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举措

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举措

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举措
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举措

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举措

[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状况与发展举措。方法:查阅分析国内公共卫生方面的研究资料。结论:由于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以及各地区实际情况的不同,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各地参差不齐,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事件监控工作。

[关键词]公共卫生;监控;突发事件

1公共卫生的概念

公共卫生是指关系到一国或一个地区人民大众健康的公共事业。公共卫生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对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如结核、艾滋病、SARS等)的预防、监控和医治;对食品、药品、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管制,以及相关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公共卫生与普通意义上的医疗服务是有一定差距的。在美国,公共卫生被认为是通过评价、政策发展和保障措施来预防疾病、延长人寿命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一门科学和艺术。在我国目前对于其内涵和涉及领域尚无统一明确定义,尽管在中央文件中多次出现“公共卫生”的字眼,但对其内涵的认知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但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将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作为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取得了很大的成就。2003年5月国务院公布的第376号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列》从法律高度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社会秩序提供了依据。

2公共卫生监控方式

目前,基于公共卫生事件为监控目的的监控系统有以下五类。一是以病例主诉报告为基础的症状监控系统症状,监控系统是以早期发现传染病暴发及生物恐怖等事件为目的、以临床症状症候群为基础的监控系统及其辅助系统。二是沿用以病例个案报告为基础的单病或多病种疾病监控系统。三是以事件报告为基础的疾病暴发或事件监控系统。四是以媒体信息为依托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控系统。五是中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控系统,该系统是在其他系统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而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监控系统。我国的监控系统可以初步用于描述流行病学特征、发现病因学变化趋势、分析暴发原因、开展发现和调查工作及促进地方及国际机构之间的合作。

3近年我国公共卫生发展状况

2004年1月我国启动了“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2004年全国各类学校通过该系统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70起,其中发生在学校的传染病事件占全国传染病事件的64%左右,这些数字表明学校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较为突出。北京市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06年通过网络直报的学校突发事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50起突发事件中传染病疫情占82%,事件主要发

中国公共卫生服务的现状及潜在问题

中国公共卫生服务的现状及潜在问题 【摘要】探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前景,从国外的发达国家的不同的成功的社区卫生服务经验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中国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从而得出了我国社区卫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起步时间不长,仍处于初创阶段,浮于表面,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存在一定差距。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经验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一、引言 社会保障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和人民生活的保障,受到了很多国家的重视,其中的医疗保险更是社会保障的核心之一,我国一直对医疗保险制度在不断探索和研究中。自1996年试点至今,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在政策支持、覆盖面、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数量、人员的素质和群众的意识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中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社区卫生工作做出了重要批示,国务院成立了城市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吴仪副总理担任组长,召开了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制订了一系列指导城市社区卫生发展的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措施,极大地推动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截至2006年11月底,全国97.4%的地级以上城市和92.8%的市辖区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已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59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7967 个,社区卫生服务蓬勃发展。 二、社区卫生服务的过去与发展 中国社区卫生服务的雏形可以追溯到1981年中美两国专家在上海市上海县进行的卫生服务调查,但直到1988年,Dr. Raiakurcar建议中国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后,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才有了实质性的进展。199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作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决定》指出,要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1997年底,国家在济南召开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会议,全面拉开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序幕。1999年,在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上,讨论和制定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该文件制定了社区卫生服务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对有关社区卫生服务的准则、内容、政策等进行了界定。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委分别在上海和南京召开社区工作会议,特别强调社区卫生服务;国务院体改办、国家计委、卫生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文件,14条指导意见中有8条涉及社区卫生服务问题。2001年,卫生部基妇司在成都召开会议,就目前社区卫生服务进展情况进行总结。“青岛会议”也就卫生三项改革明确方向。同年8月卫生部基妇司在北京召开会议,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制定了三项基本政策,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2002年,国家召开农村卫生工作会议,要求启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同年国家十一部委联合发文,要求进一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氛围。2003年,卫生部基妇司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在对中国社区卫生服务总结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创建工程,并制定了创建标准和和创建日程,为进一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目前,全国95%的地级以上城市、86%的市辖区和一批县级市开展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全国已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0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近12000个,创建了108个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辅,医疗诊所、医务室为补充的社区卫生

