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惠而浦的OEM模式

惠而浦的OEM模式

惠而浦的OEM模式
惠而浦的OEM模式

日期:[ 2009年11

-- ·环球商道· --版次:[ 03 ] 月21日 ]

惠而浦中国:定位失败的15年

2009-11-21

近日,家电制造商惠而浦推出了“炫力波”系列洗衣机电视广告,这是该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的首部电视广告。

按照惠而浦中国商务部总经理钟鸣的话来说:“中国首部电

视广告的推出对惠而浦而言是一个重要里程碑。”他们正在

尝试重新了解中国用户。

众所周知,美国惠而浦在中国的15年,是失败的15年。

当中国白电市场逐步攀高的时候,惠而浦在中国的市场占有

率一度仅有0.33%,与其全美白电排名第一的身份完全倒挂。

1994年,惠而浦进入中国,15年间在中国花费数十亿元,得到了这样一个认识:“中国市场有它自己的一套玩法儿”。

但因为全球经济重心正逐渐偏移到中国,惠而浦也笃信“得

中国而得世界”,所以锲而不舍地开始了在中国的第五次冲

锋。那么,惠而浦在中国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到底是什么?在

今后的日子里,应该怎样去规避和修正呢?

定位不准是许多外资家电企业在中国最失败的策略,不上不下、不高不低、不左不右,没有对中国市场调查清楚,仅凭自己的经验就匆忙上马,惠而浦在中国的前几次失败经历已经充分说明了这点。因此对于惠而浦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界定好自己在中国市场的位置,包括经营定位、管理定位和营销定位。

经营定位模糊

从合资、控股到独资,然后到现在的合作,惠而浦在中国的经营定位不断变化。左右逢源,摇摆不定,这正是众多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后的通病。一有不如意就改弦易辙,经营思路短视而且混乱,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不仅让自己的合作伙伴心生疑虑,就是自己也底气不足。

一直到2008年,惠而浦中国开始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渠道是苏宁,厂家是海信以及一些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工厂。不再一味强求“独美”和“掌控”,而是选择向海信输出技术;不走三四级市场代理制,而是与国美、苏宁们合作

主攻一、二级市场。这种模式被业界普遍怀疑,能否走下去就看这个“三角关系”到底能有“多铁”了。是否会因为利益的分配问题以及思路问题出现分歧?有待时间来决定。

管理定位滞后

作为美国第一的白电品牌,惠而浦自有其在美国成功的管理经验和模式。于是,美国惠而浦一度认为,这种管理模式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也因此给予其在中国的公司,无论是合资的还是独资的公司,都只有最小的自主决定权,而所有的决定都必须由美国总部做出。

1995年2月14日,惠而浦与北京雪花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2900万美元,美方占股60%,负责合资公司的经营管理,到1996年累计亏损8986万元。之后追加900万美元进口最新的设备,可惜报批总部就花了8个月时间,而错过了市场机会。

1997年11月8日,惠而浦将其60%股本折价200万美元转卖给雪花,合资失败。

1998年中国微波炉刚兴起的时候,惠而浦先后分两次斥巨资全额收购顺德蚬华,联手封杀当时还非常稚嫩的格兰仕。可惜,蚬华惠而浦优柔寡断,一份市场方案要绕道香港分部再传到美国总部定夺,一个来回要两三个月,而格兰仕正挥舞着“价格屠刀”,迅速独霸了中国微波炉市场,蚬华惠而浦被踢出中国微波炉市场。

1996年、1997年惠而浦-蓝波空调因流动资金匮乏而陷入窘境,而惠而浦总部又决意不再担保借贷。最后,来自惠而浦总部的一纸命令,使惠而浦-蓝波空调走向被清盘的命运。

古往今来,没有一次战斗是指挥官远离战场之外就能取得胜利的,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北宋,将领出征前皇帝和枢密院会给予阵图,要求:必须按照这样打仗,而结果是基本上每战必败。由此,宋朝也就成了中国古代最屈辱的一个朝代。

商场如战场,不充分赋予前线指挥官以足够的权限,所造成的结果必然是坐视商机溜走。

营销定位缺失

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后的营销策略,通常会受到来自中国本土企业的影响,从而使自己的定位发生偏移。实际上,绝大多数外资品牌只是学到了中国企业的“形”,而没有学到他们的“神”。这是因为中国有其特殊的生产经营和行政执法环境,本土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合理的”规避:产品成本、价格猫腻等,而外资企业很难把这些学到手。纵观惠而浦在华15年,其产品定位不准确,价格定位不清晰,品牌定位时上时下,渠道定位时左时右,也就造成了惠而浦在中国每况愈下的情形。

惠而浦1995年进入中国以来,先后进入过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空调等产品领域,但从来没有在中国形成一个真正的定位产品。与雪花合作冰箱,两年后折戟沉沙;收购“水仙”洗衣机,惨淡经营十余年;与蚬华合作生产微波炉,被踢出中国微波炉市场;收购蓝波空调,最终转让给了以色列空调商以莱特公司。

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惠而浦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产品,一说起美国惠而浦,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惠而浦生产和销售什么产品,却有很多人不知道。惠而浦在中国所涉足的产品

中,大概只有洗衣机还稍微有一点影响力,但据内部人员透露,惠而浦洗衣机使用的还是国外数年前的技术和工艺,所以,给中国消费者留下的是过气的国际品牌的形象。可见,惠而浦在中国的产品定位是失败的。

产品定位不仅是指产品本身的定位,确定自己的主要产品线,还要把这一系列主要产品传递给消费者,使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特定的地位。就惠而浦来说,首先要确定自己的主打产品,如冰箱或者洗衣机。

但目前惠而浦的动作表明,它还是准备全线上马:与苏宁合作,在中国市场推出空调和热水器;与海信合作,在中国生产洗衣机;又宣布在中国市场推出4个系列24款高端冰箱,而且还有燃气灶、抽油烟机、消毒柜等厨房电器产品也计划进入中国市场。那么,它的产品还是多而杂,谁主谁次?而中国企业,美的电风扇、空调;海尔洗衣机;格力空调;万和热水器;华帝燃气灶,惠而浦的产品线全面铺开,凭什么与各个领域的中国本土品牌竞争?

