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艾叶中发油的提取与鉴定

艾叶中发油的提取与鉴定

艾叶中发油的提取与鉴定
艾叶中发油的提取与鉴定

艾叶中发油的提取与鉴定

摘要:在参阅和理解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水蒸汽蒸馏法、石油醚萃取法制备艾叶中的挥发油,然后运用TLC法进行鉴定艾叶挥发油样品的化学成分。其中,水蒸汽蒸馏法制备的艾叶挥发油中所含化合物以小分子的挥发性萜类化合物为主;石油醚提取法则得到大量的芳香族化合物。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艾叶挥发油所含化学成分相差较大,工业化生产时应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并分析不同鉴定方法鉴定的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艾叶挥发油的工业化制备提供相关参数。

关键词:艾叶;气相色谱法;挥发油;萜类化合物

Argy Wormwood Leaves V olatile Oil Extra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Yang Yanli, Hu Haobin

(Chem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 Longdong University, Qingyang

745000,Gansu ,China)

Abstract:In the reference and the understanding on the basis of relevant literature, respectively, by steam distillation of petroleum ether extract, preparation of volatile oil, and then use the TLC metho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Folium Artemisiae argyi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sample. Among them, water vapour distillation in preparation of volatile oil contained in compound with small molecular volatile terpenoids; petroleum ether extraction rules to get a large amount of aromatic compounds. Preparation of different extraction methods of volatile oil chemical composition vary, industrial production should take full account of this factor. Analysis of different methods for ident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volatile oil from Artemisia Leaf Folium Artemisiae argyi, as industrialized preparation to provide related parameters.

Key words:Argy wormwood leaves ;Gas chromatography; Volatile oil; Terpenoid compounds

0 引言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leve,et Vant)的干燥叶,其同属植物野艾(Artemisia Vulgaris L—)的干燥叶也可作艾叶用。艾叶中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水芹

烯(Phellandrene),毕澄茄烯(Cadinene),侧柏醇(Thujyl alcohol)等。艾叶油呈兰绿色。辛辣气味,比重小于1,艾叶是中医临床常用药。其味苦、辛,性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之功。其炮制方法以制和炒炭为主。醋制后温而不燥,并能增强逐寒止痛作用,适用于虚寒之症。挥发油为艾叶主要成分之一,具有抗炎镇痛[2]、抗菌抗病毒、镇咳平喘、祛痰、镇静、利胆、抗癌[3]等功效。已有文献报道,艾叶炮制后其挥发油总含量降低[4],但其成分组成、各成分含量以及成分的变化与药效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艾叶及各炮制品挥发油,采用运用TLC法进行分析,为从挥发油角度探讨艾叶的炮制目的提供参考。不同鉴定方法鉴定的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艾叶挥发油的工业化制备提供相关参数。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艾叶50克,丁香30克,5%香草醛浓硫酸液,小标本缸1个,环已烷:乙酸乙酯(9:1)5ml,石油醚:乙酸乙酯(3:1)5ml,3克硅胶G,9ml蒸馏水,载玻片10片。

1.2 方法

艾叶挥发油的提取水蒸汽蒸馏法:取自然干燥的艾叶100 g,研细,置于1000 ml 圆底烧瓶中,加入3/4蒸馏水于金属水蒸气发生器中,冷浸2 h后按水蒸汽蒸馏法加热提取。回流3h后,分出挥发油,加入适量石油醚进行萃取,然后采用普通蒸馏装置蒸出石油醚,即得到挥发油产品。装置图如图1.1所示。

图1.1 水蒸汽蒸馏装置

2 鉴定

TLC法:硅胶G硬板,105℃活化半小时,点样,用石油醚—乙酸乙酯(3:1)展开,5%香草醛浓硫酸溶液显色,观察斑点颜色,个数,计算R f值。

2.1 基本原理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吸附薄层色谱分离法,它利用各成分对同一吸附剂吸附能力不同,使在移动相(溶剂)流过固定相(吸附剂)的过程中,连续的产生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从而达到各成分的互相分离的目的。

薄层层析可根据作为固定相的支持物不同,分为薄层吸附层析(吸附剂)、薄层分配层析(纤维素)、薄层离子交换层析(离子交换剂)、薄层凝胶层析(分子筛凝胶)等。一般实验中应用较多的是以吸附剂为固定相的薄层吸附层析。

吸附是表面的一个重要性质。任何两个相都可以形成表面,吸附就是其中一个相的物质或溶解于其中的溶质在此表面上的密集现象。在固体与气体之间、固体与液体之间、吸附液体与气体之间的表面上,都可能发生吸附现象。

物质分子之所以能在固体表面停留,这是因为固体表面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和固体内部分子所受的吸引力不相等。在固体内部,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力是对称的,其力场互相抵消。而处于固体表面的分子所受的力是不对称的,向内的一面受到固

体内部分子的作用力大,而表面层所受的作用力小,因而气体或溶质分子在运动中遇到固体表面时受到这种剩余力的影响,就会被吸引而停留下来。吸附过程是可逆的,被吸附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解吸出来。在单位时间内被吸附于吸附剂的某一表面积上的分子和同一单位时间内离开此表面的分子之间可以建立动态平衡,称为吸附平衡。吸附层析过程就是不断地产生平衡与不平衡、吸附与解吸的动态平衡过程。

例如用硅胶和氧化铝作支持剂,其主要原理是吸附力与分配系数的不同,使混合物得以分离。当溶剂沿着吸附剂移动时,带着样品中的各组分一起移动,同时发生连续吸附与解吸作用以及反复分配作用。由于各组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以及吸附剂对它们的吸附能力的差异,最终将混合物分离成一系列斑点。如作为标准的化合物在层析薄板上一起展开,则可以根据这些已知化合物的R f值(后面介绍R f 值)对各斑点的组分进行鉴定,同时也可以进一步采用某些方法加以定量。

2.2 仪器与材料

(1)载板

用以涂布薄层用的载板有玻璃板、铝箔及塑料板,对薄层板的要求是:需要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及化学惰性,且厚度均匀、表面平整,因此玻璃板是最常用的。载板可以有不同规格,但最大不得超过20×20,玻璃板在使用前必须洗净、干燥备用。玻板除另有规定外,用5cm×20cm,10cm×20cm或20cm×20cm的规格,要求光滑、平整,洗净后不附水珠,晾干。

(2)固定相(吸附剂)或载体

薄层层析硅胶薄层层析硅胶最常用的有硅胶G、硅胶GF〈[254]〉、硅胶H、硅胶HF〈[254]〉,其次有硅藻土、硅藻土G、氧化铝、氧化铝G、微晶纤维素、微晶纤维素F〈[254]〉等。其颗粒大小,一般要求直径为10~40μm。薄层涂布,一般可分无粘合剂和含粘合剂两种;前者系将固定相直接涂布于玻璃板上,后者系在固定相中加入一定量的粘合剂,一般常用10~15%煅石膏(CaSO4.2H2O在140℃烘4小时),混匀后加水适量使用,或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0.5~0.7%)适量调成糊状,均匀涂布于玻璃板上。也有含一定固定相或缓冲液的薄层。

(3)涂布器

(4)点样器

定性:内径为0.5mm管口平整的普通毛细管。

定量:微量注射剂。

点样直径不超过5mm,点样距离一般为1~1.5cm即可。

(5)展开室

应使用适合载板大小的玻璃制薄层色谱展开缸,并有严密的盖子,除另有规定外,底部应平整光滑,应便于观察。

2.3 比移值

R f=溶质移动的距离/溶液移动的距离。表示物质移动的相对距离。各种物质的R f随要分离化合物的结构,滤纸或薄层板的种类、溶剂、温度等不同而不同,但在条件固定的情况下,R f对每一种化合物来说是一个特定数值。