兽医公共卫生学整理

一、目前已经确认的致畸动物的致畸物是(甲基汞) 可诱发人或哺乳动物皮肤癌的物质是(煤焦油) 所有食品动物禁用的药物是(呋喃唑酮) 动物肉品中不得检出(志贺菌) 以动物为主的人兽共患病是(旋毛虫病) 猪场带猪消毒最常用的消毒药是(0.3%过氧乙酸) 对患结核病的奶牛应作(销毁处理)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组成) 关于生态平衡的定义,下列正确的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暂时相对的平衡) 生态系统内形成的生态平衡,是何种性质的平衡(自然的。动态的相对平衡) 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是(物种改变、盲目开荒、资源利用不合理、环境污染) 食物链的概念是(生物与生物因食物和能量而建立的链锁关系) 环境因素联合作用通常有四种类型,不属于联合作用的是(累积作用) 生物富集作用指的是(经食物链途径最终使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大超过环境中的浓度) 环境污染的概念(污染物质使环境的构成功能或存在状态发生了变化、污染物质数量或浓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污染物影响了人类及其他物生正常的生活条件、污染物危害了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分健康) 环境污染的特征是(影响范围大,作用时间长、影响人群面广、多为低剂量,高浓度,多种物质联合作用环境污染一旦形成,消除很困难) 环境污染诱发的疾病不包括(流行病)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属于(细菌性食物中毒) 毒蕈中毒属于(细菌性食物中毒) 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影响有(影响各酶的活性损害肝脏、肾脏引起不孕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水俣病是由于长对味儿摄入被(甲基汞)污染食物引起的中毒 骨痛病是由于环境(镉)污染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的人体慢性中毒 以恶心、呕心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是(肉毒杆菌中毒) 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主要来源于(食品中的添加剂使用) 肉制品中的多氯联苯主要来源于(工业三废污染) 猪肉中的盐酸克伦特罗主要来源于(畜禽养殖中兽药残留) 一种生物对某种物质的摄入量大于其排出量,随着生物生命过程延长,该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含量逐渐增加,称为(生物积累作用) 某种生物摄取环境中的某些物质或化学元素后,在生物体内的某个部样或器官逐步浓缩起来,使其浓度大大超过环境中原有的浓度,称为(生物浓缩作用) 重金属毒物和某些难降解的毒物,随着食物链的延长,使处于高位级的生物体内的浓度比处于低位级的生物体内的浓度逐渐增多加大,称为(生物放大作用) 当两种化学物质同时进入机体产生联合作用为各单项化学物质毒性总和(相加作用) 当两种化学物质同时进入机体产生联合作用其毒性超过两者之和(协同作用) 由于不同的作用方式、途径,每个同时存在的有害因素各产生不同的影响(独立作用) 当两种化学物质进入机体,一种化学物质能使另一种化学物毒作用减弱(拮抗作用)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常见中毒食品为(动物性食品、病死牲畜肉、蛋类)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常见中毒食品为(淀粉类食品、剩米饭、奶制品)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常见中毒食品(自制发酵食品、臭豆腐、面酱) 二、兽医公共卫生学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兽医公共卫生学概念 兽医公共卫生学:是利用一切与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问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活动和物质资源,研究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人兽共患病、动物性食品安全、实验动物比较医学及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人类保健事业服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第二节兽医公共卫生学的内容 兽医以共卫生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生态平衡与人类的健康: 1、生态平衡: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世间所有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平衡的失调,轻者会影响某些物种的生存条件和阻碍其繁衍速度,影响人体健康;重者可导致物种的消亡,并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 2、生态平衡的保持有赖于学习和掌握生态学业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现将生态学分为三个层次的分枝学科 1)宏观生态学:是以个体和群体为中心来研究个体和群体与环境关系的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科学。

浅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地建议

浅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建议 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开展以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局里领导与号召,努力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现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慢性病管理,重型精神疾病,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九方面,就我镇的工作情况及今后努力方向作如下汇报: 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我镇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包括建立健康档案的居民基本信息和主要健康问题,就卫生服务信息的记录欠完善,仅开展了部分重症病人的接诊转诊工作。对居民健康档案的动态使用比较差。望今后在加强动态管理健康档案方面再做努力,争取将“死档”变活,真正发挥其效力。 二.慢病管理 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 35 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 对确诊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随访。每年随访四次,对管理达一年的患者进行年度 评估,对管理不到一年的患者进行半年度评估。对他们的生活饮食,健康起居,用药方面等进行健康指导。我镇卫生院将长期努力重视、督导村卫生室,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加强慢性 病管理,争取达到慢病的规范化管理。

三.重型精神疾病 对辖区重型精神疾病进行登记管理,每年至少四次随访, 对病情不稳定患者增加随访次数,必要时转诊专科医院。每年进 行一次年度评估,康复指导。对确诊患者进行网报管理。有望通 过我们的努力工作,减少精神疾病患者发病次数,提高精神疾病 患者的生存能力。 四.老年人保健 对辖区65 岁及老年人进行管理,我辖区有老年人986 人,管理 786 人,对其进行健康危险因素和一般体格检查,共进行健康体检 389 人次。今后我们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健康体检的重要性。提高体检率。为他们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 五.预防接种及传染病防治 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白 破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 性接种,包括肾出血热生厌,炭疽疫苗。发现报告预防接种的疑 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 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现场疫点处理,开展结核病、爱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病人等进进行治疗管理。