另外,惠而浦对自己的主打产品还要进行一系列定位:第一,功效定位,突出产品的特殊功能,使该商品在同类产品中有明显的区别和优势,以增强选择性要求;第二,品质

定位,突出商品的良好的具体品质,而且在性能、定型、用途等方面与同类产品相近时,突出强调产品性价比的特点;第三,市场定位,即把产品宣传的对象定在最有利的目标市场上。

价格定位

物有所值、物超所值是消费者选择产品及品牌的一个重要依据,而这个依据要与产品挂钩。因此,不顾自己产品的现状而盲目把价格定位为高端的做法是十分不明智的。惠而浦在中国的十多年历程中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它把自己在中国的价格定位为高端,而产品的品质与这个高端的价格不符合:使用落后于世界的技术生产洗衣机;落后的生产线生产冰箱;面对着格兰仕的“价格屠刀”微波炉;与名不见经传蓝波空调合作生产空调。

所有这些产品是不可能支撑起惠而浦在中国的高端价格的。与此相反的是西门子,它的价格定位十分明确——高端,而其产品线也足以支撑起它的高端价格,所以中国的高端冰

箱市场基本上为西门子所垄断。

品牌定位

惠而浦在中国的品牌定位也不成功,它希望留给中国消费者高端的品牌形象,但是没有采取行动提升品牌形象,加上产品策略的错误以及不匹配产品的价格,使得中国消费者对惠而浦的品牌形象十分模糊。

据惠而浦全球副总裁、北亚区总裁李彦所说,惠而浦在中国有超过10年都没有做过电视广告。而这10年,正是中国广告业快速发展的10年,也是中国及其他外资企业借助广告大力发展的10年,很多品牌就是通过在电视上面的广告而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的。西门子的真空零度保鲜冰箱通过电视广告的传播,进一步巩固了其高端的品牌形象。于是,惠而浦整整错失了10年的在华品牌建设时间。

而如今,李彦透露惠而浦尝试投入电视广告。但中国目前的电视广告公信力和影响力正在逐渐下滑,而其收费标准却逐年提高,现在选择电视广告作为打响品牌的手段,产生

的效果有可能并不会很高。除非在中央电视台进行全面“扫荡”,而这样做需要的资金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同样也是不理智的。

渠道定位

渠道的选择对销售及品牌有影响。惠而浦进入中国的15年来,其销售渠道的定位也乏善可陈:在合资时实行渠道跟随策略——跟随合资方本来就很脆弱的渠道(雪花冰箱、水仙洗衣机);在独资时独立拓展自己的渠道(微波炉、空调),但在中国惨烈的市场竞争中,想要一骑当先,只能是神化。因而,15年,惠而浦中国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渠道,在任何一个成熟渠道中都不占优势。

目前,惠而浦中国借助苏宁电器渠道的做法是明智的。借助苏宁的销售渠道和网点,能使惠而浦迅速进入一、二级市场,并提升其品牌形象。但是,这样将会出现新的问题:惠而浦在苏宁的竞争对手卖场可能会受到抵制,销售渠道严重受损。

根据中国美国商会的调查,在中国耕耘了10年后,包括波音、可口可乐、福特汽车等在内的美国公司,有81%已经在中国实现盈利,而惠而浦在中国的十几年历程,被该公司的全球执行副总裁、亚洲区总裁胡克明(MarkHu)在公开场合毫不留情地称做只是付了一笔昂贵的“学费”。惠而浦的中国之路艰难曲折,15年后的今天,惠而浦在中国市场回到了起点,重整山河,豪迈起步。

[摘自《东方管理》洪仕斌/文]

集团型公司总部对子公司的管控模式

总部对下属企业的管控模式 总部对下属企业的管控模式,按总部的集、分权程度不同而划分成“操作管控型”、“战略管控型”和“财务管控型”三种管控模式。 操作管控型:上是头脑,下是手脚 IBM公司是典型,力保其全球“随需应变式”战略的实施 总部从战略规划制定到实施几乎什么都管。为了保证战略的实施和目标的达成,集团的各种职能管理非常深入。如人事管理不仅负责全集团的人事制度政策的制定,而且负责管理各下属公司二级管理团队及业务骨干人员的选拔、任免。在实行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中,各下属企业业务的相关性要很高。为了保证总部能够正确决策并能应付解决各种问题,总部的职能人员的人数会很多,规模会很庞大。如G E公司在1984年以前采用的就是这种管控模式,导致总部职能人员多达2000多人。直到杰克·韦尔奇任CEO后才转变为战略管控模式,大大减少了总部参谋人员。这种模式可以形象地表述为“上是头脑,下是手脚”。IBM公司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型,为了保证其全球“随需应变式”战略的实施,各事业部都由总部进行集权管理,计划由总部制定、下属单位则负责保障实施。 战略管控型:上有头脑,下也有头脑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集团公司都采用或正在转向这种管控模式

集团总部负责集团的财务、资产运营和集团整体的战略规划,各下属企业(或事业部)同时也要制定自己的业务战略规划,并提出达成规划目标所需投入的资源预算。总部负责审批下属企业的计划并给予有附加价值的建议,批准其预算,再交由下属企业执行。在实行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中,各下属企业业务的相关性也要求很高。为了保证下属企业目标的实现以及集团整体利益的最大化,集团总部的规模并不大,但主要集中在进行综合平衡、提高集团综合效益上做工作。如平衡各企业间的资源需求、协调各下属企业之间的矛盾、推行“无边界企业文化”,高级主管的培育、品牌管理、最佳典范经验的分享等等。这种模式可以形象地表述为“上有头脑,下也有头脑”。运用这种管控模式的典型公司有英国石油、壳牌石油、飞利浦等。目前世界上大多数集团公司都采用或正在转向这种管控模式。 财务管控型:有头脑,没有手脚 和记黄浦成为典范 集团总部只负责集团的财务和资产运营、集团的财务规划、投资决策和实施监控,以及对外部企业的收购、兼并工作。下属企业每年会定有各自的财务目标,它们只要达成财务目标就可以。在实行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中,各下属企业业务 的相关性可以很小。典型的财务管理型集团公司有和记黄浦。和记黄浦集团在全球45个国家经营多项业务,雇员超过18万人,它既有港

宝洁集团经营模式基本介绍

宝洁集团经营模式基本介绍 宝洁公司的目标是触动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数字化技术应用后,宝洁有机会和全球每位消费者建立一对一的关系,它越是亲密,就越不可被取代。数字化技术使得宝洁实现了成为一家与消费者建 立一对一关系的公司的愿望。顾名思义,通过客户反馈是与消费者 建立关系的一种传统方法,宝洁开发了“消费者脉搏”技术,运用 贝叶斯分析方法(Bayesiananalysis)查看所有客户评论,并按照品 牌分类,最后与相关联的个人对接,此举措令公司对市场的一举一 动立即作出反应,同时也让宝洁即时改进产品。 对运输和物流,宝洁创建了一个称为控制塔的加强型数字运营平台,可以看到所有进行的运输活动,包括厂内、厂外、原材料和产品。宝洁可能是全美第二或第三大的货车使用单位,通过这项技术,能够降低15%的死循环活动1,并且降低成本和二氧化碳排放。在使 用分销商时,宝洁创建了称为分销商连接的界面,与分销商直接对接,帮助他们开展业务。通过提高整条供应链的服务,降低库存, 所有各方均能获益。此外,宝洁希望数字化链接到零售商,希望能 借助自己的规模效应,将最新技术带给哪些用不起的零售商。 数据建模、数据模拟和其他数字化工具正在重新塑造宝洁进行创新的方式。以前进行创新研究时,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设计消费者调 查小组,要合适的种族和年龄分布才能让调查具有代表性。而现在,宝洁拥有的数据之大,样本容量之全,随时可以建立一个有代表性 的消费者群体。 品牌概述 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Brand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三十七,在《巴伦周刊》公布 的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三。该企业 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七十四。欧