2.4 操作

(1)薄层板的制备和活化

除另有规定外,将1份固定相和3份水在研钵中向一方向研磨混合,去除表面的气泡后,倒入涂布器中,在玻板上平稳地移动涂布器进行涂布(厚度为0.2~0.3mm),取下涂好薄层的玻板,置水平台上于室温下晾干,后在110℃烘30分钟,即置有干燥剂的干燥箱中备用。使用前检查其均匀度(可通过透射光和反射光检视)。

常用吸附剂的基本情况:颗粒的大小,太大洗脱剂流速快分离效果不好,太细溶液流速太慢。一般说来吸附性强的颗粒稍大,吸附性弱的颗粒稍小。氧化铝一般在100-150目。氧化铝分为碱性氧化铝,适用于碳氢化合物、生物碱及碱性化合物的分离,一般适用于PH为9-10的环境。中性氧化铝适用于醛、酮、醌、酯等PH约为7.5的中性物质的分离。酸性氧化铝适用于PH4~4.5的酸性有机酸类的分离。氧化铝、硅胶根据活性分为五个级,一级活性最高,五级最低。

黏合剂及添加剂:为了使固定相(吸附剂)牢固地附着在载板上以增加薄层的机械强度,有利于操作,需要时在吸附剂中加入合适的黏合剂:有时为了特殊的分离或检出需要,要在固定相中加入某些添加剂。

浆料的铺层三种方法:

A 平铺法可用自制的涂布器铺层。将洗净的几块载玻片在涂布器中间摆好,上下两边各夹一块比前者厚0.25—1mm的玻璃板,讲讲料倒入涂布器的槽中,然后将涂布器自左向右推去即可将浆料均匀的铺于载玻片上。

B 倾注法将调好的浆料到于载玻片上,用手左右摇动,是表面均匀光滑,然后,把薄层板放于已校正的平面上阴干。

C 浸涂法将载玻片浸入浆料的容器中,酱料高度约为5/6,使载玻片上一层均匀的吸附剂操作是;在带有螺旋盖的瓶子中盛有浆料,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慢慢将硅胶加入氯仿中,用力摇匀,使之成糊状,选取大小一致得载玻片紧贴在一起,两块同时浸入。应为浆料放置时会沉积,故因涂之前剧烈摇动。用食指和拇指捏住载玻片上端缓慢,均匀的将载玻片载入浆料中,取出后多余的浆料任其自动滴下。直至大部分人际已蒸发后将两块分开,放在平板上晾干。

薄层板的活化:硅胶板于105-110℃烘30分钟,氧化铝板于150-160℃烘4小时,可得活性的薄层板。

(2)点样

在距薄层底端8-10mm处,划一条线,作为起点线。用毛细管吸取样品溶液,垂直的轻轻接触到薄层的起点线上。如溶液太稀,一次点样不够,第一次点样干后,在第二次,第三次;多次点样时,每次点样都应该哎同一圆心上。点的次数依样品浓度而定,一般为2-5次。若样品太少时,有的样品不易显出;若样品太多时已造成斑点过大,互相交叉或拖尾,不能得到好的分离。点样后的斑点直径已扩散成1-2mm 圆点为度。若为多处点样时,则样点距为1-1.5mm。

(3)展开

展开剂也称溶剂系统,流动性或洗脱

剂,是在平面色谱中用作流动相的液体。展

开剂的主要任务是溶解被分离的物质,在吸

附剂薄层上转移被分离物质,使个组分的Rf

图1.2 艾叶中挥发油在层析缸中展开

值在0.2~0.8之间并对被分离物质要有适当的选择性。作为展开剂的溶剂应满足以下要求:适当的纯度、适当的稳定性、低黏度、线性分配等温线、很低或很高的蒸气压一级尽可能低的毒性。艾叶中挥发油在层析缸中展开图如图1.2所示

A 单次展开用同一种展开剂一个方向展开一次,这种方式在平面色谱中应用最为广泛。(垂直上行展开,垂直下行展开,一向水平展开,对向水平展开)

B 多次展开单向对此展开,用相同的展开剂沿同一方向进行相同距离的重复展开,直至分离满意,广泛应用于薄层色谱法

C 双向展开用于成分较多、性质比较接近的难分离组分的分离。

薄层展开展开室如需预先用展开剂饱和,可在室中加入足够量的展开剂,并在壁上贴二条与室一样高、宽的滤纸条,一端浸入展开剂中,密封室顶的盖,使系统平衡或按正文规定操作。将点好样品的薄层板放入展开室的展开剂中,浸入展开剂的深度为距薄层板底边0.5~1.0cm(切勿将样点浸入展开剂中),密封室盖,待展开至规定距离(一般为10~15cm),取出薄层板,晾干,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检测。

薄层的展开需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现将选择的展开剂石油醚—乙酸乙酯(3:1)放在层析缸中,是层析缸内的空气饱和5-10min,再将点好样品放入层析缸中进行展开。点样的位置必须在展开剂液面之上,当展开剂上升到薄层的前沿或各组分已经明显分开时,取出薄层板放平晾干,用铅笔或小针划出前沿的位置即可显色。根据R f 值的不同对各组分进行鉴定。

(4)显色

A 光学检出法

a 自然光(400~800nm)

b 紫外光(254nm或365nm)

c 荧光一些化合物吸收了较短波长的光,在瞬间发射出比照射光波长更长的光,而在纸或薄层上显出不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灵敏度高、专属性高)

B 蒸汽显色法

多数有机化合物吸附碘蒸气后显示不同程度的黄褐色斑点,这种反应有可逆

及不可逆两种情况,前者在离开碘蒸气后,黄褐色斑点逐渐消退,并且不会改变化合物的性质,且灵敏度也很高,故是定位时常用的方法;后者是由于化合物被碘蒸气氧化、脱氢增强了共轭体系,因此在紫外光下可以发出强烈而稳定的荧光,对定性及定量都非常有利,但是制备薄层时要注意被分离的化合物是否改变了原来的性质。

C 物理显色法

用紫外照射分离后的纸或薄层后,使化合物产生光加成,光分解、光氧化还原及光异构等光化学反应,导致物质结构发生某些变化,如形成荧光发射功能团。发生荧光增强或淬灭及荧光物质的激发或发射波长发生移动等现象,从而提高了分析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D 试剂显色法

广泛应用的定位方法。用于纸色谱的显色剂一般都适用于薄层色谱,还有防腐剂的显色剂不适合用于纸色谱及含有有机黏合剂薄层的显色,又时喷显色剂后续加热,这也不是用于纸色谱。

显色方法

a 喷雾显色:显色剂溶液以气溶胶的形式均匀的喷洒在纸和薄层。

b 浸渍显色:挥去展开剂的薄层板,垂直的插入盛有展开剂的浸渍槽中,设定浸板及抽出速度和规定在显色剂中浸渍的时间。

显色试剂

a 通用显色剂硫酸溶液(硫酸:水1:1,硫酸:乙醇1:1)、0.5%碘的氯仿溶液、中性0.05%高锰酸钾溶液、碱性高锰酸钾溶液(还原性化合物在淡红色背景上显黄色斑点)

b 专属显色剂

展开完毕取出薄层板,划出前沿线,如果化合物本身有颜色,就可直接观察到它的斑点;

(5)测定比移值如果本身无色,可在紫外灯下观察有无荧光斑点,用小

针在薄层上划出半点的位置,也可在溶剂蒸发前用显色剂喷雾显色,不同类型的化合物选用不同的显色剂。

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特定化合物的Rf值是一个常数,因此有可能根据化合物的Rf 值鉴定化合物。

(6)薄层扫描

薄层扫描法指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在经薄层层析后的层析板上,对具有吸收或能产生荧光的层析斑点进行扫描,用反射法或透射法测定吸收的强度,以检测层析谱谱加以鉴别。使用仪器为薄层扫描仪。

