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家解读古代文学】葛晓音:论苏轼诗文中的理趣

【名家解读古代文学】葛晓音:论苏轼诗文中的理趣

【名家解读古代文学】葛晓音:论苏轼诗文中的理趣
【名家解读古代文学】葛晓音:论苏轼诗文中的理趣

【名家解读古代文学】葛晓音:论苏轼诗文中的理趣

历来批评宋诗者,多引严羽《沧浪诗话》所举“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之弊,认为风气大变于东坡山谷。其实以文为诗在中唐已是普遍的现象。至宋方“成一代之大观”(赵翼《瓯北诗话》卷五),差别在于唐人主要还是运文章之法入诗,而宋人则说理谈禅,无所不至了。换言之,诗中出现大量理题和理语,是东坡“自出己意以为诗”(《沧浪诗话》)的重要变化之一。诗歌一味说理使事,不问兴致,如同科学论断或思想推理,固是大病。但诗歌并不排斥哲学思辨。经过高度提炼后的诗歌,如果能揭示出人生或自然现象的普遍意义,给人以哲理的启示,往往可使诗意升华到更高的境界。这种孕含在诗歌感性观照和形象描写之中的哲理,便可称之为理趣。一个长于哲学思辨的诗人,必然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理趣,苏轼便是如此。

严格地说,在苏轼浩繁的诗文中,属理趣的作品,数量亦不算多。然而这类作品构成了苏轼创作的一个鲜明特色。关于这一点,前人已有不少论著提及。但这些作品中所包孕的理趣的内涵是什么?与苏轼的人生观和自然观有什

么关系?有没有更深的历史渊源和哲学依据?却还不甚了然。因而有必要再作进一步的探究。一苏轼富有理趣的代表作所孕含的哲理虽然涉及社会、人生、自然

等各个方面,但大多数都本于庄子“任自然”的宗旨,兼取禅家的空幻之说,从宦海浮沉、贬谪迁徙的生涯或眼前景物、身边小事悟出人生的偶然、世事的虚幻,追求自在一时的意趣,归结到适意为乐、随遇而安的处世哲学。《和子由渑池怀旧》是苏轼早年的名篇,“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这时苏轼刚踏上仕途,尚未经历人生的坎坷,只是因子由重过旧地而发岁月易逝之叹,但已从游子到处留下的踪迹里隐隐悟出命运的某种偶然性和人生的空幻之感。由于诗人以生动的比喻高度概括了人们在追怀前尘旧踪时所难免

产生的无奈和怅惘,竟使诗中含有些许禅意。“雪泥鸿爪”也因此而成为一句著名的成语。所以有的注家引义怀《传灯录》,认为首四句出自义怀之语。王文诰驳得好:“凡此类诗,皆性灵所发,实以禅语,则诗为糟粕,句非语录,况公是时并未闻语录乎?”①诗人的感触被注家附会成禅家语录,原因乃在其本身所深蕴的理趣。与人生到处是偶然的感触并生的是世事的虚幻之感:“到处相逢是偶然,梦中相对各华颠”(《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回头乐事总成尘,聚散细思都是梦”。(《至济南,李公择以诗相迎,次其韵二首》其二)人生聚散的频繁,使前尘皆成旧梦。光阴苦短之感,也就分外痛切了:“光阴等敲石,过眼不容玩。亲友如抟沙,

放手还复散。”(《二公再和亦再答之》)可以说,“人生百年如寄耳”(《清远舟中寄耘老》)的感叹贯穿在苏轼一生的诗文之中。这类在前代诗歌中的老生常叹,到苏轼诗中仍有警动人心的力量,不仅是因为与他一生的磨难紧密相连,而且因为他在借庄老释氏之理参透人生之后,能消解人生烦恼,更加倍地珍惜人生,充分享受生活之美。他在《与王庆源书》中说:“人生悲乐,过眼如梦幻,不足追。唯以时自娱为上策也。”这段话简要地概括了他的人生态度。苏轼所说的“自娱”,虽然并不排斥醇酒美食,但主要还是山水和书画文章。如他在《与子明兄一首》中所说:“吾兄弟俱老矣,当以时自娱。世事万端,皆不足介意。所谓自娱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中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是供吾家乐事也。”因此,他有一些诗篇便在吟咏徜徉山水的乐事中自然流露出超然世外、适意自在的理趣。如《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绕城观荷花》其二:“清风定何物,可爱不可名。所至如君子,草木有嘉声。我行本无事,孤舟任斜横。中流自偃仰,适与风相迎。举杯属浩渺,乐此两无情。归来两溪间,云水夜自明。”在云水浩渺的空明夜色中,孤舟偃仰中流,任意飘荡,无心之间适与清风相迎的意趣,令诗人由衷地感受到在大自然中得大自在的快乐,仿佛进入了“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的境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二也是写一种自在之趣:“放

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逐人而行的鱼鳖,到处盛开的荷花,既是无主的景物,便是大自然的赐予。人枕船而卧,船随水起伏,山亦随之俯仰;船随风飘转,月影又随之徘徊,人与船都处于极其自在的状态中。这种适意自在的理趣却借山能听令、船解逐月的拟人化动态写出,便格外风趣有味。苏轼力求超然物外,但又能正视人生。因此他诗中的理趣,往往发自泠然独往之趣,而归结到社会人事之理。如《涵虚亭》:“水轩花榭两争妍,秋月春风各自偏。唯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巧咏“涵虚”之名,暗用“空故纳万境”(《送参寥师》)的玄理,写出虚心澄怀方得天全,有意争妍止得其偏的理趣。又如《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如婴儿声,殊不闻雷震也》:“已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唐道人所言本是一种自然现象,愈近雷区,响声反不如远处听来惊人。苏轼却将它归因于道人置身世外之故,由此引申出无虑无欲不求浮名者,虽雷电亦不能加威的人生哲理。苏轼在大自然中领悟的理趣,在生活中又往往转化为忘却俗累、适意自足的人生哲学。如《独觉》诗:“红波翻屋春风起,先生默坐春风里。浮空眼缬散云霞,无数心花发桃李。悠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浮空”二句虽用《华严经》和道家元气论的语词,

但写的是炉边取暖时,在默然独坐、似睡非睡的状态中,因心空而产生的艺术幻象。由于达到了浑然忘求之境,也就忘却了风雨和晴的差别。而忘记自然界的晴雨,正寄托了忘却人生起落浮沉和仕途中阴晴变化的理趣。对照诗题,又省出对人生之理独有所悟的含义。又如他的《安国寺浴》写由洗澡得到的启示:“心困万缘空,身安一床足。岂惟忘净秽,兼以洗荣辱。默归毋多谈,此理观要熟。”也是由浴后小憩的一时快意,生发出心静便万缘皆空,随遇而安,一床之地即足的感触,以及争秽荣辱一洗而空的道理。综观苏轼以上作品,不难看出,基中蕴含的理趣集中体现了苏轼对于人生和自然的认识,即本着顺应自然的原则,将生死寿夭、荣辱得失一概置之度外,坦然面对人生,在大自然中享受逍遥自在的快适,在生活中寻求身安自足的乐趣。这就是苏轼诗文中理趣的主要内涵。二苏轼诗文中的理趣的主要内涵实际上包含着一个终极性的问题,即面对宇宙无限、人生有尽的现实,如何对待永恒与一时这对矛盾?苏轼的《赤壁赋》便是对这一问题的正面回答。在这篇赋中,客人想到像曹操这样的一世英雄,也终究不免随历史消逝,而求仙长生又不过是徒然的幻想,不由得悲从中来。苏子便用水和月作比喻:水在流逝,月有盈虚,是变化的;但水仍在此,月也没有增损,又是不变的。从变的角度看,天地没有一刻停滞,从不变的角度看,物我都是无尽的。这是从宇