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大全(doc 117)

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大全(doc 117)

财务中心 部门名称: 财务中心 上级部门: 董事会、总经理 下级部门: 会计部、财务管理部、库管部 部门本职: 公司财和物的管理 主要职能: 1.贯彻落实国家财经法规,拟订公司有关财务制度。 2.开展公司的会计核算和有关统计工作。 3.进行货币资金的控制和管理。 4.制订税务筹划方案,申报纳税。 5.指导、监督、检查有关部门的财务工作。 6.协调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财务关系。 7.编制、分解公司年度预算,并按系统落实指标。 8.分析公司的经济活动和成本费用。 9.审核经济合同内容,审核各项经济活动。 10.客户信用调查、信用评估,建立相关客户档案。 11.公司存货、固定资产的盘点。 12.监督、检查仓储材料的收、发、存管理。 13.财务档案资料的管理。 14.协调工商、税务、银行及其他机构的关系。 15.公司有关财务的业务培训与考核。

会计部 部门名称: 会计部 上级部门: 财务中心 下属岗位: 总帐会计、成本会计、销售会计、制证会计、出纳 部门本职: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主要职能: 1.参与制定公司财务规章制度。 2.设置凭证、科目、账簿、报表体系,设置与公司相符的业务表格。 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等项目核算。 4.会计监督和内部稽核,保证账账、账表、账实相符。 5.负责应收、应付款项的核算和管理。 6.会计报表、内部核算报表的编制、上报。 7.办理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财务处理。 8.负责经营性和资本性支出业务的审核。 9.参与税务筹划的制订,负责销售资料收集,纳税资料的申报,按规定时间纳税。 10.会同库管部进行存货和在途材料的清查、盘点工作。 11.公司的现金管理,办理款项的收付。 12.会计档案的管理,保密工作。

集团管理模式有哪些

集团管理模式有哪些 以下是关于集团管理模式有哪些介绍,欢迎大家的借鉴参考!集团管控模式,是指企业集团总部在管理下属企业中的定位,其具体体现在通过管控部门的设置、管控流程设计以及集团文化的传播来影响下属经营单位的战略、营销、财务、经营运作等方面的内容。 集团管理模式有哪些 第一种、财务管控型。 这是最典型的集团公司管理控制的模式,它主要是对财务决策、资金运作进行全程严格的监控,最终目标是评价企业运营是否能达到制订的财务指标。而对企业的具体的运营及操作过程关注较小。此类集团管控模式在中国私营企业里最常用,也是针对中国特有国情、人情、人性进行分析的最终择选结果。同行业中多数如此。 优点:集中、严格管理资金,掌握企业的经济命脉。 缺点:缺少对其他管理环节的监控,容易产生管理上的短板现象。 第二种、运营管控型。 运营管控型是集团公司对所有资料进行运营的全程关注,从产供销到人财物进行统一的安排与分配,以达到最优资源配置,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具体的模式分为:财务中心(部)、采购中心(部)、销售中心(部)、生产技术(部)、物流中心(部)等等,具体的决策权力全部上收,各分公司分部只有执行权,没有决策权。它的管理模型就像一幢垂直高楼。 优点:控制力强,掌握集团的各项业务,权力高度集中。

决策快速,执行快捷。 缺点:管理维度广,缺乏主动性,难于发挥创新精神及业务上的突破能力。 第三种、战略管控型 战略管控型是集团公司只对公司的战略进行决策,主要工作是主要集中在进行综合平衡、提高集团综合效益上做工作,如协调各下属单位之间的矛盾、平衡各企业间的资源需求、高级主管的培育、经验的分享等等。它的管理模型就是金字塔,上尖下大。在现有集团公司的成功案例中,有管理较好的A 公司,发展迅猛,增值极快,在短短十年间,做到行业第一,成功主要原因得益于其战略管控管理模式。他们主控产量,采用目标增效制,即是达到总部制定的目标就有奖,超过按大比例进行奖励。资金的处置由各分公司进行分配,总部不干涉,极大的发挥了各分公司的主动权。 简明扼要一句话就是:定目标、管主管。现今集团公司向这类管控模式发展。 优点:各级管理人员有极大的自主权,能充分发挥积极性。 缺点:各自为政,互不配合,容易引起部门的矛盾。 第四种、混合管控型 混和管控型是集团公司对各分公司的管理采用混和方式,主要方式为:主要集中管控财务、采购、销售,其他技术、人员、仓库、物流等权力其他分配相应的权限给相应的公司或人员。此方式能控制主要工作,又能给相关的公司或人员一定的主动权、决策权。在一定的程度上能达到集团管控的目的。此类管控模式来源于中国的“中庸”之道。 从道理上分析利用此模式管理公司应该可以取得很好的成

财务管控的三种具体模式

集团管控的三种具体模式 2011-06-10 10:43 来源:牛津管理评论 打印|收藏| 字号 分享到:. 根据总部的集、分权程度不同,可以把总部对下属企业的管控模式而划分成“操作管理型”、“战略管理型”和“财务管理型”三种管控模式。这三种模式各具特点: 1.操作管理型: 总部通过总部职能管理部门对下属企业的日常经营运作进行管理。为了保证战略的实施和目标的达成,集团的各种职能管理非常深入。总部保留的核心职能包括财务控制/战略、营销/销售、新业务开发、人力资源等。如人事管理不仅负责全集团的人事制度政策的制定,而且负责管理各下属公司二级管理团队及业务骨干人员的选拔、任免。在实行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中,各下属企业业务的相关性要很高。为了保证总部能够正确决策并能应付解决各种问题,总部的职能人员的人数会很多,规模会很庞大。 2.战略管理型: 集团总部负责集团的财务、资产运营和集团整体的战略规划,各下属企业(或事业部)同时也要制定自己的业务战略规划,并提出达成规划目标所需投入的资源预算。总部负责审批下属企业的计划并给予有附加价值的建议,批准其预算,再交由下属企业执行。在实行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中,各下属企业业务的相关性也要求很高。为了保证下属企业目标的实现以及集团整体利益的最大化,集团总部的规模并不大,但主要集中在进行综合平衡、提高集团综合效益上做工作。如平衡各企业间的资源需求、协调各下属企业之间的矛盾、推行“无边界企业文化”,高级主管的培育、品牌管理、最佳典范经验的分享等等。这种模式可以形象地表述为“上有头脑,下也有头脑”。运用这种管控模式的典型公司有英国石油、壳牌石油、飞利浦等。目前世界上大多数集团公司都采用或正在转向这种管控模式。 3.财务管理型: 集团总部只负责集团的财务和资产运营、集团的财务规划、投资决策和实施监控,以及对外部企业的收购、兼并工作。下属企业每年会给定有各自的财务目标,它们只要达成财务目标就可以。在实行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中,各下属企业