如需用薄层扫描仪对色谱斑点作扫描检出,或直接在薄层上对色谱斑点作扫描定量,则可用薄层扫描法。薄层扫描的方法,除另有规定外,可根据各种薄层扫描仪的结构特点及使用说明,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吸收法或荧光法,用双波长或单波长扫描。由于影响薄层扫描结果的因素很多,故应在保证供试品的斑点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线性的情况下,将供试品与对照品在同一块薄层上展开后扫描,进行比较并计算定量,以减少误差。各种供试品,只有得到分离度和重现性好的薄层色谱,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展开完毕,取出薄层板,划出前沿线,如果化合物本身有颜色,就可直接观察它的斑点,如果化合物本身无颜色,可现在紫外灯下观察有无荧光斑点,用小针在薄层上划出斑点的位置,也可在溶剂蒸发前用显色剂喷雾显色。不同类型的化合物选用不同的显色剂。在实验中取样品溶液一滴,点在滤纸上。然后滴加显色剂5%香草醛浓硫酸溶液显色,观察色点产生,也可将薄层色谱板出去溶剂后,放在含有少量碘的密闭容器中显色来检验色点,许多化合物可能和碘生成黄棕色斑点,但碘挥发后,棕色斑点消失,所以显色后,应立即用铅笔或小针标出斑点的位置,计算R f出的值。

3 结果

从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的艾叶挥发油样品中初步鉴定了39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提取物的60.0%;含量大于3%的化合物有1.甲基一4.(1一甲乙基)苯、桉叶油素

崖柏酮、m萜品烯醇、樟脑、龙脑、萜品烯醇.4和反式.香韦醇。从超临界C02萃取法提取的艾叶挥发油样品中初步鉴定了18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提取物的74.2%;含量大于3%的化合物有石竹烯、石竹烯氧化物、十六烷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和(Z,Z,Z).912,15.十八碳三烯酸乙酯。从石油醚提取的艾叶挥发油样品中初步鉴定了23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提取物的67.2%;含量大于3%的化合物有桉叶油素、辛烷、2,禾二甲基庚烷、2,5.二甲基庚烷、对二甲苯和l,3.二甲苯。

4 讨论

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随产地、采收季节、品种、加工方法的不同相差较大,因此即使在相同条件下提取不同的艾叶样品,所得的挥发油样品的理化性质也相差较大。动物实验证明艾叶油有较明显的平喘作用,进一步的实验发现其中的桉叶油素、樟脑、龙脑、蒿醇、萜品烯醇、香韦醇和石竹烯都有一定的平喘作用,其中萜品烯醇、香韦醇和石竹烯的平喘作用最强pJ。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的艾叶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最为丰富,所含平喘活性成分的含量最高,由于该方法对工业生产设备要求不高,生产成本低,因此工业上大量采用该方法提取艾叶挥发油。生产工艺绿色环保,因此有必要推广该方法在工业上的应用,为中药新药的研制打下一定的基础。水蒸汽蒸馏法用于中药挥发油的提取,要求被提取物应在100℃左右具有一定的蒸汽压(一般不小于13.33 kPa),所以满足这个条件的化学成分大多都被提取出来了,由于艾叶中次生代谢产物结构类型的多样性,因此所得挥发油中化合物的类型非常多,并且以小分子化合物为主。根据“相似相溶”原则,石油醚提取法提取的艾叶。

综上所述,用不同提取方法提取同一种植物中的挥发油,所得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类型与种类及其相对百分含量都有较大差异。水蒸汽蒸馏法制备艾叶挥发油不会受提取溶媒的影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类型较多,能特征性地反映艾叶的种属特性。以石油醚提取法提取,艾叶挥发油的外观与香味都较差,而且提取物中混入的杂质也较多,某些杂质还有一定的毒性,因此不推荐使用该方法提取艾叶挥发油。

参考文献

[1] China pharmacopoeia committee 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volume 1,2000.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05;67-68 (in china)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0 年版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67~68

[2] 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3] 林启寿.中草药成分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573~575.

[4] liu GS. Stuy of chemical constituent of the essential oil from Aiye.chin tradit hebal druga,1990,

2l(9):8~9.(in China)

刘国声.艾叶挥发油成分的研究.中草药,1990,21(9):8~9.

[5] 丛浦珠.质谱学在天然有机化学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61.

[6] OU M,lin L,Li YM.Concise handbook of chemicals from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Beijing;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Press,2003:10l~103.(in China)

欧明,林励,李衍文.简明中药成分手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

版社.2003:101~103.

[7] Yin J Guo LG.Modernization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Beijing;Academy Press,1995;93~96.(in chinese)

阴健.郭力弓.中药现代化研究与l临床应用.北京:学苑出版社,1995:93~96.

挥发油提取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挥发油提取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摘要:挥发油作为一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运用价值,目前应用于挥发油的提取技术有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2萃取法、辅助萃取法、同时蒸馏萃取法,分离方法有冷冻结晶法、色谱法、分子蒸馏法,各有不同的优势与特点,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挥发油;提取方法;分离方法 挥发油又称精油,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具有芳香气味、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而又与水不相混溶的挥发性油状成分的总称。挥发油大都为一混合物,其组份较为复杂,以萜类成分多见,另外,还含有小分子脂肪族化合物和小分子芳香族化合物。含挥发油的中草药非常多,从中提取的挥发油大多都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其不仅在医药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化学工业、香料工业及食品工业上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对挥发油的提取分离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提取方法 1.1 水蒸气蒸馏法 水蒸气蒸馏法是指将含挥发性成分药材的粗粉或碎片,浸泡湿润后,直火加热蒸馏或通入水蒸汽蒸馏,也可在多能式中药提取罐中对药材边煎煮边蒸馏,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随水蒸气蒸馏而带出,经冷凝后收集馏出液,再通过不同的方法或直接分层分取挥发油,一般需再蒸馏1次,以提高馏出液的纯度和浓度,最后收集一定体积的蒸馏液;但蒸馏次数不宜过多,以免挥发油中某些成分氧化或分解。 罗琴等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益智仁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其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水、浸泡4h、提取6h,挥发油气味芳香持久,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王文基等采用不同的浸泡提取液优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云木香中的挥发油,发现利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可以将其提取率提高到3.80%,确定了提取云木香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目前水蒸气蒸馏法是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挥发油的提取方法。

鱼油与亚麻籽的食用作用与功效

名称:NATURE MADE Fish Oil 深海鱼油液体胶囊 保质期2013年7月 产地:美国 产品介绍: Nature Made作为美国顶级品牌,其生产的鱼油等一系列产品在美国市场上极受好评,材料都是深海鱼类,绝不是是农场饲养的鱼类,而且选用了多种鱼类,使得omega3不饱和脂肪酸的浓度最大化! 鱼油的主要有效成分叫Omega-3,不过这种成分只在自然生长的鱼类中才比较丰富,尤以吃海藻的巡游鱼种为佳。正因为如此,阿拉斯加以及挪威的野生马哈鱼(即鲑鱼或三文鱼)才成为此类鱼种之冠,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使用的鱼油大多数有阿拉斯加的标志,此外鱼油制品品种丰富,可以满足不同的年龄阶段。 主要功能: 鱼油含丰富的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其主要成分是DHA和EPA,DHA的主要功效是增强人体免疫能力,它是母乳中的必要成分。EPA 被称为"血管清道夫",它具有疏导清理心脏血管的作用。鱼油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能,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动脉硬化和高血压、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缓解痛风和风湿性关节炎。DHA和EPA是大脑、神经细胞及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健脑益智和延缓衰老的功效。鱼油是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糖