宙永恒的方面来说,指出所谓水和月的永恒其实也是由无数的“一时”组成的,也是不断变化的。外物如此,从这个道理来看人,也同样如此,所以物与我都是永恒的。不必为逝去的一切悲哀,还是“以时自娱为上策”,尽情享受眼前美好的景色:“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能在清风明月中适意为乐,也就使“人生须臾”的烦恼得到了消解。《赤壁赋》体现了作者乐观开朗、珍惜现时的精神,这是苏轼独有的魅力。但因为其中的哲理包含在水和月的比喻之中,尚有言而未尽之处。特别是“物与我皆无尽也”一句,历来解释者都不能说透。我认为只有理解了东晋以来山水文学的基本旨趣,才能对此文的理趣作出透彻的诠释。从汉代以来,关于宇宙悠久、人生短促的感叹,就成为诗文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尽管“思欲登仙,以济不朽”(嵇康《四言诗赠兄秀才入军诗》其七)幻想世世代代生灭不已,但头脑清醒的人们仍须面对人寿不永的现实,汉人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是:“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西门行》)以及时行乐来消除人生短暂的苦闷。这种荡志逸游的消极观念至建安时期被彻底否定。徐干说:“故司空颖川荀爽言之,以为古人有言,死而不朽,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其身殁矣,其道犹存,故谓之不朽。”(《中论·夭寿》)这种三不朽的思想遂成

为建安以后诗歌中最积极的精神追求。但由于声名常在身后,而忧患总在生前,对精神永恒价值的肯定,虽然缓解了人寿不永的悲哀,却不能给眼前的生活带来实际的快乐。因而也没有完全解决永恒与一时的矛盾。尤其是对于大多数并无三不朽精神追求的士大夫来说,需要一种更切实地解除人生眼前烦恼的哲学。东晋玄言诗人们便求助于老庄,将人生放到宇宙生成、万物变化的规律中去考察,以调和永恒与一时的矛盾。寻求人生的至足至乐,逐成为玄言诗探讨玄理的一个新的命题。玄言诗人提出这一命题,基于庄子哲学而又有所发展。看到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给人类带来的忧虑烦恼,以及社会上虚伪贪婪、勾心斗角的丑恶现象,庄子认为一切都起因于有所企求,因而提出了顺应自然、无所期待、逍遥自得、游于物外的理想。他所说的齐得失、一是非、各安其性、处于材与不材之间等问题,虽然根本目的都在全生养生,但并未解决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寻求人生乐趣的问题。《庄子·至乐篇》否定了“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等天下人“所乐者”,认为“吾以无为诚乐,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也就是说,至乐等于无乐,这种抽象的观念并不能满足人们实际生活的需要。所以从汉到魏晋的诗赋,凡是咏叹老庄哲理,主要取其遗荣逍遥、避祸养生的一面,而极少涉及人生至乐的问题。直到西晋末年郭璞的诗歌中,仍高唱着“啸傲遗世罗,纵情在独往”(《游

仙诗》其八),至于解决人生苦短的办法,只有“采药游名山将以救年颓”(《游仙诗》其九),企求服药长生而已。郭璞的这些观念,可以代表西晋末年至东晋中叶玄言诗人对于道家哲学的一般理解。东晋永和年间,在兰亭盛会前后,玄言诗中开始出现了新的观念。这就是将观赏山水视为体会自然之道的一个重要方式,在良辰美景中逍遥自在以领悟人生取乐一时与追求永恒的关系。这一新的观念集中表现在王羲之的《兰亭诗》里:“悠悠大象运,轮转无停际。陶化非吾因,去来非吾制。宗统竟安在,即顺理自泰。有心未能悟,适足缠利害。未若任所遇,逍遥良辰会。”(其二)“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无崖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其三)“猗与二三子,莫非齐所托。造真探玄根,涉世若过客。前识非所期,虚室是我宅。远想千载外,何必谢曩昔。相与无相与,形骸自脱落。”(其四)诗意是说悠悠宇宙之间,万物的变化如轮转不停。既不取决于个人的原因,也非自己所能控制。掌握造化的统领并不存在,只有顺从其自然之理,才能得到安泰。倘若不悟此理,便会在“适”与“足”的问题上纠缠于世俗的利害。所以还不如任其所遇,在良辰美景中逍遥自在。春天万物生长,正可畅心娱情。仰望碧天,俯游水滨,寥廓的宇宙之间,凡寓目之景都显示着自然之理。造化之功至大至广,均匀地赋予万物。群籁虽参

差不同,却无处不适于我,处处都给人以新鲜的美感。人们都将生死托于自然,细探玄理的根本,人之涉世真若过客般短暂。人们既不可能了解前世,还是虚心守静为好,遥想千载之外时空的悠远,何必在意往昔的消逝。人之相与或不相与,都应放浪于形骸之外。在透彻地说明了人生虽然短暂,但也体现了“大象”运转的规律,应当顺其自然,不必为此劳心焦虑之后,王羲之又进一步提出:“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虽无啸与歌,咏言有余馨。取乐在一朝,寄之齐千龄(《兰亭诗》其五)。既然人与万物一样均受造化之功,那么在山水间体道,取乐虽在一朝,却也可与千载等量齐观了。换言之,宇宙和大自然虽是永恒的,但短暂的人生也是这永恒之中的一个分子,如果在一时的逍遥适意中,体会心灵与自然冥合无间的快乐,那么“一时”就与“永恒”合而为一了。同样的意思,在谢安的诗里也有所表露。《兰亭诗》其二说:“相与欣佳节,率尔同蹇裳。薄云罗阳景,微风翼轻航。醇醪陶丹府,兀若游羲唐。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在欣然相乐于佳节美酒之时,体会到万物均归于永恒之理,哪里还会觉察人之寿夭呢?其他作者的《兰亭诗》虽不如王羲之说理那么透彻,但也有不少篇章围绕着游览之“欣”、“乐”可使人寄心永恒的主题。如王凝之:“庄浪濠津,巢步颖湄。冥心真寄,千载同归。”虞说:“神散宇宙内,形浪濠梁津。寄畅须臾欢,尚想味古人。”谢绎:“纵觞任所适,

回波萦游鳞。千载同一朝,沐浴陶清尘。”等等,主旨与王、谢《兰亭诗》大抵相同。这批《兰亭诗》本于庄子任性逍遥、齐物混一的宗旨,将前代诗人借老庄哲学遗荣全生、渫虑释累的主题转移到正视人生、适意为乐的主题上,提出在山水游乐中可领悟一时与永恒等同的道理,在玄言诗的发展中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由王羲之等人的《兰亭诗》还可以看出:他们所说的“取乐”、“寄畅”是以“适足”的观念为前提的。而“适足”的观念不但不见于《兰亭诗》以前所有的诗赋,而且在《庄子》的内篇、外篇及杂篇中都找不到。可以说是东晋永和中玄言诗的新创。那么这一观念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我在《东晋玄学自然观向山水审美观的转化》②一文中,曾论及东晋永和年间,在会稽形成了一个以支遁为核心,以王羲之、谢安、孙绰、许询等人为骨干的名士群体。支遁注释《逍遥游》,首先提出“适”与“足”的理论,王羲之及戴逵、慧远等受其启发,继续发挥,遂促使玄言诗产生了观赏山水的审美观念。中国山水诗在大自然中追求逍遥自在、任情适意、快然自足的基本旨趣,也由此确立。由于该文侧重在论证“自然”这一观念由玄学范畴向审美范畴转化的过程,对于支遁提出“适足”新理的解释尚有未尽之处,本文有必要再作详细论列。西晋至东晋中叶,向秀、郭象所注《庄子》颇为流行。东晋时,一些颇有玄学修养的名僧将佛理融入玄理,对老庄思想有所发展。支

遁注《逍遥游》,“卓然标新理于二家(向、郭)之表”,使士大夫倾倒一时,便是当时的一件大事。支遁新注今已不存,只能据他留下的《逍遥论》推测。刘孝标注《世说新语·文学》,将向、郭和支遁两段注并列:向子期、郭子玄《逍遥义》曰:“夫大鹏之上九万,尺鷃之起榆枋,小大虽差,各任其性。苟当其分,逍遥一也。然物之芸芸,同资有待,得其所待,然后逍遥耳。唯圣人与物冥而循大变,为能无待而常通,岂独自通而已。又从有待者不失其所待,不失,则同于大通矣。”支氏《逍遥论》曰:“夫逍遥者,明至人之心也。庄生建言人道,而寄指鹏、鷃。鹏以营生之路旷,故失适于体外;鷃以在近而笑远,有矜伐以心内。至人乘天正而高兴,游无穷于放浪;物物而不物于物,则遥然不我得,玄感不为,不疾而速,则逍然靡不适。此所以为逍遥也。若夫有欲当其所足;足于所足,快然有似天真。犹饥者一饱,渴者一盈,岂忘烝尝于糗粮,绝觞爵于醪醴哉?苟非至足,岂所以逍遥乎?”此向、郭之《注》所未尽。比较这两段注文,可以看出两点差别。首先是对“无待于物”的看法有异;其次是支遁所说“足于所足”的观念虽以老子所说“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四十六章)为本,但不见于《庄子》一书,亦为向、郭之注所不及。庄子认为最高的自然是“无待于物”,即不依赖一切外物的存在,以求得绝对的自由。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逍遥游》里。郭象注指出圣

