硬件建设,提供科技保障

戒毒机构和戒毒场所应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共享互动的智能化安防平台,发挥信息化在戒毒管理中的联动指引作用。进一步增加监控视频系统,确保对重点部位全时段、全方位、立体化覆盖;研发智能化安防管理系统,建立健全以戒毒人员基本信息、实战指挥、部门联动为重点的安全防控运行机制,聘请专业网络公司开发综合业务基础管理系统、OA 办公系统、政务管理系统、应急指挥系统等全面提升信息化在戒毒管理中的牵引作用。强制隔离戒毒所与决定机关应建立信息联动机制,使戒毒人员在所表现、戒毒成效、出所信息实现动态管控,便于出所时的3年戒毒康复衔接。

(五)打造公开、透明、专业、法制的对外宣传形象

各戒毒管理场所应打造正规的戒毒队伍。特别是强制隔离戒毒所

要塑造良好的对外形象,关乎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在戒毒人员、戒毒人员家(亲)属、社会、群众、舆论当中的公信力、权威性;关乎社会舆论对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出现问题的容忍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政府形象。树立戒毒场所良好形象,一靠良好的戒治效果;二靠窗口单位民警的执法形象展示;三靠全体民警惜声誉形象如生命的累积;四靠良好的对外宣传。

公安、司法等戒毒机构应建立联动机制,积极地开展社会帮教活动,组织禁毒宣讲团,向院校、企事业单位宣传禁毒戒毒知识,使戒毒宣传向社会、向社区延伸,以扩大戒毒宣传的社会预防效应。

(六)检察机关正确行使检察监督权

1.检察机关作为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行使监督职权具有法定性、公开性、主动性和诉讼性。依据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警察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六条规定,“人民警察执行职务,依法接受人民检察院和行政监察机关的监督”,“公民或其他组织对人民警察的违法、违纪行为,有权向人民警察机关或人民检察院、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受理检举、控告的机关应当及时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告知检举人、控告人。”这些法律都赋予了检察机关的执法监督权和执法监督义务。

检察机关对禁毒和戒毒工作的监督,特别是对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检察监督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公安机关不但有权对吸毒行为行使侦查权,同时对吸毒人员视其成瘾程度有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权

以及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的责令权。司法行政机关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还处于转型初期,戒毒管理模式还处于初级创新戒毒,问题和矛盾将会不断产生,须有力的检察监督,促使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规范、良性发展。

2.进一步完善人民检察院对戒毒管理检察监督内容。人民检察院对戒毒管理检察监督的内容有:一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报送、审查、决定和执行过程实施检察监督;二是在人民检察院对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管理教育、生卫保障、戒毒治疗实施检察监督;三是人民检察院对强制隔离戒毒的诊断评估、执行方式、所外就医、期限变更(提前解除、延长期限)、解除程序以及是否责令吸毒人员社区戒毒或社区康复等情形实施过程监督;四是人民检察院对强制隔离戒毒所内死亡、擅自离所、安全生产事故、所内吸毒、体罚虐待、重大疫情等“六无”目标实施实时监督;五是人民检察院应加强对公安机关办理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执行期间的刑事立案并逮捕的执法监督,防止钻法律之空挡,扰乱强制隔离戒毒执行秩序。

(七)依法打击涉毒违法犯罪,堵截毒源

打击涉毒违法犯罪是一项关系国家和谐稳定经济发展大局的艰巨历史使命。一是要坚持依法治理,遏制毒品犯罪多发态势。增强打击涉毒违法犯罪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分子;全面落实堵截查控措施,切断境内外毒品渗透走私贩运渠道,将毒品堵截在境外、查缴在途中。二是要坚持从源头治理,努力铲除毒品滋生蔓延土壤。对重点地区加强集中整治、挂牌整治、限期整治;深入

开展易制毒化学品和精麻药品专项整治“堵源行动”,加强对易制毒化学品和精麻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安全监管,堵住易制毒化学品非法流失渠道。三是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全面落实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深入开展“不让毒品进校园”、“不让毒品进我家”、“不让毒品进社区”等活动,切实增强全社会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四是要不断深化国际禁毒执法合作,认真履行国际禁毒公约义务,积极参与国际禁毒行动计划,最大限度地挤压毒品犯罪空间、减少毒品流入我国境内。五是要紧紧抓住国家禁毒委职能作用发挥,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工作机制,落实责任,有效增强了禁毒工作合力,提升了禁毒综合力量。