集团公司财务管控模式

集团公司财务管控模式 集团公司财务管控 集团公司作为包括多种组织形式和多层次委托代理关系企业构成的公司,其股权关系和管控模式复杂的特点,使得财务管理上与单一企业有着显著的差别,呈现出财务管理多元化、立体化、分层化、复杂化的特性,其管理的关注点侧重于确保集团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为集团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从而保障集团战略决策的顺利实施。 集团的财务管控包括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投资管理、资金管理、报表管理等内容,也涉及下属企业业绩管理、财务负责人的管理、权限管理、审计管理等方面,可以说集团财务管控的到位与否,对实现集团战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集团公司做大做强、快速扩张的发展,集团面临的财务管控问题正日益突出,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 集团经营决策者不能及时、准确的得到下属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 集团的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无法协同,缺乏面向业务流程的财务信息收集、分析和控制手段 , 集团下属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程度不同,各公司提供的财务信息缺乏统一的标准, 使得集团对财务信息的再利用程度较低 , 集团预算缺乏有效贯彻的手段 , 集团资金管理分散,资金利润率低、风险大、成本高 上述集团财务管控问题的存在,影响着集团在稳健中高速的发展,使得集团经 营决策的风险加大。随着集团下属企业数量的不断壮大,各下属企业特性的差异及所处地域性的多样化更加加大了集团财务管控的难度,集团公司迫切需要在财务管理上实现高效率的集中化管 理,如资金的集中管理、建立集团统一的账套核算体系、集团统一的财务报表

等,有效降低集团与下属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提高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经营透明度的了解和财务活动实时监控的能力,以实现集团财务、业务流程管理的一体化。 不同集团管控模式下的集团公司,其财务管控的需求重点和关键控制点不同,对财务管控型的集团公司而言,其财务管控关注于通过集团的财务报表对下属机构的经营绩效和风险进行监控; 对战略管控型的集团公司,其财务管控在关注财务报表和经营绩效分析的基础上,还要依据全面预算和集团经营绩效管理对下属机构的战略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而对操作管控型的集团公司来讲,除了上述方面之外,需要对集团财务核算进行统一规范化的管理,对成本、价格、费用方面也需要实施管理。 为了满足上述集团财务管理的要求,需要集团公司在构建科学有效的财务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集团对下属公司的财务控制体系和财务监管体制,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环是通过建立集团财务信息一体化系统来实现集团财务的高效管控。 针对集团公司财务管控的需求,以致力于我国制造业信息化为己任的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积30年在制造业信息化管理咨询、ERP软件开发、实施服务的经验,独立自主研发的RS10集团管理信息化系统,在集团财务管理系统方面,针对制造业的特点开发出包括预算管理系统、资金计划系统、应收管理系统、应付管理系统、存货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集团财务管理系统、财务总账系统、弹性报表系统等集团财务管理子模块系统,提供了一整套实现集团公司财务管控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框架图如下所示:

APP的9种商业模式

APP的9种商业模式 模式一、单纯出售模式 图解:使用者支付金钱购买App, 开发者因而获利 这种应该就是最单纯的模式—开发者制作App,透过App Store或Market销售给使用者。在这种模式中,重点是让单价×销售量所得的销售额极大化,看起来似乎象是废话,但是值得思考的是—假如某个App对特定族群来说是很有用的,但对于大众来说也许不具吸引力,那么与其定$0.99但是也不会因此多卖几个,是否反而应该把价格定高一些,然后透过正确的宣传方式去让有需要的人得知此信息,虽然销售量有限,但是因为单价够高,整体销售额也许更有利。且因为单价高,之后还有打折促销的空间,进一步吸引价格敏感的消费者抢便宜。 模式二:广告模式

图解:使用者无需付费,广告主支付广告费给开发者,开发者因而获利。这也是相对单纯的模式,这张图在模式上有所简化,实际运作在广告主与开发者之间应该还有Apple或Google这两大“广告代理投放平台”才对。而此一模式的获利主要就是靠广告,因此要尽可能冲高App下载量,所以如果可以结合“使用者有需要”的服务例如信息或情报,一来需求已经存在,二来广告媒合效果也会更明显。 模式三:收入组合模式(「带路鸡」模式)

图解:使用者付费购买开发者所开发之多款App 这是「单纯出售模式」的延伸,意思是藉由其中一两项特别便宜的产品吸引消费者上门,再顺势同时卖其他的产品给他,就象是现实生活大卖场通常会有所谓的DM商品吸引消费者到卖场消费,同时有机会购买其他的东西提高营业额是相同的道理。而在App的领域,「带路鸡」甚至价格可以是$0(搭配「广告模式」一起运用) 模式四:持续推出更新附属功能模式

集团公司与下属企业的管控模式选择

集团公司与下属企业的管控模式选择 企业组织运营中,可能存在集团公司与下属企业的管控问题,集团公司与下属企业之间的关系处理决定了集团组织运营的目标能否实现,集团公司与下属企业关系的是企业组织运营的一个方面。根据集团与下属企业集分权程度地不同而形成的管控策略,一般而言,包括操作型(集权,过程控制)、战略型(集分结合,程序控制)、财务型(分权,结果控制)三种模式,各模式追求的核心思想就是授权与控制平衡。 在把握好集团组织授权与控制的核心思想后,选择适宜地管控模式,相应地必然形成一定的集团内部架构和业务流程。内部架构体系决定了集团总部与下属公司的权责,决定了各自的分工,同时也决定了集团组织的整体业务流程,最终推动集团整体的组织运作体系的形成,从而最终实现企业价值地最大化。 一、指导思想 1、保证集团公司总体战略规划的落实和执行; 2、及时地获取来自执行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支持集团公司正确决策; 3、减少和防范投资、公司运营中资产资金风险发生; 二、集团公司的职能定位 1、领导:制定集团战略方向;管理集团业务组合;建设集团企业文化、共同愿景、价值观;确定并实施重大投资并购活动;创建集团共同运作政策、标准和流程,培育集团核心竞争力。 2、绩效获取:审核批准子公司战略目标;管理考核子公司绩效;监督管理子公司财务状况;审计集团运营风险。 3、资源调配与整合:制定和实施子公司资源共享机制;整合资金管理;核心人才的获取和培训;政府、股东等公共关系的管理。 4、提供服务与支持:提供政策咨询;人事财务处理;教育与培训。 三、集团公司管控模式的选择 1、操作管控型:不设有独立董事会,与集团主营业务关联度较高的全资和控股子公司,原则上选择“操作型管控”模式。