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工作,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载体,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十一五”期间,特别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按照保基层、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我国大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水平化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效果明显。 一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能力显著提高。基本形成了以国家、省、地方、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共同构建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体系。目前,100%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98%的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和87%的乡(镇)卫生院实现了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各级疾控机构对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能力、监测能力和应对爆发疫情、中毒以及生物生化恐怖等突

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不断提升。艾滋病防治体系逐步完善,加强了血吸虫病专业防治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防治水平。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网络基本形成,广泛开展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初步建立了精神疾病防治网络,建立;饿精神专科学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双向转诊及对基层技术指导的机制。 二是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建立了国家、省、地三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决策指挥系统,组建了卫生部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专家委员会和四大类27支国家级卫生应急队伍。建立了卫生应急组织协调、决策评估、信息报告、监测预警等工作机制,制定了流感、鼠疫、自然灾害、核与辐射事故等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网络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目前,我国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率100%。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网络报告率98%,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网络报告率87%。 三是卫生监督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得到有力保障。基本建立了合适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我国现有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国家标准近1900项,地方标准1200余项,行业标准3100余项。成立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和国

兽医公共卫生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小循环 2.HVI 3.三观一查 4.GAP 5.TNFα 6.森林脑炎 7.循环性人畜共患病 8.SSOP 9.DNA芯片 10.李氏杆菌病 二填空 1.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致作用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3.生态系统可以划分出______ 、_______两级结构水平。 4.疫苗种类_______、_______。 5.环境引起的的人类疾病有____、____、____、____。 6.皮肤真菌分为_____________3个属。 7.消毒种类_____________。 三选择 1.臭氧层耗减直接引起地球表面中波紫外线的辐射增强,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包括() A.皮肤癌增多B.大气光化学氧化剂增多C.免疫抑制。 2.兽医公共卫生学包括的内容:() A.生态平衡B.环境污染C.人兽共患病D.动物性食品安全E.动物医学实验 3.病理损害作用:() A.临床作用B.亚临床作用C.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 D.免疫损伤作用E.激素样作用。4.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 A.传染病B.寄生虫病C.职业病D.食源性疾病 5.在养殖业中,兽药可以污染生态环境,其残留物可导致:() 水环境B.土壤环境的污染,C.通过食物链对生态环境产生毒害作用,影响环境中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最终影响人类健康。 6.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 A.粮、油及其制品,也可污染肉和乳等动物性食品B.动物摄入毒素污染的饲料可导致蓄积,残留于食品中C.黄曲霉毒素Bl 最多,其毒性和致癌性最强,耐热D.可导致急性和慢性中毒 7.食源性感染是指:() A.食用了患病动物的动物性食品或被污染的动物性食品而引起的人兽共患病或寄生虫病B.也称为肉源性感染,常见食源性感染的疾病主要有:炭疽、鼻疽、布病、结核、沙门氏菌病、疯牛病、弓形虫病、肉包子重并、旋毛虫病等。 8.食品安全性评价指标:() A.菌落总数B.大肠菌群C.致病菌D.化学性污染物的残留限量。 9.动物性食品中抗微生物药物残留来源:() A.治疗疾病B.预防疾病C.促进动物生长D.防止食品腐败 10.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创建,以保障消费者健康和食品贸易公平为宗旨的一个制定国际食品标准的政府间组织,下设:()

中国公共卫生信息化

中国公共卫生信息化 现状与发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杨功焕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指出:
围绕服务现代化建设全局,实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以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信息化在经 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完善措施,示范引导,落实责 任,持续推进,为“十一五”国家信息化发展开好局、 起好步。
信息化建设的三个重点
教育信息化 文化产业信息化 公共卫生事业信息化
2006-5-29 2

公共卫生发展与信息化
2006年我国将继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响应能力建设,全 面启动全国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指挥决策平台建设,建立省会 城市和地市级医疗救治数据中心,逐步建立以城市为中心的医疗救治 信息系统。支持社区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将居民疾病控制、预防保健 和健康促进工作落到实处,使常住人口的预防保健主要指标处于良好 水平;努力为居民,特别是长期联系治疗的慢性病患者,提供方便、 快捷、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促进传染病的控制 促进个人健康的指导和慢性病的控制 促进资源共享 促进决策分析 促进信息服务
2006-5-29
3
信息化的重要性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 化;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在信息化 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信息化带动公共卫生体系和疾病控制的现 代化。
2006-5-29
4