中国强制隔离戒毒的法律定位及制度完善研究

中国强制隔离戒毒的法律定位及制度完善研究 现阶段来看,我国毒品的传播速度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吸毒不仅仅会使得一些艾滋病病毒被传播,而且会造成很多抢劫等恶性案件,社会的危害性非常重。通过社会自发性解决吸毒的问题较为缓慢,因此需要通过国家强制性干预来达到戒毒的目的。被废除的劳动教养制度经过相关研究表明此种行政强制措施使得现阶段存在的强制戒毒措施受到怀疑,想要在法律地位上获得相应的位置,必须要在制度与功效方面契合社会管理目标。我国实施的强制隔离戒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中首次提出的,作为一项新的制度,在突破原有的劳教戒毒规定之后,此项制度被认为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制度。通过对公安行政机关做出相关决定而交由国家认可的戒毒场所,需要对吸毒工作人员采取限制或者戒毒治疗等方式均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行政法律行为,从行政法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强制隔离戒毒进行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立法的宗旨。 即使我国的戒毒措施历史比较久远,但是在法律制度方面还不够完善。我国最早在2008年制定相关禁毒法,自愿戒毒以及强制隔离戒毒等组成了我国现阶段的戒毒措施制度框架。上述戒毒措施框架的形成使得社会化的戒毒方案得到国家公权力的介入,因此在强制措施方面有很大差异。相比起自愿戒毒或者社区戒毒等方法,强制隔离戒毒带有更为浓厚的国家权力色彩。此背景下,强制隔离戒毒是一种存在于行政法中的强制措施,因此受到了广泛争议。虽然强制隔离戒毒措施所取得效果颇佳,但是难以摆脱法律正当性问题的质疑,因此随着我国毒品情势的变化以及国家控制毒品政策的变革,强制隔离戒毒在制度中呈现多种毛病和问题。 1.我国强制隔离戒毒制度概念分析 强制隔离戒毒是2008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所规定的戒毒措施之一。强制隔离戒毒决定由公安机关下达,属行政强制措施。强制隔离戒毒的执行目前则分别由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强制隔离戒毒制度统一并取代了此前由公安机关负责的强制戒毒和司法行政机关负责的劳动教养戒毒。它和自愿戒毒共同构成了现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戒毒措施的基本体系。 2007年12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吸毒成瘾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一)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 (二)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 (三)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 (四)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学习新《准则》《条例》知识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学习《准则》《条例》知识竞赛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的施行日期为____。(C) A 2015年10月12日 B 2015年10月18日 C 2016年1月1日 2.《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对全体党员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____的总要求。(B) A “三个必须” B “四个必须” C “五个必须” 3.《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对全体党员提出了____条廉洁自律规范。(B) A 3 B 4 C 5 4.《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修身,____。(C) A 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B 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C 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5.《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廉洁用权,____。(A) A 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B 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C 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6.《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要求党员领导干部____,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B) A 廉洁用权 B 廉洁从政 C 廉洁修身 7.《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要求党员领导干部____,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A) A 廉洁齐家 B 廉洁修身 C 廉洁用权 8.《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分为两部分:一是党员廉洁自律规范;二是_____。(C) A 领导廉洁从政规范 B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 C 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 9.《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印发日期为____。(B) A 2015年10月12日 B 2015年10月18日 C 2016年1月1日 10.____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A) A 中国共产党章程 B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C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社区戒毒工作制度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定期报告制度 1、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应如实向公安机关提供个人身份和相关戒毒信息,不得编造提供虚假信息。 2、参加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必须按照社区戒毒协议的规定,第一年每两月进行一次尿检、第二年每季度进行一次尿检、第三年半年进行一次尿检,并向社区戒毒(康复)监护小组提交尿检检测报告单。 3、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定期向社区戒毒(康复)监护小组报告戒毒(康复)情况。其报告内容应包括生理脱毒反应、心理状态、生活、就业工作情况、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等。 4、因故变更社区戒毒(康复)地点或居住地,须提前15日书面报告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小组,并将变更后的地址(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单元号)如实说明,以便顺利移交手续,未提书面报告的戒毒(康复)人员将口头告诫,告诫后仍不提供真实情况,且态度恶劣,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小组依法报送强制隔离戒毒。 5、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因故需暂时离开社区戒毒(康复)点或戒毒(康复)居住地,及时向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小组提交书面报告书。详细讲明去向、联系方式,经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小组审查批准后方可离开,到达目的地3日内必须主动与社区戒毒(康复)小组报告,并将离开时间内的一切活动如实联系,返回后2日内向社区戒毒(康复)监护小组报到。 6、参加社区康复治疗(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的人员每月必须向社区戒毒(康复)监护小组如实报告服药情况,并接受相应的戒毒检测。 7、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小组定期对社区戒毒人员的戒毒、康复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情况告之本人。 8、对不遵守且不服从管理者,社区戒毒(康复)监护工作小组将给予1—3次告诫,严重违反规定又拒不改正者,经派出所告诫2次以上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小组将报送强制隔离戒毒。

《准则》《条例》测试题答案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测试题 一、单选题 1. 下列_B____项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 A.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B. 《中国共产党章程》 C.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D.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2. 以下_D____项是党的纪律处分工作应该坚持的原则。 ①党要管党、从严治党②党纪面前一律平等③实事求是 ④民主集中制⑤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A.①②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3. 党组织和党员有下列__D___项行为,依照规定应当给予纪律处理或者处分的,都必须受到追究。 ①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②违反国家法律法规③违反党和国家政策 ④违反社会主义道德⑤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4. 以下_A____项不是对党员的纪律处分。 A. 记过 B. 警告 C. 撤销党内职务 D. 开除党籍 5. 下列_C____项是对严重违犯党纪的党组织的纪律处理措施。 A. 通报批评 B. 问责主要领导 C. 改组 D. 撤销 6. 下列__D___项是对严重违犯党纪的党组织的纪律处理措施。 A. 问责主要领导 B. 通报批评 C. 整改 D. 解散 7. 党员受到警告处分__B___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 A. 半年 B. 一年 C. 一年半 D. 两年 8. 党员受到严重警告处分__C___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