人与“物之芸芸”的根本差异在于芸芸众物“同资有待”,而圣人则“为能无待而常通”,这是合乎庄子本意的。但他又补充一点说:“从有待者不失其所待,不失则同于大通矣。”则是从现实需要出发作出的解释。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士大夫们根本做不到无待于物。郭象认为有待者不失所待可以与无待者一样达到“大通”的境界,其逻辑是比较勉强的。所以他在这段注文后面又紧接着说:“故有待无待,吾所不能齐也;……夫无待犹不足以殊有待,况有待者之巨细乎!”(《庄子集释》卷一)既不能将有待与无待齐观,又不能将无待与有待区别开来。郭象在这里造成逻辑混乱的根源乃在于他不能彻底违背庄子的原意,否定“无待于物”。支遁则从《庄子》的其他篇章中拈出“物物而不物于物”(《山木》第二十)这个观念,来解释逍遥的境界。《庄子·在宥第十一》说:“夫有土者,有大物也。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岂独治天下百姓而已哉!”郭象认为这里是以国土为例,说明有大物的人,不能把物当物来用,只有用物而又不用物的人,才能真正用物。可见善于用物的人不为物所用。但“物物”之意,不仅指“用物”。《庄子集释》卷四引“家世父曰”解释这段文字说:“有物在焉,而见以为物而物之。终身不离乎物。所见之物愈大,而身愈小。不见有物而物皆效命焉。夫见不见有物,又奚以物之大小为哉!”认为庄子之意是把以物为物与

不以物为物等而视之,是有道理的。《庄子·知北游第二十二》就说:“物物者与物无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谓盈虚衰杀,彼为盈虚非盈虚,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可见“物物”就是指善于以物为物。这里第二个“物”字泛指一切事物,包括盈虚本末这类观念形态的东西。而第一个“物”字则当动词用。总之,《庄子》已经用他的相对论在“物物”与“不物于物”之间划了等号。支遁则运用佛教即色义中更为彻底的相对主义,将这一观念移入《逍遥游》中关于圣人无待于物的解释。“物物”即善于凭借于物,有待于物;“不物于物”即心不役于物。所以他一开头就点明所谓逍遥,主要是“明圣人之心”,也就是心理上达到的一种“适”的境界。联系下文“足于所足”的论述来看,可以看出他强调的重点已在“物物”。他认为只有保证物的至足,而且在心理上满足了已经满足的物,就自能快然天真。如果不是“至足”,就不可能逍遥。这种“快然有似天真”的境界就是“适”。所以他说大鹏因为失其营生之路,即失其所待,才失去了“适”。这就跨过了郭象所未能逾越的逻辑障碍,使有待于物和无待于物完全等同起来,且在庄子著作中有据可循。而“适”与“足”相联系的新观念也正是在明确承认有待于物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兰亭诗人将人生一朝之乐与千载相并,正有赖于“适”、“足”之理的启示。

因为“至足”便能“快然”,而“足于所足”就能处处不失其“适”,这就求得了人生的至乐。正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叙》中所说:“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只有随遇而安,才能欣于所遇。一时的欣然得意,使人快然自足,便忘却了人生易老的悲哀。回顾了从汉魏到东晋诗文中关于“一朝”与永恒的观念发展的过程,再来看《赤壁赋》,便很容易理解其中言而未尽的哲理了。客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伤感,正是自汉以来诗文中持久地咏叹着的人生短暂、宇宙无尽的主题。“挟飞仙以遨游”以及建立曹操式的功业,也正是汉魏以来文人所不断探索的使人生不朽的两种主要方式。客人对此均表示怀疑或否定,那么这种伤感便只有用玄理来消解了。因此苏子所说“物与我皆无尽也”包括两层含义:一,人本是宇宙间的一粒微尘:“大哉天地间,此生得浮游”。(《雪后至临平》)同样体现了悠悠大象轮转不停的规律。如他在《与程秀才二首》其二中所说:“尚有此身,付与造物。听其运转,流行坎止,无不可者。”所以与水和月一样,有变和不变的两方面,变即短暂,不变即永恒,所以“我”也可与物一样归于无尽。二,在清风明月中适意为乐,“造化之无尽藏”使人的心灵在一时的快然自足中与大自然冥合无间,也就进入了

犹如“冯虚御风”、“羽化登仙”的永恒的境界。由此可见,《赤壁赋》实际上是以优美的散文诗的形式,对东晋以来山水文学的基本旨趣作了全面的总结。所以苏轼诗文中的理趣,具有相当深远的历史渊源和玄学依据。三

东晋玄言诗中确立的任情适意、逍遥自在、快然自足的基本旨趣,是与澄怀观道、静照忘求的山水审美观照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因而这种旨趣自晋宋以来,主要被以陶、谢、孟、韦、柳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所继承。③苏轼并不属于这一诗派,但他对这种旨趣的理解极其深透。因而不但能在一些作品里表现其中的理趣,而且在理论上十分推重陶、王、韦、柳的诗境。苏轼曾屡屡在诗文中表示他对魏晋风流的向往:“风流魏晋间,谈笑羲皇上。”(《与梁先、舒焕泛舟》)“扁舟又截平湖去,欲访孤山支道林。”(《九日寻臻阇黎》)《和陶停云四首》其四说:“对弈未终,摧然斧柯。再游兰亭,默数永和。梦幻去来,谁少谁多。弹指太息,浮云几何。”仙界对弈未终,人间斧柯已烂。人生如梦幻、浮云般短促,只能以默念永和年间的兰亭之游来宽释悲哀。可见苏轼对人生和宇宙的通达认识确与兰亭诗人有一脉相承的关系。支遁、王羲之提出心不役于物、适意至足为乐,苏轼认为这种观念正是陶诗的根本。《题渊明诗二首》其二说:“靖节以无事自适为得此生,则凡役于物者,非失此生耶?”所以他在许多和陶诗中,反复强调“适”的观念:“禽鱼岂知道,我

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一)他认为自己不如陶渊明,主要还是达不到“适”的境界:“我不如陶生,世事缠绵之。云何得一适,亦有如生时。”(《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一)实际上苏轼还是时时都在追求这“一适”的:“我行无南北,适意乃所祈。”(《发洪泽中途遇大风复还》)他还劝诫友人:“能得吾性不失其在己,则何往而不适哉!”(《江子静字序》)而“适”是与“足”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超然台记》说:“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只有知足,才会懂得“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铺糟啜漓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即无论眼前所遇为何物,均能适足自安。结尾又说:“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心游于物外,则无往而不适,无往而不乐,这正是晋人的玄趣。苏轼甚至进一步把“足”字强调到道德的高度:“盖君子小人之分,生于足与不足之间。若是足以已矣,而必为之节文。”(《杨荐字说》)正是这“适足”的观念,支撑着苏轼以超然自得的态度度过了历尽磨难的一生。苏轼不但深知“适足”之理,而且对于静照忘求的审美方式的理解也很透彻。《和陶归去来兮辞》说:“廓圆镜以外照,纳万象而中观。”《送参寥师》说:“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这正是对支遁所说“寥亮心神莹,含虚映自然”