中国公共卫生信息化的现状
中国公共卫生的信息化建设
构建了全球疾病监测网络覆盖面最大的互联网 应用系统; 构建了全球疾病监测通过合理利用VPN技术和 Internet资源建立“公网专用”的网络系统; 构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疾病在线直报网络系统; 构建了全球监测病例个案数据量最大的疾病监 测信息系统; 实现了疫情报告与单病种病情监测信息管理的 结合,为实现WHO提出的综合监测信息管理模式 奠定了基础。
2006-5-29 6

兽医公共卫生面临的问题

兽医公共卫生面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姓名:周小林 班级:09级1班 摘要:通过对人兽公共患病疫情回升、重大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动物生产污染突出、生物安全和生物恐怖面临挑战等兽医公共卫生的现状和面临问题进行阑述,进一步分析原因,最后提出完善兽医公共卫生监管体系、建立人兽共患病和动物性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实施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可追溯管理、采用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控制体系、加大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兽医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培养、开展合作交流与宣传教育等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兽医公共卫生;人兽共患病;动物性食品安全 兽医公共卫生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领域是防控人兽共患病和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近年来,许多人兽共患病在多个国家爆发流行,重大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安全、养殖业发展和动物产品出口贸易,并威胁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人类健康,涉及农业、卫生、食品、环境、林业等行业以及社会、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同时,也引起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及专家和兽医公共卫生安全的高度关注。并积极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 1兽医公共卫生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疯牛病、莱姆病等新的人畜共患断出现,狂犬病、结核病、血吸虫病、日本乙型脑炎等人畜共患“旧病”又卷土重来,使人们不禁重新思考人畜共患病问题的严重性;而二恶英事件、苏丹红事件、大肠杆菌O157中毒、瘦肉精中毒等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人民高度关注的焦点。兽医公共卫生是以兽医学的知识和资源直接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在目前的形势下,兽医公共卫生学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十分严峻,必须重新认识、重视并充分发挥兽医公共卫生在人畜共患病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方面的重要防线作用,加强在科学技术和行政法规方面的研究,保障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安定和人民健康。因动物染疫、动物性食品污染而造成人兽共患病、食源性疾病不断发生与流行,规模化养殖污染严重等问题出现,使兽医公共卫生面临着威胁和挑战。 1.1 人兽共患病疫情严峻 全世界已证实的人兽共患病有200多种,其中在公共卫生方面对人类危害严重的约90种,在多个国家流行的有50余种。许多人兽共患病可经动物或其产品传播给人,还会因病害动物及产品、废弃物处理不当,造成动物疫病传播及流行。近年来,新(新发现或病原体宿主谱改变)、旧(已有)人兽共患病在世界各地

公共卫生简介

公共卫生硕士点简介一、公共卫生的起源 公共卫生起源于人类对健康的认识和需求。现在,公共卫生已经成为现代化国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人类早期对健康的认识是从疾病开始的。人类早期对健康的需求是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为了继续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通过有组织的努力来解决因大规模群居带来的负面健康问题,公共卫生的概念和实践也就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 人类早期的公共卫生实践是从饮食、供水、个人卫生、社区居住和环境卫生及传染病的预防开始的。人类早期的公共卫生概念和理论也是在具体的饮食安全,环境卫生和传染病应急等公共卫生的实践中开始出现萌芽。 到了中世纪(公元500年到1500年),欧洲城市的公共卫生服务已见雏形。现代公共卫生起源于英国,因为英国是第一个实现现代工业化的国家,最早面临工业革命带来的威胁人类健康的新环境。现代公共卫生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系统的发展,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现代公共卫生在中国真正地成长与壮大是和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命运休戚相关的,是由政府主导的,是在应对中国公共卫生问题的进程中发展起来的。从1949年至今,中国公共卫生体系从建立,健全到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赤贫基础之上,在各种资源源极其匮乏的条件下,在50多年的时间里成功地消灭了天花和脊髓灰质炎,控制

了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和地方病,显着地降低了孕妇和婴儿死亡率,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网,结合防治工作需要开展的预防医学科研工作取得显着成绩,预防医学教育为公共卫生体系输送了大量新鲜的血液,以上公共卫生成就加上医学科学的进展等因素,在全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基础上,使得中国人民的人均期望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2006年的73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二、公共卫生的定义 现代公共卫生的出现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时间很短,至今不到二百年。然而,文献检索发现关于公共卫生的各种定义至少有十八个。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美国公共卫生领袖人物,耶鲁大学公共卫生教授温思络(Charles-Edward A.Winslow)早在1920年提出的,他描述了什么是公共卫生和公共卫生应该怎么做。这个定义比较完整,是世界公共卫生界引用的最多的一个公共卫生定义:“公共卫生是通过有组织的社区努力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健康和提高效益的科学和艺术。这些努力包括:改善环境卫生,控制传染病,教育人们注意个人卫生,组织医护人员提供疾病早期诊断和预防性治疗的服务,以及建立社会机制来保证每个人都达到足以维护健康的生活标准。以这样的形式来组织这些效益的目的是使每个公民都能实现其与生俱有的健康和长寿权利”。 1988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IOM)在其里程碑式的美国公共卫生研究报告《公共卫生的未来》中明确地提出了十分精练的公共卫生的定义:“公共卫生就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为