A. 半年 B. 一年 C. 一年半 D. 两年 9. 党员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或者应当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但是本人没有担任党内职务的,应当给予其严重警告处分的,__D___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 A. 半年 B. 一年 C. 一年半 D. 两年 10. 留党察看期限最长不得超过__C___ 。 A. 半年 B. 一年 C. 两年 D. 三年 11. 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恢复党员权利后_C____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 A. 半年 B. 一年 C. 两年 D. 三年 12. 党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__C___内不得重新入党。 A. 两年 B. 三年 C. 五年 D. 十年 13. 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受到_C____以上(含本处分)处分的,党组织应当终止其代表资格。 A. 严重警告 B. 撤销党内职务 C. 留党察看 D. 开除党籍 14. 受到改组处理的党组织领导机构成员,除应当受到__B___以上(含本处分)处分的外,均自然免职。 A. 严重警告 B. 撤销党内职务 C. 留党察看 D. 开除党籍 15. 违纪党员在党组织作出处分决定前死亡,或者在死亡之后发现其曾有严重违纪行为,对于应当给予__C___以下(含本处分)处分的,作出书面结论,不再给予党纪处分。 A. 严重警告 B. 撤销党内职务 C. 留党察看 D. 开除党籍 16. 党纪处分决定作出后,应当在__B___内向受处分党员所在党的基层组织中的全体党员及其本人宣布,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组织关系将处分决定材料归入受处分者档案。 A. 半个月 B. 一个月 C. 两个月 D. 三个月 17.执行党纪处分决定的机关或者受处分党员所在单位,应当在_D____内将处分决定的执行情况向作出或者批准处分决定的机关报告。 A.一个月 B. 两个月 C. 三个月 D. 六个月

吸毒人员档案室管理制度

吸毒人员档案室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准确掌握全国吸毒人员的状况,规范对吸毒人员的登记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吸毒人员的动态管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吸毒人员登记,是指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对吸毒人员自然状况、吸毒违法行为及处理情况、戒毒情况及其变更情况等加以记载和管理的活动。 公安机关应当对登记的吸毒人员建立工作台账,并将登记信息录入“全国禁毒信息系统”吸毒人员数据库,实行信息化管理。 第三条对下列吸毒人员应当进行登记: (一)主动到公安机关进行登记的吸毒人员; (二)公安机关发现和采取戒毒措施的吸毒人员; (三)在司法行政部门管理的场所执行戒毒措施、刑罚以及强制性教育措施的吸毒人员; (四)在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自愿戒毒或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的吸毒人员。 第四条各级公安机关治安、边防、刑侦、监管、禁毒等部门警种和铁路、交通运输、民航、林业等系统公安机关相关部门以及公安派出所,应当按照“谁发现、谁登记”的原则,对在工作中发现和查获的吸毒人员及时进行登记。 各级公安机关禁毒部门负责与本地区司法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吸毒人员登记工作信息交流制度,及时将司法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吸毒人员的相关信息录入吸毒人员数据库。 第五条公安机关应当对吸毒人员的身份进行核实。

对拒不交待真实身份的吸毒人员,公安机关应采取多种办法进行核实,防止错登、漏登。 对暂时无法核实身份的吸毒人员,公安机关应当采集其照片、指纹和DNA 信息留存,待查明其真实身份后,及时补充完善相应的登记信息。 第六条公安机关登记吸毒人员信息时,对已经核实身份的,按照要求填写相应的吸毒人员登记表格,经公安机关登记单位负责人审核后与有关证明材料一起归入吸毒人员档案,同时将吸毒人员的登记信息按要求录入吸毒人员数据库。 对身份暂时不明和未办理户籍登记的吸毒人员的信息,由公安机关采集并填写相应的吸毒人员登记表,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禁毒部门统一汇总并录入吸毒人员数据库。吸毒人员真实身份查明后,核查单位应当及时将核实情况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禁毒部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禁毒部门对吸毒人员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予以更新。 吸毒人员登记表格由公安部统一制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负责印制。 第七条对于在司法行政部门主管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康复场所、劳动教养所、监狱、未成年人管教所等监管场所内的吸毒人员,由场所所在地司法行政部门按照标准采集相关信息,填写相应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登记表》或者《在教/服刑/被监管吸毒人员登记表》、《戒毒康复场所人员登记表》,每月定期提供给公安机关禁毒部门统一录入吸毒人员数据库。 对于在医疗卫生机构接受戒毒治疗的吸毒人员,由当地医疗卫生机构采集其参加自愿戒毒或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等相关信息,填写《戒毒人员治疗情况登记表》,每月定期提供给当地公安机关禁毒部门,由公安机关禁毒部门对其身份进行核实

强制隔离戒毒制度的研究(可编辑)

强制隔离戒毒制度的研究(可编辑)分类号: 密级: 盟: 垒五 【: 编号:?? 鲤 强制隔离戒毒制度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及代码: 篮叠堡王盔芏堑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杰洼堂皇谴亟蕉堂塑 研究方向: 申请学位级别: 短熊蓬堡丝亟? 指导教师: 研生: 宄 廷壁蛰武盟 论文起止时间: ::长春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硕士学位论文.《强制隔离戒毒制度研宄》是本人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 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