(《咏怀诗》其一)王羲之所说“静照在忘求”(《答许询诗》)的发挥。东晋人“静照”自然的方式到王维时又融入了南宗的自悟性空之说。所以苏轼将静与空并提。他还通过题画写出了自己对空心静照的审美方式的体会。《书王定国所藏王晋卿画着色山二首》其一说:“烦君纸上影,照我胸中山。山中亦何有,木老土石顽。正赖天日光,涧谷纷斓斑。我心空无物,斯文何足关。君看古井水,万象自往还。”诗中说纸上的山水乃观者胸中山水的投影。又揶揄自己已经衰朽,犹如老木顽石,借日光才显出斑斓色彩。最后说自己心中空无一物,如古井之水,能照见万象。这就既称赞了王晋卿所画著色山能与自己心境暗合的妙处,又写出了自己在画山前犹如面对自然、万象在心镜中往还的“忘求”之趣。若非深谙静照之理,便不可能在这样曲折的正说反说中写出观画的理趣。由于苏轼深切理解“适足”之乐和“静照”之理,加上他本来性喜山水,内心有寻求超脱的一面,所以对山水田园诗派的泠然独往之境和自在之趣十分爱好:“誓逃颜跖网,行赴松乔约。莫嫌风有待,漫欲戏寥廓。泠然心境空,仿佛来笙鹤。”(《十月十四日以病在告独酌》)“愿君营此乐,官事何时竟。思吴信偶然,出处付前定。飘然不系舟,乘此无尽兴。”(《次韵赵景贶春思,且怀吴越山水》)后一首诗作于颍州西湖,并非失意之时。可见他的“独往”之兴并非只是在遭受磨难时才有。无论是在翰林还是任外郡,在山

水间乘兴游览,领略不系舟的飘然自在之乐,还是最合乎他本性的。这正是他推重陶、王、韦、柳的重要原因。《寄邓道士》诗在序文中录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诗,并说:“幽人不可见,清啸闻月夕。聊戏庵中人,空飞本无迹。”这虽是与邓道士开玩笑,但也可见出他对韦诗是从泠然独往、虚空无迹的角度来欣赏的。所以他常以陶、王、韦自比:“前身陶彭泽,后身韦苏州。欲觅王右丞,还向五字求。”(《次韵黄鲁直书伯时画摩诘》)“老手王摩诘,穷交孟浩然。论诗曾伴直,话旧已忘年。”(《至真州再和二首》)后诗以王维自喻,以孟浩然喻王胜之。《与程全父十二首》其十一也说:“又书藉举无有,唯陶渊明一集,柳子厚诗文数册,常置左右,目为二友。”均可见其推重之意。可以说,陶王韦柳一派在中国诗史上的崇高地位,是以苏轼的理论奠基的。但苏轼虽然推重陶王韦柳,也能表现他们的理趣,自己的诗作却不入其一派,即使是和陶诗,意趣亦同中有异。就永恒与一时的这对矛盾来说,从东晋玄言诗人到陶王诗派,主要是在追求心灵与自然的冥合中获得永恒,所以他们的适足之乐须在山水田园中寻找。而苏轼则偏重于得“一适”,并不着意追求与千载相齐的境界。对他来说:“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超然台记》),甚至包括洗澡睡觉这类小事。所以他的适足之乐也不限于山水,而是扩充到世间生活的一切方面。苏轼更看重一时之“适”的原因,可

以从他和陶渊明对永恒的不同看法中找到。陶渊明《神释》感叹人之“神”只能与人“生而相依附”,没有独立存在的永恒性,因此“甚念伤吾生”。而苏轼则认为“神”是天地间的一种气,它无处不在,日月山川和人都是这种“神”的外在形式。《问渊明》说:“子知神非形,何复异人天。岂惟三才中,所在靡不然。我引而高之,则为日星悬;我散而卑之,宁非山与川。三皇虽云没,至今在我前。……委运忧伤生,忧去生亦还。纵浪大化中,正为化所缠。应尽便须尽,宁复事此言。”这段诗的意思,可与《韩文公庙碑》相印证:“孟子日: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神。此理之常,无足怪者。”既然人只是气所凝,而这种气又永存于天地之间,不待人之生死而存亡,当然与山川日月同属永恒。这就是《赤壁赋》中所说“物与我皆无尽也”这句话更深一层的潜台词。由此出发,苏轼认为陶渊明的乘化委运之说也是不彻底的。太多考虑化迁的规律,实际上仍未摆脱人生应尽的烦恼。如果知道天人无异、物我无尽,那么连“应尽便须尽”这句话都是多余的。所以苏轼认为更重要的是“及时自娱”。从“气”的角度确立人生可以永恒的信念,取自孟子。这也是苏轼的人生面以儒道相济的一种表现。正因如此,苏轼既超然物外,又始终

不放弃爱物之心。在《和陶读山海经并引》诗中,他在自己和陶渊明之间加了一个葛洪:“愧此稚川翁,千载与我俱。画我与渊明,可作三士图。”(其一)因葛洪是以出世为迹而以入世为心的。可见苏轼虽然毕生都在表白归隐之志,但归根结底是入世的。儒家执着于现实的一面,使他在充分吸取东晋以来玄言诗和山水田园诗“适足”之理的同时,更偏重于对人生“一时”的珍惜。这种人生的至乐,充溢在他丰富多采而又艰难备尝的生活之中,随时与理相触发。所以苏轼虽然推重陶王韦柳,却很少重复他们空静的意境,而是以富有理趣的诗文佳作再现并发展了这一诗派的旨趣。注释:①见《苏轼诗集》卷三,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②见《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庄子》提到过“适”,但没有“适足”的观念。③参见拙作《论山水田园诗派的艺术特征》,《国学研究》第1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部分重点知识点

隋朝: 薛道衡:被认为是隋代艺术成就最高的诗人。作品《昔昔盐》 卢思道:代表作《从军行》 杨素:代表作《出塞》 初唐诗坛: 贞观后期上官仪形成上官体。 王绩散文作品《野望》成为唐代最早的合律诗。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主张拜托齐梁诗风。 歌行体:李白杜甫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盛唐诗坛: 山水田园诗人: 孟浩然:唐代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宿建德江》 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山居秋暝》《鸟鸣涧》田园诗《渭川田家》 王维孟浩然并称为“王孟” 边塞诗人: 高适:成就最高《燕歌行》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王昌龄:“七绝圣手”《出塞》十分著名,誉为“唐人绝句压卷之作” 李颀:《古从军行》,盛唐诗坛上把难以名状音乐描绘生动具体第一人。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登鸛雀楼》 崔颢:唐人七律第一,《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 王翰:《凉州词》二首,葡萄美酒夜光杯。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行路难》 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登高》“沉郁顿挫” 中唐诗坛: 元洁:强调诗文的“美政”,主张是白居易现实主义诗歌理论的先声,被认为是新乐府运动的先驱。 顾况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自诩为“五言长城” 韦一物:《滁州西涧》 大历十才子:卢纶成就最高。代表风格是羁旅、赠别和山水景物诗。 李益:中唐边塞诗代表,代表作《塞下曲》 白居易、元稹:新乐府运动 白居易:《秦中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新乐府五十首,《秦中吟》十首,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讽喻诗:《卖炭翁》

元稹:《连昌宫词》,最具特色的是艳情诗和悼亡诗。《离思五首》其四 中“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张籍:《野老歌》《山头鹿》 王建:既有新题乐府又有古题乐府。 李绅:与传统古题乐府区别开来是第一人。《悯农》三首。 韩愈和孟郊被称为韩孟诗派。 孟郊:《游子吟》,奇险艰涩,精思苦吟。 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奇绝险怪。 贾岛:苦吟诗人,郊寒岛瘦。《寻隐者不遇》《剑客》 姚合:与贾岛并称“姚贾” 李贺:浪漫主义诗人,《金铜仙人辞汉歌》 刘禹锡:《竹枝词》,咏史怀古之作最为人称道。《西塞山怀古》。 柳宗元:空旷孤寂的意境,《江雪》 晚唐诗坛: 杜牧:《泊秦淮》《赤壁》,风格特征“俊,爽”,长于七绝。 李商隐:晚唐最出色的诗人。《马嵬》。朦胧形态表现复杂变换内心情绪是他对中国诗歌一大贡献。 温庭筠与李商隐并称为“温李” 宋朝: 晏殊:《珠玉词》,“富贵词人” 《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欧阳修:《集古录》 《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范仲淹: 《范文正公集》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苏幕遮》: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张先: 《张子野词》 柳永; 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大量创作慢词的大家。对婉约词影响直接,宋词分为雅俗