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癌症等疾病患者为首选保健品。鱼油也有抑制血 小板凝聚的作用。主要用于: 1、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脂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2、预防血 栓的形成。3、改善记忆、预防老年呆痴症。4、保护视网膜,改善 视力。5、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动脉硬化。 用法与用量: 每日两次,每次一至两粒,随餐服用。保持瓶盖拧紧,储存在冷却、干 燥的地方;不要让孩子拿到 亚麻籽的食用作用与功效 亚麻籽是自然界亚麻酸含量最高的物种,&亚试酸及其衍生物EPA和DHA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预防冠心病、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亚麻籽堪称草原鱼油。 亚麻籽还含有较多的木酚素,木酚素SDG可有效预防糖尿病和肿瘤的增长,目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亚麻籽中的EPA、DHA还有助于脑细胞的形成、生长和发育,对提高青少年智力、保护视力有重要作用。 亚麻籽也是木酚素的丰富来源,含量达800ug/g,这种木酚素是一种温和的植物雌激素,对维持骨骼健康及减少更年期妇女的潮红症状和因阴道干涩引起的真菌感染十分有效,还被用来治疗由荷尔蒙失调引起的经前症候群。同时也是具有抗癌症、抗细菌以及抗病毒等特质。雌激素在高浓度时确实会促进肿瘤生长,但是亚麻籽可以平衡身体内的这种物质。 无数的研究已经证明摄取纤维含量丰富的饮食,可以降低与荷尔蒙有关的癌症发生率,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前列腺癌。食物中的纤维分为两类,一种是非水溶性纤维,可以减少肠道运输时间,对便秘非常有用,可以使粪便更迅速排出体外。另一种是水溶性纤维,能够帮助调节血糖,降低胆固醇浓度。亚麻籽中含有三分之二非水溶性纤维及三公之一水溶性纤维,所以它同时具有两者的功效。 亚麻籽是小的红棕色果实,有极强的坚果风味,即使在烤制食品中也是如此。实际上,许多欧洲国家,在几乎所有的食品中,面包师都经常使用这种谷物,如饼干、蛋糕、面包等。记住,一定要将这种谷物研磨,从而得到最佳的效果。如果是整粒的话,那么,将会未经消化便被排出体外。

中药相似功效药物

(一)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紫(附药:紫梗)、生(附药:生皮、生汁)、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附药:苍耳草)、辛夷、葱白、鹅不食草、胡荽、柽柳。 (二)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根(附药:花)、淡豆豉(附药:大豆黄卷)、浮萍、木贼。 二、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石膏、寒水石、知、芦根、天花粉、竹叶、淡竹叶、鸭跖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 (二)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皮、苦参、白鲜皮、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 (三)清热解毒药金银花(附药:忍冬藤)、连翘、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重楼、拳参、漏芦、土茯苓、鱼腥草、金荞麦、大血藤、败酱草(附药:墓头回)、射干、山豆根(附药:北豆根)、马勃、青果、锦灯笼、金果榄、木蝴蝶、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熊胆、千里光、白蔹、四季青、绿豆(附药:绿豆衣) (四)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 (五)清虚热药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一)攻下药大黄(后下)、芒硝、番泻叶、芦荟 (二)润下药火麻仁、郁仁、松子仁 (三)峻下逐水药甘遂、京大戟(附药:红芽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巴豆、千金子 四、祛风湿药 (一)祛风寒湿药独活、威灵仙、川乌(附药:草乌)、蕲蛇(附药:金钱白花蛇)、乌梢蛇(附药:蛇蜕)、木瓜、蚕沙、伸筋草、寻骨风、松节、海风藤、青风藤、丁公藤、山海棠、雪上一枝蒿、路路通 (二)祛风湿热药艽、防己、桑枝、豨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雷公藤、老鹳草、穿山龙、丝瓜络 (三)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雪莲花(附药:天山雪莲花)、鹿衔草、古楠叶 五、化湿药 藿香、佩兰、苍术、厚朴(附药:厚朴花)、砂仁(附药:砂仁壳)、豆蔻(附药:豆蔻壳)、草豆蔻、草果 六、利水渗水湿药 (一)利水消肿药茯苓(附药:茯苓皮、茯神)、薏苡仁、猪苓、泽泻、冬瓜皮(附药:冬瓜子)、玉米须、葫芦、香加皮、枳椇子、泽漆、蝼蛄、荠菜 (二)利尿通淋药车前子(附药:车前草)、滑石、木通(附

艾叶挥发油研究综述完整版

艾叶挥发油研究综述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最早正式记载于《名医别录》。作为药物,艾叶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挥发油类物质。艾叶的挥发油具有止咳、平喘、祛痰、消炎的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867.)。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樟脑、龙脑、丁香酚等40多种物质(朱亮峰.艾蒿和蕲艾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云南植物研究,1985,7(4):443-445;潘炯光.艾叶挥发油的化学研究.中国中药杂志,1992,17(12):741-744)。其主要提取的方法为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2萃取法、石油醚提取法。本文拟就近年来国内对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提取与测定方法、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1.艾叶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 挥发油的成分以小分子挥发性萜类化合物为主,此外还有脂肪族化合物,小分子芳香族化合物。已鉴定出的萜类化合物有: 柠檬烯、α-蒎烯、β-蒎烯、α-萜品烯醇、β-萜品烯醇、莰烯、β-水芹烯、桉叶油素、α-水芹烯、崖柏酮、樟脑、龙脑、萜品烯醇-4、萜品烯醇

-5、反式-香韦醇、香芹酮、石竹烯、百里香酚、古巴烯、匙叶桉油烯醇、石竹烯氧化物。(何正友、张艳红、魏东、郁荣华、袁慧慧、蓝闽波.三种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8,08)脂肪族化合物有:十四烷酸乙酯、正十六烷酸、十六烷酸乙酯、亚油酸乙酯、(Z,Z,Z)-9,12,15-十八碳三烯酸乙酯、苯丙酸乙酯、十八烷酸乙酯。芳香族化合物有:辛烷、2,4-二甲基庚烷、2,5-二甲基庚烷、3,4-二甲基庚烷、4-乙基庚烷、对对二甲苯、、1,3-二甲苯、壬烷、1-甲乙基苯、1-乙基-3-甲基苯、1,2,3-三甲基苯、甘菊环。 2.艾叶挥发油提取方法 艾叶挥发油的主要提取方法为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2萃取法、石油醚提取法。 2.1水蒸气蒸馏法 将自然干燥的艾叶粉碎后,取500g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冷浸一段时间后按水蒸气蒸馏法(刘国声。艾叶挥发油成分的研究。中草药,1990,21(9):8-9)加热提取。回流分出挥发油,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钠干燥既得到挥发油产品。何正友(何正友、张艳红、魏东、郁荣华、袁慧慧、蓝闽波.三种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8,08)等人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艾叶挥发油样品中初步鉴定了39个化合物,其艾叶挥发油所含化合物以小分子的挥发性萜类化合物为主,其中含量大于3%的化合物有桉叶油素、崖柏酮、樟脑、龙脑、反式-香韦醇、α-萜品烯