文的研宄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 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垃年上月显日 作者签名:搏 长春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及指导教师完全了解“长春理工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版权使用规定”.同意长春理工大学保留并向中国科学信息研宄所、中国优秀博硕 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系列数据库及其它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 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长春理工大学可以 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也可采用影印、缩印 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 作者签名 丝年』月?臣日 婢 导师签名 型墨年? 月盖:日 鱼国 内容提要 从我国的禁毒情况来看,毒品的传播速度在逐年加快.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

吸毒不仅引起一些地区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还成为两抢案件不断增多的 主要原困,社会危害性非常严重。但是通过社会自发性解决吸毒问题的进展缓慢, 因此通过国家强制性干预的方式达到戒毒的目的,几乎成为遏制吸毒蔓延和挽救 吸毒者的最后屏障和关键环节。 我国现行的强制隔离戒毒,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中首次提出的, 作为一项新的制度,突破了原有的“强制戒毒”、“劳教戒毒”等相关规定,一度 被认为是劳教制度的晚钟,更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 通过公安行政机关作出决定.交由国家设立或认可的戒毒场所,对吸毒人员 直接采取限制或者剥夺人身自由等方式进行戒毒治疗,是典型的行政法律行为。 因此,从行政法的视角对我国强制隔离戒毒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宄.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把握立法的宗旨和把握行政执法的方向。 本文试图对强制隔离戒毒制度法律性质、立法定位、与相关制度的关系,强制隔离戒毒制度的构成.以及完善强制隔离戒毒制度的法律思考等理论和司法实 践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并对健全和发展强制隔离戒毒制度提出某 些具 有操作性的司法建议。 关键词:隔离戒毒成因现状制度完善目录 引言一、

准则和条例测试题及答案

准则和条例测试题及答案 准则条例分别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 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下文是准则条例测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1、《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自 20xx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2分】 2、制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依据是:中国共产党 章程【2分】 3、《纪律处分条例》中对违纪党员的纪律处分有:(1)警告;(2) 严重警告 ; (4) ;(5) 。【8分】 4、《纪律处分条例》中六大纪律是指:(1)党的政治纪律;纪律; (3);纪律;(5) 纪律;【8分】 5、《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对全体党员和各级党员领导干 部提出的“四个必须”是:A、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信念;【5分】 B、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5分】 C、必须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5分】 D、必须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1、《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提出的党员廉洁自律规范包括:( ABCD ) A、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

B、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C、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D、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 2、《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提出的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包括:(ABCD) A、廉洁从政,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B、廉洁用权,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C、廉洁修身,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D、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3、党的纪律处分工作坚持的原则,除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外,还有 (ABCD ) A、党纪面前一律平等 B、实事求是 C、民主集中制 D、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4、党员受留党察看处分期间,没有(ABC )。 A、表决权 B、选举权 C、被选举权 D、发言权 5、在考试、录取工作中,有(ABCD )等违反有关规定行为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A、泄露试题 B、考场舞弊 C、涂改考卷 D、违规录取 判断题

军队条令条例试题

军队条令条例学习题 一、填空题 1、军队条令条例作为_______的重要内容,既有法的_______,也有军事法的________。 2、条令条例把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成功经验,以法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定制。 3、军队条令条例作为军事法的主要成分,在纵向上分为、、三个层次。 4、坚持依法治军,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 5、___________,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制定条令条例必须___________的又一基本原则。 6、军人履行职责的要求: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_;三是_______;四是________。 7、军容风纪,是军队和军人的,是军队的表现。 8、领导通常分为三个层次:一是___________领导层次,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领导层次,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_;三是微观层次,主要任务是执行,将上级的决策创造性地与本单位实际相结合,切实抓好落实。 9、《纪律条令》,是我军_______的基本法规,是中央军委发布的军事法规,是共同条令之一,是全体军人的_______和维护纪律、实施奖惩的基本依据,具有全军一体遵行的________。 10、《___________》明确了我军内务建设的指导思想。 11、《队列条令》,是规定单个、、的法规。 12、军人誓词中的第一句话就是:“___________”。这是我军官兵所应具有的最根本的___________。 13、军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标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_________、勇敢和_________的象征。 14、尊重___________政府,尊重___________,是我军的优良传统。 15、证件,是指按规定统一制发、用于证明___________的文件。 16、《纪律条令》规定对义务兵实施处的权限为:警告由连批准;___________由营批准;记过、记大过、___________、撤职由团、旅批准;除名、开除军籍由___________批准。17、装备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使用以及___________、 __、 __管理等。 18、站法包括 ___、 __、 __。 19、军队条令条例必然具有国家法律法规的一般属性,并在这些属性中有自己的特殊表现为________、、 _、 _。 20、__________是我军建设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全面加强军队建设的必然途径。 21、_________是治军的基本依据,全体军人的行为准则。 22、《内务条令》所明确的我军内务建设基本任务,从大的方面说,可以分为 ____和 ___这两部分。 23、军人职责具有 _、 _和 _。

当前我国戒毒制度的特点与优势

当前我国戒毒制度的特点与优势 当今世界,毒品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大社会难题。在我国,禁毒形势相当严峻。同时,强制性戒毒措施涉及对吸毒者人身自由的限制和剥夺,因此必然关涉公民基本权利和相关法律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探索戒毒制度的特点及优势,并对其进行剖析以加以改进,不仅对于解决目前我国面临的社会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完善我国有关法律制度及其与相关国际人权公约的协调发展,亦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简称《禁毒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禁毒工作的法律。《禁毒法》的颁布施行,是我国禁毒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为全面推进我国禁毒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标志着我国禁毒工作步人法制化的轨道,是依法治国、依法开展禁毒工作的体现。《禁毒法》确立了我国新的戒毒制度,戒毒制度是《禁毒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原有制度相比变化较大且最具创新性的部分。下面作者就当前我国戒毒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从多个角度进行说明。 一、当前我国戒毒模式的特点