苏轼古诗文-诗歌鉴赏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董传①留别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②,强随举子踏槐花③。 嚢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④。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⑤新湿字如鸦⑥。 【注】①董传:字至和,洛阳(今属河南)人。曾在凤翔与苏轼交游,即将赴汴京春试。②瓠叶:化用《诗经?小雅》“幡幡瓠叶,采之亨之”(“亨”同“烹”)的典故,言其宴席上菜肴粗陋、简约。 ③踏槐花:唐代有“槐花黄,举子忙”俗语,槐花落时正是举子应试的时间,后因称参加科举考试为“踏槐花”。④择婿车:唐代进士放榜,例于曲江亭设宴。其日,公卿家倾城纵观,高车宝马,于此选取佳婿。⑤诏黄:即诏书,诏书用黄纸书写,故称。⑥字如鸦:诏书写的黑字。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本应写作“生涯裹粗缯大布”,词人颠倒词序增强了画面感,而且表示这种清贫是董传的生活常态。 B. 颔联连用两个典故,说明董传志向远大,不甘心过这粗茶淡饭的贫苦日子,决心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 C. 颈联中“寻春马”“择婿车”两个典故,暗含苏轼对董传的讽劝,希望他不要被京城的浮华迷乱了心智。 D. 诗歌刻画了董传形象,他虽衣衫朴素,但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平凡的衣着掩不住乐观向上的精神风骨。 15. 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六幺令·天中节①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②,泪竭陵阳③处。汩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注]①天中节即端午节。②新亭对泣,语出《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③陵阳,屈原第二次被流放,最后到了陵阳。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上片通过描写“虎符缠臂”“门插艾蒲”“放飞纸鸢”“饮酒食粽”“龙舟竞菠”“诵赋祭吊”几个场面写出端午节的盛况。 B. 词中运用“新亭对泣”的典故准确贴切,是因为屈原当时流放在外、痛心国难的心情与晋时渡江避难的中原人士非常相似。 C. 本词咏今叹古,“借古而启今”。上片极力描摹端午诸种盛况,下片感怀屈原人生经历。本词的写作重点在上片。 D. 词中有景,景中寓境。上片一幅幅生动的民俗风景画扑面而来,景境如画;下片一幕幕沧桑的历史再现眼前,一唱三叹。 15. 一般认为,词中的“异客”是指屈原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郭纶① 苏轼 河西猛士无人识,日暮津亭阅过船。路人但觉骢马瘦,不知铁槊大如椽。 因言西方久不战,截发愿作万骑先。我当凭轼与寓目②,看君飞矢集蛮毡。 【注】①这是苏轼23岁时的作品。郭纶本为河西弓箭手,屡有战功。仁宗康定元年九月,西贼寇三川寨,郭纶固守,定川堡得不陷。②寓目:过目,观看。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中提到郭纶本是河西勇士,如今却无人认识;这位昔日猛将只是在傍晚时分,闲坐渡口,看经过船只来打发时间。

论李白诗中月的意象

论李白诗中月的意象 摘要:李白喜欢借月抒怀,表现他飘逸不群的个性和开阔的胸怀,表现他渴望自由的思想;借月对理想境界的创造表现了诗人哲学的思考。诗人描写明月,总是结合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体现出诗人人道主义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李白诗歌月意象 李白一生爱月,月亮好像是他生命中的组合。他是我国古代写月写得最多的诗人。据我国前辈学者对李白诗的统计,他一生创作的与月有关的诗多达320余首,而提到月的诗句不下400处,明月意象共出现76次,居于天、地、日、月、云、雪六种运用最多的天象类意象之首。前代画家爱画李白捉月图、李白泛月图;《唐言》甚至以“水中捉月”为李白生命的归宿点:“李白着宫锦袍,游彩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这与其说是以讹传讹,不如说是它反映了李白与月的一种不同寻常的关系。 翻开全唐诗,几乎处处都闪烁着月亮的清辉。李白的吟月诗歌在我国众多的古代诗人当中,表现得最为复杂,最为全面,也最完美,其诗从忆乡、思念亲人、同情好友、解愁、赞美歌颂、浪漫主义等几方面来借月抒怀,这些诗篇伴随着诗人坎坷悲壮的一生,诉说着诗人绵绵不尽的悲情。本文将从李白的诗歌中摘取几首写月的诗分析其意象特征,并从中揭示李白的思想变化与月的关系。 (一)李白个性飘逸不群,他喜欢借月抒怀,表现他狂放的性格;追求个性自由。 自先秦至唐,月都被人们尊奉为神。而在李白的诗中,月亮的神性减少了,更具有了人的特征,它是诗人的知心朋友:“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白,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其一);还是诗人的旅伴:“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梦游天姥吟留别》);还是他的信使:“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他的笔下,月色可以乘:“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秋浦歌·其十二》);可以留:“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送杨山人归蒿山》);或以赊:“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刑部侍郎日华及中书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总之,天上事与人间事相通,月亮也具有了人的生命和感情,可以与人进行情感的交流。 李白诗中的月亮与民间所崇拜的月神并不合拍,且李白又与月亮结下了如此不解之缘,这似乎矛盾。然我们仔细考察李白的个性气质与生平遭际即可解开其中奥秘。李白追求高标远致和超尘脱俗,他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隐居和漫游中度过。他之所以好游,就是为了标举自己的高致,而隐居,是由于他想超越世俗现实。李白青少年时期即遍游名山,三年长安供奉生活之后,隐居蜀中,出蜀后再度漫游。这种生活经历养成了他傲岸不屈、卓然特立的伟岸气质和瓮盎乾坤、秕糠万物的豪迈气概。由于诗人处处与现实不合,为了任情放诞、随性适意,他把目光投向了仙界,通过仙化的途径来塑造自我形象。他在《答湖州迦叶司马

中国古代文学史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饭粒小童鞋的心血呦~ 一、总绪论问题 中国文学演进的特点:1.首先,文学发展的不平衡。一、文体发展的不平衡。二、朝代的不平衡。 三、地域的不平衡。2.其次,一些因素的互动作用对文学演进的影响。雅俗、文体之间的渗透、复 古与革新、文道的离合。 二、中国文学史分期 上古期:先秦、两汉中古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中叶近古期:嘉靖初期至五四运动爆发 三、上古神话 1、神话概念:“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注:人民的 幻想:神话思维。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后来的文学家有意识使用的塑造文学形象的方法:夸张、变形、拟人等。神话对于原始先民的意义是生存性的。) 2、神话分类: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英雄神话、发明创造神话(注:会举例 说明) 3、中国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深重的忧患意识、厚生爱民意识、先民的反抗精神 4、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以已观物,以已感物、具体、形象、伴随强烈的情感体验、隐喻性、象征 性 四、《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词。 2、整理方式:献诗、采诗、删诗 3、《诗经》六艺: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释义:

风:“风”为音乐曲调。“国”为地区、地域。“国风”即地方音乐曲调。诗经有十五国风105篇。 雅: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大雅31篇,是西周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初年,小部分作于西周末期。大雅多为上层贵族之作。小雅74篇,西周晚期作品居多,也有东周作品。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还有地位卑微者。 颂:宗庙祭祀之乐。有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4、《诗经》内容:祭祖颂歌、农事诗、宴飨诗、怨刺诗、战争诗(武功诗、徭役诗、厌战诗)、婚姻爱 情诗 5、《诗经》艺术特点: (1)赋比兴(注:赋——铺陈直叙比——比方兴——触物兴词) (2)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 (3)重章叠韵:一唱三叹,旋律回环往复,抒情程度的加深和事件进度的加强。 (4)叠字·双声·叠韵:拟声、状物,富有表现力;增强诗歌的音乐美感。 (5)押韵方式:通常韵脚在句尾,隔句押韵,押偶句韵。 (6)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段。 6、《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立足现实,抒情言志:《诗经》开辟了我们诗歌的抒情传统。 (2)“风雅”精神:风,国风,雅,大小雅。“风雅”精神,简单说,就是文学关注现实、反映现实的精神。是后世优秀文学家的共同追求。 (3)比兴传统:《诗经》开创的中国古典诗歌的比兴传统,指诗歌形象思维的特点和有所寄托的艺术表现形式。 五、《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中国古代文学史 宋初文学