挥发油成分的提取和鉴别

挥发油成分的提取和鉴别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水蒸汽蒸馏法从中药材中提取挥发油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2.熟悉陈皮、丁香药材中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和一般鉴别方法; 3.熟悉挥发油的单向二次薄层层析方法。 二、仪器与试药 (一)仪器 挥发油提取器电热套玻璃仪器气流烘干器 电热恒温干燥箱圆底烧瓶(500mL)移液管(10mL、5mL) (二)试药 陈皮丁香三氯化铁氨性硝酸银 2,4-二硝基苯肼 碱性高锰酸钾陈皮油和丁香油对照品茴香醛浓硫酸 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硅胶 CMC-Na 三、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 1.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ianco的果皮。性温,味苦、辛。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多痰。橘的栽培变种的果皮亦作陈皮入药;其未成熟果实的外层果皮亦入药,药材称为青皮,能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化学成分含橙皮苷(hesperidin)、川陈皮素(nobiletin)、柠檬烯、a-蒎烯、B-蒎烯、B-水芹烯(B-phellandrene)等。含挥发油2%以上,油中主成分为柠檬烯,含少量邻氨基苯甲酸甲酯、芳樟醇和川陈皮素 陈皮油外观:淡黄色液体,气味独特的陈皮香气,比重0.8381-0.8431。 2.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llata Thunb.的干燥花蕾,又名丁子香,支解香、雄丁香。辛,温。入胃、脾、肾经。能温中,暖肾,降逆。治呃逆,呕吐,反胃,泻痢,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疾。花蕾含挥发油即丁香油。《中国药典》规定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6%,油中主要为丁香油酚(Eugenol)、乙酰丁香油酚(Acetyleugenol)及少量α-与β-丁香烯(Caryo- phyllene);其次为葎草烯(Humulene)、胡椒酚(Chavicol)、α-衣兰烯(α-Ylangene),其中丁香油酚约占总挥发油的64-85%。花蕾中尚含有4种黄酮衍生物,皆为黄酮甙元,其中两种为鼠李素(Rhamnetin)及山萘酚(Kaempferol);另有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番樱桃素、番樱桃素亭(Eugenitin)、异番樱桃素亭(Isoeugenitin)等。 丁香油外观:淡黄或澄明油状物,有丁香的特殊香气,置空气中或贮存日久,则渐浓厚而色变棕黄,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比重为1.038-1.060。

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

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 1.辛温解表药: 麻黄.桂枝.紫苏叶.荆芥.防风.细辛.白芷.香薷.羌活.独活.藁本.辛夷.生姜.葱白.石胡荽.苍耳子.芸香草.柽柳。 2.辛凉解表药: 薄荷.蝉蜕.葛根.柴胡.升麻.牛蒡子.桑叶.菊花.蔓荆子.淡豆豉.浮萍.木贼。 3.清热泻火药: 石膏.寒水石.知母.栀子.芦根.竹叶.天花粉.夏枯草.淡竹叶.密蒙花.谷精草.青葙子.压趾草 4.清热燥湿药: 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秦皮.白鲜皮.椿白皮.。(泻火解毒药):黄芩.黄连.黄柏.犀角.芒硝.龙胆草.水牛角.。 5.清热解毒药: 连翘.拳参.贯众.玄参.牛黄.白薇.大黄.射干.绿豆.甘草.秦皮.红藤.酸浆.白蔹.马勃.青黛.漏芦.升麻.菊花.大蓟.小蓟.地榆.朱砂.紫珠.蔊菜.硼砂.金银花.忍冬藤.连翘心.大青叶.板蓝根.水牛角..蒲公英.鱼腥草.白头翁.败酱草.穿心莲.蚤休(七叶一枝花).半枝莲.半边莲.土茯苓.山豆根.马齿苋.垂盆草.四季青.金果榄.凤尾草.天葵子.千里光.金荞麦.山慈菇.地锦草.鸦胆子.鸭跖草.雷公藤.豨莶草.金钱草.地耳草.青木香.鸡矢藤.仙鹤草.苎麻根.黄药子.羚羊角.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 6.清热凉血药: 犀角.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白薇.水牛角.生地黄.。 7.清退虚热药: 青蒿.白薇.鳖甲.知母.黄柏.龟板.秦艽.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8.泻下药: 大黄.芒硝.芦荟.羊蹄.玄明粉.番泻叶.。 9.润下药: (润肠通便)杏仁.桃仁.当归.百部.蜂蜜.桑葚.锁阳.火麻仁.郁李仁.何首乌.紫苏子.瓜蒌仁.柏子仁.松子仁.黑芝麻.决明子.车前仁.胡桃仁.冬葵子.肉苁蓉.。 10.峻下药: 甘遂.巴豆.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 11.祛风湿散寒药: 羌活.独活.川乌.草乌.辛夷.苍术.木瓜.蚕沙.松节.蕲蛇.白花蛇.乌梢蛇.威灵仙.雷公藤.伸筋草.寻骨风.海风藤.老鹳草.路路通.苍耳子.。 12.祛风湿清热药: 秦艽.防己.桑枝.萆薢.稀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穿山龙.丝瓜络.。

浓缩磷脂亚麻酸在健康生活中起到的作用

浓缩磷脂亚麻酸软胶囊: 1.看看我们的生活习惯;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抽烟喝酒,家用电器辐射, 身体状况;体检时,发现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胆囊炎 随年龄增加,体重也在增加,总觉得身体乏力,精力睡眠不足。 我们的身体在提醒自己,你的健康是不是出现问题了?身体已经拉起了警报, 体内垃圾,脂肪胆固醇应该清理清理了,(自己并没有不适的感觉)没有多少人在意自己的健康状况,汽车定期换换油检查一下, 长时间下去,这些症状慢慢的都会影响到你的健康。 2.饮食习惯;饮现在孩子问她喜欢喝饮料,可乐雪碧 碳酸饮料对身体钙锌流失比较严重,骨质疏松 食精细加工,精米白面,特别是油炸食品;方便面,汉堡,薯条转基因,严格的杀菌程序,食物的营养成分大部分都损坏掉 今天我主要讲磷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食物中的磷脂超过50度其活性就会丧失,80度会完全分解,所以烹饪食物时磷脂很容易流失掉。 比较 日本是世界平均年龄最高的国家83岁男的82.8 女的87岁 中国90年62.8岁2009年时73岁, 2011年76岁 日本对健康保健非常重视,一杯茶健康活动,豆腐节,木耳海鲜辣根、等 美国提倡喝红酒,因为葡萄皮里有逆转醇,葡萄籽里的花青素, 当前在中国人们生活普遍处于磷脂缺乏的状态 而磷脂缺乏时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中国心脑患者2.7亿人 3.磷脂发展上世纪70年代,关于磷脂的研究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其发展速度惊人,在美国磷脂销量仅次于复合维生素和纤维素,名列第3,而且磷脂广泛应用到医疗(免费),保健,食品当中,欧美等国家鼓励大家使用保健品,来提高全民健康。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因其良好的疗效和无副作用的特点,特别受到中老年人的欢迎。(肥胖人群)

最全中药分类性味功效汇总

史上最全中药分类、性味、功效汇总

一、解表药 (一)发散风寒药 药名性味功效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辛,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 辛、甘、微溫。归肺、脾、胃经。宽胸利膈,顺气安胎。 (紫苏 梗) 生姜辛,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性味辛、凉。和脾行水消肿。 (生姜 皮) 功同生姜,偏于开痰止呕。 (生姜 汁) 香薷辛,微温。归肺、脾、胃经。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荊芥辛,微温。归肺、肝经。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防风辛、甘、微溫。归膀胱、肝、脾 经。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白芷辛,温。归肺、胃、大肠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 肿排脓。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细辛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 经。 藁本辛,温。归膀胱经。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苍耳子辛,苦,温;有毒。归肺经。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性味苦、辛、微寒;有小毒。祛风、清热、解毒。 (苍耳 草)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发散风寒,通鼻窍。

(二)发散风热药 药名性味功效 薄荷辛、凉。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 气。 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 肿。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 息风止痉。 桑叶甘、苦,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 目。 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 毒。 蔓荊子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升麻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 大肠经。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葛花)性味甘、平。解酒毒,醒脾和胃。 淡豆豉苦、辛、凉。归肺、胃经。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大豆黃 性味甘、淡,平;归脾、胃经解表祛暑,清热利湿。 卷) 浮萍辛、寒。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木贼甘、苦,平。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艾叶中发油的提取与鉴定