联想集团经营模式简析

联想集团管理模式简析 一、企业概要 (一)企业简介 (二)发展历史 (三)企业文化 (四)企业规模 二、企业经营状况 (一)产品介绍 (二)核心业务 (三)盈利模式 三、组织结构 (一)组织结构变革的历史 (二)现在组织机构类型 (三)当前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1.优点 2.缺点 四、激励措施 (一)激励方法 (二)激励措施 五、总结

联想集团管理模式简析 一、企业概要 (一)企业简介 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办。2005年5月,联想集团完成了对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收购,成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领先者,一年收入约230亿美元,服务于世界各地的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 联想集团的发展大致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创业和生存阶段,从1984年到1993年,柳传志凭借前瞻的战略领导完成了联想的资本积累;第二个阶段是从1994年开始,在解决生存问题之后,联想尝试多元化发展战略,产品规模迅速扩大,直到2004年联想由一个小的公司迅速发展到一个大的公司,这是一个急速发展的阶段;2004年之后进入第三个阶段,联想斥17.5亿巨资并收购IBM 旗下PC事业部,开始国际化战略发展。多年来,联想集团的决策层一直致力于制定联想的发展战略、贯彻联想的管理理念、保持并发扬联想的企业文化,力争使联想集团成为一个长久的、有规模的高科技企业。

(二)发展历史 1984年,柳传志带领的10名中国计算机科技人员认识到了PC必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怀揣着20万元人民币(2.5万美元)的启动资金以及将研发成果转化为成功产品的坚定决心,这11名科研人员在北京一处租来的传达室中开始创业,年轻的公司命名为“联想”(legend,英文含义为传奇)。在公司发展过程中,联想勇于创新,实现了许多重大技术突破,其中包括了研制成功可将英文操作系统翻译成中文的联想式汉卡,开发出可一键上网的个人电脑,并于2003年,推出完全创新的关联应用技术,从而确立了联想在3C时代的的重要地位。凭借这些技术领先的个人电脑产品,联想登上了中国IT业的顶峰,自1997年起联想连续八年占据中国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自1997年起,联想一直蝉联中国国内市场销量第一,占中国个人电脑市场超过三成份额。 1994年,联想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迈上发展的新台阶。 2003年4月,联想集团在北京正式对外宣布启用集团新标识"Lenovo",用"Lenovo"代替原有的英文标识"Legend",并在全球范围内注册。在国内,联想将保持使用"英文+中文"的标识;在海外则单独使用英文标识。“Lenovo”是个混成词,“Le”来自“Legend”。“novo”是一个假的拉丁语词,从“新的(nova)”而来。 2004年,联想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中的第一家中国企业,为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独家提供台式电脑、笔记本、服务器、打印机等计算技术设备以及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联想在2005年5月完成对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收购,迈出了国际化最重要的一步,这两家有着相同梦想的公司在联想的名下携起手来,这标志着新联想的诞生。

设计院运营管理模式教学文案

设计院运营管理模式

设计院运营管理模式 XXX设计院经过多年经营现形成了成熟的运营管理模式: 一、共七个部门 1、办公室 2、经营部 3、技术质量部 4、综合管理部 5、设计部 6、财务部 7、文印部 二、职责范围: 一)办公室 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 a)组织起草公司各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岗位描述,组织起草公司工作流程。 b)拟定公司人力资源招聘方案和计划,在公司批准后具体实施。 c)起草或参与拟定人力资源培训计划,在公司批准后具体实施。 d)起草公司岗位人员能力评价准则,协助技术委员会进行技术人员岗位能力评价。组织起草公司绩效考核方案与计划组织实施人力资源考核的具体事项,公司绩效考核方案与计划。 e)组织起草公司绩效考核方案与计划。 f)组织起草工资、激励、福利方案,核算人员薪酬标准,在公司批准后具体实施。

g)根据公司人事管理规定和决定,起草或拟定人员进出、职务任免、薪酬调整等文件,在公司批准后,具体实施。 2.劳动关系管理工作 a)组织起草公司劳动合同实施细则,在公司批准后具体实施。 b)组织办理员工入院、离职、退休等手续。 c)组织社会保险基数增减变化的确认,具体实施与社会保险有关的工作。 d)参与处理有关劳动争议。 e)参与工伤事故的内部确认工作。 3.职称与注册管理工作 a)组织起草职称与注册管理的各类文件,在公司批准后具体实施。 b)组织各类职称、注册等资格的考试、考核、申报、评审确认等工作。 c)组织实施注册师的注册、培训、聘用工作。 4.文秘与行政工作 a)负责公司的文秘工作,起草、印制、发放公司文件。 b)参与公司有关会议的组织工作,并进行会议记录。 c)负责组织搜集与企业有关的来自各级政府的政策、文件以及相关方面的信息。 d)负责公司内外部文件、信函、传真、电子邮件、通知的传递。 e)负责对涉及保密文件的保管、借阅、处置和销毁的管理。 f)负责保管公司除设计生产以外的各类文件与合同文本,保管各级政府有关文件、人力资源档案、公司大事记、公司会议记录和有关证章、奖品、奖杯、证书(包括获奖证书)礼品。 g)保管使用公司摄影摄像器材,保管各类非学术、科研、技术的影像资料。 5.宣传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 a)起草、拟定公司的内外部宣传计划,组织公司的内外宣传工作并实施。 b)负责组织起草企业文化建设方案与计划并实施。 6.其他工作 a)收集公司内外人力资源状况等信息,向公司提供分析数据。