吸毒不但严重损害吸毒者的身心健康,而且极易诱发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因此,戒毒是禁毒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难度最大、效果最难巩固的环节。《禁毒法》“戒毒措施”一章,对戒毒工作的各项措施作出了明确规定,从国家法律层面确立了戒毒工作中的各项具体法律制度。《禁毒法》明确指出,戒毒是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的措施,无论何种戒毒措施,都是国家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的措施,而不是一种处罚措施。《禁毒法》规定了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等多种戒毒和康复措施。吸毒者首先进行社区戒毒,就是在吸毒人员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进行戒毒,这是一种充分体现人性化的戒毒措施。其中规定了对吸毒人员由公安机关责令其接受期限为三年的社区戒毒,吸毒人员也可以自行到具有戒毒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对于拒绝接受社区戒毒或通过社区戒毒难于戒除毒瘾的,公安机关实行强制隔离戒毒制度,这一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身自由,但并不是一种处罚措施,而是一种强制性的治疗措施,目的仍然是为了帮助和挽救吸毒人员。要根据不同特点的戒毒人员的实际情况,具体执行1年至3年的不同戒毒期限。对于被解除强制戒毒的人员,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不超过三年的社区康复。 二、当前我国戒毒制度的优势

党章、准则、条例知识答题试题及答案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 《条例》是根据(B)制定的。 A.宪法 B.中国共产党章程 C.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D.廉洁自律准则 2.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违反干部选拔任用规定,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严重的, 给予(D)处分。 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3.在考试、录取工作中,有泄露试题、考场舞弊、涂改考卷、违规录取等违反有关规定行为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B);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A.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B.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C.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D.不追究其责任 4.在特殊时期或者紧急状况下,拒不执行党组织决定的,给予(D)处分。 A.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 5.违反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或者借机大吃大喝,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B)处分。 A.严重警告 B. 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6.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情节严重的,给予(D)处分。 A.严重警告 B. 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7. 《条例》施行前,已结案的案件如需进行复查复议,适用(C)。 A.新《条例》 B.2003年《条例》 C.当时的规定或者政策 D.《准则》 8.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B)处分。 A.严重警告 B. 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9.篡改、伪造个人档案资料的,给予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C)处分。 A. 撤销党内职务 B.留党察看 C.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D. 开除党籍 10.违规办理因私出国(境)证件、前往港澳通行证,或者未经批准出入国(边)境,情节较轻的,给予(A)处分。 A.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B. 撤销党内职务 C. 留党察看 D.严重警告 11. (A )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 A.党章 B.廉洁自律准则 C.纪律处分条例 D.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12.《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自(D)起施行。 A.印发之日 B. 2015 年10月12 日 C. 2015 年10 月22 日 D.2016年1月1日 13.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或者敌视政府等组织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 C),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A.领导者 B.教唆者 C.骨干分子 D.参与者 14.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违反有关规定占用公物归个人使用,时间超过(B),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D.两年 15. 《条例》规定,党员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B)年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

对我国现行戒毒制度的探析

对我国现行戒毒制度的探析 新中国解放前夕,全国种植罂粟面积高达2000多万亩,全国种植罂粟的农民多达1000万以上,在当时4亿多人口中,从事贩毒、制造毒品以及制售吸毒工具者超过60万人,吸食毒品者约2000万人,几乎占到全国总人口的4.4%。尤为可怕的是,人们对鸦片烟毒的危害近乎麻木,社会道德对鸦片泛滥几乎失去了约束力。毒品已经成为依附在整个中华民族身上的一大痼疾。有效地控制吸毒人数攀升,一直是国家禁毒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近年来,国家在总结以往禁毒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禁毒法》、《戒毒条例》、《司法行政机关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规定》等法律法规,对禁毒体制进行了重新构建。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适应了当前禁毒和戒毒新形势的客观要求。《禁毒法》创设了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将原有公安机关的强制戒毒和司法行政的劳动教养戒毒整合为强制隔离戒毒,此举必将推进禁毒工作迈向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也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禁毒法律制度的体系初步建立。 一、《禁毒法》实施以来,我国现行戒毒制度的基本概述 (一)我国现行的戒毒制度的分类 现行《禁毒法》确立的五种戒毒措施,分别有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自愿戒毒或康复和药物维持治疗。在五种戒毒措施中,仅强制隔离戒毒是羁押式戒毒措施,也是最严厉的戒毒措施,