艾叶中发油的提取与鉴定 摘要:在参阅和理解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水蒸汽蒸馏法、石油醚萃取法制备艾叶中的挥发油,然后运用TLC法进行鉴定艾叶挥发油样品的化学成分。其中,水蒸汽蒸馏法制备的艾叶挥发油中所含化合物以小分子的挥发性萜类化合物为主;石油醚提取法则得到大量的芳香族化合物。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艾叶挥发油所含化学成分相差较大,工业化生产时应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并分析不同鉴定方法鉴定的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艾叶挥发油的工业化制备提供相关参数。 关键词:艾叶;气相色谱法;挥发油;萜类化合物 Argy Wormwood Leaves V olatile Oil Extra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Yang Yanli, Hu Haobin (Chem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 Longdong University, Qingyang 745000,Gansu ,China) Abstract:In the reference and the understanding on the basis of relevant literature, respectively, by steam distillation of petroleum ether extract, preparation of volatile oil, and then use the TLC metho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Folium Artemisiae argyi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sample. Among them, water vapour distillation in preparation of volatile oil contained in compound with small molecular volatile terpenoids; petroleum ether extraction rules to get a large amount of aromatic compounds. Preparation of different extraction methods of volatile oil chemical composition vary, industrial production should take full account of this factor. Analysis of different methods for ident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volatile oil from Artemisia Leaf Folium Artemisiae argyi, as industrialized preparation to provide related parameters. Key words:Argy wormwood leaves ;Gas chromatography; Volatile oil; Terpenoid compounds 0 引言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leve,et Vant)的干燥叶,其同属植物野艾(Artemisia Vulgaris L—)的干燥叶也可作艾叶用。艾叶中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水芹

α亚麻酸对小孩的作用

α-亚麻酸对小孩的作用 孩童发育方面可以分为两方面:第一是形体的增长,可用度量衡测出,通常称为体格生长;第二是机能的演进,如孩童器官形成后的功能,动作和技巧等等,称为发展和发育。以前观察孩童营养的重点被放在体格发育方面,测量各种指标如体重、体高或身长、肢体长度、头颅圆周、皮下脂肪厚度等等,看看孩子有没有长胖长高。随后也观察孩子是否患有缺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所引起的营养不良病症。近来更着重于兼顾器官功能和智力的发展。 脂类,主要以磷脂的形式存在,是人脑组织的膜结构的重要成份,占有固体成分的一半左右。胎儿脑组织的脂类含量最高,临产前胎儿脑脂类约占固体总成分的60%。而且,脑脂类的脂肪酸组成也与一般组织不同,它含有大量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如AA和DHA。由此可见,在形成新的脑组织时,提供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必不可少。 脑细胞发育于妊娠的第3个月,止于三周岁儿童。胎儿胸组织获得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途径有二:一是直接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取多不饱和脂肪酸;二是从母体获得初级多不饱和脂肪酸后主要在肝脏中转化而成,但至少早期胎儿没有这种转化能力。出生后的婴儿如不能从母乳或食物中获得充足的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及其前体,则脑发育过程就会延缓或受阻,智力发育将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一项长期研究中观察到,妇女孕育胎儿的过程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贮备状况逐渐下降,特别是DHA。在分娩时脐带的血浆磷脂中各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比例呈高度正相关。胎儿血与母体相比,脐带中亚油酸、亚麻酸水平低于母血,AA、DHA水平则高于母血,即有偏低的必需脂肪酸水平和高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可见胎儿对摄取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有特殊偏爱。 1、高度保护视力:视网膜中视细胞外节DHA特别多。 有人报道,如果缺乏视力就下降,网膜反射能恢复时间就延长。因为网膜一碰到光,就起化学反应,由此而产生电位变化,通过视神经传到脑。分别用ω-6系列红花油、α—亚麻酸对大鼠进行两代饲养,然后给予强度不同的光,产生电位变化,来比较细胞膜电位图α波和b波的大小(振幅),以确定网膜反射能,结果表明,振幅的大小与α-亚麻酸的含量相对应,即以红花油、对照组、α-亚麻酸的顺序升高。用猴子实验,亦证明α—亚麻酸缺乏,则视力降低。 2、高度增强智力 把红花油、豆油、α-亚麻酸的精制饲料,在哺乳时给与。约11周时交配,然后两代同饲料饲养。待幼鼠11周时,取雄性供智力试验。这期间,外观无异常,成长率也无异常,但在明度识别型学习能实验中,正反应率α-亚麻酸食群比另两组明显地高。类似的学习能实验,在高血压大鼠、正常血压大鼠、Donryu系大鼠及SprAgue-Dawley系大鼠中重覆进行了七次实验,得到了非常好的重现性结果。在学习能消去实验中,即上述30日实验结束后,把明,暗光给食物的条件反过来,测定原记忆消去日数。结果仍然是以红花油、豆油、α-亚麻酸的顺序依次升高。水迷路实验及y型迷路实验亦得到相同结果。因为由α-亚麻酸而来的二十二碳六烯酸在脑神经和视网膜中大量集存,同时脑的发育从胎儿到哺乳这个期间是非常重要的。到离乳时脑细胞分裂大部分已结束,以后神经细胞数也不怎么增加。所以妊娠期到哺乳期的补给是非常必要的。为此,上述实验均选用两代饲养方法。 关于视觉发展的研究主要来自婴儿喂养方式的资料,即:母乳、强化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配方奶和未强化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配方奶的比较。母乳中含有AA和DHA,但长期以来,配方奶中未加这些脂肪酸,并且牛乳中这些脂肪酸也较少。临床试验表明,在婴儿配方奶中强化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视觉系统的成熟,特别对早产儿。现在一种叫做晶康α-亚麻酸原液是补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最佳方案。美国FDA研究证明:缺乏α-亚麻酸

八角茴香中挥发油的提取鉴定

八角茴香油的提取及定性定量分析 八角茴香来源于八角科植物八角茴香成熟果实。辛,温。归肝、肾、脾、胃经。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用于寒疝腹痛,肾虚腰痛,胃寒呕吐,脘腹冷痛。八角茴香主要含挥发油,主要是反式茴香脑,其次是茴香醛,还有少量桉数脑、柠檬烯、a蒎烯等。自20世纪80年代至 今,从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数皮、枝叶和果实中分离坚定出多种化合物,分别为茴香醛、 4-顺式丙烯基茴香醚、3-蒎烯、1,8-桉叶素、3■水芹烯、a-水芹烯、1-(3 -甲基-2- 丁烯氧基) -4-反式丙烯基苯、L-柠檬烯、异松油烯、a-松油醇和萜品烯醇及苯甲酸、水杨酸、棕榈酸、 顺-2-甲基丁烯酸和其他一些酚酸。药典规定:八角茴香油不得少于4%。 【实验目的】 1. 掌握从含挥发油中草药中提取挥发油的原理及测定方法。 2. 练习挥发油测定器的使用方法。 3. 了解挥发油的一般检识方法。 【实验原理】 挥发油与水不相混溶,当受热后,二者的蒸气压和大气压相等时,溶液即开始沸腾,继续加热则挥发油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因此天然药物中挥发油成份可用蒸馏法提取。 挥发油所含成份比较复杂,构成挥发油的成份类型大体有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化合物、其他类化合物。挥发油再常温下可自行挥发而不留任何痕迹,这是挥发油与脂肪油的本质区别。【实验步骤】 1. 提取挥发油 称取八角茴香20g (精确至1 %),捣碎①,装入500ml烧瓶中加水250ml摇匀,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②。自冷凝管上端加水使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并溢流入 烧瓶③时为止。置电热套中缓缓加热至沸④,并保持微沸,至测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放置片刻,开启测定器下端的活塞,将水缓缓放出,至油层上端到达刻度0线上面5mm 处为止。放置15?20min以上,再开启活塞使油层下降至其上端恰与刻度0线平齐,读取挥发油量⑤,并计算八角茴香中挥发油的含量(% )。 2. 定性分析 ⑴ CMC-Na 硅胶板TLC 鉴定⑥ 样品:提取所得挥发油 对照品:茴香醚的乙酸乙酯溶液(0.2宀1ml)