集团公司管控的几种方式

集团公司管控的几种模式 集团公司是一种以母子公司关系为基础的垂直型组织体制,是为了一定的目的组织起来共同行动的团体公司。集团公司的整体权益主要是通过明确的产权关系和集团内部的契约关系来维系,核心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集团公司在市场经济地位竞争中具有一定垄断和规模优势,一般都经营着规模庞大的资产,管辖着众多的生产经营单位,并且在许多其他企业中拥有自己的权益。 集团公司的管控模式是指企业集团公司总部对下属企业实施的管理控制及资源的协调分配的方式,其具体体现在通过确定公司的治理结构、划分总部及下属公司的角色定位和职能、选择公司的组织框架、确定集团的重要资源分配方式及建立流程和绩效管理体系等来影响下属企业的战略、营销、财务、经营运作等方面的内容。当企业发展到集团规模的时候,需要集团总部对下属子公司进行有效的管控,其本质是界定集团公司与子公司间的权限。管控关系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集团公司内部的稳定,建立合适的管控模式是当前集团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首要前提。 一般来说,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的管控模式,按照总部不同的集权与分权程度可以划分为“操作管控型”、“战略管控型”和“财务管控型”三种管控模式。 (1)操作管控型 操作管控型又称运营管控型。首先,采用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公司,其总部作为经营决策的中心和生产指标管理的中心,目标是对企业整体资源的集中控制和管理,追求企业经营活动的统一和最优化,直接管理集团的生产经营活动。为了保证战略的实施和目标的达成,集团的各种职能管理非常到位,总部从战略的规划、制定到实施几乎什么都管。其主要特征表现在频繁地对下属单位同类管理领域的部门协调和集中化处理,例如在财务、营销、研发、市场等方面。其次,在实行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公司中,为了保证集团总部能够正确做出有效的决策并能应付解决各种问题,总部对职能人员的人数要求较多,职能部门的规模会很庞大。如1984年以前的GE公司就是采用了这种管控模式,导致总部职能人员多达2000多人。再如IBM公司,为了保证其全球“随需应变式”战略的实施,各子公司事业部都由集体总部进行集权化管理,所有计划都由集团总部来制定、下属单位则只负责保障计划的有效实施。

关于集团管理的建议

关于集团管理建议 现在大多数集团都有综合经营的特点,一是拥有多个企业,二是跨越多个行业,最为特别的是“一个项目三个产业”,从农业到工业到流通服务业都有。从集团股权构成又有全资公司、控股公司、参股项目。因此,集团管理面临着复杂而又严峻的挑战,如何面对挑战?如何才能让管理适应集团的发展?就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处理好发展战略与市场环境关系。 发展战略必须实际,但也需要符合市场环境。不能背离发展目标。处理好两者有机的结合。 二是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管理关系。 在管理中,有“统”有“分”,有“统”“分”结合,但要要“统”“分”得当。集团统一管理不是剥夺被控股公司和项目公司的经营自主权,更不是强调被控股公司和项目公司的自主经营权就忘记集团利益,不服从统一管理。 三是处理好专业化与多元化的发展关系。 在经营中,要有个合理、科学的“T”字型结构,专业化方向要深,兼营性涉及面要宽,以专为主,以兼为辅,专兼适当,形成专兼互补互促的良性循环状态。 四是处理好管理深度与跨度协调关系。 集团管理常见有三种模式: 一种是财务管理型; 二种是战略控制型;

三种是操作控制型。 其实财务管理型和操作管理型是两个终端,战略管理型是一个中间的概念。 面对市场的挑战,集团需要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 以下几点因素应该值得着重思考: 第一、发展战略; 第二、发展阶段; 第三、风险管控能力; 第四、规模的大小; 第五、管控能力高低; 第六、信息化建设; 第七、管理文化。 在决定用什么样的模式进行管理之前,一定要在这些因素上给予充分考虑。结合这些因素的考虑,集团如何选择或者是如何创新?确实面临很多挑战。还有另外一个挑战是整合,既不失时机也是很理性地兼并收购同类企业,用市场手段进行资源整合。信息化管控的速度和效率方也须有相应对策。集团发展规模越大,可能越会有“企业病”发生,比如说层次繁冗、机构重叠、发生内耗、指挥混乱、办事效率低等,这些问题都是挑战,都需要应对解决。 面对这些问题,要着力创新集团的管理体制,由管理不畅,责任不清等向加强集团总部管控下的专业化经营转变。为了达到这转变的目的,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确立集团发展战略规划;

委托运营模式分析

委托运营模式分析 ——发电企业委托运营管理实践与探索之一 文/中国华电集团发电运营有限公司 近期,中国华电集团发电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营公司”)组织了委托运营管理专题调研,调研对象包括中电投运行公司及其下属的3个项目部、广西来宾B电厂、福建湄洲湾电厂、湖北西塞山电厂、湖南石门电厂等。通过调研,对委托运营管理模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本文拟重点对委托运营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工作实践,对完善委托运营模式进行初步思考。 委托运营模式的优势与意义 随着发电市场的开放,电厂投资主体多元化和产权多元化的进程加快,将电厂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开始成为一种选择。同时,电源建设的迅猛发展,大量的新建电厂由于缺乏生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开始寻找专业公司合作。上述背景,催生出了“委托运营”这种新的电厂管理模式即电厂管理由投资方(以下简称“业主方”)和生产运营方(以下简称“运营方”)两个独立的主体完成。电厂发电设备的运行、维修以及相应的管理工作委托给运营方负责,业主方主要负责电厂的资产保值增值、成本控制、燃料采购、电量电价等经营管理。双方以合同明确各自权利和义务。其优势与意义主要在于: 1.共性优势 ①“自留地”与“责任田”分明,有利于专业化管理。委(受)托双方承担的工作各有侧重,业主方可充分发挥其掌握经营自主权、掌控资金和良好公共关系等优势做好电厂经营管理工作,能集中精力种好“自留地”;而运营方则充分发挥其生产管理和运行维护技能优势,做好电厂安全生产、经济运行,以优良的业绩完成生产发电工作,能驾轻就熟种好“责任田”。 ②压力与动力并存,有利于提升发电运营管理水平。委(受)托双方是 一种合同关系,业主方通过合I司明确运营方的责任、义务,并随时对运营方的工作进行监督,使运营方承担着具体的、面对面的压力。如在湄洲湾电厂运行维修协议中,专门对厂长的更换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假如受托工作没有做好,业主方首先可能撤换的是厂长。厂长的压力大,管理自然更严格。同时协议中明确了合同中止的条件,运营方任何员工的一个重大工作失误都可能导致全厂员工