第一章宋初文学 一、宋初古文 王禹偁:宋初在古文创作上成就较高的作家,文集《小畜集》。 二、复古思潮 1.柳开:宋初在文学理论上提出复古主张。柳开把道统与文统合为一谈,把文看做是明道的工具,反对文体华丽,但过于强调道的重要性而忽视文采。他所说的“道”仅仅是指“圣贤之道”,容易使文学沦为道统的附庸。 2.穆修:提倡韩、柳的古文。 3.姚铉:编选《唐文粹》,文章摒弃骈体,专录古文。 三、白体 1.宋末的方回把宋初诗风归为三体:“宋铲五代旧习,诗有白体、(西)昆体、晚唐体”。 2.白体诗人: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人。他们的诗歌主要是为应酬而作的酬唱唱和之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白体诗风格浅切清雅,浅俗平易,酬唱之风。 3.王禹偁:早期写过闲适的诗酒酬唱作品,后期转向学习白居易的讽喻诗,以诗歌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社会弊端。写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从白居易进一步,以杜甫为典范。王禹偁的诗平易流畅、简雅古谈,表现出对平淡美的追求。他的长篇诗歌叙事简直,议论畅达,已开宋诗散文化、议论

化的风气。 四、晚唐体 1.晚唐体诗人: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代表作家为九僧和林逋等隐逸之士。 2.九僧:希昼、保暹、文兆、行肇、简长、惟凤、宇昭、怀古、惠崇。继承了贾岛、姚合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重视五律,尤喜在五律中间二联表现其镂句鉥字的苦心孤诣。但全篇的意境往往不够完整,内容单调贫乏。 3.隐逸之士:潘阆、魏野、林逋等。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而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也比“九僧”诗稍微丰富一些。 4.林逋:诗的主要内容是吟咏湖山胜景和抒写隐居不仕、孤芳自赏的心情。 5.寇准:晚唐体盟主。官至宰相,后遭谗贬。 五、西昆体 1.西昆体: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是宋初诗坛上最重要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杨亿、刘筠、钱惟演。其酬唱作品题材范围比较狭隘,主要有三类题材:①怀古咏史②咏物③描写流连光景的生活内容。西昆体诗与时代、社会没有密切关系,思想内容比较贫乏,很少抒写诗人的真实情感,缺乏生活气息。 2.艺术特征:西昆体诗人推崇唐代诗人李商隐,兼重唐彦谦。其诗师法李商隐诗

苏轼诗词全集

苏轼诗词全集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苏轼」诗词全集(3459首) 新窗口打开 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 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 3、《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 5、《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 6、《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 7、《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小溪鸥...

8、《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 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美人微... 9、《江城子·腻红匀脸衬檀唇》 腻红匀脸衬檀唇。晚妆新。暗伤春。手拈花枝,谁会两眉颦。连理带头双□□,留待与、个中人。淡烟笼月绣帘阴... 10、《浣溪沙》 风卷珠帘自上钩。萧萧乱叶报新秋。独携纤手上高楼。缺月向人舒窈窕,三星当户照绸缪。香生雾縠见纤柔。 11、《浣溪沙》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2、《浣溪沙》 覆块青青麦未苏。江南云叶暗随车。临皋烟景世间无。雨脚半收檐断线,雪林初下瓦疏珠。归来冰颗乱黏须。 13、《浣溪沙》 醉梦醺醺晓未苏。门前辘辘使君车。扶头一盏怎生无。废圃寒蔬挑翠羽,小槽春酒冻真珠。清香细细嚼梅须。 14、《浣溪沙》 雪里餐毡例姓苏。使君载酒为回车。天寒酒色转头无。荐士已闻飞鹗表,报恩应不用蛇珠。醉中还许揽桓须。 15、《浣溪沙》

论李白诗歌中“月”的意象

摘要:李白是我国开一代诗风的伟大诗人,是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伟大典范。李白诗中的月意象内涵丰富,随着环境和心情的变化而意蕴纷呈。月意象是可以倾诉衷肠的知已;是故乡,是亲人,是挥洒不尽的情愁;是诗人高洁人格的化身,是诗人崇高精神的宿营地。月意象之丰富,表现之突出,艺术之高超,都非他人可比,月意象的运用,使李白的诗歌更具有超凡脱俗的艺术特质,其妙处常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即可以说它有寄托,也可以说她只是抒写感慨,想落天外,奇之又奇。增强了李白诗歌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为李白诗歌涂上了一层明丽、神奇的艺术色彩。 关键词:李白;诗歌;月亮;意象;

目录 一、引言----------------------------------------------------------------3 二、李白与月的不解情缘--------------------------------------------------3 (一)意象的内涵-------------------------------------------------------------------3(二)李白的不解情缘-------------------------------------------------------3三、李白诗中的“月”意象-------------------------------------------------------------------------4 (一)、以明月象征美人和恋情-------------------------------------------4(二)、以明月象征国家、帝王--------------------------------------------4 (三)、以明月象征对故乡、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4 (四)、以明月象征自己对人生理想的执著追求----------------------------------------------5 (五)、以明月象征人的高洁品质-----------------------------------------------------------------5 (六)、以明月抒发孤独、凄清、郁愤之意-----------------------------------6 (七)、以明月意象象征哲理的启迪-------------------------------------------------------------6 四、“月”意象在李白诗中的作用---------------------------------------------------------------------7参考文献--------------------------------------------------------------------9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1)先秦(上古)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1) 先秦(上古)文学 1、广义先秦:指秦统一中国以前上溯至远古,包括原始社会(从远古到传说中的尧、舜、 禹时代)、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时代)和封建社会确立的战国时代。 2、狭义先秦:主要指秦统一天下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犹言秦先,谓未焚书之前”(《汉书·河 间献王传》颜师古注)) 3、先秦文学:主要是指春秋战国特别是战国时期的文学 4、“杭育杭育派”:劳动歌声的创作者(“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 重权力之歌也”《淮南子·道应训》) 5、原始诗歌(原始歌谣、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歌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 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6、广义神话:包括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以神魔鬼怪为内容的传说、故事、笔记、小说等。 7、狭义神话:专指产生于原始社会的古代神话,是原始社会出现的另一种集体创作的口头 文学。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包括自然神和神话了的英雄,其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不自觉的神话与有意识的仙话、鬼话、童话有区别) 8、《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悠久诗歌传统的光辉起点和不尽源头。 《诗经》原名《诗》,或称《诗三百》。战国时被儒家奉为“六经”之一,汉时正式成为儒家经典。《诗经》共收录作品305篇。风诗160首,雅诗105首,颂诗40首,笙诗6篇有目无辞。作品主要覆盖中原及江汉流域。 9、风、雅、颂:风乃乐调,国风即地方音乐,160篇;雅即正,王畿之地音乐,大雅31 篇,小雅74篇,共计105篇;颂是庙堂乐歌,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计40篇。 10、四家诗:1)齐诗:作者辕固生,齐国人,今文,亡于三国;2)鲁诗:作者申培,鲁

苏轼诗词中的25首名篇佳作

苏轼诗词中的25首名篇佳作,每一首都有千古名句 韦某一笑是诗词 发布时间:18-01-1612:01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清新豪健,词豪放恣意。 今天来拜读一下苏轼的古诗和宋词。 诗歌 1、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4、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代: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5、 赠刘景文 宋代: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6、 和子由渑池怀旧 宋代: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7、 海棠 宋代: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8、 宋代: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9、 春宵 宋代: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苏轼的宋词 10、 阳关曲·中秋月 宋代: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2、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论李白诗中月的意象论文

论李白诗中月的意象 摘要号称“诗仙”的李白一生创作诗歌近千首,唯独对月情有独钟。其诗中月的意象丰富多彩,意蕴深厚,喻美人,思故乡,表理想,示品质,表现突出,手法奇特,既有对前朝月的意象的继承,也有自己推陈出新的新果,同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李白诗歌月意象 前言 从母梦长庚而生到醉酒捞月而亡,李白的一生与明月结下了不解情缘。在李白近千首诗中涉月诗达四百多首,而有月意象的诗歌也高达三百三十六例。他诗中得月是其人生境遇的真实写照,从少年时渴望报效国家为国出力到青年时的意气风发外出干谒,从中年的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不得志到老年时的四处流走最后醉酒捞月而亡的伤怀,明月见证了其辛酸的一生,而其诗中月所表达的意象也千变万化。 1.李白诗中月的意象的内涵 “意象”是一种以诗词为载体的修辞艺术的基本符号,它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文化情感的郁结,是作者经过审美经验的筛选,融入特定的“情感和意味”,用语言媒介呈现出来的并能够引起读者的心理画面和“文化”回忆的某种物象。李白诗中月的意象被其赋予了特殊意义,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现: 1.1以明月比喻美人和恋情 古代常用“闭月羞花”、“花容月貌”来形容女子的容貌美丽。眉如远黛、目若星辰,鼻小而挺、嘴红而润,顾盼之间,熠熠生辉,此等容貌令花也羞愧,月也躲闪。可见古人常用月来比喻女子的清纯美丽。而李白的诗中月的意象也多有这种象征、比喻意。笔者认为,在他心目中自是认为恋人应比月美,恋情应比月纯。 如“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古风》二十六),用比喻和夸张的笔法写女子的美丽无比。又如“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相逢行》,即以月比人,又以人比月。写歌女用歌扇遮面的娇羞貌恰似时而云翳雾罩,时而半露娇面的云中美月。再如“翠娥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章宋初文学