艾叶精油的提取及研究进展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NORTH COLLEGE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2013)届本科生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大 作业 题目:艾叶精油的提取工艺及研究进展 学院:理工院专业:化工0902班 学号: 090101040 姓名:任朝君 指导教师:刘雪凌 教研室主任(负责人): 2012 年 6 月 18 日

艾叶精油的提取工艺及研究进展 ——多种提取方法的对比和研讨 任朝君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工0902班学号090101040 指导老师刘雪凌讲师 摘要 艾叶是一味应用历史悠久的中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艾叶精油的一些药用成分得到不断开发,但艾叶精油药理作用广泛、物质基础发杂,其化学成分主要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化合物,其主要有效成分为精油、黄酮类化合物和三萜类化合物,其中精油既是艾叶的功效成分也是毒性成分,精油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樟脑、龙脑、丁香酚等40多种物质。探讨艾叶精油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的提取工艺,艾叶精油的提取量和纯度不同,为进一步研究艾叶精油的提取工艺优化做出了指导。 关键词:艾叶精油提取工艺

前言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为临床常用的中药材。艾叶含精油 ,油中有桉油素、β-石竹烯、α-萜品烯醇、芳樟醇等 , 并含多糖类物质。艾叶精油为艾叶的主要有效成分,艾叶精油的提取率将影响到其临床的药理疗效。艾叶的作用主要有:抗菌、抗真菌、平喘、利胆、抑制血小板聚集、止血、抗过敏等。 《本草纲目》不著土产,但云生田野,宋时以汤阴、复道者为佳,四明者图形,近代惟汤阴者谓之北艾,四明者谓之海艾。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此草多生山原,二月宿根生苗成丛;其茎直生,白色,高四、五尺;其叶四布,状如蒿,分为五尖,丫上复有小尖,面青背白,有茸而柔厚;七、八月叶间出穗如车前穗,细花,结实累累盈枝,中有细子,霜后始枯。皆以五月五日连茎刈取,暴干收叶。其茎干之,染麻油引火点灸炷。滋润灸疮,至愈不疼。

亚麻籽油的功效与作用

亚麻籽油的功效与作用 流行病学调查、动物试验及临床观察表明,α-亚麻酸具有以下八方面的生理功效,被国际医学界、营养学界所公认:一、预防心脑血管病 由于血栓形成,血管发生堵塞,组织细胞得不到氧气补充与营养成份的供应,最终会导致死亡。在心脏冠状动脉与脑血管处易形成血栓,引起心肌梗塞与脑梗塞。促成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就是血小板凝集的过程。α-亚麻酸可以改变血小板膜流动性,从而改变血小板对刺激的反应性及血小板表面受体的数目。因此,能有效防止血栓的形成。二、降血脂 α-亚麻酸的代谢产物对血脂代谢有温与的调节作用,能促进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向高密度脂蛋白(HDL)的转化,使低密度脂蛋白(LDL)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从而达到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三、降低临界性高血压血压在145/90mmHg~160/95mmHg之间叫临界性高血压,就是初期性高血压。若长期使用降压药,易引起许多不良反应。α-亚麻酸的代谢产物可以扩张血管,增强血管弹性,从而起到降压作用。四、抑制癌症的发生与转移 正常的体细胞会因为机体功能的失衡而产生病变,而癌细胞形成后会产生大量的能抑制多种免疫细胞机能的二烯前列腺素,降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使癌细胞得以增殖与转移。α-

亚麻酸的代谢产物可以直接减少致癌细胞生成数量,同时削弱血小板的凝集作用,抑制二烯前列腺素的生成,恢复及提高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从而能有效地防止癌症形成以及抑制其转移。五、抑制过敏反应、抗炎作用 α-亚麻酸可降低多核白细胞(RMNS)及肥大细胞膜磷脂中花生四烯酸(AA)的含量,使过敏反应发生时AA释放量减少,从而降低LT4(白三烯)的生成;代谢产物EPA 还有与AA 竞争△5去饱与酶的作用;α-亚麻酸对过敏反应的中间体PAF(血小板凝集活化因子)有抑制作用。α-亚麻酸对过敏反应及炎症有抑制效果。临床研究,牛皮癣的发病机理主要由花生四烯酸代谢紊乱所致,而摄入一定量的EPA后症状得以减轻。六、抑制衰老 成增多,使细胞受到损伤,组织器官功能下降。服用α-亚麻酸后,GSH-Px及SOD活性增加,MDA的生成减少,揭示α-亚麻酸有抗衰老作用。七、增强智力 健全的大脑绝对不可缺少脂肪酸,特别就是α-亚麻酸,脂肪酸为大脑提供所需的能量,人脑之所以能从事高度复杂的工作,离不开高质量的脂肪酸。18个碳原子的α-亚麻酸可以进一步延伸碳链,增加双键个数,生成EPA 与DHA。DHA 在脑

常见中药大全中药名称及作用

常见中药大全中药名称及作用辛温解表药: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平喘、利水(外感风寒表实证)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表、温经通阳。(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胸痹) 紫苏:辛温,归肺脾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脾胃气滞)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去风解表,透疹疗疮,止血。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去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白芷:辛温,归肺胃经。解表去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阳明头痛,寒湿带下)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经。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胃寒呕吐) 香薷:辛微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和中化湿,禾I」水消肿。(阴暑、水肿、小便不利)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散风寒,通鼻窍。 藁本:辛温;归膀胱经。发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归肺经。宣通鼻窍,去风湿,止痛。 辛凉解表药: 薄荷:辛凉。归肝肺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 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 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风清热,解毒明目。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生阳止泻。 柴胡:苦辛微寒,归心包络、肝、三焦、胆经。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伤寒邪在少阳、肝气郁结、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升麻:辛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蔓荆子:辛苦平。归膀胱肝胃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淡豆豉:辛肝微苦,寒。归肺胃经。解表除烦。 清热泻火药: 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温热在气分,肺热咳喘)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梔子:苦寒,归心肺肝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肝胆湿热、)夏枯草:苦辛寒。归肝胆经。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芦根:甘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止呕除烦。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除烦、利尿。 清热燥湿药: 黄苓: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龙胆草:苦寒,归肝胆膀胱经。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 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热入营血、血热妄行等热病)

艾叶挥发油研究综述完整版学习资料

艾叶挥发油研究综述 完整版

艾叶挥发油研究综述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最早正式记载于《名医别录》。作为药物,艾叶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挥发油类物质。艾叶的挥发油具有止咳、平喘、祛痰、消炎的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1867.)。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樟脑、龙脑、丁香酚等40多种物质(朱亮峰.艾蒿和蕲艾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云南植物研究,1985,7(4):443-445;潘炯光.艾叶挥发油的化学研究.中国中药杂志,1992,17(12):741-744)。其主要提取的方法为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2萃取法、石油醚提取法。本文拟就近年来国内对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提取与测定方法、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1.艾叶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 挥发油的成分以小分子挥发性萜类化合物为主,此外还有脂肪族化合物,小分子芳香族化合物。已鉴定出的萜类化合物有: 柠檬烯、α-蒎烯、β-蒎烯、α-萜品烯醇、β-萜品烯醇、莰烯、β-水芹烯、桉