集团管控模式对比

集团管控模式对比 企业集团以母公司为核心和主体,以资产或契约为纽带,由众多企事业单位共同组成的具有多层次和多法人结构的复合经济联合体。企业集团依赖有效的集团管理控制来实现集团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并通过经济规模实现财富最大化。从集团管控模式来看,集权和分权程度不同,集团的功能也有所不同。概括而言可划分为三种模式:财务管控模式、战略管控模式、经营管控模式。不同的管理控制模式,具有各自的控制特点(见下表)。 (1)财务管控模式。适合通过横向一体化发展而成的企业集团,集团公司和各下属单位之间的业务相关性很小,一般资本型企业集团采取这种管控模式。这种管控模式更有利于发挥下属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集团总部作为投资决策中心,以追求资本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主要负责集团的财务规划、投资决策和监控,以及对其他企业的收购、兼并工作,对下属单位的考核以财务指标为主。集团总部规模非常小,不向子公司提供共享服务, 在特殊情况下才进行干预,确保经营目标的完成。 (2)战略管控模式。适合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战略的企业集团,以及业务相对成熟的企业集团,集团公司和各下属单位具有很高的业务相关性。集团总部作为战略决策和投资决策中心,以追求集团公司总体战略控制和协同效应为目标,通过战略规划和业务计划体系进行管理。集团公司主要负责协调各下属单位间的生产矛盾、平衡各单位之间的资源供需以及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和任命等。集团总部是主要业务流程的监控者,集团的各子公司有较大的自主权,对自身的业务负责。 (3)经营管控模式。适合纵向一体化和专业化的企业集团。总部作为经营

决策中心和生产指标管理中心,直接管理集团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具体业务)。为了追求经营活动的统一性和优化,集团公司对资源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战略规划从制定到实施几乎都由集团公司完成。采取该管控模式的企业集团往往都从事大规模产品生产或自然垄断业务,如电力、电信、铁路、钢铁、煤炭等。

浅谈金融控股集团经营模式及发展策略(20160712091447)

浅谈我国金融控股集团模式及策略分析 摘要:金融控股集团是发达经济体主流的金融公司结构,在金融形势不断发展变化、我国金融领域逐步放开的情况下,也需要建立起自己的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来迎接各方面的挑战。 本文针对我国金融控股集团发展情况,介绍其模式并分析现存劣势并提出若干对策。 关键词:金融控股集团经营模式发展策略 1.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的定义 依据由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券联合会、国际保险监管协会三大国际监管组织支持设立的金融集团联合论坛,1999年发布的《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原则》中的定义,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行业大规模地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公司?±。一般而言,金融控股集团公司通过控股的子公司得经营银行、保险、证券及相关金融事业。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因拥有多业种金融事业,透过共同行销、资讯交叉运用、产品组合,提供消费者一次购足的金融服务。根据国际惯例,大多数金融集团都以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的形式存在。 2.我国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的发展现状 2.1 非银行金融机构控股的金融控股模式 非银行金融机构控股模式的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模式的突出特征是非银行金融机构控股金融机构,金融控股母公司是非银行金融机构,拥有相应的金融牌照;它全资拥有或控股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以及非金融性经济实体在内的附属公司或子公司,这些附属公司或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相关的金融牌照,可独立对外开展相关的业务和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这些子公司的最高决策层及其重大决策都直接或间接的受制于集团公司的董事会。 2.2 产业资本控股的金融控股模式 产业资本控股公司模式主要特征是;集团的控股公司不是金融机构,而是一个非金融的经济实体,其牌照也是非金融机构牌照,该公司全资拥有或控股金融子公司。这些附属公司或子公司都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拥有独立营业执照,独立对外开展相关的业务和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这些子公司的最高决策层及其重大决策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制于集团公司的董事会。这种模式的突出特征是非金融机构控股金融机构,由产业资本投资形成的金融控股集团发展较快。如云南红塔集团在保持主页发展的同时,不断将资本注入金融领域,分别入股华夏银行,光大银行和交通银行;又如宝钢,海尔,华能,新希望集团等均有投资控股股份制商业银行,从而搭起企业与金融业盈利平台。 2.3 以银行为主组建的金融控股模式 以银行为主组建的金融控股模式一般是国内的银行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与国外的大型金融机构合资组建一个控股公司,下辖银行、证券、保险及实业等子公司。其主要特征是:集团的控股公司为一家银行,拥有银行牌照,该公司全资

财务管控-母子公司财务管控的模式及特点 精品

母子公司财务管控的模式及特点 母子公司财务管控的模式及特点 总部对下属企业的管控模式,按总部的集、分权程度不同而划分成“操作管控型”、“战略管控型”和“财务管控型”三种管控模式。不同的母子公司管控模式决定了不同的财务管控方式。但不论采取何种管控模式,集团对财务的管理与控制都是其最为核心的内容。 (图:三种财务管控模式) 财务的管控模式是相对的,至于每一个集团到底选择什么方式的管控模式,

主要是根据外部市场环境、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组织结构特点,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财务管控模式。 雀巢集团在20XX年面临着股价停滞不前和大量收购带来的低收益率两大难题,于是雀巢开始了变“分权”为“集权”的转型。首先,公司开始以地区为单位整合各地的工厂将资金调拨、研究开发、品牌管理等收归雀巢本部一元化掌控,而产品开发、市场拓展等则由各地的子公司自主负责。 与此同时,雀巢关闭和出售了业务表现不佳的150家工厂,在20XX年节省开支40亿瑞士法郎。为了在20XX年节省60亿瑞士法郎的开支,雀巢制定了三大项目削减开支,即降低制造费用的“Target20XX+”计划,减少10亿瑞士法郎行政支出的“FitNes”以及全球业务卓越计划。全球业务卓越计划的内容是雀巢与SAP合作,投资2亿美金建立全球统一的IT平台,改进内部原本极其混乱的数据管理,并能使雀巢更轻松的以收购的方式扩大规模。SAP的副总裁托马斯.包尔将此称之为“让世界上最大的大象翩翩起舞”。 以集权式财务管控模式为例,在这种模式下,母公司的财务管理应该采用“七大中心”的模式。 1、投资管理中心 集团投资和子公司投资应纳入集团财务战略规划,并通过财务预算管理对各类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进行控制。母公司应牢牢控制对集团发展结构与控制结构产生直接或潜在影响的决策管理权以及例外投资事项的处置权。 2、融资管理中心 在集权式的融资管理模式下,子公司不得擅自对外举债和吸收外部资本,母公司财务部应高度集中对外融资管理权。 3、资金结算中心 资金结算中心集中统一管理整个集团的资金,具体工作主要有:统一管理子公司的

苹果公司商业模式的分析

商业模式分析 1、使用3W2H模型分析iPhone商业模式 How to make money 通过终端获得盈利:一方面是直接销售终端获得的利润,另一方面是通过与运营商签订协议,在终端销售帮助获得和绑定用户的基础上,所得到的运营商收入分成的收入。 基于终端提供长期的内容服务(AppStore和iTunes),包括影音娱乐、应用软件、互联网应用等多种在线服务,获得另一部分收入。 How to achieve iPhone超乎想象的产品功能设计和创新型的应用集成。 集成了iPod和智能手机的双重产品特性。 通过终端销售和基于终端的内容提供完成对用户的绑定。 Where