其它戒毒措施都是非羁押措施。这五种戒毒措施又可以区别为强制性戒毒措施和自愿戒毒(康复)措施两类:其中,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戒毒人员在戒毒期间要么是人身自由受到限制,要么其行为受到特定的约束,这些戒毒措施的性质为强制性戒毒措施;而自愿戒毒或自愿康复、药物维持治疗是吸毒人员可以根据自己意愿自行选择的戒毒措施,不是强制性戒毒措施。 1.社区戒毒。社区戒毒是指吸毒成瘾人员不受羁押,在其居住的社区自行戒毒并接受监督和管理的戒毒措施。社区戒毒适用于公安机关首次查获的吸毒成瘾人员、主动登记且不符合强制隔离戒毒条件的吸毒成瘾人员以及依法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成瘾人员,现阶段,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成瘾人员社区戒毒主要对象为: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吸毒成瘾妇女;不满16周岁、年满70周岁的吸毒成瘾人员,患有严重疾病和传染病的吸毒成瘾人员;社区戒毒的期限为3年。社区戒毒的执行地为吸毒人员的户籍所在地或有固定住所的现居住地,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对戒毒人员的监督和管理。 2.强制隔离戒毒。强制隔离戒毒是指国家行政机关运用行政强制性措施,对符合《禁毒法》、《戒毒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的吸毒成瘾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也是将毒品与吸毒人员及其接触的人员和环境实行物理隔离,并对其进行依法管理、科学戒治的过程。强制隔离戒毒适用于吸毒成瘾严重,不适于社区戒毒或拒绝接受社区戒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规范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规范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主体 根据《禁毒法》和《戒毒条例》的规定: 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负责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机构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领导小组 1、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分管领导任组长。 2、综治、公安、卫生行政、民政、司法行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劳动等部门为成员单位。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办公室 按照乡镇、街道登记在册吸毒人员数30∶1的比例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 登记在册吸毒人员数不足30名的,至少配备一名专(兼)职工作人员。 社区戒毒工作小组 由社区戒毒专(兼)职工作人员、社区民警、社区医务人员、社区戒毒人员的家庭成员以及禁毒志愿者组成 社区戒毒适用对象 1、对吸毒成瘾人员,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

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并出具责令社区戒毒决定书,送达本人及其家属,通知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办公室。 2、社区戒毒的期限为3年,自报到之日起计算。 3、社区戒毒的执行地点是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所在县(市、区) 4、社区戒毒自期满之日起解除。社区戒毒执行地公安机关解除社区戒毒通知书送达社区戒毒人员本人及其家属,并在7日内通知社区戒毒执行地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 社区康复的适用对象 1、对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不超过3年的社区康复。 2、社区康复参照社区戒毒的规定实施。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办公室工作流程 督促报到 1、以15日内按时报到人员,办公室及时进行登记。 2、对未在15日之内按时报到的人员要进行督促。 (1)有正当理由的,社区戒毒办公室应该督促戒毒人员尽快报到执行社区戒毒。可以采取《社区戒毒(康复)逾期报

论我国戒毒体制的发展变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814181442.html, 论我国戒毒体制的发展变化 作者:马骏骁吴强温新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07期 摘要伴随着我国吸毒人员不断增多的状况,自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戒毒的法律法规,同时也建立起了相应的戒毒机制,在过去的30年中,我们不断总结戒毒实践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以谋求更有效的戒毒模式,推动我国的戒毒体制更加健全完善。 关键词戒毒体制毒品吸毒者 作者简介:马骏骁、吴强、温新,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诉讼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禁毒学。 中图分类号:D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3-194-02 一、我国戒毒体制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1980年至1990年 自从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毒品问题死灰复燃,并不断发展蔓延,为应对吸毒人员不断增多的情况,1981年8月27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重申严禁鸦片烟毒的通知》,《通知》规定:“对于鸦片等毒品的吸食者,应当由公安、民政、卫生等部门组织强制戒除。”,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出台的关于戒毒最早的行政法规,由于当时毒品问题并未严重到引起当时政府足够重视的程度,所以只是相继发出了一些戒除毒瘾的指示与通知,对于戒毒工作没有进一步具体划分和细化。 (二)1990年至2007年 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这部法律对于我国禁毒事业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此使我们的禁毒工作真正走进了有法可依的时期,它不仅丰富了我国关于毒品犯罪的刑事法律规定,而且规定了对吸毒者处置的原则,并从法律上明确了我国强制戒毒体系的基本结构。《决定》中第8条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的,由公安机关处15日以下拘留,可以单处或者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并没收毒品和吸食、注射器具。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的,除依照前款规定处罚外,予以强制戒除,进行治疗、教育。强制戒除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实行劳动教养,并在劳动教养中强制戒除。”,1995年国务院根据《决定》制定了《強制戒毒办法》,系统地对强制戒毒加以规范,当时我国的戒毒体系包括了自愿戒毒和强制戒毒。

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制度[1]

1、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乡镇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领导小组工作制度 一、学习制度。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范围,形成制度,持之以恒。 二、领导制度。市、县区、乡(镇)街道逐级建立社区戒毒领导小组,确定领导干部,制定工作目标,细化量化工作任务,主要领导经常过问社区戒毒工作,研究解决基层实际困难。 三、培训制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法,利用各种媒体资料,以会代训,加强对社区戒毒/康复领导小组、工作站全体人员开展经常性、行之有效的工作培训。 四、督导报告制度。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督导检查、指导工作,注意发现、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工作。 五、工作例会制度。建立周例会、月例会或联席会议制度,通报情况,点评工作,研究解决问题,部署任务。 六、信息报送制度。以简报、报表、月报、情况汇报、通报等各种文书形式,按时报送工作情况、信息、交流经验、表彰先进、重要情况及时报告。 七、禁毒宣传制度。按照《安庆市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考评办法》规定,利用墙报、黑板报、厨窗、展板等各种形式组织经常性禁毒宣传,积极组织开展禁毒宣传活动。 八、后勤保障制度。逐级落实社区戒毒/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管理站的办公场所、设施及必须的办公设备,认真组织工作站专(兼)职工作人员按比例配置社区义工和禁毒志愿者,保证必要的经费保障。 九、责任追究制度。按照《安庆市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