叶油素、α-水芹烯、崖柏酮、樟脑、龙脑、萜品烯醇-4、萜品烯醇-5、反式-香韦醇、香芹酮、石竹烯、百里香酚、古巴烯、匙叶桉油烯醇、石竹烯氧化物。(何正友、张艳红、魏东、郁荣华、袁慧慧、蓝闽波.三种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8,08)脂肪族化合物有:十四烷酸乙酯、正十六烷酸、十六烷酸乙酯、亚油酸乙酯、(Z,Z,Z)-9,12,15-十八碳三烯酸乙酯、苯丙酸乙酯、十八烷酸乙酯。芳香族化合物有:辛烷、2,4-二甲基庚烷、2,5-二甲基庚烷、3,4-二甲基庚烷、4-乙基庚烷、对对二甲苯、、1,3-二甲苯、壬烷、1-甲乙基苯、1-乙基-3-甲基苯、1,2,3-三甲基苯、甘菊环。 2.艾叶挥发油提取方法 艾叶挥发油的主要提取方法为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2萃取法、石油醚提取法。 2.1水蒸气蒸馏法 将自然干燥的艾叶粉碎后,取500g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冷浸一段时间后按水蒸气蒸馏法(刘国声。艾叶挥发油成分的研究。中草药,1990,21(9):8-9)加热提取。回流分出挥发油,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钠干燥既得到挥发油产品。何正友(何正友、张艳红、魏东、郁荣华、袁慧慧、蓝闽波.三种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8,08)等人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艾叶挥发油样品中初步鉴定了39个化合物,其艾叶挥发油所含化合物以小分子的挥发性萜类化合物为主,其中

挥发油地提取及提取工艺中要注意地问题

挥发油地提取及提取工艺中要注意地问题 在我们常用的中药材中,解表药、行气活血药、芳香化湿药等都含有挥发油,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这几类药物所含的挥发油均具有显著疗效,特别是在治疗外感热病的中药中,挥发油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薄荷,柴胡,藿香,香薷,荆芥,防风,紫苏挥发油等。如薄荷油有清凉、驱风、消炎、局麻作用。丁香油有局麻和止痛作用。所以说藿香正气颗粒中的挥发油对药效的影响是很大的。 中药挥发油所含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可由十几种到一百多种成分组成,来源不同的挥发油所含的化学成分也不一致。挥发油在常温下较易挥发,往往含有多种不稳定的基团,易发生理化反应,其稳定性不佳。根据中药挥发油的理化性质不同,可将挥发油分为不同的类别,如以挥发油比重不同,分为重油和轻油;以挥发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分类,分为溶解度大的挥发油和溶解度小的挥发油;以在中药材中的存在状态不同分为游离态挥发油和结合态挥发油等 中药传统汤剂是中药传统的用药方式,传统的水煎方法(即使不采用后下法)所得水煎液能够提取并保留相当量的挥发油],有研究人员在试验中发现,对其浓缩制成膏剂后,其中的挥发油成分减少较多,但尚有保留;如果再进一步进行干燥、制粒等工序制成片剂、胶囊等固体制剂,则这些固体制剂中的挥发油保留极少。传统的中药汤剂“主动保留”了处方中所有药味的挥发油,传统的汤药所产生的药效有挥发油的贡献。如板蓝根是作为常用的清热解毒中药,其中的挥发性成分是被现代研究所忽视的,因此在常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时同样也未考虑挥发油因素。研究人员在对板蓝根挥发性成分的研究中,发现其水蒸气蒸馏物具有与金银花挥发油相似的紫外吸收曲线。经LC2MS分析,其中含有100多种成分,并有大量的类似水杨酸结构的苯环等结构。通过观察板蓝根挥发性成分、板蓝根水提物及其混合物对啤酒干酵母粉所致大鼠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发现挥发性成分确实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且挥发性成分的加入能提高板蓝根水提物的解热作用。在中医药界一直存在这样一种观点,即现代中药制剂的药效似乎不如传统的中药汤剂好,挥发油的大量损失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增加挥发油的收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规定了薄荷、姜黄、石菖蒲等药材挥发油的含量。根茎类、种子类药材挥发油的含量通常都能符合药典规定的要求。但薄荷、荆芥等草质药材,由于质地柔软疏松,药材在加工、干燥、贮藏的过程中挥发油易散失,市场上很难购得挥发油含量合格的药材,药材不符合规定就更难保证挥发油的提取效果。此外《中国药典》对一些挥发油含量较高且药效肯定的中药材没有规定挥发油的含量,如川芎、当归、苍术等,市购这些药材挥发油的含量差异很大,从而也使挥发油提取的收率很不稳。所以多方面地控制原药材料的质量药厂对薄荷等挥发油易散失的药材品种,应考虑采用产地定点采购,严格控制干燥加工条件,改善贮藏条件等方法加以控制。对挥发油是主要有效成分,而《中国药典》中又无含量规定的品种,应在该制剂原料药材标准中规定挥发油的含量以及产地的加工、干燥条件,以保证制剂的疗效 2.实验室与大生产相结合确定挥发油提取工艺参数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水蒸馏法还将会在国内药厂普遍使用。对实验室筛选出的挥发油提取时间不能完全照搬到大生产中,多能提取罐的气压比实验室大得多,挥发油馏出速度也更快,应在实验室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生产设备对提取时间再进行调整,确定科学合理的提取时间

芝麻的功效与作用

芝麻的功效与作用 芝麻的功效与作用芝麻味甘、性平,入肝、肾、肺、脾经;有补血明目、祛风润肠、生津通乳、益肝养发、强身体,抗衰老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身体虚弱、头晕耳鸣、高血压、高血脂、咳嗽、身体虚弱、头发早白、贫血萎黄、津液不足、大便燥结、乳少、尿血等症。 抗衰老 芝麻中含量最多,成为主要成分的维生素e,又常被人们称为防止衰老的维生素。它对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很好的效果。还有不饱和脂肪酸的亚油酸,它有调节胆固醇的功能,因而又被称为“永葆青春的营养源”。 芝麻中含量最多,成为主要成分的维生素e 人体试验结果证实,芝麻素被血液输送至肝脏时,可代谢成抗氧化物质,其抗氧化效果大大强于维生素e,而且熟芝麻的抗氧化效果最好。常吃芝麻,还能清除细胞内衰老物质“自由基”,保持机体活力。 抗动脉硬化和高血压 芝麻中含有的丰富的卵磷脂和亚油酸,不但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补脑,增强记忆力,而且有防止头发过早变白、脱落及美容润肤、保持和恢复青春活力的作用。 除芝麻外,含有亚麻酸的食品虽然很多,但都不如芝麻的效

果好。之是因为芝麻同时含有亚麻酸和维生素e,两者同时存在,不但防止了亚麻酸容易氧化的缺点,有起到协同作用,加强了对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的治疗效果。 由于芝麻油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故血管硬化,高血压患者食之有益。 治疗中暑头晕 芝麻叶可以治疗中暑头晕。口渴时,可采鲜芝麻叶一大把,开水冲泡,代茶饮,有清暑解渴之效;关节炎疼痛,可以用芝麻叶100克,洗净切碎,水煎服。 消炎、止痒作用 治寻麻疹、瘙痒症,可取芝麻根数根,煎汤洗患处。据报道,黑芝麻对于慢性神经炎、末梢神经麻痹均有疗效。 滋润补养强壮剂 芝麻,古时称为胡麻、油麻、巨胜、脂麻、乌麻、方茎,分为黑芝麻、白芝麻两种,食用以白芝麻为好,药用则以黑芝麻为良,芝麻是一种芬芳的补药,是良好的滋润补养强壮剂。中医学对芝麻的药用有较高的认识,称它是一味强壮剂,有补血、润肠、生津、通乳、养发等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头发早白、贫血萎黄、津液不足、大便燥结、头晕耳鸣等症状。 润肠通便 有习惯性便秘的人,肠内存留的毒素会伤害人的肝脏,也会造成皮肤的粗糙。因芝麻含脂肪甚多,故能润肠通便,对肠液减少引起的便秘,单独应用即有效验。 强壮心脑血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