2G版iPhone主要覆盖的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3G版本在08年首先在22个国家和地区上市后,又在其他48个国家和地区上市。 What 提供集成了iPo和智能手机两类产品功能的iPhone智能娱乐终端,并以终端同iTunes、AppStore等在线服务的集合,向客户提供了持续的固定和移动互联网内容、应用服务。 Who 基于“iPod+iTunes”的客户群体基础,完成向通信终端市场的延伸,主要目标客户依然是以追求时尚、流行,对互联网等娱乐应用有较强需求的客户群体。 2、顾客的价值创造 Phone的核心目标客户全实际上是与iPod系列产品的目标客户群体基本重合的。iPhone在用户群体开拓方面的主要价值将Apple原有的互联网应用客户群,想移动增值应用客户群的推广和延伸。同时,

也帮助Apple更好的应对音乐手机对iPod类音乐播放器的强替代作用。 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第一步就是要制定一个有力的客户价值主张,也就是如何帮助客户完成其工作。对于苹果而言,iPhone的核心功能就是一个通讯和数码终端,它融合手机、相机、音乐播放器和掌上电脑的功能,这种多功能的组合为用户提供了超越手机或者iPod 这样单一的功能。苹果的APP Store拥有近20万个程序,这些程序也是客户价值主张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苹果在用户体验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这些都是苹果提供的客户价值主张。 3、盈利模式分析 成功的商业模式的第二步就是制定赢利模式,也就是为自己公司创造价值的详细计划。对于苹果公司而言,赢利路径主要有俩个:一个是靠卖硬件产品来获得一次性的高额利润,二是靠卖音乐和应用程序来获得重复性购买的持续利润。由于优秀的设计,以及超过10万计的音乐和应用程序的支持,无论是iPod、iPhone还是iPad,都要比同类竞争产品的利润高很多。同样,由于有上面这些硬件的支持,那些应用程序也更有价值。 iPhone销售渠道分析 iPhone的渠道包括运营商渠道和Apple自有渠道两个部分。 在销售渠道的构建上,Apple充分体现了iPhone作为移动通信终端的核心地位,将iPhone与运营商的用户获取、增值业务开发、用

如何确定集团公司管控模式

如何确定集团公司管控模式 集团公司管控模式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要涉及到三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是狭义的管理模式的确定,即总部对下属企业的管控模式;其次是广义的管控模式,它不仅包括狭义的具体的管控模式,而且包括公司的治理结构的确定、总部及各下属公司的角色定位和职责划分、公司组织架构的具体形式选择(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子公司制、及多中心网络式)、对集团重要资源的管控方式(如对人、财、物的管控体系)以及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第三个层面是对与管控模式相关的一些重要外界因素的考虑,涉及到业务战略目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流程体系以及管理信息系统。 三种具体管控模式 总部对下属企业的管控模式,按总部的集、分权程度不同而划分成“操作管控型”、“战略管控型”和“财务管控型”三种管控模式。这三种模式各具特点: ◆操作管控型:总部从战略规划制定到实施几乎什么都管。为了保证战略的实施和目标的达成,集团的各种职能管理非常深入。如人事管理不仅负责全集团的人事制度政策的制定,而且负责管理各下属公司二级管理团队及业务骨干人员的选拔、任免。在实行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中,各下属企业业务的相关性要很高。为了保证总部能够正确决策并能应付解决各种问题,总部的职能人员的人数会很多,规模会很庞大。如GE公司在1984年以前采用的就是这种管控模式,导致总部职能人员多达2000多人。直到杰克·韦尔奇任CEO后才转变为战略管控模式,大大减少了总部参谋人员。这种模式可以形象地表述为“上是头脑,下是手脚”。IBM公司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型,为了保证其全球“随需应变式”战略的实施,各事业部都由总部进行集权管理,计划由总部制定、下属单位则负责保障实施。

公司财务管理模式

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一、集团的概念和特点 企业集团是以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型企业为核心,以产权联结为主要纽带,通过资本、契约、产品、技术等不同的利益关系,将一定数量的受核心企业不同程度控制及影响的法人企业联合起来,组成的一个具有共同经营战略和发展目标的多级法人结构联合体。 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通常以股权制为基础,通过控股或参股方式组建企业集团,也可以非股权制为基础,通过协作方式组建企业集团。企业集团的特点表现在它是由多个法人组成,相对而言经济规模巨大,组织机构具有多层次和多样性,生产经营具有连锁性和多元化。组建企业集团可以产生协同效应,避免成员间过度竞争,节约交易成本,扩大市场,降低成本,提高有利的竞争地位,分散经营风险。 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目标 集团财务管理的目标是统一各成员单位的财务行为,协调集团内各成员单位的利益关系,配置组织要素,最大限度地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它并没有改变企业财务管理的目的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但更强调的是集团整体利益,集团整体目标。在集团的经济活动中,以核心企业为首的集团公司享有集团财产的占用、使用、处分和收益权利,决定整个集团的长期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各成员单位在集团公司战略和目标的指导下开展自主经营。按照分权管理的组织机制,集团内部重大项目的投资决策权、重大资金的筹资决策权、资产收益的分配权和主要领导

干部的任免权等战略决策必须集中于集团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集团公司的财务中心处于支配地位,享有财务决策权、财务资源调配权、财务资源使用权和财务监督权,并通过授权制度来规定子公司的财务权限。 三、集团财务管理的模式 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属于多层次法人联合体,在单个成员单位的层面上,财务管理侧重于会计核算和内部管理,财务管理模式和目前各独立法人的财务管理模式相似;不同的是,作为企业集团的成员单位,其财务管理更强调授权与控制。通过授权明确哪些财务管理权限集中于集团公司财务总部,哪些财务管理权限下放给子公司;子公司的财务领导体制采取何种形式,子公司的财务领导采取何种方式任免。一般来说,母公司财务控制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通过对子公司财务人员的控制,加强财务监控,通常有以下三种方式: 1、委派制。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由母公司直接委派,子公司的财务人员列为母公司财务部门的编制人员,子公司的财务机构作为母公司财务部门的派出机构,负责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参与子公司的经营决策,严格执行母公司财务制度,并接受母公司的考评。 2、指导制。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由子公司总经理提名,由子公司董事会聘任或解聘。母公司只能通过子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影响子公司财务负责人的产生。同时,母公司财务部门只能对子公司财务部门进行业务上的指导,无权对子公司财务部门发布命令。 3、监督制。子公司在决定自身财务部门的设置上有很大的自主权,母公司基本不干预。但母公司向子公司派出财务总监或财务监事,负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