浅谈公共卫生系统在我国的架构

浅谈公共卫生系统在我国的架构 摘要:公共卫生是防治疾病、延长寿命、改善身体健康和机能的科学和实践。所以每个国家都在建设自己的公共卫生事业,以保障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享有维持身体健康的生活水准。因此,在本文中,笔者根据公共卫生系统的涵叉,谈了我国公共卫生系统的架构问题, 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我国公共卫生系统结构 2008年10月出台的新医改方案。公开征集了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其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并特别强调 要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但从收集到的意见中可以看出,目前对于“何为公共卫生及公共卫生系统”仍颇有疑虑和争议,因此有必要利用科学方法建立逻辑架构,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公共卫生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一、公共卫生的定义及内涵 1、公共卫生的定义、内涵。要想科学合理的建立公共卫生系统的逻辑架构,首先必须对“公共卫生”的定义及内涵加以深刻的理解。国内外学者对于公共卫生的定义与内涵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论述。1923年winslow曾给公共卫生下了一个比较经典的定义:“公共卫生是防治疾病、延长寿命、改善身体健康和机能的科学和实践。公共卫

生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控制地区性的疾病、教育人们关于个人卫生的知识、组织医护力量对疾病做出早期诊断和预防治疗,并建立一套社会体制,保障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享有能够 维持身体健康的生活水准。”此后还有许多机构和学者提出过不同的定义。虽然定义有所区别,但其内涵还是有相通之处。从核心来看, 公共卫生围绕的是人群的健康,与临床医学以个体健康为中心明显不同;从学科领域来看,公共卫生范周已经远远超过纯医学的范畴,更多的成为一种社会学科;从关注的问题来讲,公共卫生更多的关注社会 宏观层面的人群健康问题,甚至包括一些社会问题;从手段上看,公共卫生问题的解决不但需要运用医学技术和服务手段,还要综合应用其他社会学科的方法和技术,包括教育、行为干预、环境监控和治理、交通安全保障等等;从组织方式上看,公共卫生工作其实是政府部门 的重要职能之一,需要运用政府的力量协调和发动各方面的力量;总之,从本质上讲,公共卫生具有明显的正面外部效应,侧重于宏观调控,需要政府主导,其实质就是公共政策。因此,必须树立新公共卫生和大公共卫生的理念,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公共卫生研究和实践。 2、公共卫生的目标、功能、及内容。从公共卫生的定义及其内涵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公共卫生的目标,就是通过综合采取各种手段和方 法来促进、修复和维护人群的健康状况。此外,还有一点往往被人们所忽略,那就是既然被视为整个宏观卫生体系中的一个部分,那么公 共卫生也应该遵循WHO提出的卫生系统三大目标:提高人群健康、财务风险分摊能力和提高人群的满意度。进一步讲,正是由于公共卫生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填报说明

基本情况报表-指标名称及指标说明 辖区内常住居民数(人):该指标年初填报。以当年所在区县分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时的人口数为准。即上一年度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统计的常住居民数,也即上上一年度末的常住居民数。建档情况报表-指标名称及指标说明 辖区内常住居民数(人):该指标年初填报。以当年所在区县分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时的人口数为准。即上一年度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统计的常住居民数,也即上上一年度末的常住居民数。 建档人数(人):是指到统计时间点,历年累计建档人数。建档是指完成健康档案封面和个人基本信息表,其中0-6岁儿童不需要填写个人基本信息表,其基本信息填写在“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上。辖区内建档人数应减去死亡、迁出、失访(即不明去向的永久性失访)的健康档案终止人数。注意排除重复建档情况。 健康档案建档率(%):建档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人数(人):是指到统计时间点,历年累计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人数。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人数是指在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完成健康档案封面和个人基本信息表,其中0-6岁儿童不需要填写个人基本信息表,其基本信息填写在“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上。辖区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人数应减去死亡、迁出、失访(即不明去向的永久性失访)的健康档案终止人数。注意排除重复建档情况。 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份):是指到统计时间点,1年内与患者的医疗记录相关联和(或)有符合对应服务规范要求的相关服务记录的健康档案数量。其中符合对应服务规范要求的相关服务记录,仅针对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个人基本信息表的更新不统计在内。 健康档案使用率(%):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档案总份数*100%,档案总份数,即建档人数。 辖区内常住居民数(人)≥建档人数(人) 建档人数(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人数(人) 建档人数(人)≥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份) 健康教育报表-指标名称及指标说明 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种类(种):辖区内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的种类之和。 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数量(本):辖区内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的总份数。 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种类(种):辖区内所有基层医疗机构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的种类之和 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次数(次):辖区内所有基层医疗机构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的总次数 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的时间(小时):辖区内所有基层医疗机构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的总时间