第一章宋初文学 、宋初古文 王禹偁:宋初在古文创作上成就较高的作家,文集《小畜集》。 二、复古思潮 1.柳开:宋初在文学理论上提出复古主张。柳开把道统与文统合为一谈,把文看做是明道的工具,反对文体华丽,但过于强调道的重要性而忽视文采。他所说的“道”仅仅是指“圣贤之道”,容易使文学沦为道统的附庸。 2.穆修:提倡韩、柳的古文。 3.姚铉:编选《唐文粹》,文章摒弃骈体,专录古文。 三、白体 1.宋末的方回把宋初诗风归为三体:“宋铲五代旧习,诗有白体、(西)昆体、晚唐体”。 2.白体诗人: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人。他们的诗歌主要是为应酬而作的酬唱唱和之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白体诗风格浅切清雅,浅俗平易,酬唱之风。 3.王禹偁:早期写过闲适的诗酒酬唱作品,后期转向学习白居易的讽喻诗,以诗歌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社会弊端。写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篇。从白居易进 步,以杜甫为典范。王禹偁的诗平易流畅、简雅古谈,表现出对平淡美的追求。他的长篇诗歌叙事简直,议论畅达,已开宋诗散文化、议论化的风气。 四、晚唐体 1.晚唐体诗人: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代表作家为九僧和林逋等隐逸之士。 2.九僧:希昼、保暹、文兆、行肇、简长、惟凤、宇昭、怀古、惠崇。继承了贾岛、姚合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 重视五律,尤喜在五律中间二联表现其镂句鉥字的苦心孤诣。但全篇的意境往往不够完整,内容单调贫乏。 3.隐逸之士:潘阆、魏野、林逋等。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

(完整版)苏轼诗词精选

江城子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是苏轼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时熙宁八年(1075年)正月二十日,苏轼刚到密州任知州。王弗,四川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之女,年方十六,与十九岁的苏轼成婚。王弗聪明沉静,知书达礼,刚嫁给苏轼时,未曾说自己读过书。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苏轼问她其它书,她都约略知道。王弗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苏轼与朝中权贵不和,外任多年,悒郁不得志,夜中梦见亡妻,凄楚哀惋,于是写下这篇著名的悼亡词。 王弗卒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四川眉山故里柳沟山,又名老翁山,距苏洵夫妇墓西北八步。苏轼兄弟曾在父母墓旁遍植松树,“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虽十年过去,他对王弗依旧一往情深,哀思深挚。词的上片写自己对亡妻的无限怀念和人世沧桑的悲戚。起句写十年里,双方生死隔绝,即使不特意思量,往昔的深情仍难以忘怀。“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对亡妻的哀思,对仕途波折的愁苦,相距千里,无处诉说,道出了内心深处的悲怆之情。十年来,颠沛流离,历经忧患,自己已是“尘满面,鬓如霜”。想象着即使相逢,妻子也认不出自己了。明明是作者对亡妻思念深切,偏偏说自己变化太大,妻子

已认不出自己,把现实中对妻子的怀念和个人遭遇的哀伤交融,既写出了千里孤坟的凄凉,也写出了生者人世的辛酸。 下片以“夜来幽梦忽还乡”句过渡,写梦境相逢的情景。作者选取妻子生前闺房生活的细节来描写。凸现妻子临窗而坐,对镜梳妆的场境,表现了昔日夫妻和睦幸福的生活,也反衬出如今“无处话凄凉”的悲伤。蓦然相逢,“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酸甜苦辣霎时涌上心头,相互在这默默无言中倾诉十年的痛苦。梦中醒来,作者仍抑制不住内心的哀痛。清冷的明月,短短的山冈,幽幽的松林,相象着那里就是妻子思念自己而痛断柔肠的地方。作者巧妙地推己及人,以想象妻子在那凄清冷落的地方想念自己,衬托出自己对亡妻永不能忘的深挚感情。这首词将梦境与现实交融而为一体,浓郁的情思与率直的笔法相互映衬,既是悼亡,也是伤时,把哀思与自叹融和,情真意切,哀惋欲绝,读之催人泪下。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以豪放派著称的苏轼,也常有清新婉丽之作,这首《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就是这么一首杰作。“花褪残红青杏小”,既写了衰亡,也写了新生,残红褪尽,青杏初生,这本是自然界的新陈代谢,但让人感到几分悲凉。睹暮春景色,而抒伤春之情,是古诗词中常有之意,但东坡却从中超脱了。“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作者把视线离开枝头,移向广阔的空间,心情也随之轩敝。燕子飞舞,绿水环抱着村上人家。春意盎然,一扫起句的悲凉。用别人常用的意象和流利的音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期末复习题1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期末复习题(2011级)

一、填空题(20x1’=20’) 二、名词解释(4x6’=24’) ●文章四友 初唐时期的宫廷诗人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的并称。四人作品风格较接近,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其代表作《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被称为“律诗正宗》。苏味道与李峤又以“苏李”并称。 ●初唐四杰 初唐诗坛出现的四位杰出诗人他们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怀有改革文风的自觉意识,有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在诗歌创作上扩大了诗歌的创作领域和题材并把诗歌从宫廷引向市井,感情基调昂扬、壮大、激烈,对唐诗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 ●白体诗歌 白体诗人,是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人物有王禹偁、李昉、徐铉等人。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留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其中王禹偁更重视白居易的讽喻诗,自觉学习白居易新乐府诗的创作精神。王诗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忧国忧民情怀,开宋诗一代新风。 ●晚唐体诗歌 晚唐体又称苦吟派,是宋初的一个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有九僧、林逋、寇准等,他们模仿贾岛、姚合的诗风,诗歌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重视五律清雅有味,具体内涵表现为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 ●西昆体诗歌 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派,因杨亿编辑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此书是杨亿、刘筠、钱惟演等十七位馆阁文人在秘阁编书、制诰的余暇,写作而成的应酬唱和的诗歌总集。其内容狭窄,多为吟咏古代故事、反映男女爱情、表达内廷侍从优游闲适之情和咏物之作。推崇李商隐,主要学习其字句锤炼、典故应用,追求形式技巧。是一个内容贫乏、追求形式美的诗歌流派。 ●花间词派 晚唐五代时流行的词派,代表人物温庭筠、韦庄、欧阳炯等。他们的作品多写离别相思和男欢女爱,内容狭窄,情调缠绵,辞藻华丽,后蜀赵崇祚选录了十八位词人的五百余首词,编辑一个词集《花间集》,花间词派由此得名。 ●江湖诗派 南宋后期继永嘉四灵而兴起的一个诗派。因书商陈起刊刻《江湖集》而得名。江湖诗派诗人身份各异,没有公认的诗学宗主,是一个松散的作家群体,仅拥有大致相似的创作倾向。他们生活在社会下层,接触面广,题材来源丰富,刘克庄、戴复古成就最高。但部分诗人也多应酬之作,辞意俗套,作品粗糙。 ●大历十才子 是对大历年间十位诗人的合称,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翊、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他们因大历初年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而为世人所瞩目,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主要内容是写日常生活细事、自然风物和羁旅愁思,抒发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外的隐逸风调。艺术表现上,讲究格律辞藻,追求清雅闲淡,工于白描写景。 ●古文运动 唐宋时期的散文文体文风改革运动,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其形式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以散行单句为主的先秦和汉朝的散文。代表人物是韩愈和柳宗元。古文运动的主要贡献,就是扭转了长期统治文坛的形式主义潮流,继承了早期散文的优良传统并有所创新和发展,从而开创了散文写作的新局面,拨正了古代散文的发展方向。宋代及宋以后的散文,其主流就是在唐代古文运动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