考评办法》规定,制定具体的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3、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管理制度 一、认真组织开展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督促、指导各戒毒/康复小组落实各项工作措施。 二、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服从上级管理,自觉履行工作职责,努力完成各项戒毒/康复工作任务。 三、积极开展禁毒宣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毒品常识、危害,宣传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 四、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认真登记,签订协议书,建立台帐,规范管理。 五、按照对戒毒人员每周不少于一次见面谈话(第二年每两周一次、第三年每月一次)、家庭走访的规定,积极开展对戒毒人员的辅导、评估,想方设法关心、关爱戒毒人员,努力帮助他(她)们戒除毒瘾。 六、按照第一年尿液检测每月一次(第二年每两月一次、第三年每季度一次)的要求,积极组织、定期对戒毒人员实施检测并逐次记录结果,并备案。 七、制定戒毒人员外出请销假制度,对外出五天以上的须持请假条,经批准后方可外出,假期结束后及时纳入戒毒/康复管理范围。 八、建立情况报告制度,对戒毒人员出现更改治疗点,有涉毒违法犯罪嫌疑、尿液检测呈阳性等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重要情况及时报告上一级戒毒工作管理站,对在社区戒毒/康复期间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九、定期召开会议,认真收集、交流戒毒工作情况,研究戒毒人员思想、生活、交友、工作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心理治疗、引导定点治疗、就业指导、培训等帮教措施,巩固戒毒成果。

2019年条令条例知识竞赛试题150题及答案

2019年条令条例知识竞赛试题150题及答案 1、军人敬礼分为哪几种,举手礼、注目礼、举枪礼, 2、军人着便鞋只准穿哪几种颜色的鞋,黑、棕, 3、着便鞋的鞋跟高度如何规定,男不超3厘米~女不超4 厘米, 4、男军人帽墙下发长是如何规定的,不得超过1.5厘米, 5、女士兵能否烫发,不能, 6、军人染发的颜色如何规定,只能染与本人原发色一致的 颜色, 7、中队每次点名不得超过多长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 8、中队干部查铺查哨是如何规定的,每夜不少于两次~其 中一次必须在午夜进行, 9、奖惩的原则是什么,以奖励为主~惩戒为辅, 10、奖励的项目有哪些,嘉奖、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 荣誉称号, 11、行政看管的时限如何规定的,一般不超过7天~最长不 超过15天, 12、行进的基本步法有哪几种,齐步、正步和跑步, 13、行进辅助步法有哪几种,便步、踏步和移步, 14、正步主要用于什么场合,分列式和其它礼节性场合, 15、踏步的作用是什以,调整步伐和整齐步调, 16、步伐变换从那只脚开始,左脚, 17、不戴帽敬礼的着装要求是什么,必须穿制式警服、配戴

警衔, 18、四个秩序是指,战备、训练、工作、生活秩序, 19、军队建设的总要求是什么,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 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20、我军的宗旨是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1、义务兵实施警告、严重警告处分分别由哪一级批准,连、 营, 22、举枪礼仅限于哪种时机使用,执行阅兵和仪仗任务时使 用, 23、消防部队士兵除名处分由哪一级批准,由总队批准, 24、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是几年,二年, 25、我国武装力量由哪些部分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 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 26、应征公民是指,经兵役机关登记和初步审查合格的应征 青年, 27、义务兵服现役期限从何时算起,兵役机关批准之日起计 算, 28、士兵提任班长由哪级任免,营级, 29、义务兵军衔分哪几种,上等兵、列兵, 30、服现役第一年的列兵提任班长职务晋升为上等兵军衔 的~由哪一级主官批准,营级, 31、零散人员是指哪些人,工勤、单独执行任务、探亲休假、 伤病人员,

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 第117号 《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9月19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公安部部长孟建柱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八日 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管理,保障强制隔离戒毒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国务院戒毒条例》以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强制隔离戒毒所是公安机关依法通过行政强制措施为戒毒人员提供科学规范的戒毒治疗、心理治疗、身体康复训练和卫生、道德、法制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场所。 第三条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当坚持戒毒治疗与教育康复相结合的方针,遵循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的原则,实现管理规范化、治疗医院化、康复多样化、帮教社会化、建设标准化。 第四条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当建立警务公开制度,依法接受监督。 第二章设置