中国公共卫生的成就及其面临的挑战

中国公共卫生的成就及其面临的挑战(上) 赵根明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 课程前言 我要重点跟大家说中国的公共卫生,另外重点跟大家说,我们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因为只有看到了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我今天是将分四个方面来跟大家一起探讨。第一个,绝大部分做公共卫生的(同志)可能不能讲出公共卫生的定义是什么,可能仅仅是做公共卫生的某一个方面,所以跟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公共卫生的概念以及它包含的内容。重点跟大家说公共卫生的成就和挑战,这个方面,我更重点说公共卫生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特别是中国。第三个,我们来分解一下,假如公共卫生的话,我们应包括哪些职能、哪些任务?最后,有时间的话跟大家探讨,因为现在医改做得轰轰烈烈,包括政府工作报告里面特别强调医改当中的公共卫生问题。我跟大家稍微提一下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当中的公共卫生问题做哪些方面。 一、公共卫生概述 (一)公共卫生定义 公共卫生的话,至少说在2003年的SARS之前,我国有“公共卫生”这个词,但没有“公共卫生”的定义,但在国际上,假如翻阅过去的公共卫生历史的话,在1932年,Winslow第一个提出了“公共卫生”,大家看一下,公共卫生就是预防疾病,延长寿命,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共同努力来改善环境卫生,促进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因为在那一时期,社会的、人群的主要的疾病负担是传染病,教育个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组织医护人员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预防性的治疗。所以,在80多年之前就谈到了“公共卫生”的定义是很广的,而不像我们在临床医学当中的,主要一个是治疗疾病,它除了预防疾病之外,还要控制它的流行,还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还有一个,在现在看起来,对社区的人群进行早期的发现,这是我们现在国家医改当中,公共卫生任务当中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早期发现慢性病的人群。另外在John Last,以及美国的科学医学院都有相应的定义。 但在2003年之前,我国没有明确的定义,SARS之后,给公共卫生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公共卫生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建议书

公共卫生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建议书

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是国家公共卫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半年的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重大疫情灾害,暴露出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不健全,公共卫生发展严重滞后。为了加强中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是上述机制和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和纽带。 现代化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采集、应急指挥和处理,必须采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实现对突发事件的采集、辨别、处理和反应。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求能对事件处理全过程进行跟踪和处理,实现从突发事件相关数据采集、危机判定、决策分析,命令部署、实时沟通、联动指挥、现场支持等功能,以便对危机事件做出最快、最有效的反应。可是,从当前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空白领域,基础网络建设和系统建设的任务依然巨大。 H3C公司根据在业界积累的丰富的网络系统建设经验以及对医疗卫生行业各种业务及应用的深刻理解,提出了全新的公共卫生信息平台解决方案,倡导构建“安全可靠、整合开放、统一管理”的公共卫生信息平台,为医疗卫生行业各种业务共享统一的医疗信息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设一个“安全可靠、整合开放、统一管理”的公共卫生信息平台,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一个统一标准的协议,卫生系统内的各

种数据才能共享,业务才能兼容,资源才能整合;就如同我们都讲普通话,大家才能进行无障碍的沟通。在网络世界,TCP/IP是迄今为止应用最广泛、最成熟、最为开放、标准化程度最高的技术体系,具有简单、开放、灵活扩展、管理和互操作等一系列优势,已经成为当今互联网、电信网、政务网、企业网的主要承载技术。IP协议弹性强,能更好地适应IT网络的各种变化,正是基于这样的潮流,H3C推出了IT On IP(简称IToIP)的理念及整体解决方案。IT On IP就是基于统一的IP技术来构建IT系统。从技术的发展过程来看,从IP网络,到基于IP的通信,再到基于IP的存储和统一的IT资源管理,基于IP技术构建整个IT系统是其必然的发展方向,H3C正沿此方向提供全面的产品及全业务的公共卫生信息平台解决方案。 H3C IToIP架构对卫生行业用户的核心价值在于,经过IP技术实现了通信、计算、存储资源整合,经过开放平台提供公共卫生系统IT业务个性化及优化解决方案,经过IP智能管理中心实现了公共卫生IT资源的全面、精细化管理,构建“安全可靠、整合开放、统一管理”的共享信息平台来承载公共卫生各种业务系统。 IP自适应安全网络 H3C IToIP自适应安全网络是一种面向业务的动态安全网络模型,经过建设与整合各种网络部件的能力(终端、网络设备、安全设备、业务系统、管理控制系统等部件之间的协调联动)实现基于深度业务感知的弹性资源调整以及策略部署,这些策略主要是安