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

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 导语: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写月写得最多的是李白,在他现存的千余首诗中,就有430多首提到了月亮;写月写得最好的也还是李白,他笔下的明月为盛唐诗坛增添了无尽的光彩。月在李白笔下被构建成了广泛而多样的意象,这些意象,有儿童般的天真;有气盛之年的豪情;有耄耋老人的沧桑,又甚至显示了一种朴素温馨、近乎女性的柔情。 李白与月,因缘甚深,深到简直有点生死相许。传说李白生于满月之夜,女儿叫月圆,儿子叫明月奴,李白之死也是因“醉入水中捉月”故。尽管后人考证这些传说不尽可信,但诚如有人指出的那样。“李白作为伟大的月光诗仙,却’是毋庸置疑的”。皓月千里,窗前庭院,山川溪谷、松林竹丛,湖畔江岸,诗人精心细品,想落天外。或悲或喜,亦哭亦笑;时吟啸抒怀,偶黯然神伤;法自然之天趣,得宇宙之空灵――月与李白构成了千载佳话,万世景观。月之与李白,如菊之于陶渊明,梅之于陆放翁,活脱脱诗人的化身!据粗略统计,在李白流传至今的千余首诗歌中,就有430多首提到了月。这些月亮,就时间而言,有晓月、落月、夜月、秋月等;就地点而言,有峨眉山月、长安月、金陵月、洞庭湖月等;就景物来说,有山月、湖月、云月、沙月、石上月等。至于一般人描述的圆月、半月、弯月等形态不一的月亮和明月、朗月、皎月、浩月等色彩各异的月亮则更不在话下。此外,还有苦月、寒月、冷月、孤月这些带有浓厚主观情感的与明镜、琼钩、白玉盘等称呼不同的月亮。月在李白笔下被构建成了广泛而多样的意象,这些意象,有儿童般的天真;有气盛之年的豪情;有耄耋老人的沧桑;又甚至显示了一种朴素温馨、近乎女性的柔情。仔细研读李白的咏月诗,粗略地把他笔下丰富的月亮内容抽象地概括为自然、情爱、边塞、时间四种意象。 一、月的自然意象 月首先就是作为一个自然的审美对象而被人们歌咏与吟唱的。她朦胧美丽、静谧皎洁。晶莹澄澈的月光世界是美丽纯洁的象征。从《诗经》中“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到“花容月貌”、“闭月羞花”,一直以来月都是以一种与太阳精神相对立的审美意象而存在,是女性和爱情的代言体,加上洁白玉兔、美丽嫦娥

苏轼诗词全集

「苏轼」诗词全集(3459首) 新窗口打开 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 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 3、《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 5、《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 6、《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 7、《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小溪鸥... 8、《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 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美人微... 9、《江城子·腻红匀脸衬檀唇》 腻红匀脸衬檀唇。晚妆新。暗伤春。手拈花枝,谁会两眉颦。连理带头双□□,留待与、个中人。淡烟笼月绣帘阴... 10、《浣溪沙》 风卷珠帘自上钩。萧萧乱叶报新秋。独携纤手上高楼。缺月向人舒窈窕,三星当户照绸缪。香生雾縠见纤柔。 11、《浣溪沙》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2、《浣溪沙》 覆块青青麦未苏。江南云叶暗随车。临皋烟景世间无。雨脚半收檐断线,雪林初下瓦疏珠。归来冰颗乱黏须。 13、《浣溪沙》 醉梦醺醺晓未苏。门前辘辘使君车。扶头一盏怎生无。废圃寒蔬挑翠羽,小槽春酒冻真珠。清香细细嚼梅须。 14、《浣溪沙》 雪里餐毡例姓苏。使君载酒为回车。天寒酒色转头无。荐士已闻飞鹗表,报恩应不用蛇珠。醉中还许揽桓须。 15、《浣溪沙》

李白诗歌中的意象

李白诗歌中的意象

————————————————————————————————作者:————————————————————————————————日期:

李白诗歌中的意象———月1 意象,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范畴之一,是由主观与客观结合交融,即外物形象和诗人的情意相结合而形成,它是诗人根据抒情言志的需要,对种种现实生活现象进行艺术概括,从而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的审美图像。 月亮本是自然界的一个纯客观的物体,但自从人类意识到它的存在,它便成为原始神话或传说的内容之一,如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由此可见,月亮这一物象早已进入了人的审美视野,当诗人将月亮作为寄寓诗人主观感情的载体后,“月亮”这一意象便有了复杂的思想内蕴,起到了一般词语难以替代的传情达意的作用。 一、在李白的诗作中,“月亮”这一意象有什么样的精神内核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1、月亮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理想人格的追求。 漆黑的天幕下,月与夜互相辉映、互相衬托,这种美丽的自然景象往往勾起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皎洁的月光更使人联想到月亮的高洁,在这种情况下,诗人的文思如泉涌。《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一个“上”字和一个“揽”字就表达了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赠孟浩然》:“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用“醉月”意象,表现浩然不慕名利、自甘淡泊的高致,描绘其超群脱俗、风流儒雅的高人形象,表达了诗人的敬慕之情。 2、月亮是孤独与失意的象征,寄托着诗人思乡和相思的深情,及仕途失意的苦闷。 月亮与故乡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人一旦离开故乡,便会感觉到一种深沉的孤独和感伤,诗人往往借望月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以缓解远离故乡的孤苦无依感。李白在《静夜思》中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仅仅以月寄思乡之情,更将其阐发到对亲人、友人、家国的思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中“明月”是多情的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诗人通过它将自己的关切与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西,交给不幸的友人王昌龄。又如《峨嵋山月歌》:“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嵋山月”的意象寄托着作者“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时,对故国故人的深深依恋之情。 3、月亮是宇宙永恒的象征,寄寓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 月亮是亘古不变的,象征永恒的月亮常常作为生命有限的对照物出现在诗人的构思中,它唤起了人们苍茫浩渺的宇宙与历史意识,唤起了面对广大时空的人生喟叹,触发起悠远荒古的文化原始意象,因此月亮意象的出现总伴随着阔大苍凉的宇宙情怀、浩渺悲壮的天问意识和雄浑高古的审美境界。 以《把酒问月》为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月亮以其永恒的存在阅尽历史沧桑,因而引发对人事匆匆、宇宙无穷、人生有限的思考。 李白对明月的描写,贯穿了他的一生。月亮始终照着诗人的身影,照着诗人的足迹,照着诗人的心灵,伴着诗人走过了曲折的一生。李白创造的符合中国人深层文化心理的富有文化内涵和情感意蕴的“月亮”意象,成为古典诗词审美领域的明珠。 二、“月”激发了诗人的灵感,诗人也以各种方式亲近“月”。 1、泛月——体现圣洁与柔情 李白描写月,常常有水相伴。诗人喜欢在月光照射的水面上,泛月而行。《东鲁门泛舟》“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月亮皎洁明媚,水色晶莹澄澈,月光水光交织无间,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汇总(高中适用版-中国)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一、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 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14、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17、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1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升和孔尚任。(《长生殿》《桃花扇》) 二、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归类。 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3、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 4、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5、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6、韩非于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著名的代表。8、曹操是建安文坛的领袖,开风气之先,影响一代诗风。 9、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10、陶渊明: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人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进行诗歌创作。 12、王维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作家。13、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14、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15、岑参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 16、白居易是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17、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18、李商隐是晚唐诗坛上的著名诗人。 19、欧阳修是北宋诗人革新运动的领袖。 20、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21、苏轼是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豪放词派的创始人。 22、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23、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24、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难得的女作家、女词人。 25、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 26、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 27、王实甫是元代前期杰出的杂剧作家。30、汤显祖是明代成绩最高的剧作家。31、冯梦龙是明末通俗文学的一代大家。34、曹雪芹是我国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三、主要文学创作基本特点的归类。 1、《论语》的艺术特色有:①浅显、简练、富于哲理性。②在简单的对话中表现人物形象。 3、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有:①气势充沛,笔力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 ②常用巧妙的譬喻和寓言式的小故事来阐明道理,生动而有说服力。 4、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有:①想象奇幻,构思奇特,极富浪漫主义色彩。②好用各种比喻和寓言来阐明道理,寓抽象概念于具体形象。②行文汪洋恣肆,变化万端。 8、《离骚》的艺术特色是:①273句,2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