第五条强制隔离戒毒所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臵。 强制隔离戒毒所由公安机关提出设臵意见,经本级人民政府和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分别审核同意后,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公安部备案。 第六条强制隔离戒毒所机构名称为XX省(自治区、直辖市)、XX市(县、区、旗)强制隔离戒毒所。 同级人民政府设臵有司法行政部门管理的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公安机关管理的强制隔离戒毒所名称为XX省(自治区、直辖市)、XX市(县、区、旗)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 第七条强制隔离戒毒所建设,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建设规范。建设方案,应当经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 第八条强制隔离戒毒所设所长一人,副所长二至四人,必要时可设臵政治委员或教导员。强制隔离戒毒所根据工作需要设臵相应的机构,配备相应数量的管教、监控、巡视、医护、技术、财会等民警和工勤人员,落实岗位责任。 强制隔离戒毒所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一定数量女民警。 公安机关可以聘用文职人员参与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戒毒治疗、劳动技能培训、法制教育等非执法工作,可以聘用工勤人员从事勤杂工作。 第九条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人员、医务人员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和职业保险。 第十条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基础建设经费、日常运行公用经费、办案(业务)经费、业务装备经费、戒毒人员监管给养经费,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应当会同本地财政部门每年度对戒毒人员伙食费、医疗费等戒毒人员经费标准进行核算。 第十一条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当建立并严格执行财物管理制度,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和审计。 第十二条强制隔离戒毒所按照收戒规模设臵相应的医疗机构,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强制隔离戒毒所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要求配备医务工作人员。 强制隔离戒毒所医务工作人员应当参加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和职称评定考核。

最新《准则》和《条例》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制定新《准则》《条例》,主要根据。(C) A.《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国共产党章程》 D.《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2.新《准则》《条例》自起施行。(B) A. 2015年12月1日 B. 2016年1月1日 C. 2016年5月1日 D. 2016年7月1日 3、新修订的《廉洁自律准则》将适用对象从扩大到全体党员,充分体现全面从严治党要求。(D ) A、领导 B、干部 C、首长 D、党员领导干部 4、新《准则》导语强调个“必须”。(B ) A. 3 B. 4 C. 5 D. 8 5、新《条例》共11章条。( A ) A. 133 B. 156 C. 178 D.168 6、新《准则》共条规范。(B ) A. 6 B. 8 C. 10 D.4 7、新修订《条例》将原条例规定的类违纪行为整合修订为6类。( A ) A、10 B、11 C、12 D、13 8、负责新《准则》《条例》的贯彻实施。( C) A.人大 B.政协 C.党委(党组) D.政府 9、协助同级党委(党组)抓好新《准则》《条例》的落实,并负责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C) A.人大 B.政协 C.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D.党委(党组) 10、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是对的具体化。(B) A.习总书记讲话精神 B.党章规定 C.十八大精神 D.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11、《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分为两部分:一是党员廉洁自律规范;二是。( C) A.领导廉洁从政规范 B.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 C.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 D.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规范 12、《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第 一部坚持( A )的、规范全党廉洁自律工作的重要基础

条令条例试题及答案

条令条例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中国人民解放军的( A ),是军队进行各项建设的基础,是巩固和提高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A、内务建设 B、纪律条令 C、队列条令D共同条令 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内务建设,必须坚持政治工作的( B )。 A、根本保证 B、生命线地位 C、根本标准 D、性质 3、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内务建设,是军队进行各项建设的基础,是( B )的重要保证 A、内务标准 B、巩固和提高战斗力 C、提高作风纪律 D、维护军队良好关系 4、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内务建设,必须坚持人民军队的( B )。 A、宗旨 B、性质 C、要求 D、根本保证 5、宣誓时间,应当在新兵政治审查和身体检疫复查合格之后但不迟于入伍后( D )天。 A、30 B、45 C、65 D、90 6、( B )是军人对自己肩负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用权命的承诺和保证。 A、军人职责 B、军人宣誓 C、党员的义务 D、党员的权利 7、军人宣誓,通常以( A )为单位。 A、团 B、旅 C、师 D、集团军 8、举行军人宣誓和向军旗告别仪式时,应当将军旗臵于( D )位臵。 A、正前方 B、左前方 C、右前方 D、显著 9、宣誓结束后,宣誓人应当在所在连队的宣誓名册上签名。连队首长将宣誓名册呈交部队首长,由部队首长签名后交( A )存档。 A、司令部 B、政治处 C、后勤处 D、防火处

10、宣读誓词,宣誓人立正,右手握拳上举,由预先指定的( A )名宣誓人在队前逐句领读誓词,其他人高声复诵。 A.一 B、二 C、三 D、四 11、军人宣誓,可以结合( D )进行。 A、授衔 B、着装 C、军人大会 D授衔和授装 12、军人宣誓,以( B )为单位进行宣誓时,通常举行迎军旗和送军旗仪式。 A、营 B、团 C、旅 D、师 13、本条令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建设的基本依据,适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和单位(不含企事业单位),以及参训的( D )人员。 A、企业单位 B、事业单位 C、行政单位 D、预备役 14、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支部的( C )作用。 A、攻坚 B、模范带头 C、战斗堡垒 D、战斗保障 15、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内务建设,必须坚持以提高战斗力为( B )。 A、基础 B、根本标准 C、性质 D、指导思想 16、团长和团政治委员同为全团人员的首长,( A )对全团的军事工作负主要责任。 A、团长B团政治委员C参谋长D警务科 17、营长和政治教导员同为全营人员的首长,共同负责全营的工作,( C )对全营的政治工作负主要责任。 A、营长 B、副营长 C、政治教导员 D、副政治教导员 18、举行军人宣誓和向军旗告别仪式时,没有授予军旗的单位可以使用( D )。 A、国旗 B、国徽 C、党旗 D、军徽 19、团卫生队队长隶属于( C ),是卫生队的直接首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