兽医公共卫生

兽医公共卫生

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兽医公 共卫生学 2010-06-29 00:23:07 来源: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网浏览:1398次 兽医公共卫生学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兽医公共卫生学概念 兽医公共卫生学:是利用一切与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问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活动和物质资源,研究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人兽共患病、动物性食品安全、实验动物比较医学及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人类保健事业服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第二节兽医公共卫生学的内容 兽医以共卫生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生态平衡与人类的健康: 1、生态平衡: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世间所有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平衡的失调,轻

者会影响某些物种的生存条件和阻碍其繁衍速度,影响人体健康;重者可导致物种的消亡,并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 2、生态平衡的保持有赖于学习和掌握生态学业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现将生态学分为三个层次的分枝学科 1)宏观生态学:是以个体和群体为中心来研究个体和群体与环境关系的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科学。 2)微生态学:是以单细胞为中心来研究单细胞与环境关系的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一切生物体与其环境的微生态平衡。 3)分子生态学:是以生物活性分子特别是核酸分子为中心来研究细胞内分子环境关系的生态学。 二、环境污染与人类的健康: 环境污染是当代环境问题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三、人兽共患病的监测与控制: 人兽共患病是指那些在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全世界已证实的人兽共患病有200多种,在公共卫生方面对人有重要意义的人兽共患病有90种,流行的主要人兽共患病有50余种, 四、动物防疫检疫与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公布)。 第三节兽医公共卫生学的作用 一、在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活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1、人们在发展中不自觉的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和食物污染。 2、抗菌药物的研究、生产和使用,使微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因此,研制、生产和推广应用微生态制剂,少用或昼不用抗生素,恢复人类和

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

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 (一)预防医学发展趋势与策略 预防医学的基本目的是:①预防疾病(包括各种新老疾病);②改善环境(包括生产和生活环境);③增进健康。要实现这些目的,需要预防医学工作者和经济学、社会学、工程学、政策学等其他学科专家的密切合作。 2003年,美国医学会(Institute of Medicine,IOM)在《谁来维护大众的健康》一书中就加强美国公共卫生教育、研究和实践提出了战略性的发展框架和建议。报告呼吁公共卫生教育应该建立在生态学模式的基础上,强调影响健康的多重决定因素及多种干预策略。报告推荐在公共卫生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中,除了传统的5门核心课程,即生物统计、流行病学、环境科学、卫生服务管理、行为和社会科学,再增加8个领域的教学内容,即信息学、基因组学、交流、文化素质、社区为基础的参与式研究、全球卫生、政策和法律、伦理学。WHO提出,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从要求“什么都知道(know-all)”向“知道如何获取(know-how)”转移。【13】 我国虽然也在预防医学的教育上进行改革,但依然存在着挑战。我们的教育也需要培养复合型的公共卫生人才,因而教育模式、内容都会有较大的调整和改变。 (1)预防医学向社会预防为主的方向发展。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们认识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要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必须是医学更加社会化。深入地进行健康教育,引导群众合理消费,接受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医学社会化的一项重要任务。许多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只有通过广泛深入的健康教育和个人合理的生活方式,以及公平合理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才能达到减少发病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确保人人健康的目的。 (2)预防医学朝着防治结合,向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的方向发展。随着国民经济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群众不仅要求有病能及时得到治疗,而且要求懂得防病和保健的知识,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结合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3)环境与健康问题将成为预防医学的热点,也是预防医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势。21世纪人类面临四大问题: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能源匮乏、疾病控制。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全球的关注,预防医学应积极参与解决环境与健康问题,特别是对环境中有害因素的允许量和消除方法,以及环境中微量有害因素长期危害性的研究尤

