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初中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初中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初中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咏雪》

1.太傅寒雪日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一个寒冷的雪天,太傅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翻译: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翻译: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4.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翻译: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丘与友期》

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丘和朋友约定同行,约定在正午时分,正午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太丘便舍弃友人独自离开了。

2.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翻译: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开了。

3.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翻译: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定同行,却舍弃人家而离去。”

4.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翻译: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时分见面,中午了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小孩子的面骂他的父亲,这就是没有礼貌。”

5.元方入门不顾译文: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学习了,然后时常复习它,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就会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一瓜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短处就要改正。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10.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孔子说:“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11.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虽有嘉肴》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译文: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译文: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译文: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4.故曰:教学相长也。译文: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河中石兽》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经历了十多年,和尚募集到了一笔钱,(决定)重修(庙门),便到河中寻找那两只石兽,居然没找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e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了走呢?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译文:到下游去寻找它,固然荒唐;在石兽掉下去的当地寻找,不是更荒唐吗?”

《智子疑邻》1.宋有富人,天雨墙坏。译文:宋国有个富人,因天下大雨,墙坍塌下来。

2.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塞翁失马》1.此何遽不为福乎?译文:这怎么就不是福气呢?

2.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译文:过了几个月,他那匹马带领着一群胡人的骏马回来了。

3.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译文: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部分都战死沙场,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打仗,父子得以保

全性命。

七下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方仲永》

1.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_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 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

2.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_父亲对此感到诧异,从邻居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他的名字。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容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5.异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

6.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乡的人,不让他学习。

7.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叫他写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当了。

8.又七年,还自,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又过了七年,从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才能完全消失,已经沦为普通人了。”

9.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他的天资胜过一般有才能的人很多。最终成为普通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

10.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现在那些没有天资,本来就普通的人,又不接受后天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停止了吗?

《木兰诗》

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4.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权劝学》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_你如今当权掌管事务了,不可以不学习。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我难道要你研究经典成为专门的学官吗?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是应当粗略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4.卿言多务,孰若孤?你说你事务多,谁像我这么多呢?

5.蒙乃始就学。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6.及鲁肃过寻阳,于蒙论议。到了鲁肃经过浔阳的时候,与吕蒙谈论。_

7.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您如今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吴下那个阿蒙了。

8.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士别三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9.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辞别了。

《口技》

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屏障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2.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远远的听见伸向中传来狗的叫声,就有一个妇人惊醒了打着哈欠,她的丈夫在说梦话。

3.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好极了!

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客人们听到这里)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坐端正了一些。

5.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其中夹杂着用力拉到房屋倒塌的声音,大火爆烈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各种声音一起发出来。

6.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任何一种声音;

7.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嘴,一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任何一处。

8.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发抖,几乎

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9.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_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还没赶到大湖,就在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做帝王,(共工在大战中惨败,)愤怒地撞击不周山,支撑着天的大柱子折断了,拴系着地的大绳子也断了。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结果,)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这里移动;地向东南方向塌陷,所以江湖流水的泥沙都流向东南角这里。

《狼》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屠户走了很远。

2.屠惧,投以骨。屠户很害怕,把骨头扔给狼。

3.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4.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5.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6.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屠夫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7.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8.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9.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10.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11.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八年级上册古文翻译

桃花源记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飘落的花繁多而错杂。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齐有致,有肥沃的田野、美丽的池塘、桑园、竹林之类。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5、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便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

6、乃不知有汉,无论晋;(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知道有、晋朝。

7、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向外面的人说起。

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9、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其余的人也各自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里,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爱莲说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而)我只喜欢莲花出自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娇媚。

2、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远地传播更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可以玩弄它。

4、菊之爱,后鲜有闻;对于菊花的喜爱,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6、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该是很多了。

核舟记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情状姿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泛赤壁云

曾经赠送我一个核桃刻的小船,(刻的)应当是轼游赤壁(的情景)

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

4、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他们的相互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卷子下边的衣褶里。

5、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这个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来雕刻它的。

答中书书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都是大家谈论的话题。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