浅谈中国医疗卫生现状与未来设想

浅析中国公共医疗卫生现状与未来设想 【关键字】公共医疗卫生,现状,未来,发展,改革,健全 【摘要】2000年以来,经历了非典,甲流等突发卫生安全事件后,一个词语---公共医疗卫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中,并且在突发性事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发展公共医疗卫生事业,我国也不例外。早在2003年,我国就开始筹划建设,近几年更是不遗余力的加大力度完善公共卫生应对体系。但仍存在着诸多不足和弊端,所以现状不容乐观。因此也有了对其未来改革和发展方向的设想与推测…… 在正式进入文章内容之前,有必要首先介绍一下医疗卫生的定义。何为医疗卫生?顾名思义,就是保障大众健康的公益事业。具体而规范的定义为:公共卫生是以保障和促进公众健康为宗旨的公共事业,通过国家与社会共同努力,防控疾病与伤残,改善与健康相关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培养公众健康素养,实现全社会的健康促进,最终创建人人享有健康的社会。 在了解了公共医疗卫生的基本定义后,我们进入正题。首先介绍我国公共医疗卫生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突出强调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公共卫生事业也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情况不是令人满意。特别是2003年春夏之交中国局部地区爆发的SARS疾病提示了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基础的薄弱。【1】为此,国家及时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全面推行了医疗卫生体系的全面改革,确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 建立和健全我国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卫生监督体系;完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城市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卫生科普宣传体系和财政经费保障体系。除此之外,颁布了10 部关于公共医疗卫生的法律,制订了若干相关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度。最重要的是,进一步加强了财政对公共卫生事业的倾斜。 虽然自2003年以来,我国在公共卫生建设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我国政府设立由国务院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的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总指挥部由国务院主管领导担任。但仍存在政府本身工作机制的局限性以及政府和其它部门配合不利等诸多问题。【2】所以总的看来,形势依旧不容乐观,仍然有许多需要建设和改进的地方。何况在这几年的发展历程中也暴露的许多问题。下面我将从农村和城市的公共医疗卫生方面分别加以阐述。首先我们来看农村方面。由于很多农村患者受教育程度偏低,思想上封闭保守,并且农村在技术上比较落后,不能用现代的科学观点看病、治病。更为糟糕的是,有些患者生病以后往往凭所谓的“经验”自行诊断、用药。用药条件的限制也加剧了这种情况:在农村,药物多是口服药--主要是抗生素,并且把抗生素视为“万金油”,认为其能治疗百病,对抗生素的滥用最终导致细菌的耐药性产生。滥用药物不但给患者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更为重要的是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导致了疾病的恶化和扩散,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并发症,危及生命安全。综上,在农村地区有病乱医,滥用药现象十分严重。此外,就医时费用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虽然截至2006年9月底,全国已经有1433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占全国县(市、区)总数的50.1%,有4.06亿农民参加了新农合,占全国农业人口的45.8%,全国有1.4亿农民从新农合中受益。但是,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保障水平较低,农民自费就医的比例仍然很高。【3】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城市方面。虽然城市情况强于农村,但也有许多方面有待加强。虽然我国每年对公共卫生医疗方面有一定的投入,但大部分投入都流入了大中城市,尤其是大型医院。另外,在市场经济作用下,原有的地区医疗体系与级别被打破。此外,盈利目的导致医药费用急速上升,严重超过了人们收入增长速度,导致一般群众难以承受。

兽医公共卫生学

兽医公共卫生学 绪论 第一节兽医公共卫生学概念 兽医公共卫生学:是利用一切与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问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活动和物质资源,研究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人兽共患病、动物防疫与检疫、动物性食品安全、实验动物比较医学及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人类保健事业服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第二节兽医公共卫生学的内容 兽医以共卫生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生态平衡与人类的健康: 1、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流、物流、信息流的传递,达到了相互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2、生态平衡的保持有赖于学习和掌握生态学业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现将生态学分为三个层次的分枝学科 1)宏观生态学:是以个体和群体为中心来研究个体和群体与环境关系的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科学. 2)微生态学:是以单细胞为中心来研究单细胞与环境关系的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一切生物体与其环境的微生态平衡. 3)分子生态学:是以生物活性分子特别是核酸分子为中心来研究细胞内分子环境关系的生态学. 二、环境污染与人类的健康:

环境污染是当代环境问题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三、人兽共患病的监测与控制: 人兽共患病是指那些在人类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 全世界已证实的人兽共患病有200多种,在公共卫生方面对人有重要意义的人兽共患病有90种,流行的主要人兽共患病有50余种, 四、动物防疫检疫与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公布). 第三节兽医公共卫生学的作用 一、在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活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1、人们在发展中不自觉的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和食物污染. 2、抗菌药物的研究、生产和使用,使微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因此,研 制、生产和推广应用微生态制剂,少用或不用抗生素,恢复人类和动物的微生态平衡,将是兽医公共学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领域. 二、在人兽共患病的监测与控制中起主力军的作用 人兽共患病中的绝大多数疫病是经动物及动物产品传播给人的,所在控制和消灭人兽共患病的关键在于控制和消灭动物传染源. 三、通过动物防疫和检疫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 我国已加入WTO在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国际贸易中我国也必须要遵守国际上通用的防疫和检疫规则,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国际动物卫生法典》、《实施卫生和动植物检疫的协定》(SPS协定)和《贸易技术壁垒协定》(TBT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